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建筑学会征集黄帝陵重修设计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祝勇[2](2021)在《故宫文物南迁》文中提出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1931年9月19日早上九点,时任故宫博物院秘书长的李宗侗先生像往常一样走出北京南城丞相胡同的家门,乘一辆洋车前往故宫博物院上班,过顺直门1,听到路边叫卖号外的声音,他让车夫停车,买了一张报纸。上面的大字标题,让他悚然一惊。2
高杰[3](2021)在《碰撞与融合:“红色皋城”六安城市文化形象的多元言说》文中研究指明
胡凯[4](2021)在《临潼文地谱系、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城市在历代的城市规划营建中积淀了优秀的历史经验,并在实践中形成以人文视角进行文化用地建设的智慧营建传统。然而,现代以功能为导向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忽视了文化用地建设的重要性,导致城市特色缺失、文化空间碎片化等,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今,面向文化复兴的战略要求,国家多次强调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发展,塑造以文化为中心的城市空间,这就需要从文化用地的视角进行探讨研究。“文地”的提出从整体性视角为解决城市文化用地的用地承载及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作为支撑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的重要载体,既要厘清其历史内涵,还应该重视文化用地在当今的规划及建设意义。临潼作为华夏民族的源脉之地,历史渊源深厚,人文胜迹颇为丰富,经周秦至汉唐,一直是京畿之地,占据着中国历史文化基因的重要地位,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城市空间格局特色,对于研究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有较为突出的借鉴意义。论文选取临潼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史前至秦汉—隋唐时期—民国时期—建国以来临潼建成区城市空间发展概况,分析了城市空间建设对文地的影响;结合历史资料的挖掘梳理和实地调研,明确了临潼的文地谱系以文化精神标识用地、纪念用地、宗教用地、文化遗产用地、文化设施用地及文化产业用地为6大类文地类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了文地的具体分类并进行空间落位;结合量化统计与GIS的核密度法科学化的分析了临潼主要历史时期以来的文地分布特征,总结出临潼文地呈“老城强中心聚集+郊野多中心组团分布”的特征;探讨了影响文地生成的关键因素包括历史演变积淀、宗教民间祭祀活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驱动及现代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明确了其在文化空间建设上的动力机制;基于当下城市文化的发展诉求,分析了临潼文地在城市文地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构想,以实现城市文化传承为目的,提出文化传承的技术路线;基于临潼历史空间格局基底,构建了结合时代发展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以此为促进城市格局发展的整体构架,并在现状文地的基础上进行了配置优化,以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彰显城市特色。本文通过深入的文献挖掘与梳理,及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得到的临潼文地谱系分类、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划策略等相关研究成果有望推动城市文地的相关学术研究,充实“文地”的理论体系,并期望能为临潼的文化用地建设提供借鉴思路。
刘霜婷[5](2021)在《基于内涵认知的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弘扬中华文明的“根”、“脉”、“魂”,从历史脉络的格局深入研究黄河文化,就等于抓住了中华文明的根脉,是新时代下我们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石和底气。近几年,随着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对黄河文化的深入研究,黄河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与内涵,但是对于黄河文化整体的认知以及黄河文化遗产构成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研究从黄河文化的内涵认知着手,总结归纳陕西黄河文化构成要素,搭建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整理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清单。本研究首先以习总书记对黄河文化的本质内涵“根”、“脉”、“魂”三个角度的高度凝练依托和关键点,从时间、空间两大方面全面地进行黄河文化的发展历程、本质内涵、构成要素、属性特征等内容梳理。根据社会学、水利学、历史学等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诞生于黄河流域这一独特的地域环境内的黄河文化一直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这是由于黄河文化具有连续性和包容性等属性特征。黄河文化最早因华夏始祖炎黄二帝而表现为根祖文化,随着时代的更迭,逐渐产生了中心文化、农耕文化、治黄文化、红色文化等多文化要素。而陕西段黄河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核心所在,其文化内涵也是由多文化要素的构成,基于此构建了陕西黄河文化构成认知框架和陕西黄河文化遗产体系。接着,结合陕西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方志,从空间上对陕西黄河文化区的分布进行分析,时间上对陕西黄河文化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并在黄河文化内涵框架支撑下,梳理总结陕西黄河文化构成具体要素,形成了5大文化内涵构成要素,15个文化主题,38个子文化主题,诠释了陕西黄河文化在整体黄河文化五类构成要素——“根祖文化”、“中心文化”、“农耕文化”、“治黄文化”、“红色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最后,通过搭建陕西黄河文化“内涵构成——文化主题——遗产载体”遗产构成体系,以内涵构成分类为主体,以体现黄河文化连续性、根源性、主体性为核心梳理遗产载体,明确遗产载体的起源时间、载体类型、空间分布和保护层级,建构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整理出首批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清单。该清单总共包括陕西黄河文化遗产340处,其中“根祖文化”系列遗产85处,“中心文化”系列遗产194处,“农耕文化”系列遗产17处,“治黄文化”系列遗产18处,“红色文化”系列遗产31处。
