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南地区新构造运动对水系、湖泊形成及演变的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金德生,乔云峰,杨丽虎,宋献方[1](2015)在《新构造运动对冲积河流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新构造运动本身及其对冲积河流的影响,可以深化地貌学理论、沉积旋回复杂性假设等的认识,也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将活动构造作为新构造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回顾了新构造运动对冲积河流影响,并提及新构造运动本身的研究进展。控制流域水系格局及河流走向的研究,侧重地质学解释;新构造运动应力场的研究,深化了新构造运动机理及驱动力的探讨。三类基本缓慢新构造运动影响水系发育、河床演变、河型变化及河道冲淤,表现出复杂性、层次性、敏感性和先兆性;文章兼及河流侵蚀作用形成"新构造"的研究进展,回顾了物理模型实验研究成就及数学模拟研究端倪。进而指出:应注重该学科的交叉、渗透、综合研究与新构造快速运动方式对冲积河流影响的研究,定期进行新构造运动活跃区的升降速率、河床演变与泥沙输移的观测,进一步推进物理模型实验与数学模拟研究,并加强研究力量的协作与融合。
张配[2](2020)在《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古河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展古河道相关研究不仅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也为研究当地地理环境的演变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为旅游业、农业、国土资源、工程规划设计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服务。本文通过研究古河道及其与新构造运动之间的联系得出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第四纪以来的水系演化过程,并分析了由此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从地质环境演变的角度揭示了研究区现今恶劣生态环境产生的机理,为解决当地突出的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方向。本文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提取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的古河道信息,根据研究区内古河道的分布特征以及所识别古河道的新旧关系,再结合区域上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的特征,探讨新构造运动、水系演变及古河道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阐述研究区内新构造运动是如何控制当地第四纪以来的水系演变过程。通过研究和分析,本文主要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对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的Landsat TM影像、Landsat8 OLI影像以及Sentinel-2A影像进行数据融合、波段组合、直方图均衡化以及主成分分析等图像增强处理,并结合研究区的DEM数据生成研究区的三维立体影像,提取研究区的地表及浅埋古河道信息,建立了一套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在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提取裸露及浅埋古河道信息的遥感图像处理流程。2.依据研究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及遥感影像特征,建立起一套利用遥感影像提取古河道信息的目视解译流程,同时也形成了一套研究区的古河道解译标志体系,表现形式如下:有呈串珠状分布的现代水体如湖泊、水泡或池塘等;也有色调明显异于周围地物的不规则线状形态;还有一些古河道呈线性槽状形态且其中依然承载着现代不连续水流等。3.新构造运动在研究区水系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水系演变的控制因素之一是当地的地形地貌变化,而研究区第四纪以来的地貌形态演变又主要受控于新构造运动,因此得出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是主导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水系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区新构造运动特征主要表现为火山的强烈活动与断块的差异性升降运动,通过对研究区新构造运动特征的分析及其与水系演变和古河道之间关系的探讨,确认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第四纪以来的水系分布依次经历了早更新世中期至中更新世末期的向心状古大湖(由松辽断陷盆地持续下降、盆地周围的山地缓慢抬升造成)、晚更新世时自北向南贯穿的外流大河(由于松辽分水岭和松辽平原受新构造运动的控制不同步地缓慢抬升)、晚更新世以后受松辽分水岭持续抬升影响而形成的现今水系分布格局。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第四纪以来水系演变过程的研究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现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为制定相关改善措施提供指导方向。
易绍先,常凤亭[3](1985)在《藏南地区新构造运动对水系、湖泊形成及演变的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举世瞩目的喜马拉雅山和藏南广大地区自晚白垩世以来,经过挽近的构造运动,使它从浩瀚的特提斯海里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屋脊。在短期的沧桑变动中,留下了扑朔迷离的新构造遗迹,控制了藏南水系及湖泊的形成和演变。本文根据在野外收集的资料,结合卫
易绍先,常凤亭[4](1983)在《藏南地区新构造运动对水系、湖泊形成及演变的控制》文中认为举世瞩目的喜马拉雅山和藏南广大地区自晚白垩世以来,经过挽近的构造运动,使它从浩瀚的特提斯海里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屋脊。在短期的沧桑变动中,留下了扑朔迷离的新构造遗迹,控制了藏南水系及湖泊的形成和演变。本文根据在野外收集的资料,结合卫
林年丰,V.Bounlom,汤洁,卞建民[5](2005)在《松嫩平原盐碱土的形成与新构造运动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地质历史与气候-构造旋回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并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研究、揭示新构造运动对盐碱土形成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新构造运动的作用与过程为松嫩平原提供了苏打盐份的来源和搬运途径,并营造了盐份的聚集环境。苏打盐份主要富集于全新世盆地的沉降区,沉降中心为现代土壤盐碱化的重灾区。自全新世以来,由于气候的干暖化,积盐作用广泛进行,在地表1.5m深的范围内,发育多层碱土。中全新世以来,在原始的碱性草甸草原上,发育了植被和土被,形成了良好的覆盖层,它们对草原生态环境起了保护作用。自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草原的过度开发和气候干暖化,导致土地迅速盐碱化。
