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周淑红[1](2017)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文中提出小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序列的起点,承载着打基础的重要作用,这个基础不仅是知识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人格发展的基础,小学教育有责任给学生发展施以明亮的底色。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小学数学,其任务也不仅仅局限于传授数学的基础知识,小学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人,发展人的思维、培养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没有任何一门学科能像数学一样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方面发挥如此强大的作用,而面对刚刚步入数学大门,思维尚处于懵懂状态的小学生,如何教会他们数学地思考,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必然有着区别于其他学段学生培养方式的独特方法。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曾经一度出现了过分强调热闹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本真的现象,这引起了数学教育者的重视和轰轰烈烈的讨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起到风向标的作用,让一线教师看到了数学本质的回归。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发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报告推出后,有关各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讨论方兴未艾。在实际教学中,把握怎样的尺度才能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实现了数学启迪思维、提升素养培养人的作用?这是本研究的重点。为此,将本研究问题确定为基于探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建构模型的基础之上的有效培养策略的寻求,故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深入小学追踪课堂教学、开展调查研究,采用田野研究法开展实践研究。本研究结论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应顺应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重在教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出了小学数学“有趣有思考”的教学主张,倡导自然教育。具体如下:本研究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提出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对数学思考、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素养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明确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第二章:文献综述。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数学思考、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素养的研究成果,对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的文献不足现状做简要原因分析。文献综述梳理了既有研究成果,明确了本研究的方向。第三章:理论基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首先建立在生理学理论上,脑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学生思维培养可行的物质基础;心理学研究指出612岁期间(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发展处于重要转折阶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本研究的重要心理学支撑理论;教育学理论认为对于小学生思维与核心素养培养应顺其自然,西方自苏格拉底起的自然教育理论对本研究有很大启发;由于数学教育的特殊性,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数学”教育理论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有具体指导价值。第四章:素养建构。在第三章理论研究基础之上探讨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模型的内涵,并构建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从生成到表征的完整模型。第五章:存在问题。为清晰把握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在大量听课基础上,结合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指出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第六章:教学策略。这是本文的主要内容。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在核心素养建构理论基础上,从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独立思考、全面思维、活动体验、感悟思想、应用强化、整体教学不同角度提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提出了顺其自然的“三不原则”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阅读——教提问——教探究——教表达——教总结”的“RQSES”五步训练法,倡导“有趣有思考”的数学教学。最后是本研究结论与反思。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建构理论再次回顾整理,反思“有趣有思考”的小学数学在教学实施时应思考的问题,并对后续研究做展望。
焦鑫[2](2019)在《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以大庆市H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数学学科作为“主科”,在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从小学数学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的学生并没有掌握学习的有效方法,也并不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几乎不会“举一反三”。这类问题十分的普遍,其实这类问题的存在多数情况下都和小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关,因为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其思维能力必然较弱。为了有效的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教学成效不高、学生思维受限等现实问题,就需要对现今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进行重新的审视,对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进行调整,通过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以思维的发展为基础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及学习效率的提升,这其实也是落实新课改要求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次研究,选择“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作为研究的主题,对这一主题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基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利用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与发展作为途径,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优化的角度,为小学数学的学科教学提供一些参考,特别是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方面的有效教学模式。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部分主要涵盖了问题提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现状及成果等情况进行说明和解读,通过这样的阐释为实际调研和制定策略提供一些经验、目标依据;同时,绪论中还包括了研究的理论基础、概念界定,主要是对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概念进行分析,在明确了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为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实践提供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理论方面的支撑;第二部分为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主要是基于以大庆市H小学五年级的实际调查为基础,针对各项因素进行实际的调研,选取大庆市H小学实际的数学教学情况为实例,从实际情况与实际问题出发,阐释问题,为问题解决策略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在这部分,具体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形式。第三部分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本部分是在前面现状调查、问题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实际上就是在前面的问题分析后,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展开探究。第四部分是策略指导下的优秀教学实践案例,研究中选择了小学数学中经典的《展开与折叠》实施案例展开了具体论证,基于作者个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及案例的分析,呈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同时初步的论证策略实施的成效。最后的一部分为总结与展望,是对全文相应的观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并找出本次研究中的不足、问题和未来的可提升之处及研究方向进行一定的阐述。
