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梯的发展及对检测工作的新要求(论文文献综述)
张亮[1](2018)在《电梯检验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多,建筑越来越趋向于高层化,电梯也成为了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电梯作为承载人和货物的设备,其安全性必须得到保证。在对电梯进行建设以及运行的过程当中,对电梯进行有效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合格的检测工作能够发现电梯运行过程中潜在的风险问题,根据经验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本文通过对电梯检验检测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力求能够为日后的电梯行业的安全问题提供一份力量。
庄淑淳[2](2018)在《质量管理系统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业领域发展有了明显的优势。在工业中,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尤为重要,质量管理系统是特种设备检验中的难点和重点,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是保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的关键。质量管理是检测特种设备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检测的内容包括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缺少质量管理系统的特种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会引起及其恶劣的社会现象,为此要以企业和社会为焦点,确定明确的质量检测的目标和管理方向,为了进一步保证质量的检测,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应该文件化,确保检测的简便进行,各阶级领导要明确质量管理系统的实施方向,带领员工向这些方向积极努力,全体员工在对每一阶段的质量要素进行检验的时候要严格控制和把控,领导也应下基层进行检测监督,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质量管理是以人为本,人是把控质量的重要因素。工作人员要积极团结一致,发挥其功能效用的做大化,为企业做出利益。本文就质量系统在特种设备的检测的重要性及因素做出分析和探讨。
黄荫明[3](2013)在《云闪监测与防雷接地检测系统研究及应用软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云闪监测能为防雷减灾提供可预见性的信息参考。防雷减灾的技术重点在于接地。防雷接地是为了迅速有效的将雷电流泄放到大地中,而接地的电阻值高低是防雷装置散流效果的关键性指标。准确地测量接地电阻值是判断接地装置是否合符要求的重要手段,是防雷减灾工作中最为主要的技术参考。要科学、准确、客观、真实地实施防雷接地检测,应从先进合理的检测方法着手。同时,在实际的防雷接地电阻检测过程中,由于许多原因造成了接地电阻的测量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减少测量误差同样是必需的。另一方面,要使检测业务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开发适用的应用软件辅助管理,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所在。为了综合性地提高防雷接地检测技术,必需在充分理解接地、接地电阻、误差的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类检测方法和管理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对不同行业的检测要点进行具体分析,总结不同检测业务的运作流程,可以达到提高检测技术的目的。同时结合检测的实际,利用误差理论,分析和验证各类误差的产生原因,可以为减少人为误差和非人为误差提出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根据日常检测业务运作的经验,可以把检测业务运行实现流程化,对检测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大大减少人工管理检测数据和统计的工作难度。通过软件的应用,可以为研究防雷接地检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本文着重对防雷检测工作中应用的检测方法、减少误差处理方法和应用软件进行研究、开发与应用。一方面分析了的三极直线法、三极三角形法和钳形法测量接地电阻的基本应用,总结了防雷检测的方法与流程;另一方面,结合检测的实际经验详细分析了防雷接地检测中测量环境、测量仪器、测量人员操作以及测量方法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和机理,重点提出了减小来自测量环境、测量仪器、测量人员操作和测量方法产生测量误差的方法;另外,通过分析检测工作的需求,在工作流WF、Visual Basic6.0编程环境下,结合SQL Server2008数据库的应用对防雷检测业务和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软件设计;最后结合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工程检测实例,验证了文中减小检测误差的有效性和防雷检测数据处理系统的便捷性。
黎文雄[4](2012)在《地市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工程质量检测是建设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而不断被人重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要逐渐引入竞争机制,走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性质的道路。