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肉蛙流行性脑膜脑炎(暂名)的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陈谦[1](1995)在《美国肉蛙流行性脑膜脑炎(暂名)的诊断》文中认为美国肉蛙流行性脑膜脑炎(暂名)的诊断陈谦(桂林市动物园)蛙类是一种新兴的养殖品种,美国肉蛙(Ranagrylio.Ranacatesbeiana)以其生长快、个体大、耐粗饲而深受养殖户的喜爱。但目前有关肉蛙的疾病和防治资料甚少,尤其是一些传染性疾病。...
张美伦(Meilun Cheung)[2](2014)在《中医腹诊在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病毒是人类传染病的主要来源,超过400种病毒可令人致病,近年病毒性疾病的研究发展很快,也是医学研究热点之一,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且又不断出现新发病毒和传播,病毒性疾病已涉及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并发现许多非传染性疾病、肿瘤也与病毒感染有关。探索新的对策及诊治方法是二十一世纪全球医学的焦点之一,也是中医药踏入国际舞台的最佳切入点。近年,嗜肝病毒科是一组很引人注目的病毒家族,是由一个非常古老经过长期共同演化而来的病毒家族,具有极大的演化能力得以存留。嗜肝病毒侵袭宿主肝脏为特性,引起肝肿大的病理改变,是临床观察的重要依据。中医腹诊是古老而基础的诊断手法,有助临床医者捕捉早期病理信息、评价处方用药的疗效、了解脏腑功能状态,对于嗜肝性病毒病的肝肿大的临床判断有指导性意义,值得现今中西医者临床推广使用。近年,不少研究指中医腹诊能广泛用于内科,也应用于妇、儿、外伤等科,如何从个案摸索发展到针对某些专科病种,进行大、中样本的观察研究,以探讨腹诊在专病诊断治疗的特殊意义,是开展腹诊临床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十年,中医腹诊获注入新的元素,经过近代学者从文献理论、诊断标准的规范化、临床及专科应用、临床科研实验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及研究,重新注入新命力。目的:本研究的方向是病毒病的中西医基础研究,从中医角度防治西医疾病,并以嗜肝性病毒病为切入点,包括危害性大的病毒性肝炎及一些容易被忽略又有嗜肝特性的病毒病,病理上有肝肿大为体征的特点。本研究是应用中医腹诊进行临床搜据及辅助诊断,在中医四诊基础上,中医腹诊能够及早捕捉嗜肝性病毒病患者的肝区浊音界异常及全身异常体征,以复方中药进行嗜肝性病毒病的防治,尤其在适用于临床症状不明显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截断病情的发展,避免肝癌、肝硬化等发展,符合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思路。1.探讨中西医学对嗜肝性病毒的认识。2.探讨中医腹诊对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3.探讨中药复方「驱肝毒J治疗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疗效。4.探讨中药复方「驱肝毒」体内抗鸭乙肝病毒(DHBV)的实验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面:(1)本研究回顾近二十年中医腹诊的文献研究,理解古老而富生命力的中医腹诊在现今医学的临床应用及价值,尤其在中医治疗肝病的重要性,突出中医治未病的概念。(2)本研究探讨了中西医学对嗜肝性病毒的理解及认识,从文献研究中寻找到中医温疫学对病毒疫邪的认识,同时探讨了现代医学对嗜肝性病毒及及嗜肝性病毒病的理解。临床总结方面:本研究的重心是以香港地区10000病例为临床统计数据,总结出应用中医腹诊中叩诊手法对嗜肝性病毒引致肝肿大的诊断意义,从中西医临床数据统计,指出肝区浊音界异常及临床体征的重要性,结合患者病史、主诉、病原学、化验指标而进行临床诊断,常能有理想满意的治疗效果,符合中医治未病的概念。实验研究方面:为探讨中药复方「驱肝毒」对嗜肝性病毒的疗效,本研究初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研究所动物实验研究室进行为期4周体内抗鸭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结果: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医腹诊在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1.在临床方面,徒香港地区10000例的临床观察结果说明,发现临床在中医四诊基础上,加入中医腹诊及叩诊进行体格检查,有近九成患者肝区浊音界异常。中医腹诊能及早捕捉嗜肝性病毒病患者的体征,包括肝区浊音界的异常、胸腹壁的体征、唇舌象、皮肤关节等,从而进行早期中医分型、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阻断病程的发展,符合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思路。2.本研究初步观察,在经典复方上自拟「驱肝毒」治疗嗜肝性病毒病,有10000例肝区浊音界患者服用後,有81.2%患者可于3天内回缩肝浊音界至肋上位置,疗效理想。再进行有系统4-6周中药治疗,可达临床治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3.动物实验研究初步发现,中药复方「驱肝毒」(颗粒剂型)对鸭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对肝源性不同系统疾患提供一种治本方法。结论:本研究提倡「嗜肝性病毒病」的概念、中医分型及体查特征,尤适用于早期指标不明显、临床症状不显着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并拟订「嗜肝性病毒病」的初步诊断依据,临床上很多常见病及多发病与嗜肝性病毒有密切的关系,提出「嗜肝性病毒是百病之源」,强调早期诊断可以截断病程的发展,避免做成误诊、漏诊和耽误早期治疗慢性肝病的机会,突出中医治未病的概念。临床医者应及早认识嗜肝性病毒病的概念及临床体征,应用中医治未病的概念,为肝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其是临床症状不显着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减轻乙肝对社会的危害。中医及西医在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上各有优势,西医注重寻根,找出病毒的类别,中医兼顾人体气血,从整体调整,在驱除邪毒之除,更能发挥机体的免疫力,对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有较肯定的效果。
