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转子出口尖区流场的改善看一种处理机匣的扩稳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叶金铭,孙大鹏,史宝雍[1](2021)在《基于矩形凹槽结构的泵喷推进器梢部流动控制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泵喷推进器梢部流动引起的梢隙空化和梢涡空化,在导管内壁开设一定数量的轴向矩形凹槽。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凹槽结构对梢部端面压力、梢涡涡核压力、梢涡强度和水动力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矩形凹槽结构增大了梢部端面压力和梢涡涡核压力,减弱了梢涡强度,可以推迟梢隙空化和梢涡空化发生,而且对推进效率的影响较小。这项研究结果为泵喷推进器的减振降噪提供了新的途径。
顾美丹[2](2021)在《跨声速轴流压气机扩稳设计及数值研究》文中指出
朱伟[3](2020)在《低反力度跨声速压气机转子间隙流动及其控制的数值研究》文中指出现代航空发动机的进一步发展对压气机负荷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反力度压气机作为一种能够保证高效流动及高增压比的新技术,对于改善航空发动机压缩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叶顶间隙流对压气机的总体性能和内部流动稳定性具有显着影响,但目前对低反力度压气机间隙流动结构的认识仍不完善,内部流动机理亟待探究。本文以课题组前期设计的某三级低反力度高负荷压气机的首级转子为研究对象,针对低反力度跨声速转子叶顶间隙流动的机理和控制问题展开详细的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本文研究了叶顶间隙流对低反力度跨声速转子宏观特性的影响。由于间隙尺寸是决定叶顶间隙流最直接的几何参数,因而对不同间隙尺寸下的流场进行了全工况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间隙流是导致转子气动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随着间隙尺寸的增大,转子的堵塞流量减小,总压比和效率在整个流量范围内均有降低,但稳定工作范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次,为了完善对低反力度跨声速转子叶尖区域流动机理的认识,采用多通道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深入考察了不同间隙尺寸下激波/泄漏涡干涉、泄漏涡非定常波动、预失速状态等微观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反力度压气机的失速源位于叶尖区域,不同间隙尺寸下,转子的失速机制不同。小间隙尺寸下,激波/附面层干涉在吸力面-机匣角区形成的大范围堵塞是促使压气机失速的主要原因。而在大间隙尺寸下,激波/泄漏涡干涉作用导致了涡破碎的发生,并在叶尖区域形成跨通道的旋转扰动结构,涡破碎现象加剧了叶尖流场的恶化,最终引发压气机失速。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为有效抑制间隙流或泄漏涡的形成,从而提高压气机的气动性能,本文引入了弯叶片技术用于减小间隙流的影响效果。本文针对周向弯曲和弦法向弯曲两种弯曲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参数化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原型和弯曲叶片的流场特性,得到了几何造型参数对流场结构和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较大幅度的负弯角和较低的弯高更有助于削弱主泄漏强度,从而减弱激波/泄漏涡干涉,降低叶尖区域的泄漏损失和激波损失。两种弯曲形式下转子的特性线和流场结构呈现不同的特点。与弦法向弯曲相比,周向弯曲可以在保证转子通流能力的同时,提高总压比和效率。此外,周向弯曲对主泄漏涡强度和激波位置的控制效果更明显,减弱吸力面角区低能流体堆积的作用也更强。因此,在低反力度跨声速转子的气动设计中,推荐使用周向反弯,可以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较大幅度的弯角和较低的弯高。最后,考虑到几何高度复杂的三维叶片可能存在颤振和强度问题,本文开展了周向槽机匣处理对低反力度转子间隙流动的控制研究。通过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周向槽的位置、深度和覆盖范围生成了一系列周向槽构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快速评估了不同构型的性能,详细分析了几何设计参数对叶尖流场的影响规律,得出了周向槽机匣处理在低反力度压气机背景下的设计准则。结果表明,当周向槽位于前40%轴向弦长范围内时,周向单槽可以在不损失效率的前提下扩大转子的稳定工作范围。槽深的变化仅在0%和10%轴向位置对失速裕度有显着影响,失速裕度的最大增幅达6%。前缘至30%轴向位置范围内槽深的增加不利于效率的提升;30%轴向位置至尾缘范围内,槽深对峰值效率的影响不明显。此外,周向多槽的布局方式既有效控制了叶尖泄漏涡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缓解了叶尖区域的流动堵塞。周向槽破坏了间隙流动的形成机制,显着提升了转子的总体性能,延缓了由间隙流动引起的压气机失速。
王佳奇[4](2019)在《跨声速压气机转子叶尖间隙流动研究》文中指出航空发动机中压气机的稳定工作对发动整体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压气机的喘振和失速等不稳定现象会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严重损坏,是发动机最具危害的故障之一。机匣处理是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效果明显的提高压气机稳定性的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压气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在轴流跨声速压气机Stage35的基础上,根据前人的相关研究,设计了三种不同槽数的周向槽处理机匣,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定常计算了多种工况下的压气机工作,验证了仿真模拟和试验结果的一致性。通过对比原型机匣和周向槽处理机匣的压气机叶尖间隙流场变化,分析了泄漏涡和激波的作用机理,讨论了泄漏涡破碎对压气机稳定性的影响,探究了机匣处理扩大压气机稳定裕度的主要原因。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如下结论: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失速的主要原因是叶尖失速,叶尖泄漏涡破碎和叶片尾缘附近边界层分离导致的低速流团堵塞叶栅通道是引起叶尖失速的直接成因;周向槽结构可以抽吸或吹散叶尖通道中的低速流团,使泄漏涡破碎造成的堵塞区减小或消除,抑制了边界层的分离,强化了叶尖通道的流通能力,使失速发生的可能变小,促使压气机转子叶尖流场稳定裕度增大;采用周向槽处理机匣有效地扩大Stage35单级稳定工作范围,在所采用周向槽结构中,随着周向槽数目增多,扩稳效果逐渐增强;最靠近叶片前缘的周向槽在减小低速流团的面积、增强槽内流体与主流的交换越能力方面起到最主要的作用。
张凯,叶金铭,于安斌,王友乾[5](2019)在《基于导管凹槽结构的泵喷推进器梢部流动控制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抑制泵喷推进器梢空化,减小辐射噪声,类比航空发动机处理机匣原理,将处理机匣技术应用到泵喷推进器上.针对此方法的应用,分析了航空发动采用处理机匣技术取得的成效和泵喷推进器梢涡空化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将处理机匣技术应用到泵喷推进器中方法的可行性和研究内容.
