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校教学在建筑系研究生班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宋彦[1](2020)在《美国城市设计专门教育的进展和现状——以六所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考察和引介美国城市设计教育的经验。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等六校为例,审视其城市设计专门教育的发展变化和特色,包括培养模式、组织管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成效等;并归纳其成效和经验,进而讨论对我国高校的借鉴意义,涉及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教育项目组织和管理、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研相长和实践发展等方面。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2](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认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王媛[3](2019)在《实践导向型建筑设计课程初探 ——以谢菲尔德大学、密歇根大学、罗马大学夏校和青岛理工大学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城市发展重心由增量向存量转移,面对存量规划时代的到来,建筑学教育如何适应城市转型期的发展是近几年比较火热的话题。建筑学课程只有和建筑职业化紧密相连,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建筑学人才。因而,建筑学实践导向型课程的开设,使得建筑学教育不单单是纸上谈兵而逐渐落为现实。目前,国内众多高校均开设建筑学实践导向型设计课程,虽然开设的实践项目、种类、地点各不相同,但其目的都是把建筑学的学习推进到建筑职业化当中,使学生拥有建筑师专业技能,以便更快的进入到建筑师的角色当中。因此,建筑学实践导向型设计课程的开展对建筑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紧密围绕建筑学教学中的以实践为导向的设计课程展开研究,通过分析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情境教学(Live Project)课程、美国密歇根大学以区域文化为背景的设计(Studio)课程、意大利罗马大学夏校实物教学(Cosa reale insegnamento)课程以及青岛理工大学中韩合作办学中的建筑学教学背景,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结合建筑学设计课程中的实践性和方法论问题,找出国外建筑院校开展建筑学以实践为导向的设计课程中的特点和共性,并对其不足进行分析和讨论,作者希望通过对国外课程的解读,能给青岛理工大学实践导向型设计课程的探索予以启迪,同时期望能够给国内其他院校建筑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崔轶[4](2016)在《因材施教,因材施评 ——基于理性思维的建筑设计教学与评价》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深受鲍扎体系影响的中国传统建筑教育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挑战,针对建筑学专业教育由培养单纯的建筑设计人才转向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需要对如何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想、制定培养计划、选定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及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力求综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与分析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通过建立“可操作”与“可控制”的设计教学体系,实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阶段、分标准的多元化课程评价。论文对二十世纪至今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和发展演变历程,以及建筑设计教学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不同教学思想之间的异同,归纳出当前国内外各种建筑设计教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借助案例研究从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设计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不同教学思想影响下的教学实践中可借鉴的方法以及相对应的教学评价模式特征;通过问卷调查和在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实验性实践,从宏观的教学培养目标到微观的教学内容、方法与评价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对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出量化结果,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索符合国内普通院校实际情况的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学的方法,提出适应其自身发展特性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及评价体系策略。研究围绕建筑学的本体问题这一核心,发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设计教学的理论思想和实践框架,提出在教案设计时将“渐进式”与“脉冲式”两种教学过程有机结合,通过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筑设计专题训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设计研究能力。同时,基于认知理论与学习模式理论,结合建筑学专业特色引入并加以改进了科尔布的学习模式类型测试,对传统的设计课程教学评价的内容、方式、标准及评价时段进行了重新定位,建立了多元化的纵向设计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习模式类型学生各自的学习特点、设计思维、语言表达、沟通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更为清晰、准确、有效的评价,最终达到因材施教、因材施评的教学目标。
