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工商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中干部培训工作的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康[1](2020)在《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文中研究表明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度与实体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错配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关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就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迟滞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以国有企业为依托、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对象的工业化战略全面实施以后,中国金融系统便被赋予了为工业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为国有企业集中和输送廉价资金的政策性任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事实上逐渐成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但是以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金融系统仍然没能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职能,而造成此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迟迟未能培育起“自生能力”和融资模式过于单一。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企业尽快培育起“自生能力”,同时改革承担着国家战略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的国有企业的融资模式,从而使金融系统真正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政策性负担。本文的重点就是描述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金融系统是如何一步步被赋予为国有企业集中和提供廉价资金的职能的。全文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最高决策层进行金融发展模式选择时,面临哪些约束条件。缺资金、缺技术的条件下需要尽快建立起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独立的重工业体系,是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考虑金融发展模式时,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资金从哪里来?如何才能尽可能集中国内有限的资金?如何才能保证集中起来的资金用到国家选定的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去?由谁来执行?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最终促使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选择了一种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置的体制。第二章主要描述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政权对全国金融体系的整顿。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斗争的逐步胜利,新政权对新解放区的金融机构分三大类分步骤进行了整顿:没收官僚资本金融机构壮大充实国有金融机构;运用国家力量推动私人金融机构集中和接受人民政府的领导;取消外国驻华金融机构特权使之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服务;坚决打击私营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经过三年左右的整顿,中国金融市场的秩序快速得以恢复且出现了繁荣的迹象,金融系统的本来功能亦得以初步回归,同时国家借机掌握了金融系统的主导权,事实上为新金融体制的建立创造了基本条件。第三章主要描述各类非公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向国有金融机构靠拢、金融机构决策权是如何一步步向中央集中、金融市场是如何一步步从中国大陆消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金融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和所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被纳入财政系统从而成为财政系统的一个职能部门的。第四章主要描述金融机构被一步步纳入财政系统的同时,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如何一步步被财政化的。金融系统职能的财政化主要表现为三各方面: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完全服从国家计划安排,成为国家财政的有效补充;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第五章主要是对1953年至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做出评估。总的来说,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给体制下的中国金融系统,表现出了很强的存款动员能力,有力支持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就是集中了大量廉价的资金,遵照政府的意志进行配置,有力支持了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但是该套金融体系和体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诸多问题:资金配置效率不高,贷款使用效率较低;滋生出新的风险,比如财政领域的风险与金融领域的风险相互传递、决策的外部成本提高;金融杠杆基本失去作用,不能发挥促进交易和推动企业改善治理的职能;决策权过度集中和金融系统缺乏起码的独立性,严重影响了金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甚至金融机构存在的连续性。
张旭[2](2018)在《Y银行天津分行人力资源规划研究》文中认为从电子计算机技术,到因特网,再到近期的物联网、大数据,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发展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那就是IT革命时代和信息化时代。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银行业势必要加强战略规划,转变经营理念、管理机制与发展模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职业诉求,呈现着前所未有的新特征和新特点。银行业要想在新时代转型升级、有所突破、开拓创新,就必须基于战略计划制定更适应银行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才能更好的适应银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本文立足于Y银行天津分行的实际情况,对Y银行天津分行的组织架构及经营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汇总统计了2013年至2017年性别结构、用工结构、学历结构、岗位类别等人力资源数据,并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梳理,指出Y银行天津分行存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不到位、人员岗位配置不合理、人员晋升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本文采用线性回归法,研究了商业银行收入与销售类岗位人员占比及专业类岗位人员占比之间的联系,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商业银行的收入与销售类岗位人员占比呈较强的正相关的结论,提出了Y银行天津分行2018年至2020年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思路,即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将更多的人员调整至收入大、贡献高的销售类岗位人员中。基于Y银行天津分行2018年至2020年战略计划及人力资源战略思路,采用经验预测法、定员定额法、趋势外推法、马尔可夫模型等方法,对2018年至2020年的人力资源总量及结构进行了供给和需求预测,确定了2018年至2020年Y银行天津分行人力资源规划方案,进行了供需平衡分析。最后,本文提出了达到供需平衡的具体措施和具体计划,为分行经营转型升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实现分行的战略目标和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麻浩明[3](2017)在《经济新常态下兰州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5年全国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深圳市城市合作银行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开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截止2015年底,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总数已达133家,特别是在2003年到2013年的10年间,城市商业银行依托中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逐步发展壮大,积极投身服务所在地区经济建设、基础设施、中小企业和市民,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城市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着贷款增速回稳、存贷利差收窄、社会融资方式转变、不良贷款反弹、政府监管趋紧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商业银行必须从战略层面作出相应调整,不能继续走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的老路,而是要立足经济新常态,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等竞争对手展开错位竞争,不断提升自身在本地金融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兰州银行为例,通过运用战略管理有关分析方法,对兰州银行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对兰州银行当前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评估,归纳了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兰州银行的机会、威胁和优势、劣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出了兰州银行的战略选择,即努力成为专注于为中小企业和广大市民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区域性特色精品银行。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