吴宁[3](2018)在《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H地区D乡小学1-3年级为例》文中提出创造性思维最早是有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1967年提出,并且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发散思维的观点。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关键就是要打破通常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受限于人的生理结构条件,尤其是年龄结构特点,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又处于最基础的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最好的培养阶段,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有效、最直接的培养“摇篮”。本文的核心就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对策。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正文,第三部分是结语。引言部分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首先强调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在结合当今时代发展大潮和我国从教育抓起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点要求,得出本研究课题。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总结了国内外对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研究方法,阐述了本文通过相关研究方法分析和总结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过程。第四部分是研究意义,从当前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强调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对创造性思维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总结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强调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价值意蕴。第二章,结合教学实践,以H地区D乡小学1-3年级为例采用问卷法、谈话法,通过数据图表分析总结H地区D乡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现状。第三章,基于以上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本身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原因,为下一步应对策略提供帮助。第四章,结合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提出用情境创设法、课堂活动法、想象法、变式法、质疑法、求异法、动手操作法和激励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的效果,最后在运用思维导图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语部分,从当今时代发展、我国学生创造性能力水平和部分地区教育现状三方面来总结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希望通过应对策略的总结和研究为提高我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帮助。
吴迪[4](2019)在《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文中研究指明阅读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一种有效方法,汲取有价值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往往取决于阅读能力的高低,新课标也强调语言教学中足够的语言输入量的重要性。因此,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小学生的英语知识有限,目前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仍是以老师讲解为主,一般来讲,小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较差,而小学生阅读兴趣、阅读策略、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尚未得到学校、老师和家长足够的重视,同时,相关小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和试点,也没有引起相关专家学者以及职能部门的足够重视。毋容置疑,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阅读能力对小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亟待提高。基于此,本研究拟从思维导图视角,探究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小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所谓自主阅读能力,是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阅读上的具体体现,自主阅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往往对阅读充满了兴趣,并且乐于去阅读,而且可以有效运用阅读策略,监控阅读行为,并进行评价,自主阅读能力强调了阅读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教师指导下的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形成自主阅读习惯,并在系统训练后,有效提高自主阅读能力,进而成为自主阅读者。思维导图于20世界60年代由托尼.巴赞提出,简单说来,指运用左脑的数字、逻辑、词语等功能,同步配以右脑的图像、色彩、空间意识、符号等功能,是一种将思维痕迹视觉化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比较强大的思维工具。随着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用,已得到众多学者以及各层次教师与学生的青睐。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可视化理论和图式理论为依据,探讨如何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旨在研究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并在小学英语阅读日常教学中进行有效运用,探索运用思维导图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阅读兴趣,并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策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自主阅读能力。本论文以青岛市某小学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教学案例法开展研究与探索。通过四年的学习,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在语言信息汲取方面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五年级学生作为本研究对象更有实践意义和操作可行性。本研究前期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五年级两个平行班90名学生就其英语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发放问卷90份,收回90份均为有效问卷,运用Excel对收集的数据分析发现,小学高级学生普遍缺乏阅读兴趣和阅读动机,缺乏一定的阅读策略,学生阅读困难,对待阅读任务的态度大多是为了完成作业或者来自考试压力进行的机械阅读。基于此,本研究将探索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活动:思维导图应用在阅读前通过词汇或者话题进行头脑风暴训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中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寻找关键词,理清文章结构等方法来培养良好的阅读策略,阅读后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出和语言巩固的支架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研究尝试通过实践教学案例来验证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高的有效性。研究结束后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问卷和访谈,通过分析与讨论,调查与访谈,本研究认为,思维导图作为辅助工具应用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小学生的英语自主阅读能力提升是有效的。本研究认为,从思维导图视角出发,进行小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专项研究对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质,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真诚希望本研究能为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尽绵薄之力。
