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某些结构参数对大型锅炉炉膛出口烟温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斌[1](2021)在《大型电站锅炉炉膛辐射传热分区模型的改进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燃用煤种发生变化、运行方式改变、炉膛受热面结构和面积变化时,需要对新工况下的炉内热负荷分布、炉膛出口烟温等参数进行合理的预估。炉膛热力计算是进行锅炉其它部分计算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大型电站锅炉炉膛的热力计算及应用。针对当前大型电站锅炉的结构布置与燃烧特点,在苏联《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中米多尔分段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一维分区传热模型。沿炉膛高度方向从冷灰斗底部到折焰角分成5个区段,对每个区段采用热平衡方程迭代计算,分别考虑每个区段的传热与沾污情况,得到炉膛内烟气一维温度分布、水冷壁吸热量、壁面热负荷等重要参数。选择某600MW超临界压力煤粉炉,采用改进后的炉膛一维分区传热模型进行不同工况下的热力计算,并与传统零维模型计算结果对比。改进后的模型在100%BMCR、75%BMCR、50%BMCR三种工况下的误差分别为13K、12K、18K,相较零维模型误差更小,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得到不同工况下炉内其他重要参数,比如各区段的火焰黑度、炉膛黑度、工质进出口的温度、压力等。选择某600MW亚临界压力煤粉炉,针对实际运行中存在的再热汽温偏低的问题,综合分析后提出墙式再热器改造的方案。采用改进后的炉膛一维分区传热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工况下的炉膛出口烟温,利用计算结果进行再热器部分的热力计算。300MW负荷下,末级再热器出口汽温达到528℃,比改造前提高了 8℃;450MW负荷下,末级再热器出口汽温达到540℃;600MW负荷下,末级再热器出口汽温达到540℃。有效提高了再热蒸汽温度,保证机组经济运行。
谢晓强[2](2021)在《600MW前后墙对冲燃煤锅炉侧墙CO富集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电力生产以燃煤发电为主,燃煤发电约占每年发电总量的70%。目前,前后墙对冲燃烧是大型电站锅炉广泛采用的一种燃烧方式。在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中,各燃烧器单独组织气流结构、火焰相对独立,因而理论上应该实现较为均匀的燃烧过程和组分浓度分布。但在实际运行中,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普遍存在沿炉膛宽度CO浓度分布呈中间低、两边高的现象,燃烧均匀性并不理想,同时侧墙CO富集,加剧了水冷壁结渣、高温腐蚀的风险。本文针对上述现象,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侧墙CO富集机理与优化技术研究。首先,建立某600MW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全尺度数值模型,并对模型结果进行验证。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定义炉膛横向风、煤扩散与混合系数,探究风煤混合分布特性与CO分布特性的内在联系,发现炉内气流分布相对均匀,而两侧墙区域存在煤粉富集现象,煤粉的扩散差异导致了炉内燃烧程度不均,从而产生CO浓度偏差。采用氩气示踪法,研究了一、二次风、燃尽风的扩散过程,得出不同配风与煤粉的偏离程度,一次风与煤粉的偏离主要发生在侧墙中心,二次风则提前至炉膛中心,而燃尽风与煤粉的混合程度最差。基于炉膛气流结构特点,阐述了炉内CO分布规律的形成过程,并指出由前后墙风粉气流对冲形成的四角涡流是导致侧墙煤粉聚集,CO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其次,针对HT-NR3旋流燃烧器的气固流动特点,研究了旋流强度、内二次风率、一次风率以及外二次风扩口角度对炉内风煤流动与混合过程的影响。减小旋流强度可以使燃烧器气流外围的煤粉比例减少,侧墙区域的煤粉比例随之减少。当旋流强度由0.8降至0时,燃烧器区域侧墙风煤混合系数由1.43降至1.21。而内二次风率对炉内风煤分布则几乎没有影响。一次风率增加将使炉膛中心烟气上升动量增强,煤粉向侧墙的扩散程度减小,一次风率由原23%提升至27%,燃烧器区域侧墙风煤混合系数由1.37减少到1.18。减小外二次风扩口角度同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煤粉向侧墙的扩散程度,但与其它参数的调解效果一致,均无法消除侧墙富燃料状态。再次,针对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内CO浓度偏差,采用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二次风碗式配风对炉内风煤混合与燃烧过程的影响。碗式配风能够有效减轻燃烧器区域侧墙的煤粉富集程度,改善炉内宽度方向上的风煤混合过程,减小CO浓度偏差,降低炉膛出口CO排放和飞灰含碳量,从而提高锅炉燃烧效率。随着碗式配风偏差增大,炉膛出口NOx排放增加,但是当风量偏差不大于10%时,NOx排放浓度变化不大于4.4%。综合燃烧器碗式配风对炉内风煤混合特性和炉膛出口烟气中NOx排放浓度的影响,在燃用常用煤种的条件下,碗式配风的风量偏差宜控制在10%以内。炉膛出口CO、NOx浓度曲线模拟值与现场试验值的变化趋势一致,且实际应用中,碗式配风对CO整体浓度与分布的改善效果更加显着。最后,针对四角涡流与侧墙CO富集的影响机制,提出了侧边风消涡方法,基于四角涡流的结构特点,形成了前后墙与侧墙布置侧边风两种方案,对比分析了喷口位置对消涡效果的影响,并对二者分别开展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侧墙侧边风的消涡效果较为理想,当喷口间距取2.4m,中、下层侧边风喷口与燃烧器同层布置,上层喷口与燃烧器错层布置时,侧墙近壁CO高浓度区域面积相较于原始工况减少67%,炉膛出口CO排放浓度以及飞灰含碳量略有减少,而NOx质量浓度增加不到6%,综合效果良好。
龙敦武[3](2020)在《大型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膛出口热偏差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燃煤机组锅炉容量、参数不断提高,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炉膛出口热偏差问题日益凸显,炉膛出口热偏差的存在容易导致超温爆管和蒸汽温度波动等问题,影响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本文在分析了现有减小炉膛出口热偏差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在锅炉变负荷变参数运行过程中,通过电厂日常运行操作,就能实现全负荷段内动态减小炉膛出口热偏差的燃烧调整方法。针对一台660MW锅炉,进行了以下研究:针对炉膛出口烟温偏差或过热器出口汽温偏差用于表征炉膛出口热偏差的不足,本文提出了更加合理的评价指标——过热器吸热量两侧偏差。