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行业内审,适应形势要求

完善行业内审,适应形势要求

一、改进行业内审 适应形势要求(论文文献综述)

黄智明[1](2019)在《A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公司内部审计及其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经营管理之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从1983年中国第一次制定内部审计制度以来,内部审计在我国已经有了三十五年历史,并且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随着经济和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也已经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所能提供的信息与发挥出的作用举足轻重,若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那么内部审计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规避风险等一系列作用就无法完全发挥。很多内外部条件,例如内审人员的综合素养、专业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等都会影响内部审计的控制质量,具体到特定的企业中,不同的因素对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有着不同的影响。企业为保证内部审计质量,需要确定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并完善内部审计流程。A企业是一家综合性的国际化能源公司,其所属的能源行业,对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都至关重要,在国家经济发展、生产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A企业作为我国能源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其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能源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同时,A企业也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十多年来,A企业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加快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中国与外界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的窗口。A企业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有许多国际合作伙伴,也面对来自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过去的几年里,A企业的盈利能力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并且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同时,A企业也在坚持深化改革与创新驱动,利用其自身的产业链优势,合理的配置资源,促进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为了保障其企业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如何管控好内部审计的质量,是A企业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一方面,A企业所拥有的资金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企业文化优势,使得其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较为顺利;但另一方面,A企业规模较大、业务复杂且专业化程度较高,同时作为企业龙头,也缺乏可以学习的本土对象,因此其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处于在摸索中前进的状态。本文以A企业为例,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并且根据A企业所在行业及其自身的经营情况,针对其内部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这篇论文由六个部分共同构成:引言部分揭示了这篇论文研究的意义和时代背景,以及国内外关于内部审计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文献,并提出了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与策略。在内审质量控制理念概述这一环节中阐述了内审质量控制及其相关理论的定义、内涵以及其组成部分并且列出后文论述所用到的各项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对A企业的大体情况、所在行业的形势、A企业内部审计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第四部分是对A企业进行了系统地分析,阐述了控制内审质量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探究其出现的原因。第五部分则根据其存在的问题,对A企业提升其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出有效的对策。第六部分为结束语。

于莹[2](2020)在《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规模迅速扩大,业务种类越来越复杂多样。但是由于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转变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处于重业务、轻管理,重绩效、轻内控的经营状态,使得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与风险并存,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逐渐暴露,内部控制也受到了考验。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亩前面临的外部环境来看,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现有行业竞争加剧,受宏观政策特别是环保高压政策的影响,实体经济面临困难,作为向地方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各城市商业银行正处于金融风险易发、高发期,各城市商业银行目前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其自身业务高速发展的现状不匹配。如何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对内部审计进行合理的完善与发展,对审计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合理利用,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模式作为及时识别银行内部重大风险的重要方式,实现银行的自我革新和治理,从而使银行提质增效保持高质量运营,是当前形势下各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打好三大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根本要求。然而国内外的学者大多是针对国有银行或者大型股份制银行进行风险导向型的内部审计研究,但是很少将城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原理为研究起点,针对其含义、特征、基本流程进行简单阐述。然后以L市的城市商业银行-LS银行为切入点,通过在LS银行内部进行访谈、问卷调查,并具体分析内部审计案例的方式,对LS银行内部审计目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为LS银行搭建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框架及流程,并对LS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成果进行预估,最后基于出现的问题和可能导致这些问题的漏洞提出改进的方式,希望能够指导其他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制度的实行。

王雪[3](2019)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及优化研究 ——以A公司关联方交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球范围的经济发展为我国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工业4.0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制造业市场带来了新的革命。收益与机遇伴随着风险,而革命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国内企业面临的风险也愈发增多。所以对风险合理的预估和能否得到及时的解决关乎了公司的未来发展,导致风险管理愈发受到各个企业的关注。而内部审计工作在风险的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组织体系和技术方法等方面均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展现出了趋势性的新常态,内部审计的模型开始从传统模式向风险导向模式进行转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属于新型先进的审计模式,可以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公司治理情况着重关注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将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现阶段,我国目前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仍然处在发展阶段。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更完善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的内涵和要求,本文根据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现状、金属制品业的行业特征,选择A公司关联方交易业务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程进行研究,从公司的内审现状找到存在的缺陷,并针对缺陷逐一提出优化措施。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将国内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了解公司关联方交易的相关研究,明确了基于关联方交易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之后通过分析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现状,总结出了目前关联方交易的主要风险;引出案例公司A公司,并介绍其所处行业的状况和公司内部审计现状,为分析公司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打下了基础;最后结合公司关联方交易内部审计现状,针对存在的缺陷提出优化措施和配套的优化措施。希望本文能对我国的公司治理和日常经营管理的监督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能够对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和发展略尽一份绵薄之力。