方光惠[5](2019)在《基于反思能力培养的小学生数学错题订正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是2011版数学新课标强调的重点,而反思能力作为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义务教育各学段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数学题的错误解答是小学生学习过程时常发生的现象。用错题订正来培养小学生的反思能力,不仅能合理利用数学错题资源,而且是促进小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高效方法。论文首先对数学错题订正及反思能力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形成对课题的基本认识,同时也奠定了本文的写作基点。其次,通过对芜湖市三所小学学生的抽样调查、对教师进行访谈以及对学生课堂及课下的错题订正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小学生普遍存在数学错题利用率不高、反思意识弱等问题。最后,根据所存在的问题及笔者的教育实践经历,基于反思能力的培养,提出从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共同促进小学生错题订正策略。具言之,学生方面:通过错题订正前的求帮助、自主订正、写错题注释来完成自己能解决的错题,而且课堂中紧跟老师步伐、主动提出错题疑问、做好反思记录来完成易错题的订正。教师方面:通过批改作业时的激励性评语、错题补救拿满分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反思动机,通过鼓励学生间的合作来实现共同进步;通过课堂中的师生合作、变式训练、易错点总结来充分解答学生错题,实现对学生错题订正的引领与指导;通过对学生错题订正反思的定期检查和定期考核,锻炼学生反思毅力来加强学生错题反思能力的培养。家长方面:通过与教师的合作,以及鼓励孩子讲错题、每日一省的办法来实现对孩子反思能力的强化。小学生错题反思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家长辅助,只有三者有效合作,才能更好促进小学生反思能力的提高。
袁凤婷[6](2019)在《小学生推理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昆明市RC小学五年级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因此,在发展学生推理能力上,数学学科起到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持久的影响力,而且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小学数学开始就必须予以重视。这项研究通过设计适合五年级水平的数学推理能力测试题以及数学教师问卷,并辅以访谈法与课堂观察法等,主要研究:昆明市RC小学五年级学生推理水平现状和推理学习状况;RC小学数学教师对“推理”相关理论内涵的理解,以及对学生推理的教学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在教师方面,关于“推理”等内涵的理解与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的认识,还有待加强和深入,缺乏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意识,教学中未能系统全面地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在学生方面,RC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数学推理水平整体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有待进一步的提升;良好推理习惯未养成。这一研究在分析了以上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建议:第一,学校的重视与行动;第二,数学教师教学的优化;做到准确深入理解内涵,重视学生推理的培养;遵循学生发展特点,多方面完善培养方法;第三,学生自身端正数学学习态度、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第四,家长的教育观念与行为一致,与学校、教师保持密切联系。
车晓玲[7](2019)在《思维导图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部编版第一学段语文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学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学科乃至于整个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难点,识字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识字教学效果如何,这不仅会影响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目标的实现,而且还会对孩子们小学阶段数学、思想品德等相关学科的学习造成影响。与小学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不同,小学低年级学生尚未接受过系统地拼音、识字训练,再加上教材中的识字、写字教学又显得稍微零散而且不够系统,学生更多的只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认识、记忆字词,识字教学效果并不太理想。可以说,能否、如何提升小学识字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这就成为了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第一学段语文识字教学中,可以直观地向孩子们展示汉字的内在结构、特点,将原本抽象、繁琐的汉字直观化、形象化,既达到了全方位地解析小学生学习汉字的思维过程,又基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结构基础上对字、词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从而为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促进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脑科学理论、图式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作为理论指导,探讨、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文献综述法对本市10所小学思维导图在识字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揭示了思维导图在识字教学中应用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归因,并重点从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层面上提出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应用的具体对策,这对全面推进思维导图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提升小学识字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倩[8](2014)在《小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闵行区R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数学教育的本质是数学思维的培养,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语言可以促进思维、深化思维,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和合作的数学言语行为更加能够促进数学理解和数学学习,并且言语能力不是不学而成的,它是在教育教学的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童年期的言语发展状况对成人后的言语能力有重大的影响。并且,数学课堂也越来越重视让学生“说数学”、“表达数学”,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小学生的数学言语表达能力包含哪些内容呢?它的现状又是如何?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实践才能促进小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呢?这都是本论文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研究对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简要梳理,然后通过课堂教学观察、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课堂教学实例的分析等研究方式对上海市阂行区R小学学生的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小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主要表现特点和影响因素,并且对课堂教学实录进行分析,为教师实践提供策略。通过调研发现,小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现状表现有:(1)基础能力良好;(2)转化能力与综合能力不足;(3)表达实行能力年级分化;(4)对于数学言语表达的自知能力不足。本文在小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现状的基础上,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因素,并且对课堂教学实例进行分析研究,针对现状以及教师实践提出相应的培养建议:第一个方面,巩固数学言语表达基础能力,提升转化、综合能力;第二个方面,激发数学言语表达,提升数学言语表达自知力。
