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Y混凝土减水剂研制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廖国胜[1](2003)在《聚丙烯酸系混凝土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丙烯酸系减水剂是当今混凝土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中较为前沿的研究课题,该类减水剂具有低掺量、高减水率、抑制坍落度经时损失等特点。目前,在我国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本文从高性能减水剂的化学结构、作用机理以及聚羧酸类减水剂的单元结构模型出发,设计出国内所没有的一类新型高性能减水剂——“羧酸·醚键·酯键”为单元结构模型的梳型分子结构的减水剂共聚物,并确定了以聚乙二醇(PEG)系列、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合成该类减水剂的主要化学原料。 利用较新的大分子单体合成技术,合成出一系列结构确定且具有不同聚氧烷基链长度的新型单体——聚氧乙烯基单丙烯酸酯PEA。通过聚乙二醇与过量的丙烯酸采用全连续法进行反应,测定酯化产物“酯化水”和酸值等宏观手段反映出在胺类促进剂、100℃的酯化温度等条件下的酯化进程,而利用红外光谱(IR)分析所反映的聚乙二醇的羟基和丙烯酸的羧基特征峰减弱,而PEA的酯基特征峰加强等特征进一步证实了宏观手段所表现出来的酯化趋势:随着酯化时间的延长和聚乙二醇分子量的增大,产生的“酯化水”逐渐增加,酯化产物的酸值逐渐降低;从酯化时间看,当反应时间达到300min时,酯化物的酸值达到最小,而从IR分析来看,酯化物PEA4的羟基峰在300min时减弱到最小,PEA23在120min时羟基峰的表现出酯化基本完全。因此,宏观手段和微结构表征表现的酯化反应趋势是一致的,而宏观上的酸值只能反应过量丙烯酸的随着酯化反应和除水作用而减少,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酯化进程,而微观上进一步证实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的酯化所需的酯化时间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少。 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利用获得的PEA系列酯化物,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通过连续滴加方式进行三元共聚,从链转移剂、PEA:AA:MMA之间的摩尔百分比和共聚时间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测定减水剂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及流动度损失宏观反映合成减水剂共聚体PC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链转移剂是控制共聚物分子量影响共聚体PC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选择链转移剂ZY、用量为8%AA时的作用效果最佳。(2)PEA、AA、MMA之间的比例关系决定了共聚体的性能:随着丙烯酸用量的增加,共聚体的流动度增大,达到75%时合成控制难度加大,共聚体分散性下降;而MMA的引气增稳作用,其用量随着PEA的聚合度的增加而增加,PEA4体系的用量超过15%,PEA23体系超过25%则会产生絮状物,反应控制难度加大,理想的用量分别为不超过10%和15%。窗国胜:聚丙烯酸系混凝土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 (3)PEA的聚合度是影响共聚体的净浆流动度和流动度损失的主要因素,PEA4的共聚体由于侧链的长度短,位阻效应有限,表现出来的流动度损失大;相反,PEA23的共聚体侧链较长,位阻效应加强,净浆流动度损失小;侧链过长,虽位阻效应大,但会降低减水剂的分散效果。(4) PEA的用量的增加,共聚体的净浆流动度增大,水泥浆体粘聚性提高,但用量过大,则会减少丙烯酸的用量,进而降低共聚体中梭基的含量,其减水性能减弱,PEA23的用量不得超过25%。(5)随着共聚时间的延长,共聚体PC的减水效果增强,到Zh十3h之后,共聚体的流动度增加不明显。(6)从合成PC系列的减水剂来看,净浆流动度及流动度损失性能较为理想的配比为PC23系列,最佳配比PC23一为PEA23:AA:MMA=15:75:15。 从合成的系列减水剂的特性粘度【几〕(即共聚物的分子量)分析,随着PEA的聚合度的增大,共聚体的支链长度增加,共聚物的【n〕值也随之增大,空间位阻效应加强,其减水性和保塑性也逐渐提高。支链过长,虽然有助于减水剂的保塑性,但具有减水性能的梭基含量相对减少,其分散能力降低。因此,对于本论文的合成体系的PEA的聚合度n二23为佳。而PC23系列减水剂中,【n〕值在0.082一0.085之间的减水剂表现出来的净浆性能较好。 从水泥、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的成果表明:PC23一对水泥有良好的适应性;掺量0.6%、W/C为0.29的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可达220llun,60min流动度损失仅为6.8%,优于蔡系;砂浆减水率与蔡系基本相当;30%原液、掺量为1.5%时的减水率可达26.4%,略低于意大利石)4的30%;从泵送混凝土的性能来看,原液掺量为1.2%的混凝土坍落度为220mm,60min坍落度基本不损失,120min坍损率为25%,而蔡系减水剂60min坍损率为47.8%,12Omln为69.6%;相应的混凝土沸水法快速测定的抗压强度比达132%,基本和蔡系相当。而与x40;比较,减水率、凝结时间、保坍性、抗压强度比等综合性能还有一定的差距,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研究。 从合成PC23一6的工业性分析:PEA23的酷化和PC23一6的共聚的放大试验看,其混凝土试验结果较为理想,且其合成工艺流程较为简单,具备高分子的合成条件:而从经济性分析,30%PC23一6水溶液的原料成本低于FDN,其性能具有较大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工业化的前景。
于爱红[2](2011)在《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混凝土外加剂在土木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迅速发展。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大力发展高强度、高工作性能、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图高性能外加剂是为适应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而研制的,它能给混凝土带来高减水率、高适应性、高耐久性和优良的施工性能。它不仅能大量减少混凝土拌和用水量,使新拌混凝土在运输和施工过程始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而且能使硬化混凝土具有高的强度、抗渗、抗冻、抗腐蚀性能,并有助于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本文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和阻锈剂的合成与应用问题。首先,根据分子结构设计原理和相容性机理,选择合适的单体和质量配比合成高性能减水剂。然后,对合成工艺进行改进,并对高性能减水剂进行性能测试。本课题对前期得到的阻锈剂做进一步的验证试验。将阻锈剂和减水剂加入到标准的混凝土块中,研究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情况及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确定阻锈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共聚合成减水剂的试验表明:加料方式、物料反应浓度、引发剂掺量对减水剂的性能有较大影响,掺量过低或过高,减水剂的保塑效果均不理想。通过试验发现,当底水、溶解引发剂所用水与溶解单体所用水的比例为60%/10%/30%时,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达到最大值。引发剂掺量为2%-3%时,减水剂的性能最好。随着引发温度的升高,减水剂的颜色不断加深。引发反应温度在80℃时,保温时间为1.5h,减水剂性能达到最优。合成的聚羧酸系减水剂掺量低、减水率高。在掺量为0.38%(固含量)时,减水率为30%。用合成的聚羧酸系减水剂配制的C60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小、不离析不泌水、粘聚性好,可广泛应用于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干湿冷热循环试验和模拟液中阻锈剂阻锈性能验证试验发现,自制的阻锈剂相对具有更好的耐蚀作用。自制的钼酸盐阻锈剂增加了砂浆和混凝土的流动性能,虽然砂浆和混凝土强度有所下降,但强度不低于基准混凝土的90%,阻锈剂的最佳掺量为水泥质量的3%。与基准混凝土相比,掺加阻锈剂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明显推迟。初凝时间推迟35分钟,终凝时间推迟45分钟。加阻锈剂后混凝土的减水率为29%。与单独使用聚羧酸系减水剂相比,复合适当阻锈剂剂能显着降低混凝土的56d氯离子扩散系数,使56d氯离子扩散系数由8.1×10-14m2/s降到3.3×10-14m2/s,抗渗性能明显提高。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生产成本为6800元/t,加上人工费与机器折旧费,总成本约7000元/t。