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淋巴管的研究与淋巴水肿的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靳松[1](2018)在《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实验研究和MTS继发下肢DVT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实验研究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管阻塞后淋巴回流障碍,过多的富含蛋白质的液体积聚于组织间隙所致。它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淋巴水肿大多原因不明,是由淋巴管扩张、瓣膜功能不全或缺如等先天发育不良所致。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常见病因包括丝虫病、外科手术、放疗、创伤、反复感染和肿瘤浸润转移等。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淋巴学会近年估计,全世界患淋巴水肿患者达1.4亿,约10%的患者属于先天性淋巴系统缺陷引起的原发性淋巴水肿;其余90%则属于继发性淋巴水肿,其中4500万人为丝虫性淋巴水肿(象皮肿),乳腺癌术后患上肢淋巴水肿者为2000万。淋巴水肿被WHO列为第二大致残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我国曾是丝虫性淋巴水肿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到本世纪初我国已基本消灭了丝虫病,目前已较难见到丝虫性淋巴水肿。然而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患者并未减少,随着接受外科根治性手术和(或)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不断增多,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有报道称,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在6%~30%,盆腔恶性肿瘤术后的发生率在1%~47%,头颈部肿瘤术后的发生率在22%~56%。以往世界各国虽对上述疾病进行了多方面治疗研究(包括外科手术),但仍无理想治愈的方法。因此探索淋巴水肿、乳糜尿的有效治疗药物仍是目前亟待攻克的关键性问题。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王培义课题组在长期治疗乳糜尿和淋巴水肿的实践中,根据祖国医学辩证施治和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法,研制应用消肿乳糜清片剂以每人9g/d、3次分服、1个月为1疗程的方法分别治疗乳糜尿315例和肢体淋巴水肿341例,经1~7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治愈率分别为98.41%、73.82%。近20年来,该课题组又在安徽、江苏等16个省、自治区,治疗观察淋巴水肿患者达3万余例,均获得了与上述结果大致相同的显着疗效。同时王培义等从中药药理学研究出发,运用现代医学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策略,研究发现中药消肿乳糜清片剂具有显着的抗炎、消肿、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激活并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对因缺氧受损的淋巴管内皮细胞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等多种功效。但受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未能将该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在本研究中对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疗效及分子机制进行探索。由于具有易于获取、成本效益高并可形成稳定的淋巴水肿等特点,啮齿类动物模型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放疗和手术的结合能有效地促进大鼠和小鼠后肢形成稳定的淋巴水肿。与后肢模型相比,Slavin等报道的啮齿类动物尾部淋巴水肿模型具有解剖和手术操作简单且重复性好的优点,已被广泛用于淋巴水肿的外科治疗、基因治疗和淋巴管生成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因此,我们采用鼠尾淋巴水肿模型进行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外科手术后淋巴水肿的疗效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表皮棘细胞层是皮肤中淋巴液循环和物质交换的场所。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在光学显微镜基础上结合了激光和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把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提高了 30-40%,其光学切片的性能可观察组织、细胞的三维结构。活体反射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可以无创性地显示表皮和真皮乳头层,其图像可达组织学分辨力。本研究应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皮肤淋巴水肿的状态和程度,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鉴于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危害及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本研究通过构建鼠尾淋巴水肿模型,研究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诊断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可行性,并探讨中药乳糜消肿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疗效及分子作用机制,为中医中药治疗淋巴水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研究内容1.建立鼠尾淋巴水肿模型并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进行评估研究;2.探讨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疗效;3.探讨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试验一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鼠尾淋巴水肿模型的评估研究1.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分组:选用6-8周龄的Wistar大鼠,通过外科手术切断并结扎鼠尾淋巴管建立鼠尾淋巴水肿模型。分为淋巴水肿组、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共3组,每组6只。2.鼠尾淋巴水肿的评估1)鼠尾直径变化率: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3、5、7、9、11、14、21、28、35、42天观察鼠尾皮肤的变化并用游标卡尺测量距根部20mm处鼠尾直径。鼠尾直径变化率=(术后鼠尾直径-术前鼠尾直径)/术前鼠尾直径。2)利用核素显像检测术后7天各组鼠尾淋巴回流变化。3)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术后7天各组鼠尾皮肤变化。利用ImagJ软件测量表皮棘细胞层灰度值,每张图片测量3次后取平均值。