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花新品系“4643”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李万九,张秀如,黄代隆[1](1990)在《棉花新品系“4643”生产力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4643”是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近年来育成的优良新品系。据报道,其内在品质优良,达到优质棉第一档次标准,纤维晶白,有光泽,卖花品级高;并具有一定耐枯萎病能力。历年区试结果,皮棉产量与鄂荆1号相当。为了探明该品系产量生产力形成的规律及其生理机制,以在栽培上采用相应措施,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在育种上对该品系进一步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我们于1989年在本校设置了本试验。试验以鄂荆1号为对照,采用每亩2500株(代号D25)和3500株(代号D35)两种密度,随机排列,5次重复,小区面积16.67平方米,4行区;营养钵育苗移栽,4月9日播种,5月16日套栽于小麦田预留行中;试验地为田,二黄土,肥力中等,每亩总施肥量(纯氮)11公斤,采用常规栽培措施(未使用生长调节剂)。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哀琼[2](1996)在《对湖北省丰产棉育种现状的分析与评述》文中研究指明湖北省丰产棉育种近十年来基本处于徘徊阶段,新育成的丰产棉品种(系)产量、纤维品质等综合性状没能显着地超过鄂荆1号。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进一步拓宽种质资源,改进育种方法。
周亚星[3](2010)在《超低氢氰酸高丹草新品系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研究》文中提出为培育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且氢氰酸含量极低的高丹草新品种,我们将散穗高粱与黑壳、白壳、棕壳、红壳4种苏丹草相组配进行人工授粉杂交,获得了杂种F1代。从F2代分离群体中选出超低氢氰酸含量和高氢氰酸含量的植株建立基因池,筛选出与低氢氰酸含量相关的ISSR特征片段并对部分特征片段进行了克隆与序列分析,用于对F2~F5代目标性状优良株系的辅助选择,并对F5代苗期进行超低氢氰酸ISSR特征片段进行验证,选育高丹草新品系。主要结果如下:1.散穗高粱与4种苏丹草杂种F1代的生长速度均明显超过其双亲,平均株高365~395cm,生育期131~138d,比其父本苏丹草长9~12d,较其母本散穗高粱长16~23d,均为中晚熟类型;F1代PMCMⅠ染色体配对行为规则,平均构型为2n=2x=20(10Ⅱ),母本散穗高粱与4种父本苏丹草染色体虽有较高的同源性,但亲本间的遗传组成仍存在一定差异。2. 4个杂交组合F1代穗型均呈双亲中间型,穗子较大,每穗小穗数及其密度均超过其父本苏丹草;其单株平均分蘖数6.27~6.50个,呈偏父本遗传;而其开花期主茎的糖锤度值均较高(6.26%~6.53%),呈偏母本遗传。F1代花粉可育率均在98%以上,自然结实率为73.66%~75.89%,均不存在育性问题。各杂交组合F1抽穗期幼穗的POD酶谱表型差异明显,可作为亲本及杂种在蛋白质水平识别的生化标记。3. 4个杂交组合F2代群体性状出现分离,但生长势良好,其平均株高为409~442cm,明显超过其双亲;其生育期为137~147d,均为晚熟类型;花粉可育率和结实率分别为94%和72%以上,也不存在育性问题;其PMCMⅠ染色体也均能正常配对,F2分离穗型幼穗的POD酶谱表型差异可为其后代优良株系选择提供依据。4.用14个ISSR适宜引物对4个杂交组合F1及其亲本基因组DNA扩增得到451个ISSR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高达92.2%,ISSR指纹图谱可作为亲本及杂种F1鉴定的分子依据。聚类分析将9个供试材料分为3类:第一类为散穗高粱、棕壳苏丹草、黑壳苏丹草、白壳苏丹草,第二类为散穗高粱×黑壳苏丹草F1、散穗高粱×白壳苏丹草F1、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1、散穗高粱×棕壳苏丹草F1,红壳苏丹草单独为一类;散穗高粱与红壳苏丹草的亲缘关系较远,而与白壳苏丹草亲缘关系较近。5.筛选出与超低氢氰酸含量相关的ISSR特征片段11个,其中散穗高粱×黑壳苏丹草组合3个(900bp、1400bp、1600bp),散穗高粱×白壳苏丹草组合3个(400bp、750bp、1600bp),散穗高粱×棕壳苏丹草组合2个(750bp、1500bp),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组合3个(200bp、1400bp、1600bp)。6.散穂高粱×黑壳苏丹草、散穂高粱×白壳苏丹草2个杂交组合的6个与超低氢氰酸含量有关的ISSR克隆片段—H-1、H-2、H-3和B-1、B-2、B-3的序列全长分别为:1377bp、2268bp、2614bp、1432bp、1363bp和2751bp,读码框分别为357bp、279bp、339bp、300bp、228bp、186bp。其中片段H-1与小麦亚种的同源性为60%;片段H-2与高粱假设蛋白SORBIDRAFT05g027190同源性为63.9%,与水稻粳稻组假设蛋白OsJ07776同源性为62%;片段H-3、B-1、B-2、B-3与现有已知的植物碱基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没有同源性,推测它们是与高丹草超低氢氰酸含量关系更为密切的新的DNA序列。7. 4个杂交组合F3、F4中选株系的氢氰酸含量很低(2.58~4.77 mg/kg)、植株高大(377~405cm)、分蘖性强(单株分蘖数6.21~6.38个)、生育期较长(132~141d),且2个世代间性状稳定。8.采用I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出散穗高粱—黑壳苏丹草、散穗高粱—白壳苏丹草、散穗高粱—棕壳苏丹草、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4个超低氢氰酸高丹草新品系(F5)。
叶武威[4](2007)在《棉花种质的耐盐性及其耐盐基因表达的研究》文中指出针对我国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影响大的特点,利用60份种质(系)研究了耐盐性骨干品种的血缘组成和耐盐性的主要相关因子,利用不同耐盐性的材料探讨了盐胁迫对棉花生理代谢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耐盐基因的表达。获得了以下的结果:1.明确了棉花耐盐骨干品种的基础种质及其亲源关系。耐盐骨干品种主要来自于岱字棉、乌干达棉、金字棉、苏联棉系四个基础种质,耐盐材料中88.33%含有岱字棉血统,81.67%含有乌干达棉血统,78.33%含有金字棉血统,65%含有苏联棉血统。当前,我国陆地棉种质耐盐性较低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于基础种质耐盐性差和耐盐种质的血缘过于狭窄。2.研究了棉花耐盐性与主要遗传性状的相关关系。棉花耐盐性与铃重呈极显着正相关;耐盐性与种仁蛋白质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种仁脂肪含量达极显着正相关;耐盐性与纤维长度呈极显着正相关,与麦克隆值呈极显着的负相关,所以NaCl有利于棉花纤维细胞的增长而不是增粗。棉花的耐盐性与抗旱性达极显着正相关,说明了耐盐性的渗调机理与抗旱性的作用机理相似。3.探讨了盐胁迫对棉花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的影响。