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图书发行工作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黄家周[1](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赵轩[2](2019)在《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关注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思潮起伏,研究时段是从中国电影批评最早发端一直延续到左翼影评集体亮相之前。在这一历史时期,西方文化的进入,促成了中国思想界急于融入世界潮流的社会功利倾向;在“文明等级论”的影响下,国人开始对中国既有之文化资源进行重估;而亡国灭种、救亡图存的现实焦虑,也不断激起国内的民族主义思潮。本文即着力观照上述思潮影响下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研究内容将涉及文化整合、民族意识、威权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电影舶来中国之时,适逢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晚清以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多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但各色思潮在老旧中国落地的过程几近必然地交织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蛮横与中国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懦弱,这令救亡图存成为此时最重要的社会议题。较之西方,中国的现代性启蒙有两点不同,一是“救亡压倒启蒙”,使得思想界过度关注物质追求与权力宰制,显现出较强的社会功利色彩;二是“启蒙成了唯一的救亡”,使得国人在潜意识中认同了“文明等级论”等帝国主义的文化逻辑,简单地将东西文化比附于新旧文化,进而促成了极端的“西化”倾向。这为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渲染了精神底色。同时,基于救亡图存而不断显现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文以载道”等传统文脉的无意识固守,也均参与到了上述思潮的流变过程。基于此,本文具体分成以下几个板块。绪论——系统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前期研究成果,以及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基本特征。第一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在梳理早期电影批评的思想史语境的基础上,着力于探讨早期电影批评对传统文艺观念的承继与变奏,具体着眼于“影戏话”等早期批评文本所显现出的传统诗话“缘情遣兴”之思维,以及潜隐于现代性震撼体验之后的“文以载道”的批评观。第二章——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主要关注早期电影批评中论证影戏源流中土的“西学中源”意识、影戏说的“中体西用”意识,以及卢梦殊主编《银星》杂志鼓吹之“新英雄主义”影剧观对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借鉴和改造。第三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意识。着力于梳理“国片复兴”运动、“民族主义电影”运动、辱华电影抗议事件中所渗透之力避欧化、国民性批判以及民族国家(nation)作为“想象的共同体”通过大众传媒达成民族认同的过程。第四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关注早期电影评论中对电影的娱乐属性与教化属性的交锋,涉及商业娱乐电影、教育电影运动以及电检制度创设伊始电影评论围绕上述话题所做的讨论,对于类型叙事、电影宣教以及国民党文艺政策做思潮上的厘清。结语——总结全文。指出本文始终观照文化整合、民族意识、权威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对影人批评、学人批评、报人批评和大众批评等各种批评模式的话语取向做出归纳,对商业话语、政治话语、精英话语以及市民话语在多个问题上的表述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区分,以期勾勒一段历史思潮的真实面貌。在上述板块的讨论中,仰仗于当前大量民国期刊电子数据库的广泛建立,本文借助更为快捷和相对完备的史料搜集,重新考证了“影戏源流中土”理念的滥觞、电影“第八艺术论”的译介过程、《银星》杂志“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理论渊源、《电影月刊》“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外部政治环境,清华“丄社事件”的前后因由。同时,本文从思潮史的角度审视早期“影戏话”对传统“诗话”思维的承继,“国片复兴运动”对晚清以降“实业救国”理念的延续,以及“高台教化”文艺理念在“电影教育运动”中的显影与变奏。进而,本文以新史料的挖掘与新视角的选取体现了创新意识,并希望借助上述问题的厘清对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研究做出有益的尝试。