对锅炉全负荷范围的典型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SOFA风风门开度两侧偏差与过热器吸热量两侧偏差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通过调整SOFA风风门开度两侧偏差能够动态改善炉膛出口热偏差。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三个不同SOFA风两侧偏差工况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进行进行了冷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历史数据分析结论。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在不同锅炉负荷下,研究SOFA风风门开度两侧偏差与炉膛出口热偏差之间的量化影响,同时还研究了SOFA风风门开度两侧偏置对锅炉效率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过热器吸热量两侧偏差作为炉膛出口热偏差的评价标准具有较好的评价能力,在不同负荷下,调整多层SOFA风风门开度两侧偏差能够有效改善炉膛出口热偏差。调整上四层SOFA风风门开度偏差具有最好的调节炉膛出口热偏差的能力,在600MW、450MW、300MW负荷下对原始热偏差的调节程度分别可达100%、100%、82.7%。而且这种调节方式对锅炉效率以及污染物排放基本没有影响。
左鹏[4](2019)在《燃煤电站关键状态在线监测与吹灰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电能供给的约三分之二依赖火力发电。燃煤机组在线监测、运行优化还有很多难题需要攻克。工艺进步、发展高参数燃煤机组是提高火电机组能效的首要途径。但不论机组类型如何,先进的运行优化方案以及控制技术都能进一步提高燃煤电站能效、降低机组煤耗水平。本文以燃煤机组的节能降耗为目标,开展对燃煤机组锅炉侧的机理建模、炉膛出口烟温实时估计和吹灰优化方法研究。(1)基于锅炉侧子系统的传热和运行机理建立了燃煤机组锅炉侧主要受热面的机理模型、金属壁能量补偿模型。总结了各项热损失的计算方法。(2)在锅炉侧各受热面的机理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汽水侧工质质量和能量动态衡算的炉膛出口烟气平均温度实时估计方法。并利用实际机组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拟在线仿真验证。(3)将锅炉侧受热面分为三类,对三类受热面分别建立了灰污状况软测量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吹灰收益最大化的为目标对吹灰时长和吹灰频率进行寻优,并综合安全性考虑,给出了吹灰策略,为运行人员进行优化吹灰,提高机组运行效率提供参考。(4)采用主流的软件开发技术,开发了燃煤电站实时监测和吹灰优化系统平台,该系统可以实现与DCS系统实时交互、锅炉侧关键变量的在线监测、基于B/S模式的人机交互、吹灰监测及优化等功能。
张翔[5](2018)在《基于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的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及热经济性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火力发电、尤其是燃煤发电在当前以及可预见的未来都是我国电力供应的主体。燃煤机组是一个时变、非线性、强耦合、大时滞、多变量的复杂系统,加上涉及学科领域众多以及测点的不完备性,在机组工艺、运行、优化等方面仍有许多难题没有攻克。随着高参数、大容量燃煤机组的大量投运,对于燃煤电站状态监测、性能评估和热经济性优化的需求变得愈加迫切。本文开展了涉及燃煤机组锅炉侧和汽机侧的全流程机理建模、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和热经济性优化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建立了涵盖锅炉侧和汽机侧的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模型。基于MATLAB编程环境开发了面向亚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具有一定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的全流程实时仿真平台。(2)利用蒸发系统模型、换热器系统模型和烟气质量流量模型估计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建立了半辐射式换热器动态传热模型,根据能量平衡将烟气温度辨识转变为以烟气温度为被寻优变量的最优化问题。在水平烟道烟温估计结果基础上实现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在线评估。(3)建立了基于回转式空预器温度分布的直接漏风估计方法。引入修正系数补偿由于不稳定换热对空预器温度分布的影响。基于空预器温度分布建模结果,利用稳态下一次风和二次风的质量和能量平衡关系辨识一次风和二次风的直接漏风量,并给出天级和月级的直接漏风量和漏风面积仿真结果。(4)研究了回热抽汽系统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建立了回热加热器端差应达值模型,利用回热抽汽系统汽水分布矩阵方程,计算汽轮机效率的相对变化量。通过稳态的滚动更新将本方法扩展到全工况下热经济性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得到如下结论:高压加热器比低压加热器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更大,汽轮机效率对上端差变化更加敏感。(5)研究了基于定速泵和变速泵的凝汽器压力优化问题。建立了凝汽器变工况热力特性。对于配置双速泵的机组,凝汽器压力优化简化成具有有限个可行解的整数规划问题。对于配置变速泵的机组,选取机组净功率为凝汽器压力优化目标函数,并结合循环水调节的动态过程等因素,引入保持时间对操纵变量施加约束。(6)以主蒸汽压力、低压缸排汽压力和排汽质量流量为耦合变量,分析汽机-冷端耦合系统传热机理,建立汽机-冷端耦合系统变工况热力特性模型。以机组功率收益为耦合系统热经济性的评价指标,选取机组功率收益增量作为热经济性协调优化的目标函数。仿真结果表明,主蒸汽压力调节占主导地位,优化后汽轮机效率整体提高。在同一负荷下,优化后主蒸汽压力依次大于实际运行主蒸汽压力和滑压运行下主蒸汽压力参考值。
