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倍体西瓜人工诱导试验

多倍体西瓜人工诱导试验

一、多倍体西瓜人工引变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双[1](2017)在《人工诱导野生桑种质资源染色体的加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桑树是多年生落叶木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树种。桑树多倍体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目前人工诱导桑树染色体加倍的研究大多以杂交桑种子萌发的实生幼苗或栽培桑树的器官部位为材料。例如:对四倍体桑树诱导获得的八倍体材料,进而杂交选育桑叶优质高产的六倍体桑树品种,以提高桑叶的产量。以野生桑资源作为材料进行桑树多倍体诱导还未见报道。而不同倍数性材料的形态学和生化成分上的差异对多倍体育种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为阐明植物多倍体进化机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研究以野生长穗桑种质资源云7(2n=7x=49)和川桑(2n=2x=14)为材料,建立不定芽诱导和生根体系,以二甲基亚砜为渗透剂,研究秋水仙素的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诱导多倍体植株的影响,并用组培苗的腋芽多代持续分离对得到的混倍体进行分离筛选,得到倍性稳定的14倍体(2n=14x=98)和4倍体(2n=4x=28)。并对移栽后的云7和14倍体诱变植株的生长状况进行相关指标测定。具体结果如下:1.野生长穗桑种质资源云7多倍体诱导以冬芽为实验材料,对野生长穗桑种质资源云7进行不定芽诱导,不定芽诱导培养基:MS+30g/L蔗糖+1.5 mg/L 6-苄基氨基嘌呤+100 mg/L肌醇+8 g/L琼脂,诱导获得不定芽。将由不定芽获得的株系接种于生根培养基:MS+30g/L蔗糖+0.5 mg/L萘乙酸+0.4 g/L活性炭+8 g/L琼脂,诱导根系发生。获得的云7组培苗不定芽为染色体加倍诱导材料,以浓度为2g/L的二甲基亚砜(DMSO)为渗透剂,使用浓度为1 g/L、2 g/L、3g/L的秋水仙素浸泡云7的不定芽,浸泡时间分别为2 d、2.5 d、3 d,结果发现2 g/L的秋水仙素处理2.5 d后,被诱变不定芽的死亡率为53.76%,在这种接近半致死率的条件下诱导桑树不定芽的染色体加倍的效果最佳。采用组培苗的腋芽多代持续分离,最终得到2株稳定的14倍体长穂桑材料(2n=14x=98)。2.云7及倍性稳定的诱变植株(14倍体)性状测定云7和诱变植株组培苗生根移栽入大田3个月后,测定其形态、光合特性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植株加倍之后,叶片差异较大:叶片变大、变宽、厚,叶缘锯齿加重,叶片颜色变深;茎粗较粗,株高变高,植株生长变快;叶片气孔细胞变大,密度变小,光合速率增加,整体长势较好。3.川桑同源多倍体的诱导以采集的川桑的种子为实验材料,通过胚挽救技术,使其萌发,取其下胚轴进行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为:MS+30g/L蔗糖+1.0 mg/L 6-苄基氨基嘌呤+8 g/L琼脂。以获得的川桑组培苗不定芽为材料,进行染色体加倍诱导,以1 g/L二甲基亚砜(DMSO)为渗透剂,使用浓度为0.1 g/L、0.5 g/L、1 g/L的秋水仙素浸泡川桑的不定芽,浸泡时间分别为12h、18h、24h。1 g/L处理时间为12h和18h不定芽的死亡率分别为43.58%和57.58%,各得到1株倍性稳定的四倍体(2n=4x=28)。并用浸泡法对萌发初期的川桑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种子死亡;滴定法对三个月的川桑腋芽进行多倍体诱导,腋芽正常生长,未检测到诱变植株。本实验利用桑树离体培养技术,解决云7和川桑不易无性繁殖的难题,建立云7和川桑的不定芽诱导体系,促进云7和川桑的遗传转化研究以及野生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野生长穗桑种质资源云7和川桑多倍体的诱导,实现了野生桑资源染色体的人工加倍。不同倍数性材料的形态学和生化成分上的差异的研究对多倍体育种具有指导意义,所获得新的桑树种质材料(14倍体和4倍体),为研究桑树的起源与进化,同时为阐明植物多倍体进化机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石佳[2](2012)在《南高丛越橘(Vaccinium australe)四倍体诱导及鉴定》文中认为越橘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原产北美。果实为蓝色或红色,果实大小因种类不同而异,其果肉柔软多汁,风味醇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其他果品中少有的特殊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因此国际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及营养保健价值,其果实及加工品供不应求。南高丛越橘原产美国东南部亚热带,分布在沿海及内陆沼泽地,耐湿热,耐寒冷,喜湿润、温暖的气候条件,适宜亚热带地区生长,其栽培品种较少。本试验选用的南高丛越橘“3#”为二倍体材料,引种重庆多年,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但果实较小。由于多倍体植株具有巨大性,本研究试图通过化学药剂诱变得到南高丛越橘“3#”的多倍体,为培育适应热带及亚热带的大果型越橘新品种奠定基础。本试验主要采用秋水仙素处理“3#”茎尖诱导四倍体,研究秋水仙素不同处理方式对其茎尖的诱导效果,并挑选处理浓度和时间的最佳组合。通过形态及细胞染色体数目检测对其进行倍性鉴定,获得了南高丛越橘“3#”四倍体植株。并对四倍体及二倍体的生物学特性、抗逆性及核型等进行分析比较,为越橘多倍体育种提供基础研究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秋水仙素处理后的南高丛越橘“3#”茎尖为外植体,筛选增殖培养基激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改良的WPM培养基中添加0.15mg/L的ZT,作为增殖培养基效果较好,其增殖系数为3.5。2.在秋水仙素诱导四倍体植株的试验中,研究了秋水仙素的不同处理方法中最优处理方法及浓度与时间的最佳组合。从诱变效果看,浸渍法效果最佳,以0.1%的秋水仙素茎尖浸泡24h为最佳诱变组合,存活率为70%,变异率为13.33%,四倍体植株率为6.67%。3.植株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通过形态和解剖学研究表明,变异植株表现为茎杆加粗,节间变短,叶片增厚,叶面积增大,叶色加深,叶形指数变小,保卫细胞增大,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增加等特征。4.通过植株染色体计数表明,南高丛越橘“3#”四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x=48;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x=24。变异植株中存在大量嵌合体,染色体数目处于24到48之间,并含极少数八倍体细胞。5.试验对四倍体南高丛越橘与二倍体南高丛越橘部分生理特征做出比较,结果显示:四倍体南高丛越橘“3#”叶绿素含量、SOD、POD、脯氨酸、可溶性糖均高于二倍体,丙二醛低于二倍体,差异极显着;四倍体叶片含水量略高于二倍体,差异不显着;四倍体电导率和电解质外渗率均显着低于二倍体。表明四倍体南高丛越橘“3#”较二倍体抗逆性增强,且加倍后在植株形态与生理特征方面都有较显着变化。6.通过四倍体和二倍体植株的核型分析比较,四倍体南高丛越橘染色体数目为48条,核型公式为:K(2n)=4x=48=40m+8sm,属于2B核型;二倍体南高丛越橘染色体数目为24条,核型公式为K(2n)=2x=24=18m+6sm,属于2B核型。表明南高丛越橘“3#”二倍体和四倍体的核型和染色体形态相似。

岳敏[3](2011)在《氨磺灵离体诱导半枝莲多倍体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是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全草入药,具有解热、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等药用价值。本研究首先以半枝莲组培苗为材料,应用氨磺灵(oryzalin)进行多倍体的诱导;然后,对获得的多倍体植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鉴定;最后,对获得的多倍体植株进行药用成分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和抗性生理指标研究,以期培育出药用价值高的半枝莲新种质。首先,以半枝莲带腋芽的茎段和茎尖为外植体,应用对人和环境危害较小的氨磺灵为诱导剂,采用漂荡处理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半枝莲多倍体离体诱导影响。结果表明,氨磺灵诱导带腋芽茎段的最适处理组合为:10μmol·L-1氨磺灵处理12h;而氨磺灵诱导茎尖的最适处理组合为5μmol·L-1氨磺灵处理48h。应用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处理诱导变异效果比茎尖处理效果显着。再次,对多倍体和对照植株的外部形态、气孔、保卫细胞、保卫细胞叶绿体数、气孔密度、染色体数目、核DNA含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多倍体植株株型紧凑,叶片宽大,叶色深绿,节间变短,茎杆粗壮,叶形指数变小。与对照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气孔长和宽、保卫细胞长和宽明显增大,叶绿体数明显增多,气孔密度明显减小。经外部形态及气孔观察鉴定的多倍体,采用压片法对根尖进行染色体数鉴定发现,经氨磺灵处理后的多倍体植株存有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52;而对照为正常的二倍体2n=2x=26。流式细胞仪鉴定多倍体半枝莲在相对荧光强度160和相对荧光强度约320出现一个单峰而二倍体仅在相对荧光强度160出现一个单峰。说明经过氨磺灵诱导处理半枝莲其中存有四倍体。最后将加倍后的组培苗进行移栽,测定半枝莲总黄酮含量并测定抗性生理常用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及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3个株系的多倍体植株总黄酮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二倍体植株,1号株系、3号株系、4号株系总黄酮含量依次增加34.16%、37.13%、40%。3个株系多倍体半枝莲SOD、CAT活性与对照二倍体植株有显着性差异,其中多倍体株系3提高最多,SOD活性较二倍体半枝莲高出44.7%,CAT活性较二倍体半枝莲高出16.8%。3个株系多倍体半枝莲MDA较二倍体植株显着降低,其中株系3降低最多,MDA较二倍体株系低47.6%。3个株系多倍体半枝莲可溶性糖较对照降低,其中株系3可溶性糖低29.5%,株系1与对照无显着性差异。