顾国权[6](2021)在《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分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自古便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反复拉锯、激烈碰撞的交错地带,联结亚欧大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丝绸之路穿境而过。目下,甘肃省境内丝绸之路沿线古城重镇、传统建筑星罗棋布,特色鲜明。斗栱是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分期研究则可以对该地区传统建筑谱系研究提供佐证,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丝路文化下的建筑文化渊源。本次研究在大范围实地考察、测绘获取建筑本体形制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以及前辈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选取研究区域内建筑沿革纪年较为清晰、建筑形制较为典型、建筑本体保存较为完好、后代扰动较少的传统木构建筑作为形制标尺案例进行个案研究。以斗栱为主要视点,以建筑本体所呈现的建筑形制信息为基础,结合修缮题记、重建碑刻以及地方史志等文字记录,分析考证建筑年代,解析建筑斗栱形制,借鉴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形制年代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木构建筑斗栱形制特征,进行形制分期。以此为基础,探讨区域斗栱流布与演变特征。通过对形制案例的研究,得出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分期结论如下。第一期:晚唐景福—北宋太平兴国时期,以敦煌五座窟檐为代表。这几处标尺案例均建造于《营造法式》颁行之前,虽为唐末宋初建筑,但由于敦煌地极荒僻,斗栱形制保留较多唐代特征。第二期:北宋绍圣—南宋乾道时期,以崇信武康王庙寝宫、武都广严院大雄宝殿为代表。这一时期遗存的标尺案例斗栱较为简单,武康王庙寝宫为四铺作,广严院大雄宝殿用斗口跳,但用材接近《营造法式》制度。第三期:明洪武—明嘉靖中叶,以兰州庄严寺大雄宝殿、秦安兴国寺般若殿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斗栱形制比较接近明代官式作法。第四期:明嘉靖末—清康熙时期,以武威海藏寺无量殿、天水纪信祠大殿为代表,形制出现地域化倾向。第五期:清乾隆—清宣统时期,分化出秦州、河州、河西三大工艺,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发展为成熟的体系。考察研究区域内的斗栱形制,发现本区域内的斗栱形制还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在明中期之后的建筑遗存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大致以秦州、河州、河西为中心形成建筑文化辐射圈,三大工艺体系在斗栱形制上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在与邻近的青海、陕西、四川等地的传统建筑斗栱对比中发现,三大工艺体系中秦州工艺受陕西地区传统建筑影响较大,河州工艺与青海地区传统建筑作法较为接近,同时与四川地区有一定的关联,河西工艺中“花板代栱”的作法则是其檐下处理中最显着的特征。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的发展演变表明,建筑形制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渐进的过程,包含多个演进路径、多条技术线索的交叠,其间同时存在延续、革新甚至反复等多种复杂关系,而不同地区间建筑技术的交流与影响是导致建筑形制突变的重要因素。
陈斯亮[7](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提出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李小龙[8](2020)在《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营城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的本土实践探索积淀形成了博大深厚的历史营建基因,这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根基。然而,优秀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核心价值尚未得到应有揭示,并因与地区规划实践的长期脱节而几近断裂,致使现代城市缺乏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挖掘和揭示渐遭遗忘的本土历史营建基因,使之具有恒久价值的部分传承于今、弘扬于世,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城市营建理论与方法体系、促进城市文化复兴与人居提质皆具重大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中国营城的地区性发展规律,聚焦数量多、影响大、覆盖面广且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的传统基层人居单元“县城”,以陕西关中地区的31座传统县城为对象,研究探索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以期为中国城市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继承与创新积累一定的地区成果。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文化基因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是特定地域环境作用影响下城市格局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结构组织、深层营建法则“多层次价值有机统一体”的概念认知,遵循从外在性状识别到内在结构组织揭示、深层遗传法则凝炼的基因研究逻辑链,搭建“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的层进式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新史学、共时性与历时性分析、文献比较与实地调研、归纳和演绎等方法,依次围绕关中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作用影响下的县城营建基因要旨辨析、县城历史格局及其形式特征识别、县城本土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地域性营城观念与方法凝炼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基因生成与所在环境的交互关系入手,梳理提炼关中山水人文环境的地区特质,归纳总结关中县城的十种定址环境类型及其定址后的营建沿革特点,揭示了特有城址环境影响下关中县城长期致力于创造地域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其次,立足关中不同典型县城,探寻其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分析揭示了历史格局在“空间组织的层次性”、“内外环境的关联性”、“人文结构的凸显性”、“新老秩序的承续性”和“城市格局的协同性”五个方面的本土形式特征;并提炼出县城历史格局演化进程中长期发挥关键结构支撑与基因遗传作用的“自然山水、历史胜迹、城市设施、关联网络”四类本土营建要素,阐释了不同要素的差异化人居内涵、子项构成、本土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整体格局建构中的交互关系。