与市场价格8000元/t相比,每吨利润1000元,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该产品综合性能稳定,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可以广泛应用于混凝土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自制的钼酸盐阻锈剂价格低、掺量低,可以节约混凝土成本,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钼酸盐阻锈剂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阻锈剂,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设。本文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对提高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复配及工程应用水平、降低复合外加剂的成本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李宗梅[3](2006)在《煤系减水剂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混凝土外加剂是混凝土不可缺少的组分之一,而混凝土减水剂是混凝土外加剂中最主要的和最常用的部分,减水剂的技术水平可以概括整个外加剂的使用水平和发展状况。本文针对当前混凝土减水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诸如技术指标不能满足要求、价格昂贵或者由于使用减水剂而引起混凝土体积稳定性不良等,研制出功能性强、成本低且对混凝土无危害的高效减水剂NES。 本文对由煤制混凝土减水剂的化学工艺、应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硝酸氧化降解褐煤以提高腐植酸含量,且引入硝基可促进磺化作用;碱抽提后再进行磺化反应,采用化学试剂A作为磺化剂,提高硝基腐植酸对水泥的分散效果。硝酸氧化降解反应和化学试剂A的磺化反应都进行了正交试验,优选出了最佳的实验条件。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抽提硝化煤中的硝基腐植酸,之后不进行过滤直接磺化,缩短了工艺流程。从褐煤硝酸氧解产物NE、碱抽提后磺化所得产物ES与褐煤硝酸氧解后进行磺化所得产物NES对水泥净浆作用效果的比较,前两者对水泥颗粒的分散效果都不如NES的效果明显。由此证明了硝酸氧化降解反应对提高褐煤腐植酸含量作用的必要性,同时也证明了化学试剂A的磺化反应可以提高腐植酸对水泥颗粒的分散作用。 将研制出的NES高效减水剂应用于水泥,其对水泥颗粒有良好的分散作用;促进水泥水化,硬化后结构更加致密,早期强度得到提高;且引入封闭的微小气孔,改善水泥硬化结构。NES高效减水剂应用于混凝土,减水率达到15%;初凝时间延缓,终凝时间基本提前;提高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掺加NES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其收缩率都比基准混凝土的收缩率小。 NES高效减水剂合成工艺流程简短,耗能少,对环境无污染。综合性能优良,应用于水泥、混凝土后取得良好的效果。
董荣珍[4](2005)在《化学外加剂对高性能水泥水化及初始结构形成的调控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依托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国家“973”计划2001CB610704-3)“高性能水泥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研究”,针对高性能水泥制备中C3S高活性、高含量(High C3S content cement,简称.HCC)的关键科学问题,探讨了“973”课题组研制的水泥(本文称为973专用水泥)与传统水泥对化学外加剂兼容与调控的差异。系统研究了不同化学外加剂对HCC初始水化历程的影响规律、结构形成的作用机理和相应的调控技术路线,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 1.水泥初始水化历程的综合性评价手段 (1)提出水泥水化初始结构形成模型采用在线检测水泥水化瞬时电性能,以电阻率描述水泥水化初始结构形成的瞬时状态。水泥水化初始结构形成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溶解—溶解平衡期、结构形成期、结构稳定期。 (2)首次建立水泥初始水化热-电模型 运用本文建立的水泥水化初始结构形成模型,并结合水化热模型,建立水泥水化热—电模型,结合水化动力学分析,提供水泥初始水化历程的热学参数及结构形成参数,将水泥水化进程中的化学反应状态及结构形成的物理状态结合起来。 (3)建立水泥初始水化流变特性模型 采用小振幅振荡方法测试储能模量动态时间谱可准确在线检测水泥新拌浆体的流变特性,研究表明储能模量变化规律为S形变化,并且存在储能模量突变,表明水泥水化进入诱导期时存在结构突变。 2.运用热—电模型研究了典型减水剂对HCC初始水化的影响 运用热—电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HCC对化学外加剂的适应性相对普通水泥更为敏感,这表明化学外加剂在HCC中的吸附及对水化的调控作用更为复杂,与传统水泥体系存在显着差异。平行对比实验表明973专用水泥对化学外加剂(萘系高效减水剂+减缩剂)的兼容性优于小野田水泥。对于不同种类的减水剂,新型聚羧酸盐系减水剂对HCC水化历程的调控作用较强,适应性最好。 3.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研究 根据HCC水化特点,进行了高性能聚羧酸系减水剂(PC-23)的合成与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在0.5%掺量水平下,减水率及经时流动度损失均优于国际先进产品水平,在0.15%掺量水平下,减水率及经时流动度损失均优于国内先进产品水平。与意大利产品X404平行对比研究了对水泥水化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23在对水泥初始水化的热性能及电性能的调控方面均优于X404。 4.研究了调凝剂对HCC初始水化的影响及调控作用 (1)无机盐类调凝剂的作用 无机电解质因其阴阳离子的结合方式、各自在溶液中对电荷的吸附状态而表现出对水泥水化较为复杂的影响规律,对于硫酸盐,其阳离子的种类对其在水泥水化中的调控作用具有更大的影响,
郭磊[5](2012)在《复合型混凝土减缩剂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凝土结构的收缩裂缝是学术界和工程应用中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随着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尤其近年来低水灰比的高强混凝土的广泛使用,使得混凝土早期裂缝更加明显,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十分不利。这些裂缝为外界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结构提供了通道,会对结构产生过早的腐蚀并降低结构的使用年限。我国大量建筑工程因混凝土耐久性问题而丧失使用功能,造成巨额经济损失。收缩受到限制时就可能产生裂缝,而当收缩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裂缝就会产生。目前有多种方法减小并抑制混凝土结构收缩裂缝,其中之一就是掺加一种化学外加剂-减缩剂。混凝土减缩剂是采用表面活性剂,通过降低混凝土中毛细孔水的表面张力以降低毛细孔附加压力来减少混凝土早期收缩的新型混凝土外加剂。本文针对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的严重性,开发了一种能够有效减小混凝土早期收缩的复合型减缩剂,并研究了减缩剂的物理性质及减缩剂对水泥基材料的影响,为今后的工程应用提供更多可靠的试验数据与理论参考。本文从减缩剂的化学结构、作用机理出发,以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原理为方法,研制出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复合型混凝土减缩剂,并对减缩剂进行了物理性能测试。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水泥石水化产物的微观结构,研究了减缩剂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减缩剂延缓了水泥的水化进程。对掺有减缩剂的混凝土与砂浆进行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减缩剂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通过混凝土开裂试验、混凝土早龄期及砂浆长龄期的收缩试验,研究了减缩剂对水泥基材料收缩和开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减缩剂对降低水泥基材料的收缩及抑制混凝土的开裂有显着的效果,减缩剂延缓了水化热峰值的出现,降低了水化热峰值,使得水化反应平缓进行,有利于缓解温差收缩裂缝,当减缩剂掺量为1.7%时,砂浆3d减缩率可达80%以上,28d减缩率可达50%,混凝土早期(24h内)减缩可达55%以上;试验过程中也发现减缩剂与减水剂有良好的相容性。