刘堃[6](2018)在《600MW亚临界机组锅炉节能提效改造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内蒙古某发电公司容量为60万千瓦的亚临界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针对该锅炉在机组综合节能提效改造中,为配合汽轮机通流部分变更而进行的锅炉本体改造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对锅炉概况及其运行现状展开调研;通过BMCR、100%、75%和50%等4种典型工况下的现场试验,重点对锅炉最大出力、锅炉效率和过、再热汽温特性进行考察,分析并掌握了改造前的锅炉运行特性。结果表明:锅炉最大连续出力和最大负荷工况下的锅炉效率均略优于设计值,分别为2087.62t/h和93.42%;主蒸汽温度在50%负荷以上可维持额定值;再热汽温在全工况下均偏低,在低负荷时情况尤其突出,低于设计值20℃。(2)根据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目标和机炉热力参数匹配原则,确定了锅炉的边界接口参数要求;并提出通过改造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和末级过热器,以及墙式再热器、屏式再热器和末级再热器的管排来增加换热面积的总体设计方案。(3)针对锅炉改造方案,采用俄罗斯锅炉热力计算标准方法进了整体校核热力计算,得到了改造后锅炉整体及主要受热面的热力参数。为评估改造方案的效果和分析改造对锅炉运行的影响提供了定量依据,也可为今后的锅炉运行提供参考。(4)对比分析了节能提效改造前后锅炉热力参数。结果表明:改造后,锅炉的主蒸汽量提升了4.4%,出力达到2150t/h;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也有了明显提升,分别达到571℃和569℃;完全可以满足通流改造后汽机进汽压力和进汽温度的参数要求。还分析了改造对锅炉运行的影响,主要有:改造后,炉内烟温水平和热负荷均有增加,应注意避免造成炉膛严重结渣;烟气流速增加约9%,需考虑防磨措施等。
樊晋元[7](2017)在《700℃超超临界锅炉的参数设计与过程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36MPa/700℃/720℃超超临界机组的热效率可达到50%以上,供电煤耗可降低到250g/(kW·h),是火电机组的发展目标。由于蒸汽参数提高幅度较大,锅炉汽水系统中工质的热物理特性发生巨大变化,故而不能照搬现役机组的设计技术。本论文根据热力学和传热学理论,在研究600℃超超临界锅炉汽水系统参数和运行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 700℃超超临界锅炉设计的几个新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了水冷壁参数设计和中间点温度设计以及传热恶化计算方法。对4个变负荷工况和3个变煤质工况下的水冷壁热负荷分布以及传热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额定负荷时,700℃级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出口工质温度的设计值应为450℃~460℃,选材为T92钢管,仅需布置一段水冷壁。在本文设计参数下,水冷壁管内工质在57%负荷左右处于临界压力区,仍有较高的安全裕度;但煤质变化对水冷壁出口工质比焓的变化影响增大。由于压力提高1OMPa,工质热物性的变化较大,水冷壁对热偏差更为敏感,需要精确控制水冷壁热负荷和热偏差。2)对700℃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和再热器系统进行了 2种方案(无烟气再循环和有烟气再循环)的设计和计算;分析了炉膛设计计算方法中的若干重要问题;根据工质热物理特性,对过热器和再热器受热面的传热特性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700℃超超临界锅炉的参数提高后,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的传热系数有所提高,但传热温差降低使传热量减少;采用烟气再循环调节汽温时,有较好的调节效果,但受热面的传热温差降低,需要增加过热器和再热器受热面。3)研究了低氧燃烧高效炉型的技术方案,针对大型锅炉单只燃烧器燃烧热负荷不均匀导致的炉内热偏差扩大、单个燃烧器燃烧不稳定、燃烧效率下降、局部NOx生成量较大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4)为便于分析煤质变化对700℃超超临界锅炉运行特性的影响,基于燃烧学理论与现代研究的新成果,研究了国内电厂燃用的176个动力煤的着火特性、稳燃特性和燃尽特性的宏观规律,建立了煤粉的着火温度和着火热计算模型。5)提出了几个新方法:垂直管屏水冷壁进口处安装的新型子午线形节流圈技术,可解决现用节流圈容易沉积氧化铁而致堵管的问题,并降低节流圈的阻力损失;超临界压力下水冷壁传热恶化的函数化计算新方法;解决全负荷变压运行过程中蒸发吸热量与过热吸热量不平衡,防止屏式过热器低负荷超温的方法;通过输粉管煤粉流量调平和二次风优化分配,实现大型煤粉锅炉低氧高效燃烧、低NOx排放以及低热偏差的新思路;用煤粉的着火温度和着火热模型分辨煤质易燃性与稳燃性的函数分析新方法。
陈振兴[8](2017)在《燃煤机组锅炉侧关键变量监测及运行优化方案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火力发电,尤其是燃煤机组发电是我国电力工业的主体。但是,由于所涉学科领域多、机理复杂、测点不完备以及固有的时变、非线性、大时滞、多变量、多干扰等特性,燃煤机组在监测、运行、优化等方面还有大量问题有待解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影响日益凸显,对燃煤机组的关键变量监测、运行优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本文涉及燃煤机组锅炉侧机理建模以及基于模型的若干关键变量在线监测、运行优化问题。本文的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包括:(1)建立了燃煤机组锅炉侧机理模型。主要建立了包括换热系统、金属壁动态蓄热、热损失的集总或准分布式参数的机理模型。(2)研究了基于锅炉侧机理模型的高温区域烟气温度计算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对炉膛出口烟气温度进行了修正计算,然后沿烟气流动方向对各半辐射式受热面建立准分布参数模型,精确计算各受热面的辐射换热量和对流换热量,从而得到各关键位置的烟气温度。并从24小时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采用实时运行数据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的烟气温度修正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实用性,可实现高温区域热能传递状况的实时监测。(3)研究了基于准分布参数模型的换热器灰污状态监测的方法。本文以灰污系数作为换热器灰污状态的特征参数,以烟气/工质能量衡算为基础,提出了锅炉侧换热器灰污系数实时计算方法。同时建立了灰污系数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吹灰的经济性分析,通过求解吹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问题,确定了吹灰时间和吹灰间隔,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优化吹灰的方案策略。(4)研究了基于LSSVR-GA模型的配风优化问题。主要建立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算法的锅炉热效率模型,通过多组历史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锅炉热效率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发现该类基于数据建模的预测模型的精度均较高,表明二者均可模拟真实的锅炉运行过程,且本文提出的模型精度更高,可靠性更强。基于本文提出的锅炉效率预测模型,还研究了一次风量对锅炉效率的影响,发现锅炉效率有潜在的优化空间,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锅炉效率优化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在一定程度上锅炉效率有所提高,机组的发电标煤耗有所下降,有潜在的节能减耗效果。
