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春焕发的老园丁(论文文献综述)
苏永延[1](2005)在《复旦大学文学史传统研究》文中指出文学史是学术史的一种。近年来的文学史研究热潮,是学术界对近百年来学术研究的理性反思,以进一步指导今后的文学史研究路向。本文就是以复旦文学史为研究切入点,力图为文学史学的理论建设作一点应有的贡献。 本文所论述的是复旦大学教师所着的文学史。近百年来,复旦大学文学史名家辈出,他们的着作在全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复旦的文学史写作是与中国的文学史写作发展历程紧密相连的。早期的复旦文学史写作,带着新、旧文学史观混杂的痕迹,如顾实、刘大白、张世禄等的着作就是如此,这种新旧思想交汇的文学史着作,或体现在文学史观上,或体现在语言上。二十年代中期以后,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文学史家,如赵景深、陈子展、卢冀野、吴文祺、刘大杰等,在接受了西方的文艺思想后,以进化史观或初步的唯物史观思想指导文学史写作,为构建具有现代意义形态的文学史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探索,尤以刘大杰的文学史为杰出代表,它是文学史写作的一座高峰。解放后,社会制度的变更,人们生活发生了急遽的变化,欲迅速改变现状的急功近利的左倾思想弥漫一时,复旦诞生了以意识形态思想为指导的文学史,这是特定时代、特定思潮指导下的一种特殊写作。80年代以来,复旦的文学史家们发扬稳重扎实而又锐意创新的文学史写作传统,清除了庸俗文学社会学的观念,以辩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重新审视文学史,奉献出一批具有创造性意义的文学史着作。 文学史写作的首要问题是确立文学史观。文学史观是一部文学史着作的核心和灵魂。在文学史观方面,要处理好历史性与主体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把尊重历史的客观性和发挥撰史者的主观能动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本文不仅考察文学史写作及文学史的基本理论问题,还进一步考察文学史观的中外文化渊源,在传统与外来文化的格局中把握文学史理论的演变历程,这样更有利于把握文学史观的流变历程,具有宏观的理论自觉意识。
陈青生[2](1995)在《沦陷时期上海的话剧创作》文中认为今年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抗战时期,上海先是成为孤岛,后又完全沦陷。这一时期上海的戏剧运动还是比较活跃的,然而对它的研究却很不够。陈青生同志的《沦陷时期上海的话剧创作》填补了这一空白,现予发表,也是对抗战胜利50周年的一个纪念。
哈力克·沙克[3](1981)在《试论维吾尔民间故事和寓言中的哲学思想》文中指出 维吾尔族是中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灿烂的古代文化和丰富的文学遗产。维吾尔民间故事和寓言就是其中的珍品之一。维吾尔民间故事和寓言,是以比喻故事说明某种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以此喻彼,以浅喻深,以近喻远,以小喻大,以古喻今,寓深刻复杂的道理于浅显简单的故事之中。通过恰当的比喻,奏出弦外之音。思想深邃,哲理性强,生活气息浓厚,简明生动,清新泼辣,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
陈莉[4](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周光怡,刘国政,玛格丽特·尤瑟娜尔[5](1983)在《致命的一击》文中研究表明 序言《致命的一击》这部篇幅不长的小说,写的是一九一四年大战和俄国革命期间的事情。1938年写于索朗特,发表于二次大战前三个月,即1939年,也就是说距小说中的事件有二十年之久。小说主题与现实的情况既很远又很近,说它很远是因为许多内战的情节已事隔二十年之久,说它很近是因为小说所描述的惶恐不安的心情我们眼下也有,甚至有
