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光本质认识不断深入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杨玉[1](2021)在《高中生物学概念转变的教学设计研究 ——以“光合作用”概念为例》文中认为《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只有在领悟生物学的本质特征,对生物学概念达到深层次领会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这就要求教师抓住生物学重要概念,把概念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学生接受科学课程教学之前,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客观世界和学科知识的看法,即前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作为关键因素,影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感知和思维过程,将前科学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对生物学教学有重要意义。研究选择“高中生物学概念转变的教学设计研究”这一研究课题,以“光合作用”概念为例进行教学实践,为提高学生概念转变有效性提供参考。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梳理有关概念转变的理论依据,对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概念转变模型和基于本体论的概念转变理论进行系统阐述。从诊断方法、概念转变机制、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及研究成果等方面深入了解国内外概念转变教学的研究现状,并对“光合作用”概念转变教学进行文献研究,获悉概念转变理论在“光合作用”概念教学的具体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POE教学策略和7E教学模式,构建整合性教学设计流程,包括以下7个步骤:(1)创设情境,(2)问题预测,(3)观察探究,(4)交流讨论,(5)科学解释,(6)迁移运用,(7)评价反思。在前期分析阶段,梳理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习风格和知识能力水平,据此编制四阶式诊断问卷探测学生有关光合作用的前科学概念。在整合性教学流程的指导下设计“光合作用”概念的概念转变教学方案,以山东省陵城区第一中学高一年级的19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践检验,实验班96名学生采用概念转变教学模式,对照班95名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后发放后测问卷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检验,根据SPSS软件的数据处理结果来分析教学效果是否存在显着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光合作用”概念上存在大量前科学概念,如有关色素的种类和性质的认知,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ATP、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关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等。通过整合性概念转变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新概念的理解逐级上升、层层深入,既有助于加强对新概念的整合和建构,又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王艳艳[2](2021)在《基于“非常规”物理实验促进初中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深度参与,这种深度参与包括感知觉、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投入,探索、发现、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在先前经验激活下有效形成知识联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探究,勇于创新,发展质疑和实证、合作与沟通、知识迁移等方面的能力。如何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深度学习,一直备受研究者们关注并成为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实践证明,利用生活材料物品器具开展的“非常规”物理实验在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情感培育和能力发展等方面具有很多独特的教育教学功能。探索基于生活材料物品器具开展“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对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无疑具有研究意义。本研究结合国内外深度学习和“非常规”物理实验相关研究,提出了基于“非常规”物理实验创设物理学习情境促进知识联结、深度参与、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设计了如何将策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的流程图,并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短期实践,利用调查问卷、成绩分析和教学案例分析等,探讨了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该策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研究结果。通过为期半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基于“非常规”物理实验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在物理课堂参与度、主动学习、知识联结、思维结构改变等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同时发现,在考察思维层次较低的知识测验中,实施该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深度学习没有明显促进作用;在考察思维层次较高的知识测验中,实验班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班,说明该策略对浅层学习无明显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由浅层学习向深层学习转变。学生期末测试平均成绩的提高显示了该策略的运用与学生平均成绩之间的正相关。本研究存在的不足: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不具普偏性,仅在初二年级开展了教育研究;目前教育领域对深度学习的概念界定及评价方式尚未达成统一;自身教学经验和研究经验不足。
罗艺琳[3](2021)在《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观研究》文中提出加尔维诺·德拉-沃尔佩(Galvano Della Volpe,1895—1968)作为“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的创始者和思想领袖,他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围绕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观进行研究,在梳理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的基础上,挖掘德拉-沃尔佩科学技术思想的深层次内涵,并对其科学统一的思想进行补充与延伸。在现代实验科学的逻辑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现代物理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化学,在其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都蕴含着唯物主义逻辑,而并不仅仅由个别的、偶然的研究行为与经验事实构成。在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思想中,他将马克思与黑格尔在思想上的联系进行彻底割裂,试图在近代实验科学中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并追溯到伽利略的科学实验逻辑中,把马克思的理论思想概括成“道德的伽利略主义”,进一步论证了马克思的科学的辩证法的具体内容。本文将在梳理现代实验科学中现代物理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化学的研究逻辑的基础上,分析德拉-沃尔佩的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并对德拉的科学技术观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其真正的思想内涵。最后将对德拉-沃尔佩的科学统一思想进行补充和延伸,对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进行讨论,分析科学统一思想的当代价值。德拉-沃尔佩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实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特点与关系成为哲学界关注的一个关键问题。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不再是泾渭分明的关系,而体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同时,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这不仅影响了科学知识的变革,同时也影响着人对世界整体结构、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的认知与理解。而科学与哲学的日趋变化关系也成为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二者不应该再走一条分裂的道路,而应向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方向前进。所以,德拉-沃尔佩科学统一的思想在其研究论证的过程中存在片面的地方,但是科学统一的结论是值得我们研究与反思的。
