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东南大陆边缘若干问题的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毛建仁,厉子龙,叶海敏[1](2014)在《华南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研究:现状与前景》文中研究说明华南陆块是由华夏地块和扬子克拉通在新元古代早期碰撞拼贴形成,在古生代时期其北侧、西侧和南侧受到古特提斯洋消失的影响,在晚古生代末期在南、北两侧分别与印支陆块和华北陆块发生碰撞形成现今中国大陆东部的基本格架,自中生代起受到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影响.因此,华南陆块经历了三大构造体系的作用,产生了叠加复合型构造样式.华南与周边地区有关中生代地质的对比研究表明,尽管华南陆块中生代紧邻西太平洋俯冲带,但东缘尚未发现有新生的弧型地壳,华南中生代地质特征主体表现为古大陆边缘再造至陆内构造,缺乏洋岛玄武岩和大陆弧安山岩.研究华南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重点,是确定华南中生代岩浆岩的时空展布和构造演化.本文通过总结华南具有挤压-伸展构造转换的三条结合带的岩浆岩记录,结合构造变形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试图推动华南地质研究,使其成为发展板块构造理论的典型靶区.
许志琴,杨经绥,侯增谦,张泽明,曾令森,李海兵,张建新,李忠海,马绪宣[2](2016)在《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若干进展》文中指出近10年来,"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实验室"在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尤其在特提斯演化和青藏高原生长方面取得若干进展,包括(1)"青藏高原——造山的高原"理念的提出;(2)青藏高原特提斯体制和构造格架的再造;(3)新特提斯蛇绿岩中原位金刚石和深地幔矿物群的重大发现;(4)新特提斯洋盆俯冲新机制的揭示;(5)印度/亚洲碰撞的早期岩浆和喜马拉雅折返中的作用;(6)喜马拉雅三维碰撞造山机制和折返全过程的初步建立;(7)青藏高原东南缘物质逃逸的新机制——"弯曲与地壳解耦"的提出;(8)青藏高原俯冲型、碰撞型及陆内型片麻岩穹窿;(9)青藏高原东缘汶川强震的构造背景和强震机制;(10)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模式;(11)印度/亚洲碰撞过程的数值模拟。综述和集成上述成果是为了与同行们交流磋商,进一步共同发展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理论,向国际地学前沿的冲刺。
卢苗安[3](2007)在《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文中研究指明天山东段地区以其典型的盆山构造格局成为理解地处大陆腹部的新疆及中亚地区大陆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天山东段的博格达山及其两侧的准东盆地和吐哈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演变的全面综合研究,本论文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天山东段及其邻区盆山相间的大陆地质构造格局在晚古生代即已基本建立,这是古亚洲洋主体的闭合所导致的独特而复杂中亚型造山作用的结果,其后这种盆山构造格局又经历了复杂的多期演变。运用构造沉积单元分析的方法,根据13个构造层的等厚图和沉积相图等原始资料,很好地恢复了准东盆地不同时期的盆地原型,并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具不同沉积建造和构造改造特点的阶段。准东盆地原型的重建工作揭示准东盆地块次级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位处于不断的变化,尤其以吉木萨尔凹陷表现最为显着,对基底、盖层沉积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这与块体的连续旋转有关,尤其是在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的海西末期—印支期。隆、凹呈棋盘格状相间是准东地区构造格局最主要的特点。不同的构造组合还在准东地区形成了克拉美丽断裂带、奇台凸起基底深大断裂、三台凸起边界断裂和帐北断褶带等几个典型的构造样式和构造变形带,它们是准东盆地复杂构造演变的重要几何学动力学边界和应变记录。印支—燕山期在西伯利亚板块和中朝板块南北汇聚形成亚洲大陆的过程中,位于挤压前缘西端的准东地区在构造应力的集中作用和两侧以扭压变形为主的克拉美丽断裂带和博格达山前断裂带夹持下,近三角形的准东地块发生了向西的构造逃逸,逃逸前缘的挤压则形成了帐北断褶带这一大型逆冲—后冲型断展复合褶皱。至于准东逃逸构造于中晚侏罗世表现最为强烈并得以定型的原因,这可能与东部鄂霍茨克洋的最终关闭和西伯利亚板块与蒙古—华北联合板块的会聚碰撞的触发有关。根据对现今博格达造山带内出露的古生代沉积物的层序划分对比研究,重建了晚古生代以来各地史期博格达地区的古地理格局,认为可以划分为地球动力学特征完全不同的西大构造演化阶段,即海西期的古博格达陆内裂谷和印支期以来近周期性复活再隆的(古)博格达板内造山带。海西期博格达地区的沉积层序结构特征与世界典型裂谷沉积体系组成及其三维展布模型相类似,自下而上逐渐由滨浅海相火山喷发—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过渡为深水海盆复理石建造至顶部的海陆交互相—近海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完整地记录了古博格达裂谷从初始断陷→强裂陷→收缩的演化历程。古博格达裂谷的展布大体与今博格达山体叠合,其形态特征与世界典型的大陆裂谷也较相似,在横剖面上表现为半地堑形态,南、北两坡出现地形和沉积的分异,但具对应可比性。沿其走向裂谷可划分为极性交替、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具明显差异的乌鲁木齐—奇台一带的西段和木垒—七角井一带的东段,东西分段间以大河沿—木垒转换带为过渡。根据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向西与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没有沉积建造演化直接对应性、向东受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碰撞造山带阻截终止,裂谷启动东段比西段早、裂陷更复杂强烈等特征,论文研究认为古博格达裂谷属于碰撞谷类型,是石炭纪准噶尔—吐哈陆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强烈会聚碰撞时在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板块缝合造山带前缘形成的剪刀状开口伸入准噶尔—吐哈陆块内部的张裂。根据露头层序分析,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回返隆升形成造山带以来,博格达地区先后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这三个阶段的复活再隆及伴随的剥蚀夷平作用。从盆山耦合角度出发,论文中先后采用了盆地充填地层格架、不整合面、粗碎屑楔状体、沉积型式、水系型式、碎屑组分、沉积速率、地层磁性以及岩浆活动等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沉积响应标识反演了造山带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特征,并强调指出构造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变和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以完整横跨博格达山的鄯善—高泉达坂—木垒公路地质剖面为基础,结合沿造山带其它十余条短程横剖面的观测成果,认为现今巍峨隆起的博格达造山带构造样式总体表现为以一系列纵向大断裂(带)为骨架,不同断块自造山带轴部分带、分层分别向南北两侧逆冲叠置的双向背冲推覆构造,它和山前坳陷的脆性逆冲推覆构造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逆冲系统。上述双向背冲推覆构造是由古博格达半地堑型裂谷演化成的大型厚皮反转构造,并非简单地仅形成于晚新生代喜山运动的一期构造变形中,其主体结构构造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而在喜山运动中得到最终强化定型,是古生代末期以来博格达地区多阶段构造复活造山作用的最终记录。根据博格达造山带在挤压隆升同时往往同步叠加有走滑作用、山前盆地次级沉积中心往往具定向迁移等特征,发现博格达地区存在丰富的应变分配现象,博格达造山带地史期间多期复活造山的主导机制是构造扭压作用,因此是典型的扭压造山带,具狭窄的带状山链地貌。进一步分析并认为右行构造扭压作用是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闭合反转造山的主要机制,而燕山—喜山期则表现为左行扭压造山作用。天山东段的盆山构造格局自晚古生代开始出现以来,长期处于区域构造会聚挤压状态和板内构造环境,历了复杂的多期多旋回演化,论文将该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如下五点:1)、与板块聚散直接相关的构造作用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二、盆/山的地理展布往往长期继承而相对稳定;三、位于块体边缘的深大断裂(带)往往是制约盆山构造演化的重要变形边界条件;四、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是盆山构造演化中块体间调整与相对运动的重要形式;五、盆山构造的多期演变是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研究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特征,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演化的具体过程,更是为了认识控制这一过程尤其是多旋回复杂板内构造变形的主要因素与机制,这对进一步认识中亚及亚洲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也是极好的补充与借鉴。将论文研究区盆山构造格局的演化置于更大范围的北疆甚至更广阔的中亚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内,可以很好地帮助鉴别其主要特征及其背后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甚至进一步指导区域地质及类似构造区的地质研究。论文最后即以此法尝试着对盆山构造演化的5个不同阶段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两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结论:A、早印支期,与今类似的陆内盆山构造格局在北疆地区开始出现,在北疆及更广阔的中亚甚至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大规模的韧性走滑剪切作用及其夹持下的块体旋转作用,这些现象可能都与当时南北大陆间相对运动所导致的泛大陆巨型剪切作用有关(the Pangea megashear)。B、中侏罗世晚期,在北疆地区普遍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盆山格局变革,尤以准东地区的构造逃逸为着。已有研究多认为其动力源自亚洲大陆南缘的板块碰撞,与特提斯洋的闭合有关;但是论文作者强调指出北部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和西伯利亚板块向南的构造挤压是当时重大变革的构造驱动,根据当时在北疆—兴蒙地区有规律展布有一系列与北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Amuria板块随其间的鄂霍茨克洋闭合而发生的强烈碰撞汇聚作用具成因联系的逆冲、走滑、逃逸、岩浆活动、造山带隆升与盆地沉降等强烈复杂的构造地质现象,作者提出动力学模式认为当时在环西伯利亚地区曾发育有一个与今青藏高原相类似的古蒙古高原。