4)利用HE染色法观察术后7天各组鼠尾皮肤形态及结构的病理改变。5)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术后7天各组鼠尾皮肤组织中同源异型转录因子(Prospero-related homeobox 1,PROX1)的表达情况。利用 ImagJ软件测量PROX1染色淋巴管面积3次后取平均值。试验二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疗效及分子机制研究1.动物模型的建立、分组和药物干预:选用6-8周龄的Wistar大鼠,造模方法同试验一。分为治疗组:(1)低剂量消肿乳糜清片剂组、(2)中剂量消肿乳糜清片剂组、(3)高剂量消肿乳糜清片剂组;对照组:(1)淋巴水肿组、(2)地奥司明组、(3)空白对照组。共6组,每组8只。消肿乳糜清片剂低、中、高剂量组的给药剂量分别为1g/kg、2g/kg、4g/kg。地奥司明组的给药剂量为0.4g/kg。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1次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8天,观察疗效。2.干预后鼠尾淋巴水肿的评估1)鼠尾直径变化率: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3、5、7、9、11、14、21、28天观察鼠尾皮肤的变化并用游标卡尺测量距根部20mm处鼠尾直径。鼠尾直径变化率=(术后鼠尾直径-术前鼠尾直径)/术前鼠尾直径。2)利用核素显像检测术后28天各组鼠尾淋巴回流变化。3)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术后28天各组大鼠鼠尾皮肤变化。利用ImagJ软件测量表皮棘细胞层灰度值,每张图片测量3次后取平均值。4)利用HE染色法观察术后28天各组鼠尾皮肤形态及结构的病理改变。5)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术后28天鼠尾皮肤组织中同源异型转录因子(Prospero-related homeobox 1,PR0X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的表达情况。利用 ImagJ 软件测量PR0X1染色淋巴管面积和VEGF-C染色淋巴管灰度值3次后取平均值。研究结果试验一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鼠尾淋巴水肿模型的评估研究1.成功建立鼠尾淋巴水肿模型:淋巴水肿组术后第1天鼠尾开始出现肿胀,并逐渐加重,术后第7天达水肿高峰,严重者皮肤可出现水疱。随后鼠尾水肿逐渐消退,术后42天仅有轻度肿胀,伤口瘢痕愈合,但鼠尾皮肤发硬、纤维化。假手术组术后鼠尾轻度肿胀,术后7天伤口自行愈合。2.鼠尾淋巴水肿的评估结果1)鼠尾直径变化率结果:术后第1天,淋巴水肿组的鼠尾直径较正常对照组增加0.188,有统计学差异(P<0.0001);假手术组的鼠尾直径较正常对照组增加0.01,无统计学差异(P=0.5747)。术后第7天,淋巴水肿组的鼠尾直径较正常对照组增加0.595,统计学差异最大(P<0.0001);假手术组的鼠尾直径较正常对照组增加0.012,无统计学差异(P0.78)。2)核素显像结果:淋巴水肿组手术部位及远端皮内、皮下出现大量的示踪剂滞留,近端淋巴链及淋巴结未见显影。正常对照组鼠尾淋巴链显影清晰,盆腔巴结呈圆形或卵圆形,形态清楚。3)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正常对照组表皮层次清晰,棘细胞层细胞分布均匀,无扩大。淋巴水肿组表皮层次不清晰,棘细胞层细胞水肿扩大,透光度增加。淋巴水肿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术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4315)。术后第7天,淋巴水肿组较正常对照组增加25.32,两组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69),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术后第7天无统计学差异(P>0.5667)。4)HE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真皮与表皮之间的界限存在;表皮与真皮细胞之间没有增加的细胞,没有扩大的细胞核和过度角化。淋巴水肿组的皮肤有明显的急性炎症变化:表皮有水肿、过度角化和海绵化,表皮和真皮连接不均匀,真皮乳头延伸,以及在骨和表皮之间有2-3倍的组织扩张。细胞结构有显着的变化,可观察到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同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在靠近中心的区域可观察到肉芽组织。5)PROX1免疫组化结果:术后第7天,淋巴水肿组平均淋巴管数为4.333 ±0.816,正常对照组为0.833 ±0.408,假手术组为1.000 ± 1.095。淋巴水肿组较正常对照组增加3.5,两组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1),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术后第7天无统计学差异(P=0.7)。淋巴水肿组平均淋巴管面积为0.037± 0.010mm2,正常对照组为0.006 ± 0.004mm2,假手术组为0.007 ± 0.006mm2。淋巴水肿组较正常对照组增加0.031,两组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01),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术后第7天无统计学差异(P=0.70279)。试验二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疗效及分子机制研究1.干预后鼠尾的外观变化:除正常对照组外,余各组术后第1天鼠尾均开始出现肿胀,并逐渐加重,淋巴水肿组肿胀最重,高剂量消肿乳糜清片剂组最轻。术后第7天达水肿高峰,随后鼠尾水肿逐渐消退,术后28天仅有轻度肿胀,伤口瘢痕愈合。2.干预后鼠尾淋巴水肿的评估结果1)鼠尾直径变化率结果:术后第1天,空白对照组鼠尾直径变化率较淋巴水肿组下降0.21(P<0.0001),余各组与淋巴水肿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7天,各组鼠尾直径变化率均较淋巴水肿组降低,其中高剂量组降低0.17(P<0.0001),有统计学差异。与淋巴水肿组相比,低剂量药物组鼠尾直径变化率在术后28天降低0.02(P=0.1657)。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淋巴水肿的程度逐渐减轻,中剂量药物组鼠尾直径变化率在术后28天降低0.04(P=0.01),高剂量组鼠尾直径在术后28天降低0.12(P<0.0001),有统计学差异,未发现阈值饱和效应。2)核素显像结果:术后28天淋巴水肿组、低剂量组:鼠尾远端皮内、皮下出现较多示踪剂滞留,鼠尾淋巴链出现不完全性中断,盆腔淋巴结未见显影。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地奥司明组:鼠尾淋巴链显影欠清晰,盆腔淋巴结部分显影。空白对照组:鼠尾淋巴链显影清晰,盆腔淋巴结呈圆形或卵圆形,形态清楚。3)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术后28天淋巴水肿组棘细胞层平均灰度值为200.80 ± 8.98,低剂量组为194.30 ± 12.54,中剂量组为192.81 ± 11.09,高剂量组为178.95 ± 11.57,地奥司明组为185.80 ± 11.93及空白对照组为178.50 ± 15.30。低剂量组灰度值在术后28天较淋巴水肿组降低6.5(P=0.2869),无统计学差异。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淋巴水肿的程度逐渐减轻,高剂量组灰度值在术后28天较淋巴水肿组降低21.85(P0.0008),有统计学差异。4)HE染色结果:术后28天淋巴水肿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鼠尾皮肤的HE染色表现:淋巴水肿表皮有不同程度水肿,表皮和真皮连接不均匀,真皮乳头延伸,以及在骨和表皮之间有组织扩张。