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定量研究若干进展述评(二)

石油地质定量研究若干进展述评(二)

一、石油地质定量研究若干发展述评(下)(论文文献综述)

谈明轩[1](2019)在《坳陷湖盆多河型地震地貌学定量研究 ——以渤海湾沙垒田地区明化镇组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新近纪中晚期以来,受到印度板块北北东向的俯冲作用,渤海湾盆地整体沉降形成大型坳陷盆地,以河流相、滨浅湖相盆地充填作为其主要特征。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渤海沙垒田地区发育了多种河流相类型,具有横向上河型相变及垂向上河型转化的特征,从而制约了浅层河流相有效储层的勘探开发研究。本文以沙垒田地区新近系中新统明化镇组下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区域地质资料、3000km2三维地震资料、50口探井,在精细河流相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进行河流相发育类型、平面分布及垂向演化规律分析;以沙垒田地震工区为例,在岩电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河型的地震地貌学定量研究,并探讨影响河流转化的主控因素。在河流相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地震层序、钻测井层序综合研究表明,沙垒田地区新近系明下段整体上对应于1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并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即SQm1、SQm2、SQm3和SQm4层序),每个四级层序可由低可容空间体系域(LAST)、高可容空间体系域(HAST)构成。总体而言,明下段自下而上河流基准面上升速率逐渐减缓,层序内含砂率逐步提高。整个研究区垂向上层序厚度趋势相对一致,以沙垒田东区凸起部位地层厚度相对较薄,并向东西两侧地层逐渐增厚。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及岩心相、钻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成果,大致明确了研究区曲流河和辫状河主体沉积特征。在地震反射特征、地震属性特征及钻井岩性的联合标定表明,上中新统明下段沉积时期,沙垒田地区过路河流的古流向整体上由南南西向转变为南东向。晚中新世发育阶段,该河流体系可能主要源自冀北坝缘山地和丘陵地区的古滦河、古青龙河水系。SQm1和SQm2层序整体上以曲流河相沉积为主,SQm3和SQm4层序则在低可容空间体系域中具有辫状河与曲流河共存的现象。在地震沉积学相关理论技术的指导下,在渤海沙垒田地区明下段进一步识别出中-低弯度曲流河、顺直河和辫状河三种河型,并展开河流泛滥平原背景下的多河型地貌单元精细解释和定量地震地貌学分析。研究表明,SQm1和SQm2层序以中-低弯度曲流河、顺直河地貌为主,河道宽深比一般小于25,存在多条支流汇入干流的地貌特征。SQm3和SQm4层序在低可容空间体系域存在辫状河干流与中-低弯度曲流河支流共存的地貌特征,辫状河河道带宽度最大可达2.5km,单个辫状河道的满岸深度达4m~8m;高可容空间体系域则以中-低弯度曲流河地貌为主,河道宽深比一般小于15。沙垒田重点区典型切片中的曲流河弯曲度为1.18~1.83,以混合载荷为主要搬运方式,其中高可容空间体系域曲流河的整体弯曲度高于低可容空间体系域曲流河的整体弯曲度。曲流河的蛇曲高度与蛇曲宽度、蛇曲波长与蛇曲宽度均表现为正相关的比例关系,并且蛇曲宽度与蛇曲高度的比值通常介于1~4。切片中的辫状河心滩长度为0.33km~3.22km,宽度为0.12km~3.61km,其宽度与长度间呈较好的幂指数关系。地貌-水力学研究表明,区域沉积古坡降差异和满岸古流量变化是影响沙垒田地区明下段河型转化的重要因素。晚中新世以来(12Ma~5.3Ma)渤海湾盆地的多期幕式快速沉降是馆陶组辫状河沉积向明下段曲流河沉积转化的重要原因,晚中新世快速沉降幕中晚期新增可容空间速率的降低是辫状河发育有利条件。单井孢粉组合的古气候定量研究表明,在晚中新世全球变冷的趋势下,东亚夏季风的适度增强是明下段SQm3和SQm4层序低可容空间体系域辫状河发育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河岸植物群落分布差异也会对曲流河、辫状河垂向演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陈炜明[2](2019)在《全球贸易及其结构变化对各国经济和资源环境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贸易在拉动各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拉动了碳排放及自然资源的消耗,带来相应的资源环境影响。此外,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等新兴发展经济体不断参与到国际贸易当中,全球贸易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此带来贸易商品原产地结构的变化,进而对各国经济和资源环境产生影响。为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需综合把握当前全球贸易及其结构变化对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影响,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前人研究多着眼于单一资源环境要素,未能结合多种要素综合分析贸易的资源环境成本,亦较少从贸易结构变化视角把握贸易对经济和资源环境影响的变化趋势。基于此,本文对上述问题开展综合定量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框架,构建全球贸易隐含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核算模型,并提出贸易结构变化的经济和资源环境效应核算方法。在研究对象上,本文考虑全球贸易对各国增加值、碳排放、土地、水及基于各国水资源禀赋计算得到的稀缺水的影响,涵盖全球各地区及各主要经济和资源环境要素。在研究数据上,由于对土地、水、稀缺水消耗较大的主要是第一产业部门,因此本文选取最新的GTAP V9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相比其他数据库,其不仅覆盖地区更广,且包含14个第一产业部门,对于分析贸易隐含土地、水及稀缺水问题具有更高的准确度。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包括:(1)在构建包含多重资源环境要素在内的区域间环境扩展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针对全球贸易相关经济环境问题的综合定量研究框架,全面分析了全球贸易对各国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各国参与全球贸易获取增加值及承担环境成本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从出口当中获取的经济利益(增加值)被高估达30%以上,且我国向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地区出口商品同时也为其承担了大量的碳排放及资源消耗。相关结果有助于深化对全球贸易的理解,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促成更为多元开放的贸易合作。(2)基于上述区域间环境扩展投入产出分析框架,本文结合贸易的经济利益(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碳排放、土地使用、水消耗、稀缺水消耗),构建了贸易的资源环境不公平性指数,将各国参与全球贸易的经济利益与环境代价相结合综合评估了各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利弊得失。研究表明,各国同其他国家双边贸易的资源环境不公平性程度同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有较强的相关性,不公平性程度较高的贸易流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双边贸易当中,许多传统发达国家在贸易中处于双赢的位置,即向一国净出口增加值的同时也向其净转移了资源环境成本,从而让自身在经济和资源环境层面双重受益。相关结果有助于识别关键不合理贸易流,并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贸易话语权。(3)结合投入产出分析框架,本文进一步构建了贸易结构变化的经济和资源环境效应核算方法。基于此,本文不仅从静态贸易现状的视角,定量研究了全球贸易隐含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把握当前全球贸易隐含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转移格局,还结合动态的贸易结构变化视角,分析了贸易对各国乃至全球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影响,发掘贸易影响全球经济和资源环境格局的实质,即产品生产地的空间转移。结果显示,近年来全球贸易结构变化总体上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及土地节约,但不利于碳减排和水资源节约,且有利于相对高收入国家的环境改善及资源节约,并进一步加重了亚洲、南美洲及非洲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环境问题。上述结果有助于把握当下全球贸易格局的成因及发展趋势,并为全球贸易结构优化提供参考。文章最后在全球贸易框架下对我国贸易隐含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开展了重点研究,并基于全文研究结果提出了若干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建议。

