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社交的几种心理习惯

不社交的几种心理习惯

一、不善社交的几种心理习惯(论文文献综述)

任小琴[1](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马光霞[2](2012)在《监理会在华事业研究(1848-1939)》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监理会自1848年派传教士来华传教,至1939年并入卫理公会,在长达九十余年的时间里,在中国逐步建立起庞大的教会事业和具有多重功能的基督教社区,通过与当地社会复杂的互动交往,形成了兼具近代性和地方性的鲜明特点。早期来华监理会教士之间的传教理念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其中尤以蓝柏和林乐知为代表,不过他们之间并没有因此发生激烈的冲突,而是各自践行自己的主张。蓝柏的活动为日后监理会布道事业的发展培养并储备了一大批神职人员,奠定了苏州作为传教大本营地位的基础;而林乐知从“直接布道”转向“间接布道”,“走上层路线”,为监理会在华事业勾勒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中华年议会成立后,监理会各项事业走上统一发展的轨道,林乐知的传教方略得以逐步实施。文教方面,《万国公报》成为晚清最具影响力的中文报刊,也成为了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启蒙读本。东吴大学等一系列学校的开办表明监理会已建立起独立完善的教育体系。从华美书坊到华美书馆进而到协和书局,监理会文字事业也逐步走向正轨。医疗卫生方面,监理会先后建成博习医院、湖州福音医院和常州武进医院等现代医院,同时开展医学教育、卫生防疫等工作。专业化的内在诉求使监理会医疗事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彰显出来,进而使教会与地方社会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妇女事业是在美国监理会海外女差会部直接管理下发展起来的,自1878年首位女传教士来华至1939年为止,监理会的妇女事业逐步在布道、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内开展。当地妇女在女传教士的影响下,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由家庭妇女变为职业妇女。在中西女塾等女子学校中,妇女的性别(gender)意识和时代特质开始凸显出来。无论从派遣传教士的人数还是从差会本部的财政拨款来看,监理会都远远算不上是一个实力超群的传教组织,但它却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在近代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究其原因,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固然是影响监理会在华事业发展的直接因素,但江南传统社会和新上海两大地方性元素实际为监理会在华事业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和物力支撑,而“上海财源”对监理会各项事业的开办和维系尤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卞国凤[3](2010)在《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互助是乡村社会生产生活中一直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乡村社会生活中不仅发挥着较之国家乡村社会保障体系更大的作用,而且是国家乡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补充,它构成乡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建立在乡土文化传统基础之上的“互助”恰恰是我们理解乡村社会的关键,是我们在新农村福利建设中有必要加以利用的内容。然而,目前学界对乡村社会民间互助给予的关注并不多,不仅国内的社会保障理论研究没有涉及传统文化所铸就的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因素,而且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也没有考虑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这是我国福利制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和不足。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体系设置会受到文化传统尤其是福利文化传统的影响,国家社会福利体系应建立在民间福利传统的基础之上,或对民间福利传统有所承继。那么我们的民间福利传统又是怎样的呢?以往的研究要么在思想领域给予追述,要么以个案的形式把民间互助给予单纯的经验呈现,而缺少对民间互助传统系统性的解读。对于这一互助传统由古至今的变迁情况以及在我们的社会生活情境已经改变的情况下,互助传统有没有发生质的改变等问题更没有专门的探讨。而这两个问题恰恰为我们思考如何设计我们的社会福利体系,尤其是乡村的社会福利体系提供关键依据。本文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对民间互助传统进行的一次系统性解读。本次研究在目前仅有的关于乡村社会民间互助片断性和分散性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研究的尝试,把乡村社会民间互助放在“乡村文化传统”、“乡村社会变迁”、“乡村基层社会生活实践”等情境中给予综合性的考察。本文的重点在于探讨民间互助在近代以来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变问题,因此,本研究以近代以来的乡村社会变迁为线索,通过对不同时期乡村社会互助的范围、类型、表现形式、维系力量、功能、意义等内容所进行的系统性讨论,来探讨乡村社会互助在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究竟什么变了?为什么变?什么没变?为什么没变?以期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变迁情境中发现民间互助体系的规律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地与国家社会福利体系进行对比,以分析乡村社会中现代福利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应如何实现国家福利制度与民间互助体系和理念的结合。其焦点是分析乡村社会民间互助所反映的传统要素在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适应性。乡村社会民间互助传统由古至今,如果想要了解它在近代乡村社会变迁中有没有发生改变,需要我们了解它的原生态内容。于是作者对乡村社会民间互助传统进行了从思想理念到实践行动的溯源式追问。从中发现乡村社会民间互助的基本价值取向:一,基于父权主义、强调家庭作用的血缘互助是传统社会民间互助的基本形态。二,在互助情境中强调个体的伦理义务首要性是传统社会民间互助的道德要求。三,在报答的互惠格局中,交往礼俗成为乡村社会民间互助的主要实现途径。总之,传统文化中的“血缘伦理本位”、“差序格局”的价值观支配了民间互助。这无疑启发我们,只有形塑了传统民间互助理念及其行为的传统文化特质发生质性改变,民间互助传统才会发生真正的改变。在明确了乡村社会民间互助的基本价值取向的前提下,作者对乡村社会中民间互助存在的基本范围、类型、实现途径、特点及其功能等进行了介绍,从而对本次研究对象——乡村社会民间互助进行了常识性概括。在晚清、民国时期的“被动”社会变迁和人民公社时期政治力量强制下的“国家计划”社会变迁中,乡村社会民间互助虽然在互助范围、互助内容和互助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但在支配理念上以及对乡村社会生活发挥的民间保障功能上依然没变。这一变迁特征归根结底是因为乡村社会传统文化价值观在社会变迁中发生了适应性调整,这一调整使乡村社会民间互助仍然在动荡和高压的时代对乡村民众继续发挥了多项功能。自乡村体制改革和开启市场化进程以来,虽然乡村个体重新有了自由选择互助合作的权利,但随着“利益”、“理性”等因素介入到乡村社会生活,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在互助内容、发生前提、关系基础、实现途径甚至支配理念上都发生了变化,从而形成了新的特点。本文从三方面总结了对近代以来乡村社会民间互助的变迁状况研究所得。首先,对乡村社会民间互助有了总体认识。乡民间的互助不是一种简单的行为,它是一个持续互动的过程,不断被不同情境中的交往礼俗生产和建构着,内部充满了复杂性和变化性;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民间互助呈现出血缘性互助范围缩小且稳定性被打破,非血缘性互助范围扩大,传统互助范围的封闭性被打破等发展趋势;随着乡村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礼治秩序的逐渐解体,作为一种社会交换行为的乡村互助已经不再以传统伦理义务作为人际互助合作的主要依据,而是转向利益考量,乡村民众正在通过利益首要性这种普遍性规则来构建新的互助秩序。民间互助发展到今天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其作为乡村民众社会支持资源的特点并没有发生改变,从这一意义上来讲,互助是延续的,而促成其延续的原因在于,新时期以来传统文化中“关系取向”价值观的适应性变迁。市场化时代,人们依然通过交往礼俗来建构自己的关系网络,形成自己的互助圈从而获取社会支持资源。其次,对乡村社会民间互助与国家福利体系之间的差异有了具体的认知,通过对比,作者发现乡村社会民间互助为乡村民众构筑了国家福利体系之外的非经济福利。人们把由亲人、邻居、朋友等初级群体提供的非制度性社会支持安排到乡村社会福利体系中去,以国家经济福利为经,乡村社会民间互助传统下的非经济福利为纬,从而自发地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福利体系的立体建构。最后,本文认为,乡村社会民间互助作为民间的一种非正式制度既具有自身的体系,也具有适应社会变迁的调适能力。地域性民间习俗等小传统在乡村社会变迁中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和能动性让我们不得不承认,非正式制度不仅在内容上蕴含了有关的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甚至宗法理念,而且还可能存在形成某种正式制度安排的“先验”模式,并且在正式制度创立和变迁过程中,取得优势地位或以“指导思想”形式构成正式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这无疑启发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以小传统形式存在的乡土知识、地方性知识并不因为传统就一定落后,我们应尊重拥有这些“知识”的乡民的自主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在新乡村建设的制度规划中,把正式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同乡村社会的非正式制度最大兼容。只有两种制度在乡村社会的最大相容,才能为乡村社会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

