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土壤普查服务农业生产

开展土壤普查服务农业生产

一、开展土壤普查为农业生产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周传荣[2](2021)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路径研究 ——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大国小农”是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加快小农户的现代化转型,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既是巩固家庭经营这一基本农业经营制度、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家庭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而充分利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优势,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有效途径。阿克苏地区位于新疆南疆,属于国家深度贫困区“三区三州”之一的南疆四地州,也是少数民族人口高度集中地区。受地理位置、语言文化与市场化程度等因素影响,小农户的转型及其融入现代农业更为困难。因此,以阿克苏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作用机制,厘清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情况,深入分析阻碍小农户顺利转型与融入现代农业的原因,探讨通过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文内容总共分为八章。第1章和第2章介绍了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梳理了相关文献,界定了小农户、现代农业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基本概念,阐述了研究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基础理论。第3章运用统计资料对阿克苏地区小农户的人口数量、农业生产情况与家庭收入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同时介绍了阿克苏地区现代农业及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概况。第4章从理论上阐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作用机制。第5章和第6章运用实地调研数据,分别从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与供给视角,探讨了小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及效果分析。第7章根据阿克苏地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实际情况、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和供给状况,深入分析了社会化服务在促进小农户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8章为衔接路径与政策建议。全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未来一段时间内小农户将长期存在,小农户的现代化转型之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2)阿克苏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优势,但也在耕地规模与农业机械化、小农户与大市场、传统经营观念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着矛盾。(3)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促进阿克苏地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农户对农业流通、农业信息及农业技术等服务有较强需求。(4)政府部门、村集体、合作社与涉农企业等多种服务主体为小农户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与方式,其中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及农业金融等服务较为理想,但农业流通、农业设施与农业信息等服务效果不太理想。(5)针对阿克苏地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现状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了“政府部门+村集体”、“涉农企业+合作社”、“政府部门+企业+农村经纪人”、“村集体+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服务带动衔接路径。(6)为保障路径的有效实施,从加强主体建设和完善服务机制两个主要方面,提出了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改革,提高合作社组织水平,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农业专业化人才,改革农地经营制度,构建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市场服务机制,夯实科技服务基础等政策建议。

孙彤彤[3](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李松[4](2021)在《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及参比》文中研究说明分类是理解自然事物的重要方法。土壤分类是进行土壤资源评价,国内外土壤学术交流,合理开发利用土壤及农业技术转让的基础。紫色土不仅在中国存在,同时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但因地理限制,紫色土的名称和分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致使国际之间难于了解、改良和利用紫色土。当今国际上土壤分类体系的主流和趋势是以定量分类为特点的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和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因此,厘清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建立不同分类系统之间的参比,有助于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土壤学者进行与紫色土相关的学术交流。紫色土是重庆市境内分布面积最广的土壤类型,在重庆市的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重庆市地貌类型丰富,中生代地层出露面积大,是研究紫色土的理想代表区。为此,本文以41个典型紫色土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剖面形态特征观测和理化性质测定分析,依据ST和WRB的分类原则和方法,明确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并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进行参比,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紫色土的成土环境、剖面形态以及理化性质的分析,地形、母质、人为活动等因素对供试土壤的剖面形态和理化性质影响明显。供试土壤样点的海拔分布范围为224~1027 m,成土母质主要为巴东组、夹关组、蓬莱镇组、遂宁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和飞仙关组发育的泥岩、砂岩等沉积物风化物,大部分供试土壤地区均被开发为旱地,土壤发生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明显。紫色土色调为2.5R~2.5 Y,大部分剖面土体色调与母岩相同,仅个别土壤剖面受环境的影响,其色调与母岩不一致。供试土壤之间的质地差异明显,部分供试土壤砾石含量高。供试土壤表层的有机碳、全磷、全氮含量高于表下层,全钾含量相差不大。不同供试土壤剖面之间的p H、Ca CO3相当物、石灰反应差异明显。(2)依据《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12版),供试土壤被诊断出淡薄表层、漂白层、黏化淀积层、雏形层等4个诊断层以及质地突变、游离碳酸盐、准石质接触面、湿润土壤水分状况、热性土壤温度状况等5个诊断特性,41个剖面共划分出3个土纲,分别为淋溶土、始成土和新成土;3个亚纲,分别为湿润淋溶土、湿润始成土和正常新成土;还划分出4个大土类和8个亚类等高级分类单元。地形、海拔、母质等是影响紫色土在ST中分类归属的重要因素。(3)依据《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2015),41个供试土壤剖面被诊断出黏化层、雏形层、铁质层和厚熟层4个诊断层以及质地突变、连续基岩、滞水特性、漂白物质和石灰性物质5个诊断特性,分别归属4个一级分类单元,即人为土、高活性淋溶土、雏形土以及疏松岩性土。在二级分类单元中,每个剖面有自己的一系列主要修饰符和补充修饰符组合。其中主要修饰符以薄层、粗骨、石灰性、饱和/不饱和等为主,补充修饰符以耕地、壤质、淡色、铁质等为主,共划分出28个二级分类单元。地形、海拔、人为活动及母质是影响紫色土在WRB中归属的重要因素。(4)根据紫色土在CST、ST和WRB中的归属参比可知,紫色土在各个系统分类中有各自的特点但也有相似部分,其高级分类单元特别是土纲这一级别基本可以一一对应,部分诊断指标也相似,这表明紫色土的土壤分类在国际交流中逐渐趋向于统一。但在CST和WRB相比于ST更关注人为活动对土壤分类的影响均设有人为土纲,同时在更低级别的分类单元中,对紫色土的分类归属区分度更高。此外,紫色土在土壤系统分类和数值分类中的分类归属结果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将数值分类应用于紫色土分类时,选择合适土壤指标是正确划分土壤的关键。

徐北春[5](2020)在《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同时,由于长期的高产导向,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成为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决策的逻辑起点。在这种决策逻辑下,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产要素过度集约,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总体偏低,亟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是全省第一大作物。玉米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全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是玉米生产的具体实践者,是各种农业资源和农用物资的直接利用者,其是否采纳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是玉米生产方式能否转型的关键。受诸多因素影响,吉林省玉米清洁生产至今仍未大规模实现,亟需从农户这一基本生产单元出发,研究其采纳和扩散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行为规律和控制策略。本文以正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使用的“可降解地膜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在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并从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国际经验借鉴—生产行为控制5个环节构建核心研究框架。其中,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部分重点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国际经验借鉴部分重点从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施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行为控制策略部分重点从控制行为熵变化的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和外部熵变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重点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系统梳理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供给情况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但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技术扩散中还存在农民参与程度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视角,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结果显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粮食主产省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部分指标处于粮食主产区甚至全国倒数水平。这说明当前吉林省农业生产方式既不环保又不经济,质量效益已成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刻不容缓。第二,基于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有效与非有效、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逻辑,在有效意愿、非有效意愿甄别和样本分析前提下,建立影响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多元有序选择模型(ologit)。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土地规模和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非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农户风险态度和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意愿有显着影响。