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它不辜负1997年的美丽

我希望它不辜负1997年的美丽

一、但愿不辜负1997年的美好(论文文献综述)

张荣超[1](2009)在《张荣超日记1992-2009》文中研究指明1992年5月23日,晴天今天乡里布置工作,要求全乡要完成300吨油菜籽订购任务,全乡7000户种油菜,凡是春订合同上有油菜任务的,按每亩200斤交售,完不成订购任务的,每斤油菜籽罚5毛钱。县、乡考虑到农户食用

马瑞洁[2](2020)在《陈元龙及《爱日堂诗集》研究》文中提出陈元龙是清代浙江海宁地区着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学者,出生于清代名门望族之一的海宁陈氏家族,他一生着述颇丰,编写了类书《格致镜原》,总集《历代赋汇》,着有《爱日堂诗集》二十八卷,共收录诗歌作品两千余首。本文将对陈元龙的家世、生平、着述、交游等方面进行梳理,以《爱日堂诗集》为基础,分析研究其诗歌的内容题材、诗学思想以及艺术风格,概括陈元龙在清代的影响与地位。本文以陈元龙及其《爱日堂诗集》为研究对象,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包括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重点与难点、研究方法四个部分,对陈元龙及其诗歌的研究意义与研究价值进行了综述,通过材料的整理,论述了关于陈元龙的研究现状,发现目前人们对陈元龙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其书法、类书《格致镜原》、总集《历代赋汇》的研究,而对于陈元龙的生平与诗歌还缺乏详细的研究。研究难点主要在于陈元龙的《爱日堂诗集》尚无点校版发行,并且陈元龙的交游详情与诗歌方面可供考证的文献极少,这些就增加了研究难度。陈元龙的家世、生平与着述部分,笔者通过整理陈元龙的传记、族谱以及其他史料文献,并且通过对陈元龙颇有影响力的人物,例如:陈元龙的祖辈、父辈、平辈以及子侄等相关人物的研究,反映其家族对陈元龙的影响。生平方面通过对陈元龙的传记、族谱以及墓志铭的研究,对其生平进行梳理研究。着述方面介绍了陈元龙编纂的类书、总集与其诗集《爱日堂诗集》。陈元龙的交游部分,笔者从与陈元龙的传记、诗歌内容、诗集序言、诗歌序文等方面着手,以与其有过诗歌唱和的诗人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陈元龙的交游状况,以及交游对其产生的影响。陈元龙诗歌题材部分,笔者通过对《爱日堂诗集》所收录的诗歌进行整理分类,将陈元龙的诗歌分为咏物题画诗、写景纪游诗、酬唱赠答诗、应制扈从诗、纪事述怀诗以及其他题材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陈元龙的诗学思想与诗歌的艺术风格部分,通过对陈氏家族中着名学者的诗学思想进行研究,结合陈元龙的诗歌内容,分析得出陈元龙诗歌中以宗杜为主、温柔敦厚的诗学思想,并从其诗歌的语言特征、风格特点、写作手法、写作方式四个方面研究其诗歌的艺术风格。陈元龙及其诗歌的价值与影响部分,从陈元龙的着述与政绩两方面着手,分析了陈元龙诗歌的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并总结了陈元龙对后世的影响。结语部分在正文的基础上总结了陈元龙的成就,并阐述了陈元龙及其诗歌研究的重要意义。

带兄[3](2011)在《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指出蒙古族文学以族属为前提条件,在作家的生长地域、作品语言和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文化生活等因素的作用下,呈现出多层次结构。蒙古族汉语创作,紧随母语创作,是蒙古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汉语小说进入当代以后迅速发展,形成了以蒙古族聚居区为主体的作家队伍,省市作家协会以上作家已有54位;作品收获丰厚,已出版82部长篇小说,发表、出版近800篇中短篇小说。整体关注汉语小说创作,准确定位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进行深入研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选取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弥补该领域系统考察的缺失。论文以搜集、整理有关作家和作品详尽资料为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考察蒙古族汉语小说创作在不同历史区间内,作家队伍构成和作品题材的变迁,并进一步探讨其创作特点。蒙古族汉语小说家虽然多生长在蒙古族聚居区,但其双重边缘化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独特的创作追求。论文从草原、黄金家族史和宗教文化三个向度,探究了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的创作诉求。汉语小说家情系草原,玛拉沁夫、扎拉嘎胡等作家笔下充满革命情感的草原生活,展现蒙古族的命运变迁的同时,力图表达民族性的内容;哈斯乌拉和白雪林,挖掘了蒙古民族人民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的美好性格;在千夫长和海勒根那那里,草原是蒙古族的精神家园,也是净化人们灵魂的精神园地。历史题材小说集中书写着蒙古族黄金家族历史,他们以饱满的民族情感,分别塑造了具有蒙古民族历史意味的人物形象,并揭示历史背后的民族精神内涵。蒙古族汉语小说家在思考民族和人类的生存问题时,纷纷转向民族的宗教文化。海德才、察森敖拉、孙书林等作家,从人性的高度出发,力图揭开宗教神秘的面纱,还原其本来面目,而郭雪波发掘了深藏宗教背后的大爱精神。