王茜龄[4](2009)在《桑树多倍体育种材料诱变创制及优系选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桑树是重要的经济林木树种,桑叶是唯一能使家蚕正常新陈代谢的饲料:桑果,即桑椹,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发展前景广阔。桑树多倍体特别是三倍体植株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特点,受到广大育种科技工作者的重视。三倍体桑树品种一般是由优良的四倍体与优良的二倍体杂交后,经选择、培育而获得。自然界的野生四倍体桑树极少,且野生性状强,经济性状较差,不能满足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选育亲本的要求,人工选配的二倍体杂种F1植株,经秋水仙碱诱导获得优良四倍体桑植株,因有杂交优势及多倍体效应,具有较高的产叶量,可直接应用于生产,也可用作培育三倍体新桑品种的亲本。因此,四倍体育种亲本材料多由人工诱变创制获取。人工创造四倍体桑育种亲本材料,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物理的辐射诱变处理;化学的秋水仙碱诱导处理和生物的杂交技术获得,这三条途径主要在大田进行,受天气,季节影响,周期长。因此本论文主要进行两方面研究,一是采用桑树组织培养与秋水仙碱诱导相结合,在试管内诱导获取人工四倍体桑育种材料,拟克服大田实验的不足之处:二是在大田通过秋水仙碱诱导经杂交选育而成的二倍体桑品种优良单株的萌动冬芽,从中选育出果叶兼用的四倍体桑优系,拟解决农民栽桑经济效益单一的问题。并分析了该四倍体新桑品系与二倍体亲本间,在形态性状、解剖结构及生理生化上的变异,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桑树离体高效再生组培体系的研究本研究以提高桑树离体再生植株频率,建立稳定的桑树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为研究目的,以桑树种胚为材料,自来水冲洗,用0.1%的HgCl2消毒8 min,无菌水洗4-5次,每次约1 min。消毒后种子放在摇床上或者平摊在灭菌过的培养皿中发芽。用解剖刀切割下胚轴和子叶,并且把下胚轴分成约1.5mm长的上、中、下三段作为外植体,接种在MS培养基附加3 mg·L-1BA+0.3 mg·L-1 IAA+30 g·L-1葡萄糖+7 g·L-1琼脂粉的培养基中,进行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实验结果表明,三段下胚轴之间的不定芽诱导率存在显着差异,下胚轴上段,即靠近胚芽的一段诱导率最高,获得了78.7±2.1%的不定芽诱导率:中段次之,不定芽诱导率为39.5±7.996;下段,即靠近胚根的一段褐化严重,基本上诱导不出不定芽。再以下胚轴上段为外植体,接种在MS培养基添加不同的生长素IAA、2,4-D、NAA、以及不同浓度激素组合中,进行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实验结果表明,在桑树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3.0m g·L-1 BA与生长素0.3 mg·L-1 IAA组合对桑树不定芽诱导是最有效的,不定芽的诱导率达到77.6±5.9%;2,4-D诱导的愈伤组织生长快,白色疏松,较难分化出不定芽:AgNO3对不定芽的诱导有促进作用。适当降低生长素的浓度有利于提高增殖培养的增殖系数。在生根培养中,无机盐的浓度和生长素对生根影响较大,较高的无机盐浓度降低生根率并且延长生根时间,无机盐浓度太低,根系柔弱,影响移栽成活率;在1/2MS+0.5 mg·L-1 IBA的固体培养基中生根率可以达到99%。移栽成活率也可达到95%以上。该实验结果将为桑树离体条件下诱导多倍体育种材料奠定了基础,也为桑树遗传转化提供了良好的转化受体技术体系。2.桑树组织培养诱导多倍体育种材料的研究本研究以在桑树离体的条件诱导多倍体育种材料为目的,以桑种子、下胚轴、子叶、不定芽为材料,设计了4个实验:(1)用0.15%、0.2%、0.25%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中桑5801与纳溪桑的杂交F1种子24h、48h、96h,然后接种子叶、胚轴到诱导培养基中。(2)用0.05%、0.1%、0.2%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子叶20min、40min、60min以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3)以2-4 cm长的不定芽分别在0.1%、0.15%、0.2%的秋水仙碱溶液中浸泡2天和3天,然后,用无菌水洗涤4-5次,转接入到新鲜的培养基中,无菌水浸泡作为对照。(4)以0.15%、0.2%、0.25%滴定不定芽的顶芽5天,早晚各一次,两周以后调查不定芽的变异率。实验结果表明,秋水仙碱溶液处理种子及子叶以后经过离体培养,都未获得再生植株;经过秋水仙碱处理过的不定芽生长缓慢,叶片发生畸变,经过体细胞染色体倍数性鉴定,进一步确定桑树四倍体及二倍体。另外,秋水仙碱的浓度是诱导桑树四倍体成功的关键,以0.2%的秋水仙碱浸泡2天后获得桑四倍体的诱导率为14%,以0.25%滴液5天获得了20%的诱导率。经过生根培养,移栽获得再生四倍体植株。该四倍体植株表现出叶片增大,锯齿加深,叶肉变厚,叶色深绿色等性状。既可以作为杂交亲本,也可以在生产上直接利用。这是国内首次在离体条件下,诱导获得的桑树多倍体植株,为桑树多倍体育种材料创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3.人工四倍体果叶兼用桑新品系的选育研究本研究以满足农民种桑需求,增加农民的亩桑产值,解决蚕农种桑养蚕收效单一,发展我国蚕桑产业为目的,以既产果,又产叶为主要育种目标,采用桑树细胞染色体工程,以我校保存的中桑5801号(二倍体,2n=2x=28)为材料,选育果叶兼用的新型人工多倍体桑树品种。经过观察、调查,从我校保存的中桑5801号中选出发芽早,结果多,生长势旺盛的优良单株,进行了繁殖。2005年2月22日至3月1日,分别用0.2%秋水仙碱溶液:2ppm6-BA+0.2%秋水仙碱溶液;2ppm6-BA+0.25%秋水仙碱溶液:2ppm6-BA+0.22%秋水仙碱溶液,每天早上8:00时,在桑树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前一个小时,采用注射器,对11株,277个脱苞冬芽进行化学诱导处理,连续诱导处理8天,然后对诱导处理的冬芽进行培护管理。2005年5-6月,采用植物酶解去壁低渗法,对277个化学诱导处理冬芽的萌发新梢芽叶,逐个进行体细胞染色体倍数性鉴定。2005年12月20日-26日,我们把一个纯合四倍体(2n=4x=56),2个嵌合体的V1代枝条上的冬芽分别进行了冬季芽接:2006年3月进行嫁接成活率调查,嵌合体的嫁接成活率略高于纯合体株系。2006年5-6月,我们对纯合四倍体(2n=4x=56)V1代嫁接成活的植株,采用植物酶解去壁低渗法,逐一进行体细胞染色体倍数性复查,V1代嫁接成活的15个植株,全为纯合四倍体(2n=4x=56),命名为嘉陵30号。四倍体果叶兼用桑新品系嘉陵30号桑叶叶片增大,叶肉增厚,叶色加深,节间密,叶序紊乱,产叶量高:桑椹果粒大,紫黑色,果肉肥厚,味道鲜美可口,产果量也高。2006年12-2007年1月嫁接V2代冬芽,经过2007年培护管理,2008年重庆市桑树品种区域实验,桑椹产量达到777.5kg/667m2·年,桑叶产量达到2136kg/667m2·年。这一品种的育成推广,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蚕农亩桑效益,增加蚕农收入,促使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4.桑树果叶兼用四倍体与无性系二倍体亲本形态性状及生化成分的比较分析本研究以了解桑树二倍体经过秋水仙碱诱导成四倍体以后,桑树形态性状,生化成分发生的变化为目的,以诱导获得的人工四倍体果叶兼用桑新品系及其无性系二倍体亲本为材料,从外形特征,桑叶产量,桑椹产量,桑叶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桑椹的氨基酸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作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四倍体新桑品系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以后,桑叶的海绵组织增厚,桑叶单株产量提高19.05%,桑椹产量提高16.1%;桑叶蛋白质含量提高10.2%,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0.7%;桑椹的氨基酸含量也明显提高,但不同的氨基酸含量增加的量不同,维生素C含量提高12.9%,多酚含量提高43.3%,总花青素含量提高34.1%,黄酮含量提高47.6%。四倍体桑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都高于无性系二倍体亲本。据此推测,二倍体桑树染色体加倍以后,植株抗逆性有可能增强。其研究结果,为该人工四倍体材料在桑树多倍体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5.桑树果叶兼用四倍体与无性系二倍体亲本光合生理特性及光合结构的研究光合速率是决定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拟从光合生理特性及光合结构阐明该多倍体桑表现出产叶量和产果量高于无性系二倍体亲本的原因为目的。以前面实验获得的人工四倍体新品系及其无性系二倍体亲本为材料,用便携式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及CO2-光合曲线;石蜡切片,显微镜观察输导组织即导管和筛管:通过电镜观察气孔结构及叶绿体内部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四倍体桑在4月中旬的日变化情况与二倍体相似,均呈双峰曲线,峰值都出现在上午11:00和下午16:00左右,而四倍体桑的Pn全天都高于无性系二倍体亲本。四倍体桑的表观量子效率较无性系二倍体亲本高,分别为0.069和0.05;四倍体桑的光饱和点略小于无性系二倍体亲本,分别为329μmol·m-2·s-1和339μmol·m-2·s-1;饱和光下四倍体桑的光合速率高于无性系二倍体亲本,分别为21.4μmol·m-2CO2·s-1和15.7μmol·m-2CO2·s-1;四倍体桑的呼吸速率较无性系二倍体亲本高,分别为1.26μmol·m-2CO2·s-1和1.16μmol·m-2CO2·s-1;四倍体桑的CO2补偿点较无性系二倍体亲本低分别为60.56μmol·m-2CO2·s-1和67.41μmol·m-2CO2·s-1;四倍体桑的CO2饱和点比无性系二倍体亲本的CO2饱和点低,分别为800μmol·m-2CO2·s-1和900μmol·m-2CO2·s-1,在饱和CO2下其同化速率分别为31.57μmol·m-2CO2·s-1,和31.78μmol·m-2CO2·s-1;四倍体桑的羧化效率(CE)较无性系二倍体亲本高,分别为0.096和0.067。这些实验结果表明,四倍体桑的光合性能较无性系二倍体亲本具有明显的优势。四倍体桑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了二无性系二倍体亲本,四倍体桑的叶绿素a,叶绿素b两种色素的含量均较无性系二倍体亲本高,充分表明四倍体桑较二倍体桑能更好地适应或利用不同的光质成分,其光合能力也相应增强。四倍体桑的RuBP羧化活性极显着高于无性系二倍体亲本,这可能是四倍体桑的净光合速率高于二倍体桑的重要原因。四倍体桑与其无性系二倍体亲本的这些生理差异初步阐明了四倍体产叶量及产果量较无性系二倍体亲本高的生理机制。从桑叶叶片和茎段的解剖结构来看,人工四倍体新桑品系的气孔变大,叶绿体的长度和宽度都明显高于无性系二倍体亲本,表现出巨大性。叶绿体内部淀粉粒增大,数量减少,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都很丰富,基粒片层厚,并且垛叠疏松,排列有序,有利于光合速率的提高。无性系二倍体亲本的淀粉粒多,基粒片层薄,垛叠紧密,不利于光合速率。因而,无性系二倍体亲本的Pn偏低,这可能与叶绿体的结构有关。另外,四倍体桑的输导组织也有一定的变异,导管增粗,导管数增加。这些结构变异构成了人工四倍体新桑品系产叶量高、产果量高的结构基础。

