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林业科技》2001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郭佳琪[1](2020)在《中国典型乔木树种生长模型研建及资源变化分析》文中指出森林资源是陆地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可以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撑,还可以起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由于人们对森林资源过度采伐利用,木材及林产品供给平衡也受到了极大破坏。而森林经营依赖于当前和预测的森林状况信息,因此,探究森林主要乔木生长变化规律以及对森林资源未来状况的预测分析是必要的。本研究根据中国具体的森林资源状况,通过2003、2008、2013和2018年四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地形地势数据、林分密度、郁闭度等相关资料,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克里金插值法、数据标准化等方法,研建了中国34个典型乔木树种(组)胸径生长模型。同时,基于该生长模型预测了乔木林大径组、特大径组木材获得时间。另外,按主要乔木树种组分类拟合了乔木生长的降雨量-密度模型,对现实固定样地的理想密度进行预测。利用陆表乔木林蓄积量M和生长量ΔM模型,计算了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预测了2020年、2030年、2040年和2050年中国陆表乔木林不同龄组的蓄积量、生长量。主要创新点是研究森林主要乔木生长与多因素环境因子的关系,建立全国尺度上的典型乔木树种生长模型,预测森林未来乔木林大径组、特大径组的分布,同时对我国未来30年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进行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中国陆表34种典型乔木树种(组)的调整决定系数R2在0.517~0.875之间,可以对中国34种乔木树种胸径生长情况进行准确预测。我国乔木林全部达到大径组所需的时间年限在0~52年之间,出现特大径组木材所需的时间年限在0~75年之间,对选取的北京30号、四川1195号、辽宁3217号、浙江11353号四个固定样地预测出理想密度分别是3449株/ha、3812株/ha、3069株/ha、6016株/ha。中国陆表森林乔木林蓄积量从2018年的170.58亿立方米增加2050年的261.16亿立方米,净增加90.58亿立方米,面积从17988.85万公顷增加到21390.43万公顷,净增加3401.58万公顷。该结果为具体营林措施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参考。同时,分析中国陆表森林蓄积量、生长量的时空格局变化,对我国森林未来木材产量进行预估,在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效益。
高媛[2](2020)在《无患子树体高光效构型与源库营养的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作为我国“林油一体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生物质能源树种之一,是集生物质能源、日用化工、生物医药、园林绿化、生态修复、木材生产、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树种。目前,福建、浙江、贵州、湖南等地已发展了40余万亩人工原料林。但现有原料林普遍存在产量较低、树形乱、树体高、落花落果严重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缺乏园艺化的集约培育技术体系。目前,国内外对无患子原料林高效培育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几近空白。因此,本研究主要于福建省建宁县基地围绕无患子高光效树形及花果营养调控等方面开展研究,解决其花果发育规律不清、树体光利用原理及源库营养调控路径不明等科学问题,建立高效标准化培育技术体系。主要方法、结果和结论如下:1.采用全年追踪测定林分生长指标等方法对其物候、花果发育规律、结果枝组分类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患子物候分休眠期、萌动期、初花期、盛花期等9个关键时期;在福建建宁,春季日均温>10℃的8~10 d后进入萌动期,在>18℃后抽生花序,在>22℃后进入初花期;可孕花在末花期到初果期之间的落花率高达49.02%;坐果后,初果期到果实膨大期间的落果率高达72.74%;初果期后的70天为无患子鲜果重的迅速增长期,70-110天为稳定变化期,110天后由于失水转色导致鲜果重下降;果肉占整个果实重的60%~65%,种子重占果重的34%~39%,种仁占整个果实重的6%~7%;无患子结果枝可分为短果枝(10~34cm),中长果枝(35~57 cm)及长果枝(58~82 cm),结果母枝的基径在>15mm时,产量逐渐升高;花序果序越短越紧凑,其营养调运能力越强,源库调运的核心在于种子的调运能力(R2=0.61)。2.通过设置不同的骨干枝数目(留3、4、5骨干枝)、开张角度(30°、45°、60°及90°),以及单位投影面积留枝量(8~20个结果枝),并结合双因素交互试验,分别测定冠型特性因子、光照特性因子及光合特性因子,利用可视化三维扫描技术研究了较为理想的树体结构及其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自然树冠光环境不合理,内膛光照度仅为空地光照的10~15%;(2)经骨干枝处理后外围光照度达到空地光照度的40~54%,中部为32~35%,内膛为27~31%;单位投影面积保留16~18个结果枝时以347g/m2的产量显着高于其余处理;(3)控制骨干枝角度主要是调整光分布,当角度为60°或90°时可以保证垂直方向光吸收率提高2~3倍,A90°N3的光截获力比其余处理高出16%;控制骨干枝数目可以减缓8月份落叶量,A90°N3有最高的累积叶面积指数为19.57,其分形维数达到最高值1.988,中部叶片量高达7000余片,保证了最大的空间占比;A60°N3的净光合速率都比其他处理高出1-2倍;(4)叶面积指数与光截获力呈正相关关系,花序数与产量间相关性极低,但是在开花前的光截获力是影响当年开花数的主要因子,而产量与生理落果期(8月)的全株光合有相关性(R2=0.5)。综上,高光截获力能解决落叶问题,LAI与光合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因此,A60°N3和A90°N3为初步筛选出来的无患子理想高光效高产株型。3.通过喷施蔗糖、赤霉素、2,4-D及综合调节剂,进行产量、碳水化合物、内源激素以及矿质元素测定,并采用13C标记等方法进行源库营养调运能力分析。结果表明:(1)喷施100ppm的赤霉素可使产量比其余处理高出6倍;喷施10-20ppm的2,4-D,坐果数比CK显着提高1~2倍;采果前喷施综合调节剂0.3%Ca2++20ppm 2,4-D的产量较CK高出75%;(2)外源喷施蔗糖后,1.5%与3%浓度处理下可有效提高坐果率和产量3~5倍;花期喷施3次3%蔗糖后花序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于CK 3~4倍,库的调运能力提升3倍,促使花序里的脱落酸含量从16μg/g下调致4μg/g;生理落果前期喷施1.5%的蔗糖,能使果实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CK增加1.5~2.0倍,明显降低叶片和果实的脱落酸含量到CK的50%,能保证源库之间的势能差提升近2倍;高浓度蔗糖喷施提升了N、P、K的含量;(3)营养运移路径表明叶片总糖与果实总糖通过磷诱导关系建立相关性;果实糖与果实的正向生长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有正相关关系;叶片的总糖与叶片的细胞分裂素、叶片的氮含量以及果实的脱落酸有正相关关系。综上研究主要从树体上进行光照分配调控及叶量分布调节,并在结构上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营养补充旨在从内在光合产物合成上进行调控,并在生理水平上提升库-源的调运能力。两者结合为建立无患子高效培育技术体系提供支撑,并为无患子树体的营养运移与吸收反馈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蒋九华[3](2019)在《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为研究对象,为核算和评价该工程实施五年来的生态效益,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北京市地方标准规范,构建了适合评价该工程生态效益的指标体系。基于连续的121个标准样地调查数据、工程作业设计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选取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和植被多样性保护等6项功能类别14个评价指标,运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类型、林分类型最为全面的2015年典型工程每年度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全面核算和评价了 2013—2017年工程的生态效益。