张悦[4](2020)在《唐人选唐诗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诗作为“一代之文学”,是唐代文学繁盛的最突出代表。唐朝建国至五代,不过三百年间,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诗歌作品。山水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各成气候,五言、七言齐头并进,古体诗向近体诗过渡,诗风逐渐摆脱浮靡而追求风骨与雅正,唐诗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向世界展示了其盛世帝国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底蕴。唐人对于自身所处时代是满足而骄傲的,对于当时的文学发展也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尤其在诗歌方面,唐人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编选同时代人的诗歌集子。这种现象到了元代被称作“唐人选唐诗”。唐人选唐诗在当时的数量应该是很多的,迄今我们可以考察到的就有一百几十种。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所涉猎唐五代的唐诗选本就有三十九种之多,但很多都已经散佚了,难以得见全貌。据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整理辑校,现存唐人选唐诗共十七种。长久以来,在唐诗研究的领域中,唐人选唐诗作为一个整体或是出现在唐代的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诗选现象,并没有成为研究者们青睐的对象,他们更喜欢从唐以后的诗话和笔记中去寻找线索。自唐以降,历代都不乏唐诗选本,宋、元、明、清都在不同程度上宗唐和崇唐,与之相适应的,各个时期都出现了数目可观的唐诗选本,体现了各自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与倾向。而唐代人自己编选的唐诗集子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可贵。唐人选唐诗不仅展现了盛世大唐的文学自觉和文化自信,更体现了唐代诗歌审美趣味与诗歌特点,更可以观测出唐人诗歌风尚的动态流变。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唐人选唐诗的溯源和述评,从最早的有关唐人选唐诗的资料入手,追溯唐代唐诗选本的源流与各个选本在唐代的发展和研究。从宏观上梳理选本自唐代出现以来,经过宋、元、明、清、民国以及近现代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和贡献,以及存在的研究不足之处。通过对清代以来唐人选唐诗研究现状的分析、整理和评述,更加精准地掌握唐人选唐诗的研究现状以及薄弱部分,从而更好地指导接下来的研究。第二部分通过几种重要的唐代唐诗选本梳理唐代诗歌风尚的动态流变,探讨唐诗内部发展演变过程。第三部分研究受关注相对较少的新增的三种唐人选唐诗,201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是傅璇琮、陈尚君和徐俊先生等在既往编纂的基础上,加以增补、覆校增订而出版的。其中新增三种唐诗选本即《元和三舍人集》、《窦氏联珠集》和《瑶池新咏集》研究相对较少,并且有值得深入探究的空间。第四部分通过对几种收录女诗人诗歌的唐诗选本的分析,探究唐人选唐诗收录女诗人诗歌的原因及意义。第五部分通过对诗僧这一特殊群体的诗歌收录情况以及唐代文人与诗僧的交往酬和情况进行阐释和分析,探讨唐人选唐诗中收录僧诗的积极意义。第六部分是诗人个案分析。通过对几位唐代着名诗人在唐人选唐诗诸本中的收录情况进行统计,并以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和仕宦经历相结合进行考察分析,还原诗人的诗歌作品在唐代被接受的真实情况,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张九龄和孟浩然等。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首先,第一次对二十一世纪以来唐人选唐诗的研究进行全面的评述,总结已有取得的成就,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其次,对于前人较少涉猎的女诗人群体及诗僧群体的观照和研究。分别列两章内容进行论述和分析,探寻女诗人和诗僧这两类特殊群体在唐代唐诗选本出现的原因和价值意义,既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也体现了唐人多元的、包容的、开放的、雅正的思想文化审美趣味。

沉钟[5](2001)在《第一种危险——张金柱案件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本期我们编发沉钟的长篇报告文学《第一种危险》。主题事件是个事过四年的旧闻。主人公是已被枪决了近三年的恶性交通肇事犯、前郑州市开发区公安分局政委张金柱。事件在当时曾激起全民愤怒的浪潮,人物曾被媒体评为当年"中国十大恶人之首"。时过数年,此事此人已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淡漠。我们旧事重提,一不想制造"内幕揭秘"、"呼冤喊屈"类的新闻噱头,二不愿臆想对手,刻意营造可供炒作的热闹。我们唯想冷静地提出一个严肃的命题:"国家法律的庄严该怎样去维护;全民族共同致力于的法制建设靠什么去发展。"也许引这桩旧案去探讨这个命题不是最合适的选择,毕竟张金柱是一桩令人发指的恶性肇事案的制造者,是一个罪责难逃,不可饶恕的罪犯。而且,如若深究张金柱犯罪的心理根源,恐怕也不乏那种长期形成的老大心态,对他人颐指气使,轻视甚而漠视的习惯性潜意识,这都可能是导致他肇事的必然因素。因此,他必得承担他应负的全部罪责。然而,犯了多大的罪就该量多大的刑,这是法律的基本常识,也是司法公正的最基本的内容。我们常说"以法律为准绳","准绳"的意义在于它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一条行为规范的标准和超越规范后惩戒的尺度。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具有以这条"准绳"衡量自身的权力。这种权力应得到最充分的尊重。而绝不该因种种"准绳"以外的诸如个人品行、职业身份、社会影响、大众舆论等等因素而使其变形走样。新闻媒体所具备的舆论监督职能无疑是必要的,然前提必须是新闻的公正。新闻的公正是报道事实、反映真相。但事实和真相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容易获得。特别是一些错综复杂的案子,社会舆论站在事件的外围,仅仅是局外人,它不能对案件起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媒体权力的增强,舆论对案件的介入程度越来越大,这种介入有时候会影响司法的公正,众怒掩盖了事实,法律的地位往往在这种模糊事实的舆论炒作中摇摇晃晃,失去尊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活在一个失去基本法律尊严的社会中,都潜伏着极大的危险。"十年动乱"的惨痛教训,我们每一刻都不该忘记。建设完备的法制体系,关乎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也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因而,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司法公正,推动法制建设,我们人人有责。鉴于此,我们编发此稿。或许,它能给我们带来某些启迪。