杨林国[6](2006)在《追寻教师美德 ——基于斯霞教师美德的研究》文中指出斯霞(1910—2004),17岁从教,85岁退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68年,是我国基础教育界享有广泛赞誉的着名教育家。有人誉之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有人誉之为“教育界的梅兰芳”。她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与孩子们在一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做一辈子小学教师”的诺言。 教师必须是具有爱的精神、爱的品格的人,爱别人是教师的极其重要的修养之一。在教师爱当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现代学校教育出于效率主义的考虑,过于重视学校中的角色际关系,而将人际关系放逐到教师个体的私人领域,其所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教育中缺乏了那种人对人之间的关怀和爱。现代教育还试图以教师道德规范为实际展开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伦理上的“立法”。规范对于现代学校来说是必需的,但规范只能保障最基本的秩序,却无法保障教师个人德性的卓越。多视角叙事(学生、同事和子女)揭示了斯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爱精神。斯霞的爱表现为斯霞的尊重、平等、宽容和关怀。斯霞的教师爱具有本体性特征,在她身上,爱就是爱,爱是一种自足的存在,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斯霞的爱是给予性的爱,她所追求的是教育的内在利益,对教育内在利益的寻求既是一种给予,也是一种回报。斯霞的爱是坚定性的爱,不论是在人生中最困顿、最窘迫的时期,还是在人生中最激越、最辉煌的时期,她从来没有改变自己的爱。这种爱在她的子女、学生身上得到了延续和光大。 教师公正就是教师在按照公正原则评价和处理教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实践中所形成的稳定品质。斯霞日常教育实践中的公正有两个基本层面:人际关系层面和利益关系层面。就人际关系层面来说,斯霞不仅能够公正地处理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从不以“真理的拥有者”自居,也不以“道德的代言人”自命,始终保持着谦虚和谨慎的态度,与学生一道面对着“未知的世界”。斯霞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不仅强调基本性公正,同时还非常重视补偿性公正,“向后进生身上‘浇灌’爱水”。就利益关系来说,斯霞毕生所追求的正是教育的内在利益而不是外在利益。斯霞获得了很多荣誉,但这些荣誉在斯霞那里并不简单就是一种外在利益,而是一种与内在利益相配的外在利益,从本质上说,仍旧是一种内在利益。 斯霞是幸福的。在对幸福的理解上存在着三个基本的派别:主观主义幸福论、客观主义幸福论和折衷主义幸福论。依照本文分析与论证,对斯霞教师幸福的理解必须建基于客观主义幸福论,即幸福必须是行动的,幸福必须是合乎德性的。斯霞一生的努力就是在实现“一辈子做小学老师”的人生理想,并且以优越的德性和卓越的能力,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理想。基于对斯霞教育实践活动的考察,斯霞实现自己人生理想与抱负的过程是合于德性的。斯霞的教师幸福是自足的,同时也是给予性的和创造性的。一个人有好的外部条件(如财富等)而慷慨地给予是一种德性,一个人即使没有好的条件,但积极创造好的条件而慷慨地给予,这更反映了一种德性境界。斯霞正是拥有这样境界的人。正是在给予和创造中,斯霞实现了自己的创造人生、德性人生、幸福人生,因为对于追求教育实践内在利益的人而言,没有什么比实践活动的内在利益更
王新义[7](2006)在《老园丁焕发青春——记河南省报刊审读员慎廷凯》文中研究表明
梁伟峰[8](2014)在《杨逵的青年文化心理及其小说中的自我描写》文中提出杨逵在奋斗历程中始终葆有一种表现和认同青年文化基本特征的文化心理,并通过其笔下的自我描写表现出来。在小说中当涉及到描绘叙述者或"自我"的形象时,杨逵常常离开生活中真实的自己,而有意塑造身体健康强壮、心理奋进乐观的指向"青年"的形象,这跟他大量进行叙述者之外人物形象的疾病描写甚至渲染疾病严重程度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杨逵展现出一种年轻的文化形态,其青年文化心理在一般性内涵外还具有一种坚忍的特性,从而更富有"行动主义"的实践性意义。
王祖秋[9](2001)在《身心健康 安度晚年》文中研究说明 21世纪将是一个高科技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智战取胜”的信息时代。我国是世界老年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至今上60岁的老年人已达1.26亿,占总人口10%,表明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而且老年人口每年仍在以3%的速度增长,这是世界人口发展史上少有的。江总书记提出“重视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给我们很大鼓舞。人到老年