张强[9](2012)在《增压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及其过热器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蒸汽动力装置是我国船舶主要动力装置之一,增压锅炉作为船用蒸汽动力装置的核心,具有重量轻、尺寸小、机动性强、经济性好等优点,因此对船用增压锅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5t/h小型增压试验锅炉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蒸汽动力试验系统及锅炉结构。应用73标准对小型增压试验锅炉进行了满负荷设计计算及改变燃油后的满负荷、75%负荷校核计算。在50%、75%及100%负荷时对增压锅炉的换热性能进行了试验,测得了试验数据;对数据分析认为75%负荷时的数据较好的反映了锅炉的热态特性,并以此数据与校核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对73标准中的计算方法、热力性能参数的选择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73标准方法中选取燃烧系数M=0.48并不适合本小型增压试验锅炉的热力计算,并重新选取了M的计算方法,计算M=0.58;重新确定本小型增压锅炉蒸发管束热有效系数=0.65,过热器热有效系数0.635,经济器热有效系数=0.64;重新修正后的热力计算得到了较合理的计算结果。应用“KB76”方法对锅炉炉膛进行了热力计算,计算出的炉膛出口温度过高,认为该方法不适合本锅炉的热力计算。采用FLUENT软件建立了增压锅炉过热器整体1:1三维计算模型,根据N-S方程组和Realizable k湍流模型描述过热器烟气侧和蒸汽侧的流动过程,并对过热器的换热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过热器各流程的蒸汽流量、温度、管壁热负荷、传热系数、管壁温度等参数的分布规律。通过对试验数据、改进后的73标准方法及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对比发现,数值模拟所计算出的过热器出口蒸汽平均温度与试验测得温度有6℃的偏差,相对偏差值较小;烟气出口温度、外管壁平均对流换热系数及平均烟气速度与热力计算结果基本吻合。应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对锅炉进行热力计算是可行的,且能详细、真实的反映出各流场的分布情况。
初云涛[10](2007)在《基于燃烧检测的电站锅炉分布参数建模与仿真研究》文中指出锅炉是火电机组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锅炉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壁温、热流、质量流速等热力参数是影响锅炉安全性的重要因素,这些热力参数在锅炉受热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常用的热电偶、热流计等只能逐点测量,难以实现实时的、分布式的检测,从而不能全面评价机组的安全性。本文在对烟气传热、工质流动等物理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实时的炉内三维温度场以及颗粒黑度等燃烧检测信息,开展了电站锅炉分布参数建模的研究,获得的模型可全面反映锅炉热力参数分布特性。同时,针对目前用于动态特性分析及控制系统研究的锅炉简化模型由于普遍忽略各控制系统相互影响而精度不高的现状,从复现水位控制系统、主汽温度控制系统对负荷压力特性的实际影响出发,对汽包锅炉简化建模方法进行了探讨。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创造性成果如下:考虑水位控制系统及主汽温度控制系统对负荷压力特性的影响,开展了汽包锅炉简化建模的研究。利用系统压力变动焓的概念把锅炉给水量与减温水量的影响引入汽包锅炉简化模型,该模型体现了控制系统间的耦合关系。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水位控制系统和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前馈信号,可更好的削弱耦合回路的影响,进一步改善控制效果。开展了基于三维燃烧检测的蒸发系统分布参数建模的研究。利用燃烧检测系统提供的实时的炉内三维温度场和颗粒相黑度,计算水冷壁的二维热流分布。同时提出用火焰黑度修正系数对黑度进行修正,以反映气体辐射和对流对炉膛传热的影响。考虑了汽包水空间含汽对水位的影响,同时注意到代表过热系统阻力特性的汽包出口蒸汽流量方程系数随负荷变化,提出一种根据汽包压力和汽机调门开度计算该系数的经验公式。利用蒸发系统分布参数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准确反映汽包压力、水位以及汽包出口蒸汽流量的动态特性,而且还可全面反映热流、壁温、质量流速等参数的二维分布特性,从而为有效评价锅炉蒸发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利用蒸发系统分布参数模型对水冷壁水循环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因素,上升管管径和水冷壁热负荷偏差对水冷壁流量偏差有重要影响。存在上升管管径的最优设计值,在该管径下,机组可以有效适应热负荷、汽包压力、给水比焓等运行条件的变化,保持较好的水循环状态。当上升管管径等结构参数确定时,锅炉在较高汽包压力、较低给水比焓以及适当大循环泵增压的工况下运行,流量偏差小同时质量流速大,最有利于水循环。开展了过热系统分布参数建模的研究。根据热量来源,对过热系统传递的能量进行分类,并利用烟窗把各种类型的传热归结到一个封闭的系统内,进而建立了一种形式统一的过热系统分布式传热模型。在前人对三通集箱静压分布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了宽度方向热负荷不均匀性对集箱静压以及并联管组流量分配的影响,得到了并联管组流量分配的热态模型。在此基础上,获得了过热系统/再热系统的分布参数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在揭示过热系统和再热系统的同屏热力参数分布特性以及屏间热力参数分布特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利用过热系统/再热系统分布参数模型对过热器和再热器壁温分布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U型布置的后屏过热器及屏式再热器,高度方向烟温偏差较小时,外侧管圈存在出口段和水平段两个高壁温区域,内侧管圈则仅存在出口段一个高壁温区域。随着烟气偏差的增大,各管圈出口段壁温下降,而水平段壁温显着升高。对于蛇形布置的高温过热,当烟气偏差较小时,壁温最高点位于管圈尾部上升段内。随着烟气偏差的增大,壁温最高点由出口逆工质流程向管屏下部移动。这些结论可为锅炉的设计优化及运行优化提供有益的指导。
二、某些结构参数对大型锅炉炉膛出口烟温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些结构参数对大型锅炉炉膛出口烟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电站锅炉炉膛辐射传热分区模型的改进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炉内温度测量的试验研究 |