刘从燕[6](2014)在《减水剂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混凝土材料是目前建筑行业用量最大的材料,如何做好混凝土的节能降耗,绿色环保,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是当前混凝土行业研究的重要方向。减水剂作为一种改善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的材料,在混凝土中的使用,使混凝土迎来了新的革命。论文对两种减水剂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论文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萘系减水剂和聚羧酸系减水剂分别在不同掺量、不同水泥减少率的情况对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和硬化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确定合理掺量和合理水泥减少率;在固定掺量、固定水泥减少率的条件下,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硬化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通过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两种减水剂在商品混凝土中应用的技术经济效益、环保效益。试验研究表明:在所选择的原材料、减水剂的品种不变的条件下,①综合萘系减水剂和聚羧酸系减水剂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以及经济性综合考虑,萘系减水剂合理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8%,聚羧酸系减水剂合理掺量为0.8%。②在保证混凝土综合性能不低于原配比综合性能的情况下,萘系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8%时,可以降低水泥用量15%;聚羧酸系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8%时,可以降低水泥用量18%。③两种减水剂在各自合理掺量和水泥减少率的情况下,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都有提高。④综合两种减水剂对混凝土综合性能的影响,萘系减水剂适用于低强度等级(C30及以下)的混凝土,聚羧酸系减水剂适用于较高强度等级(大于C30)的混凝土。
蒋泽中[7](2015)在《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及抗裂细观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混凝土是当前工程建设中使用率最高的建筑材料,而混凝土工程也是发生质量或安全事故率最高的分项工程。工程建设经验表明,混凝土自身性能往往在工程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混凝土结构作为各类建(构)筑物的主要承载体系,要求混凝土结构在抗温变、防蚀抗裂、耐久性等方面具有所改善,以满足其处于各种恶劣环境中带压工作时的正常使用要求,故各类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开发成为建筑材料领域的热点、难点课题之一。本文结合铁道部科研研究开发科研项目(批准号:2010G007-K)、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308477)及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基金(黔科教办[2012]43号)“隧道衬砌外加剂高性能混凝土抗渗细观机理研究”课题,依托成绵乐高铁、成渝高铁工程、成灌城际及两河口水电站,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外加剂为研究对象,研制了JX-HPC、JX-GBNHY、JX-CNH、碱骨料反应抑制剂等系列高性能混凝土高效外加剂,并从高性能混凝土微观结构、孔结构、热学性能及体积稳定性等方面对研制产品的效能展开分析,再对试验配制高性能混凝土试样进行超声波与CT试验,将常规试验与特色试验相结合,揭示了所研制高性能混凝土产品的开裂细观机理及损伤演化规律等,实现了对研制产品的全方位多角度检测与论证。最后,以两河口电站混凝土结构拱坝为载体,对抗蚀防裂高性能混凝土坝体结构进行了三维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与实用性验证。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微观结构特征,从高效减水剂及碱骨料反应抑制剂两方面着手,研制了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外加剂;2)通过水泥净浆流动度、砂浆减水率、水泥适应性等系列试验,选用烯丙基聚乙二醇醚与马来酸酐为单体,添加引发剂和具有抑泡功能的烯丙基聚乙二醇(聚合度为25)丙二醇(聚合度为5)单体,在90℃的反应温度条件下,采用一步合成工艺,通过水溶液共聚合成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同时,在优化材料配比和聚合工艺的基础上,合成了一种性能优异的梳型接枝共聚物超塑化剂,并测试了该共聚物不同掺量对水泥净浆及对砂浆流动性能和流动保持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在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性能;3)配制了C40、C50及C60三个等级的高性能混凝土,并给出了含胶凝材料总量、矿物掺合料掺量、砂率、用水量及外加剂用量的混凝土配合比;对试制高性能混凝土热学性能试验分析表明:加入矿物掺合料后,早期水泥水化放热速率降低,且放热速率达到最高速率的时间后移,但单掺矿粉、双掺矿粉及粉煤灰只对降低混凝土早期水化温升有成效,对后期无明显作用;4)基于虚拟仪器的声波探测平台,对同型号不同外加剂与不同型号相同外加剂的高性能混凝土分别开展超声波试验分析,验证了混凝土结构受载变化将经历原始裂隙压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及破坏四个阶段;对比时间-压力曲线,得出羧酸和抗裂材料均可提高C40型和C50型混凝土性能,但对C40型混凝土性能提高效果更佳;5)对高性能混凝土开展了CT试验,分析了CT图像、CT数及CT数方差,揭示了混凝土损伤、损伤率、体应变与CT数变化关系及裂纹扩展规律;利用CT试验结果,构建了混凝土内部裂纹扩展CT破裂模型;提出了混凝土在受压时最大设计值为体应变为零时的应力值,如果混凝土受到的应力值大于该值,则就有可能就会破坏开裂。6)对抗蚀防裂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掺合料TK-GFZ2对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强度、体积稳定性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与具体工程实例中,并对该工程实例进行了三维流固耦合分析,检验了试验配制的抗蚀防裂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抗蚀防裂性能。
焦福民[8](2018)在《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性能及质量控制要求》文中指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数量逐年增加,如何实现有效的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是施工单位面临的重要难题。超高层泵送混凝土要求具有高强、高粘度特性,这为泵送的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阻碍。在保证混凝土和易性、强度指标的前提下,实现超高层泵送施工,需要从材料、施工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使的超高层泵送的困难得以解决,这对于超高层建筑的质量、施工效率的提高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工程实际出发,对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配置技术、性能、超高层泵送技术等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和内容如下。1.通过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分析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指标,优化配合比,配置出高性能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粘塑性,经工程应用表明配合比方案在泵送施工中泌水少、摩擦阻力小、不离析、不堵塞。2.通过室内外实验研究,分析了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的关键工艺参数,明确了核心控制指标和控制范围,为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3.通过沈阳某工程项目,实现了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实现了最大高度为568m的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施工,完善了室内试验结果。本文通过室内外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超高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泵送施工控制的关键技术指标,解决了混凝土高强、高粘性与有效泵送高度之间的矛盾,成果经过实体工程施工检验,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类似的工程项目提供了经验。