谯舒[5](2015)在《昆明理工大学建筑教育思想演变研究与探讨》文中认为20世纪20年代,西方的现代建筑运动开始兴起,中国的现代建筑教育制度也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虽然受到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学院式”建筑教育模式在中国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但是,以现代主义建筑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也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它犹如一股暗涌,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沉浮与酝酿之后,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迸发。昆明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教育思想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它们分别以“实用艺术论”、“空间系统论”和“人居环境论”为核心。这三种建筑教育思想并非相互独立,实际上,它们既具有时间上的纵向联系,又具有空间上的共生关系。本文在探讨昆明理工大学建筑教育思想之前,还分别对上述三种建筑教育思想的典型代表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以期为文中的主要观点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昆明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在学科建设和教学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可喜的成绩,实现了平稳、快速的发展。然而,建筑学专业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能有效的解决途径,以期为昆工建筑学专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作为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期望能够引发未来更多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
贾倍思[6](2014)在《开放建筑教育课题五:教学理论研究文摘》文中研究说明教学理论研究是教学实践的基础。本文是对笔者过去所作的教学理论研究的综述。首先介绍传统的建筑设计课教学的一般性问题。其次介绍大卫·科尔布(Kolb)的经验认知(experiential learning)和学习模式理论,分析比较了有关研究在建筑设计课中的运用成果,特别是唐纳德·舍恩(Donald Schn)对建筑设计室教学基本方式的研究。本文进一步总结了开放建筑设计的类型。最后介绍开放建筑理论家哈布瑞肯的教学法,及笔者运用经验。
周真如[7](2014)在《大学设计专业学习行为模式及交往场所研究》文中指出综合性大学中设计类学科,如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其学习方式和空间需求都有着独特性。此类专业的学生的学习效率、状态与教学环境中的交往场所品质密切相关。本研究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及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及设计学院、香港大学建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为例,对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学习交往习惯偏好调查与行为观察,同时对其主要交往场所进行时态调查和使用者主观评价。笔者一方面归纳不同背景环境中设计学习行为的普遍趋势和差异特点,旨在提炼设计专业的行为模式和空间模式;另一方面分析各类设计专业教学楼开放空间的使用特性,从而获知各个学院学习交往场所的空间独特性和场所精神。另外,借助对这两岸四校六院的研究结论,笔者将初步探讨设计学习中的交往行为对此类院系教学楼空间模式的影响,以及交往场所的营造对改进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作用。
邵靖[8](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张早[9](2013)在《建筑学建造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建构”思潮的影响下,我国越来越多的建筑院校开始开设建造课程,通过要求学生参与建造来强化对建筑学的理解。在目前大多数关注建筑教育和建造教学的文章中,更多注重的是建造活动的实验效果与热情,并未对建造在学科的发展、教育和普及中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个问题进行详细论述。不搞清楚这个问题,对建造教学直接展开的研究很可能陷入潮流的误区,有将建造教学消费为形式和口号的危险。此外,目前仍很难找到一个清晰系统的理论体系来解释目前的各类建造教学实践。本研究的工作目的即为探讨建造教学的历史位置、产生背景、实际意义,并运用可行的分析方法让课程背后的教学原理和价值变得清晰,期望为已经和将要开设建造类教学的建筑院校提供有关课程设置和安排的理论参考。通过对建筑史的考察,可以发现,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本身自古以来便与建造密不可分,掌握着建筑材料、技术和工艺知识的建筑师们推动着学科的发展。而今天在全世界院校中风行的建造教学模式则起源于工艺美术运动之后出现的艺术工艺院校,包豪斯便是这些学校的代表。通过分析建造教学自19世纪后半叶至今的发展历程,建造教学的发展趋势清晰的呈现出来。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将建造教学划分为三种层面:实施层面、工艺层面与项目层面。各类建造教学课程也在这三种层面下被加以解析。同时,三种层面划分也将不同的建筑学知识点从具体的课程中抽象出来。以这三种层面及其抽分出的知识点为基础,建筑院校可以建立清晰有序的建造课程体系。对建筑教育的探讨来说,教育学理论也是值得注意和借鉴的。实际上,建造教学通过实践进行教学的授课方式在很多方面也和现代教育理论暗合,这也对建造教学存在意义构成了有力的支撑。在将建造教学及其涉及的教育学理论进行比对后,本文也借课程教学理论对建造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论证。文章结尾对结合数字设计教学展开的建造活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建造教学与数字技术结合的方式,以说明在飞速发展的技术之下建造知识和意识的重要性。