谢兴刚[5](2008)在《不同倍性西瓜胚胎发育及西瓜组培玻璃苗细胞学研究》文中认为西瓜是世界最重要的夏季水果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产国,但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影响了西瓜的进一步的发展。三倍体西瓜具有品质好,产量高等优点,四倍体西瓜是获得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关键。但四倍体西瓜却有植株生长发育缓慢,分枝力弱,座果难,果实成熟迟,种子少且孕性低等缺点。上述问题直接影响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的产量。本文针对三倍体无籽西瓜生产中的问题进行了一些细胞胚胎学研究。此外,四倍体和二倍体西瓜正反交结果差异很大,正交能获得正常的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反交能正常结实,但获得的都是无胚的空种子。不同倍性西瓜的细胞学研究对解决上述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试验应用直接鉴定法确定不同倍性西瓜种子。利用石蜡制片法、苯胺蓝荧光法等方法,以二倍体自交为对照,研究四倍体与二倍体正反交结果的差异和四倍体自交低稔性的原因。研究内容及结果:1.以2x(?),4x(♀)×2x(♂),2x(♀)×4x(♂),4x(?)为四个处理,苯胺蓝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结果显示二倍体花粉形态规则,萌发率高;四倍体花粉形态异常,花粉萌发率低.2x(?)花粉管生长速度最快,4x(?)花粉管生长速度最慢,其它依次是4x(♀)×2x(♂),2x(♀)×4x(♂)。我们认为:4x(?)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及花粉管在花柱的伸长受到抑制,导致花粉管进入胚囊的花粉管数目少,双受精成功率低,是其低稔性的原因之一。2.石蜡切片观察胚囊受精情况观测四个处理72 h受精率,从高到低依次为:2x(?)(96.40%),4x(♀)×2x(♂)(90.10%),2x(♀)×4x(♂)(78.53%),4x(?)(42.20%)。其中4x(?)的受精率不到2x(?)的一半。并且4x(?)其胚囊败育率很高,这可能是四倍体西瓜低稔性的原因之一。3.观测四个处理3~17d幼胚发育,结果表明:2x(?)胚胎发育速度最快,其次是正反交组合,最慢的是4x(?).4x(?)胚胎发育过程中,从球胚到鱼雷胚期间都有胚退化的情况发生,这可能是四倍体西瓜低稔性的又一重要的原因。反交2(♀)×4(♂)幼胚初期发育正常,发育到心形胚前期无胚退化情况。12d后,由于胚乳细胞的迅速解体,不能为胚提供营养物质,造成胚在心形胚期或鱼雷胚期时开始退化。这种状态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心形胚期以后,而且在几乎全部种子中发生。由于幼胚在心形胚期或鱼雷胚期退化解体,种子的幼胚不能形成子叶胚,最终形成空的、没有活力的种子,不能繁育后代。4.在西瓜组培过程中,离体材料经常出现玻璃苗情况。本试验从细胞学角度出发,对试管正常苗和试管玻璃苗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二者的结构差异,分析玻璃苗产生的原因,以期为解决西瓜组织培养玻璃苗问题提供相关的参考。研究结果如下:相对组培正常苗叶肉具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西瓜玻璃苗叶肉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整个叶肉细胞都呈现出不规则的块状形态。玻璃苗叶肉中的叶绿体比组培正常苗少,整个叶片呈淡绿色。玻璃苗叶片中的中脉较细,外围的机械组织相对较少,造成玻璃苗叶片卷曲。由于培养条件的高湿度,玻璃苗呈现出水生植物的结构特征。减小培养湿度是解决玻璃苗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宗红[6](2007)在《大葱组织培养及其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研究了大葱成熟胚组织培养的再生体系、秋水仙碱处理种子诱导多倍体对成活率及种芽变异形态的影响、组织培养与秋水仙碱相结合的诱导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诱导过程中愈伤组织的相关生理生化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以大葱成熟胚为外植体建立再生体系,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及激素配比分别为: MS+2,4-D2.0 mg/L+BA1.0 mg/L、MS+2,4-D0 mg/L+BA1.5 mg/L、MS培养基。2秋水仙碱处理大葱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了种子状态、浓度、时间、温度四个因素对出苗率的影响,从种子状态、浓度、时间三个方面对种子发芽后的形态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萌动种子的出苗率最低、致死率高、种芽的加粗变异率最高,处理时间对加倍效果的作用要大于浓度。经秋水仙碱处理得到了大量加粗变异的种芽,但是,由于受秋水仙碱的毒害,抑制根尖的生长,在后期的生长中逐渐干枯死亡。3深入研究了组织培养与秋水仙碱相结合的多倍体诱导技术。试验采用秋水仙碱加入培养基和秋水仙碱溶液浸泡两种方法处理愈伤组织,从而筛选出最佳的诱导方法和最佳的秋水仙碱处理浓度和时间。经染色体数目鉴定表明,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的诱导四倍体细胞(2n=4x=32)的产生(大葱为二倍体植物,正常染色体数为2n=2x=16)。但是,加入培养基法无论在诱导率上还是在操作上都优于液体浸泡法。其中以在培养基中加入0.08%秋水仙碱,处理4d的诱导效果较好,加倍率达26.0%。研究发现,在愈伤组织多倍体诱导过程中,经秋水仙碱处理的愈伤组织,褐化现象极其严重、不定芽分化受阻、诱导率在后期培养过程中有下降的趋势。针对这一问题,试验改变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基(琼脂、蔗糖、2,4-D、BA),表明,在不添加2,4-D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蔗糖的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褐化现象的发生(60 g/L)、提高芽分化率(40 g/L); BA浓度过高不利于芽分化,应选择适中的浓度,本试验BA浓度为1.5 mg/L时芽分化率较高;琼脂对褐化现象的改善及芽分化率的提高作用不明显。试验得到了2种嵌合体植株,一种为同时具有三倍体和二倍体细胞的植株,另一种为同时具有四倍体和二倍体细胞的植株。对秋水仙碱处理前后大葱愈伤组织SOD、POD、CAT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多倍体诱导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表明,秋水仙碱处理后,POD、CAT活性变化规律相似,短时间处理,随浓度的增加酶活性增加;长时间处理,随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SOD活性的变化与POD、CAT有所不同,低浓度下活性变化趋缓、不明显,在相对较高浓度,长时间处理下则酶活性增加,这很可能是因为SOD对秋水仙碱的适应性较强,在POD、CAT不能适应条件变化时,SOD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

张洁[7](2007)在《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组培育苗及四倍体新种质诱导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组织培养结合秋水仙素诱导技术,对优选的印度辣木改良品种PKM-1进行了同源多倍体的诱导研究,并对其快速鉴定、扩繁、试管苗生根移栽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菌萌发是最基础的一环,从经济、省时、高质的角度出发,将洗净的辣木茎段以50%乙醇消毒25s,结合0.1%升汞处理9min为最好。辣木茎段组培再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外植体启动培养中6-BA、NAA浓度分别为2.0mg/L、0.2mg/L时,诱导幼芽分化效果最好,诱导率达86.7%,平均产生3.17个腋芽。黑暗中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0.4mg/L6-BA+0.1mg/LNAA,当6-BA为0.6mg/L时,愈伤组织分化率达到80%。茎段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6mg/L 6-BA,增殖系数可达3.1。附加不同白砂糖浓度和多效唑浓度的实验结果表明,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可分别采用白砂糖浓度为3%,7%,MS+1.5mg/L PP333培养壮苗效果最好,且利于生根。基本培养基MS最适生根,生根率可达100%,且植株和根系长势良好。对离体培养条件下的再生植株抽样进行染色体数目检测发现,均为2n=2x=28,二倍体遗传稳定。在此基础上,采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法对二倍体辣木进行诱导,结果表明,以0.1%秋水仙素溶液处理24h效果最好,四倍体诱导率达到19%。秋水仙素诱导获得了纯合的四倍体(2n=4x=56)和少许嵌合体。