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推抛后空翻屈体两周下”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婵[1](2021)在《奥会会高低杠动作创新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2年,高低杠列入奥运会,成为女子体操四项之一,作为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难、新、力、稳、美、智”是制胜的关键,其中“新”是推动高低杠发展的灵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低杠因不断注重“动作创新”获取了很多优异成绩,一度成为了世界高低杠技术发展的引领者。近几年,我国高低杠创新能力有所削弱,相比高低杠强国,动作创新数量、质量和速度逐渐下降,高低杠创新理论研究较为匮乏,国内外运动员水平差距正在缩小。因此,推动我国高低杠实现新的突破,迈向新阶段,实现新发展,成为高低杠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对高低杠动作创新进行系统探究,也是科学研究努力的方向。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归纳推理法和历史研究法,对奥运会高低杠动作创新特征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体操规则为高低杠动作创新指明了方向,高低杠器械为高低杠动作创新提供了条件,规则和器械的改革与不断完善,促进了高低杠动作创新发展。短期内高低杠动作难度创新面临着挑战,未来运动员将向H组高难度发起进攻。(2)高低杠动作类型创新潮流经历了从上法类、换杠类,到下法类、同杠飞行类、回环类,再重回“同杠飞行”类的创新发展,未来“加难创新”是高低杠动作创新的主要形式。(3)高低杠动作创新数量和速度,呈现了由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的“高速创新”,到70年代90年代的“稳步创新”,再到21世纪后的“低速创新”3个阶段,未来短期内高低杠动作创新仍以“少量低速”态势缓慢发展。(4)高低杠动作结构经历了从“单元素”到“双元素”再向“多元素”的发展,且当前以创新“多元素结构动作”为主。(5)人们对高低杠动作艺术的鉴赏从动作的“体型美”到技术的“难度美”,逐步转向成套的“编排美”,高低杠连接串从二连、三连、四连、五连、六连的连续发展重回“二连”为主的动作编排。(6)影响高低杠动作创新发展的外在因素包括规则导向、场地器械、训练条件与环境、国际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政策的激励,内在因素包括运动员个人条件和教练员个人能力。(7)未来我国高低杠创新发展中,保证D分是底线,提高E分是保障,将我国转体类动作发挥到极致,同国际上“空翻翩飞”的创新潮流相融合,打造中、美相融的新颖编排风格,引领世界高低杠创新潮流。
张宇宬[2](2019)在《我国高水平男子跳马运动员落地过程中的运动学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跳马一直以来是我国在世界各个大型体操赛事当中的一个优势项目。落地在跳马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运动员往往在落地阶段受伤的几率较大,且主要集中在下肢。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跳马落地阶段的部分运动学指标进行研究,探究跳马落地动作的关键运动学指标以及可能对运动员造成伤病的潜在影响因素。为跳马训练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在2017年和2018年两次全国体操锦标赛和一次全运会上男子跳马单项决赛中的部分运动员(共18例样本)。比赛现场使用两台日本生产,型号为“CASIO EX-F1”高速摄像机进行拍摄,拍摄频率为250Hz,用PEAK三维框架进行标定,使用三维运动分析软件“Simi Motion”对所拍摄图像进行解析,将解析后所得到的数据用低通滤波进行平滑处理,截断频率为8Hz,导出数据;用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Origin8.1绘制图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两名运动员分别完成使用频率高的且难度系数相同类型不同的两个动作“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转体900°”和“直体笠松转体720°”,前者的落地缓冲时间、重心高度变化以及下肢关节角度变化要明显高于后者。