钱晨[4](2021)在《互生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需要师生双方共同扮演教学主体的角色,通过相互交流碰撞思维的火花,通过相互生成促进教和学的共同进步。互生教学模式就是指基于学生学情,结合外界多元的教学资源和给予的多元评价反馈,通过教师、学生、环境之间互动的方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践、展示成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此次研究旨在结合具体数据分析互生教学模式的实际教学效果,并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发现互生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首先提出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现代社会以及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表明了研究互生教学模式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前人对互生教学模式的研究,笔者将本文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互生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上,最后笔者对此次研究的意义和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是对互生教学模式的概述,详细解释了互生教学模式的概念以及其交互性、过程性、主体性的特征。同时,笔者也提出了互生教学实施的“基于认知”、“平等对话”、“明确任务”的三个原则。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笔者在这部分内容中还详细介绍了互生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为下文互生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依据。第三部分是介绍互生教学模式在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的实施情况。笔者简述了学校整体的课程设置结构,从教材、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角度对该校实施互生教学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接着,笔者提出了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互生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课前需要先明确教学目标、再了解学生学情、最后确定实施方案;课堂围绕“情景导学”、“探究问学”、“合作互学”、“展示品学”、“训练评学”、“提升思学”来展开;课后用课堂评价量表进行反馈。在本章的最后,笔者提出了两个具体的案例并进行分析,展示了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第四部分是互生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结合第三部分的理论,笔者提出了两个具体的案例并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这部分还介绍了笔者对两届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教学实验的情况。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对教师的访谈和对学生成绩的跟踪调查,发现互生教学模式有许多优点: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认识;可以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可以促进师生关系进一步提升;可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较长时间下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教师思想需要进一步转变;备课难度较大;部分学生难以适应互生教学模式。笔者针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校本研训、课程观摩、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帮助教师转变思想;通过教师分工、小组讨论、总结反思的方式减小备课难度;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促进预习、细化实验流程、小组引导等方式帮助他们适应互生教学模式。最后笔者总结了本次研究的结论和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互生教学模式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袁皓洁[5](2021)在《爱旭科技借壳上市绩效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逐步代替化石能源,成为能源消费结构的主导部分。2018年受国内“531”政策实施和国外需求减少的影响,光伏行业发展陷入困境,融资环境更是降至冰点,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选择通过上市融资的方式求生存,谋发展。在我国,上市方式主要有两种:IPO和借壳上市,其中IPO上市的门槛高、条件多,尤其是在201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的IPO市场进入了“寒冬”,众多企业转而选择借壳上市,借壳上市为非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本文分析爱旭科技借壳ST新梅上市的动因和绩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我国学者对光伏企业借壳上市的相关案例研究尚不够充分,对爱旭科技借壳上市案例进行研究可以丰富我国借壳上市研究的行业类型,对爱旭科技借壳上市的动因和绩效分析有助于充实借壳上市的理论研究,对光伏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式进行认知和探索。本文将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对爱旭科技借壳ST新梅上市这一案例进行探讨。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归纳整理近年来国内外不同学者关于借壳上市的动因、借壳上市绩效和风险的相关研究结论,形成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并构造出本文的基本框架。第二部分先对借壳上市、壳资源和壳公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同时对借壳上市与IPO进行了区别:借壳上市的速度更快、要求更低,但对壳公司的甄选也相对增加了借壳上市的风险。其次,对借壳上市的主要运作方式进行了介绍,借壳上市的三种运作方式。再次,本文概述了借壳上市绩效分析的研究方法: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为后续分析爱旭科技借壳上市绩效的分析方法提供理论支持。最后,本文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效率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协同效应理论,为后续的案例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对爱旭科技借壳ST新梅上市案例进行阐述,先介绍了借壳上市双方的基本情况,然后对爱旭科技借壳上市过程进行了梳理,主要采取重大资产出售和发行股票购买资产相结合的方式,同时爱旭科技股东作出盈利承诺,签署了业绩补偿协议。第三部分分析了ST新梅的售壳动因:一是持续亏损,股东售壳缓解业绩承诺压力;二是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保护壳资源;三是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并分析了爱旭科技借壳动因:一是借壳上市速度快于IPO;二是拓宽爱旭科技融资渠道;三是提升公司价值和知名度;四是拓展产业布局,充分整合资源。第四部分主要是对爱旭科技借壳上市前后的绩效进行分析。一方面,本文采取了事件研究法,选取了两个窗口期,分别根据窗口期的前后各10天的累计收益率和上市前后的股价两个角度,对借壳上市的市场反应进行了探讨,经过研究发现,借壳上市前后股价上涨明显,短期市场反应积极;另一方面,本文采取财务指标分析法,分别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角度对爱旭科技借壳上市前后的财务业绩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发现爱旭科技借壳上市后的两年中,财务绩效得到明显改善,但是长期业绩需要更多的数据分析。