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89年我国生化药物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1](2021)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2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我国第一个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专家共识颁布。近年来PSC的临床研究提供了PSC新的研究数据和资料。为此,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学组组织专家组对近年来的文献证据进行了评估, 制定了本指南。本指南共有PSC推荐意见21条。为了利于鉴别PSC和Ig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IgG4-SC), 也附有IgG4-SC的10条推荐意见。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临床PSC和IgG4-SC的诊治提供参考和指导。
田倩倩[2](2021)在《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且发病率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为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加强心血管疾病管理工作刻不容缓,防控关口前移需从危险因素筛查和管理开始。大学生时期作为青少年到青年转型的关键时期,是健康行为和身体形态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大学生的心血管健康对其未来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研究目的基于国内首个大学生运动健康队列—上海体育学院校友健康队列,本研究旨在:(1)评估体育生和非体育生不同专业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流行特征;(2)从健康行为、饮食习惯、体力活动、身体成分、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分析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因素;(3)探究体脂率、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和关联关系;(4)寻找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切点,构建不同专业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研究方法实验一:选取上海体育学院校友健康队列研究中数据完整的受试者共计805人(男=421,女=384),对其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测试;利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受试者全身以及区域部位的肌肉量和脂肪量。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定义为两个及以上的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异常:血压升高、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血糖升高。评价体育生和非体育生各组的心血管代谢风险流行特征。实验二:除实验一的测试指标外,使用问卷调查评价受试者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通过佩戴7天加速度传感器客观测量体力活动包括:静坐行为、轻强度体力活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和高强度体力活动;利用身体素质测试系统评价受试者握力、最大肺活量、全身反应时、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最大摄氧量、仰卧起坐和立定跳远等身体素质。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评价各单项指标以及各个指标相互作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实验三:通过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体脂率、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以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为自变量,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为因变量作线性回归,分析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剂量-效应关系。计算受试者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同性别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Z分的总和)=平均动脉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空腹血糖;身体素质分数(同性别身体素质Z分的总和)=握力指数+最大摄氧量。将身体素质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前1/4的大学生为身体素质较高组,后1/4的大学生为身体素质较低组。参考诊断中国人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体脂率切点,将受试者分为低体脂率和高体脂率。将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联合分为: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和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通过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四组间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的差异。采用SPSS插件PROCESS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中是否存在相互中介调节作用。实验四:以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为金标准,使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在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价值。同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寻找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采用逻辑回归分析计算体脂率、握力指数和最大摄氧量的联合预测因子,使用Z检验对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体脂率与身体素质联合指标的AUC进行比较。以P<0.05具有显着性水平。研究结果1.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总体检出率为14.9%,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未见性别差异。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随BMI升高而升高,分别为:体重较轻(0.0%)、体重正常(11.1%)、超重(25.8%)和肥胖(47.2%);与BMI正常的同龄人相比,BMI正常但体脂率较高的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较高,代谢紊乱状态趋于肥胖人群。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19.1%)显着高于体育生(11.6%);心血管代谢风险存在运动项目差异,对抗性运动如篮球、足球等项目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检出率较高(23.3%),球拍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检出率较低(6.3%)。2.在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静坐行为和体力活动水平、身体成分以及身体素质等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因素方面,体脂率和身体素质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单因素逻辑回归结果发现,身体成分和身体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主要因素。其中,较高BMI(男生:OR=1.277,95%CI=1.152-1.416;女生:OR=1.239,95%CI=1.128-1.361)、体脂率(男生:OR=1.107,95%CI=1.063-1.153;女生:OR=1.095,95%CI=1.044-1.147)和Android脂肪率(男生:OR=1.083,95%CI=1.050-1.117;女生:OR=1.094,95%CI=1.052-1.139)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危险因素。较高的握力指数(男生:OR=0.524,95%CI=0.356-0.769;女生:OR=0.587,95%CI=0.391-0.880)和最大摄氧量(男生:OR=0.910,95%CI=0.866-0.957;女生:OR=0.867,95%CI=0.810-0.928)等身体素质水平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保护因素。多因素逻辑回归发现,体脂率和身体素质是相互影响心血管代谢风险的。3.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呈显着正相关,身体素质则与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呈显着负相关。体脂率升高则会引起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而最大摄氧量升高则会引起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的下降。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对心血管代谢风险既有独立又有联合的关联关系,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由高到低分别为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mean=1.70)、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mean=0.03)、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mean=-0.06)以及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mean=-0.54)。另外,在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中,体脂率具有中介效应,在男生中体脂率的贡献率为85.7%,在女生中为56.7%。在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中,身体素质的中介效应不显着。4.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均可用于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BMI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指标分别为:23.2 kg/m2(体育生男生)、22.0 kg/m2(体育生女生)、25.7 kg/m2(非体育生男生)以及23.3 kg/m2(非体育生女生);通过DXA法测量身体成分,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体脂率切点分别为16.3%(体育生男生)、22.7%(非体育生男生)以及35.2%(非体育生女生);Android脂肪率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分别为18.7%(体育生男生)、33.8%(体育生女生)、30.2%(非体育生男生)和42.1%(非体育生女生)。身体素质包括握力指数和最大摄氧量可显着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握力指数和最大摄氧量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可能存在专业和性别差异。