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铸件设计中的常见标准化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崔中[1](2010)在《高速磨床结构设计中的优化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高速磨床是现代机械加工中重要的工作母机。随着现代工业产品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对高速磨床本身的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保证其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国内外的学者和工程师在此领域内做了很多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但是由于高速磨床本身的一些结构特点,使研究工作同时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在制造装备的设计领域,目前与国际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且国外在这方面的先进技术对我国又是限制出口的,导致相对落后的制造装备大大制约了我国制造业水平的进步,因此高速磨床的自主开发与研制对于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优化和反求技术是当前国际上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对于工程设计问题有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在总结前人关于高速磨床的设计研究及各种优化技术的基础上,将近似模型技术结合全局优化算法的现代设计方法引入高速磨床结构设计领域,解决了高速磨床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围绕高速磨床结构设计中的优化技术及应用这个主题,本论文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建立了一种适于高速磨床零部件结构优化设计的优化技术流程,将近似模型技术引入到高速磨床结构优化设计中,代替试验研究和耗时的传统数值计算模型,结合全局优化算法,达到了提高其结构优化的效率和精度的目的。通过对目前高速磨床的结构设计要求及其零部件的结构特征的分析,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对高速磨床的静、动态性能进行研究,发现一般的优化技术缺少针对性,或是设计的成本太高,致使在工程实际问题中很难进行推广。利用近似回归技术建立研究问题的近似模型,代替无法显式表达的函数关系或是耗时的数值计算问题,是目前解决大规模、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研究近似模型的建模理论,采用拟合精度和效率都较好的径向基函数模型处理高速磨床结构设计中的非线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套高速磨床结构优化软件。2.开展高速磨床动力学和结构分析的联合同步仿真研究,实现工作状态下的关键零部件结构分析的实时与动态仿真分析。在传统的高速磨床动力学分析中,通常将其零部件视为刚体,从而使得到的相关位移、速度和作用力等性能响应数据并不能反映真实的系统情况。动力学分析与结构分析一般是分开进行的,根据动力学分析的结果在结构分析中进行加载模拟和计算,从而降低了分析的精度和效率。另一方面,高速磨床具有精密加工的功能特点,使其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忽略零件的弹性变形,尤其是在一些关键参数的选取上,弹性变形会影响设备的加工精度。正是基于上述动力学分析和结构分析的缺陷,本文结合多刚体动力学软件和结构分析软件对高速磨床的运动、加工系统进行了联合同步仿真研究,解决了工作状态中零件结构分析的问题,并对主轴—砂轮架加工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与其多刚体模型进行比较,发现系统中零部件的弹性变形对加工精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3.开展了针对高速磨床设计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将基于区间数的不确定性优化方法引入到高速磨床设计中,并针对高速磨削过程中主轴系统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优化设计。在高速磨床的设计、制造和工作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例如,材料特性、边界条件、外界环境等,尤其是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力,以往的设计和分析都将设计参数视为确定性参数,未曾考虑过这些设计参数中的不确定性,然而,这些因素又直接影响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很有必要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考虑这些不确定性因素。