罗萌[4](2018)在《幼儿园班级生活中“边缘人”现象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幼儿园中,班级是幼儿一日的学习、游戏、生活的全部场所,也是幼儿向“社会人”转化迈出的第一道门户。如何融入班级,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是他们面临的生存第一课。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班级中每一个孩子的境遇不尽相同。亦随着研究者们视角的扩展,经过调查,将班级中的孩子一般划分为五类,即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一般型、矛盾型。本研究中的“边缘人”,将外来人群(如成人)与幼儿群体因“文化差异”而形成的与之对应的“边缘人群”排除在外,特指在教师主导下的教育生活中的儿童群体内,其身份与“主角”、“中心人”相对,因各种原因,被班级社会群体忽视或排斥,而主动或被迫游离在“主流文化”外,从而面临不利的生存和发展处境的个体或群体。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班级生活中存在的“边缘人”现象进行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内容:第一部分,解释“边缘人”现象产生的背景。从研究者的视角,描述孩子们生活的场域,基于眼中的“家园”体验,一步一步揭开现实的“秩序”生活,为找到现象发生的原因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分别呈现了三个个体在班级中的学习、同伴交往、师幼互动中的生活故事。通过观察和访谈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再现了他们的生活,这一部分群体存在已久,意味着这一现象早已发生,并非是某个个体存在的但一现象,亟待引起大家的关注。第三部分,分析和梳理了“边缘人”现象中主体的典型特质。通过对其行为、性格、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考量,以深入探析形成的原因。第四部分,分析了“边缘人”现象产生的原因。他们的形成是个体特征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特征主要是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外部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由其中所涉及的主体——家长和教师为“幕后推手”,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家庭并不是作为独立环境的生活场所,而是作为主体的家长在接送孩子之际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行为,两者间相互作用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如教师的“贴标签”行为、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期望效应等,推动了他们的“边缘化”进程。第五部分,笔者对“边缘人”现象进一步思考,结合教育学的内容,试着揭示现象背后流露出的深层原因,基于“人道主义”,提出帮助他们回归“主流”的设想。从教育评价中的“边缘与中心”效应与教育中的分层现象,揭示了教育中的差序格局,阐明“边缘人”现象背后亦展示出教育生活的不公平。资源的分配与幼儿地位的高低直接挂钩,这种生活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生存和发展。在教育生活中,既然“边缘化”现象不可避免,并且,“场域”的作用显然已经影响到了当中的个体。因而,我们首先需要对环境的因素进行调整;其次,需要多注意自身的影响,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端正教育者自身的态度。避免对他们的“二次伤害”,顺应他们的发展方式,从而为个体的成熟积蓄更多的成长时间。

曹磊[5](2018)在《媒介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梳理近代以来民族主义思潮在不同媒介当中的发展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来探究中国现代化和民族构建的过程。19世纪末,以报刊为代表的印刷媒介为中国人构筑了精神上的公共空间,中国的民族“想象”开始萌芽,进入了从传统的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清末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差异体现了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的分歧。20世纪初,电影作为一种图像媒介更加深刻地改造了中国社会的传播方式,传播范围覆盖了知识分子和都市人群以外的群体。抗战电影的传播将广阔空间内的中国人纳入到同一个时空环境之内,从而让他们产生了相似的历史记忆,使日本以“文化”解构中国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中国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开始成型。20世纪末,网络的出现又一次重构了中国社会的传播体系,网络的传播特点使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的争执又一次抬头,挑战了中国传统的民族构建叙事。纵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每一次传播方式的变化都对社会结构和组织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进而对民族建构提出了挑战,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媒介是社会的尺度”。本文把近代以来中国历史按照媒介形态分为三个阶段:印刷时代、图像时代、网络时代,以现代化范式和发展传播学理论为框架研究媒介的发展过程,以媒介环境学为视角来观察媒介与社会的互动,以及媒介对社会的塑造。本文在媒介史的背景下,考察民族主义思潮在不同时期、不同媒介中的呈现,以文化民族主义和政治民族主义的两种类型为线索,让读者了解民族建构过程中媒介的作用及民族主义在中国现代国家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我们更好地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提供一种思考的角度。

蒋桂芳[6](2013)在《基于需要理论的青少年道德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常人们总是把越轨、悖德等青少年道德问题归结为品质问题、境界问题,或把青少年道德问题完全诉诸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因,完全脱离青少年本身的需要去评判和研究道德问题。其实,道德作为社会规范,是在协调人的各种需要关系中产生的;道德作为社会意识,也是人的社会需要、精神需要,道德问题的产生不仅与道德需要有关,与其他需要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青少年作为人生的特殊阶段,其道德问题的产生更有着复杂的“需要”因素,研究和解决青少年道德问题,必须弄清楚道德问题背后的需要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有效解决。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也是人的内部机体与外部环境不平衡关系的反映,是人之为人的条件。需要是人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是人感到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行为倾向,是人的“心理——行为”关系的起点。人们比较熟知的需要理论当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与马斯洛需要理论虽然二者在所属学科、出发点、高度、向度、深度、科学性、局限性等方面有区别,但在需要主体、需要秩序、需要动力等方面相通,特别对“需要是人行为的原始动力”的认识高度一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把握二者的共性和长处,规避两大理论之不足,借以指导青少年道德问题的研究。需要的匮乏引发人格问题,是马斯洛心理学需要理论的核心,而人格障碍是产生道德问题的主要因素早已是心理学界的共识。因此,可以说需要匮乏引发道德问题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逻辑结果。道德与需要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一方面需要影响道德。道德产生于人的各种需要关系,社会、精神等正当需要驱动人的道德追求,需要的匮乏引发道德问题。另一方面,道德影响人的需要。道德不仅对人的需要具有约束性、指导性、监督性作用,道德还是评判人的需要正当与否的社会标准,一个人的需要正当与否取决于道德境界的高低。道德需要是人追求和践履道德规约的原始动力,道德需要的匮乏同样会引发道德问题。青少年因生理、心理等特点决定了其需要的特殊性。我们通过调研发现,青少年与人生其他阶段相比,需要更为复杂,几乎囊括了从儿童到成年期的所有需要,而且具有阶段性、情绪化等特点,自尊需要凸显、道德需要不足等倾向。青少年的道德问题源自需要问题。与成年人的需要一样,青少年的需要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一方面,青少年的道德问题是各种不正当需要驱动的结果,包括不正当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等等。另一方面,青少年正当需要匮乏不仅使青少年的道德追求缺乏动力,而且较易引发青少年逆反,严重的逆反会引发道德问题。与道德问题紧密相关的需要匮乏一般有自尊需要、基本的生存需要、学业有成的需要、生理问题关注的需要、道德需要等等。青少年的需要是否正当、正当需要能否满足还与家庭、学校、社会等有关。家庭的功能、结构、教养方式、道德示范等,学校的德育、教师的师德,社会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道德环境、网络文化、同辈群体等状况关系到青少年的各种正当需要能否满足,是青少年道德问题的外因。因此,解决青少年道德问题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正确对待青少年的需要,包括尽量满足其正当需要、帮助其预防或戒除不正当需要、激发其道德需要等;其次,要解决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满足青少年家庭向度、学校向度、社会向度等方面的正当需要。第三,家庭、学校、社会在厘清各自职责、统一价值观的同时,要协同打造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