握力指数诊断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为0.53,最大摄氧量诊断体育生男生和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为分别为41.2 m L/kg/min和28.3 m L/kg/min。关于体脂率、握力指数、最大摄氧量以及体脂率与身体素质联合指标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存在专业差异。在体育生男生中,体脂率与身体素质联合指标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作用大于单独的身体素质(最大摄氧量);而在非体育生男生和女生中,体脂率、身体素质(男生:握力指数,女生:最大摄氧量)以及体脂率与身体素质的联合指标均可作为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有效指标,且诊断价值无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有14.9%的体育院校大学生存在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情况,且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随BMI升高而升高;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显着高于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存在运动项目差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球拍类运动可能是降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适宜运动项目。2.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包括握力和最大摄氧量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的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最高。提示在大学生群体中,应该重视体脂率升高和身体素质下降带来的心血管代谢风险。3.确定了诊断体育生和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切点。分别为BMI(体育生男生:23.2 kg/m2,体育生女生:22.0 kg/m2,非体育生男生:25.7 kg/m2,非体育生女生:23.3 kg/m2);体脂率(体育生男生:16.3%,非体育生男生:22.7%,非体育生女生:35.2%);Android脂肪率(体育生男生:18.7%,体育生女生:33.8%,非体育生男生:30.2%,非体育生女生:42.1%);握力指数(非体育生男生:0.53)以及最大摄氧量(体育生男生:41.2 m L/kg/min,非体育生女生:28.3 m L/kg/min)。为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应用于临床心血管代谢风险评估提供了指导。
龚宇航[3](2021)在《黄芪-山楂预防给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究黄芪-山楂预防性给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影响,研究黄芪-山楂对近年发现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机理胰岛素抵抗、高雄血症、慢性炎症状态和肥胖等的影响,探讨黄芪-山楂的多靶点作用。从中医角度出发为PCOS的预防提供新的角度。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诱导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将3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黄芪组、山楂组和黄芪-山楂对药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大鼠普通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高脂饲料(60%kcal)喂养造模;黄芪组给予黄芪水溶液灌胃,山楂组给予山楂水溶液灌胃,黄芪-山楂对药组给予黄芪-山楂水溶液灌胃。药物干预时间为15周。实验过程中每周动态大鼠空腹体重和24h摄食量;从第8周开始,对所有大鼠连续进行3个周期的阴道涂片观察;8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INS、T、IL-6和TNF-α。15周药物干预结束后,取大鼠卵巢、子宫和生殖器周围脂肪,称量其湿重,计算卵巢指数、子宫指数和生殖器周围脂肪指数;取一侧卵巢固定之后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INS、T、IL-6和TNF-α水平。结果1.体重及24h摄食量:各组大鼠之间体重存在明显差异(P=0.000),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空白对照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体重。山楂组大鼠在所有组别中的体重最大,黄芪-山楂在给药各组中的体重最小。大鼠24h摄食量分析随着时间的增加,空白对照组的24h摄食量最大,从第5周之后折线的总体变化趋势来看,山楂组的高脂饲料24h摄食量高于其余高脂饮食组,对药组24h摄食量则低于所有各组大鼠的24h摄食量。2.动情周期:连续进行3个周期的阴道涂片观察,空白对照组动情周期稳定,细胞发育形态正常;模型对照组动情周期延长至78天,且动情周期出现紊乱,细胞形态发育不良;黄芪组和对药组动情周期正常,且各类细胞形态发育正常;山楂组有近一半数量的大鼠出现动情周期延长,较长时间处于动情后期和动情间期等。3.空腹血清胰岛素:实验时间影响INS的浓度(P<0.05),8周各组大鼠均显着高于15周;而且不同组别间的INS浓度也存在显着差异(P=0.000),8周的大鼠黄芪组和对药组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和山楂组,15周的大鼠空白对照组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4.血清睾酮T水平:8、15周模型对照组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8周的大鼠黄芪组显着低于模型对照;15周的大鼠模型对照组和黄芪组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黄芪组和黄芪-山楂对药组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5.血清炎症因子的浓度: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完全不会影响IL-6的浓度(P>0.05),反而不同组别间的IL-6浓度存在显着差异(P=0.000)。8周的大鼠空白对照组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山楂组,模型对照组明显高于黄芪组、对药组。15周的大鼠空白对照组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黄芪组和山楂组,模型对照组显着高于黄芪组、山楂组和对药组。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完全不会影响TNF-α的浓度(P>0.05),反而不同组别间的TNF-α浓度存在显着差异(P=0.000),8周各组大鼠TNF-α浓度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15周各组大鼠的TNF-α的浓度存在显着差异(P=0.000),15周的大鼠空白对照组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黄芪组和对药组,模型对照组显着高于黄芪组和对药组。6.脏器指数:卵巢指数结果显示15周的大鼠空白对照组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黄芪组和对药组(P<0.05),黄芪组显着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子宫指数结果显示15周各组大鼠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生殖器周围脂肪指数结果显示15周的大鼠空白对照组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卵巢组织形态学分析:空白对照组各级卵泡数量丰富,发育正常,颗粒层细胞排列整齐、致密,少量卵泡扩张;模型对照组较多卵泡呈囊性扩张,结缔组织排列疏松。颗粒细胞层减少23层,膜细胞层增厚;黄芪组各级卵泡数量丰富,少量卵泡扩张;山楂组各级卵泡数量丰富,少量卵泡扩张,少量黄体颗粒细胞肿胀,胞质疏松淡染;对药组各级卵泡数量丰富,少量卵泡扩张。结论1.高脂饮食诱导PCOS造模情况:经过15周的高脂饮食诱导,模型对照组出现高雄激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在肥胖、IR和炎症因子等水平上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较好的复制了PCOS大鼠模型。2.黄芪、山楂和黄芪-山楂对药对于大鼠PCOS的影响:黄芪-山楂对药对于改善PCOS大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PCO、和高雄激素水平、糖脂代谢、高炎症水平等方面效果显着;黄芪对于PCOS大鼠的作用效果与黄芪-山楂对药较为接近;山楂在改善PCOS大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PCO和改善糖脂代谢效果较差,但是山楂长时间的使用是可以降低高雄激素水平和高炎症水平。
黄毅[4](2021)在《短气与STEMI患者PCI术后不良预后及心脑血管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汇总我国心脑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总体死亡情况数据,在此基础背景上研究短气症状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以及研究短气在评估成人居民远期心脑血管病死亡(cardiovascular mortality,CVM)风险中的价值。方法:一、中国CVDs相关死亡情况统计分析: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等数据库提取1990-2019年中国城镇、农村的CVDs相关死亡情况数据、2002-2019年中国冠心病相关死亡情况数据以及2002-2019年冠心病PCI及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治疗量数据后进行汇总分析并制表、绘制趋势图;二、短气与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院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选择2017年1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住院并行PCI术治疗的19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有无短气症状分为短气组和无短气组。比较两组间的基本资料和相关生化血液学检测数据以及PCI术治疗后院内复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和死亡。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STEMI患者PCI术后不良预后相关因素分析。三、短气与心脑血管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检索以普通成人居民为研究对象,短气为暴露因素,CVM及全因死亡(all-cause mortality,ACM)为主要结局指标的队列研究,以风险比(hazard ratio,HR)为评估短气与相关死亡风险的效应指标,提取各研究HR及相应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进行合并汇总分析,同时进行性别、年龄亚组分析。结果:一、1990-2019共30年间中国CVDs相关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13年后我国心脏病相关死亡率超过脑血管病;2002-2019年期间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在内的中国冠心病相关死亡率同样呈现升高趋势;2002-2019年期间,中国冠心病PCI治疗例数呈快速增长趋势。二、本研究最终纳入的190例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中,短气组31例,无短气组159例。短气组的入院心率、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Cr)、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血清D-二聚体水平以及Killip心功能≥II级发生率均高于无短气组(P<0.05)。22例患者在PCI术后发生院内复合临床不良事件,其中短气组7例,无短气组15例(22.6%vs 9.4%,P=0.074)。在具体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方面,短气组发生恶心心律失常4例,无短气组发生2例(12.9%vs 1.3%,P=0.005)。