程斌[3](2016)在《原油和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标志物探索》文中研究表明C5–C13轻烃馏分是原油及烃源岩中烃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分析手段的局限,该部分烃类中C8–C13馏分一直是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本博士论文研究借助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原油中C5–C13轻烃馏分的分离分析方法,通过标样共注、标样对比及文献对比共检测C5–C13轻烃馏分中的化合物127个,其中包括:1)对C8–C10轻烃馏分的48个化合物进行定性并计算保留指数;2)验证前人C5–C8、C10–C13轻烃馏分化合物的定性结果,并分别计算C5–C8、C10–C13轻烃馏分中的53个、26个化合物在当前实验条件下的保留指数。自主研制真空球磨振动粉碎-加热解析-氦气吹扫-冷阱捕集-气相色谱在线分析装置,借助该装置建立了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的提取分析方法。应用典型原油及烃源岩样品对装置及实验方法进行平行试验,结果表明分析平行性理想。C5–C13轻烃馏分中单萜烃的定性-定量分析表明:在4个大型沉积盆地(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北部湾盆地、东海盆地)的96件原油样品中普遍存在2,6-二甲基辛烷、2-甲基-3-乙基庚烷、1,1,2,3-四甲基环己烷、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1-甲基-3-异丙基苯和1-甲基-4-异丙基苯6种单萜烃,且其含量存在2,6-二甲基辛烷>2-甲基-3-乙基庚烷>1,1,2,3-四甲基环己烷>1-甲基-3-异丙基苯>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1-甲基-4-异丙基苯的大小关系。高等植物精油及其催化加氢产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2,6-二甲基辛烷、1,1,2,3-四甲基环己烷、反-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和1-甲基-4-异丙基苯均可由高等植物成因的单萜类化合物演化生成,而2-甲基-3-乙基庚烷和1-甲基-3-异丙基苯则可能具有不同的来源或/及演化途径。根据全油及馏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类异戊二烯类、甾烷类及藿烷类等生物标志物特征,结合原油样品的地质背景提出:新分子标志物参数C10单萜烷比值(2-甲基-3-乙基庚烷/2,6-二甲基辛烷)可以有效区分海相、陆相成因原油。定量研究揭示,海相、陆相成因原油C10单萜烷比值的差异源于其2-甲基-3-乙基庚烷含量的不同,参数C10单萜烷比值及2-甲基-3-乙基庚烷的含量可以作为判断源岩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新指标:C10单萜烷比值>0.4、2-甲基-3-乙基庚烷含量>3.5 mg/g全油反映偏还原性的沉积环境;C10单萜烷比值<0.3、2-甲基-3-乙基庚烷含量<2.5 mg/g全油反映偏氧化性的沉积环境。该参数对于生标匮乏的轻质油及凝析油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判断十分重要。烷基苯类分子极性高于链烷烃和环烷烃,其在全油样品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中因为具有更高的二维保留时间而与链烷烃和环烷烃完全分离。研究发现,原油样品中普遍存在苯、甲苯及C2–C5烷基苯化合物共43个,其分布受有机质输入、成熟度、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C0–C4烷基苯碳数分布、C4烷基苯异构体分布所分别构建的C3-4/C0-2烷基苯比值、(对-+间-)/邻-丙基甲苯和(3,5-+3,4-)/(2,5-+2,4-乙基二甲苯)比值可以有效反映成熟度对烷基苯分布的影响。根据正烷烃、姥鲛烷和植烷、甾烷类、藿烷类等生标特征及全油、馏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结合样品的地质背景提出:比值1,2,3,5-/1,2,3,4-四甲基苯可有效区分源自偏还原性、偏氧化性沉积环境源岩的原油:前者具有相对较低的1,2,3,5-/1,2,3,4-四甲基苯值(<1.0),后者则具有相对较高的1,2,3,5-/1,2,3,4-四甲基苯值(>1.5)。定量数据表明,两类原油间1,2,3,5-/1,2,3,4-四甲基苯值的差异源于1,2,3,5-四甲基苯含量的不同,即源于偏氧化性沉积环境源岩的原油含有更为丰富的1,2,3,5-四甲基苯。因此,1,2,3,5-/1,2,3,4-四甲基苯可以作为判断源岩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新分子标志物参数。它可以作为C10单萜烷比值之外的另一个判断源岩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新指标。

罗晓容[4](2008)在《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之我见》文中认为油气成藏过程的动力学研究一直是石油地质学的核心内容。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油学说的提出及成功应用奠定了现代石油地质学的基础,人们开始真正从油气的生成出发,系统地考虑油气生成、排出、运移、聚集成藏的过程,分析油气成藏的基本要素(烃源岩,储集层,盖层,排烃,运移,圈闭及保存条件),并从盆地形成演化的角度研究油气运移过程中的相态、动力、阻力、通道、方向、距离、时间等特征,恢复油气成藏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盆地流体流动机制、流动样式、溶质运移和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及其成藏(矿)效应等方面的重要进展及定量方法的飞速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油气成藏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是石油地质学研究发展的必然,是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地质条件、影响因素、动力条件及演化过程等的定量表征和分析。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应该以一期油气成藏过程中从油气源到油气藏的统一动力环境系统为单元,定量研究油气供源、运移、聚集的机理、控制因素和动力学过程;应重点关注油气成藏的时间、油气运聚的动力特征/背景及其演化、油气运聚的通道格架及其演化,实现运聚动力与通道的耦合,展现油气运移的路径特征、运移方向及运移量。

吴蒙蒙[5](2019)在《多孔介质非均质性及其对溶质运移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地质环境中,介质的非均质性是影响地下水流动和溶质运移的重要因素。对介质非均质性以及对溶质运移影响的定量研究则是地质工程领域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因此,进行多孔介质非均质性及其对溶质运移影响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针对多孔介质空间分布数据,基于转移概率地统计学理论,运用Matlab计算了各向异性条件下的多孔介质类型转移概率矩阵,提出了一种多孔介质非均质性指数的计算方法;运用变异函数理论,对渗透系数进行了空间变异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对渗透系数进行了滑动窗口分析,初步实现了多孔介质非均质性强弱的空间划分;多孔介质的非均质性影响渗透系数的空间变异性,利用MODFLOW和MT3DMS对算例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计算了溶质运移的空间矩,分析了渗透系数的空间变异性强弱对溶质运移的影响。得到如下成果与结论:(1)提出了一种各向异性条件下的多孔介质非均质性指数计算方法,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从各向异性角度比较区域非均质性强弱。(2)提出了一种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指数的计算方法。算例结果表明:在区域大小固定、方差不同的情况下,空间变异指数较方差均呈现增大趋势,且前者增幅较小,比较符合溶质运移模拟结果及空间矩变化趋势;算例表明空间变异性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从各向异性角度比较区域非均质性强弱;在区域大小固定、方差近似的情况下,结合算例溶质运移空间矩分析,空间变异指数较方差更适合表征介质非均质性强弱;改变区域大小、方差近似的情况下,空间变异性指数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基于空间变异性指数,对算例进行了区域非均质性强弱划分。

