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粳稻六优3-2的选育及利用

杂交粳稻六优3-2的选育及利用

一、杂交中粳稻六优3-2的选育及其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才林[1](2006)在《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江苏省杂交水稻研究始于1970年。35年来,江苏的杂交稻育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间经历了起步、发展和突破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起步阶段,以不育系选育为主;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期为发展阶段,杂交籼稻育种和生产迅速发展,杂交粳稻育种进入实用化阶段;1996年以后,以特优559、9优138和两优培九的育成为标志,三系杂交籼稻、杂交粳稻和两系杂交稻的选育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文中对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向进行了讨论。

王才林[2](2009)在《江苏省杂交粳稻育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文中提出江苏省杂交粳稻的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末。1982和1983年,先后参加华东地区和南方稻区杂交粳稻协作攻关,选育出盐优57V、徐优3-2、六优1号、六优3-2等首批杂交粳稻组合,但由于没有建立健全的种子生产体系,这些组合未能在生产上发挥应有的作用。1996年以后,杂交中粳和杂交晚粳的选育,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杂交中粳走出低谷,打破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杂交晚粳的品质改良取得重大突破;杂交粳稻繁殖制种技术取得较大进展。但目前江苏的杂交粳稻仍然存在增产优势不突出、抗性较差;不育系育性不稳定、杂种纯度差;制种产量低、种子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今后江苏杂交粳稻研究应主攻高异交率不育系和强恢复系选育、加强迟熟中粳型杂交粳稻新组合选育、进一步加强高产高效制种技术研究,提高制种产量,降低种子成本,使江苏省杂交粳稻研究和生产上一个新台阶。

汤述翥,王才林,洪德林[3](2010)在《从事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近30年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从杂交粳稻新组合选育、BT型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研究及原种生产方法建立、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及红莲型细胞质的开发应用、粳稻恢复系资源的发掘和恢复性遗传、粳稻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研究、三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及广亲和恢复系选育等6个方面回顾了作者从事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近30 a的工作,并对今后研究方向展开了讨论。

陆志强[4](2007)在《江苏省水稻育种与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策略分析》文中认为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较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育种对发展水稻粮食生产的作用,使水稻育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的多样化,研究选育水稻优质和超高产新品种,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江苏水稻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江苏在水稻育种上具有优势,先后育成品种(组合)243个,育种技术和育成品种的产量水平,一直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的成功选育,打开了我省超级稻育种的新局面;优质水稻品种不断涌现,杂交粳稻发展迅速,产量水平逐年上升,新品种的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育种目标由高产为主转向优质、高产、多抗并重,并加速培育优质米。加快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生产利用,优质品种占有率逐年提高。稻米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稻米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化布局、优化品种和安全生产为基础,集聚组织资源、集聚技术力量、集聚项目资金,围绕稻米产业化的各个环节,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通过优质稻品种研发、优质稻米基地建设、优质稻米安全生产技术配套、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优质稻米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做大做强我省的稻米产业,使全省优质稻米商品率达到90%以上,提高“苏米”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张兆兰,汤玉庚,刘云松,汤述翥,王才林,施建达[5](1990)在《杂交中粳稻六优3-2的选育及其利用》文中研究表明杂交粳稻六优3-2是用BT型粳稻不育系六千辛A和粳稻恢复系宁恢3-2组配育成。该组合两亲本都是籼粳交偏粳材料,不育系育性稳定,恢复系恢复力高,配合力强。经多年试验和试种,表现适应性强,杂种优势明显,一般比同熟期推广种增产一成以上,增产潜力可达750公斤/亩以上,且繁殖、制种产量高。

汤述翥,张宏根,张祖建,梁国华,严长杰,刘巧泉,裔传灯,李欣,朱庆森,顾铭洪[6](2008)在《中国江苏和日本粳稻不育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文中指出以6个BT型日本粳稻不育系和6个BT型江苏粳稻不育系为母本,与7个中国粳稻恢复系杂交,比较分析两类不育系12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与江苏不育系相比,日本不育系单株产量、垩白粒率的一般配合力较好,所配制的杂种多表现为早熟、穗多、结实率高、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但穗型一般较小、千粒重较低。亲缘关系较远可能是日本不育系与中国恢复系配组杂种优势较强的原因之一。据此,利用日本优质粳稻不育系陵风A与中国恢复系SIR218杂交,育成杂交中粳组合陵风优18。

