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上蠲痛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0例(论文文献综述)
何芬[1](2021)在《电针肌筋膜激痛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的各项评分变化,评价电针肌筋膜激痛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电针肌筋膜激痛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可行性。研究方法1.一般资料:根据纳入标准,共选择90名受试者纳入研究。采用SPSS软件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n=30)、对照1组(n=30)、对照2组(n=30)。其中试验组采用电针肌筋膜激痛点治疗,对照1组采用电针常规经穴治疗,对照2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实验结束为止一共中止、脱落、脱失10人,最终有80名患者完成本研究,其中试验组27例,对照组1组27例,对照2组26例。对三组有效病例的一般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程、头痛VAS评分、每周头痛指数评分、颈部功能活动度(ROM)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平衡,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试验组(电针肌筋膜激痛点)先予针刺肌筋膜激痛点操作,再接入电针仪,选用疏密波(2Hz与100Hz交替)治疗30 min,以患者局部出现抽搐反应,感觉到强烈的胀痛但能耐受为宜。对照1组(电针常规经穴)参考高树中、杨俊主编的《针灸治疗学》教材选穴和要求操作:百会、风池、天柱、颈夹脊穴(C3、C4)。针刺得气后连接电针仪,选用疏密波(2Hz与100Hz交替)治疗30 min,以看到肌肉收缩或以患者耐受为宜。对照2组(口服西药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mg/次,2次/d,服用3周。试验组和对照1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5次为一疗程,一共治疗3周。3.疗效评价:记录治疗前以及分别治疗1个疗程、3个疗程后的VAS评分、每周头痛指数评分及颈椎功能活动度(ROM),进行统计学分析。4.统计:所有资料运用SPSS2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电针肌筋膜激痛点组显着有效17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60%。电针常规经穴组显着有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90%。西药组显着有效5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3.1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电针肌筋膜激痛点组总有效率最高,疗效最好。2.三组的头痛VAS评分、每周头痛指数评分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1疗程、3疗程后的头痛VAS评分、每周头痛指数评分,电针肌筋膜激痛点组的改善效果均最好。1疗程时电针常规经穴组与西药组疗效相当,差异不明显;治疗3疗程时,电针肌筋膜激痛点组与电针常规经穴组止痛效果相当,西药组止痛效果较差。在颈椎ROM评分上,1疗程、3疗程时电针肌筋膜激痛点组与电针常规经穴组虽然都能一定程度改善颈椎ROM评分,但是两者疗效相当,差异不明显,以西药组对颈椎活动度的改善效果最差。结论1.对于颈源性头痛,电针肌筋膜激痛点、电针常规经穴或口服西药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减轻疼痛,但电针肌筋膜激痛点和电常规经穴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更佳。2.电针肌筋膜激痛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电针常规经穴、口服西药治疗颈源性头痛都有降低头痛VAS评分、每周头痛指数评分,但电针肌筋膜激痛点能够在短时间内(1疗程)起到降低头痛指数,改善生活质量。3.电针肌筋膜激痛点治疗颈源性头痛和使用电针常规经穴、口服西药治疗均可以在不同程度改善上颈椎活动度,电针肌筋膜激痛点组较其他两组效果最好。
方珣[2](2020)在《现代岭南名医头痛医案收集整理及数据挖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整理现代岭南名中医诊治头痛的经验,分析岭南地区头痛发病特点、诊断、用药规律,探讨与之相关的病因、病机、证候类型,从整体上把握现代岭南头痛证治的规律,为今后岭南地区头痛的辨证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文献收集:收集现代岭南名中医医案,纳入标准是:本课题以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历次获“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者,以及由国务院两部一局确定的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到图书馆、文献馆实地采集,期刊文献数据库搜索下载等形式,对现代岭南名老中医治疗头痛现存医案进行收集整理。2.文献整理:将文献收集的全部资料按照类别进行整理区分,并通过excel软件把整理完成的相关资料输入进表格。运用SPSS21.0及运用R(3.6.1)语言中的arules扩展包进行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对所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对头痛证治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岭南名医治疗头痛临证思路、用药规律等内涵。结果:1.医案收集整理结果:本课题共收集涉及头痛医案的岭南名老中医62人,头痛相关着作28册,文献98篇,经初步整理,总计收集医案164例,有效处方282条。2.头痛医案数据挖掘结果:头痛医案中出现症状总计86种,症状出现的总频数为1256次。其中频数≥5的症状有27种,共计频数为898次,累计频率为71.5%。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头重、耳鸣、失眠、恶心呕吐、烦躁、纳差、颈项不适(胀、痛、紧缩)等。出现舌象为28种,出现的总频数为98次。其中,舌淡频数最高,占17.61%,其次为苔白、舌红、舌暗、苔腻、苔黄、苔薄、胖舌、苔厚(频数≥10)。医案中共出现脉象11种,出现的总频数为188次。其中,脉弦最高,占36.2%,其次为脉细、脉数、脉滑、脉沉、脉缓、脉浮、脉弱(频数>5)。医案中出现证型有22种,出现的总频数为349次。本证中,以肝阳上亢频数最高,占23.78%,其次为风寒头痛、瘀血头痛、痰湿内阻、风邪上扰、肝火上炎、风热头痛、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少阳头痛(频数≥10)。