农户总体采纳意愿强度不高,一般意愿远高于强烈意愿。农户异质性特征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一般意愿和强烈意愿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影响。第三,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异质性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分析一般意愿、强烈意愿与采纳行为的转化关系,以及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和农户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行为有显着影响。农户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实施是意愿强度不断累积的结果。“无意愿”农户、“一般意愿”农户和“强烈意愿”农户实际采纳的概率依次提升,具有“强烈意愿”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效率最高。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存在差异性。第四,综合运用技术扩散理论、博弈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由外及里扩散到农业农村并被早期采纳者采纳应用后,在农户内部的扩散机理、扩散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内部的技术扩散更多追求互惠和利他,单纯的经济目的不明显。农户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网络构建的技术扩散渠道,受扩散环境、扩散主体和扩散中介的影响。农户内部技术扩散存在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扩散主体动力、扩散受体动力和扩散环境动力。传导机制主要包括技术传导、效益转移和学习效应。运行机制需要技术供给过程、交流过程和采纳过程的协同作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存在空间效应、时间效应和时空交互效应。空间效应包括近邻效应、等级效应和集聚效应,时间效应包括扩散时间差和技术势能差。时空交互越紧密,越有利于农户内部技术扩散。第五,从农药化肥规制、水污染防治、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三个视角,梳理分析美国、丹麦、日本三个国家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控制措施。借鉴三国经验,提出我国亟需完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农药化肥管理体系,完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统筹环保与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施用体系;亟需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水污染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以严格的监管政策和组合措施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农业水污染技术创新,引导公众尤其是农民积极参与;亟需健全农业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功能和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业清洁生产。第六,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指出农业清洁生产系统是由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子系统、农作物生产管理子系统、农产品销售子系统和农业生产服务子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的内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子系统、科技服务子系统、农资供给子系统和城镇发展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外部系统共同构成。各子系统内要素间相互作用和内外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同时存在,共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系统不断演进。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随机涨落性4个特征,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引入“行为熵”概念,结合前文研究结论,研判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类型及来源。针对熵流来源,从增加负熵流、降低正熵流视角,构建促进清洁生产技术采纳与扩散,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吴冲[6](2020)在《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文中提出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重要意义,而大遗址作为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对建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彰显城市与区域文脉、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75%以上的大遗址位于城郊及郊野地区,这些大遗址区往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条件差,加之文物保护制度对工、农业生产实施严格控制,导致了大遗址区村庄普遍性的贫困问题,并且由于资本投入与文保限制的空间差异产生了遗址区村庄的不均衡发展,进而引发大遗址区社会冲突矛盾加剧和遗址区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反思。在全面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紧迫性。大遗址区作为一个空间相对独立、管理部门权职交错、保护与利用影响交织、利益相关者众多的复杂地域系统,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问题研究需要跳出传统的“绝对空间”思维,从社会与空间相互影响的辩证逻辑中寻求答案。“空间生产”理论既有助于解决传统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中“社会-空间”相互割裂的问题,也能够将大遗址区社会分化与空间不均衡纳入同一框架内进行讨论。因此本研究结合大遗址区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建立具体化分析框架,通过“社会-空间”辩证法从空间实践与社会变迁的交互作用中探寻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规律,以社会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角度揭示社会空间演变机制。首先,本文将空间生产理论与大遗址区现实情况相结合,建立大遗址区空间生产理论框架。在界定大遗址区空间范围与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三元论”对大遗址区的社会空间本体划定,并论证空间生产理论在大遗址区的适用性,重点从权力、资本视角探寻遗址区“社会-空间”的辩证逻辑。其次,宏观上总结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发展特征。首先分析关中大遗址的分布特征及其自然环境特征,论证自然环境对大遗址区乡村的影响。其次梳理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程,分析展示利用工作对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的影响。最终总结关中大遗址区乡村发展的普遍性特征规律。一方面借鉴哈维的三次资本循环理论大致划分出关中大遗址区发展阶段,分析资本驱动下居民实现再生产的模式与途径。另一方面,探究在空间权力让渡与分化过程对村庄居民生产方式调整的影响。这一部分研究既为具体案例地研究提供广泛的素材与依据,也在实践层面论证了空间生产理论对大遗址区研究具备普遍适用性。然后,选取秦始皇陵、乾陵、桥陵、耀州窑、雍城五处大遗址区作为典型案例地研究,分析具体案例地村庄的社会空间演变规律与特征。空间上,以行政村为基本统计单元,从“人-地关系”、“人-人关系”两方面入手建立指标,采取生态因子分析法、社会空间分异指数明确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特征。时间上,通过比对分析90年代、2000年、2010年、2018年四个时间段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状况,总结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提炼出5种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最后,在分析5种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中“人地关系”与“人人关系”变化特征规律基础上,进一步从资本视角分析保护利用影响下大遗址区空间资本累积过程,从权力视角解读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各种制度性框架下居民为实现再生产而对自身生计模式调整过程,从资本与权力视角解析大遗址区社会空间生产的规律并总结社会空间演变机制,提出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发展的优化建议。研究认为:(1)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大遗址区研究具有普遍适用性,大遗址区乡村发展体现出哈维所说的三次资本循环特征,权力与资本所支配的“第三空间”影响着遗址区乡村物质环境转变与社会变迁。(2)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大多呈扇形同心圆圈层结构。并且根据其演变规律总结出旅游服务业发展型村庄、农业发展型村庄、传统农业村庄、工业化与城镇化带动村庄、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等五种演变模式。(3)“人地关系”上,村庄聚落由原本单一的居住功能衍生出生产与消费职能,最终衍生出文化服务职能;“人人关系”上,早期村民自主生产或受雇于投资企业而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期乡村空间资本价值提升,居民与外来经营户形成房屋租赁合作关系,最后由于文化资本外溢,居民与旅行社、经营户产生广泛的业务往来。综上,本研究提出资本投入空间生产实践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原始动力,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内生因素,政府权力对利益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外部驱动。面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分异、社会分层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选取大遗址区乡村为研究案例,探寻社会弱势群体在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如何实现自身再生产过程。在人本视角拓展了大遗址保护利用的研究广度,也进一步丰富了空间生产的微观领域研究。对我国大遗址周边地区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解析,希望借此为实现大遗址区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陈凡[7](2020)在《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入新台阶,但“三农”工作仍面临诸多矛盾,财政资金扶持是破解农业产业发展困境的重要抓手。财政资金通过发挥撬动、引导作用,可为产业化项目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如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及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统计分析、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展开研究。首先,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并理论分析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及面临的困境;然后,梳理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缘由、历史演变及发展现状;最后,分别从微观视角、宏观视角探究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业龙头企业作为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重要建设主体,以自身发展为抓手,微观意义上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显着影响。通过对河北省、天津市60家典型农业龙头企业的深入调研,搜集2014-2018年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经营状况、投入产出情况及成长能力等方面的指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表明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每增加1个单位,将分别促进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净利润增加0.1207、0.1271个单位。第二,农民作为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及受益者,其收入状况是财政投入产出的微观“窗口”。探究项目区内农民是否增收、增收效果,可为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效果提供微观视角。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在消除差异与选择性偏误后准确估计,结果表明,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显着提高了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5.73%。第三,基于省级维度的分析表明,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宏观效果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着差异。分析表明,东部、中部、西部财政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0076、0.0120、0.0080。中部地区作为农业大区,财政投入发挥了较好的积极效果。第四,基于县级维度的分析表明,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能够促进宏观农业经济增长。以北京、天津、湖南、湖北等省(市)作为调研区域,搜集财政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投入、第一产业总产值、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常规投入要素、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指标,运用DID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宏观农业经济增长的净效果为0.3366。结合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健全财政资金投入增长及监管机制;建立并推进效果评价及纠偏机制;优化资金配置并推行差别化的扶持办法;提高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目标瞄准精度。