刘玉春[4](2014)在《金融效率视角下的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快科学发展,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是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富裕的目标,需要全社会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更需要一个良好和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强有力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在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促进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领域并没有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支持,―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在农村金融领域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反思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目标和农村金融扶持政策的取向,基于金融效率视角构建以政策导向和市场化运作为基本原则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突破了以农村金融风险和农村金融功能为视角的传统研究范式,基于金融效率视角紧紧围绕―构建高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问题,在具体研究中不纠结于―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问题,在肯定农村金融的促进作用前提下,着眼于农村金融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等宏观角度来探讨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农村金融促进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模式。论文在把握国内外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现代金融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流派,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农村正规金融发展水平,发现农村金融一直是服从和服务于农村经济增长的外生品,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战略长期被轻视和忽视,农村金融机构被撤并,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农村金融出现了严重的功能缺失与服务缺位。在此基础上,论文运用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的长期时间序列数据,从作用机理和实证计量两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因果关系,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对农民收入的拉动作用。基于协整理论构建了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多变量VAR模型,并利用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关联性和影响程度。这既是对以往农村金融发展政策和农村金融改革效果的一次全面总结和评价,又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效的金融供给对于农村地区的的经济增长、人民增收和区域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亟需一个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来动员资金并促进农村资本形成以有效解决日益紧迫的―三农‖难题。基于效率视角来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完善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功能,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促进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肖璞[5](2013)在《后危机时代中国有效金融监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级贷款风暴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急剧动荡,金融危机的阴霾至今尚未完全散去。危机之后的研究表明,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具有内在联系,金融监管的缺位与失职是此次危机的重要原因。痛定思痛,世界各国在危机后更加重视金融监管问题,相约相继推出一系列监管改革措施,中国也就金融监管改革做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将全面实施巴塞尔协议Ⅲ。不过从实施效果与现实情况来看,国际金融监管改革仍有待进一步深化,最终实现有效金融监管还任重而道远。本文主要通过历史考察、横向对比与实证研究,着重对中国金融监管尤其是银行有效监管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现状的考察发现,尽管中国金融监管近些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比国际标准和行业发展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首先,监管的微观基础仍然比较薄弱,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能力、服务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离监管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其次,监管者系统性风险监管能力不足,诸多有效的系统性风险防控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第三,宏观经济失衡、法制环境不健全、会计制度执行不到位、市场约束软弱等金融生态问题突出,有的甚至在恶化。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本文依照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及评估办法,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中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因此,鉴于中国金融正处于增长转段、发展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的国情,本文提出有效监管建设必须与深化银行改革和改善外部环境相结合。根据危机后全球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空前关注这一现实,立足于中国银行业近十年具体市场微观主体的改革情况,本文提出加强对系统重要性性银行的监管是实现有效金融监管的关键,并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在对我国金融监管能力建设历程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影响我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因素,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不仅如此,针对如何实现有效金融监管,本文还从建立可持续平衡的经济金融发展机制、强化金融机构自我约束、改进金融监管治理体系、改善金融监管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特色主要在于:首先,从监管视角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原因,检讨当前金融监管体制的机制性问题,提出需要从更新监管理念、突出监管重点和改进监管方式等方面来增进监管的有效性。其次,在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下,从有效监管出发界定监管者的责任,将应对市场的非正常波动、给投资者正确的信号和引导、监控市场主要参与者的交易行为、加强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监管、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及进一步丰富监管工具箱等内容纳入到有效监管的范畴,着眼于整个金融体系,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提出完善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第三,强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是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改革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利用CoVaR方法,结合分位数回归技术,量化了我国上市银行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单个银行对整个银行系统的风险贡献率,在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识别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第四,从宏观经济效应、行业效果以及监管效率三个方面给出了关于有效监管的具体的标准,构造了衡量监管有效性的综合指标体系,使用门限回归方法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从时间维度对我国银行业的监管的有效性做出了客观评价。本文一共分为七章,每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提出研究的背景、思路和方法,界定相关概念并对现有的研究进行了相关梳理、总结与评价。第二章,金融监管理论的流派与最新发展进行综述。对学术界有关金融监管理论演进进行了陈述,同时梳理了危机后金融监管理论的新发展,并就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的反思进行了简要总结。第三章,美国金融危机的反思与金融监管改革。这一章回顾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和演进过程及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本章得出了后危机时代加强和改进有效监管的诸多启示。第四章,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突出问题。对照巴塞尔协议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及其评估办法,分析了中国银行业有效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以此作为深化我国有效银行监管体系建设的现实出发点。第五章,中国金融市场微观主体改革与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本章对中国金融机构改革与重组的实践进行了梳理,提出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是实现有效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关键。基于实证研究,这一章对我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进行了识别,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第六章,中国金融监管能力建设与监管有效性的实证分析。本章首先对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与监管成效这一问题做了全面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章提出了我国银行业有效监管的评价标准,并做了实证检验。第七章,从更广泛的视角考虑中国有效银行监管新框架的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金融有效监管的政策建议。
文洪武[6](2012)在《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和各国金融当局均把强化宏观审慎监管作为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的研究以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和各国的金融改革为背景,以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关系研究为切入点,论述了二者协调监管的必要性,分析了二者协调监管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者的协调机制模型。论文运用理论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金融监管的历史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微观审慎监管的缺陷进行了分析。论文借鉴当前宏观审慎监管及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研究成果,在对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最终目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金融稳定宏观预警模型和金融网络模型,利用河北省的经济金融指标数据和支付结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还对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区域组织的金融监管协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各国国际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进行了跟踪研究,比照分析了中国金融监管协调的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需要借鉴的国际经验。论文的主要结论和成果有:(1)鉴于微观审慎监管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宏观审慎监管依赖于有效的微观审慎监管,亦有其局限性,二者必须进行有效协调,建立起一个宏观与微观层次分明,功能各异,有效协调的金融监管体系;(2)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从利用好一些行之有效的微观审慎监管工具,并从监管目标、监管主体、系统重要性机构、国际金融审慎监管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协调。(3)以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内容和目标为核心,建立起二者的协调机制模型。主要包括:在风险监测评估阶段,各金融监管主体要注重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设;在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基础设施的管理过程中,要建立能够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自动稳定器机制建设,央行牵头监管协调权机制建设,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建设,金融机构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在风险救助的阶段,应建立紧急磋商救助机制;在风险处置的过程中,应建立金融安全网机制,以防止局部的金融危机演化成全面金融危机。