共用药物119味,累计用药次数3191次。川芎的使用频数实际最高,为122;排在第二位的是白芍,为99;第三位是茯苓,频数为91。对频数前38味药物进行因子分析,可取得10类药物组合。经聚类分析,得到具有平肝潜阳、祛风止痛、活血化瘀、益气升阳、化痰祛浊、健脾补气、疏肝解郁等作用的7类处方组合。经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头痛医案中方证对应的规律,如肝阳上亢证常用天麻、钩藤、白芍、黄芩、草决明等药,寓含天麻钩藤饮之意,旨在平肝潜阳;风寒头痛常用川芎、白芷、防风、羌活、蔓荆子等药,类似清上蠲痛汤组方,为祛风散寒止痛常用组方;瘀血头痛常用桃仁、红花、川芎、地龙、赤芍等药,为血府逐瘀汤组方;益气升阳用葛根、北芪、白术,类似黄芪葛根汤组成;痰湿内阻常用半夏、白术、竹茹,类似温胆汤,体现了治疗痰湿的基本组方;健脾补气常用茯苓、党参、黄芪、白术,类似四君子汤;疏肝解郁常用白芍、柴胡、枳壳、泽泻组成,类似柴胡疏肝散。这些常用药物和方剂体现了岭南医家的基本思维特点,也反映了岭南地区头痛常见的基本证型。结论:1.岭南地区头痛发病病位在肝为主,病邪以实为主,证型以肝阳上亢为主,依次为风寒头痛、瘀血头痛、痰湿内阻、风邪上扰、肝火上炎、风热头痛、气滞血瘀、痰瘀互结、痰热互结。2.针对头痛的治法主要有平肝潜阳、祛风止痛、活血化瘀、益气升阳、化痰祛浊、健脾补气、疏肝解郁。3.数据挖掘结果提示本病常用组方为:天麻钩藤饮、清上蠲痛汤、血府逐瘀汤、黄芪葛根汤、四君子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逍遥丸。
于迎春[3](2020)在《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Meta分析与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系统评价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依据系统评价结果为临床应用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提供循证医学证据。2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川芎清脑颗粒中的“川芎-白芷”药对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一)Meta分析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全面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 Fang Data、VIP数据库、CBM七大数据库中有关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限定为2019年11月。依据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综合筛选,并依据Cochrane评价方法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纳入文献中报道的临床总有效率、头痛程度的VAS评分、NA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次数、脑血流速度值、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二)网络药理学研究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数据库以化合物的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类药性和血脑屏障通透性为标准筛选川芎-白芷的化合物,运用BATMAN-TCM对筛选出的化合物可能作用的靶点进行预测,通过GeneCards、OMIM和CTD数据库检索与偏头痛的相关基因。借助Cytoscape3.5.1软件构建药物-靶点网络图,运用STRING平台构建相关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对靶点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分析。结果:(一)Meta分析本次研究共纳入17项随机对照研究,共有1865例偏头痛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实验组936例,对照组92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用川芎清脑颗粒在提高临床有效率、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明显优于盐酸氟桂利嗪,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川芎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在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VAS评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颅脑中动脉、前动脉和后动脉血流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单用盐酸氟桂利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单用川芎清脑颗粒或联合盐酸氟桂利嗪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二)网络药理学研究从川芎-白芷中共筛选得到28个有效成分,作用于偏头痛相关的靶点有29个,关键靶点包括AKT1、TNF、PTGS2、PPARG、NR3C1、ESR1、CAT、CRP、CNR1、F2等。主要靶点参与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炎症反应、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血压的调节、凋亡过程的正向调控、多巴胺分泌负调控、平滑肌收缩的负调节等生物过程。并通过调控对NF-κB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钙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多巴胺能突触、cGMP-PKG信号通路的调节发挥作用。结论:(一)Meta分析使用川芎清脑颗粒或川芎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在治疗偏头痛时,在提高临床有总效率、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方面明显优于盐酸氟桂利嗪。川芎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在降低VAS评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改善颅脑中动脉、前动脉和后动脉血流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单用盐酸氟桂利嗪。