卢苗安[6](2007)在《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文中提出天山东段地区以其典型的盆山构造格局成为理解地处大陆腹部的新疆及中亚地区大陆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天山东段的博格达山及其两侧的准东盆地和吐哈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演变的全面综合研究,本论文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天山东段及其邻区盆山相间的大陆地质构造格局在晚古生代即已基本建立,这是古亚洲洋主体的闭合所导致的独特而复杂中亚型造山作用的结果,其后这种盆山构造格局又经历了复杂的多期演变。运用构造沉积单元分析的方法,根据13个构造层的等厚图和沉积相图等原始资料,很好地恢复了准东盆地不同时期的盆地原型,并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具不同沉积建造和构造改造特点的阶段。准东盆地原型的重建工作揭示准东盆地块次级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位处于不断的变化,尤其以吉木萨尔凹陷表现最为显着,对基底、盖层沉积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这与块体的连续旋转有关,尤其是在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的海西末期—印支期。隆、凹呈棋盘格状相间是准东地区构造格局最主要的特点。不同的构造组合还在准东地区形成了克拉美丽断裂带、奇台凸起基底深大断裂、三台凸起边界断裂和帐北断褶带等几个典型的构造样式和构造变形带,它们是准东盆地复杂构造演变的重要几何学动力学边界和应变记录。印支—燕山期在西伯利亚板块和中朝板块南北汇聚形成亚洲大陆的过程中,位于挤压前缘西端的准东地区在构造应力的集中作用和两侧以扭压变形为主的克拉美丽断裂带和博格达山前断裂带夹持下,近三角形的准东地块发生了向西的构造逃逸,逃逸前缘的挤压则形成了帐北断褶带这一大型逆冲—后冲型断展复合褶皱。至于准东逃逸构造于中晚侏罗世表现最为强烈并得以定型的原因,这可能与东部鄂霍茨克洋的最终关闭和西伯利亚板块与蒙古—华北联合板块的会聚碰撞的触发有关。根据对现今博格达造山带内出露的古生代沉积物的层序划分对比研究,重建了晚古生代以来各地史期博格达地区的古地理格局,认为可以划分为地球动力学特征完全不同的西大构造演化阶段,即海西期的古博格达陆内裂谷和印支期以来近周期性复活再隆的(古)博格达板内造山带。海西期博格达地区的沉积层序结构特征与世界典型裂谷沉积体系组成及其三维展布模型相类似,自下而上逐渐由滨浅海相火山喷发—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过渡为深水海盆复理石建造至顶部的海陆交互相—近海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完整地记录了古博格达裂谷从初始断陷→强裂陷→收缩的演化历程。古博格达裂谷的展布大体与今博格达山体叠合,其形态特征与世界典型的大陆裂谷也较相似,在横剖面上表现为半地堑形态,南、北两坡出现地形和沉积的分异,但具对应可比性。沿其走向裂谷可划分为极性交替、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具明显差异的乌鲁木齐—奇台一带的西段和木垒—七角井一带的东段,东西分段间以大河沿—木垒转换带为过渡。根据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向西与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没有沉积建造演化直接对应性、向东受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碰撞造山带阻截终止,裂谷启动东段比西段早、裂陷更复杂强烈等特征,论文研究认为古博格达裂谷属于碰撞谷类型,是石炭纪准噶尔—吐哈陆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强烈会聚碰撞时在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板块缝合造山带前缘形成的剪刀状开口伸入准噶尔—吐哈陆块内部的张裂。根据露头层序分析,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回返隆升形成造山带以来,博格达地区先后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这三个阶段的复活再隆及伴随的剥蚀夷平作用。从盆山耦合角度出发,论文中先后采用了盆地充填地层格架、不整合面、粗碎屑楔状体、沉积型式、水系型式、碎屑组分、沉积速率、地层磁性以及岩浆活动等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沉积响应标识反演了造山带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特征,并强调指出构造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变和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以完整横跨博格达山的鄯善—高泉达坂—木垒公路地质剖面为基础,结合沿造山带其它十余条短程横剖面的观测成果,认为现今巍峨隆起的博格达造山带构造样式总体表现为以一系列纵向大断裂(带)为骨架,不同断块自造山带轴部分带、分层分别向南北两侧逆冲叠置的双向背冲推覆构造,它和山前坳陷的脆性逆冲推覆构造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逆冲系统。上述双向背冲推覆构造是由古博格达半地堑型裂谷演化成的大型厚皮反转构造,并非简单地仅形成于晚新生代喜山运动的一期构造变形中,其主体结构构造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而在喜山运动中得到最终强化定型,是古生代末期以来博格达地区多阶段构造复活造山作用的最终记录。根据博格达造山带在挤压隆升同时往往同步叠加有走滑作用、山前盆地次级沉积中心往往具定向迁移等特征,发现博格达地区存在丰富的应变分配现象,博格达造山带地史期间多期复活造山的主导机制是构造扭压作用,因此是典型的扭压造山带,具狭窄的带状山链地貌。进一步分析并认为右行构造扭压作用是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闭合反转造山的主要机制,而燕山—喜山期则表现为左行扭压造山作用。天山东段的盆山构造格局自晚古生代开始出现以来,长期处于区域构造会聚挤压状态和板内构造环境,历了复杂的多期多旋回演化,论文将该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如下五点:1)、与板块聚散直接相关的构造作用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二、盆/山的地理展布往往长期继承而相对稳定;三、位于块体边缘的深大断裂(带)往往是制约盆山构造演化的重要变形边界条件;四、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是盆山构造演化中块体间调整与相对运动的重要形式;五、盆山构造的多期演变是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研究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特征,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演化的具体过程,更是为了认识控制这一过程尤其是多旋回复杂板内构造变形的主要因素与机制,这对进一步认识中亚及亚洲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也是极好的补充与借鉴。将论文研究区盆山构造格局的演化置于更大范围的北疆甚至更广阔的中亚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内,可以很好地帮助鉴别其主要特征及其背后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甚至进一步指导区域地质及类似构造区的地质研究。论文最后即以此法尝试着对盆山构造演化的5个不同阶段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两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结论:A、早印支期,与今类似的陆内盆山构造格局在北疆地区开始出现,在北疆及更广阔的中亚甚至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大规模的韧性走滑剪切作用及其夹持下的块体旋转作用,这些现象可能都与当时南北大陆间相对运动所导致的泛大陆巨型剪切作用有关(the Pangea megashear)。B、中侏罗世晚期,在北疆地区普遍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盆山格局变革,尤以准东地区的构造逃逸为着。已有研究多认为其动力源自亚洲大陆南缘的板块碰撞,与特提斯洋的闭合有关;但是论文作者强调指出北部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和西伯利亚板块向南的构造挤压是当时重大变革的构造驱动,根据当时在北疆—兴蒙地区有规律展布有一系列与北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Amuria板块随其间的鄂霍茨克洋闭合而发生的强烈碰撞汇聚作用具成因联系的逆冲、走滑、逃逸、岩浆活动、造山带隆升与盆地沉降等强烈复杂的构造地质现象,作者提出动力学模式认为当时在环西伯利亚地区曾发育有一个与今青藏高原相类似的古蒙古高原。
