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合方便服装启示录(论文文献综述)
何周[1](2020)在《新千年以来好莱坞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废土题材电影作为后启示录电影的一大类型电影,它的起源与当时美国的宗教文化、时代危机以及生存运动等密切相关,起初废土题材电影以科幻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强烈讽刺,特别是对当时信息技术以及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剥削的控诉。伴随类型发展逐渐成熟,主题表现更为多元化,如今的废土题材电影更多的是在末日猜想与反战思潮的背景下,对人性本真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探讨,揭示了时代危机下的文化印痕以及对美国黄金时代的追忆。废土题材电影进入新千年以来呈现一种井喷式发展,特别是2010-2020年可谓是废土题材电影发展的黄金十年,甚至出现了该类型的巅峰之作《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一举夺得当年六项奥斯卡大奖,再一次为废土题材电影的文化与美学价值正名。本文选取了新千年以来好莱坞的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运用类型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力图介绍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发展的源起与蜕变、探寻该类型电影的影像特点,以期能以此为镜鉴,对我国科幻电影与废土题材电影的完善与发展有所裨益。文章分为以下四个章节:第一章界定了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的概念,主要论述废土题材电影发展沿革过程的社会和文化背景,重点论述废土题材电影与后启示录电影、其他类型电影的区分;第二章研究废土题材电影的类型叙事,主要从叙事结构、空间呈现、形象建构三个方面分析该类电影的类型特征;第三章研究废土电影的影像风格,基于废墟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美学风格研究、着重探讨其中的各种朋克造型;第四章论述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的文化价值与启示,着重分析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反思。后启示录电影自二战后便开始在美国勃兴,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好莱坞类型电影。相比后启示录电影,废土电影其实更多的为国内民众所了解,但很多学者将后启示录电影与废土电影简单的混为一谈,有失科学严谨性,实则废土题材电影类属于后启示录电影,具有其典型特征。废土概念起源自二战之后公众对核战可能造成全球毁灭的忧虑,但是“废土”这个词汇当时尚未出现,直到上个世纪末期该题材游戏的兴起才引发了电影和游戏领域的“废土热”,“废土”一词便相伴而生。虽然都是讲述世界末日后的故事,废土题材电影除了具有后启示录电影的共性特征外,其灾难事件的选取更以人为中心,场景的设置更为开放,故事基调也更偏向于悲观写实化。此外,废土电影更加关注世界毁灭后的废墟场景以及幸存者的思想与行为,探讨异化的人性与伦理,以及新文明的重建等。
古丽尼戈尔·伊敏江[2](2019)在《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学术文本的英译汉研究 ——《英语跨文化教学法》(第七章)为例》文中认为本报告以《跨文化英语教学法》第七章为翻译材料,在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结合翻译材料的语言特点,探讨了具有信息型功能的学术类文本的翻译中采用的具体翻译方法。纽马克根据语言的功能,将各种文本题材划分为三大类,即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吁型文本。表达型文本的核心是作者的思想,翻译此类文本时要突出其中的“表达”要素;信息型文本的核心是“真实性”,翻译时应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即信息传递的效果;呼吁型文本的核心是“读者”,翻译时应注重读者效应。在以上三种文本类型的基础上,他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方法,并明确指出语义翻译适用于表达型文本的翻译,交际翻译适用于信息型文本和呼吁型文本的翻译。根据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通过分析所选材料的文本特点,笔者将所选翻译材料归类为信息型文本,因此采用交际翻译作为主要翻译方法。交际翻译旨在实现以下两个目标:信息的准确传递和交际意义的推断和推测。从这两个目标入手,笔者对翻译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分类,呈现如下:学术用语和专业词汇较多,一词多义现象频现,有大量词汇,短语,句子需在翻译过程中推理并推断出其交际意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不同的案例灵活采用意译,直译,增译等翻译方法以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使目的语读者获得尽可能与原语言读者相似的效果。希望本报告能对学术类文本,尤其是教学类学术文本的翻译提供一种值得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董志远[3](2017)在《1990年代以来好莱坞后启示录电影研究》文中认为后启示录电影自1950年代开始兴起,并逐渐发展为成熟且特征明确、风格鲜明的好莱坞类型片。