谢明华[6](2019)在《能源转型视角下中国天然气供需及其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国家资源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能源转型进程的加快,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开始持续上升。从2007年开始净进口天然气,仅经历了十年左右时间,中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就升至37.9%。2018年中国进一步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达到45.3%。迅速上升的进口依存度以及趋于频发的天然气安全事件引起政府、企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天然气安全成为继石油安全之后又一个事关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安全问题。自上世纪70年代爆发石油危机以来,能源安全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研究的焦点问题。早期的能源安全观主要是以保障石油供应稳定和价格稳定为核心,而随着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的不断上升,天然气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些年来,关于天然气安全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从能源转型的理论视角来研究天然气安全问题的文献尚不多见。由于不同能源之间具有替代性和互补性,仅仅研究其中一种能源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忽略由于能源供需格局和相对价格变化引起的系统调整和相互适应。本文以能源转型为切入点,从更加系统的视角分析了经济增长、能源转型与天然气安全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了建国以来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趋势,以及由于供需缺口不断扩大造成的天然气安全问题。相关分析及实证研究,拓宽了天然气供需安全研究的视角,可为能源转型和天然气安全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创新点和特色包括以下几方面:(1)运用隐马尔科夫模型(HMM)模拟能源转型背景下不同能源类型之间的补充和替代关系。从原理上看,隐马尔科夫模型的优点在于引入GDP增速作为能源结构调整的观测变量,并基于历史数据的运算在GDP增速与能源结构调整之间建立一个相互参照的自我学习机制,使其更加接近经济和能源发展相互作用的实际。为了比较不同模型和情景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设置隐马尔科夫模型、马尔科夫模型规划约束、马尔科夫模型自然演变三种情景进行预测,实证结果显示,2035年中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分别为16.5%、17.3%和13.6%,折合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6975、7316和5748亿立方米。通过与历史数据的比较,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度,且与相关文献的预测结果较为接近,表明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相对稳定情况下,结构化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能源转型过程中各种能源之间相互替代、相互补充的演进过程。其中,隐马尔科夫模型预测的值介于自然演化情景和规划约束情景之间,且与规划约束情景的预测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两种模型预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因此,隐马尔科夫模型不仅可以用于能源结构预测,也可用于矿产资源、农产品等类似问题的结构化预测研究。(2)基于油气峰值理论对中国天然气的峰值产量和峰值时间进行预测。与已有的研究不同在于:一是对关键变量进行了辨析,最终可采资源量(URR)是影响天然气峰值产量和峰值时间的关键变量,不同的文献对于URR的理解和假设有所差异,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URR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基于估计探明率来估算最终可采资源量的方法更符合实际,并分不同的URR情景对天然气峰值产量和峰值时间进行预测;二是尽可能使用数据可获得的最长的样本区间(1957-2017年);三是进一步从能源投资回报值(EROI)的角度分析资源稀缺性、天然气峰值与能源转型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历史产量的拟合度较高,整体走势符合Hubbert模型的“钟形曲线”规律。在天然气最终可采资源量保持现有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全口径天然气峰值产量为1967亿立方米,峰值年份约为2032年。(3)针对迅速上升的天然气进口依存度问题,构建了天然气供需安全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天然气安全的关键因素进行识别。基于前述供需预测结果,2020年、2025年、2030年、2035年中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将分别达到53%、60%、65%和72%。应该关注的是,天然气进口依存度仅仅是反映天然气供需安全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还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天然气供需安全水平。本文从供应、需求、进口三个方面选取15项指标衡量天然气供需安全状态,从中美比较的视角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天然气供需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识别并测算综合评价分值。实证结果表明,自1992年以来中国天然气供需风险先是缓慢下降,而后到2005年出现逆转开始上升。而美国天然气供需风险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在缓慢上升中出现小幅波动。总体来看,中国的天然气供需风险大于美国。本文提出,天然气供需安全应该有两种内涵,一种是天然气需求与供给体系在天然气价格相对平稳波动的情况下,实现长期发展趋势上的稳定;另一种是天然气需求和供给体系能够对短期内的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迅速和及时地做出反应。本文将年度数据和月度数据相结合,对天然气供需安全的长期风险和短期风险进行衡量,拓展了天然气供需安全研究的方法思路。(4)把不同类型的非常规天然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以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办法,运用TOPSIS方法构建了非常规天然气产业投资评价模型,通过对现状分析和理论研究填补了非常规天然气投资选择综合评价实证研究领域的空白。增加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有助于抑制快速上升的天然气进口依存度,降低天然气供需风险。通过综合比较影响非常规天然气投资前景的各个因素可以发现,在不同的视角下,政府和企业对于非常规天然气投资开发优先次序的评价略有差异,综合考虑政府和企业的不同权重,非常规天然气产业投资的优先顺序依次为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和天然气水合物。总的来看,在中国经济转型和能源转型同时加快的背景下,面对天然气需求增长快速而产量增长乏力的偏离趋势,天然气进口依存度持续上升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天然气进口量升至第一的国家而言,过度依赖进口天然气来满足国内需求,显然是存在长期“隐患”的。天然气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也是资本投机追逐的全球性大宗商品,在全球地缘经济政治复杂多变的格局下,中国应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境内外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尽可能延缓天然气依存度迅速上升的趋势,为推进能源转型过程中增强天然气自主保障能力争取时间和空间。

孙玉景[7](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家沟组马五1-马五4亚段岩溶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碳酸盐岩储层在全球油气勘探开发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而风化壳岩溶储层是碳酸盐岩储层中的一大类,在我国的油气勘探开发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大规模地抬升,遭受了非常强烈地风化剥蚀,形成了得天独厚的风化壳岩溶储层。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马家沟组发育的风化壳岩溶储层是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关注对象,但盆地东部地区相对于中部靖边气田区,其岩溶储层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深入认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岩溶储层的特征及其主控因素,才能正确评价和科学预测此类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寻找有利储层发育区,实现今后盆地东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大突破。本文主要以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依据区域地质资料,通过岩心观察和描述,利用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分析、包裹体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同时结合测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家沟组马五1-马五4亚段依次展开沉积特征、岩溶古地貌、岩溶储层特征、储层成岩作用的研究,最终明确东北部岩溶储层的主控因素。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家沟组马五1-马五4亚段的沉积相属于局限台地相内部的潮坪亚相。马五4期以膏质云坪为主。马五3期以含膏白云岩坪为主。马五2期以含膏白云岩坪为主。马五1时期的沉积微相是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坪。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家沟组马五1-马五4亚段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包括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等。储集空间以―孔‖和―缝‖为主,―孔‖主要是指晶间孔、晶间溶孔和溶孔。纵向上马五1亚段的物性最好,马五2和马五4亚段较好,其次是马五3亚段。马五1-马五4亚段岩溶储层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的区间;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01~0.05)×10-3um2范围内。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家沟组马五1-马五4亚段所经历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包括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去膏化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包括普遍的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以及研究区比较常见的去白云石化作用和膏化作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五1-马五4亚段岩溶储层孔隙演化经历了早期原生孔隙的形成和减少阶段,中期次生孔缝洞发育和充填阶段,晚期次生孔缝洞发育和充填阶段。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前石炭纪的二级古地貌包括岩溶斜坡、岩溶盆地,进一步可划分出台地、阶坪、残丘、洼地、残台、沟槽几种三级古地貌,残丘内部岩溶储层的储集性最好。垂向上,储集性最好的是垂直渗滤带和水平潜流带。古岩溶的演化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同生期岩溶奠定了孔、洞体系发育的基础,表生期岩溶促进了同生期所形成孔洞的继续扩大溶蚀,而埋藏期岩溶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岩溶空间进一步溶蚀。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家沟组岩溶储层的主控因素包括沉积相、成岩作用、岩溶古地貌。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是通过岩性岩相两方面来影响储层物性。不同岩性储层物性由好到差依次是:硬石膏结核白云岩>粉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膏质白云岩>灰质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不同沉积微相的储层物性由好到差依次是: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坪>云坪>膏云坪>灰云坪>泥云坪。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表现为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去膏化作用对孔隙的形成有利;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膏化作用、去白云石化作用对孔隙的形成不利。不同的三级古地貌单元内,马五1-马五4亚段岩溶储层的物性由好到差依次为:残丘区>阶坪区>沟槽区。有利储层区绝大多数分布在研究区西部,这些区域在马五4-马五1沉积期既处于优势沉积微相带,同时又处于岩溶斜坡区,位于沟槽两侧,水动力较强,岩溶作用强烈,非常有利于储层的发育,储层物性较好。同时,预测研究区东部岩溶盆地内的个别岩溶残丘区也是有利储层发育区。