两组患者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CVDs危险因素史因素(模型一)后,短气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复合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43;95%CI:1.147,9.165;P=0.026),然而在原基础上校正体温、WBC、NLR、Cr、术前已溶栓等更多相关因素(模型二)后,短气作为独立危险因素的效应消失,而入院心率>100次/分、D-二聚体水平>0.55μg/m L以及入院Killip心功能分级≥II级均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复合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三、在短气与成人居民CVM及ACM相关性研究中最终纳入符合标准文献16篇,共17项研究,其中9项为短气与CVM相关性分析,16项为短气与ACM相关性分析。总计纳入401 682名有效研究对象。结果表明:相对于无短气者,日常有短气症状的成人居民发生远期CVM风险为1.57(合并HR)(95%CI:1.27,1.93;P<0.001),男性与女性的这一风险接近(男性HR:1.33;95%CI:1.11,1.59;P=0.002.女性HR:1.61;95%CI:1.29,1.99;P<0.001)。另一方面,相对于无短气者,日常有短气症状的成人居民发生远期ACM风险为1.48(合并HR)(95%CI:1.34,1.64;P<0.001),亚组分析显示男性与女性这一风险接近(男性HR:1.40;95%CI:1.29,1.52;P<0.001.女性HR:1.36;95%CI:1.15,1.61;P<0.001),而短气增加远期ACM风险在年龄<65周岁居民及年龄≥65周岁居民中也基本一致。(年龄<65周岁者HR:1.35;95%CI:1.22,1.48;P<0.001.年龄≥65周岁者HR:1.52;95%CI:1.11,2.08;P=0.01)。结论:(1)我国居民CVDs死亡负担仍十分沉重,心脏病已超过脑血管病成为我国首位疾病相关死因;(2)PCI量快速增长,我国冠心病年死亡率仍呈持续上升趋势;(3)短气可能是STEMI患者PCI术后不良预后危险因素之一,其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4)短气与成人普通居民远期CVM及ACM风险增加相关。
贺慧芬[5](2021)在《脑梗死患者MTHFR基因多态性对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疗效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卒中是造成我国成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脑梗死是卒中最常见的类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是引起卒中发生的一个可干预的影响因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通过参与甲硫氨酸循环从而影响体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水平以及叶酸的吸收利用。因此本研究分析合并HHcy的缺血性卒中患者MTHFR C677T的基因分布情况,探讨MTHFR C677T不同基因型卒中患者口服叶酸前、后的Hcy水平和变化幅度,以及各基因型患者口服5mg叶酸的治疗成功率,为临床工作中个体化治疗HHcy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合并HHcy的脑梗死患者,共收集到符合入排标准的患者152例,根据MTHFR C677T的基因型,将患者分为A(CC型)、B(CT型)、C(TT型)三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叶酸5mg/d,治疗周期为8周,所有参与者入院后检测Hcy水平以及血糖、血脂、肌酐等生化指标,治疗8周后来我院再次检验Hcy水平,按治疗后Hcy水平分为治疗成功和失败组。采用Excel表记录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生化资料,利用SPSS 26.0进行数据分析,比较MTHFR C677T不同基因型的HHcy患者服用大剂量叶酸干预治疗的疗效。结果:1.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史、BMI、血压、血糖、尿酸、肌酐、尿素氮、血脂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2.MTHFR C677T基因分布情况:入组的152例患者中,MTHFR C677T基因型中CC型患者40例,占总人数的26.32%;CT基因型患者共入组65例,占总人数的42.76%;TT基因型患者共入组47例,占总人数的30.92%;其中C、T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47.7%、52.3%。3.MTHFR C677T不同基因型患者Hcy在轻度、中度、重度升高的分布情况:三组患者Hcy水平均未分布在重度升高范围内,其中TT型患者Hcy水平分布在中度升高范围所占的比例明显较CC组和CT组高,而在轻度升高范围所占的比例明显较CC组和CT组低。4.Hcy含量与MTHFR C677T遗传多态性明显相关(P<0.05),其中C组Hcy含量分别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B组之间患者的Hcy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52例入选患者治疗前血浆Hcy含量为(22.30±6.45)μmol/L,服用叶酸片5mg/d后血浆Hcy水平为(16.83±4.29)μmol/L,补充叶酸8周后患者Hcy含量较基线水平下降约2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服用叶酸后C组Hcy水平下降幅度最大,约为27%,明显高于A、B组;但就治疗成功率而言,A组的治疗成功率最高,约为45%,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TT型脑梗死患者Hcy含量较CC、CT高;2.HHcy患者补充5mg/d叶酸后血浆Hcy含量降低,以TT型下降幅度最显着;3.MTHFR C677T中CC基因型的治疗成功率高于TT型和CT型,T等位基因增加了口服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失败性。
雍康[6](2021)在《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临床指标、粪便微生物及代谢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真胃左方变位(Left displaced abomasum,LDA)是奶牛产后常见疾病之一,由于该病淘汰率高、诊疗费用昂贵且治疗后产奶量恢复较慢,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手术整复通常用于该病的治疗。目前,关于LDA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多指标、多层次的系统性探究,特别是奶牛罹患LDA后肠道菌群与机体代谢之间的关系,以及手术整复后LDA奶牛肠道菌群和代谢的变化。为此,本试验首先调阅了四川某牧场3年内(2018~2020)与LDA相关的基础性数据,用以分析LDA的发病特点;接着监测了健康奶牛和LDA奶牛产奶量和临床指标的变化,用以揭示LDA的临床特征;随后检测了健康奶牛与罹患LDA奶牛手术前后血液中生化参数、脂质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旨在评价LDA奶牛健康状况和手术疗效;最后分析了健康奶牛与罹患LDA奶牛手术前后粪便微生物组和血浆代谢物组的差异,并进行了生物学统计分析和功能解释,旨在进一步揭示LDA发病机理,并为手术疗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本试验取得的结果如下:1.此牧场3年间LDA的平均发病率为3.8%,夏季(7月至9月)和冬季发病率(11月至3月)较高。LDA与胎次(头胎牛多发,占64.75%)、泌乳天数(集中在产后35 d之内,占94.97%)、胎儿初生重(在37~48 kg之间的发生率较高,占69.78%)、BCS(产前BCS越高,发病率越高)和伴发疾病(酮病、生产瘫痪、子宫炎、乳腺炎等)有一定关联,与胎儿性别无关。左肷部开口真胃固定法整复LDA后成功率高(94.52%),产奶量恢复快,是治疗LDA的首选方法。2.经过临床检查、血液相关指标检测及产奶量监控发现,奶牛罹患LDA后,心率和呼吸数均增加,瘤胃蠕动次数减少,产奶量下降,出现了代谢紊乱(GLU、NEFA、BHBA水平明显升高)、肝、肾、胰腺功能受损(ALT、GGT、ALP、TBIL、BUN、CREA、CHOL、LIPA水平显着升高)、电解质失衡(Cl-、Ca2+、K+水平显着降低),同时产生了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皮质醇、组胺和MDA升高,SOD和GSH-Px活性下降)。手术复位14 d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液生化指标得到改善,氧化应激得到缓解且产奶量得到回升。3.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产后健康奶牛和罹患LDA奶牛手术前后粪便中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并对菌群菌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多样性分析表明,Health(产后健康)组、LDA-0(LDA揭发当天)组、LDA-14(LDA术后第14d)组奶牛粪便中微生物多样性和菌群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LDA-0组奶牛粪便微生物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度和种属差异性。对门、科、属三个分类水平上最大丰度排名前10的物种进行分析发现,相对于Health组,LDA-0组奶牛粪便中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蓝菌门(Cya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p-2534-18B5菌科、艰难杆菌科(Mogibacteriaceae)、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和5-7N15菌属的丰度显着升高(P<0.05),而软壁菌门(Tenericutes)、螺旋体门(Spirochaetes)、TM7菌门、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的丰度显着下降(P<0.05)。与LDA-0组相比,LDA-14组奶牛粪便中Spirochaetes和密螺旋体属(Treponema)的丰度显着升高(P<0.05),Verrucomicrobia、Fusobacteria、p-2534-18B5菌科、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TM7菌门、Mogibacteriaceae和Oscillospira的丰度显着下降(P<0.05)。手术治疗后14 d,恢复到健康水平的微生物有Spirochaetes、Fusobacteria、Mogibacteriaceae、p-2534-18B5和Oscillospira。功能预测分析表明,罹患LDA奶牛的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速率显着上调。手术整复后,这两个代谢通路显着下调。4.采用UHPLC-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检测各组奶牛血浆中的代谢谱,统计分析结果显示Health组和LDA-0组之间共鉴定出102种差异代谢物,LDA-0组和LDA-14组之间共鉴定出65种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由氨基酸、氨基酸衍生物、脂质、核苷酸组成。罹患LDA的奶牛血浆脂质水平显着升高,氨基酸水平显着降低;手术矫正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氨基酸水平明显升高。代谢通路分析表明,奶牛在罹患LDA后亚油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以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发生了明显变化,手术治疗逆转了LDA奶牛的氨基酸和脂质代谢的变化。5.通过对58种血浆代谢物和16种肠道菌群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Moryella菌属、栖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rc4-4菌属等12个菌属与40%以上的代谢物存在显着性相关(P<0.05),说明这12个菌属是影响机体代谢的主要菌群。这些主要肠道菌属可能通过脂质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介导了奶牛能量负平衡、酮病及氧化应激,进而在LDA的致病过程和手术恢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石竹砚[7](2021)在《靶向纳米输递体系用于重大脑部疾病治疗的研究》文中提出脑部疾病是发生在脑部的异质性神经和精神障碍。