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ERN的实验澄清了CP破坏的起源(论文文献综述)
彭海平,郑阳恒,周小蓉[1](2020)在《中国超级陶粲装置》文中提出在粒子物理研究领域,陶粲能区具有独特的性质、丰富的前沿物理课题和重大的科学发现潜力,是该领域重点关注的能区之一。为了使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继续引领世界,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科学家提出建设一台新一代的正负电子对撞机——超级陶粲装置。新一代的超级陶粲装置的设计亮度大于0.5×1035cm-2s-1,对撞的质心能量覆盖2—7 Ge V,相关性能比当前正在运行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有大幅度的提升。该装置将为探索宇宙中正反物质的不对称性(CP破缺)、深入研究强子内部结构及非微扰强相互作用本质、寻找奇异物质和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现象等前沿重大课题提供关键平台。陶粲装置的预研和建设对我国现有已掌握的高能加速器和探测器相关关键技术提出了重大挑战,对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战略地位。
杨晴晴[2](2020)在《《机器人与人类-“反学科”视角下机器人技术的科学和社会影响》(第二、三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次翻译实践材料选自玛丽亚·基娅拉.卡罗扎(Maria Chiara Carrozza)所着的《机器人与人类——“反学科”视角下机器人技术的科学和社会影响》(The Robot and Us:An ’An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on the Scientific and Social Impacts of Robotics)一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在第二章中,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介绍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在第三章中,作者主要介绍的是机器人技术的社会化。本书对研究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翻译实践报告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翻译任务描述,主要介绍材料来源、作者简介、作品简介和选题意义。第二部分为翻译过程描述,主要说明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以及译后审校。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主要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出发,结合案例分析翻译的难点,并对翻译技巧进行了总结梳理。第四部分为翻译实践总结,包括翻译小结以及展望。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深刻认识到翻译的不易,尤其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知识的翻译。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首先要深入了解翻译材料的相关专业知识,查阅大量相关的专业文献,确保专业术语的准确性;其次,要反复打磨译文,对译文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
陈丰之[3](2020)在《τ→Ksπvτ衰变中CP不对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P破坏(Charge-Parity Violation,CP Violation)是粒子物理学中最有趣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我们已先后在K、B、D介子系统中观测到了弱相互作用的CP破坏现象,并且,所有这些结果都可以用粒子物理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SM)中描述三代夸克混合的Cabibbo-Kobayashi-Maskawa(CKM)矩阵的单个不可约相位来解释。然而,迄今为止,我们仍然不完全清楚CP破坏的根本起源。而且,在SM的框架下由CKM机制产生的CP破坏效应太小,以致无法解释观测到的宇宙中的正-反物质不对称性。