袁红旗[8](2008)在《松辽盆地北部宋芳屯地区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砂体定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理论、储层定量描述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岩芯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以及室内化验分析资料,以计算机为手段,对宋芳屯地区葡萄花油层进行层序地层学及砂体展布定量研究。首先在总结多种地层划分对比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确定适用于研究区自身地质特点的层序划分对比方法。然后,进行跨区域过油田最密井网区主干大剖面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工作,了解宋芳屯地区葡萄花油层地层发育特点及总体沉积特征,为全区高分辨层序地层划分对比打下坚实基础。进而以多条贯穿研究区的南北向和东西向骨架剖面的精细层序地层划分对比为依托,建立宋芳屯油田葡萄花油层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同时通过对跨大庆长垣与宋芳屯地区密集骨架大剖面的精细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工作,建立了宋芳屯地区葡萄花油层与大庆长垣对于地层的联系。在等时精细地层格架的基础上,通过对邻区杏13高密度井网区的精细解剖得到葡萄花油层砂体发育的一系列几何参数及展布特征,指导宋芳屯油田低密度井网区葡萄花油层砂体定量及砂体展布特征的研究工作。研究区目的层对应于长垣白垩系葡萄花油层的PI1~PI3砂层组,可以划分为一个长期基准面半旋回、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对研究区可能存在的4种地层模式分别加以论证,最终确定顺源逐层上超为宋芳屯地区葡萄花油层的地层沉积模式。详细研究了地层展布特征,北厚南薄,下部的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p1900、p1800、p1700依次向南尖灭减薄。在层序格架内,对密集井网区进行单砂体成因解剖,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确定研究区为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其具有建设性三角洲沉积特征,岩性主要以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薄层泥岩为主,岩性较粗,粒度概率曲线多为反映牵引流沉积的两段式。沉积构造上冲刷界面极为发育,水道多且规模小,反映深水沉积或海相的古生物化石少见。单井大多数下部为进积准层序组,上部为退积准层序组,具有典型的两端对称的“菱形”垂向沉积序列。三角洲的三层结构不发育,三角洲相带分异明显,各亚相带发育齐备,且三角洲前缘亚相带十分宽广。砂体一般顺物源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并且河口坝砂体不发育。研究区主要微相类型为河控浅水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的分流河道、道间砂、道间泥微相;内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水下道间砂、水下道间泥微相;外前缘亚相的残留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远砂坝微相和前三角洲泥微相。沉积微相及其垂向演化受控于地层基准面变化。葡萄花油层沉积早期,地层基准面下降,沉积相向湖中央迁移,自下而上依次形成前三角洲、外前缘、内前缘、分流平原,构成水体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葡萄花油层沉积晚期,地层基准面上升,沉积相向陆迁移,自下而上依次形成分流平原、内前缘、外前缘,构成水体向上变深的沉积序列。采用类别方法和储层定量描述技术开展砂体展布定量研究。首先确定定量研究的对象为分流河道砂、废弃河道砂、道间砂、水下分流河道砂、水下道间砂、残留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远砂坝内坝砂、中坝砂和外坝砂。然后确定定量研究的指标,最终选择了砂体平均厚度、厚度标准差、厚度偏度、厚度峰度、砂体宽度、宽厚比、砂体长度、长厚比、河道分叉范围角α、河道分叉范围法线角β共10个定量研究指标。各类砂体其定量研究指标有着各自的特点,定量反映出各种不同类型砂体各自的沉积特征及分布特点。研究表明,宋芳屯地区葡萄花油层河道砂体自北向南分叉延伸,其中分流河道砂体厚度最大(平均值为4.07m),砂体厚度离散程度最大,厚度频率曲线十分平缓;平面上分流河道砂体在河道砂体中也最宽(158m~986m),延伸很远(延伸长度大于1500m),宽厚比与长厚比也比较大;废弃河道砂体厚度居中(平均值为2.89m),厚度标准差较大,厚度频率直方图上各厚度区间所占频率差异较大,呈连续变化形态,表明废弃河道砂体厚度变化较为剧烈,主要由突然废弃和逐渐废弃两种不同的废弃方式造成;平面上废弃河道砂体呈弯曲状,规模较小(83m~144m),延伸长度较短(139m~690m),砂体大多成弯曲状分布,连续性较差;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同前两种河道砂体比较砂体厚度较小(平均值为2.28),厚度标准差也较小,为1.26,表明砂体厚度离散程度较小,砂体厚度较为集中;平面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规模也很大,宽度分布范围较广(70m~537m),既有较为宽阔的砂体,也有比较窄小的砂体,延伸长度也较远(466m~1683m)。统计表明,宋芳屯油田葡萄花油层分流河道方位角范围角α为117°,河道分叉法线角β为30°,类似现代沉积,表明次一级分流河道大致分布在主干河道的两侧,偏离不大,砂体主要受河流控制,波浪和沿岸流作用较小。道间砂和水下分流河道道间砂平均厚度、厚度标准差、厚度偏度、厚度峰度都相差不大;但二者的平面分布有所差异,道间砂宽度范围与延伸长度范围同水下分流河道道间砂相比都要小,表明尽管同样是河道之间的砂体沉积,但是前者河水严格受河道限制,而后者河道限制大大减弱,因此,水下分流河道道间砂的发育程度要比分流河道道间砂的发育程度要好,延伸要远,范围更大。