在各类脑部疾病中,以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为代表的脑部肿瘤、以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D)为代表的脑部神经退行性疾病,全球患病人数高,造成的后果严重,尤其受到关注。现有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主要是由于游离药物在病灶/靶点部位的有效药物浓度较低。具体而言,药物的血液循环半衰期较短,药物在病灶部位的富集程度较低,药物对目标部位的靶向能力较差,药物在靶点部位的可控释药能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论文设计并构建了分别针对GBM、AD和PD的纳米输递体系用于药物和抗原的递送,并且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考察了体系的输递效率和治疗效果。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由聚(氨基酸)构建的微环境响应型的纳米输递体系包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用于GBM的治疗(DOX@PLSPL)。该纳米体系不仅能够延长药物的血液循环半衰期,提高药物在肿瘤病灶部位的富集,而且可以在病灶部位实现可控释药。DOX@PLSPL为水力学粒径约127 nm、形貌较均一的球形胶束。体系具有较高的载药效率(32.5%)和ROS响应释药能力。相较于游离药物DOX,体系显着提高了细胞胞吞效率(药物入胞效率提高1.8倍)。同时,体系具有与游离DOX相似的肿瘤细胞杀伤能力和较高的生物相容性。相较于游离DOX,DOX@PLSPL的药物血液循环半衰期延长了 2.3倍,在肿瘤病灶部位的药物富集提高了 3.1倍,并且将药物抗肿瘤能力提升了 1.75倍。此外DOX@PLSPL还表现出较高的生物安全性。(2)设计了一种靶向修饰的纳米输递体系包载抗原Tau多肽用于AD的免疫治疗(MPEG-Chol-MPLA-P)。该体系能够高效靶向抗原提呈细胞,有效刺激抗原提呈细胞成熟,激活免疫反应。MPEG-Chol-MPLA-P为水力学粒径约117nm的纳米颗粒。体系具有较高的抗原包载率(70.8%)和良好的抗原保护性。通过膜融合方式,体系显着提高了抗原的入胞效率(是游离抗原的3.2倍)。MPEG-Chol-MPLA-P能够有效刺激细胞成熟(CD40阳性表达提高了 3.7倍,MHCⅡ表达提高了 1.4倍),激活免疫反应。相较于游离抗原,MPEG-Chol-MPLA-P能够有效地诱导抗原提呈细胞迁移进入淋巴结,提高抗原在淋巴结的富集水平(是游离抗原的2.7倍)。此外,体系显着改善了 AD行为学水平:AD鼠体系治疗组的Morris水迷宫穿台次数提升4倍,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比例提升2倍。同时,MPEG-Chol-MPLA-P明显修复了 AD神经元损伤。(3)设计了一种具有ROS-酯酶双响应性的可示踪纳米杂化复合物负载基因-化学联合药物用于PD的协同治疗(GC-TRIO)。该纳米颗粒能够显着改善药物在脑部病灶的富集水平,并且具有在病灶部位可控释药的能力。GC-TRIO为水力学粒径约32 nm、形貌较均一的球形纳米颗粒。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siRNA负载能力和MRI灵敏性(弛豫率为对照组的2.1倍)。同时,体系表现出较好的血脑屏障跨越能力(神经元靶向效率提高1.6倍),明显提高了药物在胞内的内涵体逃逸能力和响应性释药能力,有效提升了病灶细胞的治疗效果(病灶细胞ROS水平下降15倍,线粒体功能恢复8.6倍,α-syn含量下降8.7倍)。此外,GC-TRIO在PD鼠表现出明显的脑部病灶药物富集作用和磁共振示踪能力。综上所述,论文根据GBM、AD和PD的治疗瓶颈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治疗策略,并且通过纳米输递体系将所包载的药物/抗原有效输送至目标部位,显着提高了靶点细胞的有效药物/抗原浓度,明显改善了疾病治疗的效果,为今后脑部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刘左[8](2021)在《强骨宝方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骨密度及骨代谢水平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强骨宝方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椎体骨密度及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椎体成形术后椎体骨量进一步丢失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期间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福州市第二医院脊柱外科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并符合标准、自愿参加该课题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60例老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与试验组术后均采用统一的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包括福美加片以及醋酸钙胶囊口服。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试验组使用强骨宝方治疗3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一天的椎体骨密度、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及β-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和两组术后6个月的椎体BMD、血清PINP及β-CTx,整理所得数据,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客观评价强骨宝方在PVP术后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时长、手术节段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前、术后第一天两组患者的椎体BMD及血清PINP、β-CTx水平组间对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椎体BMD: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椎体BMD数值较术后第一天均有升高(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椎体BMD数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增长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3、血清PINP及β-CTx: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血清PINP水平较术后第一天保持一致(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血清PINP水平较术后第一天下降(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血清β-CTx水平较术后第一天均有下降(P<0.05)。试验组在术后6个月的血清PINP、β-CTx水平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强骨宝方联合福美加片及醋酸钙胶囊口服抗骨质疏松治疗和单纯福美加片及醋酸钙胶囊口服抗骨质疏松治疗均能提高老年女性OVCF患者椎体成形术后的椎体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水平。但中药强骨宝方联合福美加片及醋酸钙胶囊口服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福美加片及醋酸钙胶囊,证明强骨宝方在促进抗骨质疏松治疗方面有确切的效果。
张璐[9](2021)在《鸡源沙门氏菌血清型、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指出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和食源性病原菌,对禽类养殖业和人类的健康危害巨大。其血清型众多,不同血清型对鸡的致病性不同。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使得沙门氏菌耐药水平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对我国多年代、多地区鸡源沙门氏菌血清型和耐药性的系统分析较少,因此研究我国鸡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变化趋势,有利于为我国沙门氏菌流行病学的研究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生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析细菌全基因组序列(WGS)提供了技术支持,尤其在沙门氏菌的血清分型、耐药性以及分子分型等方面,WGS测序与生物信息技术的结合(WGS测序分析技术)能够快速、简便地分析并得出结果,且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研究沙门氏菌流行性、耐药性、分子分型等方面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本研究收集我国不同地区近50年的鸡源沙门氏菌,运用常规检测方法和WGS测序分析技术进行了血清型、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等方面的分析,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收集1970~2020年北京、广东、江苏等11个省市的鸡源沙门氏菌412株,复苏鉴定后分别用平板凝集方法、WGS测序分析技术对沙门氏菌进行了血清分型,并对两种分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年代、不同地区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分布不同,2000年前和2000年后沙门氏菌的优势血清型分别为鸡白痢和肠炎,四川、北京等6个地区的优势血清型均为肠炎,广东、江苏主要为鸡白痢。两种血清分型方法的总体符合率为94.9%。此外,本研究还对液相芯片分型技术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均低于平板凝集方法和WGS测序分析技术。其次,运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WGS测序分析技术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近50年的鸡源沙门氏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对磺胺异恶唑、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对美罗培南敏感;不同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水平差异较大,其中肠炎沙门氏菌对粘菌素、奥格门汀、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鸡白痢沙门氏菌,而对磺胺异恶唑的耐药率低于鸡白痢沙门氏菌。不同年代、不同地区分离株的耐药性不同,除黏菌素外,沙门氏菌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对磺胺异恶唑、四环素和粘菌素的耐药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WGS测序分析技术预测的耐药性结果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的总体符合率为94.1%,其中对于耐药基因与耐药性具有明显相关性的药物(磺胺类、β-内酰胺类和四环素类),两种结果的一致性较高,而对于染色体突变等其他原因导致的药物(黏菌素)耐药性,结果一致性较差。然后,利用WGS测序分析技术进行了沙门氏菌的分子分型、毒力基因和噬菌体分型的研究,并与分子分型、血清型、耐药性等结果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沙门氏菌的分子分型结果具有多样性,其中多序列位点分型(MLST)分型方法共鉴定出26种ST型,优势型为ST11,沙门氏菌的ST型与血清型和分离地区之间具有相关性;沙门氏菌携带多种毒力基因,所有菌株均携带inv A、mgt C、mis L基因;超过半数的沙门氏菌携带前噬菌体500465-1;对沙门氏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血清型、耐药性、毒力基因等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不同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的进化时间和分支,其中肠炎沙门氏菌进化时间最早,相同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具有较高的亲缘性,未发现沙门氏菌的SNP与耐药性和毒力基因之间的明显相关性。