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审美思想

毛泽东的审美思想

一、毛泽东美学思想发微(论文文献综述)

翟安康[1](2016)在《安全哲学发微》文中研究指明安全与安全感,既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反映,又是一种个体感受的表达。安全与安全感的缺乏作为现代性后果的一种表情,究竟是什么造成的?贫困?技术?文化?还是信仰?诸如此类问题的设置,既需要科学的解构,更需要哲学的反思。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从安全问题入手深度考察当今全球安全表象的基本语境及人类社会安全理念的历史变迁,在分析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军事学安全观的基础上寻求和建构安全哲学理论:即从对安全和安全感的本体论追问、认识论反思、方法论建构中,探寻安全哲学“出场”的可能;从中西安全思想资源中,挖掘和探析安全哲学的思想资源及其理论基础;进而以“发展—正义—交往”三位一体的框架体系,发微安全哲学理论的建构理路。基于以上思路,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导论。借助描述研究的方法,从全球和中国的双维视角呈现当今人类社会的安全问题;进而,以生态危机下的“安全威胁”、社会危机下的“安全失序”、精神危机下的“安全焦虑”解析当今全球安全表象的基本语境;并从一元向多元、低层向高层、被动向主动三个方面阐述人类安全理念变迁的历史长河,提出寻求人民安康、社会安宁、国家安定、世界安全将构成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目标。第一章,安全理论:科学视野与哲学可能。本章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军事学四个视角分析科学视野中的安全观,继而从“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四个方面追问安全的本体论,从“谁带来危机、安全指向谁、安全依靠谁”三个角度反思安全的认识论,从“发展、正义、交往”三个维度建构安全哲学“出场”的方法论。第二章,安全哲学:思想资源与理论基础。本章从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法家的安全思想以及西方现实主义安全理论、自由主义安全理论、批判安全理论、建构主义安全理论中挖掘安全哲学的思想资源,从马克思经典作家的安全观中探寻安全哲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语境。第三章,发展:夯实安全的物质基础。本章从资本与生态安全、工具理性与社会安全、后现代主义文化与自我认同三个角度反思传统发展观的弊端,从科学发展观超越传统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引领安全实现两个维度重构发展观的当代转换,阐述了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也是人类社会获得安全的动力之源,解答了“人类需要什么样的发展?什么样的发展会造成安全危机?什么样的发展会引领安全实现?”第四章,正义:构建安全的制度理念。本章从“正义”的维度对“安全”这个主题展开研究,在自由主义、社群主义、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比较研究中对“何谓‘正义’?”予以回答的基础上,解答“正义能否维系安全、正义何以维系安全”的问题。关于“正义能否维系安全?”的问题,阐述了安全视角下“自由、平等、民主、包容”四个正义观念对应于个体、社会、国家、国际四个领域的积极作用,分析了正义维系安全的应然性与实然性,并从广度、深度、持续度三个方面探讨了正义维系安全的维度。关于“正义何以维系安全?”的问题,提出了正义维系安全的三个向度:正义共识主导安全理念、正义规则构建安全图景、正义行为保障安全实现。第五章,交往:完善安全的践行机制。本章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从两方面展开论述,在阐述交往的哲学内涵、分析安全的主体间性进而理清交往安全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从“主—客”交往、“主—主”交往、“主—客—主”交往的历史嬗变中探讨自然安全、人际安全、多元安全存在的危机;进而,从敬畏观的确立、交往理性的培育以加强主体性重塑,从媒介意识形态、媒介建构性引导以强化媒介管理来探索在交往中走向安全的路径。结语。面对“未来是什么样子?”的种种预测所描述的充满危机、不安全的未来世界图景,“中国的崛起”的预测给世人展示了以“发展、平等、互信、合作、创新”的理念“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安全”的中国力量。未来世界的安全在哪里?面对全新的“大数据”时代,笔者认为在学界孜孜不倦的研究与反思中,在世人锲而不舍的追求与实践中,和平与安全的“世界梦”必将实现!

