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辩证法思想的再学习(论文文献综述)
田原,冯宪光[1](1984)在《论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辩证法思想的再学习》文中研究指明为着改善和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为着适应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需要,究竟怎样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正确开展文艺批评问题,最近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强烈的关注。文艺批评是一门复杂的科学,需要加以认真研究的问题很多。这里仅就
田原,冯宪光[2](1983)在《论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辩证法思想的再学习》文中提出为着改善和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为着适应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需要,究竟怎样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正确开展文艺批评问题,最近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强烈的关注。文艺批评是一门复杂的科学,需要加以认真研究的问题很多。这里仅就
卢美丹[3](2017)在《延安文学研究史论(1937-1977)》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学术史视野下,以前期即1937-1977年延安文学研究为考察对象,以各时期相关的报刊、文集、文学史着述及回忆录等为主要文献史料,具体分四个阶段,历时性回顾延安前期文学研究的情境、论题、方法、特征与主要成果。论文认为,前期延安文学研究,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文艺研究的历史继承,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研究的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自民主革命时期到人民共和国建立,逐步确立了革命现实主义文艺和新中国文艺合法性地位,同时致力于改造作家思想观念、重塑创作风气、引导艺术批评和接受取向,以确立新文艺观念与范式,并完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因此,前期延安文学研究的论题、标准、方法、特征,无不体现特定的历史情境性。第一章,论文将1937-1949年的延安文学研究,视为革命现实主义文艺的论证与确立阶段,同时又以1942年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分界,分前后两个阶段,通过十余年间对作家、作品、观念、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建国前夕第一次文代会上,达成以延安根据地为主的革命文艺,向新中国文艺转型的理论共识。第二章,1949-1957年,延安文学研究是新中国文艺建设的重要部分,此前已经确立的方向和方法,是新中国文艺的基础,现实主义的观念、方法和与之相应的新经典,文艺的大众化和群众路线,旧文艺、旧艺人、旧形式的改造等论题,进一步巩固并上升为国家文艺理念,其核心成果是一批文学史着述的形成。这一时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最核心的理论原典。第三章,随着“双百”方针的推进,围绕《讲话》而出现了文艺与政治、现实主义等论题的争鸣,从而引发1958年的反右斗争和再批判活动,以至1966年,一些前期确立的作家楷模和作品典范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工农兵参与文学研究并集体着史、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为原则的样板化文艺,成为“新文艺”创作与研究的主要取向与核心成果,而文学研究日益偏离文学本体,曲解、违背毛泽东文艺批评政治标准与文艺标准兼顾原则的情况也日益突出。第四章,上述倾向在1966-1977年的延安文学研究中得到强化,围绕政治斗争和批判活动,《讲话》所述批评标准、群众路线、“普及与提高”等问题,被极度曲解,文艺批“旧”风潮、样板化方法、业余化导向、集体化模式,被推向极致,而作家作品不仅处于悬置处境,且专业性研究也步入停滞,一定程度上,文革时期的延安文学研究,破坏性大于建设性。1937-1977年的延安文学研究,因用而顾本,破旧以立新,是时代赋予文学研究的历史使命,因此,尽管各时期有着种种缺憾,甚至经常出现执着于政治而偏离文学研究道路的情况,但整体上它也部分地完成了历史任务,并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验教训对后世文学研究也有重要的借鉴或警示作用。
王鹏[4](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提出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吴国彬[5](2018)在《突破与推进:1980年代以来的延安文艺研究史》文中提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及其学术发展史上,延安文艺的研究与延安文艺本身的发生和发展同步进行,其所积累的研究成果,本身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具有不凡的学术史价值和意义。由于延安文艺学术史的整理与发掘研究相当繁复浩阔,很难在有限的篇幅内作深度研究,因此,本文着力于回顾、梳理、整合与提炼自1980年代以来各个不同时段的延安文艺研究及其学术史进程,探察与反思近40年来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党的文艺政策研究、延安文艺运动及其作家作品研究,以及延安文艺文献史料整理等各个领域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和发现延安文艺研究在中国现当代学术发展史中的历史经验、价值意义等,这无疑对于推进延安文艺研究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化,具有较高的学术史价值和当代借鉴意义。引言:综观20世纪延安文艺研究的历史及其现状,纵览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史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概述论文选题及其学术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基本思路与目标。第一章思想与学术:1980年代初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转变。