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泛目的感知到审美照片——艺术驾驭世界的思考过程

从泛目的感知到审美照片——艺术驾驭世界的思考过程

一、从泛目的感知到审美观照——对艺术掌握世界的思维过程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高细媛[1](2012)在《审美视野下的教学理解》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审美视角对教学进行理解,以教师行为及学生行为中“做”与“受”的统一为切入点认识教学活动中对立统一的美学特征,并充分利用教学活动中各种对立因素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我们以教师应答行为为例,从审美的视角对教师行为进行考察,便会发现教师在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受”的缺失。教师在应答行为中对学生及其话语缺乏细心的观察、用心的倾听、虚心的接纳和真诚的尊重,即教师对学生缺乏充分而敏感的“受”。“受”的缺失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需要、思维方式及过程等采取忽视的态度,而仅按照自己的意图或既定的计划来作出行动。换句话说,“受”的缺失导致教师墨守成规地“做”或主观任性地“做”,甚至不顾学生的身心发展仅为自己的利益而“做”。在教学中,教师应抛开个人的实用目的和功利欲望,以审美知觉的方式进行充分而敏感的“受”,洞察学生的理智与情感倾向,尊重他们的经验和思维过程,与学生共同参与、沟通交流,实现教育的目的。在教师和学生所构成的教育关系中,教师始终是积极的行动者,为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必须主动积极地“做”。教师的“做”体现为教师精心计划并积极推动教学活动,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不断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等。但要让自己“做”得充分而恰当,教师必须进行充分而敏感的“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发出者,也是接受者,或者说,教师既是施教者,也应是学习者。教师的“受”体现于教师对学生的成长需要及教学情境中不断变化的教育因素进行敏锐地感知、深刻地洞察和真诚地接纳,并将学生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结果来加以承受,主动接受教育意向、所教学科和教学情境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等等。“受”能消除墨守成规和主观任性的行为,使教师的“做”具有创造性和生成性。在“做”与“受”的统一中,教师既以主动的态度积极地行动,又采取被动的态度进行虚心地接受;教师既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把握教学的方向和目的,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感性顺应学生成长的需要和教学情境的变化;教师既能自由、自主地行动,又能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就是说,通过感性与理性、主动与被动、自由与限制相统一的教师行为,教学才能实现对学生学习主体的尊重,实现师生的交互作用,保证教与学的有效性。因此,通过教师行为中“做”与“受”的统一,我们可以理解到有效的教学是在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中实现的。同时,通过学生行为中“做”与“受”的统一,我们可以认识到有效学习的实现是充分发挥和培育学生的身体与心灵、感性与理性、主动与被动、个性与共性等对立因素并使其和谐发展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者,应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人类传承下来的知识、观念与经验。有效的学习具有接受的性质,教育必须通过学生的接受或简言之“受”来实现。“受”意味着有一颗能被打动的心并享有自主结合的能力,“受”是主动与被动的循环与统一,是生成实际经验与生活信念。但要实现真正有效的“受”,不能仅仅依靠理智的思维或心灵的活动来完成。教师必须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全身心地“做”,通过身体与心灵的统一活动,与世界进行多样交往和交互作用,在现实情境中实现真正的思维,并在主动尝试中建构意义,才能使学生真正有效地接受人类文化知识。学习活动中的“受”必须与“做”平衡统一,以使学生的身体与心灵统一活动,感性与理性同时发挥,主动尝试与被动接受完美结合,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交互作用,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身心的健康发展是身体与心灵、感性与理性、主动与被动等对立因素的充分发挥和均衡发展,它的实质是完美人性的形成与发展。完美的人性如同完美的艺术,是各种对立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完美人性是身体与心灵的均衡发展,感性与理性的相互促进,主动与被动的完美结合,个性与社会性的相辅相成,自由与限制的对立统一。完美人性是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更是人类获得幸福生活的条件。完美人性在审美状态中不断形成与发展,因此,通过审美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完美人性不断形成与发展,是教育者施教和学习者学习的终极目标。

彭丽媛[2](2020)在《幼儿园审美教育实践中的本土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除汉族之外,还聚居着25个少数民族,其独具特色的人文地理环境让世世代代生长在这里的人们创造了独具云南本土风格民族特色的审美文化。中国的幼儿园教育正在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课程改革,作为有6年幼儿教学经验的教师,我尤为关注本土包括民族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审美教育中的运用问题。怎样挖掘云南本土化的审美文化资源并将其作为园本审美教育工作建构的重要内容将对幼儿审美教育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根据幼儿审美教育的特点对3-6岁的幼儿展开审美教育的工作,不仅具有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有效提升园本特色办学水平的意义,还拥有源于生活的审美创造、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园本特色活动课程开发以及文化认同与传承的价值。本论文梳理符合幼儿身心年龄特点的本土审美文化资源,探究怎样将之应用到幼儿教育教学的工作中,通过持续的审美能力的培育,引导幼儿逐渐进入美的王国,让幼儿的身心在审美理念、审美能力、审美经验、审美情感的培养中得到和谐的发展。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在研究现状中进行资料的梳理进而指出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由此整理出研究思路和框架。第一章:以席勒的《美育书简》作为本论文的理论支撑,论述审美教育与幼儿教育的联系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美育在幼儿教育中的独特功能和幼儿美育的特点,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形式指出幼儿园美育工作的现状并作出反思并对此因地制宜的提出本土化问题在幼儿园美育实践中的研究。第二章:论述将本土化内容融入幼儿园教育中以实现审美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并对云南本土特有的审美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梳理。在幼儿园开展本土化审美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和促进园本特色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而其价值是源于生活的审美创造、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园本特色活动课程的开发和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最后将对云南本土的审美文化资源进行梳理,一方面是地域性的老昆明童谣,另一方面是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通过梳理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年龄发展的审美文化内容将其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对幼儿进行审美启蒙。