刘凤华[7](2017)在《职场剧中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分析 ——以《欢乐颂1》为例》文中指出消费社会和媒介社会的到来,使得身为城市中产主体的都市白领,在自我认同时极易陷入地位焦虑,尤其是被要求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女性白领。她们迫切需要通过一个途径来审视自我,于是,从职场剧视角透视社会人生,成为了一种“集体趣味”。那么,在职场剧中都市女性白领是如何被刻画的?不同的空间、状态下,她们的“女性白领”身份究竟具体有哪些表现,其背后有隐藏着哪些意识形态?带着这些目的,本文先对近几年较为热门的职场剧做了一个简单梳理,将剧中塑造的女性白领角色划分为坚韧乐观“灰姑娘”、独立无奈“败犬女”、挑剔傲慢“女魔头”、妖娆现实“拜金女”四个基本类型;其次再选择极具代表性的个案《欢乐颂1》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并结合身份建构的视角来对都市女性白领角色的身份加以探讨。研究发现,职场剧中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存在五个维度,其中身份认同为身份建构的心理机制,追求的是“群体”与“个体”的双向彰显;家庭和职业是基础条件,也决定了女性白领需背负自然与社会双重身份的竞合;而消费行为是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以象征个体的“品位”与“身份”;社会交往则形成身份的差序格局,女性白领群体交往日益阶层化。此外,职场剧背后,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白领身份的传统要求并未随着女性自主意识的抬头而消失,职场新女性的形象塑造亦是以另一形式来框限女性。

周涛[8](2008)在《居住小区绿地的人性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居住小区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的生活休戚相关,绿地景观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起初对建设数量的追求,即住房的有无问题逐渐地过渡到对居住质量的追求。这种转变要求我们对居住环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情感的人性居住空间。因此,创造人性化的居住小区绿地景观己成为时代的要求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居住小区绿地景观的人性化设计,是针对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居住小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提出的。文章分三个方面得出人性化设计的结论:首先,居住小区绿地景观作为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一个能满足人类生活行为的场所环境。文中对居住小区绿地的景观设计,以环境行为心理学为指导,通过研究人对不同空间环境的感知规律、人在空间中行为活动的特点、以及使用空间时的心理需求,并在设计中做出相应处理:强化邻里交往空间、活化交通道路空间,创造理想的物质功能环境,满足人们的行为要求。其次,居住环境应当具有整体的、人性化的景观体系,具有清新悦目的视觉效果。文章通过对具体要素,如居住建筑细部、道路景观、绿化布置、环境小品等的视觉效果研究,从细部体现对人的关怀,形成人性化的绿地景观体系。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具体说明如何设计人性化的居住小区绿地景观。人的居住生活对应的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内在肌理,人性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又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因此,人性化的居住小区绿地景观应该向着多意义、多功能、多核心的方向深化,来反映生活含混复杂的内在肌理,满足人的多种方式的需求。

赖祎华[9](2012)在《口译动态RDA模型研究 ——理论与实践运用》文中研究表明口译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发轫以来,经历了起始与奠基、思考与探索、质疑与调整等几个明显的发展阶段,目前已进入了迅速发展的跨学科时期。口译活动在语言信息处理、心理认知机制、社会文化属性等方面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口译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无论是战略意义上,还是战术应用上,在其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领域,“跨学科”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过大部分研究还是多趋于思辨规约的视角,对于口译活动自身的思维规律、心理机制、制约因素及其认知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还没有较系统的论述。为从整体上系统梳理口译的过程运用程序,蔡小红(2001)曾将口译的研究模式分类为描写性模式和解释性模式。但是笔者认为,以释意派的三角模型为代表的描写性模式和以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为代表的解释性模式,在当今口译跨学科多视角的发展趋势下都存在缺陷。释意派的三角模型只描述了口译这一过程,却未指出译员应如何去有效地实施这一过程;而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虽指出了口译过程中译员认知的负荷,却未指明译员该如何做才能减轻或化解口译过程中不应有的负荷。为此,本研究在借鉴当今口译跨学科多视角研究现状的基础,从语言哲学、体验哲学、语言心理学、认知语用学及跨文化交际理论等跨学科视角对口译的认知过程进行探索研究。本研究从哲学的视角对口译研究进行思考,认为口译活动具有以下几点哲学特征:语言世界观的立交桥——口译研究的跨文化交际学思考;语言游戏的关联性——口译研究的语用学思考;体验哲学的经典体现——口译研究的认知学思考;并对口译活动提出揭示其独特属性的定义,即:口译活动是以话语为依托,语用为策略,认知为手段和途径,促进有效交流为目的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过程。这应是口译跨学科多视角研究的又一体现,丰富了口译研究的理论基础。对于口译活动的过程体系,本研究借用认知语用学的关联(Relevance)、顺应(Adaptation)理论及口译的释意理论(Deverbalization),将口译研究过程模式的分类,由蔡小红的描写性模式(释意派的三角模型为代表)和解释性模式(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为代表),拓展出以突出口译技能研究为核心的“综合性模式”,即口译动态RDA模型。在该模型的构建中,运用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口译这种特殊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活动进行有效的解释和指导。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解释口译的交际特征,指出口译过程中译员对源语的听辨理解是一种“明示——推理行为”。口译场景中的认知语境为译员的语用推理提供了手段和方法,而推理是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的,因此对口译场景中的在场和不在场语境的把握和分析以及译员自身的知识图式的运用就显得极为重要。而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是各种关系相互顺应的过程。Verschueren认为语境是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总和,是顺应的主要内容。口译中,译员对口译场景中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认知和顺应是实现译语顺应、达到口译目的的重要策略和手段。因此,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在口译过程中的运用对于源语的听辨理解和译语表达是比较完美的结合。而口译中听辨理解的对象和译语表达的目的都是说话人通过源语所欲阐述的意义和交际意图,这样,释意理论的核心内容“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意义”就自然成了关联听辨理解追求的目标和译语顺应表达服务的对象。口译中,译员所承载的记忆及其方法和技巧就应在尊重口译即时、即席场景的情况下,围绕“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意义”这一对象进行。因此,口译动态RDA模型是从交际、语用和认知的视角对口译过程提出的一个综合性的认知、阐释模式。该模式可直接运用于指导口译教学和实践,它不仅是理论上的认知模式,同时也是可运用于实践的规定性模式,即,既是descriptive,同时又是prescriptive。对于实践性特别强的口译研究来说,口译理论研究的目的,主要还应在于指导口译实践和教学。在此宏观规划的基础上,本研究然后对口译活动具体过程的“听辨”、“记忆”和“表达”这三个阶段展开具体的微观研究。在口译动态RDA模型之关联听辨(Relevance)阶段,本研究将图式理论与关联语用推理理论综合应用到口译的听辨理解过程中,创造性地指出关联理论的双重语境概念只是为口译的关联听辨理解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而译员大脑中的知识图式则为关联听辨理解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同时笔者又提出口译关联听辨理解的认知连通原则,认为可通过概念呼唤、情感协商和意义传承等认知方式,将口译中的各类语境与译员相关的知识图式相互连通互动起来,即可达到高质量的口译听辨理解,又可为口译的记忆和译语表述打良好的基础和铺垫。在口译动态RDA模型之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意义记忆(Deverblization)阶段,本研究将口译释意理论的“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进一步拓展深化,探讨记忆机制、口译记忆中的语义表征和“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在口译记忆中的发生机制;然后,再着重从口译记忆特点的视角研究短期记忆容量理论与口译中的记忆单位、短期记忆遗忘曲线与口译笔记,并提出:口译笔记的技巧及其认知理据。