钟睿鸿[9](2018)在《注水无效循环识别及优势渗流通道定量表征方法研究 ——以大庆长垣油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经过长期注水开发,我国大多数油田已经相继进入高含水期,甚至特高含水期。尤其是特高含水油藏,综合含水率高达95%以上,剩余油高度分散,优势渗流通道广泛发育,无效注采循环严重,严重制约了油田注水开发的经济效益。注水无效循环识别与优势渗流通道治理成为油田工作的重点,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注水无效循环识别方法和优势渗流通道表征方法的研究历程、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研究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开展了油水两相渗流规律实验研究,揭示了岩心固有渗透率是造成油水两相流动差异的根本原因。同时,固有渗透率差异所产生的两相流动差异也会强化流体流动能力,加重无效循环。通过室内填砂管实验,对无效循环过程中的注采动态特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为后续注水无效循环的识别打下了基础。通过流线模型数值模拟,揭示了优势渗流通道发展演化特征,认为储层高渗透出砂带是优势通道发育的主要部位。利用油水井注采动态特征,筛选出注水无效循环怀疑井;从经济效益出发,建立了考虑油价、吨液成本等多因素的单井经济极限含水率模型;提出了注水无效循环评价指标,包括分流量、驱替效率和剩余储量丰度,并利用综合评价参数将油藏划分为注水有效区、低效循环区、无效循环区三个区域。利用油水井注采动态数据,通过相关系数法计算不同油水井组合下的相关系数,进而确定井间窜流方向;考虑油水两相渗流关系,引入了“视粘度”来修正井间各小层中两相渗流的渗流阻力系数;对注采井间各小层注水量以及井间连通体积进行了定量计算,以表征优势渗流通道窜流量大小。本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注水无效循环识别体系和优势渗流通道定量表征方法,对特高含水油藏后期采取治理措施,提高油田开发经济效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郑欢[10](2014)在《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是一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加速以及相应的重工业化,对能源的需求也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能源开始供不应求,此后能源供应的缺口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能源区域分布不均衡、能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也加剧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局势,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着动力不足的压力。我国的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等,而煤炭作为我国长期依赖的第一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0%左右,尽管近年来,随着天然气、风能等相对绿色清洁能源日趋广泛的使用,煤炭生产和消费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是截至2012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依然高达68.5%。能源资源禀赋的限制决定了在短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格局无法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可耗竭性。随着经济增长对煤炭资源的不断消耗,煤炭也将由原先丰富的资源逐渐转变成短缺的资源。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但储量的丰富并不意味着就能实现资源的有效供给,我国的煤炭资源供给还受到一系列相关制约因素的影响,如煤炭资源赋存条件、生态环境以及运输条件的约束等,正是由于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我国煤炭产量可能将面临一个所谓的“产量峰值”。若这一问题存在的话,既会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从煤炭产需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对我国煤炭产量峰值以及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为九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综述当前国内外关于煤炭产量峰值、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煤炭需求预测以及煤炭可持续利用等问题的研究现状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并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本章分别对增长极限理论、化石能源峰值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以及生态足迹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扩展性的分析和概括。第三章,中国能源与煤炭供需形势研究。本章从总体上分析了中国能源以及煤炭资源的生产和消费状况,并深入分析了中国能源和煤炭资源生产与消费现状与特征。首先对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特点、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能源供求形势以及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状况;其次,对中国的煤炭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总量、煤炭供求形势、煤炭进出口状况、煤炭运输状况以及煤炭价格状况。第四章:中国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强度的历史变化趋势,并通过Johasen协整检验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与因果关系,结果发现全社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存在由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接着分析了中国煤炭消费弹性系数、煤炭消费强度的历史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全社会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存在由煤炭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第五章:中国煤炭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本章首先建立了煤炭消费的生态足迹模型对中国煤炭消费的生态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煤炭资源使用具有外部负效应,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严峻。接着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煤炭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工业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均有显着影响,其中煤炭消费强度因素具有最为明显的碳减排作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工业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倒N型”曲线关系,说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助于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第六章: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煤炭需求中长期预测研究。本章采用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的分析方法,建立了面板数据非线性模型对中国煤炭需求进行了中长期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煤炭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明显,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在我国成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低、中、高三种不同经济增长情境下,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48亿吨-50亿吨左右。第七章: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本章首先对煤炭产量峰值理论进行了阐述,接着同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与Logistic曲线模型对中国煤炭产量峰值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线性回归模型由于存在的固有缺陷,会导致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是不准确的,因此主要采用Logistic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即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中国煤炭产量将在2018年左右达到峰值,峰值产量为49.66亿吨,之后产量将逐渐下降。第八章:中国煤炭可持续利用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本章认为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建立煤炭供求平衡的长效调控机制。这一调控机制包括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和对国内煤炭供需总量的调控。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包括鼓励进口,充分利用国外煤炭资源和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合理开发国外煤炭资源两个方面。对国内煤炭供需总量的调控主要是从煤炭消费端和供给端两个方面来实现,从煤炭消费端实现对煤炭需求的总量控制,可以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直接调控是根据直接确定合理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控制煤炭需求总量,而间接调控主要就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入手,减少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从煤炭供给端实现对煤炭产量的总量控制,通过加大对煤炭生产的宏观调控,提前布局总量控制的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控制煤炭生产总量后国内煤炭的有效供给以及满足经济发展合理的煤炭需求。第九章:结论及展望。对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论文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本文主要创新点:创新点1:关于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目前在我国国内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经济学研究体系。而作为本论文研究对象的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双重作用。一方面,本论文肯定了煤炭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本论文又从生态足迹原理研究了我国煤炭资源生态可持续利用问题,结果发现在1988年到2011年间我国煤炭资源使用的生态承载力明显小于生态足迹,煤炭资源使用具有外部负效应,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严峻。创新点2: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引入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关系的研究领域,并参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原理,建立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的非线性面板数据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同时将工业化、城市化作为两个重要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中进行综合考虑,并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中长期煤炭需求进行了预测,得到结论我国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在我国成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低、中、高三种不同经济增长情境下,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48亿吨-50亿吨左右。采用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原理来研究煤炭问题,目前在我国国内还很少。创新点3: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问题研究。关于煤炭产量峰值的分析国外研究的较多,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论文通过Logistic曲线增长模型对中国以及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个地区的煤炭产量峰值进行了研究。以中国为例,到2018年,如果依然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速度消耗煤炭的话,随着我国煤炭储量消耗殆尽,我国将面临着完全依赖煤炭进口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需求的境地,这一方面对我国的自身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约束,另一方面也将对国际煤炭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大意义。

二、石油地质定量研究若干发展述评(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地质定量研究若干发展述评(下)(论文提纲范文)