主要呈示和总览1980年代初“文革”结束后,学术研究如何从以往的“思想战线”向学术研究“拨乱反正”转变。延安文艺研究及其作家作品批评等,不仅开始逐步走出思想及方法的束缚及僵化,而且也在研究立场及方法的转变、文艺史料的整理、作品文本的解读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及其历史特征。第二章探索与自觉:“新时期”延安文艺研究理论方法的多元趋势。在“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在多种外国文艺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涌入、思想理论界开展“人道主义”及“异化”论论争、文艺理论界提出主体性文论以及文学史的“重写”及“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等学术思想背景下,集中讨论“新时期”延安文艺研究如何在理论方法的借用、研究视角的拓展及学术史角度的反思等方面,所展示出的学术探索面貌和学术研究的自觉等。第三章规范与多元:1990年代延安文艺研究及其学术思潮的演变。通过对1990年代学术界“规范化”及专业化思想的提出,以及对于文献史料的高度重视及其相关图书资料编纂出版等多方面成果的梳理,探讨海外学术思想的影响与不同研究社团流派之于延安文艺研究的特征,并结合“王实味遗案”研究中资料搜集及其历史阐释的个案分析,探寻延安文艺研究在学术规范、视域拓展及其知识积累等方面所呈现的学术演进与时代特征。第四章拓展与深化: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新走向。梳理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在学术领域及其理论视野、作家及其专题研究等方面发生的新成果与新变化,尤其是诸如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中国化”研究,党的文艺政策理论体系研究,以及延安文艺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陕甘宁文艺与当代中国文艺研究等学术领域的拓展与深化等,探讨延安文艺学术的自觉、新一代学人的拓展、深化及其学术规范意识的确立等。第五章整理与编纂:延安文艺史料的编辑出版及史料考辨与数据库建设。主要对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文献史料整理与研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长足进步,有关延安文艺文献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及论述。从学术思想及其理论方法、学科意识及其规范化等方面,探讨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在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史的重要地位等。结语:对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研究的时代流变、阶段特征、文学史立场以及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联等进行综合评述,探寻填补研究空白与拓展研究视域的可能空间与具体途径。
杨恩泽[6](2014)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理论与实践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有力地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进与胜利。在当前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研究延安时期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对深化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的理论研究、总结延安时期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基本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本文对延安时期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遵从为何建——建设什么——如何建设的内在逻辑,理性认识延安时期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从中探索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对现实的启示。首先,提出延安时期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时代要求和理论依据。其次,论述延安时期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思想论纲,即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战略地位、主体要求、体制维度和基本原则。其战略地位在于文化领导权是“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国家意识形态构建的要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保障;其主体要求包括塑造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造就懂马列的知识分子、培养高觉悟的广大民众;其体制维度在于政治体制的稳固领导、政治体制主导文化体制、文化体制服务党的路线。其基本原则在于党领导意识形态、坚持独立自主、用马列主义融合传统文化。再次,概括了延安时期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的主要内容,即建设现代性的民族文化、时代性的科学文化和广泛性的大众文化。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延安时期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实践,即理论战线、文艺战线、科教战线和宣传战线。最后提出了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成果、经验和启示。其成果在于提高了民众的政治觉悟、创立了大众话语体系、推进了党的局部执政权威;其历史经验在于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要不断强化理论创新、着重教育党内知识分子、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现实启示在于党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从而更好地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王容美[7](2016)在《周扬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周扬感时代之风起而应之,青年时期以打破旧制度,建设新中国为理想,从此致力于我国社会主义文艺运动的政治实践。