李梦琦[6](2018)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传播与接受》文中提出作为苏词经典,《水调歌头》一经问世,便创造了传播热潮,不仅催生大量模仿之作,还受到诸多批评型专家的关注。因与中秋思乡思亲的文化传统相契合,自宋以来,此词便成为中秋词之“绝唱”,艺术技巧、审美价值颇受称赞。南宋鲖阳居士赋予此词“忠爱”之思,明人多沿袭此观点,清代此说几近为公论,这种“误解”堪称“片面的深刻”,却大大提升此词地位。清人对词体进行“体制内”的深入研究,首次关注此词句法、韵律变化,多肯定苏轼新创。民国时期学者勇于批判前人错误观点,敢于提出新见解,推动此词研究更上一层。《水调歌头》历来还被各种选本收录,体现出“选家之意”,推动了其在消费型读者之间的传播。此词不局限于词体本身,更“跨体”传播,对诗歌、小说、戏曲等文体创作产生影响。音乐、书法、篆刻、楹联等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使《水调歌头》跨出“文本”范围,收获更大范围的读者群。《水调歌头》还在韩国、日本以及西方国家“跨国”传播,在新“文化语境”中获得新生命。总之,《水调歌头》流传至今,是作家、作品、读者三方互动的结果,其经典地位并非一蹴而就,其价值历代“层累”增加。整个传播过程,又受社会背景、文艺风尚、文学理念、评判准则等因素影响,体现出不同时代社会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

黄风[7](2010)在《静乐阳光》文中认为引子永远的镜头之一:1922年。盛夏。静乐大山里。清末秀才李肇基带领工人伐木,斧斫声回荡山林。之后,他又把自家的5垧地当掉,将当下的1000块大洋,全部用于修建学校。在村里