第三章:论述了本土文化在幼儿园审美教育中的策略和路径。在幼儿园实施本土化审美教育的时候,要把握情景性原则、体验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和阶段性原则,这样才能效的开展本土化美育的工作。另外,在路径方面要以幼儿园为“主战场”来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美育场,体现在幼儿园环境、一日教育教学活动和家园互动中。第四章:论述本土化在幼儿园美育中的实践问题,也就是以美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以幼儿园的集中教学活动和户外游戏活动两块内容实现,通过本土化在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中的实施来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问题。本论文力求实现以教师、幼儿及家长在幼儿园本土化的审美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以主体的形式开展美育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云南本土文化在审美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实现审美教育资源、教育者的审美教育经验和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之间的生态平衡。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本土化资源融入幼儿园的审美教育工作开发和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为力[3](2019)在《景观场所意象研究 ——基于体验的景观场所意象营造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意象是一切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的核心,景观场所意象则是景观场所体验和场所营造的核心。本文基于审美体验的视角,从景观场所出发来研究景观场所意象,旨在通过景观场所意象体验的解析,在分析景观场所意象的结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所谓景观场所意象,是指景观场所感性化的情境意蕴的整体气氛,它照亮我们存在的真实,使我们从在场的自由体验中获得心灵的回归,给我们一种游与观的审美愉悦。独特的空间品质、完整的景观情境、丰富的场所意蕴是景观场所意象的基本构成内容,它们随着场所景观在时空中的变化而变化。景观场所意象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统一,是情意与景象的相互契合,二者缺一不可。景观场所意象只能存在于身体知觉的审美活动中。通过身体的参与互动和观感体知的作用,从耳目视听的感性直观,到超越耳目视听之外的心观神遇,景观场所意象显现是灿烂的空间感性和照映我们身心情意的景观情境意蕴。在此意象显现中,包含了由景显象、又象见意,以虚纳实、化实为虚的“虚实相生”的生成机制。这一生成机制通过景象、游观、思致三要素的动态交互的运转和循环展现的方式而得以实现。瞬间的直觉的发生是景观场所意象生成的标志。经由观、感、游、思四个阶段的审美活动过程,在情感与物象、知觉与景象、行动与景境、想象与境象四个层次的虚实相生关系的构成中,实现了即景会心、感物兴情、因感而动、神思妙悟四种直觉意象的发生。而在现实的景观场所体验中,景观场所意象则主要发生在我们抵达场所之前的知觉注意与景象吸引、相遇场所时的身体联觉和时空想象、相见场所时的应景随机和寻景偶遇,以及离开场所之后的澄怀观象与卧游感兴之中,所产生的审美愉悦包括直观感相的悦耳悦目、情景契合的悦心悦意、身性自由的怡身怡性和道气融通的逸志逸神四个境层。景观场所意象只能存在于审美知觉中,但也只有在景观场所具备审美潜质的条件下才能维持和存在。与虚实相生机制中的景象、游观、思致三要素相对应,我们发现,可感的景象、可意象的氛围、可想象的虚实这三因素是景观场所意象得以存在的空间性构成基础。首先,可感的景象是显象的基础。“图形”和“背景”的关系是构成可感的景象之因,主要体现在可感的点景物、景面、空间、路径和停点五要素,以及由此五要素所构成的可感的景象形式之中。其次,可意象的氛围是显意的基础。“风格”和“类型”的关系是构成可意象的氛围之因,主要体现在可意象的空间形态和可意象的氛围类型两个方面。第三,可想象的虚实是显现象外之意的基础。“抽象”和“具体”的关系是构成可想象的虚实之因,主要体现在在可想象的结构形式和可想象的主题内容两个方面。上述空间性三因素同时又成为景观场所意象的结构基础。于是,由外而内,在审美主体与景观场所之间,存在着六个层次的审美结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景观场所意象的整体结构关系。第一,在视觉与景象的审美关系中,由视觉恒常与景象本原之间的“等位中心”的关系,使我们从“以意观象”转为“以景观象”,从而实现了“应物斯感,即景会心”的意象生成。第二,在知觉与景象的审美关系中,由身体知觉与特性清明之间的“互位互含”关系,使我们从理智辨识转向景观感性,从而实现了“感物兴情,意象欲出”的意象生成。第三,在身体与空间的审美关系中,由身体图式与空间形势之间的“同构互动”关系,使我们从静观知觉转为游观体知,从而实现了“因感而动,随物宛转”的意象生成。第四,在视觉与空间的审美关系中,由视觉动力与空间流动之间的“互动递进”关系,使我们从游移不定转为知行应景,从而实现了“步移景异,身随景牵”的意象生成。第五,在行为与场所的审美关系中,由身体行动与场所萧散之间的“互动扩展”关系,使我们从主观行动转为随机应景,从而实现了“游目骋怀,回游往复”的意象生成。第六,在视域与景域之间的审美关系中,由视域融合与景域联结之间的“时空交融”关系,使我们从思想活动转为知觉综合,最终实现了“神思妙悟,意以境出”的意境生成。上述六个层次的意象结构关系的分析,为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策略的提出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在以自然性原则、生命真性原则、景观体用原则和景观历史文化性的原则指导下,本文提出关于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的六个基本策略:氛围策略、模糊策略、否定策略、吸引力策略、自由与关联策略、叙事和传媒策略。首先,从充分发掘和利用场地资源优势的角度而提出了氛围策略。其次,为建立相邻场所之间的关联,实现景观场所与场所之间的空间连通而提出了模糊策略。第三,针对景观场所的位置经营,以艺术化的手法彰显场所空间的独特品质而提出了否定策略。第四,为实现游观路径中的注意力的持续问题而提出了吸引力策略。第五,针对用地原有形势条件的不同而提出了自由与关联策略。第六,为增强景观场所空间的意境氛围而提出了叙事与传媒策略。上述六个策略,都是在尊重场地本身的特质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关照主体的体验需求,共同构成了一个以体验为指导的总体设计思路。基于审美体验的景观场所意象研究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园林营造思想基础上的开拓,建构了关于景观场所意象的基本理论框架,其研究成果对景观美学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理论的现代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对现代景观设计营造的构思与立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立红[4](2019)在《中西融合视域下中国写意油画的意境构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写意油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融合创新,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美学意识融入到油画创作中,用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来“观照”西方油画艺术,中西方两种艺术形式交融与碰撞,形成了独特的写意性表达。中国写意油画传承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底蕴,而其成长与进步则是中国美学思想与西方艺术美学理念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深受西方美学理念影响,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美学观的熏陶下,倾向于审美意境的探寻。