王江伟[3](2019)在《中华鳖疥疮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病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是我国水产养殖的名贵经济种类。随着养殖区域和养殖密度的不断发展扩大,导致人工养殖中华鳖疾病的各种病原不断出现,每年都会爆发疾病,引起中华鳖大量的死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体表皮肤感染细菌所致,导致养殖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中华鳖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患有疥疮病的并且症状明显的中华鳖背甲病灶处、肝脏、肠道分离到致病菌,通过分离纯化得到两株优势菌Lb18-01和Lb18-02,采用生理生化方法鉴定两株病原菌的种类,同时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两株菌株16SrDNA序列与NCBI的基因库中的细菌16SrDNA比较,利用ClustalX和MEGA软件对两株菌株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与同源性最高的细菌16SrDNA进行同源相似性比对分析,构建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与传统的生化理化鉴定的结果一致。鉴定Lb18-01为普通变形杆菌、Lb18-02为脑膜脓毒性黄杆菌。人工回归感染中华鳖症状与人工养殖过程中的患疥疮病的中华鳖病症相一致,其中Lb18-01对健康幼鳖48h、96h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分别是1.0×106CFU/g和8.4×105CFU/g,Lb18-02对健康中华幼鳖48h、96h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分别是8.2×105 CFU/g和6.3×105CFU/g。药敏实验结果显示:两株病原菌均对青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等20种药物均表现出了耐药性。病鳖和健康中华鳖组织切片比较结果表明:肝、脾、肾、肠等多种内脏器官均发生不同程度病变。病鳖和健康中华鳖血清生化指标比较,结果发现:病鳖血清中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含量、高密度脂蛋白、谷草转氨酶、过氧化氢酶、还原性谷胱甘肽均低于健康鳖。血清中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着地低于健康鳖。病鳖的尿素氮、谷草酶:谷丙酶比值高于健康鳖值,肌酐的含量显着高于健康鳖。本论文以湖南某地的中华鳖为研究对象,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组织病理学研究、血液生化指标研究。旨在为中华鳖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为生产实践提供资料。
袁军[4](2010)在《云南省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虫媒病毒检测及基因序列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意义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疆,大多数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自然条件复杂,适于媒介昆虫和虫媒病毒的分布和传播,以往调查证实云南省存在着近10种虫媒病毒及其相关性疾病的分布和流行。除广泛分布有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外,还存在其它虫媒病毒病的流行。云南边境地区常有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发生和流行。由于许多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疾病与虫媒病毒感染有关,为掌握该地区虫媒病毒病流行状况,本课题在云南省部分地区采集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疾病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进行相关虫媒病毒核酸检测以及病毒分离,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相关虫媒病毒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和病毒基因型研究。通过调查研究,以掌握相关虫媒病毒病流行状况及流行病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该地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方法于2008年7月~9月在滇西、滇南的保山、德宏、大理和西双版纳边境地区开展调查,采集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清和脑脊液标本,并进行病例个案调查,建立标本采集和试验检测数据库,对采集到的病人标本采用RT-PCR和实时荧光PCR法进行虫媒病毒核酸检测,用C6/36细胞培养和乳鼠接种方法对上述标本进行了病毒分离。采用Clastal×1.83进行核苷酸序列比对,采用DNAstar中MegAlin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并采用MEG4软件依次进行乙脑PrM-C区段、登革病毒PrM-C、NS5区段基因核苷酸序列系统发生树分析。