后启示录电影是科幻电影中有关文明终结的一种亚类型,故事背景设置在世界末日后,生存和救赎是它的主要主题。后启示录电影的生成环境同宗教文化、时代危机、消费主义以及生存运动等密切相关,并且通过文本表达出美国的拓荒神话和沙漠文化,揭示了时代危机下的文化印记。1991年底,冷战结束,表现世界末日后人类生存状况的后启示录电影并没有减少,反而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造成电影中末日的原因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本文选取1990年代以来的好莱坞后启示录电影,第一次运用类型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界定了后启示录电影概念,分析了它的生成语境和发展脉络;第二章研究后启示录电影的类型叙事,从叙事结构、空间呈现、主题表达和人物形象四个方面分析其类型特征;第三章研究后启示录电影的影像风格,指出废墟美学是其主要的美学风格,其中废墟下的朋克造型是它的典型特征;第四章论述后启示录电影的文化价值观和启示。
王欣欣[4](2017)在《安迪·沃霍尔艺术的美学阐释》文中研究表明波普艺术(Pop Art)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鼎盛于50年代中期的美国,是一场具有革命性、颠覆性意义的艺术运动,时至今日仍影响着当代艺术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安迪·沃霍尔被称为“波普教皇”,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哲思和其创作特点源自其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艺术自身的发展及其特殊的人生经历。他将现代流行文化和商业海报完美融合,将大众熟悉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创作出风格强烈、辨识度极高的艺术品。当他在绘画、丝网版画、装置艺术等领域取得成功后,又开始尝试波普电影、电视、音乐等大众传播领域。在短短二十多年的艺术生涯里,安迪·沃霍尔艺术实践不断诠释着对艺术本质及相关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消费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助推了波普艺术的兴盛繁荣,那么,波普艺术也在不断助推消费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相较于以往的艺术形式,安迪·沃霍尔波普艺术对大众的渴望、对融入生活的追求,无疑是革命性的,他直接介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绪情感中,贴近社会焦点主题、贴近生活感受、正视人们诉求,以一种艺术的方式表达对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关切。在安迪·沃霍尔的观念中,波普艺术是“入世”的,他以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境界,将世间百态以更加调侃、更加超脱、更加随性的方式进行艺术加工,并将之重新反馈到大众生活之中。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艺术实践的方式,并非如同苦行僧般的传教布道,而是以一种最为简单、及其潇洒的方式完成并取得了成功。这也是安迪·沃霍尔与其他波普艺术家不同之所在。因此,关注安迪·沃霍尔50至80年代的艺术创作经历,对其从艺术创新、美学转向、审美内涵等方面进行解读,分析其对于社会文化和美学审美上的超越,这是一个颇有价值的学术命题,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的开拓空间。安迪·沃霍尔波谱艺术的美学思想蕴含在他那独具特色的实践之中。他的创作,无论是波普绘画,还是波普摄影;无论是波普电影,还是波普化的广告设计都表现出一种大众化的特征。他巧妙地借用了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大胆进行尝试,进而使波普艺术创作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艺术创作的层面上,安迪·沃霍尔准确地把握了美国社会和生活中某些永久性、传媒性的东西,通过复制和罗列等技法,将充斥着人们感官的各种商业图像与艺术品联系起来,巧妙地将艺术品制成无差别、无个性、系列化的艺术形式,以大众熟知的形象展现出来。在艺术的普及层面,安迪·沃霍尔十分清楚艺术普及的重要,他不仅成功地把自己的艺术品回归到了社会生活,而且还以日常生活的方式——大众化的消费来拓展传统艺术品参与生活的途径,不断以异端的方式挑战并超越传统陈规。安迪·沃霍尔的艺术世界中,波普艺术不仅仅是题材或形式的改变,无论其以何种形式呈现,不管其描绘性视觉信息的转向中有意变俗为雅、或变雅为俗,都是围绕着变生活为艺术这个主题,从而达到对艺术进行全新理解:艺术是生活,生活也就是艺术。自他开始,十九世纪以来一系列美学命题,诸如艺术的本质、艺术家的身份、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市场等等,都在波普艺术的发展中一步步丰富和深化。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反映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大众文化的变革,沃霍尔在波普艺术的普及途径、艺术创作形式等方面的不断尝试中,完成了对其自身美学思想的验证。笔者认为对安迪·沃霍尔艺术的美学阐释应该侧重于两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是对安迪·沃霍尔艺术思想的美学阐释,这个层面的阐释应该基于对他艺术实践的分析;第二个层面是对他的艺术实践及其个性化表现的美学阐释,这一层面上的美学阐释是基于安迪·沃霍尔的艺术思想对其艺术实践的客观解析。