陈维[4](2020)在《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发育的漳州盆地、福州盆地以及邻近的潮汕盆地等一系列新生代滨海盆地,还有同时伴生的北西向断层,它们构成了十分瞩目的地质现象,在地理位置上构成了向南东凸出的锯齿状弧形,属于中国大陆边缘陆域地块的最前缘。这些滨海盆地在毗邻中国东部新生代边缘海的同时又与地球上最活跃的造山带之一,台湾造山带隔海相望,它们最有可能记录了新生代以来西太平洋俯冲带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影响。漳州盆地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构造位置而具有了最典型的研究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两侧近似等距的方式位于福州盆地和潮汕盆地之间,同时又正对台湾造山带。因此,以福建漳州盆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为例,探究中国东南沿海陆缘带陆壳上的北西向断层以及锯齿状分布的滨海盆地的成因机制,进一步分析现代活跃的沟-弧-盆系统对邻近陆域地块的构造影响,可以为更深入地认识大陆边缘动力学机制以及洋陆相互作用过程提供实例。基于大量野外构造变形特征、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解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漳州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与动力学特征这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获得了关于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以下几点认识。(1)漳州盆地是一个在北东和北西走向的两组断裂共同约束下形成的扇形伸展盆地,其中北东向断裂以正断运动为主,北西向断裂以走滑运动为主。通过综合考虑盆地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主要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地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第四系沉积物的分布等特征,重新厘定盆地的范围为北起岩溪镇北部弧形山脊,南达大帽山,西以天宝大山一线为界,东侧大致以岩溪镇-陈巷镇-郭坑镇-白云山等地断续为界共同围限的北窄南宽的扇形平坦地形区域。(2)漳州盆地是一个形成于第四纪时期的伸展盆地,以第四系沉积物直接盖于中生代花岗岩上为主要特征,其几何形态与构造格局主要受到了北西向断层两期构造变形的控制。早期阶段以北西向正断层作用为主,导致盆地周缘的构造组合型式由沿海往陆内呈现出规律性的空间变化:东侧的河口区表现为一系列强烈断陷形成的河口海湾,西部高山区则为强烈隆升的线性山脊。晚期以走滑断层作用为主,在盆地北侧和东侧形成了三个由北西向走滑断层控制的转换伸展带。这些北西向左行走滑断裂叠加改造了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北东向断层,三个转换伸展带内的转换拉伸作用由北往南表现为逐渐增强的趋势,是近平行的北西向断裂之间差异性滑动的结果,它们造成了扇形盆地的被动伸展和东侧断续边界。(3)漳州盆地在新生代时期经历了从晚中生代北东向伸展构造体系向北西向伸展构造体系的转变。以海门岛早新生代基性岩脉的侵入为标志,强烈的北东东(北东)-南西西(南西)向伸展作用在研究区形成了大量北西向正断层和高角度节理。这些正断层在盆地东、西部分别构成了地堑式和地垒式的差异性构造格局,在力学性质则分别代表了盆地东侧沿海一带水平伸展和西侧陆内地区的水平挤压,反映了陆缘带构造应力场在由海往陆方向上存在着着空间上的变化。(4)漳州盆地及其周缘构造格局的空间差异性变化是不均匀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结果。以沙建、漳州以及龙海以东将研究区分为三个区块,断层滑移矢量结果表明在这三个区块内分别反映了三种不同的最大主应力状态。比如,沙建地区的最大主应力呈北西-南东向;漳州地区则以近垂直的最大主应力为主;龙海以东的地区表现为垂向最大主应力和北东-南西向最大主应力相结合的特征。基于大量节理优势方位统计获得了最大主应力方位,结果显示盆地及其以东的最大主应力方位受北西向走滑断裂的影响,相对于西部发生了近20°的逆时针旋转。(5)漳州盆地的主要断裂在晚新生代时期兼具正断层作用和走滑断层作用。现代地震活动和地震机制解分析表明,福建沿海和台湾造山带西侧处于不同的构造应力场状态下,前者以正断层和走滑断层活动为主,后者以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主。这些形成于晚新生代时期的北西向走滑断裂可能现今仍在持续活动,并继续控制着滨海陆缘带的构造演化。最新的正断层作用则是在北西向走滑断裂转换拉伸作用下形成一组北东东向次级构造,以厦门-海沧一带的雁行山脊最为典型。(6)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洋陆相互作用下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侧向挤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陆缘带在俯冲汇聚背景下可以发生弧形弯曲变形,以陆缘带洋壳及其内部的岩浆岛弧在挤压作用下被侧向挤出为主要特征,这个过程导致陆缘地壳和俯冲带发生了弧顶相对凸出的协同弯曲变形。俯冲板片在后撤过程中可以形成弧形应变带和放射状应变带,其中,弧形应变带会向俯冲板片的后缘跃迁,说明板片后撤过程中俯冲带向洋跃迁并不是原俯冲带随板片迁移的结果,而是新生的薄弱带;放射状应变带具有等距分布的特征,可以造成陆缘形态的扰动,最终在陆壳内部形成等距分布的断层构造。综上,本文以漳州盆地的构造演化为例,结合区域地质演化提出了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在盆地演化中的继承性作用,并对新生代时期盆地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在考虑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下,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陆缘带的弧形弯曲和弧后洋壳的侧向挤出进行了实验验证。漳州盆地的两期构造演化受到了晚中生代以来洋陆相互作用的影响,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可以归纳为西太平洋俯冲带的远缘效应在陆缘地壳上的响应。
张路[5](2008)在《福建东南沿海盆地第四纪构造运动模式与动力学成因》文中指出在我国大陆东部地区,福建沿海现今的构造活动十分引人注目,很多学者对福建沿海的第四纪构造活动进行了研究,包括:断层活动性、地震活动性以及二者关系,沿海盆地的沉积、构造与地震活动性,沿海沉积与地壳升降和海平面变化关系等。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构造由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控制,北东向断裂带有政和—大埔断裂带、长乐—诏安断裂带和滨海断裂带3条深大断裂带;北西向为韩江断裂带、九龙江断裂带、永安—晋江断裂带、兴化湾断裂带和闽江断裂带等断裂带。长乐—诏安断裂带是本区重要的深大断裂带,主要活动时期在更新世中期之前,更新世晚期以来活动强度大为减弱。长乐—诏安断裂带现代的地震活动较频繁,但无论是在强度上还是在空间密度和时间频度上,均要比滨海断裂带弱。滨海断裂带是一条海域深大断裂带,是华南陆区正常型陆壳与海区减薄型陆壳的分界地壳断裂,可能是新生代强烈沉陷的台湾海峡西边界断裂;它是本地区最重要的现代地震发生带。在福建沿海地区北西向断裂是一组较新的、活动性强烈的左旋张性断裂带,它们的切割深度可能不及北东向断裂,但它们几乎切割错断了其它所有方向的断裂;该断裂组分布比较规则(方向一致、排列等距),且地震活动强度向南递增,强震一般发生在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基岩以燕山期花岗岩、侏罗纪和白垩纪的陆相碎屑—火山碎屑建造为主,第四纪沉积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花岗岩基底的盆地、平原中。沿长乐—诏安断裂带分布有混合岩化、花岗岩化的动力变质带。长乐—诏安断裂带南部漳浦—龙海一带分布有新近纪以来的玄武岩,该火山在晚更新世有活动。福建沿海地区新生代沉积较浅,主要是第四纪沉积,更新统划分为下更新统天宝组、中更新统同安组、更新统上部龙海组和东山组,全新统主要为长乐组。该区第四纪沉积由长乐—诏安断裂带及北西向断裂控制,主要分布于福州盆地、长乐平原、莆田平原、泉州盆地、同安平原、漳州盆地和龙海平原等地区,这些盆地一般位于长乐—诏安断裂带和北两向断裂的交汇处。福建沿海地区尽管已取得了大量对第四纪盆地和构造的研究成果,但对盆地形成发展、大区域第四纪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模式深入研究较少。为深入探测和研究福建沿海的断裂及其活动性,近年来陆续开展了福州、漳州、厦门和泉州等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本文利用该项目获得的资料和福建沿海、台湾海峡以及更大区域资料,结合作者对几个城市断层的野外调查,对福建沿海第四纪盆地构造及其运动规律进行了综合性分析,获得该地区第四纪地壳运动、动力学成因更进一步认识,论文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进展:1.研究方法研究本区古海平面的标志层位,分析其测年和高程,对比盆地的海侵层位,确认盆地的构造沉降。论文在总结该区大量沉积和构造及其构造活动时空关系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充分了解国际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盆地的沉积深度、时间及相关构造活动的对应演化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现有资料和盆地沉积特点,提出了利用钻孔资料进行沉积深度—时代(D-T)分析方法,从而更有效直观地判断第四纪盆地断层的活动性,分析盆地内不同位置、不同时期构造活动之幅度和强度的时空变化。2.盆地构造分析沿研究区的两组深大断裂分布的历史地震和多数现代小震说明了断裂的活动性,这些断裂的深部活动引发地表沉降,是盆地形成的重要成因。根据盆地地貌、海平面升降和海侵层位等特征,确认盆地的构造属性,阐明盆地形成的阶段性——从早期“断陷”到晚更新世以来“拗陷沉积”。根据闽南各城市活断层探测结果获得了市区及其附近地区大量钻探和年代学研究资料,本文利用盆地钻探获得的钻孔测年数据对各个钻孔进行沉积的深度—时代对比分析(D-T分析),进一步判断盆地的断层活动性和沉积规律,确认盆地构造的发展趋势。(1)盆地断层活断层探测及研究表明,福建沿海几个北西向盆地(福州、漳州和泉州)内的断裂均为高倾角正断层,并且倾向盆地中心;盆地内北西向较活动的断裂位于盆地西南侧或中部盆地沉积最深处:福州盆地的闽侯—南屿断裂是福州盆地最具发生中等—中强地震潜势的相对危险断层,其次为五虎山北麓断裂,盆地内其余断层为一般危险性断层,盆地内2条相对危险断裂均位于盆地西南侧。泉州盆地的寺角—晋江断裂最新活动时代在更新世晚期;本文根据D-T沉积—构造分析认为紫帽山—乌石山断裂在更新世晚期有活动。寺角—晋江断裂在盆地中部最深处,紫帽山—乌石山断裂在盆地西南侧。其余断裂在第四纪早期或以前有活动。漳州盆地的古塘—大梅溪断裂和九龙江断裂北支最新活动时代可能在更新世晚期,是相对危险断裂,九龙江断裂北支是位于漳州市小区西南侧的北西向断裂;在珩坑—天宝小区西南侧的岱山岩—珩坑断裂要比珠坑断裂更活动一些。厦门岛的筼筜港断陷盆地内只有北东向筼筜港断裂可能有晚更新世活动,岛上其余断裂活动更早。(2)盆地沉积福建沿海几个盆地内的第四纪沉积较新,一般为更新世以来沉积,盆地的D-T沉积—构造分析发现,盆地沉积的中心都有由北东向南西迁移的趋势:福州盆地东北部可能在近千年来无沉积或有过剥蚀,在40~8ka时段高沉积速率位置向西转移,福州盆地的沉积中心有由北东向南西迁移的趋势。泉州盆地的东北部最早沉积(近80ka左右);30ka盆地中部开始沉积,并成为沉积中心;而在最近千年,盆地中部的沉积变为高速并成为最高速沉降区。自盆地形成开始,盆地的沉积中心就有从北东向盆地中部迁移的趋势。漳州盆地:珩坑—天宝小区的东北部沉积较早,但更新世晚期以来,东北部沉积深度和速率小于南西部,表明盆地中心有随时间向南西迁移的规律;同样,漳州市小区的沉积中心也有向南迁移的趋势。厦门岛筼筜港断陷盆地内的沉积有向南西迁移的趋势。通过上述盆地断裂和沉积的综合分析可以认为,福建东南沿海福州、泉州和漳州3个由北西向断裂控制的盆地中,北西向较活动断裂发育在盆地西南侧或中部最深处,盆地的沉积均有由北东向南西的迁移趋势,盆地有向南西方向掀斜的特征。3.区域构造运动模型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的第四纪构造运动模型建立在①几个北西向盆地内的断裂和沉积所表现的盆地向南西方向掀斜特征、②盆地第四纪沉积事件的时间序列和③该区地壳结构的分析基础上。福建沿海几个沉积盆地以及龙海平原、广东省沿海潮汕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第四纪钻探与年代学研究表明:滨海盆地第四纪起始沉积年代早于内陆盆地,厦门岛比龙海平原早,龙海平原比漳州盆地早;其它几个沉积事件也具有相同特征。在内陆,漳州盆地起始沉积最早,沿南西和向北东2个方向各盆地起始沉积时代均分别逐渐变新:其中厦门—漳州盆地形成的时代最早,福州盆地、珠江口盆地形成时代最晚。福建省沿海内陆盆地的其它几个沉积事件也有从漳州向北东变新的趋势。利用该区几条深部地震勘探结果建立的区域地壳结构模型表明:本区的地壳较薄,在上地壳底部存在低速层;低速层底面在滨海断裂带和台湾海峡明显上隆,在漳州—厦门一线沿九龙江断裂上隆,在泉州一带也有部分区域上隆;上地幔顶面的深度图像和低速层底面类似,沿北西向九龙江断裂带和永安—晋江断裂带的上隆更明显。通过各个盆地内部构造运动趋势研究,对比盆地之间的沉积序列,结合地壳结构分析,给出该区的构造运动模型:在第四纪早期或前第四纪,北东向的拉张作用使漳州南西侧深部的上地幔发生隆起,随后,伸展作用向北东扩展,伴随该区两组断裂的活动,陆续形成漳州、泉州和福州盆地;向南西扩发展同样陆续形成潮汕平原和珠江口盆地;该伸展作用的持续发展,形成福建东南沿海第四纪的构造格局。4.区域构造动力学分析本文由大区域到小区域逐步分析了西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第四纪运动方式,着眼于直接作用于该区的西菲律宾板块西缘的构造,论述沿海、台湾和菲律宾等海域的构造及其活动,结合南海板块对该区构造影响的讨论,给出如下构造运动及其动力学解释:对西太平洋洋盆的演化分析表明,中生代晚期库拉板块NNW向俯冲、中生代和新生代太平洋板块南北两洋脊先后俯冲到亚洲板块东南缘之下、新生代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的改变和菲律宾板块北西向俯冲等大事件,对闽台地区构造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论文讨论了巴士构造系的形成机理:菲律宾板块北西方向运动,北侧沿琉球沟弧盆系俯冲消亡,西侧在台湾纵谷以弧—陆碰撞带与欧亚板块左旋逆走滑断层接触,而与南中国海次板块以马尼拉海沟相邻,南中国海次板块在马尼拉海沟向东俯冲作用于菲律宾板块。这两个板块的共同作用下,势必在台湾南端巴士海峡一带产生沿NWW—SEE一线的左旋拉伸,形成巴士构造系。分析表明:在菲律宾板块的北西向挤压作用下,福建东南沿海及滨海地区表现为隆升和北东向拉伸。菲律宾板块的运动在巴士构造系产生左旋拉张作用,巴士构造系在陆地的延伸位于漳州南西侧,它的活动引发地幔隆升,成为本区伸展构造运动的触发点。拉张作用从漳州—厦门一带分别向北东和南西扩展,引发福建东南沿海各个盆地的沉积和升降运动。菲律宾板块的运动是韵律式的,它在巴士构造系引发的左旋拉张作用是多期的,福建东南沿海各个盆地的运动也是多期的。5.岩石圈的多层圈构造解释论文从岩石圈多层构造思想分析讨论了东南沿海地区地壳伸张、破裂的成因,解释该区第四纪构造运动。岩石圈的上层(上地壳)为脆性、中脆性层,岩石在岩石圈上层受力时的主要变形方式是脆性破裂,断层破裂和地震多发生于此;岩石圈下层(下地壳和上地幔)是半延性、延性的塑性层,厚度要比上层大得多,是岩石圈主要的受力、传力层,它的主要变形方式是塑性蠕变。在巴士构造—漳州一线的岩石圈接受引张作用时,岩石圈变形所表现出的伸展作用从受力端向另一端传播,持续的引张力作用在该区形成等距的正断层组,可能是导致由九龙江断裂带向两侧第四纪盆地依次发展的深部构造原因。