刘治华[9](2013)在《不同羧基密度与功能基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从理论化学的角度,研究两种共聚单体的自由基活性差异以及结构单元间存在的结合方式等问题。运用自由基共聚合理论,通过对合成工艺条件的正交实验以及添加剂用量实验的选择,得到对水泥浆体初始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最佳的标准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条件。在标准聚羧酸减水剂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羧酸密度和引入不同功能基团得到一系列聚羧酸减水剂。采用红外光谱和凝胶色谱对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旋转粘度计等,研究掺加不同羧基密度和功能基的聚羧酸减水剂对新拌水泥浆体剪切应力、表观粘度以及其它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借助水泥水化放热测试仪、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分析掺不同羧基密度和不同功能基团的聚羧酸减水剂对新拌水泥浆体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和放热量、水泥水化产物以及早期抗压强度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其作用机理。
李兴旺[10](2006)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是一种通过自身含有的活性组分在硬化水泥石、混凝土的毛细管和微裂缝内渗透、反应生成不溶晶体,堵塞毛细管道和微裂纹,从而起到防水作用的防水材料。它具有防水效果持久、自愈合性能好、耐老化、耐化学腐蚀、无毒副作用、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根据水泥混凝土自身的结构特性、化学组分,分析出能够作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活性组分的化学物质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一、必须是可溶于水;二、能够与混凝土内部的游离Ca(OH)2、CaO或Ca2+、[SiO4]4-、Al(OH)4-等发生直接或间接反应、生成不溶晶体。在此基础上并结合对国外R牌成品涂料进行的测试分析,选择出了一系列可能的活性物质。通过对活性物质配方涂料进行涂层混凝土抗渗试验检验,选择出了两个有效的活性物质组合,加入水泥和石英砂后得到了两种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配方,分别命名为LT涂料和LG涂料。其中LT涂料的基本组分为:TA、NB、JC、YD、精制石英砂和PO42.5R水泥;LG涂料的基本组分为:GA、NNB、EC、精制石英砂和PO42.5R水泥。利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对LT涂料的配方进行了初步优化。围绕着正交试验优化出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单因子优化试验,得出LT涂料的最佳配方为:TA掺量为8.0%,NB掺量为1.5%,JC掺量为1.5%,YD掺量为2.0%,灰砂比为2.0,石英砂颗粒分布范围为70~140目。为了改善涂料的实际施工性能,加入了表面活性剂(减水剂)。并研究了减水剂种类和掺量对LT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种类减水剂的加入,可以较为显着地改变LT涂料的流动性能、凝结时间,但不会对涂料的防水性能造成显着的影响。最终确定加入0.25%的JX减水剂。针对正交试验所需试验次数较多的缺点,采用均匀设计对LG涂料的配方进行优化,并利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分别针对一次、二次抗渗压力获得了合适的数学模型。运用线性加权法对两个数学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从而获得了LG涂料的最佳配方。引入减水剂后,LG涂料的最终配比为——GA掺7.5%;NNB掺3.0%;EC掺5.3%;JZ减水剂掺0.25%;灰砂比为4.0;石英砂颗粒分布范围: 70~140目。按着国标GB18445-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对LT涂料和LG涂料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研制的LT涂料与LG涂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标准。而且LT涂料与LG涂料均具有较高的背水面抗渗压力,涂层破坏后的混凝土基体的抗渗压力损失很小。在防水性能和自修复能力方面与美国的Penetron401涂料相比,性能相当。混凝土裂缝修补模拟实验结
二、MY混凝土减水剂研制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Y混凝土减水剂研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聚丙烯酸系混凝土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1章 前言 |
1.1 高性能减水剂概述 |
1.1.1 高性能减水剂的内涵 |
1.1.2 高性能减水剂的分类和结构 |
1.1.3 高性能减水剂对水泥、混凝土的作用 |
1.2 混凝土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进展 |
1.2.1 高性能AE减水剂的研究 |
1.2.2 聚羧酸类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 |
1.2.3 聚羧酸类高性能减水剂存在的问题 |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合成原料的选择 |
1.4.2 分子结构设计 |
1.4.3 合成工艺 |
1.4.4 分析测试手段 |
第2章 聚丙烯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分子设计 |
2.1 聚丙烯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分子结构 |
2.1.1 羧酸系列的分类 |
2.1.2 羧酸系列高性能外加剂的单元结构模型 |
2.2 聚丙烯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机理 |
2.2.1 聚氧化乙烯基单丙烯酸酯PEA的合成 |
2.2.2 共聚物PC的分子设计 |
第3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与试验装置 |
3.1.1 合成原料 |
3.1.2 合成减水剂的性能试验原材料 |
3.1.3 试验装置 |
3.2 合成减水剂的结构表征及其性能评价方法 |
3.2.1 PEA的合成表征 |
3.2.2 合成减水剂的共聚物表征 |
第4章 减水剂的合成及关键工艺参数的研究 |
4.1 聚氧化乙烯基单丙烯酸酯(PEA)大分子单体的合成 |
4.1.1 PEA的合成设计 |
4.1.2 大分子单体PEA的合成与分析 |
4.1.3 小结 |
4.2 聚丙烯酸系减水剂共聚物的合成 |
4.2.1 PC减水剂的合成设计 |
4.2.2 PC减水剂的合成与分析 |
4.2.3 小结 |
第5章 大分子单体PEA和共聚体PC减水剂的微结构表征及水泥、混凝土性能研究 |
5.1 大分子单体PEA和共聚体的微结构表征 |
5.1.1 聚氧化乙烯基单丙烯酸酯PEA的表征 |
5.1.2 共聚体PC减水剂的表征 |
5.2 合成PC23-6减水剂的水泥、混凝土性能试验的研究 |
5.2.1 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 |
5.2.2 水泥砂浆减水率试验 |
5.2.3 混凝土性能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合成PC23-6减水剂的工业化可行性分析 |
6.1 PC23-6的合成工艺分析 |
6.2 合成PC23-6减水剂的性能分析 |
6.3 合成PC23-6减水剂的经济性分析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史及分类 |
1.2 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趋势 |
1.3 减水剂应用于混凝土的重要意义 |
1.4 减水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5 阻锈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试验原料、方法与仪器 |
2.1 原料 |
2.2 方法 |
2.3 仪器 |
第3章 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共聚原理 |
3.2 合成方法 |
3.3 装置和工艺流程 |
3.4 结果与讨论 |
3.5 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凝土阻锈剂的配制与性能研究 |
4.1 阻锈剂的配制 |
4.2 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机理 |
4.3 钼酸盐系阻锈剂阻锈机理分析 |