洪树立[6](2018)在《微小型高效Brayton循环中的离心压气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型离心压气机作为Brayton循环微小型热功转换系统的关键部件,其效率和稳定工作范围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性能。由于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动复杂,尤其是叶尖区域的流动结构往往伴随着强烈的非定常效应,会降低压气机的性能。通过研究微型离心压气机内流并采用非定常流动控制技术改善压气机叶尖的流动和采用新介质的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性能。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理论分析的手段,针对基于Brayton循环微小型热功转换系统的离心压气机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引入了DMD动力模态分解法对复杂内流进行了研究,将其运用于二维叶栅及三维压气机内流的分析,表明DMD方法在处理复杂流动问题时具有全局、高效的优势,能够迅速捕获各处的拟序结构和与之对应的频率信息,并且捕获流场的主导拟序流动,可以将处理多个瞬间流场的研究转移到仅对少量模态的研究。通过非定常研究表明不同转速下微型离心压气机叶尖动态流场结构的主导频率大概为叶片通过频率的一半,并且这一比例基本上不随着转速发生改变,通过DMD方法对主导频率为叶片通过频率一半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这一规律与主导拟序结构的切向运动速度和前缘叶尖主流速度之间具有关联。2、为获得压气机叶尖动态结构的主导频率,使得非定常流动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压气机上,通过在机匣外侧引入虚拟镜像涡的办法,建立了一种无需依赖于CFD计算或实验结果就能获得主导频率的泄漏涡频率预测模型。根据泄漏涡的不稳定原理,通过在机匣外侧引入泄漏涡虚拟镜像涡的方法,应用翼尖涡对的不稳定理论,推导了决定涡频率的最大不稳定扰动波长与涡半径以及涡对距离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可以预测泄漏涡频率的模型,并将模型同计算和国内外典型压气机实验结构进行了有效性验证。3、本文建立在非定常流动控制的机理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小型离心压气机的被动式非定常流动控制方法,能够利用非定常控制“四两拨千斤”的机理,削弱压气机叶尖的主导拟序结构,从而提高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裕度。在对比研究激励位置与激励强度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之后,表明有效的激励仅用少量的激励流量(主流流量的0.12%)就可以明显削弱泄漏涡造成的波动,在几乎不影响压气机效率的同时大幅度提高稳定性裕度(提高19.3%)。4、SCO2压气机是提高以SCO2为介质的Brayton循环效率的关键部件,是实现整机效率高于50%的关键因素,为分析SCO2压气机的内流特征,基于课题组前期开展的典型微型离心压气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介质为SCO2和空气时的流场结构,基本掌握了SCO2压气机与空气压气机具体流场结构的差异及原因,为开展专门用于SCO2压气机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杨国伟[7](2018)在《自循环机匣改善跨音压气机稳定性的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压气机失稳机理分析与稳定性控制是伴随着航空发动机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跨音转子Rotor35为研究对象,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该转子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场特征,进而对压气机的失稳机制进行了总结分析。随后,对新型叶顶引气自循环机匣的扩稳能力与机理进行分析。最后,在转子叶顶加装具有不同布局形式的自循环处理机匣,探索最佳的机匣布局形式,并对自循环机匣的扩稳机制和造成不同布局形式下自循环机匣扩稳能力差异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研究。首先,建立三通道计算模型,对原型机的流场特征与失稳机制进行分析。随着转子节流程度加深,叶顶流场的恶化趋势最为严重,转子失稳起始于叶顶区域。在转子流量减小的过程中,泄漏涡起始位置前移,激波逐渐脱体,使得泄漏涡逐渐丧失抵抗激波强逆压梯度的波面法向速度,进而在波后发生破碎。