默崎[10](2017)在《美华文学和“美国梦”叙事研究》文中指出“美华文学”(American Chinese Literature)①是“世界华文文学”(World Chinese Literature)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华人劳工海外赴美“淘金”被羁留于旧金山湾的天使岛(Angel Island),他们刻写在被拘禁之地的文字成为美华文学的早期代表作品。②从中国人赴美淘金到参与美国和加拿大的铁路建设和农业垦殖工作,直到现代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负笈抵美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科学技术,再到台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掀起的留美热潮,七十年代末由中国内地接续台湾而形成的“新移民”潮流,中国人离家去国到北美寻找自己的人生梦想,使反映这种人生梦想的美华文学内涵异常丰富。进一步说,美国梦书写是美华文学中十分突出的部分。这部分在美华文学中有它特有的作用和价值。本论文力图研究这些内容。美国梦“是每一个人对于更好、更深刻、更丰富人的美好愿景”③。作为一个概念它首次被提及是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梦首先是美国人的美国梦,但自近代华人抵美“淘金”以来,它也部分地转化为到达北美的华人的美国梦。华人美国梦的最终指向是通过努力奋斗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美华文学最初文本之一的《苦社会》,就是表现华人北美“淘金”的美国梦。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奔赴西方实际上也是在寻找美国梦,寻找西方梦,更是寻找民族振兴梦。他们的美国梦更多是现代民主梦以及现代文化梦。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白先勇这些台湾留学生作家的文本仍然包含了美国梦的追寻。他们的美国梦是逃离故土,抵达“天堂乐土”。但是进入美国社会后,台湾留学生作家对美国的美好想象化为泡影,这就使美国梦复杂了起来。从新移民文学开始,华人北美寻梦的过程不再充满辛酸与痛苦回忆。地球成为一个小小的“村子”,华人抵美所追寻的美国梦就变得简单纯粹,没有了以往被赋予的沉重的文化色彩。它们是理想主义追寻失落后的美国梦、以追逐物质利益作为人生实现的美国梦、以学习西方文化从而维护自身权益而奋斗和融入异质文化的美国梦,最后是由“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美国梦。进一步说,在异域文化空间中,华人逐渐适应并部分地介入西方异质文化。在自觉的文化对比与审视中,华人自身形成“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第三文化空间”,并以之回望文化母国,重新审视故土文化,这是另一向度的美国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作家的美国梦视角更为高远,思维更加现代,文化内涵更为丰富。美华文学,简单地说,就是对这种美国梦的书写。这是本文立论的依据。因此,本文以华人美国梦的追寻为线索。一是以一些优秀的美华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作品为主,梳理一百多年来的美华文学,分析这些作家文本的主题意蕴、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的变化;二是对美华文学中美国梦叙事(小说)的丰富内涵做深入探讨,进而分析这些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各自的文化思想内涵;三是分析与美国梦叙事相关的美华作家的“故国回望”叙事以及其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本论文除绪论外分为四章。第一章阐释华人的美国梦实质内涵,研究美国梦与美华文学的关系。美国梦叙事是美华文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研究美国梦叙事可以窥探到美华文学的个中面目。因此,该章首先探讨这一问题,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第二章研究早期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早期美国梦叙事有三种形态:近代时期华人追求温饱与养家糊口的美国梦;现代时期华人努力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观念和科学技术的美国梦;台湾留学生文学时期表现悲情与放逐的漂泊美国梦。