固体脂质纳米粒研究新进展

固体脂质纳米粒研究新进展

一、固体脂质纳米粒研究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唐颖楠[1](2021)在《中药肝靶向固体脂质纳米粒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固体脂质纳米粒是以高熔点脂质为骨架材料的纳米粒,其既有纳米粒的物理稳定性高,药物泄露相对较少,缓释性好的特点,同时毒性低、易于大规模生产,是有前途的新型药物传递系统。本文对近十年来中药肝靶向固体脂质纳米粒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了中药肝靶向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赵义军,叶晓楠,林春盛,孙健,车明徽,侯立强[2](2021)在《白屈菜红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制备白屈菜红碱固体脂质纳米粒(CHE-SLN),考察其理化性质,并评价其体外释放作用。方法采用乳化蒸发法制备CHE-SLN,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工艺,对最优处方加以明确,并对制得的CHE-SLN进行理化性质考察;借助动态透析法对CHE-SLN与药物溶液的体外释药性能展开考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屈菜红碱的含量,之后在累积释药百分率基础上,对各释药模型进行有效拟合处理。并采用MTT法检测CHESLN对肝癌HepG2细胞的毒性。结果 CHE-SLN显示白色外观,具均一、滑润表面。可迅速分散为乳白色且可见乳光的胶体溶液,具有良好的再分散特征,经电镜发现,固体脂质纳米粒(SLN)为类球状实体粒子,具良好的分散性,外观较为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包封率、电位依次为(106.3±2.5)nm、(63.84±3.9)%、(-21.4±1.8)m V,其体外释放试验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细胞毒性实验表明白屈菜红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对肝癌HepG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成功制备了CHE-SLN,其再分散性、形态与外观皆符合要求;在体外释放行为方面,与一级动力学方程一致。其对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李怡[3](2021)在《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评价》文中指出牛至精油(Oregano essential oil,OEO)是植物牛至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用特性,包括抗氧化、抗菌、抗真菌、抗炎特性,同时还具有调节血糖和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病毒等活性,目前该精油在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较多,对其制剂领域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制备了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Oregano essential oil loaded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OEO-NLC),并通过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建立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处方工艺优化、冻干工艺研究、制剂质量评价与抗菌活性初步评价,有效解决牛至精油的难溶性和强挥发性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应用品质,为其产业化应用提供更多依据。1.文献分析及研究思路本章基于纳米胶体递送系统的研究发展,介绍了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essential oils loaded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EOs-NLCs)的组成及结构特性,从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NLCs)对精油理化性质、稳定性和活性成分的释放等方面的影响,阐述其如何克服精油自身的缺点,使精油免受不利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精油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并实现活性成分缓、控释释放。概括了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制药、食品、化妆品和护肤品等领域的发展及现状,并总结牛至精油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研究奠定基础。2.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通过气相色谱法建立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对OEO-NLC中香荆芥酚、对-聚伞花素、麝香草酚含量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对-聚伞花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与内标物正十一烷分离良好,空白NLC对其含量测定无干扰,专属性良好;对-聚伞花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分别在1.976~126.464μg·m L-1、17.888~1144.832μg·m L-1、8.926~571.290μg·m 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结果显示:对-聚伞花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值分别为0.95%、0.21%、0.32%,表明该仪器的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对-聚伞花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的RSD值分别为1.62%、1.75%、1.61%,说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对-聚伞花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的RSD值分别为1.84%、0.52%、0.60%,表明所制OEO-NLC供试品在48 h内稳定;加样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三种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0.1294mg/m L、2.1974mg/m L、1.1023mg/m L,其RSD分别为1.71%、0.99%、1.11%,说明该制备工艺稳定,方法可行。3.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以双硬脂酸甘油酯(Preicirol ATO-5)为固体脂质,辛癸酸甘油酯(Decanoyl/octanoyl-glycerides,DOG)为液体脂质,泊洛沙姆188(Poloxamer 188,P 188)和蛋黄卵磷脂(Egg Yolk Lecithin,EYL)为复合乳化剂,采用熔融乳化-超声分散技术制备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脂质用量、乳化剂配比、乳化剂用量作为Box-Behnken响应面考察因素,并以粒径和三种指标成分香荆芥酚、对-聚伞花素、麝香草酚的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对OEO-NLC进行处方优化。结果表明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最佳处方为:Preicirol ATO-50.14 g,DOG 0.06 g,EYL 0.1 g,P 188 0.3 g,牛至精油0.2 g,熔融温度为73°C,1000 r/min转速下揽拌25 min,75%振幅超声分散15 min(超声5s,间隔7s),冷却固化30 min即得OEO-NLC。在OEO-NLC冻干工艺研究中,最终选择10%浓度的蔗糖作为OEO-NLC的冻干保护剂,得到的冻干粉质量最佳。4.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质量评价最佳处方工艺下制得的OEO-NLC自然光下呈淡黄色乳光,澄清透明,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结果显示纳米粒呈类球型,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为45.00±0.48 nm,其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230±0.007,电动电位(Zeta Potential,Zeta电位)为-29.4±0.56 mv;对-聚伞花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的包封率(Entranment efficiency,EE)分别为89.53%、92.33%、91.76%,其载药量(Drug loading,DL)分别为0.42%、6.42%、3.33%。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及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结果均表明OEO已被成功包埋于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中;XRD(X-ray diffractometry)结果则表明OEO-NLC中双硬脂酸甘油酯的晶型结构发生改变,形成一种新的不完全晶型,再次表明OEO-NLC制备成功;体外释放结果表明OEO-NLC具有缓释作用;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对于25℃,OEO-NLC应于4℃条件下避光保存。5.牛至精油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抗菌活性初步评价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对牛至精油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其对两种革兰氏阳性菌(粪肠球菌、单增李斯特菌)、两种革兰氏阴性菌(痢疾志贺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白色念珠菌的MIC和MBC。MIC结果表明,在24 h内,牛至精油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对4种细菌的抗菌作用相当,而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强于牛至精油。MBC结果表明,牛至精油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杀菌效果相当,对痢疾志贺氏菌的杀菌效果最佳,其余三种细菌次之,对白色念珠菌的效果最差。