祖辅平[6](2012)在《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以来典型盆地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文中提出以中国东南部为研究对象,以“三个典型盆地”为工作区,通过野外地质与构造调查、样品的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定量值判识以及室内文献资料整合分析,对金衢盆地、永安盆地及萍乐盆地进行了重点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岩石物性、层序地层、盆地构成要素、主元素与稀土元素特征、有机碳同位素特征等方面;以此为基础,在确定各盆地区沉积构造、沉积中心、岩相变化以及构造环境演化史的前提下,对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中新生代区域性盆地形态分布格局及构造环境演化进行了对比研究。金衢盆地是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断陷盆地之一,发育在前中生代变质褶皱基底之上,主要山北部浅凹陷带、中央隆起带以及南部深凹陷带三个构造单.元组成:①以地层岩石所蕴含的物质信息为主线,通过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辅以野外地质调查,从垂向深部和横向表层两方面综合考察,研究了该盆地中新生代的地层岩石及构造演化特征。结果表明:a)金衢盆地内部的不整合、向斜等构造现象反映了盆地的动态形成,盆地接受沉积的同时伴随着横向拉张;双峰式火山岩体现为流纹岩与玄武岩的SiO2含量差异超过18%,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展示出玄武岩无铕亏损和流纹岩铕亏损明显,微量元素蛛网图表现出玄武岩和流纹岩的Nb、Ta均为槽,Zr、K较富集,Ti较贫化,据此判断研究样品为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b)早白垩世晚期,盆地局段地层中夹有橄榄玄武岩,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为板内快速拉张环境的碱性玄武岩,盆地西端的广丰盆地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红层中的玄武岩特征基本一致。②运用盆地原型分析方法,对该盆地的构造事件、深部构造、蚀源区、沉降史、沉积中心、盆地边界构造和沉积问断等进行了研究。盆地经历了早期陆内挤压(NW-SE)、早白垩世晚期伸展拉张(NW-SE)、晚白垩世拗陷、白垩世末萎缩以及后期改造几个演化阶段。研究认为:盆地沉积物主要来自于早期褶皱隆升的前中生代地层的剥蚀以及晚期拉张背景的山体风化剥蚀,证实了金衢盆地经历过由挤压向拉张机制转换所致抬升剥蚀事件,这些事件对断陷箕状盆地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盆地沉积沉降中心主要在衢州附近,而在不同的古岩相期又有一定位移的迁移。研究表明,盆地具有良好的含油气前景,钱家、水亭、杨塘和蒋塘4个构造圈闭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③进一步综合分析后发现,中新生代金衢盆地的地层岩性特征是其构造环境演化的物质记录,总体呈现“北断南超”,反映了拉张背景下的盆地迁移;根据重力资料及部分钻孔推断的基底形态,按照汤姆逊提出的三角形计算方法估算,金衢盆地在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的拉张量大约为2100m,沉降量约为5100m。④鉴于金衢盆地是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复杂陆相盆地的一个典型代表,盆地所处构造环境具有横向和纵向应力场相叠合的多阶段复杂演化特征,故这些认识有助于供同类陆相盆地研究时参考。萍乐盆地沿萍乡至乐平一带出露的晚古生代至早三叠纪地层是原地系统;附近的“板溪群”,既包含有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也可能含中生代构造混杂岩的成分,属于外来系统。综合前人研究表明:①萍乐坳陷海相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包括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泥岩和煤,具有有机质丰度高、分布面积广、成熟度适中、油气显示较好的特点;②坳陷具有中白垩统-古近系红色岩系和元古界-三叠系推覆岩系两套区域性盖层;③坳陷内中西部以找气为主,东部以找油为主,勘探有利区为余干区和萍乡区;④具有在推覆体之下寻找油气藏的潜力。永安盆地发育在前泥盆纪基底之上,位于华夏古陆南缘,沿NE向新元古代政和-大埔断裂带展布,是在其基础上由早寒武世永安-龙岩海湾经伸展作用而成的一个沉积断陷盆地。利用层序地层学方法,辅之以野外调查,研究了永安盆地的地层序列和岩石组合:①对晚古生代至早三叠世地层格架及柱状剖面的分析表明,伴随海平面的升降,海相沉积序列具有旋回性,不同沉积相在盆地东、中、西区段分布不均,盆地沉积沉降中心大致位于龙岩和梅县地区;②对横贯盆区的地质剖面及盆内辅助剖面的研究表明,中新生代,盆内以断块作用为主,改造了晚古生代地层,代之以断褶复合地层;③有机碳质层为盆地的海陆变迁作了时域界定,并且其赋存部位和形态也在空间上表征了盆地构造演化的力学机制。通过分析构造事件、古地理及物源区、深部构造、边界构造等盆地要素,研究了盆地的沉积构造环境演化及其应力机制,结果表明:①盆地具有隆起-伸展构造发育的特点,主要经历了华力西期海陆交互相巨厚沉积阶段,印支期稳定的准地台向活动大陆边缘转变阶段并伴随挤压隆升,以及印支期后中新生代由挤压向拉张机制转换的构造改造阶段。②晚古生代,海进海退的快慢受控于不同时期构造事件的强弱变化,由此产生的沿岸隆起区的剥蚀以及拉张背景的山体风化剥蚀为盆地提供了物源,存在北、南两个物源区。以海侵与海退为标志,晚古生代的古地理环境及各时段沉积相的展布和变化各具特色,沉积相相带分布处于重复变化之中,演化序列比较清晰;海退时期,沿NE-SW方向展布河流相-三角洲相-滨海相-海相,缺少边缘相,海侵时期的盆地沉积环境分为潮坪泻湖、台地边缘浅滩、台地前缘斜坡及陆棚边缘盆地几个沉积相带;中新生代,盆地总体为火山活动背景下的山前及河湖相沉积环境。另外,盆内不同时代含碳层位样品δ13Corg值的变化及其与邻区样品δ13Corg值的对比研究佐证了盆地本身乃至整个中国东南部沉积环境在不同地质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区段沉积相变化的异同特征;永安盆地晚古生代沉积物有机碳δ13Corg值区主要为(-15~-25‰),与同时期金衢盆地北缘沉积物有机碳δ13Corg值区间(-20~30‰)较为相似,盆地有机碳TOC与同时期萍乐盆地TOC也有相似之处,这些特征表明,永安盆地成盆时期的沉积环境在区域范围内与其它盆地具有相同之处,即海陆过渡环境;同时,又有定的区别,ZM(浙闽沿海)地区含碳层位多为中新生代,分析认为,在晚古生代永安盆地成盆地成盆期,ZM地区为一隆起区,该隆起区和武夷山隆起区共同构成了永安盆地的主要物源区。这一认识与区域古流向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对该盆区的认识为中国东南部盆地的薄弱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参考信息。鉴于几前述“三个典型盆地”研究内容,可知中国东南部前泥盆纪基底之上发育的晚泥盆世-早中三叠世稳定的海相沉积序列以印支事件为标志经构造改造与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序列复式叠合。为了恢复各阶段海相沉积地层对应的盆地面貌,揭示沉积作用在时空演化上的差异变化特征,以期在中国东南部海相油气勘探的理论和技术层面寻求新思路,通过建立由30个代表性柱状图组成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形成9个时期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地层年代从晚古生代到早中生代,涉及区域包括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以及福建省),从地层对比所展示的规律性特征、烃源岩发育的环境及空间分布规律、主要盆地的基本特征与残余露头的分布规律、早古生代以来构造环境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受江绍、赣江和政和-大埔三大断裂带的控制,中国东南部形成了包括江南盆地区、华南(武夷-南岭)盆地区、东南沿海盆地区、武夷山古隆起、江绍拗陷带、永梅拗陷带在内的盆-隆-拗构造格局;②单位地层具(?)区域连续性,岩石地层厚度大对应区段水体深,生物化含量多对应水体稳定性好,反之则水体浅且活动性强;③石炭系、二叠系及三叠系对于研究中国东南部油气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龙潭组(或童子岩组,或茅口组)是最有利的烃源岩层位。研究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和创新认识。包括如下方面:①首次完成晚泥盆世古近纪残余地层露头分布图编制;②建立了晚古生代以来一个古隆起、四个盆地区的构造格局;③特提斯构造域向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对于研究区沉积构造环境的变迁具有标志作用;④龙潭组是最有利的烃源岩层位,次为坂头组;⑤利用层序地层中的生物刘比,反映了区域性沉积特征变化,建立了研究区各剖面岩石地层单位之问的时代对比关系;⑥通过对野外盆区主干剖面、辅助剖面的特征描述,并结合前人成果的综合分析,根据露头层序地层学方法,并结合生物地层、层序的碳同位素特征等,较为清晰地把盆区古环境的变迁与区域性古环境及构造环境有机结合起来;⑦详细阐述了中国东南部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层序地层特征。⑧金衢盆地是中国东南部典型的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之一,水安盆地则是中国东南部兼具晚古生代海相特征和中新生代陆相特征的典型复合盆地之一,两者在演化过程中所受内驱力和所经历的机制转换具有相似性,即中新生代古亚洲动力学体制向古太平洋体制的转换,晚白垩世之初的由挤压向拉张的机制转换,以及垂向地幔物质的上涌,由此首次提出了能量源团分形设想,即盆地的轮廓是横向与垂向分布不均匀的点能量源团组成的能量源团面传播推进叠合的外在表现;该设想不仅为研究盆地构造环境演化机制提供了新视角,而且对地震灾害预测具有借鉴意义。
潘桂棠,陆松年,肖庆辉,张克信,尹福光,郝国杰,骆满生,任飞,袁四化[7](2016)在《中国大地构造阶段划分和演化》文中研究说明按照王鸿祯先生的地质构造演化阶段论和全球构造活动论的思路,遵循将今论古的比较构造地质学研究原则,以对接带、造山系和陆块区三类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构造相的时空结构分析为主线,从超大陆汇聚与裂解不可逆演化和洋陆转换论的视角,认识理解中国大地构造时空结构组成特征,将中国大地构造划分为三个演化阶段。第一阶段:太古宙—前南华纪(>820 Ma)。太古宙陆核形成(>2 800 Ma),新太古代原板块构造启动,洋陆分化,华北各陆块发育古弧-盆系统(2 8002 500 Ma),发育广泛的TTG片麻岩;古元古代(2 5001 800 Ma)发育集宁、南辽河-荆山等弧盆系和嵩山裂谷、滹沱裂谷及华北基底形成(1 800 Ma);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820 Ma前)华北陆区在1.8Ga克拉通化后发育燕辽裂谷、熊耳—西洋河裂谷、渣尔泰—白云鄂博陆缘裂谷;扬子陆块和塔里木陆块区中元古代发育陆缘裂谷盆地,新元古代早期其周缘一系列弧盆系形成,扬子和塔里木基底形成,并参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过程。第二阶段:南华纪—中三叠世(820227 Ma),可分为5个构造期:(1)南华纪—震旦纪(820541 Ma)构造期,罗迪尼超大陆裂解发育新元古代南华纪裂谷事件的火山-沉积岩及冰碛岩,古亚洲洋、原特提斯大洋及震旦大洋扩展,发育扬子、塔里木陆缘裂谷和裂陷盆地,华南洋萎缩为残余大洋。(2)寒武纪—中奥陶世(541458 Ma)构造期,古亚洲洋、原特提斯洋持续扩张,中国西部一系列地块从扬子和塔里木大陆裂离,相应陆块均在伸展背景下形成被动大陆边缘,秦-祁-昆多岛弧盆系形成;印度陆块北部边缘形成寒武纪裂陷-裂谷盆地,上覆初始碳酸盐岩台地沉积(O1-2)。(3)晚奥陶世—志留纪(458419 Ma)构造期,古亚洲大洋双向俯冲,向北俯冲制约阿尔泰-兴蒙多岛弧盆系形成,向南俯冲制约天山-准噶尔-北山多岛弧盆系形成及温都尔庙增生弧盆系发育;南天山大洋向北俯冲导致中天山岛弧形成;扬子、塔里木和印度等陆块的北缘均发育被动大陆边缘;志留纪震旦洋、华南洋消亡;塔里木、扬子与华北构成统一的泛华夏大陆,其西南缘秦祁昆造山系形成,在南东缘形成了华夏造山系。(4)泥盆纪—中二叠世(419259 Ma)构造期,古亚洲洋、南天山洋萎缩消亡,天山-准噶尔-北山造山系和阿尔泰-兴蒙造山系形成(C2—P2);华北陆块整体隆升(O3—C1)后,发育陆表海盆地;扬子陆块发育陆缘裂陷盆地。古特提斯大洋双向俯冲,向北俯冲制约北羌塘-三江多岛弧盆系发育,向南俯冲导致冈底斯陆缘弧形成(C—P)。(5)晚二叠世—中三叠世(259227 Ma)构造期,中国西北盆-山构造格局定位;那丹哈达洋西向俯冲形成鹤岗陆缘弧。澜沧江弧后洋盆向东俯冲及金沙江-哀牢山弧后洋盆向西俯冲,昌都-思茅地块两侧形成陆缘弧。特提斯大洋向南俯冲导致冈底斯弧盆系形成。扬子区攀西裂谷形成,峨眉山玄武岩大规模喷溢。第三阶段:晚三叠世—新近纪演化阶段(2272.6 Ma)。中生代时东部陆缘弧盆系形成;西北发育盆山构造;西南部喜马拉雅-冈底斯多岛弧盆系形成。新生代,中国东部沿海弧后裂陷及断陷盆地形成,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喜马拉雅-冈底斯造山系形成,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强烈隆升。