作为一种审美的超越外在形态的表达,意境构成是中国写意油画的核心所在,在油画作品中形成了独具审美特征的艺术风格,同时也成为许多中国油画家关注和思考的研究课题。本文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审美观的同时,关注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精神,重视其审美意境构成表现。在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的同时,结合西方油画材质特性,并融入中国传统绘画对审美意境的追求,中国写意油画在形式上更具有现代性和表现性。在中西古今的交融中,关注传统的文化审美内涵,又凸显创造性,探寻新的赋予意境蕴涵的写意性表达,使中国写意油画走出独具特色的道路。中国油画在百年以来的历史流变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美意境传达和意境构成特征,这也是中国油画对意境表达的鲜明特色。在中西方两种美学体系中,使油画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融合创新,并具有民族特色而不只是摹仿西方绘画形态。深入探讨意境构成在中国写意油画中的审美功能及审美取向问题,是目前持续关注中国写意油画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本文着意推进写意油画前行的目的。

孟凡生[5](2017)在《从“静观”到“介入” ——论审美经验的当代建构与复兴》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美学中的审美经验理论,尤其是西方当代美学对审美经验的重构与复兴。论文主要分析了审美经验的现代内涵是如何在西方当代美学中发生变迁的——如何从现代美学所推崇的“无利害”、“静观”和“形式”等内涵逐渐演变为当代美学所倚重的“连续性”、“介入性”和“交互性”等内涵;进而探讨了这一演变的哲学根源、现实依据以及其对美学理论、艺术理论所产生的影响,最终深入地探究审美经验内涵的变迁与当代美学的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审美经验是现代美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自从康德美学确立了审美经验的基本内涵以来,“无利害”、“距离”和“形式”等基本意义与内涵便垄断性地统治着现代美学理论领域甚至是艺术理论领域。这一研究现状直至二十世纪初才发生了些许的转变,实用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和接受美学以及分析美学纷纷从各自的理论视域出发对审美经验进行多元的解读,从而使得审美经验得到更为深入地阐释,同时也挑战和质疑了现代审美经验的基本内涵在审美合法性上的垄断性地位。美学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则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各种美学思潮或美学流派层出不穷如环境美学、身体美学和生活美学等。尽管这些当代美学思潮之间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但它们对现代美学的发难或反叛几乎都源于或是表现在对“审美经验”这一概念的批评、重构、摒弃或复兴之上。此外,当代美学的发展还面临着新的时代状况与新的美学问题——新媒介的发展为当代美学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论文正文内容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审美经验理论的研究现背景和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论文首先梳理了审美经验问题在美学研究中的浮现及其基本内涵的确立。通过梳理、分析康德美学之前关于审美经验问题的讨论与争辩,从而指出此阶段对美的感知的讨论是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和较低的层面上进行的,它们对审美经验的探讨的重点并不是概念的界定、内涵等问题,而是关注其凭借何种手段以及如何获得此种经验等外围性的问题,并且审美经验只是被当作“美”的衍生物而没有成为界定、分析美的关键因素。紧接着,论文主要论述了二十世纪现代哲学思想影响下的审美经验理论的多维深化。实用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和接受美学出于各自的理论需求对审美经验概念进行了深入地解读:或对审美经验的基本内涵进行扩充,或对审美经验的发生机制和发生结构进行新的分析与建构,从而摆脱了由康德美学思想所奠定的现代美学观念的束缚。更重要的是,它们多以艺术、文学领域为研究对象,从而使得审美研究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呈现出一种鲜活的实践维度。论文还讨论了分析美学对审美经验概念的批判与质疑。分析美学将分析哲学的“语言分析”方法引入美学领域,并把批判的矛头直指美学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审美经验这一概念,指出了审美经验概念的含混性、模糊性及其在定义艺术上的无用,从而彻底质疑了审美经验在美学中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合法性地位。由于分析美学过于强调概念界定及其清晰性,从而忽视了美学和艺术本身所独有的特征,尤其是审美经验的审美内涵和经验维度。随后,论文主要阐述了当代美学思潮是如何依据其自身的理论诉求来重新建构审美经验概念之内涵的。受实用主义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当代美学恢复了对美学的“经验”维度的关注,从而使得审美经验概念在美学中得到了再次重视和进一步发展:在环境美学中,审美经验的“参与性”或“介入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明确强调;舒斯特曼所倡导的“身体美学”强调了感知经验尤其是身体经验之于美学的重要性;生活美学在继承杜威美学思想对审美经验“连续性”的强调之同时,还探讨了日常生活领域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及其产生的审美经验,并进一步指出了审美经验中所具有的“功能性”和“行动指向性”等维度。最后,论文分析了新媒介对审美活动以及审美经验所产生的难以估量的影响。媒介在审美活动中往往被看作一种潜在的因素,加之现代美学过于关注审美主体这一维度,媒介的这种间接性影响被审美活动的“无利害性”和“静观”模式完全遮蔽。然而,新媒介的出现以及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让人们开始思考媒介本身的力量而不仅仅是它所承载内容或传输的信息,媒介的本体论地位成为各种理论形态的生长点。以互联网、数字技术以及虚拟现实(VR)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感知方式和审美体验方式,从而为当代美学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它也为重新审视审美经验这一概念提供了有益的视角。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并阐释了审美经验的“介入”之维的具体内涵和层次。通过分析当代艺术以及当代美学中所体现出来的“参与”与“互动”等维度,指出审美介入思想是从具体的审美感受出发,在审美活动最突出且强烈的时刻直接对其做出反应,它并不是去判断或规定什么是美学、艺术,而是对具体的审美现象做出恰当地描述与解释。