3研究结果在上述4州市共采集到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106份,用RT-PCR检测黄病毒属、甲病毒属、布尼安病毒属病毒核酸,结果有5份标本黄病毒属核酸阳性。阳性标本号为:JB114、JB135、DLN24、RLB61和RLC31。经进一步的核酸检测和序列测定分析,5份标本中,3株(JB114、JB135、DLN24病毒株)为乙型脑炎病毒,其中基因Ⅰ型2株(JB114、JB135),基因Ⅲ型1株(DLN24);2株为登革病毒(RLB61和RLC31病毒株),其中登革1型1株(RLB61),登革3型1株(RLC31)。对检测到的3株乙脑病毒和2株登革病毒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乙脑病毒JB114和JB135株来自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病毒性脑炎病人脑脊液,乙脑病毒DLN24株来自大理市病毒性脑炎病人脑脊液,这3例乙脑患者均为本地感染病例。登革病毒RLB61和RLC31均来自德宏州瑞丽市不明原因发热病人急性期血清,两例登革热病人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1例为缅甸木姐边民入境就医的病人,另1例为瑞丽市边民到缅甸旅行返回后发病。首次从分子水平证实滇西边境地区存在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并证实2008年缅甸边境地区存在着登革1型和3型病毒的流行。本次106份标本中未检测出甲病毒属、布尼安病毒属核酸阳性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上述标本进行版纳病毒核酸检测,其中检测出版纳病毒核酸弱阳性标本2份(MNF40和MNF41),Ct值均为32。但用普通RT-PCR法检测版纳病毒核酸,MNF40和MNF41均未阴性。4结论云南省病毒性脑炎病例中存在基因Ⅰ型和Ⅲ型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病例,其中来自西双版纳病人的病毒株为基因Ⅰ型,大理地区为基因Ⅲ型。乙脑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以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自然界乙脑病毒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滇西边境地区存在有登革Ⅰ型和Ⅲ型病毒感染的输入性病例,间接证明了2008年夏秋季邻近我省的缅甸边境地区同时存在Ⅰ型和Ⅲ型登革病毒的流行。本次检测到的2株登革病毒与东南亚流行病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较高,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今后应加强云南省边境地区的登革热防控工作,防止因输入性病例引发的本土流行。云南省病毒性脑炎病例中可能有版纳病毒感染病例的存在,应进一步开展版纳病毒与疾病关系的调查研究。
闫红军[5](2013)在《陕西省某规模化猪场4种病毒病疫苗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长期的实践证明疫苗免疫接种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最有效的手段,通过疫苗的免疫接种不但可以使动物对某种病原产生抵抗力,而且为疫病的最终控制或消灭打下基础。我国对动物疫病采取的是以疫苗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而对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主要是检测免疫抗体的水平,只有抗体水平达到一定的滴度才能起到防止相应病原感染的目的。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是当前对规模化猪场危害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中猪瘟和猪蓝耳病是我国强制免疫的重大疫病,猪圆环病毒病和猪伪狂犬病也是规模化猪场常规进行疫苗免疫接种的疫病。对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测是规模化养猪场疫病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常规工作,是制定猪场疫病防控方案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针对陕西省某规模化养猪场疫病防控中疫苗免疫接种的实际情况,分别采集了哺乳仔猪、保育猪、后备猪、基础母猪和种公猪的624份血清样品,对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等4种重要病毒病的疫苗免疫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和评价,以期为该场这4种疫病的防控提供基础资料。获得了以下结果:1.对陕西省某规模化猪场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和猪伪狂犬病免疫抗体检测的结果表明:(1)猪瘟疫苗免疫抗体阳性率在72.62%~92.31%之间,平均阳性率为76.60%,其中,哺乳仔猪为72.62%,保育猪为76.92%,后备猪为75.00%,基础母猪为81.54%,公猪为92.31%;(2)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抗体阳性率在72.92%~88.17%之间,平均为83.33%,其中,哺乳仔猪为83.93%,保育猪为88.17%,后备猪为72.92%,基础母猪为87.69%,公猪为84.62%;(3)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免疫抗体阳性率在81.66%~95.24%之间,平均为86.70%,其中,哺乳仔猪为95.24%,保育猪为81.66%,后备猪为83.33%,基础母猪为85.38%,公猪为92.31%;(4)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苗免疫抗体阳性率在94.64%~100.00%之间,平均为98.24%,其中,哺乳仔猪为94.64%,保育猪为98.82%,后备猪为100.00%,基础母猪为100.00%,公猪为100.00%。2.