张文超[9](2017)在《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学语言是传递数学知识、表达数学思想方法、体现数学学科特性的专业语言。在全球化从一般领域到高科技领域变迁过程中,教育也从重视一般语言(英语)向重视学科语言转变。数学语言因其自身简洁、概括、准确等特点,在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等领域具有广泛地应用,逐渐成为学科语言的核心,数学语言能力也成为学生胜任未来挑战的一种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但相关研究多从数学教学视角,以经验的思辨探讨数学语言能力的内涵、结构与发展策略,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基于实证的实践探索。基于此,从语言学、心理学与数学教学多重视角出发,系统探讨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形成一种具有理论支撑和实践活力的教学模型,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同时,研究成果可以促进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思维与情感发展,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地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与可能。研究以发展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形成教学模型为目的,围绕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从发展什么、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以及发展的效果怎样四个问题展开,探讨教学模型的认知基础、实践基础、建构过程及实践效能。通过文献梳理、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经验总结和教学实验等方法,得到了如下结论。第一,数学语言及其能力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共性确立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目标,个性则为教师教学能动性地发挥提供了空间和可能。从共性而言,拓展了数学语言的意蕴。研究指出数学语言是传递数学知识、表达数学思想、体现数学学科特性的专业语言,具有三种表征形式: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与图像语言;四大特性:精确性、严谨性、抽象性与简洁性;三种实践样态:知识样态的数学学科语言、学习样态的数学教学语言与生活样态的数学化语言。同时,从语言生成与数学学习经验的双重角度,构建了数学语言能力结构:数学语言理解能力、数学语言转译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并结合小学数学特点对其具体化。从个性而言,指出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两个限度:年龄限度与教材限度。年龄限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龄限定小学生数学语言特性,小学生数学语言具有直观大于抽象、文字多于符号图像以及科学赖于非科学三大特性;二是年龄限定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短板,理解能力局限于“定势”、转译能力依赖于“模仿”、表达能力倾向于“自我”;三是年龄限定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速度,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速度应结合不同学段的认知规律。教材限度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材限定语言的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局限在四大范畴: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尽管部分学生数学语言在内容上会有所超越,但总体在教材规定范围内;二是教材限定语言能力的重点,计算重点在“算理”、图形重点在“公式形成过程”、统计重点在“读图能力”、综合实践重点在“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三是教材限定语言能力的发展形态,教材“螺旋上升”的编排设计形式限定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是一种“螺旋上升”态势。第二,语言特性体现语言能力。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体现在表达数学语言的特性即精确性、严谨性、抽象性和简洁性上。为探明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现状,依据数学语言的特性、结合实践经验,制定了课堂观察量表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进行问诊。通过对重庆、云南城乡6所小学三个学段32节课的课堂观察,精准把握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现实图景:数学语言能力总体偏低。找到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会说,知识理解欠精准;二是不能说,转译技能缺培育;三是不乐说,表达情感少关注。问题的本质在于教师教学上缺少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地关注。第三,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偏低的问题需反思发展的宏观路径。研究基于“发展”的内涵考究,认为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存在两种应然路径:体悟式内生倾向路径与训练式外促倾向路径。通过教师现实路径的问卷调查,发现现实中教师多采取体悟式内生倾向路径,存在认知与实践割裂、策略与路径匮乏、结果与目标背离等实然之困。通过小学生的思维与语言特性分析,数学与思维、语言的关联分析以及教师专业资质分析,发现训练式外促倾向路径存在对象可能、学科可能及主体可能,从而确立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路径需从体悟式内生倾向向训练式外促倾向转型。第四,针对发展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训练式外促倾向路径,需要从微观课堂层面进行落地实施即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型。研究基于模型建构方法地分析,提出归纳式模型建构的设想。通过对提升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教学实践进行归纳,发现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具体表现在数学“说”的能力上,对“说”的认识则经历了“说是一种思想”、“说是一种教师素养”、“说是一种教学策略”“说是一种教学评价”四个阶段。进一步归纳发现“说是一种思想”指向课堂教学理念,“说是一种教师素养”指向教学目标,“说是一种教学策略”指向教学设计过程、“说是一种教学评价”指向教学反馈,由此提炼出“三说”教学模型,并从教学模型的理论依据、功能目标、实施原则、操作程序、实现条件五个方面进行了解读。提出“三说”教学模型的方法论依据为系统论,心理学依据为社会文化理论中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教学论依据为学习金子塔理论;功能目标为发展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和情感丰富。实施原则强调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和一课一得;操作程序上注重课前“说点提炼”中的学生“默思训练”、课中“说理训练”中学生的“复述训练”“辨析训练”“概述训练”,课后“说题锻炼”中“讲述训练”;实现条件上注重习惯支撑、情意支撑与技能支撑。第五,“三说”教学模型能够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数学语言能力直接反映在数学语言表达质量上,间接体现在数学思维与数学表达情感上,三者互相印证才能显示模型的实际效能。通过单因素分层等组实验发现三条结论:一是“三说”教学模型能够提升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整体水平,对于学优生层次效果不显着,对于中等生层次效果比较显着,对于学困生层次效果非常显着;二是“三说”教学模型能够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整体水平,对于学优生和学困生层次效果不显着,对于中等生效果非常显着;三是“三说”教学模型能够整体上提升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情感,实验对学优生效果不显着,对中等生效果非常显着、对学困生效果比较显着。总之,本研究通过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型进行研究。从理论层面拓宽了数学语言及其能力的内涵、分析了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机理与路径;从实践层面探讨了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现状、问题、原因,构建了教学模型,并进行了教学实验。这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小学一线数学教师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模型,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和教师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鲍昌韵[10](2020)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问题与对策 ——以上饶市第十一小学高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也走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教育界也把目光转向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上。不过现在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依然不够理想,所以针对当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三点具体可行的对策:一是课外阅读书目的选择与推荐;二是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三是完善课外阅读的评价体系。本研究遵循调查现状、分析原因、找到依据、提出对策的研究思路对上饶市第十一小学五至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的情况展开调研,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课题的选题缘由、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研究的亮点和创新之处;界定了课外阅读的相关概念。第二部分是对上饶市第十一小学高段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问题研究。结合调查问卷和访谈,对研究样本展开调研,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寻求课外阅读指导的理论依据,主要从语文核心素养和统编教材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性进行界定,明确教师课外阅读指导的方向。第四部分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针对课外阅读指导存在的种种问题,从理论和实际出发,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第五部分是结语。本研究重视对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希望语文教师在实践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爱上阅读并学会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灵活运用各种课外阅读的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并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检测,完善课外阅读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浅谈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