洪德林,陶瑾,陆作楣[7](1997)在《粳稻BT型六盐不育系的选育及配合力分析》文中提出1988~1994年从开花习性好的六千辛B与配合力好的盐粳2号B杂交后代中,育出综合二者优点的六盐B,再与BT型六千辛A连续回交,转育成生育期和株高不同的系列六盐不育系。6个不育系与3个恢复系双列杂交配合力测定表明,六盐189A一般配合力最好,其次为徐稻2号A、3726A,它们与六千辛A有显着差异;六盐186A一般配合力效应与六千辛A无显着差异,但始穗期早15天,有利于F1制种。恢复系中4482一般配合力最好。特殊配合力好的组合有六盐189A/4482、3726A/4482和六盐186A/4482等

汤玉庚,刘云松,张兆兰,汤述翥,王才林,施建达[8](1987)在《杂交粳稻六优1号的选育及其利用》文中提出 六优1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培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表现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现将六优1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及其栽培利用技术分述于下。 选育经过 1.不育系六千辛A的选育 六千辛A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以BT型矮秆黄A为母本,中粳品系691/千重浪//Zenith(简称六千辛)为父本回交转育而成的中粳不育系。转育工作始于1977年,以后选不育株与父本连续回交。据测定:B6F1群体的不育株率即达100%,不育度达99.5%,B8F1不育株率和