多倍体辣木在二倍体的最适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上,增殖与生根情况良好,移栽四倍体初步获得成功。从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细胞学等方面对多倍体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四倍体植株的叶片增厚,叶长变短、叶形指数变小,叶厚和叶宽分别是二倍体的325%和165%,叶长为二倍体的94%,略小于二倍体。四倍体的气孔密度是二倍体的75.8%;保卫细胞明显增大,长度和宽度分别为二倍体的121.8%和138.7%;叶绿素数目是二倍体的182.3%。经方差分析上述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显着水平。因此,叶片厚度、叶片长度、叶形指数、气孔密度、保卫细胞的大小和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等可作为鉴别二倍体和四倍体辣木的重要指标。对四倍体和二倍体辣木试管苗进行低温处理后,比较电解质外渗率。相同低温下,辣木四倍体的电解质外渗率低于二倍体。尤其是-5℃和-10℃时,二倍体的电解质外渗率分别为26.79%和39.04%,而四倍体的外渗率分别为20.78%和35.23%。首次对不同倍性辣木进行了抗旱性和抗热性的比较,结果表明,四倍体辣木的抗旱性,抗热性均强于二倍体,充分体现了多倍体抗逆性强的优势。对不同倍性辣木光合特性的测定结果发现,六个光合指标除叶片温度外均存在显着差异,且都与染色体倍性成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本实验测定结果发现,叶绿素含量随倍性的增加而增加,为指导辣木栽培生产和选育品种提供重要数据。

张红亮[8](2007)在《“穿心红”同源四倍体萝卜创制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由二倍体萝卜诱导得到和同源四倍体萝卜,对二倍体萝卜和同源四倍体萝卜的形态学、细胞学、农艺学、品质性状、光合特性及其它一些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1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子叶期二倍体萝卜茎尖生长点,通过对突变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农艺学及营养品质鉴定,获得同源四倍体。结果表明:经0.2%(w/v)的秋水仙素处理6次获得同源四倍体的效果最佳,四倍体诱导率达到4.5%。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林在叶片厚度、气孔大小、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花器官大小、花粉粒纵横径、种子单粒径等表现出“巨大性”;四倍体植株株高、十叶厚、直根重量等农艺学性状指标显着大于二倍体;四倍体萝卜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有机酸、可溶性糖、还原糖等营养品质也优于二倍体。2采用二倍体和四倍体萝卜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花蕾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二倍体萝卜的和四倍体萝卜的花药结构类似,但四倍体萝卜的药室形状不规则。而且二倍体和四倍体萝卜同一花药内小孢子母细胞在发育上并不完全同步。3以二倍体萝卜和经秋水仙素诱导获得的同源四倍体萝卜为材料,在晴天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仪测定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四倍体在光诱导过程中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整体上比二倍体高,四倍体增加迅速且较二倍体高。二、四倍体萝卜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在前期持续下降,或先上升后下降,后期持续上升。蒸腾速率为单峰曲线,前期上升,后期则迅速下降。叶片单位重量里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为单峰曲线,先上升后下降。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小,叶绿素a/b则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4研究二、四倍体萝卜干旱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四倍体与二倍体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SOD、POD和CAT活性分别呈“V”、“W”、“N”形变化;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电解质渗透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四倍体萝卜的SOD、P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二倍体高,其它较二倍体低。表明四倍体萝卜抵抗干旱逆境的能力强于二倍体。

刘好霞[9](2007)在《白魔芋多倍体诱导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是刘佩瑛、陈劲枫于1984年发现并命名的新种,为中国特有,是我国魔芋作物的主栽种之一,其自然分布区主要在我国金沙江河谷地带,四川省西南部及云南省北部等地区。白魔芋为葡甘聚糖型魔芋的品质最佳种,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但遗憾的是,该种属小型种,植株矮小,收获的球茎小且根状茎过分发达,导致单株球茎产量很低,严重影响着产量的提高;并且近年来种源短缺、种质退化问题也比较严重,大大制约了白魔芋产业的发展。所以新品种的选育及优良品种的扩大繁殖势在必行。多倍体育种是作物优质高产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对白魔芋进行多倍体育种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提高白魔芋产量和效益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本试验在活体条件下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对白魔芋种子和根状茎进行了多倍体诱导研究,同时在优化了离体快繁体系的基础上,在离体条件下采用秋水仙素掺入固体培养基的混培法对不定芽和愈伤组织进行了多倍体诱变育种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以白魔芋球茎为外植体建立和完善了魔芋离体快繁体系,为秋水仙素结合离体培养诱导多倍体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白魔芋球茎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5mg/L,诱愈率可达93.3%,最优分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5mg/L,分化率达到96.7%。长期继代培养过程中6-BA浓度采用2.0mg/L、1.0mg/L交替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玻璃化现象的发生。在培养基中添加5g/L活性碳和1g/L聚乙烯吡咯烷酮可有效延后外植体的褐变,降低褐变率。当不定芽长3cm左右时切下转入不含激素的MS培养基中,一周后开始生根,生根率达100%。将已展叶的生根组培苗移栽到蛭石:牛粪=1: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到84.0%。2.在活体条件下,以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种子和滴液处理根状茎顶芽,结果表明种子浸泡法的加倍效果好于根状茎顶芽滴液法。种子浸泡法以0.20%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种子72h的诱导效果最好,在拥有38.3%的出苗率基础上达到了最高的加倍频率,为21.7%;顶芽滴液法以0.40%处理5d的加倍频率最高,为20.0%。根尖染色体制片结果显示获得的多倍体植株多为嵌合体材料,活体条件下最终获得一株纯合四倍体植株,由0.20%秋水仙素溶液浸泡种子48h诱导得到。3.在离体条件下,秋水仙素掺入固体培养基混培法处理不定芽和愈伤组织诱导多倍体的研究表明,该法可以有效提高秋水仙素的诱变频率,提高成活率和繁殖系数。不定芽以高浓度、短时间的处理组合加倍效果好,100mg/L处理5d的加倍频率达23.5%;愈伤组织对秋水仙素较敏感,高浓度、长时间的处理导致成活率和不定芽分化率降低,混培法处理愈伤组织以40mg/L处理10d的加倍频率最高,为23.3%。4.研究了二甲基亚砜对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诱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二甲基亚砜后,植株外部形态变异率提高了1.3%~10.1%,多倍体的诱导频率提高了8.3%~25.2%。说明在秋水仙素溶液中添加2%的二甲基亚砜能显着提高秋水仙素的加倍效果,降低嵌合体的发生率。5.对诱导的四倍体白魔芋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植株外部形态特征观察发现,四倍体叶柄粗壮、叶片宽大肥厚、叶形指数变小,充分体现了形态器官的巨大性。白魔芋四倍体叶色更加浓绿,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及其保卫细胞体积明显增大,为二倍体的1.23~1.45倍;而气孔密度下降,仅为二倍体的68%。因此,白魔芋植株外部形态特征和气孔密度可以作为鉴定多倍体与二倍体的重要性状特征。6.对诱导形成的白魔芋同质四倍体与二倍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类型由中部着丝点(m)、近中部着丝点(sm)及近端部着丝点(st)染色体组成,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26=16m+8sm+2st,四倍体的为2n=4x=52=32m+16sm+4st。二倍体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为2.29,四倍体为2.36,均在2~4之间;二倍体的平均臂比值为1.71,四倍体的为1.62;两者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均占染色体组的23.08%,均属“2B”核型。因此可以认为试验获得的白魔芋四倍体植株是由二倍体经秋水仙素诱导直接加倍产生的同源四倍体。