徐丽清,刘丹,唐文娟[4](2021)在《芍药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剂的制备与体外透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制备芍药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剂,并评价其体外透皮性能。[方法]采用热熔乳化-均质法制备芍药苷固体脂质纳米粒,以脂药比(X1)、固体脂质浓度(X2)、表面活性剂浓度(X3)作为自变量,以粒径大小(Y1)和包封率(Y2)作为因变量,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得到芍药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芍药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微观结构;并以卡波姆940作为凝胶基质制备成芍药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剂。采用Franz扩散池法比较了冲和凝胶和芍药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剂的体外透皮吸收性能。[结果]芍药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最佳处方组成为脂药比为80∶1,固体脂质浓度为12.0 mg/mL,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0.0 mg/mL,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芍药苷固体脂质纳米粒表面光滑圆整,平均粒径为(179.3±10.9)nm,包封率为(91.1±0.9)%。芍药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在12 h内药物单位面积累积透皮量明显高于冲和凝胶,其在皮肤内药物滞留量是冲和凝胶的4.8倍。[结论]将芍药苷制备成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可以显着提高药物累积透皮量及在皮肤中的滞留量,有望增强芍药苷对皮肤疾病的治疗效果。

洪冕,张燕筠,陈冬梅,谢书宇[5](2021)在《固体脂质纳米粒内服吸收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大多数兽药由于渗透性、稳定性和溶解性差以至于无法抵御胃肠道化学和酶等不利环境的降解,不能有效突破胃肠道黏膜屏障,导致生物利用度并不理想。如何保护药物的稳定性并突破消化道黏膜屏障从而提高药物的内服吸收是药物研究者急需寻找解决方案的科学难题。固体脂质纳米粒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并通过不同的转运方式突破胃肠道生理学屏障,从而有效提高药物的内服吸收,表现出显着的疗效,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介绍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内服吸收机制和胃肠道生理学因素如胃肠道内理化环境、黏液屏障、紧密连接、上皮细胞以及上皮下结缔组织,以及纳米粒的粒径、表面修饰和电荷对其吸收效率的影响,以期为药物研究者提供有效的借鉴。

张宇[6](2020)在《藤黄酸纳米粒的制备及抗炎活性评价》文中指出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机体极易因外界刺激而诱发炎症,过度的炎症会致使机体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容易造成动物的死亡,给养殖户带来额外的损失。临床上常用的甾体、非甾体类的抗炎药长期使用会对机体产生严重毒副作用。因此需要开发新的低毒,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新抗炎化合物。藤黄酸(Gambogic acid)是从中药藤黄中提取的笼状呫吨酮类化合物,为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抗炎、抗病毒和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物活性。但藤黄酸水溶性极低,严重限制临床应用。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 PEG-P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生物可降解性、体内长循环性等。因此本研究尝试通过利用聚乳酸嵌段共聚物制备藤黄酸纳米粒来提高藤黄酸的溶解度性,从而提高其抗炎作用。本试验使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得到藤黄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纳米粒(GA-m PEG-PLA-NPs),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GA-m PEG-PLA-NPs中GA的含量;使用单因素考察处方中可以显着影响包封率的因素,并采取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其处方制备方法进行优化。优化得到最优处方,并对最优处方制备的GA-m PEG-PLA-NPs粒径,外观,zeta电位,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考察。通过单因素考察及响应面试验确定了藤黄酸纳米粒的最佳制备处方搅拌时间为92 min,药物与载体的质量比为1:35,PVA浓度为2.5%,有机相和水相的比例为1:2。此时藤黄酸纳米粒的包封率为65.79±1.02%。纳米粒的粒径平均径为338.9 nm左右;Zeta电位为-10.2 m V;透射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大小均一,分散均匀的圆形纳米颗粒。纳米粒48 h的体外释放度为52.38%,具有一定缓释作用。为了评价GA-m PEG-PLA-NPs在体内外的抗炎作用,建立了LPS诱导的R AW264.7炎症模型及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MTT法检测GA-m PEG-PLA-NPs对RAW264.7的细胞毒性。通过Griess法检测体内外炎症模型中NO的含量,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中TNF-α、IL-6、IL-1β、IL-10及PGE2的含量。GA-m PEG-PLA-NPs对RAW264.7的IC50的值为12.55μM,且0-2μM的GA-m PEG-PLA-NPs不会影响RAW264.7的细胞活力。GA-m PEG-PLA-NPs跟GA同样可以降低炎症细胞模型中炎症介质NO、PGE2的表达量,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生成,促进IL-10的表达。体内共同作用5 d,同浓度下GA-m PEG-PLA-NPs的抗炎活性高于GA。从而确认制备的GA-m PEG-PLA-NPs具有低毒、缓释作用,及较好的抗炎活性。

杨盼盼[7](2020)在《美白祛斑剂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应用》文中指出光甘草定具有淡化色素、抵抗炎症、抵抗真菌、延缓氧化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性化妆品如美白祛斑、抗衰老、抗炎等产品中。但是光甘草定在常见护肤产品体系中的低溶解性导致了添加量较低,大大降低了其使用效果。因此,需要根据皮肤特点调整光甘草定剂型,增加光甘草定在化妆品中的添加量,使之发挥最佳的护肤效果。维生素C作为化妆品成分具有包括亮肤、促进胶原合成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等很多的功能。然而,维生素C很容易氧化变色。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具有良好油溶性易于保存,经皮吸收后可分解生成游离VC。这样就突破了维生素C在化妆品中的活性保存的难点。本文研究了光甘草定和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作为美白祛斑产品的预制备工艺和应用,利用脂质纳米粒技术和冻干粉技术,制备出美白祛斑剂脂质纳米粒冻干粉,并对其理化性质、不良反应和美白功效进行了测试和评价。首先,通过实验筛选出这两种活性成分的油脂溶解载体,选择了氢化棕榈仁油甘油酯类作为固体油脂,选择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和辛基十二醇作为混合液体油脂。并通过乳化均质实验筛选出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作为主乳化剂,筛选出PEG-40硬脂酸酯作为辅乳化剂。其次,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法优化得到油脂包裹和乳化剂的质量配比,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主乳化剂):PEG-40硬脂酸酯(辅乳化剂):氢化棕榈仁油甘油酯类(固体油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辛基十二醇(液体油脂)=3:1:3:3。并确定了高压微射流法均质工艺参数:压力设定为800bar,均质循环次数设定为4次。制备出了性能较优的美白祛斑剂脂质纳米粒。第三,进行了美白祛斑剂脂质纳米粒的理化性质分析研究,建立了光甘草定和VC-IP含量测试条件,测量了其粒径、多分散系数(PDI)、Zeta电位、包裹率等理化数据,所制备的美白祛斑剂脂质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80.2nm,PDI为0.245,Zeta电位为-62.5mV。并对其温度稳定性、溶液稳定性、pH稳定性、离心稳定性、以及光稳定性等指标进行了考察,表明该体系的稳定性较好,为其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将所制备的美白祛斑剂脂质纳米粒制备成可以有效保存的冻干粉。研究发现甘露醇作为冻干保护剂制得的冻干粉效果最好,结构紧密,表面平整,复水性也较好,在干燥或低湿度的条件下贮藏稳定性较好。斑贴实验表明制得的冻干粉引起人体皮肤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低,同时具有较好的黑色素抑制效果,是一款较好的美白产品。