本文期望在之前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安迪·沃霍尔置于美国20世纪50—60年代的社会背景中,把握当时社会活动形态与价值观,媒介、艺术与美学思想的演变,理清沃霍尔从商业艺术转向波普艺术创作的动机,阐述安迪·沃霍尔波普艺术的代表作品及艺术实践之路,分析出其艺术创作特征和美学思想演变,并论述其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张璟慧[5](2005)在《方式即意义 ——自《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改编的中国古典美学观照》文中认为于人类文化,若进行思想研究,则大凡可能形成命题的学理探讨中,其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以某种新的、可替换性的形式去取代原有的、业已陈旧的方式,去展开知识的再生产,以促使新的知识、观念及理论的出现。研究电影,尤其是研究电影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 长期以来,对小说-电影改编的研究,存在着两种缺失。其一,电影在蓬勃发展,而电影改编作品则陷入向不属于自身艺术特性的门类中寻求欣赏的标准的境地。这种情况,不仅无助于对电影艺术之独立性的认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及小说艺术与电影艺术各自应有的美学欣赏与理论定位。其二,电影诞生于西方,因而,诸多电影研究总是习惯于从西方某些既定的理论视角出发,去欣赏电影改编作品,为其界定理论的趋向;而与此同时,却忘记或根本无视中华文化中可能含有的思想资源与建设性的力量。于是,电影成了现代性的产物,电影理论本身也成为一样性质的、源自同一地区的思想。 本文就是在上述背景下选定的课题。与现有的小说-电影改编研究不同的是,本文主要是以《现代启示录》对《黑暗之心》的创造性改编为研究对象,藉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来观照自小说文本到电影的转化过程及审美过程,以期体现中国古典美学对作为新技术化媒体的电影所可能具有的、独特的理论阐释意义与审美鉴赏作用,同时着意突出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互补态势与共同促进。 《现代启示录》是美国着名导演科波拉的作品,是对英国作家康拉德的小说《黑暗之心》的改编。其改编手法之妙、在美国影史上地位之重、对战争本质涉入之深、在电影奖项上所获之丰、在美国公众中反响之大、对美国尤其是 9·11 之后的美国影响之巨,使人不能不对这部战争影片刮目相看。本文认为,就科波拉的最终成果来看,《现代启示录》在本质上是一种艺术升华,其表现为提取原作之魂,于原作的艺术空间之外别构一番灵奇。本文将这种再创造的改编手法称为“转化”,将它视为理想或标准。而一般意义上的改编,则由于可能未及从原作之形“化”出,或过分拘泥于原文本的形式上的因素,或局限于小说的艺术特性,因而或许只能做到“转换”,即某种意义上的对原作形式上的摹仿。但这样的作品,很可能因为艺术之间品性的根本差异无法克服,而使改编本身沦入亦步亦趋的复制,或者因仿效原作结构而违背艺术创新的基本规律,因而使改编作品无法达成实质上的升华。就转化而论,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显示出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为本文探讨、分析科波拉的改编提供了理论支持。 论文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由引言、六章正文及结论组成。 引言部分,以电影对鲁迅的冲击谈起,点明论文所要进行的探讨,正是在视觉文化对传统主流文化进行演变的背景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ii第一章以被视觉化的战争导入,藉越战电影史凸显《现代启示录》这一战争电影巨制在同类影片中的历史地位与艺术价值,通过对小说与电影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别的分析,突出科波拉对《黑暗之心》异于常规却合乎艺术理想规律的改编手法。与《黑暗之心》相比,《现代启示录》故事背景“移位”、人物与事件“异形”,但原文本的“神”却得以保留;此种改编手法究竟该如何命名、界定?它使电影“形”异却“神”采依旧的原理与成因是什么?它对今后的电影改编是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于是,第二章将小说-电影的改编与语际间的翻译进行类比,以“转换”此改编手法的困境,引出改编小说时的再创造,即“转化”的手法问题;实际上,科波拉对《黑暗之心》的改编手法即为转化。之所以将电影改编与语际翻译加以类比,是因为,前者是艺术门类间的改换,后者则是语际间的改换,即二者都要跨越界限与边界,因而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如果说语际间的翻译要抛却源语言既定的形式,那么,艺术之间的“翻译”同样也须扬弃源艺术的桎梏。这就意味着,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与语际翻译一样,都含有再创作/再创造的问题:小说改编应是对原文本艺术世界/意境的再创造,而不是对原作品形式上的移植或仿造。换言之,艺术再创造应摄取原作之“神”,而同时忘却原作之“形”,即将焦点集中在“化”,使之“化为我有”,而不仅仅是“为我所用”。但是,为什么只有转化才能保持原文本之“魂”?这实际是在追问“为何”,即变化的根本。因而,第三章讨论转化中的“为何”疑问,即为何以转化的手法才能无斧凿痕迹地传达原文本的精神姿致。文章剖析了艺术作品创生的过程及其中“言”、“意”、“象”的关系,指出,由于转化是关注艺术世界的再生的改编,因而它能够为新的“精神”创造出寄寓之所,使之与原作之“魂”相互呼应,完成对原作精神姿致的保留与再现。那么,转化在实际改编中究竟该如何操作呢?紧接着,第四章探讨转化中的“如何”问题,即具体如何操作才能使转化者与原文本作者间个体生命体验达到契合,以求异体化的再生,即原文本之“魂”于电影中的再生。文章指出,转化在操作中,本质上要求的是思维符码的转化;它背后所隐含的,是艺术家之间生命体验的相契合以及由此而来的艺术世界的再生。当然,转化也许会形成某种原则或指导方针,但既为“转化”,此手法于具体操作中便不可能有固定单一的模式。不过,受众对通过转化再创造产