李晓薇[4](2020)在《芜湖C电力公司内部审计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有电力能源公司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解放思想、快速转型,积极探索产权改革多元化发展之路,全面推进现代公司治理体系建设,在风险防控、内部审计、内控管理等方面取得巨大成效,初步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在这特殊的历史时期,国有电力能源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发展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从内部看,国有企业现代公司管理制度建设不足,风险防控水平较差,内部审计长期停留在查弊纠错阶段;从外部看,电力能源垄断逐渐打破,电力行业从国家管控走向市场竞争,企业脱离了政策保护开始独立运营,系统性风险逐步升高。因此,如何在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战略职能,有效防控内外部环境的各类风险,积极迎接全新发展形势下的竞争与挑战,成为国有电力能源公司当下重点思考的问题。芜湖C电力公司是一点典型地方国有企业电力公司,目前正处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期,急需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推动各项关键性改革举措的落地,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保障。而通过调研发现,芜湖C电力公司现阶段存在内部审计方法落后、独立性不足、人力资源薄弱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发挥,而这些问题的诱发因素则源于内审机构的定位限制独立性的发挥、高层领导长期对此缺乏重视、缺乏复合型内部审计人员、内审信息化技术落后,急需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审计成果转化,克服内部审计工作阻力。本文围绕以上内容展开研究,积极探究国有电力能源公司的改革现状和治理结构,围绕如何增强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出几点建议,包括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推动内部审计整改等等,希望能够构建符合芜湖C电力公司改革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内部审计体系,同时为其他地方国有电力能源公司提供参考借鉴。

吉亚子[5](2019)在《基于COSO-ERM(2017)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框架构建与应用 ——以J银行为例》文中指出随着近年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银行业也不断扩大规模,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商业银行迅速发展的同时,其面临的风险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全球化的趋势,如何提高其经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是当下商业银行急需关注的问题。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健康运营的保障者,实施风险管理审计可以适应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发展的需要。2017年9月,COSO公布了《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及绩效的整合框架》(简称COSO-ERM 2017),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风险管理理念,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融入银行战略、决策和运营等核心价值创造过程提供了思路。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的研究成果,阐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的理论,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问题,得出以下结论:风险管理审计是商业银行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最有效的审计模式,但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理论界对风险管理审计框架的研究局限于审计方法和审计流程,缺少对风险管理体系、战略和文化的关注,研究不系统,也不深入;二是银行审计部门在实务上,缺少专项风险管理审计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目标和审计内容的单一,审计标准的缺失,审计方法落后;三是在制度上,缺少金融监管部门、银行管理层、审计部门自身相关保障。虽然有一部分银行的管理层和审计人员已经对风险管理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所认识,但是苦于没有完整的框架指导而止步不前。与此同时,大多数学者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对其作用和定位的研究上,虽然有学者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的流程设计进行了探索,但很少有人能够借助COSO-ERM(2017)框架构建涵盖了内部审计的主要要素的、整合了商业银行的战略和运营的、系统的风险管理审计框架,提出实质性的实施建议。在此基础上,本文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创新:第一,首次将COSO-ERM(2017)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中,以框架的五要素为主线,从内部审计的流程、内容、目标、标准、方法等主要要素入手,构建融入商业银行战略、决策和运营中的系统的风险管理审计框架。第二,本文基于内部审计的视角,为内部审计如何在风险管理体系中做好第三道防线提供了具体的途径。不仅是将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的对象,更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到内部审计的各个环节中。第三,紧扣经济新常态的背景,在框架和建议中结合了银行业面临的新风险和新挑战。为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帮助。

邱银丰[6](2013)在《集团公司构建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的探索 ——以J集团公司为例》文中提出随着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越来越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治理机制,而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而广泛存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ⅡA)在1999年7月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的第五次定义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此定义已将内部审计的职能从以前的检查和监督扩充到了一种价值创造活动,通过这种活动达到为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企业价值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一种审计理念,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趋势。对于众多的现代企业一集团公司而言,内部审计是进行有效内部管理所实施的一种保证与咨询服务活动。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及公司治理等进行评估和改善,最大化地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盈利的经营目标,根本目的是为集团公司增加价值。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集团公司的不断发展,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内部审计不但要帮助集团公司实现管控目标,而且要为集团公司提供增值型服务。如何构建内部审计体系以便为组织机构增值,困惑着当前内部审计职业人员和理论研究者,也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所面临的难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J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问题进行研究。采用了以规范性研究为主,对比分析、图表说明为辅,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阐述了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发展策略。本文的基本思路是:理论上,第一部分,国内外对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并介绍了写作思路和结构安排;第二部分,对增值型内部审计相关理论进行概释,为全文的论述做了理论铺垫。结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最新定义,提出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含义及特点,并分析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三大领域发挥价值增值作用,同时,以案例形式介绍J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如何体现价值增值。实践上,在上述部分理论分析基础上,本文第三部分,以J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为研究对象,介绍了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结合J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在集团公司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对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在开展增值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例如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素质不高、业务领域不够深入、审计手段落后、审计质量不高等,影响了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发挥。