(1)坳陷湖盆多河型地震地貌学定量研究 ——以渤海湾沙垒田地区明化镇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项目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项目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流相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河流相类型研究现状
        1.2.3 地震地貌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构造特征
        2.2.1 构造演化特征
        2.2.2 走滑断裂特征
    2.3 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河流相层序地层格架
    3.1 河流相关键界面的识别
        3.1.1 河流相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3.1.2 主要层序界面特征
        3.1.3 体系域发育特征
    3.2 明下段河流相层序地层格架
        3.2.1 单井河流相层序地层特征
        3.2.2 连井河流相层序地层特征
        3.2.3 河流相层序地层平面展布特征
        3.2.4 河流相层序发育模式
第4章 河流沉积体系发育特征
    4.1 河流相沉积类型及特征
        4.1.1 曲流河相
        4.1.2 辫状河相
    4.2 多井沉积相展布特征
    4.3 沉积体系分布和演化
        4.3.1 区域古水系及古湖泊发育特征
        4.3.2 河流沉积体系演化特征
第5章 河流地震地貌学研究
    5.1 地震岩电特征及关键技术
        5.1.1 地震资料基本特征
        5.1.2 岩电物理特征
        5.1.3 地震相位特征及相位转换
        5.1.4 地层切片及分频融合技术
    5.2 河流地震地貌发育及演化
        5.2.1 河流地貌参数的表述与求取
        5.2.2 河流地震地貌学特征概述
        5.2.3 重点切片地貌学解释
    5.3 河道地貌形态定量分析
        5.3.1 曲流河地貌学关系特征
        5.3.2 辫状河地貌学关系特征
第6章 影响河型演化的控制因素
    6.1 坡降与流量的影响
        6.1.1 河流坡降发育特征
        6.1.2 古流量恢复
    6.2 基准面变化的影响
    6.3 气候变化的影响
        6.3.1 孢粉发育特征
        6.3.2 气候变化特征
        6.3.3 古植被覆盖特征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渤海沙垒田地区CFD11-2-1井新近系明下段孢粉图谱
附录B 渤海湾盆地沙垒田地区晚中新世17个种子植物群在我国分布区内气候参数范围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全球贸易及其结构变化对各国经济和资源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和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
        1.1.2 全球贸易在经济和资源环境问题中的重要角色
        1.1.3 贸易结构与经济产出和资源环境消耗的关联
        1.1.4 我国面临日趋复杂的国际贸易新形势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贸易与经济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2.1.1 贸易与经济的关系
        2.1.2 贸易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2.2 贸易隐含增加值及全球价值链
    2.3 贸易隐含资源环境成本转移
        2.3.1 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
        2.3.2 贸易隐含土地转移
        2.3.3 贸易虚拟水及稀缺水转移
    2.4 贸易结构变化的经济和资源环境效应
    2.5 文献评述
3 模型构建及数据说明
    3.1 投入产出理论与模型的基本结构
        3.1.1 投入产出基本理论
        3.1.2 投入产出表及模型构建
    3.2 世界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和贸易隐含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核算
        3.2.1 世界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构建
        3.2.2 贸易隐含增加值核算方法
        3.2.3 贸易隐含资源环境成本及资源环境足迹核算方法
    3.3 贸易结构变化的经济及资源环境效应核算模型
    3.4 贸易不公平性指标构建
    3.5 研究数据及采用说明
4 全球贸易隐含增加值和资源环境成本核算及贸易不公平性
    4.1 全球贸易隐含增加值核算
        4.1.1 全球各国及各大洲贸易隐含增加值进出口
        4.1.2 全球各国及各大洲间贸易隐含增加值转移
        4.1.3 贸易隐含增加值与商品及服务贸易对比
    4.2 全球贸易隐含资源环境成本核算
        4.2.1 全球各国及各大洲贸易隐含资源环境进出口
        4.2.2 全球各国及各大洲间贸易隐含资源环境成本转移
    4.3 结合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的全球贸易不公平性
        4.3.1 全球贸易增加值-碳不公平性分析
        4.3.2 全球贸易增加值-土地不公平性分析
        4.3.3 全球贸易增加值-水不公平性分析
        4.3.4 全球贸易增加值-稀缺水不公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的影响
    5.1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增加值的影响
        5.1.1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增加值进出口及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5.1.2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贸易隐含增加值转移的影响
    5.2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资源环境成本的影响
        5.2.1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5.2.2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土地使用的影响
        5.2.3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水消耗的影响
        5.2.4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稀缺水消耗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全球贸易框架下我国对外贸易隐含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
    6.1 我国对外贸易概述
    6.2 我国对外贸易隐含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转移
        6.2.1 我国对外贸易隐含增加值转移
        6.2.2 我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
        6.2.3 我国对外贸易隐含土地转移
        6.2.4 我国对外贸易虚拟水转移
        6.2.5 我国对外贸易虚拟稀缺水转移
    6.3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我国增加值及资源环境成本的影响
        6.3.1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我国贸易隐含增加值的影响
        6.3.2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我国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
        6.3.3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我国贸易隐含土地的影响
        6.3.4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我国贸易虚拟水的影响
        6.3.5 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对我国贸易虚拟稀缺水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科研成果

(3)原油和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标志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支持
        1.1.1 选题依据
        1.1.2 项目支持
    1.2 选题相关研究现状
        1.2.1 原油中轻烃馏分的定性定量研究
        1.2.2 岩石中轻烃馏分的分离分析
        1.2.3 轻烃馏分的成因与地球化学应用
        1.2.4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在原油分析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样品描述
    2.1 标样
    2.2 原油样品
        2.2.1 塔里木盆地原油样品
        2.2.2 渤海湾盆地原油样品
        2.2.3 北部湾盆地原油样品
        2.2.4 东海盆地原油样品
    2.3 高等植物精油样品
第3章 样品预处理与仪器分析
    3.1 样品预处理
        3.1.1 标样
        3.1.2 原油样品
        3.1.3 高等植物精油样品
    3.2 仪器分析
        3.2.1 气相色谱分析(GC)
        3.2.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3.2.3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GC×GC-TOFMS)
    3.3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稳定性检测
    3.4 原油保存过程中轻烃馏分的挥发验证
第4章 原油中C_5–C_(13)轻烃馏分的检测定性
    4.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C_5–C_(13)轻烃馏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检测
        4.2.1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工作原理
        4.2.2 C_5–C_(13)轻烃馏分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方法
    4.3 标样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定性结果
        4.3.1 单一标样的定性
        4.3.2 混合标样的定性
    4.4 C_5–C_(13)轻烃馏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定性结果
        4.4.1 C_5–C_8轻烃馏分的分离定性
        4.4.2 C_8–C_(10)轻烃馏分的分离定性
        4.4.3 C_(10)–C_(13)轻烃馏分的分离定性
第5章 烃源岩中C_5–C_(13)轻烃馏分的提取分析
    5.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5.2 装置组成及工作原理
    5.3 装置分析实验方法及操作流程
    5.4 装置分析平行性检测
    5.5 装置应用初探
    5.6 装置局限性与改进
第6章 原油中单萜烃的分布及地球化学意义
    6.1 原油中单萜烃的研究进展
    6.2 原油中单萜烃的检测定性
    6.3 原油中单萜烃的来源与演化-高等植物精油催化加氢模拟实验
    6.4 分子标志物参数C_(10)单萜烷比值的建立及地球化学意义
        6.4.1 原油样品及其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6.4.2 C_(10)单萜烷比值用于区分海、陆相成因原油
        6.4.3 C_(10)单萜烷比值用于指示源岩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
        6.4.4 原油次生改造作用对C_(10)单萜烷比值的影响
        6.4.5 C_(10)单萜烷比值指示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验证
第7章 原油中C_0–C_5烷基苯的分布及地球化学意义
    7.1 原油中C_0–C_5烷基苯的研究进展
    7.2 原油中C_0–C_5烷基苯的检测定性
    7.3 原油样品及其地质-地球化学背景
        7.3.1 渤海湾盆地原油样品
        7.3.2 北部湾盆地原油样品
        7.3.3 塔里木盆地原油样品
    7.4 结果与讨论
        7.4.1 烷基苯的分布与来源
        7.4.2 次生改造作用对样品中烷基苯分布的影响
        7.4.3 热演化对原油中烷基苯分布的影响
        7.4.4 分子标志物参数 1,2,3,5-/1,2,3,4-四甲基苯的建立及应用
        7.4.5 1,2,3,5-/1,2,3,4-四甲基苯指示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的验证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动力学的概念
2 油气成藏动力学一直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 油气成藏动力学向定量化方向发展
4 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
5 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5.1 油气成藏的动力学背景
    5.2 油气成藏单元的划分
        5.2.1 油源对比及油气运移成藏方向的地球化学分析
        5.2.2 成藏时间的确定
        5.2.3 研究区流体系统和势场演化
        5.2.4 成藏系统划分
    5.3 输导体系地质特征与分类解析
        5.3.1 砂岩输导体系的输导特征分析
        5.3.2 与不整合有关的输导体系的输导特征分析
        5.3.3 断层面 (带) 的输导特征分析
        5.3.4 复合输导体系构成及输导性能统一性分析
        5.3.5 复合输导体系的运聚效率评价
    5.4 油气成藏过程分析及勘探评价
        5.4.1 油气运聚动力学模拟分析
        5.4.2 油气聚集量的估算
        5.4.3 油气成藏动力学分析及远景评价
6 结论