杨佳[6](2020)在《阿恩海姆“力”与“平衡”的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鲁道夫·阿恩海姆是20世纪着名的美学家和艺术心理学家,他继承和发扬了格式塔心理学派的思想,将心理学运用在艺术作品的分析之中,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集大成者。他延续了格式塔心理学中通过实验心理学研究审美现象和艺术心理学的方式,将现代科学理论和美学艺术研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了心理学美学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在他一生的学术研究生涯中,涉及了审美直觉、艺术心理学、艺术教育、建筑艺术、电影艺术研究等多个方面。作为整个20世纪艺术发展的见证者,阿恩海姆的思想无疑是对这个世纪艺术思想的概括和总结,阿恩海姆提出的“视知觉”、“视觉思维”等开创性思想,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艺术,认识到视觉的重要性。《艺术与视知觉》作为阿恩海姆的代表作,是表达其美学、艺术心理学理论思想的重要着作。因此,本文将以新修订版的《艺术与视知觉》为研究基础,结合阿恩海姆其他书籍,对阿恩海姆“力”与“平衡”的美学思想等问题进行新的阐释。“力”的理论是阿恩海姆的主要理论,“平衡”思想也是视知觉理论中的重点,尤其是新版中对“力”的概念的修订以及“力”与“平衡”之间关系的论述。因此,本文将对“力”与“平衡”理论和艺术审美活动之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将从“力”与“平衡”的理论为切入点,来探究阿恩海姆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分析。希望借此论题,可以在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研究中更进一步。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来探究阿恩海姆视知觉中“力”与“平衡”的美学思想。第一个部分是对阿恩海姆美学思想中“力”的概念和性质进行介绍,阐释“力”为何是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核心以及“力”的美学思想基础,探究阿恩海姆是如何提出这样不同以往的“力”的概念;第二部分是阐释“平衡”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其两大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且梳理出支撑阿恩海姆“平衡”思想的理论基础,分析“平衡”在其思想中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是对“力”与“平衡”在艺术活动中的审美心理进行探究,论述两者在艺术活动中是如何构成了一种对抗统一的独特审美心理,并探究了两者审美心理对展开审美活动的影响;第四部分是研究“力”与“平衡”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重要性,并且论述“力”与“平衡”的视觉式样是如何展示出艺术的内容和意义,以及最终促成美感的产生。最后,在结语部分对阿恩海姆“力”与“平衡”的美学思想进行总结,分析其美学价值和意义以及其中所体现出的局限性。

孙睿[7](2019)在《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开始,身体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研究焦点。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它逐渐发展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身体作为人类意识的重要载体,其最显着的特征即丰富性,而这种丰富性不但指的是生物属性多样化,同时还彰显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身体有自己的述说方式与设计语言,身体如同一面镜子,不仅能够展现人的风格,还能折射出当前社会人们在观念上发生的变化。身体的视觉形式通过引导、传达、记忆来满足身体的物质需求、审美需求、功能需求。通过视觉进行创造属于一种认知行为。身体在创作时能够感知自身正位于和世界的新型互动之中,将其发展至全新的精神层面中。梅洛·庞蒂在其前两部着作《行为的结构》和《知觉现象学》中均反复强调,他的目的是要探讨意识与自然的关系。在艺术设计的发展进程中,情感与设计如同两股持续涌动的潮流,成为人类造物活动有序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持。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身体沟通打破“视觉”的范围,向“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拓展,直至打动人们的情感。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认为,身体是我思的主体,而在我思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技术,这从另一个角度上展现出了人们把握世界本质的方法。身体体验是现象学的关注焦点,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空间中身体的各种感受。身体行为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行为艺术的本质更多的是身体作为媒介直接进行的自我反思,使作品表达出深刻的文化意义与内涵,看似简单的身体行为引起我们高度的共鸣。很多艺术类型都是以身体语言为载体进行表述的,譬如舞蹈、雕塑等。文学、美术等学科则是以描述身体语言的方式进行再创作,并以此为契机,揭示人的生存状态,赋予人类生命新的寓意。身体语言在设计中所传达的各种现象均取决于一种前提,即表达以信息诉求为基准的身体原因。具体来说,设计传达的基础是一种认知共性,即对某一姿态,某一动作,某一场景下的身体内在情绪、情感状态、常见动作的普遍性认知。设计的产生从本质上说是来源于身体的需求,在身体体验与产品设计的“感知层”中,身体行为对产品的感知过程是通过身体与产品产生接触性交互来实现的。身体美学包括如下要素:第一,肉体;第二,服装;第三,个人;第四,社会。将这四个要素运用到日常生活以及艺术设计中,从服装、肉体、个人三个要素下探讨时尚、设计和身体美学的关系,将身体与服装、人体外形、风貌、姿态等都结合起来,实现对身体美学更为细致深刻地刻画,分析出相关的艺术设计理念。

庄锡华[8](1992)在《论艺术思维的动态过程》文中指出 在学习《<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过程中,我感觉马克思是将包括艺术在内的人类对世界的各种掌握活动视为一种动态过程的,并通过对理论掌握的动态过程的描述,揭示了该掌握方式的运行规律和形态特征。马克思立论的方法和研究的成果对我们把握艺术掌握活动的动态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便试图按照这一思路来探索艺术思维过程中的复杂的精神活动。 我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艺术掌握过程不是一条感觉——反应的简单直线,其中存在着复杂的精神活动和主客体之间信息的多次双向对流。在艺术掌握的梯次掘进中,主体不断地调整

庄锡华[9](1991)在《从泛目的感知到审美观照——对艺术掌握世界的思维过程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将艺术称作人类掌握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马克思的科学论述无疑应成为艺术审美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在马克思对艺术特征的论述中,包含了将艺术掌握世界视为一个动态过程的观点,循此思路前进,我们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主体复杂的精神活动,而研究这一精神活动的基本形态、内部机制将大有益于勾勒艺术特征的轮廓。

陈政[10](2020)在《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生活美学研究日益兴盛的背景下,探究中华美学精神中蕴含的生活美学思想,以中国话语与中国经验介入到当代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的价值建构之中,已然成为当代中国学人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从中国古代生活美学发展历程看,宋代生活美学是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典范形态,既承接中唐以来中国古典美学的“内在转向”,又开启明末以来生活审美的奢靡之风,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都开启了中国古典审美的新风貌。实践层面,宋代士人在文玩鉴藏、士人园林、山水悠游、雅集交游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审美化趋向。理论层面,一批具有生活美学理论着作雏形的书籍在此时大量出现,为晚明涌现的《闲情偶寄》、《长物志》、《考盘馀事》等生活美学着作奠定了基础。宋代审美主体范围急速扩大,从宫廷到民间,其中士人阶层在宋代理学思辨精神影响下,对日常生活审美实践进行自觉反思并形成理论表述,其生活观念、生活审美观念、生活审美实践,对于建构当下中国话语的生活美学理论,回应西方日常生活美学理论,都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宋代士人生活美学问题的由来和研究意义,进行了文献综述,阐明了研究的思路、方法。第二章分析生活美学的理论语境,从中西方哲学、美学生活论转向出发,梳理当代生活美学的理论演变,认为“生活美学”中的“生活”指日常的活生生的生活状态,“生活美学”可具体区分为生活美学观念和生活经验中的审美两部分内容,主要分析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审美观念、审美经验与审美方式。