盐胁迫对棉花的细胞分裂指数有着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低浓度下的促进作用和高浓度下的抑制作用,而且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均与耐盐性有关。盐胁迫造成染色体的畸变如C-有丝分裂、染色体桥、染色体粘连、染色体消解等特异现象,而且随着浓度与培养时间的延长,染色体变异越重;棉花耐盐性差则染色体变异重,这是NaCl胁迫后首次发现的离子毒害的证据。4.研究了盐胁迫对POD、SOD以及诱导蛋白的影响。棉花的耐盐性与叶片膜透性负相关。棉花叶片SOD、POD活性都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是耐盐品种SOD活性的上升速度明显快于不耐盐品种,耐盐材料POD活性的上升速度明显慢于不耐盐材料,这种变化与材料的耐盐性高低相反。盐胁迫后,蛋白质含量均降低,但有新增的蛋白质谱带,不耐盐材料新增加80kD、36kD、26kD、24kD四条谱带,耐盐材料新增加80kD、36kD两条谱带。24kD和36kD蛋白与耐盐性表达有关,26kD蛋白与耐盐性有关的调渗蛋白类似。80kD蛋白属首次发现。5.研究了盐胁迫下棉花耐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在盐胁迫下,不耐盐的材料有1644个基因差异表达,耐盐材料有817个基因差异表达。棉花耐盐性基因依表达量可分为5类:A类基因32个,只在耐盐材料差异性表达的上调基因;B类基因548个,只在不耐盐材料差异性表达的上调基因;C类基因176个,只在耐盐材料差异表达的下调基因;D类基因487个,只在不耐盐材料差异表达的下调基因;E类基因609个,不耐盐材料和耐盐材料均差异性表达的下调基因。棉花耐盐基因依表达蛋白的已知功能可分为4类:(1)渗透调节蛋白表达基因96个;(2)毒性降解酶基因48个;(3)转录因子基因136个;(4)信号传导基因98个。
郑娜[5](2015)在《VIGS技术高通量筛选棉花抗黄萎病相关基因》文中指出棉花黄萎病是由黄萎病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维管束病害,严重危害棉花的生产,被称为“棉花的癌症”。棉花黄萎病危害严重,难以防控,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抗黄萎病抗源的缺乏,及对棉花抗黄萎病分子机理研究的欠缺,再加上生产上缺少行之有效的防控技术和措施。从基因水平上揭示棉花抗黄萎病的特征和机制,依然是揭示棉花抗黄萎病分子机理,提高棉花对黄萎病抗性的基础工作。然而长期以来,因受到研究材料的限制,以及研究手段的欠缺,从基因水平上去研究和探索棉花抗黄萎病分子机理难度很大。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是利用反向遗传学策略揭示植物基因功能的重要技术之一,为从基因水平上揭示棉花抗黄萎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契机。本研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棉花病害组选育的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m)抗黄萎病品系——中植棉KV3为材料,在实验室前期抑制差减杂交和基因芯片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挑选出106个可能与棉花抗黄萎病相关的基因,并用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研究这些基因在棉花抗黄萎病中的作用和功能。所利用的VIGS载体为棉叶皱缩病毒(Cotton leaf crumple virus,CLCrV)改造。总共成功构建了6大类,62个VIGS基因载体。所构建的载体导入农杆菌后,用农杆菌侵染法进行基因沉默实验,靶向性沉默相对应的基因,然后用伤根法接种黄萎病菌,检测基因沉默棉花植株对棉花黄萎病抗性的变化情况。由此,利用VIGS这一反向遗传学的技术高通量地筛选出棉花抗黄萎病相关基因,为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棉花抗病品种分子选育提供基础性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CLCrV诱导的基因沉默体系,靶向性沉默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CHLI和CLA1,基因沉默后植株的叶片表现出明显的黄化和白化表型;还确认了目的基因沉默植株中,目的基因的表达量也明显降低;且空载体转化对照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对黄萎病菌的抗性无明显差异;说明该体系在中植棉KV3中可沉默目的基因,用于目的基因功能的研究;2.运用VIGS技术高通量筛选棉花抗黄萎病相关基因,三轮重复试验筛选出8个与棉花抗、感黄萎病相关的基因。其中6个基因[Gh39(bZIP)、Gh24(GRAS)、Gh58(WRKY)、Gh55(EIN2)、Gh114(XTH)、Gh97(Drigent-like protein)]正调控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2个基因[Gh15(bZIP)、Gh31(NAC5)]负调控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3.对其中的3个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与表达特性分析。结果显示:Gh55为乙烯信号途径中的正向调控因子EIN2,利用VIGS技术沉默该基因,沉默植株接种黄萎病菌后,病症明显加重,说明该基因是一棉花黄萎病的正调控基因;沉默Gh97(Dirigent-like protein)的植株接种黄萎病菌后,症状显着加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属于DIRb/d家族,且在根部的表达量很高,这些结果说明,Gh97可能在根部介导细胞发生木质化,从而阻止了黄萎病菌的入侵及繁殖,提高了棉花对黄萎病菌的抗性;Gh114是一种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水解酶(XTH),沉默该基因的植株对黄萎病菌更敏感,表明该基因可能通过改变植物细胞壁的结构,参与棉花对黄萎病菌的抗性。
毕于运[6](2010)在《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秸秆大国。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涉及到农业生产系统中的物质高效转化和能量高效循环,成为循环农业和低碳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又涉及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肥力、环境安全以及可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问题,还涉及到农民生活系统中的家居温暖和环境清洁,逐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秸秆资源数量估算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草谷比法;二是副产品比重法;三是收获指数法。本文以大量的农作物种植试验研究文献为主要依据,利用其提供的农作物各部分生物量、收获指数(经济系数)、谷草比等基础数据,结合现实的草谷比实测结果,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的草谷比进行了仔细的考证,从而建立了更为系统、更为精确的草谷比体系。