但由于本次系统评价纳入文献质量较低,相关结局指标结果存在异质性较高,研究结果还需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二)网络药理学研究川芎清脑颗粒中的川芎-白芷药对可能通过对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炎症反应、神经递质传递、调节胰岛素分泌、血管功能等调节起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涉及的通路包括NF-κB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cGMP-PKG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多巴胺能突触、cGMP-PKG信号通路等。为今后研究为川芎清脑颗重要组成成分在治疗偏头痛的的药理机制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颜媛媛,朱宇超,张焱,嵇晶,王琪,张晓云,何瑞欣,徐雅蝶,陈仁寿,程建明[4](2020)在《经典名方清上蠲痛汤指纹图谱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建立清上蠲痛汤水煎液指纹图谱,并对其共有峰进行分析和指认。方法采用HPLC-UV建立清上蠲痛汤复方指纹图谱,使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柱(4.6 mm×150 mm,4μm),以甲醇-乙腈-0.25%冰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选择355 nm;采用HPLC-Q-TOF/MS进行定性分析,再进行对照品比对验证。结果方法学考察表明,所用色谱方法符合指纹图谱技术定性研究要求。标定34个色谱峰,并指认其中14个峰,分别为绿原酸、阿魏酸、木犀草苷、紫花前胡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蔓荆子黄素、藁本内酯、蛇床子素、羌活醇、异欧前胡素、苍术素。经《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10批清上蠲痛汤水煎液进行考察,相似度均在0.97以上。结论该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准确性良好,体现了清上蠲痛汤组分的整体特征,为清上蠲痛汤水煎液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张万里[5](2018)在《基于MR-DTI推拿干预枕下三角肌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论与文献研究系统总结了中医对颈源性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临床研究进展,并对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回顾了现代医学对该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及诊断标准,系统论述了现代医学对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认识到目前颈源性头痛发病机理不明确、诊断标准不统一;推拿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尚无客观证据证实其临床作用机理。临床研究一、基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颈源性头痛与枕下三角肌群状态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基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探讨颈源性头痛发病与枕下三角肌群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所纳入的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及60名健康志愿者分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采集全部入组人员的颈部磁共振影像,并进行后期弥散张量成像处理,测得入组人员双侧枕下三角肌群相应FA值、ADC值,并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侧枕下三角肌群与对照组同侧肌群的FA值、ADC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自身健侧肌群对比仅头后大直肌与头上斜肌的各向异性指数(FA值)、平均弥散系数(ADC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头下斜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弥散张量成像观察发现:观察组患侧枕下三角肌群肌纤维束肉眼可见走行紊乱,完整性及致密性较差,而自身健侧及对照组枕下三角肌群外形相对饱满,走行相对规整,轮廓相对清晰,信号相对均匀。结论:颈源性头痛患者枕下三角肌群水分子弥散较自身健侧及健康志愿者存在差异(P<0.05),提示颈源性头痛的发病与枕下三角肌群状态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二、推拿干预枕下三角肌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目的:基于弥散张量成像观察推拿与针刀两种不同疗法干预枕下三角肌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疗法)与对照组(针刀疗法)各30例。治疗4周结束后,从患者的临床整体疗效、枕下三角肌群弥散张量成像、视觉模拟评分、治疗次数与疗效关系、随访头痛发作次数、患者依从性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在整体疗效方面,治疗组整体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整体有效率为76.67%。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枕下三角肌群弥散张量成像对比有差异(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FA值升高,ADC值降低。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对比有差异(P<0.05),对照组优于治疗组。从治疗次数与疗效关系进行比较,对照组治疗次数与时间较治疗组短。随访表明,治疗组痊愈患者半年内疼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安全性监测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但部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初期存在精神紧张,抵触治疗的情绪。结论:推拿疗法与针刀疗法干预枕下三角肌群治疗颈源性头痛均有确切的疗效。推拿枕下三角肌群治疗颈源性头痛在整体疗效、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优于针刀疗法,而针刀疗法具有见效快、止痛效果好的优势。三、导师李华东教授治疗颈源性疾病临床经验总结。从经筋理论、力学失稳及情志心理三方面探讨分析了李华东教授对颈源性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总结了其“松肌与正骨相结合”、“推拿与针刀为手段”、“心理干预与病后调养并重”、“辅以手法干预星状神经节”的临床诊疗思路及方法。对其典型医案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对颈源性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与借鉴。