以此,本文进行的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主要是指对中国古代现实生活中审美观念与活动的研究。第三章从“生活”概念的词源学分析开始,通过“生”与“活”及其二者的词义构成关系来对中国古代“生活”观念进行思考。从“生生”到“日用”,古人使用了两套言说话语来表现东方式的生活观念与理想,从而让中国古人的生活既有超越性的生命之思,亦有形而下的生活之用,在生活审美层面同时形成了感性维度与超越性维度的共存。第四章从审美观念角度出发,着重考察闲、情、理、欲、物等范畴,分析宋人对于快感(欲)、美感(情)的价值判断。从宋人生活审美中的“物欲”关系入手,以苏轼“寓意于物”思想为视角,考察宋人日常生活审美中的价值论维度与伦理关怀。第五章从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出发,阐释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情境营造与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经验的实现方式。宋人以生活物象为载体,以居室、园林为空间依托,在雅集交游中营造审美氛围,构筑审美化的生活情境。以西方日常生活美学为参照,将宋人生活审美方式划分为艺术审美式、参与式和自然环境认知式三种,呈现生活审美经验的多维面向。第六章总结宋代士人生活美学对晚明文人生活美学思想的影响,并阐述宋代生活美学的当代意义。宋代士人超越有限物欲羁绊而通达精神世界的无限,在实践层面为当代日常生活审美主体性丧失问题、精神内涵弱化问题提供了理论反思的资源,在理论层面为美学走向生活审美,走出纯粹的理论性研究,面向真实的审美实践提供参照。第七章,论文认为,宋代士人生活美学是一种精英主义美学,是具有理性精神的生活美学,以此区别于六朝尚逸的生活美学,以及明代重情的生活美学。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重视大众文化而忽视精英文化,对宋代生活美学研究也有利于弥补此类研究的不足。基于宋代士人生活观念,论文认为宋人在“超越性”与“生存性”的互融互生中为现实生活带来张力,实现生存状态的情理谐和。立足宋代士人生活审美观,认为宋人以“心统性情”、“吟咏性情”观肯定生活审美的感性特征,以“寓意于物”、“玩物适情”观确立生活审美的价值指向,在感性审美中实践诗意生活理想。以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为范例,反思当代生活审美经验,认为生活美学是一种亲近和尊重生活的价值之学、幸福之学。通过宋人生活美学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分析,反思当代生活美学理论发展,认为中国生活美学不同于西方日常生活美学,应着重在审美价值论、境界论等问题上形成自己的话语理论。生活美学与传统西方美学并不完全对立,生活美学的回归感性学主张并不是与艺术为敌,而是打破美学研究中的唯艺术论,将生活审美的情感经验纳入美学研究视域,彰显生活的审美品质。

二、从泛目的感知到审美观照——对艺术掌握世界的思维过程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泛目的感知到审美观照——对艺术掌握世界的思维过程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审美视野下的教学理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1、问题提出
        2、研究背景
    (二)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研究思路
        2、研究内容
    (四) 研究特色与创新追求
一、教师应答行为的审美拷问:“受”的缺失
    (一) 教师应答行为的描述与分析
        1、五种典型教师应答行为的案例描述
        2、五种典型教师应答行为的理性分析
        3、教师应答行为中“受”的缺失
    (二) 审美知觉是充分而敏感的“受”
        1、审美知觉的涵义与范围
        2、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知觉的条件
        3、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知觉的意义
二、在“做”与“受”的统一中理解教师行为
    (一) 教师行为与艺术创造行为的类比
        1、艺术创造行为中的“受”
        2、艺术创造行为中受对做的意义
        3、艺术创造行为是做与受的统一
        4、教师行为如同艺术创造行为
    (二) 在教育关系中理解教师的“做”
        1、教师是学生成长需要的给予者
        2、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精心计划者
        3、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积极推动者
        4、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共同参与者
    (三) 在教学情境中理解教师的“受”
        1、受是接受学生
        2、受是审美知觉
        3、受是及时反思
        4、受是参与其中
        5、受是主动受限
    (四) 教师的有效教学是做与受的统一
        1、做以受为前提
        2、受使做具有创造性
        3、受使做具有生成性
        4、做与受的交融统一
三、在“做”与“受”的统一中理解学生行为
    (一) 有效的学习具有接受的性质
        1、接受是有效学习的基础
        2、接受是自我超越的基础
        3、接受是自主建构的基础
    (二) 从学的有效性认识学生的“受”
        1、受意味着有一颗能被打动的心
        2、受意味着享有自主结合的能力
        3、受是主动与被动的循环与统一
        4、受是生成实际经验与生活信念
    (三) 从受的有效性理解学生的“做”
        1、做的强调旨在反对学习中身心二元论
        2、做是与世界进行多样交往和交互作用
        3、做是通过个体的主动尝试来建构意义
        4、做是创设现实情境以实现真正的思维
    (四) 有效学习是做与受的循环统一
        1、做延伸至受的完满过程为“做中学”
        2、学生在做与受的循环统一中不断成长
        3、成长是在审美状态中发展完美的人性
四、审美状态中的完美人性
    (一) 人类对完美人性的不懈探索与追求
        1、超越种族中心而理解一般意义的人
        2、完美人性潜藏于所有人的天性之中
        3、完美人性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
        4、人类在对立的统一中追求完美人性
    (二) 完美人性中对立因素的平衡与统一
        1、完美人性如完美的艺术品
        2、完美人性是对立的统一体
    (三) 完美人性在审美状态中形成和发展
        1、完美人性形成时的审美状态
        2、完美人性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五、审美化的教学活动与完美人性的培养
    (一) 完美人性的培养与教育的关系
        1、完美人性的培养是教育的目的
        2、完美人性的培养是教育的基础
    (二) 师生进入审美状态的教学活动
        1、教师的审美知觉有利于师生进入审美状态
        2、教学中的欣赏是师生进入审美状态的标志
        3、审美状态中才能获得完整而有意义的经验
        4、在做与受平衡统一的活动中进入审美状态
    (三) 在对立统一中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性
        1、身体与心灵均衡发展
        2、感性与理性相互促进
        3、主动与被动完美结合
        4、个性与社会性相辅相成
        5、自由与限制的对立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幼儿园审美教育实践中的本土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全社会对审美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二)本土化资源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三)丰富的云南本土文化教育资源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一章 幼儿园审美教育及其现状
    第一节 审美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审美教育及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审美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独特功能