司家瑜[2](2019)在《近百年《诗经》“比”之研究综述(1900年至今)》文中研究说明“赋、比、兴”是围绕《诗经》产生的三个传统诗学概念,“比”作为其中一个独立的范畴,初见于《周礼》。关于《诗经》“比”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来受古今学者的重视。对于近代以前“比”的研究资料,萧华荣先生在《意境·典型·比兴编》一书中已作过汇集。但还未有学者对1900年以来“比”的研究作单独的整理与归纳。1900年以后《诗经》“比”的研究和之前相比,研究范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嬗变,研究成果也是硕果累累。这一时期众多的学术成果是值得以一篇综述来全面梳理的。于是,本文从这个研究空缺入手,将1900年至今《诗经》“比”的研究按研究历程的特点,分为三个阶段:一、20世纪初至建国前,由于西方“文学”与“史”的观念引入中国,于是《诗经》“比”的研究从“宗经”的传统下脱离出来,开始纳入文学、史学的范畴,为后世开启了新范式;二、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诗经》“比”的研究成果数量极少,且研究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新民歌服务。但这一时期也不乏重要的成果出现;三、改革开放后至今,《诗经》“比”的研究迎来了全新风貌,研究成果也最为丰富。由于受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比”的研究范式再次发生嬗变,在之前研究视角的基础上,开始运用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开拓新的领域。总体呈现出细化、深入的学术特点。本文再按每一阶段的研究视角进行归类,总体包括本义考据、表现方法、思维方式、美学价值、研究史、文化起源、比较研究等几个方面。其中,只有表现方法的研究是从1900年至今始终没有离开学术视野的,受学者关注最久。此外,本文不仅对研究文本做了详细分析总结,且对不同学者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大致描述,并尽量客观地评价其得失。在文章最末的结语部分,针对《诗经》“比”当前的研究不足之处,笔者尝试提出了几点建议。总之,本文全面勾勒了20世纪以来《诗经》“比”的研究脉络,探讨了其中的成绩与不足,以期让读者对20世纪以来《诗经》“比”的研究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浦晗[3](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认为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贾韬[4](2020)在《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找到相似的时空场景与媒介轨迹,进行匹配与对照、筛选与分析,对当下的社会改革、教育创新与文化引领,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研究民国时期的书法教育,从宏观角度看,它包含对整个近代时期书法教育史的脉络提炼,即如何从传统教育形态进入国民教育序列与学校教育体制;从中观角度看,它包含对各种教育改造思潮、艺术教育论说或重要人物思想的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的延伸分析,即书法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再生产”、“民族精神的再塑造”以及“美术育人的合法化”;从微观上看,它涵盖了对民国书法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写实与文本描述,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系列教学活动构成。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始于文字书写、兴于读书明理、盛于以书取仕,在着书立说、立国化民、广育群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伦理教化作用与社会稳定功能,然而正是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身依附性与制度嵌入性,使书法教育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遭遇了“价值观念”上的肢解与“社会行动”上的剥离。民国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体系开始确立并实施的时期,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则是中国开启正规化艺术教育和美育的肇始时期。书法教育以其根深蒂固的“古典形态”,在二十世纪初的新兴学堂教育中,悄然兴起,潜滋暗长,“不仅完成了自身的‘革命’——从私塾师徒授受转向课堂教育,同时亦完成了社会意义上的‘革命’——从旧式教育体制走向新式教育体制”,书法教育则沿着实用书写教育和美术教育两条路线走进了学制框架体系内。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学校制度中主要有两种表现情形:一种是在初、中等教育中作为“国文科”中的习字课程,以追求实用性、普及性的书写技能而存在,“习字一科,虽为国语教学之一部门,但关系于修学及应用者甚大”;一种是以师范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制度形式,确立了书法向每个社会生活的扩张空间和渗透力量,以达致艺术性、专门性的书法美学而存在,“于艺术学校、大学校中,设书学一系,以培养一班高等书学人才”。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学制化的转型。“教育”和“文化”构成了民国书法教育的两大维度,作为勾勒民国书法教育“全景式”文本图像的前提,必须从“文化”角度阐释和反思民国社会大环境与书法教育之间的互动逻辑,提供书法教育在社会思想结构中的宏观视野。当时书法的“本体危机”主要体现在“汉字革命”对汉字的简化与注音,颠覆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书写内容、书写文本与书写方式,带来了书法哲学“本体论”上的危机与困惑。而“美术革命”对中国绘画摹古不化之风、石谷之流弊的批判——“革王画的命”,亦规约了书法创作的美学形式、艺术类型与个性趣味,解构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美学体格与道德功用,带来了书法哲学“价值论”上的冲击与失落。于是,在异域教育理论的审视与参照下,在其他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比对下,书法教育需要学科逻辑的支撑与教育原理的基础,其核心与特征是“地道的逻辑思维——课程分布、课时分配、授课内容的环节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思想、基本观念……,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确立”,书法教育活动过程被程序化、模式化与预设化,以舍弃各种异质性因素去构建具有普适性与标准性的学科教学体系。为了追求书写的标准化与效率化,围绕写字学习材料、写字教学方法、写字工具等,书法教育开展了各种心理化、科学化的实证研究,促进了书法教育在教学原理、学习原理上的设计与实践、探究与应用。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科学化的转型。在民国充满变革的浪潮中,“更新与改良是流行话语,同时,保存国粹更是国人关心的课题”,这就决定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社会规约力要比其“自律”大得多。书法教育“现代”的发展总是与危机意识和终极关怀紧密相扣,以中国文字之特有价值和民族精神,启发民众思想觉悟,塑造社会革新品格,通过平民教育、民众学校使书法从精英到大众,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借助艺术或者美术的身份加持,在“美育救国”、“艺术救国”等民族使命的话语体系中改变遭际、重获价值,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民国书法教育的成长及其背后折射出了知识范式的生产、文明观念的辐射、思想文化的变迁,书法教育的诸种知识通过出版的“崭新诞生”与思想的“人物引领”,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下逐渐形成,并通过报章杂志、着作、教科书等各种形式传播,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知识与生活体验。同时,民国特殊的战乱背景使书家群体呈现出“聚集”和“流动”的时空特征,从雅集到社团构成了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中国书学会标志着传统书法艺术的复兴与书法普及教育的推广,各种学生书法社团则见证这个时代书法社团的繁荣和现代学制内的书法影响;从内陆到粤港形成了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在香港移民社会的国族想象和乡邦情结中,书法以保存国粹与发扬民族精神为重,书法教育则扮演了身份认同与民族抗争的重要功能。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正在不断抽离日常书写的工具、文本与机会,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实际上又一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书法教育无疑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书法教育的价值、前途等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我国书法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已在书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就目前来看,“应用化”与“艺术化”依然是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书法基础教育正在从写字转向审美,书法大众教育则面临着从功利走向情怀。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学科”建构之路,“科学化”与“专业化”仍然是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命题,既要解决“身份危机”,又要争取纳入现代学科的框架体系中。“本土化”与“国际化”则是书法教育时代复兴的责任担当,书法作为东方文化在国际艺术语境中的身份显现,既面临着以输出中国书法文化理念来重建东方书法形象的历史重任,又需要以中国元素与国际审美形式相融合而获得审美普世化。

包妍[5](2013)在《意识形态下的美学突围 ——1979-1985中国历史语境中的“美学热”》文中认为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美学热”所涉及的问题除了美学领域之外,在哲学和文学领域也存在着共振现象,因为它们呈现出了一致的历史意识与文化想象。这种共享的历史意识与文化想象是当下知识表述的源泉和起点。但“美学热”的话语构成并非完全同调。在“美学热”话语构成的复调中,体现出“美学热”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联系。本文力图通过展现“美学热”的不同侧面,勾勒出它们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所呈现的“散布状态”,从而完成对新时期中国诸种有关“美学”、“文学”的知识表述生成之初的原生面貌的再现,揭示“美学热”及其话语实践与意识形态的内在关联。本文的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讨论“美学热”的起止时段及原因,并通过对“美学热”主体组织学术研讨会、编译刊物、组织函授和讲习班等多方面社会实践的介绍,描摹“美学热”兴起、高潮、衰落、余热、转向的整体态势。第二章通过对“美学热”的知识谱系的梳理,探索“美学热”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在关联。这一内在关联的内容包括三方面:其一,中国现代美学在非知识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层面上寻求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历史线索;其二,1950、1960年代美学大讨论,使马克思主义美学成了中国唯一具有合法性的美学派别,而19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直接为1980年代“美学热”提供了理论资源;其三,1980年代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语境变化对“美学热”产生影响的现实原因。第三章重点考察“美学热”中的“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首先分析这场论争发生的原因及讨论中体现出的三个主题。其次梳理在政治领域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风波。最后引入“同人”群体的概念,分析“同人”群体的代表性文本,探讨“同人”群体代表的观点思路及形成原因,勾勒出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讨论的整体历史图景,提出在“文革”后国家意识形态亟需“重整”的情况下,“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讨论中的话语诉求契合了这一“重整”需求,在一定程度给国家意识形态的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持。第四章以“美学热”中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热潮作为主题,首先讨论1980年代的美学话语选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理论资源具有合法性的三点原因:一是《手稿》与意识形态历史的符合关系;二是《手稿》话语内部的张力与1980年代社会文化语境的契合关系;三是《手稿》中理论资源的历史脉络。其次对“手稿热”中围绕“人化的自然”、“美的规律”、“异化”与美三个命题展开的论争略作评述。最后,讨论了“实践”与“自由”两个美学话语关键词,认为美学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阐发在传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边界徘徊,这种阐发在与意识形态的媾和中寻找着自我表述的话语方式。第五章重点考察“美学热”中的主体性问题。首先探讨了1980年代“主体”从沉睡到觉醒的历史背景。其次对“崛起派”在关于“朦胧诗”的论争中显露出来的个体意识进行分析,认为“崛起派”高扬了文学的个体性,“崛起派”中“个体”突围落脚点是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想象。最后,讨论刘再复对李泽厚主体性思想的继承与超越,指出刘再复在“文学主体性”问题中突出了主体的存在意义及命运问题,发出了强烈的个体之音,完成了对1980年代主体性的超越,并且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的元话语。结语部分回顾全文,认为“美学热”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其话语自身也经历了从意识形态化到非意识形态化的蜕变过程。但是这种确认自身合法性的方式,乃是把自身界定为“非意识形态化”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决定了这段“美学热”必然会拥有特殊的文化属性,中国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期这一时段的历史语境既极大地拓展了“美学热”中塑造自身话语系统的可能性,也使“美学热”及其话语实践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更为复杂和独特。