左昕弘[8](2020)在《渝西丘陵区基本农田建设景观融合及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本农田建设能够提高西南地区受地形地貌及人类活动影响所制约的耕地质量。但在建设过程中,因土层扰动而出现部分新整治农田土壤肥力下降、片面追求土地整治的“高标准”而忽视了同整治区的景观融合,成为基本农田建设中急需关注的新问题。本研究选取渝西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典型代表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译获得土地整治前后(2017和2018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采用调查研究、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地统计学方法,从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地整治分区,并提出了不同分区的土地整治措施,进而对基本农田建设后短期内的土壤肥力恢复效应进行了评价。采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灰色线性规划模型、最小累积阻力模型,从斑块、廊道对研究区进行景观格局优化和生态功能分区,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前后的景观要素和景观格局进行了评价。最后,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法,对景观格局优化和单项生态技术实施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效应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基本农田建设的景观融合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土地整治前各土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了土地整治分区,并对土地整治后不同种植模式短期内的土壤培肥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以表层有机质空间自相关分布特征为主,中下层为辅,可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土地整治分区:优先整治区、适度整治区、重点整治区、综合整治区和优化调整区,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了土地整治措施。(2)基本农田建设后,各土层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和全氮(Total nitrogen,TN)均值范围分别介于13.47-16.88和0.92-1.10 g/kg之间,低于整治前SOM和TN含量且在空间上表现为大范围面积内下降,只有中部和东部小面积区域有所提升,因此土地整治后应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提出培肥措施。(3)水稻各土层的SOM和TN含量均显着高于撂荒地对照(CK)和其它种植模式,成为新整治土壤下短期内能够快速培肥的最优种植模式之一,其次为柠檬间种西瓜。2.采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对土地利用结构(斑块)进行优化,并通过生态源地、潜在廊道和生态节点识别进行了廊道优化,进而对研究区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分。结果表明:(1)采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对土地利用类型数量进行优化,分别设置只考虑经济效益(情景一)、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情景二)和只考虑生态效益(情景三)这三个情景,经对比分析确定情景二为首选方案。(2)研究区生态源地数量较少,生态廊道对生态源地之间的连接性较差,且重要生态节点受人类活动的干扰严重,生态信息流传递受阻。因此,应增加源地数量,对现有源地加强保护,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在生态节点处,应构建路边绿化带,增强现有廊道连通性。同时应增加廊道数量,合理布局生态廊道,构建完整的生态网络体系。根据模拟的潜在生态廊道,提出研究区生态廊道建设规划总体布局为“两纵三横”的空间格局。(3)基于最小累积阻力值将研究区划分为四个生态功能区:生态核心区、生态控制区、生态过渡区和生态可占用区。进一步以生态功能区为主,土地整治分区为辅,结合斑块优化和廊道优化结果,对不同生态功能区采取不同整治措施(如表土剥离与回填、降坡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等)。3.分析整治前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并通过构建景观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和景观格局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前后的景观要素和景观格局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单项生态措施的空间配置。结果表明:(1)研究区新增果园这一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旱地和水田转移而来,二者分别转移了48.30和23.12 hm2。此外,为方便果园的生产管理,新增了设施农用地,交通和水利设施用地也略微增加。同时,现有生态源地(乔木林地、河流水面和水库水面)得到有效保护。耕地(旱地、水田)面积的大幅减少和果园面积的大幅增加使得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程度较大,土地利用结构趋向于简单,优势土地利用类型(果园)对研究区的控制程度越来越高,研究区逐渐从传统农业向多元化农业转型。(2)受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归并田块、降坡、建设道路与沟渠以及新增生态源地等措施的影响,景观要素质量的综合得分提高27.53分。其中,土地平整得分提高最大,为23.55分,其他三个方面分数提高较小,分别为1.10、1.34和1.54分。研究区的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生态景观水平。(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研究区总斑块数量减少,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连通度和聚集程度增加,斑块间景观类型较集中,且形状趋于简单,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同时景观斑块分布均匀度变大,景观类型趋于多样化。(4)为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及土地整治的生态化水平,促进生态网络规划的均衡布局,基于生态功能区的空间位置,结合各分区的特征及优化需求,构建生态导向型的基本农田景观生态设计及工程技术模式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如生态坡地、生态道路与沟渠和生态水塘)。4.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从景观格局变化、单项生态建设实施和综合效应角度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后,由于果园的贡献,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1147.01万元,变化率为29.4%。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中除食物生产价值下降了35.0%外,其余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均表现为增加,其中水资源供给、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增加较多,分别增加了202.9%、171.6%和115.5%。各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均提升,生态核心区、生态控制区、生态过渡区和生态可占用区分别提升了7.4%、22.6%、75.1%和60.0%。从空间分布上看,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处于高水平及以上的面积占研究区的69.0%,比整治前提高了50.36个百分点,且生态增值区占总面积的54.8%,保育区占总面积的39.1%。(2)单项生态技术(生态坡地、生态道路与沟渠和生态水塘)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大幅提升,分别提升了456.6%、149.0%和3126.3%。各项措施在保证食物生产和适宜性的前提下,能够获得其他生态系用服务类型价值的增加,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受景观格局优化措施和单项生态技术措施的影响,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共增加1182.35万元,变化率为30.3%。耕地面积的减少与生态源地面积的增加使得食物生产价值下降,但其他价值均增加。各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随优化措施的实施而提升,生态核心区、生态控制区、生态过渡区和生态可占用区分别提升了8.1%、23.8%、75.4%和60.6%。可见,研究区的生态化土地整治措施有效提升了研究区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耿霞[9](2020)在《多视角下精准农业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依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研究任务“农机精准作业协同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编号:2013AA10230803)”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项目“基于网格化的村镇土地管理与服务平台研究及应用”,以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和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文冠果试验基地作为研究区,基于宏观(行政区域)、中观(农作区)、微观(单株作物)三种不同的视角,对精准农业中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展开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精准农业中农田网格划分问题,构建了不同视角下农田网格划分方法。在宏观视角下,借鉴城镇社区网格化分的经验,确定了农田网格划分原则和农田网格划分方案。在中观视角下,根据兖州区农田网格划分的现状,研究了最优农田网格大小,最终决策出400亩农田网格大小是兖州区目前最适宜的网格大小。在微观视角下,通过试验,确定了文冠果管理的适宜网格大小为3 m?4 m。(2)宏观视角下,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角度研究了精准农业中农田的管理问题,构建了基于网格化的农田管理模型,验证了管理模型的合理性并定量比较了网格化和非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借鉴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经验,依托兖州区已有的村镇社区网格化管理现状,对现有的农田管理流程进行了再造和优化,构建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七步闭环业务协同法”的农田管理模型。为避免模型中存在的结构错误,为管理模型的后期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保障,构建了一种将Petri网化简技术和逻辑表相结合的结构合理性验证方法。基于PIPE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的合理性以及所提出的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使用Arena仿真工具和基于随机Petri网构建的定量测度模型分别对网格化和非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进行了定量客观的比较,表明了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具有显着的优势,为后期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是否能够实施和推广进一步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3)中观视角下,基于网格化确定了合理土壤采样点并验证了合理性,得到了优化的多年土壤采样点数据。在兖州区的四个镇得到86个采样点,样点间距大约为1.5km。其中,小孟镇和漕河镇各20个采样点,大安镇和新兖镇各28个和18个采样点;潮褐土、砂姜黑土、潮土区域各68个、12个和6个采样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全面验证了所确定的土壤采样点的合理性。