4.4 干湿冷热循环试验 |
4.5 模拟液中阻锈剂阻锈性能验证试验 |
4.6 对砂浆强度的影响 |
4.7 对混凝土和易性、抗压强度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阻锈剂与减水剂的复合试验研究 |
5.1 对水泥净浆影响 |
5.2 对砂浆强度的影响 |
5.3 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业化可行性分析 |
6.1 减水剂的工业化可行性分析 |
6.2 阻锈剂的工业化可行性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3)煤系减水剂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混凝土减水剂发展概述 |
1.1.1 引言 |
1.1.2 混凝土减水剂的分类 |
1.1.3 混凝土减水剂的作用 |
1.1.4 混凝土减水剂作用的基本原理 |
1.2 混凝土减水剂的研究状况 |
1.3 混凝土减水剂的生产应用状况 |
1.4 混凝土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
1.5 混凝土减水剂的发展趋势 |
1.6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2 腐植酸系减水剂 |
2.1 引言 |
2.2 腐植酸系减水剂概况 |
2.2.1 腐植酸系减水剂的原材料 |
2.2.2 腐植酸系减水剂的实验方法 |
2.2.3 腐植酸系减水剂的生产工艺 |
2.2.4 腐植酸系减水剂的产品性能 |
2.3 由煤炭制腐植酸系减水剂方法研究 |
2.3.1 煤炭的简要介绍 |
2.3.2 腐植酸 |
2.3.3 利用煤炭制腐植酸系减水剂 |
3 腐植酸系减水剂的合成方法 |
3.1 煤炭的气相氧化 |
3.2 煤炭的硝酸氧解 |
3.2.1 煤炭硝酸氧解的原理 |
3.2.2 煤炭硝酸氧解条件的确定 |
3.3 煤炭的碱抽提 |
3.3.1 煤炭碱抽提的原理 |
3.3.2 煤炭碱抽提条件的确定 |
3.4 煤炭的磺化 |
3.4.1 煤炭磺化的原理 |
3.4.2 煤炭磺化条件的确定 |
3.5 合成腐植酸系减水剂 |
3.6 合成减水剂的表征 |
3.6.1 固含量 |
3.6.2 pH值 |
3.6.3 表面张力 |
3.6.4 红外光谱 |
本章小结 |
4 腐植酸系减水剂的应用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腐植酸系减水剂应用于水泥的性能研究 |
4.2.1 腐植酸系减水剂用于水泥净浆的试验 |
4.2.2 腐植酸系减水剂用于水泥胶砂的试验 |
4.3 腐植酸系减水剂应用于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
4.3.1 混凝土和易性 |
4.3.2 混凝土减水率 |
4.3.3 混凝土泌水率比 |
4.3.4 混凝土凝结时间 |
4.3.5 混凝土抗压强度比 |
4.3.6 混凝土收缩率比 |
4.4 腐植酸系减水剂的工程应用及技术要点 |
本章小结 |
5 NES高效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探讨 |
6 NES高效减水剂成本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4)化学外加剂对高性能水泥水化及初始结构形成的调控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1 化学外加剂对硅酸盐水泥水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
1.1.2 化学外加剂在混凝土材料和技术中的应用现状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课题背景 |
1.2.2 课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具体研究内容: |
1.3.2 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3 研究方案: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砂 |
2.1.3 化学外加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凝结时间的测定 |
2.2.2 水泥水化热性能测定 |
2.2.3 水泥水化初始结构电性能的测定 |
2.2.4 水泥水化体积变化性能的测定 |
2.2.5 水泥初始水化流变特性的研究 |
2.2.6 力学性能的测定 |
2.2.7 微观测试 |
第3章 硅酸盐水泥体系水化历程的研究手段及模型 |
3.1 水化热性能 |
3.2 水化初始结构的电学特性 |
3.3 水化过程中的体积变化特性 |
3.4 水泥水化热-电模型(H-E模型)的提出 |
3.4.1 水泥水化初始结构形成模型 |
3.4.2 水泥水化热—电模型的提出 |
3.4.3 热—电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
3.4.4 水泥水化热-电模型(H-E模型)的意义 |
3.4.4 水泥新拌浆体流变特性模型 |
3.5 HCC体系基本特性的研究 |
3.5.1 化学外加剂对HCC体系性能的影响 |
3.5.2 高活性煤矸石在HCC体系中的应用 |
3.6 小结 |
第4章 减水剂对HCC初始水化的调控作用 |
4.1 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对水泥水化历程的调控作用机理 |
4.1.1 木钙对水泥水化热-电性能的影响 |
4.1.2 木钙对体积变化性能的影响 |
4.1.3 机理分析 |
4.2 萘系减水剂对水泥水化历程的调控作用机理 |
4.2.1 萘系减水剂对水化热-电性能的影响 |
4.2.2 机理分析 |
4.3 聚羧酸盐系减水剂 |
4.3.1 新型聚羧酸盐系减水剂的研制 |
4.3.1.1 聚羧酸盐系减水剂的合成机理 |
4.3.1.2 聚羧酸盐系减水剂的合成及其减水性研究 |
4.3.2 新型聚羧酸盐系减水剂对水泥水化热-电性能的影响 |
4.3.3 机理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调凝剂对HCC初始水化的影响 |
5.1 电解质盐类对水泥—水体系凝聚过程的影响 |
5.2 无机盐电解质对高C_3S含量硅酸盐水泥初始水化的调控作用 |
5.2.1 硫酸盐对水泥水化历程的调控作用 |
5.2.2 锌盐 |
5.2.3 磷酸盐 |
5.3 有机类缓凝剂对水泥初始水化历程的调控作用 |
5.3.1 对水泥水化热-电历程的调控作用 |
5.3.2 机理分析 |
5.4 HCC—化学外加剂体系的优化调控技术路线 |
5.5 小结 |
第6章 化学外加剂-水泥复合体系的渗流理论分析 |
6.1 渗流理论简述 |
6.1.1 经典渗流理论 |
6.1.2 渗流理论的两个推广 |
6.2 水泥水化结构形成的逆渗流理论分析 |
6.2.1 水泥水化过程简述 |
6.2.2 水泥水化初始结构形成的逆渗流理论分析 |
6.3 水泥水化逆渝渗模型对宏观性能的数学描述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复合型混凝土减缩剂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混凝土收缩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
1.2 混凝土收缩变形的种类及补偿措施 |
1.2.1 混凝土收缩变形的种类 |
1.2.2 混凝土早期开裂控制措施 |
1.3 化学减缩剂的分类及特点 |
1.4 减缩剂的减缩机理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减缩剂复配实验的原材料及仪器 |
2.2 减缩剂性能测试的材料及仪器 |
2.3 减缩剂的复配实验方法 |
2.4 减缩剂性能测试实验方法 |
2.4.1 减缩剂基本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
2.4.2 掺有减缩剂的水泥基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减缩剂的复配及其物理性质 |
3.1 减缩剂复配 |
3.2 表面张力分析 |
3.3 泡沫性能分析 |
3.4 黏度及PH值 |
3.5 本章小结 |
4 减缩剂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
4.1 减缩剂对水泥净浆的影响 |
4.1.1 减缩剂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
4.1.2 减缩剂对水泥净浆滤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
4.2 减缩剂内掺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
4.2.1 减缩剂对砂浆收缩(1d后)的影响 |
4.2.2 减缩剂对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3 减缩剂对砂浆抗折的影响 |
4.3 减缩剂内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4.3.1 减缩剂对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4.3.2 减缩剂对混凝土早期自干燥收缩(1d以前)的影响 |
4.3.3 减缩剂对混凝土开裂的影响 |
4.3.4 减缩剂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
4.3.5 减缩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减水剂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商品混凝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商品混凝土的发展现状 |