周扬早在左联时期就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深受列宁主义影响,列宁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文艺非自发性的理论成为周扬领导我国文艺的直接理论来源。他最早引入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并以此主导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运动;延安时期,周扬亲历党管理文艺的范式的创建,一方面,进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初步尝试,将毛泽东列入马列谱系,另一方面,也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讲话》中获得了政治认可;新中国成立后,周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艺的具体领导者,他以《讲话》为纲领,以阶级斗争为理论基础,通过自觉推广和建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体系的方式贯彻毛泽东的文艺路线,强调用辩证的观念指导文艺管理实践,造就了我国十七时期特有的文艺现象。研究周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管理思想,解读他对我国文化艺术管理实践经验的理论思考和启示,是研究我国文艺管理不能回避的问题。
徐玉松[8](2016)在《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1949-1985) ——基于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文代会”)对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它宣喻党的文学方针政策,统一文学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建构或调整文学体制,规定文学创作与批评的理论方法,制定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活动框架,规划了当代文学生产的方向。范式(paradigm)理论经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 Samuel Kuhn,1922-1996)提出,已广泛运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本文运用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文学范式是文学观、文学体制和文学范例的总和,指特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从事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文学工作者所一致遵循的文学观念、理论原则、制度规范、话语类型和应用范例。本文认为:在共和国初期三十余年的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文代会的召开是构建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仪式,也是中国当代文学范式嬗变的标志性事件。中国当代文学的前四次文代会构建了三种形态的文学范式。第一次、第二次文代会构建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范式(1949-1956)。在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完成这段期间,新生的国家展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想象,按照苏联模式和解放区文艺运动经验,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方向,整合文学共同体,达成反映论文学观共识,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原则,初步建立高度集中和组织化的文学体制,并以解放区文学为范例,工农兵美学由此崛起。第三次文代会构建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1956-1976)。1956年,国家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经由文学战线的斗争、摇摆,迟至1960年第三次文代会的召开,才完成文学范式的革命,由“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范式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由于国内动荡的政治经济形势,直到“文革”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才走向常规文学阶段,工具论文学观成了共同信仰,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取代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立了专制化的文学体制,“样板文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学范例。第四次文代会构建了“新时期”文学范式(1976-1985)。随着专制文学时代的结束,政治与文学的关系得到重新认识,审美论文学观得以确立,文学体制日渐松动,文学创作和批评获得了相对独立性,文学题材、文学方法、人物类型等禁区被打破,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与西方文学理论方法的引进并行不悖,文学范例日趋多元化,文学逐渐回归到自身的发展轨道。中国当代文学三种范式在文学观、文学体制、文学范例上存在明显差异,却又在文学资源、思想逻辑和活动框架上呈现了连续性。因为文学体制改革,1985年后,垄断地位的、统一的文学范式解体。不过,文学工作者根据各自的文学知识、文学观念和审美取向,形成新的文学共同体,从而产生新的文学范式。