因此,深入研究CP破坏的起源、进一步寻找其它体系中的CP破坏效应将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这方面,τ轻子的半轻衰变,除了可作为干净的环境用于研究QCD的低能行为,也适合用于研究SM或超出SM的CP破坏效应。本论文将系统研究τ→KSπvτ过程衰变率以及角分布的CP不对称性。在这之前,我们首先在第2-4章简要介绍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SM、CP破坏、有效理论、色散关系等。接着,我们将专注于本论文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τ→KSπvτ过程衰变率的CP不对称性2012年BaBar实验组首次测量到了τ→KSπvτ过程衰变率的CP不对称性,并发现测量结果与SM预言值之间存在2.8σ的偏差。基于这一现象,我们将在第5章对τ→KSπvτ过程进行详细的唯象研究,并重点讨论这一CP反常。由于实验上Ks是通过π+π-来重建的,我们通过引入reciprocal basis,对τ±→KS,Lπvτ→[π+π-]π±vτ过程进行了描述。我们的预言值与Grossman和Nir的结果一致,但与BaBar的测量值之间仍然存在2.8 σ的偏差。鉴于这个偏差可能来自于新物理(New Physics,NP)的贡献,我们分别在模型无关的框架下以及leptoquark模型下对该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由于非零的直接CP破坏只能通过矢量和张量算符之间的干涉项产生,因此Kπ张量形状因子在这里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此,我们首次给出了 Kπ张量形状因子的色散表示形式,其中形状因子的相位是在共振态手征理论下得到的,同时这个形式也满足形状因子所需的解析性和幺正性。数值结果表明,当只加入τ→KSπ-vτ衰变分支比的限制时,在模型无关的框架下,即使在1σ误差范围内也有参数空间可以同时解释测量到的CP反常;但是,由于leptoquark模型中标量与张量算符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该模型只能在2 σ的误差范围内微小的边界处可以同时解释测量到的CP反常。然而,即使我们不加入其它更强的限制,例如基于轻子味普适性假设下K介子的纯轻(半轻)衰变,以及基于弱电能标以上的相互作用应满足的SU(2)不变性对中子电偶极矩(electric dipole moment,EDM)以及D0-D0混合的限制等,而仅仅考虑τ→KSπ-vτ的分支比和不变质量谱的联合限制后,这些允许的空间也已经被排除掉。因此,无论在模型无关的框架下还是在leptoquark模型下,我们都不能解释BaBar实验测量到的CP不对称性。τ→KSπvτ过程角分布的CP不对称性受到第5章研究的启发,我们将在第6章中指出,K0-K0混合的CP破坏效应不仅可以引起τ→KSπvττ过程衰变率的CP不对称性,还可以引起同一过程角分布的CP不对称性。当把K0-K0混合的CP破坏效应考虑进来之后,我们首次指出,即使仅在SM框架内,我们也可以在τ→KSπvτ过程的角分布中观测到非零的CP不对称性。虽然我们的预言值低于当前Belle实验的探测灵敏度O(10-3),但是随着Belle-Ⅱ实验的开启,预期可以获得的50 ab-1的数据样本将把探测灵敏度提升√70倍,因此我们预计这些预言值可以在将来的Belle-Ⅱ实验上被探测到。
岳小琪[4](2019)在《13Cr马氏体不锈钢CO2腐蚀机理及产物膜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在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集输过程中,CO2腐蚀往往引起油气田井下管柱和地面管线的腐蚀失效,给油气产成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13%Cr含量的马氏体不锈钢由于兼具良好的耐蚀性、经济性和力学性能,是目前高温高压高含CO2超深油气井等苛刻深地开发中的重要管材类型。但随着非常规油气开发和超深井开发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生产方式的复杂性,给马氏体不锈钢的安全应用带来极大挑战。国内外陆续出现超级13Cr不锈钢管柱腐蚀断裂失效案例,对于马氏体不锈钢在高温(150~200℃)高CO2分压(2.7~28.5 bar)条件下的钝化膜-腐蚀产物膜形成转化机制、局部腐蚀行为、应力腐蚀开裂(SCC)敏感性等研究仍十分有限,亟待通过系统研究澄清相关机理。本文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高温高压电化学测试系统、高温高压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机等模拟高温高压CO2腐蚀工况,以腐蚀时间为主轴,以温度、CO2分压、流动条件、外加载荷等为变量,结合多种材料微观和表面分析表征方法,研究了 13Cr马氏体不锈钢和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钝化膜结构、腐蚀产物形成演化机制及其对局部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影响。