(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目标驱动 |
(四)自己的研究兴趣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路径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小学数学教育 |
(二)数学思考 |
(三)数学思维 |
(四)数学思想方法 |
(五)数学素养与数学核心素养 |
(六)数学思考、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素养的关系 |
五、论文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数学思考的文献研究 |
(一)数学思考研究 |
(二)小学数学思考研究 |
二、关于数学思维的文献研究 |
(一)数学思维研究 |
(二)小学数学思维研究 |
三、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文献研究 |
(一)数学数学方法研究 |
(二)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研究 |
四、关于核心素养的文献研究 |
(一)核心素养内涵研究 |
(二)核心素养课程研究 |
(三)核心素养教学研究 |
(四)核心素养评价研究 |
五、关于数学素养的文献研究 |
(一)数学素养研究 |
(二)数学核心素养研究 |
六、小学数学教育研究文献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理学理论 |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儿童智力发展阶段心理学理论 |
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自然教育理论 |
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再创造”数学教育理论 |
五、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支撑框架 |
第四章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模型的理论建构 |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界定原则 |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性 |
(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定位 |
(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
(五)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表征 |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模型的建构 |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模型的建构原理 |
(二)建构模型 |
第五章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小学教师的数学专业知识薄弱 |
(一)在数学专业钻研上用力不足 |
(二)不了解数学知识体系的内在演绎 |
(三)对概念的数学本质认识肤浅 |
(四)数学习题设计出现知识性错误 |
(五)数学证明出现逻辑性错误 |
(六)缺少数学思想方法引领 |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 |
三、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欠缺 |
四、教学缺乏思维训练的系统化 |
五、数学活动的本质认识不清 |
第六章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教学策略 |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
(一)设计适合儿童学习数学的起点 |
(二)加强数学文化的感染力 |
(三)恰到好处地给予积极评价 |
(四)培养小学生的优秀学习习惯 |
二、提高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
(一)构造问题牵引的情境 |
(二)营造有利于思考的氛围 |
(三)顺其自然的“三不”原则 |
(四)关键时刻“示弱”的教学艺术 |
三、在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
(一)让数学活动有“数学味” |
(二)重视活动经验的积累 |
(三)用发现的眼光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
四、提高小学生全面思维能力的策略 |
(一)逐渐加强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
(二)格外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
五、在应用中强化数学素养的教学策略 |
(一)用数学的多方面联系丰富小学生的视野 |
(二)在应用中体验数学的成功 |
(三)组织多样化数学兴趣小组 |
六、课堂教学“RQSES”五步策略 |
(一)教学生阅读(Reading) |
(二)教学生提问(Question) |
(三)教学生探究(Study) |
(四)教学生表达(Expression) |
(五)教学生总结(Summary) |
七、塑造“有趣有思考”的整体教学 |
(一)全方位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
(二)“有趣有思考”的整体教学实施 |
研究结论与反思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反思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调研学生问卷 |
附录2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3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调研教师问卷 |
附录4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
致谢 |
(2)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以大庆市H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思维 |
(二)数学思维与数学思维能力 |
四、主要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元认知与认知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四)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
第二章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
一、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现状——以大庆市H小学为例 |
(一)研究对象 |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三)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
二、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知识基础及学习能力偏弱 |
(二)教师对思维能力培养不够重视 |
(三)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创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
(四)课外时间缺乏思维发展的锻炼与培养 |
第三章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
一、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尝试大胆的猜测 |
二、以兴趣为指引开展实践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
三、鼓励学生探究求异,创新数学思维 |
四、重视学生课外学习时间的思维发展与锻炼 |
第四章 策略指导下的优秀教学实践案例 |
一、教学内容分析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
(一)教学的重点 |
(二)教学的难点 |
四、教法与学法 |
五、教学准备 |
六、教学过程 |
(一)知识链接,引入新课 |
(二)操作活动,探究问题 |
(三)思维驱动,探索总结 |
(四)畅谈收获,思维提升 |
七、优秀教学案例的策略分析与思考 |
(一)知识链接,设疑问答环节做到了发掘学生主动思考和想象 |
(二)大量的训练与操作,强化型的训练与发展思维能力 |
(三)开放性的教学实践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思维能力 |
(四)课外学习机会的充分引导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3)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H地区D乡小学1-3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综述 |
1.对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发展状况的研究 |
2.对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目的的研究 |
3.对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的研究 |
(三) 研究方法 |
1.观察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四) 研究意义 |
一、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理论解读 |
(一) 创造性思维的概念界定 |