段诗哲[6](2020)在《国产电视剧“女大男小”婚恋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26位“年上女”角色研究后发现,女性作为社会人的能力和价值在“女大男小”婚恋叙事中得到突显,在姐弟恋关系互动中贯穿强烈的自由意志和精神觉醒,蕴含浓烈的女性主义意味,引发大众对新型婚恋模式的思考,一定程度冲击男权话语主导的传统观念。但是剖析叙事底层逻辑发现,女性只是看起来像男性而已,“年上女”没有摆脱以追求婚姻圆满作为实现人生终极幸福的父权思想,在两性情感中仍处于弱势地位,角色形象塑造延续了男性审美设定。此外,受影视议程设置影响,“年上女”角色形象与现实生活存在差距,只对某些女性具备参考借鉴价值。“年上女”角色形象风格化明显,恋爱中的“年上女”角色远多于结婚后的“年上女”角色,呈现三大特征。一是具有奉献精神,她们在亲情和爱情中艰难抉择,最后选择牺牲自己成全他人;二是实现自我成长,她们面对传统性别观念和现代女权思想的冲击,逐步实现人格成熟;三是经历坎坷,无坚不摧的女强人曾有过不幸的人生遭遇。她们多为30岁以上的一线城市白领,与“年下男”年龄差距在6岁以上,多从事男性刻板职业,在职场上表现出色,能力普遍超过“年下男”。她们在姐弟恋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家庭中地位偏低,具有较强的家庭观念,当家庭与工作发生冲突时,多数情况下向家庭倾斜。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我国都市爱情剧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厘清“女大男小”婚恋叙事电视剧诞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运用内容分析法呈现“年上女”作为自然人、职场人、家庭人的形象特点,并对恋爱中和结婚后不同类型的“年上女”角色形象逐一探讨。第二章透过视觉符号捕捉表意之下的文化内涵,“年上女”角色形象彰显女性争取权利的决心,但还不能完全抽离男权话语体系,更无法避免作为欲望载体参与到消费文化的生产中。第三章运用符号学、叙事学相关理论,解读视觉符号、听觉符号、现实主义叙事手法的使用策略,一方面塑造“年上女”形象,另一方面聚焦热点话题,彰显中国特色,输出文化价值观。最后一章从文化生产角度提出电视剧塑造“年上女”群体形象时,存在人物类型化、女性“男性化”、夸大女性婚恋焦虑、缺失婚后场景的展现等问题,建议尽量减少影视议程设置的影响,塑造立体饱满的“年上女”形象,更好地指导社会现实。
俞灵灵[7](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认为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任占涛[8](2017)在《动画形式的民族化:中国动画戏曲元素研究》文中提出无论是从动画创作的历史实践,还是从戏曲和动画的艺术共性来看,中国动画吸纳中国戏曲元素都是历史的美学的选择,也是动画形式民族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形成、成熟、拓展和低潮等不同阶段,分别产生了二维动画如《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三个和尚》,剪纸片如《猪八戒吃西瓜》、《张飞审瓜》,偶动画如《真假李逵》等优秀作品。与美国迪斯尼动画相比,中国戏曲元素以"拆分"的方式植入中国动画,而且不同的戏曲元素有着不同的植入特点。在不同的动画形式,比如剪纸片、偶动画中,戏曲元素的具体艺术形式、表现规律和审美风格也不相同。从动画本体来看,人物造型和动画表演都是动画形式体系构成的基本元素。如果说动画形式民族化的基础是人物造型的话,那么,动画表演则是动画形式民族化的核心。无论是对脸谱、服饰和行当符号元素的移植,还是对戏曲表演形式的借鉴都有一个嫁接、融合再到创新的具体深入过程。而嫁接属于外延式借鉴,注重"形似";融合属于内外兼容式借鉴,可谓"形神兼备";语言创新属于内涵式借鉴,注重"神似"。最后创造了与日美动画表演风格不同的中国风格,具有以形传神、曲线之美、"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等艺术美学特征。立足中国动画的本体构建,以动画形式民族化为归宿,积极寻找戏曲元素融入中国动画的新形式,创作出有中国风格并得到国内外认可的动画表演体系才更有价值和意义。因为动画民族化不是一句空话,只有动画形式的民族化才能真正完成动画的民族化,不断吸收民族艺术符号元素,继承和创新民族审美传统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必由之路。中国戏曲作为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其植入动画的具体规律进行总结,不仅对动画民族化发展研究具有理论价值,还可为当前国产动画片走出困境提供有益启示。
汪蓝[9](2012)在《从澳门基督教美术看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尝试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阐述16—17世纪基督教美术对澳门的传入所引发的中西方美术的交流现象。将澳门的美术发展置于地理大发现所带来的全球史观的语境之中,注重不同民族和文化的相互交融所产生的影响与意义。通过图像本身所呈现的“主题事件与意义”对当时的历史事件、文化现象进行反向推导,同时对表现风格、图式语言等进行形式分析,追述其风格源头及演化过程,利用“图像证史”论述在澳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现象。本论文共分六章,以时间为叙述脉络展开研究。