本文以高速磨床主轴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工作状态并充分考虑磨削力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主轴系统工作状态下的不确定性柔性动力学模型,利用基于区间数的不确定优化方法结合隔代映射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证明达到了提高主轴系统抗振可靠性的目的。4.提出了一种基于近似模型和变尺度混沌优化算法的高速磨床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高速磨床结构轻量化的首要前提是保证高速磨床原有的性能不能下降,既要有目的地减轻零部件的重量,又要保证结构的强度、刚度及抗振性等性能要求。对于高速磨床零部件的轻量化设计而言,其设计目的不仅仅是降低成本,同时也是机床进给系统高速化设计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有助于提高进给系统的速度和加速度。然而,进给系统中零件的结构一般都比较复杂,本文借助近似模型方法代替实际结构模型,并结合变尺度混沌优化算法,进行结构轻量化设计。变尺度混沌优化算法是一种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混沌现象的遍历性、随机性等特点来寻找全局最优值的随机全局性优化方法,相比于其他梯度优化算法和随机优化算法,其原理简单、易懂,用于操作的算法参数少,易于一般工程设计员理解和操作,同时其优化收敛速度快,精度高。本文以高速磨床进给系统中的拖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建立各个性能目标的近似模型,利用变尺度混沌优化方法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达到了结构轻量化设计的目的。5.对高速磨床整机建模中的各种结合部的建模方式及其等效动力学参数的反求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高速磨床的整机进行了分析。在高速磨床中,结合部的特性研究因其影响因素多并且机理复杂,一直是一个难点。国内外很多学者分别从接触机理方面和动态试验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本文避开了繁琐复杂的理论公式推导和高成本的试验研究,将结合面等效动力学参数的反求过程视为一个参数寻优并与动态试验相匹配的过程,从而简化了参数反求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闫胜昝[2](2008)在《铝合金车轮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车轮是汽车行驶系统中重要的安全部件,汽车前进的驱动力通过车轮传递,车轮的结构性能对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满足强度及疲劳等的要求,ISO、JASO及GB等标准均规定,汽车铝合金车轮必须进行弯曲疲劳试验、径向滚动疲劳试验和冲击试验。传统的车轮设计多凭借经验展开,存在着设计盲目性大、设计制造周期长、成本高等弊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迫切需要采用科学的手段改善设计方法。本文以浙江大学与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铝合金车轮轻量化设计与开发”为背景,研究车轮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在设计初期预测车轮试验的结果,提出轻量化和改进方案,解决传统车轮设计存在弊端的问题。为了达到研究目的,以固体力学(包括弹性力学、冲击动力学)数值模拟为理论依据,车轮结构实际性能试验和实验应力方法相结合,先后建立了汽车车轮弯曲疲劳试验和13°冲击试验的静态弹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和动态有限元分析模型,并通过试验手段进行了验证。在建立车轮弯曲疲劳试验有限元分析模型时,通过建立瞬态载荷函数,模拟了旋转弯矩的作用,得出了车轮在旋转弯矩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变化情况。在建立车轮冲击试验有限元分析模型时,首先进行了正则模态分析,以半正弦函数的冲击载荷谱进行了动态响应分析,初步实现了车轮结构的动态有限元分析。首先,针对车轮结构的三大性能试验进行了静态弹性有限元分析,分析中车轮结构的材料参数通过在实际车轮结构上取样,进行标准拉伸试验获得,在静态弹性分析中不考虑材料后期的塑性变形,只取弹性阶段的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作为材料参数,在最大应力不超过车轮材料屈服强度的条件下,通过静态弹性有限元分析可以得到车轮结构在相应试验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对于优化车轮结构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冲击试验的静态分析分别通过计算动荷系数和计算瞬时最大冲击载荷两种载荷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瞬时最大冲击载荷加载更合理。然而,车轮结构的弯曲疲劳试验和冲击试验均为动态试验,因此,有必要对其建立动态有限元分析模型,从而更准确地得到车轮结构在试验条件下的响应情况。