刘宥榛[6](2018)在《芎芪定痛汤联合乙哌立松治疗紧张性头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究芎芪定痛汤联合乙哌立松治疗紧张性头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与纳入标准相符的紧张性头痛气虚血瘀证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芎芪定痛汤+盐酸乙哌立松片组)、对照组(盐酸乙哌立松片组),各36例。两组研究对象分别服用芎芪定痛汤+盐酸乙哌立松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疗程均为30天,随访1个月。通过对比治疗前后、随访1个月的头痛指数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用药期间药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对疾病及中医证候疗效进行评定,所有数据采用SPSS2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一般资料: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三项资料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具有齐同可比性;2、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头痛指数都明显下降,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均可改善临床症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两组疾病及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均为97.23%,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77.78%,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相比均差异有显着性(P<0.05),并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均明显改变,治疗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治疗都可使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但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更明显。5、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查安全性指标无异常改变。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芎芪定痛汤联合乙哌立松治疗紧张性头痛气虚血瘀证有一定临床疗效,可降低发作时患者头痛程度,减少发作频率,缩短持续时间,并可维持1个月的长期作用,用来预防及治疗紧张性头痛气虚血瘀证发生发展,值得深入研究。
蒋成婷[7](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陈大舜教授治疗原发性头痛学术思想》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陈大舜教授治疗原发性头痛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挖掘分析,揭示其中隐含的规律,其结果有助于总结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为临床推广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治疗原发性头痛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对收集的91例114诊次原发性头痛患者,运用SPSS22.0软件及Access数据库查询统计功能,对原发性头痛出现的每一症状、舌脉、用药进行初步的频数统计,发现其主要临床表现、舌脉以及核心用药,建立目标数据库。然后在Apriori语言下对目标数据库进行关联规则挖掘(设定最小支持度为0.1和最小置信度为0.9),得出每一症状、舌脉对应的用药关联规则表,进而总结出陈教授治疗原发性头痛的用药规律。研究结果:1.频数分析:症状频数分析:原发性头痛出现最高的为“头痛”症状,占100%;二便、睡眠及饮食取频数高的为准,排名前十的症状依次为:头痛,纳可,睡眠安,二便调,月经色黯红,口干,口苦,腰酸痛,手足心热,心烦。舌脉频数分析:原发性头痛最常见的舌象是舌质淡红(73%),其次是舌苔黄(49%),主要脉象是弦细脉。中药频数分析:陈教授治疗原发性头痛每张处方平均用药13.52味,频数排名前14味的药物依次为:葛根、天麻、川芎、赤芍、菊花、柴胡、黄芩、半夏、白芍、栀子、白芷、龙胆、白术、丹参。按照功效对药物进行分类,以解表药(26%)为主,其次是清热药(18%)、平肝熄风药(16%)补虚药(16%)、活血化瘀药(16%)。临床常用药对配伍,有川芎、葛根配伍天麻,半夏配伍白术,半夏配伍天麻,怀牛膝配伍葛根,白芍配伍葛根,黄芩配伍葛根。2.关联规则分析:在原发性头痛患者每一症状下,中药=>中药关联结果:针对头痛症状,天麻=>葛根支持度为75%,置信度为93%,川芎=>葛根支持度为68%,置信度为100%;针对睡眠差症状,天麻、川芎=>葛根的支持度为69%,天麻、菊花=>葛根的支持度为46%,二者置信度均为100%;针对月经色黯红症状,天麻=>葛根支持度为88%,川芎=>葛根支持度为77%,菊花=>天麻的支持度为62%,前者置信度为91%,后二者置信度均为100%;针对口干症状,川芎=>葛根的支持度为71%最高,赤芍=>葛根的支持度为50%,白芍=>葛根的支持度为46%;针对口苦症状,临床常用川芎、葛根、天麻配伍,或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配伍清除肝经实热及养阴柔肝之黄芩、怀牛膝、白芍;针对舌苔薄黄、舌质红,脉弦细,主要以疏风疏风清热、生津养阴为主,常用葛根、川芎、天麻配伍。研究结论:1原发性头痛病位在头,主要与肝、肾相关,临床尤与肝关系密切。病性多本虚标实,以阴虚为本,瘀、热、痰为标。2辨证思路主张辨病-辨证-辨症论治,善于抓主症,结合西医诊疗手段,中西结合论治,中医辨证善抓病机,依法处方论治。并根据本病尤与肝关系密切,注重调理气血论治头痛。3遣方上主张复方配伍,合方化裁,常选用自拟方葛麻二芍二膝汤配伍小柴胡汤加减。用药上主张一药多用、善用药对及小方组、和法缓治、辛味药宣络、剂量适中并非大方用药。