沈一平[8](2020)在《聚氨基酸纳米递药系统构建及抗肿瘤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氨基酸类化合物作为纳米载体具有生物可降解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一直是肿瘤靶向纳米制剂中最有前景的几种递药系统之一。聚氨基酸材料具有类蛋白质结构、易调节的亲疏水性、体内酶降解性、独特的二级结构和含多种活性基团等特性,近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制备聚合物纳米载体。本文以N-Boc-乙二胺为引发剂,谷氨酸酸酐为聚合基元,通过开环聚合制备聚α-氨基酸(α-PGA)材料,将其应用为纳米载体并考察载药纳米制备工艺,随后研究其体内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第二章研究中,以化学合成方法制备了BLG-NCA,并以N-Boc-乙二胺引发聚合反应,通过不同聚合反应时间得到分子量不同的聚L-谷氨酸苄酯,随后使用33%HBr脱除苄基保护得到两种聚氨基酸材料,通过核磁谱图及凝胶渗透色谱表征结果,证明成功制备出重均分子量分别为13894和48590的两种α-PGA。第三章研究中,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以粒径和PDI、载药量和包封率及体外累计释放度为指标,逐步筛选α-PGA分子量、制备方法、模型药物筛选及制备工艺优化确定了α-PGA NPs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了质量评价。筛选结果为以α-PGA(L)为载体,采用沉淀法制备载药纳米粒,随后通过与选取的7种不同官能团的模型药物制备NPs,选取DOX作为模型药物。制备工艺优化中考察药载比、均质次数和超声功率三种影响因素,得到制备工艺优化结果为药载比4:1(m/m),1600 bar下高压均质5次即得所需制备的纳米粒。最后对该纳米粒的质量评价结果表明α-PGA NPs放置30 d后粒径无明显变化,介质中稳定性较好。体外释放考察中,α-PGA NPs在pH=7.4的PBS释放介质中144h内累积释放达到59.74±4.60%,在pH=5.5的PBS释放介质中144 h内累积释放达到70.39±5.50%,具有较为明显pH敏感性。第四章研究中,先以CCK-8法研究α-PGA分子量及制备方法对NPs体外抗肿瘤作用影响,结果表明α-PGA(L)及沉淀法制备NPs体外抗肿瘤作用更好。随后,考察α-PGA NPs组对4T1细胞及MCF-7细胞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及体内抗肿瘤药效,同时对4T1荷瘤小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肌酸激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检测并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细胞及心肌细胞的细胞核溶解情况。结果表明,DOX组小鼠抑瘤率为45.43±17.53%,发现大量心肌细胞凋亡现象,而α-PGA/DOX NPs组抑瘤率为67.40±11.45%,心肌细胞核无溶解、碎裂和萎缩等现象,有少量炎性浸润发生且表明有效抑制LDH、CK及CK-MB释放。第五章研究中,构建了CSL及DOX的分析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