总之,本研究对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鸡源沙门氏菌进行了血清型、耐药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并比较分析了常规方法和WGS测序分析技术的优劣,为我国鸡源沙门氏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性研究及WGS测序分析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陈丽斌[10](2021)在《基于“脉腑”与“脾脉相关”理论探讨中风病脑脉燥变机制及健脾益智法调节MCAO大鼠内皮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理论研究部分目的:旨在从脑脉的部位和生理特点的角度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脑脉燥变的机制及防治方法。通过梳理中医脉腑理论,探讨脾脉相关的内涵,分析IS的病位特点,提出中风“燥”之因机说,阐明IS的基本病理与脾关系密切,确立脾虚而脉燥在IS病理变化中的主导地位,总结出健脾益智法可以通过健脾润脉祛燥改善脑脉燥变,达到治疗IS目的的理论依据。方法:梳理中医脉腑理论以及脾脉相关的理论认识,分析脑脉的部位和生理特点,利用“取象比类”这一中医学原创思维,从“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内燥病机理论深入探讨以脾虚为主导的脑脉燥变与IS的内在联系,结合健脾益智汤的组分、组方分析和导师团队的前期研究基础,为健脾益智法从健脾润脉祛燥角度治疗IS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脉腑有常与变的生理特性。2.脾脉之间有着“以营为基、以濡为性、摄血纳津、以脾统脉”的相关深层内涵。3.脑脉因其独特的部位及生理特点,存在着易燥易变的局部病变机制,以脾虚为主导的脑脉燥变是中风病的基本病理和深危病机特点。无论是从脾之太阴濡脉、脾之藏营养脉、脾之散精通脉的机理,还是现代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都可为健脾润脉祛燥论治IS提供充分的依据。健脾益智汤的药物组分含有对IS有效的成分,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都有良好收效。实验研究部分目的:通过复制SD大鼠MCAO模型,采用神经功能受损评分、硝酸还原酶法、免疫组织化学法、酶联免疫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Western印迹杂交法,旨在观察血管内皮生物活性物质、生长因子、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探讨健脾益智法对改善内皮功能以及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lank)、模型组(Model)、盐酸法舒地尔组(Hydrochloride fasudil,HF)、健脾益智组(JPYZ),采用Zea Longa法复制大鼠MCAO模型。Blank组给予标准饲料和自主饮水,其余各组术后清醒即开始给药,分别持续3天、7天、14天,14.4m L/kg/d,每日1次。HF组腹腔注射盐酸法舒地尔混悬液(14.4m L/kg/d),JPYZ组灌胃健脾益智汤(14.4m L/kg/d),Model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采用硝酸还原酶法观察和分析各组大鼠脑内NO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NOS、VEGF表达水平,ELISA检测VEGF含量,从内皮功能角度探讨健脾益智汤改善模型大鼠内皮功能的可能机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RhoA mRNA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ROCK2蛋白含量,从RhoA/ROCK2通路探讨健脾益智汤对模型大鼠内皮功能的可能调节机制。采用神经功能受损评分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Caspase-3的表达,从神经功能受损及细胞凋亡角度探讨健脾益智汤改善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可能机制。结果:1.NO、eNOS、VEGF检测:与Blank组比较,Model组的NO、e NOS、VEGF水平升高,差异显着(P<0.01);与Model组比较,HF组、JPYZ组的NO、eNOS、VEGF(免疫组化法)的水平升高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组和JPYZ组对NO、eNOS、VEGF的影响趋势大致相同,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疗效越好。2.RhoA mRNA、ROCK2检测:与Blank组比较,Model组的Rho A m RNA、ROCK2水平升高,差异显着(P<0.01);与Model组比较,HF组、JPYZ组的Rho A mRNA、ROCK2水平降低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组和JPYZ组对Rho A、ROCK2均有抑制作用。3.神经功能受损评分和Caspase-3检测:与Blank组比较,Model组的神经功能受损评分、Caspase-3水平升高,差异显着(P<0.01);与Model组比较,HF组、JPYZ组的神经功能受损评分、Caspase-3水平均有降低,在14d时间点降低最为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组和JPYZ组对神经功能受损评分和Caspase-3的影响趋势大致相同,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表现出更好的保护作用。结论:1.脉腑有常与变的生理特性。2.脾脉之间有着“以营为基、以濡为性、摄血纳津、以脾统脉”的相关深层内涵。3.脑脉因其独特的部位及生理特点,存在着易燥易变的局部病变机制,与心肾之水火不交、脾肺之燥湿不济皆有关系,但脾虚湿不济燥是其根本原因,以脾虚为主导的脑脉燥变是中风病的基本病理和深危病机特点。脑脉燥变可认为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脾之太阴濡脉、脾之藏营养脉、脾之散精通脉可达到脑脉祛燥防变的目的,从脾论治IS有理据可依。兼之健脾益智汤中的各个组分药物含有对IS有效的成分,其配伍应用能健脾润脉祛燥,改善内皮功能障碍,改善IS脑脉燥变的病理状态,减轻诸多病理因素的损害,同时调动脾气的作用以主动修复脑脉燥变的损伤,防止突发风症,对IS发挥整体的治疗作用。4.SD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模方式成功复制了MCAO模型,健脾益智汤可有效改善MCAO大鼠的神经功能受损症状。5.健脾益智汤可能通过升高NO、eNOS、VEGF的水平,抑制RhoA、ROCK2和Caspase-3的活化,使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得以改善,达到保护作用。
二、1989年我国生化药物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89年我国生化药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问题的提出 |
3.研究目的 |
文献综述 |
1.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情况 |
2.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
2.1 心血管疾病的不可控因素 |
2.1.1 年龄与心血管疾病 |
2.1.2 性别与心血管疾病 |
2.1.3 种族与心血管疾病 |
2.1.4 家族史、基因与心血管疾病 |
2.2 心血管疾病的可控因素 |
2.2.1 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 |
2.2.2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
2.2.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 |
2.2.4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疾病 |
2.2.5 饮食与心血管疾病 |
2.2.6 吸烟、饮酒与心血管疾病 |
2.2.7 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 |
2.2.8 身体素质与心血管疾病 |
3.心血管代谢风险 |
3.1 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评估 |
3.1.1 心血管代谢风险评估标准 |
3.2 体脂率、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系 |
4.展望 |
第一部分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流行特征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体格检查 |
1.2.1 身高、体重 |
1.2.2 BMI |
1.2.3 血压 |
1.3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
1.3.1 空腹静脉血采集 |
1.3.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1.4 心血管代谢风险定义 |
1.5 身体成分 |
1.6 统计方法 |
2.实验结果 |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
2.2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检出率 |
2.3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性别差异 |
2.4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BMI差异 |
2.5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体脂率差异 |
2.6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专业差异 |
2.7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运动项目差异 |
3.分析与讨论 |
3.1 成年初期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
3.2 青年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流行率 |
3.3 性别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
3.4 BMI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
3.5 体脂率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
3.6 运动项目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
4.小结 |
第二部分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体格检查 |
1.2.1 身高、体重 |
1.2.2 BMI |
1.2.3 血压 |
1.3 问卷调查 |
1.3.1 健康行为 |
1.3.2 饮食习惯 |
1.4 体力活动 |
1.5 身体成分 |
1.6 身体素质 |
1.6.1 握力 |
1.6.2 最大肺活量 |
1.6.3 全身反应时 |
1.6.4 坐位体前屈 |
1.6.5 闭眼单脚站立 |
1.6.6 最大摄氧量 |
1.6.7 仰卧起坐 |
1.6.8 立定跳远 |
1.7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
1.7.1 空腹静脉血采集 |
1.7.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1.8 心血管代谢风险定义 |
1.9 统计方法 |
2.实验结果 |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
2.2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2.2.1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
2.2.2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单因素逻辑回归 |
2.2.3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 |
2.3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2.3.1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
2.3.2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单因素逻辑回归 |
2.3.3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 |
2.4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2.4.1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