刘俊[7](2009)在《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部控制是一个广受国内外各界关注的课题。总体来看,内部控制思想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即内部牵制、内部牵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行政管理机构、审计部门、企业及研究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讨。其中,美国COSO报告最具有代表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内部控制逐渐向管理和治理方向拓展,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正在经历一次新的飞跃。中央银行处于整个金融体系的前沿和核心,既有银行业的风险属性,又兼有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责任。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银行在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稳健发展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整个金融体系是否完善和安全,不仅要看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资产质量,也要看中央银行能否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中央银行目标,保持对金融机构提供最后贷款的能力。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中国人民银行的内部控制研究和实践均滞后于现实需求。与商业银行的内控风险相比,中央银行风险案件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中央银行一旦发生风险案件,将给自身声誉和金融稳定带来巨大影响。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环境缺陷体现在管理体制制约、控制标准失范、人力资源瓶颈、绩效考核困境等方面;缺少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决策风险未纳入控制体系,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机构,风险管理水平滞后于需求;制度建设、风险案件、违规兼岗形成了内部控制活动的主要瓶颈;信息沟通与监督方面也存在制约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因素。论文以管理学、审计学、会计学、中央银行学、内部控制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借鉴国外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内部控制的经验做法和发展趋势,通过对人民银行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以及内部控制评价等相关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优化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科学措施。论文基本结构分为10章。第1章至第4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综述,提出了中央银行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在中央银行内部控制国际比较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的发展研究过程。第5章至第9章根据COSO报告关于内部控制的5个组成要素分别进行论述。第5章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环境。在各种环境要素分析基础上,指出内部控制环境缺陷,提出人民银行应从管理体系重构、内部控制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绩效考评优化等方面进行内部控制环境再造。第6章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主要对内部控制涉及的法律风险、声誉风险、资产风险、信息技术风险、效率风险、操作风险进行分析,提出政策决策体系完善、整合内部控制机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优化重点。第7章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活动。主要对内部控制活动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从制度建设、基层内部控制活动规范等方面优化内部控制活动。第8章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通过对内部信息沟通与外部信息沟通的分析,指出应从建立内部控制管理系统、适时适度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增强人民银行决策透明度等方面完善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第9章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监督与传导。主要分析内部控制监督体系,重点研究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内部审计体制和效率、内部审计现存问题,提出内部审计转型方向及加强内部控制多层级协调与传导的措施。第10章研究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主要分析内部控制评价现状及问题,提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对综合评价模型、离差最大化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多因素分析模型进行比较,提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优化政策建议。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人民银行兼具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风险属性和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责任。本文借鉴COSO理论体系,对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内部控制监督等5个要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优化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议。2.通过对国外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内部控制的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总结出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发展变化的研究,较早提出人民银行探索起步、初步构建、逐步发展、快速发展等4个不同的发展演进阶段,为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3.对中央银行内部控制进行了经济分析。中央银行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必须考虑内部控制成本效率原则。内部控制的理想均衡状态是内部控制的收益与成本之差最大,控制不足或者控制过度都不利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4.对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框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结合人民银行工作特点,按内部控制要素评价标准设计了CSA问卷。根据人民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要求,提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离差最大化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优化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政策建议。
刘少雄[8](2008)在《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公司治理问题一直是国际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面对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改制后仍面临着许多未能解决的问题和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机制面临的理论争议和实际困惑,鉴于中西方学者有关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机制及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机制已有研究的理论成就与不足,本文立足于中国当代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改革的基本国情,对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有机体模式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其主要论述为以下四个方面:(1)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概念的规范化界定。根据现有理论研究未对公司制国有企业的概念作规范化界定的情况,本文根据公司法的有关原理和规范,对“公司制国有企业”的内涵与外延尝试作了规范性界定,为本文有针对性地研究“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机制”奠定了确定性的概念性基础,也为本文所研究和构造的“公司治理机制”确立了使用企业的明确对象和应用范围。(2)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机制模式的设计。根据现有理论研究未对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机制进行针对性系统设计的情况,本文通过对传统公司治理机制的形成、主要内容、理论基础、局限性研究、国际发展趋势研究及对中国公司治理的历史考察与国际模式的比较,提出了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机制有机体模式的构建及相关配套改革的模式设计。(3)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新、老三会的重构。根据现有理论研究对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机制新、老三会运行研究的不足,本文论述了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的内部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公司制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有机体模式新、老三会的重构措施,包括股东会的改革与重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改革,经理人的选聘、激励与约束机制,新、老三会的兼并与兼容体制等。(4)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外部机制构建与改革。根据现有理论研究对公司制国有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研究的不足,本文全面研究了我国公司制国有企业在公司控制权市场、政府监管、信息披露、经理人市场、机构投资、中介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外部治理机制构建的具体改革措施,包括构建开放的控制权市场机制,建立建全债权人治理机制,完善经理人市场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及法律规制机制,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完善中介组织治理机制等。