解决了“口译动态RDA模型之脱离源语语言外壳意义记忆”阶段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的主要问题。在口译动态RDA模型之译语顺应表达(Adaptation)阶段,本研究就译语表达阶段译员该“怎么说”的问题展开探讨,通过讨论顺应理论与口译研究的关系,提出口译中译语表达的动态顺应策略。在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动态的选择状态下,译员为取得较佳的口译效果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意识状态以顺应译语的表达?为此,笔者从译语语境的动态顺应和译语受众心理的动态顺应,以及译语文化的动态顺应来探讨口译中译语表达的动态顺应。在这三者之间,本研究认为,动态顺应是主旋律,译语语境是译员可资利用的空间舞台,译语受众心理和译语文化则是译员动态调试自己译语表达顺应过程中意识程度的空间资源。在此基础上对语言所作出的选择才能更有效地顺应译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进而成功地实施口译所肩负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任务。口译动态RDA模型既具描述性,又具规定性的特点,决定它不仅是理论上的认知解释性模式,同时也是可用于指导实践的规定性模式。因此,本研究最后还对口译动态RDA模型之实践运用展开探讨。在对口译动态RDA模型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口译教育培训及其在我国发展的认识,梳理出口译技能的认知发展模式,并结合本研究的理论研究成果,将口译动态RDA模型的教育培训的指导原则归纳为:跨学科理论原则、实践体验性原则和技能发展性原则。本研究还对口译过程诸阶段的实践运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解论证和说明,并辅以相应的案例分析,以期为指导口译的教学培训和实际工作开辟新的视野和思路。在口译研究进入跨学科多视角的发展时期,我们更应该强调口译研究策略和方法的综合性,有学者提出我们要合理把握和评定定量研究在口译研究中的应用、对象及效果,甚至呼吁口译研究方法的定性“转向”,以强调口译活动的经验性与社会性对口译研究和教学的启示意义,特别明确了口译研究主题应回归口译活动本体的重要性。本研究“口译动态RDA模型研究:理论与实践运用”权当是关注口译活动本体研究的一次尝试,希望广大专家学者、口译工作者、口译教师及学员等社会各界相关人士关注这一领域,使其蓬勃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世界,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

杨永军[10](2005)在《先秦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人类诞生以来,传播活动也随之出现。不过人类最初的传播活动还仅限于生存技能的传承。传播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为人类文化的承继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世界上曾经辉煌一时的文明之所以会遭受灭顶之灾,主要是由于文化传播的中断或终止造成的。因此可说,文化传播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人类自身生存和繁衍的前提、基础。 对“先秦文化传播”作专题研究,前人还探讨的比较少。先秦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研究的基石,是中国文化传播的缘起阶段,从中可窥视中国文化传播的全貌。这一时期,语言、文字的产生,阶级、国家出现,继而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文化传播呈现出早期特有的韵味。中国几乎所有的文化传播现象和传播规律都在这一时期初露端倪或形成。先秦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传播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传播主体、传播思想、传播模式和传播规律。研究先秦文化传播,可更好地指导文化传播的实践。“先秦文化传播研究”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属于跨学科研究的范畴,主要涉及文化学、传播学、文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在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文化战略争霸的今天,研究先秦文化传播,有利于发掘和弘扬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传播学开始被引入中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学术界提出了“传播学本土化”口号。其实,“传播学本土化”主要就是研究中国文化传播。从此,专家们在“传播学本土化”研究领域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传播学引进、消化、提高方面仍存有许多问题:① 主要是理论色彩不浓,因循模仿多;② 尚缺乏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③ 在文化传播研究上甚至出现后继无人的断代现象。而这与中国是文化传播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虽然传播学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但是在我国先秦时期,人类文化传播活动活跃,形成许多先进的传播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每个学派都是文化传播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在论文写作上,笔者确立了全新的写作思路,既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紧紧跟踪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前沿,又用“以破求立”的创新精神和“小心求证”的实证方法从事研究。具体采取的写作方法有:借鉴国外传播学理论,采用史论结合办法,以历史文献为突破口,兼用考古发现及其他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旨在创建一个科学的文化传播学理论体系。

二、不善社交的几种心理习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善社交的几种心理习惯(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观点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1.4.1 模式依据
        1.4.2 模式设计
        1.4.3 模式验证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1.5.1 概念厘定
        1.5.2 理论基础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2.2.1 幸福观的结构
        2.2.2 幸福观的特征
        2.2.3 幸福观的功能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3.1 时代背景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3.2 历史考察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3 现实状况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1.1 应然要求
        4.1.2 实然状况
        4.1.3 问题原因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2.1 应然要求
        4.2.2 实然状况
        4.2.3 问题原因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3.1 应然要求
        4.3.2 实然状况
        4.3.3 问题原因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4.1 应然要求
        4.4.2 实然状况
        4.4.3 问题原因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4.5.1 应然要求
        4.5.2 实然状况
        4.5.3 问题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1 基本举措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2 主要特点
        5.2.1 广泛渗透性
        5.2.2 目标淡化性
        5.2.3 科际整合性
        5.2.4 价值选择性
        5.2.5 交流对话性
        5.2.6 现实实用性
    5.3 经验借鉴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7.1.1 五元各司其职
        7.1.2 五元内外结合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7.2.1 五元互相渗透
        7.2.2 五元互利共生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监理会在华事业研究(1848-193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背景
    第一节 国际背景及国内背景
    第二节 “监理会的世界”
第二章 以传教士为主体的早期宣教(1848-1885)
    第一节 林乐知来华前的早期教会
    第二节 林乐知传教思路的变化(1861-1885)
    第三节 地方社会与教会
    小结
第三章 本土教会的建立和发展(1886-1939)
    第一节 “三自”理论与本色神学
    第二节 监理会与“本色化运动”
    第三节 监理会在华布道事业及其经济来源的变化
    第四节 慕尔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监理会在华文教事业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监理会文教事业(1886-1911)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前后的林乐知与《万国公报》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监理会文教事业(1912-193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监理会在华医疗卫生事业