黄家周[3](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赵燕[4](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认为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李昊原[5](2020)在《《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文中指出民国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边疆地区侵略的加深,国内有识之士在全国创办了大量研究边疆、民族问题的社会团体和学术机构,撰写并出版了大量论着,创办了众多报刊。抗日战争爆发后,《新西康》杂志于1938年4月1日创刊。本论文以民国中后期大后方《新西康》杂志为研究对象,分为绪论、正文(五章)、结语、附录等四大部分。“绪论”回顾了相关研究学术史,给予了评述;同时,阐释了本研究的学术价值。首先,概述了本文所指“新西康”的含义及其西康建省概况;说明研究对象主要是创办于川康地区的《新西康》杂志,而不是创办于南京的《新西康月刊》。结合期刊史特点,阐述了本文研究意义以及综合性研究方法。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学界对于《新西康》杂志的研究与应用,大致分为五类:一是史料存目,二是文中提及,三是引用文本,四是简要点评,五是相关研究。第一章“《新西康》创刊的时代背景”,主要从国际国内背景、边地开发、时代需要等方面,分析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抗日战争、川康地区形势对创办这一刊物的影响,把《新西康》的创办与发展置于更为广阔的时代形势下加以观照,分析《新西康》杂志顺应全民抗日、建设大后方的大背景而应运而生,发挥着传播新思想、凝聚新民力、建设新西康的特殊作用。第二章“《新西康》杂志办刊历程及发展阶段性”,主要归纳《新西康》杂志从1938年4月1日出版第1卷第1期,到1947年5月第5卷第3期终刊这九年期间的发展历程,并根据这一刊物的历程,划分为初创、兴盛、结束三个阶段,阐述了各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终刊的综合性原因,而不仅仅是办刊经费问题。本章力图厘清《新西康》杂志的来龙去脉和主要成就及其演变过程,从史学角度还原一个长期被人们忽略了的真实的具有独特传播价值的《新西康》。第三章“《新西康》作者及内容分析”,这是本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章分析了《新西康》主要作者情况,从中可以透见当时西康乃至全国知识分子投身新西康开发建设的热心和传布抗日启蒙先进思想的热情。《新西康》刊发的文章,主要反映西康地区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防务工作、教育发展和边地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观点,包括了建设思想、形势分析、对策思考、事例研判、考察纪实、文学创作等,其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新西康》重点宣传当时西康省的治政理念、推行建省方略、注重民众启蒙、加强文化教育、观察并记录民族风情等。这些文章和边地纪录,展现了丰富的康藏民族历史文化,真实反映了西康民众的爱国情怀和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第四章“《新西康》刘文辉署名文章分析”,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二。作为西康地区执政者刘文辉,是《新西康》杂志的主要支持者和撰稿人。他以自己的时局观启发国人认清时代形势,把握时代之变,鼓励西康及国内有志青年“为着民族国家该撒最后的一滴血”;他强调在国难关头,抗战中的西康建设必须力图猛进,告诫人们要清廉、团结、读书,为国家服务,发挥大后方的支撑作用;他高度重视汉藏民族团结,呼吁“发动最高的情感完成光荣的使命”,要把“康族”和汉族凝结成绳结一般,以树立西康的光荣和奠定国防的根基;他积极推进西康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鼓励发挥“整朴勤劳”“亲爱乐群”“有礼守法”“好学力行”的新学风、新精神,通过发展教育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刘文辉通过《新西康》杂志,不断宣传他的治政观点和思想,以期团结上下人心,形成加快建设新西康的共识和力量,力争把西康建成抗战大后方的重要基地。第五章“《新西康》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一方面分析《新西康》杂志传播的思想观念、治边策略、建设成果等,对当时西康地区和国内读者产生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探讨《新西康》所刊发文章具有的学术价值,以及当今的研究者们不断挖掘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阐述《新西康》杂志对当下康藏地区民族团结和期刊平台建设等,仍然具有的现实借鉴作用。“结语”认为,作为民国中后期的《新西康》杂志,在刘文辉主政康区期间发挥了引进现代社会思想观念、输入先进生产技术、实施现代教育、倡导新的生活方式的舆论支持和团结奋进作用。在共赴国难、夯实边地、稳定康区的抗战时期,《新西康》无疑成为西康省各族民众思想的重要引领阵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报刊发展史、民族地区报刊发展史上,《新西康》杂志及其支持者刘文辉应占有一席之地。