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速涡轮泵的若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金良,孙见君,冯飞,冯秀[1](2021)在《机械密封实验装置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性能优异的实验装置是检验和研发机械密封的基础。结合机械密封实验标准,归纳总结了实验装置的各项功能要求与主要系统组成,分析了现有的端面温度、端面摩擦扭矩、端面膜厚、端面膜压的测量方法,指出了实验装置在测试技术、寿命预测、机械密封追随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实验装置测试技术、机械密封寿命预测与追随性理论研究和实验技术的努力方向。这对开发出性能优异、功能齐全的机械密封实验装置具有引导意义。
崔展[2](2021)在《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开发与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旋转机械作为动力工程领域中的常见机构,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冶金、航空航天等部门。目前旋转机械正朝着高速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其摩擦副需要适应高速、高压、高温等极端工况条件,摩擦副性能的好坏影响着整机的工作性能和安全。但目前用于研究摩擦副性能的计算软件普遍功能单一、操作不便,难以对复杂系统进行多人协同设计,且软件缺乏科学的设计流程。因此本文以高参数旋转机械摩擦副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软件开发中的技术分散、专业化程度低、计算功能单一等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实现具有功能集成的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平台构建过程中所需的理论知识加以整理,分别从摩擦副及其计算平台的设计方法、摩擦学仿真计算理论与数学处理方法、平台数据存储和远程功能实现技术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确定了以公理设计为主体,结合模块化、系统化等现代设计思想对平台进行概念设计的基本思路,并选择以Java和MySQL作为平台开发的基础编程语言和数据库类型。其次,通过用户调研等途径对平台设计需求进行分析,利用质量功能配置对分析结果进行分解,并根据获得的功能特性重要度确定了平台设计的四项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采用公理设计方法对平台进行功能分解和模块划分,得到了平台的设计模型及开发流程。根据设计模型对平台各功能模块进行详细设计,采用Java和Html编程语言分别实现了平台的数据接口设计和界面设计,并通过调用轴承、密封计算软件的可执行程序实现平台计算功能的集成。此外,针对不同专业水平的用户设计了不同的参数输入界面,并实现了智能参数建议、本地数据共享、远程访问及数据安全保护等设计,完善了平台的功能和结构。最后,通过对平台进行使用功能检测,获得了滑动轴承和机械密封计算服务案例和各项设计参数。选取了其中最为典型的船用重载滑动轴承和高速高压火箭发动机机械密封等两个高参数摩擦副性能计算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结构及工况条件下的滑动轴承和机械密封进行性能计算,充分验证了平台计算功能的多样性和设计的合理性,体现了本平台的工程实用价值。
徐鲁帅,郝木明,袁小阳,王赟磊,金英泽,李勇凡[3](2020)在《液膜密封振动及冲击动力学特性》文中指出液膜密封运行过程因工况瞬时变化、系统振动及润滑不足等因素易引发端面接触冲击,严重影响密封寿命。建立考虑端面接触的液膜密封动力学模型,采用直接数值求解方法对运动方程、质量守恒空化边界雷诺方程、微凸体接触方程在全时间域内耦合求解,研究了液膜空化、轴向扰动及运行工况瞬变对密封稳定性与冲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液膜空化有效提高了系统抗干扰能力,膜厚越小,受扰动后震荡频率越大且恢复至稳定状态的时间越长;发生端面冲击时膜厚振动频率显着大于全液膜状态下所受扰动情况。随转速及密封腔压力变化值的不断扩大,接触载荷值及冲击频率均不断增大,冲力响应越显着,在端面接触发生瞬间有明显的速度方向突变。
党佳琦[4](2020)在《基于ERT技术的两相流测量正反问题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两相流现象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过程,作为一种复杂的流体流动现象,可能会诱发安全问题,甚至会影响整体系统或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如液体火箭发动机高速涡轮泵中的低温密封与轴承系统。获取其物理属性是工业界和科技界一直关注的核心,鉴于其产生的机理较为复杂,采用实验法进行相关属性的测量是最常见的方法。在综合分析现有的两相流属性测量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并进行基于电阻层析成像(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ERT)技术的两相流流型的测量,并以此可进一步间接地获知其他两相流参数,如相含率、流量、流速等。研究过程构建正问题理论模型实现了两相流流型的仿真与预测;发展了反问题的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流型识别技术,并开展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具体的工作如下:1、提出了基于ERT技术的两相流流型正问题仿真模型,采用解析法和数值法求解模型,得到了不同流型下的边界电势。正问题为已知敏感场内介质电导率,求两相流敏感场的边界电势。基于ERT构建仿真模型,并求解简化解析解和数值解得到了边界电势结果;通过与已有文献结果数据的对比,平均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仿真研究电流强度、电极数目和电极宽度对于边界电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强度和边界电势为线性比例关系,电极数目不应过多或过少,电极宽度不应过宽;为后续实物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2、发展了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RBF)与ERT技术相结合的两相流流型识别方法,拓宽了由边界电势识别两相流流型的反问题求解思路。反问题为已知敏感场边界电势,求敏感场内介质的电导率分布,进而实现对两相流流型的可视化。研究中采用COMSOL仿真生成芯流、环流边界电势数据样本,采用RBF神经网络进行流型图像重建;通过三角形剖分单元,灰度值填充方式形成重建可视化图像,实现对可视化识别结果的展示。