宋佳[10](2012)在《文化遗产保护学科、专业与教育体系研究》文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1964年,诞生了国际公约《威尼斯宪章》。此后文化遗产保护迅速扩展、普及。文化遗产保护及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当前西方国家建筑院校和艺术院校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渗透在许多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许多西方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及历史建筑保护实践也已经高度制度化与职业化。对其保护与利用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建设与建筑实践领域。通过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结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普遍共识。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专业和完善的领域。以历史建筑保护专业为例,其有别于传统建筑学专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融入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技术,进而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及对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意识的逐步提升,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在我国正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基于历史建筑保护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要性,我国迫切需要加强对此专业的重视,培养相关人才。本文从西方国家建筑教育的历史沿革谈起,追述建筑学教育的发展直至历史建筑教育专业的创立,完善,成熟。对比我国建筑教育发展,直至对历史建筑保护专业逐步重视的历程。讨论开设的必要性,及提出几点开设建议,希望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有所裨益。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学科的建设不可能简单划分于某一个专业下,是需要多学科,多领域共同合作完成的。文中主要是从历史建筑保护的角度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建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主要是更贴近自身专业,通过建筑学专业的视角看文化遗产保护及学科建设,并非以偏概全。
二、跨校教学在建筑系研究生班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校教学在建筑系研究生班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城市设计专门教育的进展和现状——以六所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培养模式和目标 |
1.1 按专门化程度分类 |
1.2 按人才培养定位分类 |
1.3 人才培养目标 |
2 组织管理、教师团队和学科关系 |
2.1 所在院系和教师团队 |
2.2 跨学科平台集中培养 |
2.3 专门化方向分散培养 |
2.4 学科关系 |
3 核心知识能力和课程体系 |
3.1 核心知识能力 |
3.2 课程体系 |
3.2.1 课程结构 |
3.2.2 课程内容的整合性 |
3.2.3 课程阶段的序列性 |
3.2.4 同期课程的关联性 |
4 教学方法和主题 |
4.1 工作室教学法的发展 |
4.2 以讲座、研讨为基础融合多样教学方法 |
4.3 研究论文指导课程化 |
4.4 前瞻和实验性的教研主题 |
5 教育成效和主要经验 |
5.1 学生规模 |
5.2 就业前景 |
5.3 主要经验 |
6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6.1 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
6.2 教育项目组织和管理 |
6.3 课程体系构建和完善 |
6.4 优化教学方法拓展 |
6.5 教研相长引领实践发展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3)实践导向型建筑设计课程初探 ——以谢菲尔德大学、密歇根大学、罗马大学夏校和青岛理工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国外主要研究情况及成果 |
1.2.2 国内主要研究情况及成果 |
1.3 选题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1.4 论文的框架 |
第2章 实践导向型的英国情境教学模式的建筑设计课程 |
1.1 情境教学课程的背景 |
1.1.1 英国各高校建筑学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学制安排 |
1.1.2 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本科及研究生阶段课程内容 |
1.1.3 情境教学实践导向型课程的设置 |