陈露[9](2014)在《江苏不同年代中粳稻品种对施氮量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江苏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省份。20世纪90年代中期,江苏省将发展粳稻生产确立为农业重大工程,进行水稻品种结构调整,使得粳稻面积迅速扩大到80%以上。江苏“籼改粳”这一战略的实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该省粮食平衡、持续、稳定增产与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我国粳稻生产和消费大省,江苏水稻品种经历了多次改良,每次改良均使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为保障我国的粮食供应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稻米品质是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已成为当前供求的一个主要矛盾。前人已有大量关于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的研究,但有关品种改良对施氮量响应的特点及其生理机制缺乏深入研究。探讨江苏不同年代中粳稻主栽品种的产量、稻米品质、精米中矿质元素含量和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施氮量响应的差异,可为江苏高产优质稻米的育种和栽培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对于水稻高产优质栽培和资源高效利用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江苏省近60年来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12个中粳稻品种(含超级稻)为材料,依据种植推广年代结合株型和基因型将其分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以后6个类型,全生育期设置三种氮肥水平,即不施氮肥(ON),施氮240kghm-2(中氮,MN)和施氮360kg hm-2(高氮,HN),研究江苏中粳稻品种在改良过程中的产量、稻米品质、精米中矿质元素含量和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及对施氮量的响应,并探讨其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无论是施氮还是不施氮处理,江苏中粳稻品种的产量均随品种改良而显着提高。早期品种对施氮量的响应较现代超级稻品种敏感,产量表现为MN>HN>ON,现代超级稻品种则表现为HN>MN>ON。江苏中粳稻品种改良过程中总颖花量、每穗粒数与产量保持同步增加。品种改良过程中穗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千粒重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自50年代品种开始,结实率逐步提高,但由20世纪90年代品种到2000年以后的超级稻品种,结实率又有所下降。在全生育期总施氮量0-360kg hm-2条件下,90年代以前的品种有效穗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90年代的品种和2000年以后的现代超级稻品种有效穗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年代品种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品种改良过程中氮、磷、钾的利用效率也显着提高。2000年以前的中粳稻品种在中氮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氮、磷、钾收获指数,2000年以后的现代超级稻品种则在高氮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氮、磷、钾收获指数。现代超级稻品种的耐肥性较强,与早期中粳稻品种相比更适宜在高氮肥条件下生长。2、品种改良使产量增加以及超级稻品种在高氮下有更好的产量表现,主要在于品种改良增加了总颖花量和干物质生产特别是花后干物质积累。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的同步增加提高了现代中粳稻品种的产量。群体质量指标的改善(粒叶比高、茎蘖成穗率高、叶片光合速率高、根系伤流量高、顶部叶片着生角度减小等)是品种改良过程中以及超级稻品种在高氮水平下物质生产和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2000年以前的中粳稻品种在中氮处理下具有较高的叶片和根系生理指标(根干重、根系氧化力、根系总吸收表面积、根系伤流量、根系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含量、根-冠比、剑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剑叶氮代谢酶类(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酶和谷氨酸合酶)活性和活性氧清除能力)以及较高的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运转率,2000年以后的现代超级稻品种则在高氮处理下具有较好的叶片和根系生理指标以及较高的茎鞘NSC运转率。说明根系和冠层生理质量的改善是品种改良过程中及现代超级稻品种在高氮肥条件下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较高的重要生理基础。超级稻品种的结实率较低,通过提高灌浆中后期的根系氧化力等技术途径提高超级稻品种的结实率,可以进一步实现其产量潜力。3、无论何种施氮量,随品种改良,江苏中粳稻品种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种均有所改善。与早期中粳稻品种相比,现代超级稻品种的食味性有所改善。中氮和高氮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使稻米的外观品质变劣。施氮量对各个年代中粳稻品种整精米率的影响因品种而异,现代超级稻品种在不施氮肥处理下具有较高的整精米率。说明施氮不利于改善江苏粳稻的加工品质。在全生育期总施氮量0-360kg hm-2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各个年代中粳稻品种稻米垩白度变大,胶稠度变短,食味值变低,淀粉崩解值变小,消解值变大。这些结果表明,增施氮肥不利于江苏中粳稻品种的稻米品质的改善,也不利于稻米中除氮以外的其它矿质元素的积累。如何通过合理的氮肥运筹同步提高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氮肥利用效率,仍是水稻生产上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梁银凤[10](2017)在《利用籼稻Ⅱ-32B和粳稻A7444组合的CSSL群体定位穗颈长度和株高QTL》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使得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我国的杂交稻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一半,而杂交粳稻仅占杂交稻的5%,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最广泛应用的三系杂交制种中的不育系为BT型不育系,在杂交制种过程中,不育系的包颈现象是限制制种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生产上是通过施用赤霉素来解决包颈、提高异交结实率问题的。选育长穗颈材料,减少或免去赤霉素的施用,对于降低杂种种子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此,本研究利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籼稻保持系Ⅱ-32B为受体亲本,长穗颈的粳稻地方品种A7444为供体亲本构建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群体,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3个年份环境下调查了穗颈长度表型值,结合该群体SSR标记基因型数据,运用QTL IciMapping4.0软件,检测了水稻穗颈长度QTL。同时为了筛选与穗颈长度相关但不影响株高的位点,还利用该群体对株高性状也进行了 QTL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穗颈长度性状,3个环境下共检测到了 9个QTL,分布在第1(2个QTL)、第3(2个QTL)、第8、第10(2个QTL)、第11和第12号染色体上,对表型的贡献率的范围为6.1%~50.18%。其中qPNL1.2、qPNL8和qPNL10.1三个位点的加性等位基因来自受体亲本;其余位点加性等位基因均来自供体亲本,加性效应值范围在2.15cm~6.47cm之间。qPNL1.如和qPNL10在三个环境下均被检测到,其中qPNL1.1位点不同环境下解释表型变异的17.84%~34.05%;qPNL10解释表型变异的24.80%~50.18%。qPNL1.2在2014年和2015年两个环境中被检测到,贡献率分别为18.92%和17.51%,加性效应值分别为3.87cm和3.41cm。2.株高性状,3年环境下共检测到4个QTL,分别分布在第1、第3、第6和第12号染色体上,对表型的贡献率的范围为8.45%~59.05%。qPH12位点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Ⅱ-32B,加性效应值为17.45cm;其余位点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A7444,加性效应值范围为6.91cm~26.22cm。位点gPH1在3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解释表型变异的30.27%~59.05%;位点qPH3在两个环境中被检测到,解释表型变异的8.45%~9.54%。3.发现3个位点具有多效性。在RM1246、RM6696和RM3564标记位点处A7444的等位基因可同时增加株高和穗颈长度,RM1246标记位点只在一年中检测到。本研究中检测到的株高和穗颈长度数量性状位点可为穗颈长度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分子标记信息。