细胞结构有变化,观察到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同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在靠近中心的区域可观察到肉芽组织。空白对照组、地奥司明组及高剂量组鼠尾皮肤的HE染色表现:真皮与表皮之间的界限存在;表皮与真皮细胞之间没有增加的细胞,没有扩大的细胞核和过度角化。5)PR0X1免疫组化结果:PROX1染色的淋巴管高倍镜(400×)表现为具有棕色内皮细胞染色的管腔。术后28天淋巴水肿组平均淋巴管面积为0.127 ±0.052mm2,低剂量组为 0.067 ± 0.059mmm2,中剂量组为 0.048 ± 0.046mm2,高剂量组为0.028 ± 0.017mm2,地奥司明组为0.033 ± 0.019mm2及空白对照组为0.008± 0.003mm2。与淋巴水肿组相比,低剂量组淋巴管面积在术后28天减少0.06(P=0.0036),有统计学差异。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淋巴水肿的程度逐渐减轻,高剂量组淋巴管面积在术后28天减少0.1(P<0.0001),有统计学差异。6)VEGF-C免疫组化结果:VEGF-C免疫组化阳性的高倍镜(400×)表现为淋巴管内皮细胞胞浆有棕黄色染色,且明显高于背景染色。术后28天淋巴水肿组平均灰度值为89.54 ± 15.24,低剂量组为114.89 ±7.20,中剂量组为116.72 ± 11.60,高剂量组为123.53 ± 12.25,地奥司明组为116.81 ± 13.11及空白对照组为32.87±9.31。与淋巴水肿组相比,低剂量组VEGF-C染色淋巴管平均灰度值在术后28天较淋巴水肿组增加25.3(P<0.0001),有统计学差异。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淋巴水肿的程度逐渐减轻,高剂量组平均灰度值在术后28天较淋巴水肿组增加33.99(P<0.0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使用切断并结扎鼠尾淋巴管的方法可成功构建鼠尾淋巴水肿模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可定性、定量地评估动物模型淋巴水肿的状态和程度。2.低剂量消肿乳糜清片剂对外科手术后鼠尾淋巴水肿有治疗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对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治疗作用也逐渐增加,高剂量消肿乳糜清片剂对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治疗作用最明显。3.消肿乳糜清片剂通过增加淋巴管内皮细胞VEGF-C的表达,促进淋巴管的形成与再生。第二部分MTS继发下肢DVT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May-Thurner综合征(May-Thurner syndrome,MTS)又称为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或 Cockett 综合征(Cockett syndrome),是指髂静脉长期受到前方髂动脉和后方第5腰椎的压迫,逐渐出现管腔的狭窄或闭塞,进而导致髂静脉及其以远静脉的回流障碍,并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髂血管胚胎发育的特点和特殊的解剖结构是MTS发病的主要原因。髂和脐血管系统均是胎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血管束。胚胎的静脉系统是由原始静脉系统发育而成的。原始静脉系统包括卵黄、脐带和主静脉系统。随着主静脉系统的不断发育,在第6至10孕周期骶尾部的下腔静脉和髂总静脉先后形成。与髂静脉发育不同,髂动脉系统起源于第5腰椎动脉。在胎儿发育的第5周,双侧脐动脉与髂内动脉建立通路,胎儿通过此通路将乏氧血运回母体。作为胎儿富氧血的主要来源,脐带系统对生命至关重要。考虑到上述特点,进化的压力使得脐血管系统优先于髂血管系统发育。为了首先保证脐血管系统与胎盘相连,髂血管系统在其形态与功能的发育上不得不做出让步。这可能是髂静脉被髂动脉横跨而过的潜在原因。虽然右髂总动脉压迫左髂总静脉是形成静脉嵴的直接原因,但右髂总动脉与腰椎之间的位置关系可能是形成MTS的真正原因。身体的其他部位同样存在动静脉并行,如股动脉与股静脉等。在股鞘中,股动脉的压力平均地转移到股静脉。然而在MTS中,由于紧贴腰椎,来自右髂总动脉的任何压力都可能转变成对左髂总静脉的压迫。MTS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常表现为突发下肢肿胀,腹股沟区、大腿部及腓肠肌区疼痛,皮温升高,严重者可出现股青肿或股白肿。18-49%的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左髂静脉受压造成的。如果DVT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有20%-40%的患者会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由长期下肢静脉高压所致,而PTS是下肢静脉高压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临床表现如下肢浅静脉曲张、肿胀、疼痛、色素沉着以及溃疡等。在有临床症状的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高达55%的患者合并近端血管的狭窄或阻塞,如髂静脉受压等,其中MTS约占所有病因的2%-5%。MTS的治疗包括外科重建和血管腔内手术治疗。在血管腔内手术未广泛开展之前,外科重建手术治疗MTS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适应证主要是针对有静脉闭塞症状且经保守或血管腔内治疗失败的病例。相关的外科手术术式包括:(1)Palma-Dale手术;(2)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3)右髂动脉后置吻合术;(4)髂动脉悬吊术;(5)髂静脉松解、衬垫减压术。Jost等(2001))通过分析1985年1月至1999年6月因髂静脉的良性狭窄或阻塞接受髂-腔静脉或下腔静脉重建患者的病历资料,指出外科重建手术的初期和3年通畅率分别为54%和62%。由于外科重建手术的创伤大、远期通畅率不高,目前MTS的患者首选血管腔内治疗,治疗失败后再考虑外科手术。对于确诊的MTS患者,通常先予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进行临时扩张,随后置入支架。有研究表示支架置入对治疗原发的髂静脉阻塞效果良好,6年的一期、辅助一期和二期通畅率分别为79、100和100%。MTS的患者通常会合并髂静脉及其以远静脉血栓形成,目前主要通过导管接触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lysis,CDT)或经皮腔内机械碎栓(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进行治疗。一些研究者已将上述不同的腔内治疗技术进行整合,如CDT联合支架置入、PMT联合支架置入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来自两个不同研究组的关于支架置入治疗血栓形成后髂静脉阻塞的报告:6年的一期、辅助一期和二期通畅率分别为57、80和86%;10年的一期、辅助一期和二期通畅率分别为83、89 和 93%。本研究的主要目的:(1)了解2014年6月-2016年9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146名急性下肢DVT患者的发病特点,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出鲁西南地区该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并期待发现新的规律。(2)探讨CDT和CDT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两种手术方式治疗MTS继发下肢DVT的疗效差别,并通过随访了解髂静脉支架的近期和中期通畅率。