对于集团公司如何构建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本文第四部分,结合当前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及发展目标,用了较大的篇幅对集团公司内审组织体系建设、审计人才体系建设、内审业务领域拓展、规范化体系建设、审计人际环境改善、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技术创新、内审绩效评价体系改进及内部审计增值途径创新等方面进行展望,并提出具体方法与实施措施。最后,展望了集团公司价值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发展与未来。本文的主要贡献之处在于:文章视角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现实性。本文通过对J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问题研究,围绕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分析了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构建价值增值型内审体系的方法与策略,其中还创新性的提出了内部审计应转换审计视觉,创新内部审计增值途径,开发更多高增值审计服务产品。本文注重内部审计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对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建设、发挥价值增值作用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参考价值。

汪妍[7](2019)在《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对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做出战略部署,要求改革审计管理体制,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内部审计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8年,审计署重新修订《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并紧接着发布《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都对审计机关指导内部审计的要求做出了更明确的规定,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但目前,审计机关尚未明确指导的具体方式和内容,本文将详细研究相关内容,以期为审计机关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建议。本文首先梳理并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接着论述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理论基础,重点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分工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写作的理论依据;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背景,概述不同时期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作用。然后分析总结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针对目前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时存在的不足,主要依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的意见》中有关审计机关指导内部审计的相关内容,设计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路径,明确指导的时间、方式和内容,从内部审内部审计计划的安排、内部审计项目质量的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技能、内部审计机构管理体制和完善制度建设这五个方面加强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接着进行案例分析,介绍J公司内部审计概况,以及审计机关指导J公司内部审计的情况,分析现存不足,提出完善措施,指明审计机关指导J公司内部审计的具体做法。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审计机关加强指导的相关建议。本文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设计指导路径,提出目前尚未明确的关于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为实际工作中的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并且为审计机关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思路,也期望能为审计机关指导属于指导对象的其他单位的内部审计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黄博琛[8](2020)在《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A电子商务企业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以来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加之信息技术的更新和变化莫测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使得电子商务企业面临更多样化的经营风险。因此管理层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希望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领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协助企业在复杂的环境中健康发展,促进企业实现组织目标。A电子商务企业内部审计以财务导向审计模式为主,但该审计模式缺乏对风险的必要管理,A电子商务企业业务环节复杂,存在较多风险管理问题。因此,A电子商务企业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迫在眉睫。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风险导向审计思想在内部审计上的应用,以风险为基础,结合组织战略和经营目标对组织风险进行系统地评估与管理,将风险为指导思想的理念贯穿审计活动,从而降低风险使得企业偏离目标的概率。该审计模式不仅能有效改善组织治理情况也能强化组织对风险的管理,为组织实现增值的目标保驾护航。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和电子商务审计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接着介绍了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和电子商务企业内部审计相关理论概念。然后引入A电子商务企业案例,介绍了企业的发展概况和内部审计现状,并根据审计现状发现问题并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随后对企业引入该审计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引入阶段主要是对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程的构建与应用,在审计准备阶段主要是对企业战略层面和业务层面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然后根据风险识别结果对审计项目进行风险量化处理,根据指标体系得出的风险水平安排审计计划,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具体应用。最后,基于流程构建内容对设计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保障措施,以促使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A电子商务企业工作中有效开展。

徐雅倩[9](2020)在《H金融科技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探讨》文中提出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处于世界前列,国家在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在加大行业监管力度。金融科技行业外部环境风险随之加大的同时,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数据的虚拟性和冗杂性更使公司内部风险加剧,如业务违法概率的加大、信息安全威胁增加等。内部审计号称公司防范风险的第三道防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公司治理、规范公司运营、防范公司风险,对于公司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审计质量是审计活动的生命力,真正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有利于内部审计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效用和实现审计增值,促进公司健康发展。H金融科技公司是国内一家快速成长并在金融科技行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新型金融科技公司,该公司在部分项目上开展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金融科技公司可持续,金融科技公司必须调整其内部审计以适应新形势。然而,我国内部审计历史不过短短数年,对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关注程度尚且不足,内部审计质量难以达到公司理想要求。因此,本文将研究焦点放在我国金融科技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这一点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H金融科技公司为案例,对其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是单一地优化H金融科技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同时也为金融科技行业中的其他公司内部审计发挥出质量控制的榜样作用。本文利用金融科技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相关理论作为基础理论支撑研究,结合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手段,对H金融科技公司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进行深入剖析。从H公司实际出发,抽丝剥茧般梳理分类其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存在的缺陷,并且从多个层次考虑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最终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希望能够为金融科技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供一点实践经验。