二、杂交中粳稻六优3-2的选育及其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中粳稻六优3-2的选育及其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历史
    1.1 起步阶段 (1970~1980年)
    1.2 发展阶段 (1980~1995年)
    1.3 突破阶段 (1996年以后)
2 主要进展
3 发展趋势
    3.1 主攻籼稻不育系和粳稻恢复系选育
    3.2 进一步加快优质育种步伐, 尽快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3.3 继续加强优质超高产育种
    3.4 育种途径与方法多样化, 杂交稻育种与常规育种紧密结合
    3.5 重视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育种
    3.6 加快发展优质稻米和种子产业化工程

(2)江苏省杂交粳稻育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粳稻育种的历史回顾
2 江苏省杂交粳稻育种的现状
    2.1 杂交中粳走出低谷, 打破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
    2.2 杂交晚粳的品质改良取得重大突破
    2.3 杂交粳稻繁殖制种技术取得较大进展
    2.4 新质源利用等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
3 存在问题和对策
    3.1 主攻粳稻恢复系和高异交率不育系选育
    3.2 加强迟熟中粳型杂交粳稻新组合选育
    3.3 进一步加强高产高效制种技术研究, 提高制种产量, 降低制种成本
    3.4 进一步加快优质育种步伐, 促进江苏优质粳稻产业发展
    3.5 育种途径与方法多样化, 杂交稻育种与常规育种紧密结合, 重视生物技术育种

(3)从事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近30年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的回顾
    1.1 杂交粳稻新组合选育
    1.2 BT型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研究及原种生产方法建立
    1.3 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及红莲型细胞质的开发应用
    1.4 粳稻恢复系资源的发掘和恢复性遗传研究
    1.5 粳稻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研究
    1.6 三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及广亲和恢复系选育
2 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的展望
    2.1 改良粳稻不育系异交习性迫在眉睫
    2.2 培育绿色杂交粳稻是长远目标
    2.3 生物技术与常规手段相结合是发展方向
    2.4 基础研究需进一步加强