冯倩倩,李丛[8](2016)在《旴江医家龚廷贤名方现代研究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旴江金溪名医龚廷贤一生着作宏富,其着作中所记载的方剂备受历代医家推崇,近代医家对其方剂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从未间断。对近年来龚氏方剂的现代研究进行分类整理概述,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关瑞花[9](2016)在《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候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常为搏动性的头痛,多呈单侧疼痛,常伴恶心和呕吐。少数典型者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障碍等先兆,可有家族史。在我国偏头痛1年患病率约为9.3%。偏头痛致残率较高,疾病负担重。先兆偏头痛是缺血性脑卒中和脑白质损害的危险因素。偏头痛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偏头痛的防治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中医药治疗头痛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适应证候研究是以西比灵为对照的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一部分,该研究已纳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按照国际头痛协会《偏头痛临床研究指南》的要求,设计了前瞻性、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案。目的进一步评价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缓解期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探讨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适应证候。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对照设计,试验药与阳性药比较,采用非劣性设计。正天胶囊是正天丸的改剂型品种,因正天胶囊前期文献报道较少,故本试验样本数的确定参考正天丸计算。主要通过门诊及广告招募的方式收集患者,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入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首先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进行理化检查,检查结果符合条件的患者方可入组。试验组服用正天胶囊,每次2粒(0.45g/粒),每日3次,饭后服用,同时服用西比灵模拟剂5mg,每晚一次。对照组服用西比灵5mg,每晚一次,同时服用正天胶囊模拟剂,每次2粒(0.45g/粒),每日3次,饭后服用。入组筛选当天、基线期4周、治疗期4周、8周、12周和停药后4周随访时各评价一次,采用SAS9.2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作为有高度显着性统计学意义。主要疗效指标为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次要疗效指标为头痛发作次数、天数、程度、持续时间、偏头痛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量表(PRO)和使用止痛剂次数和数量、体重等。结果主要疗效指标:治疗后4周至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均有所增加,治疗后12周,西比灵组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低于正天胶囊组,(P=0.00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4周,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均有所降低,且西比灵组低于正天胶囊组,(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正天胶囊和西比灵在治疗期和随访期均能明显减少头痛发作次数,治疗后12周两组疗效最明显,且正天胶囊优于西比灵,随访4周两组疗效均较治疗后12周减轻,且正天胶囊组优于西比灵组。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的非劣效性分析显示,西比灵较正天胶囊非劣效不成立;治疗后12周、随访4周,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的非劣效性分析显示,正天胶囊非劣效于西比灵。说明正天胶囊在治疗偏头痛远期疗效(治疗12周、随访4周)优于西比灵。正天胶囊临床适应证候:正天胶囊在治疗偏头痛风证证候时,疗效优于西比灵组。偏头痛属风证证候的患者,使用正天胶囊治疗组在治疗后随访4周,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比使用西比灵治疗组高,p<0.05,统计学有差异。说明正天胶囊在治疗偏头痛属风证患者时远期疗效优于西比灵。偏头痛属血瘀证患者,使用正天胶囊治疗组和使用西比灵治疗组,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随访4周,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以及相对基线水平的变化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偏头痛属血瘀患者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以及随访4周头痛发作天数、发作次数、总持续时间、使用止痛剂次数、PRO量表总分下降值两组比较,以基线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及考虑中心效应,考虑中心效应及中心与分组的交互效应,正天胶囊组下降值与西比灵组无统计学差异正天胶囊和西比灵在治疗偏头痛属血瘀证[丝]时,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相当。偏头痛属火热证患者治疗12周后发作次数下降值两组比较,以基线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考虑中心效应,正天胶囊组下降值与西比灵组有统计学意义,中心效应显着(P=0.044)。即正天胶囊和西比灵在治疗偏头痛火热证时,说明在治疗火热证时,正天胶囊远期疗效较西比灵差。偏头痛属痰湿证的患者,使用正天胶囊治疗组在治疗后4周,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比使用西比灵治疗组高,统计学有差异。偏头痛属痰湿证患者治疗4周后发作持续时间下降值两组比较,以基线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考虑中心效应及中心与分组的交互效应,正天胶囊组下降值与西比灵组有统计学差异,中心效应显着,分组与中心间交互效应显着。