首先明确了 13Cr型马氏体不锈钢在高温高CO2条件下的钝化膜结构特点及其向腐蚀产物膜转变的机制。在CO2腐蚀环境下,温度由90℃升高至200℃,超级13Cr不锈钢由钝化态转变为活化态,表面由富Cr的非晶态钝化膜转变为以FeCr2O4纳米晶为主的腐蚀产物膜。腐蚀产物膜由不均匀分布的内层FeCr2O4和沉淀堆积形成的外层FeCO3晶体构成。进而明确了 13Cr马氏体不锈钢在200℃不同CO2分压下的腐蚀产物膜结构特点。CO2分压低于6.5 bar时,腐蚀产物主要由FeCr2O4纳米晶构成,其生成过程受电荷转移控制,膜层致密且具有良好保护性。CO2分压超过15.4 bar时,腐蚀产物主要为沉积控制形成非晶体态Cr(OH)3,膜层更厚且保护性显着降低。其次,利用聚焦离子束(FIBs)结合透射电镜(TEM)精细表征腐蚀产物膜,揭示了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中Ni元素在CO2腐蚀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在90℃的较低温度下或1bar的较低CO2分压条件下,Ni元素连续分布于产物膜底层,与Cr2O3/FeCr2O4为主的产物膜共同起到耐蚀作用。在200℃和28.5bar的高CO2分压条件下,未溶解的富Ni残余奥氏体相分散于以Cr(OH)3为主的腐蚀产物膜中,Ni元素无法形成连续屏障,影响了耐蚀性能。再次,研究了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高温腐蚀产物的形成和演变对局部腐蚀的影响。2.7bar CO2分压下,静态条件下形成的以不均匀分布的FeCr2O4为主的腐蚀产物,是导致局部腐蚀形核的关键因素。而在一定的介质流动条件下,内层FeCr2O4腐蚀产物膜生长更加均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局部腐蚀敏感性。在28.5 bar CO2分压下,FeCO3晶粒在Cr(OH)3内层膜表面的形核是诱发局部腐蚀的重要因素,流动条件推迟了外层FeCO3的形成,降低了局部腐蚀敏感性。最后,研究了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高温腐蚀产物膜的组成和结构对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在15.4bar CO2分压下,随环境温度的增加,腐蚀产物膜中相对疏松的FeCO3比例增加,导致膜增厚,且FeCO3/Cr(OH)3相界增加,为介质中Cl-的扩散提供了更多途径,在腐蚀产物膜损伤破裂时更易造成基体局部腐蚀蚀坑和裂纹形核。
施郁[5](2019)在《规范理论一百年(下)》文中研究说明1918至1919年的一个错误理论开启了一个伟大征程,导致描述自然界三种基本力的理论框架,以及很多重要的物理学和数学成就。为这一征程做出贡献的很多物理学家与数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或者菲尔兹奖和阿贝尔奖。
程守华[6](2019)在《基于量子场论的非充分决定性论题反思——以发散问题两种解决方案的哲学争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量子场论中重正化理论的哲学研究引发了关于非充分决定性论题的讨论,文章通过分析结构实在论就此问题的认识论的、方法论的和本体论的观点,说明了实在论者对科学理论体系构造过程的合理性辩护,需要建立在历史、逻辑和整体语境化的基础之上;通过对非充分决定性论题的消解来厘清了物理学理论和经验之间的关系。
程伟[7](2019)在《标量模型下的宇宙学暴胀、电弱相变与暗物质》文中研究指明迄今为止,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简称SM)在描述自然界中的强、弱和电磁相互作用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由于SM的不完整性使得它还不能处理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中的诸多疑难,如宇宙视界问题与平坦性问题、宇宙重子数不对称以及暗物质的存在等。人们发现如果在宇宙热大爆炸前加入一个暴胀时期就可以解释宇宙视界问题、平坦性问题以及宇宙微波背景(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简称CMB)观测到的宇宙大尺度结构。在宇宙演化过程中要产生重子数不对称,需满足萨哈洛夫所提出的三个限制条件:1)重子数(B)破缺;2)C和CP对称性破缺;3)偏离热平衡态。在电弱重子产生机制下,其中的第三个限制条件可以由强一阶电弱相变(Strong First Order Electroweak Phase Transition,简称SFOEWPT)来实现。超越粒子物理SM的新物理的引入可以在实现宇宙学暴胀解释的同时避免理论的真空稳定性、微扰性和幺正性问题。