叶青[8](2019)在《南海北部陆缘晚中生代构造体系:动力学以及对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构造的制约》文中研究表明南海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三者的交汇区,是新生代发育在华南地块南缘的边缘海海盆,其形成演化经历了完整的陆内裂陷至海底扩张阶段。南海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决定了其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中、新生代板块构造重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地质证据的局限,关于南海地区如何从中生代晚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主动陆缘背景向新生代早期南海裂陷的被动陆缘背景的构造转变认识不清晰,存在多种争议性的演化模型,并影响了区域性的构造演化历史重建。此外,世界范围内裂谷盆地构造演化规律的研究普遍认为,裂谷盆地的结构除了受其裂陷阶段本身的动力学过程控制以外还与裂谷盆地发育的先存岩石圈背景密切相关,特别是岩石圈内先存构造的影响。然而,目前大部分关于南海构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生代以来的构造过程,如南海新生代裂解的动力学机制、岩石圈的破裂方式、两侧被动大陆边缘的结构、海盆的形成年龄和扩张方式、裂陷期多幕裂陷作用以及裂后期新构造运动等,对于该地区前新生代的构造如何影响新生代裂谷盆地演化却少有研究。本文利用南海北部陆缘近端带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地区大量高精度3D地震反射资料及钻井资料,对新生代盆地基底前新生代构造体系进行研究。在前新生代构造体系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对以下两个问题的研究:第一,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南海北部陆缘前新生代构造体系为切入点并整合华南陆缘以及南海地区目前晚中生代的地质证据探讨南海北部陆缘晚中生代动力学演化过程;第二,以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为研究对象,从盆地结构、断裂发育等方面研究前新生代构造体系对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影响。通过大量地震反射资料的解释,论文首次揭示了南海北部陆缘晚白垩世三期不同构造体系,均发育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61.6-101.7Ma)陆缘弧花岗岩基底之上。根据这三期不同构造体系之间的交切关系,可以很好地厘定三者的发育时序,按时间先后次序分别为EW-NWW向逆冲构造体系、NEE向伸展断陷体系和NEE向逆冲构造体系。(1)EW-NWW向逆冲构造体系在地震反射剖面上以大量密集型高角度断面为特征,发育叠瓦状构造、透镜体构造以及膝折构造等,为坚硬花岗岩基底内部强烈挤压变形的结果。平面上具有对称的南北对冲结构特征,剖面上呈正花状构造,指示压扭性构造背景。该EW-NWW向逆冲构造体系被后期NEE向逆冲构造体系大量的切割改造。(2)晚白垩世伸展构造体系控制发育晚白垩世断陷盆地,主体呈NEE走向,局部地区继承早期EW-NWW向逆冲构造体系而呈EWNWW向展布。该晚白垩世断陷盆地卷入到后期NEE向逆冲构造体系,在南海北部陆缘珠一坳陷地区仅零星分布,是强烈隆升剥蚀的结果。(3)NEE向逆冲构造体系形成时间最晚,切割改造早期EW-NWW向逆冲构造体系与晚白垩世伸展断陷盆地。该逆冲构造体系主体发育SE倾斜的低角度逆冲断裂,断裂之间间距相对EW-NWW向逆冲断裂体系大。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基底晚白垩世三期不同构造体系分别形成于南海地区晚白垩世三期不同的动力学背景,反映出更为复杂的南海北部陆缘晚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构造演化过程。本次研究认为:(1)南海北部陆缘在经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安第斯型陆缘弧背景之后,早晚白垩世之交(ca.100Ma)古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的突然转变导致了左行压扭的构造背景,并形成了左行里德尔压扭构造组合,包括华南陆缘大量NE走向的左行走滑断裂带(R剪切)与反向的NW向右行走滑断裂(R’剪切),以及本次研究所揭示的珠一坳陷基底EW-NWW向逆冲断裂体系(与主压应力方向垂直)。(2)晚白垩世早期(ca.100-72Ma)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板片的回转与高角度俯冲形成了华南陆缘以及南海北部陆缘广泛的弧后伸展作用,形成了NEE向伸展断陷体系,该过程对应于古南海扩张前的陆内伸展阶段。(3)晚白垩世晚期(ca.72-66Ma)古南海扩张阶段的洋中脊推挤作用(Ridge Push)很可能是该时期南海北部陆缘NEE向逆冲构造体系发育的动力学成因。南海北部陆缘基底前新生代构造体系对新生代盆地结构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是影响裂陷结构空间变化的重要因素。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基底晚白垩世EW-NWW向逆冲构造体系与NEE向逆冲构造体系构成了两组重要的不同方向先存构造体系,且二者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反转是造成不同凹(洼)陷结构差异性的重要原因,包括EW-NWW向与NEE向两组不同走向伸展断裂体系与洼陷结构的发育以及高、低角度断陷并存的裂陷结构。两组先存构造体系在平面上的组合方式以及垂向上的交切关系对控制新生代同期裂陷结构的组合与不同期裂陷结构的垂向叠置也具有重要影响。此外,珠一坳陷两组不同方向先存构造体系的影响贯穿于新生代多幕裂陷作用与拗陷期新构造运动的整个构造演化过程。EW-NWW向与NEE向两组不同方向基底先存构造体系在新生代裂陷一幕、裂陷二幕与拗陷期新构造运动的多期次不同方向伸展作用背景下发生了分阶段、选择性的反转。(1)裂陷一幕文昌组沉积时期,在区域NNW-SSE向伸展作用下,两组先存构造体系同时活化,控制了珠一坳陷NEE向与EW-NWW向伸展断裂体系与洼陷结构的同时发育,并形成了大量独特的“Z”字型与“V”字型断裂。然而,由于NEE向先存构造体系的展布方向更加接近于区域伸展方向的正交方向,其优先反转活化。相对于EW-NWW向主控断裂而言,NEE向主控断裂的活动时间更早、活动强度更大,控制发育的沉积中心面积更大、沉积厚度更大,且发育的三级层序结构更加完整,如EP17洼,XJ33洼等。(2)裂陷二幕恩平组沉积时期,由于区域伸展方向转变至近N-S向,处于与EW-NWW向先存构造体系(尤其是EW向)更为垂直的方向,而与NEE向断裂体系相对高角度斜交。在此背景下,诱发了基底内部EW-NWW向先存构造体系的进一步反转,并促进了文昌期已经活化的EW-NWW向断裂体系的活动强度的陡增,如HZ13、HZ13S、XJ24、HZ08等洼陷主控断裂,并控制了该时期主要沉积中心的发育;相反,文昌期NEE向主控伸展断裂的活动大幅度减弱或停止,如PY4、XJ33、XJ23等洼陷主控断裂。(3)进入拗陷期后,区域伸展方向进一步顺时针旋转至NNE-SSW,变得更正交于NWW向断裂体系而与NEE向断裂高角度斜交,导致裂陷期发育的NEE向断裂基本全部停止活动,而大部分EWNWW向断裂(尤其是NWW向)持续性活动。同时,这一时期还诱发了隆起区(如东沙隆起北缘)基底内部大量裂陷期未活化的NWW向先存断裂的反转。
李智佩[9](2006)在《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地质环境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北方地区不仅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发展变化大,与之有关的各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今年4月底前北方地区已经发生了9次强沙尘暴,首都北京在4月16日一夜之间降尘量达30万吨!据估计,我国荒漠化危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约642亿元/年。2004年北方地区风蚀荒漠化占全国风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183.94万km2的97%以上,形势非常严峻。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荒漠化的地质环境背景研究重视不够,片面强调人为因素,造成许多地方治理成本高而收效甚微。开展土地荒漠化的地质环境研究,对于丰富我国荒漠化调查研究的理论、提出科学合理的荒漠化防治对策措施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北方地区地质环境和各种地质营力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控制特征的研究,参照当前主要的荒漠化分类体系,首次提出了荒漠化土地类型的地质成因分类,包括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风蚀荒漠化)、流水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水蚀荒漠化)和物理化学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土地盐渍化)。据风蚀荒漠化的形成特点将其划分为沙漠化(风力堆积型)和戈壁化(风力侵蚀型)等两个基本类型。风力堆积型沙漠化根据风沙的移动特征可分为就地起沙型和风沙侵入型和侵蚀残积型。根据水蚀荒漠化地区岩性特征,将其分为石灰岩地区以内的石漠化和以外的岩漠化以及黄土区的土漠化。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将土地盐渍化划分为盐渍化、碱化等两种类型;根据成因还可分为灌溉型(次生盐渍化)、非灌溉型和残余积盐型等。荒漠化土地所处的地质构造和地貌部位,也是荒漠化土地分类的重要依据,例如冲积平原型、高原洼地型、平原洼地型、河流滩地型、山地残坡积型、高原残坡积型、梁峁型、塬面型、河流谷地型等。荒漠化土地的地质成因分类丰富了土地荒漠化的理论研究,为从地质学角度探讨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地质构造、地貌、气候、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特征,将北方地区划分为7个一级荒漠化地质环境区和23个二级荒漠化地质环境区。7个一级荒漠化地质环境区是:①内陆干旱盆地荒漠化地质环境区、②中西部高原荒漠化地质环境区、③中东部高原荒漠化环境地质区、④黄土高原荒漠化地质环境区,⑤东部平原荒漠化地质环境区,⑥青藏高原(东北部)荒漠化地质环境区和⑦山地荒漠化地质环境区等。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是环境地质调查与研究和荒漠化土地治理分区的基础。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是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西部内陆盆地以干旱气候为主要特征,中部高原是受季风系统中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消长变化影响最为显着的地区,东部地区则以暖湿气候为主,受夏季风控制。气候格局的形成造就了荒漠化土地的分布,气候的波动则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控制因素。末次间冰期以来一直持续的大约以1500a为周期的气候振荡对中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有重要的影响或控制作用。北方地区约在10000aBP、8000aBP、5500aBP、4000aBP、3000aBP、1500aBP的沙漠化过程分别与北大西洋第7、5、4、3、2和1次的浮冰事件相应,沙漠化扩大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事件相一致。同时,北方不同地区10世纪或百年以来的人类活动,对荒漠化的影响起到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新生代的构造隆升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的影响。在我国,青藏高原隆升是造成北方地区气候环境变化的根本。青藏高原使西风环流发生变化,一方面使水汽多以固态形式降在高原及山体西侧,到达北方高原及东部平原地区的降水明显减少;另一方面使西风急流发生分支绕流,造成高原北侧的西风环流终年呈反气旋性质,加强西北的干旱气候。青藏高原隆升加强了西伯利亚一蒙古高压,造成北方冬季风强盛,导致西北地区冬半年气候异常干燥、大风频繁。水环境是控制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内陆干旱盆地荒漠化的发展,一是取决于周围山地降雨和融雪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水径流的多少;在较短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导致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是造成内陆河中上游人工绿洲区荒漠化程度减轻、下游天然绿洲区荒漠化迅速加剧的主要因素。河流的改道是促使冲积平原生态环境变迁、荒漠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内陆干旱盆地的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依靠地下水供给,地下水对荒漠化发生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当潜水埋深>6.0m时,植被开始衰败,沙漠化程度增加。中部高原处于季风边缘的半干旱地带,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土地荒漠化程度与降雨量存在明显的关系,地下水对荒漠化的影响减弱。在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下,植被破坏严重,冬春季节短暂的干旱就会造成土壤的极其干燥,为沙漠化扩大造成有利因素。黄土高原的水蚀荒漠化主要与气候和地表水环境有关,夏季的集中降雨和黄土区水的入渗速度低形成较强的地表径流是水蚀荒漠化主要土壤侵蚀形式。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是决定土地盐渍化的重要因素,在内陆干旱区则更加明显。当地下水埋深小于2m时,地表蒸发强烈,土壤积盐迅速。一般当潜水埋深>3.5m时就不会产生盐渍化。目前,严重缺水地区利用较高矿化度的地下水灌溉也是造成北方地区土地盐渍化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不同类型沉积物是决定荒漠化类型的主要因素。