(二)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理论基础 |
1.脑科学基础 |
2.心理学基础 |
3.教育学基础 |
4.哲学基础 |
(三) 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价值意蕴 |
1.小学数学课堂可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奠定知识基础 |
2.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联想条件 |
3.小学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可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开一扇“窗” |
二、H地区D乡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现状 |
(一) H地区D乡小学概况 |
(二) H地区D乡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现状 |
1.教学模式机械僵化 |
2.教学观念停滞不前 |
3.创新教育停留在表面 |
(三) 对H地区D乡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调查后的总结分析 |
1.教师和家长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内涵认识不清晰,重视不够 |
2.教师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缺少经验、教学实践能力不足 |
三、小学数学课堂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 社会因素 |
1.社会氛围 |
2.社会重视程度 |
3.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
(二) 家庭因素 |
(三) 学校因素 |
1.校园环境 |
2.学校的重视程度 |
3.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方法 |
4.学校的管理制度 |
(四) 学生自身因素 |
1.学习动机 |
2.学习方法 |
3.学生的年龄结构和智力水平 |
四、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策略分析 |
(一) 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综合考虑小学生思维特点 |
1.直观性 |
2.发散性 |
3.过渡性 |
4.好奇性 |
(二) 改善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
1.运用情境创设法 |
2.运用课堂活动法 |
3.运用质疑法 |
4.运用想象法 |
5.运用求异法 |
6.运用激励法 |
7.运用动手操作法 |
8.运用变式法 |
(三) 数学课堂上利用思维导图有针对性的训练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
1.联想思维 |
2.发散思维 |
3.辐合思维 |
4.求异思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小学生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调查问卷 |
附录2:调查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情况的访谈提纲 |
(4)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研究背景 |
0.1.1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
0.1.2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
0.2 小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研究的重要性 |
0.3 研究目的 |
0.4 论文的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思维导图 |
1.1.1 思维导图的定义 |
1.1.2 思维导图的国外研究综述 |
1.1.3 思维导图的国内研究综述 |
1.2 自主阅读 |
1.2.1 自主阅读概念界定 |
1.2.2 自主阅读的主要特征 |
1.2.3 自主阅读的国内外研究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1 核心概念 |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语言教学 |
2.2 知识可视化理论 |
2.2.1 知识可视化概念 |
2.2.2 知识可视化与语言教学 |
2.3 图式理论 |
2.3.1 图式的概念 |
2.3.2 图式的类型 |
2.3.3 图式激活与语言教学 |
2.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4.1 核心概念 |
2.4.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语言教学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教学案例法 |
3.4 研究过程 |
3.4.1 研究准备阶段 |
3.4.2 研究实施阶段 |
3.4.3 研究总结阶段 |
3.5 教学案例展示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4.1 调查问卷分析与讨论 |
4.1.1 前期调查结果 |
4.1.2 后期调查结果 |
4.2 教学案例分析与讨论 |
4.2.1 运用思维导图,激发英语阅读兴趣 |
4.2.2 运用思维导图,培养自主阅读策略 |
4.2.3 运用思维导图,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
4.3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发现与启示 |
5.1 研究发现 |
5.1.1 思维导图的应用激发了阅读兴趣 |
5.1.2.思维导图的应用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 |
5.1.3.思维导图的应用提高了自主阅读能力 |
5.2 研究启示 |
5.2.1 科学运用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教学 |
5.2.2 灵活运用思维导图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
5.2.3 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
5.3 研究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实验前小学生英语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实验后小学生英语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5)基于反思能力培养的小学生数学错题订正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一)数学错题订正的研究现状 |
(二)反思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 |
(三)总结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错题订正 |
(二)反思能力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观察法 |
第二章 基于反思能力培养的小学生数学错题订正理论研究 |
一、小学生数学错题订正的心理学基础 |
(一)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 |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三)建构主义的发展理论 |
二、反思能力培养在小学生数学错题订正中的重要意义 |
(一)突破学生错题订正低效的障碍 |
(二)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 |
(三)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的要求 |
(四)小学生后续学习的需要 |
第三章 小学生数学错题订正中反思性活动的调查研究 |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二、调查设计 |
(一)问卷研究设计 |
(二)访谈研究设计 |
(三)观察研究设计 |
三、调查实施 |
(一)学生问卷 |
(二)教师访谈 |
(三)教育观察 |
四、小学生错题订正中反思性活动的调查分析 |
(一)学生错题订正中反思性活动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影响学生错题订正中反思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 |
第四章 以反思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小学生数学错题订正策略运用 |
一、小学生数学错题订正的自主策略 |
(一)课前的错题订正策略 |
(二)课上的错题订正策略 |
(三)课后的错题订正策略 |
二、小学生数学错题订正的教师指导策略 |
(一)作业批改时错题订正指导策略 |
(二)课堂教学中的错题订正指导策略 |
(三)课后的错题订正指导策略 |
三、小学生数学错题订正的家长辅助策略 |
(一)家师协作统一的策略 |
(二)强化孩子反思习惯养成的策略 |
总结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局限性 |
三、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6)小学生推理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昆明市RC小学五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数学对培养推理能力的重要性 |
1.1.2 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3 推理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成分之一 |
1.1.4 数学教学的现实依据 |
1.1.5 相关研究的失衡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3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1 研究的计划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的来源 |
2.2 文献综述 |
2.2.1 推理的基本形式与分类 |
2.2.2 我国数学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推理”的历史演变 |
2.2.3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推理” |