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从多方面解析了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整理并评述已有的研究内容,在此根源上选择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明确具体研究思路。第二部分阐述了金融科技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理论,主要针对金融科技公司的涵义及其特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概念和作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四大构成因素以及三大基础理论进行梳理。第三部分介绍了H金融科技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现状,通过分析控制现状搜索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主体、客体、方法、环境四个角度具体分析H金融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现状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包括缺少信息化审计质量控制内容、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主观随意性强、相关人员沟通困难、审计质量缺少外部评价、后续整改部分审计跟踪失效。为了寻求解决上述表露出的问题的方法,本文第四部分一一找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即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建设不完善、机构组织和人员配备不科学、公司整体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认识不到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缺少信息化手段等。因此,H金融科技公司需要一系列完善的对策来解决案例中的问题。第五部分选择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机构、认知和人员四方面入手,提出H金融科技公司首先应该以制度保障审计工作,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相关制度,增强审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优化质量控制程序和内容。其次进一步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从机构设置、人员经济利益以及审计权力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审计环境,更进一步为公司内部审计提供良好氛围。于此同时,在全公司大力普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宣传教育,提高公司整体对内部审计及其质量控制重要性的觉悟,为内部审计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缔造良好公司环境。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提高审计质量。最后从内部审计人员入手,打造拥有高专业素质的审计人才队伍,以人力保障公司内部审计质量得到根本提高。

邹育霖[10](2020)在《华菱湘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我国供给侧改革政策提出钢铁行业去产能等多项政策,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速步入新态势,企业各项改革面临的风险愈发严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保证国有资产价值进一步实现增值为目标,增加企业改革力度,重点关注企业持续性的风险抵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也被称之为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首先由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倡导并逐渐推行,它是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和经营环节风险为导向的一种新审计模式。2006年IIA颁布新《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简称IPPF),随后于2003年和2016年进行调整和补充。2013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对准则进行全面修订,在审计流程、审计内容及技术方法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贯彻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搭建内部审计体系需要进行不断开拓创新,但在各行业中的具体应用还需在实际业务中不断探索,其研究重点在于判断组织内部经营管理过程中对可能出现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为内部审计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新挑战。本文重点将文献归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理论基于风险导向内审的当前趋势,包括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系统控制论、风险管理理论以及控制自我评价(CSA)方法,选择华菱湘钢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现代风险内审研究。适逢钢铁企业的内审面临新一轮发展变革,钢铁企业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向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转变是必然趋势。作为国有钢铁企业,华菱湘钢集团公司规模庞大、业务涉及广泛,本身存在诸多风险,若企业内部审计治理不到位,将造成严重后果。本文通过“华菱湘钢淘汰旧锅炉回收煤气节能技术改造评估项目”展现华菱湘钢具体内部审计应用程序执行情况,制定计划、审计测试审计发现、得出审计结果制定报告、后续审计。结合华菱湘钢所属的钢铁行业状况和治理结构、经营状况、财务风险分析,了解其内部控制情况及存在的重大风险。通过以上对华菱湘钢内部审计体系的分析研究,发现其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存在风险管理标准缺失、内部审计基础建设不完备、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等问题,针对问题本文认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华菱湘钢具备可行性及必要性,据此结合ERM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及CSA全面控制评估的特点,完善包括风险评估坐标图在内的湘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程设计,以期寻找符合本土钢铁企业的现代内审体系,强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的突出地位。

二、改进行业内审 适应形势要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进行业内审 适应形势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1)A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1.2.3 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策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2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2.1.1 内部审计质量的定义及内涵
        2.1.2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定义及内涵
    2.2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2.2.1 组织结构
        2.2.2 审计人员
        2.2.3 规范制度
    2.3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系统控制论
        2.3.2 成本效益理论
        2.3.3 受托责任理论
        2.3.4 耦合关系理论
3 A企业基本背景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现状
    3.1 A企业基本背景介绍
        3.1.1 行业整体情况介绍
        3.1.2 A企业发展历程
    3.2 A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现状
        3.2.1 A企业现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3.2.2 A企业现行内部审计流程及其控制措施
4 A企业现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A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现存问题
        4.1.1 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水平受到制约
        4.1.2 内部审计人员无法满足更高的质量管理要求
        4.1.3 缺乏对内部审计信息化风险的控制
        4.1.4 内部审计年度计划偏离企业经营风险
        4.1.5 内部审计质量后续跟踪不足
    4.2 A企业现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原因分析
        4.2.1 内部审计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
        4.2.2 内部审计人员赋能和奖惩机制不合理
        4.2.3 对内部审计的信息安全缺乏重视
        4.2.4 不够重视内部审计规划中风险分析的重要性
        4.2.5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后续跟踪不力
5 完善A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
    5.1 完善内部审计组织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
    5.2 完善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5.3 提高内部审计信息可靠性,改进内部审计信息化方法
    5.4 制定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年度审计计划
    5.5 完善审计质量评价与责任追究体系
    5.6 加强质量控制措施执行力,全过程管控内部审计质量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关概念
        2.1.1 城市商业银行的界定