王敬博[9](2020)在《眼用伊曲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兔眼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伊曲康唑(ITZ)为新一代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对念珠菌属、新生隐球菌和曲霉菌属等感染有效,具有很强的亲脂性,难溶于水。目前市售伊曲康唑主要有口服固体制剂(片剂和胶囊)、注射剂,这些制剂在临床使用中均存在比较严重的肝脏毒性,且药物到达眼部的浓度很低,因此需要研究眼局部应用的制剂以提高在靶部位的药物浓度。由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材料组成的固体脂质纳米粒药物递送系统属胶体体系,可以开发用于亲脂性药物的递送,伊曲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在眼部的应用目前未见报道,本文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利用制剂学技术提高脂溶性伊曲康唑在眼部的生物利用度。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制备伊曲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眼部药物递送系统,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及安全性的评价,同时考察其在兔眼中的药代动力学。方法:以丙二醇辛酸酯(Capryol 90)和双硬脂酸甘油酯(Precirol ATO 5)为油相,聚乙二醇-12-羟基硬脂酸酯(Kolliphor@HS 15)、甘油和水为水相,采用微乳法及低温固化法制备伊曲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ITZ-SLN),以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筛选最优处方,加入适当浓度的植物凝胶以提高制剂的稳定性,最终优化配方为冷藏条件下无色透明的流动液体。然后建立高效液相(HPLC)分析方法检测体外药物的含量。采用纳米粒度仪(Nano ZS-90)测定纳米粒的粒径、Zeta电位及多分散指数(PDI)进行表征。反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纳米粒中ITZ的包封率。采用扩散法-超滤法测定ITZ-SLN的体外释放行为。眼部刺激性考察以健康无眼疾兔眼为模型动物,采用同体自身对照法,单次给予右眼结膜囊内0.1%ITZ-SLN滴眼制剂100μL,单次给予左眼结膜囊等剂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分别于给药后1h、2h、4h、24h、48h、72h进行临床及裂隙灯观察,并按照Draize评分原则和标准进行评分,评价此滴眼制剂的眼部刺激性。建立高效液相法在兔眼中药代动力学的测定方法。ITZ-SLN在眼部的药代动力学检测仍以新西兰大耳白兔为实验动物,取健康无眼疾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2只,将实验用动物随机分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不同给药时间点各分为7个亚组。实验组兔子双眼各单次给予0.1%ITZ-SLN,对照组分别单次给予50μL 0.1%ITZ-Susp,分别于给药后5min、15min、30min、60min、90min、120min、180min后留取泪液样品,处死动物,并剖取角膜组织和抽取房水样品,采用HPLC-UV法检测样品中ITZ的浓度。另取新西兰大耳白兔42只,与角膜上皮完整时的分组方法分成不同的亚组,直径6.25mm的角膜上皮去除后2h后开始给药,分别于给药后5min、15min、30min、60min、90min、120min、180min后吸取泪液样品,处死动物,抽取房水并剖取角膜组织,采用HPLC-UV法检测样品中ITZ的浓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药动学处理采用药动学软件das 2.1和Graphpad prism 8.4处理。结果:ITZ-SLN最佳处方为:药:脂=1:40,脂:表面活性剂=1:4.5,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2:1,在0.625-10μg/ml范围内药物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差(RSD)均<10%,检测方法可行,粒径仪检测ITZ-SLN的平均粒径为为(15.0±2.1)nm,多分散指数(PDI)为0.135±0.02,Zeta为(-22.65±0.91)m V,药物包封率为(96±2.1)%,载药量为(0.15±0.02)%,其体外释放规律符合一级释放动力学方程。兔眼的刺激性考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ITZ-SLN制剂对兔眼无明显刺激性。药物在泪液、角膜及房水中分离良好,日间与日内的RSD均<10%,回收率均在85%~115%范围内,说明兔眼体内的检测方法可行。其眼部药代动力学考察,在ITZ-SLN与ITZ-SUP分别给药兔眼应用后,在完整角膜组中,实验组角膜中伊曲康唑的药物达峰时间(Tmax)为15min,达峰浓度(Cmax)为(7.92±1.29)μg/g,半衰期(t1/2)为30.66min,对照组角膜中Tmax为5min,Cmax为(3.08±0.99)μg/g,在各个时间点实验组角膜中的药物浓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对应时间点浓度(P<0.05);泪液中实验组与对照组药物Tmax均为5min,Cmax分别为(737.01±93.38)μg/g、(477.64±20.8)μg/g,t1/2分别为20.40min、16.58min,在各个时间点实验组泪液中的药物浓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去角膜上皮组中,实验组角膜中Tmax为15min,Cmax为(10.78±1.35)μg/g,t1/2为33.84min,对照组Tmax为5min,Cmax为(5.80±0.88)μg/g,t1/2为26.37min,在各个时间点实验组角膜中的药物浓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泪液中实验组与对照组Tmax均为5min,Cmax分别为(641.37±30.88)μg/g、(404.18±46.14)μg/g,t1/2分别为21.57min、12.83min,在各个时间点实验组泪液中的药物浓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角膜上皮完整组与去角膜上皮组中给药后5min及15min实验组角膜中伊曲康唑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对应时间点无显着差异。完整角膜中实验组角膜中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80min))为608.85μg/g·min,对照组角膜中AUC(0-180min)为60.75μg/g·min,实验组是对照组的10.02倍。泪液中AUC(0-180min)为28945.82μg/g·min,泪液对照组中AUC(0-180min)为13792.59μg/g·min,泪液中实验组是对照组的2.10倍。去角膜上皮组中:实验组角膜AUC(0-180min)为724.63μg/g·min,对照组AUC(0-180min)为138.27μg/g·min,实验组是对照组的5.24倍,泪液中实验组AUC(0-180min)为23334.29μg/g·min,对照组AUC(0-180min)为11536.43μg/g·min,实验组是对照组的2.02倍。药物在完整角膜组与去角膜上皮组房水中的浓度均低于检测线以下。结论:ITZ-SLN眼部药物递送系统具有制备方便、粒径小(小于100nm)、无眼部刺激性等特点,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作为一个新型的眼部药物递送系统,为眼部抗真菌药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周军[10](2020)在《多功能肽修饰的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建立及心肌靶向性的研究》文中指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已成为目前全球导致死亡最多的疾病之一,临床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胺碘酮(Amiodarone,AMD)是Ⅲ类(钾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但是,该药长期使用很容易引起非靶器官部位的药物蓄积,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从而制约了胺碘酮的临床应用。