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分布区的低洼地带常形成沙漠化,地势较高的剥蚀地区形成砾漠化。现代和古河流阶地上的沙质堆积物是冲积物分布区沙漠化的物质基础。北方(古)湖盆地区是沙漠、沙漠化土地及沙尘暴的主要分布区或发源地,也是盐渍化土地的集中分布区。现代或古湖泊的化学沉积物也是构成盐尘暴的重要来源。第四纪风沙堆积的广泛发育是土地沙漠化的根源之一。以流动沙丘为主的塔克拉玛干、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布齐等沙漠的边缘地带是沙漠化发生的主要地区;以固定沙丘或半固定沙丘为主的地区,如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科尔沁、浑善达克、呼伦贝尔等沙地土地沙漠化以沙丘的活化或固定、沙地或沙漠边缘的扩张或缩小为特征。黄土堆积的则是水蚀荒漠化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此外,中新生代砂岩分布区不仅是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如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处的砂岩分布区,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总之,本研究以资料综合为主,结合重点地区剖面、沙漠化变化的深入剖析,系统研究了中国北方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地质成因类型与特征、气候变化及其周期性、第四纪地表沉积物、不同环境地质分区水文和水文地质系统等地质环境要素对荒漠化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内陆干旱盆地、中部高原和东部平原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地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五项原则和若干对策建议。五项原则即地质环境背景决定荒漠化治理方案、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优先、资源有限高效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系统工程原则,这是使我国向经济节约型、知本型、环境和谐型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贾丽辉[10](2018)在《东南沿海粤东地区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成因研究与含矿性评价》文中认为粤东地区作为华南板块边缘,位于东南沿海火山-侵入岩带的西南端,分布大量的晚中生代花岗岩及相关矿产。由于基础地质研究相对薄弱,区内成岩成矿事件厘定、花岗岩成因、构造动力学背景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粤东地区的东港、流周山、新圩和三饶中酸性侵入体以及钟丘洋火山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全岩主量、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以及锆石U-Pb年代学、原位Hf-O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开展花岗岩成因、壳幔相互作用、构造演化以及与Cu-Mo-Au等多金属矿床的关系等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重新厘定了粤东地区晚中生代的岩浆作用事件,首次报道了早白垩世晚期(106102 Ma)的岩浆活动。2)通过对比邻区同时代的罗卜岭含矿花岗闪长斑岩,新圩和三饶岩体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组成以及高岩浆氧逸度和含水量,提出在东南沿海成矿带的西南端粤东地区有早白垩世晚期斑岩型铜(金、钼)矿的成矿可能性。3)钟丘洋流纹质凝灰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锆石U-Pb年龄为164.7±1.3Ma,与该区钟丘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时代一致,推测粤东地区中侏罗世斑岩型铜矿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的构造环境。4)全岩Sr-Nd和锆石Hf-O同位素特征显示,粤东地区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主要是由底侵的幔源岩浆诱发地壳部分熔融,经由不同比例幔源岩浆和不同性质壳源岩浆相互混合作用形成。从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到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同位素组成表现为渐趋亏损的规律,揭示了逐渐增强的壳幔相互作用过程。5)粤东早白垩世晚期岩浆事件为东南沿海岩浆活动从SW向NE演化提供一定的线索,壳-幔源岩浆混合作用沿北东向逐渐发生并增强,且发育大规模NNE向走滑断裂以及分布于拉分盆地中的铜金钼多金属矿床等,指示该时期东南沿海处于更加伸展的构造环境,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在晚白垩世由北西方向斜向俯冲转变为平行于大陆边缘走滑有关。
二、中国东南大陆边缘若干问题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东南大陆边缘若干问题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2)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若干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新成果 |
2.1“青藏高原——造山的高原”理念的提出 |
2.2 青藏高原古构造格架的进一步重建 |
2.2.1 青藏高原北缘原特提斯构造格架和演化的进一步重建 |
2.2.2 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构造格架的重建 |
2.2.3 古特提斯域几个问题的讨论 |
1)关于“龙木措—双湖—昌宁—孟连”混杂岩带的归属和成因 |
2)藏南松多古特提斯缝合带的归属 |
3)松潘—甘孜造山带中三叠纪复理石的归属 |
4)金沙江—哀牢山古特提斯洋盆俯冲的“沟-脊-沟”模式 |
(1)古特提斯洋盆开启 |
(2)古特提斯大洋板片的早期俯冲阶段 |
(3)古特提斯洋壳晚期俯冲阶段 |
(4)古特提斯有的闭合及地体碰撞 |
2.3 新特提斯大洋的深地幔成因:蛇绿岩铬铁矿中原位金刚石等深地幔矿物的发现 |
2.3.1 新特提斯蛇绿岩中原位金刚石和深地幔矿物群的重大发现 |
2.3.2 蛇绿岩型金刚石新类型的建立 |
2.3.3 提出铬铁矿深部成因和物质再循环新认识 |
2.3.4 研究意义 |
2.4 新特提斯洋盆俯冲新机制 |
2.4.1 晚白垩世新特提斯洋中脊的俯冲作用 |
2.4.2 冈底斯岩浆弧的深部建造 |
2.5 印度-亚洲碰撞的深熔作用 |
2.5.1 确定喜马拉雅造山带最早碰撞岩浆事件 |
2.5.2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拉轨岗日穹隆的中新世的淡色花岗岩的成因 |
2.5.3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的基性岩浆作用 |
2.6 建立喜马拉雅三维碰撞造山机制和折返全过程 |
2.7 青藏高原东南缘物质逃逸的新机制 |
2.8 青藏高原的片麻岩穹隆(群) |
2.8.1 松潘—甘孜造山带“雅江片麻岩穹隆群” |
2.8.2 帕米尔片麻岩穹隆群 |
2.8.3 冈底斯东南花岗片麻岩穹隆 |
2.9 青藏高原东缘汶川强震机制 |
2.9.1 确定汶川地震断裂带的构造背景 |
2.9.2 汶川地震强震机制 |
1)发现石墨——判断大地震新的地震化石 |
2)发现和确定了目前世界上最低的活动断层摩擦系数 |
3)第一次记录到汶川大震后断裂带快速愈合信息,揭示出可能的地震周期 |
2.10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模式 |
2.10.1 查明了冈底斯含矿斑岩的时空分布规律 |
2.10.2 提出含矿与贫矿斑岩的岩浆起源机制 |
2.10.3 提出了含铜岩浆的金属富集机制 |
2.10.4 建立了碰撞型斑岩铜矿成矿新模型,揭示了俯冲型与碰撞型斑岩铜矿的成因联系 |
2.10.5大陆碰撞成矿系统的深部岩石圈三维架构控制研究取得创新成果 |
2.11印度-亚洲碰撞的数值模拟 |
2.11.1 高角度和低角度大陆板块俯冲模式对比 |
2.11.2 数值模型对于印藏俯冲碰撞过程的启示 |
2.11.3 洋-陆空间转换俯冲-碰撞数值模型 |
3 讨论 |
(3)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
第二节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
第二节 北疆区域构造演化史 |
一、前震旦纪——大陆基底及新疆联合古陆形成演化阶段 |
二、震旦纪—石炭纪——新疆联合古陆解体、古亚洲洋洋陆转化阶段 |
三、大陆板内演化阶段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沉积演化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研究区位置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准东地区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演化的差异性 |
一、地球物理场特征 |
二、地壳结构和基底埋深 |
三、盖层沉积构造特征 |
第三节 准东地区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
第四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
一、主要不整合面的分布与特征 |
二、构造层序 |
第五节 准东地区沉积格局的演化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 |
二、准东地区沉积建造演化 |
三、准东地区沉积演化的主要特征 |
第六节 准东地区间歇性的抬升剥蚀和沉积埋藏 |
第七节 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向的变化与块体的旋转 |
一、现象的存在 |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 |
三、块体旋转的研究简史 |
四、海西末期—印支期吉木萨尔凹陷的旋转 |
第八节 中晚侏罗世沉积构造的异常表现与构造逃逸 |
一、中晚侏罗世的沉积—构造异常表征 |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构造逃逸 |
三、构造逃逸的定义及研究简史 |
四、准东地区构造逃逸的特点 第四章 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的演化 |
第一节 现今构造特征 |
一、盖层断裂发育特征 |
二、局部构造类型 |
三、构造样式与构造变形带 |
第二节 构造发育史和棋盘格构造格局成因 |
一、东西向构造剖面 |
二、南北向构造剖面 |
三、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
四、棋盘格构造格局的成因初探 |
第三节 克拉美丽断裂带 |
一、克拉美丽断裂带结构 |
二、克拉美丽断裂带的演化 |
三、克拉美丽断裂带对准东盆地沉积构造格局的影响 |
第四节 奇台凸起是大型扭压性构造转换带 |
一、奇台凸起是大型构造转换带 |
二、奇台凸起扭压性构造转换带的形成与演化 |
三、近平行于奇台凸起的大1井—将军庙构造线 |
第五节 对三台凸起认识的深化 |
一、三台凸起早期的展布当进一步向东向西扩展 |
二、三台凸起的边界断裂显示为早正晚逆的反转构造 |
三、三台凸起的构造演化 |
四、三台凸起的张扭/压扭性活动 |
第六节 帐北断褶带——构造挤压前缘的后冲与大型复合断展褶皱 |
一、帐北断褶带目前的构造格局与分段性 |
二、帐北断褶带的剖面结构——后冲断裂作用与大型断展褶皱 |
三、帐北断褶带的压扭性构造活动特点 |
四、帐北断褶带的持续变形和生长地层 |
第七节 再论准东地区逃逸构造——从构造角度的厘定 |
一、区域构造背景 |
二、准东逃逸构造的主要组成要素 |
第八节 盆地原型的恢复 |
一、海西期克拉美丽前陆盆地——前陆碳酸盐缓坡与周缘前陆盆地 |
二、晚海西期克拉美丽山前坳陷是扭压盆地而不是前陆盆地 |
三、晚海西期时吉木萨尔凹陷是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式断陷 |
四、古城凹陷和木垒凹陷——由海西期扭张盆地向印支—燕山期扭压盆地的转化 |
五、扭旋盆地——海西末期—印支期的准东盆地原型 |
六、侏罗纪聚煤盆地反映构造挤压还是拉张环境? |
七、喜山期博格达山前前陆盆地 |
第九节 准东盆地构造演化简史 |
一、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北部强烈挤压南部张裂的构造分异阶段 |
二、晚二叠世——三叠纪扭旋作用下的构造格局改造阶段 |
三、早中侏罗世压扭作用下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
四、中晚侏罗世构造逃逸中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
五、白垩纪的挤压调整与掀斜阶段 |
六、新生代天山山前前陆盆地阶段 第五章 海西期的古博格达裂谷 |
第一节 博格达山研究现状 |
一、晚古生代区域构造属性——是裂谷还是岛弧? |
二、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多期复活再降 |
三、晚新生代博格达造山作用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
一、地层与不整合 |
二、构造层序 |