    第二节 幼儿审美教育的特点
        一、主体的自主性
        二、形象的感知性
        三、情感的体验性
        四、愉悦的启智性
    第三节 幼儿园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反思
        一、幼儿园审美教育的现状
        二、幼儿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幼儿园审美教育本土化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立足本土的幼儿园审美教育
    第一节 云南本土丰富的审美文化资源
        一、生动鲜活的老昆明童谣
        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第二节 幼儿园审美教育本土化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三、促进园本特色办学水平的提升
    第三节 在幼儿园开展本土化审美教育的价值
        一、源于生活的审美创造
        二、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
        三、园本特色的课程开发
        四、本土文化的传承创新
第三章 本土化在幼儿园审美教育中的原则和策略
    第一节 在幼儿园实施本土化审美教育的原则
        一、情景性原则
        二、体验性原则
        三、个性化原则
        四、阶段性原则
    第二节 幼儿园本土特色审美场域的打造
        一、创设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幼儿园审美场域
        二、将本土化融入到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三、在家园互动中增进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学习兴趣
第四章 幼儿园本土化的审美教育实践路径
    第一节 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
    第二节 民族服饰专题教学案例分析
        一、以白族服饰专题的教学设计为例
        二、白族服饰教学与幼儿审美能力培养
    第三节 以老昆明童谣为主题的户外游戏活动
        一、激发幼儿的审美感知力
        二、发展幼儿的审美想象力
        三、丰富幼儿的审美情感力
        四、促进幼儿的审美理解力
        五、提升幼儿的审美创造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致谢

(3)景观场所意象研究 ——基于体验的景观场所意象营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1.2.1 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
        1.2.2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
    1.3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什么是景观场所意象
    2.1 意象
        2.1.1 中国意象说发展概略
        2.1.2 中国意象概念及内涵
        2.1.3 中西意象的简要比较
        2.1.4 相关意象概念辨析
    2.2 景观场所意象
        2.2.1 景观
        2.2.2 场所
        2.2.3 景观场所
        2.2.4 景观场所意象
    2.3 景观场所意象的主要性质
        2.3.1 景观场所感性化的情境意蕴的整体气氛
        2.3.2 只能存在于身体知觉的审美活动中
        2.3.3 照亮景观在场的真实:自由与归朴
        2.3.4 给人一种游与观的审美愉悦
        2.3.5 随场所景观的时空变化而变化
    2.4 景观场所意象的基本构成
        2.4.1 独特的空间品质
        2.4.2 完整的景观情境
        2.4.3 丰富的场所意蕴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景观场所意象体验解析
    3.1 景观场所体验的特点
        3.1.1 身体参与互动
        3.1.2 观感体知并进
        3.1.3 身心情景相契
        3.1.4 知行应景游憩
        3.1.5 时空场遇融合
    3.2 景观场所意象的显现形态
        3.2.1 景外之象:灿烂的时空感性
        3.2.2 象外之意:时空融合化的情境意蕴
    3.3 景观场所意象的生成机制
        3.3.1 生成机制:虚实相生
        3.3.2 机制要素:游观、景象、思致
        3.3.3 机制形式:游观-景象-思致-游观
    3.4 景观场所意象的生成关系及过程
        3.4.1 观:以景观象,意倚象显
        3.4.2 感:即景会心,意象欲出
        3.4.3 游:应景游观,身随景牵
        3.4.4 思:神思妙悟,意以境出
    3.5 景观场所意象的发生场合与效应
        3.5.1 知觉注意与景象吸引
        3.5.2 身体联觉和时空想象
        3.5.3 应景随机,步移景异
        3.5.4 应景徘徊,忘返流连
        3.5.5 澄怀观象,卧游感兴
    3.6 景观场所意象的审美境层
        3.6.1 直观感相层:景象外观形态之悦耳悦目
        3.6.2 情景契合层:场所景象氛围之悦心悦意
        3.6.3 身性自由层:应景游观从容之怡身怡性
        3.6.4 道气融通层:时空场遇融合之逸志逸神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景观场所意象结构分析与营造策略
    4.1 景观场所意象的空间性构成因素
        4.1.1 可感的景象
        4.1.2 可意象的氛围
        4.1.3 可想象的虚实
    4.2 景观场所意象的空间性结构层次
        4.2.1 视觉恒常与景象本原
        4.2.2 身体知觉与特性清明
        4.2.3 身体图式与空间形势
        4.2.4 视觉动力与空间流动
        4.2.5 行动自由与场所萧散
        4.2.6 视域综观与景域联结
    4.3 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的基本原则
        4.3.1 自然性原则
        4.3.2 生命真性原则
        4.3.3 景观体用原则
        4.3.4 景观历史文化性原则
    4.4 景观场所意象营造的基本策略
        4.4.1 氛围策略
        4.4.2 模糊策略
        4.4.3 否定策略
        4.4.4 吸引力策略
        4.4.5 自由与关联策略
        4.4.6 叙事与传媒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中西融合视域下中国写意油画的意境构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选题的主要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选题的主要难点
        (二)选题的创新之处
    四、对本命题研究的价值
第一章:作为中国美学概念的意境说提出
    第一节 唐代意境说的初建
        一、老庄“有无虚实”之说作为意境的理论渊源
        二、意境理论建构中的“道”之深层认同
        三、意境的历史形态梳理及初建
    第二节 中国绘画理论“意境”说的提出
        一、笪重光《画荃》中“意境”说的提出
        二、“真境”与“神境”说
    第三节 意境说的审美本质内涵
        一、意境是意象的核心性表达
        二、意境的主体体验和审美氛围
        三、写意手法透出的意境感
第二章:西方油画中的审美内涵
    第一节 西方美学“理念”说的建构
    第二节 巴比松画派的情感诉求
        一、朦胧抒情的画面——柯罗
        二、质朴情感的讴歌——米勒
    第三节 印象主义的印象
        一、日出印象的情境——莫奈
        二、光影的情感表达——毕沙罗
        三、遥阔星空的想象——梵高
    第四节 野兽画派和表现主义的情感宣泄
        一、简洁明快的色彩激情——马蒂斯