进一步研究《新西康》杂志,既是对抗战时期西康建省的重新检讨,对西康时期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西康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归纳、记取和挖掘,更是对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和民族团结传统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这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与进步,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王鹏[6](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指出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李春成,方卿[7](2002)在《我国图书营销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首先分析了过去20年我国图书营销学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在广泛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图书营销学重点研究的四个领域,即图书产品、图书定价、图书分销渠道和图书宣传促销等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王盈琪[8](2020)在《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立足于学术界对于文化概念的界定,同时将其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从狭义文化的角度对东北解放区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从文化结构角度分析,本文在文化的具体分类上采取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标准。具体而言,包括东北解放区的现代科学技术、军事工业、卫生医疗、政治制度文化、军事制度文化以及艺术、音乐、戏剧、文学、新闻出版以及教育等文化现象。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理论基础,继而总结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背景,为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重点阐述了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在史实梳理的基础之上进行归纳。最后论述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经验,得出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对于新时代文化的重要启示,体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作用,真正发挥“以史为鉴”的作用。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东北解放区文化进行深入阐释:第一部分,绪论,包括对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综述及创新点等方面的阐释,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的概念界定、选题的意义与价值,对东北解放区文化的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现状的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基础。第二部分,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对文化提出了基本的观点。在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文化发展始终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文化,提出了比较完善的文化观点。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对于本文的文化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主要对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背景进行了论述,分别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现实基础三个方面展开。东北解放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文化、日本殖民者对东北地区的奴化教育以及光复前后东北人民的正统思想是东北解放区文化形成及发展重要的历史背景。另外,东北解放战争的进程以及东北解放区同时进行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等是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第四部分,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分类标准,对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东北解放区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军事工业以及卫生医疗的发展。东北解放区的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文化和军事制度文化。东北解放区的精神文化包括创作出的丰富多样的文艺作品,新闻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完善等方面。第五部分,总结了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启示。爱国性是东北解放区文化的最重要的特征,同时体现了地域性、多样性以及时效性。