    第一节 医学传教的范例及条件
    第二节 监理会在华医疗卫生事业的拓展
    第三节 博习医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监理会在华妇女事业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基督教家庭”的营造
    第三节 “妇女的工作为妇女”
    第四节 由配角转为主力的中国女信徒
    第五节 中西女塾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1.1.1 基于对社会思想史研究对象的思考与尝试
        1.1.2 基于对社会学研究中"日常生活世界"重要性的认识
        1.1.3 基于本土研究视角的尝试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概念与问题
        1.2.1 本研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
        1.2.2 本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
        1.3.1 研究方法的选择
        1.3.2 资料收集过程
    第四节 分析工具
        1.4.1 社会资本理论
        1.4.2 吉登斯的时空观
    第五节 本研究的意义、创新、不足
        1.5.1 研究意义
        1.5.2 创新点
        1.5.3 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外"互助"相关研究评述
        2.1.1 互助引发的讨论
        2.1.2 礼物互惠交换视角中的互助
    第二节 国内乡村社会互助研究评述
        2.2.1 关于乡村社会互助的界说
        2.2.2 多种视角下乡村社会民间互助研究的状况
        2.2.3 对现有研究的评论
    第三节 国内乡村社会关系研究状况
        2.3.1 关于传统社会关系特点的总结
        2.3.2 乡村体制改革以来乡村社会关系研究概况
    本章总结
第三章 中国传统民间互助思想、实践的原貌及其价值取向
    第一节 传统民间互助思想原貌
        3.1.1 精英或经典中的互助思想
        3.1.2 古代社会制度安排中的互助思想
        3.1.3 民俗文化读本或民谚中的互助思想
    第二节 传统民间互助实践原貌
        3.2.1 血缘宗族互助实践
        3.2.2 非血缘关系互助实践
    第三节 传统民间互助思想及实践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3.3.1 传统民间互助的基本价值取向
        3.3.2 传统民间互助的民俗化及其后果
    本章总结
第四章 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的类型及其实践途径
    第一节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特征
    第二节 乡村社会民间互助的类型
        4.2.1 亲缘性互助
        4.2.2 地缘性互助
        4.2.3 其他互助
    第三节 乡村社会民间互助的实践途径——交往礼俗
        4.3.1 交往礼俗的基本界定
        4.3.2 人情——连接交往礼俗与乡村社会互助的媒介
        4.3.3 不同情境中,交往礼俗对互助的实践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晚清、民国时期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及其变迁
    第一节 晚清、民国时期乡村社会变迁情境
        5.1.1 乡村社会情境
        5.1.2 乡村家庭结构及社会关系状况
    第二节 晚清、民国时期互助传统的延续
        5.2.1 传统互助理念的延续
        5.2.2 传统互助实践的延续
    第三节 晚清、民国时期互助传统的变化
        5.3.1 传统互助范围的变化
        5.3.2 新形互助方式的出现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乡村社会民间互助的小传统化
    第一节 1949年至乡村体制改革前的乡村社会情境
        6.1.1 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由分散独立经营到集体合作
        6.1.2 乡村社会生活处境及生活方式
        6.1.3 乡村社会文化处境及价值观念
        6.1.4 乡村社会关系的变化
    第二节 乡村社会民间互助传统的延续
        6.2.1 传统互助理念的延续
        6.2.2 传统互助实践的延续
    第三节 乡村社会民间互助传统的变化
        6.3.1 乡村社会民间互助的社会关系基础的变化
        6.3.2 乡村社会民间互助的小传统化
    本章总结
第七章 1978年体制改革以来乡村社会民间互助新趋向
    第一节 1978年体制改革到90年代中期的乡村社会民间互助
        7.1.1 乡村社会情境
        7.1.2 乡村社会民间互助传统的延续
        7.1.3 乡村社会民间互助传统的变化
    第二节 市场化进程中的乡村社会民间互助
        7.2.1 市场化进程中的乡村社会情境
        7.2.2 乡村社会民间互助传统的延续
        7.2.3 乡村社会民间互助传统的变化
    本章总结
结论
    一、对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的再认识
        (一) 乡村现代化进程中,民间互助的变化
        (二) 从社会资本视角看,传统文化中"关系取向"的适应性变迁促成了互助的延续
        (三) 互助的交往礼俗运行机制与社会关系网的关系
    二、比较视角下乡村社会民间互助的意义
        (一) 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体系与乡村社会互助的比较
        (二) 国家在乡村福利体系建构过程中需利用乡村社会互助传统
    三、关于乡村社会"非正式制度"利用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幼儿园班级生活中“边缘人”现象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幼儿园班级生活中易被忽视的复杂群体——“边缘人”确实存在
        二、“边缘人”现象在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受到双重忽视
        三、“边缘人”现象逐渐影响了教育公平的进一步实现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幼儿园班级生活
        二、“边缘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边缘人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班级生活中“边缘人”现象研究
        三、已有研究评价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全纳教育思想
        二、罗尔斯正义理论
        三、社会标签理论
        四、现象学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问题聚焦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研究现场的进入
        四、资料收集的方法
        五、分析资料的方法
    第六节 研究目标与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边缘人”生活的场域
    第一节 我眼中的“家园”
        一、我的到来:“外来人”与“自己人”
        二、迈进“家门”:家中的风景
        三、半个“家人”:在“局外人”与“局内人”之间
    第二节 有“秩序”的生活时空
        一、有“组织”的班级生活
        二、有“界限”的空间设置
        三、“程序化”的时间设定
第三章 “边缘人”的生活故事
    第一节 寻求存在感的“局外人”
        一、渴望靠近
        二、分享遭拒
        三、告状风波
        四、异常慌乱
        五、自我怀疑
    第二节 发育迟缓的“插班生”
        一、初来乍到
        二、“零”交流,慢一拍
        三、“我不会”
        四、“又是他”
        五、执此一念
    第三节 调皮捣蛋的“重读生”
        一、初生牛犊
        二、“他欺负人”
        三、任性“下位”
        四、挑衅“权威”
第四章 “边缘人”的特质分析
    第一节 “边缘人”的行为特征
        一、“投机取巧”:“边缘人”的应激行为
        二、“忍受”、“逃避”和“反咬一口”:“边缘人”的应对策略
        三、“不参与”:“边缘人”的课堂表现
    第二节 “边缘人”的情感体验
        一、“孤独感”:“边缘人”的人际关系体验
        二、“我不会”:“边缘人”的情感困境
    第三节 “边缘人”的性格特征
        一、“敏感”:“边缘人”的内在倾向
        二、“倔强”:“边缘人”的典型特征
        三、“冲动”:“边缘人”的行事风格
第五章 “边缘人”现象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无意的推动者
    二、同伴群体:教师的附和者
    三、家庭与自身:无形的加速者
第六章 关于“边缘人”现象的思考
    第一节 “边缘人”与“中心人”——教育中的差序格局
        一、场域辐射的“边缘和中心”效应
        二、儿童评价中的“边缘—中心”效应
        三、“中心与边缘”:教育中的社会分层效应
    第二节 走向教育公平:“边缘人”如何回归“主流”
        一、厘清场域各因素间的关系,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
        二、理解孩子的不同需求,关心幼儿的生活世界
        三、吸纳不同个体的参与,体验我的“存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后记

(5)媒介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意义
    研究范式