1.2.2 商品混凝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2.3 外加剂对商品混凝土发展的意义 |
1.3 减水剂的研究与应用 |
1.3.1 减水剂的发展现状 |
1.3.2 常用减水剂的种类及特点 |
1.3.3 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
1.4 减水剂在商品混凝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4.1 水泥品种的影响 |
1.4.2 减水剂掺量的影响 |
1.4.3 用水量的影响 |
1.4.4 掺合量的影响 |
1.4.5 骨料的影响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主要原材料和仪器设备 |
2.1.1 试验原材料 |
2.1.2 试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凝结时间、坍落度、坍落度损失等基本性能的测定 |
2.2.2 力学性能测定 |
2.3 配合比优化 |
2.3.1 混凝土配制强度确定 |
第3章 萘系减水剂对商品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影响 |
3.1 萘系减水剂掺量变化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影响 |
3.2 萘系减水剂对不同水泥用量的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强度的影响 |
3.3 萘系减水剂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及强度影响 |
3.3.1 萘系减水剂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 |
3.3.2 萘系减水剂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羧酸系减水剂对商品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影响 |
4.1 聚羧酸系减水剂掺量变化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影响 |
4.2 聚羧酸减水剂对不同水泥用量的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强度的影响 |
4.3 聚羧酸系减水剂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及强度影响 |
4.3.1 聚羧酸减水剂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 |
4.3.2 聚羧酸系减水剂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减水剂在商品混凝土中应用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
5.1 减水剂在商品混凝土工程应用 |
5.2 减水剂在商品混凝土中应用的技术效益 |
5.3 减水剂在商品混凝土中应用的经济效益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及抗裂细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现状分析 |
1.1.1 研究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线路 |
第2章 高性能混凝土微观结构及其外加剂研制 |
2.1 高性能混凝土微观结构 |
2.1.1 胶凝材料基体的微观结构 |
2.1.2 水泥浆与骨料间过渡层的微观结构[77] |
2.2 JX-HPC外加剂研制与分析 |
2.2.1 减水剂的制备 |
2.2.2 高效减水剂研制方案 |
2.2.3 JX-HPC型高性能特种外加剂分析 |
2.2.4 研制的JX-GBNHY型外加剂性能分析 |
2.2.5 结果与分析 |
2.3 碱骨料反应抑制剂试验成果与效果分析 |
2.3.1 评定碱活性抑制效果的经验与本次研究思路 |
2.3.2 原材料检测结果 |
2.3.3 碱活性抑制试验成果与初步评定 |
2.3.4 下一步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性能混凝土热学性能与孔结构特性试验分析 |
3.1 试验主要原材料 |
3.1.1 水泥 |
3.1.2 粉煤灰 |
3.1.3 外加剂 |
3.1.4 粗集料 |
3.1.5 细集料 |
3.1.6 水 |
3.1.7 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 |
3.2 试验混凝土配制原则及配合比 |
3.2.1 主要配制原则 |
3.2.2 混凝土配合比 |
3.3 试验方法 |
3.3.1 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方法 |
3.3.2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
3.3.3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3.3.4 混凝土长期及耐久性试验方法 |
3.4 高性能混凝土热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原材料试验结果评价 |
3.4.2 热学性能试验分析 |
3.4.3 混凝土的孔结构特性试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性能混凝土体积稳定性能分析 |
4.1 超声波及超声探测原理 |
4.1.1 超声波的形成 |
4.1.2 超声波类型和传播速度 |
4.1.3 超声波换能器的声场 |
4.1.4 超声波的吸收和衰减 |
4.1.5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试样的原理 |
4.2 基于虚拟仪器的声波探测平台 |
4.2.1 虚拟仪器的构成 |
4.2.2 虚拟仪器的功能 |
4.2.3 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的比较 |
4.3 试验介绍 |
4.3.1 试验仪器及设备 |
4.3.2 试验内容 |
4.4 高性能混凝土超声波试验结果分析 |
4.4.1 传播速率-压力图特征及分析 |
4.4.2 同型号混凝土不同外加剂的声波特性分析 |
4.4.3 不同型号混凝土相同外加剂的声波特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性能混凝土开裂性能CT实时观测与分析 |
5.1 实验原材料及配合强度 |
5.1.1 试验方法及原材料 |
5.1.2 配合比 |
5.1.3 外加剂对混凝土的作用机理分析 |
5.2 高性能混凝土CT试验 |
5.2.1 CT技术简介 |
5.2.2 CT检测基本原理 |
5.2.3 单轴压缩混凝土CT试验 |
5.3 高性能混凝土CT试验结果分析 |
5.3.1 CT图像分析 |
5.3.2 CT数分析 |
5.3.3 感兴趣区域CT数分析 |
5.3.4 不同强度混凝土CT数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性能混凝土开裂细观机理分析 |
6.1 高性能混凝土CT试验过程损伤演化规律 |
6.1.1 CT数与损伤变量、损伤演化率的关系 |
6.1.2 CT数与体应变关系 |
6.2 高性能混凝土裂纹扩展分析 |
6.2.1 裂纹尖端应力场分布 |
6.2.2 裂纹尖端微裂区扩展模型 |
6.2.3 基于CT技术的破裂模型 |
6.2.4 CT模型计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抗蚀防裂高性能混凝土试验及其应用 |
7.1 抗蚀防裂增塑剂(TK-GFZ2)试验成果与效果 |
7.1.1 研究思路 |
7.1.2 原材料检测 |
7.1.3 大体积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 |
7.1.4 初步结论 |
7.1.5 下一步建议 |
7.2 高性能混凝土结构三维坝库流固耦合动力分析 |
7.2.1 流体运动基本方程 |
7.2.2 流固耦合边界条件 |
7.2.3 三维流固动力耦合体系有限元方程 |
7.2.4 流固耦合方程的求解 |
7.3 工程算例 |
7.3.1 工程概况 |
7.3.2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7.3.3 计算分析参数的确定 |
7.3.4 计算结果分析 |
7.3.5 有限元法静力计算分析 |
7.3.6 拱坝基础处理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性能及质量控制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高层建筑现状 |
1.1.1 超高层建筑定义 |
1.1.2 超高层建筑发展现状 |
1.2 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
1.2.1 混凝土泵送性能 |
1.2.2 混凝土泵送方法 |
1.3 工程概况 |
1.4 研究难点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超细粉特性及泵送性关键技术研究 |
1.5.2 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外加剂研制与应用研究 |
1.5.3 超高泵送混凝土配制关键技术研究 |
1.5.4 超高泵送混凝土工程模拟试验 |
1.5.5 混凝土超高层泵送技术 |
第二章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原材料基本性能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矿渣 |