黄勇[10](2007)在《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组织培养及四倍体诱导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重庆市普遍栽培的滨江二号、长白、碧玉三个苦瓜品种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建立了完整的苦瓜组织培养体系。在组织培养基础之上,用秋水仙素对苦瓜不定芽进行四倍体诱导,成功诱导出苦瓜四倍体并长成完整植株。最后,对苦瓜二倍体和四倍体进行生理生化特性比较分析。其主要内容分述如下:1.材料的选取与预处理经过筛选,我们最终确定以重庆市普遍栽培的具有代表性的滨江二号、长白、碧玉三个苦瓜品种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其中滨江二号和碧玉为绿皮品种,长白为白皮品种。因苦瓜种子种皮厚而坚硬,阻碍吸水,故在种子无菌萌发之前,应将其种皮去除。种胚表面附着一层粘膜,阻碍吸水,并且容易造成污染,应将其洗净。然后对种胚进行温汤浸种处理以提高其发芽率和整齐度。2.适宜消毒方法的建立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效果差,而使用0.1%的升汞溶液应严格把握消毒时间。低于6min消毒不彻底,高于8min种子受到毒害,发芽率大大降低。故适宜的消毒方法为0.1%的升汞溶液消毒6~8min。3.种子无菌萌发在无菌条件下,滨江二号发芽率为66.7%,长白发芽率为73.3%,碧玉发芽率为100%。并且碧玉发芽整齐、粗壮,是比较理想的组织培养材料。4.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在MS+6-BA+NAA的培养基中,苦瓜极易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发生率为100%,而且对激素浓度不敏感。不定芽分化速度极快,一般5~6d就可分化,更甚者2~3d就可分化。适合下胚轴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3~5mg/L+NAA0.5mg/L,但分化率较低,平均仅为9.37%。滨江二号分化率平均为7.33%,在MS+6-BA4mg/L+NAA0.5mg/L中最高,为14.30%;长白分化率平均为9.55%,在MS+6-BA3mg/L+NAA0.5mg/L中最高,为14.30%:碧玉分化率平均为11.23%,在MS+6-BA3mg/L+NAA0.5mg/L中最高,为16.70%。子叶分化情况都不理想。5.增殖培养与继代培养为获得大量的苦瓜芽,可将不定芽、无菌种苗的顶芽以及带侧芽生长点的胚轴段培养在增殖培养基MS+6-BA3mg/L+NAA0.5mg/L中进行增殖。每个外植体可形成3~4个芽。再将丛生芽切成带芽点的茎段,在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从而实现苦瓜芽的快速繁殖。6.四倍体诱导将碧玉苦瓜的芽培养在四倍体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四倍体的诱导,再在继代培养基中进行恢复培养,然后在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切取根尖生长点进行染色体压片,用显微镜观察,发现适合诱导苦瓜四倍体的秋水仙素浓度为0.2%,处理时间为48h,变异率最高为14.30%。7.四倍体鉴定为获得较纯合的四倍体,将变异材料进行多次继代培养。经生根培养,染色体压片观察,发现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材料继代培养4代后可得到较纯合的四倍体。8.生根与移栽将四倍体在生根培养基1/2MS+NAA0.2mg/L中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达100%。当幼苗达4~5cm时,炼苗后移栽,存活率为60%。9.二倍体与四倍体生理生化特性比较分析测量定植后30d的苦瓜苗的茎粗和株高,并取此时中部的叶片对苦瓜二倍体和四倍体进行生理生化特性比较分析,发现四倍体茎粗、株高、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丙二醛、脯氨酸、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各指标均优于二倍体,结果表明苦瓜四倍体生理生化机能优于二倍体。本研究采用新的激素组合对苦瓜进行组织培养,实现了苦瓜离体快速繁殖,完善了苦瓜组织培养体系,为苦瓜组织培养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组织培养基础之上,用秋水仙素成功诱导出纯合的苦瓜四倍体,实现了苦瓜种质资源的创新,并为其它方面的育种工作(如苦瓜三倍体育种)提供了中间材料。我们进一步比较分析了苦瓜二倍体和四倍体的生理生化特性,为苦瓜二倍体和四倍体生理生化机能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多倍体西瓜人工引变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倍体西瓜人工引变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诱导野生桑种质资源染色体的加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桑树种质资源概况
    1.2 桑树组织培养
    1.3 桑树多倍体育种研究
        1.3.1 多倍体育种的意义
        1.3.2 多倍体诱导的方法
        1.3.3 倍性鉴定
        1.3.4 混倍体的分离策略
    1.4 人工多倍体在植物育种中的地位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技术路线
第三章 人工诱导云7的加倍和鉴定
    3.1 材料与试剂
        3.1.1 生物材料
        3.1.2 主要使用试剂
        3.1.3 主要使用仪器
        3.1.4 使用试剂及溶液配制方法
    3.2 实验方法
        3.2.1 云7不定芽诱导
        3.2.2 云7组培苗不定芽的多倍体诱导
        3.2.3 倍性检测
        3.2.4 生根设计
        3.2.5 炼苗与移栽
    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3.3.1 不定芽的诱导
        3.3.2 云7组培苗不定芽的多倍体诱导
        3.3.3 倍性鉴定
        3.3.4 生根诱导
        3.3.5 移栽入大田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云7和倍性稳定诱变植株(14 倍体)的性状测定
    4.1 实验材料和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使用试剂
        4.1.3 主要使用仪器
        4.1.4 使用试剂及溶液配制方法
    4.2 实验方法
        4.2.1 形态学指标
        4.2.2 光合相关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形态学指标
        4.3.2 光合相关测定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川桑的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
    5.1 实验材料和试剂
        5.1.1 实验材料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川桑人工苗的培养
        5.2.3 川桑多倍体诱导
        5.2.4 倍性鉴定
    5.3 实验结果
        5.3.1 川桑不定芽的诱导
        5.3.2.川桑多倍体诱
        5.3.3 诱变植株的倍性鉴定
        5.3.4 倍性稳定的四倍体植株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综合与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参研课题
致谢

(2)南高丛越橘(Vaccinium australe)四倍体诱导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越橘的研究现状
        1.1.1 越橘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
        1.1.2 越橘的繁殖方法
        1.1.3 越橘的药用价值及开发利用
        1.1.4 越橘育种的研究进展
    1.2 植物组织培养概况
        1.2.1 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1.2.2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与意义
        1.2.3 越橘组织培养现状
    1.3 多倍体育种
        1.3.1 多倍体育种的概念及意义
        1.3.2 植物多倍体的产生途径
        1.3.3 植物多倍体的分类
        1.3.4 植物多倍体的特征
        1.3.6 多倍体的鉴定与利用
        1.3.7 越橘属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1.4 染色体及核型分析
        1.4.1 染色体及核型分析研究现状
        1.4.2 越橘属植物染色体研究进展
第2章 引言
第3章 南高丛越橘四倍体的诱导及鉴定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活体诱导
        3.2.2 离体诱导
        3.2.3 存活率、变异率及生长情况统计
        3.2.4 多倍体的鉴定
        3.2.5 嵌合体分离
        3.2.6 生根移栽
        3.2.7 四倍体与二倍体特征比较
        3.2.8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活体诱导
        3.3.2 离体诱导
        3.3.3 多倍体的鉴定
        3.3.4 嵌合体的分离
        3.3.5 生根移栽
        3.3.6 四倍体及二倍体特征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关于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4.2 关于多倍体育种的倍性限定
    4.3 关于诱导方法选择
    4.4 关于多倍体鉴定的方法
    4.5 关于影响染色体制片的因素
    4.6 关于嵌合体的分离
    4.7 本研究对越橘育种的意义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主要缩略语表
致谢
发表论文

(3)氨磺灵离体诱导半枝莲多倍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半枝莲简介
        1.1 半枝莲化学成分