随着东北解放区的文化的发展,彰显了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得以塑造,同时促进了东北解放区军事实力、经济建设、红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社会进步。纵观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能够得到基本的启示,文化发展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经济和政治建设服务,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必须要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综上所述,东北解放区的文化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主,一切为人民服务,代表了无产阶级文化发展的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文化与旧社会文化工作的本质区别。东北解放区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必将对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祝力新[9](2012)在《《满洲评论》及其时代》文中提出《满洲评论》是在伪满洲国活跃的日本文人们所创办的时事评论周刊。1931年8月15日于大连创刊,正值九一八事变勃发前夕;于1945年7月7日正式停刊,翌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从时期上而言,几乎横亘伪满洲国的成立至灭亡的14年历史。《满洲评论》共刊行29卷总676期,每半年刊行合集为1卷。1979年至1981年间,前28卷经东京龙溪书舍整理翻印出版,作为珍贵文献在日本伪满学术界受到重视。《满洲评论》长期以来受到中日两国学界的关注,且不仅局限于伪满洲国问题研究领域,由于其史料价值意义重大,近年来更是逐渐受到来自东亚近代史、殖民地文学、移民问题及思想史研究等诸多学科领域的关注。但对《满洲评论》本身进行深度挖掘与系统研究的工作,尚不够完善。时至今日,伴随着中日两国伪满洲国研究逐渐走向成熟,相关研究资料日益充实,学术研究氛围逐步自由开放,对《满洲评论》做出全面研究的外在环境以及内部理由已经形成。《满洲评论》14年的整理与分析工作变得十分必要。论文首先着眼《满洲评论》创刊经历,论述了刊物两大灵魂人物橘朴与小山贞知的生平和刊物之间的密切关联,从殖民文化移植的角度,求证了刊物诞生初期的思想源泉。其次,以《满洲评论》的自身构成为核心,通过对时事评论栏目的分期研究,考证了刊物编撰人员的变迁历程,梳理了杂志在各时期的关注重点与主张。同时对刊物特辑进行了总体的归类、整理和分析研究,并附有《满洲评论》大事纪年及与之关联的伪满大事纪,以用作全篇论文的比照。除了作为刊物主体部分的时事评论之外,构成《满洲评论》的多元化要素同样极其重要。如佐藤大四郎主导的中国东北农村问题研究、山口慎一负责的文学专栏以及小山贞知一手操纵下的相关满洲青年联盟与协和会的报道等,均是刊物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最后一章,是将视线从《满洲评论》这一主体延伸开来,从周边研究来侧面评定该刊的价值与意义。首先是将中日两国学者的既有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特别是对其中的不确切和不翔实的地方进行了考察与深入研究。其次谈到的是,围绕《满洲评论》翻印而引发的、在日本学术界知名的“龙溪书舍事件”,该刊的翻印经过跌宕起伏,绝不逊色于其创刊历程,同样使人饶有兴味。满洲评论社将刊物上登载过的重要文章进行整理出版,形成了《满洲评论丛书》,对这些出版物的发掘与研究,是考察《满洲评论》思想史的重要方面。本论文中对《满洲评论》本身及其周边所作出的研究,仅是挖掘了该刊及其时代中社会生活的一角,尚不敢妄称成熟的研究成果。但其中对《满洲评论》的拆解与归类整理方式,较之传统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同时关注刊物中殖民与军国主义、马克思主义倾向两种力量的抗衡,并科学合理地将其进行区分对待;对满洲青年联盟和协和会与刊物之间的关联、刊物中的文学要素和移民问题报道等方面的整理与研究,为国内相关领域提供了补充;特别是对《满洲评论》特辑与单行本的挖掘、佐藤大四郎与中国东北农村运动的考察以及“龙溪书舍事件”的叙述,都是目前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尚未完整开掘的部分。从充实伪满文献资源、丰富伪满报刊研究等意义上,希望能够贡献一份力量。《满洲评论》的相关研究,仅只是一个开始。相信中日两国学界对《满洲评论》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必定兴盛。
费丽芳[10](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国内新闻界的抗日救亡呼声愈发高涨。作为西北后方重镇,兰州也在全民族抗战的大势中兴起了办报创刊、服务抗战的热潮,当地党政机关、社会救亡团体、爱国人士和部分院校等各方力量都积极创办报刊,借此在后方宣传动员。得益于全面抗战中甘肃造纸、印刷、文教事业的进步和战时迁兰新闻工作者对报刊的改进与艰苦经营,以及全面抗战前兰州报刊发展的奠基,故全面抗战期间兰州报刊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大环境下不断发展前进,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兰州的报刊以国民党官方报刊数量最多、出版时间较长,占据主导地位,民间社会力量所办的报刊亦在全面抗战初期盛极一时。在内容方面,兰州报刊对抗敌宣传与动员、西北开发建设和兰州的物价、城市建设等,做了大量报道。综观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的发展轨迹,其未能脱离抗战和西北的大环境,一方面带有明显的战时性、进步性、地域性和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报刊言论也难免因受局势影响而有失公允。但总体上,兰州报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略,它不仅增强了战时甘肃的宣传动员力量,对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推动了甘肃新闻事业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对甘肃及西北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