1.2 情境教学课程案例 |
1.2.1 伞厂的改造 |
1.2.2 关怀住房 |
1.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践导向型的美国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建筑设计课程 |
1.1 密歇根大学建筑学设计课程的背景 |
1.1.1 美国密歇根大学建筑学本科及研究生的学制安排 |
1.1.2 密歇根大学建筑学院硕士阶段课程内容及认证背景 |
1.1.3 依托于CDIO教学模式的建筑学工作坊设计课程的设置 |
1.2 以区域文化为背景的工作坊模式设计课程分析 |
1.2.1 墨西哥的生态之旅 |
1.2.2 “自生”的约旦难民营 |
1.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践导向型的意大利实物教学模式的建筑设计课程 |
1.1 课程依托罗马大学建筑学实物教学课程解析 |
1.1.1 意大利建筑学教育的教学背景 |
1.1.2 实物教学的教学内容和含义 |
1.1.3 罗马大学建筑学课程的内容 |
1.2 罗马大学夏校课程设置 |
1.2.1 罗马大学夏校课程背景 |
1.2.2 夏校教学组织及特点 |
1.2.3 课程授课内容 |
1.3 研读历史框架设计课程 |
1.3.1 课题背景 |
1.3.2 课程安排和实施 |
1.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韩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实践导向型建筑设计课程探索 |
1.1 韩国光云大学建筑学实践导向型课程 |
1.1.1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 |
1.2 中韩合作办学建筑学实践导向型课程 |
1.2.1 旧城改造与设计 |
1.3 中韩合作办学实践导向型教学课程探索的总结 |
1.4 中韩合作办学实践导向型教学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1.4.1 实践导向型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
1.4.2 结合国外课程案例对其课程提出改进的建议 |
1.5 结论和展望 |
1.5.1 研究的结论 |
1.5.2 研究的价值 |
1.5.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因材施教,因材施评 ——基于理性思维的建筑设计教学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研究范围 |
2.1 研究时段 |
2.2 研究对象 |
3 课题研究的现状 |
3.1 对于国外建筑教育的既有研究 |
3.2 对于中国建筑教育的既有研究 |
3.3 既往研究特点总结 |
4 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 |
4.1 研究方法 |
4.2 论文研究框架 |
5 创新点 |
创新点 1 |
创新点 2 |
创新点 3 |
第一章 中国建筑教育思想与设计教学评价的发展历程 |
1.1 中国“学院式”建筑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1.1.1“鲍扎”体系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影响 |
1.1.2 中国“学院式”建筑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
1.2 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1.2.1“包豪斯”体系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启示 |
1.2.2 美、日建筑教育体系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影响 |
1.2.3 中国“现代主义”建筑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
1.3 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的多元化发展 |
1.3.1“建构”教学思想 |
1.3.2“研究型”教学思想 |
1.3.3“人文主义”教学思想 |
1.3.4 强调建筑技术的教学思想 |
1.3.5 运用数字技术的教学思想 |
1.3.6 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思想 |
1.4 近现代中国建筑教学思想影响下的设计教学评价 |
1.4.1 学院式教学思想对设计教学评价的影响 |
1.4.2 现代建筑思想初期与探索时期的设计教学评价 |
1.4.3 现代建筑思想飞速发展时期设计教学评价的改革 |
1.5 知识经济时代建筑设计教学评价的发展动态 |
1.5.1“建构”教学思想对设计教学评价的影响 |
1.5.2 研究型教学思想对设计教学评价的影响 |
1.5.3 基于认知模式的设计教学评价 |
1.5.4 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教学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建筑院校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
2.1 重点建筑院校的办学目标与定位——以选取的代表性院校为样本 |
2.1.1 清华大学专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
2.1.2 同济大学专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
2.1.3 东南大学专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
2.1.4 天津大学专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
2.2 普通建筑院校办学目标与定位的分析比较——以选取的代表性院校为研究样本 |
2.2.1 十所院校的办学历史与现状 |
2.2.2 十所院校的师资对比 |
2.2.3 十所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分析 |
2.3 普通院校建筑学人才培养的特点 |
2.3.1 普通建筑院校与重点建筑院校之间的差异 |
2.3.2 传统培养模式的得与失 |
2.3.3 普通建筑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