2.2.4 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 |
2.2.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文献评述 |
2.4 小结 |
第3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3.2 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 |
3.3 波利亚数学教育理论 |
3.4 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的方法 |
4.2.1 文献法 |
4.2.2 测试法 |
4.2.3 痕迹分析法 |
4.2.4 问卷法 |
4.2.5 访谈法 |
4.2.6 观察法 |
4.2.7 案例分析法 |
4.3 研究工具说明 |
4.3.1 学生水平测试卷 |
4.3.2 教师调查问卷 |
4.3.3 教师访谈提纲 |
4.3.4 课堂观察表 |
4.3.5 教学案例选取 |
4.4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5 数据编码与分析 |
4.6 研究的伦理 |
4.7 小结 |
第5章 调查研究 |
5.1 关于学生推理现状的分析 |
5.1.1 对学生推理水平测试的调查分析 |
5.1.2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 |
5.1.3 对课堂观察中学生“学”的调查分析 |
5.2 关于教师推理教学现状的分析 |
5.2.1 对教师问卷的调查分析 |
5.2.2 对教师访谈的调查分析 |
5.2.3 对课堂观察中教师“教”的调查分析 |
5.3 对调查结论的分析 |
5.3.1 学生推理水平和学习情况的结论分析 |
5.3.2 教师问卷与教师访谈的结论分析 |
5.3.3 师生课堂观察的结论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讨论 |
6.1 教学案例分析 |
6.1.1 RC小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
6.1.2 名师课堂教学片断分析 |
6.1.3 典型例题讨论分析 |
6.2 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策略探究 |
6.2.1 学校的重视与行动 |
6.2.2 数学教师教学的优化 |
6.2.3 学生正确学习习惯的养成 |
6.2.4 家长观念行为的一致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7.3 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小学五年级数学测试卷 |
附录B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C 小学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D 课堂观察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思维导图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部编版第一学段语文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调查问卷法 |
二、文献查阅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法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五节 本文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一、本文创新点 |
二、论文基本框架结构 |
第一章 思维导图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思维导图的概念 |
第二节 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
一、脑科学理论 |
二、图式理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三节 思维导图的绘制 |
第四节 思维导图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与价值 |
一、应用的可行性 |
二、应用的价值 |
第五节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的主要目标及基本原则 |
一、主要目标 |
二、基本原则 |
第二章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问卷设计 |
二、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三、调查实施 |
第二节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调查结果 |
一、思维导图适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内容方面的调查 |
二、教师与学生对思维导图认知情况调查 |
三、教师与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熟练程度调查 |
四、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的功能开发及迁移情况调查 |
五、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效果调查 |
六、影响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的因素调查 |
第三节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案例分析 |
一、案例介绍 |
二、应用流程与实验过程 |
三、效果评价 |
第三章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及建议 |
第一节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的基本思路 |
一、课前预习 |
二、教中运用 |
三、总结评价 |
第二节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策略 |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字形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字音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字义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
第三节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案例 |
一、思维导图应用于识记型识字教学 |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归类型识字教学 |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识字复习课教学 |
第四节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应用的具体建议 |
一、教师方面 |
二、学生方面 |
三、学校方面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小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闵行区R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缘起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节 小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概述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 言语产生与发展理论 |
二、 言语行为理论 |
三、 小学生思维与言语发展理论 |
四、 P.Leibeck 关于数学教学的 ELPS 理论 |
第二章 小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小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 课程观察设计与实施 |
二、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三、 访谈调查设计与实施 |
第二节 小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现状调查结果概述 |
一、 课堂观察结果 |
二、 问卷调查结果 |
三、 教师访谈结果 |
第三章 小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小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表现特点 |
一、 小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良好基础 |
二、 小学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不足之处 |
第二节 小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影响因素 |
一、 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 |
二、 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小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课堂实例选取与分析 |
第一节 课堂实例的选取 |
第二节 课堂实例的分析 |
一、 二年级第二学期《三角形与四边形》课堂实例分析 |
二、 三年级第二学期《条形统计图(二)》课堂实例分析 |
三、 五年级第二学期《列方程解决问题(三)》课堂实例分析 |
第五章 提升小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实施建议 |
第一节 巩固数学言语表达基础能力,提升转化、综合能力 |
一、 加深数学语言学习,掌握数学思维表达形式 |
二、 提问艺术指明思维方向,引导数学言语表达 |
三、 教师科学引导,帮助数学言语表达能力转化 |
第二节 激发数学言语表达,提升数学言语表达自知力 |
一、 通过对比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
二、 教师评价具体化,明确示范内容 |
三、 加强元认知训练,提升数学言语表达自知力 |
四、 挖掘、利用性格特质,激发数学言语表达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数学语言能力发展:全球化视野下教育的适应与超越 |
(二)数学语言能力培养:深化课改背景下数学教育的发力与着力 |
(三)数学语言能力教学:有效语境下数学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
(四)数学语言能力研究:兴趣取向下个人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数学语言 |