首先,对车轮结构进行了弯曲疲劳试验和冲击试验条件下的模态分析,分析了车轮结构的模态振型和特点;然后,对车轮结构进行了旋转弯矩动态分析,发现在弯曲疲劳试验中车轮结构中的应力是非对称循环应力。针对两种弯曲疲劳试验装置工作原理的不同,对车轮结构进行了离心力分析,通过分析表明两种试验装置的试验结果是一致的。在对车轮结构进行了冲击试验条件下的模态分析后,参考相关文献,假定冲击载荷符合半正弦函数,对车轮结构在该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分析,由于I-DEAS软件碰撞分析是基于两个假设进行的,一是碰撞发生于事件的初始时刻,二是碰撞的持续时间极短以致可以忽略,因此,该动力学碰撞分析实际上进行的结构碰撞后的响应计算。分析得到了冲击试验后车轮结构中的应力、速度和加速度响应,车轮结构中的应力响应对于评判车轮结构的设计强度,指导车轮结构的设计优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车轮结构的冲击试验涉及轮胎大变形、气固耦合、接触等问题,要做到完全准确地建立其有限元分析模型还有一定难度,这将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采用动态电阻应变仪及数据采集仪,利用实验应力分析电测法原理,对车轮结构在弯曲疲劳试验和冲击试验中的应力情况进行了实测,并采用先进的神经网络算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数据挖掘处理。对弯曲疲劳试验中车轮结构的应力测量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车轮结构动态弯曲疲劳试验有限元模型是正确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能很好的反应车轮结构在实际弯曲疲劳试验中的应力情况;而对冲击试验中车轮结构中的应力测量结果表明,在冲击试验中,车轮结构中的应力波存在大约6个波峰,冲击作为一个瞬态的大位移和大变形过程,涉及几何、材料、接触状态等多重非线性,因此,试验数据的获得是很宝贵的,对于提高数值模拟精度有指导意义。以某型车轮为例进行了实验应力分析和极限疲劳寿命试验,拟建立一条有限元分析应力结果和实验应力分析结果与车轮结构实际极限疲劳寿命相对应的曲线,可以用做今后弯曲疲劳试验寿命预测的判定依据。以某型车轮结构为例,从初始设计,有限元分析后轻量化改进,到最终产品投产,通过试验,介绍了轻量化的多种方法,根据很多类似的经验,提出了各种尺寸规格车轮结构轻量化设计的目标重量。本文围绕车轮结构的性能试验,旨在提升车轮自主设计水平,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研究,并通过实验应力分析对本文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了验证,指出了有限元分析的合理和不足之处,并通过极限疲劳寿命试验,建立了一条实用的车轮结构材料S-N曲线。提出基于等效损伤原则的冲击响应谱分析,对车轮结构冲击试验的实验应力分析结果进行了频谱分析,得出车轮结构冲击试验中的应力波及应力谱。
赵永涛[3](2008)在《塑料注射成形与金属压铸成形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注塑模具和压铸模具是型腔模里应用量最大的两类模具,作为实现聚合物、熔融金属向制品转变的这一过程的必要工装,两者在模具结构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为找出注塑与压铸这两种相似的成形方法之间的异同,以供模具设计人员设计模具时对比参考,在技术上得以互相借鉴,本文对注塑与压铸的充填理论、成形原理、成形设备、成形工艺和模具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比。选取了二十八套典型注塑与压铸模具结构,对制件的工艺性和模具结构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模具的工作过程,并以这些典型模具结构为例,对注塑模和压铸模的浇注系统、分型面、侧向分型抽芯机构、脱螺纹机构、脱模机构、成形零件、导向与定位机构、温度调节系统、溢流排气系统和通用模架分别进行了对比,总结了注塑模和压铸模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规律。通过对注塑成形与压铸成形的对比分析,找出并详细总结了这两种成形方法之间的异同。两者依据的基础理论不同,充填形态相似,成形原理基本相同;注塑机与压铸机基本结构组成相似,进浇方式不同;两者成形收缩率计算方法相似,其工艺参数都由成形的温度、压力、速度和时间来描述,其取值范围均不相同;根据模具使用成形设备的不同,模具放置方式也不同;注塑模与压铸模的基本结构组成相同,各机构功能也相似,如浇口和分型面的形式,成形零件和模架的组成,常用抽芯机构和脱模机构及导向装置等;注塑模与压铸模也有不同的地方,如主流道的形式不同,处理熔体前锋冷料的方式不同,压铸模结构中没有弹簧和气压抽芯机构等。对注塑成形技术与压铸成形技术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出注塑模与压铸模结构的异同,对于形状相似的制件,设计模具结构时有助于在技术上得以相互借鉴和参照,扩宽设计思路,推进两个不同成形领域的技术创新,提高模具的设计水平和效率,使短期内设计出合格模具成为可能。