杨道麟[6](2011)在《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文中认为《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这一论题,就是从美学视野即东方美学的真善美合一的理念、西方美学的真善美统一的理念和马克思美学的真善美同一的理念来观照语文教育的一门复杂学问,它是语文教育认知学、语文教育伦理学、语文教育美育学的“合金”,以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为旨归。在目前的语文教育研究中,它还是一个很少有人问津的“荒原”,一个急切需要探讨的领域。然而语文(语言、文章、文学)这一文化符号和文化要素长期由于缺乏真正的美学视野予以观照,总是游移于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理想目标之外。因此,这一论题的研究必须既针对美学“所讨论的并非一般的美,而只是艺术的美”的褊狭观点长期对语文教育的严重误导所带来的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或过分强调视觉艺术教育并使之成为“纯影视课”、或过分强调听觉艺术教育并使之成为“纯音乐课”、或过分强调文学艺术教育并使之成为“纯表演课”而导致的困境,又针对审美的“趣味说”、“美术说”、“美感说”的偏颇见解长期对语文教育的严重戕害所带来的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或过分强调趣味教育并使之成为“纯娱乐课”、或过分强调美术教育并使之成为“纯育美课”、或过分强调美感教育并使之成为“纯情感课”而导致的窘况,还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革命”、“政治”的“形左实右”长期对语文教育的严重干扰所带来的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或过分强调智能教育并使之成为“纯语言课”、或过分强调人文教育并使之成为“纯政治课”、或过分强调唯美教育并使之成为“纯欣赏课”而导致的弊端,试图从美学视野真正观照语文教育并采用纵横开掘与多光聚焦相结合、质性分析与案例解剖相结合、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方法将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长期错乱了的“真”、“善”、“美”的关系予以“梳理”,既从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探求语文智育的“真”,又从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探求语文德育的“善”,还从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探求语文美育的“美”,从而促进“语文智育”、“语文德育”、“语文美育”的和谐发展,以期真正实现“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与“真善美融合”的语文教育理论大厦早日构筑成功。本文除引论“一个尚未认真开发的领域”和结语“为了开发真善美的语文世界”之外,拟从以下三个部分予以详细论述:第一部分“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思维”。从“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理念”、“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省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要旨”等三块具体展开。“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理念”包括东方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理念的积淀(道家美学的“天人合一”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儒家美学的“知行合一”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禅宗美学的“情景合一”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等)、西方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理念的凝聚(康德美学的“心理自由”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席勒美学的“人性自由”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黑格尔美学的“无限自由”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等)和马克思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理念的孕育(早期的“认知世界的自由”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中期的“改造世界的自由”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晚期的“感受世界的自由”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等)等方面;“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省察”包括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缺失的剖析(语文教育的名称众说纷纭、语文教育的标的宽泛笼统、语文教育的内涵残缺不全、语文教育的素养出现漏洞等)、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流弊的反思(语文教育被“时髦”的理论演绎、语文教育被“新潮”的话语包装、语文教育被“花哨”的形式摆弄、语文教育被“求全”的手段淹没等)、’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倾向的批评(语文教育被“功利主义”所遮蔽、语文教育被“非语文化”所消解、语文教育被“无效教学”所扼杀等)等方面;“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要旨”包括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目标的设立(语文教育目标的理论贫乏、语文教育目标的基本要素、语文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等)、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原则的遵循(语文教育原则的混乱烦琐、语文教育原则的理想构成、语文教育原则的辩证运用等)、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内容的厘定(语文教育内容之一:健康的语文课程、语文教育内容之二:全面的语文教材、语文教育内容之三:完整的语文教学等)等方面。第二部分“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架构”。从“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使命”、“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内核”、“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体制”等三块具体展开。“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使命”包括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现象的审视(语文教育现象的偏差胪列、语文教育现象的归因分析、语文教育现象的学理探究等)、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规律的揭示(语文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语文教育符合个性塑造的规律、语文教育依照逻辑行事的规律等)、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活动的开展(语文教育的认识感受活动、语文教育的鉴别欣赏活动、语文教育的表达创造活动等)等方面;“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内核”包括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本质的叩问(语文教育本质的失误诠释、语文教育本质的科学理解、语文教育本质的正确把握等)、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存在的呼唤(语文教育存在之一:智慧存在、语文教育存在之二:精神存在、语文教育存在之三:美感存在等)、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价值的诉求(语文教育价值的迷惘发微、语文教育价值的尺度认识、语文教育价值的取向管窥等)等方面;“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体制”包括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本体的重建(语文教育本体的迷失指津、语文教育本体的嬗变揭因、语文教育本体的真义探秘等)、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客体的寻觅(语文教育客体的课程规限、语文教育客体的教材内蕴、语文教育客体的教学实施等)、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主体的探颐(语文教育主体的施教者素质、语文教育主体的受教者潜能、语文教育主体的师生间互动等)等方面。第三部分“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前景”。从“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旨归”、“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策略”、“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生机”等三块具体展开。“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旨归”包括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人之状况”(语文教育中地位失落的人、语文教育中特色失落的人、语文教育中个性失落的人等)、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人之意蕴”(语文教育中与自然和谐的人、语文教育中与社会依存的人、语文教育中与身心协调的人等)、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人之走向”(语文教育中的全面的人、语文教育中的具体的人、语文教育中的实践的人等)等方面;“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策略”包括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渗透途径(语文教育的渗透途径之涵泳、语文教育的渗透途径之熏染、语文教育的渗透途径之浸润等)、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默化过程(语文教育的默化过程之揣摩、语文教育的默化过程之陶冶、语文教育的默化过程之滋养等)、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体验、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领悟、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品味等)等方面;“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生机”包括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和谐性(语文教育的特殊情境的创设、语文教育的各种关系的协调、语文教育的良好氛围的营造等)、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诗意性(语文教育的诗性智慧的贯穿、语文教育的情感密码的丰富、语文教育的生命活力的激发等)、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生态性(语文教育的生成意义的理解、语文教育的绿色环境的打造、语文教育的同构共生的体现等)等方面。