        2.1.2 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2.1.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
        2.1.4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
    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流程
        2.2.1 审计计划阶段
        2.2.2 审计实施阶段
        2.2.3 审计报告阶段
        2.2.4 后续审计阶段
    2.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2.3.1 战略管理理论
        2.3.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3.3 系统理论
3 LS银行内部审计现状
    3.1 LS银行基本情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组织架构
        3.1.3 经营情况
    3.2 LS银行内部审计现状
        3.2.1 LS银行内部审计机构
        3.2.2 LS银行内部审计标准
        3.2.3 LS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构成
    3.3 LS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3.3.1 审前准备阶段
        3.3.2 审计实施阶段
        3.3.3 审计终结阶段
    3.4 LS银行内审部现场审计实例
4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内部审计理念落后、审计方法不合理
    4.2 内控制度存在漏洞,并且执行不力
    4.3 内审力量无法满足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要求
    4.4 考核机制不合理
    4.5 信息化程度较低
    4.6 内部沟通渠道单一
    4.7 审计成果利用不足
5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及流程构建
    5.1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
    5.2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
        5.2.1 审计准备阶段
        5.2.2 审计实施阶段
        5.2.3 审计报告阶段
        5.2.4 审计后续阶段
    5.3 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预期对LS银行所起的作用及效果
6 完善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策
    6.1 转变审计理念
    6.2 加强内部控制降低审计风险
    6.3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6.4 改进平衡记分卡制度,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6.5 加强信息化建设
    6.6 加强内部沟通渠道建设
    6.7 加强审计成果运用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本文的局限性
    7.3 论文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LS银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访谈提纲
附录2 :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调查问卷

(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及优化研究 ——以A公司关联方交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关研究
        2.1.2 关联方交易相关研究
        2.1.3 概括性评论
    2.2 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传统与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关理论
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3.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特点
    3.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现存的问题
    3.3 关联方交易内审重要风险点
4 A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4.1 宏观市场与行业状态分析
        4.1.1 宏观经济环境与行业发展
        4.1.2 我国金属制品行业现状概述
    4.2 A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4.2.1 A公司简况
        4.2.2 A公司经营现状
        4.2.3 A公司近三年关联方交易情况汇总
    4.3 A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现状
        4.3.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4.3.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组织结构
        4.3.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范围和工作流程现状
        4.3.4 基于关联方交易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
    4.4 对基于关联交易的风险导向内审工作有效性的评价
    4.5 影响风向导向内部审计有效实施的因素分析
        4.5.1 A公司内部影响因素
        4.5.2 外部影响因素
5 A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优化措施
    5.1 关联方交易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准备阶段
        5.1.1 规范内审团队组成
        5.1.2 关联方交易的风险评估
    5.2 关联方交易内部审计风险应对措施
        5.2.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逻辑思路梳理
        5.2.2 定量评估关联方交易风险
        5.2.3 内控管理制度执行审计优化措施
6 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6.1 基于公司高管视角
    6.2 基于内审部门视角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4)芜湖C电力公司内部审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内部审计涵义及其特点
        2.1.1 内部审计的概念
        2.1.2 内部审计的主要特点
    2.2 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
        2.2.1 监督评价职能
        2.2.2 价值管理职能
        2.2.3 服务职能
    2.3 内部审计相关理论基础
        2.3.1 公司治理理论
        2.3.2 内部控制理论
        2.3.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
第三章 芜湖C电力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3.1 芜湖C电力公司基本情况
    3.2 芜湖C电力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现状
        3.2.1 内部审计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
        3.2.2 内部审计业务内容
        3.2.3 内部审计的主要流程
        3.2.4 内部审计常用方法
第四章 芜湖C电力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芜湖C电力公司内部审计现状调查
        4.1.1 问卷调查目标和对象
        4.1.2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4.1.3 调查问卷有效性检验
        4.1.4 问卷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4.2 芜湖C电力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4.2.1 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不完善
        4.2.2 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4.2.3 审计流程管控不到位
        4.2.4 审计整改效果不佳
    4.3 芜湖C电力公司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足
        4.3.2 内审机构的定位限制独立性的发挥
        4.3.3 内审信息化技术落后
        4.3.4 缺乏复合型内部审计人员
第五章 芜湖C电力公司内部审计优化对策
    5.1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5.1.1 增强内部审计的全面性
        5.1.2 全面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建设
        5.1.3 加强内控管理和风险评估相关制度建设
    5.2 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5.2.1 提升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
        5.2.2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
    5.3 增强审计项目流程质量管理能力
        5.3.1 做好内部审计前期准备
        5.3.2 严格落实审议工作要求
        5.3.3 细化内部审计测试阶段质量管控
        5.3.4 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5.4 提升审计整改效果
        5.4.1 增强审计建议的有效性
        5.4.2 敦促审计问题全面整改
        5.4.3 培养复合型内部审计人员
第六章 芜湖C电力公司内部审计优化的基础保障
    6.1 宣传保障
        6.1.1 充分利用内外刊的宣传阵地
        6.1.2 强化专题讨论成果和水平
    6.2 财务保障
        6.2.1 内部审计工作激励
        6.2.2 事后发放承揽费用模式创新
    6.3 制度保障
        6.3.1 内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完善