研究结果显示芯流、环流流型识别保真度均接近90%,重建流型图像质量较好。3、设计并搭建了基于ERT技术两相流测量实验平台,开展了相关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设计完成的两相流实验平台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图像重建模块等。一组实验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可实现既定的测量目标要求,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对于两相流流型属性的测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亦可为其他两相流参数的获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赵金月[5](2019)在《滚动轴承热弹流多场耦合使役特性可靠性评估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发展,航空发动机、高速铁路、智能精密机器人、大型高档数控机床等重大设备对滚动轴承的设计、制造、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滚动轴承是被广泛使用的关键支承件,长期处于极限工况状态下服役,要求具有长寿命、高可靠性的特点。轴承润滑工况好坏对其使役性能有重要影响,了解滚动轴承的使役润滑机理可大幅度提升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因此,开展高性能滚动轴承热、弹、流多场耦合使役特性可靠性分析及有限元计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ANSYS平台,对滚动轴承热、弹、流多场耦合进行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基于可靠性理论定量分析了滚动轴承热、弹、流多场耦合时各参数对轴承使役过程的影响程度。主要内容有:(1)基于流体力学理论,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滚动轴承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得出润滑油油膜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速度矢量图和轨迹图。基于可靠性理论,对滚动轴承润滑流场进行可靠性分析,定量计算了轴承参数对流场影响的灵敏度。(2)建立了滚动轴承有、无保持架的数值模型,对轴承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对轴承热、弹、流多场耦合进行数值计算,重点讨论了有、无保持架对轴承使役特性的影响。(3)建立带有保持架的滚动轴承全耦合模型,对滚动轴承进行多场耦合计算,得出轴承在热、弹、流多场耦合下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将热、弹耦合与热、弹、流多场耦合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表明在滚动轴承多场耦合使役分析中,是否考虑流场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大。(4)基于滚动轴承热、弹、流多场耦合数值计算结果,利用响应面法,建立了3×3正交试验表,计算得出了滚动轴承内、外圈、滚动体的结构参数对耦合计算结果影响的可靠性灵敏度。(5)基于滚动轴承热、弹、流多场耦合数值计算,对滚动轴承进行了疲劳寿命计算,得出轴承使役过程的瞬时损伤和寿命值,为滚动轴承的设计制造奠定了理论基础。
倪成良[6](2019)在《软质密封材料与9Cr18钢配副摩擦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机械密封以其密封性能好,可靠性高的优点在航天动力系统中广泛应用。作为防止涡轮泵液体介质泄漏的关键基础件,普遍存在摩擦、磨损、泄漏等问题。目前,航天涡轮泵朝高转速、大温差等苛刻工况进一步发展,为避免密封失效,密封副摩擦材料的选择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本文在现役高速密封材料的基础上,增选了6款石墨材料和2款铜合金材料,对其开展了试验研究。首先,对软质密封材料机械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测试,总结了不同材料性能特点和差异,在此基础上对材料金相进行观察,建立了材料性能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浸渍相主要影响浸渍石墨材料的力学性能,基体则决定了材料的热性质;晶粒呈板条状的锡青铜强度更好,锌含量高的锰黄铜导热性能更佳。其次,采用销/盘接触形式在UMT-3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开展了试验研究,基于分式析因设计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比了多个因素与软质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决定配对副摩擦学性能的因素由主到次依次为转速、盘表面粗糙度、石墨种类和载荷。并针对速度和载荷开展了单因素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工况参数对不同软质材料摩擦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合磨损表面和转移层表面形貌,分析其不同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干态下石墨材料磨损机制主要是粘着磨损;锡青铜易与不锈钢盘胶合失效,锰黄铜在各个工况下均为剧烈的粘着磨损。最后,对不同润滑条件下配对副的摩擦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液体润滑理论,对不同阶段摩擦面间润滑状态进行了考察。乏油工况下,转速较低时配对副间始终保持良好的油润滑条件。高速下摩擦状态从全膜润滑转变为到混合摩擦,最后转变为干摩擦;富油工况下,所有试验组均处于全膜润滑状态,几乎不发生磨损。本文研究了不同因素与配对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关联度,并对不同配副组合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比较,优选了适宜高速环境工作的配对材料。下一步可以在本研究基础上进行全尺寸密封环的台架试验,以获得更完善的试验数据。