2.4 建筑设计课程设置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北方工业大学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为例 |
2.4.1 建筑学的培养目标 |
2.4.2 各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定位 |
2.4.3 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中的现存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理性思维的建筑设计教学研究——以二年级为例 |
3.1 建筑设计课程设置构想 |
3.1.1 确立教学思想 |
3.1.2 调整课程内容 |
3.1.3 改革教案设计 |
3.1.4 调整教学方法与方式 |
3.1.5 改进教学评价 |
3.2 课前准备阶段:教学内容与过程的组织 |
3.2.1 教案设计 |
3.2.2 基础阅读 |
3.2.3 学生学习模式测试 |
3.2.4 课程介绍 |
3.3 课程中期各教学环节的组织 |
3.3.1 设计过程中各阶段的专题讨论及评价 |
3.3.2 设计过程中各阶段的调研环节及评价 |
3.3.3 初步设计阶段及评价 |
3.3.4 完善与深化设计阶段及评价 |
3.3.5 实际建造阶段及评价 |
3.4 课程后期的教学安排 |
3.4.1 实物成果的提交及评价 |
3.4.2 非实物形式的评价 |
3.4.3 课程总结及反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设计及相关专业理论课程中的专题训练 |
4.1“练习”的起源与发展 |
4.1.1 以海杜克的“九宫格”为代表的经典练习 |
4.1.2“建筑分析练习”与“苏黎世模式” |
4.1.3“练习”在中国高校的发展 |
4.2“练习”在NCUT的继承与创新 |
4.2.1“练习”设置的意义 |
4.2.2 建筑设计课程中的专题训练 |
4.2.3 专业理论课程中的专题训练 |
4.2.4 技术课程中的专题训练 |
4.3“练习”的评价方法 |
4.3.1 设计课程中专题训练的评价 |
4.3.2 专业理论课程中专题训练的评价 |
4.3.3 技术课程中专题训练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实验的成效与成果举例 |
5.1 课前准备阶段的教学实验成效 |
5.1.1 教案设计的改革效果 |
5.1.2 学生学习模式测试及相关研究的优势 |
5.1.3 基础阅读环节设置的必要性 |
5.2 课程设计教学过程的实验成效 |
5.2.1 专题讨论与调研环节的成效 |
5.2.2 教学实验前后方案设计成果的对比 |
5.2.3 专题训练的教学成效 |
5.3 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的成效 |
5.3.1 设计课程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方向 |
5.3.2 建立多元化的设计课程教学评价机制的意义 |
5.3.3 设计教学评价效果的反馈 |
5.4 设计教学过程成果举例 |
5.4.1“空间·街道”设计教学过程成果 |
5.4.2“空间·环境”设计教学过程成果 |
5.4.3“空间·城市”设计教学过程成果 |
5.4.4“空间·场地”设计教学过程成果 |
5.5 设计教学成果图纸举例 |
5.5.1“空间·街道”设计成果图纸 |
5.5.2“空间·环境”设计成果图纸 |
5.5.3“空间·城市”设计成果图纸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附录1:2003 与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对比 |
附录2:四所重点建筑院校建筑学院历史沿革 |
附录3:十所普通建筑院校的师资与专业培养目标对比 |
附录4:用人单位调查问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 |
附录5:建筑学专业毕业生问卷调查 |
附录6:北方工业大学(NCUT)建筑学专业应届学生问卷调查 |
附录7:NCUT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实验效果问卷调查(教师版) |
附录8:NCUT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实验效果问卷调查(学生版) |
附录9:NCUT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设置 |
致谢 |
(5)昆明理工大学建筑教育思想演变研究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教育概况 |
1.5 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于实用艺术论的建筑教育思想 |
2.1 建筑艺术论 |
2.2 国外基于实用艺术论的建筑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 |
2.3 国内基于实用艺术论的建筑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 |
2.4 昆明理工大学基于实用艺术论的建筑教育思想(初创时期——共建时期,1978—1999)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空间系统论的建筑教育思想 |
3.1 关于建筑系统论的理论梳理 |
3.2 国外基于空间系统论的建筑设计教学 |
3.3 国内基于空间系统论的建筑设计教学 |
3.4 昆明理工大学基于空间系统论的建筑教育思想(拓展时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人居环境论的建筑教育思想 |
4.1 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认识 |
4.2 吴良镛——从广义建筑学到人居环境科学 |
4.3 人居环境思想指导下的清华大学建筑教育 |
4.4 昆明理工大学基于人居环境论的建筑教育思想(拓展时期,年至今)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论文的成果 |
5.2 论文的局限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四位一体”课程体系 |
附录C:第二十一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会议日程表 |
附录D:2009年以来部分教师的科研项目一览表 |
附录E:2009年以来部分教师编写出版的专着、教材统计表 |