        二、生命的共鸣与呐喊——蒙克
第三章:中西融合视域下中国油画写意精神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西画东渐的碰撞与融合
    第二节 中国写意油画家的艺术追求
        一、平和内敛的心声心影——林风眠
        二、中西融合的苍茫之境——刘海粟
        三、情境融合的意象油画——罗工柳
        四、故土乡情的心境表达——吴冠中
        五、委婉抒情的江南意蕴——苏天赐
第四章:中国写意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意境表达异同比较
    第一节 空间意境表达的异同
        一、中国传统绘画空间与意境的表现
        二、中国写意油画意境与空间的表现
        三、中西绘画的时空变量维度研究
    第二节 笔意表现语言的异同
    第三节 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写意油画审美取向的异同
第五章:中西融合视域下写意油画意境表达的鲜明特色
    第一节 心境一体的意境表现
    第二节 寓情于物的意境凸显
    第三节 中国传统画法与西方油画的融合创新
        一、中西艺术精神本体性质
        二、中西艺术美学精神本体论的异同研究
        三、东方的空灵·西方的缤纷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学术着作
    二、西方文献资料
    三、学术期刊文献
    四、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5)从“静观”到“介入” ——论审美经验的当代建构与复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选题与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二、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
        (一) 审美经验问题概述
        (二)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特点
    三、论文的研究重点与方法
第一章 审美经验概念的演变及其基本内涵的确立
    第一节 审美经验问题的浮现与争辩
        一、审美经验的雏形:对“美”的感知
        二、问题的浮现与争辩
    第二节 审美静观的确立与发展
        一、“鉴赏判断”的界定
        二、鉴赏判断与审美经验的静观内涵
        三、审美经验的过度阐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审美经验的多元阐释与突破
    第一节 杜威与审美经验的实用主义改造
        一、杜威对“经验”的改造
        二、以“经验”为内核的艺术哲学
        三、从“一个经验”到审美经验
        四、审美经验的实用主义维度
    第二节 审美经验的现象学阐发
        一、现象学美学的方法革新
        二、意向性理论与现象学美学的基本框架
        三、作为意向性活动的审美经验
    第三节 审美经验的接受美学分析
        一、“审美经验”问题研究的缘起
        二、接受美学的取向:交流之维
        三、审美经验的基本范畴
        四、理解的历史性与“历史的审美经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析美学与审美经验的沉寂
    第一节 分析美学的方法与模式
        一、分析美学的方法
        二、“治疗性”:作为“语言分析”的美学
    第二节 审美经验概念的消解与建构
        一、审美经验的批判与消解
        二、审美经验的澄清与建构
        三、“统一性”:“审美经验”之辩的核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美学与审美经验的建构及复兴
    第一节 环境美学与作为“场”的审美经验
        一、环境美学与自然的鉴赏
        二、作为美学挑战的“环境”
        三、审美经验的参与性内涵
    第二节 生活美学与审美经验的“功能”维度
        一、审美经验的来源:从艺术到日常生活
        二、审美性:日常经验中被忽视的维度
        三、生活美学与审美经验的新维度
    第三节 身体美学与审美经验的“感性”回归
        一、“审美经验”的终结与复兴
        二、艺术理论的建构与审美经验的重构策略
        三、身体美学与审美经验的“身体介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媒介视域下的审美经验探析
    第一节 新媒介与审美活动的变迁
        一、“新媒介”界说
        二、新媒介与审美活动的变迁
    第二节 新媒介与审美感知的重塑:以虚拟现实(VR)为例
        一、虚拟现实与感知体验的扩展
        二、从“虚拟”到“现实”
        三、“临场感”:虚拟现实中的真实体验
    第三节 虚拟现实(VR)与审美经验的变革
        一、虚拟现实与审美经验的再次突显
        二、虚拟现实与美学的“感性”还原
        三、审美经验的新内涵:“代入”“临场”与“交互”
        四、审美经验的新范式:“浸蕴”(Immersion)
    本章小结
结语:“介入”之维的遮蔽与突显
    一、当代艺术的“介入”之维
    二、当代美学与“介入”之维的突显
    三、审美经验的“介入”之维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后记

(6)阿恩海姆“力”与“平衡”的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力”
    第一节 “力”的概念与式样
    第二节 从“张力”到“动力”
    第三节 “力”的美学思想基础
第二章 “平衡”
    第一节 “平衡”的性质与图式
    第二节 平衡的两大因素
    第三节 “平衡”的美学思想基础
第三章 “力”与“平衡”的审美心理
    第一节 优格式塔倾向
    第二节 异质同构中的“力”与“平衡”
    第三节 “力”与“平衡”的审美共鸣
第四章 “力”与“平衡”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第一节 “力”——视知觉审美表现的关键
    第二节 “平衡”——审美意义的体现
    第三节 “力”与“平衡”是获得美感的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7)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题来源及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相关特定概念界定
        一、当代艺术与设计
        二、身体艺术
        三、身体与设计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身体的哲学思考
        二、关于身体与艺术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身体艺术的研究
        四、关于当代艺术设计视野下身体的研究
        五、身体与设计学研究
    第四节 文本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文本结构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题研究意义
第一章 视觉艺术设计与身体
    第一节 身体与视觉形式的三种功能
        一、引导功能
        二、传达功能
        三、记忆功能
    第二节 身体“意象”与设计
        一、女性主义身体
        二、身体与创作——感觉的逻辑
        三、“表层”、“表现”与身体的“意象”
    第三节 身体绘画与设计
        一、抽象化设计
        二、写实主义
        三、超现实主义
        四、德国新表现主义
    第四节 身体与叙事设计
        一、戏剧化设计
        二、体验设计
        三、情感设计
        四、隐匿设计
第二章 公共艺术设计与身体
    第一节 雕塑设计与身体
        一、拟人型
        二、身体的局部表达
        三、器官的抽象化
    第二节 互动装置设计与身体
        一、身体与情境交融设计
        二、间接感发——互动设计
        三、体验感官式设计
    第三节 反形式艺术设计与身体
        一、身体或质料的现象学
        二、精神、物质与身体
    第四节 人体工程学与功能性公共艺术设计
        一、休息功能