郑军飞[7](2019)在《智能化集成盾构同步注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盾构同步注浆是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注浆工艺主要分为三个相互独立的过程:搅拌、输送和注浆。相对于集成的一体设备,分离式注浆机械具有占地面积大、设备工作繁杂、工作效率低等缺陷。目前国内外注浆浆液的搅拌环节主要在露天环境下进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易产生扬尘污染环境。与当前国家倡导的绿色施工不符。且地面搅拌站设立会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加剧城市盾构施工时的交通压力。本文以此为背景,研究智能化一体注浆设备。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配料过程的精度和自动化问题、浆液的输送和存储、注浆泵的控制以及注浆过程的监控与记录。注浆液制备时,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对电磁阀、气缸、变频器等设备进行控制,实现原料的精确配比和在生产线上按设定重量准确落料。浆液输送和存储阶段,依据储浆罐的实时液位信号来开关输浆阀,同时控制储浆电机开闭实现动态储浆。注浆泵的控制,以整机的液压系统为动力源,采用PWM方法控制电磁换向阀,实现对驱动油缸速度的控制。并将注浆过程的流量计反馈信号及活塞往返次数综合为注浆流量,对流量值进行数据记录与管理。通过将同步注浆各环节集成结果表明,一体化注浆设备在解决盾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效果显着。
卫军朝[8](2018)在《产品模块知识挖掘及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典型的产品模块化设计需考虑多个知识视点(功能、结构、设计参数等)中、多个模块化角度(基于耦合性和基于相似性)下的模块化需求和架构约束条件,其设计求解过程是一个迭代过程。现有的模块化设计研究缺少有效的设计过程框架支持这种迭代过程;同时,大多数已有的基于设计结构矩阵(DSM)的模块识别方法不能有效地处理架构约束知识,多目标产品模块识别方法产生的解往往不符合特定构件局部成组的实际要求。这些方法上的不足往往导致不合理的产品模块划分方案。此外,现有的支持安全协同设计的参数模块识别方法存在着受保护参数分散在多个模块且共享参数选择范围减小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面向机电产品改型设计的概念设计和具体化设计阶段的模块化任务需求,开展了基于模块挖掘的设计方法、架构约束条件下基于耦合性的模块识别方法、支持安全协同设计的参数模块识别方法和包含构件成组约束的多目标产品模块识别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知识挖掘的产品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了综合的产品知识模型,该模型包括:功能和结构视点下基于耦合性的DSM;设计参数视点下的设计功能-设计参数矩阵(FP矩阵);基本视点之间的映射矩阵;结构视点下基于相似性的DSM和产品特性矩阵/模块识别矩阵(DPM/MIM);以及各视点下的架构约束条件集合。其次构建了基于模块知识挖掘的集成式设计过程框架,该框架中包含了若干相对独立的模块识别单元;相关单元之间存在着知识集成机制,用于引导当前的模块挖掘过程。(2)发展了2种架构约束条件下基于耦合性的模块识别方法。其一,对于同时考虑2类架构约束条件的模块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视化矩阵的方法。首先通过包含架构约束条件的遗传算法,自动挖掘出一组优化的模块划分方案;其次根据优化解集求解出对角化的成组可能性矩阵(DGLM);其特征在于采用颜色编码的DGLM有助于设计人员辨识出系统的典型结构和各种潜在的模块。其二,对于一类特定架构约束条件下的模块识别问题,提出一种通过对角化原始DSM进行模块识别的方法。为了处理架构约束条件,该方法构建了二维解编码方式和二维邻域搜索算子;采用人工蜂群算法对DSM排序聚类准则进行优化,生成对角化DSM。生成的对角化DSM和相应的模块结构矩阵直观地显示出潜在的粗粒度模块和模块交叠结构。(3)提出一种支持安全协同设计的设计参数模块识别方法。其目的在于降低产品协同设计过程中原始制造商机密设计参数的信息泄露风险,故而应将机密参数和与其紧密耦合的设计功能、参数配置在FP矩阵的同一受保护模块中。首先对FP矩阵进行特定架构约束条件下聚类;其次根据受保护功能在受保护模块中的相对参与度指标对初始模块划分方案进行调整。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减少了受保护模块的数目,扩大了共享参数的选择范围,并提供了进一步降低信息泄露风险的模块划分方案调整手段。(4)提出一种包含构件成组约束的多目标产品模块识别方法。首先,根据DSM和DPM/MIM的单独聚类结果以及先验模块化知识抽取出所期望的特定构件局部成组方案;其次,建立以DSM的模块度、DPM/MIM的正交度和模块内聚度为优化目标、以局部成组方案为约束条件的聚类优化模型;再次,采用改进型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该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得到一组Pareto解作为模块划分候选方案;最后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在Pareto解集中选择出合适的折衷解作为模块划分方案。该方法将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基于DSM和DPM/MIM的识别方法中优化解往往不符合特定构件局部成组的实际要求、粒度过大等问题。(5)以高速涡轮泵系统设计为应用案例,对提出的设计方法及其相关知识模块识别方法进行了演示和验证,其结果显示各知识模块划分结果较为合理,可有效支持企业工程师对产品更新与维护及其整机系统的协同设计。
张力豪[9](2018)在《基于整体式弹性环阻尼支承的转子振动控制及管道减振研究》文中指出在航空航天、石油石化领域,现代旋转机械转子朝着高速、大功率的方向发展。对于工作转速在临界转速之上的柔性转子,转子在启停过程中过临界,或者受到其它激振力时,容易出现振动过大,甚至失稳。尤其对于航空发动机中的双转子结构,转子振动问题更加突出。另外石油化工设备及管道振动问题也一直是阻碍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针对转子过临界振动和故障振动问题,本文设计了新型整体式弹性环挤压油膜阻尼器(Integral Elastic Ring Squeeze Film Damper 简称 IERSFD,又被称为整体式弹性环阻尼支承)和磁流变整体式弹性环挤压油膜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Integral Elastic Ring Squeeze Film Damper 简称MIERSFD,又被称为磁流变整体式弹性环阻尼支承)。