        6.3.2 内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健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芜湖C电力公司内部审计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5)基于COSO-ERM(2017)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框架构建与应用 ——以J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风险管理
        2.1.1 风险及风险管理
        2.1.2 风险管理的目标与对象
        2.1.3 风险管理的方法
    2.2 风险管理审计
        2.2.1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审计
        2.2.2 风险管理审计的特征
        2.2.3 风险管理审计的必要性
    2.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
        2.3.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的重要性
        2.3.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框架
    2.4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理论概述
    3.1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理论
    3.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理论
        3.2.1 COSO风险管理框架
        3.2.2 COSO-ERM(2017)与商业银行现行风险管理体系
    3.3 基于COSO-ERM(2017)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内涵界定
        3.3.1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3.3.2 基于COSO-ERM(2017)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的内涵
4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框架构建——基于COSO-ERM(2017)
    4.1 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的问题
        4.1.1 缺少风险管理审计框架指导
        4.1.2 缺少银行管理层和金融监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
        4.1.3 银行内部审计部门自身的问题
    4.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框架的构建目标
    4.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框架的构建原则
    4.4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的框架构建
        4.4.1 基于COSO-ERM(2017)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框架
        4.4.2 基于COSO-ERM(2017)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要素
    4.5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框架的预期效果
    4.6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框架的制度基础
        4.6.1 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4.6.2 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5 基于COSO-ERM(2017)的风险管理审计框架在J银行的应用
    5.1 J银行概况
        5.1.1 J银行简介
        5.1.2 J银行组织架构
        5.1.3 J银行风险管理状况简介
        5.1.4 J银行风险管理审计现状
    5.2 风险管理审计框架在J银行的应用
        5.2.1 计划阶段——基于COSO-ERM(2017)框架的审计方案
        5.2.2 实施阶段——基于COSO-ERM(2017)框架的审计底稿
        5.2.3 报告阶段——基于COSO-ERM(2017)框架的审计报告
        5.2.4 后续阶段
        5.2.5 反馈
    5.3 案例总结
        5.3.1 基于COSO-ERM(2017)的风险管理审计框架的优势
        5.3.2 基于COSO-ERM(2017)的风险管理审计框架有效执行的限制
6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框架的保障建议
    6.1 针对金融监管部门提出的建议
        6.1.1 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6.1.2 加强金融监管部门自身建设
        6.1.3 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相关法律法规
    6.2 针对银行管理层提出的建议
        6.2.1 提高银行管理层的审计理念
        6.2.2 依据COSO-ERM(2017)营造全面的银行风险文化
        6.2.3 借鉴COSO-ERM(2017)提高银行管理层的专业胜任能力
    6.3 针对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
        6.3.1 加强银行内审部门人才队伍的建设
        6.3.2 加强审计技术方法的改进
        6.3.3 加强银行内审部门与董事会等其他部门的沟通
        6.3.4 加强银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合作
7 结束语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6)集团公司构建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的探索 ——以J集团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本文写作思路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内部审计的涵义
        2.1.1 内部审计的概念
        2.1.2 内部审计功能的演进
        2.1.3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特点
        2.1.4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特点
    2.2 内部控制理论
        2.2.1 内部控制的含义
        2.2.2 增值型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关系
        2.2.3 增值型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领域的确认与咨询作用
    2.3 风险管理理论
        2.3.1 企业风险管理的概念
        2.3.2 增值型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关系
        2.3.3 增值型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ERM)中的确认和咨询作用
    2.4 公司治理理论
        2.4.1 公司治理的概念
        2.4.2 增值型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2.4.3 值型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确认和咨询作用
    2.5 J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发挥价值增值作用的案例
第三章 J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概况
    3.1 J集团公司简介
    3.2 J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发展及现状
        3.2.1 J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发展历程
        3.2.2 J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基本情况
    3.3 J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在集团公司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3.3.1 内部审计工作环境发生变化要求提高内部审计水平
        3.3.2 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需要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3.3.3 市场环境需要建立健全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机制
    3.4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目标和定位
        3.4.1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职责定位
        3.4.2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发展目标
第四章 J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在增值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J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在增值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独立性较差
        4.1.2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单一
        4.1.3 内部审计业务领域开展不够深入
        4.1.4 审计手段较落后
        4.1.5 审计工作质量不高
    4.2 影响内部审计增值功能发挥的原因分析
        4.2.1 公司内部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存在偏差
        4.2.2 内审部门工作效率低下
        4.2.3 内部审计人际关系不够协调
第五章 J集团公司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的构建策略
    5.1 完善内部审计的组织体系建设
        5.1.1 选择合适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
        5.1.2 重塑内审工作环境,转变内审工作定位
        5.1.3 整合审计资源,实行分级负责制和相对垂直管理相结合形式