最后,对爱旭科技借壳上市前后的财务绩效变化进行了原因分析:一是信号传递效应影响股价持续上涨;二是业绩承诺激励管理层提升绩效;三是持续资金支持产生财务协同效应;四是规模扩大实现经营协同效应;五是技术创新降低了非硅成本,获得海外市场。通过上述相关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借壳上市拓宽了爱旭科技的融资渠道;(2)借壳上市提升了爱旭科技的财务绩效;(3)借壳上市实现了协同效应;(4)借壳上市影响股价上涨,提升了公司价值。并且总结了以下几点启示:(1)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上市方式;(2)审慎选择壳资源,避免借壳失败;(3)做好长期发展规划,提高自身实力;(4)重视双方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王靖[6](2021)在《光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以A公司为例》文中提出营运资金作为企业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是企业组织存活的血液,是链接内外部的纽带,尤其在现阶段的“新常态”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凸显了营运资金的重要性,而营运资金的相关研究也受到了重视。国内外营运资金相关研究的重点主要是:营运资金概念界定及分类、营运资金绩效影响因素、营运资金绩效评价指标,研究重心从营运资金各单一项目到综合周转期再到以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周转期,在此基础上,营运资金的相关研究逐渐向管理和供应链优化转变。然而实践中,对于营运资金绩效评价的指标停留在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流动指标的周转期上,未从整体角度对营运资金进行全面分析;其次,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方向还是以财务指标为多,这必定导致相关指标的矛盾及结论偏差。本文将以光伏企业为研究对象,重新构建营运管理绩效评价模型,适应光伏企业现阶段管理的需求,不断提升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水平。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论述当前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现状,结合其相关研究理论,为本文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其次,一方面通过介绍光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现状,结合A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现状,从现有营运资金管理评价指标出发,对现有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简单分析,总结出现有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不足,从而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重构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所达到的效果和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影响因素方面进行指标设计,把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影响因素作为营运资金管理效果的补充因素(相关补充因素同时需满足光伏企业特点),从而起到协调其他指标的作用;然后选用适合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为定量指标赋权重,建立起营运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最后根据新构建的评价体系,对A公司2017年-2019年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并通过使用模糊评价法对其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结合该评价结果进而得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方面的建议。本文创新点:本文通过梳理现有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方面的文献和理论,结合光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方面的情况,从现有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出发,对光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运用熵值法和模糊评价法对A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其评价结果,给出营运资金管理建议,从而更好的评价光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为光伏企业营运资金的运用和合理配置营运资金及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提供借鉴意义。
杨东玥[7](2021)在《关联成像系统像质提升的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联成像是一种基于对光场二阶强度或涨落关联特性进行符合测量来获取物体信息的全新成像体制。这种非直接成像的方式将成像光路一分为二,信号光路中仅利用点探测器指向物体进行探测,而在参考光路中通过空间扫描装置或相机对自由传播的光场进行探测,利用关联算法从两个光路探测器的响应中重构出物体信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关联成像被首次实现以来,学界对关联成像已历经近三十年的研究,从成像所依赖的物理机制探索,到重构图像的新架构、新方法的提出,再到目前将关联成像技术应用至各类前沿的观测成像场景,以突破经典光学成像技术的局限。关联成像的全新体制所带来的诸如单点探测、无透镜成像、高阶测量方式等诸多新奇特性,也逐渐在诸如极弱光成像、高分辨探测、高动态范围成像等方面展现出超越经典光学成像的性能表现。关联成像技术已全面步入实用化发展阶段。然而,在关联成像的技术演进及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与应用挑战,也暴露出目前关联成像领域研究中存在的缺失与短板。在关联成像应用中常面临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包括回波信号强度弱、图像重构时间长、运动目标成像能力缺失等等,不仅制约着重构成像质量,也局限着应用发展场景,进而成为关联成像领域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着眼于导致关联成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重构图像质量不佳的若干关键问题,在对问题成因及物理机制进行分析与探讨的基础之上,提出并验证行之有效的图像质量提升解决方法,为关联成像技术在更富挑战性的场景应用奠定坚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其一,二值探测下的关联成像模型及其像质提升方法。二值探测在弱回波、高速信号探测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二值探测因动态范围不足而产生信息损失,进而导致重构图像质量严重受限。为了准确的衡量二值探测下关联成像的性能极限,本文基于参数估计理论中成熟的概念与方法,建立关联成像图像质量的参数估计模型,应用Fisher信息与Cramer-Rao下界准确度量关联成像的探测误差精度极限。进一步地,本文将该模型应用于二值量化条件下的关联成像实验结果分析,预测最优的二值采样阈值,并设计实验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此外,为了弥补二值探测带来的信息损失,本文将随机掺杂理论与二值探测极端情况下的关联成像应用加以结合,提出有效提升二值探测关联成像的图像质量的解决方案,并对其实验验证结果与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讨论。其二,稀疏空间频率下的关联成像及其像质提升方法。稀疏空间频率下的关联成像系统,因空间频率域采样不足而在像面的空间域产生信号混叠,进而在重构图像中出现周期性重复结构。为此,本文对夫琅禾费衍射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结合关联成像系统点扩散函数的估计方法,提出有效提升稀疏空间频率下的关联成像图像质量的图像处理方法,并对方法原理与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讨论,对算法运行效率的进一步优化工作进行介绍。其三,运动目标关联成像的系统与方法。在关联成像的多次重复测量的过程中,物体与相机之间难免存在一定程度地相对运动,会在成像结果中引入模糊,导致图像质量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物体与成像系统之间的相对运动对关联成像质量的影响,对目前关联成像领域处理运动目标像的相关研究加以概述,提出了基于低阶矩函数的压缩感知关联成像方法与基于梯度调制的点探测运动目标关联成像方法,对方法的原理与应用范围的简要介绍,并将两种方法在运动目标关联成像任务中的表现加以验证。