袁盛勇[9](2004)在《宿命的召唤 ——论延安文学意识形态化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延安文学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化的文学,而在整风后更是一种“党的文学”或党派文学。因此,本文认为,探究其意识形态化的形成应该作为延安文学研究的重要出发点和突破口。它至少可从如下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来探讨,即:延安文学观念的形成、延安文人心态的有机化形成、延安文学创作实践及其意义构成。延安文学形成的复杂性在于,“鲁迅传统”也曾介入其中并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故本文除绪论和余论外,亦因之由相应的四章构成。主要采取顺势研究与逆势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章主要探究延安文学观念的形成。指出:其一,民族主义在四十年代是一种富有统摄力的意识形态,是延安文学观念最初赖以形成的内在动力与逻辑起点。其二,文艺上“民族形式”问题的提出,是民族主义话语在文学理论与批评上的一种显明表达或呈现。民族—现代性是“民族形式”这种有待创造的新形式所特有的现代性内涵。周扬、何其芳等人在文艺实践上坚持了一种艺术形态的二元论观念,但在价值取向上又分明指向了文学的民族—现代性。其三,民族主义向阶级—民族主义的转换是把延安文学观念推向“党的文学”观的一个重要关节点。其四,“党的文学”是延安文学观念的核心部分,也是其至为关键的存在样态。在毛泽东的理论建构中,“党的文学”观的提出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其五,延安文学观念中的诸多范畴是以“党的文学”这一核心观念作为基本的、不可逾越的价值依归的。它们在“党的文学”这一总的观念统摄下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又反过来更为牢固地确立了“党的文学”观的支配性地位。至此,延安文学观念的现代性也就由“民族形式”论争时期的民族—现代性转换为阶级—民族—现代性,或进而言之为党的—民族—现代性,这是“党的文学”观的内在呈现,是文艺整风后延安文学观念中的独特现代性表征。 第二章主要探讨延安文人心态的“有机化”形成。认为延安文人经历了一个由自由心态的获取→自由心态的失落→自由创作心态的终结→权威崇拜意识产生的过程。延安文人最终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化成为新的意识形态所认可的有机的知识分子。但这转化过程相当复杂。其中指出:第一,毛泽东提倡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仅仅只是借鉴了列宁主义塑造新人的方法,它与古代的内圣之学或内圣外王之道具有一种深刻的关联。第二,延安文人在真诚与说谎之间经历了一种特殊的心理变奏。在严厉的政治—文化场域中,说谎不仅是延安文人和知识分子面对外部及内心世界的压力所具有的一种进行自我防御的应对机制,而且是为新的意识形态话语所许可的常态性表达机制之一,是产生意识形态认同的必要条件之一。延安文人说谎心理和说谎机制的产生更会由于当时恐怖气氛和恐惧心理的存在而得到进一步加强。第三,延安整风期间的文艺批评在相当程度上转化为一种被政治意识形态委以重任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性批判机制,它与日趋体制化的文化管制与审查机制一起最终导致了延安文人自由创作心态的终结。第四,英雄话语并非终极话语。对于劳动英雄的歌颂和推崇在终极意义上自然转换为对于毛泽东的歌颂和崇拜。在此种状况下,延安文人自会产生一种权威崇拜意识,他们在话语实践中也就必然会向新的意识形态表示完全认同并与之发生某种全新的顺从与共谋关系,必然会把毛泽东的《讲话》奉为创作圣旨或圭臬,“党的文学”观必将充分体现在他们的文学话语实践中。第三章认为,曾被高度意识形态化了的“鲁迅传统”形成于延安时期。它的。在延安,一方面,鲁迅的创作传统及其精神风范正日益呈现出被不断给以弱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作为革命家的“鲁迅”却在延安政治一文化界的强力形塑下,正步履矫健地走向人间,凸现在世人面前。在这形塑过程中,鲁迅日益被赋予了精神法则或道德律令的意识形态化功能,“鲁迅传统”正经历着适应新的意识形态话语之需要的转换:延安文人开始自觉把鲁迅话语纳入到整风话语的营造之中,以期让鲁迅话语最大限度地发挥印证或支撑毛话语之真理性的功能。于是,延安时期的“鲁迅”渐被塑造成了一个政治一文化符号,鲁迅被符号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遭遇意识形态化的过程。对于鲁迅的理解和诊释不仅有助于延安文人认同新的意识形态,而且有助于他们自身的思想改造,毫无疑问,在他们对鲁迅人生之路的理解中也深刻蕴含了他们对自身人生之路的反省与期望。 第四章主要探讨延安文学话语实践中的意义制作与凸现问题。指出:其一,延安文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体现了集体化想象逻辑和运作模式的革命文化运动,文艺整风开始后,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化写作方式的“集体创作”得以产生。当时对集体创作的提倡其实在个人与大众的关系上因应了一种新的结构性变动。在一定意义上,集体创作既是新的意识形态话语逻辑的必然产物,是与“党的文学”观相适应的文艺生产方式,也是处于思想改造之中的延安文人所必然采取的一种意识形态化应对机制。其二,集体创作方式在延安戏剧运动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表现。新编历史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是集体创作的结果,它们在结构、主题等方面呈现出来的
蒋明敏[10](2012)在《论延安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文中研究指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征程中,延安时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期间,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领导人民开创出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促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本文认为,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知识分子发挥了独特作用,他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及其贡献,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延安知识分子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群体,他们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运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运用科学理论观察、分析中国社会问题,并致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纠正党内主观主义错误,批驳国民党的专制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思想资源和学理支撑。