继而以新建草谷比体系为依据,结合历年农作物生产统计数据,对1952年以来我国历年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和2008年分省(市、自治区)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估算,并汇总出了1952-2008年全国农作物秸秆总产量和2008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秸秆总产量。计算结果表明:(1)2008年全国秸秆产量达到84219.41万t,与1952年(21690.62万t)相比净增2.88倍;(2)中国是世界第一秸秆大国;(3)秸秆是我国陆地植被中年生长量最高的生物质资源,分别相当于全国林地生物质年生长量的1.36倍、牧草地年总产草量的2.56倍和园地生物质年生长量的7.75倍;(4)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秸秆产量合计占全国秸秆总产量的2/3左右;(5)全国近一半的秸秆资源分布于全国百分之十几的土地上。在农产品收获过程中,许多农作物需要留茬收割;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在收获过程中,多数农作物都会有一定量的枝叶脱离其植株而残留在田中;在秸秆运输过程中也会有部分损失,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秸秆都能够被收集起来。本文通过对各类农作物株高、收割留茬高度、叶部生物量比重、枝叶脱落率、收贮运损失率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制定了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系数,并据此估算了我国各类农作物的可收集利用量。计算结果表明:2008年我国秸秆的可收集利用总量为65102.19万t,平均可收集系数为0.77。秸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用途:一是用作燃料;二是用作饲料;三是用作肥料;四是用作工业原料;五是用作食用菌基料,简称“五料”。本文依据秸秆的形态、质地、密度、物体结构、物质组分、养分含量、热值等自然特征,对其在“五料”利用上的自然适宜性进行了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分类评价结果为,2008年在我国可收集利用的秸秆总量中:(1)最适宜和一般适宜直接燃用的秸秆占1/2以上;(2)适宜和较适宜“三化一电”的秸秆占95%以上;(3)最适宜和适宜沼气生产的秸秆约占90%;(4)适宜和较适宜直接饲喂牛羊的秸秆占近80%,适宜加工饲喂牛羊的秸秆占90%以上,适宜直接饲喂和加工饲喂猪禽的秸秆占1/5以上;(5)适宜工业加工和食用菌种植的秸秆占90%以上。综合评价结果为,2008年在我国可收集利用的秸秆总量中:“草性”和“木性”秸秆各约占1/5,中性秸秆约占3/5。燃用消耗过多,饲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工业加工利用偏少是目前我国秸秆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08年,在我国秸秆可收集利用总量中,直接燃用量21000万t,占32.26%;新能源开发利用量720万t,占1.11%;饲用量17660万t,占27.13%;工业加工利用量4300万t,占6.61%;食用菌养殖利用量1300万t,占2.00%;直接还田量9200万t,占14.13%;废弃和焚烧量10922万t,占16.78%。目前我国秸秆直接还田量和残留还田量合计为28000多万t,约占全国秸秆资源总产量的1/3,平均每公顷耕地还田秸秆2.33t。根据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与“三农”之内在关系,可将秸秆资源的利用类型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的秸秆资源循环利用;二类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秸秆资源利用;三类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外部的秸秆资源利用。目前,在我国已利用秸秆总量中,一类利用约占52%,二类利用约占39%,三类利用约占9%。我国秸秆开发利用的总体趋势具体体现在“四个增加”、“两个减少”、“一个替代”。“四个增加”:一是秸秆新能源开发利用量增加;二是秸秆饲用量增加;三是秸秆工业加工利用量增加;四是秸秆食用菌种植利用量增加。“两个减少”:一是秸秆废弃和焚烧量减少;二是秸秆直接燃用量减少。“一个替代”是指秸秆过腹还田、秸秆沼肥还田和秸秆过腹沼肥还田逐步替代秸秆直接还田。
曹廷杰[7](2015)在《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遗传解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深入了解河南省近年来新育成小麦品种(系)的遗传基础,利用田间试验、温室抗白粉病接种鉴定、遗传学分析和全基因组扫描与关联分析方法,对河南省近年来育成和审定的小麦品种(系)进行了遗传解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华北地区流行的2个白粉菌菌株E09和E20对2009~2013年度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和预备试验的小麦新品种(系)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同时利用与Pm2、Pm4a、Pm8和Pmm21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了相关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布。在鉴定的908个小麦新品种(系)中有199个抗E09,占21.9%;在鉴定的412个小麦新品种(系)中有39个抗E20,占9.5%,其中有15个同时抗E09和E20。在908个鉴定的小麦新品种(系)中,580个含有1BL/1RS,占63.9%,含有Pmm8或新的1RS来源抗白粉病基因;另有2个品种(系)含有6AL/6VS来源广谱抗白粉病基因Pm21,8个可能携带Pm2,2个可能含有Pm4a;6个品种(系)可能含有多个基因。2、对36个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进行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利用Illumina Infinium iSelect90K SNP芯片结合集群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e Analysis,BSA)规模化快速检测其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同时利用与Pm4a、Pm4b、Pm8和Pm21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相应的抗病基因。SNP芯片检测发现,24个品种(系)在抗、感池DNA间检测到一个显着差异多态性SNPs峰值,其中20个品种(系)在2AL染色体上有一个显着差异多态性SNPs峰值,推测抗病基因位于2AL染色体上,可能是Pm4位点的抗白粉病基因;利用已知的Pm4a和Pm4b分子标记Xgwm356和P1-P2未能在这36个品种(系)中检测到Pm4a和Pm4b抗白粉病基因,很可能是遗传背景不同所致。利用位于2AL染色体上多态性SNP序列开发了与2AL染色体上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wggc116-12,在开04131/石4185和中育9398/石4185两个F2小群体上证实与2AL染色体臂的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可用于这些在2AL染色体臂存在抗、感SNP多态性的品种中携带抗白粉病基因的检测。