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工程在2015—2017年共调节水量4442.69万m3,固土 22.52万t、保肥1.26万t,固碳12.41万t、释氧28.77万t、植被滞尘85.78万t、吸收污染物4221.93t、产生负离子7998.85×1019个,积累营养物质1732.54t;三年间累计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2.95亿元,其中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植被多样性保护总价值为11.03亿元,占生态效益总价值的85%,是该工程三年间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各工程类型中三年间累计生态效益价值为:低效林改造工程3.79亿元、人工造林工程2.80亿元、封山育林工程6.36亿元;各区、林场中,门头沟区、密云区和延庆区是该工程的主要受益区域,三年间生态效益总价值占比44.6%;各林分类型中单位面积年均生态效益价值最高的是油松-侧柏-阔叶混交林,达3.84万元/hm2·a,最低的是灌木林,仅为2.83万元/hm2·a,所有林分类型单位面积年均生态效益平均价值为3.27万元/hm2·a。2013—2017年期间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共调节水量12996.62万m3、固土 67.81万t、保肥3.92万t、固碳35.42万t、释氧81.90万t、滞尘270.49万t、吸收污染物1.51万t、产生负离子量22354.70×1019个、积累营养物质4392.11t;截止到2017年,该工程总生态效益价值为37.68亿元,各年工程的生态效益价值分别为2.60亿元、4.67亿元、12.95亿元、11.22亿元、6.23亿元;五年间各功能类别累计生态效益价值分别为:涵养水源13.14亿元、固碳释氧12.44亿元、保育土壤1.03亿元、净化大气4.25亿元、积累营养物质0.62亿元、植被多样性保护6.20亿元。该工程五年间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为了确保后期工程生态效益,建议适当提高工程建设的投资标准、完善管护责任制巩固现有建设成果,在后期造林改造过程中注重针阔混交林建设以优化林分结构。
闫蓬勃[4](2019)在《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居民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而城市树种多样性是维持城市森林稳定性、便于其持续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城市树种多样性的提高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绿化中使用的树种数量实现,但实践证明,不当的树种选择不但难以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还可导致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因而充分了解中国城市树种的多样性现状和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种规划方案,合理增加树种多样性,对城市森林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基于文献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257个城市的树种多样性格局,依据提出的树种规划原则,以中国城市中己有树种为对象,规划了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潜在可用的树种,并以北京市为例,展示了该规划在单个城市尺度上的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包括:1.在257个城市中,树木(含灌木和木质藤本)的平均种类丰富度为128±118,树木种类总数为2640,其中近1/5的树种为外来种。在种类组成上,最常见的树种为垂柳(Salix babylonica L.)、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L.)、紫叶李等(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Jacq.)Rehd.)。各城市间的树种组成相似度具有纬度变化梯度特征,同一纬度上的城市间树种组成不相似性低。此外,城市树种也存在一定同质化现象,一些树种广泛分布在不同城市中。在城市内部,公园绿地是树种丰富度最高的区域,空闲地的种类丰富度最低。2.根据气候适宜性、城市环境适宜性和种类多样性原则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适宜树种进行规划,结果为:中国城市中潜在可用的树种数量平均为705±323种;其中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城市潜在可用树种最多,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930±245种,而中温带干旱地区潜在可用的树种最少,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187±105种。3.根据前述规划结果,北京潜在可用的树种为565种,调查发现其中的278种已被使用,进而根据树种属性和土地用途的匹配性原则,对调查中未发现的287个树种进行规划。在最严格规划情境下,排除有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48种和花粉致敏性不确定的197个树种,剩余的无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树种39种加上可用雌株的3种有花粉致敏的树种用于规划。其中可在公园和空闲地中使用42种,商业区中使用14种,居民区中使用13种,单位绿地中使用3种,道路绿地中使用1种。4.总体而言,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与全球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相比差别不大,但与中国自然分布的树木种类多样性相比,仍具较大提升潜力。本研究的树种规划结果显示各城市均具有一批潜在可用的树种,可在经过试种后用于提高各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
汪丹[5](2019)在《生态导向下的丹凤县竹林关城镇空间布局研究》文中提出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的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集中在河谷川地的狭长地带,周边山体是城镇的生态屏障。城镇的高速扩张,使得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山区城镇的川地已无法满足城镇建设的需求。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向山体扩张,对山体构造形成很大压力,既影响到生态环境,又影响到城镇的生态安全格局,有些甚至已经严重威胁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丹凤县竹林关镇为例,对山区城镇土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引导城镇的产业发展方向,然后对生态系统、居住社区、设施配套、交通组织等进行合理安排和统筹布局,保证城镇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创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生态型城镇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本次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阐述此次研究的意义,列出研究框架。第二章分析竹林关镇的基础资料,包括位置规模、历史沿革、社会经济、人文地理等情况;介绍竹林关镇现状的建设情况,包括竹林关街村、江北新区、州河北林业示范园以及桃花谷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等;并对竹林关镇的相关规划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竹林关镇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对生态安全存在一定危险;二是镇区生活和旅游功能混杂,导致产业发展受限;三是空间布局缺乏对生态的保护,没有体现宜居特色。