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援阿尔巴尼亚棚车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蒋华杰[1](2014)在《冷战时期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研究(1960-1978)》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重点探讨1960年到1978年间,参与全球冷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通过规划和实施涵盖军事、工交基础设施、农业、教育和医疗五个领域的一系列援助项目,力图在制度和观念层面上以自身民族国家解放和社会经济重建经验影响非殖民化进程中的非洲国家。文章主体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分析冷战背景下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政策的演变脉络。第二章探讨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军事援助,以中国军事专家培训赞比亚国防军为案例,分析中国军事专家如何在非洲利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将非洲国家的“资本主义军队”改造成“人民军队”。第三章叙述的重心是中国如何在对非洲国家的工业、交通成套项目的援建中实践和传授自身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大庆”经验,并以此让非洲国家工业发展实现“多快好省”和“自力更生”,重点分析的案例是坦赞铁路。第四章关注1960年代到1970年代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农业援助,并以1970年代顶替台湾在非农耕队为个案,考察中国通过农业援助力图将大寨农业模式移植到非洲的过程及结果。第五章探讨中国对非洲国家实行的教育援助,重点围绕中国培训非洲留学生和实习生的过程和结果展开论述,并以此检视毛泽东教育模式在非洲学生身上的成败及其原因。第六章的内容集中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通过派遣医疗队对非洲国家进行的医疗援助,中国医疗队通过派遣赤脚医生、设点、巡回医疗、宣传毛泽东思想、培训当地医生等方式实践了以社会主义合作医疗为基础的“革命卫生道路”,但最终的结果喜忧参半。中国对非援助的行为与通常所定义的发展援助有很大的区别。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参与全球冷战的诸多对外政策行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非援助行为不仅是中国所执行的国际反帝反修统一战线的政策工具,它还具备了输出自身社会经济发展道路这一冷战行为特征。输出中国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发展模式、并扩大中国在非洲的政治影响,让非洲国家学习中国的道路,以此巩固中共在国内的执政合法性并与美苏等冷战对手在非洲进行角逐,乃是中国对非援助中的核心利益。中国对非援助因此构成了有关冷战时期大国在第三世界地区的干涉和活动的历史叙述的重要内容。中国关于自身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经验并未最终被非洲国家接受和实践,其背后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政治、国际关系因素造成的阻碍,也有社会制度、种族、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葛立美[2](1989)在《建国40年车辆发展综述(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40年来我国铁路车辆的发展概况。全文共分客车、货车及主要零部件三部分,并根据其主要结构性能的发展,大致以十年作为一个阶段,逐一阐述客、货车辆的设计、制造、产品开发、新老产品不断完善等过程。文中还介绍了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等在铁路车辆上的应用。
王悦恩[3](1967)在《援阿尔巴尼亚棚车介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66年第三季度,武昌车辆工厂设计、试制并生产了一批援阿棚车(图1)。在党的领导与教育下,全体职工认清了援阿任务的国际主义重要意义,在设计、试
董绪章[4](2005)在《齐车公司组织结构变革》文中研究说明铁路装备制造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运能、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北车集团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齐车公司)是一个为铁路运输行业提供重要装备的企业,是我国铁路货车、铁路起重机设计、制造的骨干企业和出口基地。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调整的关键时期,如何能够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首要课题。 本案例以齐车公司200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会议为基本素材,通过对齐车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的总结分析,暴露出一系列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历史问题,真实地反映了国有企业在内部管理、体制运行上存在的问题。由于铁路产品市场的局限性较大,齐车公司在开拓市场上受到的制约因素很多,特别是在2004年上半年,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如何摆脱困境,走出低谷,成为企业当前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案例分析,采取压缩组织机构、减少冗员、分离辅助,实行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形式变革,使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根除齐车公司组织机构臃肿、管理层次过多、职责划分不清、管理效率低下等内部管理的弊病,以达到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