        二、引导功能
        三、娱乐功能
第三章 身体行为的设计解读
    第一节 观念设计与身体
        一、怪诞艺术设计
        二、文化与身份
    第二节 行为艺术与身体
        一、身体与时间设计
        二、身体与空间设计
        三、身体与情感设计
    第三节 身体设计的视觉语言
        一、肢体语言的形式表现
        二、肢体语言的信息传达
        三、肢体语言与场景构建
    第四节 身体设计的动态演绎
        一、流动旋律中的身体设计
        二、张力幻象中的身体设计
        三、反叛意识下的身体设计
        四、身体设计与极限探索
第四章 身体功能的设计延伸
    第一节 技术、身体和设计的三重奏
        一、技术与身体
        二、身体、技术与现象学
        三、身体、技术与设计
        四、无器官身体
    第二节 基于本体的设计
        一、基于身体体验的设计
        二、弥补身体缺陷的设计
        三、增强身体功能的设计
        四、贴合身体习惯的设计
    第三节 身体导向的设计
        一、运动器械设计
        二、健身器械设计
        三、康复护具设计
第五章 身体美学与时尚设计
    第一节 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
        一、身体美学的本体论的三个场极
        二、身体美学现象论的三个角度
        三、身体美学的现实维度
    第二节 身体规训与设计
        一、缠足与姿态规训
        二、束胸与形体规训
        三、高跟鞋——身体的扭曲与时尚
    第三节 身体形态与设计
        一、身体形态与空间
        二、身体比例与剪裁
        三、人体动力学与身体形态
    第四节 身体、时尚、消费与设计
        一、鲍德里亚的消费身体与虚拟身体
        二、消费主义的兴盛与身体设计
        三、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装饰设计
        四、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形态设计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论艺术思维的动态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0)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生活美学的理论语境与概念辨析
    2.1 生活美学发生的西方语境
        2.1.1 西方哲学的生活论转向
        2.1.2 西方美学的生活论转向
        2.1.3 西方生活美学的理论进路
    2.2 中国美学语境下的生活美学
        2.2.1 美学在中国
        2.2.2 生活美学的理论前奏
        2.2.3 中国生活美学的兴起
    2.3 生活美学的概念界定
        2.3.1 中西美学界对生活美学的界定
        2.3.2 “生活”与“美学”—对生活美学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2.3.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的研究范围界定
    2.4 本章小结
3 宋代士人生活观念与生活美学
    3.1 生存与超越——理解中国古代“生活”观念的两条路径
        3.1.1 中国古代哲学对“生活”论证的两种路径
        3.1.2 基于超越性的“生”—“生生”哲学
        3.1.3 作为具体存在的“活”与“生存”
    3.2 宋代士人生活观念的双重维度
        3.2.1 超越维度:宋代士人关于“生”的宇宙本体论
        3.2.2 生存维度:宋代“生”范畴的“日用”转向
    3.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的双重维度
        3.3.1 日常感性之“情”
        3.3.2 超越境界的日常生活之“乐”
    3.4 本章小结
4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观念诉求
    4.1 闲适
        4.1.1 “闲人得自由”——闲适与生活审美
        4.1.2 “心充体逸”——宋代士人的休闲身心论
        4.1.3 “心中闲而义理自出”——宋代士人的休闲体道之境
    4.2 性情
        4.2.1 宋代“理”本生活美学——心统性情,玩物适情
        4.2.2 宋代“情”本生活美学——性命自得,吟咏性情
    4.3 物欲
        4.3.1 存理制欲——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价值观念
        4.3.2 寓意于物——宋代士人在审美层面对“物”与“欲”的超越
    4.4 本章小结
5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表现
    5.1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情境营造
        5.1.1 “玩物以适情”——生活物象的审美展开
        5.1.2 “不可居无竹”——生活空间的审美场域
        5.1.3 “宾朋交错,游赏其中”——生活事象的场景营造
    5.2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实现方式
        5.2.1 “静中之乐,以为清玩”——生活审美的艺术模式
        5.2.2 “抚摩谛玩,清谈洒洒”——生活审美的参与模式
        5.2.3 “精研物性,求真尚理”——生活审美的科学认知模式
    5.3 本章小结
6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影响与当代意义
    6.1 宋代至晚明生活审美观念的嬗变
        6.1.1 从尚雅到雅俗共赏
        6.1.2 从格物到燕居闲赏
        6.1.3 从吟咏性情到感官享乐
    6.2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当代价值
        6.2.1 生命主体地位的提升
        6.2.2 生活审美价值的复魅
    6.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的理论意义
        6.3.1 研究领域:由艺术走向生活
        6.3.2 研究方法:理论美学与实证美学的互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结语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从泛目的感知到审美观照——对艺术掌握世界的思维过程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审美视野下的教学理解[D]. 高细媛.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5)
  • [2]幼儿园审美教育实践中的本土化问题研究[D]. 彭丽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景观场所意象研究 ——基于体验的景观场所意象营造探讨[D]. 刘为力. 东南大学, 2019(05)
  • [4]中西融合视域下中国写意油画的意境构成[D]. 李立红.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5]从“静观”到“介入” ——论审美经验的当代建构与复兴[D]. 孟凡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6]阿恩海姆“力”与“平衡”的美学思想研究[D]. 杨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D]. 孙睿.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8]论艺术思维的动态过程[J]. 庄锡华. 青海社会科学, 1992(03)
  • [9]从泛目的感知到审美观照——对艺术掌握世界的思维过程的思考[J]. 庄锡华. 当代文坛, 1991(01)
  • [10]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 陈政. 大连理工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从泛目的感知到审美照片——艺术驾驭世界的思考过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