纳米脂质体(Nanoliposome,NLPs)具有类细胞结构,能够改变包封药物的体内分布,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降低药物的毒性,目前,在心血管领域中应用的主要为普通胺碘酮脂质体(AMD-NLPs)或单靶头修饰的纳米脂质体载药系统,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①药物包封率不够理想,缓释过快;②组织器官的特异选择性不强,其在提高药物心脏内导入的同时,也可能增加其他组织器官的药物分布;③药物导入心脏后,往往难以进一步导向至病灶部位,使治疗效果受到很大影响,不能长久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因此,更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开发和研制新的药物载体,并对载体进行靶头修饰,从而使得药物的靶向性更强,疗效更好。本研究拟构建一个双重靶向的纳米脂质体系统,即将两种不同靶向作用的功能纳米材料PCM-1(W L S EAGPVVTVRA L R G T G S W,心肌细胞特异性靶向肽)和TAT(YGRKKRRQRRR,细胞穿膜肽)组合在普通纳米脂质体系统中构建成具有双重靶向效果的胺碘酮纳米脂质体(PCM-1/TAT AMD-NLPs,简称PTA-NLPs)系统,选用胺碘酮作为药物,通过高压均质法制备了PCM-1和TAT双重修饰的胺碘酮纳米脂质体,采用心肌细胞(Myocardial Cells,MCs)评价PTA-NLPs的细胞毒性和摄取能力,通过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将双重靶头的AMD纳米脂质体缓慢尾静脉注射,检测模型大鼠的心电图ST段数据,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观察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等,评价双重靶头是否比单靶头修饰的胺碘酮脂质体具有更强的心肌靶向性,更易富集于心肌部位。第一部分 PCM-1和TAT共修饰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和表征目的:构建PCM-1和TAT双重修饰的胺碘酮纳米脂质体(PTA-NLPs)并对PTA-NLPs进行表征分析。方法:1、称取大豆磷脂60mg、胆固醇30mg、DSPE-PEG2000-PCM-1 3mg和DSPE-PEG2000-TAT 2mg于烧瓶中,加入三氯甲烷5mL溶解;另称取处方量的胺碘酮2mg于烧瓶中,加入无水乙醇2mL溶解,于50℃恒温磁力搅拌条件下,将乙醇溶液以注射器缓慢滴加至三氯甲烷溶液中,得到粗纳米混悬液。再于冰浴条件下以一定功率(工作4s,间歇2s)进行超声分散,得均匀纳米脂质体溶液,后经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得均匀薄膜,真空干燥2h后,加入2mLPBS(Phosphate Buffer Saline,磷酸缓冲盐)进行水化,后经冻干,得胺碘酮纳米脂质体。2、用激光散射粒度仪分别测定纳米脂质体的光散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前样品用双蒸水3mL稀释。取纳米脂质体溶液0.5mL,应用2%磷钨酸1mL负染色制备样品,混匀后将铜网有Formavar支持膜的一面盖于染液液滴上,正染色15~30min,铜网自然晾干后于透射电镜下观察纳米脂质体的形态。3、将所制备的PTA-NLPs冻干粉放置于无菌西林瓶中,密闭保存于0~4℃冰箱冷藏,分别于放置后的1、2和3月后取样10mg,测定PTA-NLPs的粒径与包封率,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稳定性。结果:1、所制备的 PTA-NLPs 粒径为(124.31±13.62)nm,PDI(Polydispersity Index,多分散指数)为 0.21,包封率为(88.61±4.23)%,Zeta 电位为(-17.53±1.91)mV。2、使用单因素考察方法筛选出优化的处方为:胺碘酮2mg、大豆磷脂60mg、胆固醇 30mg、DSPE-PEG2000-PCM-1 3mg、DSPE-PEG2000-TAT2mg 和水化介质 2mL。3、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本品外观呈类球型,表面光滑,无相互聚集现象,分散均匀;将PTA-NLPs于冷藏条件下避光保存3个月后,粒径、zeta电位等基本特征不变,表明其稳定性良好。结论:1、通过高压均质法制备PCM-1和TAT双重修饰的胺碘酮纳米脂质体,并通过单因素观察方法筛选出优化的处方配比。2、根据优化的处方配比所制备的PTA-NLPs粒径为(124.31±13.62)nm,PDI为 0.21,包封率(88.61±4.23)%,Zeta 电位(-17.53±1.91)mV。3、根据优化的处方配比所制备的PTA-NLPs,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外观呈类球型,表面光滑,无相互聚集现象,在冷藏条件下保存3个月后基本特征不变,稳定性良好。第二部分 PCM-1和TAT共修饰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体外评价目的:通过体外方法评价PCM-1和TAT双重修饰的胺碘酮纳米脂质体(PTA-NLPs)的体外释放度、对MCs生长抑制情况及MCs对PTA-NLPs的摄取能力。方法:1、采用透析袋方法评价PTA-NLPs的体外释放行为。称取PTA-NLPs 100mg置于截留分子量8000~12000的透析袋中,扎紧袋口,放入装有200mL PBS(pH=7.4)释放介质中,于37℃恒温水浴中、200转/分振荡下进行释放试验,在释放开始后的0.5、1、2、3、4、6、8、10和12h抽取介质1mL,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同时,用相同剂量的 free AMD、A-NLPs(AMD-NLPs)、PA-NLPs(PCM-1 AMD-NLPs)和 TA-NLPs(TAT AMD-NLPs)作为对照;用 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各样品在各时间点介质中药物的实际测定浓度C测,按公式c校=c测+1/200(?)c测 算得校正浓度,以校正浓度计算累积释放百分率。2、用96孔培养板将MCs在37℃和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丢弃培养液,用PBS仔细洗涤细胞两次,然后加入不同的AMD制剂(free AMD、A-NLPs、PA-NLPs(PCM-1 AMD-NLPs)、TA-NLPs 和 PTA-NLPs),剂量从5μg/mL 到 50μg/mL,加入60μL噻唑蓝溶液(5mg/mL)和1mL的培养液,在培养箱中孵育4小时,检测胺碘酮纳米脂质体对MCs生长的抑制作用。将上清液吸出并丢弃,每个孔加入150μL的DMSO(Dimethyl Sulfoxide,二甲基亚砜),置平坦摇床上震荡5分钟,在570nm处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值(A),计算细胞抑制率=[(A空白对照组-A给药组)/A空白对照组]×100%。3、采用绿色荧光的香豆素-6(C6,浓度为100mg/mL)为荧光探针,按AMD纳米脂质体的制备方法,结合薄膜水化法将C6包埋于纳米脂质体的亲脂性内核中,即可获得带绿色荧光的AMD相关纳米脂质体。在12孔培养板中接种MCs,培养液为含10%牛血清的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含各种氨基酸和葡萄糖的培养基),控制细胞密度为4.0×105个/孔,培养时间为24小时,然后将各组AMD制剂(free AMD、A-NLPs、PA-NLPs、TA-NLPs 和 PTA-NLPs),分别与 MCs 共同孵育2小时后,用PBS溶液(pH 7.4)洗涤细胞3次,尽可能清除细胞外残留的荧光物质,最后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香豆素-6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同时,用胰酶消化MCs为单细胞悬液后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定量检测,测定荧光强度。结果:1、PTA-NLPs在pH=7.4的PBS溶液中进行体外释放12h,累积释放百分率仅为(53.3±0.3)%,具有较强的缓释性能,PTA-NLPs的缓慢释放特性有利于系统在体内的稳定性从而改变药物本身的体内分布行为。2、通过 MTT(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噻唑蓝)实验,比较了 free AMD 组、A-NLPs 组、PA-NLPs 组、TA-NLPs 组和 PTA-NLPs组的细胞毒性,直至当浓度达到50μg/mL时,各组制剂都明显抑制了心肌细胞的生长,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当浓度小于50μg/mL时,各组制剂均对心肌细胞活性没有明显影响(p>0.05)。3、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对PTA-NLPs摄取的计数为102~103个,明显优于对PA-NLPs和TA-NLPs的摄取,表明PCM-1和TAT共同修饰后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增加AMD药物进入心肌细胞的能力。结论:1、PTA-NLPs体外释放12h的累积释放百分率仅为(53.3±0.3)%,表明PTA-NLPs具有较强的缓释性能,有利于载药系统在体内的稳定性,从而改变药物本身的体内分布行为。