二、农村图书发行工作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图书发行工作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2)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启蒙与电影的传入 |
二、1932年之前中国电影批评的特征 |
三、范式和视角 |
第一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 |
第一节 近现代思潮迭起中的早期电影批评 |
一、现代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入 |
二、对“人”的关注:个体性与群体性 |
三、对制度的探讨:政治与功利色彩 |
第二节 “缘情遣兴”在早期影评中的在场 |
一、从传统“诗话”到“影戏话” |
二、“考证故实”:光影叙事的冲动 |
三、“随性闲谈”:日常生活的在场 |
第三节 “民智教化”在早期影评中的延续 |
一、惊叹:观影的奇观体验 |
二、电影作为现代性的物化表征 |
三、“启发民智、教化民众”理念的血脉相续 |
第二章 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 |
第一节 西学中源:“影戏源流中土”的偏执论证 |
一、“影戏源流中土”的文本表述 |
二、“西学中源”说的历史衍变 |
三、“影戏源流中土”的文化心理机制 |
第二节 中体西用:“影戏论”的体用之道 |
一、电影的艺术“家数” |
二、“影戏论”的技巧批评实践 |
三、“影戏论”的文化底色 |
第三节 群己之辩:“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在地化历程 |
一、“新英雄主义”溯源:从罗曼·罗兰到《银星》 |
二、“新英雄主义”之新:革命与领袖 |
三、“新英雄主义”的功用:平民、阶级与群己观 |
第三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主义思潮 |
第一节 “国片复兴运动”与作为公共事业的电影 |
一、“复兴国片”与实业救国 |
二、“到民间去”:语焉不详的平民化 |
三、步入公共领域的电影与儒商精神 |
第二节 抗议“辱华电影”与众声喧哗间的多方话语角力 |
一、国族形象:自我表述的冲动 |
二、文化渗透:表述中国的冲动 |
三、话语共谋:多方角力的公共事件 |
第三节 “民族主义电影运动”与“国民性”改造 |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与《电影月刊》 |
二、改造“国民性”的一次尝试 |
三、“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当下性省思 |
第四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 |
第一节 电影娱乐思潮:正当娱乐、类型意识与叙事机制 |
一、正当娱乐:从清华“丄社事件”说起 |
二、类型意识:商业导向与话语征用 |
三、叙事机制:滑稽穿插与教化字幕 |
第二节 电影教育思潮:直观教育、社会教育与寓教于乐 |
一、直观教育:作为教学方式的电影 |
二、社会教育:电影的普及传播 |
三、寓教于乐:文化统制的话语策略 |
第三节 电影检查思潮:必要、权属与主体定位 |
一、电影检查之必要:社会教化、行业准入与民族主义情绪 |
二、电影检查的权属机制:行政权力、统一电检与派系纷争 |
三、电影检查的主体定位:体恤商艰、艺术眼光与意识管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4)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境外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育杂志》 |
1.3.2 儿童文学 |
1.3.3 文学教育 |
1.3.4 儿童文学教育 |
1.4 理论基础 |
1.4.1 儿童哲学 |
1.4.2 教育学学理 |
1.4.3 图式理论 |
1.4.4 接受美学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活动史研究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1.6 不足与创新 |
1.6.1 不足之处 |
1.6.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
第8章 结语 |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西康”与西康省成立 |
二、本文研究范围及选题意义 |
三、本文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五、本文创新与不足 |
1 抗战后方建设背景下的《新西康》创刊 |
1.1 抗日战争对中国及其四川的影响 |
1.1.1 保家卫国支援抗战 |
1.1.2 激励抗战巩固后方 |
1.2 加快西康建设夯实抗战大后方基础 |
1.2.1 西康建省策应大局 |
1.2.2 边地建设快速推进 |
1.3 时代需要传播新思想凝聚广大民力 |
1.3.1 舆论先行的时代趋势 |
1.3.2 西康报刊的迅速发展 |
2 《新西康》杂志的发展历程 |
2.1 《新西康》创刊初期 |
2.1.1 办刊人员与刊物宗旨 |