当前建设工程检测市场逐渐开放,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政府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日趋规范,如何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做到行为规范化、标准化,确保检测数据的公正、科学、高效、权威,是目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以ZJ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为例,探讨我国地市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如何从检测能力规划及建设入手,从检测所需的检测场所、人力资源、仪器设备、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检测管理体系等方面,探讨如何建设和运营管理这些检测资源并保证其得到有效运行,将影响检测结果的诸多因素进行全面控制,将检测工作的全过程以及涉及到的其它方面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影响检测质量的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加以有效控制,满足社会对检测数据和结果的质量要求。通过本文的研究,我国地市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要在转型过程中找准自身定位,改变思想,提高核心竞争力,力求成为本地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领头羊,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孙威期[5](2008)在《农村公路质量管理体制及运行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公路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社会交往的主要交通基础设施,同广大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容和关键任务。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农村公路质量管理体制及运行模式的研究为研究对象,针对县乡镇(农村)公路区域广、农村发展不平衡、建设地理地形变化大、施工条件差等特点,结合公路建设及其管理的国情特色和湖南省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的实施开展研究。针对农村质量的监督管理体制,从理论上系统的探讨了公路质量监督管理的理论原理和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机制,提出了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的控制目标、控制主体、控制对象和控制内容,提出了保证实现质量目标的原则和管理控制方法,构建了以标准、程序、措施和责任为主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模型,形成了县乡镇(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实践了模式的运行,并针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成本与质量评定分析,提出了最佳的综合单价模型。并以系统工程原理和系统控制论的方法为突破口,研究了农村公路质量控制系统的要素、要素作用、相互关系、运行机制和监督管理模式,结合国家和地方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法律、制度、规章和标准规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基于目前全国各省(区)农村公路质量监督工作的探索,针对还没有统一的和比较科学完善的方法,结合湖南公路质量监督的实践,提出的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和质量控制方法,具有适用性和创新性,为湖南省及全国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的有效进行,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田翔,李志梅[6](2005)在《电梯控制柜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文中认为介绍了电梯控制柜的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很好地应用于电梯的故障检测,大大提高了电梯出厂前的检测效率。
李向东[7](1998)在《电梯的发展及对检测工作的新要求》文中提出电梯的发展及对检测工作的新要求江苏省劳动安全卫生检测中心站李向东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这也使作为垂直运输的交通工具的电梯得到了快速发展。1.从使用情况看,全国电梯拥有量已从解放前的2000台...
二、电梯的发展及对检测工作的新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梯的发展及对检测工作的新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电梯检验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检验前的工作 |
2.1 制定合理有效的协议 |
2.2 检查电梯资料 |
2.3 掌握电梯基本情况 |
2.4 告知受检单位提前准备 |
3 监督检验工作 |
3.1保证数据真实性 |
3.2 工作需保持规范 |
3.3 现场设置安全标志 |
3.4 提高检验效率 |
3.5 受检单位人员积极参与 |
3.6 提供检测报告 |
3.7 定期监督检查 |
4 结束语 |
(2)质量管理系统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质量管理系统实施情况 |
1.1 检验设备与人员不匹配 |
1.2 特种设备与质量检测系统的不匹配 |
1.3 领导人员安全意识的缺乏 |
2 对特种设备检验安全的难点的控制 |
2.1 系统化管理和改进 |
2.2 建立高效有序的内部监控机构 |
2.3 确保外部检验机构的高效性 |
3 质量管理系统的应用展示 |
4 结束语 |
(3)云闪监测与防雷接地检测系统研究及应用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云闪及防雷接地检测综述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云闪与接地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 |
第二章 云闪监测、接地检测和误差的理论基础 |
2.1 云闪及监测技术 |
2.2 接地 |
2.3 接地电阻 |
2.4 接地装置电阻的阻值要求 |
2.4.1 建筑物接地的电阻值要求 |
2.4.2 军事设施的接地电阻要求 |
2.5 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 |
2.5.1 三极直线法 |