2、PTA-NLPs浓度小于50 μg/mL时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3、MCs对PTA-NLPs的摄取能力明显优于PA-NLPs和TA-NLPs,表明PCM-1和TAT共同修饰后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增加AMD药物进入心肌细胞的能力。第三部分 PCM-1和TAT共修饰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目的:探讨PTA-NLPs系统在实验动物中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方法:1、采用HPLC检测方法检测AMD在体内的药物浓度。取空白血浆0.3mL分别加入不同量的AMD贮备液,制备成浓度为50 ng/mL、500ng/mL和2500ng/mL的标准血样,每种浓度重复3次,以药物峰面积比值(A)对药物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方程(A=7.276C-1.283)。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后进行HPLC测定药物峰面积,由标准曲线计算AMD在体内的药物浓度。2、将30只健康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各组(AMD溶液剂、A-NLPs、PA-NLPs、TA-NLPs和PTA-NLPs)分别通过尾部静脉给予5mg/kg,分别在给药前和给药后的0.5、1、2、4、6、8、10、12和24 h通过眼部静脉采血0.6mL,收集于加有肝素的聚丙烯离心管内,12000r/min离心1 min,分离血浆并于-18℃冰箱中储存,待作血药浓度分析。3、将180只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6只,每组每个时间点重复6只小鼠。各组(AMD 溶液剂、A-NLPs、PA-NLPs、TA-NLPs 和 PTA-NLPs)分别通过尾部静脉给予5mg/kg,分别在给药后的0.5、1、2、4、8和12h摘眼球取血约0.6mL,置于事前加过肝素的离心管中,12000r/min离心10min后分离血浆,于-20℃保存待测药物浓度。同时,断颈处死小鼠,取出心、肝、脾、肺和肾,用适量生理盐水清洗,经滤纸吸干血浆,用于组织药物浓度的测定和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HPLC测定显示AMD峰形对称,陡尖,分离度良好,主峰附近无杂质峰干扰。不同浓度(50ng/mL、500 ng/mL和2500ng/mL)血浆和组织样品的方法回收率在90~105%之间,提取回收率均>(70±3)%,日内及日间RSD(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相对标准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MD溶液剂组给药后的药物浓度是几组中最高的(313.3ng/mL),但随后浓度迅速下降(消除半衰期为2.6h),10h时已完全代谢。当AMD以NLPs形式进入体内后其达峰的血药浓度显着下降,维持在130~160ng/mL,但消除半衰期明显延长,双重修饰的AMD-NLPs消除半衰期可达到7.2h,10h时浓度为30.70ng/mL,24h时血药浓度为11.16ng/mL。3、在实验组(PTA-NLPs)药物在不同组织中分布有明显差异,特别是在心脏,PTA-NLPs组小鼠心脏1h时的胺碘酮浓度达到354ng/g,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和血浆,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切片观察发现PTA-NLPs组小鼠在给药12h后各个脏器未见明显组织学变化。结论:1、建立HPLC方法用于AMD浓度的测定,验证了血浆样品和组织样品的AMD测定方法,该测定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具有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和简单等特点。2、PTA-NLPs系统的药动学和组织学分布研究表明PTA-NLPs系统不仅能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起到长循环效应,而且更多地富集于心脏且无器官的组织学变化,为后续的临床疗效研究打下了基础。第四部分 PCM-1和TAT共修饰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药效学研究目的:构建大鼠心肌梗死模型进行AMD纳米脂质体的药效学评价。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9组,每组1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MD组、A-NLPs 组、PA-NLPs 组、TA-NLPs 组、PTA-NLPs(低剂量)组、PTA-NLPs(中剂量)组和PTA-NLPs(高剂量)组。将SD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30mg/kg)行腹腔注射,麻醉后仰卧固定在动物手术台上,气管插管后连接动物呼吸机,采用标准Ⅱ导联记录大鼠心电图,沿胸骨左缘第2~4肋间隙开胸,暴露心脏,剪开心包膜,采用无创缝合丝线在左心耳下距主动脉根部2-3mm处用6-0线穿过一小束心肌并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心电图Ⅱ导联ST段抬高作标志心肌梗死模型制备成功。根据分组,在冠状动脉结扎后5min缓慢尾静脉注射不同的制剂。采用大鼠心电图机监测心电图,记录各组给药后30、60、90和120min的ST段变化情况。注射给药120min后解剖大鼠,打开腹腔,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腹主动脉血约5mL,静置5min后离心分离血清,测定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抽取腹主动脉血液后迅速剪开胸腔摘取心脏,用PBS冲洗心脏去除血迹,沿冠状沟切除右心室,保留左心室,沿心尖到心基底部方向平行在结扎线以下将心室切成4-5 片,置 0.1%NBT(Nitro-Blue Tetrazolium,氮蓝四唑)染液中 37℃孵育10min 后取出,用滤纸吸尽水分,用Image Pro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处理图像,求算心肌梗死区面积和左心室面积,按两者之比计算心肌梗死面积比(心肌梗死面积比=梗死区面积/左心室面积)。结果:1、ST段的变化:在120min的观察期内模型组大鼠ST段抬高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没有下降趋势;接受不同AMD制剂大鼠的ST段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双重靶头AMD纳米脂质体高剂量组的ST段下降最为显着,达到(0.09±0.07)mV,与其他几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生化指标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各AMD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清中的CK、LDH、AST和MDA水平均下降,双重靶头修饰的纳米脂质体效果明显优于单靶头纳米脂质体,以PTA-NLPs在的下降幅度最大(CK:(3289.50±1102.90)U/L;LDH:(1854.60±191.30)U/L;AST:(583.50±142.70)U/L;MDA:(8.20±2.10)U/L;P<0.05)。3、心肌梗死面积:模型组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比在38%左右,给予不同AMD制剂后,各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高中低三个剂量的双靶头AMD纳米脂质体组均显着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比,PTA-NLPs高剂量组(13%)的心肌梗死面积比下降最为显着。结论:1、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各AMD组的ST段抬高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高剂量PTA-NLPs组下降幅度最显着,表明双重靶头胺碘酮脂质体(尤其高剂量)比单靶头胺碘酮脂质体更明显地降低模型大鼠的ST段。2、双重靶头胺碘酮脂质体AMD(尤其高剂量)比单靶头胺碘酮脂质体显着降低心肌梗死模型大鼠血清中的CK、LDH、AST和MDA水平。3、不同AMD制剂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高剂量PTA-NLPs组的下降幅度最显着,表明双重靶头脂质体(尤其高剂量)比单靶头脂质体能使模型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更明显。