第三章是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用地选择,对镇区土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选取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社会等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镇区用地进行权重赋值打分,得出评价结果,据此对镇区建设用地进行选择。第四章是基于生态搬迁安置的功能区划,首先通过对竹林关的生态容量测算,得出可搬迁的最大人口数量。然后根据现状资源在镇区进行产业建设,在老街区域,依托桃花谷景区和商业水街,发展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在江北新区,依托五千户移民安置,发展生活服务类商业,依托传统民居和大片空地发展传统手工业和农产品精细化加工业,在北部山坡建设万亩花海,发展生态农业;在州河北村,依托山体建设州河北林业示范园,发展观光农业等。在确定社区和产业的基础上,对镇区进行功能分区,分为两带三片五区,两带即丹江综合服务带和银花河滨水游憩带,三片是指江北新区的万亩花海、州河北林业示范园、桃花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五区分别是古镇旅游及商贸区、州河北旅游综合服务区、丹水生活服务展示区、江北生态宜居示范区以及江北工业示范园区。第五章是基于生态宜居的空间布局,首先进行绿地系统规划,通过营造绿色基底、连通绿色廊道、点缀绿色斑块等方式,建立“两江环抱、九廊贯穿、绿心点缀”的绿色格局。然后在五千户生态搬迁的基础上,将镇区划分为三大居住社区,即老街社区、江北社区、州河北社区。根据每个社区的规模,配置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老街社区配建十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江北社区配建十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州河北社区配建五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然后建立起连接三大社区和各个产业区的道路交通系统,镇区外部交通以建设生命线系统为主,内部交通以构建各个片区的联系网为主,通过镇区慢行系统建设体现生态宜居。最后一章是研究结论和展望,研究结论共有三点,一是城镇建设用地选择,通过生态适宜性评价,指出建设用地应集中在江北新区和州河北村;二是以生态搬迁为基础,将镇区分为旅游和居住两大功能,竹林关街村和州河北村承担旅游职能,江北新区承担居住职能。三是通过建立点线面的网状绿地系统,打造绿色生态基底,建设三大社区,按规模分级配建配套设施,建设慢行系统,最终形成生态宜居的空间布局。本文以生态为导向,在用地选择、功能分区、空间布局等方面做了一定研究,以此推动竹林关城镇发展布局合理,经济生态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希望本次研究成果能为陕南地区同类型的城镇建设布局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毛祎月[6](2018)在《康熙朝避暑山庄景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总结和高峰。在现存的清代皇家园林中,避暑山庄因规模、主要功能和造园手法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又因地理位置和始建原因而具有不同于其他皇家园林的特征。避暑山庄历康、乾两朝建成,以往研究重乾隆朝而轻康熙朝,导致山庄在康熙朝的许多问题未能明了。本文在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对康熙朝避暑山庄的主要景点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由此归纳这一时期避暑山庄的造景特征,进而探究清前期皇家园林的造园思想,并挖掘背后的政治、文化动因。本文共十二章,可分为四大部分。首先综述历史文献并对文献年代进行初步判断,筛选出可为避暑山庄早期研究提供参考的素材;考证山庄初建始末和重要时间节点,对康熙朝避暑山庄的营建划分时期。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康熙朝避暑山庄的在两个时期的山水关系,并考证康熙朝避暑山庄在不同时期的宫墙四至和景点分布,推断避暑山庄在康熙朝两个时期的平面图。然后在湖区、宫殿区和山岳区选取代表性景点或景区,将现场考察与历史文献、图像逐一核对,从现状出发推断其在康熙朝各个阶段的情形,确定具体的山水关系、院落布局和基本建筑形制,最后根据初步复原的结论绘制景区的推断平面图、剖面图和复原想像鸟瞰图。继而对两个时期的避暑山庄建立较为准确的数字复原模型,并以湖上三岛和山岳区为例,初步还原景区在这两个时期的山水、院落布局和建筑形制,从功能、布局、意境、感受等角度分析其变化原因和规律,同时与乾隆朝及以后的扩建作对比,总结避暑山庄代表性景点的历史演变,分析其造景手法和造园思想。最后从写仿角度探析康熙朝避暑山庄景点的来源。本文研究认为,康熙朝避暑山庄的营建是集园林、水利、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建设为一体的综合工程,对山庄本身、承德城和乃至整个国家都有深远影响。康熙朝避暑山庄的营建最先从芝径云堤和湖上三岛开始,历经两个阶段而成,前后共持续十年;一期景点主要集中在湖区,以湖上三岛为核心,同时山岳区也有初步的营建,已经开辟了榛子峪、梨树峪和松云峡三条沟谷和山顶的四处制高点;二期则主要沿南部和东南部向外开拓。景点的营建本着宁拙舍巧、因地制宜的指导思想,旨在节约成本、体恤民力,形成疏朗、朴素、天然的风格;各景点对因地制宜的方法和借景的手法均有深刻的认识和灵活的运用,同时景点重视相互之间的联系而非各自内部的空间营造,互借关系强于清代其他皇家园林。康熙朝十年营建奠定了避暑山庄今后三百余年的山水构架,初步建成了今避暑山庄湖区、平原区的绝大多数景点和山岳区的部分景点;湖区及宫殿区部分景点与今相比有较大不同,有些在康熙朝前后两期工程中亦有改建,山岳区诸景点则基本延续至今。本文的创新点如下:首先弥补了以往避暑山庄研究重乾隆朝轻康熙朝的不足,填补了康熙朝避暑山庄研究的空白。其次试图打破当前清代园林就现实而论的研究习惯和固有结论,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出发,研究避暑山庄在历史时期的面貌和特征,同时注重文献与实物的相互印证,在深入挖掘文献的基础上,实地考察历史遗留痕迹并作出合理推断,针对现已不存的景点提出新的认识。最后,本文对康熙朝避暑山庄的代表性景点做数字复原,并在此基础上作定量分析。本文希望通过对早期避暑山庄的研究,进一步梳理清代园林的发展脉络,从而为清代园林的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和思考方式。
高焕沙[7](2017)在《森林疗养基地规划的理论与实证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当今人类医学模式已经由临床医学逐渐转变为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自我保健已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森林疗养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自我保健方式,在经过科学认证的森林疗养基地中开展活动,在休闲娱乐中达到康体保健的目的。因此,森林疗养的发展,将会很大程度上减少国家医疗方面的支出,是增加人们福祉,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的有效措施。研究采用交叉研究、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森林环境监测、实地勘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的梳理,首次提出了森林疗养基地规划体系的理论框架:(1)森林疗养基地的理论体系。定义了森林疗养基地的概念,阐述了森林疗养基地的三个基本要素、三个疗养层次、六种疗养方式、适用对象以及与其他森林景区的异同。(2)构建了森林疗养基地的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人体舒适度、空气清洁度、外出活动适宜指数三个子指标权重,构建森林疗养基地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出等级评判标准。(3)构建了森林疗养基地的规划体系。在借鉴国内外森林疗养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确定了森林疗养基地的选址要求、选址评价指标,创新性地提出了总体规划原则、项目设计要点以及科学的规划步骤。(4)森林疗养基地的辅助体系。构建了森林疗养基地的解说、专业指导、疗效检测、医疗保障、标识以及生活六个方面的辅助系统。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以杭州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根据体验群体的不同需求、特点对森林疗养基地进行了功能分区,规划了重点项目,设计了天目山森林疗养菜单及配套设施。该案例规划是对论文提出的方法与理论加以深化和验证。最后,提出了提高森林疗养的社会认知度;加强政府在森林疗养中的作用;培育森林疗养相关产业;多部门跨行业协同创新;构建森林疗养人才培养机制;利用中国森林文化、养生文化,打造中国特色的森林疗养基地;加大森林疗养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开发特色森林疗养课程体系八个层面的森林疗养发展策略。