    文献综述
    研究的范围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概念辨析与界定
第一章 :印刷时代:清末报刊舆论与中国民族主义的产生
    1.1 文化主义的古代民族观——华夷之辨
    1.2 前现代的信息传播系统
    1.3 报刊的产生及影响
        1.3.1 中法战争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1.4 报刊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分流
        1.4.1 两种类型的民族主义
        1.4.2 革命派报刊及其民族主义思想
        1.4.3 立宪派报刊及其民族主义思想
    1.5 缺乏历史基础的狭隘民族主义
第二章 :图像时代:抗战电影与民族构建
    2.1 电影时代的媒介环境
    2.2 早期电影人的民族主义思想
    2.3 以电影塑造国民:民国政府的电影管理
    2.4 抗战电影中的民族主义思想
    2.5 抗战电影的传播和民族意识的凝聚
    2.6 解构中国民族意志的日伪“宣抚”电影
    2.7 抗战时期有关中华民族概念的讨论
    2.8 日本“同文同种”论的破产
第三章 :网络时代: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和演变
    3.1 第三次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3.2 被网络重构的媒介环境
    3.3 网络民族主义的传播特点
        3.3.1 .传播主体的大众性
        3.3.2 .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3.3.3 .传播过程的去语境化
        3.3.4 传播范围的跨国性
    3.4 网络民族主义的负面倾向
        3.4.1 民粹化的倾向
        3.4.2 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3.4.3 种族民族主义倾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基于需要理论的青少年道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1.1.1 选题的缘起
        1.1.2 选题的意义
    1.2 论文基本架构与研究思路
        1.2.1 论文基本架构
        1.2.2 研究思路
    1.3 创新点
2 需要理论
    2.1 关于需要
        2.1.1 需要的含义
        2.1.2 需要的特征
        2.1.3 需要的属性
    2.2 需要理论
        2.2.1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2.2.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2.3 马克思需要理论与马斯洛需要理论的比较
3 需要与道德
    3.1 道德是人的需要
        3.1.1 道德是人的社会需要
        3.1.2 道德是人的精神需要
        3.1.3 道德的功能
    3.2 需要影响道德: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逻辑结果
        3.2.1 需要的匮乏影响人格: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核心
        3.2.2 人格缺陷是引发道德问题甚至犯罪的重要因素
    3.3 需要与道德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3.3.1 两种错误观点
        3.3.2 需要与道德的辩证统一
    3.4 各种具体需要与道德的关系
        3.4.1 内在的主动需要与道德
        3.4.2 外在的被动需要与道德
        3.4.3 对道德环境的需要:道德的精神影响力
        3.4.4 耻感提示的需要:道德境界提升的动力
        3.4.5 道德问题的研究不能无视人的需要
4 青少年的需要
    4.1 青少年的特点
        4.1.1 青少年年龄的界定
        4.1.2 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
        4.1.3 青少年的道德发展
    4.2 青少年的需要
        4.2.1 青少年的需要与特点
        4.2.2 青少年的正当需要与不正当需要
5 青少年的不正当需要与道德问题
    5.1 不正当的物质需要与道德问题
        5.1.1 对有害物的需要
        5.1.2 过度的物质需要
        5.1.3 矛盾的需要
    5.2 不正当的精神需要与道德问题
        5.2.1 扭曲的自尊需要
        5.2.2 非理性的好奇心需要
        5.2.3 过度逞强的心理需要
        5.2.4 不正常的赎罪心理需要
    5.3 不当的社会需要与道德问题
        5.3.1 不当的异性交往需要
        5.3.2 不当的归属需要
6 青少年的正当需要与道德问题
    6.1 青少年的正当需要与逆反
        6.1.1 青少年逆反
        6.1.2 青少年的需要与逆反
    6.2 青少年各种具体的正当需要与道德问题
        6.2.1 尊重或自尊的需要
        6.2.2 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
        6.2.3 精神滋养的需要
        6.2.4 人文关怀的需要
        6.2.5 学业有成的需要
        6.2.6 缓解成长压力的需要
        6.2.7 归属感的需要
        6.2.8 对生理问题关注的需要
        6.2.9 与同龄人交往的需要
        6.2.10 道德需要
    6.3 家庭向度的需要与道德问题
        6.3.1 青少年家庭向度的需要
        6.3.2 家庭功能不良
        6.3.3 家庭结构不健全
        6.3.4 不情愿的留守
        6.3.5 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6.3.6 家长道德示范不力
        6.3.7 家庭道德教育欠缺
    6.4 学校向度的需要与道德问题
        6.4.1 青少年学校向度的需要
        6.4.2 学校道德教育问题
        6.4.3 部分教师师德风范缺失
    6.5 社会向度的需要与道德问题
        6.5.1 青少年社会向度的需要
        6.5.2 社会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
        6.5.3 社会道德环境问题
        6.5.4 社会不良文化
        6.5.5 网络负面因素
        6.5.6 不良同辈群体
7 提升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对策
    7.1 正确对待青少年的需要
        7.1.1 尊重并满足其正当需要
        7.1.2 帮助其抵制不正当需要
        7.1.3 激发青少年的道德需要
    7.2 家长积极应对,满足青少年家庭向度的需要
        7.2.1 改善家庭教育,调整教养方式
        7.2.2 提高家长素质,提升道德示范
        7.2.3 完善家庭功能,优化家庭环境
        7.2.4 全面开展家庭美德教育
    7.3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满足青少年学校向度的需要
        7.3.1 加强师德建设,促进师生和谐
        7.3.2 进行德育课改,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7.3.3 注重体验教育,强化道德实践
        7.3.4 增进人文关怀与审美教育
        7.3.5 加强道德“底线”教育
    7.4 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大环境
        7.4.1 构建良好的经济环境
        7.4.2 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
        7.4.3 美化社会道德环境
    7.5 建立家长、学校、社会一体化的道德教育体系
        7.5.1 厘清各自责任
        7.5.2 统一价值观
        7.5.3 “协同”打造育人环境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职场剧中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分析 ——以《欢乐颂1》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述评与创新之处
2 职场剧的生成与女性白领形塑
    2.1 中国女性白领群体的兴起
    2.2 以女性为主角的职场剧出现
    2.3 职场剧中女性白领的角色塑造
    2.4 个案选取——新时代职场剧《欢乐颂1》
3 《欢乐颂1》女性角色的家庭与职业分析
    3.1 “五美”的家庭身份
    3.2 “五美”的职业身份
    3.3 小结
4 《欢乐颂1》女性角色的消费与社交分析
    4.1 “五美”的消费身份
    4.2 “五美”的社交身份
    4.3 小结
5 身份建构视角下的女性白领角色
    5.1 身份认同:“群体”与“个体”的双向彰显
    5.2 家庭与职业:“女性”与“白领”的身份竞合
    5.3 消费行为:“身份”与“品位”的符号象征
    5.4 社会交往:“高层”与“低层”的身份区隔
    5.5 身份迷思:“男权”与“资本”下的“他者”倾向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贡献
    6.3 不足与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8)居住小区绿地的人性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概念界定
        1.1.1 居住区
        1.1.2 人性化设计
        1.1.3 和谐社区
        1.1.4 绿地景观设计
    1.2 选题背景
        1.2.1 房地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1.2.2 居住小区绿地环境需要规范设计
        1.2.3 设计“以人为本”的需要
        1.2.4 和谐社会的需要
    1.3 研究现状
        1.3.1 居住区的演化与现状