再次,回归空间因“人”的主体实践行为而生的基本逻辑,通过对地域特色营城经验的系统挖掘梳理和科学阐释,初步总结构建了以“生用保障、人文优先、山水关联、整体融合”四项观念意识和“以文相地、山川定位、因势赋形、内外成景、因时立形”五方面实践要点为核心的关中县城本土营建经验体系框架。最后,本文尝试将“历史营建基因”的研究成果同现代地区实践需求相结合,提出了包括“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一体式人居空间格局”,“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五方面要点的关中县城规划设计传承策略构想。本文运用“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适宜方法,全面挖掘和再现了“被遗忘的”关中县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历史图景,创建了本土县城历史格局形态样本数据库;融合量化研究方法,深入揭示了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内在结构组织规律;基于历史经验科学化的成果和地区原创营城体系的视角,初步构建了关中本土县城营建经验体系框架及其现代规划设计传承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王健婷[9](2020)在《黄陵县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速度快、建设量大,给城市带来了多重问题,而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是解决当前问题的重要内容。黄陵地处生态环境脆弱的黄土高原区域,且城市内有特征鲜明的文化要素——黄帝陵,陵区三面环山,沮水绕流。黄陵城市因陵而生,具有悠久的建城史,因此拥有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彰显了城市的特色。基于此,本文对黄陵县城市空间形态展开研究。本文以黄陵县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了城市发展演变及发展动因、内外部空间形态的特征剖析和问题总结、内外部空间形态优化这三个部分。基于历史资料,对黄陵县城进行清嘉庆、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多个时间段空间形态演变的探索,同时,因黄帝陵的重要价值,通过“城”与“陵”之间的演变进行“城——陵”关系的探索。从多方位的时代演变中可以看出,黄帝陵是城市生成和发展的“根”,他孕育了黄陵城市,并不断影响城市的发展。另外受生态影响,城市“因势而建”,形成鱼骨式路网、左城右庙的格局和凸显文化的用地布局。同时随着城市进入现代的发展,经济因素、人口规模等要素均对城市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基于城市背景的研究,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和城市内部空间形态各类空间要素进行分析。外部空间形态近年来不断向西扩展,呈现出组团、飞地、连片的拓展方式,其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对其影响深远,因此对黄陵城市进行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和山水视域分析,发现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对生态环境以及文化保护边界均有一定的威胁和破坏。在功能组织上,城市经历了从“集聚—分散—集聚”的过程,这是老城片区和新城片区以用地扩张的形式对功能组织的重组和专业化的过程,而现如今面临着功能组织不均衡,过度集中于老城,不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等问题。在城市用地布局中,其呈现出上下波动,不断调整,追寻平衡的特征,在现代化发展的冲击下,现状在居住用地、旅游文化用地、公共服务用地和绿地上均存在不满足需求的问题。路网结构中,城市路网从自由式演变为带形结构,也因此搭建形成了带形城市,因带形路网的弊端,城市集成度不断的降低,导致现状面临着路网结构体系不完善,可达性不高以及服务度低等问题。基于城市各个空间要素的特征和问题,提出凸显帝陵、内外协同、多重考量以及层层推进的优化思路。结合生态与文化视域形成综合外部轮廓,基于功能矩阵形成“一园、双核、三片区五组团多心”的结构,并完善了多类用地布局,提升路网结构形成“一环,两横多纵”的结构。最终形成城景相融、协调共生、适地适景、和谐高效的空间形态,以期为黄陵城市实践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苗哺雨[10](2020)在《圆明园景观格局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清代宫廷档案史料出发,在前人对于圆明三园进行的大量复原研究的基础上,对圆明园的内外地相格局进行了完整的分析梳理。在具体分析之前,首先明确了钦天监中直接记录在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档案中的理论,同时整理了圆明园文史资料中的堪舆相关史实,并挖掘五朝皇帝圆明园御制诗中的易学、五行、阴阳、四神等相关诗句,探析帝王造园思想中的堪舆理念与园景营造之间的联系。在外部格局方面,从形势论的角度对圆明园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圆明园的选址缘由、圆明园三园的轴线定位原因,以及圆明三园方位对位中可能存在的原因。在对内部格局进行的研究中,对圆明三园不同的整体格局进行了文化视角的解读,将圆明三园按全园、景区、景点三个不同的尺度进行格局分析。首先从形势论的视角去审视圆明三园的景观营造,对园中的山水格局、建筑布局中与形势派理论相合之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再从圆明园的营造史实中剥离出可能被使用到的理气派理论对圆明三园进行合局研究,探析理气论之九宫八卦、玄空飞星、三合理论在圆明园实际营造过程中的地位。在本文的研究中,以形势论观圆明三园格局,其中相合之处较多,而以理气论观之,则多不相符,为数不多的相合之处也缺乏直接依据。这样的结论也符合王其亨先生《风水:中国古代建筑的环境观》一文中对皇家重形势、轻理气的传统的描述。此外本文还探究了圆明三园各自景观格局形成背后的指导思想,补充了圆明园景观营造中的设计思路,为圆明园乃至清代皇家园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中国建筑学会征集黄帝陵重修设计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建筑学会征集黄帝陵重修设计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故宫文物南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 |
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 |
二、日人不可不防,文物不可不迁 |
三、宫殿前小山般堆起文物箱 |
四、文物连夜运出故宫 |
五、列车停在浦口,不知道往哪里开 |
六、请你明天九点钟再来一次 |
第二章一番风雨路三千:徘徊京沪 |
一、上海仁济医院的“临时周转房” |
二、故宫文物中存在赝品 |
三、马衡被任命为第二任院长 |