欧万发[8](2016)在《不同产地花椒幼苗生长节律的研究》文中认为花椒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其根系发达,栽培面积广,具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近年来,有关花椒的研究在挥发物、抗逆性、病害防治、栽培技术、种质资源调查等方面居多。众多学者对花椒探索领域较广,但对各产地花椒年生长节律的报道比较罕见。本文对不同产地花椒生长节律进行初步探索,定期观测花椒幼苗苗高、地径生长和小叶片数。通过对同一栽培条件下3个不同产地花椒的年生长规律观测比较,经回归分析建立生长模型,择优选择拟合方程,估算生长参数,为优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方程对3个不同产地花椒的苗高、地径、小叶片数生长指标进行拟合效果显着:各产地花椒各指标最佳拟合方程相关系数在0.983至0.999之间,且P值均小于0.001,拟合效果极显着,各方程对各产地花椒实生苗各指标数据的规律建立生长模型是可行的,利用方程能准确地估算出各产地花椒某一时间点的苗高、地径等生长指标。(2)模型分析得出,可将观测期内的花椒播种苗苗高指标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缓慢生长期、速生生长期、生长后期、休眠期;可将观测期内的花椒播种苗地径指标生长划过程分为4个阶段:出苗期、缓慢生长期、速生生长期、生长后期。(3)不同产地间各指标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陕西凤县、陕西韩城两个产地花椒生长状态较为良好。陕西韩城产地苗高生长相对其他产地较快;陕西凤县产地地径生长相对其他产地较快;贵州花江产地在苗高、地径生长量,及小叶片数上都与陕西韩城、陕西凤县花椒产地存显着性差异。
郭子良[9](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石小亮[10](2015)在《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预测研究》文中认为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生物总量最高、适应性最强、组成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完善的一种自然生态系统,它对陆地生态环境有决定性影响。它是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来源,更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长期以来,森林生态系统由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不强,以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来发展经济,使森林生态系统破坏严重,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明确森林系统的生态主体地位和森林经营管理目标,本研究对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价与预测,以实现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1)系统分析法,归纳了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并界定了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2)因子分析法,采用因子分析法设计得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综合评价。(3)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对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模拟预测。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构建了6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体系对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价研究;其次,对吉林森工集团2008年和2013年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农田/草场防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和固碳释氧等服务的实物量和价值量单独进行核算;再次,设计得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并对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构建系统仿真模型并预测何种方案在未来产生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1)2013年和2008年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557.57亿元和374.38亿元。同2008年相比,2013年服务总价值增加了183.19亿元,属净化大气环境服务价值增长最为明显。(2)在单位森林面积服务价值上,除保育土壤服务价值有所减少,固碳释氧服务价值基本没有变化外,其余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增加,以净化大气环境服务价值增加最多。(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仿真预测,结果显示不同方案下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随时间的推移呈递增态势。吉林森工集团应选择能提供最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方案,即维持天保工程年均造林面积和采取禁伐措施。
二、《河北林业科技》2001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林业科技》2001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典型乔木树种生长模型研建及资源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胸径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
1.2.2. 森林大径材获得时间及理想密度研究进展 |
1.2.3. 森林生长量预测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森林资源清查数据 |
2.1.3. 气候气象数据数据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调查方法 |
2.2.2. 克里金插值法 |
2.2.3. 数据标准化方法 |
2.2.4.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
3. 中国典型乔木树种胸径生长模型 |
3.1. 模型研建 |
3.1.1. 中国典型乔木胸径生长模型 |
3.1.2. 中国典型乔木生长影响因子 |
3.2. 结果分析 |
3.2.1. 模型拟合结果 |
3.2.2. 模型结果分析 |
3.3. 精度验证 |
3.3.1. 精度验证结果 |
3.3.2. 精度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乔木林大、特大径材获得时间及理想密度预测分析 |
4.1. 乔木林大、特大径材获得时间预测 |
4.1.1. 乔木林大、特大径材获得时间测计方式 |
4.1.2. 乔木林大、特大径材获得时间预测结果 |
4.1.3. 乔木林大、特大径材获得时间结果分析 |
4.2. 中国典型乔木树种降雨量-密度模型 |
4.2.1. 典型乔木树种降雨量-密度模型 |
4.2.2. 重要参数拟合结果 |
4.2.3. 模型结果分析 |
4.3. 主要地区乔木林理想密度的预测 |
4.3.1. 乔木林样地理想密度测计方式 |
4.3.2. 主要地区乔木林理想密度预测结果 |
4.3.3. 主要地区乔木林理想密度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时空格局分析 |
5.1.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测计方式 |
5.1.1. 主要乔木树高-胸径模型 |
5.1.2. 主要乔木生长材积模型 |
5.1.3. 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测计方式 |
5.2.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时间变化 |
5.3.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空间差异 |