基本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虽然减少了采样点,但各土壤养分的均值、中值、变异系数和变异程度同原始采样数据的统计结果非常接近,标准差也相差不大;根据经典Cochran公式,计算出86个采样点完全可以达到测土施肥的要求;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土壤养分的变程均大于采样间距;选择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进行空间估值,通过交叉验证进行插值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平均误差(ME)和平均标准误差(MSE)值均接近于0,均方根标准误差(RMSSE)均接近于1,均方根误差(RMSE)与平均标准误差(ASE)的值非常接近。在验证采样方案合理的基础上,对已有的土壤采样进行了优化,得到了采样点数量和布设基本一致的多年的土壤采样点数据。(4)基于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点数据,构建了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模型。基于2012-2017年已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数据,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影响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因素。基于随机Petri网建立了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模型,计算出研究区在未来一年土壤肥力下降的概率大约是0.7852。通过比较2016年和2017年土壤肥力,以及进一步分析2012-2016年土壤肥力变化情况,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预测土壤肥力变化趋势的方法是有效的。(5)基于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点数据,研究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制了研究区土壤养分和肥力时空变异查询“一张图”系统。首先,基于2012-2017年已验证合理的网格土壤采样数据,对土壤养分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磷含量一直比较丰富,处于二级水平。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三种土壤养分在这6年期间具有一定下降的趋势。土壤pH为弱变异,有效磷、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均为中等变异。然后,与划分的农田网格相结合,基于2017年网格土壤采样数据,对研究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呈条状由西到东逐渐降低,所有农田网格的有机质含量都处于中等偏下的四级水平。碱解氮含量北部和南部区域较高,中部偏北区域较低,绝大多数农田网格的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的三级水平。有效磷含量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绝大多数农田网格的有效磷含量处于中等偏上的二级水平。速效钾含量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降低,绝大多数农田网格的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的三级水平。四个镇中,小孟镇四种土壤养分含量均较高。在以上研究基础上,研制了研究区土壤养分和肥力时空变异查询“一张图”系统,可以提供研究区整体和单网格土壤养分与肥力情况查询,为精准施肥提供了决策支持。(6)微观视角下,研究了基于网格识别的田间文冠果精准采摘问题,研发了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构建了成熟文冠果识别模型。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实现了田间行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网格识别等功能。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根据GPS坐标可以自动得到相应的网格位置和网格编号。为了快速识别成熟文冠果,构建了一种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原始数据集中,训练出来的最优模型对成熟和未成熟文冠果的正确识别率分别达到81%和82%。借助识别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Score四种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训练出来的最优模型无论在原始数据集上还是在模拟数据集上,各项指标值最低也能达到80%。说明构建的成熟文冠果识别模型可以作为文冠果是否成熟的识别工具。通过与未使用模拟数据的模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数据模拟技术,可以扩充训练数据集,从而能够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的准确性,能够较好地解决“过拟合”问题。

李欣[10](2020)在《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机理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已进入社会发展转型与空间重构急剧变化的阶段,其城乡人口流动、生产方式变革、生态功能扰动,诱致人地关系紧张和空间异质性日趋增强,加之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严重影响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为缓和人地矛盾、破解城乡差异、区域不均衡发展的弊端,必须走多功能的土地利用发展道路,通过对有限的土地资源科学管控,提升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目前土地利用功能研究主要聚焦行政单元内的功能识别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区优化等方面,其视角和分析手段难以精细刻画空间要素的时空联动性,无法判明功能之间的交错关系,而功能演化驱动机理的研究更较为薄弱,致使空间管控政策落地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选择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省作为研究案例地,以1995-2015年快速城镇化期为时间节点,以土地利用功能为研究对象,沿着“格局-过程-关联-机理-优化”的逻辑主线,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的时空演化过程、相互作用关系及其驱动机理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布局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本研究:(1)通过对已有研究和相关理论方法的梳理总结,构建了多尺度融合的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2)以100m的栅格单元为数据载体,分别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功能、非农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集聚及分异特征、功能演进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尝试寻找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均衡发展型等不同地域的功能演化规律;(3)从整体和局部探讨了功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继以“人本主义”视角辨析了功能协同/权衡关系的空间效应;(4)主要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寻找土地利用功能的内生影响和外源影响机理,揭示其对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驱动作用;(5)耦合功能评价与适宜性评价结果,对典型地域的“三生”空间分区调控,提出优化路径和调控对策。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将土地利用功能分为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等4大功能体系,将图斑单元与行政单元的功能评价结果集成,揭示土地利用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1995-2015年,江苏省农业生产功能总体减弱,以多中心团块状北高南低分布;非农生产功能总体增强,南高北低,高低区域以面状+点状式混杂;生活功能逐渐增强,以城市为中心呈零星点状服从“中心-外围”分布模式;生态功能微弱提升,依山傍水,呈苏南-苏中-苏北“三分”格局。从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来看:非农生产功能集聚性更突出,总体变化稳定;农业生产、生活功能聚集性增强,生态功能的空间关联性衰减。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空间差异均不断增大,农业生产功能水平微弱波动,非农生产功能具转移惰性,生活功能稳定性较强,生态功能较活跃,四者均较少发生跨越式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且转移现象具阶段性。从功能演变来看,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均逐渐增强,功能类型占比排序为农业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非农生产功能,非农生产和生活功能强化态势明显,农业生产、生态功能衰弱。从不同地域类型来看,农业主导型地域农业生产功能直线上升,非农生产功能基本持平,生活、生态功能总体下降;工业主导型地域农业生产功能持续下降,非农生产功能作为主导功能稳定发展,生活功能微弱下降,生态功能在“持平-增长-下降-增长”的过程中波动增长;商旅服务型地域农业生产功能历经“上升-下降-上升”后总体持平,非农生产、生活功能均在大幅波动中上升,生态功能在小幅的“下降-上升”后微弱增强;均衡发展型地区以生活与生态功能为主导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微弱下降,非农生产功能大幅上升。(2)土地利用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江苏省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之间存在较强的上尾相关性,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权衡关系不断增强,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协同关系微弱增长,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生活与生态功能权衡关系愈发明显;空间上,苏锡常地区的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表现为协同关系,但在苏北大范围的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生活与生态功能则存在明显的权衡效应;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行为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进行空间关联理论框架构建,在此基础上选取扬中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扬中市土地利用功能与居民生活质量感知的空间关联密切。(3)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驱动机理。运用文献回顾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资源环境、地理区位、人口因素、经济发展等重要因素对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影响机理。江苏省农业生产功能时空分异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基础的深刻作用,而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功能的限制式微;非农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时空分异与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紧密关联,但生活功能空间格局发生较大转折时自然环境的约束力会更加突显;生态功能主要受自然本底环境驱动但作用趋缓,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活动对于生态功能时空分异影响加大;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的影响始终较强,而人口因素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的影响力减弱。经济发展、人口因素、自然资源环境交互作用,对区域功能的作用力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与其他因子耦合时会强化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分异;非农生产、生活功能空间分异易受产业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其他要素交互耦合驱动;生态功能空间分异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含量、区位条件及与其余要素结合作用。与此同时,影响因子对不同功能的作用时空动态性明显,产业结构对农业生产功能的影响减弱并向苏锡常地区转移,对非农生产、生活功能影响范围集中分布在苏北地区,对生态功能影响较强地区转移至苏锡常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对农业生产功能作用力较强地区由苏北迁移至南京都市圈,对非农生产功能作用力较强地区由南京都市圈转移至丰县、启东市等,苏南地区生活功能受其驱动作用更强,对生态功能影响范围由全域向西部萎缩;财政收入对农业生产功能影响由苏北沿海扩散至丰县-连云港一线,对非农生产功能影响较强烈的地区由苏北沿海向苏南转移,对生活功能影响力较强地区由苏北沿海向苏南、苏中转移,对生态功能影响力较强地区主要由丰县、连云港市等向苏北沿海集中;人口密度对农业生产功能影响由苏南扩散至全域,对非农生产功能影响力较强地区始终集中在苏南,生活功能受其影响较强地区由东部向西部转移,对生态功能影响由西部大范围区域缩小至启东市、海门市等;土壤有机质含量深刻影响太湖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功能,对非农生产功能影响由苏南向东部沿海延伸,对生活功能驱动作用范围稳定在启东市、如东县等,对生态功能影响由苏北向启东市、溧阳市一线收缩。综合来看,经济发展总体状态是核心推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是重要的助推力、人口因素起主要的引力作用、自然资源禀赋承载力是关键的摩擦阻力、政府宏观调控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多种驱动作用共同构成了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变的驱动体系,具有密切关联并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整体系统,多重因子在相互间的交互耦合中形成多维效应,最终导致自然生态结构、经济生产结构、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4)“三生”空间的优化路径与对策建议。在耦合了土地利用功能与适宜性评价结果后,研究按照核心区、容纳区、阻隔区的差异,对南京市、扬州市、扬中市、新沂市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分区调控,提出了四种对策建议:以空间主导功能为指引,适当协同次要功能,完善土地利用管制手段;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从法律层面立法保障;推动产业集群在国土空间开发的引领作用;强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二、开展土壤普查为农业生产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土壤普查为农业生产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以农为本思想