波涡干涉诱导出的低能流在通道进口压力面侧积聚,阻碍来流进入流道,压气机最终发生阻塞型失稳。低能团在叶顶的发展是非定常的,其发展过程会对压力面侧的叶片载荷产生周期性作用,使得相邻通道的泄漏量周期性发展,并进一步导致相邻通道波涡干涉所诱导出的低能团也呈现出与前一通道相似的发展规律。依次类推,构成了泄漏涡与低能团非定常发展的周向传播规律。然后,建立叶顶引气的自循环机匣模型,用占主流0.36%的引气量实现了3.33%的流量裕度提升,且基本不影响总压比和效率在近失稳工况前的特性分布,峰值效率仅降低了0.23%。自循环机匣激励叶顶流场的过程中,一方面会周期性降低叶片的进气攻角;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激励泄漏流与波后低能团,将泄漏流和低能区向通道下游推进。这两种扩稳机制中,第二种起到了主导作用,并且激励波后低能团的扩稳效果要优于激励波前泄漏涡。自循环机匣在激励通道上游泄漏涡与低能团的同时,会增大吸力面尾缘分离程度,但整体上对叶顶流场仍然起到了改善作用,延缓了失稳发生。自循环机匣可以提高转子的承载能力,提高转子可承受的时均扩压因子,但当节流程度进一步加深,喷气对叶顶流场的周期性改善无法维持叶顶的通流能力时,与原型机的流场特征相似,转子再次发生阻塞型失稳。最后,建立具有不同引气形式的自循环机匣模型。无周向偏置,但轴向引气位置不同的三种自循环机匣,扩稳能力的差异由射流动量的大小决定。将叶顶正向偏置与两种栅后无偏置机匣布局形式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桥路与流场耦合的非定常过程可以显着影响自循环机匣的扩稳能力。喷气量在时间和空间上集中于通道进口近压力面侧,可以获得更大的扩稳量。
朱铭敏[8](2018)在《轴流压气机轴向缝类机匣处理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轴向缝类机匣处理是轴流压气机中一种有效的扩稳手段,目前还没有形成普适的设计方法。为此,本文提出基于叶尖动量输运分析的设计策略,通过对压气机叶尖泄漏流及处理缝开口流场间的动量输运进行计算和分析,根据扩稳和效率目标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设计结构和设计变量描述,从而得出基于流场定制的设计准则。首先利用带有半圆缝机匣处理设计的跨声速压气机转子以及自行设计圆弧斜缝机匣处理的低速压气机的性能及流场实验数据,对缝类机匣处理非定常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验证;在低速压气机中采用动态压力传感器及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细节流场进行测量,建立了轴流压气机中缝类机匣处理设计的实验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以跨声速压气机转子中缝类机匣处理设计为例,自行提出了叶尖-处理缝动量输运分析方法,通过在机匣处理缝开口对各向动量进行定义,对处理缝开口的三维速度场进行解构。然后针对跨声速压气机转子、一级半高亚声速压气机以及低速压气机共三台叶尖负荷与设计不同的典型压气机,对包括半圆缝、直线斜缝、圆弧斜缝和轴向折弯缝共四大类的缝类机匣处理设计进行深入分析,最终揭示了轴向缝类机匣处理设计的扩稳及损失机理,提出了普适的低损失轴向缝类机匣处理设计策略。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对于低速压气机和一级半高亚声速压气机来说,叶尖失速分别是由尾缘回流和前缘溢流引起。采用合理的轴向缝类机匣处理设计后都分别改善了近失速流场,起到了扩稳目的。对于跨声速压气机转子来说,转子叶尖激波-泄漏涡干涉诱发螺旋式涡破碎,造成大面积堵塞,来流-泄漏流交界面前移,诱发叶尖失速的发生。半圆缝机匣处理通过影响叶尖泄漏流分布,抑制了激波-泄漏涡干涉,改善了叶尖动量平衡,从而拓宽失速裕度。(2)缝类机匣处理设计提高峰值效率的两个途径分别是降低叶尖进口周向绝对速度,使来流形成“负预旋”,为转子带来额外的输入功;增大泄漏流弦向速度、减小弦长法向速度,降低泄漏流与主流之间的掺混损失。(3)基于动量输运分析方法可以得出轴向缝类机匣处理的设计策略。处理缝轴向叠合率及前部长度是影响缝类机匣处理设计扩稳效果和效率损失的关键设计参数,其最佳值在近失速工况下是使得机匣处理缝前部有效的射流轴向动量达到最大值,在峰值效率工况下是使得机匣处理缝前部径向掺混损失尽量小,同时保证处理缝前部的切向动量分量能够使叶尖来流形成“负预旋”。
朱振坤,袁巍,李秋实,李志平[9](2017)在《部分处理机匣的性能预估模型》文中指出利用进气畸变平行压气机理论划分子压气机的思想,将部分处理机匣压气机沿周向分为处理机匣子压气机和实壁机匣子压气机,再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求得部分处理机匣压气机出口参数,并依据失速点流量与处理区周向角度呈线性关系的实验结论提出部分处理机匣性能预估模型假设.模型预估与实验对比结果表明:预估特性与实验特性曲线在整体趋势上一致.跨声速条件下98%设计转速峰值效率预估偏差小于0.5%,综合裕度预估偏差小于0.6%.