二、固体脂质纳米粒研究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体脂质纳米粒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肝靶向固体脂质纳米粒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被动靶向
    1.1 高压匀质法
        1.1.1 热匀质法
        1.1.2 冷匀质法
    1.2 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
    1.3 乳化分散法
    1.4 薄膜超声分散法
2 主动靶向
3 磁性靶向
4 结语

(2)白屈菜红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白屈菜红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2.2 CHE-SLN包封率的测定
    2.3 正交设计优化CHE-SLN的处方和工艺
    2.4 最优处方验证
    2.5 CHE-SLN的理化性质
        2.5.1 形态观察
        2.5.2粒径与zeta电位
        2.5.3 稳定性考察
    2.6 CHE-SLN的体外释放性质考察
    2.7 CHE-SLN对Hep G2细胞毒性实验
3 讨论

(3)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及分析
    1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研究进展
    2 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EOs-NLCs)的组成及结构特性
        2.1 EOs-NLCs的组成
        2.2 EOs-NLCs的结构特性
    3 EOs-NLCs体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活性成分的释放
        3.1 EOs-NLCs体系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
        3.2 EOs-NLCs体系的包封率及生物活性成分的释放
    4 EOs-NLCs在医药健康产业中的应用
        4.1 EOs-NLCs在制药中的应用
        4.2 EOs-NLCs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4.3 EOs-NLCs在化妆品及护肤品中的应用
    5 牛至精油的研究进展
        5.1 牛至概述
        5.2 牛至精油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5.3 牛至精油药理作用研究
        5.4 牛至精油制剂研究进展
第二章 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溶液的配制
        2.3 方法学考察
        2.4 OEO-NLC样品含量测定
    3 实验结果
        3.1 方法学考察结果
        3.2 OEO-NLC样品含量测定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
    1.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OEO-NLC的制备
        2.2 OEO-NLC处方的单因素考察
        2.3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OEO-NLC处方
        2.4 OEO-NLC冻干工艺的研究
    3 实验结果
        3.1 OEO-NLC处方的单因素考察
        3.2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OEO-NLC处方
        3.3 OEO-NLC冻干工艺的研究
    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质量评价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形貌观察
        2.2 粒径、粒径分布及电位
        2.3 包封率及载药量
        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5 差示扫描量热(DSC)
        2.6 X射线衍射(XRD)
        2.7 体外释放研究
        2.8 储存稳定性
    3 实验结果
        3.1 形貌观察
        3.2 粒径、粒径分布及电位
        3.3 包封率及载药量
        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3.5 差示扫描量热(DSC)
        3.6 X射线衍射
        3.7 体外释放研究
        3.8 储存稳定性
    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牛至精油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抗菌活性初步评价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牛至精油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2.2 牛至精油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3 实验结果
        3.1 牛至精油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3.2 牛至精油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最小杀菌浓度(MBC)
    4 小结与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芍药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剂的制备与体外透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固体脂质种类筛选
    2.2 芍药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2.3 粒径测定
    2.4 包封率测定
    2.5 处方优化
        2.5.1 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处方
        2.5.2 方差统计分析
        2.5.3 最佳处方预测与验证
    2.6 芍药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的制备
    2.7 微观形态观察
    2.8 体外透皮渗透实验
3 讨论

(5)固体脂质纳米粒内服吸收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固体脂质纳米粒内服吸收的机制
    1.1 细胞旁路转运
    1.2 跨细胞膜转运
        1.2.1 M细胞介导的跨细胞膜转运
        1.2.2 吸收肠上皮细胞介导的跨细胞膜转运
        1.2.3 受体介导的跨细胞膜转运
    1.3 被动扩散
2 胃肠道生理因素对固体脂质纳米粒内服吸收的影响
    2.1 胃肠道内环境
    2.2 黏液屏障
    2.3 紧密连接
    2.4 胃肠道上皮细胞
    2.5 上皮下结缔组织
3 固体脂质纳米粒理化性质对其携带药物内服吸收的影响
    3.1 纳米粒径
    3.2 电荷
    3.3 表面修饰
    3.4 脂质基质
4 展 望

(6)藤黄酸纳米粒的制备及抗炎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纳米制剂改善药物溶解度的研究进展
    2 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2.1 聚合物纳米载体材料
        2.2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载体材料
        2.3 纳米粒的修饰
    3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防治炎性疾病中的应用
    4 藤黄酸新剂型研究现状
    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藤黄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1.1 材料
        1.1.1 试验药品与试剂
        1.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1.2 方法
        1.2.1 溶液的配制
        1.2.2 GA-m PEG-PLA-NPs的制备方法
        1.2.3 藤黄酸体外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方法的建立
        1.2.4 单因素考察藤黄酸纳米粒的制备处方
        1.2.5 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藤黄酸纳米粒的处方
        1.2.6 藤黄酸纳米粒理化性质的考察
    1.3 结果与分析
        1.3.1 藤黄酸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方法的建立
        1.3.2 藤黄酸纳米粒制备处方的单因素考察结果
        1.3.3 藤黄酸纳米粒制备处方的响应面优化结果
        1.3.4 藤黄酸纳米粒理化性质的考察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藤黄酸纳米粒的体外抗炎活性评价
    2.1 材料
        2.1.1 试验动物与细胞
        2.1.2 药品和试剂
        2.1.3 仪器
        2.1.4 常用溶液及其配制
    2.2 方法
        2.2.1 细胞培养
        2.2.2 藤黄酸溶液的制备
        2.2.3 GA-m PEG-PLA-NPs溶液的制备
        2.2.4 细胞活力的检测
        2.2.5 LPS诱导RAW264.7 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及取样
        2.2.6 NO、PGE2含量的测定
        2.2.7 细胞因子含量的测定
        2.2.8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GA-m PEG-PLA-NPs细胞毒性的评价结果
        2.3.1.1 GA-m PEG-PLA-NPs对RAW264.7 细胞IC50 值的影响
        2.3.1.2 GA-m PEG-PLA-NPs对LPS诱导的RAW264.7 炎症细胞毒性的影响
        2.3.2 GA-m PEG-PLA-NPs对LPS诱导的RAW264.7 炎症细胞中炎症介质含量的影响
        2.3.3 GA-m PEG-PLA-NPs对LPS诱导的RAW264.7 炎症细胞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藤黄酸纳米粒体内抗炎活性评价
    3.1 材料
        3.1.1 试验动物与细胞
        3.1.2 试验药品及试剂
        3.1.3 仪器
    3.2 方法
        3.2.1 试验动物与分组
        3.2.2 藤黄酸纳米粒体内作用浓度筛选
        3.2.3 细胞因子检测
        3.2.4 小鼠肺组织匀浆上清液取样及NO的含量的测定
        3.2.5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藤黄酸纳米粒体内作用最适浓度筛选结果
        3.3.2 藤黄酸纳米粒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中炎症介质含量的影响
        3.3.3 藤黄酸纳米粒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7)美白祛斑剂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美白祛斑剂
        1.1.1 美白祛斑的意义及需求
        1.1.2 色素的形成与排出机理
        1.1.3 美白祛斑的研究现状
        1.1.4 光甘草定
        1.1.5 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
    1.2 脂质纳米粒载体
        1.2.1 脂质纳米粒载体的基本概念及功能
        1.2.2 脂质纳米粒载体的制备方法
        1.2.3 脂质纳米粒载体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课题研究内容
2 美白祛斑剂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2.1 实验材料
        2.1.1 原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油脂包裹原料的筛选
        2.2.2 乳化剂的筛选
        2.2.3 纳米脂质粒的制备
        2.2.4 正交实验设计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油脂包裹原料的筛选
        2.3.2 乳化剂筛选
        2.3.3 正交实验优化结果
        2.3.4 高压微射流法
    2.4 本章小结
3 美白祛斑剂脂质纳米粒的理化性质测试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光甘草定含量测定
        3.2.2 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含量测定
        3.2.3 平均粒径、PDI、Zeta电位测定
        3.2.4 稳定性试验
        3.2.5 包裹率试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光甘草定含量测定
        3.3.2 VC-IP含量测定
        3.3.3 平均粒径及Zeta电位
        3.3.4 脂质纳米粒稳定性
        3.3.5 包裹率考察
    3.4 本章小结
4 美白祛斑剂脂质纳米粒冻干粉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冻干粉的制备及冻干保护剂选择
        4.3.2 贮藏稳定性试验
        4.3.3 人体皮肤斑贴试验
        4.3.4 美白功效测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冻干保护剂的确定
        4.4.2 贮藏稳定性
        4.4.3 人体皮肤斑贴结果
        4.4.4 美白功效测试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美白功效测试结果表