        3.3.2 道德教化思想
        3.3.3 “和合”思想
        3.3.4 乡村运动思想
        3.3.5 乡村改造思想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2)新疆阿克苏地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路径研究 ——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大国小农”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
        1.1.2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问题受到政府及学界高度关注
        1.1.3 新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问题十分突出
        1.1.4 社会化服务衔接农户与现代农业的作用日趋明显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小农户研究
        1.3.2 现代农业研究
        1.3.3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路径研究
        1.3.4 农业社会化服务研究
        1.3.5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文章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小农户
        2.1.2 现代农业
        2.1.3 农业社会化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现代农业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农户行为理论
        2.2.4 社会分工理论
第3章 阿克苏地区农户、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现状
    3.1 阿克苏地区农户概况
        3.1.1 农户数量及变化趋势
        3.1.2 农民收入及变化趋势
        3.1.3 人均耕地面积及变化趋势
        3.1.4 人均农作物产量及变化趋势
    3.2 阿克苏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3.2.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3.2.2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3.2.3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3.2.4 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与趋势
        3.2.5 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3.3 阿克苏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与趋势
        3.3.1 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数及变化趋势
        3.3.2 农业社会化服务业产值及变化趋势
    3.4 阿克苏地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状况
        3.4.1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3.4.2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矛盾日益明显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作用机制
    4.1 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原理
        4.1.1 现代化农业组织格局的变革是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4.1.2 现代化农业科技的应用需要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帮助
        4.1.3 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推动
    4.2 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转型的作用原理
        4.2.1 解放经营规模的束缚
        4.2.2 破除低效经营的困境
        4.2.3 弥补经营能力的缺陷
    4.3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双向衔接作用原理
        4.3.1 以“资源链”为纽带的双向衔接
        4.3.2 以“产品链”为纽带的双向衔接
        4.3.3 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双向衔接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与影响因素分析
    5.1 调查设计与问卷内容
        5.1.1 调查方案设计
        5.1.2 问卷主要内容
    5.2 农户的社会化服务需求情况
        5.2.1 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排序
        5.2.2 不同类型农户的社会化服务需求
    5.3 影响因素分析
        5.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5.3.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5.4 回归结果分析
        5.4.1 农户个体特征
        5.4.2 农业生产特征
        5.4.3 其他因素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状况及效果分析
    6.1 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情况
        6.1.1 供给主体基本情况
        6.1.2 农业生产服务情况
        6.1.3 农业技术服务情况
        6.1.4 农业信息服务情况
        6.1.5 农业金融服务情况
        6.1.6 农业流通服务情况
        6.1.7 农业设施服务情况
    6.2 农业社会化服务效果分析
        6.2.1 农户满意度
        6.2.2 聚类分析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阿克苏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7.1 服务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7.1.1 政府部门服务内容不匹配
        7.1.2 村集体服务质量不均衡
        7.1.3 涉农企业服务意识较淡薄
        7.1.4 合作社服务能力待提高
    7.2 服务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7.2.1 农业流通服务供给力度不足
        7.2.2 农业设施服务供给目标不明确
        7.2.3 农业信息服务供给渠道不丰富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阿克苏地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路径与政策建议
    8.1 衔接路径
        8.1.1“政府部门+村集体”服务带动衔接路径
        8.1.2“涉农企业+合作社”服务带动衔接路径
        8.1.3“政府部门+企业+农村经纪人”服务带动衔接路径
        8.1.4“村集体+合作社+种养大户”服务带动衔接路径
    8.2 政策建议
        8.2.1 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改革,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8.2.2 健全合作社运行制度,增强合作社服务能力
        8.2.3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升农户市场对接能力
        8.2.4 培育农业专业化人才,提高农户技术应用能力
        8.2.5 改革农地经营制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8.2.6 构建金融服务体系,确保农业生产投入
        8.2.7 创新市场服务机制,提高社会化服务效率
        8.2.8 夯实科技服务基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参考文献
附录 新疆小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情况调查
致谢

(3)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及参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现状
    1.2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研究现状
    1.3 紫色土分类研究进展
    1.4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立题依据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供试土壤概况
    3.3 野外调查
        3.3.1 历史数据和资料收集
        3.3.2 野外调查样点布设
        3.3.3 剖面调查和样品采集
    3.4 室内样品分析
第4章 紫色土的成土环境和发生特征
    4.1 成土环境
    4.2 剖面形态
    4.3 理化性质
    4.4 小结
第5章 紫色土在ST中的分类归属
    5.1 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5.2 紫色土在ST中的高级分类单元归属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紫色土在WRB中的分类归属
    6.1 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6.2 紫色土在WRB中的分类归属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紫色土在不同分类系统中的参比研究
    7.1 紫色土的分类系统参比研究
    7.2 数值分类在紫色土分类中的应用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5)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评述
        1.3.1 农业清洁生产文献综述
        1.3.2 农业技术采纳文献综述
        1.3.3 农业技术扩散文献综述
        1.3.4 农户行为控制文献综述
        1.3.5 相关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清洁生产
        2.1.2 农业清洁生产
        2.1.3 农业技术扩散
        2.1.4 农户异质性
    2.2 范围与对象界定
        2.2.1 研究范围
        2.2.2 研究对象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农户行为理论
        2.3.2 技术扩散理论
        2.3.3 信息扩散理论
        2.3.4 社会网络理论
        2.3.5 系统工程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与分析
    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供给与应用现状
        3.1.1 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
        3.1.2 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
        3.1.3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现状