马宁[10](2016)在《高速压气机低速模化相似准则及轴向缝机匣处理流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轴流压气机的性能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决定了整个航空发动机的总体性能。目前先进的叶片设计技术已经能大幅度提升压气机气动性能。然而,稳定性问题仍是严重制约高性能压气机发展的瓶颈。机匣处理作为简单且有效的被动控制技术,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受限于压气机内部流动机理尚未得到根本澄清,机匣处理设计很难形成普适方法,因此在针对特定压气机设计时需要大量试验建立数据库,时间和成本高昂。同时,在高速压气机上进行机匣处理试验具有很高的风险。为了降低试验周期和风险,本文将采用新的研究途径,针对高负荷压气机在部分转速下不存在激波的工况,通过建立相似准则设计低速大尺寸模型压气机,将难度大、尺寸小的高速机匣处理转换至低速大尺寸压气机上开展研究,将是摸清原型机内部复杂流动结构及相关机理的可能途径。目前低速大尺寸模型压气机已经成功应用于高速压气机设计方法研究,而据作者所知,围绕机匣处理在高速与低速压气机上的相似性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本文研究思路也就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如何保证高速与低速压气机上机匣处理具有相似的流动规律;另一方面,在低速模型机上筛选出同时兼顾效率与稳定裕度的机匣处理返回至高速原型机能否取得类似的效果。针对以上科学问题,本文的研究路线是:首先建立模化相似准则,对高速压气机转子进行低速模化设计,保证低速与高速压气机内部流场相似。通过在低速压气机上对机匣处理开展详实研究,摸清机匣处理下叶顶端区流动损失变化,并进一步澄清扩稳机理。进而,设计出能兼顾压气机效率和失速裕度的机匣处理优化方案,通过相似变换最终应用回高速压气机进行效果验证。围绕这一研究思路,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开展如下:1.高速压气机转子部分转速工况的低速模化准则与设计方法研究本文选择跨音压气机J69转子在65%转速下的峰值效率点作为研究工况,放弃马赫数相似,建立针对跨音单转子部分转速工况点的模化相似准则,设计了具有相似流动特性的低速大尺寸压气机。通过对高速压气机转子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求解,选取无量纲气动参数和几何参数,建立低速模化目标。以高速叶型压力/速度系数分布为目标,对低速压气机进行气动设计,并自主搭建立式低速大尺寸轴流压气机实验台。先后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对低速压气机模化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低速压气机总体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内部流场参数的总体分布规律与设计目标基本一致,低速模型压气机能够较好的反映高速原型机内部流动特点。2.轴向缝对低速压气机设计工况叶顶端区流动损失影响机理的研究为了设计出同时兼顾效率和稳定性的机匣处理方案,以轴向缝这类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机匣处理形式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轴向缝几何参数对低速压气机设计点效率的影响开展研究。本文选取熵产作为表征压气机内部流动损失的物理量,以动叶叶顶端区控制体为研究手段,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动叶叶顶端区流动损失进行了量化,并对轴向缝开口面上的流动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轴向缝的缝数、缝深和缝宽等几何参数通过影响其开口面上的流动参数来改变叶顶端区流动损失的分布。同时,叶顶端区的总损失越高,压气机设计点效率降低越多,说明了压气机效率与叶顶端区流动损失密切相关。通过在低速压气机上对筛选轴向缝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证明了数值模拟较为合理的预测了轴向缝对压气机效率的影响规律。3.低速压气机近失速点叶顶端区的相似性分析与轴向缝扩稳研究机匣处理的主要设计目的是提高压气机的失速裕度,根据本团队对于叶尖先失速的一类压气机,主流/泄漏流交界面自转子前缘溢出触发失速的机理,提出决定主流/泄漏流交界面位置的动力学内因是端区轴向动量分布。采用控制体积分法,将叶顶端区轴向动量沿轴向依次累加得到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的低速压气机,叶顶端区累加轴向动量曲线的顶点能够反映主流/泄漏流交界面的时空平均位置,可以采用动量分析法对轴向缝扩稳能力进行快速判断。由于此方法是基于近失速点叶顶端区轴向动量的分布,于是对低速与高速压气机近失速点下叶顶端区流动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叶顶负载分布仍具有较好的相似性,最终导致累加轴向动量分布曲线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筛选轴向缝下叶顶累加轴向动量曲线峰值的大小和位置,快速评估了不同方案的扩稳效果。进一步,通过对轴向缝开口面上轴向动量径向输运进行对比,发现轴向缝扩稳效果与其开口面上轴向动量输运的剧烈程度密切相关。4.低速轴向缝优化方案的高速模化以及在高速压气机上的效果验证根据轴向缝几何参数对低速压气机设计点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对轴向缝几何参数进行优化,并分别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对优化方案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在保证压气机设计点效率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扩稳能力。在此基础上,选取轴向缝几何参数的无量纲形式作为相似变量,通过几何变换确定了高速压气机轴向缝优化方案。通过数值研究表明,优化方案在高速压气机上对峰值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效果与相应低速方案是等效的。其中,对于被模化的峰值效率工况,高速与低速轴向缝方案开口面上流动参数的分布规律是相似的;对于偏离被模化点的近失速工况,高速压气机叶顶端区轴向动量分布和开口面上动量输运情况与低速方案有所不同,但是对扩稳效果的影响趋势相同。