2.4.2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单因素逻辑回归 |
2.4.3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 |
2.5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小结 |
3.分析与讨论 |
3.1 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3.2 体力活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3.3 身体脂肪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3.4 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4.小结 |
第三部分: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体格检查 |
1.2.1 身高、体重 |
1.2.2 BMI |
1.2.3 血压 |
1.3 身体成分 |
1.4 身体素质 |
1.4.1 握力 |
1.4.2 最大摄氧量 |
1.4.3 身体素质分数计算 |
1.5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
1.5.1 空腹静脉血采集 |
1.5.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1.6 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计算 |
1.7 统计方法 |
2.实验结果 |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
2.2 身体成分和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2.3 体脂率联合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2.4 体脂率在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 |
2.5 身体素质在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 |
3.分析与讨论 |
3.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对健康的重要作用 |
3.2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
3.3 体脂率在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中介效应 |
4.小结 |
第四部分: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模型构建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体格检查 |
1.2.1 身高、体重 |
1.2.2 BMI |
1.2.3 血压 |
1.3 身体成分 |
1.4 身体素质 |
1.4.1 握力 |
1.4.2 最大摄氧量 |
1.5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
1.5.1 空腹静脉血采集 |
1.5.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1.6 心血管代谢风险定义 |
1.7 统计方法 |
2.实验结果 |
2.1 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
2.1.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
2.1.2 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联合指标在诊断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
2.2 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
2.2.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
2.3 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
2.3.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
2.3.2 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联合指标在诊断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
2.4 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
2.4.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
2.4.2 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联合指标在诊断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
3.分析与讨论 |
3.1 体脂率在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 |
3.2 身体素质在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 |
3.3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在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
4.小结 |
全文总结 |
1 主要结论 |
2 研究创新点 |
3 局限性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一、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习经历 |
二、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
三、伦理委员会审批表 |
四、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五、健康行为量表 |
(3)黄芪-山楂预防给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1.多囊卵巢综合征简介 |
2.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2.1 中医方面 |
2.2 西医方面 |
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预防进展 |
4.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5.黄芪和山楂改善代谢的研究现状 |
6.研究目的及意义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 |
1.3 动物饲料 |
1.4 实验主要试剂 |
1.5 实验主要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法 |
2.1.1 实验分组与造模 |
2.1.2 各组大鼠给药方法 |
2.2 相关溶液的配制 |
2.2.1 黄芪溶液、山楂溶液、黄芪-山楂溶液的制备方法 |
2.2.2 美兰染色溶液制备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3.1 体重及摄食量 |
2.3.2 动情周期的观察 |
2.3.3 血清生化的检查 |
2.3.4 卵巢、子宫及脂肪重量 |
2.3.5 卵巢组织形态学观察 |
2.4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大鼠体重 |
3.2 大鼠24h摄食量 |
3.3 大鼠动情周期 |
3.4 大鼠血清生化指标 |
3.4.1 空腹血清胰岛素(INS) |
3.4.2 血清睾酮水平(T) |
3.4.3 血清炎症因子 |
3.5 脏器指数 |
3.5.1 卵巢指数 |
3.5.2 子宫指数 |
3.5.3 生殖器周围脂肪指数 |
3.6 卵巢组织形态学 |
4.讨论 |
4.1 造模情况 |
4.2 检查指标的意义 |
4.2.1 体重和 24h 摄食量 |
4.2.2 动情周期 |
4.2.3 血清睾酮 |
4.2.4 空腹血清胰岛素 |
4.2.5 血清炎症因子 |
4.2.6 脏器指数 |
4.2.7 卵巢形态学改变 |
4.3 实验结论 |
4.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药提取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述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短气与STEMI患者PCI术后不良预后及心脑血管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中国心脑血管病死亡情况统计分析 |
1.1.1 主要检索数据库 |
1.1.2 数据收集 |
1.1.3 运用MicrosoftOfficeExcel2007 分析数据并绘制图表 |
1.2 短气与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院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 |
1.2.3 统计学分析 |
1.3 短气与成人居民心脑血管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 |
1.3.1 文献检索 |
1.3.2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3.3 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 |
1.3.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中国心脑血管病死亡情况统计分析 |
2.1.1 中国 CVDs 相关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
2.1.2 中国冠心病死亡率呈现升高趋势 |
2.1.3 中国冠心病PCI治疗量快速增长 |
2.1.4 PCI与 CABG比值 |
2.2 短气与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院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
2.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数据比较 |
2.2.2 两组患者PCI术后院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
2.2.3 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复合不良事件风险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3 短气与成人居民心脑血管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 |
2.3.1 文献检索结果 |
2.3.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3.4 短气增加成人居民心脑血管病死亡风险 |
2.3.5 短气增加成人居民全因死亡风险 |
2.3.6 发表偏倚评价 |
3 讨论 |
3.1 我国CVDs死亡率持续上升的相关原因分析 |
3.2 短气与CVDs的相关性探讨 |
3.3 短气的健康风险评估价值探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相关血液学检测临床参考值 |
附录 (二) 队列研究的NOS(Newcastle-Ottawa Scale)评价标准 |
附录 (三) 不符合纳入标准文献共21 篇 |
附录 (四)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短气量表 |
附录 (五) 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短气量表 |
附录 (六) Fletcher量表 |
附录 (七)论文选题说明 |
综述 短气与心脑血管病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脑梗死患者MTHFR基因多态性对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主要检测指标及原理 |
2.3 一般资料的收集 |
2.4 分组方法与随访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情况比较 |
3.2 MTHFRC677T基因分布特征 |
3.3 MTHFR不同基因型患者Hcy在轻度、中度、重度升高的分布 |
3.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比较 |
3.5 三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及同型半胱氨酸与卒中预防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临床指标、粪便微生物及代谢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奶牛真胃变位及多组学技术在奶牛围产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1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研究进展 |