5.4.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测计误差和潜力分析 |
5.4.1.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测计误差分析 |
5.4.2.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潜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2)无患子树体高光效构型与源库营养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无患子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2.1 无患子的基础生物学特性 |
1.2.2 无患子主要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3 树体冠型调控理论及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基于光分布的整形修剪理论 |
1.3.2 基于生物生态学特性的整形修剪技术 |
1.3.3 三维数字扫描仪在冠型构建上的应用 |
1.4 花果调控机理及技术研究进展 |
1.4.1 落花落果机理 |
1.4.2 矿质营养及光合产物分配 |
1.4.3 花果调控技术 |
1.5 树体管理研究上的对策及建议 |
1.6 研究内容 |
1.6.1 无患子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
1.6.2 无患子高光效树体结构调控及其光分配机理研究 |
1.6.3 无患子外源调控技术及源库营养调控研究 |
2.研究地概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无患子花果发育规律及枝组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无患子物候期分析 |
3.2.2 无患子花果发育规律 |
3.2.3 无患子结果枝组特征 |
3.3 讨论 |
3.3.1 闽江源气候因子对无患子主要物候期及果实发育的影响 |
3.3.2 无患子落花落果现象分析 |
3.3.3 结果枝组对营养调运及产量的影响 |
3.3.4 光照度测定对无患子整形修剪的意义 |
3.4 小结 |
4.无患子树体高光效构型机理及技术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4.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无患子自然树体光特性因子年度变化规律 |
4.2.2 单因子控型对光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
4.2.3 复合冠型结构调整对树体光截获及光吸收的影响 |
4.2.4 复合冠型结构调整对冠层分形维数及分层叶量的影响 |
4.2.5 复合冠型各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生长发育时期与光照的关系 |
4.3.2 冠型因子对骨干枝数目及角度调整的响应 |
4.3.3 光照因子对骨干枝数目及角度调整的响应 |
4.3.4 光合因子对骨干枝数目及角度调整的响应 |
4.3.5 形成无患子高光效树体管理技术 |
4.3.6 光分布、截获及利用率对树体的影响 |
4.3.7 三维结构分布对树体冠层调控的指导性 |
4.3.8 花序数和产量对相关因子的响应 |
4.4 小结 |
5.无患子花果调控及源库营养分配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材料与设计 |
5.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几种外源物质对无患子坐果的影响 |
5.2.2 外源蔗糖补充对源库营养的影响 |
5.2.3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内源激素及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 |
5.3 讨论 |
5.3.1 源库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内源激素及矿质元素对外源补充蔗糖的响应 |
5.3.2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内源激素及矿质元素的关系路径构建 |
5.3.3 无患子生理落果机制推理 |
5.4 小结 |
6.综合结论与讨论 |
6.1 讨论 |
6.1.1 树体高光效构型与源库营养调控的关系 |
6.1.2 开花结果特性、枝组特性对树体管理的影响 |
6.1.3 无患子高产稳产综合措施 |
6.2 结论 |
6.2.1 无患子花果发育规律、枝组特性影响树体管理措施开展 |
6.2.2 无患子树体高光效构形与营养补充体系构建 |
6.3 展望 |
6.4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1.3.1 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 |
1.3.2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理论 |
1.3.3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
1.3.4 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类别 |
1.3.5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1.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相关研究进展 |
1.4.1 相关研究进展 |
1.4.2 现有研究特点 |
1.4.3 存在的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2 气候特征 |
2.3 水文水资源条件 |
2.4 土壤特性 |
2.5 植被情况 |
2.6 社会经济情况 |
2.7 工程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指标数据采集 |
4.1 指标选取原则 |
4.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4.3 采集评价指标数据 |
4.4 具体指标计算公式及参数确定 |
4.4.1 指标计算公式 |
4.4.2 指标参数的依据和确定 |
5 典型工程各项生态效益评价—2015年工程 |
5.1 涵养水源效益 |
5.1.1 调节水量 |
5.1.2 净化水质 |
5.2 保育土壤效益 |
5.2.1 固土量 |
5.2.2 保肥量 |
5.3 固碳释氧效益 |
5.3.1 植被固碳 |
5.3.2 植被释氧 |
5.3.3 土壤固碳 |
5.4 净化大气效益 |
5.4.1 植被滞尘 |
5.4.2 植被吸收污染物 |
5.4.3 产生负离子 |
5.5 积累营养物质效益 |
5.6 植被多样性保护效益 |
5.7 生态效益总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价 |
5.7.1 总物质量评价 |
5.7.2 总价值量评价 |
6 各年工程生态效益总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价 |
6.1 各年工程生态效益 |
6.1.1 工程生态效益一2013年工程 |
6.1.2 工程生态效益一2014年工程 |
6.1.3 工程生态效益一2016年工程 |
6.1.4 工程生态效益一2017年工程 |
6.2 二期工程生态效益总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价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与建议 |
7.2.1 讨论 |
7.2.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城市森林的功能 |
1.2 城市树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
1.3 城市森林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1.4 城市绿化中树种规划方法研究现状 |
1.5 现有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3 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 |
3.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 |
3.1.2 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中国城市树种种类丰富度 |
3.2.2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上的树种丰富度 |
3.2.3 中国城市树种组成的合理性分析 |
3.2.4 与自然分布的树种多样性对比 |
3.2.5 城市间树木种类组成相似度及影响因素 |
3.3 小结 |
4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研究 |