1.2.2 炉内温度计算的理论研究 |
1.2.3 电站锅炉再热器改造应用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炉膛一维分区传热建模 |
2.1 引言 |
2.2 原炉膛一维分区传热计算模型 |
2.3 炉膛一维分区传热计算改进方法 |
2.3.1 Ⅰ区传热计算 |
2.3.2 Ⅱ区传热计算 |
2.3.3 Ⅲ区传热计算 |
2.3.4 Ⅳ区传热计算 |
2.3.5 Ⅴ区传热计算 |
2.3.6 炉膛分区热力计算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600MW超临界压力锅炉炉膛传热计算 |
3.1 研究对象 |
3.2 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维分区模型在墙式再热器改造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机组概况 |
4.3 改造方案 |
4.3.1 侧墙墙式再热器改造方案 |
4.3.2 前墙墙式再热器改造方案 |
4.4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附图 |
热力计算结果汇总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2)600MW前后墙对冲燃煤锅炉侧墙CO富集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煤粉锅炉前后墙燃烧的设计特性 |
1.3 前后墙燃烧实际运行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现状 |
1.4.1 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的热态燃烧与数值模拟研究 |
1.4.2 影响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内CO分布的因素 |
1.4.3 减轻侧墙CO富集的措施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设备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设备概况 |
2.1.1 锅炉结构与设计参数 |
2.1.2 HT-NR3低NO_x燃烧器结构与设计参数 |
2.2 锅炉运行状态测试 |
2.2.1 试验工况与方法 |
2.2.2 试验结果与存在的问题 |
2.3 研究方法 |
2.3.1 数学模型 |
2.3.2 锅炉几何建模与网格设计 |
2.3.3 模型边界条件与网格无关化验证 |
2.4 模型的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CO分布规律形成机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风煤混合特性 |
3.2.1 风、煤扩散系数与风/煤混合系数定义 |
3.2.2 沿炉膛宽度CO浓度分布特征 |
3.2.3 风煤混合特性与CO分布特性的关联分析 |
3.2.4 影响风煤混合特性的主要参数分析 |
3.3 影响煤粉扩散特性的因素分析 |
3.3.1 一、二次风与燃尽风扩散系数定义 |
3.3.2 配风扩散性能分析 |
3.3.3 炉膛气流结构特性 |
3.3.4 颗粒粒径对煤粉扩散分布的影响 |
3.4 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CO分布特征形成原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旋流燃烧器运行与结构参数对炉内风煤分布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燃烧器风门特性试验与数值模拟 |
4.2.1 试验系统与数值模型介绍 |
4.2.2 试验与模拟结果分析 |
4.3 燃烧器运行参数对炉内风煤分布的影响 |
4.3.1 计算工况与分析方法介绍 |
4.3.2 旋流强度对炉内风煤分布的影响 |
4.3.3 内二次风率对炉内风煤分布的影响 |
4.3.4 一次风率对炉内风煤分布的影响 |
4.4 二次风扩口对炉内风煤分布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碗式配风对炉内风煤分布与燃烧过程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碗式配风数值模拟 |
5.2.1 计算工况 |
5.2.2 碗式配风对炉内风煤分布的影响 |
5.2.3 碗式配风对炉内燃烧过程的影响 |
5.3 碗式配风调整试验 |
5.3.1 试验工况 |
5.3.2 碗式配风试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侧边风对四角涡流强度与炉内燃烧过程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侧边风布置方案 |
6.3 分析方法介绍 |
6.4 前后墙布置侧边风方案 |
6.4.1 侧边风与侧墙间距对消涡效果的影响 |
6.4.2 侧边风组合方式对炉内燃烧过程的影响 |
6.4.3 侧边风率对燃烧效果的影响 |
6.5 侧墙布置侧边风方案 |
6.5.1 侧边风间距对消涡效果的影响 |
6.5.2 侧边风组合方式对炉内燃烧过程的影响 |
6.5.3 侧边风率对燃烧效果的影响 |
6.6 方案比较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3)大型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膛出口热偏差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锅炉炉膛出口热偏差 |
1.2.1 概述 |
1.2.2 烟气侧热偏差 |
1.2.3 蒸汽侧热偏差 |
1.3 减小炉膛出口热偏差的主要方法及研究现状 |
1.3.1 减小烟气侧热偏差 |
1.3.2 减小蒸汽侧热偏差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炉膛出口热偏差评价指标及历史数据分析 |
2.1 设备介绍 |
2.2 炉膛出口热偏差的评价指标 |
2.3 热偏差评价指标与运行参数相关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SOFA风风门开度两侧偏差冷态数值模拟 |
3.1 模拟过程计算模型的选择 |
3.1.1 基本守恒方程 |
3.1.2 湍流模型 |
3.2 几何建模及网格划分 |
3.2.1 边界条件 |
3.3 模拟工况 |
3.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SOFA风风门开度两侧偏差现场试验研究 |
4.1 单一负荷下设置SOFA风风门偏差 |
4.2 多种负荷下设置不同层数SOFA风风门偏差 |
4.2.1 工况设置 |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不同层数SOFA风风门偏差对比 |
4.4 对锅炉效率及NOx排放的影响 |
4.4.1 调整SOFA风风门开度偏差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
4.4.2 调整SOFA风风门对NOx排放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4)燃煤电站关键状态在线监测与吹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燃煤机组锅炉侧机理模型 |