第一章题为“地理大发现”背景下的澳门,介绍澳门从十六世纪开始成为“西画东渐”第一站的原因:第二章对基督教的起源和图像传教的演变分四部分进行纵线条的梳理;第三章对基督教美术的符号及象征性的普遍性和异化展开横向的比较;第四章至第六章则对澳门早期基督教美术作品采用个案和综述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其中第四章结合在澳门的西方美术教育谈澳门的基督教美术创作,并以《圣米迦勒》、《日本殉道者》、圣母雪地殿为例,分析中西方文化在绘画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和融合。第五章以澳门圣保禄教堂前壁立面为例,继续探讨基督教的符号与象征性图像语言在澳门的具体表现。第六章着重分析《利玛窦像》,通过对作品的画面形式分析,服饰和风俗礼仪研究,探讨利玛窦的“文化适应”传教理念和他对中西方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综上所述本论文得出:澳门早期美术是以基督教美术为主要创作题材和形式,在西方基督教美术的象征性风格基础上,融合了中国文化和绘画特点的独特艺术作品。它不仅仅受到西方基督教美术的影响,也受到来自亚洲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澳门早期美术通过对基督教美术作品的吸收和创作,在中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中起到重要作用。
于菁竹[10](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二、组合方便服装启示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合方便服装启示录(论文提纲范文)
(1)新千年以来好莱坞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后启示录电影 |
(二)废土电影 |
(三)废墟美学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
(二)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起源、界定与发展 |
一、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的概念界定 |
(一)作为科幻电影的子类型 |
(二)后启示录电影的概念辨析 |
(三)废土电影的概念界定 |
(四)废土电影与其它科幻电影的区别 |
二、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的缘起 |
(一)文化起源与现实活动 |
(二)技术发展与类型演变 |
(三)生存主义运动与复古未来主义 |
三、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的发展概述 |
第二章 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的类型叙事 |
一、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的叙事结构 |
(一)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叙事结构之日常求生 |
(二)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叙事结构之遭遇危机 |
(三)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叙事结构之自我救赎 |
(四)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叙事结构之消除危机 |
二、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的空间呈现 |
(一)后启示录电影中的流动与封闭空间 |
(二)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的空间呈现 |
三、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人物形象建构 |
(一)非英雄与反英雄的主人公 |
(二)复杂多变的大反派 |
(三)末日语境下的废土居民 |
第三章 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美学风格研究 |
一、末日世界中的废墟美学 |
(一)实体废墟景观的建构 |
(二)精神废墟图景的写照 |
(三)废土影像色彩风格新趋势 |
二、废土电影的朋克造型 |
(一)废土电影场景的朋克造型 |
(二)废土电影人物的朋克造型 |
第四章 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的文化启示 |
一、永恒的生存主题 |
(一)肉体与灵魂的生存 |
(二)废土电影三种生存主义的不同解读 |
(三)生存压力下的食人文化 |
二、集体记忆与时代危机的书写 |
(一)对黄金时代的追忆 |
(二)时代危机与政治诉求 |
三、废土电影的启示 |
(一)技术节制与反战思潮 |
(二)失序语境下的伦理反思 |
(三)对观众的启示意义 |
(四)对中国类型电影创作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2)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学术文本的英译汉研究 ——《英语跨文化教学法》(第七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Studies on Text Typology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Newmark's Text Typology on Translation |
2.2.1 Studies Abroad |
2.2.2 Studies at Home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Texts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Peter Newmark's Text Typology Theory |