        1.3.2 居住区设计的相关理论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内容
    2.1 研究方法
    2.2 论文内容
第三章 居住小区使用者与绿地关系的研究
    3.1 人的心理及与绿地景观的关系
        3.1.1 人的环境知觉
        3.1.2 人的空间认知
        3.1.3 人的心理需求
    3.2 人对居住小区绿地的心理需求及人性化景观设计特点
        3.2.1 人对居住小区绿地景观的心理需求
        3.2.2 基于使用者心理需求的居住小区绿地人性化景观设计特点
第四章 使用者在居住小区绿地中的行为研究
    4.1 影响居民生活行为方式的因素
    4.2 使用者在居住小区绿地中的活动类型
    4.3 居住小区绿地环境调查分析
        4.3.1 泰安居住小区建设的回顾与发展状况
        4.3.2 泰安居住小区绿地现状调查
        4.3.3 在调查基础上对居住小区绿地环境现状的分析
        4.3.4 居住小区绿地的人性化设计实例分析
    4.4 使用者在居住小区绿地中的行为分析
        4.4.1 常见行为分析
        4.4.2 行为私密性
        4.4.3 边界效应
        4.4.4 破坏性行为
    4.5 针对使用者在居住小区绿地中的行为进行人性化设计
        4.5.1 针对老年人进行的人性化设计
        4.5.2 针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的人性化设计
        4.5.3 针对残疾人的人性化无障碍设计
第五章 基于人性化的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理论
    5.1 居住小区绿地景观的设计内容
        5.1.1 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思路
        5.1.2 居住小区绿地设计的指标
        5.1.3 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5.2 居住小区绿地道路广场的人性化景观设计
        5.2.1 居住小区道路的人性化景观设计
        5.2.2 居住小区广场空间的人性化景观设计
    5.3 居住小区绿地植物的人性化景观设计
        5.3.1 绿地植物设计的一般要求
        5.3.2 社区公园绿地
        5.3.3 组团绿地
        5.3.4 宅旁绿地景观
        5.3.5 道路绿地景观
        5.3.6 配套公建绿地
        5.3.7 其它空间场所绿化
    5.4 设施小品的人性化景观设计
        5.4.1 儿童游戏场所
        5.4.2 健康设施
        5.4.3 停车设施
        5.4.4 休憩设施
        5.4.5 卫生设施
        5.4.6 服务设施
    5.5 建筑与构筑物的人性化景观设计
        5.5.1 大门与入口
        5.5.2 围墙
        5.5.3 庇护性景观构筑物
        5.5.4 硬质铺装
        5.5.5 雕塑及小品
        5.5.6 模拟性景观构筑物
    5.6 水景的人性化景观设计
        5.6.1 对居住小区水景的现状调查
        5.6.2 居住小区水景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5.6.3 景桥与汀步
        5.6.4 喷泉设计
        5.6.5 驳岸的设计
        5.6.6 梯田式种植台
        5.6.7 临水栈桥(木栈道)
第六章 基于人性化的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实践
    6.1 绿地景观模型制作与设计
        6.1.1 居住小区绿地模型与景观设计人性化的关系
        6.1.2 居住小区绿地模型的景观设计与制作实践
    6.2 山东省千里海岸线项目中居住区部分绿地景观设计
        6.2.1 项目说明与景点分区
        6.2.2 项目中的人性化设计实践
    6.3 菏泽市城市居住小区绿地设计项目
        6.3.1 设计项目概述
        6.3.2 居住小区林荫绿地的人性化景观设计
第七章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9)口译动态RDA模型研究 ——理论与实践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的范围及主要问题
        1.2.1 关联听辨理解获取源语意义(RELEVANCE)
        1.2.2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意义记忆(DEVERBALIZATION)
        1.2.3 源语意义由译语顺应表达(ADAPTATION)
        1.2.4 口译动态 RDA 模型的构建及其实践性探讨
    1.3 研究的理论框架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口译研究及其哲学思考
    2.1 引言
    2.2 口译概况
        2.2.1 口译的缘由及历史
        2.2.1.1 口译的缘由
        2.2.1.2 口译的历史
        2.2.2 口译的定义及特点
        2.2.2.1 口译的定义
        2.2.2.2 口译的特点
        2.2.3 口译的过程及标准
        2.2.3.1 口译的过程
        2.2.3.2 口译的标准
        2.2.4 口译的方式及类型
        2.2.4.1 口译的方式
        2.2.4.2 口译的类型
    2.3 口译研究的宏观综述
        2.3.1 口译研究的学科定位
        2.3.2 口译研究的跨学科探索
        2.3.2.1 口译研究跨学科探索的“萌芽期”(20 世纪 60-70 年代)
        2.3.2.2 口译研究跨学科探索的“停滞期”(20 世纪 70-80 年代)
        2.3.2.3 口译研究跨学科探索的“成长期”(20 世纪 80 年代至 20 世纪末)
        2.3.2.4 口译研究跨学科探索的“调整期”(21 世纪至今)
        2.3.2.5 口译动态 RDA 模型跨学科研究的本体性特点
        2.3.3 口译研究的多样化视角
        2.3.3.1 口译研究的信息处理过程视角
        2.3.3.2 口译研究的技能分解视角
        2.3.3.3 口译研究的认知处理过程视角
        2.3.3.4 口译研究的话语互动视角
        2.3.3.5 口译研究的社会文化活动视角
        2.3.3.6 口译动态 RDA 模型研究的社会文化活动视角
    2.4 语言哲学与口译研究
        2.4.1 语言世界观
        2.4.2 口译研究中的哲学方法
        2.4.3 口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交际行为
    2.5 口译研究的哲学思考
        2.5.1 语言世界观的立交桥——口译研究的跨文化交际学思考
        2.5.1.1 语言世界观多元论
        2.5.1.2 文化与语言世界观
        2.5.1.3 口译的立交桥功能
        2.5.2 语言游戏的关联性——口译研究的语用学思考
        2.5.2.1 语言、现实与语言游戏
        2.5.2.2 口译活动的语言游戏参与因素及其关联性
        2.5.3 体验哲学的经典体现——口译研究的认知学思考
        2.5.3.1 体验哲学
        2.5.3.2 体验哲学的三原则与口译中的认知体验性
        2.5.3.2.1 心智的体验性与口译技能的实践性
        2.5.3.2.2 认知的无意识性与口译工作的即时性
        2.5.3.2.3 思维的隐喻性与口译对象的语境性
        2.5.4 交际、语用与认知:口译动态 RDA 模型研究的哲学特征
    2.6 口译动态 RDA 模型假设的构想
        2.6.1 模型构想的提出及其理据
        2.6.2 模型构想研究的主要问题
    2.7 小结
第三章 口译动态 RDA 模型之关联听辨理解
    3.1 引言
    3.2 口译听辨理解的界定
    3.3 关联理论与口译听辨理解
        3.3.1 基于关联理论的语用推理机制
        3.3.2 基于语用推理机制的口译听辨过程框架
        3.3.3 口译听辨理解中关联语用推理的语境概念分析
    3.4 图式理论与口译听辨理解
        3.4.1 图式理论及其认知理据
        3.4.2 图式理论在口译听辨理解中的认知辅助作用
    3.5 关联理论与图式理论在口译听辨理解中的综合应用
    3.6 小结
第四章 口译动态 RDA 模型之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意义记忆
    4.1 引言
    4.2 释意派口译理论“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认知诠释
        4.2.1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的提出及发展
        4.2.2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界定及其在口译过程中的存在状态
        4.2.3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跨学科理论诠释
    4.3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与口译中的记忆机制
        4.3.1 记忆机制
        4.3.2 口译记忆中的语义表征
        4.3.3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在口译记忆中的发生机制
    4.4 口译记忆特征及其笔记策略
        4.4.1 短期记忆容量理论与口译中的记忆单位
        4.4.2 短期记忆遗忘曲线与口译笔记
    4.5 口译笔记的技巧及其认知理据
        4.5.1 口译笔记的内容取舍与概念激活扩散
        4.5.2 口译笔记的缩略与图式理论
        4.5.3 口译笔记的语言与语义混合表征
    4.6 小结
第五章 口译动态 RDA 模式之译语顺应表达
    5.1 引言
    5.2 语用学综观下的顺应理论
        5.2.1 顺应理论的理论基础
        5.2.2 顺应理论的主要内容
        5.2.2.1 语言的选择
        5.2.2.2 语言的顺应
        5.2.2.2.1 顺应的语言形式选择
        5.2.2.2.2 顺应的策略选择
        5.2.2.3 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