二、从转子出口尖区流场的改善看一种处理机匣的扩稳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转子出口尖区流场的改善看一种处理机匣的扩稳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3)低反力度跨声速压气机转子间隙流动及其控制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低反力度压气机的研究进展 |
1.2.1 设计原理及方法 |
1.2.2 内部流动机理 |
1.3 压气机泄漏流动的研究进展 |
1.3.1 叶顶间隙尺寸对总体性能的影响 |
1.3.2 泄漏流动机理研究 |
1.3.3 泄漏流对压气机非定常特征的影响 |
1.4 三维叶片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 周向槽机匣处理的研究进展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数值方法及研究对象介绍 |
2.1 引言 |
2.2 数值方法介绍 |
2.2.1 数值模拟软件 |
2.2.2 控制方程 |
2.2.3 湍流模型 |
2.2.4 网格划分 |
2.2.5 边界条件 |
2.2.6 计算收敛准则 |
2.3 数值方法验证 |
2.3.1 网格无关性验证 |
2.3.2 湍流模型的验证 |
2.4 低反力度跨声速转子流场分析 |
2.4.1 主要几何及气动参数 |
2.4.2 性能及气动参数分布 |
2.4.3 三维流场分析 |
2.4.4 低反力度跨声速转子典型流动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间隙流动对低反力度跨声速转子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案设计 |
3.3 间隙尺寸对总体性能影响 |
3.4 间隙尺寸对叶尖区域时均流场的影响 |
3.4.1 设计工况流场分析 |
3.4.2 近失速工况流场分析 |
3.5 间隙尺寸对叶尖流场非定常性的影响 |
3.5.1 叶尖区域非定常流动特性及其起源位置 |
3.5.2 非定常现象的产生机制 |
3.6 间隙尺寸对失速机制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弯叶片对低反力度转子间隙流动的控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案设计 |
4.3 周向弯曲对低反力度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
4.3.1 总体性能参数 |
4.3.2 弯角变化的影响研究 |
4.3.3 弯高变化的影响研究 |
4.4 弦法向弯曲对低反力度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
4.4.1 总体性能参数 |
4.4.2 弯角变化的影响研究 |
4.4.3 弯高变化的影响研究 |
4.5 弯曲叶片的作用机理与应用策略 |
4.5.1 弯曲叶片的作用机理 |
4.5.2 周向弯曲与弦法向弯曲的特点 |
4.5.3 低反力度压气机环境下弯曲叶片的应用策略 |
4.6 弯曲叶片降低间隙尺寸敏感性的研究 |
4.6.1 总体性能参数 |
4.6.2 叶尖泄漏流动结构分析 |
4.6.3 叶尖泄漏流量分析 |
4.6.4 叶尖轴向动量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周向槽对低反力度转子间隙流动的控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对象与数值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数值方法 |
5.2.3 周向槽网格划分 |
5.3 周向单槽几何参数的影响研究 |
5.3.1 研究方案设计 |
5.3.2 轴向位置的影响研究 |
5.3.3 槽深的影响研究 |
5.4 周向多槽对低反力度转子的影响研究 |
5.4.1 研究方案设计 |
5.4.2 特性线和径向参数分布 |
5.4.3 周向槽对泄漏涡的影响 |
5.4.4 周向槽的扩稳机制 |
5.5 周向多槽降低间隙尺寸敏感性的研究 |
5.5.1 总体性能参数 |
5.5.2 叶尖泄漏流动结构分析 |
5.5.3 叶尖泄漏流量分析 |
5.5.4 叶尖轴向动量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跨声速压气机转子叶尖间隙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第2章 数值仿真理论 |
2.1 控制方程及离散格式 |
2.1.1 控制方程 |
2.1.2 控制方程的空间离散 |
2.1.3 控制方程的时间离散 |
2.2 湍流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值模拟方法 |
3.1 建立模型 |
3.2 数值计算方法 |
3.2.1 计算网格划分 |
3.2.2 数值计算方法和边界条件设置 |
3.2.3 收敛标准与失速点判断准则 |
3.3 仿真计算准确性校核 |
3.3.1 几何模型介绍 |
3.3.2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3.3 计算准确性验证 |
3.4 Stage35单级与单转子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匣处理对压气机叶尖间隙流动的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跨声速压气机单级流场分析 |
4.3 周向槽处理机匣对压气机叶尖间隙流动影响 |
4.3.1 机匣处理结构设计 |
4.3.2 周向槽数目对压气机总体性能影响 |
4.3.3 相对马赫数云图 |
4.3.4 熵值分布图 |
4.4 周向槽处理机匣扩稳机理分析 |
4.4.1 叶顶静压分布 |
4.4.2 叶顶流场分析 |
4.4.3 叶顶及槽内流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导管凹槽结构的泵喷推进器梢部流动控制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泵喷推进器梢涡及空化研究 |
1.2 航空发动机梢涡控制研究 |
1.3 转子叶梢漩涡流场被动控制的研究进展 |
2 导管凹槽初步计算结果 |
1) 凹槽形式 |
2) 数值计算方法 |
3) 数值初步计算结果 |
3 尚需解决的问题 |
3.1 网格数量过多 |
3.2 泵喷梢涡缺乏试验数据 |
3.3 梢隙流动处理和梢涡流动精细化数值计算研究 |
3.4 导管内壁凹槽对转子梢涡影响机理和影响规律研究 |
4 结 论 |