齐欢[9](2011)在《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历史必然性,现代化是一切后发国家摆脱落后形成现代国家的必然进程。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从本国的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出发,同时吸收外部的积极因素追求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取向的道路。越南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其现代化从启动、发展、对模式的探索和转型且充满了艰辛和曲折。1858年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性大潮。1945年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获得了民族独立后开始了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现代化才走上正确的道路。研究该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问题和实施赶超型战略的理解,总结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通过对越南的个案分析,有助于丰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实践与理论范式的研究,对学科建设也有一定意义。为一些后发国家探索一条较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和西方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对越南1945年以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成就问题与经验教训、现代化水平、模式及走向进行了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的第一至第十章和结语构成。绪论主要讨论本论文选题及有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一章讨论了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国际背景是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由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使许多前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欧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国内背景是法国入侵和殖民统治对越南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发生分化和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王朝循环”模式支配下的封建王朝的历史方向,越南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衰败化”和“边缘化”冲击下,越南在印支共的领导下走向“革命化”,经过义静苏维埃运动和八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越南现代化的启动以19世纪下半叶阮朝的改革为标志。①从阮朝的改革到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是越南现代化低度发展阶段②。第二章探讨了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本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越南分治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北方和在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进程。本章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45—1954年抗法时期;二是1954—-1975年抗美时期。内容包括,北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效果。美国在南越进行移植美式模式的现代化实践。由于战争的影响,越南错过了1945—1973年世界经济黄金时代①的发展机会。而东亚一些国家则利用越战的机会迅速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章阐述了越南统一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严重挫折(1975—1986年)。越南在1976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结束了长期国家分裂、南方政治衰败、和社会动乱的局面,成立了具有强大社会动员和整合能力高度集权的现代国家政权,提供了能进行自主型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保证。但多年战争破坏使越南现代化起点很低,这决定了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指导思想和内外政策上的失误,越南再次错过有利的发展时机。虽然从1979年越南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但效果有限。直到实行全面革新开放后才进入现代化的正确轨道。第四章讨论革新开放后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间现代化建设的情况(1986—-1996年)。越共在1986年12月召开“六大”确定了全面革新的路线。六大成为越南现代化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越南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合理成分的同时吸收了其他国家现代化理论的有益成份,通过实践逐渐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新理论。七大制定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使越南现代化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第五章论述了在苏联、东欧解体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进行的调整(1997—-2001年)。这时期,越南现代化面临多重挑战:在苏联、东欧的解体的影响下的政治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危机和腐败影响下的社会危机。鉴于此,越南对政治体制和领导层、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经济战略、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第六章研究了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情况(2001-2006年)。2001年4月,越共“九大”把七大的《建设纲领》加以具体化。在九大思想指导下,越南的现代化进入第二个加速期。但发展中的问题也大量出现。第七章论述了越共十大到十一大间的现代化进程的情况,并分析了今后现代化进程的走向与趋势(2006—2011年)。经过20年的探索,越南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和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十大后越南现代化进程又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1月召开的越共十一大为今后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第八章对1945年以来越南现代化进程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了分析。对每个阶段现代化获重大进展和遭受挫折的原因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外交、文化和军事以及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分析。第九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选用以中科院的两次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为主对越南的经济、社会、综合现代化、生态、文化和国际现代化水平作了较系统的量化评价。由于政治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世界上还没有相关的定量评价体系,因此,对其评价限于定性方面。第十章对越南现代化进程的模式①进行了总结。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本章对越南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指出,越南早期现代化启动属于典型的挑战——回应(汤因比的说法)的模式。独立后,北方采取了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南方模式则试图建立资本主义模式。革新后,越南现代化模式开始向与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西方新自由模式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转变,形成了具有“越南特色混合型后全能主义模式”。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为结语。对以上各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升华和提炼。
赵晓力[10](2007)在《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始终是备受瞩目的研究领域,针对区域金融发展的研究更是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学者。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与金融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严重的区域不均衡问题。新时期,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和加强国家金融安全的要求。因此,本文对中国区域金融进行研究是十分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包括数理研究和实证研究两部分,通过研究证实了地区金融发展速度是影响该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因素,其影响大小受到该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制约,有显着的门限效应。其次,我们对影响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的宏观金融经济背影、地区自身金融经济现状和国家区域政策进行研究。并且对我国区域金融调控和区域金融风险监控进行研究,提出区域金融调控和风险监控的具体建议。最后,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的吉林省金融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具体的金融发展政策建议。
二、谈工商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中干部培训工作的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工商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中干部培训工作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金融发展模式时面临的约束条件 |
第一节 单纯依靠国家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确立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金融遗产:国家垄断金融体制 |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实践:政府严格控制金融系统 |
第二章 从市场金融体制到计划金融体制 |
第一节 新政权对金融业的整理 |
第二节 有管理的金融市场的短暂繁荣 |
第三节 金融系统功能的初步回归 |
第四节 计划金融体制的基本确立 |
第三章 金融机构财政机关化 |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
第二节 交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率先纳入财政部体系 |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务边缘化与机构被纳入财政部体系 |