(8)聚氨基酸纳米递药系统构建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纳米递药系统研究进展
        1.1.1 聚合物胶束
        1.1.2 聚合物纳米粒
        1.1.3 脂质体
        1.1.4 固体脂质纳米粒
        1.1.5 纳米乳
        1.1.6 纳米晶体药物
    1.2 聚氨基酸纳米载体研究进展
    1.3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2 聚α-谷氨酸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仪器与设备
        2.2.2 材料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α-PGA的合成
        2.3.2 α-PGA的表征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BLG-NCA、α-PBGA和 α-PGA的1H-NMR表征
        2.4.2 α-PGA分子量GPC测定结果
    2.5 本章小结
3 α-PGA纳米粒制备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仪器与设备
        3.2.2 材料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α-PGA制备工艺筛选
        3.3.2 α-PGA载药纳米粒质量评价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α-PGA纳米粒制备工艺筛选
        3.4.2 α-PGA/DOX NPs质量评价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α-PGA纳米粒抗肿瘤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细胞及动物
        4.2.1 仪器和设备
        4.2.2 材料与试剂
        4.2.3 动物及细胞
    4.3 实验方法
        4.3.1 不同分子量α-PGA/DTX NPs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4.3.2 不同制备方法α-PGA/CSLNPs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4.3.3 α-PGA/DOX NPs的体外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4.3.4 α-PGA/DOX NPs小鼠体内抗肿瘤药效实验
        4.3.5 α-PGA/DOX心肌毒性考察
        4.3.6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分子量α-PGA体外细胞毒性
        4.4.2 不同制备方法载药纳米粒体外细胞毒性结果
        4.4.3 α-PGA/DOX NPs体外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4.4.4 α-PGA/DOX NPs小鼠体内抗肿瘤药效实验结果
        4.4.5 α-PGA/DOX NPs对心肌细胞毒性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分析方法建立及方法学考察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仪器与设备
        5.2.2 材料与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CSL的分析方法建立及方法学考察
        5.3.2 DOX的分析方法建立及方法学考察
        5.3.3 其余模型药物色谱条件
    5.4 结果与分析
        5.4.1 CSL分析方法学考察结果
        5.4.2 DOX分析方法学考察结果
    5.5 本章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眼用伊曲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兔眼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1.1.2 主要仪器
        1.1.3 实验动物
    1.2 实验方法
        1.2.1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1.2.2 体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2.3 伊曲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外释放
        1.2.4 兔眼刺激性考察
        1.2.5 建立HPLC法测量兔眼内药物含量
        1.2.6 ITZ-SLN在兔眼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2.7 统计学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ITZ-SLN处方的筛选
    2.2 体外ITZ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2.2.1 标准曲线
        2.2.2 精密度
        2.2.3 包封率与载药量
        2.2.4 ITZ-SLN的粒径与电位
        2.2.5 ITZ-SLN的回收率
    2.3 ITZ-SLN的体外释放研究
    2.4 ITZ-SLN在兔眼的刺激性考察
    2.5 兔眼内含量测定方法
        2.5.1 专属考察结果
        2.5.2 标准曲线的建立
        2.5.3 精密度与回收率结果
    2.6 TZ-SLN在兔眼中的药代动力学
        2.6.1 ITZ-SLN在角膜上皮完整兔眼中的药代动力学
        2.6.2 ITZ-SLN在去角膜上皮组兔眼中的药代动力学
        2.6.3 ITZ-SLN在兔眼房水中的药代动力学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纳米给药新剂型在眼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奖励

(10)多功能肽修饰的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建立及心肌靶向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PCM-1和TAT共修饰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和表征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PCM-1和TAT共修饰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体外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PCM-1和TAT共修饰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PCM-1和TAT共修饰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药效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纳米载体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固体脂质纳米粒研究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肝靶向固体脂质纳米粒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 唐颖楠. 广东化工, 2021(24)
  • [2]白屈菜红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J]. 赵义军,叶晓楠,林春盛,孙健,车明徽,侯立强. 中南药学, 2021(11)
  • [3]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评价[D]. 李怡.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芍药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剂的制备与体外透皮研究[J]. 徐丽清,刘丹,唐文娟. 天津中医药, 2021(03)
  • [5]固体脂质纳米粒内服吸收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洪冕,张燕筠,陈冬梅,谢书宇. 中国兽药杂志, 2021(02)
  • [6]藤黄酸纳米粒的制备及抗炎活性评价[D]. 张宇.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7]美白祛斑剂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应用[D]. 杨盼盼. 浙江大学, 2020(05)
  • [8]聚氨基酸纳米递药系统构建及抗肿瘤作用研究[D]. 沈一平.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9]眼用伊曲康唑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兔眼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 王敬博. 河南大学, 2020(03)
  • [10]多功能肽修饰的胺碘酮纳米脂质体的建立及心肌靶向性的研究[D]. 周军. 苏州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固体脂质纳米粒研究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