(6)微小型高效Brayton循环中的离心压气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Brayton循环微小型热功转换系统发展现状 |
1.2.1 常规能源Brayton循环微小型热功转换系统国内外现状 |
1.2.2 太阳能Brayton循环微小型热功转换系统国内外现状 |
1.2.3 SCO_2介质Brayton循环微小型热功转换系统国内外现状 |
1.3 Brayton循环微小型热功转换系统中压缩部件的研究现状 |
1.3.1 离心压气机内流拟序流动的研究现状 |
1.3.2 离心压气机流动控制技术研究 |
1.3.3 SCO_2介质离心压气机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数值计算方法与DMD时空流场分析法 |
2.1 数值计算相关问题 |
2.1.1 控制方程 |
2.1.2 控制方程的离散 |
2.1.3 湍流模型 |
2.1.4 本文数值计算所采用的具体方法 |
2.1.5 数值计算方法校验 |
2.2 DMD方法的基本原理 |
2.2.1 DMD方法的数学背景 |
2.2.2 DMD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
2.3 采用DMD方法研究叶栅不同攻角的拟序结构 |
2.3.1 主导模态的动态演变及低维近似 |
2.3.2 不同攻角DMD分解结果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微型化对离心压气机叶尖流场结构的影响 |
3.1 系统整体方案及压气机技术参数 |
3.1.1 整体方案简介 |
3.1.2 压气机主要技术参数 |
3.2 尺寸变化对叶尖流场及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
3.2.1 尺寸变化对叶尖流动结构的影响 |
3.2.2 尺寸变化对哥氏力的影响 |
3.2.3 尺寸变化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
3.3 间隙比例变化对叶尖流场及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
3.3.1 间隙比例变化对叶尖流动结构的影响 |
3.3.2 间隙比例变化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叶尖泄漏涡的面涡模型 |
4.1 引入机翼涡对的稳定性理论 |
4.1.1 涡对的诱导速度 |
4.1.2 线性稳定性问题 |
4.1.3 最大不稳定扰动 |
4.2 建立泄漏涡面涡模型 |
4.2.1 泄漏涡镜像涡形式 |
4.2.2 涡对稳定性理论的引入 |
4.2.3 泄漏涡的近似面涡模型 |
4.2.4 泄漏涡面涡模型的修正 |
4.2.5 面涡模型应用具体实现步骤 |
4.3 泄漏涡面涡模型验证 |
4.3.1 泄漏涡面涡模型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 |
4.3.2 泄漏涡面涡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 |
4.3.3 模型误差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微型离心压气机叶尖拟序结构的非定常特征 |
5.1 孤立转子泄漏涡的准周期性变化特征 |
5.1.1 泄漏涡破碎团向下游的准周期性运动 |
5.1.2 泄漏涡的频率特征 |
5.2 尺度与强度对泄漏涡非定常特性的影响 |
5.2.1 泄漏涡尺度变化对其非定常特征的影响 |
5.2.2 泄漏涡强度变化对其非定常特征的影响 |
5.3 泄漏涡准周期性变化的动力模态分析 |
5.3.1 叶尖三维流场的DMD方法 |
5.3.2 叶尖三维流场的DMD频谱特征 |
5.3.3 叶尖三维流场的主导拟序结构及动态演化 |
5.3.4 叶泄漏涡的低模态数近似 |
5.4 小结 |
第六章 离心压气机被动式周期激励机匣扩稳方式 |
6.1 被动式周期激励机匣的非定常流场控制方法 |
6.1.1 被动式周期激励机匣的概念 |
6.1.2 被动式周期激励机匣的叶轮流场数值模拟方法 |
6.2 被动式周期激励机匣非定常控制的影响因素 |
6.2.1 激励位置对叶尖拟序流动结构的影响 |
6.2.2 激励强度对叶尖拟序流动结构的影响 |
6.3 受控后叶尖流场的DMD分析 |
6.3.1 受控后叶尖流场的DMD频谱特征 |
6.3.2 受控后叶尖流场的主导拟序结构及其动态演变 |
6.4 被动式周期激励机匣扩稳实验 |
6.4.1 试验件及试验设备 |
6.4.2 试验方案及流程 |
6.4.3 试验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SCO_2介质微型离心压气机内流特征 |
7.1 SCO_2介质Brayton循环微小型热功转换系统的特点 |
7.1.1 SCO_2的物理性质及系统提升的关键因素 |
7.1.2 SCO_2介质压气机中的热力过程 |
7.1.3 SCO_2介质压气机性能近似评估方法 |
7.1.4 SCO_2介质压气机与空气介质压气机的性能对比 |
7.2 空气介质与SCO_2介质压气机内部流场结构的差异 |
7.2.1 SCO_2压气机斜向涡结构的生成 |
7.2.2 SCO_2压气机泄漏涡的变化 |
7.2.3 SCO_2压气机内部相变特点 |
7.3 SCO_2介质压气机主要流动结构差异与相变分析 |
7.3.1 主要流场结构差异分析 |
7.3.2 相变原因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8.2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自循环机匣改善跨音压气机稳定性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轴流压气机失稳机制研究进展 |
1.3 自循环机匣的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值算法 |
2.1 基本控制方程 |
2.2 湍流模型 |
2.3 转捩模型 |
第三章 跨音转子失稳机制探讨 |
3.1 研究对象 |
3.2 数值模型的建立与参数配置 |
3.2.1 数值计算模型 |
3.2.2 模拟参数设置 |
3.2.3 湍流模型校验 |
3.2.4 网格无关性校验 |
3.3 流场分析 |
3.3.1 失稳位置确定 |
3.3.2 激波、泄漏涡、吸力面分离对流场的影响 |
3.3.3 失稳边界上流场的非定常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叶顶引气自循环机匣对跨音转子流动性能的影响 |
4.1 研究对象与数值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抽吸口位置的优化 |
4.1.3 网格配置与数值方法 |
4.2 总性能分析 |
4.3 流场分析 |
4.3.1 自循环机匣对叶顶流场宏观非定常特征的影响 |