张永[8](2021)在《基于大概念的高中生物学情境教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对国民素质和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我国提出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注重通过实施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形成高阶思维和关键能力,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当前,高中生物学情境教学设计良莠不齐,缺乏评价标准。开发情境教学的评价标准对高中生物学情境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情境教学相关理论,开发基于大概念的情境教学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的维度分为情境素材和情境问题。情境素材的评价指标包括真实性、相关性、连贯性、兴趣性、多元性。情境问题的评价指标包括适宜性、层次性、激发性、思维性、迁移性。根据学科教学专家论证评价标准内容效度的结果,表明基于大概念的高中生物学情境教学评价标准的内容效度较好。根据开发的情境教学评价标准,设计《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情境教学案例,展示依据评价标准设计情境教学案例的策略。依据评价标准设计生物学情境教学步骤是梳理概念层级、制订教学目标、选择情境素材、设计情境问题。根据学科专家对情境教学案例的情境素材和情境问题的评价意见,表明依据评价标准设计的案例能够聚焦于大概念,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根据基于大概念的情境教学评价标准和案例,提出设计情境教学的建议:选择与次位概念相关的真实素材;选择贯穿教学全程的情境素材;选择贴近学生经验的多元性素材;创设指向核心素养的思维性问题;创设激发认知冲突的适宜性问题;创设运用学科概念的迁移性问题。
张芳[9](2020)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既要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指导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以GDP为主要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近年来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亟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随着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地球资源的加速枯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发展逐渐加以重视,理论界与实业界也广泛关注,把绿色产业发展视为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如何稳步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以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优化及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因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研究,以及选取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发展过程中经历波折的光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视角分析提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效路径,科技创新是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现实路径;进一步分析了三个路径在实践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从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出相关制度创新建议。全文的结构框架,除去主要研究结论之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其次,着重对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绿色产业的国内外的不同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综述。本章主要对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对近年来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首先,分析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发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从环境、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章还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风力发电以及其它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四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首先,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对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破析,并探讨了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其次,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第五章主要对国外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本章将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分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的在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绿色产业得以成功发展在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效举措;其次,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主要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对比研究。本章选取了两个发展径不同的案例来验证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国有资本的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个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发展路径过于依靠政策补贴,发展战略混乱,技术创新不足,最终不但没有使得光伏产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反而在短时间造成产能过剩,致使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甚至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濒临倒闭。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本章剖析了绿色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带动作用明显,而规模效应不明显;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绿色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验证了理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发展绿色产业现实路径。第八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理论和现实视角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在实践中遇到了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对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遭遇的实践障碍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并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九章主要是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为了有效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首先,从产权角度,论述了绿色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创新问题;其次,系统地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创新问题,主要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税收等方面进行激励制度创新;最后,本章还探讨了绿色产业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从绿色文化、绿色社会责任和非政府绿色组织建设等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创新问题。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郭璐璐[10](2020)在《文学创作中的“光”意象及其意蕴探究》文中提出在古往今来的文学创作中,对于“光”的关注及描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光”也以其特有的特点风貌,在文人审美视野与价值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给予了不同民族集体无意识中深刻而富有暗示性的印记。