2.1.4 超细矿物外加剂 |
2.1.5 细集料 |
2.1.6 粗集料 |
2.1.7 外加剂 |
2.2 实验方法 |
第三章 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外加剂研制与应用研究 |
3.1 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外加剂目标分子设计 |
3.1.1 普通外加剂母液的结构 |
3.1.2 超高泵送外加剂对外加剂分子结构的特殊要求 |
3.1.3 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外加剂的分子设计 |
3.2 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外加剂的合成 |
3.2.1 高分散型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工艺的优选 |
3.2.2 高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工艺的优选 |
3.2.3 普通产品与本工艺产品性能评价 |
3.3 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外加剂复配原材料性能的研究 |
3.3.1 减水剂母液掺量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
3.3.2 减水剂母液掺量对混凝土减水率的影响 |
3.3.3 不同减水剂母液对水泥净浆流变性性能的影响 |
3.3.4 保坍剂对混凝土经时损失及自密实性能的影响 |
3.3.5 减水剂辅料的优化影响 |
3.3.6 同种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外加剂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4 不同高度、温度对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外加剂组分的要求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关键技术及性能研究 |
4.1 水泥浆体流动性能评价研究 |
4.1.1 胶凝材料的影响 |
4.1.2 减水剂的影响 |
4.2 水泥+粉煤灰+超细矿粉+硅灰胶凝材料体系 |
4.3 水泥+粉煤灰+矿粉+硅灰胶凝材料体系 |
4.4 微珠基本性能研究 |
4.4.1 微珠颗粒粒径及形态 |
4.4.2 微珠化学成分 |
4.5 微珠对水泥性能的影响研究 |
4.5.1 微珠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
4.5.2 微珠对水泥胶砂需水量及强度的影响 |
4.6 利用特种超细矿物掺合料微珠制备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 |
4.7 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 |
4.7.1 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性能研究 |
4.7.2 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能研究 |
4.7.3 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水化温升的影响 |
4.7.4 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自收缩性能研究 |
4.7.5 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 |
4.7.6 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 |
4.7.7 剪力墙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高层混凝土施工泵送要求 |
5.1 超高层混凝土泵送性能 |
5.2 泵送系统选型论证计算 |
5.2.1 混凝土输送泵选型论证核算 |
5.2.2 超高压管道选型论证核算 |
5.3 输送管道布置 |
5.4 混凝土温度控制与养护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不同羧基密度与功能基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课题背景 |
1.2 聚羧酸减水剂研究进展 |
1.2.1 聚羧酸水剂(PC)发展现状 |
1.2.2 聚羧酸水剂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
1.2.3 聚羧酸水剂结构与性能研究进展 |
1.2.4 聚羧酸水剂的作用理 |
1.3 聚羧酸减水剂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1 聚羧酸水剂础研究方面欠缺 |
1.3.2 聚羧酸水剂的功能化研究不足 |
1.3.3 聚羧酸水剂工程应用中的不适应性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合成用原材料 |
2.1.2 性能测试用原材料 |
2.2 合成方法及仪器 |
2.2.1 合成制备方法 |
2.2.2 合成实验仪器 |
2.3 提纯、表征方法及仪器 |
2.3.1 提纯方法及仪器 |
2.3.2 固含量测定 |
2.3.3 红外光谱测试 |
2.3.4 凝胶色谱测试 |
2.4 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及仪器 |
2.4.1 流变学测试 |
2.4.2 水化热测定 |
2.4.3 X 射线衍射测试 |
2.4.4 水泥净浆流度和其经时损失测试 |
2.4.5 水泥浆体凝结时间测试 |
2.4.6 水泥胶砂抗压强度测试 |
3 PC 聚合过程若干问题的讨论 |
3.1 引言 |
3.2 PC 聚合方式的选择 |
3.3 PC 合成条件的选择 |
3.3.1 溶剂的选择 |
3.3.2 引发剂的选择 |
3.4 PC 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分析 |
3.5 PC 分类和比较的新认知 |
3.5.1 PC 的分类 |
3.5.2 PC 的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4 利用空间泛函理论分析 PC 单体结合问题 |
4.1 空间泛函理论简介 |
4.1.1 引言 |
4.1.2 密度泛函理论的本原理 |
4.1.3 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 |
4.1.4 密度泛函理论的优点 |
4.1.5 密度泛函理论的应用 |
4.2 空间泛函理论分析 PC 单体结合问题 |
4.2.1 引言 |
4.2.2 计算方法 |
4.2.3 两种单体结合方式及活性差异计算分析 |
4.2.4 二甲二烯丙氯化铵聚合中结合方式计算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不同分子结构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性能与表征 |
5.1 引言 |
5.2 标准 TPEG 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 |
5.2.1 聚合反应工艺条件对合成标准 TPEG 型聚羧酸水剂分散性的影响 |
5.2.2 添加剂用量对合成标准 TPEG 型聚羧酸水剂分散性的影响 |
5.3 关于聚羧酸减水剂中羧基密度与功能基团选择分析 |
5.3.1 羧密度的选择分析 |
5.3.2 功能团的选择分析 |
5.4 不同羧基密度及功能基的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 |
5.4.1 不同羧密度聚羧酸水剂的合成 |
5.4.2 不同功能聚羧酸水剂的合成 |
5.5 不同类型聚羧酸减水剂的红外光谱分析 |
5.5.1 不同羧密度聚羧酸水剂红外光谱分析 |
5.5.2 不同功能型聚羧酸水剂红外光谱分析 |
5.6 不同类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凝胶色谱分析 |
5.6.1 不同羧密度聚羧酸水剂凝胶色谱分析 |
5.6.2 不同功能团聚羧酸水剂凝胶色谱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不同羧基密度和功能基团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 |
6.1 流变学的模型与参数 |
6.2 新拌水泥浆体多级絮凝结构理论模型 |
6.3 不同羧基密度的聚羧酸减水剂对不同水灰比水泥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 |
6.3.1 不同羧密度的聚羧酸水剂对不同水灰比水泥浆体切应力和表观粘度的影响 |
6.3.2 不同羧密度的聚羧酸水剂对水泥浆体触变性的影响 |
6.3.3 不同羧密度的聚羧酸水剂对水泥浆体流变性的影响分析 |
6.4 不同功能基团的聚羧酸减水剂对不同水灰比水泥浆体流变性能的影响 |
6.4.1 不同功能团聚羧酸水剂对不同水灰比水泥浆体切应力和表观粘度的影响 |
6.4.2 不同功能团的聚羧酸水剂对水泥浆体触变性的影响 |
6.4.3 不同功能团的聚羧酸水剂对水泥浆体流变性的影响分析 |
6.5 对工程应用的指导 |
6.6 本章小结 |
7 不同羧基密度和功能基团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早期水化过程的影响 |
7.1 水化过程简述 |
7.1.1 引言 |
7.1.2 水泥水化过程 |
7.2 羧基密度和功能基聚羧酸减水剂对早期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和水化放热量的影响 |