孙福健[5](2017)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相邻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更加深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立应运而生。经济带内阻碍贸易往来的因素不仅有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还有口岸效率、海关环境、规制环境和电子商务的低效率所引起的贸易障碍。2017年2月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便利化协定》正式生效,贸易便利化成为从短期和长期考虑增加贸易流量、扩大贸易规模、提升贸易质量的有力手段。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建设成为区域经济繁荣的必然选择,但是该区域内贸易便利化的建设既有重大成果,又有突出问题。因此研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问题是有必要的,只有深入了解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的现状、问题与水平,才可以在建设高水平贸易便利化进程中有的放矢。在研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问题的过程中,主要从认识、理解和分析三个层面来对该问题进行说明。从认识层面,一方面对贸易便利化的内涵和作用机理有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根据亚欧大陆桥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进行了界定;从理解层面,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进程的现状和重大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深入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分析层面,构建了针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环境的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在John.S.Wilson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二级指标——铁路运输基础设施质量。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水平测评结果为基础,对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区域国别和指标类别分析。通过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问题的认识、理解和分析,可以对现阶段贸易便利化建设的进程有准确和清晰的把握。在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根据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特点加入新的二级指标,经验指标权重不再适用。因此采用了熵值法重新测算了各个指标体系的权重。重新测算的权重使得测算结果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更加贴合现阶段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围绕贸易便利化建设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因此以贸易便利化体系指标为数据基础,针对这些问题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建设提出富有指导性的建议。
杨长春[6](1990)在《对外贸易运输讲座——(四)国际铁路货物运输(上)》文中认为 铁路,是现代化运输的主要通道。铁路运输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具有运输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运输成本低,运输准确性和连续性强、受气候影响较小等一系列特点。因此,铁路运输不仅在我国的国民经济
闫觅[7](2015)在《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的研究多是从工业建筑入手,以保护再利用为切入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关注点常在于建筑的空间、结构、风格等方面,所建立的工业遗产认定和保护体系也以从工业建筑为基准。但是工业遗产不应该局限于工业建筑,还应包括工艺流程、机器设备、企业文化等相关内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应该纵观整体,只有掌握全面的信息,才能对其准确的定位。天津作为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中心,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更反映了天津和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清末的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的“黄金十年”再到日本占领的萧条时期,天津作为早期的开埠城市,俨然成为中外交流的窗口,同样天津地区的工业发展也不是封闭的,它反映当时中外之间的政治、权利、利益错综复杂的关系。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外资工厂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华资工业进行资源掠夺和物资倾销,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探寻工业发展的途径,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因此选择天津这个叱咤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更有助于全面把握中国近代工业的全貌。本文首先对中国现存的近代工业遗产进行梳理,将中国现存的工业遗产分为七个工业遗产群,选取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理清工业发展脉络,并提出工业遗产行业的分类标准,对现存遗产从历史、行业、形态和保护级别四个方面的遗产构成分析,并总结出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特征。工业的发展不仅对地方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城市、建筑的发展与演变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构建了遗产群的“群-链-点”的阶梯模式,通过对军工产业链、纺织产业链、化工产业链以及公用设施中的典型案例的历史研究,明确了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从最初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与技术,到最后精英阶层终于利用所习得的知识开展技术创新这一发展历程;在工业的建设选址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中方与西方之间的角力与博弈;工业建筑的形式风格与功能布局从中体西化演变为全盘西化,最后发展到以功能为主的厂区格局,揭示了旧直隶地区在近代化过程中工业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评估提供基础。