张晶莹[7](2016)在《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发微》文中提出在对本雅明的艺术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时,我们往往忽略了本雅明的一个重要身份——传媒理论家身份。本文旨在通过对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的梳理与分析,还原本雅明作为接受美学研究的理论先驱身份,并将他具有现实意义的艺术传播学研究方法在现代媒介与现当代艺术形式分析中加以应用。本文首先对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进行语境还原及理论溯源,将其具有浓厚政治意义的艺术传播思想置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风起云涌的欧洲政治、经济局势中加以分析,并寻找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丰沛的灵感源泉。其次,通过对本雅明传播论语境下的艺术观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新兴传播技术与传播媒介对艺术形式与功能的影响。以“震惊”经验取代传统艺术中光韵的弥散;早期先锋派艺术、摄影、电影等现代艺术在传播活动中表现出的对传统的颠覆与反抗;艺术接受的逐渐民主化进程等,正是本雅明艺术政治化的重要目标。再次,对本雅明艺术传播理论中各个环节的梳理与分析,能够清晰地看到艺术生产者、艺术传播媒介与艺术受众在现代性的影响下产生的功能与性质的巨变。最后,在对本雅明艺术传播理论的最终目标——大众文化的真正建立以及大众文化的矛盾与弊端进行分析时,通过对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与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学批判理论进行分析和对比,将拯救性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进行整合并去芜存菁,以便在指导当下艺术传播实践中发挥更好的实际效用。

李韬[8](2016)在《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是中国古代艺术观念的纽结。艺术范畴研究要以艺术学理论的宏通视野,通过文献梳理、跨学科的方法,结合艺术史和文化史的史实,探讨艺术的文化要素、历史语境和生命精神;在此基础上横断切入,以重要的艺术史观念为对象,寻绎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最普遍、最根本的艺术观念,揭示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共通性和一般规律。这也是对在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以后,中国古代艺术观念的核心范畴所进行的探索和尝试。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主要是由本体论范畴、认识论范畴和价值论范畴所构成。本体论范畴是道、气和象。道是中国哲学中的最高概念,它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根本范畴之一。道和艺的结合是人的理性和感性和谐发展的必然结果。没有道的艺,艺便缺少灵魂和方向;离开艺的道,道便丧失途径和手段。如果说道是宇宙万物总的根源和本体,那么气则是具体之物的本质或本根。艺范畴中的所有构成要素的本质是气,听觉、嗅觉、视觉和触觉乃至人本身都是气所构成。人的感觉器官具有生物的直接性和社会的历史性,前者不假它物直接感受这个世界,后者积淀人类的情感、情绪和认识形成具体的知识。中国古代艺术是古代人感受这个世界,并把这种感受具形化为可以直接感知的对象的结果。气是构成生物性人的基本元素,也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艺术是对这个世界社会的、情感的和审美的反映。气成为艺术的本体范畴是由气的特性和中国古代艺术生命性特质所决定。如果说道是古代艺术“形而上”的本体,气是其“形而下”的本质;那么象则是艺术的形式本体。象范畴使艺术成为艺术,使人直接通过它来把捉生命本身的生气和生意。象范畴使气的实在性和道的超越性最终成为可以被认识和感知的对象。那么具体的艺术活动是如何达到对道、气和象这些艺术本体的认识呢?中国古代艺术有着悠久的“言志”和“缘情”的传统,《周易》的“真情”、《论语》的“仁爱”和《庄子》的“无情”构成了中国古代艺术求真、向善、爱美三个维度。情志的完美结合是艺术表达的中心观念,“道始于情”(《性自命出》),而道也终结于“情”;“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儒道两家在此达到了高度统一,艺术通过审美之心和道德之心的营构通达道的境界。人是由身和心所构成,中国古代艺术家把这种观念宇宙化后即认为人所创造的艺术和人本身是同构的,是由“形”和“神”两个方面所构成。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形和神的不断地熔铸、交汇和对话的过程:艺术家由最初的情志意趣的表达到艺术品的物化形态的出现是由神塑形,而鉴赏家则相反,他们从艺术的形象出发,结合自我的情趣志意和“前见”,完成对艺术品的再创造,这是由形而见神的过程。神何以能塑形?形何以能见神?前者是人“表达欲”和“对象化”的本能所致,后者则是对意义追问的结果。艺术之形的追问可以达到庄子的“象罔”之境,而“象罔”可以得“玄珠”,因此形的超越即可达到道境。从神的本义来说,它是对“万物为什么是这样”的回答,而道则是对世界整体根源的发掘。“文以载道”的观念尽管老套,但它彰明了超越之路:“形以载神”也不新鲜,但它开启了妙写的坦途。虚实范畴较艺术中的情志、形神范畴具有更大的涵括力。艺术的本质特性是它的审美性和精神性,这是艺术的虚的部分。艺术实的部分是它的物质实体。在这个实的部分中还是可以继续分出虚实的层次来。画面的空白是虚,而色彩是实;音乐中的中断为虚,而连续为实;戏曲中的顿挫为虚,而连续为实;舞蹈中的运动为实,而静止为虚等等。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中虚实问题发展到极端就成为有无问题,诸如“无声之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不着文字”、“刻雕众形而不为巧”等观念。这些道家观念的本意并不是要取消艺术及其形式,从而把人回归到完全自然的状态,而是为了在遵从自然的前提下去“为”。老子的“希言自然”就是主张统治者不要妄为教令而要顺任自然地去“为”。道家和儒家均根植于人生和社会而立论,他们的观点在“希言自然”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这种思想对艺术虚实观有着深远的影响,不管是“错彩镂金”之美还是“出水芙蓉”之美,也不管是社会道德之美还是造化情志之美,只要是宛若天成而不扭捏作态的艺术,儒道两家都是赞赏的。中国古代哲学不同于西方古代哲学,它所解决的问题不是“思”与“在”的矛盾,而是“身”与“道”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核心价值是乐心和明道。艺术的过程也就是修身、养性,从而达到身心的悦适,以致明道的过程。雅俗的根本矛盾在于艺术家的人格,人品高则艺必雅,反之则俗。儒家的善美和道家的真美,前者重视艺术的伦理价值,后者重视艺术的审美价值,但它们都统一于天与人、知与行、情与景合一的结构之中:至善尽美则是他们共同的思想旨趣。