孙毅[4](2007)在《基于知识重用的质量控制信息建模与数据挖掘算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升产品生存与发展空间的重要基础,随着客户敏捷化与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强的发展趋势,产品质量过程控制需要充分地利用产品形成各阶段的过程性质量数据,并加以智能化地应用,各种具有智能性、集成化的质量控制信息系统研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其相关技术正成为当前先进制造技术与质量保障体系的热点课题。本文针对产品过程质量数据的有效组织、处理与利用,系统地研究了以产品过程质量控制特征要素为对象,关联产品结构特征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理论与方法。将质量数据与产品零部件结构有机结合,提出了类质量树(GBOM-QT,Generic Bill-Of-Materials for Quality Tree)的产品质量控制信息模型,系统地研究了类质量树的构建、演化与过程质量信息的数据挖掘方法以及相关知识重用等理论问题,并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设计知识演化原理、方法及应用研究”、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DM的质量控制与分析系统”、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案例与知识发现的MC产品信息挖掘与管理技术”等项目研究,将上述理论应用于企业的实际产品开发与生产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证明了模型及算法的正确性和先进性。全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产品质量控制与信息管理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回顾了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重点说明了基于知识重用的质量控制组织模型、信息流以及质量控制建模技术的体系结构、QFD建模方法及其改进技术、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与分析模型等研究内容,还介绍了服务于质量控制的知识组织、知识发现与重用技术,讨论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质量控制的各因素关联关系与知识重用等问题的思路,给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主要工作内容。第二章从研究产品功能质量目标的实现方法出发,对质量过程控制知识的多态性、过程性、层次性和结构性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就质量规划、形成过程、检测、缺陷分析与反馈等方面归纳质量分类特征,给出了产品质量的结构特征、技术特征、检测特征、缺陷分析与反馈特征等知识特征的具体内涵。在设计质量、制造与装配质量等方面研究了质量控制知识的获取技术与方法。第三章通过产品功能质量与产品结构关联分析,构建具有结构关联映射的产品质量树(BOM-QT)数据模型,以及具有通用类特性的产品类质量树(GBOM-QT)数据模型,深入研究了建模原则、建模方法及形式化描述方法等内容。给出了质量树数据模型中描述层次结构的节点对象所内蕴的属性、约束与规则等内置信息的有效描述与维护方法,建立了基于多特征质量特性的数据结构及其组件对象演化方法,表达蕴含节点对象的显式结构知识与内置属性规则与约束的隐式知识。最后给出了具有扩展数据结构功能的通用型类质量数据模型与质量树模型的XML模式数据描述方法。第四章从类质量树表示的产品质量控制模型出发,讨论了节点对象BOM-QT的内置约束属性的数据挖掘方法。着重从BOM-QT的拓朴结构出发讨论了BOM-QT树的节点编辑操作方法和无序树进行有序化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BOM-QT树簇的相似度计算方法,结合BOM-QT的聚类处理,研究了BOM-QT对象间的最小异构度和加权异构度的计算方法,给出了GBOM-QT的具体归并算法,及其GBOM-QT转换成XML模式文件的相关约束条件等内容。最后讨论了基于类质量树数据模型进行产品综合参数设计的成本-利润优化计算实例。第五章以类质量树模型为基础研究了产品质量控制中的知识与案例重用等问题。主体研究了质量控制中的质控参数与质量计划等文档内容的自动生成与审核管理,将质量控制中的图档信息与数据信息有效地结合,针对过程控制中的控制图,缺陷判断等内容引用了基于类质量树数据模型进行CBR与RBR混合推理的知识发现与重用方法。第六章有别于长期质量控制中数据信息独立于产品的结构模型进行管理与控制的方式,分析了基于类质量树数据模型的质量控制系统的技术优势,改善了质量过程数据对产品缺陷形成的诱因分析,以及零部件局部状态对成品质量的影响等方面的数据支持。结合科研项目研究与应用,实现了系统软件的研发。第七章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并给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洪允征[5](1990)在《铸件设计中的常见标准化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最近几年颁布实施了若干与铸件设计有关的新的国家标准,作者通过新旧标准对比,发现有许多不同之处,并具体指出了这些不同或者应当注意之处,同时提请设计者在工作实践中贯彻实施.