7.2.1 羧密度聚羧酸水剂对早期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和水化放热量的影响 |
7.2.2 不同功能团聚羧酸水剂对早期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和水化放热量的影响 |
7.3 羧基密度和功能基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
7.3.1 羧密度聚羧酸水剂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
7.3.2 不同功能聚羧酸水剂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
7.4 羧基密度和功能基聚羧酸减水剂对砂浆早期强度的影响 |
7.4.1 羧密度聚羧酸水剂对砂浆早期强度的影响 |
7.4.2 不同功能聚羧酸水剂对砂浆早期强度的影响 |
7.5 羧基密度和功能基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
7.5.1 羧密度聚羧酸水剂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
7.5.2 功能团聚羧酸水剂对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
7.6 机理分析 |
7.7 对工程应用的指导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博士期间完成主要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主要奖项 |
(10)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混凝土结构渗漏的危害 |
1.3 混凝土结构渗漏原因 |
1.4 混凝土结构渗漏的解决措施 |
1.5 常用建筑防水材料 |
1.5.1 防水卷材 |
1.5.2 防水涂料 |
1.5.3 建筑密封材料 |
1.5.4 刚性防水材料 |
1.6 我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
1.7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
1.7.1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
1.7.2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性能特点 |
1.7.3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研究发展状况 |
1.8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开发意义 |
1.9 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原料和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1.1 配制涂料所用原材料 |
2.1.2 混凝土、砂浆基体所用材料 |
2.1.3 其它原料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涂料的制备 |
2.3.2 超细粉体EC 的制备 |
2.3.3 涂料的抗渗性能测试 |
2.3.4 涂层砂浆抗渗性能测试 |
2.3.5 涂层砂浆抗压强度测试 |
2.3.6 涂料抗折、抗压强度测试 |
2.3.7 粘结强度测试 |
2.3.8 凝结时间测试 |
2.3.9 涂料净浆流动度测试 |
2.3.10 XRD 衍射分析 |
2.3.11 SEM 分析 |
2.3.12 FT-IR 红外光谱分析 |
2.4 研究方案 |
3 活性物质选取 |
3.1 涂料的主体组分 |
3.1.1 成膜物质的选择 |
3.1.2 骨架成分的确定 |
3.2 活性物质的选取 |
3.2.1 混凝土的结构特性 |
3.2.2 混凝土的化学组成 |
3.2.3 活性物质在混凝土内的结晶机理 |
3.2.4 活性物质的初步选取与配方组合 |
3.2.5 国外R 牌成品涂料分析 |
3.3 活性物质的确定 |
3.3.1 实验研究 |
3.3.2 初步筛选与组合 |
3.3.3 基本配方的确定 |
3.4 小结 |
4 LT 涂料配方优化 |
4.1 正交设计 |
4.2 利用正交设计优化LT 涂料的配方 |
4.2.1 正交试验方案 |
4.2.2 正交试验 |
4.2.3 结果分析 |
4.2.4 涂料对基体强度的影响 |
4.3 单组分优化分析 |
4.3.1 灰砂比对LT 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
4.3.2 石英砂颗粒分布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3.3 活性组分TA 的优化 |
4.3.4 活性组分NB 的优化 |
4.3.5 活性组分JC 的优化 |
4.3.6 活性组YD 的优化 |
4.4 表面活性剂 |
4.4.1 减水剂 |
4.4.2 减水剂种类和掺量选择 |
4.5 小结 |
5 LG 涂料配方优化 |
5.1 均匀设计 |
5.2 利用均匀设计优化LG 涂料配方 |
5.2.1 均匀设计试验方案 |
5.2.2 抗渗试验及结果 |
5.2.3 回归分析 |
5.2.4 LG 涂料配方优化 |
5.3 各因子对涂料防水性能的影响分析 |
5.3.1 活性物质GA 对LG 涂料性能影响 |
5.3.2 络合剂NNB 对LG 涂料防水性能影响 |
5.3.3 助剂EC 对LG 涂料防水性能的影响 |
5.3.4 灰砂比对LG 涂料防水性能的影响 |
5.3.5 交互项影响研究 |
5.4 LG 涂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5.5 表面活性剂 |
5.6 小结 |
6 涂料性能测试 |
6.1 安定性 |
6.2 LT 与LG 涂料的凝结时间 |
6.3 LT 与LG 涂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
6.3.1 涂料净浆的抗压、抗折强度 |
6.3.2 涂料的湿基面粘结强度 |
6.3.3 涂料对砂浆基体强度的影响 |
6.4 防水性能 |
6.4.1 迎水面防水性能 |
6.4.2 背水面防水性能 |
6.4.3 破坏涂层后防水性能 |
6.5 裂缝修补性能 |
6.6 耐化学侵蚀性能 |
6.6.1 实验方法 |
6.6.2 涂料经稀盐酸侵蚀后的性能 |
6.6.3 涂料经NaOH 溶液侵蚀后的性能 |
6.6.4 涂料经硫酸盐溶液侵蚀后的性能 |
6.6.5 总结和分析 |
6.7 抗冻融循环性能 |
6.8 小结 |
7 微观分析与防水机理探讨 |
7.1 涂料净浆基体的结晶形貌 |
7.2 涂料对混凝土基体影响分析 |
7.2.1 利用XRD 分析涂层混凝土基体的结晶情况 |
7.2.2 涂层基体的SEM 分析 |
7.3 LT 与LG 涂料防水机理探讨 |
7.3.1 沉淀反应机理 |
7.3.2 络合-沉淀反应机理 |
7.3.3 LG 与LT 涂料防水机理 |
7.4 小结 |
8 实际施工使用研究 |
8.1 涂料用量研究 |
8.2 涂层养护条件的影响研究 |
8.2.1 试验 |
8.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8.3 现场施工使用 |
8.4 小结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四、MY混凝土减水剂研制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聚丙烯酸系混凝土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D]. 廖国胜. 武汉理工大学, 2003(01)
- [2]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的试验研究[D]. 于爱红. 山东建筑大学, 2011(08)
- [3]煤系减水剂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 李宗梅.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4)
- [4]化学外加剂对高性能水泥水化及初始结构形成的调控机理的研究[D]. 董荣珍.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8)
- [5]复合型混凝土减缩剂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 郭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12(10)
- [6]减水剂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D]. 刘从燕. 南昌大学, 2014(01)
- [7]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及抗裂细观机理研究[D]. 蒋泽中.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4)
- [8]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性能及质量控制要求[D]. 焦福民. 沈阳建筑大学, 2018(09)
- [9]不同羧基密度与功能基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刘治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10)
- [10]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D]. 李兴旺. 重庆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