此时期的美国梦叙事分别以控诉、寻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沟通、悲情放逐为主要内涵。第三章研究现代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本章通过对理想主义失落的美国梦叙事、逐利的美国梦叙事、维护华人权益的“人权”美国梦叙事和华人经过奋斗终于“落地生根”的美国梦叙事来研究这四种美国梦叙事的不同思想文化内涵。华人作家的“故国回望”也是美国梦叙事的一种形态。因此,第四章研究华人作家“故国回望”的美国梦叙事。华人作家经历了中西两种文化“洗礼”后,产生了超乎两种文化的“第三文化空间”的视角叙事。我们把这种叙事也称为美国梦叙事。这种叙事是美华作家反观、审视自己母国文化的叙事。其文化内涵极为复杂,它们既是美国梦叙事,也是中国梦叙事。因而,比较研究这种叙事就极有文化旨趣。这是海外作家所独具的叙事,因而美华作家对文化母国的审视叙事就更有价值。美华文学是海外华文文学的重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目前,有学者将其放到全球化视野下研究,就十分有见地。然而,从具体文本出发来作深入研究也十分必要,因而本论文选择从美国梦叙事这一议题作研究。我相信,如果我们熟悉美国梦叙事,那么我们对美华文学将会有深入地了解。
二、青春焕发的老园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春焕发的老园丁(论文提纲范文)
(1)复旦大学文学史传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复旦大学文学史撰写总概述 |
一、文学史的早期写作 |
二、新旧交融的过渡性 |
三、进化史观与初步辩证思想的锋芒 |
四、意识形态化写作的逐步发展 |
五、多种文学史观的探索 |
第二章 新旧交融的过渡性 |
第一节 顾实《中国文学史大纲》:朴学的余绪 |
一、着述与文学史的关系 |
二、文学史的特点 |
1.划清文学界限,勾勒文学发展脉络 |
2.立论详实 |
3.从哲学层次和精神层面分析时代与思潮 |
4.独特的文学分类方法 |
三、文学史的过渡性 |
1.体例的过渡性 |
2.语言的过渡性 |
3.分析方法的过渡性 |
第二节 刘大白《中国文学史》:文学的导游图 |
一、矛盾思想的综合体 |
二、游览指南的文学史 |
三、“诗”的文学 |
四、因袭创造的文学 |
五、文学史特点 |
1.强烈的个性色彩 |
2.注重阐释文学的渊源与发展大势 |
3.注重语言音韵的分析 |
4.白话文写作 |
第三节 张世禄《中国文学变迁论》 |
第三章 初步进化史观与实证思想的锋芒 |
第一节 赵景深的文学史:通俗化文学史写作的尝试 |
一、单纯清新的创作风格 |
二、《中国文学小史》的特点 |
1.以作家为主线的纪传性体例 |
2.纯文学的叙述范围 |
3.鲜明的比较文学意识 |
4.语言风趣幽默 |
三、其他文学史着作的探索 |
第二节 陈子展的文学史:楚狂的凤歌 |
一、楚狂的精神 |
二、“近代文学史”的写作 |
1.近代时间段的确立 |
2.唯物史观的神力 |
3.“新”“旧”的交融与分化 |
三、中国文学史写作的新动向 |
1.唯物史观的尝试应用 |
2.体例的探索 |
第三节 卢冀野:戏曲的传承者 |
一、诗词创作与理论 |
二、《民族诗歌论集》及续论 |
三、戏剧史的写作 |
四、《八股文小史》 |
第四节 吴文祺《新文学概要》 |
第四章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实证主义文学史观的杰作 |
第一节 文学创作 |
一、个性精神的追求 |
二、问题小说的创作 |
三、执着理想与疏放情怀 |
第二节 外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 |
一、追求独立自由的个性解放作品的介绍 |
二、对描写百姓苦难作品的介绍 |
三、外国文学理论的介绍 |
第三节 文学史写作 |
一、《魏晋思想论》的前驱作用 |
二、《中国文学发展史》的特点 |
1.实证而又辩证的文学史观 |
2.逻辑的历史统一的叙事体例 |
3.诗化的叙述语言 |
4.巧妙广博的借鉴与化用 |
第四节 文学史的几次修改 |
第五章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性的证明 |
第一节 人性观点的揭橥 |
第二节 文学史的特点 |
一、文学本位的立场 |
二、开放性与启发性 |
三、文学源流的探赜 |
第三节 文学史观的强化与修改 |
第六章 多种文学史的涌现 |
第一节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民间文化形态的张扬 |
一、民间文化形态理论的特点 |
二、《中国当代文学教程》的特点 |
1.潜在写作 |
2.独特的体例结构 |
3.独抒己见的作品评析 |
4.雅俗共赏的细处安排 |
第二节 唐金海、周斌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系统论的三维范式 |