郑育麦518、新麦04077、国麦301和向阳3号分别在1BL、2DL、6AL和3BS染色体上有一个显着差异的多态性SNPs峰值,分子标记Xcau127检测证实国麦301中含有抗白粉病基因Pmm21。其它12个品种(系)在抗、感池DNA间检测到多个差异多态性SNPs峰值,推测可能含多个抗白粉病基因。这36个品种(系)中有21个含有1B/1R易位,但有7个品种(系)在抗、感池DNA间检测到位于1BL染色体上的多态性SNPs峰值,表明其可能含有不同于Pm8的新1B/1R易位或位于1B染色体的其他抗白粉病基因;宛麦999不含1B/1R易位,但在1BL上检测到多态性SNPs峰值,推测其含有其他抗白粉病基因。3、利用Illumina90k iSelect SNP标记技术对豫麦34及河南省2000~2013年审定的小麦品种共96个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基础。结果表明,在所有SNP位点中,多态性比率为47.39%(38,661/81,587),多态性标记在基因组间分布呈现B>A>D。96个品种亲缘关系较近,两两遗传相似系数的平均值为0.719,变幅为0.552~0.998,且94.3%的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652~0.812之间;按UPGMA法将96个品种划分为7个类群。综合SNP和系谱分析,近10年河南省审定的96个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多数品种亲缘关系较近,在育种中迫切需要引入新的种质资源,拓宽遗传背景。4、利用Illumina90k iSelect SNP标记对94个小麦品种全基因组扫描数据和这些品种的抽穗期、成熟期、最高分蘖、成穗率、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灌浆时间、灌浆速率等性状表现型数据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SNP基因型分析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后,共有22846个SNP用于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共检测到311个SNP位点与上述10个性状显着相关,对单个性状的解释率R2值的范围为10~30%,其中42个SNP位点在全基因组水平上与性状显着关联。在2A、2B、2D、3A、4D、6A染色体上检测到70个SNP位点与亩穗数显着相关,其中,位于3A染色体上的Excaliburc23111839对性状的解释率最高(20.7%);发现121个SNP标记与最高分蘖显着相关,86.78%的标记位于3A染色体上,其中29个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显着相关,对性状的解释率范围10.75~28.29%;有31个SNP与成穗率显着相关,分布于1B、2A、7B、7D染色体上的,其中3个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显着相关;另有45个SNP标记与株高显着相关,分布于1A、1D、2A、2B、3A、3D、4A、5B、7B、7D染色体上,对性状的解释率范围14.63%-30.28%,其中4个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显着关联;检测到28个SNP标记与千粒重显着相关,其中4个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显着相关,分布于2A、2D、3A、3B、3D、4A、5B、6B、7A、7B、7D染色体上;此外还检测到8个SNP与成熟期显着相关(1A、2A、2D、4D、7B)、7个SNPs与灌浆时间显着相关(3A和5B)、2个SNP与灌浆速率显着相关(7B、7D)、3个SNP与抽穗期显着相关(6D、7B);只检测到位于2B染色体上的SNPs Tdurumcontig6782798与穗粒数显着相关,且在全基因组水平显着相关。同时检测到47个SNP标记同时与亩穗数和最高分蘖显着相关;2个SNP同时与灌浆速率和千粒重显着相关;1个SNP同时与株高、成熟期和最高分蘖显着相关;1个SNP同时与最高分蘖和成穗率显着相关。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只检测到3个与成穗率显着相关的SNP位点。这些标记需要进一步验证。
王贵彦[8](2005)在《从FSD视角对农户水平上转基因抗虫棉技术应用过程和效果的系统分析 ——以河北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基因作物大面积商业化种植以来,研究人员以转基因抗虫棉为例对该技术应用的经济效果和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农民是技术的采用者,其应用效果除受技术本身特征的影响外,还受到技术外环境如市场、信息、政策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从农作制度研发(FSD)视角,在2002-2003年河北主产棉区通过正规问卷调查了345个农户和相关科研、推广人员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农业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从转基因抗虫棉应用的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等多角度对农户采用该技术的过程和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我国转基因作物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 转基因抗虫棉技术的应用扩大了棉花种植面积,增加了农户家庭收入。1997年以来67%的被调查农户的植棉面积呈持续增加状态,棉花种植面积已占农户总耕地面积的50.3%。1998-2002年棉花净产值一直高于小麦-玉米两熟的净产值,棉花收入占农户家庭种植业总收入的60.3%,是农户家庭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经济意义上说,转基因抗虫棉技术的应用使农户增加了来自农业的经营收入。 (2) 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实践表明,Bt棉的应用降低了农户从事棉花生产的危险,尤其是促进了农村妇女的身体健康。转基因抗虫棉田棉铃虫压力和危害明显减轻,农户防治棉铃虫喷药次数两年平均5次,低于非抗虫棉种植时防治棉铃虫20-30次的防治次数。 (3) 棉花收入对农户家庭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支出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棉花收入和家庭教育支出以及医疗保健支出相关系数较大。 (4) 转基因作物的应用不单单是技术特征的表现,它的整体效果的发挥需要科研、推广等部门与农民的共同参与。由于该技术的应用对昆虫种群系统的影响和推广、植保等部门对农民服务的不到位,使得抗虫棉田的主要害虫发生了变化,并影响了棉农的植棉效益,从这个角度上说农民还需要科研、推广等部门关于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变化情况以及害虫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以促进转基因抗虫棉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5) 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是一个技术集成的平台,较好的种子质量、农民为了使高成本获得高回报而增加的投入等,都对应用转基因抗虫棉品种获得较高产量和较好效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6) 农户在采用转基因抗虫棉技术过程中表现出规避风险、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行为。