    5.2 加强内部审计人才体系建设,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5.2.1 制定审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5.2.2 优化内审人员结构,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5.2.3 健全内审人员管理制度,吸引、留住优秀内审人员
    5.3 拓展内部审计业务领域,推进内部审计战略转型
        5.3.1 以风险为导向深化常规审计
        5.3.2 尝试公司治理审计
        5.3.3 广泛开展风险管理审计
        5.3.4 加大经济效益审计力度
    5.4 完善内部审计规范化体系建设,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5.4.1 健全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
        5.4.2 制定审计业务指引
        5.4.3 建立审计工作质量考核评价制度
    5.5 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技术体系建设,提高审计效率
        5.5.1 改进审计技术方法
        5.5.2 加快审计信息化体系建设
        5.5.3 建立审计人员计算机技能培训考核机制
    5.6 营销内部审计,构建良好的内部审计人际环境
        5.6.1 端正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职业态度
        5.6.2 加强审计沟通
        5.6.3 选择合适的内部审计营销方式
    5.7 改进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提升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
        5.7.1 改进内部审计业绩衡量办法
        5.7.2 完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5.8 转换审计视觉,创新内部审计增值途径
        5.8.1 转换审让视觉,提出直接促进组织增值的审计建议
        5.8.2 创新审计思维,开发更多高增值的审计服务产品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文献评述
2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 分工理论
    2.3 治理理论
3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变迁
    3.1 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指导职责得到初步确立
    3.2 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指导逐步深入
    3.3 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指导不断提升
4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与不足
    4.1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4.1.1 通过网络信息搜集资料的现状分析
        4.1.2 通过专家座谈搜集资料的现状分析
        4.1.3 现状总结
    4.2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
        4.2.1 审计机关指导的覆盖范围不够全面
        4.2.2 审计机关的指导职责划分不明确
        4.2.3 部分地区对指导工作缺乏重视
        4.2.4 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5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路径设计
    5.1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路径的设计目标
    5.2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路径的设计原则
        5.2.1 总体指导思想
        5.2.2 基本原则
    5.3 设计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路径
        5.3.1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安排审计计划
        5.3.2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审计提高项目质量
        5.3.3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提升技能
        5.3.4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管理体制
        5.3.5 完善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
    5.4 审计机关指导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路径设计的注意事项
        5.4.1 建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指导部门
        5.4.2 界定审计机关与内部审计协会的职责
        5.4.3 指导部门与审计机关其他业务部门合作
6 审计机关指导J公司内部审计的案例分析
    6.1 案例背景介绍
        6.1.1 J公司简介
        6.1.2 J公司内部审计情况概述
        6.1.3 H市审计局指导J公司内部审计情况
    6.2 .案例分析
        6.2.1 H市审计局指导J公司内部审计尚存不足
        6.2.2 H市审计局指导J公司内部审计的完善措施
    6.3 案例启示
        6.3.1 针对审计机关提出的建议
        6.3.2 针对国有企业提出的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A电子商务企业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关概念
        2.1.1 内部审计的概念及发展
        2.1.2 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
        2.1.3 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征
        2.1.4 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程序
    2.2 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基础
        2.2.1 战略管理理论
        2.2.2 风险管理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2.4 系统理论
    2.3 电子商务企业内部审计内容及特点
        2.3.1 电子商务企业内部审计内容
        2.3.2 电子商务企业内部审计特点
第三章 A电子商务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A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概况
        3.1.1 A电子商务企业简介
        3.1.2 A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情况
        3.1.3 A电子商务企业组织结构图
    3.2 A电子商务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3.2.1 内部审计环境分析
        3.2.2 内部审计管理情况
        3.2.3 内部审计报告路线
        3.2.4 内部审计业务流程
    3.3 A电子商务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内部审计流程不完善
        3.3.2 对风险识别能力弱
        3.3.3 缺少网络信息安全审计
        3.3.4 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
    3.4 A电子商务企业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4.1 A电子商务企业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3.4.2 A电子商务企业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可行性
第四章 A电子商务企业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程构建与应用
    4.1 A电子商务企业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程构建思路
    4.2 审计准备阶段
        4.2.1 审前调查
        4.2.2 战略层面风险识别
        4.2.3 业务层面风险识别
        4.2.4 A电子商务企业风险评估
        4.2.5 制定审计计划
    4.3 审计实施阶段---以A电子商务企业FBM审计项目为例
        4.3.1 实施控制测试
        4.3.2 实施实质性测试
        4.3.3 有关FBM的案例分析
    4.4 审计报告阶段
    4.5 后续审计阶段
第五章 A电子商务企业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预期效果及保障措施
    5.1 A电子商务企业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预期效果
    5.2 A电子商务企业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保障措施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9)H金融科技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1.2.2 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1.2.3 关于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2 金融科技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概述
    2.1 金融科技公司涵义与特点
        2.1.1 金融科技公司的涵义
        2.1.2 金融科技公司的特点
    2.2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概念与作用
        2.2.1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概念
        2.2.2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作用
    2.3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构成要素
        2.3.1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主体