他们结合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深入开展文化大众化工作,塑造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运动承接了新启蒙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主旨是在学术、思想层面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其主要成就体现在哲学、史学、经济学和文艺理论等学科领域。在政治领袖的关心和鼓励下,延安知识分子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以各类研究机构为载体,利用其专业特长和理论优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中国历史和现实问题,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并通过与领袖的良性互动,发挥其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本文着力考察了延安知识分子与政治领袖群体的互动关系。延安时期,政治领袖指导和规范着知识分子的研究活动,知识分子参与和配合着政治领袖的理论建构。他们编译、出版马列主义着作及其他社科论着,为政治领袖进行理论学习创造条件;参与重要文献的写作,配合党的政治需要开展思想论战;参与中共意识形态的建构,指导党内的学习活动。此外,知识分子通过与领袖群体的互动,推动理论成果转化为党的政策,更好地服务于革命事业。延安知识分子在普及和发展新文化的同时,加强自身思想改造,他们体悟社会生活,自觉融入大众视野,推动工农干部知识化和知识分子工农化。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创造是其理论科学性的基础,对于时代性课题的关注和回应则是其现实生命力的保证。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当前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提供经验、借鉴,使之更具历史厚度和思想深度,同时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二、论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辩证法思想的再学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辩证法思想的再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3)延安文学研究史论(1937-197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对象、思路和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文学批评的理论导向:1937-1949年的延安文学研究 |
第一节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前的文学研究 |
一、对文艺工作的回顾和反思 |
二、对“另类作品”的批评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与文艺批评理论导向 |
一、延安文艺座谈会与文艺方向的确认 |
二、《讲话》确立的文学创作观和批评观 |
三、《讲话》的刊印、传播与理论共识 |
第三节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的文学研究 |
一、赵树理小说研究和经典的确立 |
二、另类作品批评与思想、形式问题的讨论 |
三、《讲话》及文艺路线的理论研究 |
四、戏剧研究与文艺大众化讨论 |
五、文化下乡与文艺改造的理论认同 |
六、诗歌研究与民族语言形式讨论 |
第四节 建国前夜的文艺之声:“第一次文代会”的继往开来 |
一、国家意志与文艺路线的确定 |
二、群体认同与文艺发展共识的达成 |
三、延安文学学术范式的确立:以研究文集和作品选本为例 |
第二章 文艺发展与评论中的破和立:1949-1957年的延安文学研究 |
第一节 毛泽东着作的学习与文艺家思想的改造 |
一、文艺家思想改造与《讲话》研究 |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再阐释 |
第二节 文学史着作的学术体认 |
一、“延安文艺”的文学史命名 |
二、对象甄选逻辑与历史叙述变迁 |
三、文学史阐释的个性差异 |
第三节 主要时评的新经典阐述 |
一、丁玲与周立波及其作品的研究 |
二、袁静、孔厥与《新儿女英雄传》 |
三、《王贵与李香香》和《白毛女》 |
四、赵树理与人民的文学 |
第四节 另类批判与旧象革除 |
一、另类作品批判与工农兵文学批评标准 |
二、新歌剧与旧文艺改造问题 |
第三章 无产阶级文艺特征的强化:1957-1966年的延安文学研究 |
第一节 围绕《讲话》研究看理论争鸣 |
一、现实主义、文学与政治关系之争议 |
二、新文艺的群众路线问题 |
三、重温《讲话》与思想规训 |
第二节 集体写作与成果简编 |
一、“文学史”的形状与作者 |
二、集体声音中的“延安文艺”诸题 |
三、文学史的学术考量 |
第三节 “再批判”活动:质疑作家与取证作品 |
一、丁玲:“爱羽毛的人”及其“名作”的浮沉 |
二、萧军:“才子加流氓”及其思想的批判 |
三、艾青:1958年再批判中的反转 |
四、《再批判》专辑 |
第四节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经典阐释 |
一、赵树理研究的推进 |
二、围绕农村题材和群众路线的小说、诗歌研究 |
三、革命浪漫主义与《白毛女》的修订与研究 |
第四章 文学研究的停滞与反思:1966-1977年的延安文学研究 |
第一节 纲领的置换:从《讲话》到《纪要》 |
一、《纪要》的文艺政治斗争论调 |
二、对《讲话》的新的解读 |
第二节 《讲话》文艺观的政治曲解与推演 |
一、《讲话》的工具化与文艺批“旧”风潮 |
二、文艺标准的片面化与创作的样板化 |
三、“普及与提高”的曲解及文艺的业余化导向 |
四、群众路线的推演与集体创作模式 |
第三节 对延安作家文艺思想的批判:以周扬和赵树理为例 |
一、对周扬及其作品的批判 |
二、对赵树理及其作品的批判 |
第四节 旧题新论:延安文学研究的历史与当代取向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源流观与评判标准观的传承与再释 |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与升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
一、“墙外开花” |
二、“墙内凋敝” |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突破与推进:1980年代以来的延安文艺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延安文艺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术史研究 |
一、20世纪延安文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二、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 |
三、论文选题及学术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基本思路与目标 |