        1.1.1 黄酮类化合物
        1.1.2 多糖
        1.1.3 其他成分
        1.2 半枝莲药用价值
        1.2.1 抗肿瘤作用
        1.2.2 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
        1.2.3 其他作用
    2 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2.1 药用植物多倍体的特征
        2.1.1 形态的巨型性
        2.1.2 药用成分含量提高
        2.1.3 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
        2.2 多倍体形成的原理
        2.3 多倍体育种材料的选择
        2.4 多倍体诱导的方法
        2.4.1 物理方法
        2.4.2 化学方法
        2.4.3 生物学方法
        2.5 影响多倍体形成的因素
        2.5.1 外植体
        2.5.2 倍性水平
        2.5.3 诱导剂的浓度和处理时间
        2.5.4 渗透剂二甲基亚砜
        2.6 多倍体植株的鉴定方法
        2.6.1 植株形态鉴定
        2.6.2 细胞学鉴定
        2.6.2.1 气孔、保卫细胞大小和叶绿体数目
        2.6.2.2 染色体计数
        2.6.3 分子生物学鉴定
        2.7 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2.7.1 非整倍性
        2.7.2 嵌合体
        2.7.3 孕性降低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思路
第二章 半枝莲多倍体的诱导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 生化试剂
        1.2 方法
        1.2.1 组培苗的获得
        1.2.2 多倍体诱导
        1.2.2.1 茎段腋芽处理法
        1.2.2.2 茎尖处理法
        1.2.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离体条件下不同浓度氨磺灵和不同处理时间诱导带腋芽茎段
        2.2 离体条件下不同浓度氨磺灵和不同处理时间诱导茎尖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半枝莲多倍体的筛选和鉴定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 生化试剂
        1.2 方法
        1.2.1 形态观察
        1.2.2 气孔保卫细胞观察
        1.2.3 染色体计数
        1.2.4 流式细胞光度法测定
        1.2.5 多倍体纯化
        1.2.6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部形态观察
        2.1.1 植株高度测定
        2.1.2 叶型指数测定
        2.1.3 节间长度、茎段粗度测定
        2.2 气孔大小和保卫细胞大小测定
        2.3 气孔密度和叶绿体数量的测定
        2.4 染色体计数
        2.5 流式细胞光度法鉴定
    3 讨论
第四章 半枝莲多倍体总黄酮含量测定
    1 原理、仪器与方法
        1.1 原理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1.3.2 标准曲线的制备
        1.3.3 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
        1.3.4 样品测定
        1.3.5 结果计算
        1.3.6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3 样品测定
    4 讨论
第五章 半枝莲抗性生理指标研究
    1 材料
        1.1 材料
        1.2 生化试剂
    2 方法
        2.1 半枝莲组培苗的炼苗移栽
        2.2 SOD、CAT含量的测定
        2.3 MDA、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半枝莲组培苗的炼苗移栽
        3.2 SOD、CAT含量的测定
        3.3 MDA、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桑树多倍体育种材料诱变创制及优系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多倍体育种的研究
        1.1.1 人工多倍体在植物育种中的地位
        1.1.2 人工多倍体育种方法
        1.1.3 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1.1.4 多倍体植物的应用
        1.1.5 植物多倍体的遗传变异研究概况
    1.2 桑树多倍体品种选育情况
        1.2.1 桑树多倍体种质资源
        1.2.2 桑树多倍体育种方法
    1.3 桑树离体培养研究概况
    1.4 果桑研究进展
        1.4.1 果用桑的开发利用
        1.4.2 果用桑资源的基础研究
        1.4.3 果用桑品种选育进展
    1.5 桑树在植物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1.1 桑树离体诱导多倍体育种材料
        2.1.2 人工多倍体果叶兼用桑新品系的选育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1 在离体条件下获得桑树多倍体育种材料
        2.2.2 获得人工多倍体果叶兼用桑新品系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的技术路线
        2.4.1 桑树组织培养诱导多倍体再生植株的技术路线
        2.4.2 人工多倍体果叶兼用桑育种材料优系的选育及遗传变异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桑树组织培养高频再生植株体系的建立
    3.1 材料与方法
    3.2 试验设计
        3.2.1 预培养的方式试验设计
        3.2.2 外源激素对诱导培养影响的试验设计
        3.2.3 外源激素对增殖培养的影响的试验设计
        3.2.4 下胚轴及子叶不同位置对诱导培养试验设计
        3.2.5 生根培养的试验设计
        3.2.6 炼苗及移栽的试验设计
        3.2.7 数据统计及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桑种预培预培养方式对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3.3.2 外源激素对桑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影响
        3.3.3 外源激素浓度及组合对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3.3.4 以桑子叶和胚轴不同位置为对诱导培养的影响
        3.3.5 桑离体培养中影响生根的因素分析
        3.3.6 炼苗与移栽
    3.4 讨论
        3.4.1 桑树组培外植体的选择
        3.4.2 外源激素对诱导培养的影响
        3.4.3 AgNO_3对下胚轴诱导培养影响的探讨
        3.4.4 影响试管苗生根的因素的探讨
第四章 桑树多倍体育种材料的离体诱导及鉴定
    4.1 材料和试剂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4.1.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4.2 诱导方法
        4.2.1 浸泡法
        4.2.2 滴液法
    4.3 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4.3.1 外部形态特征鉴定
        4.3.2 细胞学鉴定
        4.3.3 生物学性状鉴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以桑种子为材料的秋水仙碱诱导试验结果
        4.4.2 秋水仙碱溶液浸渍子叶的诱导结果
        4.4.3 秋水仙碱浸渍不定芽的实验结果
        4.4.4 秋水仙碱滴液法处理桑组培不定芽的诱导试验结果
        4.4.5 多倍体的鉴定
    4.5 讨论
        4.5.1 桑树多倍体育种材料离体诱导的外植体选择
        4.5.2 桑树多倍体育种材料离体诱导中秋水仙碱浓度与处理时间的选择
        4.5.3 桑树多倍体育种材料离体诱导方法的选择
第五章 桑树人工多倍体果叶兼用桑育种优系选育的研究
    5.1 选育目标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即亲本来源)
        5.2.2 试验仪器与试剂
        5.2.3 化学诱变
        5.2.4 多倍体植株的确认
        5.2.5 嫁接繁殖
        5.2.6 重庆市桑树品种区域试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化学诱变脱苞冬芽
        5.3.2 桑多倍体植株的确认
        5.3.3 嫁接繁殖
        5.3.4 株系性状鉴定
    5.4 区域试验
        5.4.1 桑叶产量
        5.4.2 桑椹产量
    5.5 栽培技术要点
    5.6 讨论
        5.6.1 人工四倍体果叶兼用桑特性
        5.6.2 亲本材料的选择
        5.6.3 人工四倍体桑树诱导方法的讨论
第六章 人工四倍体桑及无性系二倍体桑生长及生化成分上的变异分析
    6.1 材料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四倍体桑株系叶片的变异
        6.2.2 四倍体桑椹特性的变异
        6.2.3 桑叶桑果理化性状比较
        6.2.4 四倍体桑叶、桑椹理化性状的变异
        6.2.5 四倍体桑染色体倍数性的变异
        6.2.6 抗氧化物酶活性差异
    6.3 讨论
        6.3.1 人工四倍体桑形态性状上的变异
        6.3.2 人工四倍体桑与无性系二倍体亲本桑生化成分的差异
        6.3.3 人工四倍体桑与无性系亲本二倍体桑育性差异
第七章 桑树果叶兼用四倍体与无性系二倍体亲本光合生理特性及光合结构的研究