二、铸件设计中的常见标准化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铸件设计中的常见标准化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磨床结构设计中的优化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高速磨床结构设计方法 |
1.1.1 高速磨床的结构设计 |
1.1.2 机床结构设计及优化的研究现状 |
1.1.3 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1.2 基于有限元法的机床零部件设计 |
1.2.1 砂轮架的动态特性分析 |
1.2.2 砂轮架的结构改进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课题来源 |
第2章 基于近似模型的磨床零件结构设计研究 |
2.1 引言 |
2.2 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及方法 |
2.2.1 结构优化设计流程 |
2.2.2 试验设计方法 |
2.2.3 近似模型方法 |
2.2.4 优化设计方法 |
2.3 高速磨床砂轮架主轴的结构优化设计 |
2.3.1 结构分析 |
2.3.2 近似模型的建立及优化设计 |
2.3.3 试验验证 |
2.4 软件平台的开发 |
2.4.1 软件的结构 |
2.4.2 软件操作界面及流程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柔性体的高速磨床结构与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ADAMS 柔性体基本理论 |
3.2.1 柔性体基本理论 |
3.2.2 柔性体在ADAMS 中的使用 |
3.3 主轴系统的结构与动力学分析 |
3.3.1 主轴系统柔性体模型 |
3.3.2 主轴系统在ADAMS 中的建模仿真 |
3.4 基于ADAMS 柔性体的主轴系统优化设计 |
3.5 小结 |
第4章 高速磨床中的不确定性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高速磨床设计制造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
4.3 不确定性优化理论 |
4.3.1 不确定性优化方法 |
4.3.2 基于区间数的不确定性优化方法 |
4.4 主轴系统的不确定性优化设计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变尺度混沌优化方法的高速磨床结构轻量化设计 |
5.1 引言 |
5.2 变尺度混沌优化方法 |
5.3 拖板的轻量化设计 |
5.3.1 拖板的结构 |
5.3.2 拖板的结构性能分析 |
5.3.3 拖板的优化模型 |
5.4 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
5.5 小结 |
第6章 高速磨床整机分析与参数匹配 |
6.1 引言 |
6.2 结合部参数反求 |
6.2.1 结合部的等效建模 |
6.2.2 结合部等效参数反求 |
6.2.3 实验测试 |
6.3 高速磨床整机建模与分析 |
6.3.1 整机的有限元建模 |
6.3.2 边界条件 |
6.3.3 整机模态分析及改进研究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奖 |
(2)铝合金车轮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铝合金车轮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 课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车轮结构有限元分析初探 |
2.1 铝合金车轮材料机械性能测量 |
2.2 静态有限元分析原理 |
2.3 铝合金车轮性能试验 |
2.4 车轮结构静态有限元分析 |
2.5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结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车轮弯曲疲劳试验有限元分析 |
3.1 引言 |
3.2 弯曲疲劳试验简介 |
3.3 有限元分析原理 |
3.4 车轮弯曲试验的模态分析 |
3.5 各种载荷下车轮的有限元分析 |
3.6 系列弯矩载荷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铝合金车轮冲击动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车轮冲击试验简介 |
4.3 冲击动力学理论 |
4.4 车轮冲击试验的模态分析 |
4.5 车轮冲击试验的动力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车轮结构实验研究与数据处理 |
5.1 引言 |
5.2 实验应力分析法 |
5.3 弯曲疲劳试验实验应力分析 |
5.4 冲击试验实验应力分析 |
5.5 人工神经网络与数据挖掘 |
5.6 分析测试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 |
5.7 实验数据的处理 |
5.8 极限疲劳试验 |
5.9 螺栓孔变形试验 |
5.10 本章小结 |
6 车轮结构轻量化设计 |
6.1 引言 |
6.2 车轮结构轻量化设计实例 |
6.3 轻量化设计目标 |
6.4 因果图分析影响车轮重量的主因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
(3)塑料注射成形与金属压铸成形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主要符号注释 |
第1章 综述 |
1.1 引言 |
1.2 注塑成形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