1.1 致病因素 |
1.1.1 品种 |
1.1.2 遗传因素 |
1.1.3 营养因素和围产期疾病 |
1.1.4 体况评分 |
1.2 发病机理 |
1.2.1 解剖学因素 |
1.2.2 真胃收缩无力 |
1.2.3 真胃体积扩张 |
1.2.4 氧化应激 |
1.3 诊断方法 |
1.4 预测因子 |
1.5 治疗方法 |
1.6 预后 |
2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
2.1 奶牛胃肠道菌群特点 |
2.1.1 瘤胃微生物的特点 |
2.1.2 反刍动物肠道菌群的特点 |
2.2 微生物组研究技术 |
2.3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围产期疾病的关系 |
2.3.1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真胃变位的关系 |
2.3.2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乳腺炎的关系 |
2.3.3 胃肠道菌群与奶牛酮病的关系 |
2.3.4 胃肠道菌群与瘤胃酸中毒的关系 |
3 代谢组学在奶牛研究中的应用 |
3.1 代谢组学技术 |
3.2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奶牛围产期疾病 |
3.2.1 揭示疾病发生机理 |
3.2.2 筛选疾病诊断标志 |
3.2.3 评价药物治疗效果 |
4 微生物组学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牧场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发病情况分析 |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数据收集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LDA发病情况 |
2.2 LDA对牧场经营的影响 |
2.3 LDA与胎次、泌乳天数、胎儿初生重和胎儿性别的关系 |
2.3.1 LDA与胎次的关系 |
2.3.2 LDA与泌乳天数的关系 |
2.3.3 犊牛初生重对LDA的影响 |
2.4 BCS与伴发疾病对LDA的影响 |
2.4.1 BCS对 LDA的影响 |
2.4.2 伴发疾病对LDA的影响 |
2.5 不同手术方法对LDA治疗效果评价 |
3 讨论 |
3.1 LDA发病情况及对牧场经济效益的影响 |
3.2 LDA与胎次、泌乳天数、胎儿出生重和胎儿性别的相关性 |
3.3 BCS与伴发疾病对LDA的影响 |
3.4 不同手术方法对奶牛LDA的治疗效果 |
4 小结 |
第三章 手术对真胃左方变位奶牛血液生化指标、氧化应激及奶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诊断方法与手术治疗流程 |
1.3 临床检查 |
1.4 血液样品及产奶量信息的采集 |
1.5 血清指标检测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床检查结果 |
2.2 血清能量指标分析 |
2.3 肝/肾/胰腺功能相关指标分析 |
2.4 血清电解质分析 |
2.5 氧化应激指标分析 |
2.6 产奶量分析 |
3 讨论 |
3.1 临床检查结果分析 |
3.2 血清能量指标比较 |
3.3 肝/肾/胰腺功能相关指标对比 |
3.4 血清电解质指标对比 |
3.5 氧化应激指标对比 |
3.6 奶产量分析 |
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揭示真胃左方变位手术对奶牛粪便微生物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的选择及饲养管理 |
1.2 奶牛LDA的诊断流程及手术治疗方法 |
1.3 样本采集 |
1.4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1.5 样本检测及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粪便细菌微生物序列及多样性分析 |
2.2 粪便微生物结构组成分析 |
2.3 粪便微生物结构差异性分析 |
2.4 粪便微生物菌群差异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粪便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比较 |
3.2 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粪便微生物在不同分类水平上的群落结构差异 |
3.3 真胃变位奶牛手术前后粪便中微生物菌群变化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血浆代谢组变化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1.3 主要分析软件 |
1.4 样本采集 |
1.5 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 |
1.5.1 样本预处理 |
1.5.2 上机检测 |
1.6 数据分析 |
1.6.1 数据预处理 |
1.6.2 数据处理 |
1.6.3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与鉴定 |
1.6.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质控分析 |
2.2 多元统计分析 |
2.3 单变量统计分析 |
2.4 差异代谢物筛选 |
2.5 代谢通路分析 |
2.6 相同代谢物变化和通路分析 |
3 讨论 |
3.1 氨基酸代谢 |
3.2 脂质代谢 |
4 小结 |
第六章 真胃左方变位奶牛代谢物组和微生物组关联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分析软件 |
1.3 肠道微生物数据筛选 |
1.4 血浆代谢物数据筛选 |
1.5 肠道微生物和血浆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张勇导师简介 |
曹随忠导师简介 |
(7)靶向纳米输递体系用于重大脑部疾病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脑部疾病概述 |
1.2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 |
1.2.1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概述 |
1.2.2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治疗现状 |
1.2.3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化学药物治疗的不足 |
1.2.4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的纳米药物输递体系治疗 |
1.3 阿尔茨海默病(AD) |
1.3.1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特征 |
1.3.2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免疫治疗现状 |
1.3.3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免疫治疗的不足 |
1.3.4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免疫治疗输递体系 |
1.4 帕金森病(PD) |
1.4.1 帕金森病(PD)的病理特征 |
1.4.2 帕金森病(PD)的治疗现状 |
1.4.3 帕金森病(PD)的药物治疗的不足 |
1.4.4 帕金森病(PD)的纳米药物输递体系治疗 |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1.5.1 立题依据 |
1.5.2 论文工作目标 |
第2章 聚合物纳米输递体系用于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聚合物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2.4 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赖氨酸-亮氨酸)poly(lysine-leucine)的ROS响应性的表征 |
2.2.5 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赖氨酸-亮氨酸)poly(lysine-leucine)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表征 |
2.2.6 具有ROS响应性并包载DOX的聚(赖氨酸-亮氨酸)纳米颗粒(DOX@PLSPL)的组装与表征 |
2.2.7 DOX@PLSPL的血清稳定性的考察 |
2.2.8 DOX@PLSPL的DOX载药效率检测 |
2.2.9 DOX@PLSPL的DOX响应性释放检测 |
2.2.10 DOX@PLSPL的体外评价 |
2.2.11 DOX@PLSPL的体内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物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3.2 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赖氨酸-亮氨酸)poly(lysine-leucine)的ROS响应性的表征 |
2.3.3 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赖氨酸-亮氨酸)poly(lysine-leucine)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表征 |
2.3.4 具有ROS响应性并包载DOX的聚(赖氨酸-亮氨酸)纳米颗粒(DOX@PLSPL)的组装与表征 |
2.3.5 DOX@PLSPL的血清稳定性的考察 |
2.3.6 DOX@PLSPL的DOX载药效率检测 |
2.3.7 DOX@PLSPL的DOX响应性释放检测 |
2.3.8 DOX@PLSPL的体外评价 |
2.3.9 DOX@PLSPL的体内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免疫治疗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靶向脂质分子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甘露糖苷(DSPE-PEG-Man)的制备与表征 |
3.2.4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MPEG-Chol-MPLA-P)的组装与表征 |
3.2.5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MPEG-Chol-MPLA-P)的体外评价 |
3.2.6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MPEG-Chol-MPLA-P)的体内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靶向脂质分子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甘露糖苷(DSPE-PEG-Man)的制备与表征 |
3.3.2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MPEG-Chol-MPLA-P)的组装与表征 |
3.3.3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MPEG-Chol-MPLA-P)的体外评价 |
3.3.4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MPEG-Chol-MPLA-P)的体内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因-化药联合递送体系用于帕金森病的可示踪协同治疗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 |
4.2.4 纳米颗粒的制备 |
4.2.5 纳米颗粒的表征 |
4.2.6 纳米颗粒的siRNA结合能力 |
4.2.7 体外模拟siRNA的ROS响应释放 |
4.2.8 GC-TRIO的质子缓冲效应 |
4.2.9 药物递送体系的体外评价 |
4.2.10 药物递送体系的体内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
4.3.2 SPIONs的合成与亲水转相 |
4.3.3 siRNA的负载与表征 |
4.3.4 药物递送体系的体外评价 |
4.3.5 药物递送体系的体内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引言 |
5.2 主要结论 |
5.3 创新点总结 |
5.4 今后的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补充数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强骨宝方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骨密度及骨代谢水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脱落标准 |