    3.2 基于生态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3.2.1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3.2.2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3.2.3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分析
    3.3 基于经济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3.3.1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3.3.2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3.3.3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分析
    4.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4.1.1 研究假说
        4.1.2 模型设定
        4.1.3 变量解释与赋值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样本分析
    4.3 实证结果与检验
        4.3.1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4.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5.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5.1.1 研究假说
        5.1.2 模型设定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样本分析
    5.3 实证结果与检验
        5.3.1 模型结果与分析
        5.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5.4 关于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讨论
        5.4.1 意愿强度与行为转化
        5.4.2 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户内部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与效应分析
    6.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要素分析
        6.1.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主体
        6.1.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受体
        6.1.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渠道及其变动性
    6.2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
        6.2.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6.2.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传导机制
        6.2.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运行机制
    6.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效应分析
        6.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
        6.3.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间效应
        6.3.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交互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经验借鉴
    7.1 美国农药化肥规制经验及启示
        7.1.1 美国农药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7.1.2 美国化肥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7.1.3 美国经验及启示
    7.2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经验及启示
        7.2.1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
        7.2.2 丹麦经验及启示
    7.3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经验及启示
        7.3.1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7.3.2 日本经验及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8.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解析
    8.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判定
        8.2.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开放性
        8.2.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平衡性
        8.2.3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线性
        8.2.4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随机涨落性
    8.3 基于熵变模型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分析
        8.3.1 农户清洁生产行为熵变模型构建
        8.3.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的类型
        8.3.3 农业清洁生产内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8.3.4 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主要概念界定
        1.1.1 大遗址与大遗址区
        1.1.2 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
        1.1.3 社会空间
        1.1.4 乡村与乡村社会空间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社会空间演变相关基础研究
        1.3.2 社会空间生产的相关研究
        1.3.3 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空间演变研究
        1.3.4 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研究
        1.3.5 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价值与影响相关理论
        2.1.2 乡村聚落发展的相关理论
        2.1.3 传统“社会-空间”二元对立分析理论
        2.1.4 空间生产理论及其相关延伸理论
    2.2 空间生产理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研究的适用性与独特性
        2.2.1 空间生产理论导向下大遗址区社会发展的时空观转变
        2.2.2 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的适用性
        2.2.3 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的独特性
    2.3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分析方法
        2.3.1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主体及其作用
        2.3.2 大遗址区乡村空间生产的“社会-空间”辩证逻辑
        2.3.3 “三元论”导向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生产特征
    3.1 关中大遗址数量及展示利用情况在全国范围内的比较
        3.1.1 关中大遗址的数量与分布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3.1.2 关中大遗址展示利用工作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3.2 关中大遗址区自然环境因素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
        3.2.1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与大遗址分布
        3.2.2 关中大遗址类型及选址产生的大遗址区自然条件差异
        3.2.3 大遗址区自然环境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3.3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因素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3.3.1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程与保护利用模式
        3.3.2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对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3.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生产特征
        3.4.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本循环特征
        3.4.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管理制度变迁特征
        3.4.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空间实践特征
        3.4.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产业变化特征
    3.5 关中大遗址区类型划分与社会经济特征
        3.5.1 关中不同自然条件禀赋的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特征
        3.5.2 关中不同影响力级别的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特征
        3.5.3 关中不同发展阶段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第四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
    4.1 案例地选取与数据获取
        4.1.1 典型案例地选取
        4.1.2 数据获取
    4.2 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4.2.1 分析方法与步骤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3 空间生产理论下的指标体系
    4.3 案例地大遗址保护利用及其大遗址区乡村概况
        4.3.1 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3.2 乾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3.3 桥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3.4 雍城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3.5 耀州窑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4.4.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主因子及其空间分布
        4.4.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
        4.4.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分异
    4.5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结构特征的提取
        4.5.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共性特征
        4.5.2 关中各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差异性特征
    4.6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与分异过程
        4.6.1 90年代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4.6.2 2000年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4.6.3 2010年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4.7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规律与演变模式
        4.7.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主因子的变化
        4.7.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分异指数的变化
        4.7.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
        4.7.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的提炼与比较
第五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影响因素