明庆忠[7](2006)在《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发育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条大河在云南西北部紧密相邻,并列南流,构成独特的纵向岭谷区,被称之为三江并流区,构成了中国西南纵向岭谷区的北部。该区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及东南部边缘,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南部、云贵高原西北部自然环境演化及青藏高原隆升对云贵高原自然环境演化影响的关键地区。 纵向岭谷区北部的河谷地貌,具有:①突出的纵向岭谷,构成了绝无仅有的三江并流奇观;②地貌相对高差大,河谷深切;③河谷地貌受地质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的控制:④流域内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多样化特征突出;⑤河谷地质地貌环境具有较强的生态脆弱性;⑥河谷支流水源多发源于高山湖泊,两岸支流河谷分布不均匀等特征。该区群山高耸、河谷深切、峡谷群聚,是横断山区及我国峡谷地貌密集分布的典型代表区。对该区河流峡谷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并着重论述了金沙江虎跳峡的成因和形成时代。认为玉龙—哈巴雪山为一相对完整的块状山体,金沙江虎跳峡的发育不是构造控制沿断裂发育的峡谷,仅用河流溯源侵蚀原因也难以取得合理的解释:虎跳峡上下段河谷层状地貌是连续分布的,说明虎跳峡上下游河谷发育是同时代的,长江第一弯是古水洛河、冲江河及古金沙江上游等河流汇流口处而非袭夺湾,虎跳峡是先成河在构造抬升背景下河流下切叠置而成。依据玉龙雪山冰川发育年代数据、丽江盆地湖相沉积年代、点苍山更新世沉积物分布及年代测定数据、河谷阶地或宽谷面哺乳动物化石的测年数据等,初步判断虎跳峡峡谷地貌形成于中更新世以来的河流深切。昆黄运动是该区地貌和水系发育的重要转型事件。 云南夷平面因受青藏高原隆升、本区活跃的新构造运动等的影响,在纵向岭谷区的北部发生了位移、解体,导致现今各地分布于不同海拔高度上,即便在同一地区,在断裂两侧其分布海拔高度也很不一致。虽然有总体分布上因受青藏高原隆升牵引带动作用而造成的自西北向东南海拔高度降低的趋势,但仍呈现出纷繁杂乱的分布格局。根据夷平面的分布及其上有无残存的早第三纪红土状风化壳的状况,提出了本区晚新生代以来存在着与青藏高原相对应的山顶面、主夷平面两期夷平面的观点。依据本区的相关沉积和与邻区的对比分析,认为山顶面大约形成于23Ma的渐新世晚期,主夷平面大约形成于上新世初,即约在3.4Ma以前,后因横断运动而导致解体。现今夷平面、相关盆地沉积、各江河多级阶地的发育均说明了纵向岭谷区北部三江并流区地貌演化也是多阶段间歇抬升的结果。 长江第一弯成因向来都有河流袭夺说,非河流袭夺(构造适应)说之争。其实,长江第一弯的形成与纵向岭谷区北部及云南水系演化息息相关。纵向岭谷区北部及云南地区水系经历了上新世末期以前的外流水系、上新世末至早更新世早
范弢[8](2008)在《云南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以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综合运用野外调研、GIS、数理模型分析、文献分析对比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叉的研究方法,对云南丽江地区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进行了重点分析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从地球系统科学、环境地质学的角度讨论了生态地质环境研究的兴起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界定了生态地质环境的内涵。从地质构造、气候、水资源、植被与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子系统等方面分析了丽江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特征。(2)研究了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隆升对丽江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演化过程及环境效应。通过对丽江拉市海湖泊沉积物磁化率等环境指标研究,近2000aBP以来丽江气候环境演化经历了5个阶段:阶段Ⅰ(2000~1480aBP)气候偏暖干;阶段Ⅱ(1480~890aBP)气候较冷湿;阶段Ⅲ(890~450aBP)气候较暖干,存在明显冷湿波动;阶段Ⅳ(450~130aBP)气候冷湿;阶段Ⅴ(130aBP以来)气候向偏暖干发展,存在冷湿波动。磁化率指标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反映拉市海流域近2000aBP以来人类活动的环境响应不断加强。第四纪以来丽江气候与植被演替显示出冷湿—暖干气候组合,代表着西南季风区气候演化的区域性特点。与第三纪以来的构造抬升相对应,滇西北金沙江水系的形成经历了上新世末期以前的外流水系阶段、上新世末期—早更新世早期的内陆河水系阶段以及早更新世晚期的现代水系发育与金沙江河谷形成阶段。探讨了长江第一湾及虎跳峡形成的“新构造”模式,认为长江第一湾及虎跳峡的形成是在第四纪多期新构造运动,导致生态地质环境变异,并叠加多期冰川作用的结果。(3)重点研究了近现代丽江生态地质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丽江大研古城生活污染导致丽江盆地地下水和漾弓江水污染加剧,盆地现有水资源仅可满足丽江城市近期和中期发展需要,而对远期保障率不高。暖干气候变化、过度抽取地下水以及水源地生态环境退化导致地下水位动态不稳定,对拉市海调水依赖性增强,古城景观水质下降和水量不足影响世界遗产地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玉龙雪山冰川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显着的响应,表现为冰川消融量增加、冰舌位置后退、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等特征。山坡地质灾害、特殊类土及地震是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强降水及城市工程扰动是地质灾害发育的两个最直接因素。森林资源低位消耗、城市建设扰动及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加速了丽江盆地周缘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恶化趋势。利用区域产业结构的总体生态环境影响指数(ⅢSNE),研究了丽江地区1992~2006年产业结构变化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自1992年以来丽江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总体上是可持续的。(4)从演化动力、演化过程及环境效应等方面探讨了第四纪以来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机制。地质构造运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是生态地质环境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第四纪以来,受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的影响,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经历了第三纪末至更新世早期、更新世中期、晚更新世以来以及全新世以来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格局。暖干气候变化和丽江社会经济发展是未来50~100年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的主要驱动力。