同时,为实现SFOEWPT同样需要对SM进行延拓,原因是虽然在SM框架下可以实现SFOEWPT,但需要求希格斯质量不超过80GeV,而这与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实验结果矛盾。本文旨在利用基于实标量、复标量拓展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对宇宙学暴胀、SFOEWPT以及暗物质(Dark Matter,简称DM)同时进行研究,从而加深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本文率先讨论了基于实标量场拓展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为此,在标准模型基础上,我们引入了满足O(N)整体对称性的N个实标量粒子。直到暴胀能标,稳定性、微扰性和幺正性所允许的输入参数区域范围会随着N的增大而变窄。研究表明如果引入的满足O(N)对称性的实标量粒子不能成为暗物质候选者,它的质量在暴胀可行参数区域将会被CEPC、ILC和FCC-ee实验限制在TeV能标上;电弱精确观测量对引入的标量个数限制会使SFOEWPT失效。当N个标量所满足的O(N)对称性自发破缺成O(N-1)对称性,剩余的N-1成为戈德斯通粒子,这可以充当赝中微子或通过非微扰引力效应获得质量,从而导致暗辐射。在这种情况下,一步或两步SFOEWPT可以发生在暴胀可行的(不会出现稳定性、微扰性和幺正性问题)参数区域内。在希格斯精确测量和电弱精确观测量约束下,戈德斯通粒子的数量同时也受到可观测到的暴胀现象的限制。戈德斯通粒子的数量与SFOEWPT的关系取决于相变的类型。将来可能的高能物理实验平台如CEPC、ILC和FCC-ee将会对引入的希格斯与标准模型希格斯的混合角带来限制,并有可能同时检验慢滚暴胀和SFOEWPT。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利用复标量单态扩展的SM同时实现宇宙学暴胀、SFOEWPT和暗物质的可能性。在复标量模型的势能中引入一个实的μb2质量项,当U(1)整体对称性破缺时,S→eiαS,该模型的实部将与SM希格斯耦合,赝标量将被作为暗物质候选者。基于该模型的四个独立参数,可表示出三个耦合常数λs、λh以及λhs。在复标量模型下,本文计算了满足慢滚暴胀条件和宇宙学观测量(标量谱指数、张标比和标量波动振幅)限制的暴胀能标处的耦合常数参数空间,并利用重整化群方程进一步得到其在电弱能标处的数值。利用有限温有效势的方法,本文研究了复标量模型下的SFOEWPT中两步模式的耦合常数空间。我们发现SFOEWPT的可行参数空间全部落在了宇宙学暴胀的可行参数空间之中。本文还讨论了暗物质遗迹密度,发现当前的暗物质遗迹密度也在他们重合的参数空间之中。由于希格斯窗口的暗物质-核子散射振幅的抵消使得赝标量能够在任意质量区域解释暗物质,从而避免了最强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XENON1T对参数的限制。本文的研究表明,基于复标量扩展的SM模型可以同时解释宇宙学暴胀、SFOEWPT和暗物质的候选。
程守华[8](2019)在《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文中提出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在国内属于空白领域。国际上近十年,量子场论的哲学研究逐渐如火如荼,集中在实在论和反实在论在微扰论的重正化技巧的哲学解释上,解决发散困难的多种理论构造上的竞争关系,定域性和非定域性的关系上。本文就以上几方面撰写了量子场论的发展简史、概念体系和数学形式以及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历史传统带来的哲学见解,进而构筑语境实在论的量子场论哲学。并创新性的提出模态实在和结构实在融合基础上的跨语境共享共生实在论。论文运用了逻辑方法、实验证实方法和语境方法。绪论介绍了国际上量子场论实在论的研究状况。主要就关系实在论、要素实在论、实体实在论、结构实在论和语义研究的特征进行综述。并简介了数学和经验之间的多样化层次性的冲突。第一章就发散困难引起的非充分决定性论题进行语境实在论的解释,指出次论题的本质是数学和经验的关系问题。第三章,继续第二章的数学和经验之间的表征关系指出,定域性难题,数学表征物理研究对象的表征是根本难题。第四章,运用模态逻辑和模糊模态逻辑指出物理世界的动态性。第五章,指出量子拓扑场论是对定域性和非定域性难题的多样数学进路的统一,第六章给出跨语境的实在论解释。结束语提出跨语境共享共生实在论,为人机共生、人机交互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哲学理论解释。为实在论提出一元论的辩护。本文的理论创新是,首次提出跨语境共享共生实在论,给出物质和意识统一的数学统一和逻辑统一表述。方法论创新:全面移植语境方法论到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中。社会科学技术应用价值创新:为当今的量子计算机的设计新材料的量子计算的数学计算指出新的出路。