3.2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3.3 Implementing Newmark' sText Typology to the Translation Material |
Chapter 4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Material |
4.1 About the Author and the Book |
4.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Translation Material |
4.3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anslation Material and other Academic Texts |
Chapter 5 Application of Newmark's Text Typology to Translation of Chapter Ⅶ |
5.1 Faithful and Clear Delivery of Authentic Information |
5.1.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
5.1.2 Translation of Proper Nouns |
5.1.3 Translation of Polysemy |
5.1.4 Translation of General Words |
5.2 Inferences and Rendering of Communicative Meaning |
5.2.1 Translation of Linguistic Units with Contextual Clues |
5.2.1.1 Translation of Linguistic Units with Linguistic Contextual Clues |
5.2.1.2 Translation of Linguistic Units with Visual Contextual Clues |
5.2.2 Translation of Linguistic Units with Communicative Meaning Highlighted |
5.2.2.1 Words |
5.2.2.2 Phrases |
5.2.2.3 Sentences |
Chapter 6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1990年代以来好莱坞后启示录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理由与意义 |
第二节 后启示录电影的研究现状 |
一、国内后启示录电影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后启示录电影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角度与方法 |
第一章 后启示录电影的界定、缘起与发展 |
第一节 后启示录电影的概念界定 |
一、作为科幻片的一种亚类型 |
二、后启示录电影的概念辨析 |
三、和其他相似科幻片的区别 |
第二节 后启示录电影的缘起 |
一、文化渊源与现实隐喻 |
二、消费刺激与观影需求 |
三、生存主义运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后启示录电影发展概述 |
第二章 后启示录电影的类型叙事 |
第一节 后启示录电影的叙事结构 |
一、U形叙事结构和深层意义 |
二、U形叙事结构之末日降临 |
三、U形叙事结构之求生与救赎 |
四、U形叙事结构之重获“家园” |
第二节 后启示录电影的空间呈现 |
一、流动的空间呈现 |
二、封闭的空间呈现 |
三、流动与封闭空间中的冲突 |
第三节 多重变奏的生存主题 |
一、生存与死亡:身体存在的两种形式 |
二、救赎与救世:精神突围的两种方式 |
第四节 末日语境中的人物形象 |
一、英雄/反英雄的主人公 |
二、人性凋零的反派人物 |
三、随波逐流的人物群体 |
第三章 废墟美学下的影像世界 |
第一节 废墟美学及其表现形式 |
一、废墟景观的直接表现 |
二、废墟景观的衍变形式 |
三、废墟美学的影像呈现 |
第二节 末日废墟下的朋克造型 |
一、空间废墟中的朋克造型 |
二、人物造型的朋克元素 |
第三节 渲染末日氛围的声音造型 |
一、交代末日背景的语声造型 |
二、加剧末日气氛的音响和音乐造型 |
第四章 后启示录电影的文化价值观和启示 |
第一节 美国拓荒神话和沙漠文化 |
一、美国拓荒神话的确认 |
二、荒野和沙漠文化的凸显 |
三、保守主义的价值倾向 |
第二节 文化印记和创伤记忆 |
一、时代危机下的文化印记 |
二、创伤记忆及想象性解决 |
第三节 后启示录电影的启示 |
一、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
二、对电影观众的启示意义 |
三、对中国类型电影创作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4)安迪·沃霍尔艺术的美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第2章 安迪·沃霍尔艺术的生成背景 |
2.1 社会文化背景 |
2.2 艺术发展背景 |
2.3 美国波普艺术 |
第3章 安迪·沃霍尔艺术的本质之思 |
3.1 艺术的本质 |
3.2 艺术即生活 |
3.3 艺术的循环 |
第4章 安迪·沃霍尔艺术的创作特征 |
4.1 媒材的选择运用 |
4.2 创作技法的特征 |
4.3 作品形式的革新 |
第5章 安迪·沃霍尔艺术的商业化 |
5.1 波普艺术的工厂生产 |
5.2 波普艺术的价值挖掘 |
5.3 波普艺术的价值实现 |
第6章 安迪·沃霍尔艺术的影响 |
6.1 对艺术发展进程的影响 |