第四章 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财政化 |
第一节 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 |
第二节 银行存贷款业务成为财政预算的有效补充 |
第三节 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 |
第五章 对1953-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的评估 |
第一节 存款动员能力评估 |
第二节 资金配置效果评估 |
第三节 风险管理能力评估 |
第四节 产品流通促进能力评估 |
第五节 企业治理能力促进价值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Y银行天津分行人力资源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人力资源规划基本理论概述 |
2.1 人力资源管理 |
2.2 人力资源规划 |
2.2.1 内涵与定义 |
2.2.2 基本作用 |
2.2.3 人力资源规划环节概述 |
2.2.4 人力资源规划的任务目标 |
2.3 人力资源规划的方法 |
2.3.1 环境分析的方法 |
2.3.2 需求预测方法 |
2.3.3 供给预测方法 |
2.3.4 供需平衡分析方法 |
2.4 战略人力资源规划 |
第3章 Y银行天津分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Y银行天津分行概况 |
3.1.1 Y银行基本情况 |
3.1.2 Y银行天津分行基本情况 |
3.1.3 Y银行天津分行组织结构情况 |
3.2 Y银行天津分行人力资源现状 |
3.2.1 人力资源管理概况 |
3.2.2 人力资源总体概况 |
3.2.3 人力资源近五年变化情况分析 |
3.2.4 人力资源相关职能分析 |
3.3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矛盾 |
3.3.2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 Y银行天津分行战略分析 |
3.5 基于战略的Y银行天津分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分析 |
3.5.1 Y银行天津分行影响收入因素分析 |
3.5.2 收入与专业类人员占比分析 |
3.5.3 收入与销售类人员占比分析 |
3.5.4 收入与专业类及销售类人员占比分析 |
3.5.5 基于战略的Y银行天津分行人力资源规划思路 |
第4章 Y银行天津分行需求与供给预测 |
4.1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
4.1.1 人力资源需求总量预测 |
4.1.2 人力资源需求结构预测 |
4.2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
4.2.1 外部供给 |
4.2.2 内部供给 |
4.3 Y银行天津分行人力资源供需平衡性研究 |
第5章 实现供需平衡的具体措施和计划 |
5.1 具体措施 |
5.1.1 启动扁平化管理工作 |
5.1.2 加强客户经理队伍的建设 |
5.1.3 制定全行统一的绩效激励机制 |
5.1.4 强化干部队伍的建设 |
5.2 具体计划 |
5.2.1 人员晋升计划 |
5.2.2 培训与开发计划 |
5.2.3 薪酬与福利激励计划 |
5.2.4 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经济新常态下兰州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理论综述 |
二、兰州银行业务发展的PEST环境分析 |
(一)宏观环境分析 |
(二)行业环境分析 |
(三)竞争对手分析 |
(四)发展趋势分析 |
三、兰州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一)基本概况 |
(二)兰州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
(三)兰州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经济新常态下兰州银行业务发展的战略分析与选择 |
(一)兰州银行业务发展的SWOT矩阵分析 |
(二)兰州银行业务发展的差异化战略选择 |
(三)经济新常态下兰州银行业务发展的差异化战略 |
五、兰州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的保障 |
(一)组织保障 |
(二)人力资源保障 |
(三)信息技术保障 |
(四)企业文化保障 |
(五)资本管理保障 |
(六)风险管理保障 |
(七)管理流程保障 |
六、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金融效率视角下的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金融体系和农村金融体系 |
1.2.2 金融效率与农村金融效率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6 论文可能的创新和进一步研究之处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农村金融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 |
2.1.1 金融中介理论 |
2.1.2 金融发展理论 |
2.1.3 金融脆弱性理论 |
2.2 农村金融理论研究 |
2.2.1 农村信贷补贴理论 |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2.3 不完全市场理论 |
2.2.4 局部知识论 |
3 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经济基础 |
3.1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 |
3.1.1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 |
3.1.2 第二阶段:1978年——1992年 |
3.1.3 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 |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经济增长 |
3.2.1 农村经济规模与贡献 |
3.2.2 农村经济增长速度 |
3.3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变迁 |
3.3.1 农民收入在增长但增幅缓慢 |
3.3.2 城乡间、区域间、农户间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 |
3.3.3 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 |
3.4 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及测算 |
3.4.1 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 |
3.4.2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4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迁 |
4.1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的变迁过程 |
4.1.1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 |
4.1.2 第二阶段:1978年-1992年 |
4.1.3 第三阶段:1992年-2003年 |
4.1.4 第四阶段:2003年-现在 |
4.2 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的利率结构 |
4.2.1 中国正规金融机构利率运行 |
4.2.2 农村正规金融利率政策 |
4.3 农村正规金融规模 |
4.3.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资产状况 |
4.3.2 农村正规金融业务状况 |
4.4 农村正规金融微观金融效率 |
4.5 农村金融发展程度衡量 |
4.5.1 农村金融发展规模 |
4.5.2 农村金融中介效率 |
4.5.3 农村金融投向效率 |
5 中国农村金融效率的实证评价 |
5.1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科技进步的格兰杰因果分析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研究文献回顾 |
5.1.3 研究模型简介 |
5.1.4 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
5.1.5 实证分析 |
5.1.6 结论与启示 |
5.2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引言 |
5.2.2 模型设定:帕加诺模型 |
5.2.3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5.2.4 结论与启示 |
5.3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 |
5.3.1 文献回顾 |
5.3.2 分析模型和数据指标选择 |
5.3.3 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典型相关分析 |
5.3.4 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发展的OLS分析 |
5.3.5 研究结论 |
5.4 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协调发展实证 |
5.4.1 研究文献回顾 |
5.4.2 研究模型简介 |
5.4.3 研究数据选择 |
5.4.4 实证分析 |
5.4.5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6 效率视角下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
6.1 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必要性分析 |
6.1.1 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
6.1.2 农村金融组织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 |
6.1.3 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不充分 |
6.2 效率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目标 |
6.2.1 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
6.2.2 建立健全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 |
6.2.3 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
6.3 效率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原则 |
6.3.1 提升农村金融效率原则 |
6.3.2 服务“三农”原则 |
6.3.3 坚持竞争的市场化导向原则 |
6.3.4 协调发展原则 |
7 基于效率视角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
7.1 规范政府行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7.1.1 转变政府资源配置方式 |
7.1.2 科学界定政府在农村金融领域的行为边界 |
7.1.3 强化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 |
7.2 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
7.2.1 激活农村信贷市场 |
7.2.2 稳步发展农村资本市场 |
7.2.3 大力拓展农村保险市场 |
7.2.4 积极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 |
7.3 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
7.3.1 壮大农村政策性金融 |
7.3.2 改组农村合作性金融 |
7.3.3 发展农村商业性金融 |
7.3.4 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 |
7.4 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
7.4.1 进一步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 |
7.4.2 完善农村金融制度环境 |
7.4.3 优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后危机时代中国有效金融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0 研究背景与目标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与金融相关的危机概念 |
1.1.2 金融监管 |
1.1.3 有效金融监管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影响有效金融监管的因素 |
1.2.2 金融监管有效性的评估 |
1.3 研究范式与结构 |
1.3.1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金融监管理论的流派与最新发展 |
2.1 传统金融监管理论 |
2.1.1 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金融监管理论 |