(5)多孔介质非均质性及其对溶质运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多孔介质非均质性研究现状
        1.2.2 地下水溶质运移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多孔介质及其属性数据特征与非均质分析理论基础
    2.1 多孔介质类型及其渗透系数空间数据特征
    2.2 基于变异函数的地质统计学理论
        2.2.1 区域化变量理论
        2.2.2 变异函数及其性质
        2.2.3 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
        2.2.4 克里金内插方法
        2.2.5 理论变异函数模型的检验
    2.3 基于转移概率的地质统计学理论
        2.3.1 马尔可夫链原理
        2.3.2 创建空间马尔可夫模型
    2.4 空间自相关理论
        2.4.1 全局空间自相关
        2.4.2 局部空间自相关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孔介质的非均质性及其属性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3.1 基于转移概率理论的多孔介质非均质性定量刻画
        3.1.1 多孔介质类型数据
        3.1.2 基于连续分布的介质类型转移率的计算
        3.1.3 基于转移概率的多孔介质非均质性的定量刻画
    3.2 基于变异函数理论的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研究
        3.2.1 不同渗透系数随机场算例设计
        3.2.2 渗透系数场各向异性非均质性定量刻画
        3.2.3 渗透系数尺度效应的非均质性定量刻画
    3.3 基于渗透系数的介质非均质性分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孔介质非均质性对溶质运移的影响
    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建立
    4.2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4.2.1 地下水流模型
        4.2.2 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
        4.2.3 模型的建立
    4.3 模拟结果与分析讨论
        4.3.1 污染羽空间矩评估
        4.3.2 不同算例模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成果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6)能源转型视角下中国天然气供需及其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世界天然气供需及安全形势
        1.1.2 中国天然气供需及安全形势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
        2.1.1 经济增长的能源要素
        2.1.2 经济转型与能源转型
        2.1.3 能源转型的驱动因素
    2.2 天然气供给和需求
        2.2.1 供需基本理论
        2.2.2 能源转型影响天然气供需的机理
        2.2.3 天然气供给和需求相关研究
    2.3 天然气安全
        2.3.1 安全天然气的内涵
        2.3.2 天然气安全相关研究
3 能源转型视角下中国天然气需求预测研究
    3.1 理论分析和研究思路
    3.2 基于协整模型的能源需求总量预测
        3.2.1 模型设定
        3.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3 协整检验
        3.2.4 预测结果分析
    3.3 基于结构化模型的能源需求结构预测
        3.3.1 模型设定
        3.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3.3 马尔科夫模型预测结果
        3.3.4 隐马尔科夫模型预测结果
        3.3.5 两种模型预测结果比较
    3.4 中国天然气预测需求量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油气峰值理论的中国天然气产量预测
    4.1 理论分析和研究思路
    4.2 模型和方法
        4.2.1 模型设定
        4.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2.3 情景假设
    4.3 天然气峰值预测实证结果
        4.3.1 不同情况下的结果比较
        4.3.2 日益扩大的天然气供需缺口
    4.4 从能源投资回报值视角分析天然气峰值
        4.4.1 能源投资回报值:一个微观视角
        4.4.2 能源投资回报值的比较
        4.4.3 能源投资回报值与天然气峰值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天然气供需安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理论分析和研究思路
    5.2 模型和方法
        5.2.1 指标体系构建
        5.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5.2.3 主成分分析方法
    5.3 以中国数据实证研究为例
        5.3.1 趋势性指标
        5.3.2 波动性指标
    5.4 进一步研究:中美两国实证比较
        5.4.1 对标国家的选择和分析
        5.4.2 两国天然气供需安全指标比较
        5.4.3 实证结果比较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产业投资选择的综合比较
    6.1 理论分析和研究思路
    6.2 模型和方法
    6.3 指标设定及数据分析
        6.3.1 资源潜力
        6.3.2 技术经济
        6.3.3 产业发展
        6.3.4 生态环境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1 不同视角权重计算与分析
        6.4.2 以企业视角综合评价为例
        6.4.3 三种情景下评价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和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供给侧措施
        7.2.2 需求侧措施
        7.2.3 体制机制改革
        7.2.4 金融市场措施
附录A 论文相关基础数据
附录B 论文相关程序代码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家沟组马五1-马五4亚段岩溶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岩溶储层研究现状
        1.2.2 鄂尔多斯盆地岩溶储层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工作量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演化背景
    2.2 岩溶储层的形成
        2.2.1 古构造格局
        2.2.2 古气候环境
        2.2.3 古岩溶分布
    2.3 沉积特征分析
        2.3.1 地层特征
        2.3.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2.3.3 沉积微相对比
        2.3.4 重点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2.3.5 沉积相演化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古地貌与古岩溶
    3.1 岩溶古地貌恢复
        3.1.1 岩溶古地貌恢复的依据
        3.1.2 古地貌恢复及单元划分
    3.2 岩溶期次划分
        3.2.1 同生期岩溶
        3.2.2 表生期岩溶
        3.2.3 埋藏期岩溶
    3.3 岩溶垂向发育特征
        3.3.1 岩溶垂向分带
        3.3.2 典型岩溶剖面
    3.4 岩溶发育模式
    3.5 小结
第四章 岩溶储层特征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1.1 主要岩石类型
        4.1.2 具有储集意义的岩石类型
    4.2 储集空间特征
        4.2.1 孔隙
        4.2.2 裂缝
        4.2.3 溶洞
    4.3 储层物性特征
        4.3.1 孔隙度、渗透率分布特征
        4.3.2 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4.3.3 重点小层物性特征
    4.4 储层类型
        4.4.1 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
        4.4.2 孔隙型储层
        4.4.3 裂缝-微细孔型储层
    4.5 储层分布特征
        4.5.1 储层纵向分布特征
        4.5.2 储层横向分布特征
    4.6 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4.6.1 岩石矿物的阴极发光特征
        4.6.2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4.6.3 典型井分析
        4.6.4 成岩阶段与孔隙演化
    4.7 小结
第五章 岩溶储层主控因素
    5.1 沉积相对岩溶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5.1.1 岩性对岩溶储层的影响
        5.1.2 岩相对岩溶储层的影响
    5.2 成岩作用对岩溶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5.3 岩溶古地貌对岩溶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5.3.1 二级古地貌对岩溶储层的影响
        5.3.2 三级古地貌对岩溶储层的影响
        5.3.3 岩溶古地貌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5.4 有利储层区预测及成藏机理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尚存问题
    6.1 主要结论
    6.2 尚存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松辽盆地北部宋芳屯地区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砂体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砂体定量研究现状
        1.1.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其进展
        1.1.2 砂体定量研究现状
    1.2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关键技术
        1.3.3 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1.1 地理位置
        2.1.2 构造位置
        2.1.3 构造运动特征
        2.1.4 松辽盆地的演化
    2.2 地层特征
        2.2.1 地层发育情况
        2.2.2 地层地质年龄
    2.3 古气候特征
        2.3.1 矿物岩石特征与古气候
        2.3.2 古生物特征与古气候
        2.3.3 地球化学特征与古气候
        2.3.4 古气候变化规律
第3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3.1 研究区位置及基本地质特征
    3.2 层序地层等时对比方法研究
        3.2.1 陆相地层精细对比方法研究及存在问题
        3.2.2 本文所采用的高分辨层序地层等时划分对比方法
        3.2.3 研究区葡萄花油层高分辨层序精细等时对比精度研究
    3.3 层序界面识别及特征
        3.3.1 地层—沉积特征时空变化
        3.3.2 层序界面特征
        3.3.3 基准面上升—下降转换面
    3.4 高分辨率层序划分方案
    3.5 等时地层格架建立
第4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分析
    4.1 研究区目的层与大庆长垣葡萄花油层的关系及杏13 井区精细解剖的可行性分析
        4.1.1 研究区目的层与大庆长垣葡萄花油层的关系
        4.1.2 杏13 井区精细解剖可行性分析
    4.2 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4.3 地层发育特征
第5章 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精细研究
    5.1 沉积相、亚相、微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5.1.1 河控浅水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
        5.1.2 河控浅水三角洲内前缘亚相
        5.1.3 河控浅水三角洲外前缘亚相
        5.1.4 前三角洲亚相
    5.2 宋芳屯地区葡萄花油层关键井沉积微相分析
    5.3 杏13 成因砂体精细解剖区平面沉积微相及单砂体分布研究
        5.3.1 杏13 成因砂体精细解剖区平面沉积微相及单砂体分布特征
        5.3.2 杏13 成因砂体精细解剖意义
    5.4 宋芳屯地区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研究
    5.5 研究区葡萄花油层平面沉积相垂向演化特征
第6章 砂体分布定量研究
    6.1 砂体分布定量研究对象的确定
    6.2 砂体分布定量研究指标的选取
    6.3 砂体展布定量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附图
详细摘要