陈明水,李衡讷,李玉峰,吕晓睿,阮曼奇,周宁[9](2019)在《2018年粒子物理学热点回眸》文中认为自从文明诞生之日起,人类便一直在探寻这个世界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它又是以怎样的规律运转的。3000多年前的古中国,人们曾经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这5种元素组成。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了物质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猜测。1802年约翰·道尔顿正式提出所有物质是由
陈明水,李衡讷,李玉峰,吕晓睿,阮曼奇,周宁[10](2019)在《2018年粒子物理学热点回眸》文中研究指明粒子物理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相互作用的前沿学科。从希格斯物理、新物理寻找、中微子物理、暗物质寻找、新强子态和强作用力机制研究、以及未来对撞机研究等方面回顾了2018年粒子物理学取得的重大进展及突破。
二、CERN的实验澄清了CP破坏的起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ERN的实验澄清了CP破坏的起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超级陶粲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陶粲能区实验装置 |
3 超级陶粲装置介绍 |
3.1 加速器概述 |
3.2 探测谱仪概述 |
(1)内径迹探测器 |
(2)外径迹探测器 |
(3)粒子鉴别器 |
(4)电磁量能器 |
(5)超导磁铁 |
(6)缪子探测器 |
4 中国超级陶粲装置重要物理展望 |
4.1 QCD和强子物理 |
4.1.1 强子与奇特强子态 |
4.1.2 QCD的精确测量 |
4.2 味物理和CP破缺 |
4.2.1 CKM矩阵元的精确测量 |
4.2.2 CP破坏 |
4.3 新物理寻找 |
5 总结 |
(2)《机器人与人类-“反学科”视角下机器人技术的科学和社会影响》(第二、三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翻译任务描述 |
1.1 翻译材料来源 |
1.2 作者简介 |
1.3 作品简介 |
1.4 选题意义 |
2 翻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原文阅读与分析 |
2.1.2 翻译方法 |
2.1.3 翻译辅助工具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审校 |
3 翻译案例分析 |
3.1 词汇翻译 |
3.1.1 专业术语 |
3.1.2 词义选择 |
3.1.3 词义引申 |
3.2 句法翻译 |
3.2.1 比较句的翻译 |
3.2.2 定语从句的翻译 |
3.2.3 长难句的翻译 |
3.3 语篇翻译 |
3.3.1 连接 |
3.3.2 指代 |
4 翻译实践总结 |
4.1 翻译小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原文 |
附录B 译文 |
附录C 术语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τ→Ksπvτ衰变中CP不对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电弱规范理论 |
2.2 CP破坏 |
2.2.1 电荷共轭,宇称反演,时间反演 |
2.2.2 量子场论中的C,P,T对称变换 |
2.2.3 中性介子系统 |
2.2.4 reciprocal basis |
2.2.5 CP破坏的分类 |
2.2.6 CP不对称性 |
第三章 有效理论 |
3.1 经典力学中的有效理论 |
3.2 弱有效理论 |
3.3 有效场论 |
3.4 手征微扰理论 |
3.4.1 量子色动力学 |
3.4.2 手征对称性 |
3.4.3 自发对称性破缺 |
3.4.4 手征微扰理论 |
3.4.5 次领头阶手征拉氏量 |
3.5 共振态手征理论 |
3.5.1 QCD的大N_C展开 |
3.5.2 共振态手征理论 |
第四章 色散关系 |
4.1 色散关系的推导 |
4.2 S矩阵与散射 |
第五章 在SM和超出SM框架下τ→K_Sπv_τ衰变的CP不对称性 |
5.1 引言 |
5.2 在SM框架下τ→K_Sπv_τ过程衰变率的CP不对称性 |
5.3 包含NP贡献时τ→K_Sπv_τ衰变 |
5.3.1 模型无关的分析 |
5.3.2 标量LQ方案下的分析 |
5.4 τ→K_Sπv_τ衰变的Kπ形状因子 |
5.4.1 对矢量和标量形式因子的简要回顾 |
5.4.2 Kπ张量形状因子的计算 |
5.4.2.1 在含张量源χPT中最低手征阶的结果 |
5.4.2.2 在RχT下包含spin-1共振态的贡献 |