转基因抗虫棉种子的高价格使许多农户自留种子,2002-2003年平均42%的农户自留种子,这种现象的存在使种子成本大大降低,只占总生产成本的22%。另外,78%的农户对转基因技术不太了解或知之甚少,94.4%的农户不能从当地农业推广、植保等部门获得关于抗虫棉栽培、管理的技术和措施,使得农户在防治病虫害和生产投入中表现出一定得盲目性。 (7) 我国小规模农户应用转基因抗虫棉技术效果和其他地区或国家存在差异。发达国家大农场生产条件较好、农民素质较高情形下,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效益;而在墨西哥、阿根廷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素质较低国家,只有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采用该技术后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我国小规模农户采用该技术也获得了较好的效益。 (8) 从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实践提出了加强转基因作物种子管理、针对我国农户特有的小农户、小规模、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并最终以改善农户生计为目的的发展转基因作物的政策建议。
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9](1990)在《棉花新品系“4643”简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棉花新晶系“4643”是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从(2930×中7)的杂种后代中选育而成。该品系品质好:内在品质经北京纤检所检测,绒长约31毫米,强力4.05
孔杰[10](2018)在《海岛棉遗传多样性及对纤维性状的关联分析与转录组学分析》文中认为海岛棉(G.barbadenseL.)纤维品质优异,是纺高支纱的天然原料,目前仅在美国、埃及、中亚、印度及中国的新疆等地种植,中国总产约占世界的30%。我国从建国初期开始,引进了大量海岛棉资源,并利用资源在新疆长期开展了品种培育,迄今为止,形成了一类具有独特区域特点的海岛棉类型。目前,国内外在海岛棉资源上的研究还很少,这不利于其优异基因的挖掘利用及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本文以新疆海岛棉品种为出发点,在分析其性状表现及遗传背景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国内外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状况及群体结构特征,并利用关联分析方法定位了与纤维相关QTL,对具有优异等位变异的特异材料进行不同纤维发育时期转录组测序,比较了不同发育期转录组水平基因表达的差异,并对纤维相关功能基因进行了验证,为今后海岛棉育种奠定一定基础。本文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新疆海岛棉育成品种表现及系谱研究58个育成品种株高、单株铃数、纤维比强度变异系数较大;随着年代增加,纤维长度、比强度、抗病性提升较快;主栽品种铃期变长、单株铃数增加、纤维品质改善。系谱分析表明,新疆海岛棉育成品种骨干亲本主要来源于中亚,早期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后期随着优异中间材料的持续注入,主要经济性状不断改进,2010s后期品种系谱来源较复杂,但仍属于中亚埃及型,品种聚类结果与系谱来源较为一致。2.海岛棉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218份世界海岛棉资源在枯萎病发病率、株高、始果枝节位、单株铃数和纤维比强度变异系数较高;中国新疆塔里木地区材料在株高、果枝数、子指、纤维比强度等均存在较高的多样性;乌兹别克斯坦材料在果枝数、单株铃数上、非洲地区的材料在单铃重、衣分上均具有显着的优势。利用分子标记探索海岛棉的遗传多样性,也表明这些海岛棉材料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变异范围为0.2442~0.4998,平均为0.4145,其中以新疆塔里木地区的材料多样性最为丰富。将218份材料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植株较矮,子指较低,绒长较短、铃重小、衣分低的特点;第二大类依据株型可分为2个亚类,5个次亚类,同一来源的资源多聚在一类,新疆2010年后育育成的海岛棉多聚到一类,与其他区域品种距离较远。3.海岛棉群体结构及连锁不平衡特点对海岛棉资源的群体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对不同材料居群的层次关系更加清晰,利用SSR分子标记通过全基因组的扫描,发现当群体数目k=3时,可将海岛棉资源分开,但存在亚群结构。对218份资源进行了 Hardy-Weinberg测验,估计海岛棉基因组LD结构,160个SSR标记中共检测到6654种位点组合存在连锁不平衡,占所有可能成对位点组合的38.8%,其中237个成对位点组合存在较高程度的连锁不平衡(D’>0.5)。4.海岛棉纤维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在对海岛棉群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海岛棉SSR标记的鉴定中,通过以各个个体相应的Q值作为协变量,纤维性状变异对SSR位点变异作回归分析,检测到15个位点的变异分别与海岛棉纤维性状在p<0.05水平上显着相关。5.海岛棉纤维性状的转录组分析基于对海岛棉纤维性状的转录组学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在分子功能分组中富集在GTP相关酶等。在生物过程分组中,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核酸转录(nucleic acid-templated transcription)、RNA合成(RNA biosynthetic process)等生物过程。从筛选的差异表达与纤维直接相关并验证了的3个基因,对其在胚珠中的表达量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这3个基因确实对海岛棉纤维发育起作用,后期还需要进一步的功能验证。
二、棉花新品系“4643”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棉花新品系“4643”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3)超低氢氰酸高丹草新品系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饲草产业发展趋势及超低氢氰酸高丹草新品种开发的重要性 |
1.2 高丹草新品种选育研究概况 |
1.3 遗传标记的种类及其在作物品种选育中的应用概况 |
1.3.1 形态学标记 |
1.3.2 细胞学标记 |
1.3.3 生化(同工酶)标记 |
1.3.4 DNA 分子标记 |
1.4 ISSR 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 |
1.4.1 品种鉴定及分类 |
1.4.2 亲缘关系分析 |
1.4.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1.5 植物功能相关基因分离方法 |
1.5.1 转座子标签技术 |
1.5.2 图位克隆技术 |
1.5.3 同源序列技术 |
1.5.4 差异表达基因克隆方法 |
1.6 基因克隆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 |