界定了生态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及“脆弱性评价”的内涵,并以地质构造、岩性、海拔高度、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类型及覆盖率、土壤类型、水资源、地质灾害、人类活动影响及环境质量等10个评价因子构建了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了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及脆弱性分区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丽江地区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较高,玉龙雪山现代冰川区及丽江盆地是生态地质环境高脆弱区,各生态脆弱区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并指出了各脆弱区主要影响因素及环境效应。(5)利用野外调查、文献综述、模型分析以及历史对比等方法探讨了未来50年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趋势。到2050年,丽江增温1.6℃(相对1990s),人类活动成为增温的主要因素;而降水波动明显,先增后减,2030年以后呈加速减少趋势,到2050年约减少10%左右,枯水年概率增加。暖干气候导致玉龙雪山冰川融水在2020~2050左右将经历先增后减的状态,漾弓江地表径流和盆地地下水补给增加,但2050年后雪山融水逐年减少将严重威胁丽江城市水资源安全。运用DRASTIC评价方法对丽江盆地地下水评价表明,丽江盆地地下水脆弱性高,盆地边缘的岩溶水以及孔隙水易受污染。水污染加剧以及景观水质和水量不足影响丽江城市水安全,并提出丽江盆地边缘的岩溶大泉及盆地中部冰水堆积的砂砾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及承压水可作为丽江城市应急地下水源地。利用玉龙雪山区气候监测数据,运用冰川物质平衡模型分析了白水1号冰川ELA演化。到2050年温度上升1.6℃,白水1号冰川相对物质平衡将达到-1430mm水当量,ELA将上升166m至5000m左右;冰川积累区面积从0.713 km2减小到0.155km2左右,冰川面积将约减小到现在面积的22%左右。综合分析了未来丽江山地灾害演变趋势,气候波动、地震活动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三方面是制约山地灾害发育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目前丽江山地灾害恶化的趋势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逆转,2005年、2020年、2030年左右是灾害比较活跃的年份,且自2000年开始,山地灾害又将进入一个12年左右波动周期的上升阶段。未来滇西北7级以上大地震可能转移到近SN向强震带上,丽江地区所在的中甸—大理地震带7级地震的重现期为72年左右,未来50~70年强震活动处于较低水平。而虎跳峡区地质构造运动和区域地震活动性的活跃性,是诱发水库地震的高概率因素。运用概率分析法,分析了未来虎跳峡“一库八级”水电开发诱发水库地震的可能性,推测水库诱发地震的震级在里氏2.3~4.7级左右。未来50年丽江山地灾害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0世纪80~90年代平均水平的6~8倍左右,达到年均2~3亿元左右。丽江土地覆被类型变化主要表现在森林面积的减少和森林向草地转移速率将加快。在经济主导性和自然主导性原因为主导因子作用下,林地比例减少速率达0.66%/a,草地比例增加速率达0.59%/a。土壤侵蚀量到2050年将增加1.59倍,水土流失面积将翻倍扩大。而相关政策性因素的有效实施,将使土地覆被面积变化速率减缓,尤其是森林转化为草地的速度将明显降低,森林面积增加,草地面积增加的幅度减缓,将有效缓解生态环境退化趋势。以旅游业和水电开发为主的支柱产业发展将成为丽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2001年以来丽江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降低,必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关系。虎跳峡“一库八级”水电站工程在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影响金沙江上游生态环境和原着民的生活。增强适应能力,减少脆弱性是丽江地区未来实现人一地和谐的必然选择。加强生态地质环境建设、协调人地关系是丽江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保护丽江盆地水资源环境以及玉龙雪山冰川资源环境、协调旅游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实现丽江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祝嵩[9](2012)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文中指出雅鲁藏布江是青藏高原上的一条大河,其河谷地貌和地质环境演化的发育历史对于青藏高原地质研究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由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地理环境恶劣,前人对该区河谷地貌和地质环境演化的研究工作做的较少,即使有一些工作,但是也缺乏确切的年代测定,使得人们对于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至今还不足很清楚。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工作,不限于前人研究较多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而且跑遍了整个雅鲁藏布江中游及下游一段,重点解剖了雅鲁藏布江人拐弯、林芝、加查、桑日、杰德秀和人竹卡等剖面,从而对于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比较清楚的了解。讨论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分布江冰川泥石流和风成砂,对于该区地质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讨论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冰川沉积、冰水沉积和古土壤等地貌,对于研究该区古气候有重要意义。野外调查发现雅鲁藏布江河谷两岸广泛分布河湖相沉积物、冰碛物、古土壤和河流相沉积物等,采集了大量的样品。用ESR(Electron Spin Resonance)、14C、 OSL(Op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ecence)等测年方法分析采集到的样品并确定雅鲁藏布江多个多期古堰塞湖的存在。结合样品的孢粉分析,得到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古气候环境演化。在研究区采集多个花岗岩样品,用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分析和夷平而证据得到古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河谷地貌。测量了雅鲁藏布江河谷两岸阶地,结合样品所测得年代,确定了雅鲁藏布江在第四纪期间的发育历史。对雅鲁藏布江流域拉孜县、仁布县、曲水县、桑口县和林芝县等不同地点采集22个花岗岩样品进行了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分析该流域新近纪隆升剥蚀过程和构造地貌演化提供了热年代学资料约束。所获得的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1.6+0.2)~(21.8+1.2)MaBP,径迹长度为(12.1+2.6)~(14.2+1.4)μm,单颗粒年龄和径迹长度均呈单峰分布。锆石裂变径迹年龄集中在33-23MaBP,22-9MaBP。1.6-21.8MaBP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与9-5MaBP的碰撞后事件相符,代表主要的隆升剥露期,是区内发生高速率沉积事件的记录。并且结合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夷平面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以及形成时代探讨了雅鲁藏布江早期发育过程。通过对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流地貌和构造调查发现,该区具有平行状水系格局,河谷地貌以峡谷和宽谷相间为主要特征,经历了碰撞、挤压和伸展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韧性剪切、正断层等构造变形样式。该段河谷地貌的形成演化受构造运动和气候等影响。