2.1.2 主旨文章与激情号召 |
2.1.3 读者定位与海外发行 |
2.2 《新西康》鼎盛时期 |
2.2.1 时局催生刊物发展 |
2.2.2 名家荟萃支撑刊物 |
2.2.3 刊物内容丰富厚实 |
2.3 《新西康》衰落终刊 |
2.3.1 形势严峻波及刊物 |
2.3.2 天灾人祸扼杀刊物 |
3 《新西康》作者及内容分析 |
3.1 《新西康》部分作者介绍 |
3.2 《新西康》主要文章分析 |
3.2.1 杂志内容概况 |
3.2.2 重点文章分析 |
4 《新西康》署名刘文辉文章分析 |
4.1 刘文辉生平及政治倾向 |
4.1.1 刘文辉生平简介 |
4.1.2 “二刘之战”与走到人民阵营 |
4.2 刘文辉文章研究 |
4.2.1 为着民族国家“应该撒最后的一滴血” |
4.2.2 抗战中的西康建设必须力图猛进 |
4.2.3 发动最高的情感完成光荣的使命 |
4.2.4 兴办教育以奠定思想和人力基础 |
5 《新西康》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 |
5.1 《新西康》的社会影响 |
5.2 《新西康》的学术价值 |
5.2.1 所刊文章的学术含量 |
5.2.2 后续研究的学术成果 |
结语 |
附1:《新西康》杂志大事记 |
附2:《新西康》杂志《编后记》汇编 |
附3:《新西康》部分目录汇总表 |
附4:刘文辉《二十七年元旦讲演词》全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6)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
一、“墙外开花” |
二、“墙内凋敝” |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1.2.1 文献综述 |
1.2.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文化观点 |
2.1.2 列宁主要文化观点 |
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化理论 |
2.2.1 毛泽东主要文化观点 |
2.2.2 中共其他领导人主要文化观点 |
第3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产生的背景 |
3.1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自然条件 |
3.1.1 东北地区气候特点 |
3.1.2 东北地区地理环境 |
3.1.3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 |
3.2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
3.2.1 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建设 |
3.2.2 伪满洲国的奴化教育 |
3.2.3 光复前后东北人民的正统思想 |
3.3 东北解放区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
3.3.1 国共两党争夺东北 |
3.3.2 东北解放区建设 |
第4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内容 |
4.1 东北解放区物质文化 |
4.1.1 科学技术 |
4.1.2 军事工业 |
4.1.3 卫生医疗 |
4.2 东北解放区制度文化 |
4.2.1 政治制度文化 |
4.2.2 军事制度文化 |
4.3 东北解放区精神文化 |
4.3.1 创作文艺作品 |
4.3.2 新闻与出版 |
4.3.3 发展教育 |
4.3.4 建设文化场馆 |
第5章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作用与启示 |
5.1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特征 |
5.1.1 表达文化的爱国性 |
5.1.2 体现文化的阶级性 |
5.1.3 突出文化的地域性 |
5.1.4 反映文化的多样性 |
5.1.5 强调文化的时效性 |
5.2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作用 |
5.2.1 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 |
5.2.2 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形象 |
5.2.3 提供了推进东北解放战争胜利进程的动力 |
5.2.4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经济建设的发展 |
5.2.5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社会进步 |
5.2.6 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红色文化的发展 |
5.3 东北解放区文化的启示 |
5.3.1 文化事业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 |
5.3.2 文化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 |
5.3.3 文化必须为政治、经济建设服务 |
5.3.4 文化发展要坚持文化自信 |
5.3.5 文化发展要有时代性与针对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博士学习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满洲评论》及其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序章 |
一、 《满洲评论》的认知价值 |
二、 先行研究概述 |