        5.2.3 顺应理论的语境关系
    5.3 口译过程中的顺应理论
        5.3.1 口译中的语境关系顺应
        5.3.2 口译中的语言结构顺应
        5.3.3 口译中的动态顺应
        5.3.4 口译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性
    5.4 口译中译语表达的动态顺应
        5.4.1 口译中译语语境的动态顺应
        5.4.2 口译中译语受众心理的动态顺应
        5.4.3 口译中译语文化的动态顺应
    5.5 小结
第六章 口译动态 RDA 模型之实践运用
    6.1 引言
    6.2 口译教育培训及其特征
        6.2.1 口译教育培训概况
        6.2.2 口译技能的认知发展模式
    6.3 口译动态 RDA 模型的教育培训原则
        6.3.1 跨学科理论原则
        6.3.2 实践体验性原则
        6.3.3 技能发展性原则
    6.4 口译动态 RDA 模型中关联听辨理解之实践运用
        6.4.1 口译听辨理解概述
        6.4.2 关联听辨理解(RELEVANCE) 之实践运用
        6.4.2.1 听辨理解基本技能
        6.4.2.1.1 从关注语音听辨过渡到语流听辨
        6.4.2.1.2 以“意群”为单位进行听辨
        6.4.2.1.3 以“条块化”的方式扩大“听幅”
        6.4.2.2 关联听辨理解(RELEVANCE)的技能运用
        6.4.2.2.1 语流关联听辨
        6.4.2.2.2 从“听词”转变到“听意”
        6.4.2.2.3 主题信息的识别与提取
        6.4.3 关联听辨理解案例分析
    6.5 口译动态 RDA 模型中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意义记忆之实践运用
        6.5.1 口译记忆概述
        6.5.2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意义记忆(DEVERBALIZATION) 之实践运用
        6.5.2.1 意义记忆基本技能
        6.5.2.2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意义记忆(DEVERBALIZATION)的技能运用
        6.5.2.2.1 源语声觉重复记忆
        6.5.2.2.2 视觉联想记忆
        6.5.2.2.3 逻辑图式记忆
        6.5.2.2.4 口译笔记辅助记忆
        6.5.3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的意义记忆案例分析
    6.6 口译动态 RDA 模型中译语顺应表达之实践运用
        6.6.1 口译译语表达概述
        6.6.2 译语顺应表达(ADAPTATION) 之实践运用
        6.6.2.1 译语表达基本技能
        6.6.2.2 译语顺应表达(ADAPTATION)的技能运用
        6.6.2.2.1 译语语境效果顺应
        6.6.2.2.2 译语受众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顺应
        6.6.2.2.3 译语文化动态顺应
        6.6.3 译语顺应表达案例分析
    6.7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总结
    7.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7.3 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10)先秦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文化传播研究现状与本文研究范畴
    第一节 中国文化传播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文化传播的概念和范畴
        一、“文化”与“传播”的概念
        二、文化传播的概念
        三、文化传播的功能
    第三节 中国文化传播研究的现状
        一、“传播学本土化”研究回顾
        二、“传播学本土化”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论文研究意义与理论创新
        一、“先秦文化传播研究”的意义
        二、论文研究的范围
        三、论文写作方法
        四、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先秦的文化载体、媒介与传播方式
    第一节 先秦的文化传播载体
        一、先秦的文化传播载体
        二、先秦文化的物化载体
    第二节 先秦的文化传播媒介
        一、媒介的概念
        二、人是特殊的传播媒介
        三、先秦的文化传播媒介
    第三节 先秦的文化传播方式
        一、口语传播及其特点
        二、图象传播及其特点
        三、文字传播及其特点
第二章 先秦的文化传播主体和受体
    第一节 先秦的文化传播主体
        一、国家产生前的传播主体
        二、国家产生后的传播主体
        三、先秦的文化传播主体的特点
    第二节 先秦的文化传播受体
        一、先秦时期传播受体的地位
        二、先秦的文化传播受体的特点
第三章 文化传播目的和先秦的文化传播内容
    第一节 文化传播目的
        一、文化传播目的:从传承文化到文化功利主义
        二、先秦文化产业的兴盛
    第二节 先秦的文化传播内容
        一、文学传播
        二、哲学传播
        三、音乐传播
        四、风俗传播
        五、科技传播
        六、史学传播
    第三节 中国文化传播的源与流
        一、图腾—中国文化的“根”
        二、图腾与原点文化
        三、文化原典—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第四章 先秦的文化传播模式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人际传播
        一、先秦时期的人际传播
        二、先秦文化的民间传播模式
    第二节 先秦时期的组织传播
        一、先秦文化的官方传播模式
        二、双向传播体制的形成
        三、官方文化传播的特点
    第三节 先秦的文化传播渠道
        一、战争与传播
        二、移民与传播
        三、婚姻与传播
        四、教育与传播
        五、外交与传播
        六、经商与传播
        七、游历与传播
        八、聚集与传播
第五章 先秦的文化传播效果与受控
    第一节 先秦的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一、先秦的文化传播效果
        二、先秦的文化传播反馈
    第二节 讽谏
        一、“讽谏”一词的溯源
        二、讽谏的作用和意义
        三、“讽谏”反馈的实践
    第三节 先秦的文化传播受控机制
        一、传播的控制理论
        二、传播变异研究
        三、传播控制机制
    第四节 先秦的舆论传播与控制
        一、“舆论”的渊源与形成原因
        二、舆论传播受阻的后果
        三、舆论的受控机制
第六章 先秦的文化传播思想及其规律
    第一节 先秦诸子所表现出的文化传播思想
        一、道家传播思想
        二、儒家传播思想
        三、墨家传播思想
        四、法家传播思想
        五、兵家传播思想
    第二节 先秦的文化传播谋略和技巧
        一、先秦的文化传播谋略
        二、先秦的文化传播技巧
    第三节 先秦的文化传播原则
        一、诚信守信原则
        二、“因人而异”的传播原则
        三、实事求是原则
        四、“适度”传播原则
    第四节 先秦的文化传播规律
        一、因势利导规律
        二、“众口铄金”规律
        三、传播变异规律
第七章 先秦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第一节 文化传播源的形成与确立
        一、文化传播源的形成:人类聚居地
        二、文化的内聚和积淀
        三、文化磁场的形成与作用
    第二节 先秦时期地域文化的形成及传播
        一、地域文化的形成
        二、先秦时期的地域文化与传播
    第三节 跨区域文化传播
        一、跨区域文化传播
        二、跨区域传播的必备条件
        三、跨区域传播的条件:消除自然障碍
        四、华夏文化的确立
结语 如何构建中国的文化传播学
    一、先秦文化传播的启示
    二、中国文化传播的意义
    三、创建科学的中国文化传播学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不善社交的几种心理习惯(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2]监理会在华事业研究(1848-1939)[D]. 马光霞. 山东大学, 2012(05)
  • [3]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 卞国凤. 南开大学, 2010(08)
  • [4]幼儿园班级生活中“边缘人”现象的个案研究[D]. 罗萌.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5]媒介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 曹磊. 河北大学, 2018(12)
  • [6]基于需要理论的青少年道德问题研究[D]. 蒋桂芳. 郑州大学, 2013(10)
  • [7]职场剧中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分析 ——以《欢乐颂1》为例[D]. 刘凤华. 暨南大学, 2017(02)
  • [8]居住小区绿地的人性化景观设计研究[D]. 周涛.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2)
  • [9]口译动态RDA模型研究 ——理论与实践运用[D]. 赖祎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4)
  • [10]先秦文化传播研究[D]. 杨永军. 山东大学, 2005(01)

标签:;  ;  ;  ;  ;  

不社交的几种心理习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