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4例非何杰金氏淋瘤性白血病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郝荣,李晓,陈素芬[1](2003)在《54例非何杰金氏淋瘤性白血病临床分析》文中认为
仲卫功,黎雪,张桂如[2](1989)在《造血系统疾病肾损害的表现》文中研究指明 造血系统肿瘤主要包括恶性淋巴瘤、急慢性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近年来,随着对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研究的深入以及肾活检术的广泛开展,对这些疾病肾损害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此,本文复习文献,就该题研究近况作一讨论.
高保罗,郎统伦,岳邦仪,王贵吉,左中孔[3](1988)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近些年来,恶性淋巴瘤的研究在各方面都有所进展。我院1973~1982年所收治资料较完整的恶性淋巴瘤122例;均经病理学确诊后在临床上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何杰金氏病41例(占33.6%):何非杰金氏淋巴瘤81例(占66.4%),前者男34例:女7例,男女之比为5:1。后者男65例,女16例,男女之比为4:1。二者发病的最高年龄组均在21~50岁
吕益新,王琼珊,黄娴,倪型灏,曹江[4](1987)在《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的最新分类与病理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早在1956年Rappaport 根据瘤细胞形态、大小和组织结构,提出分类,1966年正式分类命名。近来随着免疫学发展,以免疫、组化、电镜等新技术研究证实,淋巴瘤本质是以肿瘤性形态表现的免疫性疾病,并被 Lukes-Collins 首先在1975年阐述免疫功能分类,是淋巴瘤发
叶馥孚,张洪盛,杨华[5](1986)在《关于淋巴瘤细胞性白血病分类的探讨(附64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近年恶性淋巴瘤合并白血病的报道较多,但对其临床表现、形态特征和分类等尚无统一意见,作者拟从收治的64例淋巴瘤细胞性白血病的观察研究中,对该病的分类和分型提出建议。材料与方法我院自1973年12月至1983年7月共收治恶性淋巴瘤675例(其中何杰金氏病199例),发生淋巴瘤细胞性白血病的有64例(其中何杰金氏病二例)。除
孙琳,周燕陵,蔡菊芬,吕益新[6](1984)在《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165例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淋巴系统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与免疫功能缺陷密切相关。此瘤多发生在儿童、少年和青壮年,病情进展快,预后差。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发展,对淋巴系统的生理功能认识有了加深,Lukes 等提出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的免疫功能新分类,系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分类法,对淋巴瘤的
吕益新,孙琳[7](1981)在《203例非何杰金氏型恶性淋巴瘤,免疫功能分类的病理形态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自 Lukes 和 Collins(1975年)对非何杰金氏型恶性淋巴瘤结合免疫功能进行分类以来,已引导和推动了广大病理学和临床学者,对恶性淋巴瘤的本质上进一步认识。然目前限于客观技术条件,尚较难完全普及和付之于常规病理诊断工作,在这过渡性阶段之际,我们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现具备的特染技术,根据 Lukes 等的免疫功能分类,对我院203例经过随访的非何杰金氏型恶性淋巴瘤病理形态,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刘振延,周镇[8](1980)在《儿童淋巴网状恶性疾病的进展》文中指出 儿童期的淋巴样系统极其复杂,胸腺、扁桃体、淋巴结、脾脏以及骨髓、胃肠等淋巴样组织尤其活跃,可能因儿童接触大量新抗原而发生反应,往往可发生恶性变。儿童淋巴网状系统的恶性疾病,是儿童癌症中最常见的一种,而且预后比成人差,通常可在短期内死亡。近年来对其病因、发病原理、预后特点和免疫学概况等有较大进展,拟就此作一概述。
Vaccine and Immunization Branch,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9](2021)在《主要慢性病人群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病严重威胁中国居民健康。与健康人群相比,慢性病人群患流感和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的几率增加,可加重原有慢性病,导致慢性病人群死亡率增高。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可减少慢性病人群发生呼吸道感染和严重并发症的机会,降低住院和死亡,减轻疾病负担。本共识基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证据,介绍了中国主要慢性病疾病负担、主要慢性病人群罹患流感和肺炎球菌性疾病的疾病负担、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疫苗接种建议等内容,旨在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相关医疗机构开展应用疫苗防控慢性病人群感染性疾病工作提供参考。
沙建萍[10](2007)在《上海药品不良反应总体情况及抗肿瘤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文中认为药物流行病学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视作评价药物安全性的基础,是药品监管部门及医药界尽早获取有关药物安全问题信号的途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各国药品监督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是评价上市后药物、确保药品安全、保障公众健康的主要手段。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40余年来,药物治疗在临床肿瘤内科学上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治疗手段,成为当前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上海地区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状况,呈逐年上升趋势,伴随品种的不断增加,药物不良反应(ADRs)监测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从三部分,较系统地对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4491份ADR报告进行综合分析:对报告资料中的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上报人员身份等信息进行汇总分析,考察其与ADR呈报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对上海地区578例抗肿瘤药物相关ADRs发生的一般规律及有关特点,运用SPSS13.0对不同的肿瘤疾病中细胞毒类药物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的ADRs分布情况及不同亚型细胞毒类药引起的ADRs的损害部位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中ADRs数较多的细胞毒类药物进行了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为临床用药提供资料。