运动员受第一腾空需要转体的影响,后者的重心最大高度要略高于前者,但重心的净高度(即运动员离马的一瞬间到重心达最高点时这一阶段重心所上升的高度)是大致相同的。2.同一名运动员完成难度系数为5.6的动作“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转体900°”时,落地缓冲时间、重心高度变化、重心最大高度以及髋关节和膝关节角度这几项运动学指标变化均大于完成难度系数为5.2的动作No.175“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转体720°”。3.跳马运动员的重心高度变化呈抛物线趋势;落地缓冲时间与重心高度变化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对比“前手翻组”和“侧手翻组”可以发现在落地瞬间,下肢各关节左右两侧角度差别不大且“侧手翻组”普遍大于“前手翻组”。在下肢关节角度变化中,“前手翻”组普遍大于“侧手翻组”,并且两组中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别较大。对比两组的重心高度变化,“前手翻组”的重心高度最大值,落地瞬间重心高度和重心最低高度均大于“侧手翻组”。两组数据中共同的特点是两组各关节角度变化平均值“膝关节角度变化>髋关节角度变化>踝关节角度变化”。研究结论:运动员在完成同类型不同动作时,所做动作难度系数越高,越应提升最大腾空高度,以便下肢各关节有更充分时间和空间进行落地缓冲;运动员在完成“侧手翻类”的落地动作时下肢的各关节普遍比“前手翻类”更加舒展,缓冲更加充分,并且在下肢关节中,膝关节所承受的缓冲作用最大,应重点加强对膝关节的保护;高水平运动员对身体控制能力较强,落地前下肢关节舒展且落地平稳,身体左右姿态基本对称,下肢各关节的左右两侧受到的冲击分布相对较为平均,对下肢各关节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李波,罗岗林,尤旭[3](2017)在《技巧啦啦操“直体后空翻一周转体720°”上抛及腾空动作运动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影像分析法、运动学分析法,选择恰当的运动学指标,对国内3支优秀技巧啦啦操队"直体后空翻一周转体720°"上抛及腾空的完成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定量描述,研究表明:(1)在上抛阶段,各队用时存在差异,其垂直速度及重心上升位移大小不同,导致上抛完成质量的差异,也影响后续腾空动作的完成效果.(2)在腾空至最高点,腾空的时间和空间也相对存在不同,而尖子在整个翻转过程中总用时相近,所以导致各队的转体速度与节奏不一,由此提出训练学观点:一是应加强底座的力量素质训练.底座在上抛阶段时屈膝缓冲和抬肩伸肘应更加充分,用力方向的准确性以及队员之间配合的一致性应有所提高.二是尖子不要急于抬头翻转,应在脱手前积极伸膝、伸髋,梗头、引臂,在缓冲阶段时,底座应主动借助内力,有控制地进行缓冲,避免过度屈膝,应加大腾起角,在脱手后开始转体.尖子在腾空过程中还应注意姿态的控制.
徐润,冯雷,李洁明,钱竞光[4](2016)在《技巧混双踺子托抛360°直旋动作的运动学分析》文中指出技巧运动是由翻腾、抛接、平衡以及舞蹈等动力性、静力性动作组成,以徒手完成各种身体造型的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属于体操运动的一种。本研究选取技巧传统强队江苏技巧队混双运动员作为调查对象,对国内至今尚无组合使用的新动作踺子托抛360°直旋动作在初学阶段及熟练掌握阶段的完成情况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分析前后两次动作的技术数据,指出其空间运动特点,寻找出其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和差异;为技巧运动员改进和发展该类型动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刘丽[5](2015)在《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平衡木直体后空翻动作串的运动学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使用三维摄像解析法,在2013年全运会女子全能决赛平衡木进行拍摄,对谭思欣、姚金男的直体后空翻动作串进行三维运动学比较分析,获得两名运动员相关数据,站在运动学角度分析直体后空翻动作串技术动作的关键要素,为奋战在前线的运动员改进或提高此运动技术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谭思欣动作失败的原因:谭思欣双脚蹬离平衡木或者双手推离木时刻的垂直速度大,完成动作的稳定性不是很好。