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列车的空调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刘杰[1](2012)在《高速列车气动作用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建设,时速200km/h和300km/h以上的列车较大规模的开通运营,列车的空气动力学问题越来越突出。高速运行列车交会时产生的压力波问题,列车交会产生的横向气动力问题,列车通过隧道时的压力波动问题等等,都会影响到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进而影响旅客乘坐的舒适性。另一方面乘客对热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希望列车能够平稳运行以外,还希望车内热环境能一直保持舒适。这需要客室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供给,有合适的温度,合适的空气流动速度,合适的空气压力和湿度,较低的二氧化碳浓度。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速度和高速列车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许多影响旅客乘坐舒适性的空气动力学问题还不很清楚。例如,两相向运行的列车发生交会时,通过列车产生的气动力(矩)会作用在对面列车上,而且这一气动力(矩)是正负交替变化的,作为激振源会引起车体不同方向的振动。因此需要研究会车产生的气动力(矩)的大小及其与车速、线间距和列车头型间的关系,以及气动力(矩)变化引起的车体振动过程,和会车对振动舒适性的影响程度。又如,高速空调客车是密封车体,只有新风入口与外界相通,车内热环境完全靠空调系统保证。什么样的空调系统能保证在我国广阔的地域空间条件下都能实现所希望的热舒适性,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此外会车时产生的气体压力波动或列车进入隧道时产生的气体压力波动,会通过列车空调系统的新风入口传到车内,使车内气体压力产生波动,造成乘客耳膜的不舒适。采用什么样的空调系统可以抑制外界压力波,使车内压力变化在人体感到舒适的范围内,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我国发展高速列车的时间还很短,如何评价客室内乘坐舒适性的规范还没有建立。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高速列车空调系统设计和车内热环境评价指标也是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高速列车车内流场控制技术》的支持下,对以下问题作了初步探讨:1.计算分析了不同车速、不同线路间距、不同列车头型条件下的会车压力波变化。得到了会车压力波幅随车速和线间距的变化规律,及压力波幅沿车体高度的分布情况。将不同头型列车的会车压力波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头型列车的会车气动性能的优劣。计算了CRH2型动车组在常用的5m线间距下以不同速度会车时,空调系统新风入口处的压力变化,以便于进一步分析车内压力波动情况。2.分析了200-400km/h速度会车过程中作用在列车上的气动阻力、侧向力、升力、侧翻力矩、俯仰力矩和偏转力矩的变化过程,得到了会车时车厢所受气动力(矩)极值随车速和线间距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车型对气动作用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气动力(矩)变化导致的车体振动过程,采用相关指标对会车时的振动舒适性进行了评价。3.计算分析了我国北方冬季和南方夏季环境条件下车内温度、风速、CO2体积浓度和相对湿度等热力学参数的分布情况,并根据流场参数和热舒适性指标对车厢内的热舒适性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空调客车室内流场参数的建议。4.根据明线会车及隧道内会车时新风入口的压力波,分析CRH2动车组采用一定压头风机抑制外界压力波动时车内的压力变化,根据压力变化幅度和压力降低率判定了风机对外界压力波的抑制效果。比较了一定外部压力波动条件下,固定频率风机和变频风机对车内压力变化的影响,通过对比车内压力波幅及波幅沿管道的降低过程,分析了两种风机对外界压力波抑制方法的区别,以及抑制效果的优劣。
郭潮[2](2019)在《一种高速列车空调机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速列车行驶过程中,工作人员和乘客需要舒适的内部环境。高速列车用空调系统来调节动车内的温度和空气质量以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整个列车内外空气动力性能发生了改变,气流组织相应发生变化,从而对其空调系统的各项主要参数也产生了影响。在研发和设计的时候,很有必要考虑空调系统相关设备的可靠性及其经济性。在维护过程中,维护空调系统是高速列车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空调机组性能的研究,特别是对空调机组性能匹配的研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对该原理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维护方便,使其性能和经济性同时得到优化。因此,对动车组空调系统的研究对于高速铁路运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两部分内容:(1)编写了一套动车组空调系统性能计算程序,主要预测高速列车空调系统的性能;(2)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空调系统不同运行参数变化时对空调机组的性能影响。论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对于额定工况,随着车外机冷凝器的KFc值的增大,能效比EER是先缓慢增大后又趋于稳定。因此单纯地增大冷凝器KFc值,不一定提高能效比,反而浪费人力物力。(2)对于额定工况,随着车内机蒸发器KFe的增大,能效比EER的趋势是先缓慢增大后又渐渐减小。因此单纯地增大蒸发器KFe值,不一定提高能效比,反而更加耗费能源。(3)对于额定工况,随着电子膨胀阀流通面积的增大,系统的能效比EER也逐渐增加后又缓慢减小。因此,在一定范围之内调整电子膨胀阀的流通面积,可以增加能效比,使得空调系统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优化,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4)对于额定工况,随着制冷量的增加,系统的能效比先逐渐增大后又逐渐减小。因此,单纯地增加制冷量不一定对系统性能有利,而是空调的制冷量要与系统其他组件相匹配,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5)对于额定工况,随着车厢内温度的增加,空调系统的能效比先增加后又逐渐减小,减小的幅度较小。因此,单纯地升高车内温度,系统的能效比不一定增加。(6)对于额定工况,随着动车组车外温度的增大,使空调系统的能效比缓慢地在减小,减小的速度先快后慢。(7)对于额定工况,如果单纯增大压缩机的转速n,并不能达到提高其能效比从而节约能源的目的。(8)对于额定工况,增大冷凝风机的风量,空调能效比先增大后趋于稳定,因此单纯增大冷凝风机风量并不能达到节约能源目的。(9)对于额定工况,单纯增大室内风机的风量,能效比先增大后再下降,反而更加耗费能源。