6.2 对中国艺术发展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方式即意义 ——自《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改编的中国古典美学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0.1 从鲁迅的弃医从文说起 |
0.2 本文的尝试 |
第一章 美国越南战争电影及科波拉的改编手法 |
1.1 美国越战电影:时代、战争、电影 |
1.2 电影语言阐释《黑暗之心》的困境 |
1.3 科波拉的改编手法 |
第二章 转换的可行性及困境 |
2.1 转换的可行性 |
2.2 转换的困境 |
第三章 自《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的转化:“为何” |
3.1 原文本/作品的创生方式与小说到电影的转化 |
3.2 原文本/作品中的言、意、象与小说到电影的转化 |
第四章 自《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的转化:“如何” |
4.1 小说到电影转化的操作原则 |
4.2 《现代启示录》转化操作的关键 |
第五章 对自《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的转化的审美:“如何” |
5.1 “如何”:意境审美 |
5.2 审视《现代启示录》 |
5.3 意境审美:变量而非定量 |
第六章 对自《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的转化的审美:“为何” |
6.1 “为何”:虚实之境 |
6.2 原文本艺术世界的再现 |
结论 自《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方式即意义 |
7.1 视觉文化之于文字的文学:方式即意义 |
7.2 越战电影之于越战:方式即意义 |
7.3 《现代启示录》之于《黑暗之心》:方式即意义 |
7.4 中国古典美学之于小说到电影的转化:方式即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越战电影及相关影片) |
(6)国产电视剧“女大男小”婚恋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 呈现电视剧建构的“年上女”角色群像 |
(二) 补充媒介形象研究领域的新型女性角色 |
(三) 挖掘角色形象所折射的社会生活变化 |
(四) 探究“年上女”群像传递的文化价值观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年上女”概念界定 |
二、理论概述 |
(一) 符号学理论 |
(二) 社会角色理论 |
(三) 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媒介形象研究 |
二、性别与传播研究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一) 内容分析法 |
(二) 文本分析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编码表设计 |
第一章 国产电视剧“女大男小”婚恋叙事概述 |
第一节 婚恋题材电视剧发展概述 |
第二节 姐弟恋现象的成因初探 |
一、妇女解放运动的新时代产物 |
二、市场经济对两性恋爱观的影响 |
三、现代社会男性特征的异化 |
四、文化基因与明星示范效应 |
第三节 “年上女”角色形象总体呈现 |
一、基本形象分析 |
二、两性关系中的形象分析 |
三、职业形象及家庭形象分析 |
第四节 “年上女”角色类型特征 |
一、恋爱中的“年上女”角色形象 |
(一) 传统与现代:自我意识觉醒型女性 |
(二) 亲情与爱情:牺牲自己的奉献型女性 |
(三) 铠甲与软肋:携带伤痕的非全能女性 |
二、结婚后的“年上女”角色形象 |
第二章 “年上女”形象的社会文化内涵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意识日渐强盛 |
一、作为叙述主体发声 |
二、主动争取婚恋自由 |
三、肯定女性能力价值 |
第二节 尚未摆脱“第二性”处境 |
一、接受男性情感启蒙 |
二、依托男性获得肯定 |
三、符合男性审美期待 |
第三节 创作者与消费文化的合谋 |
一、身体消费:作为欲望的载体 |
二、情感消费:女权思想的异化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年上女”形象的建构方式 |
第一节 视听符号的运用 |
一、视觉符号的运用 |
(一) 服装符号 |
(二) 肢体符号 |
(三) 人物符号 |
(四) 环境符号 |
(五) 隐喻符号 |
二、听觉符号的运用 |
(一) 语言符号 |
(二) 音乐符号 |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 |
一、讴歌真善美,传递生活启示 |
二、聚焦热点话题,彰显中国特色 |
三、轻喜剧风格,地域方言接地气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建构“年上女”形象应改进的问题 |
第一节 避免符号补缺思想影响文化生产 |
一、三无女性如何面对姐弟恋? |
二、被阉割的婚姻是否永远幸福? |
第二节 避免影视议程设置影响文化生产 |
一、女人是否应该变得像男人? |
二、女性婚恋处境比男性更严峻吗? |
第三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内容分析编码表及编码说明 |
附录2: 样本列表(以角色为单位)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8)动画形式的民族化:中国动画戏曲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及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动画形式及其民族化理论 |
第一节 动画形式 |
一、动画片的本体 |
二、动画形式的演变 |
三、动画形式的本体特点 |
第二节 一种动画民族化的理论:从本体到审美传统 |
第三章 中国动画形式民族化发展的整体观照 |
第一节 中国动画形式民族化的发展历程 |
一、形成期 |