    5.1 人地关系: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生产方式的调整
        5.1.1 内圈层:旅游服务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1.2 中圈层Ⅰ:农业发展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1.3 中圈层Ⅱ:传统农业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1.4 外圈层Ⅰ:工业化或城镇化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1.5 外圈层Ⅱ: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2 人人关系: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生产关系的转变
        5.2.1 内圈层:旅游服务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2.2 中圈层Ⅰ:农业发展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2.3 中圈层Ⅱ:传统农业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2.4 外圈层Ⅰ:工业化或城镇化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2.5 外圈层Ⅱ: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中资本循环的逻辑解释
        5.3.1 大遗址区乡村农业相关的资本累积
        5.3.2 大遗址区乡村工业化或城镇化中的资本累积
        5.3.3 大遗址区乡村旅游服务业中的资本累积
    5.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中权力关系变迁的逻辑解释
        5.4.1 大遗址区乡村空间生产主体的利益诉求
        5.4.2 三次资本循环中大遗址区利益主体权力的空间化
        5.4.3 三次资本循环中管理制度调整与空间主体利益关系的互馈
第六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机制
    6.1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基本动因
        6.1.1 大遗址展示利用的溢出效应
        6.1.2 资本增殖性的内在驱动
    6.2 大遗址区空间生产主体对乡村社会空间的作用路径
        6.2.1 政府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6.2.2 市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6.2.3 地方社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6.3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6.3.1 资本投入空间生产实践是原始动力
        6.3.2 居民生产关系调整转变是内生驱动
        6.3.3 权力对利益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是外部动因
第七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建议
    7.1 优化的原则与价值判断
        7.1.1 保护还是发展
        7.1.2 谁的乡村
        7.1.3 谁的遗址
    7.2 明确各利益主体的空间权力边界
        7.2.1 政府的职能定位与权力边界
        7.2.2 顺应资本循环规律的市场引入
        7.2.3 乡村社区发展权力的赋予
    7.3 空间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
        7.3.1 共建共享的空间实践
        7.3.2 开发利用共同参与的制度
        7.3.3 基于空间公平的补偿机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村庄资料统计问卷
    附录二 :居民家庭统计问卷
    附录三 :文管部门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参与项目获奖情况
致谢

(7)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农业产业化相关研究
        1.3.2 关于农业综合开发相关研究
        1.3.3 关于财政投入农业发展相关研究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1.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
    2.1 理论基础
        2.1.1 农业的基础性及弱质性理论
        2.1.2 制度变迁与产业组织理论
        2.1.3 公共财政理论
    2.2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特殊性分析
        2.2.1 基于农业的视角
        2.2.2 基于政策目标的视角
        2.2.3 基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视角
    2.3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面临困境的博弈分析
        2.3.1 管理机制角度的分析
        2.3.2 利益联结机制角度的分析
    2.4 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机理
        2.4.1 作用机制
        2.4.2 研究假设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发展演进及现状分析
    3.1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缘由及历史演变
        3.1.1 农业产业化内涵及成效分析
        3.1.2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分析
        3.1.3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历史变迁
    3.2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主体分析
        3.2.1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必要性
        3.2.2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总体特征分析
        3.2.3 财政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分析
    3.3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分析
        3.3.1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基本情况分析
        3.3.2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空间分布分析
        3.3.3 典型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微观视角
    4.1 背景分析
    4.2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影响
        4.2.1 数据说明、指标选取及初步分析
        4.2.2 模型设计、选择及研究假说
        4.2.3 实证分析及结果
        4.2.4 农业龙头企业社会效益分析
    4.3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4.3.1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4.3.2 数据、模型及方法
        4.3.3 实证分析及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宏观视角
    5.1 分析框架及作用机制
        5.1.1 研究视角
        5.1.2 分析框架
        5.1.3 作用机制
    5.2 基于省级视角的分析
        5.2.1 财政扶持产业化项目及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5.2.2 变量设置及模型设定
        5.2.3 实证结果分析
    5.3 基于县级视角的分析
        5.3.1 理论框架
        5.3.2 数据分析与理论模型
        5.3.3 评估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作者简历

(8)渝西丘陵区基本农田建设景观融合及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基本农田研究进展
        1.1.1 基本农田
        1.1.2 高标准基本农田
        1.1.3 基本农田建设后的土壤培肥
    1.2 景观格局在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生态系统服务在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第2章 绪论
    2.1 选题背景
    2.2 研究目的意义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
    3.3 研究方法
        3.3.1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3.3.2 经典统计分析
        3.3.3 地统计分析
        3.3.4 空间自相关分析
        3.3.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3.3.6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
        3.3.7 GM(1,1)
        3.3.8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3.3.9 生态功能分区
        3.3.10 土地利用动态度
        3.3.11 景观要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2 景观格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4章 基于有机质的土地整治分区及典型种植模式在短期内对土壤肥力恢复效应评价
    4.1 基本农田建设前土壤养分含量
        4.1.1 土壤养分描述性统计
        4.1.2 土壤养分空间结构分析
        4.1.3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4.2 基于有机质的土地整治分区
        4.2.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2.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2.3 基于有机质空间自相关性的土地整治分区
    4.3 基本农田建设后土壤养分含量与短期内土壤肥力恢复效应评价
        4.3.1 土壤养分描述性统计
        4.3.2 土壤养分空间结构分析
        4.3.3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4.3.4 典型种植模式在短期内对土壤肥力的恢复效应评价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基本农田建设区景观格局优化
    5.1 景观格局优化与生态功能分区
        5.1.1 斑块优化
        5.1.2 廊道优化
        5.1.3 生态功能分区
    5.2 优化前后景观要素评价
        5.2.1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5.2.2 景观要素评价结果
    5.3 优化前后景观格局评价
        5.3.1 斑块类型水平指数
        5.3.2 景观水平指数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基本农田建设区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效应
    6.1 景观格局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效应
        6.1.1 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价值变化
        6.1.2 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6.1.3 各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提升效应
        6.1.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变化特征
    6.2 单项生态技术的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效应
        6.2.1 生态坡地
        6.2.2 生态道路与沟渠
        6.2.3 生态水塘
    6.3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提升效应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9)多视角下精准农业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精准农业概述
        1.2.2 网格化管理的研究现状
        1.2.3 农田网格划分的研究现状
        1.2.4 农田网格应用的研究现状
        1.2.5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区概况
        1.4.1 研究区地理位置
        1.4.2 自然条件和作物情况
2 多视角下的农田网格划分研究
    2.1 宏观视角下农田网格的划分
        2.1.1 农田网格划分原则的确定
        2.1.2 农田网格划分方案
    2.2 中观视角下最优农田网格大小的决策
        2.2.1 决策目标体系的建立
        2.2.2 基于灰色决策的最优农田网格大小决策模型的构建
        2.2.3 决策结果与分析