    7.1 材料和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净光合速率及影响因子的测定
        7.2.2 叶绿素含量及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差异
        7.2.3 叶片解剖结构和气孔特征
        7.2.4 保卫细胞叶绿体内部结构的观察
        7.2.5 导管观察
    7.3 讨论
        7.3.1 人工四倍体桑与无性系亲本二倍体光合速率特性的探讨
        7.3.2 人工四倍体桑与无性系二倍体亲本叶绿素含量及RuBPcase羧化活性的探讨
        7.3.3 人工四倍体桑与无性系二倍体亲本光合结构差异的探讨
第八章 综合与结论
论文的创新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参加课题情况
致谢
附图

(5)不同倍性西瓜胚胎发育及西瓜组培玻璃苗细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西瓜的起源历史与分布
    2 西瓜的用途与重要的经济价值
    3 西瓜叶、花形态结构及开花生物学特征
    4 西瓜国内外研究概况
    5 植物胚胎学研究概况
1.西瓜染色体倍性鉴定
    1.1 引言
        1.1.1 四倍体西瓜植株诱变方法
        1.1.2 西瓜不同倍性水平鉴定研究
        1.1.3 本试验的研究意义
    1.2 材料和方法
        1.2.1 材料、主要试剂和仪器
        1.2.2 试验方法
        1.2.2.1 取材及处理
        1.2.2.2 制片及观察
    1.3 结果和分析
    1.4 讨论
2.不同倍性西瓜胚胎发育研究
    2.1 引言
        2.1.1 不同倍性西瓜胚胎研究概述
        2.1.2 本试验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
        2.2.1.1 试验材料
        2.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2 试验方法
        2.2.2.1 田间试验
        2.2.2.2 雌蕊材料处理
        2.2.2.3 石蜡切片法处理材料
    2.3 结果和分析
        2.3.1 花粉的形态与萌发
        2.3.2 花粉管的生长
        2.3.3 成熟胚囊与受精作用
        2.3.4 胚胎的发育
        2.3.5 胚乳的发育
    2.4 讨论
        2.4.1 四倍体自交与花粉萌发抑制的关系
        2.4.2 西瓜胚胎退化败育与胚乳的关系
        2.4.3 西瓜珠心组织和胚乳的关系
        2.4.4 胚乳发育与胚和母体组织的遗传学关系
3.西瓜组织培养玻璃苗细胞学研究
    3.1 引言
        3.1.1 西瓜高效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3.1.2 西瓜组织培养玻璃苗研究
        3.1.3 西瓜组织培养玻璃苗细胞学试验意义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
        3.2.1.1 试验材料
        3.2.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西瓜组培正常苗与玻璃苗的主要形态特征
        3.3.2 西瓜组培正常苗与玻璃苗叶片的解剖特征
        3.3.2.1 西瓜组培正常苗叶片的解剖特征
        3.3.2.2 西瓜玻璃苗叶片的解剖特征
    3.4 讨论
        3.4.1 西瓜玻璃苗叶片在解剖结构上表现出与湿生植物叶片相似的特征
        3.4.2 西瓜玻璃苗叶片形态和解剖结构的畸变是与其生理变化相吻合
        3.4.3 减少西瓜玻璃苗发生的措施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图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况
致谢

(6)大葱组织培养及其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大葱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1.2 蔬菜多倍体诱导与利用研究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试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葱成熟胚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3.2 秋水仙碱处理种子诱导多倍体
    3.3 秋水仙碱处理愈伤组织诱导多倍体
4 讨论
    4.1 以大葱成熟胚为外植体的再生体系的建立
    4.2 秋水仙碱处理种子诱导多倍体
    4.3 秋水仙碱处理愈伤组织诱导多倍体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组培育苗及四倍体新种质诱导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辣木的研究现状
        1.1.1 辣木的生物学特征
        1.1.2 辣木的种类和主要品种
        1.1.3 辣木的育种研究
        1.1.4 辣木的开发利用
    1.2 植物组织培养在蔬菜方面的应用
        1.2.1 离体快繁
        1.2.2 茎尖分生组织法培育无毒种苗
        1.2.3 品种的改良和创新
        1.2.4 体细胞胚胎和人工种子
        1.2.5 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
    1.3 植物染色体工程
    1.4 多倍体的概念及种类
    1.5 多倍体的产生及进化
        1.5.1 自然变异产生多倍体
        1.5.2 人工诱导多倍体
        1.5.3 多倍体的进化
    1.6 植物多倍体的特性
        1.6.1 生物学特性
        1.6.2 生理发育特性
        1.6.3 育性特性
    1.7 植物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1.7.1 田间宏观观察
        1.7.2 微观间接鉴定
        1.7.3 细胞学直接鉴定
        1.7.4 分子水平鉴定
    1.8 蔬菜作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第二章 前言
第三章 辣木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外植体灭菌
        3.2.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3.2.3 辣木芽的初代培养
        3.2.4 辣木芽的继代培养
        3.2.5 试管苗的生根诱导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灭菌方式对辣木外植体的影响
        3.3.2 不同类型外植体对芽诱导的影响
        3.3.3 不同激素配比对外植体的影响
        3.3.4 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的诱导
        3.3.5 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分化丛生芽的影响
        3.3.6 不同激素配比对茎段继代增殖的影响
        3.3.7 试管苗的生根诱导
    3.4 讨论
        3.4.1 组培育苗中材料适应性的变化
        3.4.2 简化植物组织培养
第四章 辣木多倍体的诱导及鉴定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多倍体的诱导
        4.2.2 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4.2.3 嵌合体的分离
        4.2.4 四倍体的扩繁、生根、移栽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秋水仙素诱导四倍体辣木
        4.3.2 多倍体的鉴定
        4.3.3 嵌合体的分离和利用
        4.3.4 四倍体的扩繁、生根和移栽
    4.4 讨论
        4.4.1 试管苗的炼苗、生根与移栽问题
        4.4.2 常规诱导处理导致的嵌合体问题
        4.4.3 组织培养技术结合秋水仙素诱导辣木多倍体的探讨
        4.4.4 后续工作
        4.4.5 研究设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主要缩略语表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8)“穿心红”同源四倍体萝卜创制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1 多倍体产生的途径
        1.1 自然突变产生多倍体
        1.2 人工诱导多倍体
        1.2.1 物理方法
        1.2.2 化学方法
        1.2.3 生物学方法
    2 多倍体鉴定方法
        2.1 植株形态和叶片鉴定法
        2.2 花朵和花粉粒特征鉴定法
        2.3 染色体鉴定法
        2.4 流式细胞仪鉴定法
        2.5 染色中心直径和异染色质数目鉴定法
        2.6 条件鉴定法
        2.7 杂交鉴定法
        2.8 同工酶鉴定法
    3 多倍体植株的研究方面
        3.1 叶绿素含量的研究
        3.2 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3.3 分子标记研究
        3.4 同工酶酶谱比较研究
        3.5 花芽细胞学的比较研究
        3.6 同源四倍体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3.7 花粉母细胞研究
        3.8 子叶再生能力及其与内源激素的关系研究
        3.9 其它研究
    4 多倍体育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嵌合体问题
        4.2 结实率
        4.3 诱导剂的选择
        4.4 寻找更好的鉴定方法
        4.5 四倍体的选择
        4.6 多倍体诱导技术应用还不完善
    5 产生多倍体优势的内在原因
    6 多倍体育种的应用
        6.1 培育优良品种