第一章 思想与学术:1980年代初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转变 |
第一节 “思想解放”:延安文艺研究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的“拨乱反正” |
第二节 反思与重整:延安文艺史料研究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推进 |
第二章 探索与自觉:“新时期”延安文艺研究理论方法的多元趋势 |
第一节 延安作家的“重评”及其专题研究方面的新拓展 |
第二节 延安文艺思潮及其理论方法研究的不断探索 |
第三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及《讲话》研究的深化 |
第四节 研究团体及专题研究的形成与学术实践 |
第三章 规范与多元:1990年代延安文艺研究及其学术思潮的演变 |
第一节 “再解读”与专业化:海外学术思潮及方法的引进与影响 |
第二节 坚守与突进:学术思想的活跃及各研究领域的深化 |
第三节 史料整理与历史阐释:史料意识的自觉及学术思想的拓展 |
第四章 拓展与深化: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新走向 |
第一节 学术自信与理论坚持: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艺传统及其关系研究 |
第二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党的文艺政策理论体系研究 |
第三节 延安作家群体及其文体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推进 |
第五章 整理与编纂:延安文艺史料的编辑出版及史料考辨与数据库建设 |
第一节 延安文艺文献史料的整理及大型书系的出版 |
第二节 延安文艺专题性史料汇编及史料考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延安时期 |
1.4.2 人民大众 |
1.4.3 文化 |
1.4.4 领导权 |
1.4.5 文化领导权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时代要求与理论依据 |
2.1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时代要求 |
2.1.1 世界法西斯主义泛滥 |
2.1.2 帝国主义文化挑战 |
2.1.3 国民党的文化专制 |
2.1.4 中国共产党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 |
2.2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 |
2.2.2 列宁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思想论纲 |
3.1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战略地位 |
3.1.1 文化领导权建设是“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 |
3.1.2 文化领导权建设是构建国家意识形态的要素 |
3.1.3 文化领导权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保障 |
3.2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主体要求 |
3.2.1 塑造高素质的党员干部 |
3.2.2 造就懂马列的知识分子 |
3.2.3 培养高觉悟的广大民众 |
3.3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体制维度 |
3.3.1 政治体制的稳固领导 |
3.3.2 政治体制主导文化体制 |
3.3.3 文化体制服务党的路线 |
3.4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基本原则 |
3.4.1 党领导意识形态 |
3.4.2 坚持独立自主 |
3.4.3 马列主义融合传统文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实践 |
4.1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主要内容 |
4.1.1 建设现代性的民族的文化 |
4.1.2 建设时代性的科学的文化 |
4.1.3 建设广泛性的大众的文化 |
4.2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实践体系构建 |
4.2.1 理论战线的文化领导权建设 |
4.2.2 文艺战线的文化领导权建设 |
4.2.3 科教战线的文化领导权建设 |
4.2.4 宣传战线的文化领导权建设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成果、经验与启示 |
5.1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积极成果 |
5.1.1 提高了民众的政治觉悟 |
5.1.2 创立了大众话语体系 |
5.1.3 推进了党的局部执政权威 |
5.2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历史经验 |
5.2.1 不断加强理论创新推进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 |
5.2.2 着重教育党内知识分子推进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 |
5.2.3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 |
5.3 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现实启示 |
5.3.1 党必须始终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领导权 |
5.3.2 党加强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
5.3.3 党加强文化领导为全面深化改革服务 |
5.3.4 党增强文化领导权促进社会认同力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周扬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周扬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来源 |
第一节 周扬文化艺术管理的思想基础 |
一、知识体系的渊源 |
二、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新文化运动 |
第二节 周扬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二、苏联社会主义理论 |
小结 |
第二章 探索与初创(1930-1937) |