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流至少从上新世以来沿构造运动产生的不同性质断裂构造溯源侵蚀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发育而成。野外考察发现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发育了11级以上河流阶地,应用ESR、OSL、14C、风成砂和红土-古土壤序列等定年方法,初步确定了阶地的形成时代分别为T11>2000kaBP、T10-1783kaBP、T9-1238kaBP、 T8-684kaBP、T7-382kaBP、T6-150kaBP、T5-82kaBP、T4-67kaBP、T3-43kaBP、T2-28kaBP、Tr-10kaBP,从而对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有了明确认识。根据阶地的沉积特征和年代数据的分析,发现基准面变化、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和河曲移动共同控制着雅鲁藏布江中游阶地的形成。最高级河流阶地是河流开始出现的重要标准。在加查县虾日拔河高度560m和朗县北格拔河高度630m雅鲁藏布江的最高级阶地发现渐新世-早中新世大竹卡组砾石,说明雅鲁藏布江最高级阶地在渐新世-早中新世之后形成,由于最高级阶地接近青藏高原主夷平面海拔高度,因此至少7MaBP(中新世晚期)雅鲁藏布江已经存在,这套古老巨厚的河流相砾石层在接近雅鲁藏布江谷底位置的发现,表明雅鲁藏布江很早就已经从青藏高原山顶面下切了2000m以上,已在接近其现今谷底的位置上存在,把青藏高原隆升时代争论推向第四纪之前。这对于研究古雅鲁藏布江的河谷发育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雅鲁藏布江历史上多次被阻塞形成众多的堰塞湖,已报道过有萨嘎、汀当、大竹卡、仁布、杰德秀、格嘎等古堰塞湖,但都缺乏全而认识雅鲁藏布汀古堰塞湖。本文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第四纪堰塞湖沉积典型剖面观测的基础上,提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第四纪发育4期堰塞湖,测定了堰塞湖沉积时代,探讨了堰塞湖与冰川发育之间的关系。确定该湖泊4次存在时问是691~505kaBP中更新世冰期、75-40kaBP末次冰期早冰阶、27-8kaBP末次盛冰期和1.8~1.2kaBP新冰期,湖泊存在时间逐渐缩短反l映冰川规模和堰塞坝冰碛物补充能力逐渐减小,堰塞湖和堰塞坝规模也逐渐减小。格嘎至赤白12km雅鲁藏布江河谷为堵江地点。从构造和气候等因素分析了南迦巴瓦峰西坡则隆弄冰川仲入雅鲁藏布江河谷堵江成湖及堰塞湖消亡原因。雅鲁藏布江河谷植被与地质地貌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植被分布与雅鲁藏布江河谷独特的地貌-垂直自然带较大差异分布有紧密关系。雅鲁藏布江河谷的第四纪孢粉组合有的以木本植物花粉为主,有的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有的以蕨类植物化粉为主,其含量随地而异。古植被景观主要处于高山灌丛草甸、草原与草甸、草原和森林的交替变化之中。分析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典型沉积剖面的孢粉组合,揭示了青藏高原南部第四纪晚期的古植被演化历史和古气候环境变迁过程。
李炳元,潘保田,程维明,韩嘉福,齐德利,朱澈[10](2013)在《中国地貌区划新论》文中研究指明地貌区划是研究自然环境空间分异的基础,在区域地貌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地貌区划的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探讨了地貌区划的具体步骤与方法、地貌区划的原则、各级地貌区划的依据和标准,提出地貌类型组合和地貌成因类型的基本异同是各级地貌区划的依据。本文以中国1:400万地貌图等新资料为基础,应用GIS方法,结合中国三大地貌阶梯及其内部地貌格局的特点,通过分析我国各地基本地貌类型组合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将中国地貌区划分为东部低山平原大区、东南低中山地大区、中北中山高原大区、西北高中山盆地大区、西南亚高山地大区和青藏高原大区6个地貌大区,并分别简要论述了各大区的地貌特征。各大区内部又据次级基本地貌类型和地貌成因类型及其组合差异进一步分区,全国共划分了38个地貌区。
二、藏南地区新构造运动对水系、湖泊形成及演变的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南地区新构造运动对水系、湖泊形成及演变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新构造运动对冲积河流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冲积河流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
2.1 冲积河流的界定 |
2.2 冲积河流受新构造运动影响的案列 |
2.3 新构造运动学研究进展与河流研究 |
3 新构造运动对冲积河流影响的各领域研究进展与评述 |
3.1 新构造运动控制流域水系格局及河流走向的研究 |
3.2 构造应力场对水系分布格局控制的研究 |
3.3 新构造运动对河道形态与河床演变影响的研究 |
3.4 活动断层构造对河流发育影响的研究 |
3.5 新构造运动对河流发育的间接影响研究 |
3.6 河流侵蚀反作用形成“新构造”的研究 |
4 新构造运动及其对冲积河流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
5 结论与展望 |
(2)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古河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遥感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
1.2.2 古河道研究现状 |
1.2.3 遥感技术在古河道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难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3 研究区古河道研究概况 |
第3章 应用数据及古河道解译方法 |
3.1 数据源介绍及数据获取 |
3.1.1 光学遥感影像 |
3.1.2 ASTER GDEM高程数据 |
3.2 遥感图像预处理 |
3.2.1 影像镶嵌 |
3.2.2 影像裁剪 |
3.3 遥感图像增强处理 |
3.3.1 遥感图像数据融合 |
3.3.2 主成分分析 |
3.3.3 彩色合成 |
3.4 古河道遥感解译方法研究 |
3.4.1 遥感影像解译方法 |
3.4.2 古河道遥感解译流程 |
3.4.3 建立古河道遥感解译标志体系 |
3.4.4 建立地形三维表面模型 |
3.4.5 古河道详细解译 |
第4章 研究区新构造运动与古水系演变关系的探究 |
4.1 新构造运动及其对东北地区现今地貌的影响 |
4.1.1 东北地区新生代以来的地壳构造格架 |
4.1.2 新构造运动 |
4.1.3 新构造运动对东北地区现今地貌的影响 |
4.2 新构造运动、水系演变与古河道之间的关系 |
4.3 研究区的水系演变过程 |
4.3.1 第四纪以前的古水系演变格局 |
4.3.2 早、中更新世向心状古大湖时期 |
4.3.3 晚更新世外流水系时期 |
4.3.4 松辽分水岭主导下的水系分布 |
4.4 古河道验证分析 |
第5章 水系演变对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松嫩平原盐碱土的形成与新构造运动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松嫩平原的地质与构造 |
2 新构造运动的特征 |
2.1 夷平面发育 |
2.2 不对称盆地 |
2.3 沉降中心迁移 |
2.4 嫩江水系不对称 |
2.5 震荡运动与湖泊变迁 |
3 气候—构造旋回与碱性草原的形成 |
3.1 早更新世 |
3.2 中更新世 |
3.3 全新世 |
4 松嫩平原当代的盐碱土 |
4.1 50年代盐碱土的状况 |
4.2 20世纪后期盐碱土的发展 |
5 新构造运动的控制作用 |
5.1 提供了物质来源 |
5.2 提供了物质的搬运途径 |
5.3 营造了苏打盐份聚集的环境 |
6 结束语 |
(6)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
第二节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
第二节 北疆区域构造演化史 |
一、前震旦纪——大陆基底及新疆联合古陆形成演化阶段 |
二、震旦纪—石炭纪——新疆联合古陆解体、古亚洲洋洋陆转化阶段 |