(4)江苏省水稻育种与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稻育种研究的简要回顾
        1.1.1 地方品种的征集与整理
        1.1.2 矮化育种
        1.1.3 杂交优势利用
        1.1.3.1 三系杂交稻
        1.1.3.2 两系杂交稻
        1.1.4 超级稻育种
        1.1.5 生物技术应用
        1.1.6 航空诱变育种
    1.2 稻米产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江苏省水稻生产与育种
    2.1 江苏省自然资源与稻作区划
        2.1.1 自然资源
        2.1.2 江苏省稻作历史
        2.1.3 江苏省水稻类型多样
        2.1.4 江苏省稻作区划
    2.2 江苏省水稻生产基本情况分析
    2.3 江苏省水稻推广品种的产量水平
    2.4 江苏省水稻生产发展趋势
        2.4.1 扩粳压籼结构调整
        2.4.2 粳稻良种补贴
    2.5 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防止措施
        2.5.1 病虫害影响
        2.5.2 极端气候影响
    2.6 江苏省水稻育种现状
        2.6.1 育成品种产量水平
        2.6.3 新品种品质、抗性
    2.7 江苏省水稻育种单位
        2.7.1 江苏省农科院
        2.7.2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2.7.3 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2.7.4 其他育种单位
        2.7.5 种子企业研发水稻新品种
    2.8 江苏省水稻育种进展
        2.8.1 常规水稻育种
        2.8.2 三系杂交籼稻育种
        2.8.3 三系杂交粳稻育种
        2.8.4 两系杂交籼稻育种
        2.8.5 江苏省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
        2.8.5 抗性育种
    2.9 江苏省水稻育种发展方向
        2.9.1 基础理论研究
        2.9.2 育种方法多样化
        2.9.3 加强优质常规粳稻、杂交粳稻组合选育
        2.9.4 江苏省水稻水稻品种输出
        2.9.5 育种发展新要求
第三章 江苏省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3.1 江苏省稻米产业现状
        3.1.1 农业支柱产业特征明显
        3.1.2 江苏省稻米产业比较优势
        3.1.3 稻米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完备
        3.1.4 稻米产业化开发及市场开拓能力较大
    3.2 江苏省稻米制约因素
        3.2.1 优质不优价,严重制约了优质稻生产的发展
        3.2.2 优质品种的选择、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质品种较少
        3.2.3 政府重视力度不够
        3.2.4 规模小、收购难
        3.2.5 订单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3.2.5.1 实施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3.2.5.2 订单规模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3.2.5.3 订单生产履约率低
        3.2.6 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服务问题
        3.2.7 合理定价问题
        3.2.8 部门利益冲突
        3.2.9 稻米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体系有待深化研究
        3.2.10 稻米加工质量差、缺乏龙头企业
        3.2.11 产业链松散,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3.2.12 缺少精品名牌
    3.3 江苏省稻米发展策略分析
        3.3.1 制定并实施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政策,协调部门间的利益
        3.3.2 规划并建设优质稻米优势产业带
        3.3.3 加大选育与推广优质水稻品种力度
        3.3.4 实施种子工程,推进品种优质化
        3.3.5 积极推进无公害生产,加强标准化管理
        3.3.6 坚持优质优价政策,调动农民种植优质稻的积极性
        3.3.7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加强优质稻米加工及品牌创建工作
        3.3.8 健全优质稻米合作经济组织,实现生产经营订单化
        3.3.9 完善营销体系,立足稻米营销外向化
        3.3.10 重视稻米质量标准建设
        3.3.11 优质稻米优势产业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
        3.3.13 完善政策机制,实施长效发展战略
        3.3.14 实施综合开发,实施工业化发展
        3.3.15 配套产业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水稻育种发展动向
        4.2.2 稻米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江苏和日本粳稻不育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2.2 江苏和日本粳稻不育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9)江苏不同年代中粳稻品种对施氮量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江苏粳稻种植与消费现状
    1.2 江苏中粳稻品种产量与株型的演进
    1.3 江苏粳稻氮肥投入及其利用情况
        1.3.1 氮肥施用现状
        1.3.2 氮肥利用率评价指标及水稻氮肥利用率现状
    1.4 氮肥对粳稻产量的影响
        1.4.1 氮肥施用时期及比例
        1.4.2 氮肥施用量
        1.4.3 氮肥影响粳稻产量形成的生物学基础
    1.5 氮肥对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1.6 存在问题和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栽培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
        2.3.1 茎蘖动态
        2.3.2 叶片SPAD值
        2.3.3 干物重与叶面积
        2.3.4 根系氧化力、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
        2.3.5 根系伤流量
        2.3.6 根系玉米素(Z)+玉米素核苷(ZR)含量
        2.3.7 剑叶光合速率与叶绿素荧光
        2.3.8 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
        2.3.9 剑叶氮代谢主要酶及膜质过氧化酶活性
        2.3.10 株高与叶基角
        2.3.11 氮、磷、钾含量
        2.3.12 考种与计产
        2.3.13 稻米品质
        2.3.14 稻米矿质元素
        2.3.15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因子及其互作效应的方差分析