杨晓笛[8](2013)在《约瑟夫·布罗茨基诗歌意象隐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约瑟夫·亚历山德罗维奇·布罗茨基(Иосиф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Бродский)(1940-1996),俄裔美籍诗人,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切斯拉夫·米沃什认为,“像布罗茨基这样一位诗人的出现,在20世纪是没有任何先兆的”。而库兹明斯基则指出:“如今布罗茨基是俄罗斯诗人中唯一一位,众多同行或心悦诚服,或不得已称其为‘天才’的诗人。”在俄罗斯当代文学进程中,约瑟夫·布罗茨基的诗歌创作以其神秘的内容和深邃的主旨而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多以哲理思辨见长,以隐喻的思维方式阐释生命存在的本质,并持之以恒地关注时间对人的影响。可以说,在多种流派纷繁错杂的当代诗坛,约瑟夫·布罗茨基用隐喻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世界。本论文借助隐喻理论中起关键作用的隐喻思维,对贯穿布罗茨基诗歌创作始终的三大核心意象——古希腊罗马、圣经和花园意象的隐喻主旨进行研究,并试图以这一隐喻主旨来解答诗人提出的创作命题——时间对人的影响。总体而言,在古希腊罗马意象的隐喻中,我们看到了时间流逝中人类记忆的缺失、爱情的毁灭以及最终生命的虚无;圣经意象隐喻中,抒情主人公灵魂所经受的考验与肉体遭遇的苦难,都走向了虚无;而花园意象的隐喻中,诗人更是解构了这一文学传统中的“伊甸园和天堂”,以“花园”阐释了人类梦想的虚幻、生命的禁锢、心灵的死亡,以及未来的毁灭——全然的虚无。显然,诗人笔下,时间对人的影响是负面的,可怕的,“虚无”成为最终的印迹——这直接体现了对巴洛克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而言最为核心的哲学主题——现实的伪装及虚构感。但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时间的作用是强大的,诗人却也并未一味消极接受这一影响,他始终积极地寻找力量来抵抗这一虚无,恢复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于是,在古希腊罗马意象中,他寻到了亲情、语言、文学(诗歌),以及某种“看不见的东西”作为精神支撑;圣经意象中,他时刻不忘“圣诞之星(及其类似物)”的照耀,甚至使个体的努力等同于“礼物”与“星星”,并将家庭的温馨与和睦(亲情)作为灵魂与肉体在尘世虚无的最终拯救;花园意象中,他笔下的抒情主人公果断放弃了虚幻的梦想,并在自由流动的水以及文学中,看到了生命真正的意义所在。与此同时,他还指出了导致人类存在虚无的原因之一——政权体制的弊端与政治力量的强行干涉。而对于人类的未来,他则给出了全然悲观的结论——当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品中宣扬用“爱,美和苦难”来拯救世界时,布罗茨基却认为,“世界,大约是不堪拯救了。”他唯一寄有希望的,只是生命个体——“单个的人,总是能被拯救的。”可以说,布罗茨基在自己的诗歌中,以隐喻的方式阐释了对存在主义哲学而言最为核心的命题——“人的存在”。本论文共分为七部分。前言简述论文研究对象和选题意义,综述俄罗斯国内外对诗人布罗茨基的研究,并指出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对西方、俄罗斯与中国隐喻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梳理,指出隐喻思维在其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并阐明意象及隐喻与意象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章分析布罗茨基诗歌中的古希腊罗马意象隐喻,指出其隐喻主旨为记忆的缺失,爱情的毁灭与生命的虚无。第三章分析布罗茨基诗歌中的圣经意象隐喻,指出其隐喻主旨为灵魂的考验和肉体的苦难。第四章分析布罗茨基诗歌中的花园意象隐喻,指出其隐喻主旨为梦想的虚幻,生命的禁锢,心灵的死亡与未来的毁灭。结论部分则简要总结全文,分析布罗茨基诗歌隐喻的特点,并指出约瑟夫·布罗茨基诗歌隐喻研究的现实意义及研究前景。最后是本论文的参考文献。本论文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论文完成对布罗茨基诗歌的隐喻研究,以隐喻思维为主导,从贯穿诗人创作整体的三大核心意象——古希腊罗马意象、圣经意象与花园意象入手来研究诗人诗歌的隐喻涵义,并以隐喻特点为意义旨归;其次,隐喻研究具有对作家的艺术思维统领性描述的特点,可谓立意深远,视野宏阔,而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紧密结合亦可避免以偏概全的片面性;再次,这一研究方式不仅对于布罗茨基的诗歌研究是可行的,对我们解读其他诗人的诗歌作品同样不无借鉴意义。本论文总体上采用文本分析法,借用隐喻理论中作为认知工具的隐喻思维对贯穿布罗茨基诗歌创作整体的古希腊罗马意象、圣经意象与花园意象进行研究,分析诗人诗歌的隐喻涵义,并透过隐喻义来挖掘诗人艺术世界的特点。论文还借鉴了神话原型批评及主题分析法。本文创新之处:首先,论文论证了以“隐喻思维”为手段研究布罗茨基诗歌创作的合理性;其次,论文揭示了布罗茨基诗歌隐喻涵义的主导思想;再次,论文完成对布罗茨基诗歌隐喻涵义的详细分析,揭开了诗人创作的神秘面纱,为读者深入解读布罗茨基及其他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肖明[9](2006)在《当代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文中研究说明迄今为止,人类依然面临着什么是美好生活,什么是理想国家等问题。这不仅是道德哲学,同时也是政治哲学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自由主义作为一套国家学说,其核心是关于个人、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论,同样离不开对根本道德问题的探讨。而自由主义理论之所以具有现代性内涵,在于自由主义在道德哲学最根本的问题上提出了与以往的政治学说完全不同的答案。自由主义认为“什么是美好生活”属于个人的理性选择,国家本质上是以个人权利或利益为出发点的政治制度,它并不是最高的善业,所以不具备道德教化的职能,更不能提供“什么是美好生活”的答案。立宪政治是自由主义的政治建构理论。自由主义宪政的核心理念是限制国家权力以保护个人的自由和利益。所以自由主义宪政将积极目标与消极目标结合在一起,使得宪政只是消极的抑恶而非扬善。宪政在两个目标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选择任意一方都可能会弱化另一方,从而背离宪政的初衷,陷入困境之中。自由主义的宪政实践依赖于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对于自由主义宪政所存在的困境,当代新自由主义作出了回应,而社群主义则从反对的立场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政治方案。本文认为,宪政在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自由与权威、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上由两难导致困境,并最终背离自由主义宪政的初衷,最大的原因在于传统自由主义赖以建立的功利主义伦理基础。本文认为,自由主义宪政必须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道德哲学基础之上,正像历史不可能回到亚里斯多德时代一样,自由主义也不可能回到德性伦理政治。因此,宪政伦理应该是规范性伦理,而非德性伦理;是诉诸于底线规范的伦理,而非至善要求的伦理;它强调道德原则的普遍性,而非特殊的学说。对公共生活来说,宪政伦理提供最基本的道德共识,呼吁最起码的社会道德义务;对个人生活来说,宪政伦理以制度保障个人的权利与自由。自由主义宪政终究是政治领域的公共生活,因此,构筑广泛的政治共识,以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同样有着必要性。宪政共识是自由主义宪政得以扎根的社会基础,它以政治原则为内涵,以正义价值为取向,以底线为目标,寻求多元价值的“共识”与认可,是一切妥协与具体政治争议的规范基础。