杜雅娟[3](2012)在《高速列车车内压力波动特性仿真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迅速,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不断提高。高速运行的列车在会车或者进隧道时,其车体表面将会产生较大的压力波动,这就导致列车通风系统进出风口处空气流量不平衡,从而引起车厢内空气压力发生变化,使旅客感到不适,严重时还会对其身体造成伤害。我国铁道部规定列车车厢内压力波动最大值不超过1000Pa,压力变化率不超过200Pa/s。目前我国列车空调设备及其技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空调通风装置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满足旅客对客车车内空气品质及舒适度的要求。本文借助于商业软件FLOWMASTER,开发了一个能够模拟高速列车通风系统工作过程的一维仿真平台。首先以CRH380BL型高速列车通风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FLOWMASTER搭建了高速列车通风系统一维仿真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稳态计算和动态仿真。在设计工况下进行稳态仿真,计算结果与设计标准相匹配,经校核计算得列车通风系统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说明可以利用FLOWMASTER软件建立高速列车通风系统的仿真平台。动态仿真分析了列车明线行驶、侧风环境下行驶、列车交会以及过隧道等不同工况下车厢内压力波动的形成规律。仿真计算得到列车明线行驶及在侧风环境下行驶时,车厢内压力低于一个大气压,并保持在一个稳定值。列车交会以及过隧道时,车厢内压力有一定程度的波动,分析了车内压力波动特性,得到了压力波动幅值、压力变化率幅值与车速的关系,分析了列车不同工况下运行对乘坐舒适度的影响。最后,以减小车厢内压力波动为优化目标,对通风系统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用一维仿真软件分析和评价高速列车通风系统压力波动情况是可行的,并通过对非稳态工况下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的研究,得出车内压力波动特性,为今后通风系统的优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晓山[4](2016)在《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能耗计算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大城市规模迅速发展,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各大城市相继修建了地铁系统。然而,数量巨大的地铁系统必然带来大量的能源消耗,其中空调系统能耗作为地铁列车运营过程中仅次于牵引耗能的能耗板块,占列车运行总能耗的30%以上。因此,研究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能耗将对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能耗预测及地铁列车空调的设计制造提供参考。受城市建筑的影响,现代地铁线路通常包含地下及地上两部分。因此,地铁列车虽然运行范围不大,但其运营环境通常会交替变化;此外,地铁列车车厢内的载客量随时间变化远比高速铁路明显,高峰运行时间突出,空调系统能耗巨大。为研究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能耗的计算方法,本文首先建立了基于Visual Basic的可用于计算地铁列车K值以及车厢空调负荷的计算程序;然后根据地铁列车空调系统的设计参数,建立了基于AMESim的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能耗计算模型,并利用相关试验数据对该计算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应用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能耗计算模型,分别建立了地铁列车空调系统全天能耗计算方法,整条地铁线路全部地铁列车空调系统的全天能耗计算方法以及地铁列车空调系统的全年能耗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地铁列车空调系统全天能耗计算方法、整条线路全部地铁列车全天能耗计算方法及地铁列车空调系统全年能耗计算方法均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相应条件下的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能耗。