四、影印《四库全书珍本》 |
五、上海预展会取得“轰动效应” |
六、中国文物第一次有组织地走向国际 |
七、文物在六朝古都安家 |
八、易培基不可能活着看到洗清冤案了 |
九、千军万马的内迁洪流 |
十、运出南京的最后机会 |
第三章谁念客身轻似叶:西迁南路 |
一、湖南大学图书馆被日本飞机炸平了 |
二、长沙至贵阳有土匪出没 |
三、安顺郊外的理想山洞 |
四、烟波一笠,回首江天 |
五、赴苏展品的安全,令故宫同人感到揪心 |
六、安顺待不下去了 |
七、在巴县的竹海中隐匿形迹 |
第四章千军万马一条江:西迁中路 |
一、把两千多箱文物抛在南京,让马衡无比自责 |
二、不易受潮湿的物品暂存重庆 |
三、宜宾也不安全 |
四、装满文物的木船纤绳断了 |
五、轰炸乐山的纪录片成为日本空军的“样板片” |
六、当学术巨匠遭遇大足石刻 |
第五章到晚才知身是我:西迁北路 |
一、一个家庭的“南迁” |
二、军火库做文物库房 |
三、在大雪中翻越秦岭 |
四、大慈寺僧人要遵守来自故宫的“戒规” |
五、古佛青灯,伴他写下一生中最重要的着作 |
六、大火向存满故宫文物的武庙蔓延过来 |
七、为守护国宝而牺牲的军人 |
第六章覆巢犹幸能完卵:沦陷之城 |
一、故宫人员关闭了故宫大门 |
二、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搞了件大事情 |
三、日本收藏的大量文物,实为我国家博物馆之无上妙品 |
四、日本投降了,有人半信半疑 |
五、华北日军投降仪式在太和殿广场举行 |
六、文物工作者的胜利“纪念碑” |
第七章八千里路云和月:东归北返 |
一、故宫文物走了,文化的种子留下了 |
二、接二连三的翻车事故 |
三、你不是学生,你是共产党的代表 |
四、台湾,是什么地方啊 |
五、南迁文物回到出发地 |
六、追缴“小白楼”散佚书画 |
七、“故宫盗宝案”尘埃落定 |
第八章人间毕竟晴方好:一宫两院 |
一、文物迁出北平以来最大一次损失 |
二、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三、生命中最后两个字 |
(4)临潼文地谱系、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文化空间规划及建设的重要意义 |
1.1.2 文化用地规划建设缺乏有效的技术路径 |
1.1.3 临潼是研究文化用地的典型案例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解析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临潼的相关基础研究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临潼城市历史及城市空间建设历程 |
2.1 临潼山水形胜与城市发展历程概况 |
2.1.1 “山水环抱”的自然山水形胜 |
2.1.2 临潼的发展历程概况 |
2.2 史前聚落聚居至秦汉时期城市建设 |
2.2.1 以姜寨遗址为代表的原始社会居民点的诞生 |
2.2.2 以秦始皇陵为代表的陵邑工程建设 |
2.3 隋唐时期城市建设 |
2.3.1 皇家离宫——华清宫历代建设与完善 |
2.3.2 唐昭应古城格局形成 |
2.4 民国时期城市建设 |
2.4.1 关中地区重要的地方防御格局建设 |
2.5 建国以来城市建设 |
2.5.1 建国至改革开放时期 |
2.5.2 改革开放至今 |
2.6 本章小结 |
3 临潼文地谱系 |
3.1 文地的数据来源 |
3.2 文地分类标准 |
3.3 临潼文地分类 |
3.3.1 文化精神标识用地 |
3.3.2 纪念用地 |
3.3.3 宗教用地 |
3.3.4 文化遗产用地 |
3.3.5 文化设施用地 |
3.3.6 文化产业用地 |
3.4 本章小结 |
4 临潼文地分布特征 |
4.1 文地分布特征的测算方法 |
4.2 文地的总体分布特征 |
4.2.1 数量均衡覆盖面广,面积规模小但文地占比高 |
4.2.2 老城强中心聚集+郊野多中心组团分布 |
4.3 文化精神标识用地分布特征 |
4.3.1 价值优先数量极少,但面积规模大文地占比高 |
4.3.2 作为地区文化精神标识独立分布 |
4.4 纪念用地分布特征 |
4.4.1 数量较少几乎分布于老城,面积规模小文地占比低 |
4.4.2 老城组团聚集 |
4.5 宗教用地分布特征 |
4.5.1 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老城,面积规模小文地占比低 |
4.5.2 老城组团聚集+郊野散点式分布 |
4.6 文化遗产用地分布特征 |
4.6.1 数量较多覆盖广泛,面积规模大文地占比高 |
4.6.2 老城强中心聚集+郊野均匀组团+带状分布 |
4.7 文化设施用地分布特征 |
4.7.1 数量多主要遍及老城,面积规模适中文地占比相对较高 |
4.7.2 老城多中心组团聚集+郊野散点式分布 |
4.8 文化产业用地分布特征 |
4.8.1 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老城,面积规模小文地占比较低 |
4.8.2 老城组团聚集+郊野散点式分布 |
4.9 本章小结 |
5 临潼文地生成因素 |
5.1 历史演变积淀 |
5.1.1 古代历史事件遗址 |
5.1.2 革命事件遗址 |
5.1.3 唐华清宫的历代建设下的文地 |
5.2 宗教民间祭祀活动 |
5.2.1 纪念空间的产生 |
5.2.2 宗教用地的建设 |
5.3 文化遗产保护 |
5.3.1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带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设 |
5.3.2 唐昭应城墙的遗址保护 |
5.4 文化产业驱动 |
5.4.1 华清宫旅游升级转型下的文地建设 |
5.4.2 规划政策带动下的文地建设 |
5.5 现代城市文化设施建设 |
5.5.1 文化设施需求提升 |
5.6 本章小结 |
6 临潼文化传承策略 |
6.1 临潼城市文地当前存在的问题 |
6.1.1 各类文地之间联系薄弱,缺乏整体性保护 |
6.1.2 文地规划建设缺乏均衡性 |
6.2 文化传承的理念 |
6.2.1 文化传承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的重要途径 |
6.2.2 文化传承的技术路线 |
6.3 城市文化精神定位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
6.3.1 明确城市文化精神定位 |
6.3.2 轴线构建与人文空间布局的原则和依据 |
6.3.3 关键轴线的确立 |
6.3.4 关键人文空间的规划布局选址 |
6.3.5 构建基于历史与现代相呼应新时期山水人空间格局 |
6.3.6 优化城市风貌,彰显城市文化特色 |
6.4 临潼城市文地规划配置 |
6.4.1 提升文化精神标识用地地域价值 |
6.4.2 关联纪念用地“人物+事件”成网络 |
6.4.3 划定宗教用地保护范围 |
6.4.4 结合“原址保护+重点片区标识”的文化遗产体系 |
6.4.5 提升文化设施用地服务配置 |
6.4.6 促成文化产业用地合理布局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内涵认知的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讲好中国故事”与住建部课题的提出 |
1.1.2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关于黄河文化研究 |
1.3.2 关于文化遗产研究 |
1.3.3 关于黄河文化遗产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黄河文化内涵认知 |
2.1 孕育黄河文化的自然环境 |
2.1.1 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
2.1.2 黄河流域气候与土壤 |
2.1.3 黄河水系支流 |
2.2 黄河文化的发展历程 |