研究方法本研究经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收集从2014年6月-2016年9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146名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免除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效应指标包括:性别、年龄、高危因素、发病部位、D-二聚体、下肢静脉彩超、静脉造影、肺动脉CTA、髂血管CTA、导管接触溶栓、髂静脉支架置入及随访结果。利用EmpowerState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MTS并DVT组与非MTS并DVT组性别、年龄相比,两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9)。2.MTS并DVT组与非MTS并DVT组高危因素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9)。3.MTS并DVT组与非MTS并DVT组发病时间、部位相比,两组发病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0),两组发病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MTS并DVT组与非MTS并DVT组D-二聚体相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5.MTS并DVT组与非MTS并DVT组血栓类型相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MTS并DVT组与非MTS并DVT组髂血管CTA诊断MTS病例相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MTS并DVT组与非MTS并DVT组肺栓塞病例相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8.112例行肺动脉CTA的DVT患者分为MTS组与非MTS组,并进行对照分析。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发现,MTS(OR0.3,95%CI0.1-0.7;P=0.008)、右下肢DVT(OR 3.93,95%CI 1.1-14.6;P=0.0406)、D-二聚体中三分位组(OR2.8,95%CI 1.1-7.5;P=0.0343)是发生肺栓塞共同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调整模型中 MTS 与 PE 呈负相关(OR0.28,95%CI 0.11-0.71;P=0.0075);模型 1中 MTS 与 PE 呈负相关(OR 0,17,95%CI 0.04-0.68;P=0.0125);模型 2 中 MTS与 PE 呈负相关(OR 0.15,95%CI 0.03-0.71;P=0.016)。9.MTS并DVT组行导管接触溶栓治疗(CDT)的患者78例。术后随访时间1-24个月。随访69例,失访9例,随访率88.46%。行CDT+髂静脉支架置入的患者25例,术后随访时间1-24个月。随访25例,失访0例,随访率100%。本组病例术后1月、3月、6月、1年、2年支架一期通畅率均为100%。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CDT组和CDT+Stent组在不同时间点对VDS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本研究中,MTS好发于女性患者,容易继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中央型和混合型多见。髂血管CTA诊断MTS的准确性高。合并MTS的急性下肢DVT发生肺栓塞的机率低,MTS是影响肺栓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腔内治疗合并MTS的下肢DVT近期效果良好,通畅率高。
战祥毅,隋鑫,王文萍[2](2016)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临床上淋巴水肿分为原发性淋巴水肿和继发性淋巴水肿。原发性淋巴水肿均属先天性,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病因主要有淋巴管堵塞、淋巴结清扫术等手术创伤以及肿瘤放化疗等。乳腺癌相关性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轻者可随着侧支循环的建立而逐渐缓解,严重者可导致外观异常、乏力、疼痛、感觉异常、丹毒发作以及上肢功能
赵婷[3](2019)在《hucMSC-Ex促淋巴管再生修复淋巴水肿的作用及机制》文中认为目的:肢体淋巴水肿是一种由于淋巴管缺损或阻塞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发展的顽疾,主要表现为肢体局部肿胀以及功能受损。目前在淋巴水肿治疗方面尚缺乏理想措施,现有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均不能有效预防感染和纤维化等并发症。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人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derived exosome,hucMSC-Ex)促进淋巴管再生修复淋巴水肿的作用及机制,以期获得治疗淋巴水肿更有效且安全的方法。方法:(1)分离人脐带间质干细胞(hucMSCs),从hucMSCs培养上清中分离纯化hucMSC-Ex,采用透射电镜(TEM)、Nanosight纳米颗粒示踪分析仪观察hucMSC-Ex的结构,Western blot检测exosome特异表面标志CD9和CD63表达。环行切除Balb/C小鼠尾部淋巴管构建小鼠尾部淋巴水肿模型,水肿部位原位注射hucMSC-Ex,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观察hucMSC-Ex在小鼠尾部定位。(2)测量小鼠尾部切口原位及远端距切口1cm(D+10)和2cm(D+20)处尾部直径。收集水肿组织,HE染色观察水肿的修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LYVE-1阳性淋巴管并进行计数。(3)淋巴管内皮细胞(HDLECs)与hucMSC-Ex共培养,观察hucMSC-Ex对于HDLECs的增殖、迁移、淋巴小管形成及Ang-2表达的促进作用。(4)采用慢病毒转染过表达或敲减HDLECs中血管生成素2(Ang-2),观察Ang-2对于HDLECs增殖、迁移以及小管形成的调控作用。(5)过表达或敲减hucMSCs中Ang-2构建hucMSC-ExAng2和hucMSC-Exsh-Ang-2,观察hucMSC-ExAng-2或hucMSC-Exsh-Ang-2对HDLECs的增殖、迁移以及小管形成的作用,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DLECs中Ang-2、LYVE-1、Prox1、VEGFR3/p-Akt的表达。结果:(1)小鼠尾部淋巴管环切术后明显水肿,经hucMSC-Ex治疗后,损伤原位、D+10、D+20处尾部直径明显减小。HE染色结果显示,hucMSC-Ex组皮下水肿消退,淋巴管肿胀减少,尾部皮肤厚度明显变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ucMSC-Ex修复后LYVE-1(+)淋巴管数明显增多。(2)过表达Ang-2促进了HDLECs的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淋巴管生成能力增强;敲减Ang-2抑制了HDLECs的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淋巴管生成能力减弱。(3)Ang-2过表达的hucMSC-ExAng-2进一步促进了HDLECs的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而Ang-2敲减的hucMSC-Exsh-Ang-2作用后,HDLECs增殖、迁移以及小管形成能力明显减弱。(4)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hucMSC-Ex中含有大量Ang-2蛋白,且经hucMSC-Ex作用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Ang-2、LYVE-1、Prox1、VEGFR3和p-Akt表达均明显上调。结论:hucMSC-Ex可促进淋巴管生成修复淋巴水肿,其机制与hucMSC-Ex转运Ang-2调控淋巴管内皮细胞Prox1和Akt/VEGFR3通路活化有关。