2.5.2 三极三角形法 |
2.5.3 钳形法 |
2.6 检测的误差理论 |
2.6.1 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 |
2.6.2 检测数据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精确度 |
2.6.3 误差的来源 |
2.6.4 修正值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防雷接地检测方法及误差的分析研究 |
3.1 影响检测环境的因素 |
3.1.1 天气因素的影响与季节系数 |
3.1.2 土壤的影响 |
3.2 防雷检测流程、方法和要点分析 |
3.2.1 新建建筑物的一般检测流程和要点 |
3.2.2 定期检测项目的一般流程和要点 |
3.2.3 防感应雷装置的检测要点分析 |
3.2.4 特殊检测环境下的代替检测方法应用 |
3.3 检测数据的处理 |
3.4 防雷接地检测误差的产生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 |
3.4.1 防雷接地检测非人为误差的产生原因 |
3.4.2 防雷接地检测人为误差的产生原因 |
3.5 减小检测误差产生的处理方法 |
3.5.1 减小非人为误差的方法 |
3.5.2 减小人为误差的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雷检测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的编写环境 |
4.1.1 工作流管理系统 WFMS |
4.1.2 编程语言和数据库 |
4.2 软件设计的总体需求分析 |
4.2.1 系统的整体 E-R 模型 |
4.2.2 工作流的基本需求 |
4.2.3 检测数据处理模块的基本需求 |
4.2.4 数据表及表间关系分析 |
4.3 软件设计的实现 |
4.3.1 系统流程的设定 |
4.3.2 数据表设置和数据格式分析 |
4.4 防雷检测数据处理软件模块的功能设计 |
4.4.1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与数据录入 |
4.4.2 防雷检测数据处理的主要功能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物防雷工程接地检测实例分析 |
5.1 建筑物及周边的整体情况 |
5.1.1 建筑物概况 |
5.1.2 建筑物检测前的现场勘察 |
5.1.3 天气环境确定和土壤电阻率的测量 |
5.2 建筑物防雷接地检测的实施 |
5.2.1 防直击雷装置检测 |
5.2.2 防雷电波侵入措施检测 |
5.3 检测数据的处理及结果报告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地市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建设工程检测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1.2.1 发达国家及地区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概括 |
1.2.2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概括 |
1.3 我国地市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市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能力规划及建设研究 |
2.1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条件基本要求 |
2.2 检测项目规划 |
2.2.1 建设工程检测分类标准介绍 |
2.2.2 常用建设工程检测主要项目及参数介绍 |
2.2.3 检测项目及参数的规划原则 |
2.3 ZJ 市检测站检测能力规划及建设情况 |
2.3.1 ZJ 市检测站主要检测项目及参数 |
2.3.2 检测人员 |
2.3.3 检测设备 |
2.3.4 检测场所 |
2.3.5 检测管理信息系统 |
2.3.6 检测管理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市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场所规划与建设研究 |
3.1 检测机构实验室规划设计基本程序 |
3.1.1 概念设计阶段 |
3.1.2 大纲设计阶段 |
3.1.3 细节设计阶段 |
3.2 检测机构实验室功能设计的基本要求 |
3.2.1 实验室总体功能设计 |
3.2.2 实验室功能设计的一般要求 |
3.3 检测机构实验室系统工程建设规划 |
3.3.1 安全和防护系统 |
3.3.2 空气调节和通风系统 |
3.3.3 给水排水系统 |
3.3.4 供配电系统 |
3.3.5 建筑智能化系统 |
3.4 ZJ 市建筑工程检测站各类实验室及辅助用房建设设计 |
3.4.1 材料力学试验室 |
3.4.2 化学分析室 |
3.4.3 室内环境室 |
3.4.4 门窗三性试验室 |
3.4.5 防水材料试验室 |
3.4.6 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室 |
3.4.7 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试验室 |
3.4.8 混凝土、砂浆标准养护室 |
3.4.9 无机材料加工室 |
3.4.10 档案资料室 |
3.4.11 学术会议室 |
3.4.12 网络监控室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市级建设工程检测机构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研究 |
4.1 ZJ 市检测站人才队伍的结构建设和培养 |
4.1.1 检测人才队伍的建设 |
4.1.2 检测管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
4.2 ZJ 市检测站主要岗位及其职责的确定 |
4.2.1 主要岗位的确定 |
4.2.2 主要人员岗位条件及职责 |
4.3 ZJ 市检测站主要岗位人力资源的确定 |
4.3.1 各主要岗位人员的基本要求及数量的确定 |
4.3.2 主要检测人员的基本要求及数量的确定 |
4.3.3 检测人员培训要求 |
4.4 ZJ 市检测站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 |
4.4.1 绩效管理的目的 |
4.4.2 绩效管理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级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研究 |
5.1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 |