4.3.2 自循环机匣对叶顶流场非定常发展过程的影响 |
4.3.3 扩稳机理总结分析 |
4.3.4 叶顶流场对自循环喷气的响应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相对引气位置对自循环机匣扩稳能力的影响 |
5.1 研究对象 |
5.2 总性能分析 |
5.3 流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荣誉成果 |
(8)轴流压气机轴向缝类机匣处理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压气机转子叶尖流动的研究进展 |
1.2.1 压气机旋转失速及失速先兆 |
1.2.2 叶尖泄漏流与流动不稳定性 |
1.3 机匣处理扩稳设计的研究进展 |
1.3.1 机匣处理扩稳设计的实验研究 |
1.3.2 机匣处理扩稳设计的数值研究 |
1.3.3 机匣处理扩稳设计的适用性 |
1.3.4 机匣处理扩稳设计与损失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值模拟方法与验证 |
2.1 数值模拟方法 |
2.1.1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
2.1.2 控制方程 |
2.1.3 湍流模型 |
2.1.4 网格划分 |
2.1.5 边界条件 |
2.1.6 计算收敛准则 |
2.2 数值验证对象及网格无关性验证 |
2.2.1 跨声速压气机及机匣处理设计 |
2.2.2 压气机网格生成及无关性验证 |
2.2.3 湍流模型验证 |
2.2.4 机匣处理设计模型的网格及无关性验证 |
2.3 压气机级机匣处理设计的计算结果验证 |
2.3.1 不考虑转静子轴向间隙 |
2.3.2 考虑转静子轴向间隙 |
2.4 压气机单转子机匣处理设计的计算结果验证 |
2.4.1 单转子定常计算结果 |
2.4.2 单转子非定常计算结果 |
2.4.3 非定常与定常多相位计算结果的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速压气机机匣处理设计与实验研究 |
3.1 轴向缝类机匣处理类型及基本设计参数 |
3.1.1 轴向缝类机匣处理类型 |
3.1.2 基本设计参数选取 |
3.2 圆弧斜缝设计及作用效果评估 |
3.2.1 低速压气机实验台及圆弧斜缝设计 |
3.2.2 计算网格与边界条件 |
3.2.3 圆弧斜缝机匣处理设计作用效果评估 |
3.3 圆弧斜缝机匣处理实验测试方法 |
3.3.1 圆弧斜缝机匣处理实验件 |
3.3.2 五孔探针 |
3.3.3 动态压力传感器 |
3.3.4 时间分辨粒子成像测速设备(TR-PIV) |
3.4 总体性能及细节流场测试结果 |
3.4.1 总体性能测试结果 |
3.4.2 总体性能误差分析 |
3.4.3 壁面动态压力测试结果 |
3.4.4 TR-PIV测试结果 |
3.5 圆弧斜缝设计对叶尖流场非定常性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声速压气机转子DTC近失速流动机理与叶尖动量分布 |
4.1 总体性能及气动参数分布 |
4.1.1 总体性能 |
4.1.2 出口气动参数分布 |
4.2 转子叶尖时均流场演化 |
4.2.1 叶尖静压分布 |
4.2.2 激波与泄漏涡干涉结构 |
4.2.3 叶尖堵塞的定量描述 |
4.3 转子叶尖近失速非定常流动机理 |
4.3.1 性能参数的非定常振荡周期 |
4.3.2 叶尖非定常压力分布 |
4.3.3 叶尖非定常涡结构演化过程 |
4.3.4 叶尖非定常压力频谱特性及波动特征 |
4.4 泄漏流速度及轴向动量分布 |
4.4.1 叶尖泄漏流速度及与来流交界面 |
4.4.2 泄漏流速度分量沿轴向的分布 |
4.4.3 泄漏流轴向动量沿轴向的分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声速压气机转子DTC半圆缝机匣处理扩稳设计 |
5.1 半圆缝设计对总体性能及时均流场的影响 |
5.1.1 总体性能 |
5.1.2 出口气动参数分布 |
5.1.3 叶尖静压分布 |
5.1.4 叶尖泄漏涡发展及堵塞 |
5.2 半圆缝设计对近失速工况叶尖非定常性的影响 |
5.2.1 性能及气动参数的非定常振荡周期 |
5.2.2 叶尖非定常压力分布变化 |
5.2.3 叶尖非定常涡结构变化 |
5.2.4 叶尖及半圆缝内压力信号频谱特性 |
5.3 半圆缝设计作用下转子叶尖轴向动量分析 |
5.3.1 近失速工况叶尖泄漏流速度分布 |
5.3.2 近失速工况叶尖泄漏流轴向动量分布 |
5.3.3 半圆缝覆盖范围的泄漏流轴向总动量 |
5.3.4 叶尖进口轴向总动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跨声速压气机转子DTC半圆缝机匣处理设计的损失 |
6.1 半圆缝设计对峰值效率及气动参数的影响 |
6.2 半圆缝设计对叶尖做功能力的影响 |
6.3 半圆缝设计的掺混损失机理分析 |
6.3.1 100%转速峰值效率工况压力分布 |
6.3.2 100%转速峰值效率工况损失分析 |
6.3.3 80%转速峰值效率工况压力分布 |
6.3.4 80%转速峰值效率工况损失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动量输运分析的缝类机匣处理设计策略 |
7.1 缝类机匣处理典型几何结构设计 |
7.2 跨声速压气机转子DTC机匣处理设计要素分析 |
7.2.1 轴向处理缝开口的动量输运分析方法 |
7.2.2 设计要素分析:半圆缝轴向位置 |
7.2.3 设计要素分析:处理缝腔体构型 |
7.2.4 设计要素分析:叶尖进口/处理缝开口轴向动量关系 |
7.3 一级半高亚声速压气机机匣处理设计要素分析 |
7.3.1 一级半高亚声速压气机失速机理 |
7.3.2 设计要素分析:间隙泄漏流轴向动量及处理缝开口动量分布 |
7.3.3 设计要素分析:处理缝开口轴向动量与扩稳能力的相关性 |
7.3.4 设计要素分析:处理缝开口射流流量与总体性能的相关性 |
7.4 低速压气机机匣处理设计要素分析 |
7.5 缝类机匣处理设计策略及应用 |
7.5.1 缝类机匣处理设计策略的提出 |
7.5.2 设计策略应用:轴向位置与扩稳能力 |
7.5.3 设计策略应用:轴向位置与峰值效率 |
7.5.4 缝类机匣处理设计准则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与标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部分处理机匣的性能预估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部分处理机匣预估模型 |
2 模型计算过程 |
1) 计算子压气机参数 |
2) 求部分处理机匣压气机的参数 |
3) 失速点判断 |
3 模型的验证 |
3.1 实验台简介 |
3.2 跨声速实验台数据验证 |