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树种规划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自然干扰对树种的影响结果 |
4.2.2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结果 |
4.3 小结 |
5 城市树种规划——以北京为例 |
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北京城市树种现状 |
5.2.2 北京城市潜在可用树种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中国城市绿化树种调查文献目录 |
附录B 北京城市树种多样性调查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生态导向下的丹凤县竹林关城镇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学术热点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现状述评 |
1.5 研究意义 |
1.5.1 现实意义 |
1.5.2 学术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城镇空间发展现状解析 |
2.1 背景概况 |
2.1.1 区域位置 |
2.1.2 历史沿革 |
2.1.3 人文资源 |
2.1.4 社会经济 |
2.1.5 地形地貌 |
2.2 .城镇发展空间特征剖析 |
2.2.1 城镇建设发展迅速 |
2.2.2 建设用地比例失衡 |
2.2.3 基础设施严重欠缺 |
2.2.4 公共绿地量少质差 |
2.3 城镇建设现状问题梳理 |
2.3.1 建设用地存在生态威胁 |
2.3.2 功能产业发展亟待整合 |
2.3.3 空间布局缺乏生态引导 |
2.4 相关规划解读 |
2.4.1 陕西省层面 |
2.4.2 商洛市层面 |
2.4.3 丹凤县层面 |
2.4.4 竹林关层面 |
2.4.5 各版规划评析 |
2.5 城镇空间布局生态视角切入 |
2.6 小结 |
3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用地选择 |
3.1 用地选择方法 |
3.2 层次分析法 |
3.2.1 方法及步骤 |
3.2.2 选择评价因子 |
3.2.3 构建结构矩阵 |
3.2.4 确定目标权重 |
3.3 评价结果 |
3.3.1 评价得分 |
3.3.2 用地选择 |
3.4 小结 |
4 基于生态搬迁安置的功能区划 |
4.1 功能需求解读 |
4.1.1 容量测算 |
4.1.2 需求解读 |
4.2 产业谱系构建 |
4.2.1 目标及原则 |
4.2.2 产业发展策略 |
4.2.3 产业体系构建 |
4.3 城镇功能分区 |
4.3.1 基于生态搬迁的安置区 |
4.3.2 基于安置就业的工业区 |
4.3.3 基于品质提升的居住区 |
4.3.4 基于旅游商贸的商业区 |
4.3.5 基于旅游配套的服务区 |
4.4 小结 |
5 基于生态宜居的空间布局 |
5.1 布局策略 |
5.2 以生态资源为基底的绿地系统规划 |
5.2.1 营造绿色基底 |
5.2.2 连通绿色廊道 |
5.2.3 点缀绿色斑块 |
5.2.4 绿地系统构建 |
5.3 以移民搬迁为基础的居住社区建设 |
5.3.1 依托搬迁安置 |
5.3.2 聚集零散居民 |
5.3.3 逐步迁出置换 |
5.4 以生活圈为范围的配套设施建设 |
5.4.1 构建层级生活圈 |
5.4.2 补足公益性设施 |
5.4.3 增加基础配套设施 |
5.5 以宜居慢行为目的的道路交通组织 |
5.5.1 疏散外围交通 |
5.5.2 贯通内部路网 |
5.5.3 构建慢行系统 |
5.6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预期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6)康熙朝避暑山庄景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相关历史文献综述 |
1.3.1 方志类 |
1.3.2 档案类 |
1.3.3 诗文、笔记 |
1.3.4 朝鲜燕行录 |
1.3.5 清代避暑山庄绘画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 |
1.4.2 国内研究 |
1.4.3 评述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结构 |
1.5.3 研究方法 |
1.5.4 创新点 |
附:说明 |
2 康熙朝避暑山庄营建始末及山水关系 |
2.1 避暑山庄肇建经过 |
2.1.1 承德城建制沿革综述 |
2.1.2 热河上营、热河上营行宫与避暑山庄前身 |
2.1.3 避暑山庄肇建及选址原因 |
2.1.4 康熙朝避暑山庄营建时间及经过 |
2.2 康熙帝建园的指导思想 |
2.3 康熙朝避暑山庄的山水关系 |
2.3.1 建园前的山水关系 |
2.3.2 康熙朝一期山水关系 |
2.3.3 康熙朝二期山水关系 |
2.4 小结 |
3 康熙朝避暑山庄的宫墙 |
3.1 避暑山庄宫墙现状概况 |
3.2 康熙朝避暑山庄宫墙的概貌 |
3.3 康熙朝山庄的门座和堆拨 |
3.4 康熙朝以后的避暑山庄宫墙沿革 |
3.5 勘查、探挖所见的宫墙基址 |
3.6 小结 |
4 康熙朝避暑山庄景点名录及分布 |
4.1 康熙五十二年扩建后避暑山庄景名考 |
4.1.1 后三十六景中康熙朝始建的景点 |
4.1.2 续载诸景中康熙朝始建的景点 |
4.2 康熙五十二年前各建设阶段景名考 |
4.2.1 文献记述的避暑山庄一期工程景点 |
4.2.3 图片的避暑山庄一期工程景点 |
4.3 小结与分析 |
5 湖上三岛景点考 |
5.1 康熙朝如意洲景点考 |
5.1.1 现状概况 |
5.1.2 复原研究 |
5.1.3 小结 |
5.2 康熙朝月色江声景点考 |
5.2.1 现状概况 |
5.2.2 复原研究 |
5.3 康熙朝环碧洲景点考 |
5.3.1 现状概况 |
5.3.2 复原研究 |
6 宫殿区景点考 |
6.1 正宫 |
6.1.1 现状概况 |
6.1.2 复原研究 |
6.1.3 小结 |
6.2 万壑松风 |
6.2.1 现状概况 |
6.2.2 复原研究 |
6.2.3 小结 |
6.3 正宫东侧配套设施 |
6.3.1 内阁值庐 |
6.3.2 钟楼 |
6.4 正宫西侧配套设施 |
6.4.1 热河仓 |
6.4.2 帑档房 |
6.4.3 阿哥所 |
7 湖区外围景点考 |
7.1 澄湖北岸四亭 |
7.1.1 现状概况 |
7.1.2 四座亭子的位置及顺序 |
7.1.3 景点复原研究 |
7.1.4 小结 |
7.2 下湖东岸 |
7.2.1 现状概况 |
7.2.2 复原研究 |
7.3 如意湖西岸 |
7.3.1 现状概况 |
7.3.2 复原研究 |
7.4 如意湖东岸 |
7.5 其他景点 |
8 山岳区景点考 |
8.1 山顶四亭 |
8.1.1 现状概况 |
8.1.2 复原研究 |
8.2 榛子峪 |
8.2.1 现状概况 |
8.2.2 复原研究 |
8.3 梨树峪 |
8.3.1 现状概况 |
8.3.2 复原研究 |
8.4 松云峡 |
8.4.1 现状概况 |
8.4.2 复原研究 |
8.5 小结 |
9 康熙朝如意洲造景分析 |
9.1 背景 |
9.2 功能分析 |
9.3 整体空间层次分析 |
9.4 景点分析 |
9.4.1 方法与技术流程 |
9.4.2 如意洲景点在康熙朝改建前后的对比分析 |
9.4.3 如意洲景点视域的特征 |
9.5 小结 |
10 康熙朝山岳区造景分析 |
10.1 背景 |
10.2 康熙朝山岳区的结构和游览路线 |
10.3 功能分析 |
10.4 避暑山庄山岳区的地形特征、景观序列及分析方法 |
10.4.1 山岳区整体地形分析 |
10.4.2 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 |
10.4.3 其他因子 |
10.5 景点分析 |
10.5.1 山岳四亭造景规律分析 |
10.5.2 峡谷景点造景规律分析 |
10.6 小结 |
11 康熙朝避暑山庄的写仿现象 |
11.1 康熙帝东巡、南巡、西巡、北巡与途经山水园林 |
11.2 避暑山庄的典型写仿地 |
11.3 康熙朝避暑山庄对南方景点的写仿 |
11.4 康熙朝避暑山庄对北方景物的写仿 |
11.5 小结 |
12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森林疗养基地规划的理论与实证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老龄化问题严重 |
1.1.2 国民亚健康形势严峻 |
1.1.3 林业面临改革发展契机 |
1.1.4 健康产业需求急剧增加 |
1.1.5 政府推动森林养生产业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森林疗养理论与实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森林旅游 |
2.1.2 森林养生旅游 |
2.1.3 森林浴 |
2.1.4 森林康养 |
2.1.5 森林疗养 |
2.2 森林疗养的保健功能 |
2.2.1 森林保健效果医学研究 |
2.2.2 森林健康因子分析 |
2.3 国外森林疗养的发展 |
2.3.1 德国森林疗养的开发利用 |
2.3.2 日本森林疗养的开发利用 |