第一节 奠定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基石 |
一、文艺与政治关系的纠结 |
二、确立文艺的党性原则 |
第二节 引入苏联文化艺术管理理论 |
一、对阶级斗争理论的高度认同 |
二、关注与引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第三节 左翼运动中文化艺术管理模式的基本构想 |
一、对普罗文学理论的接受与宣传 |
二、对左翼文艺组织与系统的基本构想 |
小结 |
第三章 积蕴与深化(1937-1949) |
第一节 确立“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理念 |
一、新民主主义政治为基石的文艺管理思想的形成 |
二、强调政治对艺术的制导与管控 |
第二节 为确立党领导文艺的基本范式进行理论探索 |
一、强调以党的思想统领文艺思想 |
二、对文艺家管理基本思想的形成 |
三、对列宁及苏联文化艺术管理理论的汲取 |
第三节 文艺大众化的初探 |
一、普及与提高 |
二、对民间艺术的利用与改造 |
三、推广大众化的创作模式 |
四、构建典型引路的示范机制 |
小结 |
第四章 拓展与困惑(1949-1978) |
第一节 确立以阶级斗争理论为基础的文艺与政治关系 |
一、文艺为政治服务基本理念的持续强化 |
二、强调党对文艺的绝对领导 |
三、“双百”方针的贯彻与终止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推广与消解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化与高扬 |
二、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两结合” |
三、对苏联理论的学习照搬到全面批判 |
第三节 党的工具与政治使命的强化 |
一、对文艺干部管理的核心理念 |
二、对文艺家管理的基本策略 |
第四节 工农兵方向与文艺大众化 |
一、工农兵方向的坚守及其绝对化 |
二、文艺大众化的推进与偏颇 |
第五节 强调以辩证的观念指导管理实践 |
一、普及与提高的不断深化 |
二、文化遗产的继承与改造 |
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1949-1985) ——基于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一、文代会研究现状 |
二、当代文学范式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范式理论的提出与内涵 |
二、范式理论的基本概念 |
三、文学范式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意义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 |
第一节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形塑 |
一、文学观的统一 |
二、文学体制的建构 |
三、文学范例的塑造 |
第二节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形态 |
一、重新认识当代文学史分期 |
二、当代文学范式的延宕特征 |
三、当代文学范式的三种形态 |
第三节 文代会与当代文学范式的革命 |
一、革命的原因:反常现象和危机 |
二、革命的表征:文代会的召开 |
三、革命的完成:嬗变与进步 |
第二章“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文学范式 |
第一节 新想象:国家文学的设计 |
一、建国前的文学观论争 |
二、反映论文学观的确立 |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的提倡 |
四、文学共同体的构成 |
第二节 新体制:文学体制的初建 |
一、文学机构的建立 |
二、文学期刊的管理 |
三、文学批评的法则 |
第三节 新美学:工农兵文学的崛起 |
一、工农兵文学的范例培植 |
二、工农兵文学的话语编码 |
三、工农兵文学的话语类型 |
第三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学范式 |
第一节 新道路:社会主义文学道路的探索 |
一、工具论文学观的形成 |
二、走向常规文学的曲折历程 |
三、工农兵创作主体的涌现 |
第二节 新机制:文学体制的专制化 |
一、文学机构的专制 |
二、文学期刊的专制 |
三、文学批评的专制 |
第三节 新风格:样板文学的突起 |
一、样板文学的范例变迁 |
二、样板文学的话语编码 |
三、样板文学的话语类型 |
第四章“新时期”文学范式 |
第一节 新认识:改革时期的文学想象 |
一、文学思潮解放的潮汐 |
二、审美论文学观的形成 |
三、革命现实主义的提倡 |
四、文学共同体的分裂 |
第二节 新状态:文学体制的重建 |
一、文学机构的民主管理 |
二、文学期刊的自主管理 |
三、文学批评的审美转换 |
第三节 新征程:走向多元的新时期文学 |
一、新时期文学的多元范例 |
二、新时期文学的话语原则 |
三、新时期文学的话语类型 |
第五章 当代文学范式嬗变的辨识 |
第一节 范式的边界与阻抗 |
一、范式的边界 |
二、短暂的反复 |
三、主流与支流 |
第二节 范式的断裂与承续 |
一、范式的区隔 |
二、范式的承续 |
三、革命与进步 |
第三节 范式的解体与新生 |
一、解体的原因 |
二、危机的呈现 |
三、范式的再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宿命的召唤 ——论延安文学意识形态化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问题与方法:延安文学研究刍议 |
第一章 延安文学观念的形成 |
第一节 民族主义:延安文学观念形成的最初动力和逻辑起点 |
第二节 民族-现代性:“民族形式”论争中延安文学观念的现代性呈现 |
第三节 阶级-民族主义与“党的文学”观的出场 |
第四节 “党的文学”:延安文学观念的核心 |
第五节 “党的文学”与延安文学观念的总体性形成 |
第二章 延安文人心态的“有机化”形成 |
第一节 难得自由:文艺整风之前的延安文人 |
第二节 自由的失落:“向死而生”的延安文人 |
第三节 规训与监督:自由创作的终结 |
第四节 崇拜与认同:延安文人“有机化”心态的最终形成 |
第三章 延安时期“鲁迅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鲁迅启蒙小说传统的不断弱化 |
第二节 鲁迅杂文传统的不断阉割与转换 |
第三节 政治性:毛泽东的鲁迅观 |
第四节 诠释与转换:鲁迅传统的意识形态化形成 |
第四章 意义的制作与凸现:延安文学创作实践及其意义构成 |
第一节 集体创作: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写作方式 |
第二节 集体创作与戏剧创作的意识形态化 |
第三节 “提倡工农同志写文章”:工农写作的话语指向 |
第四节 “民间”的意识形态化 |
余论 延安文学由“党的文学”转换为国家的文学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论延安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基本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抗日洪流中的延安知识分子群体 |