工业遗产群是针对区域遗产保护的一种新型的保护理念,本文根据《下塔吉尔宪章》、《台北亚洲工业遗产宣言》、《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中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定标准,分析了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定位,为天津工业遗产群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王爱云[8](2014)在《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既是对近代以来在中国面临被世界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下兴起的文字改革思潮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对近代以来文字改革思潮与实践的扬弃。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其中的合理部分,扬弃、摒弃其中的激进、错误主张,使当代中国文字改革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成为中国百年文字改革上最辉煌的一章。论文以1949-1986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新中国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即整理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来龙去脉和改革发展的曲折历程,客观评价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并深刻分析当代中国文字改革工作中的缺陷不足,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对当代语言文字工作有所启示。论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本选题的海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作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回顾近代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文字改革的历史。先是梳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五四时期至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字改革思潮和文字改革运动中的理论主张和实践情况,然后追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文字改革的主要历程,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字改革思想和理论是对近代以来文字改革探索的继承、扬弃和发展,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所推行的文字改革实践为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第二章论述当代中国开展文字改革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共产党对文字改革的战略认识。一是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字改革的理论准备,包括对马克思主义语言文字理论、近代以来文字改革理论以及对文字发展规律的认识等;二是阐述文字改革的时代需求,主要分析当时中共将文字改革提上日程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和当时世界范围内拼音化文字改革的发展趋势。第三章记述1949-197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字改革工作的全面展开,重点梳理中共在领导文字改革过程中如何确定文字改革的目标和文字改革三大任务,文字改革工作如何掀起高潮、在调整巩固中稳步前进,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和两年徘徊时期在低潮中蹒跚前行,展现新中国文字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所走过的曲折历程。第四章考察1979-1986年党对建国以来文字改革工作进行的反思和新时期文字改革工作方针的调整。主要分析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文字改革“拼音化”方向、是否要继续推进文字改革工作等问题的反思,以及根据新形势需要对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所做出的调整,包括废除“文化大革命”时期制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完成文字改革工作的拨乱反正;召开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确立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重点由文字改革转向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第五章按专题概述1986年以后的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成就。由于这一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已经不是文字改革,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工作不作全面深入研究,而是从中共中央对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努力推进汉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行并完善《汉语拼音方案》、积极开辟中文信息处理工作新局面这五个方面来概述这一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情况。第六章对当代中国文字改革作出总体评价。论文采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对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性质和特点、成就和影响予以客观评价,分析当代文字改革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对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若干启示。结束语部分主要对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字改革等问题的继续探索,即“中国语文现代化”研究进行评述,并对如何大力推进语文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提出了三点建议。