三、大陆板内演化阶段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沉积演化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研究区位置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准东地区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演化的差异性 |
一、地球物理场特征 |
二、地壳结构和基底埋深 |
三、盖层沉积构造特征 |
第三节 准东地区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
第四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
一、主要不整合面的分布与特征 |
二、构造层序 |
第五节 准东地区沉积格局的演化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 |
二、准东地区沉积建造演化 |
三、准东地区沉积演化的主要特征 |
第六节 准东地区间歇性的抬升剥蚀和沉积埋藏 |
第七节 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向的变化与块体的旋转 |
一、现象的存在 |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 |
三、块体旋转的研究简史 |
四、海西末期—印支期吉木萨尔凹陷的旋转 |
第八节 中晚侏罗世沉积构造的异常表现与构造逃逸 |
一、中晚侏罗世的沉积—构造异常表征 |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构造逃逸 |
三、构造逃逸的定义及研究简史 |
四、准东地区构造逃逸的特点 第四章 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的演化 |
第一节 现今构造特征 |
一、盖层断裂发育特征 |
二、局部构造类型 |
三、构造样式与构造变形带 |
第二节 构造发育史和棋盘格构造格局成因 |
一、东西向构造剖面 |
二、南北向构造剖面 |
三、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
四、棋盘格构造格局的成因初探 |
第三节 克拉美丽断裂带 |
一、克拉美丽断裂带结构 |
二、克拉美丽断裂带的演化 |
三、克拉美丽断裂带对准东盆地沉积构造格局的影响 |
第四节 奇台凸起是大型扭压性构造转换带 |
一、奇台凸起是大型构造转换带 |
二、奇台凸起扭压性构造转换带的形成与演化 |
三、近平行于奇台凸起的大1井—将军庙构造线 |
第五节 对三台凸起认识的深化 |
一、三台凸起早期的展布当进一步向东向西扩展 |
二、三台凸起的边界断裂显示为早正晚逆的反转构造 |
三、三台凸起的构造演化 |
四、三台凸起的张扭/压扭性活动 |
第六节 帐北断褶带——构造挤压前缘的后冲与大型复合断展褶皱 |
一、帐北断褶带目前的构造格局与分段性 |
二、帐北断褶带的剖面结构——后冲断裂作用与大型断展褶皱 |
三、帐北断褶带的压扭性构造活动特点 |
四、帐北断褶带的持续变形和生长地层 |
第七节 再论准东地区逃逸构造——从构造角度的厘定 |
一、区域构造背景 |
二、准东逃逸构造的主要组成要素 |
第八节 盆地原型的恢复 |
一、海西期克拉美丽前陆盆地——前陆碳酸盐缓坡与周缘前陆盆地 |
二、晚海西期克拉美丽山前坳陷是扭压盆地而不是前陆盆地 |
三、晚海西期时吉木萨尔凹陷是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式断陷 |
四、古城凹陷和木垒凹陷——由海西期扭张盆地向印支—燕山期扭压盆地的转化 |
五、扭旋盆地——海西末期—印支期的准东盆地原型 |
六、侏罗纪聚煤盆地反映构造挤压还是拉张环境? |
七、喜山期博格达山前前陆盆地 |
第九节 准东盆地构造演化简史 |
一、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北部强烈挤压南部张裂的构造分异阶段 |
二、晚二叠世——三叠纪扭旋作用下的构造格局改造阶段 |
三、早中侏罗世压扭作用下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
四、中晚侏罗世构造逃逸中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
五、白垩纪的挤压调整与掀斜阶段 |
六、新生代天山山前前陆盆地阶段 第五章 海西期的古博格达裂谷 |
第一节 博格达山研究现状 |
一、晚古生代区域构造属性——是裂谷还是岛弧? |
二、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多期复活再降 |
三、晚新生代博格达造山作用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
一、地层与不整合 |
二、构造层序 |
第三节 早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开始张裂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四节 中晚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发育顶峰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五节 早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再次张裂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再次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六节 中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拗陷萎缩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七节 古博格达裂谷演化的主要演化特征 |
一、古博格达裂谷的横剖面形态——半地堑式裂谷 |
二、古博格达裂谷的东西分段性 |
三、古博格达裂谷的延伸范围及与相邻造山带的关系 |
四、古博格达裂谷的动力学性质——碰撞谷 第六章 印支—燕山期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周期复活再隆 |
第一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Ⅰ:印支期构造层 |
一、仓房沟群构造亚层 |
二、小泉沟群构造亚层 |
第二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Ⅱ:燕山期构造层 |
一、水西沟群构造亚层 |
二、石树沟群构造亚层 |
三、白垩系构造亚层 |
第三节、博格达山地区盆山沉积耦合作用的特征 |
一、沉积物碎屑组分及磁化率的系统变化指示古博格达山的逆序蚀顶过程 |
二、粗碎屑楔状体近周期性向盆地内进积指示古博格达山的准周期性复活造山 |
三、与造山带的幕式复活再隆相伴的岩浆活动 |
四、盆地沉积型式和水系几何形态的变化反映造山带隆升机制的不断调整 |
五、盆地沉积中心的定向迁移等现象指示与造山带的挤压同步叠加的走滑作用 |
六、盆地演化与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构造作用 |
七、盆山构造演化的阶段性 |
八、造山运动的极性与反转 |
第四节、今博格达造山带构造变形样式的启示 |
一、山体南北坡地貌的不对称性 |
二、山体的块断隆升造山 |
三、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分带性与层次性 |
四、博格达双向背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 |
五、博格达造山带是大型厚皮反转构造 |
第五节、古博格达山是扭压造山带 |
一、构造扭压作用(transpression)及其应变分解 |
二、博格达造山带是扭压造山带 |
三、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的闭合回返与右行扭压造山 |
四、燕山—喜山期博格达地区左行扭压造山 |
五、古博格达山属于以纯剪作用为主的扭压造山带 |
六、古博格达山到底有多宽、多高? 第七章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及机制 |
第一节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 |
一、板块构造背景内的盆山格局演化 |
二、盆山格局的的继承性与相对稳定性 |
三、变形边界条件是控制盆山差异演化的重要因素 |
四、以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为主要形式的块体间不断的调整与相对运动 |
五、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多阶段性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 |