1.2.2 机组炉膛出口烟温实时估计 |
1.2.3 锅炉全流程受热面的灰污监测 |
1.2.4 吹灰优化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燃煤机组锅炉侧机理模型 |
2.1 燃煤机组工艺流程概述 |
2.2 燃煤机组锅炉侧机理建模 |
2.2.1 蒸发系统模型 |
2.2.2 换热器系统模型 |
2.2.3 金属壁能量补偿模型 |
2.2.4 热损失模型 |
2.2.5 空预器能量平衡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全流程机理模型的机组炉膛出口烟温估计方法 |
3.1 炉膛出口能量实时估计 |
3.2 烟气成份实时估计 |
3.3 炉膛出口烟温在线估计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燃煤电站锅炉灰污监测及吹灰优化 |
4.1 燃煤电站锅炉主要受热面灰污监测方法 |
4.1.1 辐射受热面灰污状态监测模型 |
4.1.2 对流及半对流半辐射受热面灰污状态监测模型 |
4.1.3 回转式空预器灰污状态监测模型 |
4.2 燃煤电站锅炉吹灰优化方案 |
4.2.1 灰污预测模型 |
4.2.2 吹灰收益计算 |
4.2.3 吹灰支出的计算 |
4.2.4 优化吹灰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燃煤电站实时监测及吹灰优化系统平台开发 |
5.1 平台架构简介 |
5.2 基于Matlab的 OPC数据获取模块开发 |
5.3 Web系统开发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基于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的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及热经济性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燃煤机组全流程仿真平台 |
1.2.2 水平烟道烟气温度在线辨识 |
1.2.3 空预器漏风率在线计算 |
1.2.4 回热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 |
1.2.5 凝汽器压力优化 |
1.2.6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热经济性协调优化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2章 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及仿真平台 |
2.1 燃煤机组全流程概述 |
2.2 燃煤机组锅炉侧机理建模 |
2.2.1 制粉系统模型 |
2.2.2 蒸发系统模型 |
2.2.3 换热器系统模型 |
2.2.4 金属壁动态能量平衡模型 |
2.2.5 热损失模型 |
2.2.6 空预器能量平衡模型 |
2.2.7 烟气质量流量模型 |
2.2.8 入炉煤低位发热量辨识模型 |
2.3 燃煤机组汽机侧机理建模 |
2.3.1 冷端系统模型 |
2.3.2 回热抽汽系统模型 |
2.3.3 低压缸排汽湿度在线辨识模型 |
2.4 燃煤机组全流程仿真平台 |
2.4.1 平台搭建与结构 |
2.4.2 仿真结果 |
2.4.3 全流程仿真平台在真实机组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平烟道烟气温度和空预器漏风在线监测 |
3.1 基于全流程模型的水平烟道烟温估计 |
3.1.1 炉膛出口烟温估计 |
1.1.2 水平烟道换热器出口烟温估计 |
3.1.3 基于烟温的换热器传热性能评估 |
3.2 基于温度场建模的空预器漏风在线监测 |
3.2.1 回转式空预器温度场机理建模 |
3.2.2 空预器温度分布的迭代计算 |
3.2.3 直接漏风的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回热抽汽系统热经济性评估与凝汽器压力优化 |
4.1 回热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
4.1.1 回热加热器端差应达值模型 |
4.1.2 给水、疏水比焓偏差模型 |
4.1.3 端差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 |
4.1.4 端差对煤耗的影响 |
4.2 凝汽器压力优化 |
4.2.1 凝汽器变工况热力特性 |
4.2.2 机组功率增量模型 |
4.2.3 循环水泵功耗增量模型 |
4.2.4 基于双速泵的凝汽器压力优化 |
4.2.5 基于变速泵的凝汽器压力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热经济性协调优化 |
5.1 汽轮机本体模型 |
5.2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机理模型 |
5.3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变工况热力特性模型 |
5.4 汽机-冷端耦合系统热经济性协调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 |
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附录 |
(6)600MW亚临界机组锅炉节能提效改造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中国火电机组能效水平现状 |
1.1.2 机组节能提效的必要性 |
1.1.3 机组节能改造中锅炉热力计算的重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组节能提效改造情况 |
1.2.2 锅炉热力计算研究情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600MW亚临界锅炉设备概况及问题评估 |
2.1 锅炉结构布置概况 |
2.2 原始设计参数 |
2.3 锅炉运行现状及分析 |
2.3.1 锅炉最大出力试验 |
2.3.2 锅炉热效率试验 |
2.3.3 不同负荷下的主汽和再热汽温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600MW亚临界锅炉节能提效改造方案 |
3.1 锅炉改造设计目标及边界条件 |
3.2 锅炉本体改造原则 |
3.3 锅炉本体受热面改造方案介绍 |
3.3.1 过热器系统受热面改造 |
3.3.2 再热器系统受热面改造 |
3.3.3 集箱和连接管道改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锅炉节能提效改造校核热力计算方法 |
4.1 锅炉热力校验整体计算构架 |
4.2 预备计算 |
4.2.1 空气和烟气物性计算 |
4.2.2 锅炉整体热平衡算法 |
4.3 锅炉受热面校核热力计算 |
4.3.1 炉膛热力计算原理及构架 |
4.3.2 屏及对流受热面热力计算原理及构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600MW亚临界锅炉节能提效改造性能分析 |
5.1 汽水参数及吸热量分析 |
5.2 锅炉参数提升后的热力数据 |
5.3 改造后参数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
5.3.1 炉膛热负荷及出口烟温 |
5.3.2 排烟温度和热效率 |
5.3.3 NOx排放 |
5.3.4 汽水及烟风的流量和阻力 |