本文将IERSFD应用于Jeffcott转子及双转子支承,进行转子过临界振动控制的减振效果实验研究;将MIERSFD应用于四盘转子,进行基于NI控制的转子过临界振动抑制实验;同时进行了 IERSFD抑制Jeffcott转子不对中故障的实验;实验对比了两种双转子动平衡方法;对圆孔阻尼密封抑制流体激振进行了实验分析;对粘滞阻尼技术应用于石化设备管道减振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降低支承刚度,增加支承阻尼,降低转子过临界振动的原理,开发设计了整体式弹性环阻尼支承(IERSFD)和磁流变整体式弹性阻尼支承(MIERSFD),构建减振力学模型,并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影响IERSFD刚度的因素。(2)搭建Jeffcott转子实验台,进行刚性支承和IERSFD做支承时转子过临界振动对比实验,研究IERSFD使用不同粘度阻尼液对转子过临界振动的影响规律,并进行IERSFD对转子不对中故障的抑制实验。(3)搭建模拟航空发动机的涡轮高压压气机转子实验台,进行MIERSFD通入不同电流时,半主动控制转子过临界振动的实验。(4)搭建双转子实验台,研究双转子振动特性,进行了双转子动平衡实验,研究不同平衡方法对转子过临界振动的影响;并将IERSFD应用于双转子,进行双转子过临界减振实验。(5)对于圆孔阻尼密封应用于高速涡轮泵,抑制流体激振,进行了实验数据分析和总结。考察了新疆某煤化工企业,针对MTO煤基制烯烃装置中的急冷塔进塔管线振动问题,通过振动分析与减振模拟,设计了减振方案,实施方案后解决了振动问题。针对山东潍坊某石化企业的重交沥青装置中的换热器至闪蒸塔管线振动问题,提出了粘滞性阻尼减振方案,减振改造后,振动降低87%,效果明显。
孙宪栋[10](2018)在《高速干摩擦波纹管氦气机械密封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高速干摩擦机械密封的工作条件苛刻,密封性能要求高,其设计一直是机械密封设计的难点。本文针对密封端面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分形理论系统进行研究,以期得到用以指导高速干摩擦机械密封的设计、制造和维护的理论依据。建立补偿环组件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膜片发生接触前后波纹管有效直径和刚度的变化,得到了干摩擦机械密封的准确闭合力。研究结果表明当膜片发生接触时其有效直径会向内径侧偏移,其偏移量受膜片数目和接触点位置的影响。综合考虑气膜反压、端面变形、端面温度以及补偿环闭合力对密封端面性能的影响,建立密封端面数值分析模型,得到了影响干摩擦机械密封性能的性能参数,pbV值、摩擦功耗、端面温度、磨损率和泄漏率。基于分形理论分析密封端面承载特性,依次计算了密封端面的承载特性参数,如弹性接触面积、塑性接触面积、弹性接触载荷和塑性接触载荷等。结果分析表明,密封端面发生接触时,微凸体主要发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所占比例极小,真实接触面积仅占名义接触面积的一半左右。综合分析讨论了操作参数、结构参数和材料参数对密封端面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条件下高速干摩擦氦气机械密封较优的结构参数为端面高度1.7~1.9mm,端面宽度1.4~1.6mm,载荷系数0.5~0.7,最适宜的材料参数是线膨胀系数为6.5×10-6~7×10-6/K,摩擦系数为0.7~1.3。研制并搭建高速干摩擦机械密封试验台,实验测定密封端面的摩擦功耗、端面温度、磨损率和泄漏率,实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对比,表明本文对密封端面性能的理论分析是可靠的。本文结合分形理论对高速干摩擦波纹管氦气机械密封进行数值分析和实验研究,拓展了分形理论在机械密封领域的应用,为高速干摩擦机械密封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高速涡轮泵的若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速涡轮泵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机械密封实验装置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装置功能要求与主要组成 |
1. 1 试验装置功能要求 |
1. 2 试验装置主要组成 |
2 试验装置常用试验参数测量技术现状 |
2. 1 端面温度测量 |
2. 2 端面摩擦扭矩测量 |
2. 3 端面膜厚测量 |
2. 4 端面膜压测量 |
2. 5 机械密封寿命预测 |
2. 6 机械密封追随性 |
3 试验装置测量存在的问题 |
3. 1 端面温度测量问题 |
3. 2 摩擦扭矩测量问题 |
3. 3 机械密封寿命问题 |
3. 4 机械密封追随性问题 |
4 总结 |
(2)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开发与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1 摩擦副设计方法的研究方面 |
1.3.2 摩擦副仿真分析的研究方面 |
1.3.3 摩擦副试验技术的研究方面 |
1.3.4 国内外研究发展的总结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开发的理论技术基础 |
2.1 现代摩擦副设计的一般流程 |
2.1.1 摩擦副设计的发展过程 |
2.1.2 摩擦副的现代设计流程 |
2.2 摩擦副仿真计算的理论基础 |
2.2.1 摩擦副的流体润滑理论 |
2.2.2 基于有限元法的轴承特性计算 |
2.3 平台构建过程的计算机技术应用 |
2.3.1 摩擦副参数的数据库存储 |
2.3.2 平台远程计算的技术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3 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的概念设计 |
3.1 平台的设计背景及需求分解 |
3.1.1 平台的设计背景分析 |
3.1.2 设计需求的质量功能配置 |
3.2 基于公理化方法的平台设计建模 |
3.2.1 平台的功能分解及模块划分 |
3.2.2 平台的设计模型及开发流程 |
3.3 本章小结 |
4 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
4.1 平台基本功能模块的构建 |
4.1.1 摩擦副性能计算的功能集成 |
4.1.2 平台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 |
4.2 平台辅助功能模块的构建 |
4.2.1 人机交互的平台服务功能设计 |
4.2.2 摩擦副性能远程计算的功能实现 |
4.2.3 摩擦副的智能化参数服务设计 |
4.2.4 平台数据安全的保障功能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5 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的使用功能检测 |
5.1 船用滑动轴承的基本工作性能计算 |
5.1.1 船用轴系的结构及工况分析 |
5.1.2 轴承常见工况下的静动特性计算 |
5.2 偏载及椭圆轴瓦的轴承工作性能计算 |
5.2.1 轴承的偏载工况分析 |
5.2.2 轴承偏载工况下的静动特性计算 |
5.2.3 椭圆轴承的结构及工况分析 |