文中涉及的“光”意象包含自然、社会与超验三个层次,它是感官层面人们对光明和温暖的渴望,也是超感官层面人们对神性的靠近与描摹。所以,对“光”意象的意蕴探寻,不仅关系着人的现实存在,也是对更加诗意美好世界的探索。本文主要以文学创作中的“光”意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类别性的分析,探寻“光”艺术符号化的历程以及不同层面的意蕴,总结出“光”意象形成、发展及传承的演进过程,挖掘其根基性特质,讨论“光”意象的建构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言,介绍“光”意象的研究背景及其相关综述,以及对“光”意象进行研究的意义,介绍课题研究的方法和主要框架;第一章为概念界定与现有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为文学创作中的“光”意象呈现,分析天空、大地意象群构成的自然意象群,物质之光与人性之光交融的社会意象群,神话传说、宗教系统及形而上层面上的超验意象群,这三者对“光”的文学呈现与描摹。第三章为文学创作中“光”意象的物性特征与文化潜质,主要从“光”的物性特征入手,分析所处时空背景下的文化氛围及哲人思考,探寻“光”意象在文学创作中频繁出现的原因,找寻“光”从“物”到“象”转化的可能,以及“光”在物象到意象转化过程中的文化和文学的意义承载;第四章为文学创作中“光”意象的意蕴生成及其审美表现,以及基于这两者之上所形成的由浅入深的层次内涵。这一部分拟从广博的文学作品入手,探讨“光”意象在文学创作的历史长河中所呈现出的不同意蕴和审美表现。第五章为文学创作中“光”意象的意蕴延展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影响,探讨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光”意象产生发展的意义。
二、对光本质认识不断深入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光本质认识不断深入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物学概念转变的教学设计研究 ——以“光合作用”概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概念 |
二、前科学概念 |
三、概念转变 |
第二节 前科学概念的教学研究 |
一、产生原因及特征 |
二、诊断方法 |
三、概念转变机制和策略 |
四、概念转变教学模式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波斯纳的概念转变模型 |
四、基于本体论的概念转变理论 |
第四节 “光合作用”概念转变教学设计的相关文献分析 |
一、国外概念转变教学设计现状及评述 |
二、国内概念转变教学设计现状 |
第三章 “光合作用”概念转变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教学模式分析 |
一、7E教学模式 |
二、POE教学策略 |
第二节 教学设计流程建构 |
第四章 “光合作用”概念转变的教学实践 |
第一节 实验目的 |
第二节 实验对象 |
第三节 实验假设 |
第四节 实验过程 |
一、教材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问卷编制 |
四、前测问卷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案例设计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重难点 |
三、教学过程 |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学生同质性分析 |
第二节 教学效果分析 |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概念建构 |
二、“光反应和暗反应”概念建构 |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概念建构 |
四、“光合作用的实际应用”概念建构 |
五、后测总成绩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光合作用前测试题 |
附录二 光合作用后测试题 |
致谢 |
(2)基于“非常规”物理实验促进初中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教学形式简单,学生未发生深度参与 |
1.2.2 教学情境单一,学生处于无“惑”的被动学习状态 |
1.2.3 知识与生活偏离,缺少与学生原有经验联结 |
1.3 研究意义 |
1.3.1 有利于提高学生物理课堂参与度 |
1.3.2 有利于丰富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
1.3.3 有利于知识与经验的联结 |
1.4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 |
2.1 “非常规”物理实验 |
2.2 深度学习 |
2.2.1 学术界对于深度学习的界定 |
2.2.2 深度学习能力表征 |
2.2.3 本研究对深度学习的界定 |
第3章 相关研究现状 |
3.1 “非常规”物理实验研究现状 |
3.1.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3.1.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3.2 深度学习研究现状 |
3.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3.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4章 理论基础 |
4.1 建构主义理论 |
4.1.1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
4.1.2 建构主义理论的启示 |
4.2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
4.2.1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4.2.2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 |
4.3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
4.4 “非常规”物理实验与深度学习的关系 |
4.4.1 “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符合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 |
4.4.2 “非常规”物理实验教育理论与深度学习理论都指向素质教育 |
第5章 “非常规”物理实验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案例 |
5.1 “非常规”物理实验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
5.1.1 深度学习准备阶段 |
5.1.2 深度学习阶段 |
5.1.3 评价反思阶段 |
5.2 基于策略的核心教学活动 |
5.2.1 《透镜》核心教学活动 |
5.2.2 《凸透镜成像规律》核心教学活动 |
5.3 《大气压强》教学案例 |
5.3.1 深度学习准备阶段 |
5.3.2 深度学习阶段 |
5.3.3 评价反思阶段 |
第6章 教育实验研究过程及结论 |
6.1 教育实验前的成绩检验与问卷调查 |
6.1.1 前测知识水平分析 |
6.1.2 前测考试成绩分析 |
6.1.3 前测调查问卷设计与分析 |
6.2 教育实验后的成绩检验与问卷调查 |
6.2.1 后测知识水平分析 |
6.2.2 后测考试成绩分析 |
6.2.3 后测调查问卷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提高了物理课堂参与度 |
7.1.2 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
7.1.3 促进了知识联结 |
7.1.4 改变了学生的思维结构 |
7.1.5 提高了学生成绩 |
7.2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深度学习知识水平前测试卷 |
附录2 NESS-China深度学习量表 |
附录3 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4 前测调查问卷独立样本检验结果 |
附录5 深度学习水平后测试卷 |
附录6 教育实验前后考试成绩 |
附录7 后测调查问卷独立样本检验结果 |
致谢 |
(3)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与评论 |
(一)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相关文献 |
(二)马克思与德拉-沃尔佩思想相关文献 |
(三)关于科学统一思想相关文献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特色 |
(二)创新之处 |
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德拉-沃尔佩的“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 |
一、关于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 |
(一)现代物理学研究逻辑 |
(二)现代生物学研究逻辑 |
(三)现代化学的唯物主义逻辑 |
二、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的内容 |
(一)假设-演绎的科学实验方法 |
(二)关于马克思对伽利略实验方法的继承 |
(三)关于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伽利略式”的批判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德拉-沃尔佩的科学的辩证法 |
一、对思辨辩证法与正统唯物辩证法批判 |