马硕[5](2013)在《列车客室空气品质调查与净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列车空调的应用,列车的密闭性越来越好,并且空调列车比较注重对温湿度的控制,而对空气品质的重视度不够,导致目前客室内空气品质降低和人们日益提高的要求相矛盾。列车客室内空气品质严重影响旅客及乘务人员的舒适和身心健康。如何改善客室内的空气品质,控制污染物的浓度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对列车客室空气品质的影响因素及改善途径进行分析,确定列车客室主要污染物种类以及来源。然后根据主要污染物种类,对普通列车、动车组、地铁客室内空气品质进行了实车测试调查,发现主要超标的污染物有颗粒物、甲醛、细菌及CO2,并对颗粒物粒径分布及来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客室内及送风颗粒物主要由PM1.0组成;颗粒物粒径越小,新风贡献率越大,随着颗粒物粒径的加大,新风贡献率逐渐减小,室内贡献率逐渐增大。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降低污染物颗粒物、甲醛、细菌及CO2浓度的措施。采用光等离子净化技术对颗粒物、甲醛、细菌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发现采用光等离子净化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客室内污染物的净化问题。根据客室内CO2浓度大小,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建立了新风量的调节模型,控制CO2浓度在设定值以下,并模拟了超员、减员及定员状况下客室内CO2浓度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基于CO2浓度,设计PID控制系统来控制新风量是可行的。本文的研究工作为列车客室空气品质的改善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对保证旅客以及乘务人员的舒适及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崔磊[6](2014)在《基于列车控制网络的高速动车空调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使旅客获得舒适的旅途环境,需要在动车组运行中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新鲜空气,保持舒适的温度,并且将高速行驶时产生的气压波动降到最低程度,这都对动车组空调系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CRH3型高速动车组空调系统的组成、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动车组空调系统是如何与列车控制网络进行数据交换、逻辑控制的。利用CRH3型高速动车组设计制造和运用维护平台,对空调系统的设计、组装、调试、维修等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CRH3型动车组空调系统主要由单元式客室空调装置、单元式司机室空调装置、混合箱、风道系统、废排系统、压力保护系统、门廊区域和通过台处的空气加热器、空调系统控制柜等部分组成。通过标准模式、空调系统关闭模式、空调系统紧急关闭模式、停放准备就绪状态模式、清洗模式、简化模式等的不同运用,实现提供外部新鲜空气和排出废气、为客室和司机室进行空气加热或制冷、空气的输送和分配、对新鲜空气进行初步的过滤、混合气体的过滤、对于新风和排出废气的压力保护、紧急通风、调节控制等功能。同时,CRH3型动车组每个空调的控制单元均通过MVB总线连接到列车控制网络,空调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CCU和人机接口HMI的通讯通过MVB总线实现。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列车空调系统监视、协调控制、故障诊断等任务。通过对CRH3型高速动车组空调系统的研究,能够为下一步的空调系统国产化提供很多关键、有效的数据,为今后的国产化提供参考依据。
裴子秀[7](2014)在《基于以太网的列车通信网络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列车正朝着自动化、舒适化、高速化的方向发展,列车控制网络系统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提高,对网络带宽等性能指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传统的列车控制网络大多采用现场总线网络技术,技术和带宽均受限,相比之下,以太网技术发展异常迅猛,将以太网作为列车控制网络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然而国内在以太网列车控制网络方面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尚存在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因此研究基于以太网的列车控制网络对我国列车网络的自主开发、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采用仿真手段来研究将以太网技术引入列车控制网络的可行性。为了保证仿真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本文以CRH2型高速列车控制网络系统的实际业务为基础,对CRH2列车控制网络流量进行分析与建模,产生仿真所用的流量。其次,采用软件模拟仿真方法对基于以太网的列车控制网络性能进行研究。完成了系统仿真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软件功能模块划分、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与编码实现、系统部署与测试。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列车控制类数据传输时延满足列车控制网络对时延的要求,仿真得到的时延超过规定值的概率、最大时延及丢包率等性能参数可为今后研究基于以太网技术构建实际动车组的网络控制系统提供参考依据。再次,采用OPNET网络仿真工具研究了基于以太网的列车控制网络的性能。在10M和100M以太网列车控制网络条件下对车载设备状态数据、控制命令数据、故障数据等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10M和100M以太网都满足列车控制网络对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同时还对基于以太网的列车控制网络进行了极限性能研究,结果显示10M和100M以太网最大极限流量分别为5.2Mb/sec和45Mb/sec。最后,基于网络演算工具分析交换式以太网的实时性,在推导出最大时延的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结合CRH2实际平台的流量模型,计算出100M交换式以太网的最大传输时延。
曹艳华,李瑞淳[8](2010)在《高速动车组空调系统压力保护装置》文中研究说明简要分析和讨论高速列车对空调系统压力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和需要,分析了各国在空调系统压力变化对人体影响方面的研究数据,强调了空调系统的压力保护装置用来控制车内压力变化率的重要性。