2.1.2 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理论 |
2.1.3 经济管制理论框架下的金融监管理论 |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框架下的银行监管理论 |
2.2 危机后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 |
2.2.1 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 |
2.2.2 顺周期性与逆周期监管 |
2.2.3 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 |
2.2.4 期限转化与流动性风险监管 |
2.2.5 高管薪酬激励限制 |
2.2.6 信用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市场控制 |
第3章 国际金融危机反思与金融监管改革 |
3.1 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和教训 |
3.1.1 监管当局的认知偏差及处置不当 |
3.1.2 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薄弱 |
3.1.3 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上存在严重缺陷 |
3.1.4 政府应对危机准备不足和操作 |
3.1.5 信用评级机构失职 |
3.2 美国金融危机对于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 |
3.2.1 监管要求不能替代监管本身 |
3.2.2 保持对可能导致系统脆弱性的风险苗头的警觉 |
3.2.3 选择恰当的金融发展与政策框架 |
3.3 危机后国际社会的金融监管改革 |
3.3.1 G20 成员国改进和加强金融监管的主要共识 |
3.3.2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监管框架改革 |
3.3.3 金融监管体制和改革方案的国际比较分析 |
3.3.4 国际监管改革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
第4章 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 |
4.1 外部监管无法替代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 |
4.1.1 公司治理差距 |
4.1.2 风险管理能力差距 |
4.1.3 管理信息系统差距 |
4.1.4 金融服务与创新能力差距 |
4.2 监管者系统性风险监管能力不足 |
4.2.1 准入监管存在一定缺陷 |
4.2.2 针对风险的审慎监管机制不完善 |
4.2.3 持续性监管存在较大的问题 |
4.2.4 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 |
4.2.5 跨境跨业监管能力较弱 |
4.3 金融监管环境欠佳 |
4.3.1 宏观经济失衡 |
4.3.2 法制环境不健全 |
4.3.3 会计制度执行不到位 |
4.3.4 中介机构参与监管不够 |
4.3.5 市场约束软弱 |
4.3.6 系统性保护机制缺乏 |
第5章 中国金融机构改革与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 |
5.1 中国金融机构改革与重组 |
5.1.1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 |
5.1.2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 |
5.1.3 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与改革重组 |
5.2 系统重要性银行与有效金融监管 |
5.2.1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内涵 |
5.2.2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识别的主要方法 |
5.2.3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目标 |
5.3 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识别与监管 |
5.3.1 数据与模型 |
5.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3 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有效监管建议 |
第6章 中国金融监管能力建设与有效性实证分析 |
6.1 中国金融监管改革与创新 |
6.1.1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演进 |
6.1.2 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的改革与成效 |
6.1.3 中国银行业监管实践的经验 |
6.2 中国银行业监管能力建设的评估 |
6.2.1 监管能力建设评估概述 |
6.2.2 监管能力建设评估的主要结论 |
6.3 中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6.3.1 监管有效性测定的方法与标准 |
6.3.2 中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衡量 |
6.3.3 中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7章 加强和改进中国金融有效监管的政策建议 |
7.1 建立可持续的经济金融发展机制 |
7.1.1 回归金融发展服务实体经济 |
7.1.2 把握金融开放的节奏与力度 |
7.1.3 建立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的动态平衡 |
7.1.4 实现金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
7.2 强化金融机构自我约束 |
7.2.1 深化公司治理改革 |
7.2.2 建立风险约束长效机制 |
7.2.3 推进发展方式转型 |
7.3 改进金融监管治理体系 |
7.3.1 树立科学监管观 |
7.3.2 增强监管治理的独立性 |
7.3.3 强化监管问责和执行力 |
7.3.4 提高监管透明度 |
7.3.5 培育良好的监管文化 |
7.4 改善金融监管的外部环境 |
7.4.1 实行稳健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 |
7.4.2 建立健全公共金融基础设施 |
7.4.3 完善银行业监管协调与合作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B 国外金融监管跨部门委员会对比 |
附录 C 国际三大金融改革方案的主要措施 |
附录 D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示意图 |
附录 E 欧洲金融稳定监管新框架 |
附录 F 欧洲金融稳定监管新框架 |
附录 G 中国上市银行 2010 年主要财务数据表 |
附录 H 中国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法人) |
附录 I 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情况表(2003-2010 年) |
附录 J 中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发展演变 |
(6)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微观审慎监管 |
1.2.2 宏观审慎监管 |
1.2.3 协调机制 |
1.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2 本文写作框架及采用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微观审慎监管理论综述 |
2.1.1 国外关于微观审慎监管的理论研究 |
2.1.2 国内微观审慎监管的理论综述和监管体制变革历程 |
2.2 国内外关于宏观审慎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宏观审慎监管研究成果综述 |
2.2.2 国内宏观审慎监管研究成果综述 |
2.3 金融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研究成果 |
第3章 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必要性研究 |
3.1 微观审慎监管在防范系统性风险方面存在不足 |
3.1.1 微观审慎监管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存在缺陷 |
3.1.2 微观审慎监管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存在监管盲点 |
3.2 不断完善的巴塞尔协议 |
3.2.1 巴塞尔协议的发展 |
3.2.2 巴塞尔协议Ⅰ和巴塞尔协议Ⅱ的主要内容及缺陷 |
3.2.3 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影响及监管指标框架 |
3.3 宏观审慎监管存在局限性 |
3.3.1 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导致金融稳定状态很难预测 |
3.3.2 宏观审慎监管政策选择面临经济金融效率与经济金融稳定的权衡取舍 |
3.3.3 宏观审慎监管组织架构的选择困难 |
3.4 审慎监管的有效协调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效路径 |
3.4.1 政策协调理论 |
3.4.2 金融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关系研究 |
第4章 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 |
4.1 国内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 |
4.1.1 监管目标的协调 |
4.1.2 监管主体的协调 |
4.1.3 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的协调 |
4.2 兼具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的运用 |
4.3 国际金融审慎监管的协调 |
4.3.1 开展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重要内容 |
4.3.2 国际标准与准则是开展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的基础 |
4.3.3 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5章 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目标的实证分析 |
5.1 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目标 |
5.2 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的两个维度 |
5.2.1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时间维度 |
5.2.2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横截面维度 |
5.3 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的主要工具 |
5.3.1 审慎指标 |
5.3.2 早期预警指标 |
5.3.3 压力测试 |
5.4 关于对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的实证分析 |
5.4.1 基于联立方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分析 |
5.4.2 基于网络模型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实证分析 |
第6章 国际经验借鉴及中国模式选择 |
6.1 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审慎监管协调的特点 |
6.1.1 金融监管协调的特点 |
6.1.2 一个案例:西班牙动态拨备制度 |
6.1.3 分析与评述 |
6.2 经验借鉴 |
6.2.1 强化微观审慎监管,构建稳健微观主体 |
6.2.2 树立宏观审慎监管理念,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6.2.3 完善投资保护制度,构建维护稳定长效机制 |
6.2.4 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的监管制度 |
6.2.5 加强国际国内金融监管合作与协调,增强联合应对危机能力 |
6.3 中国现行金融监管模式及选择思路 |
6.3.1 中国现行体制下的监管模式 |
6.3.2 中国金融监管的宏观审慎特征 |
6.3.3 构建中国审慎监管框架应注重微观与宏观协同发展 |
第7章 中国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的设计 |
7.1 宏观审慎监管导向型信息共享机制 |
7.1.1 信息共享的原则 |
7.1.2 信息共享的方式选择 |
7.2 自动稳定器机制 |
7.2.1 逆周期资本调节 |
7.2.2 逆周期的贷款损失拨备调整 |
7.2.3 逆周期期的流动性管理 |
7.2.4 改变会计准则和信用评级的顺周期性 |
7.3 央行监管协调权机制 |
7.3.1 现行法律框架下中国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状况 |
