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杂交制种高产技术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李富宁[1](2014)在《玉米品种南校18号的推广应用及对策》文中提出南校18号是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自选自交系南99与南70-3杂交育成的粮饲兼用型玉米,2003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2006年通过贵州引种认定,适合在广西、贵州等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但在近几年的推广过程中推广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市场调研、试验对比方法,开展南校18号配套制种技术及栽培技术、推广模式的研究,为南校18号今后的推广运用提供技术支撑,.并提出相应推广对策。主要结果如下:(1)自然气候复杂、种植技术落后、优良品种较少等原因制约了广西玉米生产的发展,要解决当前广西玉米单产水平低、需求缺口大的主要途径有:一是推广硬粒型优质杂交玉米品种,二是推广高效、轻简、安全的配套玉米栽培技术。(2)南校18号具有良好的丰产性、抗性,而且粗蛋白含量较高,适合用于精饲料的加工,能满足未来广西产业化生产的需求。但制种产量低、制种质量不稳定、大田生产产量低、推广工作滞后等原因制约了南校18号的推广。(3)在父母本行比1:6、植株密度54000株/hm2、母本长出2.5片(秋播1.5片)展开叶时播种父本的情况下,南校18号制种生产产量最高。在科学田间管理,高水肥、植株密度54000株/hm2的情况下产量最高。结合南校18号的特性特征、广西自然气候等特点,构建南校18号高产优质制种生产技术体系和良种良法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2011年春季示范性制种生产试验中,实现单产4875.9kg/hm2;在2012年春季示范性大田生产试验中,实现单产9138.15kg/hm2。(4)充分发挥南校18号自身优势,建立“科研院所+企业”立体结合推广模式,形成一套符合广西本地特点、科学高效的“制种-推广-种植-利用”农业科技产业链,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预测年推广种植达可达3万公顷以上,企业种子销售利润达405万元。
闻其生[2](2012)在《盘玉五号玉米在陆良的高产制种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能更好地在生产实践中提高“盘玉五号”杂交玉米种子的制种产量和质量,本研究以云南省陆良县生态气候条件为背景,通过近几年对该组合的不断摸索和田间试验研究,阐述了影响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因素,找出了提高玉米制种质量和产量的途径和技术措施,并针对盘玉五号的制种特点,重点开展种植密度、父母本行比、辅助授粉等关键技术措施对种子产量和质量影响的相关性研究,为在陆良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效的种子,提供实践可操作性的栽培指导依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制种产量的影响。该品种随着密度的增加,母本去雄期、吐丝期及成熟期延长,延缓了生育期。当密度超过每公顷90000株时,二穗株相应减少,空秆株随之增加,而有效穗数随密度的增大,株数的增加而增多;千粒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从本试验结果看,该品种的种植密度设置在每公顷90000株时,其产量最为理想,是最适宜的种植密度,达到4350kg/hm2。低于或者高于这个密度,则产量不增反降。密度过低时,个体生长量达到该环境下最高,虽然千粒重增加,但总株数不够,造成光能和土地的浪费,利用率低,产量不高。密度过大时,单株生产力因群体光照条件减弱而严重下降,致产量偏低。2、父母本行比对玉米制种产量的影响该品种在花期相遇良好,均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时,果穗的秃尖随父母本行比的增加而增加,也即结实率随行比的加大而下降。父母本行比设置为1:7时,产量最高,较为理想,1:6和1:8差些,1:5和1:9较差。行比小时,主要是父本株数过多,母本株数略少,产量有效穗数减少导致产量低。行比大时,母本株数较多,但由于父本株数减少,花粉量明显不足,授粉效果差,结实率偏低,穗粒数较少,大大影响了玉米的产量。3、在相同栽培密度、相同父母本行比设置的情况下,采用人工辅助授粉后果穗籽粒饱满,秃尖度较小,结实率高,穗粒重较高,产量和效益较自然授粉的高。辅助授粉的处理平均产量比自然授粉处理的产量高出858kg/hm2,按当年种子收购价格8.00元/千克计算,在扣除工时费后,经济效益仍然高出4614.00元/hm2,说明人工辅助授粉比自然授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总之,玉米制种是一项繁杂的农业生产过程,易受地域、气候、市场及人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只要生产基地能认真按照该品种的制种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在水利条件较好的陆良,一定能生产出高产、优质、高效的玉米种子。
本刊编辑部[3](2011)在《衡阳农业的一颗金星——记衡阳市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林芳仕研究员》文中提出湖南省着名水稻育种专家,湖南省第六届党代会和人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湖南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1年),湖南省优秀专家(2002年),衡阳市首届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05年),衡阳市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学术带头人,
杨虎[4](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二、玉米杂交制种高产技术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杂交制种高产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品种南校18号的推广应用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应用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应用及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广西玉米生产及品种推广现状分析 |
2.1 广西玉米生产现状及制约因素 |