1.2.1 注塑成形新技术、新工艺 |
1.2.2 注塑模具的发展趋势 |
1.3 压铸成形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
1.3.1 压铸成形新技术、新工艺 |
1.3.2 压铸模具的发展趋势 |
1.4 模具 CAD/CAE/CAM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4.1 注塑模具的CAD/CAE/CAM |
1.4.2 压铸模具的CAD/CAE/CAM |
1.5 课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目的意义 |
1.5.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注塑与压铸的成形材料 |
2.1 塑料的组成及成形塑料特性 |
2.1.1 塑料的组成 |
2.1.2 塑料的性能 |
2.1.3 成形塑料特性 |
2.2 压铸合金的种类及特点 |
2.2.1 铝合金 |
2.2.2 锌合金 |
2.2.3 镁合金 |
2.2.4 铜合金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注塑与压铸充填理论及其对比 |
3.1 注塑成形充填理论基础 |
3.1.1 聚合物的流变学 |
3.1.2 聚合物熔体的充模流动 |
3.2 压铸成形充填理论基础 |
3.2.1 帕斯卡原理、伯努利定律及连续式 |
3.2.2 金属充填铸型的形态 |
3.3 注塑与压铸充填理论的分析对比 |
3.3.1 注塑与压铸基本理论分析 |
3.3.2 注塑与压铸充填形态的对比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注塑与压铸成形原理及其对比 |
4.1 注塑成形原理 |
4.2 压铸成形原理 |
4.3 注塑与压铸成形过程的分析对比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注塑与压铸成形设备及其对比 |
5.1 注塑机与压铸机的基本结构 |
5.1.1 注塑机的基本结构 |
5.1.2 压铸机的基本结构 |
5.2 注塑机与压铸机的分类 |
5.2.1 注塑机的分类 |
5.2.2 压铸机的分类 |
5.3 注塑机与压铸机的选用原则 |
5.3.1 注塑机的选用原则 |
5.3.2 压铸机的选用原则 |
5.4 注塑机与压铸机的分析对比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注塑与压铸成形工艺及其对比 |
6.1 注塑成形与压铸成形的工艺特性 |
6.1.1 塑料成形工艺特性 |
6.1.2 压铸件的结构工艺性 |
6.1.3 注塑与压铸制件成形收缩率的对比 |
6.2 注塑成形与压铸成形工艺参数的对比 |
6.2.1 注塑与压铸成形温度对比 |
6.2.2 注塑与压铸成形压力对比 |
6.2.3 注塑与压铸成形速度对比 |
6.2.4 注塑与压铸成形时间对比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注塑与压铸模具结构的分析对比 |
7.1 注塑与压铸模具基本结构对比 |
7.1.1 注塑模与压铸模的类别 |
7.1.2 注塑与压铸模具结构基本组成及对比 |
7.1.3 注塑模与压铸模的模具材料及设计步骤 |
7.2 典型浇口注塑模与压铸模结构分析对比 |
7.2.1 盘形浇口定模侧抽芯二次分型注塑模结构分析 |
7.2.2 中心浇道斜销侧抽芯压铸模结构分析 |
7.2.3 普通侧浇口定模推出斜销抽芯注塑模结构分析 |
7.2.4 中心浇口浮动分流一模四腔压铸模结构分析 |
7.2.5 三点点浇口斜销抽芯推管脱模注塑模结构分析 |
7.2.6 多点点浇口自动去浇道强迫三次分型压铸模结构分析 |
7.2.7 注塑模与压铸模浇注系统的对比 |
7.3 典型分型面注塑模与压铸模结构分析对比 |
7.3.1 阶梯分型组合型芯注塑模结构分析 |
7.3.2 阶梯式分型侧浇口分支进浇一模四腔压铸模结构分析 |
7.3.3 三次分型自动去浇道凝料强制脱内螺纹注塑模结构分析 |
7.3.4 三次分型点浇口凹模对分三脚顶套脱模注塑模结构分析 |
7.3.5 三次分型自动拉断点浇口镶块组合压铸模结构分析 |
7.3.6 注塑模与压铸模分型面的对比 |
7.4 带典型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注塑模与压铸模结构分析对比 |
7.4.1 带斜滑块分型推出机构和开模制动装置的注塑模结构分析 |
7.4.2 带四开式斜滑块分型抽芯机构的压铸模结构分析 |
7.4.3 双斜销-滑块侧向分型抽芯定模整体楔紧压铸模结构分析 |
7.4.4 浮动滑片组合型芯二次抽芯压铸模结构分析 |
7.4.5 齿轮齿条斜向抽芯点浇口注塑模结构分析 |
7.4.6 定模斜销空间倾斜抽芯二次分型压铸模结构分析 |
7.4.7 抽芯器抽芯偏心浇道浇注压铸模结构分析 |
7.4.8 注塑模与压铸模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对比 |
7.5 带典型脱螺纹机构的注塑模与压铸模结构分析对比 |
7.5.1 斜滑块脱间断内螺纹一模两腔注塑模结构分析 |
7.5.2 斜滑块脱间断内螺纹一模两腔压铸模结构分析 |
7.5.3 滚珠丝杠齿轮传动自动脱螺纹注塑模结构分析 |
7.5.4 带推管旋转脱模机构和定模推出机构的注塑模结构分析 |
7.5.5 齿条-齿轮旋转脱螺纹一模四腔压铸模结构分析 |
7.5.6 注塑模与压铸模脱螺纹机构的对比 |
7.6 带典型脱模机构的注塑模与压铸模结构分析对比 |
7.6.1 自动去浇口型腔和推管旋转脱模注塑模结构分析 |
7.6.2 弯销、滑板与拉杆组合脱模压铸模结构分析 |
7.6.3 齿轮齿条、推板和气压联合顶出双层注塑模结构分析 |
7.6.4 斜滑块组合二次推出脱模压铸模结构分析 |
7.6.5 无顶杆推出机构注塑模结构分析 |
7.6.6 注塑模与压铸模脱模机构的对比 |
7.7 注塑与压铸模具结构其他组成部分的分析对比 |
7.7.1 注塑模与压铸模成形零件的对比 |