(一)对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批判 |
(二)对正统唯物辩证法的划界 |
二、实验主义与道德的伽利略主义 |
(一)伽利略的“假设——演绎”实验逻辑 |
(二)马克思的“道德的伽利略主义” |
三、科学的辩证法:“具体—抽象—具体” |
(一)抽象的前提——“实在或事实上的具体” |
(二)对具体的提取——“抽象” |
(三)规定的统一——“思维的具体” |
(四)“具体——抽象——具体”的历史性和辩证过程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德拉-沃尔佩的科学的统一思想 |
一、马克思科学统一对象 |
(一)自然科学的属性 |
(二)人文科学的范畴 |
二、德拉-沃尔佩的科学统一思想 |
(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方法的统一 |
(二)哲学与科学的内在逻辑一致性 |
三、德拉-沃尔佩科学统一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对科学方法论的完善 |
(二)对科学研究的进步作用 |
(三)对社会发展的理性启示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互生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挑战和困难 |
1.1.2 终身学习时代的需求 |
1.1.3 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学的要求 |
1.2 互生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情况 |
1.2.1 国内外早期研究情况 |
1.2.2 现代国内外互生教学模式的研究状况与趋势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互生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
2.1.1 教学模式 |
2.1.2 互生教学模式 |
2.2 互生教学模式的特征 |
2.2.1 交互性 |
2.2.2 过程性 |
2.2.3 主体性 |
2.3 互生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
2.3.1 基于认知促进学生理解 |
2.3.2 平等对话培养师生感情 |
2.3.3 明确任务加强学生合作 |
2.4 互生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2.4.1 生成性思维 |
2.4.2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2.4.3 建构主义理论 |
2.4.4 合作学习理论 |
第3章 互生教学模式的实施 |
3.1 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互生教学模式的课程设置 |
3.2 互生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
3.2.1 物理教材层面的可行性分析 |
3.2.2 学生层面的可行性分析 |
3.2.3 学校和教师层面的可行性分析 |
3.3 互生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 |
3.3.1 互生教学的课前准备 |
3.3.2 互生教学的课堂实施 |
3.3.3 互生教学的课后教学量表评价 |
3.4 互生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 |
3.4.1 教学案例一: 《透镜》 |
3.4.2 教学案例二: 《创意小火箭》 |
第4章 互生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 |
4.1 实验准备 |
4.1.1 实验对象 |
4.1.2 无关变量的控制 |
4.1.3 实验内容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问卷调查与分析 |
4.2.2 实验前后学生成绩的研究调查和分析 |
4.2.3 教师访谈调查分析 |
4.3 互生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研究 |
4.3.1 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促进教师的思想转变 |
4.3.2 明确课前备课任务,推动教师分工合作 |
4.3.3 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
第5章 研究结论和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反思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5)爱旭科技借壳上市绩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借壳上市动因的研究 |
1.2.2 关于借壳上市绩效的研究 |
1.2.3 关于借壳上市风险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借壳上市的理论概述 |
2.1 借壳上市的相关概念 |
2.1.1 借壳上市 |
2.1.2 借壳上市与IPO对比 |
2.1.3 壳资源和壳公司 |
2.2 借壳上市的主要运作方式 |
2.2.1 股权转让 |
2.2.2 资产置换 |
2.2.3 对价支付 |
2.3 借壳上市的绩效分析方法 |
2.3.1 事件研究法 |
2.3.2 财务指标分析法 |
2.4 借壳上市的理论基础 |
2.4.1 效率理论 |
2.4.2 委托代理理论 |
2.4.3 信号传递理论 |
2.4.4 协同效应理论 |
3 爱旭科技借壳上市案例介绍 |
3.1 交易双方基本情况介绍 |
3.1.1 借壳方爱旭科技的情况介绍 |
3.1.2 让壳方ST新梅的情况介绍 |
3.2 爱旭科技借壳上市的过程 |
3.2.1 重大资产置换 |
3.2.2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
3.2.3 盈利承诺及业绩补偿 |
3.2.4 审核通过并完成变更登记 |
3.3 ST新梅售壳动因分析 |
3.3.1 持续亏损,股东售壳缓解业绩承诺压力 |
3.3.2 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保护壳资源 |
3.3.3 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 |
3.4 爱旭科技借壳动因分析 |
3.4.1 借壳上市速度快于IPO上市 |
3.4.2 拓宽爱旭科技融资渠道 |
3.4.3 提升公司价值和知名度 |
3.4.4 拓展产业布局、充分整合资源 |
4 爱旭科技借壳上市的绩效分析 |
4.1 借壳上市的市场绩效分析 |
4.1.1 事件研究法的相应步骤 |
4.1.2 对公司财富效应的分析 |
4.2 借壳上市的财务绩效分析 |
4.2.1 偿债能力分析 |
4.2.2 营运能力分析 |
4.2.3 盈利能力分析 |
4.2.4 成长能力分析 |
4.3 爱旭科技借壳上市绩效提升的原因分析 |
4.3.1 信号传递效应影响股价持续上涨 |
4.3.2 业绩承诺激励管理层提升绩效 |
4.3.3 持续资金支持产生财务协同效应 |
4.3.4 规模扩大实现经营协同效应 |
4.3.5 技术创新降低非硅成本,获得海外市场 |
5 爱旭科技借壳上市的案例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爱旭科技借壳上市绩效分析的研究结论 |
5.1.1 借壳上市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
5.1.2 借壳上市提升企业财务绩效 |
5.1.3 借壳上市实现协同效应 |
5.1.4 借壳上市影响股价上涨、提高公司市场价值 |
5.2 借壳上市的启示 |
5.2.1 根据企业情况选择合适的上市方式 |
5.2.2 审慎选择壳资源,避免借壳失败 |
5.2.3 做好长期发展规划,提高自身实力 |
5.2.4 重视双方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光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以A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现状 |
1.2.2 营运资金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营运资金 |
2.1.2 营运资金管理 |
2.1.3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 |
2.2 营运资金管理相关理论 |
2.2.1 资产组合理论 |
2.2.2 “3E”效率理论 |
2.2.3 权衡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现状分析 |
3.1 行业情况 |
3.1.1 行业发展情况 |
3.1.2 行业经营情况 |
3.1.3 光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影响因素及特点 |
3.2 光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现状 |
3.2.1 光伏企业营运资金运行现状 |
3.2.2 光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A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现状 |
4.1 基本情况 |
4.2 A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现状 |
4.3 A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
5.1 评价体系原则及步骤 |
5.1.1 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
5.1.2 评价体系建立步骤 |
5.2 构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
5.2.1 现有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