疫苗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说明,该规模化猪场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和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抗体阳性合格率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70%以上的要求,但哺乳仔猪的猪瘟免疫抗体阳性率和后备猪的猪蓝耳病免疫抗体阳性率偏低,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张琳[6](2013)在《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抗原表位的鉴定》文中研究说明抗原表位(Epitope)又称为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AD),是抗原分子中被免疫系统,特别是抗体、B细胞、T细胞识别的部分。B细胞的BCR识别的表位为B细胞表位,T细胞的TCR识别的表位为T细胞表位。鉴定分析抗原表位对了解抗原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研制安全有效的表位疫苗以及研发基于表位诊断试剂具有重要意义。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引起的,以蛋鸭、种鸭产蛋骤然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以出血性卵巢炎为主要病变特征的急性传染病。2010年初,我国的江浙沪地区陆续爆发该病,蛋鸭产蛋严重下降,肉鸭生长迟缓,给我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近两年对该病毒的一些分子生物学特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迄今为止,对于该病毒的抗原表位还没有报道。为深入了解病毒的抗原结构,便于设计科学合理的疫苗和诊断试剂,我们对DTMUV浙江分离株(YY5株)进行了抗原表位的鉴定。本研究RT-PCR扩增出鸭坦布苏病毒YY5株的E蛋白基因,插入pMBP-c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获得了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可溶性融合蛋白MBP-E。用纯化的重组蛋白MBP-E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选择培养,成功筛选出两株抗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domain Ⅲ,DⅢ)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AE4和BD10。两株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呈阳性,而仅有BD10能与MBP-E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反应,可初步推断BD10识别E蛋白DⅢ区的一个B细胞线性表位。针对E蛋白的DⅢ区设计了一系列末端相互重叠的15个短肽,这些短肽与MBP进行融合表达,用BD10对15个短肽融合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和ELISA鉴定,精确定位BD10识别的一个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将纯化的表位融合蛋白MBP-EP385对小鼠进行免疫,获得的多克隆抗体能够识别DⅢ蛋白和MBP-E融合蛋白,表明表位EP385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通过表达蛋白结合单抗法鉴定出一株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的一个B细胞线性表位的核心区域EP385(385LVGSGKGQ393)。这对进一步分析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建立以表位为基础的诊断方法和基于表位的疫苗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新锋[7](2017)在《猪链球菌不同血清型标准抗血清的制备和9型强毒株的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猪链球菌病作为国家二类疫病之一,一旦暴发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猪链球菌病还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疾病,猪链球菌是引起该病的主要致病微生物。荷兰和英国在上世纪中期已经确诊了猪链球菌为引起该病的病原微生物,此后又先后在亚洲和美洲的多个国家发现该致病菌,包括中国、越南、日本、泰国、加拿大和美国等。目前,猪链球菌病已公认是影响猪群健康的最重要疾病之一,该疾病的感染给全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猪群一旦感染了该病菌,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病死率可高达20%,其最重要的临床特征是脑膜炎,严重时可引起急性死亡。猪链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球菌,按照英膜多糖组分不同,可分为33个血清型。在我国,能够引起动物发病的血清型主要为血清型1、1/2、2、7和9型。其中,1型和2型已报道可感染人,严重者可引起病人死亡。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猪链球菌2型是我国临床分离率最高、致病性最强的血清型,但近年来猪链球菌9型的危害也日益严重,越来越受到重视。猪链球菌的病原诊断主要是在细菌分离的基础上,通过形态学、培养和生化等特性分析而实现鉴定的。由于血清型繁多,上述方法常常难以将致病菌准确鉴定至猪链球菌某一血清型,因此血清学方法成为型特异性鉴定重要手段。本试验以猪链球菌除30、31、33血清型之外的30个血清型菌株的对数初期培养菌为抗原,按照免疫程序分别接种清洁级新西兰白兔。