刘军平[9](2013)在《艺术与大众 ——洪毅然艺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20世纪中外艺术的发展,以通俗性、平民性、日常性与流行性为特征的大众艺术逐渐成为主流。在这个演进过程中,不同国家有着特殊的转型与呈现方式。在“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中国,“艺术和大众”的变奏与不同阶段的历史主题相互呼应。其中,洪毅然的艺术思想极具典型性,其审美的大众化理论和公共参与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紧密地与“启蒙与救亡”、“权力话语与民众话语”、“民主化与多元化”等主题产生关联。洪毅然早年受“新文化运动”、杜威思想及普罗艺术思潮的影响。他在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期间,已将研究视角逐渐转向艺术理论的探索。后来,他在抗战艺术批评与美学大讨论中,其美学思想因具有鲜明的大众化色彩而风格独具。在20世纪80年代艺术新思潮的背景下,他从通俗化的视角来研究公众艺术审美,为当代设计美学理论的建构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他对物质形态(包括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进行的研究,为探讨20世纪中国设计美学理论的演进提供了重要思路。同时,洪毅然从生活和实用的角度来研究艺术,为后技术美学阶段探讨设计艺术的理论问题提供了思想养料。洪毅然主张艺术创作态度的平民化。他从生活意识的传达出发来探讨艺术本质的核心问题;从西画民族化与国画现代化角度将艺术创作推向民族与世界之间转换的辩证关系之中。洪毅然延续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倡大众的全民艺术美育,主张艺术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在艺术接受方面,洪毅然广泛收集大量的民间语言材料,并着力研究大众的艺术审美习惯,从而形成了其“大众美学”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获得广泛的认可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美学界称为“大众美学的开拓者”。洪毅然的大众美学理论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一方面,它是20世纪中国在启蒙、救亡的主题下文艺大众化的延续;另一方面,它是大众生活美学向大众文化的过渡,一定程度上又可视为当代消费艺术的前兆。洪毅然在以视觉图像的形式传达艺术思想的同时,还对美术史论研究给予了持续而高度的关注。这种史论结合、理论与实践并举的特点体现了其学术研究的丰富性。总之,洪毅然主张“艺术走向大众”和提升大众艺术审美。在艺术与大众的双向互动中,消弭艺术上精英与大众的界限,从而实现艺术自由、平等的民主化进程。本文以洪毅然的艺术思想为个案,采取上、下篇的叙述模式,上篇重在艺术史与美学史的梳理,下篇重在对其艺术理论进行阐释。在具体论述的过程中,全篇注重对一手文献材料和未刊稿的考察分析。笔者试图整合洪毅然的艺术理论体系,进而探索中国艺术大众化和公众艺术审美理论的发生与发展问题。

袁愈宗[10](2006)在《《诗广传》诗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夫之的诗学理论奠基于其深厚的哲学思想之上,其见解因此而富有卓识。《诗广传》是王夫之最早的诗学着作,在其诗学思想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是研究者甚少。本文以“诗言志”论、诗情论、“修辞立其诚”论、“神”论、言意论、文质论为主要内容阐述《诗广传》的诗学思想。其中“诗言志”论和诗情论属于本质论,“修辞立其诚”论和“神”论属于理想论,言意论和文质论属于构成论。在对《诗广传》诗学思想进行全面具体阐述的同时,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从全新的角度对王夫之的一些重要诗学思想加以解剖。其中,“诗言志”论、诗情论、“神”论等内容在王夫之诗学思想研究史上属于第一次详细、全新的阐释,言意论、文质论、“修辞立其诚”论等内容则在与王夫之其它思想(如哲学、历史)的联系中,从新的视角进行了阐发。本文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前人对王夫之诗学思想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选题原因。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迄今,研究王夫之诗学思想者甚多。从着作的出版到范畴概念的阐释以及研究方法的运用,硕果累累。以《诗广传》诗学思想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研究《诗广传》之成果甚少以及其在王夫之着作中之独特性原因。第一章介绍王夫之的生平及其学术思想地位。王夫之经历坎坷,历明入清,归隐深山,潜心着述。其学宗横渠,归依大易。但当时影响不大,直到清朝末年,才为学人所推崇。第二章主要论述《诗广传》的特色。其中有对《诗广传》成书年代的考辨,其传诗的特征论述以及除诗学思想之外的一些主要内容介绍。第三章阐述王夫之对“诗言志”的独特看法。“诗言志”是一个古老的命题,王夫之对其有着独特的思考,那就是他把“志”的终极目标指向天,天道。第四章论述王夫之的诗情观。王夫之非常重视诗歌创作中情感的抒发,但是同时认为不能纵情,情应该受“性”的节制。所以在诗中抒发情感不能太过,要符合“温柔敦厚”的标准。王夫之区分了各种各样的情,其诗情观最终还是以“天”为归依。第五章从王夫之对“诚”的理解入手,阐释其关于“内圣”的具体内涵。这种对人的内在性情的要求也是王夫之对理想诗风追求的出发点,以“平”为特征的诗歌因此而受到他的青睐。王夫之的观点同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第六章以“神”为中心,阐释了王夫之诗学思想中“神”的丰富含义。以此为基础,对王夫之诗学中的一些概念和命题作了全新的诠释,如神理,意势,现量等。第七章谈的是王夫之关于作品构成的观点。这主要体现在他对语言的看法中,包括言意论和文质论。王夫之对言意和文质的看法同样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结语部分对王夫之的诗学思想进行了整体概括,并指出了《诗广传》在其诗学着作中的重要地位。

二、毛泽东美学思想发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美学思想发微(论文提纲范文)

(1)安全哲学发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安全问题的现实表情
        一、困境与危机:全球视野的安全问题
        二、问题与挑战:当代中国的安全困境
    第二节 安全表象的当代语境
        一、生态危机下的“安全威胁”
        二、社会危机下的“安全失序”
        三、精神危机下的“安全焦虑”
    第三节 安全理念的历史变迁
        一、一元向多元的安全领域变迁
        二、低层向高层的安全需求变迁
        三、被动向主动的安全认知变迁
第一章 安全理论:科学视野与哲学可能
    第一节 科学视野的安全观
        一、政治学的安全观
        二、经济学的安全观
        三、社会学的安全观
        四、军事学的安全观
    第二节 安全哲学何以可能
        一、安全的本体论追问
        二、安全的认识论反思
        三、安全的方法论建构
第二章 安全哲学:思想资源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安全哲学的思想资源
        一、中国古代安全思想
        二、西方安全思想理论
    第二节 安全哲学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安全观
        二、毛泽东的安全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安全观
第三章 发展:夯实安全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反思:传统发展观的弊端
        一、资本与生态安全
        二、工具理性与社会安全
        三、后现代主义文化与自我认同
    第二节 重构:发展观的当代转换
        一、科学发展观超越传统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引领安全的实现
第四章 正义:建构安全的制度理念
    第一节 何谓“正义”
        一、自由主义正义观的内在悖论
        二、社群主义正义观的基本缺陷
        三、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合理因素
    第二节 正义能否维系安全
        一、安全视角下的“正义观念”
        二、正义维系安全的应然性与实然性
        三、正义维系安全的维度
    第三节 正义何以维系安全
        一、正义共识主导安全理念
        二、正义规则建构安全图景
        三、正义行为保障安全实现
第五章 交往:完善安全的践行机制
    第一节 交往方式的变革与危机
        一、交往安全的内在逻辑
        二、交往历史嬗变中的社会安全
    第二节 在交往中走向安全
        一、主体性重塑
        二、媒介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近百年《诗经》“比”之研究综述(1900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20世纪初至建国前《诗经》“比”的研究
    1.1 对“比”本义的研究
    1.2 对“比”修辞学方面的研究
    1.3 对“比”表现方法的研究
    1.4 其他方面的研究
第二章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诗经》“比”的研究
    2.1 对“比”表现方法的研究
    2.2 “比”的研究之研究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至今《诗经》“比”的研究
    3.1 对“比”本义的研究
        3.1.1 用诗方法说
        3.1.2 演述方法说
        3.1.3 诗体说
        3.1.4 教诗方法说
    3.2 对“比”表现方法的研究
    3.3 对“比”思维方式的研究
        3.3.1 原始思维
        3.3.2 二元“相性”思维
        3.3.3 艺术思维
    3.4 对“比”美学价值的研究
    3.5 对“比”文化起源的研究
        3.5.1 宗教仪式说
        3.5.2 原始思维说
    3.6 “比”在现代诗学中的流变
    3.7 “比”与“兴”的比较
    3.8 “比”与西方诗学中的“比喻”比较
    3.9 “比”的研究之研究
    3.10 其他方面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位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一 宋杂剧说
        二 诸宫调说
        三 傀儡戏说
        四 民间剧曲说
        五 宗教仪式说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后记