5.2.4 椭圆轴承的基本静动特性计算 |
5.3 火箭发动机涡轮泵机械密封的性能计算 |
5.3.1 涡轮泵机械密封的结构及工况分析 |
5.3.2 气液两相下密封参数的优化设计 |
5.3.3 槽深制造误差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液膜密封振动及冲击动力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物理模型 |
1.1 密封动力学模型 |
1.2 流体动压润滑模型 |
1.3 接触模型 |
2 求解流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空化影响 |
3.2 各参量对振动特性影响 |
3.3 转速冲击 |
3.4 压力冲击 |
4 结 论 |
(4)基于ERT技术的两相流测量正反问题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两相流测量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两相流的概念及特点 |
1.2.2 两相流研究现状 |
1.3 ERT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ERT技术简介 |
1.3.2 ERT研究现状 |
1.4 论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ERT技术的两相流测量正问题分析 |
2.1 引言 |
2.2 ERT基本原理 |
2.3 正反问题分析 |
2.4 基于ERT的两相流模型及解析法 |
2.5 基于COMSOL的两相流测量数值仿真及求解 |
2.5.1 模型构建及边界条件 |
2.5.2 仿真实现 |
2.6 解析解与数值解的研究 |
2.6.1 解析解与数值解 |
2.6.2 电流及电极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ERT技术的两相流测量反问题分析 |
3.1 引言 |
3.2 RBF神经网络 |
3.3 基于RBF的两相流流型图像重建 |
3.3.1 ERT边界电势测试样本形成 |
3.3.2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流型图像重建 |
3.4 两相流图像可视化 |
3.4.1 网格单元及节点划分 |
3.4.2 网格节点坐标 |
3.4.3 网格单元填充 |
3.5 两相流流型重建图像质量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ERT技术的两相流实验 |
4.1 引言 |
4.2 ERT系统硬件设计 |
4.3 基于ERT的实验系统关键单元 |
4.3.1 ERT数据采集系统 |
4.3.2 双极性脉冲电流源 |
4.3.3 激励与测量电极选择的实现 |
4.3.4 放电电路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滚动轴承热弹流多场耦合使役特性可靠性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动压润滑研究现状 |
1.2.2 多场耦合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疲劳可靠性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基于FLUENT滚动轴承动态润滑流场分析与可靠性评估 |
2.1 轴承润滑理论基础 |
2.1.1 油膜形成过程 |
2.1.2 弹流润滑理论基础 |
2.1.3 流体数值计算理论基础 |
2.2 轴承润滑油膜有限元计算 |
2.2.1 模型参数选择和建立 |
2.2.2 轴承油膜模型网格划分 |
2.2.3 计算模型的选用 |
2.2.4 深沟球轴承滚动体转速确定 |
2.2.5 深沟球轴承流场数值计算 |
2.3 有限元结果分析 |
2.3.1 有保持架结果分析 |
2.3.2 无保持架结果分析 |
2.3.3 有、无保持架结果对比分析 |
2.4 滚动轴承动态润滑流场可靠性分析 |
2.4.1 可靠性基本理论 |
2.4.2 可靠性分析方法 |
2.4.3 输入变量参数设置 |
2.4.4 可靠性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基于有限元法的轴承热、弹、流多场耦合与可靠性评估 |
3.1 理论基础 |
3.1.1 轴承生热计算 |
3.1.2 轴承换热系数计算 |
3.2 滚动轴承热、弹、流多场耦合有限元数值计算 |
3.2.1 模型网格划分 |
3.2.2 轴承稳态热数值计算 |
3.2.3 热、弹、流多场耦合数值计算 |
3.3 有限元结果分析 |
3.3.1 有保持架结果分析 |
3.3.2 无保持架结果分析 |
3.4 流体动力润滑对滚动轴承使役性能影响 |
3.5 热、弹、流多场耦合可靠性分析 |
3.5.1 影响因素确定 |
3.5.2 可靠性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滚动轴承使役疲劳分析 |
4.1 疲劳寿命计算公式的修正 |
4.2 轴承接触疲劳分析 |
4.2.1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4.2.2 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4.3 基于热、弹、流多场耦合下的轴承疲劳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软质密封材料与9Cr18钢配副摩擦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现存问题 |
1.2.1 机械密封发展历史 |
1.2.2 涡轮泵接触式机械密封研究现状 |
1.2.3 石墨软质密封材料摩擦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4 铜合金软质密封材料摩擦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5 高铬马氏体不锈钢9Cr18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用材料与试验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软质材料 |
2.2.2 硬质材料 |
2.3 旋转摩擦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2.3.1 试验转置简介 |
2.3.2 试验参数 |
2.3.3 润滑状态实现 |
2.3.4 试验流程 |
2.3.5 数据采集和处理 |
2.4 材料性能测试 |
2.4.1 弹性模量 |
2.4.2 密度 |
2.4.3 气孔率 |
2.4.4 硬度 |
2.4.5 导热系数 |
2.4.6 热膨胀系数 |
2.4.7 石墨化度 |
2.5 试验分析设备与方法 |
2.5.1 电子分析天平 |
2.5.2 探针式表面轮廓仪 |
2.5.3 金相显微镜OM |