霍贺[10](2014)在《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胡秋原是一位具有相当影响和极具研究价值的人物。他少年时期受新文化运动自由、民主和科学价值观的影响,奠定了思想上的自由主义底色。进而钟情于五四后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和其他激进革命学说,视其为救国救民之道,并一度投身于革命风潮之中。但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由理念的痴迷,又让他在民族危机日益严峻、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现实面前,陷入迷惘与困顿。为此,作为文化人的他,从文艺和史学理论方面的路径入手,对自己思想上的迷惘作一厘清。他首先参与“文艺自由论辩”,成为“人道主义文艺观”的主要提倡者;继而以《读书杂志》为阵地,组织开展了在民国思想史、学术史上颇具影响的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抗战爆发后又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在此期间,他从比较中西文化的视角探索抗战建国之道,提出了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走中国自己发展道路的主张。因他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权抱有深刻的疑虑和不信任,1949年离开大陆去了台湾,此后多年致力于文化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但仍不忘情政治,并以其特有的家国情怀对中国的发展进行不懈的思索,也是台湾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大陆改革开放后,他也是最早来大陆探访的文化名人之一。可以说,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上,胡秋原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理应据有其一席之地。然而,尽管他在思想文化界颇为活跃,也有一定影响,但却是个不得志的“失败者”。他毕生对“超越之路”理想的求索,希望调和两个极端、谋求“中间道路”的愿景,一直处在不断碰壁之中。不过,也正因为这样,胡秋原的命运和遭遇,实际上也成为中国历史上那个时代很多像他那样抱此理想的一代知识人命运的写照。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像胡秋原这样立场暖昧不明的“中间人士”,一个政治上的失意人和失败者,以往学界关注和研究都相当薄弱,对他们历史所起的作用和价值也缺少公正客观的评说,笔者主要为弥补此缺陷而作。对胡秋原及其思想的研究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考察的基本视角。本文对胡秋原思想的研究,以系统梳理其思想形成和发展演进的脉络为基线展开,重点考察他从“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演变过程,展现其对中国出路的思考和探索。他的历史哲学或探索中国出路的哲学视角:大体以1932年出版的《唯物史观艺术论》、1935年自立思想后撰写的《历史哲学概论》、1953年完成的《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为标志;经历了“先超越期”、“超越前期”、“超越后期”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文化史观”和“理论历史学和超越前进论”三种观念形态,其思想演进轨迹由折衷调和,逐渐转向“自立体系”。在“先超越期”,受新文化运动洗礼的胡秋原,崇尚自由民主,不满现状,与当时大多数具有挽救民族危亡情怀的热血青年一样,对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创的社会主义充满憧憬,被传播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吸引,成为社会主义的追随者,进而投身革命运动的洪流,以期实现救国理想。然而,大革命的种种挫折,让胡秋原对其一度追随的“主义”产生怀疑,他开始独立思考中国社会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并不冲突,试图对当时被认为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思潮——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进行折衷调和,提出了“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相结合,以求重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他以“自由人”相标榜,指出“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引发了“文艺自由论辩”。在“中国社会史论战”中,他企图修正唯物史观,提出了从秦至清的中国是“专制主义”社会的观点。在“超越前期”,胡秋原的研究兴趣由文艺史转向社会史。1934—1937年间,通过对欧美和苏俄的四年考察,他认为无论是西方对外侵略的帝国主义,还是苏俄的武力革命和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模式,都不是中国立国的前途。基于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立场,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并自立文化史观,以构建其历史哲学。他从文化层面探索新中国建设的理论依据,痛感百年来的传统派、西化派、俄化派在立国问题上的各执一端,提出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既不是“旧文明的复活”,也不是“全盘西化或苏维埃的文明”,而是“由中国创造,为中国进步,表现中国特点的现代文明”。中国应当建立的是独立自由、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的现代宪政国家。抗战胜利后,针对当时知识分子堕入现实主义的倾向,胡秋原认为急需一种精神革命加以纠正,这也促使他在思想上再次转向。在综合前两期思想的基础上,他对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进行修正,构建“超越后期”的历史哲学,他称之为“普遍的历史哲学或理论历史学”。至此,胡秋原的思想基本成熟和定型。此后他又将该理论应用于考察中外历史,分析历史因革损益和兴衰成败,探求国家与社会出路,进而得出所谓文化上的“超越前进论”,即中国需要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而前进,这是他学术思想的归宿。胡秋原的历史哲学与文化思想,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但他立足民族文化,会通中西,发扬自尊精神,探索建设民主宪政国家的努力,则是后人应当重视的。

二、但愿不辜负1997年的美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但愿不辜负1997年的美好(论文提纲范文)