谭思欣的腾空不是很高,动作的幅度也相对比较小。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谭思欣的腾空高度较低,腾空时间较短。因为谭思欣空翻的时间较短所以完成动作的时间会比较仓促,因而造成她动作失误而掉木。谭思欣落木的时候是左脚落木0.04s之后右脚才落木。左脚比右脚先落木导致谭思欣在落木时刻的双脚支撑面积过小,从平衡木上掉落。在落木的过程中,谭思欣的重心不在支撑面范围之内,重心偏离造成平衡遭到破坏,尽管谭思欣想通过降低右臂的位置来保持住平衡,但结果还是不如人意掉下木来。(2)姚金男动作成功的原因:两后手翻动作迅速有力量,并腿后手翻双脚蹬离时刻和双手推离时刻的水平速度分别是1.79s和2.06s,水平速度小说明力量更大,所以双脚蹬离比双手推离更有力。姚金男不管是双脚蹬离木时刻还是双手推离木时刻,重心垂直速度小而使得稳定性相对更高。姚金男的腾空高度都相对较高,动作完成幅度也比较大。并腿后手翻双脚落木时刻,双脚前后同时落木并且积极缓冲,膝、踝和髋角减小。姚金男比赛时的重心最高点到平衡木平面保持1.40m的垂直高度,脱离平衡木之后重心提升了0.4m的绝对最大高度,两脚蹬离至落木之间保持0.66s的腾空时间,直体后空翻动作的翻转速度为9.52rad/s。姚金男腾空动作不仅高而且时间相对较长。落木时,双脚几乎在同一时刻落木增加了支撑面积,身体重心也大致落在支撑面的范围之内。
李旭鸿[6](2013)在《基于LifeMod对跳马过程中人—器械动力学关系的计算机仿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在体操跳马过程中,踏跳、推手和落地技术是成功完成跳马动作的关键因素,但目前有关这些技术动作中人-器械之间的动力学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以优秀运动员完成的高难度动作为研究对象,在LifeMod系统中建立19个环节的个性化模型和体操器械,量化体操运动员在踏跳、落地和推手过程中下肢和上肢受到的内外冲击负荷,并展开体操器械力学特性对人体负荷影响的仿真研究,探讨人-器械相互作用过程中诱发关节损伤的关键因素,以及对跳马成绩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高速摄像机(CASIO EX-F1)采集2011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冠军完成的冢原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其中采样频率为300Hz,快门速度为1/320。并辅以三维运动分析系统Simi Motion对Peak框架中的25个标志点和人体主要的关节进行标定和解析,随后通过Python脚本语言程序将解析的三维运动学参数导入人体运动仿真软件LifeMod中。在人体模型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受试对象的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等人体形态参数创建个性化模型。由此同时,还在MSC ADAMS环境下分别建立助跳板、跳桌、落地垫,并与人体模型建立接触组成系统模型。随后完成体操器械力学特性(刚度和阻尼系数)的优化,再进行可行性的验证,最后展开体操器械力学特性对人体负荷影响的仿真研究。研究结果:通过对实际运动和仿真两者之间运动学、动力学数据的比较和分析,结果发现基于LifeMod建立的人-器械系统模型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在踏跳过程中,体操运动员受到的踏板反作用力(BRF)峰值、关节反作用力(JRF)峰值都随着助跳板弹簧的刚度、阻尼以及板面体刚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随着板面体阻尼的增加而减小。增加助跳板弹簧的刚度能有效地提高体操运动员踏板后的垂直起跳速度,而改变助跳板弹簧的阻尼以及板面体的刚度和阻尼,对起跳速度影响不明显。增加助跳板面体的阻尼虽能减小BRF峰值和JRF峰值,但外在负载率也明显增大。后区踏跳使体操运动员面临较大的冲击负荷,同时也能很好的避免接触力的衰减和损耗,有助于提高踏板后的起跳速度。在推手过程中,体操运动员左侧上肢受到的撑马反作用力(TRF)峰值、关节反作用力(JRF)峰值、关节力矩(JT)峰值以及离马后的垂直起跳速度均随着跳桌刚度的增加而增大,右侧上肢则相反。