李彦武[9](2019)在《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修程修制分析及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地铁车辆是城市轨道交通中承载旅客的运输设备,其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营直接关系到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对地铁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铁车辆在运营过程中,配件磨耗、电气老化等问题随着运行时间的积累不断增加,会对车辆运行品质和行车安全产生威胁,必须及时提供全面、有效、高质量的维修保养策略,以便维持或恢复车辆的运行品质。为此,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地铁车辆检修制度,对保证车辆不失修、确保行车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铁车辆修程修制是指对车辆在什么时候、什么状态下进行维修以及维修后应达到什么状态的技术规定。地铁修程修制编制的目的是选择适合的车辆检修体制,在车辆检修体制框架下明确其维修保养模式。维保模式的核心是确定合理的修程(由车辆检修周期确定)、各级修程的检修范围和质量要求。西安地铁车辆修程修制是基于西安地铁车辆种类、数量、性能,以及开通运行后的使用状况,在研究国内外地铁车辆运营管理的共性特点和西安地铁个性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种不同的检修体制,建立以“保障安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目标的西安地铁车辆的检修体制,形成具有西安地铁特色的车辆维修、保养管理体系,保证开通运营后真正做到合理安排检修作业、有效利用检修资源、最大限度减少故障率和残车率,实现车辆维保的最优化。本文分析了西安地铁2号线开通初期车辆修程的设置以及运营成网后为克服运能提升矛盾提出修程优化方向,在调研分析国内国际轨道交通车辆维修特点的基础上,找出修程设置共性特点。运用系统模块设计理念和方法,将优化方向确定为均衡修,综合考虑各个模块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模块本身的维修特性、维修条件,采用RCM分析技术手段明确车辆实际检修需求,形成具有西安地铁特色的车辆维修、保养管理体系。
张晓佳[10](2015)在《地铁列车车辆空调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铁作为一种快速、舒适和环保的交通工具迅速在各大城市投入建设使用;地铁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乘坐地铁时的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列车空调系统作为列车车厢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清洁度控制系统,对车厢内舒适度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以广州地铁九号线为例,首先介绍了地铁列车车厢变频空调运行原理和国内外列车空调监控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其次,详细分析了列车空调机组控制模块及各个组成部件的功能、特点及系统配置要求;对常用的空调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最终,完成了现场空调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采用改进PI控制算法实现对车载空调变频器的控制。设计采用集散控制模式,上位机以工业控制计算机(IPC)为主机安装在车头控制室内,应用虚拟仪器LABVIEW编程设计,通过列车通信总线与下位机进行数据实时传送和控制,可以实现现场数据的显示、查询、报警和报表管理等功能,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系统运行稳定。下位机采用现场控制器(ACCU)控制变频器工作状态,并实现对现场温度、湿度、新风及微压差等信号的数据采集和闭环控制,同时获取车厢状态信息经总线上传到上位机监控软件进行实时显示。经厂内测试及广州地铁九号线现场实际应用,该系统实现了预期的各项指标,运行稳定、经济性好,满足目前国内外对于车载空调系统的各项要求。
二、国际列车的空调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列车的空调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列车气动作用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明线会车气动特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高速列车空调系统及热舒适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速列车流场仿真计算方法 |
2.1 流体流动控制方程 |
2.1.1 质量守恒方程 |
2.1.2 动量守恒方程 |
2.1.3 能量守恒方程 |
2.1.4 状态方程 |
2.2 紊流的数值模拟 |
2.2.1 紊流的数值计算方法 |
2.2.2 雷诺(Reynolds)时均方程法 |
2.2.3 Boussinesq假设 |
2.2.4 紊流模型 |
2.2.5 微分方程组 |
2.3 其他方程 |
2.3.1 动网格守恒方程 |
2.3.2 组分输运方程 |
2.4 数值计算方法 |
2.4.1 有限体积法 |
2.4.2 控制方程的离散 |
2.4.3 差分格式 |
2.4.4 压力修正 |
第3章 高速列车会车压力波 |
3.1 建立会车模型 |
3.1.1 基本假设和简化 |
3.1.2 几何模型 |
3.1.3 划分网格 |
3.1.4 移动网格技术 |
3.1.5 边界条件 |
3.2 模型的验证 |
3.3 会车过程中流场变化情况 |
3.4 车速对压力波的影响 |
3.4.1 通过列车车速(v_2)对压力波的影响 |
3.4.2 观测列车车速(v_1)对压力波的影响 |
3.4.3 相对速度比(v_R)对压力波的影响 |
3.5 线间距对压力波的影响 |
3.6 压力波幅与相对速度比和线间距的关系 |
3.7 压力波幅沿高度的分布 |
3.8 车型对压力波的影响 |
3.8.1 CRH2、CRH3会车压力波结果 |
3.8.2 不同车型的压力波比较 |
3.8.3 三种车型的压力波幅随高度变化的不同 |
3.8.4 两列不同车型列车会车时的压力波 |
3.9 空调新风入口处的压力波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会车时的气动力及力矩 |