5.3.5 受热面设计 |
5.3.6 承压元件设计及材料选型 |
5.3.7 锅筒及汽水分离器 |
5.3.8 安全阀及动力泄放阀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授权专利 |
(7)700℃超超临界锅炉的参数设计与过程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研发700℃级超超临界锅炉需要研究的新问题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700℃超超临界锅炉汽水热物性与基本参数 |
2.1 汽水参数与比焓关系的热力学分析 |
2.1.1 水蒸汽比焓随压力和温度变化的热力学分析 |
2.1.2 40MPa、700℃范围内水和蒸汽比焓的变化特点 |
2.2 蒸汽比焓随温度和压力变化的三维图形 |
2.3 汽轮发电机组的功率与蒸汽流量的计算方法 |
2.4 700℃级12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蒸汽流量 |
2.4.1 汽轮机各缸效率与功率 |
2.4.2 蒸汽流量与机组功率的定量关系 |
2.5 700℃超临界机组全负荷变压运行与汽水压力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700℃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参数设计 |
3.1 水冷壁参数设计的理论基础 |
3.1.1 600℃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参数设计的理论依据 |
3.1.2 600℃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运行的主要问题 |
3.1.3 700℃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参数设计的理论依据 |
3.2 中间点温度设计的理论依据 |
3.2.1 全负荷变压运行对中间点温度的设计要求 |
3.2.2 700℃超超临界锅炉的中间点温度设计方案 |
3.3 计算超临界压力水冷壁传热恶化的拟合函数 |
3.3.1 超临界压力水冷壁传热恶化的校验方法 |
3.3.2 放热系数比A的三维拟合函数关系 |
3.3.3 水冷壁热不均系数与热偏差计算新方法 |
3.4 700℃超超临界锅炉的水冷壁参数设计与计算分析 |
3.4.1 水冷壁参数的设计 |
3.4.2 变负荷和煤质时水冷壁参数的计算分析 |
3.5 一种超超临界锅炉垂直管屏水冷壁的子午线形节流圈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700℃超超临界锅炉的炉型与蒸汽参数设计 |
4.1 炉膛辐射换热计算方法的分析 |
4.1.1 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及其主要特点 |
4.1.2 烟气各组分辐射减弱系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
4.1.3 M值的修正方法与布格尔准则数的分析 |
4.2 700℃超临界锅炉蒸汽系统的参数设计 |
4.3 700℃超超临界锅炉炉型初步设计 |
4.3.1 大型锅炉的炉型特点比较 |
4.3.2 本文的炉型选择与汽水系统布置方案 |
4.4 700℃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的设计计算 |
4.4.1 受热面的设计计算与传热特性分析 |
4.4.2 有烟气再循环的设计计算与传热特性分析 |
4.4.3 屏式过热器蒸汽参数的优化设计 |
4.5 汽水系统的热量分配模型 |
4.6 煤粉锅炉低氧燃烧的必要性与必要条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力煤燃烧特性分辨指数的改进模型 |
5.1 动力煤燃烧特性宏观规律的函数化研究 |
5.1.1 动力煤的元素分布特征 |
5.1.2 动力煤的着火温度的分布特征 |
5.1.3 动力煤的着火热的分布特征 |
5.1.4 动力煤燃尽特性分辨指数 |
5.2 动力煤烟气参数对炉膛辐射传热的影响 |
5.2.1 影响动力煤烟气参数的主要因素 |
5.2.2 动力煤烟气辐射放热量的分布规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燃煤机组锅炉侧关键变量监测及运行优化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锅炉侧关键变量实时监测 |
1.2.2 实时运行优化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燃煤机组锅炉侧机理模型的烟气温度计算模型 |
2.1 燃煤机组锅炉侧机理模型简介 |
2.1.1 换热器系统模型 |
2.1.2 金属壁动态蓄热模型 |
2.1.3 热损失模型 |
2.2 基于粒子群寻优算法的炉膛出口烟温修正模型 |
2.2.1 粒子群寻优算法原理 |
2.2.2 炉膛出口烟温的机理模型 |
2.2.3 基于PSO的炉膛出口烟温修正 |
2.3 半辐射式受热面出口烟温修正模型 |
2.3.1 屏式过热器出口烟温修正 |
2.3.2 高温过热器出口烟温修正模型 |
2.3.3 转向室出口烟温计算模型 |
2.4 仿真研究及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准分布参数模型的灰污监测及吹灰方案优化 |
3.1 对象描述与模型建立 |
3.1.1 换热器理想传热系数的计算模型 |
3.1.2 换热器实际传热系数的准分布参数模型 |
3.1.3 模型仿真及验证 |
3.2 换热器灰污状态的实时监测 |
3.2.1 灰污系数的实时计算 |
3.2.2 灰污系数的预测模型 |
3.3 基于经济性分析的吹灰方案优化 |
3.3.1 吹灰收益的计算 |
3.3.2 吹灰支出的计算 |
3.3.3 优化吹灰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LSSVR-GA模型的配风优化问题研究 |
4.1 基于LSSVR的锅炉热效率模型 |
4.1.1 模型输入参数的选取 |
4.1.2 模型仿真及验证 |
4.1.3 预测模型性能评估及模型对比 |
4.2 一次风量与锅炉效率的关系分析 |
4.3 基于GA的风量优化 |
4.3.1 配风优化模型的建立 |
4.3.2 模型仿真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燃煤电站实时监测及运行优化系统平台的开发 |
5.1 平台架构 |
5.2 平台开发的软硬件环境 |
5.3 基于OPC技术的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的开发 |
5.3.1 OPC技术简介 |
5.3.2 OPC Client数据采集模块的开发 |
5.3.3 OPC Client数据存储模块的开发 |
5.4 基于B/S模式的人机交互界面开发 |
5.4.1 系统组成及功能分析 |
5.4.2 系统开发环境的配置 |
5.4.3 系统核心功能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9)增压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及其过热器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增压锅炉的研究现状 |
1.2.2 锅炉热力计算方法简介 |
1.2.3 过热器的换热计算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小型增压试验锅炉系统 |