(9)注水无效循环识别及优势渗流通道定量表征方法研究 ——以大庆长垣油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机理
        1.2.2 注水无效循环识别方法
        1.2.3 优势渗流通道表征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注水无效循环渗流特征及优势通道动态演化规律
    2.1 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渗流规律研究
        2.1.1 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实验研究
        2.1.2 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渗流特征
    2.2 注水无效循环注采动态特征
        2.2.1 注入端压力变化特征
        2.2.2 出口端产液量特征
        2.2.3 产液比例和含水率特征
    2.3 注水储层优势渗流通道演化规律
        2.3.1 渗透率场分布特征
        2.3.2 饱和度场分布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注水无效循环识别与优势通道定量表征
    3.1 注采井组注水无效循环识别
        3.1.1 采油井生产动态特征
        3.1.2 单井无效循环经济指标界限
    3.2 注水无效循环区域识别
        3.2.1 无效循环识别评价指标
        3.2.2 注水无效循环综合判别参数
        3.2.3 注水无效循环区域划分
    3.3 优势渗流通道定量表征
        3.3.1 注采井间相关系数
        3.3.2 小层渗流阻力系数
        3.3.3 分层注水量
        3.3.4 注采井间连通体积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典型工区注水无效循环识别与优势渗流通道定量研究
    4.1 工区概况
        4.1.1 地质概况
        4.1.2 开发概况
    4.2 区块生产动态历史拟合研究
        4.2.1 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4.2.2 油藏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4.3 油藏注水无效循环区域识别
        4.3.1 评价指标结果输出
        4.3.2 无效循环区域划分
    4.4 井间分层参数计算
        4.4.1 井间相关系数
        4.4.2 小层渗流阻力系数
        4.4.3 分层注水量
    4.5 注采结构调整与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4/4-2017/6 各井组注采水量表
致谢

(10)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煤炭产量峰值问题研究
        1.3.2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1.3.3 煤炭需求预测研究
        1.3.4 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与文章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增长极限理论
        2.1.1 增长极限理论提出的背景
        2.1.2 增长极限理论的主要内容
        2.1.3 围绕“增长极限论”的争论
    2.2 化石能源峰值理论
        2.2.1 化石能源峰值论概述
        2.2.2 主要化石能源峰值论
    2.3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3.3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
    2.4 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4.1 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4.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5 生态足迹理论
        2.5.1 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假设
        2.5.2 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计算公式
        2.5.3 生态足迹的理论基础
    2.6 本章小结
3. 中国能源与煤炭供需形势研究
    3.1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分析
        3.1.1 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及特点
        3.1.2 中国能源生产情况
        3.1.3 中国能源消费情况
        3.1.4 中国能源供求形势
        3.1.5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
    3.2 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分析
        3.2.1 中国煤炭生产情况
        3.2.2 中国煤炭消费情况
        3.2.3 中国煤炭供求形势
        3.2.4 中国煤炭进出口状况
        3.2.5 中国煤炭运输状况
        3.2.6 中国煤炭价格状况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4.1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4.1.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4.1.2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
    4.2 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4.2.1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4.2.2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煤炭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
    5.1 中国煤炭资源消费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
        5.1.1 煤炭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5.1.2 中国煤炭资源生态足迹分析
    5.2 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5.2.1 煤炭消费对环境的影响
        5.2.2 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EKC理论的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煤炭需求中长期预测研究
    6.1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人均煤炭消费的实证分析
        6.1.1 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构建
        6.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6.1.3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煤炭需求预测
    6.2 煤炭需求量增长极限的讨论
        6.2.1 交通运输的制约
        6.2.2 水资源的制约
        6.2.3 大气环境的制约
        6.2.4 地质灾害的制约
    6.3 本章小结
7. 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
    7.1 煤炭产量峰值概念
    7.2 煤炭峰值预测模型
        7.2.1 线性回归模型
        7.2.2 Logistic增长曲线模型
    7.3 煤炭峰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7.3.1 煤炭资源储量因素
        7.3.2 相关政策因素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
    8.1 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
        8.1.1 利用国际煤炭资源调节国内煤炭供求的可能性
        8.1.2 加强国际煤炭市场调控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8.2 对国内煤炭产需总量的调控
        8.2.1 从消费端对煤炭需求实行总量控制
        8.2.2 从供给端对煤炭产量实行总量控制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四、石油地质定量研究若干发展述评(下)(论文参考文献)

  • [1]坳陷湖盆多河型地震地貌学定量研究 ——以渤海湾沙垒田地区明化镇组为例[D]. 谈明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2]全球贸易及其结构变化对各国经济和资源环境影响研究[D]. 陈炜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原油和烃源岩中C5-C13轻烃馏分定性定量分析及分子标志物探索[D]. 程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2)
  • [4]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之我见[J]. 罗晓容.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02)
  • [5]多孔介质非均质性及其对溶质运移的影响研究[D]. 吴蒙蒙.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6]能源转型视角下中国天然气供需及其安全研究[D]. 谢明华.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7]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家沟组马五1-马五4亚段岩溶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D]. 孙玉景. 西北大学, 2020(01)
  • [8]松辽盆地北部宋芳屯地区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砂体定量研究[D]. 袁红旗. 大庆石油学院, 2008(03)
  • [9]注水无效循环识别及优势渗流通道定量表征方法研究 ——以大庆长垣油田为例[D]. 钟睿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10]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 郑欢.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石油地质定量研究若干进展述评(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