附录F:2009年以来部分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统计表 |
附录G:2008版和2012版课程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统计表 |
附录H: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部分教师采访问卷 |
(6)开放建筑教育课题五:教学理论研究文摘(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筑设计教学问题 |
二.科尔布的学习模式理论 |
三、建筑学生的学习模式:唐纳德·舍恩的分析 |
四.开放建筑教学的特点 |
五.哈布瑞肯的教学法—设计是转形的过程 |
(7)大学设计专业学习行为模式及交往场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交往场所 |
1.1.2 交往场所与大学教育 |
1.1.3 交往行为与设计创作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方向 |
1.2.2 研究问题 |
1.2.3 研究目的 |
1.2.4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阐释 |
1.3.1 设计类学院 |
1.3.2 教学楼空间模式 |
1.3.3 交往行为模式 |
1.3.4 交往场所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 |
1.4.2 模式研究 |
1.4.3 实态调查 |
1.4.4 比较研究 |
1.4.5 多视角研究 |
1.4.6 跨学科研究 |
1.5 预计创新点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设计教学与教学空间概述 |
2.1 概念 |
2.1.1 专业设置 |
2.1.2 学院设置 |
2.1.3 课程设置 |
2.1.4 能力培养 |
2.2 教学空间沿革 |
2.2.1 从古至今 |
2.2.2 从西至东 |
2.2.3 从大学到院系 |
2.3 教学方式的特殊性 |
2.3.1 学问之间 |
2.3.2 师徒相授 |
2.3.3 学践相佐 |
2.4 教学空间的特殊性 |
2.5 教学空间的组成及类型 |
2.5.1 校园主体组成 |
2.5.2 设计类学院内空间组成 |
2.6 现行规范与不足 |
2.6.1 面积规定 |
2.6.2 使用面积系数 |
第3章 设计教学空间模式研究 |
3.1 空间模式理论模型 |
3.1.1 单元模式 |
3.1.2 使用面积系数理论值 |
3.1.3 空间开放度系数理论值 |
3.1.4 优化策略 |
3.2 实例选择 |
3.2.1 境外设计类学院 |
3.2.2 境内设计类学院 |
3.3 案例比较 |
3.3.1 境外设计类学院 |
3.3.2 境内设计类学院 |
第4章 行为与场所研究的过程方法 |
4.1 设计中的学术交往行为 |
4.1.1 学术交往的定义 |
4.1.2 设计学习与交往 |
4.2 学习交往行为模式 |
4.2.1 研究工具 |
4.2.2 研究方法 |
4.2.3 研究历史 |
4.2.4 行为模式假说 |
4.3 交往行为与空间 |
4.3.1 行为尺度与空间 |
4.3.2 心理知觉与空间 |
4.3.3 环境行为学相关 |
4.4 设计交往场所 |
4.4.1 场所与空间 |
4.4.2 场所精神 |
4.4.3 研究方法 |
4.5 时态调研设计 |
4.5.1 选择依据与测试范围 |
4.5.2 境内大学设计学院基本信息比较 |
4.6 试验过程及数据回收 |
4.6.1 试调研情况 |
4.6.2 正式测试 |
4.6.3 问卷可信度说明 |
4.6.4 摄影记录说明 |
4.7 数据分析工具及方法 |
第5章 设计专业学生学习行为调查分析 |
5.1 学习习惯 |
5.1.1 学习地点 |
5.1.2 学习时间时段 |
5.2 交往偏好 |
5.2.1 交往对象 |
5.2.2 交往距离 |
5.2.3 交往目的 |
5.2.4 交往影响 |
5.3 交往与学习 |
5.3.1 学习思维能力 |
5.3.2 设计表达能力 |
5.3.3 人际交往能力 |
5.3.4 信息获取 |
5.3.5 其他方面 |
5.4 交往场所 |
5.4.1 交往地点 |
5.4.2 地点选择原因 |
5.4.3 空间偏好 |
5.5 清华建院第二次调研 |
5.5.1 改造影响 |
5.5.2 多因子分析 |
5.6 模式分析 |
5.6.1 行为模式 |
5.6.2 空间模式 |
第6章 设计类学院中交往场所调研分析 |
6.1 开放空间与交往场所 |
6.1.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6.1.2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6.1.3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设计学院 |
6.1.4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
6.1.5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 |
6.2 交往场所及主观评价空间特征比较 |
6.2.1 语义区分法测试结果 |
6.2.2 多因子分析权重计算 |
6.2.3 因子轴得分分析 |
6.2.4 场所氛围小结 |
6.3 交往场所中的环境行为记录 |
6.3.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6.3.2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6.3.3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设计学院 |
6.3.4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
6.3.5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拓展与总结 |
7.1 交往场所重要性 |
7.1.1 交往场所与设计教学 |
7.1.2 交往场所与设计创作 |
7.2 设计类学院学术交往现状 |
7.2.1 交往空间 |
7.2.2 教学培养方式 |
7.2.3 交往行为模式 |
7.3 设计类院系交往场所建议 |
7.3.1 空间模式 |
7.3.2 交往原则与建筑设计 |
7.3.3 具体设计案例 |
7.4 设计类院系教学管理建议 |
7.4.1 交往与教学 |
7.4.2 交往与设计 |
7.5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5.1 研究局限 |
7.5.2 未来研究可能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交往偏好调查问卷 |