王坤生[9](2005)在《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国际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定中国铁路车辆产品这一独特产品领域,对在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研究了为解决问题与挑战所应采取的一些国际营销策略,以期对同行业企业全面地、系统地了解铁路车辆产品所处的国际市场环境及营销状况,掌握并能够针对不同的特定环境运用一些灵活适当的国际营销策略,进而为更好地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首先阐述了与研究方向有关的一些原理和理论,然后对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取得的业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同时较全面地提出了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国际营销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加以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之后对开展国际营销所处的亚洲、非洲、美洲、澳洲一些有特色的国家或地区的铁路车辆市场环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将中国铁路车辆产品的竞争力同较差的、相当的以及较强的一些国家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之后对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出口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进行了确定,通过对上述的分析研究和确定最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国际营销策略。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会使中国铁路车辆制造出口企业在如何开展国际市场营销上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能够对增强企业的国际营销决策能力有所帮助,进而不断地提升企业的整体出口实力,也希望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国际市场营销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郭杰[10](2002)在《北京二七车辆厂‘十五’发展战略》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运输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客运要求安全快速,准点舒适,货运要求快捷、准时、方便、专业化运输。八十年代以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交通运输市场竞争的局面,使铁路运输占有的市场分额不断下降,有人认为铁路己是“夕阳工业”了。但是,铁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不断引进高新技术,创造竞争优势。在货物运输方面,突出了快速、重载及专业化运输,给我国从事机车车辆工业的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WTO的加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抢占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市场又将成为国内外厂商的又一竞争热点。现代公司,尤其是大中型工业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做出积极正确的反应。而联结着企业与环境的则是企业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确定企业营销活动的方向、中心、重点、发展模式以及资源的调配。驾驭环境的发展变化,结合企业的资源状况,规划出企业较长期的发展趋势,制定出一个具有远见而又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关系到未来营销活动的成败,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公司战略,是公司为实现各种特定目标以求自身发展而设计的行动纲领,它涉及到企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是企业根据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分析未来市场环境变化所提供的市场机会和出现的限制因素,制定出来的公司行动纲领。北京二七车辆厂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机构较多,内部人员多,人均劳产率较低,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员工危机感不强,致使体制创新不能取得突破,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步伐迟缓,企业的技术创新缺乏后劲,新产品开发速度不快,部分设备闲置,设备利用率不高,产品销售额不能实现跨跃式增长。基于北京二七车辆厂的管理经营现状,笔者认为该企业必须正确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认清自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把握住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找准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战略和具体策略,并付诸于实践,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形成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指导企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发展,实现产品升级和规模经营。