1.6.1 目的基因的获得 |
1.6.2 目的基因和载体的连接 |
1.6.3 重组分子的扩增和鉴定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散穗高粱与4 种苏丹草杂种F_1、F_2 代的生育、染色体及同工酶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及试验地概况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杂种F_1 代植株生长发育及形态 |
2.2.2 杂种F_1 代主茎糖锤度 |
2.2.3 杂种F_1 代花粉育性和结实性 |
2.2.4 杂种F_1 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M I)染色体构型 |
2.2.5 杂种F_1 及其亲本抽穗期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分析 |
2.2.6 杂种F_2 代植株生长发育及形态特征 |
2.2.7 杂种F_2 代主茎糖锤度 |
2.2.8 杂种F_2 代花粉可育率和结实率 |
2.2.9 杂种F_2 代分离穗型的POD 酶谱特征 |
2.2.10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MⅠ)染色体构型 |
2.3 讨论与小结 |
3 散穗高粱与4 种苏丹草杂种F_1 的ISSR 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ISSR 扩增片段的多态性分析 |
3.2.2 ISSR 扩增结果 |
3.2.3 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
3.3 讨论与小结 |
4 杂种F_2 代与超低氢氰酸含量相关的ISSR 分子标记筛选及序列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超低氢氰酸和高氢氰酸含量的ISSR 片段筛选 |
4.2.2 超低氢氰酸含量相关的ISSR 特征片段的回收及克隆 |
4.2.3 ISSR 特征片段序列分析结果 |
4.2.4 序列同源性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5 散穗高粱与苏丹草杂交后代(F_2~F_5)优良株系选育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杂种 F_2~F_3 代优异单株选育 |
5.2.2 杂种 F_4 代优良株系选育 |
5.2.3 高丹草新品系(F_5)超低氢氰酸 ISSR 特征片段验证 |
5.3 讨论与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4)棉花种质的耐盐性及其耐盐基因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棉花耐盐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
1.1.1 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 |
1.1.2 盐碱地危害重,影响大 |
1.2 棉花种质耐盐性及其研究进展 |
1.2.1 我国棉花种质资源 |
1.2.2 棉花种质的耐盐性 |
1.2.3 棉花耐盐性的遗传 |
1.2.4 棉花耐盐性的鉴定 |
1.2.5 盐胁迫对棉花发育特性的影响 |
1.2.6 盐胁迫对棉花生理代谢的影响 |
1.2.7 盐胁迫对棉花造成的生理伤害 |
1.2.8 棉花的耐盐机制 |
1.3 棉花耐盐基因及其主要研究进展 |
1.3.1 耐盐基因的分类 |
1.3.2 耐盐基因的研究方法 |
1.3.3 耐盐基因的表达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思路 |
第二章 棉花种质资源耐盐骨干品种的遗传组成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耐盐骨干品种的耐盐性鉴定 |
2.2.2 耐盐骨干品种的血缘关系分析 |
2.2.3 耐盐血缘关系聚类分析 |
2.2.4 血缘关系与耐盐性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基础种质与棉花耐盐性 |
2.3.2 棉花品种耐盐性现状及原因探讨 |
第三章 棉花耐盐骨干品种的耐盐性遗传相关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3.2 研究结果 |
3.2.1 棉花耐盐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种子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
3.2.2 耐盐性与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盐胁迫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2 盐胁迫对棉花种子品质的影响 |
3.3.3 盐胁迫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3.3.4 棉花耐盐性与抗旱性的关系 |
第四章 盐胁迫对棉花细胞分裂及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培养方法 |
4.1.3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压片操作流程 |
4.1.4 石蜡切片的制作流程 |
4.2 研究结果 |
4.2.1 盐胁迫对有丝分裂指数(mitotic index)的影响 |
4.2.2 盐胁迫对C-有丝分裂(C-mitosis)的影响 |
4.2.3 染色体桥(chromosome bridge) |
3.2.4 染色体粘连(chromosome stickiness) |
4.2.5 染色体消解(chromosome melting) |
4.3 分析与讨论 |
4.3.1 盐胁迫的细胞学机理--离子毒害 |
4.3.2 盐胁迫的双重动力效应 |
第五章 盐胁迫下棉花SOD、POD变化以及盐胁迫蛋白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 |
5.2.1 盐胁迫下叶片标准电导率变化 |
5.2.2 盐胁迫下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 |
5.2.3 盐胁迫下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 |
5.2.4 盐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5.2.5 盐胁迫下全蛋白含量的变化 |
5.2.6 盐胁迫下蛋白质的SDS-PAGE分析 |
5.3 分析与讨论 |
5.3.1 盐胁迫与棉花叶片膜透性的关系 |
5.3.2 盐胁迫对棉花SOD、POD等酶活性的影响 |
5.3.3 盐胁迫对棉花糖代谢的影响 |
5.3.4 盐胁迫下棉花盐胁迫蛋白分析 |
5.3.5 盐胁迫下棉花调渗蛋白表达分析 |
第六章 盐胁迫下棉花耐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试验结果 |
6.2.1 RNA纯度检测 |
6.2.2 Oligo芯片检测 |
6.3 试验分析 |
6.3.1 耐盐性差异表达基因分布 |
6.3.2 耐盐性差异表达同源基因的聚类分析 |
6.4 讨论 |
6.4.1 棉花耐盐同源基因---依基因表达量进行分类 |
6.4.2 棉花耐盐同源基因---依编码蛋白的功能进行分类 |
6.4.3 耐盐性的蛋白质表达基因 |
6.4.4 耐盐性的蛋白质调节基因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7.1 棉花种质资源耐盐骨干品种的遗传组成分析 |