邓景成,戴婷婷,曹卫刚[4](2016)在《淋巴水肿治疗的进展》文中提出淋巴水肿临床上并不罕见,其主要病因是淋巴管或淋巴结受到损害,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正常淋巴管一旦失去代偿能力,就会造成富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体内积聚,进而形成淋巴水肿。若不加以治疗,淋巴水肿可导致肢体进一步肿胀,皮下软组织纤维化、疼痛、感觉异常及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早期发现淋巴水肿对其预后十分关键,早期治疗也可以明显降低淋巴水肿的并发症。本文就淋巴水肿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巴特[5](2019)在《温针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温针灸治疗BCR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医治疗BCRL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临床中符合纳入标准的5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温针灸治疗,隔日1次,14天为一疗程,在疗程结束后做疗效评价,选取穴位以手足三阳经穴为主,兼取通关利节穴,患肢取穴:臂臑,极泉,尺泽,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全身取穴: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操作方法:极泉、尺泽、三阴交强刺激,其余穴位常规针刺。温针灸穴位: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对照组给予口服地奥司明治疗,每日2次,每次1片,0.45g/次,14天为一疗程,在一个疗程结束后做疗效评价。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并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进行上肢功能评定,患肢周径测量,观察中医疗法治疗BCRL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温针灸在治疗BCRL中的实际意义。结果1、患肢周径指标:数据分析后经t检验,治疗组结果表明,点A治疗前后组内无统计学差异(P>0.05),点B、C、D的治疗前后组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值组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结果表明,点A、B治疗前后组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点C、D的治疗前后组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值组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患肢周径差值组间比较,点A、B、C、D均有统计学差异;2、上肢功能评定:数据分析后经t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积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DASH的评分差值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上可得治疗组的缓解BCRL的效果优于对照组。3、治疗有效率:(1)患肢周径: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平均值为83.3%;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平均值为50%;点A、B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点C、D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有效率平均值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2)DASH为指标:治疗组为26人(86.7%),对照组14人(50%),得到的有效人数经卡方检验,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温针灸可以缩小BCRL的患肢臂围周径,缓解水肿症状;2、温针灸可以提高BCRL的上肢从事日常活动的能力;3、温针灸治疗BCRL疗效确切,且温针灸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绿色经济,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方琛[6](2014)在《四子散联合气压疗法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及疑难的并发症,发病率高,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观察四子散外敷的中医外治法联合肢体气压治疗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为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提供一个方便可靠的中医治疗方案。方法:将81例局部辩证为阴肿的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以四子散外敷的中医外治法联合肢体气压治疗,对照组则单纯运用肢体气压治疗,以4周为一个疗程,每周均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肢臂围、患肢疼痛程度(VAS评分)及显效时间,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水肿程度、总有效率、显效时间及疼痛缓解程度,并进行组间对比。所有研究数据及结果均采用PASW Statistics18.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若P<0.05则认为差异有显着性意义。结果:通过4周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数据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患肢水肿程度无论是组内对比还是组间对比,均有改善;根据肢体臂围的测量计算两组有效指数,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5.4%;治疗组中86.8%的患者在治疗1周后显效,对照组只有54.3%的患者在治疗1周后起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平均VAS得分为(0.71±0.61)分,低于对照组(1.42±0.61)分,以上观察指标组内或组间差异通过统计分析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分析研究结果,证明四子散外敷联合肢体气压治疗能更有效的改善上肢水肿,比单纯运用肢体气压治疗的对照组疗效更好,而四子散外敷能使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更快起效,并能更有效地缓解上肢淋巴水肿引起的肢体疼痛,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四子散外敷联合肢体气压治疗疗效确切,且操作简便、安全,药物价廉,患者接受程度高,是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一种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的治疗方案。