        2.3.2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客体
        2.3.3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方法
        2.3.4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环境
    2.4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基础
        2.4.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2.4.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
        2.4.3 全面质量控制理论
3 H金融科技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案例介绍
    3.1 H金融科技公司简介
        3.1.1 H金融科技公司组织架构
        3.1.2 H金融科技公司风险分析
        3.1.3 H金融科技公司信息化建设情况
    3.2 H金融科技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现状
        3.2.1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3.2.2 内部审计人员构成
        3.2.3 内部审计主要内容
        3.2.4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建设
        3.2.5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流程
    3.3 H金融科技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现存问题
        3.3.1 缺少信息系统审计质量控制内容
        3.3.2 审计质量控制实务操作中主观随意性强
        3.3.3 审计质量控制有关人员沟通困难
        3.3.4 审计质量缺少外部评价
        3.3.5 后续整改部分审计跟踪失效
4 H金融科技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4.1 H金融科技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4.1.1 部分定性质量控制制度条款可操作性差
        4.1.2 审计质量评价制度制定不合理
        4.1.3 缺乏系统完善的审计激励和惩罚考核制度
        4.1.4 缺乏信息系统审计标准制度
    4.2 H金融科技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
        4.2.1 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部门没有分离
        4.2.2 内部审计人员经济利益过度依赖公司效益
        4.2.3 内部审计组织无审计处罚权
    4.3 H金融科技公司没有充分认识审计质量控制重要性
        4.3.1 管理层不重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
        4.3.2 内部审计忽视自身审计管理职能
        4.3.3 相关部门对内部审计部门配合不够
    4.4 H金融科技公司内部审计人员构成不科学
        4.4.1 审计人员信息化审计质量控制水平有待提高
        4.4.2 审计人员流动频繁
5 加强H金融科技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建议
    5.1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建设
        5.1.1 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可执行力
        5.1.2 完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制度
        5.1.3 健全审计激励和惩罚考核制度
        5.1.4 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审计标准制度
    5.2 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
        5.2.1 构建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5.2.2 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经济独立
        5.2.3 扩大内部审计权力范围
    5.3 提高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认识
        5.3.1 增强管理层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视
        5.3.2 内部审计部门明确管理职责定位
        5.3.3 加大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知识宣传教育
    5.4 建立科学的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培养机制
        5.4.1 完善内部审计人员任用机制和培训机制
        5.4.2 制定合理的中长期审计人员培养规划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华菱湘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内部审计基本理念的研究
        1.3.2 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程的研究
        1.3.3 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2.1 内部审计的概念与特征
    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概念与特征
    2.3 内部审计的业务类型
    2.4 研究理论基础
        2.4.1 委托代理理论
        2.4.2 信息论、系统论与控制论
        2.4.3 全面风险管理(ERM)
        2.4.4 CSA控制自我评价方法
3 华菱湘钢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3.1 华菱湘钢基本情况
    3.2 华菱湘钢内部审计现状
        3.2.1 内部审计人员结构
        3.2.2 内部审计范围和内容
        3.2.3 内部审计业务流程
    3.3 华菱湘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现状
        3.3.1 审计计划的制定
        3.3.2 审计测试与审计发现
        3.3.3 审计结果与报告
        3.3.4 后续审计
    3.4 华菱湘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4.1 当前华菱湘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3.4.2 湘钢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4 华菱湘钢面临的风险分析与评估
    4.1 战略风险分析
        4.1.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4.1.2 产业环境分析
        4.1.3 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SWOT分析)
    4.2 经营环节风险分析
        4.2.1 采购环节
        4.2.2 生产环节
        4.2.3 销售环节
        4.2.4 研发环节
        4.2.5 内部治理与内部管理
        4.2.6 湘钢经营业务风险评价
    4.3 财务风险分析
        4.3.1 筹资风险分析
        4.3.2 投资风险分析
        4.3.3 资金周转风险分析
    4.4 内部控制分析与评价
        4.4.1 控制环境
        4.4.2 风险评估
        4.4.3 信息系统与沟通
        4.4.4 风险控制活动
        4.4.5 内部监督
        4.4.6 湘钢内部控制评价
    4.5 风险评估矩阵
5 华菱湘钢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5.1 建立风险应对流程
    5.2 建立CSA风险自我评估机制实现全员风险管控
    5.3 风险管理信息的传递
6 华菱湘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施途径
    6.1 改善内部审计环境,健全内审制度
    6.2 引进大数据分析人才,提升内审人员综合素质
    6.3 搭建风险控制平台,加强企业风险控制信息化建设
    6.4 重视后续审计,强化整改措施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改进行业内审 适应形势要求(论文参考文献)

  • [1]A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D]. 黄智明.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2]LS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用研究[D]. 于莹.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及优化研究 ——以A公司关联方交易为例[D]. 王雪.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4]芜湖C电力公司内部审计优化研究[D]. 李晓薇. 安徽大学, 2020(03)
  • [5]基于COSO-ERM(2017)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框架构建与应用 ——以J银行为例[D]. 吉亚子.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6]集团公司构建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的探索 ——以J集团公司为例[D]. 邱银丰. 厦门大学, 2013(05)
  • [7]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研究[D]. 汪妍.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8]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A电子商务企业的应用研究[D]. 黄博琛.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9]H金融科技公司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探讨[D]. 徐雅倩.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10]华菱湘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D]. 邹育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完善行业内审,适应形势要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