4.1 气动力及力矩的基本情况 |
4.2 气动力及力矩的变化规律 |
4.2.1 气动阻力变化规律 |
4.2.2 气动侧向力变化规律 |
4.2.3 气动升力变化规律 |
4.2.4 侧翻力矩变化规律 |
4.2.5 俯仰力矩变化规律 |
4.2.6 偏转力矩变化规律 |
4.3 不同车型的气动力及力矩的比较 |
4.4 气动力及力矩变化引起的车体振动 |
4.5 会车过程中振动舒适性的评价 |
4.5.1 振动舒适性的评价方法 |
4.5.2 会车过程振动舒适性的评价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速空调列车内流场的数值模拟 |
5.1 建立计算模型 |
5.1.1 基本假设及简化 |
5.1.2 空调车厢几何模型 |
5.1.3 划分网格 |
5.1.4 边界条件的处理 |
5.2 空调管路系统优化 |
5.3 夏季运行时车厢内流场分布情况 |
5.3.1 速度分布 |
5.3.2 温度分布 |
5.3.3 二氧化碳浓度分布 |
5.3.4 相对湿度分布 |
5.4 冬季运行时车厢内流场分布情况 |
5.4.1 速度分布 |
5.4.2 温度分布 |
5.4.3 二氧化碳浓度分布 |
5.4.4 相对湿度分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车内空气环境标准及热舒适性评价 |
6.1 车内外空气环境标准 |
6.1.1 不同标准对比 |
6.1.2 车内环境参数建议 |
6.2 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
6.2.1 流场指标 |
6.2.2 热舒适性指标 |
6.3 评价结果 |
6.3.1 夏季运行时空调车厢内气流组织评价结果 |
6.3.2 冬季运行时空调车厢内气流组织评价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会车时的车内压力变化 |
7.1 车内压力变化指标及控制策略 |
7.2 车内流场的瞬态计算 |
7.3 明线会车时的车内压力变化 |
7.4 隧道会车时的车内压力变化 |
7.5 风机性能对车内压力抑制效果的影响 |
7.5.1 采用可变频率风机时的车内压力变化 |
7.5.2 两种风机的效果对比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2)一种高速列车空调机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国际上高铁的发展概述 |
1.1.2 国内高铁发展概况 |
1.2 高速列车的空调系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动车组空调系统 |
2.1 动车组空调系统的介绍 |
2.1.1 动车组空调系统的分类 |
2.1.2 国内各动车组空调系统的介绍 |
2.1.3 动车组空调系统各部分介绍 |
2.2 动车组空调系统的关键技术 |
2.2.1 高速运行 |
2.2.2 控制模式 |
2.3 动车组空调系统冷负荷计算 |
2.3.1 计算条件 |
2.3.2 冷负荷计算过程 |
3 动车组空调机组的数值模型 |
3.1 提出计算模型 |
3.1.1 数值模型的关键的物理变量 |
3.1.2 建立此热力模型的基本假设 |
3.1.3 函数关系 |
3.1.4 提出空调热力计算模型的基本假设和函数方程 |
3.2 数值计算方法选择 |
3.3 程序计算模型校核 |
3.3.1 计算案例 |
3.4 新老模型的对比 |
3.4.1 通过程序获得的模型的额定处数值 |
3.4.2 跟现有模型对比 |
4 计算结果 |
4.1 额定处时冷凝器KF值对动车组空调性能的影响 |
4.2 额定处时蒸发器KF值对动车组空调性能的影响 |
4.3 额定处时膨胀阀流通面积对动车组空调性能的影响 |
4.4 制冷量对动车组空调性能的影响 |
4.5 车内温度对动车组空调性能的影响 |
4.6 车外环温对动车组空调性能的影响 |
4.7 压缩机转速对动车组空调性能的影响 |
4.8 冷凝器风量对动车组空调性能的影响 |
4.9 蒸发器风量对动车组空调性能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主要符号表 |
附录2 R134A物性参数计算模型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高速列车车内压力波动特性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相关研究的国内外概况 |
1.2.1 高速列车车内空气压力波动问题研究 |
1.2.2 高速列车通风系统的研究 |
1.3 分析软件平台选择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目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5 课题的技术路线 |
2 高速列车通风系统 |
2.1 概述 |
2.1.1 高速列车通风系统总体构成和作用 |
2.1.2 高速列车通风系统的发展历程 |
2.1.3 CRH380BL型动车组空调通风系统介绍 |
2.2 参数确定 |
2.2.1 通风量的确定 |
2.2.2 通风机管网特性 |
2.2.3 气流组织情况 |
2.2.4 通风管道校核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3 高速列车通风系统一维仿真研究 |
3.1 系统模型建立 |
3.1.1 FLOWMASTER计算流程 |
3.1.2 搭建一维仿真模型 |
3.2 模型简化思想 |
3.3 结构参数设置 |
3.3.1 固定百叶窗 |
3.3.2 压力源元件 |
3.3.3 阻力元件 |
3.3.4 管路元件 |
3.3.5 通风机 |
3.3.6 三支路水箱 |
3.3.7 蝶阀(压力保护装置) |
3.3.8 边界条件设置 |
3.4 模型合理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车在不同工况下行驶车内外压力基本特性 |
4.1 列车明线行驶车厢内外压力波动 |
4.1.1 明线行驶车厢内外压力波动 |
4.1.2 侧风环境下车厢内外压力波动 |
4.2 列车交会车内外压力基本特性 |
4.2.1 边界条件设定 |
4.2.2 结果分析 |
4.3 列车过隧道车内外压力基本特性 |
4.3.1 边界条件设定 |
4.3.2 结果分析 |
4.4 抑制压力波动方法探讨 |
4.5 本章小结 |
5 抑制车内压力波动方法研究 |
5.1 压力波动抑制方案 |
5.1.1 背景 |
5.1.2 方案确定 |
5.2 新型通风系统模型建立 |
5.2.1 模型修正 |
5.3 新型通风系统仿真研究 |
5.3.1 计算工况设定 |
5.3.2 无压力保护情况 |
5.3.3 有压力保护情况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能耗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负荷计算 |