二、成熟期 |
三、拓展期 |
四、低潮期 |
第二节 中国动画吸纳戏曲元素的条件 |
一、动画与戏曲的艺术共性 |
二、动画与戏曲的文化渊源 |
三、动画观众的审美接受 |
四、戏曲艺术家的加盟 |
五、皮影戏和木偶戏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动画吸纳戏曲元素的方式 |
一、从"综合性"到"独立性":中国戏曲的本体特点 |
二、"拆分":中国动画吸纳戏曲元素的方式 |
第四章 动画形式民族化之一:动画人物造型里的戏曲元素 |
第一节 动画人物造型里的戏曲行当元素 |
一、戏曲行当的内涵及特点 |
二、从"拘束"到"融合":动画人物造型戏曲行当元素的变异 |
第二节 动画人物造型里的戏曲脸谱元素 |
一、脸谱的来源和类型 |
二、动画人物造型吸纳脸谱元素的原因 |
三、戏曲脸谱在动画人物造型里的变异 |
四、关于戏曲脸谱植入中国动画的思考 |
第三节 动画人物造型里的戏曲服饰元素 |
一、戏曲服饰的特点 |
二、戏曲服饰元素在动画人物造型里的变异 |
第五章 动画形式民族化之二:动画表演的中国风格 |
第一节 戏曲动作程式的"动画价值" |
一、戏曲表演程式的内涵及特点 |
二、中国动画里的戏曲动作程式 |
第二节 动画表演形式的民族化 |
一、动画表演与戏曲表演的不同 |
二、动画表演的"第三个系统" |
三、中国动画对戏曲表演形式的继承和创新 |
四、关于戏曲程式表演与仿真系统相结合的思考 |
第三节 动画表演民族化形式的艺术美学特征 |
一、以形传神 |
二、曲线之美 |
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
结束语 民族化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由之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从澳门基督教美术看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地理大发现”背景下的澳门 |
第一节 葡国人远东航线的开辟 |
第二节 明朝的海禁和朝贡贸易政策 |
第三节 西方基督教美术的早期传入 |
第四节 耶稣会的东方拓疆之旅 |
第二章 基督教图像传教的演变 |
第一节 巴勒斯坦时期——基督教的起源 |
第二节 地中海时期——象征主义的产生 |
第三节 欧洲时期——圣像之争 |
第四节 全球时期——西画东渐 |
第三章 澳门基督教艺术的符号与象征 |
第一节 三位一体 |
第二节 圣母马利亚 |
第三节 圣徒 |
第四节 字母与文字 |
第五节 数字和形状 |
第四章 澳门美术教育与创作 |
第一节 澳门美术教育第一人——乔万尼·尼阁老 |
第二节 游文辉与《利玛窦像》 |
第三节 倪雅谷和《圣米迦勒》 |
第四节 《日本殉道者》 |
第五节 中西交融的“圣母雪地殿”壁画 |
第五章 圣保禄教堂前壁的中西象征 |
第一节 圣保禄教堂前壁简介 |
第二节 立面设计 |
第三节 天界 |
第四节 耶稣的象征 |
第五节 圣母的象征 |
第六节 结论 |
第六章 《利玛窦像》的图像学解读 |
第一节 利玛窦其人 |
第二节 利玛窦像 |
第三节 文艺复兴的影响 |
第四节 《利玛窦像》的绘画风格 |
第五节 利玛窦年龄之谜 |
第六节 利玛窦服饰的图像志分析 |
第七节 “文化适应”的传教策略与利玛窦的服饰 |
第八节 利玛窦服饰的变迁 |
第九节 中国的礼仪习俗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
三、蜡染制作工艺 |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
一、保家纹 |
二、马蹄纹 |
三、锅圈纹 |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
小结 |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
小结 |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
小结 |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
小结 |
结论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四、组合方便服装启示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千年以来好莱坞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研究[D]. 何周. 西南大学, 2020(01)
- [2]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学术文本的英译汉研究 ——《英语跨文化教学法》(第七章)为例[D]. 古丽尼戈尔·伊敏江.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3]1990年代以来好莱坞后启示录电影研究[D]. 董志远.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4]安迪·沃霍尔艺术的美学阐释[D]. 王欣欣. 河北大学, 2017(01)
- [5]方式即意义 ——自《黑暗之心》到《现代启示录》改编的中国古典美学观照[D]. 张璟慧. 河南大学, 2005(05)
- [6]国产电视剧“女大男小”婚恋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段诗哲.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8]动画形式的民族化:中国动画戏曲元素研究[D]. 任占涛.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9]从澳门基督教美术看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D]. 汪蓝. 中国美术学院, 2012(03)
- [10]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