(4)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习字崇文——古代书法教育的学校形态
        一、作为常识的小学书法教育
        二、作为专业的书学专门教育
    第二节 以书取仕——高等书法教育的政治依附
        一、学以养士:书法教育的政治嵌入
        二、书判取士:书法教育的权力依附
    第三节 启蒙晨曦——晚清书法教育的形态转捩
        一、普及识字:书法教育课程形态的初现
        二、推广新知:书法教育艺术形态的萌芽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凄风苦雨——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的秩序危机
        一、民国时期政治的革命多样化诉求
        二、民国时期经济的资本多元化干预
    第二节 波澜横生——民国时期文化艺术的新旧递嬗
        一、民国时期文化的意识形态革命
        二、民国时期艺术的观念形态涤荡
    第三节 多元竞进——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革故鼎新
        一、民国时期教育近代化的多元探索
        二、民国时期教育合法化的制度实践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学制序接
    第一节 私塾与学堂之争——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学制化序曲
    第二节 习字与国文之争——民国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定型
        一、国文初定启新生:书法教育“国文化”的科目归属
        二、乱世飘摇书低落:书法教育“习字化”的功能式微
    第三节 师范与专科之争——民国时期专业化书法教育衍生
        一、薄艺在身:书法技能训练在师范教育中的映射
        二、敬惜字纸:书法文化素养在艺术教育中的嵌入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内核危机
    第一节 尊今与疑古——汉字存废的娓娓道来
        一、废除汉字: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二、简化汉字:调和解决之折衷解决
    第二节 标准与大众——书法危机的自我救赎
        一、书虽小道,国魂所系
        二、字字标准,笔笔皆活
    第三节 争锋与迷思——书画革命的观念分化
        一、“善”与“美”:“美术革命”翻转书写审美
        二、“新”与“旧”:“艺术革命”重塑书法教育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科学逻辑
    第一节 体系化与程式化——书法教育科学化肇始
        一、书法教学体系的规范化建构
        二、书法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设计
    第二节 标准化与效率化——书法教育科学化实证
        一、书法教育的学科知识“心理化”
        二、书法教育的教学实践“科学化”
    第三节 人本化与个性化——书法教育科学化改良
        一、书法教育教学原理的设计与实践
        二、书法教育学习原理的探究与应用
第六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功用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塑造民众——书法教育的政治现代性
        一、从精英到大众: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
        二、从守护到拓进: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
    第二节 建造常识与大众传播——书法教育的知识现代性
        一、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出版的“崭新诞生”
        二、民国时期书法教育思想的“人物引领”
    第三节 颠沛之路与精神存扬——书法教育的民族现代性
        一、从雅集到社团: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
        二、从内陆到粤港: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
第七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回眸展望
    第一节 “应用化”与“艺术化”——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
        一、书法基础教育:从写字转向审美
        二、书法大众教育:从功利走向情怀
    第二节 “科学化”与“专业化”——书法教育的学科审思
        一、“书法学”的身份迷雾:历史交互与文化邂逅
        二、“书法学”的学科建制:现实透视与理想期待
    第三节 “本土化”与“国际化”——书法教育的时代复兴
        一、书法教育的寻根弘道:从守正到创新
        二、书法教育的西方传播:从输出到重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