3.2.1 峰值点预估结果验证 |
3.2.2 近失速点预估结果验证 |
3.2.3 部分处理机匣裕度的预估结果验证 |
3.3 低速实验台数据验证 |
3.3.1 峰值点预估结果验证 |
3.3.2 近失速点预估结果验证 |
3.3.3 部分处理机匣裕度的预估结果验证 |
4 结论 |
(10)高速压气机低速模化相似准则及轴向缝机匣处理流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压气机模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1 相似原理 |
1.2.2 亚声速线化流动的相似法则 |
1.2.3 高压压气机低速模化方法 |
1.3 动叶端区与轴流压气机效率和稳定性的关联 |
1.3.1 动叶端区与轴流压气机效率的关联 |
1.3.2 动叶端区与轴流压气机稳定性的关联 |
1.4 轴向缝机匣处理研究进展 |
1.4.1 机匣处理技术的产生 |
1.4.2 轴向缝扩稳机理的研究 |
1.4.3 轴向缝几何参数与其作用效果的关联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科学问题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2 低速大尺寸轴流压气机试验系统 |
2.1 引言 |
2.2 低速大尺寸轴流压气机实验台 |
2.2.1 实验台总体设计 |
2.2.2 实验台部件设计 |
2.3 数据测量与采集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速压气机转子部分转速工况低速模化方法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高速压气机转子的低速模化目标建立 |
3.2.1 高速压气机转子简介 |
3.2.2 压气机内部流动控制方程组 |
3.2.3 数值模拟方案 |
3.2.3.1 通道数的确定 |
3.2.3.2 网格划分和计算参数设置 |
3.2.3.3 湍流模型的选取 |
3.2.3.4 网格独立性验证 |
3.2.4 高速转子参数分析 |
3.2.4.1 气动参数分析 |
3.2.4.2 几何参数分析 |
3.3 低速模型压气机气动设计 |
3.3.1 设计参数选取 |
3.3.2 低速叶型设计 |
3.3.3 低速转子数值模拟与相似性分析 |
3.4 低速模型压气机实验验证 |
3.4.1 测量方案 |
3.4.1.1 总体性能测量 |
3.4.1.2 转子进出口测量 |
3.4.2 低速与高速压气机相似性分析 |
3.4.2.1 总体性能参数 |
3.4.2.2 转子进出口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4 低速压气机轴向缝机匣处理对端区流动损失影响机理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轴向缝设计方案 |
4.3 数值模拟方案 |
4.4 压气机内部流动损失的度量 |
4.5 轴向缝对叶顶端区流动损失的影响机理 |
4.5.1 轴向缝对设计点效率的影响 |
4.5.2 轴向缝对叶顶端区流动损失的影响 |
4.5.2.1 动叶叶顶端区控制体的建立方法 |
4.5.2.2 轴向缝对叶顶端区流动损失分布的影响 |
4.5.2.3 轴向缝开口面特征流动参数与叶顶端区损失分布的关系 |
4.5.3 轴向缝方案的筛选与实验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低速压气机近失速点叶顶流场相似性分析与轴向缝扩稳研究 |
5.1 引言 |
5.2 动叶叶顶端区轴向动量控制体分析方法 |
5.2.1 动叶叶顶端区的轴向动量 |
5.2.2 低速压气机内部流动稳定性与叶顶端区轴向动量的关联 |
5.3 低速与高速压气机近失速点叶顶端区流动相似性分析 |
5.3.1 叶顶端区累加轴向动量曲线对比 |
5.3.2 叶顶端区压力分布相似性分析 |
5.4 轴向动量分析方法对轴向缝扩稳效果与机理研究 |
5.4.1 轴向缝机匣处理扩稳效果的快速评估 |
5.4.2 轴向缝扩稳效果的实验验证 |
5.4.3 轴向缝开口面轴向动量输运与扩稳效果的关联 |
5.5 本章小结 |
6 低速压气机机匣处理优化及在高速压气机上的效果验证 |
6.1 引言 |
6.2 低速压气机轴向缝机匣处理优化 |
6.2.1 轴向缝优化方案确定 |
6.2.2 优化方案数值分析 |
6.2.3 优化方案实验验证 |
6.3 轴向缝机匣处理在高速压气机上的效果验证 |
6.3.1 轴向缝几何方案确定 |
6.3.2 数值模拟方案 |
6.3.3 高速压气机机匣处理效果数值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内容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主要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从转子出口尖区流场的改善看一种处理机匣的扩稳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矩形凹槽结构的泵喷推进器梢部流动控制效果研究[J]. 叶金铭,孙大鹏,史宝雍. 中国造船, 2021(03)
- [2]跨声速轴流压气机扩稳设计及数值研究[D]. 顾美丹.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3]低反力度跨声速压气机转子间隙流动及其控制的数值研究[D]. 朱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4]跨声速压气机转子叶尖间隙流动研究[D]. 王佳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4)
- [5]基于导管凹槽结构的泵喷推进器梢部流动控制研究综述[J]. 张凯,叶金铭,于安斌,王友乾.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9(01)
- [6]微小型高效Brayton循环中的离心压气机技术研究[D]. 洪树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7]自循环机匣改善跨音压气机稳定性的机理研究[D]. 杨国伟.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6)
- [8]轴流压气机轴向缝类机匣处理设计策略研究[D]. 朱铭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 [9]部分处理机匣的性能预估模型[J]. 朱振坤,袁巍,李秋实,李志平. 航空动力学报, 2017(05)
- [10]高速压气机低速模化相似准则及轴向缝机匣处理流动机理研究[D]. 马宁.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