5.2.2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5.2.3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方法 |
5.2.4 权重确定及评价标准 |
5.3 A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应用 |
5.3.1 评价步骤 |
5.3.2 A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定量指标评价 |
5.3.3 评价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影响因素 |
5.3.4 评价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关联成像系统像质提升的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关联成像的发展现状 |
1.2.1 关联成像物理机制探索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关联成像技术应用相关研究进展 |
1.2.3 关联成像系统成像质量提升相关研究进展 |
1.3 论文相关问题聚焦 |
1.4 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关联成像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关联成像的实现基础 |
2.1.1 光学相干理论 |
2.1.2 关联成像实现方法 |
2.2 图像质量评估准则 |
2.2.1 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指标 |
2.2.2 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指标 |
2.3 参数估计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值探测关联成像模型及其像质提升技术 |
3.1 引言 |
3.2 关联成像的参数估计模型 |
3.2.1 关联成像的等效成像模型 |
3.2.2 关联成像参考臂探测建模 |
3.2.3 关联成像的物臂探测及二值量化的建模 |
3.2.4 二值探测关联成像的性能分析模型 |
3.3 二值探测关联成像性能的实验验证 |
3.4 二值探测关联成像的图像质量提升方法 |
3.4.1 基于随机掺杂的二值探测关联成像像质提升方法 |
3.4.2 基于周期Bayer阵列的二值探测关联成像像质提升方法 |
3.4.3 对两种图像质量提升方法的实验验证与对比 |
3.4.4 对二值探测关联成像研究的意义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稀疏空间频率关联成像及其像质提升技术 |
4.1 引言 |
4.2 空间频率域图像处理基础 |
4.2.1 菲涅尔衍射与夫琅禾费衍射 |
4.2.2 光学合成孔径 |
4.3 稀疏空间频率采样对关联成像的影响 |
4.3.1 实验架构 |
4.3.2 结果分析 |
4.4 稀疏空间频率下关联成像的图像质量提升方法 |
4.4.1 解卷积方法的相关研究 |
4.4.2 稀疏空间频率关联成像像质提升算法思路 |
4.4.3 图像质量提升效果 |
4.4.4 算法参数的意义与调优 |
4.5 图像质量提升方法的实用化改进方案 |
4.5.1 实际关联成像系统的需求与问题 |
4.5.2 针对性改进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运动目标关联成像及其像质提升技术 |
5.1 引言 |
5.2 关联成像领域对运动目标成像方法概述 |
5.3 基于低阶图像矩的压缩感知运动目标关联成像方法 |
5.3.1 方法思路 |
5.3.2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5.3.3 关于准静态假设的讨论 |
5.3.4 方法小结 |
5.4 基于对梯度调制光场进行点探测的运动目标关联成像方法 |
5.4.1 方法思路 |
5.4.2 仿真模拟结果与分析 |
5.4.3 方法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内容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基于大概念的高中生物学情境教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新时代对高中生物学教学提出新要求 |
(二)情境教学的兴起 |
(三)当前情境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现状 |
(一)情境教学国内研究现状 |
(二)情境教学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事实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 |
(二)大概念 |
(三)情境教学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情境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第三章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生物学情境教学评价标准的开发 |
一、评价标准开发原则 |
(一)导向性原则 |
(二)科学性原则 |
(三)实践性原则 |
(四)简洁性原则 |
二、评价标准开发步骤 |
(一)根据理论确定评价维度 |
(二)依据维度细化评价指标 |
(三)明确评价指标的内涵 |
三、评价标准的效度 |
(一)专家人数的选择 |
(二)专家类型的确定 |
(三)论证评价标准效度的过程 |
(四)论证评价标准内容效度的结果 |
(五)评价标准的内容效度的结果分析 |
(六)确定评价维度与指标 |
第四章 依据评价标准设计基于大概念的情境教学案例 |
一、情境教学设计的策略 |
(一)梳理概念层级 |
(二)制订教学目标 |
(三)创设情境素材 |
(四)设计情境问题 |
二、情境教学的案例 |
(一)案例的设计 |
(二)案例的评价 |
(三)教学建议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结论 |
二、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1.2.1 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界定 |
1.2.2 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 |
1.2.3 绿色产业的特征 |
1.2.4 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关系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循环经济理论 |
2.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1.5 产业创新理论 |
2.1.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2.1.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 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
2.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趋势研究 |
2.2.2 发展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
2.2.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评价研究 |
2.2.4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
2.2.5 绿色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相关性的研究 |
第3章 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与现状 |
3.1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1.1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
3.1.2 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依赖性 |
3.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 |
3.2.1 环境和资源约束迫使发展绿色产业 |
3.2.2 生产要素供给充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
3.2.3 人类文明发展和绿色消费需求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
3.2.4 国家竞争力提升需要发展绿色产业 |
3.3 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
3.3.1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
3.3.2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第4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 |
4.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 |
4.1.1 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组织的视角 |
4.1.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
4.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 |
4.2.1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现状 |