当抗体滴度达到25以上时心脏采血并分离血清,然后通过交叉吸附试验去除各血清型之间的交叉反应性。采用玻片凝集试验鉴定所制备的各血清型的抗体,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各血清型抗体凝集效价均在1:32以上,各型间交叉反应的凝集效价≤ 1:4,可以作为猪链球菌血清型鉴定的标准抗体。2016年9月,山东某生猪养殖场暴发以脑膜脑炎为主要症状的疑似猪链球菌病,从病死猪的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猪链球菌。经血清学试验,猪链球菌PCR定型引物以及谷氨酸脱氩酶(GDH)鉴定为猪链球菌9型。建立小鼠感染模型,接种小鼠后能复制出典型的脑膜脑炎症状,表现明显的脑出血性水肿、脑部覆盖胶冻样渗出物为特征的病变。尤其,该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可达1.89×102CFU,证实为强毒株。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万古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比较敏感。综上所述,本试验制备了猪链球菌各个血清型的标准抗体,分离到一株猪链球菌9型强毒株,这为以后的猪链球菌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余国膺[8](1963)在《小儿肠道病毒感染的最近概况》文中研究说明 Lardsteiner和Popper二氏1941年首先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以下缩写为灰质炎病毒),嗣后1948年Dalldorf氏等分离出Coxsackie病毒(以下缩写为Coxs),1951年Robbins氏等分离出E?HO病毒,至今10余年间,相继发现了大量的肠道病毒。其中除
二、美国肉蛙流行性脑膜脑炎(暂名)的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肉蛙流行性脑膜脑炎(暂名)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2)中医腹诊在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嗜肝性病毒病的认识及研究 |
一、现代医学对嗜肝性病毒病的认识及研究 |
二、肝炎病毒的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症状比较 |
三、非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症状 |
总结 |
第二节 中医学对嗜肝性病毒病的认识 |
前言 |
一、中医温疫学学说与嗜肝性病毒 |
二、小结 |
第三节 中医腹诊的历史沿革及近三十年的发展概况 |
前言 |
一、中医腹诊的历史沿革 |
二、中医腹诊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三、中医腹诊的临床意义 |
四、近代中医腹诊在临床应用及研究概况 |
五、近代中医腹诊客观化的研究 |
六、中医腹诊的研究进展 |
七、中医腹诊对肝病临床诊断的重要性 |
八、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中医腹诊在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 |
前言 |
一、叩诊及望诊 |
二、未能确诊病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 |
三、「肝区浊音界异常」对嗜肝性病毒病的诊断价值 |
四、「肝区浊音界异常」的病理分析 |
五、有关正常和异常肝区浊音界之区别,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 |
六、开发「声频诊断仪J的可行性 |
七、小结 |
第二节 中医腹诊应用于香港区10000例肝区浊音界异常病例的临床总结 |
前言 |
一、背景资料与方法 |
二、统计方法 |
三、临床结果 |
四、讨论及体会 |
五、中药复方「驱肝毒」的疗效机制 |
第三节 临床经验总结-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案例介绍 |
前言 |
一、甲型肝炎典型案例介绍 |
二、乙型病毒性肝炎案例 |
三、丙型肝炎案例 |
四、脂肪肝案例 |
五、肝硬化案例 |
六、非肝炎病毒引致肝区浊音界异常之案例介绍 |
第四节 嗜肝性病毒病的中医分型、临床体征及肝区浊音界异常的案例介绍 |
一、嗜肝性病毒病的中医分型 |
二、嗜肝性病毒病的体征 |
三、肝区浊音界异常之典型案例介绍 |
第三章 实验研究-中药复方「驱肝毒」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附原始记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会议 |
致谢 |
(3)中华鳖疥疮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病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中华鳖简介 |
1.1 中华鳖生物学特性 |
1.2 中华鳖的经济价值 |
2 中华鳖主要疾病 |
2.1 中华鳖细菌性疾病 |
2.2 中华鳖真菌性疾病 |
2.3 中华鳖病毒性疾病 |
2.4 中华鳖其他疾病 |
3 中华鳖疾病诊断方法 |
3.1 常规诊断方法 |
3.2 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 |
3.3 免疫学检测方法 |
4 中华鳖疾病防治 |
4.1 药物防治 |
4.2 生态防治 |
4.3 免疫防治 |
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 |
第二章 中华鳖疥疮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病鳖主要症状及菌落的形态特征 |
2.2 人工感染试验和细菌LD50 的测定 |
2.3生化实验 |
2.4药敏实验 |
2.5分子实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患疥疮病中华鳖的组织病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肝 |
2.2 脾 |
2.3 肾 |