2、研究方法本文根据经营战略、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原理、运作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等<WP=8>理论,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企业大量的调查研究,在对企业发展历史、现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资源等方而的机遇、挑战、优势和劣势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SWOT分析,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针对所制订的发展战略,制定出企业的技术创新、市场营销、运作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策略。3、成果和结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货物运输特别是集装箱运输将会快速增长。铁路必将发挥其优势,扩大其运输市场份额。适合市场需求的快运、重载铁路集装箱货车将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WTO的加入,铁路这个经济生活中的大动脉将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更大作用,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铁路货车品种单一,通用车多、专用车少,不适合今后发展的需要。铁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铁老大”思想严重,经营机制转换较慢,手续繁、运价高、不准时,造成了目前铁路在集装箱运输中的市场份额较低。但随着我国铁路改革的深化,集装箱运输将会得到较快发展,北京二七车辆厂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北京二七车辆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剖析了企业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通过SWOT分析,制定出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北京二七车辆厂在2002-2005年,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品创新步伐,以快速、重载集装箱货车为重点,加大研发投入,超前储备新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才能争取主动,获得竞争优势。通过创建产品品牌,健全营销网络,达到稳步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企业为了竞争需要,必须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存量资产,实现规模经营。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同时必须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塑企业组织和文化,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北京二七车辆厂还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国内企业强强联合,形成战略联盟。广泛与国外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开拓国际市场,走出国门,放眼世界,迎接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使具有光荣二七传统的百年老厂在新世纪里焕发青春和活力,为民族工业的腾飞再创辉煌。
二、援阿尔巴尼亚棚车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援阿尔巴尼亚棚车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冷战时期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研究(1960-1978)(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四、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冷战与中国对非洲国家援助政策的演变 |
第一节 作为冷战武器的国际援助 |
一、冷战与国际援助 |
二、新中国的对外援助:内容与特征 |
三、新中国援外体制 |
第二节 中国推动非洲民族解放浪潮 |
一、扩大中间地带:中国初入非洲 |
二、全面开展非洲工作 |
第三节 两个中间地带理论与非洲的“中国道路” |
一、中苏分裂与三方争夺局面的形成 |
二、两个中间地带理论背后的“中国道路” |
三、周恩来访非 |
四、中国全面援助非洲 |
第四节 “三个世界”理论与1970年代中国在非洲的“新攻势” |
一、从发展“一般外交”到“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
二、1970年代的对非援助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与中国调整对非援助政策 |
第二章 军事援助:“毛泽东军事思想”在非洲的实验 |
第一节 中国自身的历史经验与军事援助非洲 |
一、中共早期武装夺取政权的历史经验 |
二、新中国对外军事援助概况 |
三、培训亚非拉地区政党组织军事人员 |
第二节 中国对非洲军事援助政策的内容及其演变 |
一、1960年代中国对非军事援助 |
二、1970年代中国对非军事援助 |
第三节 1970年代中国军事专家训练赞比亚军队的个案考察 |
一、支援南部非洲革命:中国军事专家组赴赞比亚背景 |
二、山林野营中的操练:中国军事专家培训赞比亚军队的经过 |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在赞比亚:军训的成效与局限 |
小结 |
第三章 工业、基础设施援助:坦赞铁路修建中的“大庆”经验 |
第一节 “大庆”:新中国工业现代化的目标与模式 |
一、从学苏到走自己的路:“多快好省”的确立 |
二、“工业学大庆”:多快好省、自力更生与政治挂帅 |
第二节 中国对非工业、基础设施援助概况 |
第三节 “大庆”经验与坦赞铁路的修建 |
一、铁路修建中的“多快好省” |
二、“铁人”典型、政治教育与大会战 |
三、坦赞铁路修建中的技术、思想传授 |
第四节 “大庆”经验及其效果 |
小结 |
第四章 农业援助:在非洲建造“大寨” |
第一节 中国对非农业援助概况 |
一、1960年到1963年的中国对非农业援助 |
二、1964年中国调整对外农业援助体制 |
三、1970年代中国对非农业援助概况 |
第二节 顶替台湾在非农耕队援助的决策与实施 |
第三节 “大寨”:顶替援助的目标与模式的选择 |
第四节 建造“大寨”:顶替援助的实施 |
一、农耕队的筹备与派遣 |
二、在非洲种“大寨田” |
三、“留下种子”:“大寨人”在当地的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 |
小结 |
第五章 培养"革命与建设的种子“:中国培训非洲留学生和实习生 |
第一节 中国培训外国学生政策的缘起 |
一、中苏留学生计划的历史经验 |
二、中国培训外国学生 |
第二节 学习革命:非洲留学生来华 |