第三节 早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开始张裂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四节 中晚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发育顶峰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五节 早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再次张裂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再次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六节 中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拗陷萎缩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七节 古博格达裂谷演化的主要演化特征 |
一、古博格达裂谷的横剖面形态——半地堑式裂谷 |
二、古博格达裂谷的东西分段性 |
三、古博格达裂谷的延伸范围及与相邻造山带的关系 |
四、古博格达裂谷的动力学性质——碰撞谷 第六章 印支—燕山期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周期复活再隆 |
第一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Ⅰ:印支期构造层 |
一、仓房沟群构造亚层 |
二、小泉沟群构造亚层 |
第二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Ⅱ:燕山期构造层 |
一、水西沟群构造亚层 |
二、石树沟群构造亚层 |
三、白垩系构造亚层 |
第三节、博格达山地区盆山沉积耦合作用的特征 |
一、沉积物碎屑组分及磁化率的系统变化指示古博格达山的逆序蚀顶过程 |
二、粗碎屑楔状体近周期性向盆地内进积指示古博格达山的准周期性复活造山 |
三、与造山带的幕式复活再隆相伴的岩浆活动 |
四、盆地沉积型式和水系几何形态的变化反映造山带隆升机制的不断调整 |
五、盆地沉积中心的定向迁移等现象指示与造山带的挤压同步叠加的走滑作用 |
六、盆地演化与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构造作用 |
七、盆山构造演化的阶段性 |
八、造山运动的极性与反转 |
第四节、今博格达造山带构造变形样式的启示 |
一、山体南北坡地貌的不对称性 |
二、山体的块断隆升造山 |
三、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分带性与层次性 |
四、博格达双向背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 |
五、博格达造山带是大型厚皮反转构造 |
第五节、古博格达山是扭压造山带 |
一、构造扭压作用(transpression)及其应变分解 |
二、博格达造山带是扭压造山带 |
三、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的闭合回返与右行扭压造山 |
四、燕山—喜山期博格达地区左行扭压造山 |
五、古博格达山属于以纯剪作用为主的扭压造山带 |
六、古博格达山到底有多宽、多高? 第七章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及机制 |
第一节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 |
一、板块构造背景内的盆山格局演化 |
二、盆山格局的的继承性与相对稳定性 |
三、变形边界条件是控制盆山差异演化的重要因素 |
四、以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为主要形式的块体间不断的调整与相对运动 |
五、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多阶段性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 |
第二节 早二叠世北疆地区是否存在普遍的拉张 |
一、早二叠世的构造拉张现象 |
二、早二叠世是区域挤压而不是构造拉张 |
三、早二叠世独特构造现象的成因解释 |
第三节 中二叠世存在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吗? |
一、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存在吗? |
二、中二叠世湖盆持续沉降的机制 |
第四节 早印支期强烈的构造扭压与泛大陆巨型剪切带 |
一、北疆地区陆内盆山构造格局的快速奠定 |
二、北疆地区大型走滑韧剪断裂带及构造扭压作用的普遍发育 |
三、大型走滑断裂及构造扭压作用在整个中亚造山带的普遍发育 |
四、再探泛大陆巨型韧剪带模式(the Pangea megashear) |
第五节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北疆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还是伸展?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北疆及邻区中生代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环境 |
三、中生代北疆地区构造挤压的区域构造背景 |
第六节 中侏罗世晚期—白垩纪蒙古高原的隆起、垮塌与环西伯利亚陆内构造体系域 |
一、问题的提出——构造驱动来自南部吗? |
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 |
三、燕山期环西伯利亚地区强烈的构造表现 |
四、古蒙古高原的隆起与垮塌 |
五、两个高原的对话:古蒙古高原vs青藏高原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总结 |
一、取得的主要认识 |
二、创新与特色 |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4)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地质演化的意义 |
1.1.2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
1.1.3 漳州盆地对于区域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意义 |
1.1.4 漳州盆地对于地热开发的资源效应及意义 |
1.2 选题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1 中国东南沿海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
1.2.2 中国东部新生代北西向构造研究现状 |
1.2.3 西太平洋边缘带的构造格局与演化 |
1.2.4 漳州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漳州盆地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基底岩系的形成演化 |
2.3 盖层岩系的组成与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漳州盆地构造特征 |
3.1 盆地范围与构造格局 |
3.1.1 盆地范围与边界的厘定 |
3.1.2 盆地周缘构造的空间组合型式 |
3.2 断裂构造 |
3.2.1 主要断裂的构造特征 |
3.2.2 断裂的地球物理特征 |
3.3 节理构造 |
3.4 褶皱构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漳州盆地构造运动学特征 |
4.1 晚中生代挤压构造变形作用 |
4.2 早新生代基性岩脉代表的伸展作用 |
4.2.1 基性岩脉的分布和几何特征 |
4.2.2 伸展作用形成的各种正断层 |
4.3 晚新生代走滑构造变形作用 |
4.3.1 基性岩脉叠加后期走滑变形 |
4.3.2 走滑断层作用及其伴生构造 |
4.4 新生代构造的年代学约束及变形序列 |
4.4.1 基性岩脉的年代学特征 |
4.4.2 构造变形序列与典型断层的活动时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漳州盆地构造应力场分析 |
5.1 古构造应力场地质分析 |
5.2 现代地震活动与震源机制解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漳州盆地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
6.1 成盆前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6.1.1 晚中生代北东向构造格局的继承作用 |
6.1.2 早新生代北东向构造体系向北西向转变 |
6.2 成盆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
6.2.1 早新生代陆缘带的弧形伸展作用 |
6.2.2 晚新生代北西向断裂的左行走滑伸展作用 |
6.3 盆地成因机制的地质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漳州盆地构造动力学数值模拟 |
7.1 有限元数值模拟概述 |
7.2 漳州盆地动力学机制的简化模型 |
7.2.1 陆缘带的弧型构造与弯曲变形机制 |
7.2.2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洋壳侧向挤出 |
7.3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设置 |
7.3.1 数值模拟算法与控制方程 |
7.3.2 模型设置与物质参数和边界条件 |
7.4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7.4.1 汇聚背景下的陆缘带弯曲 |
7.4.2 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片回撤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福建东南沿海盆地第四纪构造运动模式与动力学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研究区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主要资料来源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1.4 研究基础与工作量 |
1.4.1 研究基础 |
1.4.2 论文相关工作 |
第二章 福建东南沿海区域构造格局 |
2.1 华南地区大地构造 |
2.1.1 传统构造学说 |
2.1.2 现代构造学说 |
2.2 福建区域地质概况 |
2.3 福建东南沿海区域地质、地震活动和第四纪盆地 |
2.3.1 前第四纪区域地质 |
2.3.2 第四纪区域地质 |
2.3.3 区域地震活动性 |
2.3.4 区域沉积盆地 |
2.4 现代地壳结构和地壳运动 |
2.4.1 地壳结构 |
2.4.2 应力场 |
2.4.3 地壳运动 |
2.5 小结 |
第三章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盆地构造 |
3.1 资料来源 |
3.2 福州盆地构造 |
3.2.1 概述 |
3.2.2 断裂构造 |
3.2.3 第四纪沉积 |
3.2.4 第四纪沉积环境 |
3.3 泉州盆地构造 |
3.3.1 概述 |
3.3.2 断裂构造 |
3.3.3 第四纪沉积 |
3.3.4 第四纪沉积环境 |
3.3.5 第四系三维构造格架 |
3.4 漳州盆地构造 |
3.4.1 概述 |
3.4.2 断裂构造 |
3.4.3 第四纪沉积 |
3.4.4 第四纪沉积环境 |
3.4.5 第四系三维构造格架 |
3.5 厦门地区构造 |
3.5.1 概述 |
3.5.2 断裂构造 |
3.5.3 第四纪沉积 |
3.5.4 第四纪沉积环境 |
3.6 小结 |
第四章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盆地第四纪构造沉降 |
4.1 伸展盆地 |
4.1.1 盆地分类 |
4.1.2 伸展盆地形成机制 |
4.1.3 伸展盆地构造演化 |
4.2 福建东南沿海的断裂活动与地表形变 |
4.2.1 断层活动性的认知 |
4.2.2 福建东南沿海的断裂 |
4.2.3 断裂的地震活动性 |
4.2.4 断层活动引发的地表形变 |
4.3 福建东南沿海盆地沉积、构造运动与盆地属性 |
4.3.1 地貌 |
4.3.2 海平面变化与盆地沉降 |
4.3.3 区域地壳运动及盆地演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福建沿海第四纪盆地沉积构造的深度─时间(D-T)分析 |
5.1 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分析方法综述 |
5.2 盆地沉积构造的深度─时间(D-T)分析方法 |
5.2.1 盆地分析方法的选择 |
5.2.2 D-T沉积─构造分析 |
5.2.3 影响因素分析 |
5.3 盆地的D-T沉积分析 |
5.3.1 数据来源 |
5.3.2 盆地沉积深度─时间(D-T)曲线模型的构建 |
5.3.3 D-T沉积曲线的性质和含义 |
5.3.4 D-T沉积曲线的应用 |
5.4 福州盆地沉积D-T分析 |
5.4.1 断层活动性识别 |
5.4.2 盆地沉积变迁规律 |
5.5 泉州盆地沉积D-T分析 |
5.5.1 D-T沉积曲线 |
5.5.2 断层活动性识别 |
5.5.3 盆地沉降分析 |
5.6 漳州盆地沉积D-T分析 |
5.6.1 D-T沉积曲线 |
5.6.2 断层活动性识别 |
5.6.3 盆地沉降分析 |
5.7 厦门岛沉积D-T分析 |
5.7.1 D-T沉积曲线 |
5.7.2 断层活动性分析 |
5.7.3 厦门岛沉降分析 |
5.8 盆地D-T分析方法的适用性 |
5.8.1 可进一步鉴定断层的活动性 |
5.8.2 钻孔场地河漫滩和阶地的估计 |
5.8.3 可提供沉积迁移的信息 |
5.8.4 可判断盆地沉降和沉积速率的分布规律 |
5.8.5 D-T方法的不足 |
5.9 小结 |
第六章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地壳构造及运动模型 |
6.1 盆地特征和序列沉积事件 |
6.1.1 北西向盆地共同特征 |
6.1.2 盆地沉积事件序列 |
6.2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地壳结构 |
6.2.1 深部探测剖面 |
6.2.2 区域地壳结构模型 |
6.3 构造运动模型的建立 |
6.4 小结 |
第七章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地壳运动的动力学成因 |
7.1 西太平洋板块及其边缘海的演化 |
7.1.1 西太平洋板块的演化 |
7.1.2 西太平洋的边缘海 |
7.2 福建东南沿海构造格局的成因探讨 |
7.2.1 两种大地构造体制及转化 |