(二)数学语言能力 |
(三)数学语言能力发展 |
(四)教学模型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的总体启示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意义 |
(六)研究思路 |
(七)研究方法 |
(八)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本体认知 |
一、数学语言的概念深析 |
(一)数学语言的表征形式 |
(二)数学语言的特性 |
(三)数学语言的实践样态 |
二、数学语言能力的要素重构 |
(一)数学语言与数学语言能力关系剖析 |
(二)数学语言能力构成依据 |
(三)数学语言能力要素解析 |
三、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限度反思 |
(一)年龄限度 |
(二)教材限度 |
第二章 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现状探析 |
一、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现状考察 |
(一)观察目的 |
(二)观察方法 |
(三)观察工具 |
(四)观察实施 |
(五)观察结果 |
二、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一)不会说:知识理解欠精准 |
(二)不能说:转译技能缺培育 |
(三)不乐说:表达情感少关注 |
第三章 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路径转型 |
一、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应然之路 |
(一)内生路径 |
(二)外促路径 |
(三)对发展路径的认识 |
二、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实然之困 |
(一)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路径考察 |
(二)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路径之困 |
三、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转型之径 |
(一)小学生思维、语言的特殊性为训练提供了对象可能 |
(二)数学与思维、语言的关联性为训练提供了学科可能 |
(三)教师资质的专业性为训练提供了主体可能 |
第四章 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型构建 |
一、教学模型构建的路径 |
(一)教学模型构建的两种路径 |
(二)本研究的建模路径 |
二、教学模型的探索历程 |
(一)第一阶段(2010-2011):“说”是一种教学思想 |
(二)第二阶段(2011-2012):“说”是一种教师素养 |
(三)第三阶段(2012-2013):“说”是一种教学策略 |
(四)第四阶段(2013-2014):“说”是一种教学评价 |
三、教学模型的提炼 |
(一)教学模型的经验提炼 |
(二)教学模型的学理论证 |
第五章 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型解读 |
一、理论依据 |
(一)系统论 |
(二)社会文化理论 |
(三)学习金字塔理论 |
二、功能目标 |
(一)小学生是爱“说”的——基于人本能的考察 |
(二)数学知识、思想方法与学习体验是可以“说”的——基于知识的分类辨析 |
(三)“说”可以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思维发展和成功的体验——基于科学的证据 |
三、实施原则 |
(一)学生参与原则 |
(二)师生互动原则 |
(三)一课一得原则 |
四、操作程序 |
(一)课前的“说点凝炼” |
(二)课中的“说理训练” |
(三)课后的“说题锻炼” |
五、实施条件 |
(一)行为支撑:话语习惯的培养 |
(二)情意支撑:话语环境的塑造 |
(三)技能支撑:话语模式的构建 |
第六章 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实验验证 |
一、实验目的 |
二、被试选取 |
三、实验方法 |
(一)实验模式 |
(二)测评方法 |
四、口试测试题编制 |
五、实验实施 |
(一)前测 |
(二)实施 |
(三)后测 |
六、实验结果 |
(一)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比较 |
(二)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比较 |
(三)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情感比较 |
七、讨论 |
(一)“三说”教学模型实施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 |
(二)“三说”教学模型实施对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影响 |
(三)“三说”教学模型实施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情感的影响 |
八、结论 |
结语 |
一、研究成果 |
二、研究不足 |
三、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 2: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路径调查问卷 |
附录 3:《相交与垂直》设计 1 |
附录 4:《相交与垂直》设计 2 |
附录 5:家长对于“说作为一种评价方式”作业实践的认识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10)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问题与对策 ——以上饶市第十一小学高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核心概念 |
一、文献综述 |
二、核心概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亮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亮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上饶市第十一小学高段课外阅读指导的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上饶市第十一小学高段课外阅读指导的现状调查 |
一、确立调查对象 |
二、设计调查工具 |
三、基本调查情况 |
第二节 上饶市第十一小学高段课外阅读指导的问题描述 |
一、小学高段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动机 |
二、小学高段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与内容 |
三、小学高段学生课外阅读方式与习惯 |
四、老师和家长对小学高段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
五、小学高段学生课外阅读反馈 |
第三节 上饶市第十一小学高段课外阅读指导的原因分析 |
一、小学生存在的局限 |
二、教师课外阅读指导的困境 |
三、家庭原因 |
四、其他外部原因 |
第二章 有效指导小学高段课外阅读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语文核心素养与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
一、核心素养指向下的课外阅读指导的定位 |
二、核心素养对课外阅读指导有效性的要求 |
第二节 统编版语文教材与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
一、统编教材中对课外阅读指导的定位 |
二、统编教材编写理念对课外阅读指导有效性的要求 |
第三章 上饶市第十一小学高段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
第一节 书目推荐与选择的策略 |
一、策略一:依据理念推荐书目 |
二、策略二:教会学生选择方法 |
三、策略三:课内外阅读联动激趣 |
第二节 阅读方法指导的策略 |
一、策略一:改进课内阅读教学 |
二、策略二:加强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 |
第三节 评价检测的策略 |
一、策略一:及时跟踪课外阅读指导效果 |
二、策略二:优化课外阅读的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上饶市第十一小学五至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的问卷 |
附录二 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 周淑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2]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以大庆市H小学为例[D]. 焦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3)
- [3]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以H地区D乡小学1-3年级为例[D]. 吴宁.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4]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D]. 吴迪.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基于反思能力培养的小学生数学错题订正策略研究[D]. 方光惠.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6]小学生推理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昆明市RC小学五年级为例[D]. 袁凤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思维导图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部编版第一学段语文教材为例[D]. 车晓玲.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小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闵行区R小学为例[D]. 张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
- [9]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型研究[D]. 张文超. 西南大学, 2017(11)
- [10]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问题与对策 ——以上饶市第十一小学高段为例[D]. 鲍昌韵.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