(2)陈元龙及《爱日堂诗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陈元龙的家世、生平与着述
    第一节 陈元龙家世
        一、曾祖父陈与相
        二、伯祖父陈祖苞
        三、伯陈之遴、陈之问父陈之暗
        四、堂兄陈诜、陈訏
        五、母陆氏、妻宋氏
        六、子侄陈邦直、陈邦彦、陈世倌
    第二节 陈元龙生平
        一、初入朝堂时期(1678—1711)
        二、广西任职时期(1711—1718)
        三、在京任职时期(1718—1733)
        四、回乡修养时期(1733—1736)
    第三节 陈元龙的着述
        一、《格致镜原》
        二、《历代赋汇》
        三、《爱日堂诗集》
第二章 陈元龙的交游
    第一节 陈元龙与查慎行的交游
    第二节 陈元龙与查嗣瑮的交游
    第三节 陈元龙与励廷仪的交游
    第四节 陈元龙与黄之隽的交游
第三章 陈元龙的诗歌内容
    第一节 咏物题画诗
        一、咏物诗
        二、题画诗
    第二节 写景纪游诗
        一、写景诗
        二、纪游诗
    第三节 酬唱赠答诗
        一、送别诗
        二、赠答诗
        三、留别诗
    第四节 应制扈从诗
        一、应制诗
        二、扈从诗
    第五节 纪事述怀诗
        一、纪事诗
        二、述怀诗
    第六节 其他诗歌
        一、游仙诗
        二、祝寿诗
        三、悼念诗
第四章 陈元龙的诗学思想与艺术特色
    第一节 陈元龙的诗学思想
        一、以宗杜为主
        二、温柔敦厚
    第二节 陈元龙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平淡质朴的语言特征
        二、清淡俊逸的风格特点
        三、豪放飘逸的写作风格
        四、以典入诗的写作手法
第五章 陈元龙及其诗歌的价值与影响
    第一节 陈元龙诗歌的文学价值
    第二节 陈元龙诗歌的史料价值
    第三节 陈元龙的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一章 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创作概况
    一 作家队伍构成
    二 汉语小说创作概况
    三 艰难前行的汉语小说创作
第二章 情系草原
    一 草原书写策略
    二 真情草原
    三 寻觅草原
第三章 黄金家族情结
    一 成吉思汗及其后裔的完美形象
    二 闪耀人性光芒的草原帝王
    三 别样的蒙古帝国历史
第四章 回归宗教
    一 行走在僧俗两界之间
    二 大爱有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家简介
附录二: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初刊篇目索引
附录三: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评论文章(专着)目录索引