武宸屹,杜建时,韩冬梅[7](2019)在《原发及继发性外周淋巴水肿治疗现状》文中研究表明淋巴水肿是指淋巴系统的负载量超过了系统的运转能力,淋巴液无法得到有效运输,堆积在组织间隙从而导致患者局部或全身肿胀的病理过程[1]。间质液生成和运输间关系失衡可能有以下原因:①淋巴系统的物理性损伤(淋巴管或淋巴结)导致可供转运载体的减少;②淋巴管道阻塞;③先天性淋巴系统畸形。淋巴水肿分为原发和继发性淋巴水肿。
沈静[8](2019)在《基于朔望理论评价药艾、清艾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疗效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基于朔望理论观察、评价药艾和清艾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72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4例。药艾组采用药艾条温和灸治疗,清艾组采用清艾条温和灸治疗,气压泵组使用气压泵治疗,分别于每月农历朔日、初五、初十、望日、二十、二十五进行干预,一个月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共治疗12次。于治疗前、第3次治疗结束后、第6次治疗结束后、第9次治疗结束后、第12次治疗结束后、全部疗程结束后1个月测量并记录患肢臂围,患肢自觉肿胀VAS评分,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Piper疲乏量表评分。所有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三组臂围比较:(1)组内比较,药艾组、气压泵组治疗前后4点臂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艾组在肘横纹上10cm处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腕横纹、腕横纹上10cm、肘横纹处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两两比较,治疗前、治疗后4点处臂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腕横纹、腕横纹上10cm及肘横纹处治疗前后的臂围差值,药艾组与气压泵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肘横纹处臂围清艾组与气压泵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点臂围均值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肿胀感VAS评分:(1)组内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VAS肿胀感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间两两比较治疗后各访视点的VAS肿胀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3)患者QLQ-C30评分比较:组内比较,药艾组治疗前后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疲倦、疼痛、失眠、食欲丧失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艾组治疗前后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疲倦、疼痛、失眠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两两比较,在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疲倦方面评分药艾组与清艾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疲倦、疼痛、食欲、腹泻评分药艾组与气压泵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食欲、腹泻评分清艾组与气压泵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三组患者疲乏感方面:(1)组内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疲乏感总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为维度、情绪维度、感觉维度、认知维度四个方面,药艾组、清艾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两两比较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药艾、清艾可缩小患肢臂围,改善患肢肿胀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从多维度减轻患者疲乏感。
孔为民,张赫[9](2021)在《妇科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专家共识》文中指出下肢淋巴水肿是妇科肿瘤患者治疗后发生的一种常见的慢性不可逆转的并发症,具有慢性进展性和难治愈性,严重影响了妇科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据报道,全世界约2000万患者受下肢淋巴水肿影响。妇科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总发生率约25%,在某些特殊群体中可高达70%[1]。下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方法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方式、佩戴弹力袜、日常皮肤护理等。下肢淋巴水肿的治疗多采用综合疗法,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
程越,林方才,孙欣[10](2016)在《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诊疗现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乳腺癌诊断治疗水平的革新和生存率的提高,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作为影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首位并发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由于国内外仍缺乏共识,目前关于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治仍然是个挑战。本文针对乳腺癌术后相关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与治疗做一综述。
二、淋巴管的研究与淋巴水肿的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淋巴管的研究与淋巴水肿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实验研究和MTS继发下肢DVT的回顾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试验一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鼠尾淋巴水肿模型的评估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试剂及主要仪器设备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试验二 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疗效及分子机制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试剂及主要仪器设备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MTS继发下肢DVT的回顾性分析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1 |
英文论文2 |
(2)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保守治疗 |
1.1 物理疗法 |
1.1.1 烘绑疗法 |