2.5.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5.5 X射线能谱仪(EDS)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干态下软质材料与9Cr18配对摩擦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的性能 |
3.3 正交试验 |
3.3.1 试验设计 |
3.3.2 摩擦磨损曲线 |
3.3.3 摩擦学性能分析 |
3.4 试验材料金相组织与力学性能 |
3.5 转速对软质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3.5.1 转速对浸树脂石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3.5.2 转速对浸青铜石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3.5.3 转速对浸锑石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3.5.4 转速对铜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3.6 载荷对软质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3.6.1 载荷对浸树脂石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3.6.2 载荷对浸铜石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3.6.3 载荷对浸锑石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3.6.4 载荷对铜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质材料与9Cr18钢配副的摩擦磨损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转速下软质密封材料的表面形貌分析 |
4.2.1 浸酚醛树脂石墨的表面形貌 |
4.2.2 浸铜石墨的表面形貌 |
4.2.3 浸锑石墨的表面形貌 |
4.2.4 铜合金的表面形貌 |
4.3 不同载荷下软质密封材料的表面形貌分析 |
4.3.1 浸酚醛树脂石墨的表面形貌 |
4.3.2 浸铜石墨的表面形貌 |
4.3.3 浸锑石墨的表面形貌 |
4.3.4 铜合金的表面形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润滑下软质材料与9Cr18钢配副摩擦学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内容 |
5.2.1 乏油润滑下的摩擦磨损试验 |
5.2.2 富油润滑下的摩擦磨损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7)智能化集成盾构同步注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选题的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盾构机的发展 |
1.2.2 国内盾构机的发展 |
1.2.3 盾构市场分析 |
1.3 盾构同步注浆研究现状 |
1.3.1 注浆控制技术研究 |
1.3.2 集成式注浆设备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盾构施工及同步注浆 |
2.1 盾构施工过程 |
2.1.1 浆液原材料的选择 |
2.1.2 浆液的制备 |
2.1.3 浆液的存储 |
2.1.4 同步注浆 |
2.1.4.1 土体开挖与排土 |
2.1.4.2 盾构推进与衬砌拼装 |
2.1.4.3 盾尾脱落与壁后注浆 |
2.2 同步注浆主要参数分析 |
2.2.1 注浆压力 |
2.2.2 注浆量 |
2.2.3 注浆速度及时间 |
2.3 盾构同步注浆工艺流程 |
2.4 盾构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浪费 |
2.4.1 盾构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 |
2.4.2 盾构施工造成的能源浪费 |
2.5 城市建设“绿色施工” |
2.6 智能化集成盾构注浆设备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成式盾构同步注浆系统硬件设计 |
3.1 集成式同步注浆控制系统总体硬件设计 |
3.2 称重配料单元设计 |
3.2.1 称重模块硬件设计 |
3.2.2 称重模块工作流程 |
3.2.3 称重工作原理 |
3.2.3.1 信号采集部分 |
3.2.3.2 信号放大部分 |
3.2.3.3 模数转换部分 |
3.3 螺旋输送单元设计 |
3.3.1 螺旋输送单元总体设计方案 |
3.3.2 水平螺旋输送 |
3.3.3 倾斜螺旋输送 |
3.3.4 螺旋输送机输送量计算 |
3.3.4.1 螺旋叶片直径计算 |
3.3.4.2 螺距计算 |
3.3.4.3 填充系数查表 |
3.3.4.4 螺旋轴转速计算 |
3.3.5 螺旋输送机驱动功率计算 |
3.3.6 螺旋输送机驱动电机的调速 |
3.3.7 倾斜螺旋输送量计算 |
3.4 制浆单元设计 |
3.4.1 搅拌的目的 |
3.4.2 搅拌机应具备的条件 |
3.4.3 搅拌机的工作原理 |
3.4.4 循环泵电机功率计算 |
3.4.5 搅拌桶的几何容量和出料容量 |
3.5 储浆单元设计 |
3.5.1 储浆模块的工作机制 |
3.5.2 声波式液位变送器 |
3.5.3 搅拌器桨叶的选取 |
3.5.4 搅拌器的转速与电机功率 |
3.5.5 减速器设计 |
3.6 注浆单元设计 |
3.6.1 注浆单元总体设计方案 |
3.6.2 注浆泵设计与参数计算 |
3.6.2.1 注浆泵泵送压力的计算 |
3.6.2.2 注浆缸行程的确定 |
3.6.2.3 注浆缸材料和壁厚的设计 |
3.6.2.4 注浆泵泵送能力计算 |
3.6.3 液压系统选型 |
3.6.3.1 液压缸最大流量 |
3.6.3.2 液压泵最大工作压力 |
3.6.3.3 液压泵传动功率计算与液压泵选型 |
3.7 盾构机注浆设备DP通信 |
3.7.1 DP通信技术原理 |
3.7.2 设备间通信控制流程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成式智能同步注浆系统软件设计 |
4.1 plc简介 |
4.2 智能式集成同步注浆控制原理 |
4.3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4.3.1 PLC控制系统设计 |
4.3.2 HMI交互界面设计 |
4.4 PLC程序流程图设计 |
4.4.1 制浆程序流程设计 |
4.4.2 储浆控制软件设计 |
4.4.3 清洗程序流程设计 |
4.5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5.1 监控界面需求分析 |
4.5.2 监测软件架构分析 |
4.5.3 监控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4.5.4 人机界面简介 |
4.5.5 界面设计与流程操作 |
4.5.6 过程监控主程序设计 |