(4)唐人选唐诗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唐人选唐诗研究述评
    第一节 唐代唐诗选本的陆续出现
    第二节 宋代笔记与诗话中的唐代唐诗选本
    第三节 元代文人与唐代唐诗选本
    第四节 明代“唐人选唐诗”研究
    第五节 清代至1949年间的“唐人选唐诗”研究评述
    第六节 1949年至2000年的“唐人选唐诗”研究评述
    第七节 新世纪以来“唐人选唐诗”研究评述
第二章 唐人选唐诗诸本与唐诗的发展
    第一节 唐人选唐诗的发展历程
        一、特殊阅读对象:初唐《翰林学士集》与中唐《御览诗》
        二、“声律风骨始备”之盛唐气象——殷璠《河岳英灵集》
        三、同是天涯沦落人,同类相感——元结《箧中集》
        四、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诗特色
        五、沧海遗珠——唐写本《唐人选唐诗》的重要价值
        六、慧眼识老杜,广选唐英才——韦庄《又玄集》
    第二节 “雅正”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题材广泛,众体皆备
第三章 新增三种唐人选唐诗
    第一节 《元和三舍人集》
        一、同题而作,超群异彩——令狐楚出色的边塞诗
        二、文人团体酬唱合集的现象叙述与意义评定
    第二节 褚藏言《窦氏联珠集》
    第三节 蔡省风《瑶池新咏集》
第四章 唐人选唐诗中的女诗人诗歌
    第一节 收录女诗人诗歌的唐代唐诗选本
    第二节 不同阶层的女诗人
        一、帝王和女官
        二、女道士
        三、文士之妻妾
        四、倡伎
        五、女郎
        六、其他女性
    第三节 女诗人的诗歌题材
        一、交友酬赠诗
        二、闺情诗
        三、应制宴和诗
        四、写景咏物诗
        五、寓言诗
        六、边塞诗
        七、感兴诗
    第四节 女性诗人入选唐人选唐诗的意义与价值
        一、女性地位的提升与女性文化圈的形成
        二、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对女性参与文学活动的接受和肯定
第五章 唐人选唐诗中的僧诗
    第一节 僧诗的出现与繁荣
        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僧诗的产生
        二、僧诗繁荣的原因
    第二节 僧诗的题材与风格特色
        一、僧诗的题材
        二、僧诗的风格特色
    第三节 唐代文人与诗僧的交往及士僧酬赠诗
        一、唐代文人与佛教
        二、唐代文人与僧侣的交往
        三、唐人选唐诗中的士僧酬赠诗
    第四节 僧诗的繁盛在唐人选唐诗中的重要意义
        一、僧诗在中晚唐唐人选唐诗中繁盛的原因
        二、僧诗在诗歌发展中的贡献及意义
第六章 唐人选唐诗与诗人个案研究
    第一节 唐人选唐诗对李、杜、白诗歌的品评
        一、壮美飘逸,“嚷出来”的诗歌代表——李白
        二、仕途偃蹇,沉郁顿挫的“未来的开始”——杜甫
        三、《又玄集》与《才调集》对白居易的诗歌品评
    第二节 唐人选唐诗对张九龄的诗歌接受研究
        一、“九龄文雅”
        二、张九龄未入辛文房《唐才子传》
        三、唐人选唐诗对张九龄的诗歌收录及品评
    第三节 唐人选唐诗对孟浩然的诗歌接受
        一、“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二、纵情山水
        三、唐人选唐诗对孟浩然的诗歌收录及品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水调歌头》在宋元明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评论及选本收录情况
    第二节 创作模访
第二章 《水调歌头》在清代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评论及选本收录情况
    第二节 创作模仿
第三章 《水调歌头》在民国时期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评论及选本收录情况
    第二节 创作模仿
第四章 《水调歌头》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水调歌头》在韩国、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第二节 《水调歌头》在西方国家的传播与接受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约瑟夫·布罗茨基诗歌意象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约瑟夫·布罗茨基诗歌研究述评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隐喻理论研究
    第一节 西方隐喻研究
    第二节 俄罗斯隐喻研究
    第三节 中国隐喻研究
    第四节 隐喻与意象
        一、隐喻思维
        二、意象
        三、隐喻与意象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古希腊罗马意象隐喻
    第一节 记忆:缺失
    第二节 爱情:毁灭
    第三节 生命:虚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圣经意象隐喻
    第一节 灵魂:考验
    第二节 肉体:苦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花园意象隐喻
    第一节 梦想:虚幻
    第二节 生命:禁锢
    第三节 心灵:死亡
    第四节 未来:毁灭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9)当代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以及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构思与基本内容
第一章 自由主义理论与立宪政治的演变
    引言
    第一节 权利自由主义与最低限度的国家
        一、霍布斯:自然状态与“利维坦”
        (一) 霍布斯的国家学说
        (二) 霍布斯之理论的宪政意义
        (三) 霍布斯与斯宾诺莎“自由”学说之异同
        二、洛克:拒斥“无政府”与“利维坦”
        (一) 国家学说的逻辑起点:自然权利
        (二) 自然权利的两难选择:无政府还是利维坦
        (三) 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建构——大多数人的同意
        三、孟德斯鸠——现代宪政体制的奠基者
        (一) 法治思想
        (二) 三权分立与机制
        (三) 孟德斯鸿与卢梭的分歧
        四、美国立宪政治的实践
        五、小结: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宪政观
    第二节 功利自由主义与工具性国家
        一、政治建构论中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分野
        (一) 个人至上:自由主义的宪政理论
        (二) 整体至上:国家主义的建构理论
        二、道德哲学中“义务论”与“目的论”的分野
        (一) 康德:正义优先于善
        (二) 边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三、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结合
        (一) 功利主义与“工具性国家”
        (二) 功利主义与代议制政府
        四、小结: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宪政观
        (一) 功利主义与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的终结
        (二) 功利主义哲学潜藏的危险
    第三节 社会自由主义与福利国家
        一、福利国家的宪政理论背景:社会自由主义
        (一) 调和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
        (二) 倡导积极的自由观念
        (三) 国家干预与凯恩斯主义
        二、福利国家的兴起及其宪政危机
        (一) 福利国家的制度模式
        (二) 福利国家的宪政实践
        (三) 福利国家的宪政危机:国家干预社会的度
        三、对福利国家的反思
    本章小结
        一、多元主义宪政制度的设计理念
        二、自由主义宪政的两难
        三、自由主义宪政是抑恶而非扬善的政治方案
第二章 宪政困境之一:个人主义国家观的两难
    第一节 授权与限权:宪政国家的困境
        一、自由主义宪政的价值立场
        (一) 个人主义的社会观
        (二) 个人主义的国家观
        (三) 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
        二、宪政设计:抑“恶”而非扬善
        (一) 主权来源:公民而非人民
        (二) 权力分立:以恶制恶
        (三) 抑恶措施:由契约到宪法
        三、宪政的困境:以国家之“恶”促个人之“善”
        (一) 消极国家观:作为必要的“恶”
        (二) 宪政困境:授权还是限权
    第二节 代议民主制度的困境
        一、现代民主制度的思想来源
        (一) 古典民主主义
        (二) 古典共和主义
        二、代议制民主理论
        (一) 功利主义的哲学基础
        (二) 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
        (三) 间接民主的制度设计
        三、代议制民主的困境
        (一) 制度背离“民主”
        (二) 自由反对平等
        (三) 利益操纵政治
        四、代议制民主的衰落
    第三节 行政集权与宪政困境
        一、体制变迁:从代议民主走向行政集权
        二、困境之一:限权导致宪政僵局
        三、困境之二:放权导致宪政独裁
        (一) 行政集权与“合法性危机”
        (二) 警惕“利维坦”复活
第三章 宪政困境之二:多元主义价值观的两难
    第一节 个人自由与价值多元论
        一、宗教宽容与自由观念的起源
        二、自由与奴役的困境
        三、两种自由的冲突
        (一)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二) 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
        四、消极自由的宪政理念
        (一) 划分“权利”与“权力”的界限
        (二) 价值“多元论”与国家中立
    第二节 国家中立与个人之善的困境
        一、自由主义的国家观及其道德中立
        二、国家道德中立的宪政理念
        (一) 对什么保持中立
        (二) 怎样保持中立
        三、国家中立面临的宪政困境
        (一) 国家是否有权维系善良风俗
        (二) 国家是否有权维护社会公正
    第三节 价值多元与良好秩序的困境
        一、价值多元论与一元论的分歧
        二、价值冲突与宪政的两难困境
        (一) 案例:弗吉尼亚诉布莱克案
        (二) 言论表达的自由与免于恐惧的自由
        (三) 自由主义宪政的两难
        三、公民不服从与宪政的秩序危机
        (一) 公民不服从的道德理念
        (二) 道德主观主义与普遍道德共识的悖论
第四章 宪政困境与当代伦理学的回应
    第一节 契约正义理论的宪政之维
        一、扬弃宪政思维: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一) 传统契约论中的宪政思维
        (二) 宪政正义之敌:功利主义批判
        二、重建宪政价值:作为“社会基本结构”之基础的“公平正义”
        (一) “首要美德”:社会制度的价值预设
        (二) “无知之幕”:正义观念的形成
        (三) “词典式序列”:社会正义原则的安排
        (四) “四个阶段”:正义原则的现实推进
        三、回应宪政困境
    第二节 自由主义内部的分歧
        一、极端自由主义与“最小国家”的宪政构思
        二、平等的自由主义与“普遍的权利理论”
        三、评论
    第三节 来自社群主义的挑战
        一、社群主义者对罗尔斯的批评
        二、伦理分歧:选择正义还是“德性
        (一) 正义还是德性
        (二) 现代“德性伦理”的主要观点
        三、政治分歧:个人主义还是共同体主义
        (一) 社群主义取代个人主义
        (二) 公益政治替代权利政治
        (三) 公共利益高于个人权利
        四、争论引发的思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由主义宪政伦理与共识的重建
    第一节 立宪政治与伦理重建
        一、宪政伦理的道德原则
        (一) 现代社会背景:多神竞争的世界
        (二) 道德原则的普遍性
        (三) 在多元化背景下如何形成道德原则
        二、宪政伦理的内容
        (一) 宪政伦理的内容:正义而非德性
        (二) 宪政伦理的目标:底线的而非终极的
        三、宪政伦理与“美好生活”
        (一) 道德义务与“公共生活”的善
        (二) 制度保障与“个人生活”的善
    第二节 政治正义重塑宪政共识
        一、作为道德建构意义上的“正义”观念
        (一) 强力正义论
        (二) 功利正义论
        (三) 契约正义论
        二、功利主义正义观念的困境
        三、以政治正义观重建宪政共识
        (一) 何谓宪政共识:从英国的宪法传统谈起
        (二) 宪政共识:由道德正义转向政治正义
        (三) 宪政共识:基于底线意义的政治原则
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文献
    二、英文类文献
后记