2.2.1 黄河文化的起源阶段 |
2.2.2 黄河文化的形成 |
2.2.3 黄河文化的鼎盛时期 |
2.2.4 黄河文化的迟滞与式微时期 |
2.2.5 黄河文化的挑战与再生时期 |
2.3 黄河文化区分布 |
2.4 黄河文化本质 |
2.4.1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 |
2.4.2 黄河文化是中国历史的“脉” |
2.4.3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 |
2.5 黄河文化构成 |
2.5.1 根祖文化 |
2.5.2 中心文化 |
2.5.3 农耕文化 |
2.5.4 治黄文化 |
2.5.5 红色文化 |
2.6 黄河文化的属性特征 |
2.6.1 连续性 |
2.6.2 根源性 |
2.6.3 正统性 |
2.6.4 包容性 |
2.6.5 创新性 |
2.7 小结 |
3 基于内涵认知的陕西黄河文化构成研究 |
3.1 陕西黄河文化区的分布 |
3.2 陕西黄河文化历史发展沿革 |
3.2.1 陕西黄河文化起源 |
3.2.2 陕西黄河文化的发展 |
3.2.3 陕西黄河文化的鼎盛 |
3.2.4 陕西黄河文化的衰退 |
3.2.5 陕西黄河文化再生 |
3.3 陕西黄河文化内涵研究 |
3.3.1 根祖文化 |
3.3.2 中心文化 |
3.3.3 农耕文化 |
3.3.4 治黄文化 |
3.3.5 红色文化 |
3.4 小结 |
4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建构 |
4.1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建构方法 |
4.2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梳理逻辑 |
4.2.1 按文化构成要素分类 |
4.2.2 体现黄河文化的连续性 |
4.2.3 以黄河文化的根源性、主干性为核心 |
4.3 遗产载体梳理范围 |
4.3.1 时间范围 |
4.3.2 空间范围 |
4.3.3 载体范围 |
4.4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清单 |
4.4.1 “根祖文化”系列遗产 |
4.4.2 “中心文化”系列遗产 |
4.4.3 “农耕文化”系列遗产 |
4.4.4 “治黄文化”系列遗产 |
4.4.5 “红色文化”系列遗产 |
4.5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1.1 认知黄河文化内涵 |
5.1.2 总结陕西黄河文化构成要素 |
5.1.3 搭建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建立黄河流域共同体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所做的工作 |
附录1 陕西黄河文化遗产信息汇总表 |
附录2 图录 |
附录3 表录 |
致谢 |
(6)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分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与研究目标 |
1.2.1 地域范围 |
1.2.2 对象界定 |
1.2.3 时间范畴 |
1.2.4 研究目标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理论及方法 |
1.4.1 相关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的史地背景 |
2.1 丝绸之路甘肃段的地理背景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政区历史沿革 |
2.1.3 区域民系构成 |
2.2 甘肃与周边地区的古代交通 |
2.2.1 丝绸之路 |
2.2.2 北茶马古道 |
2.3 史地因素与建筑之关系 |
2.3.1 区域文化特征 |
2.3.2 现存传统建筑的分布 |
2.3.3 史地因素所形成的区域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斗栱形制标尺案例选取及研究 |
3.1 斗栱演变发展概述 |
3.1.1 斗栱的组成与功能 |
3.1.2 斗栱的起源与演变特征 |
3.2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遗存现状 |
3.2.1 传统木构建筑遗存现状 |
3.2.2 斗栱类型 |
3.3 斗栱形制标尺案例选取 |
3.3.1 斗栱形制标尺案例选取原则 |
3.3.2 形制标尺案例选取结果 |
3.4 典型标尺案例研究 |
3.4.1 福津广严院 |
3.4.2 崇信武康王庙 |
3.4.3 秦安兴国寺 |
3.4.4 兰州庄严寺 |
3.4.5 武威海藏寺 |
3.4.6 天水纪信祠 |
3.4.7 古浪火庙大殿 |
3.4.8 古浪山陕会馆 |
3.4.9 酒泉佛祖庙 |
3.5 补充标尺案例研究 |
3.5.1 第196 窟晚唐窟檐 |
3.5.2 第427 窟宋代窟檐 |
3.5.3 第437 窟宋代窟檐 |
3.5.4 第444 窟宋代窟檐 |
3.5.5 第431 窟宋代窟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分期 |
4.1 “形制类型”涵义解析 |
4.2 提炼排比形制、编号及说明 |
4.3 标尺案例形制排比 |
4.3.1 标尺案例形制排比 |
4.4 标尺案例形制分期 |
4.4.1 斗栱形制演变分析 |
4.4.2 分期原理 |
4.4.3 标尺案例形制分期 |
4.5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体系 |
4.5.1 河州工艺体系斗栱形制特征 |
4.5.2 秦州工艺体系斗栱形制特征 |
4.5.3 河西工艺体系斗栱形制特征 |
4.6 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区域比较 |
4.6.1 本区域内横向比较 |
4.6.2 邻近区域比较 |
4.7 决定区域间相互影响程度的因素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调研样本信息简表 |
(7)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
3.7 小结 |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
4.2.1 岁奏制度 |
4.2.2 祭祀制度 |
4.2.3 守护制度 |
4.2.4 维修制度 |
4.2.5 惩罚制度 |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
5.2.1 祭祀制度 |
5.2.2 巡查守护制度 |
5.2.3 保养维护制度 |
5.2.4 修缮制度 |
5.2.5 惩罚制度 |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
5.3.1 修缮工程背景 |
5.3.2 修缮工程始末 |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
6.2.1 岁奏制度 |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
6.2.3 维修制度 |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
6.5.1 西安城垣概述 |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
7.1.1 西安碑林概况 |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