第二节 早二叠世北疆地区是否存在普遍的拉张 |
一、早二叠世的构造拉张现象 |
二、早二叠世是区域挤压而不是构造拉张 |
三、早二叠世独特构造现象的成因解释 |
第三节 中二叠世存在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吗? |
一、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存在吗? |
二、中二叠世湖盆持续沉降的机制 |
第四节 早印支期强烈的构造扭压与泛大陆巨型剪切带 |
一、北疆地区陆内盆山构造格局的快速奠定 |
二、北疆地区大型走滑韧剪断裂带及构造扭压作用的普遍发育 |
三、大型走滑断裂及构造扭压作用在整个中亚造山带的普遍发育 |
四、再探泛大陆巨型韧剪带模式(the Pangea megashear) |
第五节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北疆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还是伸展?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北疆及邻区中生代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环境 |
三、中生代北疆地区构造挤压的区域构造背景 |
第六节 中侏罗世晚期—白垩纪蒙古高原的隆起、垮塌与环西伯利亚陆内构造体系域 |
一、问题的提出——构造驱动来自南部吗? |
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 |
三、燕山期环西伯利亚地区强烈的构造表现 |
四、古蒙古高原的隆起与垮塌 |
五、两个高原的对话:古蒙古高原vs青藏高原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总结 |
一、取得的主要认识 |
二、创新与特色 |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发育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图表目录 |
英文目录 |
第一章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地貌与环境演化效应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
一、对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的认知 |
二、西南纵向岭谷区的界定及其概貌 |
三、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及邻区地貌与环境演化研究进展 |
四、本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五、本选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框架与拟解决的问题 |
六、本选题研究的由来 |
第二章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发育与环境演化的地质基础 |
一、三江并流区地层概况 |
二、地质构造特征 |
三、影响河谷地貌发育的主要断裂 |
第三章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特征与主要类型 |
一、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的主要特征 |
二、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主要河谷地貌 |
(一) 峡谷地貌 |
(二) 层状地貌 |
(三) 长江第一弯成因探析 |
三、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地貌及河谷地貌演化机制、过程 |
第四章 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晚新生代以来环境演化研究 |
一、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环境效应 |
二、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新构造期及环境演化 |
三、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主要自然环境要素演化 |
四、三江并流区环境演化预测评估及其对策 |
第五章 西南季风与三江并流区气候环境演化 |
一、东亚季风、高原季风、西南季风及其关系 |
二、西南季风形成演化的影响因子 |
三、西南季风的形成 |
四、西南季风影响区域变化 |
第六章 纵向岭谷地貌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一、纵向岭谷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
二、西南纵向岭谷地貌的生态环境效应 |
第七章 本区干热河谷的特征及其成因 |
一、干热河谷研究概况 |
二、干热河谷的分布及其生态地理特征 |
三、干热河谷成因探析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问题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问题讨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
致谢 |
(8)云南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态地质环境研究分析 |
1.1.1 生态地质环境相关概念 |
1.1.2 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组成要素 |
1.1.3 生态地质环境研究 |
1.2 第四纪以来滇西北地质构造─气候─人地关系演化研究 |
1.2.1 第四纪以来滇西北地质构造与环境演化研究 |
1.2.2 第四纪以来滇西北气候环境演化研究 |
1.2.3 晚新生代以来滇西北人地关系演化研究 |
1.3 论文研究框架设计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组成要素 |
2.1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自然要素构成 |
2.1.1 地质构造与地貌 |
2.1.2 气候 |
2.1.3 水文与水资源 |
2.1.4 植被与土壤 |
2.1.5 土地利用状况 |
2.2 丽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特征 |
2.2.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2.2 旅游业发展状况 |
第三章 第四纪以来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 |
3.1 第四纪以来地质构造运动与地质环境演化 |
3.1.1 青藏高原隆升与滇西北生态地质环境变化 |
3.1.2 丽江地质环境演化过程 |
3.2 第四纪以来丽江古环境演化过程 |
3.2.1 第四纪以来丽江环境演化 |
3.2.2 拉市海湖泊沉积记录与气候环境演化 |
3.3 丽江水资源环境演化 |
3.3.1 丽江水系演化 |
3.3.2 长江第一湾及虎跳峡的形成机制 |
第四章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主要问题 |
4.1 丽江盆地水资源环境现状 |
4.1.1 丽江盆地水资源环境特征 |
4.1.2 丽江盆地水资源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玉龙雪山冰川变化状况 |
4.2.1 横断山海洋型冰川区近期冰川变化 |
4.2.2 玉龙雪山冰川退缩状况 |
4.3 丽江地质灾害发育现状 |
4.3.1 山地城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4.3.2 丽江盆地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 |
4.3.3 金沙江流域地质灾害发育状况 |
4.4 丽江森林植被变迁及其环境效应 |
4.4.1 森林资源变迁 |
4.4.2 生态环境效应 |
4.5 丽江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环境效应 |
4.5.1 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
4.5.2 城市发展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