5.4.2.3 张量形状因子的色散表示 |
5.5 数值结果与讨论 |
5.5.1 模型无关框架下的结果 |
5.5.2 标量LQ方案下的结果 |
5.5.3 来自其它观测量及过程的限制 |
5.6 小结 |
第六章 τ→K_Sπv_τ衰变过程角分布的CP不对称性 |
6.1 引言 |
6.2 在τ→K_Sπv_τ衰变中的CP破坏的角观测量 |
6.3 τ~-→(?)~0π~-v_τ衰变的角分布 |
6.4 数值结果与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1 Kπ矢置和标量形状因子的色散表示 |
附录2 数值输入 |
附录3 手征理论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 |
致谢 |
(4)13Cr马氏体不锈钢CO2腐蚀机理及产物膜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2 马氏体不锈钢CO_2腐蚀研究现状 |
2.2.1 马氏体不锈钢的开发与应用 |
2.2.2 合金元素对马氏体不锈钢耐蚀性影响 |
2.2.3 马氏体不锈钢抗CO_2腐蚀机理 |
2.2.4 马氏体不锈钢在极端性环境因素下的CO_2腐蚀 |
2.3 马氏体不锈钢在高温高CO_2分压下产物膜形成机制 |
2.3.1 高温高CO_2分压下产物膜短期反应机制 |
2.3.2 高温高CO_2分压下产物膜长期反应机制 |
2.3.3 流速对高温腐蚀产物膜的影响 |
2.4 马氏体不锈钢在高温高CO_2分压下的SCC |
2.5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 |
3 马氏体不锈钢高温高压CO_2腐蚀热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法 |
3.3 Fe基体在200℃Cl~--H_2O-CO_2体系下的热力学分析 |
3.4 Cr基体在200℃Cl~--H_2O-CO_2体系下的热力学分析 |
3.5 0.88Fe-0.12Cr基体在200℃Cl~--H_2O-CO_2体系下的热力学分析 |
3.6 小结 |
4 13Cr马氏体不锈钢高温高压下腐蚀产物膜形成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4.2.1 材料及溶液 |
4.2.2 高温高压浸泡试验 |
4.2.3 高温腐蚀产物成分与结构分析 |
4.3 13Cr马氏体不锈钢高温腐蚀产物膜在不同CO_2分压下的特性 |
4.4 低CO_2分压下13Cr马氏体不锈钢腐蚀产物膜的形成和演化 |
4.5 高CO_2分压下13Cr马氏体不锈钢腐蚀产物膜的形成和演化 |
4.6 13Cr马氏体不锈钢高温腐蚀产物膜形成机制 |
4.6.1 13Cr马氏体不锈钢高温腐蚀初期机制 |
4.6.2 13Cr马氏体不锈钢高温腐蚀短期机制 |
4.6.3 13Cr马氏体不锈钢高温腐蚀稳定期机制 |
4.7 小结 |
5 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高温高压下腐蚀产物膜形成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5.3 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钝化膜特性 |
5.4 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高温产物膜特性 |
5.5 温度对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产物膜形成机制的影响 |
5.6 CO_2分压对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产物膜形成机制的影响 |
5.7 小结 |
6 腐蚀产物膜与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局部腐蚀相关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6.3 低CO_2分压下腐蚀产物膜的形成和演化对局部腐蚀的影响 |
6.4 高CO_2分压下腐蚀产物膜的形成和演化对局部腐蚀的影响 |
6.5 高温腐蚀产物膜形成机制对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局部腐蚀影响 |
6.6 小结 |
7 腐蚀产物膜与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SCC相关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7.3 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SCC敏感性 |
7.4 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钝化钝化特性对SCC敏感性的影响 |
7.5 超级13Cr马氏体不锈钢产物膜特性对SCC敏感性的影响 |