三、 关于伪满期刊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事评论周刊《满洲评论》 |
第一节 《满洲评论》的创刊 |
一、 办刊方针与文化倾向 |
二、 初期面貌与主编橘朴 |
三、 小山贞知其人 |
四、 与史实相关的其他介质 |
第二节 日本文化人的“满洲”模式 |
一、 橘朴在华的主要文化活动 |
二、 橘朴早期的“中国研究”实绩 |
三、 主编《满洲评论》与“方向转换” |
四、 晚年的橘朴与《满洲评论》 |
第三节 “公使”的殖民文化践行 |
一、 小山贞知的生平与时代因素 |
二、 小山贞知的刊物话语权 |
三、 小山贞知的政治主张与历史作用 |
第二章 《满洲评论》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伪满期刊谱系中的《满洲评论》 |
一、 同时期的日文报刊鸟瞰 |
二、 文化投入的方式与效果 |
三、 《满洲评论》的个性与品位 |
第二节 《满洲评论》的相关语境 |
一、 《满洲评论》的撰稿群体 |
二、 《满洲评论》与鲁迅 |
三、 《满洲评论》的马克思主义倾向 |
四、 《满洲评论》的国家意识形态 |
第三节 《满洲评论》的历史分期 |
一、 中日两国伪满历史分期异同 |
二、 山本秀夫的期刊分期法 |
三、 笔者的一得之见 |
四、 历史分期法与《满洲评论》 |
第三章 《满洲评论》的主要内容解读 |
第一节 时评栏目的构成要素 |
一、 内容的分类整理 |
二、 不同时期的关注焦点 |
三、 伪满洲国的社会百科 |
第二节 时评栏的分期研究 |
一、 初期的探索性努力 |
二、 中期的规模与发展态势 |
三、 “重建运动”时期的建树 |
四、 后期的衰落与变数 |
第三节 《特辑》的声响与色彩 |
一、 杂志史定位 |
二、 思想史意义 |
三、 内容与形式 |
第四章 《满洲评论》的多元因素 |
第一节 山口慎一与文艺专栏 |
一、 文艺栏目面面观 |
二、 山口慎一的左翼色彩 |
三、 文艺栏目与左翼文化势力 |
四、 《满洲评论》与“满洲文坛” |
第二节 佐藤大四郎的《满洲评论》生涯 |
一、 “新重农主义”的吹鼓手 |
二、 合作社运动的倡导者 |
三、 一个左翼文化人的归宿 |
第三节 《满洲评论》与“协和会” |
一、 从“满青联”到“协和会”的四次改组 |
二、 “满青联”时期的文字遗存 |
三、 改组过程中的互动态势 |
四、 殖民教化功能的个案 |
第四节 《满洲评论》的国际视野 |
一、 殖民实践的原生态记载 |
二、 殖民主义的世界性目光 |
三、 两种关注与一个落脚点 |
第五章 《满洲评论》的历史价值与影响力 |
第一节 中日两国学界的大抵认定框架 |
一、 《满洲评论》的中国认定 |
二、 《满洲评论》的日本认定 |
三、 相关语境中的《满洲评论》 |
第二节 龙溪书舍事件始末 |
一、 战后日本出版界的一个异常 |
二、 杂志翻印的隐性价值 |
三、 事件始末及历史内涵 |
四、 与伪满洲国问题研究的关联 |
第三节 《满洲评论》单行本研究 |
一、 单行本的问世 |
二、 关于《满评宣传册》 |
三、 关于《满评丛书》 |
四、 其他独立刊行本 |
五、 单行本的分类考察 |
终章 |
一、 属于时代的杂志性格 |
二、 历史梳理的艰辛与可能 |
三、 《满洲评论》研究的未来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满洲评论》暨伪满洲国大事纪年、战后《满洲评论》的善后处理 |
附录(二) 橘朴生平及主要着作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奖励情况 |
(10)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五、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兰州报刊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后的国内形势 |
第二节 全面抗战前西北的抗战宣传活动 |
第三节 全面抗战前兰州报刊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兰州报刊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兰州报刊发展的有利条件 |
第二节 兰州的办报创刊热潮 |
第三节 兰州报刊的发行与阅读 |
第三章 兰州报刊的主要内容与思想 |
第一节 抗战宣传与动员 |
第二节 开发和建设西北 |
第三节 其他新闻报道 |
第四章 兰州报刊的特征与影响 |
第一节 兰州报刊的发展特征 |
第二节 兰州报刊的积极影响 |
第三节 兰州报刊存在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末至全面抗战前夕兰州地区出版报刊一览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农村图书发行工作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2]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D]. 赵轩. 上海大学, 2019(02)
- [3]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4]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5]《新西康》杂志研究(1938-1947)[D]. 李昊原.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7]我国图书营销研究综述[J]. 李春成,方卿. 出版科学, 2002(S1)
- [8]东北解放区文化研究[D]. 王盈琪. 吉林大学, 2020(01)
- [9]《满洲评论》及其时代[D]. 祝力新.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10]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D]. 费丽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