2.4 肠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患疥疮病中华鳖的血液生化指标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云南省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虫媒病毒检测及基因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前言 |
四、材料与方法 |
五、结果 |
六、讨论 |
七、结论 |
八、参考文献 |
九 附录 云南省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例信息及检测结果 |
十、综述一 甲病毒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十一、综述二 全球基孔肯雅热流行现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十二、致谢 |
(5)陕西省某规模化猪场4种病毒病疫苗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传染病概述 |
1.1 当前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特点 |
1.1.1 猪瘟等传统的老病有所抬头,猪蓝耳病等新病不断出现 |
1.1.2 某些疫病流行强度减弱,病症非典型化,隐性感染增多,耐药菌株增多 |
1.1.3 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现象越来越普遍 |
1.1.4 繁殖系统综合征(SRDS)、呼吸系统综合征(PRDS)、消化系统综合征(TPDS)日益突出 |
1.1.5 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
1.2 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控 |
1.2.1 猪瘟 |
1.2.2 猪圆环病毒病 |
1.2.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 |
1.2.4 猪细小病毒病 |
1.2.5 猪伪狂犬病 |
第二章 某规模化猪场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和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 |
2.1 材料 |
2.1.1 待检血样 |
2.1.2 免疫情况和疫苗类型 |
2.1.3 主要仪器 |
2.1.4 试剂盒 |
2.2 方法 |
2.2.1 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抗体的检测 |
2.2.2 猪伪狂犬病抗体的检测 |
2.3 结果 |
2.3.1 猪瘟免疫抗体的检测结果 |
2.3.2 猪蓝耳病免疫抗体的检测结果 |
2.3.3 猪圆环病毒 2 型免疫抗体的检测结果 |
2.3.4 猪伪狂犬病 gE 缺失苗免疫抗体的检测结果 |
2.3.5 4 种病毒病疫苗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比较 |
2.4 讨论 |
2.4.1 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
2.4.2 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
2.4.3 猪圆环病毒 2 型和猪伪狂犬病 gE 基因缺失苗免疫效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抗原表位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抗原表位概述 |
1.1.1 表位的分类 |
1.1.2 抗原的递呈过程 |
1.2 抗原表位的研究 |
1.2.1 表位疫苗的研究 |
1.2.2 表位的诊断研究 |
1.3 抗原表位的分析方法 |
1.3.1 B 细胞抗原表位的研究方法 |
1.3.2 T 细胞抗原表位的研究方法 |
1.4 鸭坦布苏病毒概述 |
1.5 生物学特性 |
1.5.1 病原学及分类 |
1.5.2 DTMUV 的形态结构 |
1.5.3 TMUV 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1.5.4 TMUV 的基因组编码蛋白 |
1.5.4.1 结构蛋白 |
1.5.4.2 非结构蛋白 |
1.6 分子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
1.6.1 病毒分离 |
1.6.2 分子诊断方法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细胞、动物 |
2.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
2.2 方法 |
2.2.1 DTMUV YY5 株 E 蛋白的可溶性表达与抗原性分析 |
2.2.1.1 引物 |
2.2.1.2 E 基因的扩增 |
2.2.1.3 PCR 产物的克隆与测序 |
2.2.1.4 连接产物转化 |
2.2.1.5 重组质粒 MBP-E 的构建 |
2.2.1.6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和纯化 |
2.2.1.7 Western blot 检测融合蛋白多抗血清的免疫反应性 |
2.2.2 鸭坦布苏病毒 E 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2.2.2.1 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路线 |
2.2.2.2 抗原制备 |
2.2.2.3 动物免疫 |
2.2.2.4 SP2/0 骨髓瘤细胞的复苏 |
2.2.2.5 免疫脾细胞的制备 |
2.2.2.6 饲养细胞的制备 |
2.2.2.7 细胞融合 |
2.2.2.8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2.2.2.9 间接 ELISA 方法检测杂交瘤细胞上清 |
2.2.2.10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有限稀释法) |
2.2.2.11 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