2.7 脱落、剔除病例处理 |
3 研究方法 |
3.1 随机分组及盲法 |
3.2 术前检查 |
3.3 手术方法 |
3.4 对照组 |
3.5 试验组 |
4 观察指标 |
4.1 基线数据 |
4.2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
4.3 指标评定时点 |
5 安全性观察与分级 |
6 统计学分析 |
研究结果 |
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
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
3.1 椎体骨密度检查结果比较 |
3.2 血清PINP检验结果比较 |
3.3 血清β-CTx检验结果比较 |
4 安全性观察及随访 |
讨论与分析 |
1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概述 |
2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OVCF 的临床应用 |
2.1 经皮椎体成形手术的作用机制 |
2.2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OVCF 的手术适应症 |
2.3 PVP治疗OVCF的临床疗效 |
3 PVP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 |
3.1 现阶段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 |
3.2 中医对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的辨证论治依据 |
4 强骨宝方组方思想初探 |
4.1 强骨宝方组成、处方分析 |
4.2 强骨宝方现代药理研究 |
5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基线情况分析 |
5.2 手术前后观察指标变化分析 |
5.3 术后用药期间观察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
5.4 研究结果的总体评价 |
6 创新性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鸡源沙门氏菌血清型、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沙门氏菌概述 |
1.2 沙门氏菌的流行状况 |
1.2.1 沙门氏菌的感染状况 |
1.2.2 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分布 |
1.3 沙门氏菌血清分型方法 |
1.4 沙门氏菌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 |
1.4.1 沙门氏菌的耐药性 |
1.4.2 沙门氏菌耐药机制 |
1.5 WGS测序分析技术在沙门氏菌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
1.5.1 MLST分型方面 |
1.5.2 毒力基因检测方面 |
1.5.3 SNP分型方面 |
1.5.4 噬菌体分型方面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鸡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分布及不同血清分型方法的比较 |
2.1 前言 |
2.2 材料 |
2.2.1 试验菌株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3 方法 |
2.3.1 沙门氏菌复苏鉴定 |
2.3.2 血清分型 |
2.4 结果 |
2.4.1 沙门氏菌的复苏鉴定 |
2.4.2 血清分型 |
2.5 讨论 |
2.5.1 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布 |
2.5.2 沙门氏菌血清分型方法比较 |
2.6 小结 |
第三章 鸡源沙门氏菌耐药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2.1 试验菌株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3 方法 |
3.3.1 药敏试验 |
3.3.2 全基因组测序、组装 |
3.3.3 耐药基因的检测 |
3.4 结果 |
3.4.1 耐药表型 |
3.4.2 耐药基因 |
3.4.3 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的符合率 |
3.5 讨论 |
3.5.1 沙门氏菌的耐药性 |
3.5.2 耐药基因型与耐药表型 |
3.6 小结 |
第四章 鸡源沙门氏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 |
4.2.1 试验菌株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及应用软件 |
4.3 方法 |
4.3.1 全基因组测序、组装 |
4.3.2 MLST分型 |
4.3.3 毒力基因分析 |
4.3.4 SNP分型 |
4.3.5 前噬菌体分型 |
4.3.6 不同方法分析结果的比较 |
4.4 结果 |
4.4.1 MLST分型 |
4.4.2 毒力基因分析 |
4.4.3 SNP分型 |
4.4.4 前噬菌体分型 |
4.4.5 不同方法分析结果的比较 |
4.5 讨论 |
4.5.1 MLST分型 |
4.5.2 毒力基因 |
4.5.3 SNP分型 |
4.5.4 前噬菌体 |
4.5.5 不同方法分析结果的比较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
5.2 |
5.3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基于“脉腑”与“脾脉相关”理论探讨中风病脑脉燥变机制及健脾益智法调节MCAO大鼠内皮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脉与脾脉相关研究 |
1.1 关于“脉”的概念形成 |
1.1.1 脉古代解剖之初始认知 |
1.1.2 结构之脉 |
1.1.3 功能之脉 |
1.2 脉腑理论钩玄 |
1.2.1 脉腑概念的形成 |
1.2.2 脉气是脉腑功能的高度概括 |
1.2.3 经络是脉腑网络结构的体现 |
1.2.4 脉腑之基本生理 |
1.2.5 脉腑之生理特性 |
1.3 脾脉相关的内涵研究 |
1.3.1 脾脉相关,以营为基 |
1.3.2 脾脉相关,以濡为性 |
1.3.3 脾脉相关,摄血纳津 |
1.3.4 脾脉相关,以脾统脉 |
2 中风病脑脉病变机理探析 |
2.1 中风病病位在脑脉 |
2.2 脑脉生理之特点 |
2.2.1 至阳清空,不容邪气 |
2.2.2 元神所藏,神机所发 |
2.2.3 脑脉居上,通于火燥 |
2.2.4 水湿居下,升达脑脉 |
2.3 中风脑脉病变因机学说剖析 |
2.3.1 中风“虚”因机说 |
2.3.2 中风“风”因机说 |
2.3.3 中风“火”因机说 |
2.3.4 中风“痰”因机说 |
2.3.5 中风“瘀”因机说 |
2.4 中风“燥”之因机新说探析 |
2.4.1 中风“燥”之因机新说提出的依据 |
2.4.2 脑脉病“燥”是中风病的基本病理 |
2.4.3 脑脉燥变是中风脉燥证的深危病机特点 |
2.4.4 脾虚而脉燥是脑脉燥变的病理主导 |
3 健脾润脉祛燥是健脾益智法防治中风病的重要内容 |
3.1 健脾养营润脉 |
3.2 健脾生津润脉 |
3.3 健脾祛瘀润脉 |
3.4 健脾化痰润脉 |
4 健脾益智法治疗中风病的实验基础 |
4.1 健脾益智汤的组分研究 |
4.2 健脾益智汤的组方研究 |
第二部分 健脾益智法调节MCAO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健脾益智法对MCAO大鼠脑内NO、eNOS及 VEGF的影响 |
1 目的 |
2 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
3 方法 |
3.1 动物分组 |
3.2 药物配制和给药 |
3.3 MCAO模型大鼠的复制 |
3.4 神经功能受损评分 |
3.5 取材 |
3.6 石蜡包埋 |
3.7 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NO含量 |
3.8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eNOS、VEGF表达情况 |
3.9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各组大鼠脑内VEGF表达水平 |
3.10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4.1 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大鼠脑内NO的含量 |
4.2 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内eNOS的表达情况 |
4.3 各组大鼠脑内VEGF表达情况 |
5 讨论 |
5.1 NO、eNOS、VEGF检测 |
5.2 干预药物 |
5.2.1 西药干预 |
5.2.2 中药干预 |
实验二 健脾益智法对MCAO大鼠RhoA mRNA和 ROCK2 蛋白的影响 |
1 目的 |
2 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
3 方法 |
3.1 动物分组 |
3.2 药物配制和给药 |
3.3 MCAO大鼠的复制 |
3.4 神经功能受损评分 |
3.5 取材 |
3.6 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RhoA mRNA的表达情况 |
3.7 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ROCK2 蛋白的表达情况 |
3.8 数据统计 |
4 结果 |
4.1 qPCR检测RhoA mRNA表达情况 |
4.2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内ROCK2 蛋白表达情况 |
5 讨论 |
实验三 健脾益智法对MCAO大鼠神经功能受损评分及Caspase-3 的影响 |
1 目的 |
2 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
3 方法 |
3.1 动物分组 |
3.2 药物配制和给药 |
3.3 MCAO大鼠的复制 |
3.4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3.5 取材 |
3.6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Caspase-3表达情况 |
4 结果 |
4.1 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受损评分 |
4.2 各组大鼠脑内Caspase-3 蛋白表达情况 |
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文献综述 内皮功能障碍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1989年我国生化药物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21)[J].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内科杂志, 2021(12)
- [2]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D]. 田倩倩.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黄芪-山楂预防给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影响[D]. 龚宇航.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短气与STEMI患者PCI术后不良预后及心脑血管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研究[D]. 黄毅.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5]脑梗死患者MTHFR基因多态性对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疗效的影响[D]. 贺慧芬. 延安大学, 2021(09)
- [6]真胃左方变位奶牛手术前后临床指标、粪便微生物及代谢变化的研究[D]. 雍康.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7]靶向纳米输递体系用于重大脑部疾病治疗的研究[D]. 石竹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8]强骨宝方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骨密度及骨代谢水平的研究[D]. 刘左.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9]鸡源沙门氏菌血清型、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张璐.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2021(01)
- [10]基于“脉腑”与“脾脉相关”理论探讨中风病脑脉燥变机制及健脾益智法调节MCAO大鼠内皮功能的研究[D]. 陈丽斌.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