一、文学史的特点 |
1.观澜索源的历史性 |
2.条分缕析的本体性 |
3.见仁见智的主体性 |
二、文学史的借鉴 |
第三节 多种体例的文学史 |
一、现代文学教研组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
二、陆士清、唐金海等编着《中国当代文学史》 |
三、陈左高《中国日记史略》 |
四、许道明《中国电影史》(合着)及其他 |
五、徐志啸《中国比较文学简史》 |
六、吴中杰、吴立昌主编《中国现代主义寻踪》及吴立昌主编《文学的消解与反消解》 |
七、吴中杰《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 |
八、蒋凡主编《故事本中国文学史》 |
第七章 复旦大学文学史观 |
第一节 文学史观的关键问题 |
一、历史性的多方体认: |
1.历史主体与历史文本的差异 |
2.历史性与超历史性的矛盾统一 |
二、主体性的阐发 |
三、历史性与主体性辩证统一的写作实践 |
第二节 复旦大学文学史观的中外文化渊源 |
一、中国文化渊源 |
二、西方文化渊源 |
三、文学史的开放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4)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理由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现状回顾 |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5)致命的一击(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6)追寻教师美德 ——基于斯霞教师美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八十年代以来教师道德的祛魅 |
一、教师道德的祛魅 |
二、“底线道德”的依据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质 |
(一) 教师“底线道德”的理论依据及其质疑 |
(二) 职业伦理的实质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 |
三、当代我国教师道德面临的困境 |
第二章 斯霞教师德性研究的价值、现状及架构 |
一、斯霞教师德性研究的基本价值 |
(一) 斯霞是推进建国以后基础教育改革的最优秀的小学教师代表 |
(二) 斯霞所以作出重要贡献和取得显着成绩,德性是关键 |
(三) 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迫切需要教师具有斯霞式教师德性 |
二、斯霞教师德性研究的现状 |
(一) 国内关于斯霞研究的现状 |
(二) 与斯霞研究相关的一些研究 |
(三) 关于教师发展研究 |
三、关于研究方法及研究的整体架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的整体架构 |
第三章 斯霞的教师爱 |
一、“爱的缺失”的教育学意味 |
(一) 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
(二) 教师规范伦理与教师爱的缺失 |
二、爱的教化——关于斯霞教师爱的叙事 |
(一) 学生眼中的斯霞之爱 |
(二) 同事眼中的斯霞之爱 |
(三) 子女眼中的斯霞之爱 |
三、斯霞教师爱的内涵 |
(一) 斯霞的尊重 |
(二) 斯霞的平等 |
(三) 斯霞的宽容 |
(四) 斯霞的关怀 |
四、斯霞师爱的特征: 本体性的存在 |
(一) 斯霞的爱是本体性的爱 |
(二) 斯霞的爱是给予性的爱 |
(三) 斯霞的爱是坚定性的爱 |
第四章 斯霞的教师公正 |
一、公正与教育公正 |
二、教师公正的基本含义 |
(一) 个人公正的基本含义 |
(二) 教师公正的含义 |
三、斯霞教师公正的内涵 |
(一) 平等地处理自身与儿童的关系 |
(二) 平等地对待所有儿童 |
(三) 公正地处理各种外在利益 |
第五章 斯霞的教师幸福 |
一、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 |
(一) 主观主义幸福论 |
(二) 客观主义幸福论 |
(三) 折衷主义幸福论 |
二、教师幸福及其实现条件 |
(一) 教师幸福的概念 |
(二) 教师幸福实现条件 |
三、斯霞教师幸福的实现 |
四、斯霞教师幸福的特征 |
(一) 斯霞教师幸福的给予性 |
(二) 斯霞教师幸福的创造性 |
第六章 追寻教师美德 |
一、内在利益与外在利益 |
二、教师德性与教师规范 |
附录一: 斯霞生平大事年表 |
附录二: 斯霞教育论着、论文目录 |
附录三: 1960年以来斯霞研究取得的成果 |
附录四: 访谈记录之一 |
附录五: 访谈记录之二 |
附录六: 访谈记录之三 |
附录七: 访谈记录之四 |
附录八: 访谈记录之五 |
附录九: 访谈记录之六 |
附录十: 访谈记录之七 |