2.1 小型增压锅炉系统组成 |
2.1.1 系统组成简介 |
2.1.2 系统设备组成及规格参数 |
2.2 小型增压试验锅炉本体结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型增压试验锅炉热力计算 |
3.1 小型增压试验锅炉热平衡 |
3.2 增压锅炉炉膛热力计算 |
3.3 增压锅炉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型增压锅炉试验研究 |
4.1 测点布置及试验方法 |
4.1.1 锅炉测点布置 |
4.1.2 锅炉换热性能试验方法 |
4.2 增压锅炉换热性能试验 |
4.2.1 增压锅炉热态试验结果 |
4.2.2 73 标准方法比较分析 |
4.2.3 船用“KB76”方法比较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型增压试验锅炉过热器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 数值模拟及软件的介绍 |
5.1.1 数值模拟与模型简介 |
5.1.2 FLUENT 软件介绍 |
5.2 过热器换热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
5.2.1 模型建立及求解设置 |
5.2.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燃烧检测的电站锅炉分布参数建模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锅炉系统数学建模方法 |
1.3 锅炉模型的研究现状 |
1.3.1 水位模型 |
1.3.2 负荷/压力模型 |
1.3.3 主汽温度模型 |
1.4 锅炉建模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 |
1.4.1 工质流动与传热方面 |
1.4.2 炉膛传热方面 |
1.4.3 烟气偏差方面 |
1.4.4 壁温计算方面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2 汽包锅炉简化建模 |
2.1 引言 |
2.2 蒸发系统简化建模 |
2.2.1 蒸发系统核心模型 |
2.2.2 蒸发系统简化模型分析 |
2.2.3 蒸发系统动态特性 |
2.3 过热系统简化建模 |
2.3.1 过热系统核心模型 |
2.3.2 过热系统简化模型分析 |
2.3.3 过热系统动态特性 |
2.4 工质热力性质参数简化计算模型 |
2.4.1 几种水和水蒸汽性质计算模型简评 |
2.4.2 水和水蒸气性质简化公式 |
2.5 传热量预测模型 |
2.5.1 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 |
2.5.2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蒸发系统分布参数建模 |
3.1 引言 |
3.2 模型结构及假设条件 |
3.3 数学建模 |
3.3.1 炉膛三维温度场和黑度的检测 |
3.3.2 烟气侧模块建模 |
3.3.3 管壁模块建模 |
3.3.4 汽水侧模块建模 |
3.3.5 汽包模块建模 |
3.4 模型验证 |
3.4.1 对象描述 |
3.4.2 模型若干重要参数的计算 |
3.4.3 求解模型的算法 |
3.4.4 仿真前的准备 |
3.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蒸发系统热力参数分布特性 |
3.5.1 壁面热流分布 |
3.5.2 壁面温度分布 |
3.5.3 质量含汽率分布 |
3.5.4 质量流速分布 |
3.5.5 仿真结果有效性的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锅炉水循环特性的仿真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本模型 |
4.2.1 热流分布计算模型 |
4.2.2 流量偏差计算模型 |
4.2.3 质量流速计算模型 |
4.3 仿真分析 |
4.3.1 对象描述 |
4.3.2 水冷壁热负荷的影响 |
4.3.3 汽包压力的影响 |
4.3.4 给水比焓的影响 |
4.3.5 循环泵增压的影响 |
4.3.6 管径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过热系统/再热系统分布参数建模 |
5.1 引言 |
5.2 过热系统模型结构 |
5.3 烟气侧建模 |
5.3.1 简化的物理模型 |
5.3.2 热流分布数学模型 |
5.3.3 烟气分布模型 |
5.3.4 烟气性质参数模型 |
5.3.5 壁温计算模型 |
5.4 工质侧建模 |
5.4.1 过热蒸汽动态模型 |
5.4.2 流量分配数学模型 |
5.5 模型验证 |
5.5.1 稳态验证 |
5.5.2 动态验证 |
5.6 同屏热力参数分布特性 |
5.7 屏间热力参数分布特性 |
5.8 本章小结 |
6 过热器和再热器壁温分布特性的仿真研究 |
6.1 引言 |
6.2 后屏过热器壁温分布特性 |
6.2.1 基本参数 |
6.2.2 结果与分析 |
6.3 屏式再热器壁温分布特性 |
6.3.1 基本参数 |
6.3.2 结果与分析 |
6.4 高温过热器壁温分布特性 |
6.4.1 基本参数 |
6.4.2 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某些结构参数对大型锅炉炉膛出口烟温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电站锅炉炉膛辐射传热分区模型的改进及应用研究[D]. 李斌.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2]600MW前后墙对冲燃煤锅炉侧墙CO富集与优化研究[D]. 谢晓强. 浙江大学, 2021(01)
- [3]大型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炉膛出口热偏差试验研究[D]. 龙敦武. 浙江大学, 2020(08)
- [4]燃煤电站关键状态在线监测与吹灰优化研究[D]. 左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基于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的关键状态在线监测及热经济性优化研究[D]. 张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6]600MW亚临界机组锅炉节能提效改造的设计研究[D]. 刘堃.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7]700℃超超临界锅炉的参数设计与过程特性研究[D]. 樊晋元.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2)
- [8]燃煤机组锅炉侧关键变量监测及运行优化方案的研究[D]. 陈振兴.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4)
- [9]增压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及其过热器数值模拟研究[D]. 张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7)
- [10]基于燃烧检测的电站锅炉分布参数建模与仿真研究[D]. 初云涛.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