偏头痛属痰湿证患者治疗8周后PRO量表总分下降值两组比较,以基线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考虑中心效应及中心与分组的交互效应,正天胶囊组下降值与西比灵组有统计学差异,中心效应显着,分组与中心间交互效应不显着。即正天胶囊和西比灵在治疗偏头痛痰湿证时,短期疗效前者优于后者,远期疗效相当。偏头痛属血虚证患者,使用正天胶囊治疗组和使用西比灵治疗组,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随访4周,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以及相对基线水平的变化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偏头痛属血虚证患者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以及随访4周头痛发作大数、发作次数、总持续时间、使用止痛剂次数、PRO量表总分下降值两组比较,以基线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以及考虑中心效应,考虑中心效应及中心与分组的交互效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正天胶囊和西比灵在治疗偏头疼属血虚证时,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相当。偏头痛属阳虚证患者,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随访4周,头痛发作次数减半率以及相对基线水平的变化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偏头痛属阳虚证患者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以及随访4周头痛发作天数、发作次数、总持续时间、使用上痛剂次数、PRO量表总分下降值两组比较,以基线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以及考虑中心效应,考虑中心效应及中心与分组的交互效应,正天胶囊组下降值与西比灵组无统计学差异。正天胶囊和西比灵在治疗偏头疼属血瘀证时,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相当。治疗以风证、痰湿证的偏头痛患者,正天胶囊明显优于西比灵,其中风证以远期疗效(停药随访4周)为主,痰湿证以近期疗效(治疗后4周)为主。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做两两比较,正天胶囊血瘀证患者在治疗4周头痛次数减半率高于火热证、血虚证、阳虚证,低于痰湿证,说明正天胶囊在治疗4周痰湿证起效最快,其次是血。正天胶囊血瘀证患者在随访4周头痛次数减半率低于风证、火热证、痰湿证、血虚证、阳虚证,明显下降。结论正天胶囊、西比灵在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病情及证候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1.正天胶囊在治疗偏头痛远期疗效(治疗12周、随访4周)非劣效于西比灵。2.正天胶囊治疗风证、痰湿证的偏头痛患者,正天胶囊明显优于西比灵,其中风证以远期疗效(停药随访4周)为主,痰湿证以近期疗效(治疗后4周)为主。体现了正天胶囊改善中医证候的优势,在治疗偏头痛对于实证起效比虚证快,血瘀可能是贯穿偏头痛疾病始终的因素。
张春兰,吕光耀[10](2014)在《古今医家治疗头痛的文献研究与临床应用》文中指出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中医药在防治头痛上具有独特的经验和疗效。本文探讨了治疗头痛的历史源流以及中医药治疗头痛的临床应用,并对现代医家治疗头痛方法的多元化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对头痛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借鉴。
二、清上蠲痛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上蠲痛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0例(论文提纲范文)
(1)电针肌筋膜激痛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剔除、脱落标准 |
1.6 中止、剔除、脱落病例的处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随机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注意事项 |
2.4 观察指标 |
2.5 总体疗效判定 |
2.6 安全性评价 |
2.7 统计学处理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基线情况比较 |
3.2 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
3.3 不良反应记录 |
第二部分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颈源性头痛的认识 |
1.1 颈源性头痛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
1.2 颈源性头痛发作的相关机制 |
1.3 西医治疗现状 |
1.4 小结 |
2.传统医学对颈源性头痛的认识 |
2.1 祖国医学对本病认识概况 |
2.2 颈源性头痛的中医病因病机 |
2.3 中医对颈源性头痛的常用治疗手段 |
2.4 小结 |
3.选题依据 |
4.肌筋膜激痛点选择依据 |
4.1 肌筋膜激痛点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4.2 肌筋膜激痛点与本病的关系 |
4.3 肌筋膜激痛点与阿是穴、压痛点的关系 |
5.电针选择依据 |
5.1 电针镇痛机制 |
5.2 电针频率的选择 |
6.观察指标及疗程设定的选择依据 |
7.疗效评价分析 |
8.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中医治疗颈源性头痛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附表及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现代岭南名医头痛医案收集整理及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1 岭南医家医案研究概况 |
1.1.1 “岭南”地域界定及岭南医学 |
1.1.2 现代岭南名医的界定 |
1.1.3 岭南医家医案收集整理 |
1.1.4 祖国医学对头痛的研究 |
1.1.5 现代医学对头痛的研究 |
第二章 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头痛医案收集整理 |
2.1 医案的收集 |
2.1.1 收集范围 |
2.1.2 收集方法 |