7.2.1 崇圣寺概况 |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7.3.1 灞桥概述 |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图录 |
表录 |
附表 |
附文 |
附图 |
致谢 |
(8)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
1.2.1 城市空间格局 |
1.2.2 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 |
1.2.3 关中地区县城 |
1.3 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历史营建基因的认识与挖掘不足 |
1.3.2 基因载体遗产的“建设性”破坏严重 |
1.3.3 历史城区的空间格局保护存在局限 |
1.3.4 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脱离历史营建基因 |
1.3.5 城市特色与文化认同感日渐衰微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城市空间格局形态与结构理论研究 |
1.4.2 城市空间组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1.4.3 中国城市空间营建传统的发掘与阐释研究 |
1.4.4 研究进展综述 |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层进式框架与内容 |
1.5.3 研究的时空范围 |
1.5.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关中的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影响下县城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
2.1 城市营建与地区环境交互影响的理论认识 |
2.1.1 基于“时段理论”的地区环境影响认识 |
2.1.2 城市营建与地区山水人文环境交互影响的基本逻辑 |
2.2 关中的自然山水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
2.2.1 地形地貌:“中部平原-两岸台塬-南北山地”式整体格局 |
2.2.2 河流水系:贯联全域的渭河“叶脉”状干支流结构 |
2.2.3 塬隰地势:“高平与低湿”密集交织的用地形势 |
2.2.4 山川形胜:以秦岭名山为标识的风景名胜体系 |
2.2.5 关中自然山水环境格局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
2.3 关中的历史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
2.3.1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脉络简述 |
2.3.2 西周至隋唐“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
2.3.3 唐末至民国“后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
2.3.4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脉络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
2.4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与定址后的营建沿革 |
2.4.1 关中县城的历史形成原因概况 |
2.4.2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特征与类型 |
2.4.3 关中县城定址后的历史营建沿革特点 |
2.5 地区山水人文环境影响下的关中县城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融合地域山水人文环境的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形式及特征 |
3.1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的挖掘与分析方法 |
3.1.1 “典型个案研究—多案例比较归纳”式研究思路 |
3.1.2 “脉络梳理—信息提炼—格局识别—特征分析”式案例研究主线 |
3.1.3 “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历史格局适宜性挖掘方法 |
3.1.4 历史格局形态的量化分析方法 |
3.2 渭河平原区典型案例研究 |
3.2.1 武功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2.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2.3 武功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3 西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3.1 扶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3.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3.3 扶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4 东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4.1 富平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4.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4.3 富平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5 渭北黄土台塬向北山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5.1 澄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5.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5.3 澄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6 北山山区典型案例研究 |
3.6.1 永寿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6.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6.3 永寿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7 秦岭北麓典型案例研究 |
3.7.1 华阴城市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7.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7.3 华阴城市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8 从不同案例看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共性特征 |
3.8.1 空间组织的层次性 |
3.8.2 内外环境的关联性 |
3.8.3 人文结构的凸显性 |
3.8.4 新老秩序的承续性 |
3.8.5 城市格局的协同性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要素及其作用机理 |