2.3.3 美国森林疗养的开发利用 |
2.3.4 韩国森林疗养的开发利用 |
2.4 国内森林疗养的发展 |
2.4.1 国内森林疗养的开发利用 |
2.4.2 国内森林疗养发展现存的问题 |
3 森林疗养基地规划体系的理论构建探索 |
3.1 森林疗养基地的理论体系 |
3.1.1 森林疗养基地的概念 |
3.1.2 森林疗养基地的基本要素 |
3.1.3 森林疗养基地的疗养层次 |
3.1.4 森林疗养基地的疗养方式 |
3.1.5 森林疗养基地的适应人群 |
3.1.6 森林疗养基地的分类 |
3.1.7 森林疗养基地与其他森林养生地的异同 |
3.2 森林疗养基地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 |
3.2.1 评价指数框架 |
3.2.2 森林环境人体舒适度指数 |
3.2.3 森林环境空气清洁度指数 |
3.2.4 森林环境外出活动适宜性指数 |
3.2.5 森林疗养基地环境适宜性综合指数评价 |
3.3 森林疗养基地的规划体系 |
3.3.1 森林疗养基地的选址要求 |
3.3.2 森林疗养基地总体规划原则 |
3.3.3 森立疗养基地项目设计要点 |
3.3.4 森林疗养基地的规划步骤 |
3.4 森林疗养基地的辅助体系 |
3.4.1 森林疗养基地的解说系统 |
3.4.2 森林疗养基地的专业指导系统 |
3.4.3 森林疗养基地的疗效检测系统 |
3.4.4 森林疗养基地的医疗保障系统 |
3.4.5 森林疗养基地的标识系统 |
3.4.6 森林疗养基地的生活系统 |
4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调查分析 |
4.1 天目山资源调查 |
4.1.1 天目山概况 |
4.1.2 天目山自然资源 |
4.1.3 天目山人文资源 |
4.2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环境适宜性评价 |
4.2.1 天目山森林环境人体舒适度评价 |
4.2.2 天目山森林环境空气清洁度评价 |
4.2.3 天目山森林环境外出活动适宜性评价 |
4.2.4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环境适宜性评价 |
4.2.5 结论 |
4.3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市场需求调查 |
4.3.1 调查方法 |
4.3.2 调查内容 |
4.3.3 调查结果分析 |
4.3.4 调查结论 |
5 杭州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规划与设计 |
5.1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选址 |
5.2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分区规划 |
5.2.1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空间布局 |
5.2.2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分区发展思路 |
5.2.3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林分改造设计 |
5.3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重点项目规划 |
5.3.1 森林疗养步道 |
5.3.2 森林教室 |
5.3.3 健康园艺花园 |
5.3.4 森林冥想场 |
5.3.5 自然观察径 |
5.3.6 疗养林宿 |
5.3.7 森林绿色餐厅 |
5.4 天目山森林疗养菜单设计 |
5.4.1 芳香疗法类 |
5.4.2 作业疗法类 |
5.4.3 运动疗法类 |
5.4.4 气候疗法类 |
5.4.5 食物疗法类 |
5.4.6 心理疏导类 |
5.5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配套设施设计 |
5.5.1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吃住设施设计 |
5.5.2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医疗检测设施设计 |
5.5.3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休憩设施设计 |
5.5.4 天目山森林疗养基地解说及标识设施设计 |
6 森林疗养发展策略 |
6.1 提高森林疗养的社会认知度 |
6.2 加强政府在森林疗养中的作用 |
6.2.1 出台鼓励森林疗养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 |
6.2.2 推进森林疗养的科学研究与标准制定 |
6.2.3 成立专门的森林疗养协会 |
6.3 培育森林疗养相关产业 |
6.4 多部门跨行业协同创新 |
6.4.1 与医疗机构合作 |
6.4.2 与企业合作 |
6.4.3 与心理咨询机构融合发展 |
6.4.4 与养老、教育和体育等领域联动 |
6.5 构建森林疗养人才培养机制 |
6.5.1 出台森林疗养服务质量标准 |
6.5.2 森林疗养师的培训和认证 |
6.5.3 森林疗养人才的培养路径 |
6.6 利用中国森林文化、养生文化,打造中国特色的森林疗养基地 |
6.7 加大森林疗养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
6.8 开发特色森林疗养课程体系 |
7 结语 |
7.1 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不同产地花椒幼苗生长节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花椒的研究现状 |
1.1.1 花椒概述 |
1.1.2 花椒的栽培和应用历史 |
1.1.3 花椒作用及现代开发应用 |
1.1.4 花椒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 植物的生长节律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的生长节律研究概况 |
1.2.2 植物的生长节律的拟合方法 |
1.3 存在的问题以及论文设计思路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论文设计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产地花椒幼苗生长节律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材料来源 |
2.2.3 育苗基质来源 |
2.2.4 试验方法 |
2.2.5 数据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生长模型的建立与拟合 |
2.3.2 不同产地花椒幼苗各生长阶段的特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结论与建议 |
3.1 讨论与结论 |
3.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
1.3.2 生境廊道设计 |
1.3.3 小结 |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4.3 小结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
2.1 引言 |
2.2 原则 |
2.2.1 区划原则 |
2.2.2 命名原则 |
2.3 区划依据 |
2.3.1 地貌区划依据 |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
2.4 区划方法 |
2.4.1 地貌区划 |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
2.5 地貌区划系统 |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
2.7.1 东北温带区域 |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
2.8 结论与讨论 |
2.8.1 地貌区划 |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结果 |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结论 |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
4.5 结论与讨论 |
4.5.1 结论 |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结论 |
5.4.2 讨论 |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
6.1 引言 |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
6.3 案例研究 |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
6.4 结论与讨论 |
6.4.1 结论 |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