由此同时,左侧上肢承受的内外负载率都随之增大。当增加跳桌的阻尼,虽能减小左、右手受到的TRF峰值,但左侧上肢JRF峰值和关节负载率出现明显增加,同时右侧上肢的JRF峰值、JT峰值和关节负载率则随之减小。人体落地过程包括冲击和平衡两个阶段。冲击阶段的时间短而仓促且垂直地面反作用力(GRFV)峰值较大,约为11.40BW;而平衡稳定阶段的时间较长,GRFV峰值约为0.91BW。与GRFV峰值相比,下肢的踝、膝和髋关节的JRF峰值分别延迟15ms、17ms、19ms到达。不论增加落地垫的刚度还是阻尼,GRFV峰值、JRF峰值都随之增大,同时下肢各关节在额状面内的峰力矩以及矢状面内的踝关节峰力矩也随之增大。但是矢状面内的髋关节峰力矩会随落地垫刚度增加而减小,而矢状面内的膝关节峰力矩则随着落地垫的阻尼增加而减小。结论:利用高速摄像采集高水平运动员在实际比赛中的高难度动作,人工解析后的运动学数据能较好地应用到人体运动仿真研究中。通过计算分析踏跳、推手和落地过程中体操运动员承受的内外冲击负荷,有助于从新的角度理解体操器械在预防运动损伤和提高运动成绩中的作用。增加助跳板弹簧的刚度或后区踏跳都能有效地提高踏板后的垂直起跳速度,因此在满足人体肌骨系统能够承载生理范围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助跳板的刚度或采取后区踏跳有助于完成更高难度的技术动作。不论跳桌的刚度如何变化,推手过程左侧肘关节到达JRF峰值的时间最短且关节负载率最大。同时,增大跳桌的阻尼虽能减小外在负荷,却导致左侧上肢的内在冲击负荷明显增大。落地过程中,膝关节伸肌力矩在矢状面、髋关节外展力矩在额状面内对抗冲击负荷起主导作用。落地垫的阻尼越大踝关节处承受的冲击负荷越大,下肢各关节在额状面的力矩随着落地垫刚度、阻尼的增加出现明显增大。
张丹[7](2013)在《陈一冰吊环以力量静止姿势结尾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兼评成套动作编排》文中提出目的:对中国乃至世界最优秀的吊环运动员陈一冰在2012年上海全国体操锦标赛吊环决赛中所作的吊环成套动作进行解析,揭示其在吊环成套动作编排方面的特点、规律,以及他在吊环成套动作中所做的以力量静止姿势结尾的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分析其动作技术的完成情况。方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吊环运动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及专家学者对吊环项目的研究情况。访问四川省体操队的教练、运动员和生物力学专家,对所需要的吊环相关知识进行咨询。三维拍摄2012年上海全国体操锦标赛吊环决赛陈一冰所作吊环成套动作的视频,利用3D-SignalTec解析系统对拍摄的录像进行解析,将解析所得的数据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成套动作编排方面分三个类别进行分析,分别为整套动作比例分析;整套动作难度、类型分析;整套动作编排连接分析。将除下法外的九个动作拆分为前后两部分,拆分整合后的成套动作分四个部分,即:力量静止动作、悬垂后摆动作、向前大回环动作、屈体前空翻两周。鉴于向前大回环与躯体前空翻两周均为纯摆动类动作无对比性,故本文只挑选向前大回环动作进行分析。结论:(1)成套动作编排结论—动力性动作与静力性动作比例大致相等,符合规则要求;难度高类型全面;动静结合,协调有序。(2)力量静止动作分析结论如下:陈一冰肘关节角度的平均值为163.3°;膝关节角度的平均值为173.2°;踝关节角度的平均值为161.5°;手臂角的平均值为22.7°;躯干角的平均值为173.2°;停顿时间的平均值为2.70S。从各个所测角度的平均值可以看出,陈一冰在直腿、伸直身体、停顿时间方面表现较好,直臂、绷脚尖情况一般。而在十字类静止动作中,手臂与水平面平行还有一定差距。(3)水平十字动作、水平支撑动作总体完成情况较好;第1个十字支撑动作比第2个十字支撑动作完成情况好;直角十字动作、手倒立动作、两个倒十字动作完成情况一般。(4)悬垂后摆动作分析结论如下:四个悬垂后摆动作均在人体到达垂直位置前将髋关节减至最小,振浪技术正确。悬垂后摆屈体前空翻两周成悬垂、悬垂后摆前翻在环中直接成十字、悬垂后摆上成十字支撑三个动作的髋关节角度变化趋势大致一致,在人体过环下垂直面前,髋关节角度先减小后增大,当人体过环下垂直面时髋关节角几乎增至最大,过环下垂直面后先减小再增大。整体来说髋关节角度在环下垂直面前减小的幅度要大于髋关节角在环下垂直面后减小的幅度。(5)向前大回环动作分析结论如下:通过解析得出陈一冰在过环垂直面前角速度为25.3rad/s,在过垂直面后瞬间增大至283.7rad/s。从身体过环上垂直面时刻到身体与水平面第一次平行这段时间内,陈一冰肩关节角从开始的100.4°伸至140.7°,髋关节角从开始的176.3°屈至135.8°。从身体与水平面平行这一时刻到身体过环下垂直面这段时间内,陈一冰肩关节角迅速增大至174.3°,髋关节角在达到杠下垂直面时刻增大至173.1°,人体过环下垂直面的角速度为425.2rad/s。陈一冰在身体后摆至环后89.2°位置时,髋关节收至最小,度数为137.0°。当身体回环一周达到环上垂直面时,身体伸直,髋关节角为176.8°。