2.1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简介 |
2.2 地铁列车空调机组工作原理 |
2.3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特点 |
2.4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负荷计算 |
2.4.1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冷负荷计算 |
2.4.2 湿负荷计算 |
2.5 基于Visual Basic的地铁列车空调负荷计算程序开发 |
2.5.1 软件开发依据 |
2.5.2 程序功能介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能耗计算模型建立 |
3.1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能耗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能耗构成 |
3.1.2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能耗影响因素 |
3.2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能耗试验 |
3.2.1 地面静止试验 |
3.2.2 列车运行试验 |
3.3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能耗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1 AMESim软件简介 |
3.3.2 计算模型建立 |
3.3.3 模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全天能耗计算方法研究 |
4.1 基于测试数据的单节车厢空调系统全天能耗计算 |
4.1.1 计算参数输入 |
4.1.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1.3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逐时能耗 |
4.2 基于线路的地铁列车空调系统全天能耗计算方法 |
4.3 基于线路的地铁列车空调系统全天能耗计算 |
4.3.1 计算参数输入 |
4.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 两种计算方法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线地铁列车空调系统全天能耗计算方法研究 |
5.1 全日行车计划制定 |
5.1.1 车辆营业时间 |
5.1.2 客流量信息 |
5.1.3 列车信息 |
5.1.4 全日行车计划制定 |
5.2 全线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能耗计算方法 |
5.3 全线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能耗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全年能耗计算方法研究 |
6.1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全年能耗计算方法 |
6.2 构建标准日 |
6.2.1 明线标准日气象参数 |
6.2.2 隧道标准日环境参数 |
6.3 计算模型 |
6.4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全年能耗计算 |
6.4.1 夏季及过渡季能耗计算 |
6.4.2 冬季能耗计算 |
6.4.3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全年总能耗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列车客室空气品质调查与净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对列车客室空气品质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改善列车客室空气品质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列车客室空气品质分析 |
2.1 列车客室内空气品质 |
2.1.1 室内空气品质 |
2.1.2 影响列车空气品质的因素 |
2.1.3 改善客室内空气品质的途径 |
2.2 列车客室污染物种类及特征 |
2.2.1 列车客室污染物种类及来源 |
2.2.2 客室内污染物特征 |
第3章 列车客室内空气品质调查 |
3.1 对象及方法 |
3.1.1 调查对象 |
3.1.2 监测项目及方法 |
3.2 调查结果 |
3.2.1 客室内颗粒物分析 |
3.2.2 客室内 CO_2分析 |
3.2.3 客室内甲醛、CO 分析 |
3.2.4 客室内 VOCs 分析 |
3.2.5 客室内细菌分析 |
3.3 讨论 |
3.3.1 总体结果分析 |
3.3.2 标准值推荐 |
第4章 列车客室内污染物净化的实验研究 |
4.1 污染物净化装置 |
4.2 客室内污染物净化方法分析 |
4.2.1 静电除尘器/高压静电灭菌集成电场 |
4.2.2 过滤型净化器(活性碳、HEPA 过滤网技术) |
4.2.3 紫外线净化设备 |
4.2.4 臭氧发生器 |
4.2.5 负离子发生器 |
4.2.6 光触媒净化器 |
4.3 净化方法的实验研究 |
4.3.1 评价指标 |
4.3.2 实验台搭建 |
4.3.3 测试方法 |
4.3.4 结果及分析 |
4.3.5 讨论 |
第5章 列车客室内 CO_2浓度控制研究 |
5.1 客室内 CO_2浓度控制方案 |
5.2 客室内 CO_2浓度控制的数学模型 |
5.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列车控制网络的高速动车空调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国内外列车控制系统目前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结构及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我国 CRH3型和谐号动车组及其他类型动车组简析 |
2.1 CRH3型动车组 |
2.1.1 CRH3型动车组整体简析 |
2.1.2 CRH3型动车组各个功能系统 |
2.2 其他各类型动车组 |
2.2.1 C RH1 型动车组列 |
2.2.2 C RH2 型动车组列 |