第一节 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的社会背景 |
一、唯物辩证法的风靡扩大了党在文化界的影响 |
二、日伪的奴化政策激起了进步知识分子的抗争 |
三、战场形势与生存状态恶化加剧文化人的离心倾向 |
四、中国共产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感召作用 |
第二节 延安知识分子的基本情况分析 |
一、延安知识分子的谱系结构 |
二、延安知识分子的主要代表 |
三、延安知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及其成果 |
第一节 抗战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化 |
一、早期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轨迹 |
二、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三、建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运用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文化语境分析 |
一、文化自觉意识的复苏与中国社会思潮的转向 |
二、新启蒙话语中的“中国化”、“大众化”取向 |
第三节 延安知识分子推动“中国化”思想的发展 |
一、延安知识分子与“中国化”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
二、文化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反响与论争 |
第三章 延安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探索 |
第一节 延安新哲学会与新意识形态建设之发轫 |
一、毛泽东发起研究新哲学的“理论攻势” |
二、延安新哲学会的成立、活动及其影响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 |
一、编译和校订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着作 |
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问题 |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地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特点 |
一、突出哲学指导实践、服务现实的社会功用 |
二、在思想斗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三、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形成 |
第四章 延安知识分子在新哲学指导下的学术中国化运动 |
第一节 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 |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 |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基本特点 |
第三节 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探索与论争 |
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新文艺建设 |
第五章 政治领袖与知识分子的良性互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 |
第一节 延安知识分子在政治领袖指导下开展工作 |
一、参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宣传 |
二、致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
三、开展新民主主义文化普及工作 |
第二节 延安革命话语中知识分子的改造与型塑 |
一、加强思想改造,推动立场转变 |
二、体悟社会生活,促进情感升华 |
三、融入大众视野,实现角色转型 |
第三节 两大群体在互动中促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 |
一、政治领袖与知识分子积极互动加速理论建构 |
二、领袖群体与知识分子通力合作宣传思想成果 |
结语:反思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论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辩证法思想的再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辩证法思想的再学习[J]. 田原,冯宪光.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 1984(00)
- [2]论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辩证法思想的再学习[A]. 田原,冯宪光.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 1983
- [3]延安文学研究史论(1937-1977)[D]. 卢美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4]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5]突破与推进:1980年代以来的延安文艺研究史[D]. 吴国彬.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6]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研究[D]. 杨恩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1)
- [7]周扬文化艺术管理思想研究[D]. 王容美. 南京艺术学院, 2016(12)
- [8]中国当代文学范式的嬗变(1949-1985) ——基于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的考察[D]. 徐玉松. 苏州大学, 2016(08)
- [9]宿命的召唤 ——论延安文学意识形态化的形成[D]. 袁盛勇. 复旦大学, 2004(01)
- [10]论延安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D]. 蒋明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7)
标签:文艺; 文学;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当代文学; 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