    2.3 微观视角下农田网格的划分
        2.3.1 试验设计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 三层网格的编码设计
    本章小结
3 宏观视角下基于网格化的农田管理模型构建
    3.1 基于网格化的农田管理模型构建
    3.2 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合理性验证
        3.2.1 基于Petri网的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的流程定义
        3.2.2 农田网格化管理模型的合理性验证方法
        3.2.3 模型合理性验证结果
        3.2.4 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4 网格化和非网格化农田管理模型的比较研究
    4.1 案例的选取和描述
    4.2 基于Arena的农田管理模型的仿真比较
        4.2.1 仿真模型的构建
        4.2.2 仿真测评指标的确定
        4.2.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3 农田管理流程的定量测度
        4.3.1 引入SPN构建信息测度模型的原因分析
        4.3.2 基于SPN的农田管理流程定量测度模型的构建
        4.3.3 基于SPN的信息距离计算方法
        4.3.4 基于SPN测度模型的信息距离测算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5 中观视角下基于网格化的合理土壤采样点的确定
    5.1 相关研究分析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土壤养分数据的获取
        5.2.2 土壤肥力指标因素的选取
        5.2.3 样品的室内测定与特异值处理
        5.2.4 合理采样点确定的方法
        5.2.5 采样合理性验证方法
    5.3 合理采样点的确定结果与验证
        5.3.1 基于网格化的合理采样点的确定结果
        5.3.2 采样合理性验证
    5.4 合理采样方案优化往年采样点
    本章小结
6 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和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6.1 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
        6.1.1 土壤肥力预测研究现状分析
        6.1.2 基于SPN的土壤肥力变化趋势预测模型的构建
        6.1.3 预测结果与分析
    6.2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6.2.1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现状分析
        6.2.2 土壤养分描述性统计分析
        6.2.3 基于网格化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
    6.3 土壤养分和肥力时空变异查询“一张图”
    本章小结
7 微观视角下基于网格识别的田间文冠果精准采摘研究
    7.1 网格识别
    7.2 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7.2.1 系统架构设计
        7.2.2 系统选用的开发板和服务器
        7.2.3 系统主体
        7.2.4 软件开发环境
    7.3 数据采集与传输
        7.3.1 数据采集
        7.3.2 数据传输
    7.4 果实成熟度识别方法分析
    7.5 数据预处理和数据模拟
        7.5.1 数据预处理
        7.5.2 数据模拟
    7.6 成熟文冠果果实识别模型构建
    7.7 试验与结果分析
        7.7.1 文冠果图像采集系统测试与结果
        7.7.2 成熟文冠果识别模型试验
        7.7.3 成熟文冠果精准定位的实现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软件着作权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10)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机理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工业化背景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客观现实
        1.1.2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1.1.3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一步创新的理论需求
        1.1.4 解决江苏省国土空间利用瓶颈问题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
        1.3.2 土地利用功能识别与评价
        1.3.3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与演进
        1.3.4 空间治理
        1.3.5 研究述评与展望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土地利用分类
        2.1.2 土地与国土空间的基本概念
        2.1.3 土地利用功能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
        2.2.2 地域功能
        2.2.3 土地利用多样性
        2.2.4 系统科学
        2.2.5 区位布局理论
第3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基本情况
        3.1.2 快速城镇化进程及其阶段性特征
        3.1.3 产业结构特征
        3.1.4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 数据来源
    3.3 研究方法
        3.3.1 行政单元尺度的土地利用功能评价
        3.3.2 图斑尺度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3 多尺度融合
        3.3.4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3.3.5 土地利用功能演变驱动机理
        3.3.6 “三生”空间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第4章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格局及其演进特征
    4.1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格局特征
        4.1.1 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分布
        4.1.2 非农生产功能空间分布
        4.1.3 生活功能空间分布
        4.1.4 生态功能空间分布
    4.2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集聚及分异特征
        4.2.1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聚集性
        4.2.2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异格局、分布形态及演变过程
    4.3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特征
        4.3.1 时间特征
        4.3.2 空间特征
    4.4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路径分析
        4.4.1 农业主导型
        4.4.2 工业主导型
        4.4.3 商旅服务型
        4.4.4 均衡发展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时空表达
    5.1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时序变化特征
        5.1.1 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2 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3 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4 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5 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6 生活与生态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2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分异特征
        5.2.1 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2 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3 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4 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5 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6 生活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3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
        5.3.1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分析理论框架
        5.3.2 土地利用功能协同/权衡关系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变化驱动机理
    6.1 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的序参量
    6.2 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分异的驱动机理
        6.2.1 主要影响因子
        6.2.2 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
        6.2.3 重要影响因子的时空变异规律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江苏省典型地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与调控对策
    7.1 “三生”空间限制分区
        7.1.1 典型地域土地利用功能
        7.1.2 “三生”空间生态位适宜性
        7.1.3 “三生”空间限制分区结果
    7.2 “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1 农业主导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2 工业主导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3 商旅服务型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4 均衡发展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3 “三生”空间调控对策
        7.3.1 以空间主导功能为指引,适当协同次要功能,完善土地利用管制手段
        7.3.2 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从法律层面立法保障
        7.3.3 推动产业集群在国土空间开发的引领作用
        7.3.4 强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2.1 研究尺度的复合性和多元性
        8.2.2 研究视角的探索性
    8.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扬中市居民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开展土壤普查为农业生产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疆阿克苏地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路径研究 ——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视角[D]. 周传荣.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4]紫色土在ST和WRB中的分类归属及参比[D]. 李松. 西南大学, 2021(01)
  • [5]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D]. 徐北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6]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D]. 吴冲. 西北大学, 2020(07)
  • [7]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 陈凡.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8]渝西丘陵区基本农田建设景观融合及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效应研究[D]. 左昕弘. 西南大学, 2020(01)
  • [9]多视角下精准农业农田网格划分及其应用研究[D]. 耿霞.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10]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机理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李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开展土壤普查服务农业生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