董汉英[8](2001)在《霍莉坤跳马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540°动作的运动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发展女子跳马踺子后手翻接空翻转体类高难动作 ,运用运动学原理对霍莉坤跳马技术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 ,霍在助跑阶段 ,身体获得了较大的水平速度。在上板起跳和第一腾空阶段 ,由于推手与起跳快 ,身体翻转及时 ,腾越器械重心高处于马上最佳位置。在第二腾空阶段 ,霍借助一定的高度和水平速度快翻纵转 ,使该动作顺利完成。由分析中得知 ,霍在马上因推手技术不佳 ,导致她第二腾空高度不够。
袁尽州[9](1997)在《女子3人双膝抛直体后空翻两周下抛起动作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文中指出采用高速摄影和3维测力同步方法对技巧女子3人双膝抛直体后空翻两周下动作进行定量测试,旨在揭示该动作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探讨3人之间的最佳配合技术特点。结果表明:抛起阶段两底座垂直支撑反力曲线形状为双峰型,最大峰值约为两底座体重之和的两倍,底座在抛起时相身体各部位用力表现为一定的顺序性,先是以腰、髋、膝发力为主,然后是以肩、肘、腕发力。尖子蹬伸时机比底座晚。
王文生,袁尽州[10](1994)在《技巧女子双人手推抛屈体前空翻一周半接挂腰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三维测力和高速摄影同步的方法,对技巧女双动力性难度动作进行定量测试,揭示了该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及技术特征,为运动训练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手推抛后空翻屈体两周下”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推抛后空翻屈体两周下”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奥会会高低杠动作创新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新时代中国体育强国目标实现的必要性 |
1.1.2 高低杠对我国竞技体操发展的重要性 |
1.1.3 中国高低杠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
1.1.4 高低杠动作创新研究的客观需求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录像分析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归纳推理法 |
2.2.6 历史研究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高低杠动作创新内容 |
3.1.1 高低杠动作创新内容界定及分类 |
3.1.2 高低杠动作创新内容分类的依据 |
3.2 奥运会高低杠动作发展演变 |
3.2.1 高低杠器械和规则与动作发展的相关性 |
3.2.2 奥运会高低杠动作创新的阶段变化 |
3.3 奥运会高低杠动作创新特征 |
3.3.1 高低杠动作难度创新特征分析 |
3.3.2 高低杠动作组别创新特征分析 |
3.3.3 高低杠动作类型创新特征分析 |
3.3.4 高低杠动作数量创新特征分析 |
3.3.5 高低杠动作创新形式创新特征分析 |
3.3.6 高低杠动作结构创新特征分析 |
3.3.7 高低杠动作编排创新特征分析 |
3.3.8 高低杠动作艺术创新特征分析 |
3.4 影响高低杠动作创新发展的因素 |
3.4.1 影响高低杠动作创新发展的外在因素 |
3.4.2 影响高低杠动作创新发展的内在因素 |
3.5 高低杠动作创新特征对我国的启示 |
3.5.1 动作难度向“H组”发展 |