4.1 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本土关键营建要素类型 |
4.1.1 基于典型案例格局解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2 基于历史方志城图分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3 基于古城空间意象调查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4 关中县城历史格局本土营建要素的关键类型总结 |
4.2 自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天然界域和坐标 |
4.2.1 自然山水的人居内涵 |
4.2.2 自然界域:人对所在环境的感知范围和格局营建的总体视野 |
4.2.3 山川形胜:自然界域中的精选天然参照物 |
4.2.4 自然山水的空间作用层次 |
4.3 历史胜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历史坐标 |
4.3.1 历史胜迹的人居内涵 |
4.3.2 既设类胜迹与伴生类胜迹 |
4.3.3 历史胜迹的空间作用层次 |
4.4 城市设施: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人文坐标 |
4.4.1 城市设施的人居内涵 |
4.4.2 城市边界:内外领域的分界线 |
4.4.3 节点空间:领域的标识和凝聚之处 |
4.4.4 标志建筑:领域乃至总体格局的中心 |
4.5 关联网络:不同要素间的组构秩序与实体性连接 |
4.5.1 关联网络的人居内涵 |
4.5.2 交通骨架:不同要素间的实体性连接 |
4.5.3 秩序基线:不同要素间具有特定意义的组构秩序 |
4.6 四类要素在城市历史格局营建中的交互作用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观念与方法 |
5.1 中国城市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体系的基本认识 |
5.2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的基本观念意识 |
5.2.1 生用保障意识 |
5.2.2 人文优先意识 |
5.2.3 山水关联意识 |
5.2.4 整体融合意识 |
5.3 以文相地:山水人文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的考量与选择 |
5.3.1 所在环境的体察与在地“四望” |
5.3.2 所在环境的山水人文“寻胜” |
5.3.3 城市建设用地的“人文+风景”评价与选择 |
5.4 山川定位:结合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格局秩序定基 |
5.4.1 朝对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轴线骨架定向 |
5.4.2 关联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标志建筑定位 |
5.4.3 巧营城内空间强化内外关联性秩序的在地体验 |
5.5 因势赋形:因循场地环境形势的城市格局形态建构 |
5.5.1 适应城址场地条件的城内格局形态建构 |
5.5.2 融合郊野环境资源的城郊一体格局建构 |
5.6 内外成景: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艺术构架的整体营建 |
5.6.1 “规划—建筑—风景”三位一体的整体营建方略 |
5.6.2 回归人尺度的城市艺术构架经营与景观序列塑造 |
5.7 因时立形: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动态接续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构想 |
6.1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实传承条件辨析 |
6.1.1 貌似“无物可传”的现实境况 |
6.1.2 实具“富矿可采”的实践前景 |
6.2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1 “要素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2 “格局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3 “法则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3 融合现代规划设计的“历史营建基因”传承策略 |
6.3.1 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 |
6.3.2 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 |
6.3.3 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 |
6.3.4 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相得益彰的人居格局 |
6.3.5 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黄陵县城市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1.3 地域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读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内涵解读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城市形态研究 |
2.1.1 研究内容 |
2.1.2 研究视角 |
2.1.3 研究方法 |
2.2 国内城市形态研究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视角 |
2.2.3 研究方法 |
2.3 黄陵城市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黄陵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与动因分析 |
3.1 黄陵城市发展背景 |
3.2 黄陵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历程 |
3.2.1 新石器时期至清嘉庆(1807年) |
3.2.2 清嘉庆至建国初期(1807—1949年) |
3.2.3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1949年—1978年) |
3.2.4 改革开放至今(1978年—2019年) |
3.3 “城”与“陵”的关系解析 |
3.3.1 黄帝陵的重要价值 |
3.3.2 “城”与“陵”关系演变 |
3.4 黄陵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动因 |
3.4.1 帝陵文化的孕育 |
3.4.2 生态环境的制约 |
3.4.3 经济发展的推动 |
3.4.4 规划政策的引导 |
3.5 本章小结 |
4 黄陵城市外部空间形态解析 |
4.1 外部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4.1.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1.2 测度指标的计算 |
4.1.3 特征归纳 |
4.2 外部空间形态影响因素解读 |
4.2.1 自然环境 |
4.2.2 历史遗迹 |