1.1.2 功能锻炼 |
1.1.3 手法淋巴引流 |
1.1.4 间歇气压疗法 |
1.1.5 复合理疗 |
1.1.6 超激光照射 |
1.2 药物治疗 |
1.2.1 β-七叶皂苷钠类药 |
1.2.2 降纤药 |
1.2.3 黄酮类化合物 |
1.2.4 中药注射液 |
1.2.5 其他 |
2 手术治疗 |
2.1 重建淋巴管道 |
2.1.1 显微淋巴管移植 |
2.1.2 淋巴结移植术 |
2.1.3 皮瓣移植 |
2.1.4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
2.1.5 皮下组织钩剥松解 |
2.1.6 干细胞移植 |
2.2 去除病变组织 |
2.2.1 传统手术切除 |
2.2.2负压抽吸法 |
(3)hucMSC-Ex促淋巴管再生修复淋巴水肿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中英文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分泌的外泌体 |
1.1.1 间充质干细胞 |
1.1.2 MSC来源的外泌体 |
1.1.3 MSC-exosome与组织损伤修复 |
1.2 淋巴水肿 |
1.2.1 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 |
1.2.2 MSC与淋巴水肿 |
1.2.3 MSC-exosome与淋巴水肿 |
1.3血管生成素-2 |
1.3.1血管生成素-2 |
1.3.2 Ang-2 与淋巴管生成 |
1.3.3 Ang-2 信号通路 |
第二章 研究目的、方法、实验设计方案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实验设计方案及技术路线 |
2.4.1 hucMSC-Ex体内对淋巴水肿的修复作用的研究 |
2.4.2 hucMSC-Ex体外促进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及机制的研究 |
2.5 研究意义 |
第三章 hucMSC-Ex促淋巴管再生修复淋巴水肿的作用及机制 |
3.1 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细胞株 |
3.1.3 主要试剂及实验耗材 |
3.1.4 主要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培养 |
3.2.2 小鼠尾部淋巴水肿模型的建立 |
3.2.3 hucMSC-Ex的分离与鉴定 |
3.2.4 hucMSC-Ex注射治疗小鼠尾部淋巴水肿 |
3.2.5 HE染色 |
3.2.6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3.2.7 观察PKH26标记hucMSC-Ex在HDLECs中的定位 |
3.2.8 观察标记hucMSC-Ex在损伤小鼠中的定位 |
3.2.9 细胞慢病毒转染过表达/敲减Ang-2 |
3.2.10 hucMSC-Ex作用于HDLECs |
3.2.11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
3.2.12 细胞总RNA的提取 |
3.2.13 Western blot |
3.2.14 逆转录PCR |
3.2.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2.16 hucMSC-Ex_(Ang-2) 和hucMSC-Ex_(sh-Ang-2) 的分离与提取 |
3.2.17 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 |
3.2.18 细胞迁移实验 |
3.2.19 细胞成管实验 |
3.2.20 细胞免疫荧光 |
3.2.21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 |
3.3.1 hucMSC-Ex能减缓淋巴水肿 |
3.3.2 hucMSC-Ex对HDLECs的增殖、迁移以及小管形成的促进作用 |
3.3.3 hucMSC-Ex上调HDLECs中Ang-2 蛋白的表达水平 |
3.3.4 Ang-2 在hucMSC-Ex介导的体外促淋巴管生成中起关键作用 |
3.3.5 Ang-2 通过活化Prox1以及VEGFR3/p-Akt来发挥促进淋巴管生成的作用 |
3.3.6 hucMSC-Ex来源的Tie2也被转运到HDLECs中 |
3.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会议 |
(4)淋巴水肿治疗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非手术治疗 |
1.1 手法淋巴引流(Manual lymphatic drainage ,MLD) |
1.2 压迫疗法 |
1.3 烘绑疗法 |
1.4 低水平激光治疗(Low-level laser therapy,LLLT) |
1.5 复合理疗(Complex decongestive physiotherapy,CDP) |
1.6 药物治疗 |
1.7 中医治疗 |
2 手术治疗 |
2.1 重建淋巴管道 |
2.1.1 淋巴管-静脉吻合 |
2.1.2 显微淋巴管/静脉移植 |
2.1.3 显微淋巴结移植 |
2.1.4 干细胞移植 |
2.1.5 皮瓣/大网膜移植 |
2.2 去除病变组织 |
2.2.1 传统手术切除 |
2.2.2 负压抽吸 |
(5)温针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疗效评估指标 |
2.3 疗效判定标准 |
2.4 安全性评价观察指标 |
2.5 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治疗后结果 |
3.3 临床有效率 |
3.4 安全性评价结果 |
讨论 |
1.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1.1 对本病病名的认识 |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温针灸治疗乳腺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依据 |
3.选穴依据 |
4.结果及分析 |
5.安全性评价分析 |
6.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
7.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综述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Ⅱ |
附录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四子散联合气压疗法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1.1.1 流行病学 |
1.1.2 病因研究 |
1.1.3 诊断标准 |
1.1.4 治疗 |
1.2 中医研究概况 |
1.2.1 病因病机 |
1.2.2 辩证分型 |
1.2.3 中医治疗研究 |
1.3 小结 |
第二章 课题设计与方法 |
2.1 课题设计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纳入、排除标准 |
2.1.4 剔除标准 |
2.1.5 脱落标准及处理 |
2.1.6 样本量的估算 |
2.1.7 数据录入、统计分析方法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一般资料 |
2.2.2 水肿测量方法及水肿分级标准 |
2.2.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两组治疗前后患肢水肿程度对比 |
3.1.1 治疗前后患肢水肿程度的组内比较 |
3.1.2 治疗后患肢水肿程度的组间比较 |
3.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
3.2.1 治疗后患肢臂围差值的组间比较 |
3.2.2 治疗有效率的组间比较 |
3.3 两组显效时间对比 |
3.4 两组疼痛缓解程度对比 |
第四章 讨论 |
4.1 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 |
4.1.1 运用周长测量法作为淋巴水肿的测量方法 |
4.1.2 臂围测量点的选择 |
4.1.3 主观症状与客观标准相结合 |
4.2 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的中医辩证 |