一、中国接收非洲留学生 |
二、非洲留学生在华的生活与学习 |
第三节 非洲学生与中方的矛盾与冲突 |
一、“阿里事件”与非洲留学生大规模退学 |
二、阿里事件背后的冲突 |
第四节 教育革命及其结果 |
一、强化政治教育:培训非洲留学生政策的调适及其结果 |
二、毛泽东教育模式下的非洲实习生 |
三、马里实习生事件 |
小结 |
第六章 医疗援助:中国援非医疗队与“革命卫生道路” |
第一节 中国医疗队在非概况 |
一、中国对外医疗援助的缘起 |
二、援非医疗队的派遣与分布 |
第二节 “六二六”指示与“赤脚医生”去非洲 |
一、“六二六“指示的出台与医疗革命化 |
二、赤脚医生去非洲 |
第三节 “毛主席派来的医疗队” |
一、设点和下乡巡回医疗 |
二、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
三、自力更生:培训工作、针灸 |
第四节 “六二六”指示在非洲的效果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齐车公司组织结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第1部分 案例 |
1.1 齐车公司概况 |
1.1.1 历史沿革 |
1.1.2 产品研发 |
1.1.3 财务状况 |
1.1.4 市场营销 |
1.1.5 企业战略 |
1.1.6 企业经营环境 |
1.1.7 信息化状况 |
1.2 齐车公司现行行政组织结构 |
1.2.1 现行行政组织结构设置 |
1.2.2 职责分工 |
1.3 齐车公司现行党委组织结构 |
1.3.1 现行党委组织结构设置 |
1.3.2 职责分工 |
1.4 上半年经营工作情况 |
1.4.1 生产情况 |
1.4.2 财务运行情况 |
1.4.3 经营情况 |
1.4.4 技术研发情况 |
1.4.5 人力资源的困惑 |
1.4.6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 |
第2部分 案例分析 |
2.1 环境对齐车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要求 |
2.1.1 宏观政策环境的要求 |
2.1.2 内外部环境的要求 |
2.2 齐车公司现行组织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2.2.1 组织机构臃肿 |
2.2.2 管理层次过多 |
2.2.3 管理效率低下 |
2.2.4 职责划分不清 |
2.2.5 社会负担较重 |
2.2.6 激励作用不够 |
2.3 齐车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目标 |
2.3.1 适应环境变化 |
2.3.2 组织运行高效 |
2.3.3 满足职工发展 |
2.3.4 实现企业战略 |
2.3.5 提高经济效益 |
2.4 齐车公司新组织结构的确立 |
2.4.1 新组织结构采用的方式 |
2.4.2 新组织结构的设置情况 |
2.4.3 新组织结构预计可创造的经济效益 |
2.4.4 新组织结构的特点 |
2.4.5 齐车公司新组织结构实施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贸易便利化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 |
第一节 贸易便利化内涵及国际规则 |
一、贸易便利化内涵 |
二、贸易便利化国际规则 |
第二节 贸易便利化理论基础 |
一、交易成本理论 |
二、自由贸易理论 |
三、关税同盟理论 |
第三节 贸易便利化作用机理 |
一、贸易便利化成本 |
二、贸易便利化效益 |
第三章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界定 |
第二节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发展现状 |
一、《贸易便利化协定》正式生效 |
二、东亚贸易便利化势不可当 |
三、中亚贸易便利化砥砺前行 |
四、南亚贸易便利化扬帆起航 |
五、西亚贸易便利化势在必行 |
六、中东欧贸易便利化大有可为 |
七、西欧贸易便利化如日方中 |
第三节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存在的问题 |
一、区域合作框架“制度过剩” |
二、贸易安全挑战严峻 |
三、经济带建设不系统 |
四、跨境运输矛盾重重 |
五、海关合作障碍突出 |
六、贸易保护主义蔓延 |
第四节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受复杂国际环境影响 |
二、受国家经济和制度差异影响 |
三、受贸易便利化成本差异影响 |
四、受国际舆论误解影响 |
第四章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水平测评体系 |
第一节 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数据来源 |
第三节 熵值权重计算法 |
一、熵的定义 |
二、熵值权重计算法 |
第四节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水平测评 |
第五节 贸易便利化结果分析 |
一、区域国别分析 |
二、指标分析 |
第五章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建设措施 |
第一节 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
第二节 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第三节 提高海关管理合作效率 |
第四节 优化国内政治制度环境 |
第五节 推进信息技术普及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亚洲工业遗产亟待保护 |
1.1.2 快速城市化催生大量工业遗存 |
1.1.3 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存在矛盾 |
1.2 研究综述 |
1.2.1 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
1.2.2 旧直隶工业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近代史的需要 |
1.3.2 城市史及建筑史的需要 |
1.3.3 工业遗产保护的需要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主要内容 |
1.4.3 概念界定 |
1.5 研究的方法与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结构 |
1.6 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
1.6.1 创新之处 |
1.6.2 未尽事宜 |
第二章 中国潜在近代工业遗产群 |
2.1 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历程 |
2.1.1 萌芽时期——清末洋务运动时期 |
2.1.2 兴盛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时期 |
2.1.3 衰退时期——工厂内迁时期 |
2.2 中国潜在的近代工业遗产群分布 |