7.2 棉花耐盐骨干品种的耐盐性遗传相关分析 |
7.3 盐胁迫对棉花细胞分裂及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影响 |
7.4 盐胁迫下棉花SOD、POD变化以及盐胁迫蛋白分析 |
7.5 盐胁迫下棉花耐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VIGS技术高通量筛选棉花抗黄萎病相关基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 绪论 |
1.1 棉花黄萎病 |
1.1.1 棉花黄萎病的危害 |
1.1.2 棉花黄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1.1.3 棉花黄萎病菌的侵染过程及致病机理 |
1.1.4 棉花的抗病机理 |
1.2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e) |
1.2.1 VIGS 的机制 |
1.2.2 VIGS 技术的建立、发展及运用 |
1.2.3 VIGS 技术的优点及局限性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棉花材料的培养 |
2.2.2 病原菌培养及接种方法 |
2.2.3 VIGS 载体的构建 |
2.2.4 农杆菌浸染的 VIGS 接种方法 |
2.2.5 荧光定量 PCR 检测目的基因表达量 |
2.2.6 沉默植株抗病性检测 |
2.2.7 组织特异性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的挑选 |
3.2 VIGS 载体的构建 |
3.2.1 构建 VIGS 载体 |
3.2.2 成功构建的 VIGS 载体 |
3.3 阳性对照基因验证 VIGS 沉默体系 |
3.4 qPCR 检测目的基因的沉默效率 |
3.5 利用 VIGS 技术高通量筛选棉花抗黄萎病相关基因 |
3.6 接菌后表型及症状 |
3.7 部分抗病相关基因功能注释及表达特征分析 |
3.7.1 乙烯相关基因 |
3.7.2 抗病相关基因 |
3.7.3 细胞壁重构相关基因 |
4 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件 B |
附录 C: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各类农作物草谷比取值分析及草谷比体系建立 |
2.1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方法 |
2.2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影响草谷比取值的因素分析 |
2.4 各类农作物草谷比取值分析 |
2.5 农作物草谷比体系 |
第三章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构成分析 |
3.1 2008 年全国秸秆产量估算结果 |
3.2 全国秸秆总产量估算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对比 |
3.3 中国秸秆产量在世界的地位 |
3.4 秸秆资源在全国生物质资源中的地位 |
3.5 全国秸秆总产量基本构成 |
3.6 全国秸秆资源数量变化 |
3.7 全国秸秆资源数量构成变化 |
第四章 秸秆资源区域分布 |
4.1 分区方案 |
4.2 秸秆总产量与单位产量区域分布 |
4.3 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区域分布 |
第五章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 |
5.1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方法 |
5.2 主要农作物收割留茬高度的确定 |
5.3 主要农作物秸秆叶部生物量比重 |
5.4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系数的制定 |
5.5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结果 |
第六章 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 |
6.1 秸秆资源可燃性评价 |
6.2 秸秆资源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自然适宜性评价 |
6.3 秸秆资源可饲性评价 |
6.4 秸秆资源直接还田自然适宜性评价 |
6.5 秸秆资源工业加工自然适宜性评价 |
6.6 秸秆资源种植食用菌自然适宜性评价 |
6.7 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 |
第七章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 |
7.1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构成 |
7.2 秸秆资源过剩与短缺 |
7.3 秸秆资源焚烧与浪费 |
第八章 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其竞争性利用趋势分析 |
8.1 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
8.2 秸秆资源利用的竞争性表现及总体取向 |
8.3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战略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全文小结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1952—2008 年全国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 |
附表2 2008 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作物秸秆产量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河南小麦在全国的地位及发展概况 |
1.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研究进展 |
1.3 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 SNP标记特点及应用研究进展 |
1.5 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6 小麦重要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
1.7 立论依据和研究目标 |
第二章 河南小麦品种(系)白粉病抗性鉴定与分子标记检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SNP标记技术的抗白粉病基因规模化快速检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河南省小麦品种基于系谱和SNP标记的遗传基础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河南省小麦品种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从FSD视角对农户水平上转基因抗虫棉技术应用过程和效果的系统分析 ——以河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外转基因作物研究和应用现状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目的意义 |
1.3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国际农作制度研究发展概况 |