附录 B 语义区分量表相关计算 |
附录 C 相关教学楼平面图纸 |
附录 D 理想建馆空间模式作图 |
附录 E 改造建筑师访谈 |
图表索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建筑学建造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对建造教学热潮的思考 |
1.1 建造教学的释义 |
1.2 建造教学的热潮 |
1.2.1 技术回归:对“建构/构造/构筑(tectonic)”及工艺的关注 |
1.2.2 建造教学与设计概念的实施 |
1.2.3 社会参与 |
1.3 本文对建造教学研究的关注点 |
1.3.1 历史溯源及辨析 |
1.3.2 如何对建造教学进行分解 |
1.3.3 如何对建造教学的知识点进行抽象以及如何建立新的建造课程体系 |
1.3.4 建造教学与教育学理论的关系 |
1.3.5 数字技术与建造教学 |
1.4 小结 |
文章结构图 |
第二章 关于建筑师、建造和建筑教学关系的历史研究 |
2.1 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 |
2.1.1 代达罗斯(Daedalus) |
2.1.2 维特鲁维与《建筑十书》 |
2.1.3 中世纪,行会 |
2.1.4 石匠伯鲁奈列斯基与文艺复兴的代表作 |
2.2 文艺复兴的转折——从行会的瓦解到美院教学 |
2.2.1 阿尔伯蒂与建筑师的转型 |
2.2.2 “迪赛诺”与工作室制度的形成 |
2.2.3 法国美院体系的形成 |
2.2.4 对美院体系的抗争与哥特乡愁 |
2.3 从工艺美术运动到包豪斯 |
2.3.1 工艺美术运动 |
2.3.2 穆特修斯与德意志制造联盟 |
2.3.3 建筑师身份的再次转变 |
2.3.4 建筑教育的变革 |
2.4 小结 |
第三章 建造教学的发展脉络 |
3.1 包豪斯与艺术工艺院校的兴起 |
3.1.1 包豪斯 1919 |
3.1.2 包豪斯 1922 |
3.1.3 包豪斯 1925 |
3.1.4 包豪斯 1927 |
3.1.5 包豪斯 1930 |
3.1.6 包豪斯教学的发展过程 |
3.1.7 艺术工艺院校的风潮 |
3.2 建造教学在美国的发展 |
3.2.1 赖特与塔里埃森 |
3.2.2 匡溪美术学院 |
3.2.3 包豪斯教师在美国的影响 |
3.2.4 赖特的影响 |
3.3 1960 年以来建造教学风潮的发展 |
3.4 建造教学发展脉络及趋势 |
3.4.1 从手工艺、机械生产到适用技术 |
3.4.2 从专业学校到大学 |
3.4.3 从工坊到社会 |
3.5 小结 |
第四章 建造教学的特性与层面划分 |
4.1 建造教学基本特性的界定 |
4.1.1 真实性 |
4.1.2 实践性 |
4.1.3 亲笔书写(autography)特性与教学目的 |
4.2 建造教学的不同层面及其目的属性 |
4.2.1 实施层面 |
4.2.2 工艺层面 |
4.2.3 项目层面 |
4.3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之间的关系 |
小结 |
第五章 建造教学的实施层面、工艺层面与项目层面 |
5.1 三种层面建造教学内容比较 |
5.1.1 从材料认知、功能性需求到真实项目环境 |
5.1.2 从材料的加工与连接、构造与工序到施工组织 |
5.1.3 从材料的力学特性到建筑结构 |
5.1.4 板片与透性、人体尺度、建筑功能 |
5.1.5 从物图关系、节点详图到建筑施工图 |
5.1.6 从造价概念、产业意识到概预算 |
5.2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教学倾向的比较 |
5.2.1 针对三种层面知识点教学的不同目标倾向:试验性、标准化与现实性 |
5.2.2 针对三种层面知识点教学的不同类型倾向:小型化、独立性与整体性 |
5.2.3 针对三种层面知识点教学的不同内容倾向:多样性、专业化与适用性 |
5.3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的教学意义及基本教学条件比较 |
5.3.1 建造教学在三种层面的教学意义 |
5.3.2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的不同教学硬件需求 |
5.3.3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的时间成本 |
5.3.4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师资力量配备 |
5.3.5 建造教学三种层面的经费需求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新型建造教学体系的建立 |
6.1 建立建造教学体系在理论上的可能性 |
6.1.1 建造课程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在不同年级的教学中 |
6.1.2 对建造教学中所涉及知识点的总结 |
6.1.3 建造教学知识点对评估标准的回应 |
6.1.4 对建造教学侧重点与梯度的探讨 |
6.2 对建立成体系建造教学课程方式的探讨 |
6.2.1 建造教学不同层面知识点的演进关系 |
6.2.2 建造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点与现有课程的融合 |
6.2.3 建造教学知识点向教学的转化 |
6.3 建造教学与现有教学体系的融合——天津大学建筑学建造教学体系的构想 |
6.3.1 现有的课程体系 |
6.3.2 新型建造教学体系植入的建议 |
6.4 小结 |
第七章 教育学视角下的建造教学 |
7.1 建造课程中的趣味性与对学生好奇心的培养 |
7.1.1 建造教学的趣味性 |
7.1.2 建造教学与对学生好奇心的培养 |
7.2 建造教学与经验 |
7.2.1 传统教学中建造经验的缺乏 |
7.2.2 意义与因果关系的重要性 |
7.2.3 建造教学中的经验教学 |
7.3 建造教学与建筑学知识结构的构建 |
7.3.1 传统建筑教学中设计、历史与技术割裂 |
7.3.2 实际建造经验对各种建筑知识的拉结 |
7.4 对建造教学课程体系的教育学论证 |
7.4.1 教学目标 |
7.4.2 学习经验 |
7.4.3 建造教学课程体系组织的有效性论证 |
7.5 小结 |
第八章 数字技术语境下的建造教学 |
8.1 话题的历史参照 |
8.1.1 莫里斯式的抵触 |
8.1.2 代理书写(allography):从图学到数字 |
8.1.3 早期包豪斯——机械时代的“表现主义行会” |
8.2 “参数化+建造”? |
8.2.1 两难与机遇 |
8.2.2 课程分析 |
8.3 数字化建构的工艺思考 |
8.3.1 数字化建构(Digital Tectonic) |
8.3.2 数字化建构会议上来自“车门”的批判 |