3.5.2 动作组别向“回环”延伸 |
3.5.3 动作类型向“飞行”开创 |
3.5.4 创新数量向“少量”转变 |
3.5.5 创新形式向“加难”延续 |
3.5.6 动作结构向“多元”进阶 |
3.5.7 动作连接向“短连”靠拢 |
3.5.8 动作艺术向“编排”转换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我国高水平男子跳马运动员落地过程中的运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采集 |
2.2.2 数据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跳马动作总体变化趋势和特征 |
3.2 不同运动员分别完成两种不同动作之间的运动学指标对比 |
3.2.1 落地缓冲时间和重心高度的对比 |
3.2.2 下肢各关节角度对比 |
3.3 同一名运动员完成同类别中不同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对比 |
3.3.1 落地缓冲时间以及重心高度的对比 |
3.3.2 下肢各关节角度的对比 |
3.4 不同组别动作间运动学指标对比 |
3.4.1 下肢关节角度对比 |
3.4.2 重心高度对比 |
3.4.3 缓冲时间与重心下降高度对比 |
4 分析与讨论 |
4.1 不同运动员分别完成两种不同动作之间的运动学指标分析 |
4.1.1 落地缓冲时间与重心变化之间的分析 |
4.1.2 缓冲时间和重心高度对下肢关节角度变化的影响 |
4.1.3 特殊位置时下肢关节角度的分析 |
4.2 同一名运动员完成同类别中不同动作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
4.3 不同组别动作间运动学指标分析 |
4.3.1 下肢关节角度对比 |
4.3.2 重心高度以及重心高度与落地缓冲时间的对比分析 |
4.4 局限性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技巧啦啦操“直体后空翻一周转体720°”上抛及腾空动作运动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研究方法 |
1.2.1 影像解析法 |
1.2.2 运动学分析法 |
1.3 术语定义 |
2 研究结果 |
2.1 直体后空翻一周转体720°抛接动作 |
2.2 上抛阶段 |
2.2.1 上抛阶段尖子总重心的位移情况 |
2.2.2 脱手瞬间主要运动学参数 |
2.3 腾空阶段 |
1) 翻转阶段 |
2) 展臂还原阶段 |
3 结论与建议 |
3.1 结论 |
3.2 建议 |
(4)技巧混双踺子托抛360°直旋动作的运动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1 研究对象 |
1. 2 研究方法 |
1. 2. 1 专家访谈法 |
1. 2. 2 三维录像解析法 |
1. 2. 3 数据与实际训练对比分析法 |
2 踺子托抛360°直旋动作的总体认识 |
3 踺子托抛360°直旋动作各阶段生物力学分析 |
3. 1 起跳阶段 |
3. 1. 1 入撑时相 |
3. 1. 2 缓冲末时相 |
3. 1. 3 蹬伸时相 |
3. 1. 4 托抛阶段 |
3. 2 腾空阶段 |
3. 3 落地阶段 |
4 结论与建议 |
4. 1 结论 |
4. 2 建议 |
(5)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平衡木直体后空翻动作串的运动学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平衡木的特点 |
1.4 平衡木的发展简况及趋势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文献综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三维摄像解析法 |
4 结果与讨论 |
4.1 两后手翻阶段 |
4.2 空翻起跳阶段 |
4.3 空翻腾空阶段 |
4.4 落木稳定阶段 |
5 结论 |
6 建议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基于LifeMod对跳马过程中人—器械动力学关系的计算机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1 前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跳马项目的现状及困境 |
1.2.2 当前世界跳马的发展趋势 |