7.3.2 明确中国人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的牵头人地位 |
7.3.3 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的监管协调机制 |
7.4 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协调机制 |
7.4.1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协调具有现实紧迫性和必要性 |
7.4.2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的主要内容 |
7.4.3 建立金融风险国际传播的防范机制 |
7.4.4 金融风险处置的国际合作 |
7.5 紧急状态下的协调机制 |
7.5.1 对问题金融机构的紧急救助 |
7.5.2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监管协调 |
7.6 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 |
7.6.1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激励 |
7.6.2 高级管理人员问责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0.2 研究结构和内容 |
0.3 研究方法 |
0.4 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0.4.1 创新点 |
0.4.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1.1.1 国外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状况 |
1.1.2 国外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研究状况 |
1.1.3 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状况 |
1.1.4 国外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研究状况 |
1.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
1.2.1 国内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状况 |
1.2.2 国内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状况 |
2.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
2.1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概念 |
2.2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的主体和客体 |
2.2.1 内部控制主体 |
2.2.2 内部控制客体 |
2.3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及要素 |
2.3.1 内部控制目标 |
2.3.2 内部控制原则 |
2.3.3 内部控制要素 |
2.4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经济分析 |
2.4.1 内部控制强度 |
2.4.2 内部控制成本 |
2.4.3 内部控制收益 |
2.4.4 内部控制成本收益分析 |
3.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国际比较 |
3.1 内部控制环境 |
3.2 风险评估 |
3.3 控制活动 |
3.4 信息与沟通 |
3.5 监督 |
3.6 发展趋势及启示 |
4. 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的发展演进 |
4.1 探索起步阶段(1948-1983 年) |
4.2 初步构建阶段(1984-1997 年) |
4.3 逐步发展阶段(1998-2002 年) |
4.4 快速发展阶段(2003 年至今) |
5. 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环境 |
5.1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环境构成要素 |
5.1.1 内部控制目标 |
5.1.2 所有制形式 |
5.1.3 管理体制 |
5.1.4 组织结构 |
5.1.5 内部控制规范 |
5.1.6 人力资源环境 |
5.1.7 绩效管理 |
5.1.8 文化建设 |
5.2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环境缺陷 |
5.2.1 管理体制制约 |
5.2.2 控制标准失范 |
5.2.3 人力资源瓶颈 |
5.2.4 绩效考核困境 |
5.3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环境再造 |
5.3.1 管理体系重构 |
5.3.2 内部控制文化 |
5.3.3 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
5.3.4 绩效考评优化 |
6. 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
6.1 中央银行风险类型及现存问题 |
6.1.1 风险类型 |
6.1.2 决策风险未纳入控制体系 |
6.1.3 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机构 |
6.1.4 风险管理水平滞后于需求 |
6.2 中央银行风险管理优化 |
6.2.1 政策决策体系完善 |
6.2.2 整合内部控制机构 |
6.2.3 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 |
6.2.4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
7. 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活动 |
7.1 内部控制活动现状 |
7.2 内部控制活动现存问题 |
7.2.1 制度建设 |
7.2.2 风险案件 |
7.2.3 违规兼岗 |
7.3 内部控制活动优化 |
7.3.1 制度建设 |
7.3.2 基层内部控制活动规范 |
8. 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 |
8.1 内部沟通 |
8.2 外部沟通 |
8.3 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 |
8.3.1 内部控制管理系统 |
8.3.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8.3.3 决策透明度 |
9. 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监督与传导 |
9.1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
9.2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
9.2.1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
9.2.2 内部审计体制和效率 |
9.2.3 内部审计现存问题 |
9.2.4 内部审计转型 |
9.3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多层级协调与传导 |
9.3.1 横向协调 |
9.3.2 纵向传导 |
10. 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评价 |
10.1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辨析 |
10.1.1 内部控制评价与同级监督 |
10.1.2 内部控制评价与风险评估 |
10.1.3 内部控制评价与现场检查 |
10.1.4 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
10.2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现状及问题 |
10.2.1 评价办法 |
10.2.2 评价主体 |
10.2.3 参照标准 |
10.2.4 评价工具 |
10.2.5 评价内容 |
10.2.6 评价手段 |
10.3 中央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优化 |
10.3.1 评价标准 |
10.3.2 评价程序 |
10.3.3 评价方法 |
10.3.4 评价内容 |
10.3.5 评价模型 |
10.4 总结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中西方公司治理研究的理论考察与述评 |
2.1 西方关于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 |
2.2 中国关于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 |
2.3 中西方关于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述评 |
2.4 基于中西方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视角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概念的规范化界定 |
3.1 公司概念与企业概念的比较 |
3.2 国有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
3.3 公司制国有企业概念的规范化定义 |
3.4 公司制国有企业与其他形态企业的相互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机制模式探讨 |
4.1 中国国有企业建立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
4.2 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国际比较 |
4.3 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机制模式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新老三会的重构 |
5.1 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新老三会问题分析 |
5.2 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新老三会重构的思路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外部治理机制构建与改革 |
6.1 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外部治理机制问题分析 |
6.2 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外部机制构建与改革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着作目录 |
附录 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获奖目录 |
(9)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中国的研究 |
二、越南本国的研究 |
三、其他国家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越南现代化启动的历史背景(1858—1945年) |
第一节 国际背景 |
一、世界现代化、工业化浪潮的加快及对东亚国家的冲击 |
二、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入侵与殖民 |
第二节 国内背景 |
一、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对现代化启动的制约作用 |
二、法国殖民统治对越南社会的影响及变化 |
第三节 越南封建王朝的改革及早期现代化思想 |
一、阮朝末期的改革运动及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启蒙 |
二、创建民主共和政体的现代化进程的现代化思想 |
第四节 越南共产党的建立及其领导人民反法国、日本殖民者的胜利 |
第二章 两种社会制度影响下的越南现代化进程(1945—1975年) |
第一节 实行战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北方现代化进程 |
一、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代化指导思想——胡志明思想 |
二、抗法、抗美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南越的依附性发展和美式现代化的破产(1954—1975) |
一、美式民主制度试验的失败 |
二、扭曲发展的经济现代化 |
三、美国失败的现代化实验——南越"战略村计划" |
四、南越社会的畸形发展 |
第三章 统一后越南对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和严重挫折(1975—1986年) |
第一节 强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危害与革新思维的提出 |
第二节 世界工业化第三次浪潮发展机遇的丧失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对国家的"苏式"政治整合及反思 |
二、经济发展走到崩溃的边缘 |
三、国家全面控制下的社会整合 |
四、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革新后,现代化走上正轨并进入第一个加速期(1986—1996年) |