4.2.2 当前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
第5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路径选择启示 |
5.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1.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1.2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2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2.1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2.2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3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3.1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3.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4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我国绿色产业路径选择的启示 |
第6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研究 |
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案例分析 |
6.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
6.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路径优势分析 |
6.2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的案例分析 |
6.2.1 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
6.2.3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历程的路径劣势分析 |
6.3 案例比较与启示 |
第7章 中国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研究 |
7.1 我国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
7.1.1 模型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
7.1.2 实证结果分析 |
7.2 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2.1 理论假设 |
7.2.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
7.2.3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
7.2.4 假设检验 |
7.2.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
7.3.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
7.3.2 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根本路径 |
7.3.3 国有资本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
第8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分析 |
8.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 |
8.1.1 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2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3 国有资本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2 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实践障碍的制度分析 |
8.2.1 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2 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度创新必要性 |
第9章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9.1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
9.1.1 绿色产业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 |
9.1.2 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
9.1.3 绿色产业产权交易的制度创新 |
9.2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1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2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
9.2.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
9.3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
9.3.1 绿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3 非政府绿色组织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文学创作中的“光”意象及其意蕴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相关综述 |
(二)选题意义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光”的概念界定 |
1.感官层面上“光”的界定 |
2.超感官层面上“光”的界定 |
(二)“意象”的概念界定 |
(三)“意蕴”的概念界定 |
二、文学创作中“光”的意象呈现 |
(一)自然意象群 |
1.天体意象群 |
2.大地意象群 |
(二)社会意象群 |
1.物质·社会之光 |
2.人性·精神之“光” |
(三)超验意象群 |
1.神话传说中“光”的呈现 |
2.宗教系统中“光”的呈现 |
3.哲学范畴中“光”的呈现 |
三、文学创作中“光”意象的物性特征与文化潜质 |
(一)“光“意象的物性特征 |
1.感官上的温暖明亮 |
2.色彩上的诗学 |
(二)“光”意象的文化氛围 |
1.神话传说的描摹 |
2.宗教文化的影响 |
(三)“光”意象的哲人情怀 |
1.哲人的思想萌发与“光” |
2.哲人的审美判断与“光” |
四、文学创作中“光”意象的意蕴生成及其审美表现 |
(一)“光”意象的意蕴生成 |
1.万物发展的本原 |
2.生命意识的觉醒 |
3.苦难的抚慰与救赎 |
4.精神的启蒙与洗礼 |
(二)“光”意象的审美表现 |
1.“光”意象之“真” |
2.“光”意象之“善” |
3.“光”意象之“美” |
(三)“光”意象的层次内涵 |
1.“光”意象的形式层 |
2.“光”意象的意味层 |
3.“光”意象的意境层 |
五、文学创作中“光”意象的意蕴延展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光”意象的哲理层意蕴 |
1.“光”意象激发了生命意识 |
2.“光”意象浸蕴了探索意识 |
3.“光”意象反映了文化性格 |
(二)“光”意象信仰层意蕴 |
1.“光”意象呈示了宗教对神性的向往 |
2.“光”意象体现了文化中的物我亲和性 |
3.“光”意象强化了信仰的心理认同性 |
(三)“光”意象在文学创作的地位与作用 |
1.“光”意象丰富了文学创作的表情层次 |
2.“光”意象活跃了文学创作的意象系统 |
3.“光”意象影响了整个文学创作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对光本质认识不断深入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物学概念转变的教学设计研究 ——以“光合作用”概念为例[D]. 杨玉.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基于“非常规”物理实验促进初中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实践研究[D]. 王艳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观研究[D]. 罗艺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互生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D]. 钱晨. 扬州大学, 2021(09)
- [5]爱旭科技借壳上市绩效分析[D]. 袁皓洁.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6]光伏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以A公司为例[D]. 王靖.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7]关联成像系统像质提升的关键问题研究[D]. 杨东玥.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8]基于大概念的高中生物学情境教学评价研究[D]. 张永. 合肥师范学院, 2021(09)
- [9]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20(03)
- [10]文学创作中的“光”意象及其意蕴探究[D]. 郭璐璐.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