2.2.2.12 单克隆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IFA)分析 |
2.2.2.13 单克隆抗体的 Western blot 鉴定 |
2.2.3 鸭坦布苏病毒 E 蛋白抗原表位的鉴定 |
2.2.3.1 短肽融合蛋白的设计 |
2.2.3.2 短肽融合蛋白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 |
2.2.3.3 抗原表位的初步鉴定 |
2.2.3.4 抗原表位的精确鉴定 |
2.2.3.5 抗原表位的印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E 蛋白的可溶性表达 |
3.1.1 E 基因的扩增 |
3.1.2 重组质粒的鉴定 |
3.1.3 MBP-E 融合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3.1.4 重组蛋白的 Western Blot 分析 |
3.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3.2.1 杂交瘤细胞株的获得 |
3.2.2 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结果 |
3.2.3 Western blot 结果 |
3.3 E 蛋白抗原表位的鉴定 |
3.3.1 短肽融合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3.3.2 短肽蛋白的 Western blot 分析和 ELISA 分析 |
3.3.3 抗原表位示意图 |
3.3.4 抗原表位的印证 |
4 讨论 |
4.1 鸭坦布苏病毒 E 蛋白的可溶性表达 |
4.2 鸭坦布苏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4.3 E 蛋白抗原表位的鉴定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7)猪链球菌不同血清型标准抗血清的制备和9型强毒株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猪链球菌研究进展 |
1 猪链球菌病原学 |
2 猪链球菌毒力因子 |
2.1 荚膜多糖(CPS) |
2.2 胞外因子(EF) |
2.3 溶菌酶释放蛋白(MRP) |
2.4 谷氨酸脱氢酶(GDH) |
2.5 猪溶素(SLF) |
2.6 纤连蛋白结合蛋白(FBPS) |
2.7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 |
2.8 精氨酸脱亚氨酶体系(ADs) |
2.9 DNA核酸酶(DNA nuclease, Dnase) |
2.10 毒力相关因子(ORF2) |
2.11 分选酶(sortase) |
2.12 自溶素(autolysin) |
2.13 89K毒力岛 |
2.14 浑浊因子(OFS) |
2.15 其它毒力因子 |
3 猪链球菌致病机制 |
3.1 黏附机制 |
3.2 侵袭机制 |
第二章 流行病学现状 |
1 传播机制 |
2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 |
3 猪链球菌病的发展大趋势 |
3.1 病毒性传染病与链球菌的混合感染 |
3.2 其他细菌原虫与猪链球菌的混合感染 |
3.3 猪链球菌病与霉菌毒素中毒混感然 |
4 临床症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猪链球菌不同血清型标准抗血清的制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免疫用抗原 |
2.2 血清凝集效价的测定 |
2.3 抗血清的交叉性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猪链球菌9型强毒株的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病原的检测和分离 |
1.2 分离株和培养条件 |
1.3 病毒的检测 |
1.4 细菌的培养特性分析 |
1.5 PCR检测 |
1.6 血清凝集试验 |
1.7 药敏试验 |
1.8 毒力评价试验 |
2 结果 |
2.1 病原的分离 |
2.2 细菌的鉴定 |
2.3 WH1609分离株的药敏试验 |
2.4 猪链球菌WH1609的毒力评价试验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美国肉蛙流行性脑膜脑炎(暂名)的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肉蛙流行性脑膜脑炎(暂名)的诊断[J]. 陈谦. 中国畜禽传染病, 1995(01)
- [2]中医腹诊在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研究[D]. 张美伦(Meilun Cheu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3]中华鳖疥疮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病理学研究[D]. 王江伟.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4]云南省病毒性脑炎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虫媒病毒检测及基因序列分析[D]. 袁军. 大理学院, 2010(02)
- [5]陕西省某规模化猪场4种病毒病疫苗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D]. 闫红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5)
- [6]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抗原表位的鉴定[D]. 张琳.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7]猪链球菌不同血清型标准抗血清的制备和9型强毒株的鉴定[D]. 张新锋.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8]小儿肠道病毒感染的最近概况[J]. 余国膺. 中华儿科杂志, 196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