7.6 小结 |
8 结论 |
9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规范理论一百年(下)(论文提纲范文)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与杨—米尔斯理论的复兴 |
实验赋予规范理论生命 |
诺贝尔奖获奖演讲中的杨—米尔斯理论 |
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 |
规范理论与数学 |
规范理论的美与真 |
(6)基于量子场论的非充分决定性论题反思——以发散问题两种解决方案的哲学争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量子场论语境下的非充分决定性论题的提出 |
(一) 重正化方案 |
(二) 公理化方案 |
(三) 发散问题与非充分决定性 |
二发散困难语境下量子场论的非充分决定性论题的分析 |
(一) 本体论上的非充分决定性 |
(二) 语义学上的非充分决定性 |
(三) 方法论上的非充分决定性 |
三结构实在论对非充分决定性论题的回应 |
(一) 本体论上的回应 |
(二) 语义学上的回应 |
(三) 方法论上的回应 |
结束语 |
(7)标量模型下的宇宙学暴胀、电弱相变与暗物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早期宇宙学现象 |
2.1 宇宙学暴胀 |
2.1.1 标准宇宙学三大疑难 |
2.1.2 暴胀对三大疑难的解释 |
2.1.3 暴胀理论的检验 |
2.2 重子生成 |
2.3 暗物质 |
2.3.1 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
2.3.2 暗物质理论简介 |
2.3.3 暗物质的探测 |
3 实标量模型下的宇宙学暴胀、电弱相变与暗物质 |
3.1 模型与限制 |
3.1.1 O(N)对称性下的实标量暗物质模型 |
3.1.2 O(N→N-1)对称性下的实标量暗物质模型 |
3.1.3 理论限制 |
3.1.4 Higgs精确测量限制 |
3.2 宇宙学暴胀 |
3.2.1 O(N)对称性下的Higgs窗口暴胀动力学 |
3.2.2 O(N→N-1)对称性下的Higgs窗口暴胀动力学 |
3.3 电弱相变 |
3.3.1 O(N)对称性下的强一阶电弱相变 |
3.3.2 O(N→N-1)对称性下的强一阶电弱相变 |
3.4 暗物质与暗辐射 |
3.5 数值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复标量模型下的宇宙学暴胀、电弱相变与暗物质 |
4.1 U(l)整体对称性破缺的复标量暗物质模型 |
4.2 复标量模型下的暴胀动力学 |
4.3 电弱相变 |
4.3.1 复标量模型下高温有效势 |
4.3.2 复标量模型下相变模式-强一阶电弱相变 |
4.3.3 复标量模型下临界温度与临界场计算 |
4.4 复标量模型下的暗物质 |
4.4.1 暗物质遗迹密度 |
4.4.2 暗物质-核子散射 |
4.5 数值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一圈重整化群方程 |
B 电弱相变 |
C O(N)对称性下的暗物质计算方法 |
D 场依赖的质量和热质量 |
E 暗物质湮灭截面 |
F 博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G 博士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H 博士期间参加的学术交流活动 |
I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选题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国外研究现状 |
4.论文思路 |
5.应用价值 |
6.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量子场论发展简史、概念体系和数学形式体系 |
1.1 量子场论的发展历史 |
1.1.1 量子场论的发展脉络 |
1.1.2 量子场理论经验预言: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 |
1.1.3 量子场论的数学语言:拉格朗日函数 |
1.1.4 结语 |
1.2 三种数学形式 |
1.2.1 三种通往量子场论的数学途径 |
1.2.2 量子场论的数学竞争与走向 |
1.3 量子场论的概念体系 |
1.3.1 “场粒二象性” |
1.3.2 “一次量子化”与“场量子化” |
1.3.3 重整化 |
1.3.4 真空或基态 |
1.3.5 拓扑斯和量子拓扑 |
1.4 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主要观点 |
1.4.1 实体实在论 |
1.4.2 多维度的量子场论实在论 |
1.4.3 自然主义的实在论 |
1.4.4 实践整体下的语境实在论 |
1.4.5 结语 |
第二章 重整化技巧的语境分析 |