4.2.1 全身辩证 |
4.2.2 局部辩证根据患肢的局部症状,可将上肢淋巴水肿主要分为阴肿与阳肿两个证型 |
4.3 四子散治疗脾虚蕴湿型淋巴水肿的作用机理及现代药理研究 |
4.3.1 脾虚蕴湿型淋巴水肿的病因病机 |
4.3.2 四子散的组方原则及作用机理 |
4.3.3 现代药理研究 |
4.4 四子散外敷联合气压治疗对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
4.4.1 四子散外敷联合肢体气压治疗对于早期、轻-中度水肿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
4.4.2 四子散外敷联合肢体气压治疗能更有效的改善上肢水肿 |
4.4.3 加用四子散外敷对治疗上肢淋巴水肿能更快起效 |
4.4.4 四子散外敷能更有效地缓解上肢淋巴水肿所引起的肢体疼痛 |
4.4.5 四子散外敷治疗上肢水肿安全性高 |
4.4.6 四子散外敷治疗与其他中医外治法相比的优势 |
4.5 小结 |
4.6 不足与展望 |
4.6.1 本研究不足之处 |
4.6.2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原发及继发性外周淋巴水肿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非手术治疗 |
1.1 综合性去水肿理疗 (CDT) |
1.2 MLD |
1.3 压迫疗法 |
1.3.1 IPC |
1.3.2 加压包扎 |
1.3.3 加压衣物 |
1.4 运动疗法 |
1.5 烘绑治疗 |
1.6 低剂量激光治疗 (LLLT) |
1.7 药物治疗 |
2 手术治疗 |
2.1 重建淋巴管道 |
2.1.1 淋巴管旁路术 |
2.1.2 皮瓣/大网膜转移术 |
2.1.3 干细胞移植术 |
2.2减容术 |
2.2.1 直接切除术 |
2.2.2 吸脂术 |
3 总结 |
(8)基于朔望理论评价药艾、清艾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疾病概念 |
2 流行病学概况 |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
4 危险因素 |
4.1 治疗相关危险因素 |
4.2 BCRL的非治疗性相关危险因素 |
5 诊断及分级标准 |
5.1 主观评估 |
5.2 客观评估 |
5.3 分级标准 |
6 预防与治疗现状 |
6.1 预防 |
6.2 药物治疗 |
6.3 物理治疗 |
6.4 手术治疗 |
7 小结 |
第二部分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传统医学研究进展 |
1.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病因病机 |
2.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辨证分型 |
3.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中医治疗 |
3.1 内治法 |
3.2 外治法 |
4.小结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设计方案 |
2.2 观察指标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入组情况 |
3.2 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3.3 疗效评价 |
3.4 安全性评价 |
4.结论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BCRL测量方法的选择 |
2 朔望灸理论的来源及应用 |
3 药艾组方的选择 |
4 艾灸补泻的具体操作 |
5 腧穴的选择 |
6 研究结果的探讨 |
7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妇科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与病因 |
2 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学改变 |
3 危险因素 |
4 分期 |
5 诊断及鉴别诊断 |
6 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发生概况 |
6.1 宫颈癌 |
6.2外阴癌 |
6.3 子宫内膜癌 |
6.4 卵巢癌 |
7 下肢淋巴水肿的防治 |
7.1 保守治疗及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 |
7.2 药物治疗 |
7.3 外科手术治疗 |
(10)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诊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BCRL的诊断 |
1. 1 客观标准 |
1.1.1周径测量法 |
1.1.2水置换法 |
1.1.3红外光电测量法 |
1.1.4生物阻抗频谱(BIS) |
1.1.5淋巴管造影和淋巴显像 |
1. 2 主观自查 |
2 治疗及预防 |
2. 1 非手术治疗 |
2.1.1综合消肿理疗(complex decongestive physiotherapy,CDP) |
2.1.2药物干预(pharmacotherapy) |
2.1.3水疗(aqua lymphatic therapy) |
2.1.4低剂量激光照射(low level therapy)和微波理疗(microwave physical therapy) |
2.1.5针灸和艾灸(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
2. 2 手术治疗 |
2.2.1切除减容术(ablative operations) |
2.2.2淋巴静脉吻合术(lymphatic venous anastomosis,LVA) |
2.2.3淋巴结移植术(lymph node transfer) |
2.2.4淋巴管旁路术(lymphatico-lymphatic bypass,LLB) |
2.2.5其他术式 |
2. 3 心理社会支持 |
3 结语与展望 |
四、淋巴管的研究与淋巴水肿的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实验研究和MTS继发下肢DVT的回顾性分析研究[D]. 靳松. 山东大学, 2018(02)
- [2]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治疗进展[J]. 战祥毅,隋鑫,王文萍. 临床军医杂志, 2016(12)
- [3]hucMSC-Ex促淋巴管再生修复淋巴水肿的作用及机制[D]. 赵婷. 江苏大学, 2019(03)
- [4]淋巴水肿治疗的进展[J]. 邓景成,戴婷婷,曹卫刚.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01)
- [5]温针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观察[D]. 巴特.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6]四子散联合气压疗法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D]. 方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7]原发及继发性外周淋巴水肿治疗现状[J]. 武宸屹,杜建时,韩冬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03)
- [8]基于朔望理论评价药艾、清艾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疗效的研究[D]. 沈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妇科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专家共识[J]. 孔为民,张赫.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02)
- [10]乳腺癌相关上肢淋巴水肿诊疗现状[J]. 程越,林方才,孙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