2.1 农作制度研发(FSD)起源与发展 |
2.2 FSD研究内容的演变 |
2.3 不同尺度的FSD发展过程中与相关政策、制度等支持体系的发展变化 |
2.4 FSD的基本原理 |
2.5 FSD的基本特征 |
2.6 农作制度研发(FSD)的步骤 |
2.7 农作制度研发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
2.8 FSD技术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三章 虫棉技术应用的综合分析 |
3.1 转基因抗虫棉国内外研究和应用概况 |
3.2 转基因抗虫棉技术评价-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 |
3.3 转基因抗虫棉技术评价结果-从社会、经济方面进行分析 |
3.4 转基因抗虫棉技术应用效果的系统分析 |
第四章 结论、讨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3 发展转基因作物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海岛棉遗传多样性及对纤维性状的关联分析与转录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立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海岛棉资源收集概况 |
1.2.2 海岛棉品种选育概况 |
1.2.3 海岛棉的遗传多样性 |
1.2.4 海岛棉基于GWAS技术的关联定位 |
1.2.5 海岛棉纤维转录组学研究 |
1.3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新疆海岛棉育成品种表型演变及系谱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育成品种的分布特征分析 |
2.2.2 海岛育成品种性状变化分析 |
2.2.3 不同时期育成品种的性状演化分析 |
2.2.4 主栽品种的演化特征分析 |
2.2.5 新疆海岛棉品种系谱分析 |
2.2.6 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2.2.7 育成品种的聚类分析 |
2.3 小结 |
2.3.1 育成品种性状 |
2.3.2 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
2.4 讨论 |
2.4.1 新疆海岛棉早期品种遗传基础狭窄的原因分析 |
2.4.2 2010年后育成品种主要经济性状提升较快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海岛棉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DNA提取 |
3.1.4 引物 |
3.1.5 反应体系 |
3.1.6 银染 |
3.1.7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海岛棉资源的地域分布 |
3.2.2 海岛棉遗传多样性的表型性状分析 |
3.2.3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海岛棉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 小结 |
3.4 讨论 |
3.4.1 海岛棉表型多样性分析 |
3.4.2 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
第四章 新疆海岛棉纤维性状的GWAS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海岛棉种质的筛选 |
4.1.2 表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4.1.3 基因型数据分析 |
4.1.4 遗传结构分析 |
4.1.5 标记-性状关联及优异等位基因鉴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海岛棉群体结构 |
4.2.2 连锁不平衡和LD衰退 |
4.2.3 性状-标记的关联分析 |
4.2.4 与纤维性状相关的SSR标记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 |
4.2.5 优异等位基因的挖掘 |
4.3 小结 |
第五章 新疆海岛棉纤维发育的转录组学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材料种植 |
5.1.3 取样 |
5.1.4 棉纤维长度测定 |
5.1.5 总RNA提取 |
5.1.6 cDNA文库构建和测序 |
5.1.7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海岛棉纤维发育研究 |
5.2.2 测序数据质控 |
5.2.3 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
5.2.4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5.2.5 差异基因功能富集 |
5.2.6 差异基因表达验证 |
5.3 小结 |
5.3.1 差异表达基因 |
5.3.2 差异基因表达验证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6.1 海岛棉资源的表型性状及其变异 |
6.2 海岛棉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 |
6.3 海岛棉群体结构及连锁不平衡特点 |
6.4 海岛棉纤维品质性状与SSR关联分析 |
6.5 海岛棉纤维性状的转录组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四、棉花新品系“4643”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棉花新品系“4643”生产力的初步研究[J]. 李万九,张秀如,黄代隆. 湖北农业科学, 1990(09)
- [2]对湖北省丰产棉育种现状的分析与评述[J]. 哀琼. 中国棉花, 1996(11)
- [3]超低氢氰酸高丹草新品系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研究[D]. 周亚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0)
- [4]棉花种质的耐盐性及其耐盐基因表达的研究[D]. 叶武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5]VIGS技术高通量筛选棉花抗黄萎病相关基因[D]. 郑娜. 山西师范大学, 2015(09)
- [6]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 毕于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7]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遗传解析[D]. 曹廷杰.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8]从FSD视角对农户水平上转基因抗虫棉技术应用过程和效果的系统分析 ——以河北省为例[D]. 王贵彦.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9]棉花新品系“4643”简介[J]. 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 湖北农业科学, 1990(01)
- [10]海岛棉遗传多样性及对纤维性状的关联分析与转录组学分析[D]. 孔杰. 中国农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