2.1.1 广西玉米生产现状 |
2.1.2 广西玉米生产的制约因素 |
2.2 广西玉米品种推广情况及分析 |
2.2.1 广西玉米品种类型 |
2.2.2 广西杂交玉米品种推广现状 |
2.2.3 影响农民对玉米品种选择的因素 |
2.2.4 广西未来玉米品种发展方向 |
2.3 广西玉米栽培技术应用现状及分析 |
2.3.1 广西主要推广的玉米栽培技术 |
2.3.2 广西玉米栽培技术存在的弊端 |
2.3.3 广西玉米栽培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
第三章 南校18号生产及推广现状分析 |
3.1 南校18号的特性特征 |
3.1.1 主要特性特征 |
3.1.2 与广西其他推广品种特征特性对比 |
3.2 南校18号推广现状 |
3.2.1 南校18号的推广周期 |
3.2.2 南校18号推广情况 |
3.3 制约南校18号推广的因素 |
3.5 探讨解决南校18号推广问题的途径 |
第四章 南校18号制种与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 |
4.1 南校18号高产优质制种技术研究 |
4.1.1 南校18号亲本自交系防杂保纯技术对比试验 |
4.1.2 父母本花期相遇测定试验 |
4.1.3 施肥与密度对南校18号制种生产的影响 |
4.1.4 父母本行比对比试验 |
4.1.5 装配南校18号高产优质制种技术体系标准 |
4.1.6 制种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对比试验 |
4.2 南校18号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
4.2.1 肥力与密度对南校18号产量的影响 |
4.2.2 播期不同对生长的影响 |
4.2.3 装配南校18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标准 |
4.2.4 南校18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对比试验 |
第五章 南校18号的推广对策 |
5.1 建立“科研院所+企业”立体结合模式 |
5.1.1 “科研院所+企业”立体结合模式的优势 |
5.1.2 科研院所在南校18号推广中的作用 |
5.1.3 企业在推广在新推广模式中的作用 |
5.2 南校18号推广的具体措施 |
5.3 南校18号推广的前景预测及建议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2)盘玉五号玉米在陆良的高产制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玉米及制种的发展状况 |
1.1.2 玉米制种生产的影响因素 |
1.1.2.1 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 |
1.1.2.2 影响种子产量的因素 |
1.1.3 提高玉米制种质量和产量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
1.1.3.1 制种基地的选择 |
1.1.3.2 隔离区的选择与落实 |
1.1.3.3 提早节令早播 |
1.1.3.4 合理密植 |
1.1.3.5 地膜覆盖 |
1.1.3.6 适宜的父母本行比 |
1.1.3.7 父母本花期调节与预测 |
1.1.3.8 除杂去劣保纯度 |
1.1.3.9 去雄授粉 |
1.1.3.10 砍除父本 |
1.1.3.11 肥水管理 |
1.1.3.12 病虫害综合防治 |
1.1.3.13 杂草综合防除 |
1.2 选题意义 |
1.2.1 盘玉五号的基本特征 |
1.2.2 盘玉五号的发展意义 |
1.2.3 盘玉五号制种基地的选择 |
1.2.4 陆良县制种基地的基本概况 |
1.2.5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不同种植密度对盘玉五号的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试验时间和地点及试验地情况 |
2.3.2 试验设计 |
2.4 试验步骤 |
2.4.1 整地、拌肥 |
2.4.2 规格播种、盖膜 |
2.4.3 田间管理 |
2.4.4 田间调查和收获记载 |
2.4.5 分析方法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密度试验对生育期的影响 |
2.5.2 不同密度对果穗数的影响 |
2.5.3 不同密度对果穗性状的影响 |
2.5.4 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
2.6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父母本行比对盘玉五号的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设计 |
3.3.1 试验时间和地点及试验地情况 |
3.3.2 试验设计 |
3.4 试验步骤 |
3.4.1 整地、拌肥 |
3.4.2 规格播种、盖膜 |
3.4.3 田间管理 |
3.4.4 田间调查和收获记载 |
3.4.5 分析方法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不同行比对果穗缺粒的影响 |
3.5.2 不同行比对产量的影响 |
3.6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授粉方式对盘玉五号的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材料 |
4.3 试验设计 |
4.3.1 试验时间和地点及试验地情况 |
4.3.2 试验设计 |
4.4 试验步骤 |
4.4.1 整地、拌肥 |
4.4.2 规格播种、盖膜 |
4.4.3 田间管理 |
4.4.4 田间调查和收获记载 |
4.4.5 分析方法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自然授粉对产量的影响 |
4.5.2 人工授粉对产量的影响 |
4.6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简历 |
(4)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玉米杂交制种高产技术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品种南校18号的推广应用及对策[D]. 李富宁. 广西大学, 2014(02)
- [2]盘玉五号玉米在陆良的高产制种技术研究[D]. 闻其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3]衡阳农业的一颗金星——记衡阳市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林芳仕研究员[J]. 本刊编辑部.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8)
- [4]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