2.1 重整化理论的历史和概念基础 |
2.1.1 临界现象中的物理洞见:重整化群方程的定点解 |
2.1.2 度规不变性和重整化群方法 |
2.2 重整化技巧的数学形式 |
2.2.1 重整化技巧及语境 |
2.2.2 不同结构的重整化语境 |
2.2.3 重整化群的构造及其语境 |
2.2.4 重整化技巧的经验性 |
2.2.5 小结 |
2.3 重整化与非充分决定性命题 |
2.3.1 量子场论语境下的非充分决定性论题的提出 |
2.3.2 量子场论的非充分决定性内涵 |
2.3.3 量子场论的非充分决定性症结 |
2.3.4 结构实在论的回应 |
2.3.5 小结 |
第三章 可能世界、模态及代数量子场论 |
3.1 量子场论的模态解释 |
3.1.1 Dieks的量子场论的模态解释 |
3.1.2 移植量子力学的模态解释 |
3.1.3 分离性和退相干的模态解释 |
3.2 Rob Clifton 的量子场论的模态解释 |
3.2.1 量子力学模态解释 |
3.2.2 模态解释的非原子版本和原子版本 |
3.2.3 联合概率解释 |
3.3 量子场论的模态解释的方法论特征 |
3.3.1 对量子力学模态解释的继承和发展 |
3.3.2 两种定域方法的局限性 |
3.3.3 模态解释的实在论特征 |
3.3.4 小结 |
第四章 非定域性论题的语境论分析 |
4.1 非定域性论题的起源 |
4.1.1 产生语境:非相对论量子力单个粒子系统的玻恩概率解释 |
4.1.2 解释语境:量子场论的模定域 |
4.1.3 非定域论题的本质 |
4.1.4 “真空极化”与拓扑分裂 |
4.1.5 非定域性论题的意义 |
4.2 模态逻辑与模糊概念分析的语境模型 |
4.2.1 语境模型 |
4.2.2 模态逻辑 |
4.2.3 总结 |
第五章 量子拓扑与量子逻辑和实在的跨语境追踪的表征 |
5.1 量子场论的数学统一:量子拓扑 |
5.1.1 意识的量子拓扑表征 |
5.1.2 量子场论中的拓扑量子计算 |
5.1.3“耗散脑”的热量子场论系统的余代数模型化拓扑形式 |
5.2 余代数和模态逻辑 |
5.2.1 余代数 |
5.2.2 余代数模态逻辑 |
5.2.3“自然计算”:量子场论的“量子拓扑”计算和“耗散脑”计算的统一 |
5.3 量子场论和量子场逻辑 |
5.3.1 拓扑斯与量子逻辑 |
5.3.2 量子拓扑学的基础结构 |
5.3.3 “局部引理”和自由格的构造 |
5.4 分形逻辑与量子逻辑的语境构造 |
第六章 量子场论的语境实在论构建 |
6.1 物理学的统一之路 |
6.1.1 物理数学和物理实验两个分支的历史走向和统一特征 |
6.1.2 语境实在的整体性和唯一性 |
6.2 代数背景中的量子场论是时空参量代数网格 |
6.2.1 定域协变态与全域几何性的模同构 |
6.2.2 大脑和意识 |
6.2.3 高维代数的拓扑量子理论与希尔伯特态语境 |
结束语:跨语境的共享共生实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2018年粒子物理学热点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 希格斯物理和新物理寻找 |
2. 中微子物理 |
3. 暗物质研究 |
4. 新强子态 |
5. 未来对撞机研究 |
6. 结论 |
(10)2018年粒子物理学热点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 希格斯物理和新物理寻找 |
2 中微子物理 |
3 暗物质研究 |
4 新强子态 |
5 未来对撞机研究 |
6 结论 |
四、CERN的实验澄清了CP破坏的起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超级陶粲装置[J]. 彭海平,郑阳恒,周小蓉. 物理, 2020(08)
- [2]《机器人与人类-“反学科”视角下机器人技术的科学和社会影响》(第二、三章)翻译实践报告[D]. 杨晴晴. 郑州大学, 2020(04)
- [3]τ→Ksπvτ衰变中CP不对称的研究[D]. 陈丰之.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13Cr马氏体不锈钢CO2腐蚀机理及产物膜特性研究[D]. 岳小琪. 北京科技大学, 2019
- [5]规范理论一百年(下)[J]. 施郁. 科学, 2019(04)
- [6]基于量子场论的非充分决定性论题反思——以发散问题两种解决方案的哲学争议为例[J]. 程守华.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9(03)
- [7]标量模型下的宇宙学暴胀、电弱相变与暗物质[D]. 程伟. 重庆大学, 2019(01)
- [8]量子场论的实在论研究[D]. 程守华. 山西大学, 2019(01)
- [9]2018年粒子物理学热点回眸[J]. 陈明水,李衡讷,李玉峰,吕晓睿,阮曼奇,周宁. 现代物理知识, 2019(02)
- [10]2018年粒子物理学热点回眸[J]. 陈明水,李衡讷,李玉峰,吕晓睿,阮曼奇,周宁. 科技导报,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