4.5.7 过程监控子程序设计 |
4.5.7.1 出浆流量累计子程序 |
4.5.7.2 浆液密度计算程序 |
4.5.7.3 数据采集子程序 |
4.5.8 监控数据的存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备现场调试 |
5.1 电气设备现场调试原则 |
5.1.1 先检查后通电 |
5.1.2 先静态后动态 |
5.1.3 先单元后系统 |
5.2 设备调试总体方案设计 |
5.3 单元调试 |
5.3.1 称重单元调试 |
5.3.2 输送单元调试 |
5.3.3 制浆单元调试 |
5.3.4 储浆单元调试 |
5.3.5 注浆单元调试 |
5.4 设备总体调试 |
5.5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产品模块知识挖掘及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论文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综述 |
1.2.1 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综述 |
1.2.2 基于耦合关系DSM的模块识别求解方法 |
1.2.3 考虑多模块化驱动目标的产品模块识别求解方法 |
1.2.4 模块化在安全协同设计中的应用 |
1.3 论文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模块知识挖掘的产品设计方法 |
2.1 基本概念 |
2.2 产品模型构建 |
2.2.1 功能视点下产品模型 |
2.2.2 设计参数视点下产品模型 |
2.2.3 结构视点下产品模型 |
2.2.4 跨视点产品模型 |
2.2.5 系统架构约束条件知识模型 |
2.3 产品模块知识挖掘 |
2.3.1 模块知识挖掘的概念及挖掘过程 |
2.3.2 模块知识挖掘的特点 |
2.4 基于模块挖掘的集成式设计过程框架及功能 |
2.4.1 集成式设计过程框架 |
2.4.2 设计过程框架在产品设计周期中的功能 |
2.5 模块识别关键方法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架构约束条件下基于耦合性的模块识别方法 |
3.1 问题描述 |
3.2 考虑2类架构约束条件的模块识别方法 |
3.2.1 模块识别方法 |
3.2.2 案例验证 |
3.3 预定义模块方案约束条件下的模块识别方法 |
3.3.1 模块识别方法 |
3.3.2 案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支持安全协同设计的设计参数模块识别方法 |
4.1 问题描述 |
4.2 模块识别方法 |
4.2.1 聚类约束条件下的FP矩阵聚类算法 |
4.2.2 模块划分方案的调整 |
4.3 案例验证 |
4.3.1 聚类优化 |
4.3.2 信息泄露分析与模块划分方案调整 |
4.3.3 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包含构件成组约束的多目标产品模块识别方法 |
5.1 问题描述 |
5.2 模块识别方法 |
5.2.1 特定构件局部成组方案的构建 |
5.2.2 成组约束条件下多目标模块划分模型 |
5.2.3 优化模型的求解 |
5.2.4 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确定合适的解 |
5.3 案例验证 |
5.3.1 设定构件局部成组方案 |
5.3.2 多目标优化 |
5.3.3 选择合适的折衷解 |
5.3.4 与R-IGTA算法的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涡轮泵应用案例分析 |
6.1 涡轮泵产品概述及模块化任务描述 |
6.2 受保护参数模块识别 |
6.3 多模块化目标产品模块识别 |
6.4 高层产品模块识别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调和功能基的三层输入输出流集合 |
附录B 调和功能基的三层功能集合 |
附录C R-IGTA算法得到的CHV1210 聚类结果 |
附录D 溢流阀系统设计参数表 |
附录E 高速涡轮泵模块划分方法评价调查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9)基于整体式弹性环阻尼支承的转子振动控制及管道减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旋转机械转子系统振动及减振概述 |
1.3 弹性支承与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研究进展 |
1.3.1 挤压油膜阻尼器的起源发展 |
1.3.2 弹性支承及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类型及特征 |
1.3.3 弹性阻尼支承的发展方向 |
1.4 双转子动平衡研究进展 |
1.4.1 转子动平衡研究概述 |
1.4.2 双转子动平衡研究概述 |
1.5 阻尼密封及石化管道研究概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整体式弹性环阻尼支承结构设计及减振原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IERSFD下转子减振原理模型 |
2.2.1 考虑滚动轴承刚度为线性时IERSFD的减振原理模型 |
2.2.2 考虑滚动轴承刚度为非线性时IERSFD的动力特性及减振原理模型 |
2.3 影响IERSFD刚度的因素分析 |
2.3.1 不同弹性环厚度的IERSFD刚度比较分析 |
2.3.2 不同油膜间隙的IERSFD刚度比较分析 |
2.3.3 不同弹性环直径的IERSFD刚度比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体式弹性环阻尼支承控制转子振动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Jeffcott单盘转子实验台介绍 |
3.3 弹性阻尼支承控制单盘转子过临界振动的模拟 |
3.4 IERSFD对Jeffcott转子振动控制实验研究 |
3.4.1 阻尼液粘度对小质量盘转子振动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 |
3.4.2 阻尼液粘度对大质量盘转子振动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 |
3.5 IERSFD抑制单盘转子不对中故障的实验研究 |
3.5.1 右侧1号支承垫高1.0mm进行抑制转子不对中实验 |
3.5.2 左侧2号支承垫高1.4mm进行抑制转子不对中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流变IERSFD控制多盘转子振动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磁流变整体式弹性环阻尼支承介绍 |
4.3 模拟高压涡轮压气机的四盘转子实验台介绍 |
4.4 四盘转子过临界振动模拟计算 |