(10)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一、大陆地区
        二、港台地区
    第三节 当前的不足与本文的创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青年时代的问学与求索
    第一节 少年志向
        一、家世与家学
        二、明道救世
        三、科学报国
    第二节 追溯与调适:青年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一、初识马克思主义
        二、普列汉诺夫的信徒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和阐述
        一、“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背景
        二、“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小结
第二章 “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自由人”的文艺思想
    第一节 “人性论”与“阶级论”之间:胡秋原与“普罗文学运动”
        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文艺自由论辩”的背景
        二、“文艺自由论”的先声:“革命文学运动”中人道主义的诉求
    第二节 错位的文学对抗:“自由人”与“文艺自由论辩”
        一、艺术正确与历史困境:“自由人”的文艺观
        二、话语夹缝中的思与辩:“自由人”与“左联”的“战争与和平”
    小结
第三章 超越左右的尝试及其理论探讨——以“读书杂志派”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读书杂志》的创办、宗旨与社会影响
        一、《读书杂志》的筹办和发行
        二、“读书杂志派”及其思想倾向分析
        三、道不同不相为谋——“读书杂志派”与“左联”的分歧
    第二节 超越左右的理论探讨——“读书杂志派”与“中国社会史论战”
        一、“中国社会史论战”缘起
        二、“读书杂志派”的社会史观
    第三节 书生问政——“读书杂志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一、“读书杂志派”与“闽变”
        二、和而不同——“读书杂志派”与“第三党”在“闽变”中的思想分歧
        三、对中国出路的初步思考
    小结
第四章 比较中西文化——自创“文化史观”
    第一节 比较中西文化思考中国出路
        一、基于民族主义的立场辨析西方文化的价值
        二、对苏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批判
        三、对中国近代文化危机的思考
    第二节 对“新自由主义”的诠释和“文化史观”的构建
        一、为何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
        二、“文化史观”的构建
    第三节 践行书生问政
        一、全民抗日的主张
        二、抗战建国的诉求
    小结
第五章 “超越前进论”——思想的归宿
    第一节 观望与选择
        一、武汉观望与离开大陆的心态
        二、婉拒中共邀请北上的原因
        三、栖身香港对中国前途的再思考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的再诠释
        一、思想核心:理论历史学
        二、思想归宿:超越前进论
    小结
结论: 独立人格与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再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但愿不辜负1997年的美好(论文参考文献)

  • [1]张荣超日记1992-2009[J]. 张荣超. 安徽文学, 2009(Z1)
  • [2]陈元龙及《爱日堂诗集》研究[D]. 马瑞洁.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当代蒙古族汉语小说创作研究[D]. 带兄. 内蒙古大学, 2011(10)
  • [4]唐人选唐诗相关问题研究[D]. 张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5]第一种危险——张金柱案件调查[J]. 沉钟. 报告文学, 2001(03)
  • [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传播与接受[D]. 李梦琦.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静乐阳光[J]. 黄风. 黄河, 2010(01)
  • [8]约瑟夫·布罗茨基诗歌意象隐喻研究[D]. 杨晓笛.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02)
  • [9]当代自由主义宪政的困境与伦理重建[D]. 肖明. 复旦大学, 2006(02)
  • [10]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D]. 霍贺.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我希望它不辜负1997年的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