2.1.3 医案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2.1.4 医案资料的整理 |
2.1.5 相关问题处理 |
2.2 收集结果 |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岭南名老中医头痛医案证治规律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1.1 涉及医家 |
3.1.2 涉及文献 |
3.2 选案标准 |
3.2.1 头痛诊断标准 |
3.2.2 医案纳入标准 |
3.2.3 医案排除标准 |
3.3 研究方法 |
3.3.1 统计学依据 |
3.3.2 数据规范化 |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4.1 一般情况分析 |
3.4.2 频数分析 |
3.4.3 高频药物因子分析 |
3.4.4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
3.4.5 关联规则分析 |
3.5 数据挖掘结果讨论 |
3.5.1 岭南地区头痛病证特点 |
3.5.2 岭南名医头痛论治特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Meta分析与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偏头痛的现代医学研究 |
1.1 偏头痛的流行资料 |
1.2 偏头痛的病因及诱因 |
1.3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
1.4 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
1.5 偏头痛的治疗 |
2 偏头痛的中医学研究 |
2.1 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
2.2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 |
2.3 偏头痛的中医中药治疗 |
第二部分 循证部分(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Meta分析) |
1.研究方案及目的 |
2.资料获取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三部分 川芎清脑颗粒中“川芎-白芷”药对治疗偏头痛网络药理学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常用中药复方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求学经历 |
攻读学位期间已录用的学术论文 |
(4)经典名方清上蠲痛汤指纹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复方供试品溶液制备 |
2.2 各单味药供试品的制备 |
2.3 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 |
2.4 方法学考察 |
2.4.1 精密度实验 |
2.4.2 重复性实验 |
2.4.3 稳定性实验 |
2.5 指纹图谱的建立 |
2.5.1 共有模式的建立 |
2.5.2 清上蠲痛汤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
2.5.3 清上蠲痛汤共有峰相对峰面积计算 |
2.6 共有峰来源归属 |
2.7 共有峰HPLC-Q-TOF/MS成分分析 |
2.7.1 对照品溶液制备 |
2.7.2 色谱条件 |
2.7.3 质谱分析 |
3 讨论 |
(5)基于MR-DTI推拿干预枕下三角肌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研究基本技术路线图 |
引言 |
理论与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CEH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中医药治疗CEH临床研究进展 |
2. 现代医学对CEH的认识 |
2.1 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
2.2 发病机制探讨 |
2.3 诊断标准 |
2.4 CEH现代临床研究进展 |
3. 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Meta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检索结果及文献评价 |
3.3 Meta分析结果 |
3.4 讨论 |
小结 |
临床研究 |
1. 基于MR-DTI对CEH与枕下三角肌群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资料与方法 |
1.3 技术路线 |
1.4 结果 |
1.5 讨论 |
2. 推拿干预枕下三角肌群治疗CEH的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结果 |
2.5 研究结论 |
2.6 讨论 |
3. 导师李华东教授治疗颈源性疾病临床经验总结 |
3.1 发病机理的认识 |
3.2 治疗思路与方法 |
3.3 典型医案及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6)芎芪定痛汤联合乙哌立松治疗紧张性头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一、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 |
2.2 给药方法和治疗疗程 |
2.3 头痛计分标准 |
2.4 临床观察指标 |
3 疗效判定标准 |
4 结果统计 |
5 统计分析方法 |
二、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二)两组受试对象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
(三)两组受试对象疾病疗效评分比较 |
(四)两组受试对象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比较 |
(五)两组受试对象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六)安全性分析 |
三、讨论部分 |
(一)中医学对紧张性头痛的体会与治疗概况 |
(二)西医对紧张性头痛的了解与治疗手段 |
(三)本临床研究的主要体会 |
(四)不足与展望 |
四、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A:知情同意书 |
附件B:临床病例观察表 |
附件C:安全指标观察表 |
附件D:NRS法 |
附件E:中医证候积分 |
附件F: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陈大舜教授治疗原发性头痛学术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 |
1 病历资料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病例资料标准 |
4 排除病例资料标准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 病历资料的收集方法 |