7.2.2 福建东南沿海的晚中生代岩浆岩带及变形带的形成 |
7.2.3 南海北缘和南海盆地伸展 |
7.3 福建东南沿海及滨海的第四纪地壳运动 |
7.3.1 菲律宾板块的作用 |
7.3.2 巴士构造系 |
7.3.3 福建东南沿海及滨海的第四纪地壳运动 |
7.4 第四纪地壳运动模型的岩石圈多层构造动力学分析 |
7.4.1 第四纪地壳运动模型的认识和理解 |
7.4.2 第四纪区域动力学及其演化初探 |
7.4.3 岩石圈多层构造和塑性流动模型 |
7.4.5 福建东南沿海第四纪地壳运动的解释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存在问题 |
8.1 结论 |
8.2 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以来典型盆地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背景 |
0.2 研究的问题 |
0.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0.4 工作思路、创新点及主要工作量 |
第1章 理论基础与区域地质概况 |
1.1 国内外沉积盆地研究现状 |
1.1.1 盆地的地球动力学分类 |
1.1.2 盆地的地球动力学研究现状 |
1.1.3 研究沉积盆地的意义 |
1.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2章 金衢盆地中新生代地层岩石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判识 |
2.1 研究基础 |
2.2 地质背景 |
2.3 中新生代地层特征 |
2 3.1 基本特征 |
2.3.2 金衢盆地内部地层 |
2.3.3 内部地层与边缘地层接触关系 |
2.3.4 构造指示意义 |
2.4 火山岩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
2.4.1 火山-岩浆活动基本特征 |
2.4.2 早白垩世早期双峰式火山岩 |
2.4.3 构造指示意义 |
2.5 早白垩世晚期以来强烈拉张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2.5.1 岩石地球化学判别分析 |
2.5.2 构造环境判别 |
2.6 小结 |
第3章 金衢盆地的原型及其含油气前景 |
3.1 研究基础 |
3.2 金衢盆地原型分析 |
3.2.1 盆地区域地层序列 |
3.2.2 构造事件 |
3.2.3 深部构造 |
3.2.4 蚀源区 |
3.2.5 边界构造 |
3.3 沉积与沉降史分析 |
3.3.1 地层接触形态 |
3.3.2 沉积速率 |
3.3.3 沉积(降)间断 |
3.3.4 沉降中心及其迁移 |
3.4 金衢白垩纪盆地的伸展断陷及其拉张量估算 |
3.4.1 盆地拉张量估算 |
3.4.2 拉张量估算原则和方法 |
3.4.3 金衢盆地基底形态及伸展量估算 |
3.4.4 沉积物厚度及沉降量 |
3.4.5 金衢盆地伸展成因分析 |
3.5 金衢盆地的构造环境与油气关系 |
3.6 小结 |
第4章 萍乐盆地(坳陷)的地层系统及其含油气性 |
4.1 地质概况 |
4.2 萍乐坳陷地层系统 |
4.3 萍乐坳陷构造样式 |
4.4 萍乐坳陷沉积环境变迁 |
4.5 萍乐坳陷含油气性 |
4.5.1 含油气系统特征 |
4.5.2 油气显示层位 |
4.6 小结 |
第5章 永安盆地晚古生代-中新生代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 |
5.1 地质背景 |
5.2 地层序列 |
5.2.1 柱状剖面 |
5.2.2 主干横剖面 |
5.2.3 辅助剖面 |
5.3 盆地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 |
5.3.1 盆地沉积构造演化阶段性 |
5.3.1.1 构造事件 |
5.3.1.2 古地理及物源区 |
5.3.1.3 晚古生代沉积相分类及其特征 |
5.3.1.4 中新生代沉积相分类及其特征 |
5.3.1.5 晚古生代与中新生代沉积相对比分析 |
5.3.2 盆地构造环境演化机制 |
5.3.3 盆地地层特征与构造演化特征的关系 |
5.3.4 盆地构造环境演化对成矿机制的影响 |
5.3.5 推覆断裂构造与构造环境演化 |
5.3.6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永安盆地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其与邻区古环境意义对比 |
6.1 研究基础 |
6.2 地质背景 |
6.3 永安盆地及其邻区碳同位素(C~(13)ORG)对比研究 |
6.3.1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6.3.2 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
6.4 小结 |
第7章 中国东南部区域地层特征对比及区域构造环境演化 |
7.1 晚古生代-中新生代分省地层特征 |
7.1.1 浙江省晚古生代以来(D3-T2-E)地层描述 |
7.1.1.1 上泥盆统(D_3) |
7.1.1.2 石炭系 |
7.1.1.3 二叠系 |
7.1.1.4 三叠系 |
7.1.1.5 侏罗系 |
7.1.1.6 白垩系 |
7.1.1.7 第三系 |
7.1.2 江西省晚古生代以来(D3-T2-E)地层描述 |
7.1.2.1 上泥盆统(D_3) |
7.1.2.2 石炭系 |
7.1.2.3 二叠系 |
7.1.2.4 三叠系 |
7.1.2.5 侏罗系 |
7.1.2.6 白垩系 |
7.1.2.7 第三系 |
7.1.3 福建省晚古生代以来(D3-T2-E)地层描述 |
7.1.3.1 上泥盆统(D_3) |
7.1.3.2 石炭系 |
7.1.3.3 二叠系 |
7.1.3.4 三叠系 |
7.1.3.5 侏罗系 |
7.1.3.6 白垩系 |
7.1.3.7 第三系 |
7.2 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区域地层对比及其研究意义 |
7.2.1 研究基础 |
7.2.2 地质背景 |
7.2.3 区域地层特征对比研究 |
7.2.3.1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层对比 |
7.2.3.2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残余盆地特征 |
7.2.4 沉积构造演化史与油气关系 |
7.3 三个典型盆地含油气性对比 |
7.3.1 地层发育特征 |
7.3.2 沉积环境和相 |
7.3.3 生、储、盖条件 |
7.3.4 油气显示情况及勘探潜力 |
7.4 金衢盆地和永安盆地演化之能量分形机制设想 |
7.4.1 研究基础 |
7.4.2 盆地演化模式 |
7.4.2.1 金衢盆地演化模式 |
7.4.2.2 永安盆地演化模式 |
7.4.3 能量分形设想 |
7.4.3.1 分形机制设想 |
7.4.3.2 分形机制与盆地的关系 |
7.4.3.3 分形机制与地震的关系 |
7.5 小结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已发表与本研究有关的论文目录 |
论文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主要参考的内部地质报告 |
附录 |
(7)中国大地构造阶段划分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中国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划分的思路与原则 |
1.1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比较构造地质学研究原则 |
1.2中国大地构造时空结构和组成的全球构造观 |
1.3中国陆区地质体组成和构造背景研究的现实主义原则 |
2中国大地构造阶段划分 |
3中国大地构造演化 |
3.1太古宙—古元古代(18亿年以前) |
3.2中元古代—青白口纪早期(1 800~820Ma) |
3.3南华纪—震旦纪 |
3.4寒武纪—中奥陶世 |
3.5晚奥陶世—志留纪 |
3.6泥盆纪—中二叠世 |
3.7晚二叠世—中三叠世 |
3.8晚三叠世—早侏罗世 |
3.9中侏罗世—白垩纪 |
3.10新生代 |
4结语 |
(8)南海北部陆缘晚中生代构造体系:动力学以及对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构造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南海及周边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
1.2.2 裂谷盆地先存构造对盆地结构制约的研究 |
1.2.3 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概况与新生代构造研究现状 |
1.2.4 聚焦的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阶段与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的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5.1 论文的主要成果 |
1.5.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南海形成的动力学机制以及南海的扩张过程 |
2.2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结构 |
2.3 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 |
2.3.1 同裂陷期(Syn-rift stage) |
2.3.2 同漂移期(Syn-spreading stage) |
2.3.3 后漂移期(Post-spreading stage) |
第三章 南海北部陆缘前新生代多期构造体系 |
3.1 基底属性及前新生代构造体系解释 |
3.1.1 基底岩性特征 |
3.1.2 基底前新生代构造的地震解释 |
3.2 EW-NWW向逆冲构造体系(体系1) |
3.3 NEE向伸展断陷体系(体系2) |
3.4 NEE向逆冲构造体系(体系3) |
3.5 前新生代构造体系的发育时序与年代限定 |
第四章 南海北部陆缘晚中生代动力学演化讨论 |
4.1 早晚白垩世之交(~100Ma)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下的左行压扭构造背景 |
4.1.1 华南陆缘早晚白垩之交构造事件的地质证据 |
4.1.2 左行压扭构造背斜下的构造组合 |
4.1.3 动力学机制讨论 |
4.2 晚白垩世早期(~100-72Ma)古太平洋板块高角度俯冲的弧后伸展背景 |
4.2.1 南海北部陆缘晚白垩世断陷盆地动力学成因 |
4.2.2 古南海的形成与演化 |
4.2.3 南海北部陆缘晚白垩世断陷盆地与新生代断陷盆地关系探讨 |
4.3 晚白垩世晚期(~72-66Ma)挤压构造的动力学猜想:古南海扩张的洋中脊推挤 |
4.4 南海地区晚中生代-新生代早期动力学演化小结 |
第五章 珠江口盆地先存构造体系对新生代构造的制约 |
5.1 先存构造体系制约下的差异性凹(洼)陷结构 |
5.1.1 多方向断裂体系与洼陷结构 |
5.1.2 高、低角度断陷并存的洼陷结构 |
5.1.3 珠一坳陷不同凹(洼)陷差异性结构 |
5.2 先存构造体系的分阶段、选择性反转 |
5.2.1 裂陷一幕(文昌期) |
5.2.2 裂陷二幕(恩平期) |
5.2.3 裂后期新构造运动 |
5.2.4 先存构造体系主导下的新生代盆地演化小结 |
5.3 讨论 |
5.3.1 多方向先存构造体系对多幕裂陷盆地制约 |
5.3.2 基底属性、先存构造体系与油气聚集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下一步研究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地质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言 |
1.1 开展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研究的意义 |
1.1.1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
1.1.2 我国是世界上受土地荒漠化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 |
1.1.3 北方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土地荒漠化分布区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调查研究方法 |
1.2.2 最近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
1.2.3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2、北方地区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 |
2.1 提出地质成因分类的依据 |
2.1.1 现代土地荒漠化是地质历史时期地质环境演化的继续 |
2.1.2 荒漠化形成发展过程中主要地质营力 |
2.2 荒漠化地质成因类型 |
2.2.1 荒漠化成因类型分类概述 |
2.2.2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的原则 |
2.2.3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 |
2.3 主要荒漠化地质成因类型特征概述 |
2.3.1 风蚀荒漠化 |
2.3.2 水蚀荒漠化 |
2.3.3 土地盐渍化 |
2.4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的地学意义 |
2.4.1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一些认识 |
2.4.2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的地学意义 3、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 |
3.1 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 |
3.1.1 影响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主要因素 |
3.1.2 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 |