8.3.3 AA Emtech 的天棚设计建造 |
8.3.4 胶合竹预制建造体系 |
8.3.5 莱斯住宅(Die Leiserh user) |
8.4 数字化手段与建造意识 |
8.4.1 建造意识的重要性 |
8.4.2 “数字化设计+建造”教学模型的建议 |
8.5 小结 |
结语:对教学体系的“修补”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状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 A:不同时期建筑师与建造和技术发展的关联及建筑教育体系的变更 |
附录 B:国内外部分建筑院校建造课程实录 |
附录 C:与王澍关于中国美院建造教学的访谈 |
附录 D:与 Ursula Hartig 的关于柏林工大墨西哥实践课的访谈及译文 |
附录 E:奥古斯特·佩雷(译文) |
(10)文化遗产保护学科、专业与教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目 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依据 |
1.2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评价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化遗产保护及专业概述 |
2.1 文化遗产概述 |
2.1.1 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
2.1.3 我国对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教育情况 |
2.2 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学科与教育 |
2.2.1 关于学科与教育 |
2.2.2 文化遗产保护及历史建筑保护学科定位与特征 |
2.2.3 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学科的综合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实践及保护教育 |
3.1 国外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的思想与实践 |
3.1.1 欧美国家对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的思想与实践 |
3.1.2 其他国家对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的思想与实践 |
3.2 国外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专业的教育模式 |
3.2.1 欧美国家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专业的教育模式 |
3.2.2 其他国家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专业的教育模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的思想与实践 |
4.1 我国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的思想 |
4.1.1 我国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概况 |
4.1.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
4.2 我国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时间发展线索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教育 |
5.1 我国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教育 |
5.1.1 我国早期在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教育方面的探索 |
5.1.2 建筑学下相关专业开设 |
5.2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及相关专业教育 |
5.2.1 文博学专业 |
5.2.2 考古学专业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文化遗产保护及学科开设建议 |
6.1 谈我国传统建筑技术传承保护 |
6.1.1 我国传统建筑技术传承的状况分析 |
6.1.2 传统建筑教育下的弊端(以历史建筑保护为例) |
6.2 高等教育应担负起修缮人才培养的重任 |
6.2.1 高等教育培养文化遗产保护方向人才 |
6.3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问东南大学朱光亚教授 2012.3.4 |
附录2 访问同济大学常青教授 2012.3.28 |
附录3 访问东南大学张鹏老师 2012.3.28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跨校教学在建筑系研究生班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城市设计专门教育的进展和现状——以六所大学为例[J]. 张颖,宋彦. 国际城市规划, 2020(06)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3]实践导向型建筑设计课程初探 ——以谢菲尔德大学、密歇根大学、罗马大学夏校和青岛理工大学为例[D]. 王媛.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4]因材施教,因材施评 ——基于理性思维的建筑设计教学与评价[D]. 崔轶. 天津大学, 2016(07)
- [5]昆明理工大学建筑教育思想演变研究与探讨[D]. 谯舒.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4)
- [6]开放建筑教育课题五:教学理论研究文摘[J]. 贾倍思. 世界建筑导报, 2014(05)
- [7]大学设计专业学习行为模式及交往场所研究[D]. 周真如. 清华大学, 2014(12)
-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9]建筑学建造教学研究[D]. 张早. 天津大学, 2013(12)
- [10]文化遗产保护学科、专业与教育体系研究[D]. 宋佳. 南京工业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