2.2.3 C RH2 型动车组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RH3型动车组空调系统组成及原理分析 |
3.1 CRH3型动车组空调系统的总体构成 |
3.1.1 空调系统组成 |
3.1.2 系统布置 |
3.2 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
3.2.1 标准模式工作原理分析 |
3.2.2 关闭工作模式原理分析 |
3.2.3 空调系统紧急关断 |
3.2.4 空调系统停放准备就绪 |
3.2.5 清洗模式 |
3.3 空调系统温度控制原理分析 |
3.3.1 空调系统温度计算 |
3.3.2 空调系统通风量计算 |
3.4 动车组单车空调控制原理 |
3.4.1 列车空调通讯控制电压 |
3.4.2 CRH3型动车组在单车阶段的控制原理 |
3.5 CRH3动车组列车空调控制原理 |
3.5.1 空调控制系统与列车 CCU 的网络接口 |
3.5.2 空调启动顺序及控制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RH3动车组网络通讯控制原理 |
4.1 CRH3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 |
4.1.1 WTB 列车总线网络通讯 |
4.1.2 MVB 通讯网络物理层 |
4.2 列车 MVB 通讯系统原理 |
4.2.1 列车 MVB 通讯系统组成形式 |
4.2.2 列车 MVB 通讯控制原理 |
4.2.3 列车 MVB 通讯网络数据类型 |
4.2.4 列车 MVB 通讯网络的报文及报文定时 |
4.3 列车通讯网络输入输出设备 |
4.3.1 SIBAS-KLIP 站 |
4.3.2 SIBAS-KLIP 站系统的模块性 |
4.3.3 MVB-C OMPAC TI/O |
4.3.4 MVB-C OMPAC TPT 100 |
4.3.5 MVB 中继器(MVB REPEATER ) |
4.3.6 中央处理器 CCU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以太网的列车通信网络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的背景 |
1.1.2 课题的意义 |
1.2 列车控制网络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列车控制网络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列车控制网络的发展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于软件模拟的以太网列车控制网络性能仿真 |
2.1 CRH2列车控制网络概述 |
2.2 列车控制网络性能仿真系统需求分析 |
2.2.1 仿真对象 |
2.2.2 仿真业务需求分析 |
2.2.3 仿真功能需求分析 |
2.2.4 仿真统计的性能参数 |
2.3 基于软件模拟的以太网列车控制网络仿真方案设计 |
2.3.1 硬件体系结构设计 |
2.3.2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
2.3.3 列车控制网络业务流量建模 |
2.3.4 通信协议设计 |
2.4 业务流量的产生 |
2.4.1 周期业务数据 |
2.4.2 随机业务数据 |
2.5 主要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2.5.1 仿真报文设计与报文封装 |
2.5.2 报文构造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2.5.3 报文发送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2.5.4 报文接收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2.5.5 报文解析处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2.5.6 应用协议仿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2.5.7 性能参数统计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2.6 仿真系统部署与测试 |
2.6.1 系统开发环境 |
2.6.2 仿真系统的部署 |
2.6.3 测试环境的构建 |
2.6.4 测试步骤及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OPNET的以太网列车控制网络性能仿真 |
3.1 仿真需求分析 |
3.2 仿真模型的构建 |
3.2.1 网络模型 |
3.2.2 节点模型 |
3.2.3 进程模型 |
3.2.4 数据包模型 |
3.2.5 流量模型 |
3.3 性能指标的统计 |
3.4 典型业务下的网络性能仿真 |
3.4.1 仿真参数配置 |
3.4.2 仿真场景设计与仿真结果分析 |
3.5 极限性能研究 |
3.5.1 10M以太网极限性能 |
3.5.2 100M以太网极限性能 |
3.6 可靠性仿真研究 |
3.7 网络性能结果比较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网络演算的交换式以太网实时性分析 |
4.1 基于网络演算的网络性能分析 |
4.2 基于网络演算的交换式以太网实时性分析 |
4.2.1 数据模型 |
4.2.2 非抢占式优先级调度方法 |
4.2.3 微数据流的到达曲线 |
4.2.4 微数据流的服务曲线 |
4.2.5 级联系统中其他交换机的服务曲线 |
4.2.6 级联网络的服务曲线和时延上界 |
4.3 列车控制网络时延上界分析 |
4.3.1 交换式以太网列车控制网络拓扑结构 |
4.3.2 交换式以太列车网络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科研工作及论文发表情况 |
(9)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修程修制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概述 |
1.3.2 国内研究概述 |
1.3.3 轨道交通运用维修理论运用 |
1.4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车辆修程修制概念及分类 |
2.1 车辆修程的分类 |
2.2 车辆修制的分类 |
2.2.1 预防性(计划)修制 |
2.2.2 技术(状态)修制 |
2.3 维修方式 |
2.4 修程的确定依据 |
2.5 修程质保期 |
2.5.1 日检 |
2.5.2 双周检 |
2.5.3 月检 |
2.5.4 年检 |
2.5.5 架修 |
2.5.6 大修 |