(5)意识形态下的美学突围 ——1979-1985中国历史语境中的“美学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美学热”研究的历史视角及问题的提出
    二、意识形态:理论、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1979—1985:“美学热”整体态势
    第一节 1979:“美学热”的起点
    第二节 “美学热”主体的社会实践
    第三节 1983—1985:余温与转向
第二章 知识谱系:“美学热”与国家意识形态
    第一节 一条红线: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建构
    第二节 “唯物”与“唯心”:美学大讨论
    第三节 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
第三章 话语冲突的场域:“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
    第一节 话语的发生与三个主题
    第二节 政治风波: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
    第三节 两个“同人”群体:矫正的视点与“保卫马克思”
第四章 寻找自我话语:“手稿热”
    第一节 “经典”的选取:合理与合法性
    第二节 三个命题:围绕《手稿》的论战
    第三节 话语的生成:“实践”与“自由”
第五章 崛起与突围:主体性的重建
    第一节 主体意识:从沉睡到觉醒
    第二节 艰难的崛起:“崛起派”中的个体意识
    第三节 个体的突围:主体性的继承与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 1:“美学热”中出版的部分期刊丛书目录一览表
        附表 1.1:《美学》目录一览表
        附表 1.2:《美学论丛》目录一览表
        附表 1.3:《美学评林》目录一览表
        附表 1.4:《美学文摘》目录一览表
        附表 1.5:《美学述林》目录一览表
        附表 1.6:美学译文丛书一览表
    附表 2:“美学热”中部分论文集目录一览表
        附表 2.1: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部分论文集目录一览表
        附表 2.2:《美学讲演集》目录一览表
        附表 2.3:关于“手稿热”问题部分论文集目录一览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个尚未认真开发的领域
    一、研究缘起
        (一) 语文教育的发展期待美学
        (二) 语文教育的美学理论贫瘠
        (三) 语文教育的美学实践困惑
    二、研究对象
        (一) 突破"褊狭观点"对语文教育的严重误导
        (二) 突破"偏颇见解"对语文教育的严重戕害
        (三) 突破"形左实右"对语文教育的严重干扰
    三、研究意义
        (一) 面对语文教育的突出问题应做出的必然选择
        (二) 落实"语文教育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四、研究方法
        (一) 纵横开掘与多光聚焦相结合
        (二) 质性分析与案例解剖相结合
        (三) 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相结合
上篇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思维
    第一章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理念
        第一节 东方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理念的积淀
        一、道家美学的"天人合一"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二、儒家美学的"知行合一"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三、禅宗美学的"情景合一"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第二节 西方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理念的凝结
        一、康德美学的"心理自由"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二、席勒美学的"人性自由"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三、黑格尔美学的"无限自由"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第三节 马克思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理念的孕育
        一、早期的"认知世界的自由"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二、中期的"改造世界的自由"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三、晚期的"感受世界的自由"说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第二章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省察
        第一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缺失的剖析
        一、语文教育的名称众说纷纭
        二、语文教育的标的宽泛笼统
        三、语文教育的内涵残缺不全
        四、语文教育的素养出现漏洞
        第二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流弊的反思
        一、语文教育被"时髦"的理论演绎
        二、语文教育被"新潮"的话语包装
        三、语文教育被"花哨"的形式摆弄
        四、语文教育被"求全"的手段淹没
        第三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倾向的批评
        一、语文教育被"功利主义"所遮蔽
        二、语文教育被"非语文化"所消解
        三、语文教育被"无效教学"所扼杀
    第三章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要旨
        第一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目标的设立
        一、语文教育目标的理论贫乏
        二、语文教育目标的基本要素
        三、语文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第二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原则的遵循
        一、语文教育原则的混乱烦琐
        二、语文教育原则的理想构成
        三、语文教育原则的辩证运用
        第三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内容的厘定
        一、语文教育内容之一:健康的语文课程
        二、语文教育内容之二:全面的语文教材
        三、语文教育内容之三:完整的语文教学
中篇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架构
    第四章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使命
        第一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现象的审视
        一、语文教育现象的偏差胪列
        二、语文教育现象的归因分析
        三、语文教育现象的学理探究
        第二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规律的揭示
        一、语文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语文教育符合个性塑造的规律
        三、语文教育依照逻辑行事的规律
        第三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活动的开展
        一、语文教育的认识感受活动
        二、语文教育的鉴别欣赏活动
        三、语文教育的表达创造活动
    第五章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内核
        第一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本质的叩问
        一、语文教育本质的失误诠释
        二、语文教育本质的科学理解
        三、语文教育本质的正确把握
        第二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存在的呼唤
        一、语文教育存在之一:智慧存在
        二、语文教育存在之二:精神存在
        三、语文教育存在之三:美感存在
        第三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价值的诉求
        一、语文教育价值的迷惘发微
        二、语文教育价值的尺度认识
        三、语文教育价值的取向管窥
    第六章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体制
        第一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本体的重建
        一、语文教育本体的迷失指津
        二、语文教育本体的嬗变揭因
        三、语文教育本体的真义探秘
        第二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客体的寻觅
        一、语文教育客体的课程规限
        二、语文教育客体的教材内蕴
        三、语文教育客体的教学实施
        第三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主体的探颐
        一、语文教育主体的施教者素质
        二、语文教育主体的受教者潜能
        三、语文教育主体的师生间互动
下篇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前景
    第七章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旨归
        第一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人之状况"
        一、语文教育中地位失落的人
        二、语文教育中特色失落的人
        三、语文教育中个性失落的人
        第二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人之意蕴"
        一、语文教育中与自然和谐的人
        二、语文教育中与社会依存的人
        三、语文教育中与身心协调的人
        第三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人之走向"
        一、语文教育中的全面的人
        二、语文教育中的具体的人
        三、语文教育中的实践的人
    第八章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策略
        第一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渗透途径
        一、语文教育的渗透途径之涵泳
        二、语文教育的渗透途径之熏染
        三、语文教育的渗透途径之浸润
        第二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默化过程
        一、语文教育的默化过程之揣摩
        二、语文教育的默化过程之陶冶
        三、语文教育的默化过程之滋养
        第三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
        一、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体验
        二、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领悟
        三、语文教育的沉潜方式之品味
    第九章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生机
        第一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和谐性
        一、语文教育的特殊情境的创设
        二、语文教育的各种关系的协调
        三、语文教育的良好氛围的营造
        第二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诗意性
        一、语文教育的诗性智慧的贯穿
        二、语文教育的情感密码的丰富
        三、语文教育的生命活力的激发
        第三节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生态性
        一、语文教育的生成意义的理解
        二、语文教育的绿色环境的打造
        三、语文教育的同构共生的体现
结语 为了开发真善美的语文世界
    一、语文教育学者的古今融会力
    二、语文教育学者的中西贯通力
    三、语文教育学者的实践透视力
    四、语文教育学者的理性思辨力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发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论文研究内容
    2、论文研究创新
    3、文献综述
第一章 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产生的语境及理论资源
    第一节 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产生的社会土壤
        1.1.1 启蒙理性和战争的炮火
        1.1.2 历史的裂变——现代性转型
        1.1.3 隐形的战场——新时代的传播网
    第二节 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溯源
        1.2.1 激进的马克思主义行动派
        1.2.2 艺术与政治的绝妙融合者
        1.2.3 文人性格下的拾荒者
    第三节 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的提出
第二章 本雅明传播论语境下的艺术观
    第一节 充满矛盾的眷恋——“光韵”的消逝
        2.1.1 光韵的存在条件
        2.1.2 光韵的产生
        2.1.3 光韵消逝的原因
        2.1.4 由艺术原作到传媒文本
        2.1.5 异化的光韵——光环
    第二节 震惊的效用——现代艺术的崛起
        2.2.1 早期先锋派艺术
        2.2.2 广播电台实践
        2.2.3 摄影技术
        2.2.4 电影艺术
    第三节 艺术功能的嬗变——从植根于礼仪到服务于政治
        2.3.1 艺术的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
        2.3.2 艺术功能的转变
第三章 本雅明对艺术传播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剖析
    第一节 机械复制时代的媒介
        3.1.1 媒介的含义
        3.1.2 机械复制的两种含义
        3.1.3 新兴艺术生产与传播媒介的作用
    第二节 作为生产者的艺术家
        3.2.1 电影艺术生产者
        3.2.2 作为生产者的作者
        3.2.3 文化场域影响下的艺术家
    第三节 枷锁与解放后的受众
        3.3.1 受众的审美反思能力
        3.3.2 受众的从众心理
第四章 本雅明的醒世寓言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双重维度
        4.1.1 艺术的商品化消费
        4.1.2 大众文化的虚伪面相
        4.1.3 文化工业的运作机制
        4.1.4 大众文化的两面性
    第二节 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的现代启示
        4.2.1 作为商品的文化与其符号价值
        4.2.2 公共传播环境对艺术的影响
    第三节 早期先锋派与后现代波普艺术间的隐匿辩证法
        4.3.1 早期先锋派的衰落
        4.3.2 反叛的后现代波普艺术
        4.3.3 光韵的复归与再施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厘定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生成语境
    一、文化要素——天人关系、心性学说、宗法制度
    二、历史语境——时间性、空间性、想象性
    三、生命精神——生生谓易、希言自然、人者仁也
第二章 中国古代艺术本体论范畴
    第一节 艺术本体及其本体论
        一、艺术本体观念和艺术本体论阐释
        二、中国古代艺术本体及其本体论范畴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本体论范畴
        一、艺范畴的三个维度
        二、道范畴——艺术之灵魂
        三、气范畴——艺术之主体
        四、象范畴——艺术之形象
    第三节 道、气、象范畴的本体地位及其说明
        一、道、气、象的统一性和本质特征
        二、道、气、象与艺术其它范畴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古代艺术认识论范畴
    第一节 情与志:古代艺术表达的中心观念
        一、情范畴的历史性展开:“缘情”说的诸阶段
        二、志范畴的历史溯源:“言志”说的考索
        三、情志合论:言志缘于情,缘情根于志的艺术论
        四、情与志交织下的审美时空:门类艺术中的情志范畴
    第二节 形与神:中国古代艺术认识活动的二维结构
        一、中国古代艺术形神观念解诂
        二、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的代表性形神观念
        三、中国古代门类艺术中的形神范畴
    第三节 虚与实:中国古代艺术活动的辩证特性
        一、古代艺术虚实观的哲学渊薮
        二、古代艺术活动中的虚实范畴
        三、古代门类艺术中的虚实观念
第四章 中国古代艺术价值论范畴
    第一节 明道与乐心——古代艺术的核心价值
        一、明道与乐心的基本内涵
        二、明道把世界照亮,乐心把自我澄明
    第二节 雅与俗——古代艺术品评的基本标准
        一、雅俗观念考辩
        二、雅俗观的具体展开和雅俗之辨
    第三节 善美与品格——古代艺术的稳定价值结构
        一、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善美
        二、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品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9)艺术与大众 ——洪毅然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中国现代公众艺术审美学术史回顾与研究思路
    第一节、20世纪中国公众艺术审美研究的学术史
    第二节、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释题与研究思路
上篇
    第一章 洪毅然早年的艺术历程(1913-1937)
        第一节、现代艺术思潮对洪毅然早年的影响
        一、“新文化运动”及杜威等人思想对洪毅然的影响
        二、“时代画会”与普罗美术
        第二节、洪毅然早期艺术创作中的转型
        一、西方现代美术的影响
        二、“大众思想”的萌芽:以《水灾》《湖滨》作品为例
        第三节、“大众视角”与“为人生而艺术”
        一、“大众视角”指导下的艺术创作
        二、艺术观念的转型:“为艺术而艺术”到“为人生而艺术”
    第二章 大众立场与烽火下艺术的现代性(1937-1949)
        第一节、抗战下的艺术活动与创作
        一、四川抗战漫画社的运动
        二、洪毅然的艺术创作:“流民图”
        第二节、抗战美术批评的大众立场
        一、“艺术首先为抗战,其次为艺术”
        二、从“艺术宣传”到“宣传艺术”
        三、“大众化”不是“迎众”与“民间化”
        第三节、新写实主义艺术观与烽火下的现代性
        一、新写实主义艺术是时代的、大众的
        二、艺术科学化:大众的新写实主义艺术实施手段
        三、烽火下艺术的现代性
    第三章 洪毅然的社会功利派美学(1949-1989)
        第一节、洪毅然美学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化
        一、“不得不”的改造
        二、洪毅然在美学大讨论中的立场
        第二节、不同时期对自然美的讨论
        一、50年代的讨论
        二、60年代的讨论
        三、70年代末以来的讨论
        第三节、实践美学的建构与阐释
        一、洪毅然对实践美学的建构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认识拓展了实践美学的理解
下篇
    第四章 洪毅然的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生活意识的传达
        一、艺术即生活
        二、现实的证悟
        三、艺术与生活的边界
        第二节、从方法论上探究艺术的本质
        一、艺术史与社会学方法论的探讨
        二、“科学方法论”的探讨
        三、“美学方法论”探讨
        第三节、“好本质的外在形式”
        一、价值论:本然与实然的统一
        二、实体论: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第五章 洪毅然的艺术创作论
        第一节、艺术家:创作主体的平民化
        一、打破艺术家与一般人的界限
        二、艺术家与大众一样的生活
        三、艺术家修养就是人的修养
        第二节、艺术大众化——国画现代化、西画民族化
        一、30年代的论争
        二、40年代的论争
        三、1949年后的论争
        第三节、“内容与形式”的讨论
        一、“文革”前的论争
        二、“文革”后的论争
        三、形象与意象
    第六章 洪毅然的艺术接受论
        第一节、大众美学
        一、艺术与实用的哲学基础
        二、《大众哲学》到《大众美学》
        三、《大众美学》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普及大众的艺术教育
        一、艺术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二、公众物质产品的艺术教育观
        三、被大众接受的《大众美学》
        第三节、日常生活艺术化
        一、大众设计艺术的早期想象
        二、大众美学与当代的生活美学
        三、公众艺术审美在当代的发展
结论
附录一:洪毅然学术年谱
附录二:王琦、刘纲纪等访谈
参考文献
致谢