5.1.1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依据 |
5.1.2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
5.1.3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功能和要求 |
5.1.4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的步骤 |
5.2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体系的运行 |
5.2.1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试运行 |
5.2.2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正式运行 |
5.2.3 检测机构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检验方法 |
5.3 ZJ 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
5.3.1 ZJ 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 |
5.3.2 ZJ 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管理体系的整体构成 |
5.3.3 ZJ 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农村公路质量管理体制及运行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农村公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1.1.1 公路交通网在农村运输网中的地位 |
1.1.2 农村公路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
1.1.3 农村公路建设的作用 |
1.2 农村公路建设现状分析 |
1.2.1 中国公路的总需求量分析 |
1.2.2 我国公路建设现状与发展 |
1.2.3 农村公路的发展措施 |
1.3 农村公路建设的特点分析 |
1.3.1 道路等级低 |
1.3.2 建设周期短 |
1.3.3 建设资金短缺 |
1.3.4 建设各参与方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
1.3.5 工程管理难度大 |
1.3.6 建设数量多、规模大 |
1.3.7 实行分片管理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管理的理论原理 |
2.1 工程质量监督的作用 |
2.1.1 工程质量定义 |
2.1.2 我国建设监督机制的演进 |
2.1.3 工程质量的政府监督管理 |
2.2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理论原理 |
2.2.1 系统工程原理 |
2.2.2 控制论原理 |
2.2.3 工程质量控制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机制 |
3.1 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管理 |
3.1.1 建设目标与组织机构 |
3.1.2 项目计划与资金管理 |
3.2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实施 |
3.3 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
3.3.1 施工管理 |
3.3.2 工程监理与质量监督 |
3.4 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成本与质量评定分析 |
3.4.1 农村公路质量成本分析 |
3.4.2 最佳成本与质量工程的经济模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公路质量监督模式的研究 |
4.1 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的目标和原则 |
4.1.1 公路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分析 |
4.1.2 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的目标和原则 |
4.2 监督的组织与程序 |
4.2.1 质量监督的组织及程序 |
4.2.2 质量监督的程序 |
4.2.3 工程质量的检测与评定 |
4.3 质量监督工作 |
4.3.1 政策与造价支持 |
4.3.2 对监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
4.3.3 施工阶段质量监督要点与措施要求 |
4.4 小结 |
第5章 农村公路质量监督模式运行及效果分析 |
5.1 运行 |
5.2 质量抽查情况 |
5.2.1 现场踏看 |
5.2.2 实测数据 |
5.3 分析 |
5.3.1 实测数据分析 |
5.3.2 路况分析 |
5.4 基于质量监督运行模式下的措施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基本结论 |
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电梯的发展及对检测工作的新要求(论文参考文献)
- [1]电梯检验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J]. 张亮. 中国标准化, 2018(08)
- [2]质量管理系统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的应用[J]. 庄淑淳. 中国标准化, 2018(08)
- [3]云闪监测与防雷接地检测系统研究及应用软件设计[D]. 黄荫明.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4]地市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建设与运营管理研究[D]. 黎文雄.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5]农村公路质量管理体制及运行模式的研究[D]. 孙威期. 湖南大学, 2008(09)
- [6]电梯控制柜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 田翔,李志梅. 机电工程技术, 2005(12)
- [7]电梯的发展及对检测工作的新要求[J]. 李向东. 劳动保护, 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