    3.2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3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的养分吸收与利用效率
        3.3.1 氮素积累与氮肥利用效率
        3.3.2 氮素分配及运转
        3.3.3 磷素积累与磷利用效率
        3.3.4 磷素分配及运转
        3.3.5 钾素积累与钾利用效率
        3.3.6 钾素分配及运转
    3.4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的干物质积累与收获指数
    3.5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和群体粒叶比
    3.6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的茎蘖动态和成穗率
    3.7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的地上部农艺生理性状
        3.7.1 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转运
        3.7.2 产量与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及NSC运转量的关系
        3.7.3 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
        3.7.4 剑叶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3.7.5 剑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
        3.7.6 剑叶氮代谢酶活性
        3.7.7 氮肥利用率与剑叶氮代谢酶活性的相关关系
        3.7.8 产量与剑叶各生理指标的相关性
        3.7.9 株高和叶基角
        3.7.10 穗部性状
    3.8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的根系形态生理
        3.8.1 根系氧化力、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与总吸收表面积
        3.8.2 根干重与根冠比
        3.8.3 根系伤流量
        3.8.4 根系玉米素(Z)+玉米素核甘(ZR)含量
        3.8.5 产量与根系各生理指标的相关性
    3.9 施氮量对不同年代中粳稻品种稻米品质及米粉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3.9.1 稻米碾磨(加工)品质
        3.9.2 稻米外观品质
        3.9.3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
        3.9.4 稻米RVA谱特性
        3.9.5 精米矿质元素含量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关于进一步提高江苏中粳水稻产量的途径
        4.1.2 关于进一步提高现代超级稻品种的增产潜力
        4.1.3 关于江苏中粳水稻品种改良过程中的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变化
        4.1.4 关于水稻高产与优质的协调发展
    4.2 结论
        4.2.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4.2.2 本研究的创新点
        4.2.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10)利用籼稻Ⅱ-32B和粳稻A7444组合的CSSL群体定位穗颈长度和株高QTL(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杂交水稻研究进展
    1.2 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1.3.1 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况
        1.3.2 杂种优势利用遗传基础
        1.3.3 分子标记与杂种优势
    1.4 QTL与作图群体
        1.4.1 QTL定位作图群体
        1.4.2 遗传图谱的构建
        1.4.3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在育种中的作用
    1.5 QTL定位的统计方法
        1.5.1 单一标记分析法
        1.5.2 区间作图法
        1.5.3 复合区间作图法
        1.5.4 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
    1.6 水稻穗颈长度和株高性状研究进展
        1.6.1 水稻穗颈长度的研究进展
        1.6.2 水稻株高的研究进展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65个置换系SSR分子标记图示基因型
    2.3 田间种植
    2.4 性状调查
    2.5 ⅡA-CSSL群体标记基因型鉴定
        2.5.1 DNA提取
        2.5.2 PCR扩增
        2.5.3 电泳、固定和银染
    2.6 QTL检测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ⅡA-CSSL群体及双亲的穗颈长度的表型变异
    3.2 ⅡA-CSSL群体穗颈长度QTL定位及等位基因效应分析
    3.3 ⅡA-CSSL群体及双亲株高的表型变异
    3.4 ⅡA-CSSL群体株高性状QTL定位及等位基因效应分析
    3.5 ⅡA-CSSL群体穗颈长度和株高的相关性分析
    3.6 多效性位点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4.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杂交中粳稻六优3-2的选育及其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J]. 王才林. 江苏农业科学, 2006(01)
  • [2]江苏省杂交粳稻育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王才林. 西南农业学报, 2009(04)
  • [3]从事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近30年的回顾与展望[J]. 汤述翥,王才林,洪德林. 杂交水稻, 2010(S1)
  • [4]江苏省水稻育种与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策略分析[D]. 陆志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5]杂交中粳稻六优3-2的选育及其利用[J]. 张兆兰,汤玉庚,刘云松,汤述翥,王才林,施建达. 江苏农业科学, 1990(01)
  • [6]中国江苏和日本粳稻不育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汤述翥,张宏根,张祖建,梁国华,严长杰,刘巧泉,裔传灯,李欣,朱庆森,顾铭洪.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01)
  • [7]粳稻BT型六盐不育系的选育及配合力分析[J]. 洪德林,陶瑾,陆作楣. 江苏农业科学, 1997(02)
  • [8]杂交粳稻六优1号的选育及其利用[J]. 汤玉庚,刘云松,张兆兰,汤述翥,王才林,施建达. 江苏农业科学, 1987(07)
  • [9]江苏不同年代中粳稻品种对施氮量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D]. 陈露. 扬州大学, 2014(01)
  • [10]利用籼稻Ⅱ-32B和粳稻A7444组合的CSSL群体定位穗颈长度和株高QTL[D]. 梁银凤.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杂交粳稻六优3-2的选育及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