2 数据的预处理 |
2.1 数据的前期处理 |
2.2 数据的规范化 |
3 数据库的建立 |
4 数据挖掘方法 |
5 技术路线图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频数分析 |
1.1 症状频数分析 |
1.2 舌象频数分析 |
1.3 脉象频数分析 |
1.4 中药频数分析 |
1.5 中药药物分类频数分析 |
2 关联规则 |
2.1 头痛药物关联 |
2.2 睡眠差药物关联 |
2.3 月经色黯红关联 |
2.4 口干药物关联 |
2.5 口苦药物关联 |
2.6 舌苔薄黄药物关联 |
2.7 舌质红药物关联 |
2.8 脉弦细药物关联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频数统计分析结果讨论 |
1.1 症状频数 |
1.2 舌脉象频数 |
1.3 中药频数分析 |
2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讨论 |
3 陈教授治疗原发性头痛临证经验 |
3.1 用药特点 |
3.2 遣方特点 |
3.3 辨证思路 |
3.4 病因病机 |
3.5 验案举例 |
第五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旴江医家龚廷贤名方现代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万病回春》名方研究 |
1.1 温清散 |
1.1.1 现代药理研究 |
1.1.2 临床应用研究 |
1.2 升降散 |
1.2.1 现代药理研究 |
1.2.2 临床应用 |
2《寿世保元》名方 |
2.1 清上蠲痛汤 |
2.2 高枕无忧散 |
2.3 祛风败毒散 |
3 小结 |
(9)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偏头痛的西医药物研究进展 |
1.1 病因 |
1.2 西医发病机制 |
1.3 偏头痛西医药物治疗 |
1.3.1 发作期的急性对症用药 |
1.3.2 预防性用药 |
参考文献 |
2 偏头痛的中医药物研究进展 |
2.1 偏头痛的病名 |
2.2 偏头痛的病机特点 |
2.2.1 贯穿偏头痛始终的核心病机 |
2.2.2 随证候变化的病机因素 |
2.3 偏头痛的辨证论治 |
2.3.1 分证论治 |
2.4 偏头痛的评价 |
2.4.1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疗效评价 |
2.4.2 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PRO)评价现状 |
2.5 治疗偏头痛的中成药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候研究 |
前言 |
研究目的 |
受试人群 |
1. 一般资料 |
2. 筛选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病例退出标准及处理 |
诊疗标准 |
1. 诊断标准 |
2. 疗效评价指标 |
研究方法 |
1. 方案设计 |
2. 治疗过程 |
3. 观察指标 |
4. 观察与评价时点 |
5. 统计学分析 |
6. 质量控制 |
研究结果 |
一. 疗效分析 |
1. 入组情况 |
2. 人口学资料 |
3. 基线分析 |
4. 主要疗效对比分析 |
二、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的适应证候分析 |
1. 各证候疗效组间比较 |
三、安全性分析 |
分析与讨论 |
1. 疗效的评价 |
2. 正天胶囊临床适应证候 |
3. 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相对安全 |
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 创新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偏头痛诊断标准 |
附件2:头风病证候诊断标准 |
附件3:偏头痛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量表 |
附件4:SF-36生活质量量表 |
附件5:指标分析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古今医家治疗头痛的文献研究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古代医家治疗头痛用药 |
1.1 中药 |
1.2 针灸法 |
1.3 灸法 |
1.4 搐鼻法 |
1.5 洗头法 |
1.6 熏蒸法 |
1.7 药摩法 |
1.8 膏敷法 |
1.9 刺血法 |
2 现代医家临床治疗头痛 |
2.1 中成药治疗头痛 |
2.3 针刀疗法治疗头痛 |
2.4 放血疗法治疗头痛 |
2.5 挑割疗法治疗头痛 |
2.6 穴位埋线疗法 |
2.7 穴位贴敷疗法 |
2.8 推拿疗法 |
2.9 水针疗法 |
2.1 0 喷雾疗法 |
3 小结 |
四、清上蠲痛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电针肌筋膜激痛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何芬.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2]现代岭南名医头痛医案收集整理及数据挖掘研究[D]. 方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Meta分析与网络药理学研究[D]. 于迎春.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经典名方清上蠲痛汤指纹图谱研究[J]. 颜媛媛,朱宇超,张焱,嵇晶,王琪,张晓云,何瑞欣,徐雅蝶,陈仁寿,程建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2)
- [5]基于MR-DTI推拿干预枕下三角肌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D]. 张万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芎芪定痛汤联合乙哌立松治疗紧张性头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 刘宥榛.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06)
- [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陈大舜教授治疗原发性头痛学术思想[D]. 蒋成婷.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旴江医家龚廷贤名方现代研究概述[J]. 冯倩倩,李丛. 江西中医药, 2016(06)
- [9]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候研究[D]. 关瑞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古今医家治疗头痛的文献研究与临床应用[J]. 张春兰,吕光耀. 新疆中医药,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