第一节 革新伊始时期越共对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思考(1986—1991年) |
一、苏联、中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越南革新开放思想的影响 |
二、革新开放的总设计师——阮文灵的革新思想 |
三、强调思维革新和在革新中坚持"六项基本原则" |
四、"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
五、以民为本的社会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六、走向世界的新起点:"广交友,少树敌"外交政策的提出 |
第二节 革新开放的蓝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的出台(1991—1996) |
一、正式树立"胡志明思想"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二、提出形成有国家管理的市场机制理论 |
三、提出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文明的发展目标 |
四、提出"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 |
第三节 十年革新的举措与初步成就 |
一、越共六大和七大的召开的背景及对现代化的初步设计 |
二、在苏东剧变的压力下谨慎地进行政治革新 |
三、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 |
四、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步入正轨 |
五、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 |
六、外交战略的成功转变和外交关系的新格局 |
第五章 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对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第一节 八大召开与金融危机冲击下对现代化指导思想的调整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体系的探索 |
二、工业化、现代化思想的提出 |
三、对时代特征、国际形势的理论认识 |
四、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化 |
第二节 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越南现代化进程的减速及调整 |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调整 |
二、金融危机后对经济现代化战略的调整(1996—2001) |
三、现代社会的特征开始显现 |
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
五、八大的外交方针及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
第六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的第二次加速期(2001—2006) |
第一节 现代化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
一、认为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有利于越南推进现代化进程 |
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新战略的形成: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
四、强调分配公平和加快文化对外交流 |
五、利用全方位外交推进现代化的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第二次加速 |
一、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速 |
二、经济现代化的第二次加速 |
三、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
五、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成果及对现代化的推进 |
第七章 迈出改革新步伐(2006-2010) |
第一节 越共十大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 |
一、加强党建新思想的提出 |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对越南的影响在增强 |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强调要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公平 |
四、提出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对外开放新战略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理论与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的新进展 |
一、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日益凸现 |
二、增长快速和危机并存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
三、现代社会端倪初现 |
四、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
六、越共"十一大"后现代化发展的走向 |
第八章 越南现代化进程中经验与教训 |
一、经验 |
二、教训 |
第九章 对越南现代化进程水平的综合评估 |
第一节 对经济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价 |
第二节 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水平的评估 |
第三节 对经济、社会的综合现代化水平的评估 |
第四节 对生态现代化的评价 |
第五节 对政治现代化的评价 |
一、政治现代化评价标准 |
二、对政治现代化进程水平评价 |
第六节 对国际现代化的评价 |
一、国际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越南国际现代化水平的评价 |
第七节 对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 |
一、文化现代化的定义及其水平定量评价标准 |
二、对文化现代化定量评价 |
第十章 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演变及特点 |
第一节 统一前南、北方现代化模式及特点(1945至1975年) |
一、北方仿效苏联的"战时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 |
二、资本主义影响下的南方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失败 |
第二节 苏式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在全国的确立、挫折及初步变革(1975—1986年) |
一、高度集权政治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强化 |
二、高度集中与统一的经济现代化模式 |
三、国家高度控制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四、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
第三节 现代化模式的全新转型及趋向:自主型发展模式的形成(1986—2006年) |
一、越共探索有越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
二、在稳健的基础上向民主、分权和法制化转型的后全能政治模式 |
二、向市场化不断迈进的社会主义定向经济模式 |
四、逐步走向国家社团主义的开放、注重民生和多元化的社会及文化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十一大后,越南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走向 |
一、具有越南特色的政治现代化模式正在构建 |
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取向 |
三、长期坚持国家管理下的社会发展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 论文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 |
2.1.1 关于金融作用方面的文献综述 |
2.1.2 关于金融体系方面的文献综述 |
2.2 区域金融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1 国外区域金融发展的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区域金融发展的研究综述 |
2.3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的评介 |
第3章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数理研究 |
3.1 模型研究的问题 |
3.2 Solow 的经济收敛假设 |
3.3 对索洛模型的扩展 |
3.4 三期界世代交叠模型 |
3.5 数理模型研究的结论 |
第4章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区域经济的收敛性 |
4.2 门限模型 |
4.3 样本数据 |
4.4 实证分析 |
4.5 结论与建议 |
第5章 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区域金融发展 |
5.1 中国金融改革的渐进过程与特征 |
5.1.1 中国的金融改革历程 |
5.1.2 中国的金融改革的特征 |
5.2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现状和原因 |
5.2.1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现状 |
5.2.2 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原因 |
5.3 国家区域政策 |
第6章 区域金融调控和区域金融风险监控研究 |
6.1 区域金融调控 |
6.1.1 区域金融调控的必要性 |
6.1.2 区域金融调控的特征和目标 |
6.1.3 区域金融调控的构件 |
6.1.4 区域金融调控的具体建议 |
6.2 区域金融风险监控 |
6.2.1 区域金融风险监控的必要性 |
6.2.2 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控目标和特征 |
6.2.3 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控系统建立 |
6.2.4 区域金融风险监控的建议 |
第7章 吉林省金融发展政策建议 |
7.1 吉林省的金融发展现状、特征和意义 |
7.1.1 吉林省的金融发展现状 |
7.1.2 吉林省的金融发展的特征 |
7.1.3 注重吉林省金融发展的意义 |
7.2 吉林省的未来金融发展建议 |
7.2.1 吉林省金融发展理论指导 |
7.2.2 吉林省金融发展的远景目标和任务 |
7.2.3 吉林省金融发展的具体建议 |
7.2.4 建立吉林省的金融中心 |
7.3 吉林省政府的金融安全和金融支撑 |
7.3.1 实现吉林省的金融安全 |
7.3.2 加强对金融发展的政府支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 谢 |
四、谈工商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中干部培训工作的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D]. 张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2]Y银行天津分行人力资源规划研究[D]. 张旭. 天津大学, 2018(07)
- [3]经济新常态下兰州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麻浩明. 兰州大学, 2017(02)
- [4]金融效率视角下的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D]. 刘玉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12)
- [5]后危机时代中国有效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 肖璞. 湖南大学, 2013(12)
- [6]金融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研究[D]. 文洪武. 天津财经大学, 2012(06)
- [7]我国中央银行内部控制研究[D]. 刘俊.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6)
- [8]中国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研究[D]. 刘少雄.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9]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 齐欢. 云南大学, 2011(02)
- [10]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 赵晓力. 吉林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