第3章 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修程现状分析 |
3.1 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基本情况介绍 |
3.1.1 车辆工程概况 |
3.1.2 车辆各系统介绍 |
3.1.3 开通初期检修修程 |
3.2 车辆修程修制时段跨度的关键点 |
3.2.1 日检 |
3.2.2 双周检 |
3.2.3 月检 |
3.2.4 年检 |
3.3 各修程时段跨度梳理对比 |
3.4 现行修程修制生产组织 |
3.4.1 组织架构 |
3.4.2 职责说明 |
3.4.3 修程生产组织 |
3.4.4 地铁车辆运用和检修工作流程 |
3.5 西安地铁修程设置因素分析 |
3.5.1 运行时间和供车数的分析 |
3.5.2 检修供车能力分析 |
3.5.3 现行修程存在的问题 |
3.5.4 影响因素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修程修制优化方案 |
4.1 修程修制优化的必要性 |
4.2 修程修制优化的依据 |
4.3 修程修制优化的条件 |
4.4 修程修制优化的目标 |
4.5 修程修制优化概念理论 |
4.6 均衡修模块实施方案和步骤 |
4.6.1 方案设计构想 |
4.6.2 方案设计实施步骤 |
4.7 均衡修模块化设计 |
4.7.1 西安地铁车辆维修模块划分和数据采集 |
4.7.2 模块化检修组合优化 |
4.7.3 维修模块优化结论 |
4.8 修程修制优化可能造成的影响 |
第5章 西安地铁车辆修程优化实施效果评价 |
5.1 实施成果评估指标概述 |
5.1.1 车辆系统故障率 |
5.1.2 列车退出正线运营故障率 |
5.1.3 列车运营故障率 |
5.1.4 故障消号率 |
5.2 实施效果价值评估 |
5.2.1 列车利用率明显提升 |
5.2.2 列车的可靠性指标得到稳定提升 |
5.2.3 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
5.2.4 物资成本消耗定额化 |
5.3 价值评估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地铁列车车辆空调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工程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的工程背景 |
1.1.2 课题的意义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课题的成果 |
第二章 地铁列车空调系统原理与分析 |
2.1 列车空调系统简介 |
2.2 车载空调机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1 机组结构 |
2.2.2 地铁空调机组工作原理 |
2.3 变频空调的工作原理 |
2.3.1 定频空调的工作原理 |
2.3.2 变频空调的工作原理 |
2.4 列车空调控制系统的特点与分析 |
2.4.1 列车空调控制系统的特点 |
2.4.2 列车空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铁列车空调控制系统的硬件整体设计 |
3.1 列车空调机组硬件系统设计选型 |
3.1.1 空调机组的电机选型 |
3.1.2 传感器的选型 |
3.2 现场控制器ACCU的设计 |
3.2.1 ACCU部件组成 |
3.2.2 ACCU与变频电源的通讯 |
3.3 变频电源组件的选择与设计 |
3.3.1 输入滤波器 |
3.3.2 中间电压电源IVPS |
3.3.3 逆变器 |
3.3.4 主内部电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改进PI算法的变频变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
4.1 PI算法介绍 |
4.1.1 PI基本概念 |
4.1.2 PI与其他算法的比较 |
4.2 改进PI算法的应用 |
4.3 改进PI算法空调控制对比试验比较 |
4.3.1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 |
4.3.2 无扰动下改进PI控制算法与PI算法比较 |
4.3.3 控制系统鲁棒性分析 |
4.4 改进PI算法在控制系统中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位机软件设计 |
5.1 上位机功能概述 |
5.2 硬件环境的选型与设计 |
5.2.1 运行环境 |
5.2.2 软件环境 |
5.3 上位机软件功能与设计 |
5.3.1 登陆界面 |
5.3.2 可视化界面介绍 |
5.3.3 主要监控信息选项卡 |
5.3.4 系统测试选项卡 |
5.4 上下位机通讯 |
5.4.1 列车总线WTB |
5.4.2 多功能车辆总线MVB |
5.5 测试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国际列车的空调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列车气动作用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研究[D]. 刘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2]一种高速列车空调机组性能研究[D]. 郭潮.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3]高速列车车内压力波动特性仿真研究[D]. 杜雅娟.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4]地铁列车空调系统能耗计算方法研究[D]. 王晓山.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 [5]列车客室空气品质调查与净化方法研究[D]. 马硕. 青岛理工大学, 2013(07)
- [6]基于列车控制网络的高速动车空调控制系统的研究[D]. 崔磊. 河北工业大学, 2014(07)
- [7]基于以太网的列车通信网络性能研究[D]. 裴子秀.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8]高速动车组空调系统压力保护装置[J]. 曹艳华,李瑞淳. 国外铁道车辆, 2010(06)
- [9]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修程修制分析及优化[D]. 李彦武. 长安大学, 2019(07)
- [10]地铁列车车辆空调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 张晓佳.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