(10)《诗广传》诗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王夫之诗学思想研究状况综述
    一、王夫之诗学研究着作综述
    二、王夫之诗学范畴、命题研究综述
    三、王夫之诗学体系研究综述
    四、王夫之诗学研究方法综述
    五、总结及本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王夫之生平、着述与历史地位
    第一节 王夫之生平
    第二节 王夫之着述情况
    第三节 王夫之的学术思想渊源与历史地位
第二章 《诗广传》的成书、传《诗》特色与内容
    第一节 《诗广传》成书年代考
    第二节 《诗广传》传《诗》特色论
        一、王夫之的经学特色
        二、《诗经》研究史与明清之际遇到的问题
        三、《诗广传》的传《诗》特色
    第三节《诗广传》的内容
第三章 诗言志论
    第一节 “诗言志”论在历史发展中的内涵演变
    第二节 志于道——论“诗言志”的终极指向及孔子之志
    第三节 王夫之论“诗言志”
第四章 诗情论
    第一节情的界定
    第二节 情的种类
    第三节 四情(兴观群怨)论
    第四节 情的治理及王夫之诗情观的时代意义
第五章 修辞立其诚——内圣境界与诗学理想论
    第一节 王夫之对“诚”的理解
    第二节 “诚”的审美意义
    第三节 修辞立其诚——内圣境界与诗学理想
第六章 “神”论
    第一节 王夫之哲学思想中的“神”概念
    第二节 神以心栖,诗以象心——天人之间的互动与文艺之通“神”
    第三节 神理凑合,自然恰得——王夫之“情景”论新解
    第四节 势者,意中之神理也——王夫之“势”论新解
    第五节 显现真实——王夫之“现量”说新解
第七章 作品构成论
    第一节 言意论
    第二节 文质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毛泽东美学思想发微(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全哲学发微[D]. 翟安康. 苏州大学, 2016(08)
  • [2]近百年《诗经》“比”之研究综述(1900年至今)[D]. 司家瑜. 山西大学, 2019(01)
  • [3]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4]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D]. 贾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意识形态下的美学突围 ——1979-1985中国历史语境中的“美学热”[D]. 包妍.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6)
  • [6]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 杨道麟.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7]本雅明艺术传播思想发微[D]. 张晶莹. 东南大学, 2016(01)
  • [8]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研究[D]. 李韬. 东南大学, 2016(12)
  • [9]艺术与大众 ——洪毅然艺术思想研究[D]. 刘军平. 中央美术学院, 2013(08)
  • [10]《诗广传》诗学思想研究[D]. 袁愈宗. 山东师范大学, 2006(09)

标签:;  ;  ;  ;  ;  

毛泽东的审美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