1.2.3 跳马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1.2.4 计算机仿真在人体运动中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踏跳阶段 |
2.1.1 体操运动员踏跳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
2.1.2 助跳板的力学特性 |
2.1.3 理论模拟与仿真 |
2.1.4 人体对不同运动表面的适应 |
2.1.5 小结 |
2.2 推手阶段 |
2.2.1 体操运动员推手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
2.2.2 马/跳桌的力学特性 |
2.2.3 理论模拟与仿真 |
2.2.3.1 前手翻类 |
2.2.3.2 尤尔钦科跳类 |
2.2.3.3 水平直体腾越跳类 |
2.2.4 小结 |
2.3 落地阶段 |
2.3.1 体操落地冲击的生物力学特征 |
2.3.2 体操落地造成下肢损伤的生物力学因素 |
2.3.3 落地垫的力学特性 |
2.3.4 理论模拟与仿真 |
2.3.5 小结 |
第3章 人-器械系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1 运动学参数的采集 |
3.2 个性化人体模型和体操器械的建立 |
3.3 LifeMod 模型中关节、肌肉力和接触力的定义 |
3.3.1 关节的定义 |
3.3.2 肌肉力的定义 |
3.3.3 接触力的定义 |
3.4 仿真流程 |
3.5 体操器械力学参数的优化与模型验证 |
3.5.1 体操运动员-助跳板系统模型的验证 |
3.5.2 体操运动员-跳桌系统模型的验证 |
3.5.3 体操运动员-落地垫系统模型的验证和应用 |
3.6 小结 |
第4章 体操运动员-助跳板之间动力学关系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 |
4.3.1 踏跳阶段的踏板反作用力和关节反作用力 |
4.3.2 助跳板力学特性影响的仿真研究 |
4.3.2.1 助跳板弹簧的刚度和阻尼对内外冲击负荷的影响 |
4.3.2.2 助跳板弹簧的刚度和阻尼对踏板后起跳效果的影响 |
4.3.2.3 助跳板面体的刚度和阻尼对内外冲击负荷的影响 |
4.3.2.4 助跳板面体的刚度和阻尼对踏板后起跳效果的影响 |
4.3.2.5 踏跳位置对内外冲击负荷的影响 |
4.3.2.6 踏跳位置对踏板后起跳效果的影响 |
4.4 分析与讨论 |
4.5 不足与展望 |
4.6 小结 |
第5章 体操运动员-跳桌之间动力学关系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 |
5.3.1 推手阶段的撑马反作用力、关节反作用力和关节力矩 |
5.3.2 跳桌力学特性影响的仿真研究 |
5.3.2.1 跳桌的刚度对内外冲击负荷的影响 |
5.3.2.2 跳桌的刚度对撑马后起跳效果的影响 |
5.3.2.3 跳桌的阻尼对内外冲击负荷的影响 |
5.3.2.4 跳桌的阻尼对撑马后起跳效果的影响 |
5.4 讨论与分析 |
5.5 不足与展望 |
5.6 小结 |
第6章 体操运动员-落地垫之间动力学关系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 |
6.3.1 落地阶段的地面反作用力、关节反作用力和关节力矩 |
6.3.2 落地垫力学特性影响的仿真研究 |
6.3.2.1 落地垫的刚度对内外冲击负荷的影响 |
6.3.2.2 落地垫的阻尼对内外冲击负荷的影响 |
6.4 讨论与分析 |
6.5 不足与展望 |
6.6 小结 |
第7章 结束语 |
第8章 参考文献 |
第9章 致谢 |
第10章 个人科研经历 |
(7)陈一冰吊环以力量静止姿势结尾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兼评成套动作编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吊环技术的发展历史回顾 |
2.2 吊环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吊环技术的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吊环技术的国外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三维摄像解析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陈一冰吊环成套动作编排的分析 |
4.1.1 整套动作比例分析 |
4.1.2 整套动作难度、类型分析 |
4.1.3 整套动作连接分析 |