第一部分449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综合分析目的:对4491份ADR报告从年龄与ADR、性别与ADR、给药途径与ADR、上报人员与ADR、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491份报告进行研究。应用Access 2003及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汇总、筛选。结果:通过对报告的整体分析,发现不良反应报告存在诸多问题,如报告质量较差,漏填、错填现象严重、上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临床上引起ADR的药物主要集中在抗感染药物,精神用药、抗肿瘤药物等;ADR的表现类型主要是皮肤及附属器损害以及胃肠系统的ADR。发现了3例新的严重的ADR,值得临床引起重视。同时发现女性较男性易发生ADR,注射剂引起的ADR最多。结论: ADR报告质量有待提高、完善,使其能够提供更多更充分具体的数据量,发挥作用,真正服务于临床。临床在使用一些容易引起ADR的药物时要注意观察,及早治疗诊断。第二部分抗肿瘤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抗肿瘤药物相关ADRs发生的一般规律及有关特点,尤其ADRs发生率较高的细胞毒类药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原患疾病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统计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与描述性研究方法结合。将578份,按患者年龄、性别、用药情况及ADRs主要表现、发生时间及转归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示临床在使用此类药物时要注意观察。应用Access和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汇总筛选。运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578例主要不良反应涉及药物8类126种。表现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2.5%),全身性损害(20.8%),胃肠道反应(20.4%)。药物以细胞毒类药占多数(41.3%);对于不同肿瘤患者,细胞毒类药物与其他抗肿瘤药物比较(χ2=27.04 P<0.05),有统计学差异,细胞毒类药物比其他抗肿瘤药更易引起ADRs。细胞毒类各亚型药物间的比较(χ2=47.387 P<0.05),各亚型引起的ADR的部位损害有差异,其中以胃肠系统损害居多(28.6%)。多因素非条件回归Logistic分析显示:相关因素为性别、年龄、合并用药数及用药天数。并建立Logistic模型用于预测。结论:抗肿瘤药物ADRs涉及系统广泛,本研究提示使用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应着重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用药数及用药天数,运用模型预测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以减少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达到更加满意的治疗结果。加强ADRs监测和预防工作,保证用药安全性,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二、54例非何杰金氏淋瘤性白血病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4例非何杰金氏淋瘤性白血病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9)主要慢性病人群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疾病负担 |
1.1 CCVD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疾病负担 |
1.1.1 高血压 |
(1)定义: |
(2)流行特征: |
(3)疾病负担: |
1.1.2 冠心病 |
(1)定义: |
(2)流行特征: |
(3)疾病负担: |
1.1.3 脑卒中 |
(1)定义: |
(2)流行特征: |
(3)疾病负担: |
1.2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疾病负担 |
1.2.1 流行特征 |
1.2.2 疾病负担 |
1.3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疾病负担 |
1.3.1 COPD |
1.3.2 哮喘 |
(1)定义: |
(2)流行特征: |
(3)疾病负担: |
1.4 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疾病负担 |
1.4.1 流行特征 |
1.4.2 疾病负担 |
2 主要慢性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 |
2.1 心脑血管疾病 |
2.1.1 心脑血管疾病人群更易患流感、肺炎等感染性疾病 |
2.1.2 感染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加重 |
2.2 糖尿病 |
2.3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
2.4 恶性肿瘤 |
2.4.1 恶性肿瘤患者更易患流感、肺炎等感染性疾病 |
2.4.2 感染易导致恶性肿瘤加重 |
2.5 流感造成的疾病负担 |
2.5.1 流感在全人群中的疾病负担 |
2.5.2 流感在主要慢性病人群中的疾病负担 |
(1)心脑血管疾病: |
(2)糖尿病: |
(3)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
(4)恶性肿瘤: |
2.6 肺炎造成的疾病负担 |
2.6.1 肺炎在全人群中的疾病负担 |
2.6.2 肺炎在主要慢性病人群中的疾病负担 |
(1)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
(2)糖尿病: |
(3)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
(4)恶性肿瘤: |
3 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在主要慢性病人群中应用的有效性 |
3.1 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简介 |
3.1.1 流感疫苗 |
3.1.2 肺炎球菌疫苗 |
(1)PPV: |
(2)PCV: |
3.2 流感疫苗在主要慢性病人群中的的应用效果 |
3.2.1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
3.2.2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