第五章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变机制及脆弱性评价 |
5.1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变动力机制与过程 |
5.1.1 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及其演化动力机制 |
5.1.2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机制 |
5.2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
5.2.1 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与脆弱性评价 |
5.2.2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
5.2.3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区综合评价 |
第六章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趋势 |
6.1 丽江气候变化趋势 |
6.1.1 预测的理论和方法 |
6.1.2 气候变化趋势 |
6.2 玉龙雪山冰川演变趋势 |
6.2.1 玉龙雪山更新世冰川演化过程 |
6.2.2 玉龙雪山现代冰川演化趋势 |
6.3 丽江水资源环境演化趋势 |
6.3.1 丽江水资源总体演化趋势 |
6.3.2 丽江盆地水资源演化趋势 |
6.4 丽江山地灾害发展趋势 |
6.4.1 滇西北山地灾害总体发展趋势 |
6.4.2 丽江地震灾害发展趋势 |
6.4.3 丽江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发展趋势 |
6.4.4 丽江盆地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评价 |
6.5 丽江土地覆被动态变化趋势 |
6.5.1 丽江植被变化规律 |
6.5.2 森林和草地变化趋势 |
6.6 丽江社会经济未来发展态势及其影响 |
6.7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总体演变趋势及影响 |
6.7.1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总体演变趋势 |
6.7.2 生态地质环境演变对丽江发展的可能影响 |
6.8 丽江生态地质环境调保护与调适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简况 |
(9)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科学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工作量和研究成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及邻区区域地质构造及相关特征 |
第一节 区域地层 |
第二节 区域构造 |
第三节 现代气候特征 |
第四节 泥石流和滑坡 |
第五节 风成沙和古土壤 |
第六节 冰川地貌 |
第七节 冲积、洪积地貌 |
第八节 泉华堆积 |
第九节 湖积 |
第十节 雅鲁藏布江支流河谷地貌 |
第十一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雅鲁藏布江早期河谷地貌发育的裂变径迹和夷平面证据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样品与分析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夷平面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雅鲁藏布江加查地区河谷地貌对气候与构造的响应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水系对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响应 |
第三节 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谷形态对构造运动的响应 |
第四节 干流河床纵剖面对构造运动的响应 |
第五节 支流河床纵剖面对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响应 |
第六节 阶地对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响应 |
第七节 结论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雅鲁藏布江中游阶地形成时代和成因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阶地特征 |
第三节 阶地时代 |
第四节 阶地成因 |
第五节 讨论 |
第六节 结论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雅鲁藏布江古堰塞湖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古堰塞湖分布区地质环境特征 |
第三节 古堰塞湖沉积物剖面特征 |
第四节 古堰塞湖空间分布特征 |
第五节 古堰塞湖时间分布特征 |
第六节 古堰塞湖形成和消亡原因 |
第七节 讨论与结论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质环境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孢粉组合 |
第三节 古植被与古气候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0)中国地貌区划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区划的方法、依据与原则 |
2.1 具体步骤与方法 |
2.2 资料依据 |
2.3 地貌区划原则 |
2.3.1 地理区划中的普遍原则 |
2.3.2 地貌形态为主的形态成因原则 |
2.3.3 综合研究基础上的主导因素原则 |
2.4 各级地貌区划的依据与标准 |
3 中国地貌区划新方案 |
3.1 中国地貌区的划分 |
3.2 大区地貌概述 |
3.2.1 东部低山平原大区 |
3.2.2 东南低中山大区 |
3.2.3 中北中山高原大区 |
3.2.4 西北中高山盆地大区 |
3.2.5 西南亚高、中山大区 |
3.2.6 青藏高原大区 |
四、藏南地区新构造运动对水系、湖泊形成及演变的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构造运动对冲积河流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金德生,乔云峰,杨丽虎,宋献方. 地理研究, 2015(03)
- [2]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古河道研究[D]. 张配. 吉林大学, 2020(08)
- [3]藏南地区新构造运动对水系、湖泊形成及演变的控制[J]. 易绍先,常凤亭.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5(02)
- [4]藏南地区新构造运动对水系、湖泊形成及演变的控制[A]. 易绍先,常凤亭.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7)——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二), 1983
- [5]松嫩平原盐碱土的形成与新构造运动关系的研究[J]. 林年丰,V.Bounlom,汤洁,卞建民. 世界地质, 2005(03)
- [6]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D]. 卢苗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03)
- [7]纵向岭谷北部三江并流区河谷地貌发育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 明庆忠. 兰州大学, 2006(09)
- [8]云南丽江生态地质环境演化过程与趋势研究[D]. 范弢.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 [9]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D]. 祝嵩.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09)
- [10]中国地貌区划新论[J]. 李炳元,潘保田,程维明,韩嘉福,齐德利,朱澈. 地理学报,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