4.2.3 经济因素 |
4.2.4 人口因素 |
4.3 外部空间形态存在问题总结 |
4.3.1 生态安全格局评价 |
4.3.2 山水视域评价 |
4.3.3 问题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5 黄陵城市内部空间形态剖析 |
5.1 内部空间功能组织 |
5.1.1 功能组织特征分析 |
5.1.2 功能组织影响要素解读 |
5.1.3 功能组织现状问题总结 |
5.2 内部空间用地布局 |
5.2.1 用地布局特征分析 |
5.2.2 用地布局影响因素解读 |
5.2.3 用地布局现状问题总结 |
5.3 内部空间路网结构 |
5.3.1 路网结构特征分析 |
5.3.2 路网结构影响因素解读 |
5.3.3 路网结构现状问题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6 黄陵城市空间形态优化 |
6.1 空间形态优化思路 |
6.1.1 凸显帝陵,构建城景相融的空间形态 |
6.1.2 内外协同,构建协调共生的空间形态 |
6.1.3 多重考量,构建适地适景的外部形态 |
6.1.4 层层推进,构建和谐高效的内部形态 |
6.2 外部空间形态优化 |
6.2.1 结合生态的边界划定 |
6.2.2 结合帝陵的边界控制 |
6.2.3 两者叠加划定 |
6.3 内部空间形态优化 |
6.3.1 功能组织重构 |
6.3.2 用地布局完善 |
6.3.3 路网结构提升 |
6.4 与上版总规比较优化 |
6.4.1 外部空间形态对比 |
6.4.2 内部空间形态对比 |
6.4.3 内外空间形态优化综合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0)圆明园景观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对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界定 |
1.2.2 研究限制 |
1.3 研究现状 |
1.3.1 圆明园营造研究 |
1.3.2 对圆明园的堪舆理论研究 |
1.4 论文运用的传统理论——基于对钦天监漏刻科的研究成果 |
1.4.1 钦天监在皇家园林营造中所用之理论 |
1.4.2 本文所运用的堪舆理论派别 |
1.5 圆明园历史沿革综述 |
1.5.1 圆明园史料研究范围 |
1.5.2 圆明园营造史略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圆明园文史资料中的堪舆观念 |
2.1 历史档案中的堪舆文化 |
2.2 御制诗中的堪舆文化 |
2.3 圆明园御制诗中的易学文化与园景营造的联系 |
第3章 形势论视角下的圆明园选址要素分析 |
3.1 寻龙察砂 |
3.2 观水点穴 |
3.3 定向纳吉 |
3.4 三垣分野——圆明三园方位对位关系分析 |
第4章 圆明三园格局变革中的文化因素初探 |
4.1 皇子赐园时期圆明园内部格局变动分析 |
4.2 雍正御园时期圆明园内部格局变动分析 |
4.3 乾隆时期圆明园及长春园内部格局变动分析 |
4.4 嘉庆、道光、咸丰朝圆明三园内部格局变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形势派视角下的圆明园内部山水环境分析 |
5.1 圆明园内部山水走势与格局分析 |
5.1.1 九州景区砂水相配格局分析 |
5.2 长春园内部山水走势与格局 |
5.3 绮春园内部山水走势与格局 |
5.3.1 山水形势 |
5.3.2 建筑地相格局——四时四序 |
第6章 形势派理论视角下的园中园地相格局营造 |
6.1 以四象观审视园中园景观格局 |
6.1.1 山环水抱,篱墙回环 |
6.1.2 前敞背实,负阴抱阳 |
6.2 以阴阳观审视园中园景观格局 |
6.2.1 有无相生,阴阳生长 |
6.2.2 虚实相济,意与境融 |
6.2.3 阴阳调和,自然如此 |
6.3 以有情的环境观审视园中园景观格局 |
6.3.1 呼象喝形 |
6.3.2 观生赋德 |
第7章 理气派理论在圆明园营造过程中的地位探析 |
7.1 《圆明园风水启》中的理气派理论总结提取 |
7.1.1 论奏折中的太极点 |
7.1.2 论奏折中的合局方法 |
7.1.3 对奏折中几个概念的明确 |
7.2 圆明园中后湖及福海两处九宫格局的对比分析 |
7.3 长春园九宫格局(八卦方位)对位分析 |
7.4 绮春园九宫八卦方位对位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理气派理论与圆明园合局分析 |
8.1 玄空飞星理论在圆明园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合局分析 |
8.1.1 玄空飞星在九洲景区与福海景区的应用情况分析 |
8.1.2 玄空飞星在长春园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
8.1.3 玄空飞星在绮春园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
8.1.4 玄空飞星在各景点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
8.2 三合理论在圆明园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合局分析 |
8.2.1 三合理论在九洲景区与福海景区的应用情况分析 |
8.2.2 三合理论在长春园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
8.2.3 三合理论在绮春园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
8.2.4 三合理论在各景点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归纳与总结 |
9.1 本研究的成果 |
9.1.1 不同的总体指导思想下的圆明三园总体布局 |
9.1.2 以形势派理论验证圆明三园之格局 |
9.1.3 以理气派理论验证圆明三园之格局 |
9.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9.2.1 拓宽了清代皇家园林乃至古典园林设计研究中的思路 |
9.2.2 探索了圆明园复原研究的新思路 |
9.3 研究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中国建筑学会征集黄帝陵重修设计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故宫文物南迁[J]. 祝勇. 当代, 2021(04)
- [3]碰撞与融合:“红色皋城”六安城市文化形象的多元言说[D]. 高杰. 安徽大学, 2021
- [4]临潼文地谱系、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D]. 胡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内涵认知的陕西黄河文化遗产构成体系研究[D]. 刘霜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丝绸之路甘肃段传统建筑斗栱形制分期研究[D]. 顾国权.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7]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D]. 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9]黄陵县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 王健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圆明园景观格局研究[D]. 苗哺雨. 天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