7.1 引言 |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1 数据来源 |
7.2.2 数据处理 |
7.2.3 优化布局原则 |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
7.4.1 东北温带区域 |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
7.4.8 总体布局 |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
7.6 结论与讨论 |
7.6.1 结论 |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
(10)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概述 |
1.2.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的提出 |
1.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 |
1.3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概述 |
1.3.1 有关森林经营理论的研究 |
1.3.2 森林管理理念的演进 |
1.4 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森林生态学理论 |
2.1.1 森林生态学 |
2.1.2 森林生态系统 |
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2.2.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 |
2.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特征 |
2.2.3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任务和途径 |
2.3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
2.3.1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理论 |
2.3.2 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理论 |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4.1 系统动力学的定义 |
2.4.2 有关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
2.4.3 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
2.4.4 系统动力学研究问题的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的界定 |
3.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界定 |
3.1.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
3.1.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
3.1.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特点 |
3.2 评估指标体系 |
3.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
3.4 与以往研究的区别 |
3.4.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界定 |
3.4.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吉林森工集团基本概况 |
4.1 自然概况 |
4.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
4.1.2 气候特征 |
4.1.3 水文与水资源 |
4.1.4 土壤 |
4.1.5 土地面积与组织结构 |
4.2 社会经济概况 |
4.2.1 社会概况 |
4.2.2 经济概况 |
4.3 森林资源现状 |
4.3.1 森林资源特点 |
4.3.2 森林资源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5 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 |
5.1 资料来源与评估依据 |
5.1.1 资料来源 |
5.1.2 评估依据 |
5.2 实物量评价 |
5.2.1 涵养水源服务 |
5.2.2 保育土壤服务 |
5.2.3 净化大气环境服务 |
5.2.4 农田/草场防护服务 |
5.2.5 生物多样性维护服务 |
5.2.6 固碳释氧服务 |
5.3 价值量评价 |
5.3.1 涵养水源服务 |
5.3.2 保育土壤服务 |
5.3.3 净化大气环境服务 |
5.3.4 农田/草场防护服务 |
5.3.5 生物多样性维护服务 |
5.3.6 固碳释氧服务 |
5.3.7 结果分析 |
5.4 对比分析研究 |
5.4.1 各项服务价值对比分析 |
5.4.2 各项服务单位面积价值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价 |
6.1 评价方法与步骤 |
6.1.1 因子分析法 |
6.1.2 因子分析法的步骤 |
6.2 基于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价 |
6.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调整 |
6.3 本章小结 |
7 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仿真预测研究 |
7.1 系统仿真的引入 |
7.1.1 系统仿真的意义 |
7.1.2 系统仿真的指标体系 |
7.1.3 系统仿真模型的选用 |
7.2 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
7.2.1 仿真模型主体方程 |
7.2.2 仿真模型构建流程图 |
7.2.3 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
7.2.4 仿真模型预测方案 |
7.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实物量和价值量预测分析 |
7.3.1 方案一 |
7.3.2 方案二 |
7.3.3 方案三 |
7.4 不同方案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仿真预测分析 |
7.4.1 实物量仿真预测分析 |
7.4.2 价值量仿真预测分析 |
7.5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仿真预测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河北林业科技》2001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典型乔木树种生长模型研建及资源变化分析[D]. 郭佳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2]无患子树体高光效构型与源库营养的调控研究[D]. 高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3]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D]. 蒋九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D]. 闫蓬勃.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生态导向下的丹凤县竹林关城镇空间布局研究[D]. 汪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康熙朝避暑山庄景点研究[D]. 毛祎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森林疗养基地规划的理论与实证探索[D]. 高焕沙.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5)
- [8]不同产地花椒幼苗生长节律的研究[D]. 欧万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9]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10]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预测研究[D]. 石小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标签: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论文; 森林城市论文; 生态工程论文; 无患子论文; 乔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