4.2 以力量静止姿势结尾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
4.2.1 静止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
4.2.2 悬垂后摆类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
4.2.3 向前大回环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
5 结论 |
5.1 成套动作编排研究结论 |
5.2 以力量静止姿势结尾动作的运动学分析结论 |
5.2.1 静止动作分析结论 |
5.2.2 悬垂后摆类动作分析结论 |
5.2.3 向前大回环动作分析结论 |
6 建议 |
6.1 成套动作编排的建议 |
6.2 静止动作的建议 |
6.3 悬垂后摆类动作的建议 |
7 本研究不足之处 |
8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8)霍莉坤跳马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540°动作的运动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助跑与趋步特征 |
2.2 踺子上板起跳技术特征 |
2.3 第一腾空和推手技术特征 |
2.4 第二腾空转体技术特征 |
3 结论 |
(9)女子3人双膝抛直体后空翻两周下抛起动作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抛起技术动力学特征 |
3.1.1 三维支撑反力的变化特征 |
3.1.2 有效冲量 |
3.2 抛起技术的运动学特征 |
3.2.1 质心垂直速度及动量的变化特点 |
3.2.2 底座身体各关节角度的变化特征 |
3.2.3 尖子身体各关节角度的变化特征 |
4 结论 |
4.1 抛起阶段两底座垂直支撑反力曲线形状为双峰型,第一峰值是在尖子上手时跳起腾空瞬间对底座作用的反映,略大于3人体重之和; |
4.2 从动力学角度来看,两底座抛起配合技术特征为:一是抛起用力要同步; |
4.3 底座在抛起时相身体各关节角的变化表现为一定的顺序性,形成两个阶段。 |
4.4 抛起阶段,尖子蹬伸时机比底座晚,尖子蹬伸速度越快,越有利于增大尖子腾空高度; |
四、“手推抛后空翻屈体两周下”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奥会会高低杠动作创新特征分析[D]. 赵婵.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2]我国高水平男子跳马运动员落地过程中的运动学研究[D]. 张宇宬. 宁波大学, 2019(06)
- [3]技巧啦啦操“直体后空翻一周转体720°”上抛及腾空动作运动学分析[J]. 李波,罗岗林,尤旭.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 [4]技巧混双踺子托抛360°直旋动作的运动学分析[J]. 徐润,冯雷,李洁明,钱竞光.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5]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平衡木直体后空翻动作串的运动学比较分析[D]. 刘丽. 成都体育学院, 2015(05)
- [6]基于LifeMod对跳马过程中人—器械动力学关系的计算机仿真[D]. 李旭鸿. 上海体育学院, 2013(04)
- [7]陈一冰吊环以力量静止姿势结尾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兼评成套动作编排[D]. 张丹. 成都体育学院, 2013(03)
- [8]霍莉坤跳马踺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540°动作的运动学分析[J]. 董汉英.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1(02)
- [9]女子3人双膝抛直体后空翻两周下抛起动作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J]. 袁尽州. 体育科学, 1997(05)
- [10]技巧女子双人手推抛屈体前空翻一周半接挂腰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J]. 王文生,袁尽州.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