附录十一: 斯霞教育思想研究访谈提要 |
附录十二: 试验班和六年制六(二)班各科毕业成绩对比 |
后记 |
(7)老园丁焕发青春——记河南省报刊审读员慎廷凯(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8)杨逵的青年文化心理及其小说中的自我描写(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年”与青年文化心理 |
二、杨逵小说中的“青年”自我形象 |
三、杨逵青年文化心理的坚忍特性 |
结语 |
(10)美华文学和“美国梦”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一、关于“世界华文文学” |
二、多样的学科命名及概念阐释 |
三、有关世界华文文学的研究理论及方法 |
四、美华文学研究的进展 |
第二节 本论文的写作设想 |
第一章 美国梦与美华文学 |
第一节 美国梦 |
一、美国梦的由来 |
二、美国梦的内涵和特征 |
三、中美形象的互相建构 |
第二节 “华人的美国梦” |
一、华人美国梦及其实质 |
二、华人美国梦的叙事进程 |
第三节 华人美国梦叙事的文化指向 |
一、华人美国梦叙事的文化指向 |
二、华人的美国梦与美华文学 |
小结 |
第二章 早期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 |
第一节 “淘金者”的美国梦——《苦社会》的美国梦叙事 |
一、愤怒控诉的“美国梦”主题 |
二、美国梦叙事的最初范本 |
第二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林语堂及其美国梦叙事 |
一、文化沟通的想象 |
二、文化担负与美国梦 |
第三节 “失根的一代”的美国梦——白先勇、於梨华、聂华苓的美国梦叙事 |
一、白先勇与於梨华的美国梦叙事 |
二、聂华苓的美国梦叙事 |
小结 |
第三章 当代美国梦叙事的不同形态 |
第一节 失落的美国梦 |
一、理想的追寻与失落——查建英的美国梦叙事 |
二、失落中的坚守——苏炜的美国梦叙事 |
第二节 “逐利”美国梦 |
一、大众文化下的“逐利”追寻——《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美国梦叙事 |
二、逐利书写的深化——《回流》的美国梦叙事 |
第三节 “维护权益”美国梦 |
一、艰难维权的美国梦——《安大略湖畔》、《刀锋下的盲点》的美国梦叙事 |
二、融入之难的美国梦——陈河小说和吕红的《美国情人》美国梦叙事 |
第四节 “落地生根”美国梦 |
一、为了更好的生活的美国梦——《金山》的美国梦叙事 |
二、“落地生根”美国梦——黄运基的美国梦叙事 |
三、“新生代”作家的美国梦叙事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梦”与故国回望 |
第一节 异质空间下的国族寓言——卢新华的故国叙事 |
一、《紫禁女》的故国叙事 |
二、《伤魂》的故国叙事 |
第二节 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想象——《甲骨时光》的故国叙事 |
一、文化及其传承 |
二、有关历史的想象 |
第三节 国民性的呈现与改造——袁劲梅的故国叙事 |
一、从中西文化融合到国民性批判 |
二、袁劲梅小说美国梦叙事的特点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青春焕发的老园丁(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旦大学文学史传统研究[D]. 苏永延. 复旦大学, 2005(07)
- [2]沦陷时期上海的话剧创作[J]. 陈青生. 上海戏剧, 1995(02)
- [3]试论维吾尔民间故事和寓言中的哲学思想[J]. 哈力克·沙克.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04)
- [4]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5]致命的一击[J]. 周光怡,刘国政,玛格丽特·尤瑟娜尔. 当代外国文学, 1983(03)
- [6]追寻教师美德 ——基于斯霞教师美德的研究[D]. 杨林国.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7]老园丁焕发青春——记河南省报刊审读员慎廷凯[J]. 王新义. 今传媒, 2006(04)
- [8]杨逵的青年文化心理及其小说中的自我描写[J]. 梁伟峰.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4(04)
- [9]身心健康 安度晚年[A]. 王祖秋. 老年学论文集(四), 2001
- [10]美华文学和“美国梦”叙事研究[D]. 默崎.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