7.7.2 注塑模与压铸模导向与定位机构的对比 |
7.7.3 注塑模与压铸模温度调节系统的对比 |
7.7.4 注塑模与压铸模溢流排气系统的对比 |
7.7.5 注塑模与压铸模通用模架的对比 |
7.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8章 结论 |
赵永涛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基于知识重用的质量控制信息建模与数据挖掘算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面向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质量控制技术与理论的相关研究 |
1.2.1 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内涵 |
1.2.2 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信息系统 |
1.3 基于知识重用的质量控制信息建模技术 |
1.3.1 质量控制的组织模型与质量控制的信息流模型 |
1.3.2 产品质量控制中的信息建模技术 |
1.3.3 质量控制中的知识发现与重用技术 |
1.4 现有质量控制信息处理技术的不足及主要解决思想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6 小结 |
第二章 产品质量过程控制知识分类特征及获取技术 |
2.1 引言 |
2.2 质量控制中的功能质量目标 |
2.3 产品质量控制知识 |
2.3.1 质量控制知识表示 |
2.3.2 质量控制知识的分类特征 |
2.3.3 质量控制知识的数据类型 |
2.4 质量控制知识的分类获取技术 |
2.4.1 设计过程质量的获取 |
2.4.2 制造过程质量的获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特征结构映射的产品质量树信息模型 |
3.1 引言 |
3.2 产品质量树模型的基本概念 |
3.2.1 蕴含结构特征的BOM表功能质量关联分析 |
3.2.2 蕴含产品结构特征的质量树信息模型 |
3.3 通用类质量树建模方法 |
3.3.1 类质量树建模原则 |
3.3.2 类质量树数据模型 |
3.3.3 质量树数据模型的形式化表示方法 |
3.4 质量树数据模型的XML描述 |
3.4.1 基于XML的质量数据描述方法 |
3.4.2 类质量树及其约束的cXML表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产品结构和质量特性相似度的质量树聚类算法 |
4.1 引言 |
4.2 产品质量树聚类方法的基本原理 |
4.2.1 数据挖掘的常规聚类算法 |
4.2.2 质量树聚类操作的基本概念 |
4.2.3 内置约束的质控数据挖掘聚类处理 |
4.3 质量树模型的规范化操作 |
4.3.1 质量树的组件节点规范化 |
4.3.2 质量树的树结构规范化 |
4.4 质量树的相似度计算方法 |
4.4.1 聚类分析中常规相似度计算方法 |
4.4.2 质量树的异构度计算方法 |
4.5 类质量树的聚类抽取 |
4.5.1 类质量树的归并操作特点 |
4.5.2 构建类质量树的归并操作方法 |
4.5.3 类质量树节点关系及其约束的XML表示 |
4.6 基于类质量树的成本-利润优化计算实例 |
4.6.1 产品利润保障因子 |
4.6.2 产品利润构成函数 |
4.6.3 约束条件下产品成本-利润优化计算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类质量树CBR和RBR混合推理技术的产品质量控制知识重用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类质量树的产品质控知识重用内容与技术 |
5.2.1 产品设计与质量控制的重用内容与层次 |
5.2.2 产品设计与质量控制知识的重用技术 |
5.3 基于质量树模型的CBR与RBR混合推理方法 |
5.3.1 基于质量树的CBR推理方法 |
5.3.2 基于质量树的RBR推理方法 |
5.3.3 基于质量树的混合推理方法 |
5.4 基于BOM-QT的知识可重用性分析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知识重用的类质量树数据挖掘技术及质量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质量树数据挖掘技术在质量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6.2.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6.2.2 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实现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学术论文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铸件设计中的常见标准化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磨床结构设计中的优化技术及应用研究[D]. 崔中. 湖南大学, 2010(07)
- [2]铝合金车轮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D]. 闫胜昝. 浙江大学, 2008(03)
- [3]塑料注射成形与金属压铸成形对比研究[D]. 赵永涛. 青岛理工大学, 2008(02)
- [4]基于知识重用的质量控制信息建模与数据挖掘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 孙毅. 浙江大学, 2007(06)
- [5]铸件设计中的常见标准化问题[J]. 洪允征. 铸造, 19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