        6.2 作为育种的中间材料
    7 多倍体育种前景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第一章 秋水仙素诱导优质同源四倍体萝卜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诱导方法
        1.2.2 筛选和鉴定方法
        1.2.3 突变株细胞学筛选与鉴定
        1.2.4 二、四倍体植株农艺学性状比较
        1.2.5 二、四倍体萝卜营养品质比较
        1.3 数据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秋水仙素诱导同源四倍体萝卜的效果比较
        2.2 二、四倍体萝卜形态学特征比较
        2.3 二、四倍体萝卜解剖学特征比较
        2.4 花粉母细胞染色体鉴定
        2.5 二、四倍体萝卜农艺学性状比较
        2.6 二、四倍体萝卜营养品质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二倍体和四倍体萝卜花药结构的解剖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二、四倍体萝卜光合特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四倍体光合速率对光强的响应
        2.2 二、四倍体气孔导度对光强的响应
        2.3 二、四倍体胞间CO_2浓度对光强的响应
        2.4 二、四倍体蒸腾速率对光强的响应
        2.5 二、四倍体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2.6 二、四倍体气孔导度的变化
        2.7 二、四倍体细胞间CO_2浓度的变化
        2.8 二、四倍体蒸腾速率的变化
        2.9 二、四倍体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
        2.10 二、四倍体叶绿素b含量的变化
        2.11 二、四倍体叶绿素a/b的变化
        2.12 二、四倍体叶绿素总量的变化
        2.13 二、四倍体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
        2.14 二、四倍体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2.15 二、四倍体光合产量的分析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二、四倍体萝卜干旱胁迫下活性氧代谢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二、四倍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2.2 对二、四倍体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2.3 对二、四倍体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2.4 对二、四倍体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2.5 对二、四倍体O_2~-·产生速率的影响
        2.6 对二、四倍体可溶性蛋白活性的影响
        2.7 对二、四倍体H_2O_2含量的影响
        2.8 对二、四倍体电解质渗透率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9)白魔芋多倍体诱导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白魔芋的生产和研究现状
    1.2 魔芋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重要意义
        1.2.1 魔芋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1.2.2 魔芋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分化机理的研究
        1.2.3 魔芋组织培养的意义
    1.3 魔芋育种研究进展
        1.3.1 日本魔芋育种研究进展
        1.3.2 中国魔芋育种研究进展
        1.3.3 魔芋育种研究展望
    1.4 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1.4.1 多倍体植物的特点
        1.4.2 植物多倍体的形成途径
        1.4.3 多倍体的鉴定和育种材料的选择利用
        1.4.4 多倍体的应用
        1.4.5 多倍体育种前景展望
第2章 引言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3.3 试验方法
        3.3.1 离体快繁体系的优化
        3.3.2 多倍体的诱导
        3.3.3 多倍体的鉴定
        3.3.4 嵌合体的分离和纯合四倍体的获得
        3.3.5 二倍体和四倍体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白魔芋离体快繁体系的确立
        4.1.1 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球茎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1.2 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对不定芽分化和生长的影响
        4.1.3 不同附加物对愈伤组织褐变的影响
        4.1.4 生根培养基的确定
        4.1.5 不同栽培基质对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
    4.2 白魔芋多倍体诱导的结果和分析
        4.2.1 种子浸泡法的诱导效果
        4.2.2 根状茎顶芽滴液法的诱导效果
        4.2.3 二甲基亚砜对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效果的影响
        4.2.4 混培法处理不定芽的诱导效果
        4.2.5 混培法处理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
    4.3 白魔芋多倍体的鉴定
    4.4 嵌合体的分离和纯合四倍体的获得
    4.5 二倍体和四倍体植株外部形态特征的观察比较
    4.6 叶片气孔特征观察
    4.7 染色体核型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白魔芋组织培养的探讨
    5.2 多倍体诱导方法的探讨
    5.3 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处理材料的影响
    5.4 二甲基亚砜对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效果的影响
    5.5 嵌合体的分离问题
    5.6 关于核型的问题
    5.7 多倍体的进一步鉴定
    5.8 白魔芋多倍体育种发展的前景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
发表论文
致谢
附图

(10)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组织培养及四倍体诱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苦瓜背景概况
    1.2 葫芦科植物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1.3 苦瓜离体培养研究现状
    1.4 倍性育种
    1.5 葫芦科植物多倍体研究现状
第2章 引言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2 方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种子无菌萌发
    4.2 愈伤组织的诱导
    4.3 不定芽的分化
    4.4 继代与增殖效果
    4.5 四倍体诱导与检测
    4.6 继代、生根与移栽
    4.7 二倍体与四倍体生理生化特性比较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种子无菌萌发前处理的影响
    5.2 愈伤组织的分类
    5.3 分化率低的原因
    5.4 在组织培养条件下进行四倍体诱导的优越性
第6章 结论
    6.1 建立并完善了苦瓜组织培养体系
    6.2 成功诱导出纯合的苦瓜四倍体
    6.3 对苦瓜二倍体和四倍体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四、多倍体西瓜人工引变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诱导野生桑种质资源染色体的加倍[D]. 李晓双. 西南大学, 2017(02)
  • [2]南高丛越橘(Vaccinium australe)四倍体诱导及鉴定[D]. 石佳. 西南大学, 2012(03)
  • [3]氨磺灵离体诱导半枝莲多倍体的研究[D]. 岳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7)
  • [4]桑树多倍体育种材料诱变创制及优系选育研究[D]. 王茜龄. 西南大学, 2009(01)
  • [5]不同倍性西瓜胚胎发育及西瓜组培玻璃苗细胞学研究[D]. 谢兴刚. 山西大学, 2008(04)
  • [6]大葱组织培养及其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D]. 宗红. 山东农业大学, 2007(01)
  • [7]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组培育苗及四倍体新种质诱导技术的研究[D]. 张洁. 西南大学, 2007(06)
  • [8]“穿心红”同源四倍体萝卜创制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研究[D]. 张红亮.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9]白魔芋多倍体诱导技术的研究[D]. 刘好霞. 西南大学, 2007(06)
  • [10]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组织培养及四倍体诱导研究[D]. 黄勇. 西南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多倍体西瓜人工诱导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