3.2 主要地质环境分区荒漠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
3.2.1 北方荒漠化现状概述 |
3.2.2 主要地质环境分区荒漠化现状概述 |
3.3 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的意义 4、北方第四纪晚期气候变化与土地沙漠化 |
4.1 概述 |
4.1.1 北方地区风成沙是沙漠与气候环境演化的重要记录 |
4.1.2 气候环境变化的代用指标选择 |
4.1.3 主要剖面特征 |
4.2 北方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特征 |
4.2.1 西部内陆干旱盆地地区 |
4.2.2 中部高原地区 |
4.2.3 东部地区 |
4.2.4 近150年来全球变化与近现代北方气候 |
4.3 气候变化特征对土地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
4.3.1 西部地区 |
4.3.2 中部地区 |
4.3.3 北方东部地区 5、气候变化的周期性与土地沙漠化 |
4.1 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性研究现状 |
4.2 北方主要沙漠化过程与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的周期性 |
4.3 气候变化的小尺度周期性与土地沙漠化防治 6、构造地貌对中国北方荒漠化的控制 |
6.1 北方地区晚新生代以来构造运动与地貌格局 |
6.1.1 中国北方构造—地貌单元划分 |
6.2 构造地貌变化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
6.2.1 新生代构造抬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6.2.2 青藏高原隆升对北方地区气候环境的影响 |
6.3 北方地区现代地貌对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
6.3.1 风蚀荒漠化(沙漠化) |
6.3.2 水蚀荒漠化与土地盐渍化 |
6.4 基于构造地貌的典型区沙漠化土地地质成因分类研究 |
6.4.1 沙地内部就地起沙型沙漠化 |
6.4.2 河流谷地就地起沙型沙漠化 |
6.4.3 风化残积就地起沙型沙漠化 |
6.4.4 风沙侵入型土地沙漠化 |
6.4.5 不同地质成因类型土地沙漠化沙物质C—M图特征 7、地表沉积物对土地荒漠化的控制 |
7.1 北方地区沉积物成因类型 |
7.1.1 沉积物分类 |
7.1.2 沉积物成因类型的区域分布规律 |
7.2 沉积物成因类型对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
7.2.1 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
7.2.2 冲积物和湖积物 |
7.2.3 风沙堆积和黄土堆积 |
7.2.4 其它类型沉积物 8、北方地区水环境对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
8.1 西部内陆盆地 |
8.1.1 水环境系统划分与特征 |
8.1.2 主要内陆盆地水环境系统特征 |
8.1.3 主要内陆盆地水环境系统对土地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
8.2 中部高原地区 |
8.2.1 水环境系统划分 |
8.2.2 主要高原水环境系统特征 |
8.2.3 主要高原水环境系统对土地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
8.3 东部冲积平原 |
8.3.1 西辽河平原 |
8.3.2 松嫩平原 |
8.3.3 华北平原北部 9、湖泊变化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
9.1 新疆的湖泊变化与土地荒漠化 |
9.1.1 博斯腾湖 |
9.1.2 艾比湖 |
9.1.3 艾丁湖 |
9.1.4 玛纳斯湖 |
9.2 其他地区主要湖泊变化与土地荒漠化 |
9.2.1 青海湖 |
9.2.2 呼伦湖 |
9.2.3 乌梁素海 |
9.2.4 岱海 10、北方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 |
10.1 内陆干旱盆地型土地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 |
10.1.1 土地荒漠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
10.1.2 荒漠化土地分布规律 |
10.1.3 内陆干旱盆地型土地荒漠化成因模式 |
10.2 中部高原型土地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 |
10.2.1、中部高原型土地荒漠化主要控制因素 |
10.2.2 荒漠化土地分布规律 |
10.2.3 中部高原型土地荒漠化成因模式 |
10.3 东部平原区土地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 |
10.3.1 东部平原型土地荒漠化主要控制因素 |
10.3.2 土地荒漠化区域分布规律 |
10.3.3 土地荒漠化成因模式 11、荒漠化防治对策建议 |
11.1 荒漠化防治历史回顾 |
11.1.1 国际上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对策措施 |
11.1.2 我国荒漠化防治成就 |
11.1.3 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教训 |
11.2 土地荒漠化防治原则 |
11.2.1 地质环境决定治理方案原则 |
11.2.2 生态自然恢复优先原则 |
11.2.3 资源有限与高效利用原则 |
11.2.4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
11.2.5 系统工程的原则 |
11.3 21世纪50年代前的地质条件变化预测 |
11.3.1 气候变化预测 |
11.3.2 地质条件变化预测 |
11.4 荒漠化防治对策建议 |
11.4.1 内陆干旱盆地山前绿洲带 |
11.4.2 中东部地区 |
11.4.3 黄土高原地区 |
11.4.4 青藏高原东北部 12、结语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研究意义重大 |
12.1.2 北方地区荒漠化发展不平衡 |
12.1.3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研究意义重大 |
12.1.4 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 |
12.1.5 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对北方沙漠化影响重大 |
12.1.6 千年尺度的周期性气候变化对沙漠化具有控制作用 |
12.1.7 青藏高原隆升是北方地区荒漠化形成发展的根本原因 |
12.1.8 地貌是影响和控制荒漠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
12.1.9 水环境是控制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12.1.10 不同类型沉积物是决定荒漠化类型的主要因素 |
12.1.11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模式概要 |
12.2 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 照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
(10)东南沿海粤东地区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成因研究与含矿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花岗岩研究进展 |
1.2.2 华南地区研究现状 |
1.2.3 粤东地区研究现状 |
1.3 拟解决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已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华南地质概况 |
2.1.1 前寒武地质 |
2.1.2 古生代地质 |
2.1.3 早中生代地质 |
2.1.4 晚中生代地质 |
2.2 粤东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区内矿产 |
3 岩体地质特征 |
3.1 野外产状及岩石学特征 |
3.1.1 新圩岩体 |
3.1.2 三饶岩体 |
3.1.3 流周山岩体 |
3.1.4 东港岩体 |
3.1.5 钟丘洋火山岩 |
3.2 锆石U-Pb年代学 |
3.2.1 新圩岩体 |
3.2.2 三饶岩体 |
3.2.3 流周山岩体 |
3.2.4 东港岩体 |
3.2.5 钟丘洋火山岩 |
3.3 粤东岩浆活动时代格架 |
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
4.1 中侏罗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
4.1.1 全岩主量、微量元素特征 |
4.1.2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4.1.3 锆石Hf-O同位素特征 |
4.1.4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4.1.5 岩石成因分析 |
4.2 中侏罗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
4.2.1 全岩主量、微量元素特征 |
4.2.2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4.2.3 锆石Hf-O同位素特征 |
4.2.4 岩石成因分析 |
4.3 早白垩世早期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
4.3.1 全岩主量、微量元素特征 |
4.3.2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4.3.3 锆石Hf-O同位素特征 |
4.3.4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4.3.5 岩石成因分析 |
4.4 早白垩世晚期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
4.4.1 全岩主量、微量元素特征 |
4.4.2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4.4.3 矿物化学特征 |
4.4.4 原位锆石Hf-O同位素特征 |
4.4.5 原位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4.4.6 岩石成因分析 |
4.5 对壳幔相互作用的启示 |
5 斑岩型Cu–Au–Mo含矿性评价 |
5.1 与罗卜岭斑岩型Cu-Mo矿对比 |
5.2 成矿潜力分析 |
5.2.1 氧逸度 |
5.2.2 含水量 |
5.3 粤东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勘查标志 |
6 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动力学背景 |
7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
1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2 )全岩Rb-Sr-Sm-Nd同位素分析 |
3 )电子探针测试 |
4 )锆石U-Pb定年和微量元素测试 |
5 )SIMS锆石氧同位素分析 |
6 )锆石Lu-Hf同位素 |
附表 |
附表1 |
附表2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取得成果 |
四、中国东南大陆边缘若干问题的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南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研究:现状与前景[J]. 毛建仁,厉子龙,叶海敏.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12)
- [2]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若干进展[J]. 许志琴,杨经绥,侯增谦,张泽明,曾令森,李海兵,张建新,李忠海,马绪宣. 中国地质, 2016(01)
- [3]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D]. 卢苗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03)
- [4]漳州盆地构造演化模式及动力学数值模拟[D]. 陈维.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福建东南沿海盆地第四纪构造运动模式与动力学成因[D]. 张路.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8(11)
- [6]中国东南部晚古生代以来典型盆地沉积构造环境演化特征[D]. 祖辅平. 南京大学, 2012(04)
- [7]中国大地构造阶段划分和演化[J]. 潘桂棠,陆松年,肖庆辉,张克信,尹福光,郝国杰,骆满生,任飞,袁四化. 地学前缘, 2016(06)
- [8]南海北部陆缘晚中生代构造体系:动力学以及对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构造的制约[D]. 叶青.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9]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地质环境研究[D]. 李智佩. 西北大学, 2006(05)
- [10]东南沿海粤东地区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成因研究与含矿性评价[D]. 贾丽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