3.2.3 糖尿病患者 |
3.2.4 恶性肿瘤患者 |
3.3 PPV23在主要慢性病人群的应用效果 |
3.3.1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
3.3.2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
3.3.3 糖尿病患者 |
3.3.4 恶性肿瘤患者 |
3.4 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联合接种在主要慢性病人群中的应用效果 |
4 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在主要慢性病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 |
4.1 一般人群流感疫苗和PPV23接种的安全性 |
4.2 流感疫苗在主要慢性病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 |
4.2.1 心脑血管疾病 |
4.2.2 糖尿病 |
4.2.3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
4.2.4 恶性肿瘤 |
4.3 PPV23在主要慢性病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 |
4.3.1 心脑血管疾病 |
4.3.2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
4.3.3 糖尿病 |
4.3.4 恶性肿瘤 |
4.4 流感疫苗和PPV23联合接种在主要慢性病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 |
4.4.1 心脑血管疾病 |
4.4.2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
4.4.3 糖尿病 |
4.4.4 恶性肿瘤 |
5 WHO和其他国家主要慢性病人群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推荐 |
5.1 流感疫苗接种推荐 |
5.1.1 心血管疾病患者 |
5.1.2 糖尿病患者 |
5.1.3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
5.1.4 恶性肿瘤患者 |
5.2 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推荐 |
5.2.1 心血管疾病患者 |
5.2.2 糖尿病患者 |
5.2.3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
5.2.4 恶性肿瘤患者 |
6 中国主要慢性病人群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建议 |
6.1 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程序 |
6.1.1 流感疫苗 |
6.1.2 肺炎球菌疫苗 |
6.2 慢性病人群接种建议 |
7 慢性病人群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0)上海药品不良反应总体情况及抗肿瘤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4491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综合分析 |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2 结果 |
3 结果与分析 |
第二部分 抗肿瘤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
1 数据与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收集和分析方法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不良反应病例的年龄和性别分布 |
2.2 不良反应与抗肿瘤相关药物分类的关系 |
2.3 不良反应的损害部位及主要临床表现 |
2.4 不良反应损害类型与细胞毒类各亚型药物间的关系 |
2.5 不良反应与不同肿瘤的关系 |
2.6 不良反应来源与等级医院的关系 |
2.7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表现 |
2.8 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评定及转归 |
2.9 不良反应与用药情况 |
2.10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几种药品情况 |
3 讨论 |
3.1 不良反应报告填写情况分析 |
3.2 不良反应的基本情况分析 |
3.3 抗肿瘤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
3.4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情况分析 |
3.5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几种药物分析 |
4 结语 |
第三部分 细胞毒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
1.细胞毒类药卡方分析 |
2 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附录 578 例抗肿瘤药物相关ADRs 报告表 |
四、54例非何杰金氏淋瘤性白血病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54例非何杰金氏淋瘤性白血病临床分析[J]. 郝荣,李晓,陈素芬.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3(04)
- [2]造血系统疾病肾损害的表现[J]. 仲卫功,黎雪,张桂如. 医师进修杂志, 1989(03)
- [3]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例分析[J]. 高保罗,郎统伦,岳邦仪,王贵吉,左中孔. 癌症, 1988(03)
- [4]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的最新分类与病理临床应用[J]. 吕益新,王琼珊,黄娴,倪型灏,曹江. 浙江肿瘤通讯, 1987(01)
- [5]关于淋巴瘤细胞性白血病分类的探讨(附64例分析)[J]. 叶馥孚,张洪盛,杨华. 吉林医学, 1986(03)
- [6]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165例临床病理分析[J]. 孙琳,周燕陵,蔡菊芬,吕益新. 浙江医学, 1984(04)
- [7]203例非何杰金氏型恶性淋巴瘤,免疫功能分类的病理形态观察[J]. 吕益新,孙琳. 浙江肿瘤通讯, 1981(01)
- [8]儿童淋巴网状恶性疾病的进展[J]. 刘振延,周镇.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1980(06)
- [9]主要慢性病人群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专家共识[J]. Vaccine and Immunization Branch,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21(06)
- [10]上海药品不良反应总体情况及抗肿瘤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D]. 沙建萍. 第二军医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