4.5 磁流变IERSFD对四盘转子过临界振动控制的实验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转子实验台结构设计及双转子减振研究 |
5.1 引言 |
5.2 带中介轴承的双转子实验台结构设计 |
5.2.1 发动机典型双转子结构介绍 |
5.2.2 双转子实验台结构简图及模态计算 |
5.2.3 带中介轴承的双转子实验台介绍 |
5.3 IERSFD抑制双转子振动的实验研究 |
5.3.1 IERSFD抑制低压压气转子过临界振动的实验研究 |
5.3.2 IERSFD抑制双转子过临界振动的实验研究 |
5.4 双转子动平衡实验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石化设备管道减振技术应用及阻尼密封实验介绍 |
6.1 引言 |
6.2 粘滞性阻尼减振技术 |
6.2.1 管道传统减振技术特点 |
6.2.2 粘滞性阻尼减振技术的原理 |
6.2.3 粘滞性阻尼减振技术的特点 |
6.3 MTO联合装置急冷塔管道及其大型拉杆补偿器减振改造 |
6.3.1 急冷塔进塔管线及大型拉杆横向补偿器参数及振动情况 |
6.3.2 管道模态及热位移分析 |
6.3.3 管线振动原因分析 |
6.3.4 管道阻尼减振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拟 |
6.3.5 急冷塔进塔管线阻尼减振方案实施及减振效果 |
6.4 换热器至闪蒸塔管线减振改造 |
6.4.1 管线参数及振动情况 |
6.4.2 管线模态及振动原因分析 |
6.4.3 管道阻尼减振模拟优化计算 |
6.4.4 阻尼减振方案的实施及效果 |
6.5 涡轮泵阻尼密封实验分析 |
6.5.1 实验参数介绍 |
6.5.2 梳齿密封实验数据分析 |
6.5.3 圆孔阻尼密封实验数据分析 |
6.5.4 圆孔阻尼密封偏心实验数据分析 |
6.5.5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10)高速干摩擦波纹管氦气机械密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1 高速干摩擦氦气缓冲密封 |
1.2.2 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高速干摩擦机械密封研究现状 |
1.3.1 端面摩擦特性研究 |
1.3.2 端面泄漏特性研究 |
1.3.3 端面温度和变形的研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速干摩擦波纹管氦气机械密封热-固耦合分析 |
2.1 氦气机械密封结构和工作原理 |
2.2 补偿环组件数值分析模型 |
2.2.1 补偿环组件有限元模型 |
2.2.2 边界条件 |
2.2.3 有限元计算结果 |
2.3 补偿环组件性能分析 |
2.3.1 焊接金属波纹管刚度 |
2.3.2 波纹管有效直径理论计算 |
2.3.3 充压压力对波纹管有效直径的影响 |
2.3.4 充压压力和压缩量对波纹管刚度、非线性度的影响 |
2.4 密封端面数值分析模型 |
2.4.1 密封端面有限元分析模型 |
2.4.2 数值计算流程 |
2.4.3 力边界条件 |
2.4.4 热边界条件 |
2.4.5 密封端面计算结果分析 |
2.5 干摩擦机械密封端面性能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分形理论的干摩擦密封端面承载特性研究 |
3.1 基于分形理论的端面微凸体承载特性 |
3.1.1 端面形貌的描述 |
3.1.2 微凸体接触变形性质 |
3.1.3 接触点面积大小分布函数 |
3.1.4 接触面积与真实接触面积 |
3.1.5 接触表面弹塑性接触载荷 |
3.1.6 接触面磨损率计算 |
3.1.7 接触面间隙泄漏率计算 |
3.2 微凸体承载特性计算流程 |
3.3 密封端面承载特性计算 |
3.4 密封端面承载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
3.4.1 分形参数 |
3.4.2 结构参数 |
3.4.3 操作参数 |
3.4.4 材料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干摩擦机械密封端面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4.1 密封端面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操作参数 |
4.1.2 结构参数 |
4.1.3 材料参数 |
4.2 密封端面结构和材料综合影响 |
4.2.1 密封端面性能正交试验 |
4.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干摩擦氦气密封磨损与泄漏试验研究 |
5.1 干摩擦机械密封试验系统 |
5.1.1 主体装置 |
5.1.2 辅助装置 |
5.2 动、静环结构参数测量 |
5.2.1 动环、静环平面度检测 |
5.2.2 静环结构测量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静环温度 |
5.3.2 磨损率 |
5.3.3 工况参数对密封端面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录 |
四、高速涡轮泵的若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机械密封实验装置研究进展[J]. 金良,孙见君,冯飞,冯秀.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1(07)
- [2]高参数摩擦副计算分析平台开发与案例分析[D]. 崔展.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液膜密封振动及冲击动力学特性[J]. 徐鲁帅,郝木明,袁小阳,王赟磊,金英泽,李勇凡. 振动与冲击, 2020(15)
- [4]基于ERT技术的两相流测量正反问题及实验研究[D]. 党佳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5]滚动轴承热弹流多场耦合使役特性可靠性评估方法[D]. 赵金月. 辽宁科技大学, 2019(01)
- [6]软质密封材料与9Cr18钢配副摩擦学特性研究[D]. 倪成良.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7)
- [7]智能化集成盾构同步注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郑军飞.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8]产品模块知识挖掘及设计方法研究[D]. 卫军朝.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9]基于整体式弹性环阻尼支承的转子振动控制及管道减振研究[D]. 张力豪.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1)
- [10]高速干摩擦波纹管氦气机械密封性能研究[D]. 孙宪栋.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