2.2.1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工业遗产群 |
2.2.2 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工业遗产群 |
2.2.3 以济南为中心的胶东工业遗产群 |
2.2.4 以重庆为中心的川西工业遗产群 |
2.2.5 以武汉为中心的鄂湘赣工业遗产群 |
2.2.6 以广州为中心的粤闽工业遗产群 |
2.3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 |
2.3.1 发展脉络 |
2.3.2 调查方法 |
2.3.3 构成分析 |
2.3.4 特征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器物的引进:军工产业链 |
3.1 军火制造——天津机器局 |
3.1.1 水运便利促进工业萌芽 |
3.1.2 生产设备的引进与输出 |
3.1.3 建筑形式与空间布局 |
3.2 能源提供——开滦煤矿 |
3.2.1 开滦煤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3.2.2 原煤开采技术的发展 |
3.3 运输变革——铁路的诞生 |
3.3.1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角力 |
3.3.2 中国铁路先驱——金达技师 |
3.3.3 铁路控制权的争夺 |
3.3.4 铁路附属设施 |
3.4 建筑材料——启新洋灰公司 |
3.4.1 启新公司建造始末 |
3.4.2 核心工艺——“二磨一烧” |
3.4.3 绅商集团的代表——周学熙 |
3.5 小结 |
第四章 技术的引进:纺织产业链 |
4.1 棉纺准备——棉纺工业 |
4.1.1 工艺流程 |
4.1.2 案例——恒源纱厂 |
4.2 棉纺成品——织布工业 |
4.2.1 工艺流程 |
4.2.2 案例——天津第三棉纺织厂 |
4.3 毛纺准备——毛纺工业 |
4.3.1 工艺流程 |
4.3.2 案例——东亚毛纺厂 |
4.4 毛纺成品——地毯工业 |
4.4.1 工艺流程 |
4.4.2 案例——仁立毛纺厂 |
4.5 锦上添花——印染工业 |
4.5.1 工艺流程 |
4.5.2 案例——东亚毛纺厂印染部 |
4.6 其他纺织工业 |
4.7 小结 |
第五章 技术的创新:化工产业链 |
5.1 海盐资源——塘沽盐田 |
5.1.1 滩晒技术的应用 |
5.1.2 机器设备的分类 |
5.2 化工原料——久大精盐 |
5.2.1 精盐提纯技术的提高 |
5.2.2 精英阶层的崛起 |
5.2.3 私人研究团体发轫 |
5.3 化工基础——永利碱厂 |
5.3.1 历史发展脉络 |
5.3.2 厂区空间布局 |
5.3.3 制碱技术探索 |
5.3.4 工业厂房分类 |
5.4 其他化学工业 |
5.4.1 制革业 |
5.4.2 制皂业 |
5.4.3 火柴业 |
5.4.4 玻璃业 |
5.5 小结 |
第六章 工业的基础:公用设施 |
6.1 水运枢纽的形成 |
6.1.1 码头——城市中心南移 |
6.1.2 桥梁——海河两岸连结 |
6.2 华洋之间的博弈 |
6.2.1 天津自来水公司 |
6.2.2 济安自来水公司 |
6.3 电力设施的引入 |
6.3.1 工厂动力提供——发电厂 |
6.3.2 公共性的引入——有轨电车 |
6.4 金融币制的改革 |
6.4.1 新式造币厂诞生 |
6.4.2 机器设备与工艺 |
6.4.3 造币厂建筑形式 |
6.5 小结 |
第七章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与保护方法 |
7.1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 |
7.1.1 历史重要性 |
7.1.2 工业设备与技术 |
7.1.3 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 |
7.1.4 文化与情感认同、精神激励 |
7.1.5 推动地方社会发展 |
7.1.6 重建、修复及保存状况 |
7.1.7 地域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 |
7.1.8 其他评价因子 |
7.2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
7.2.1 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
7.2.2 工业遗产产业链保护方法 |
7.2.3 工业遗产点保护方法 |
7.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天津工业大事记 |
附录二 天津显着工业列表 |
附录三 直隶工业遗产目录 |
附录四 机器局生产技术及产品 |
附录五 唐山工厂员工于1909年寄给金达的信 |
附录六 天津碱厂的生产工艺 |
附录七 天津碱厂保护事记 |
附录八 其他工业 |
附录九 民族工业中的中国工程师 |
附录十 洋务运动时期的外国技师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2. 海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历史视野 |
1.1 近代以来以救国图强为初衷的文字改革思潮与实践 |
1.1.1 清末文字改良主义思潮与实践 |
1.1.2 20世纪初激进主义文字改革主张及汉字存废之争 |
1.1.3 四时期至二三十年代涌动的文字改革思潮与实践 |
1.2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字改革运动 |
1.2.1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字改革的关注 |
1.2.2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
1.2.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试验拉丁化新文字 |
1.2.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字改革 |
1.3 本章小结 |
2 当代文字改革问题的提出 |
2.1 新中国成立前后文字改革问题的提出 |
2.1.1 文字改革问题的提出 |
2.1.2 文字改革的理论准备 |
2.2 新中国成立后推进文字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
2.2.1 新中国建设对文字改革的迫切需求 |
2.2.2 拼音化文字改革的世界趋势 |
2.3 本章小结 |
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字改革全面展开 |
3.1 设立机构,高屋建瓴、全盘规划文字改革 |
3.1.1 文字改革机构的设立 |
3.1.2 文字改革方针和方案的确定 |
3.1.3 整风运动中关于文字改革的争议 |
3.1.4 中共中央调整确定文字改革三大任务 |
3.2 人民群众的欢迎与文字改革工作的高潮 |
3.2.1 《汉字简化方案》的推行 |
3.2.2 掀起推广普通话热潮 |
3.2.3 汉语拼音广泛应用 |
3.3 文字改革在调整巩固中稳步前进 |
3.3.1 修订《汉字简化方案》,编印《简化字总表》 |
3.3.2 汉字整理工作取得突出成绩 |
3.3.3 推广普通话工作持续进行 |
3.3.4 扩大汉语拼音应用,改进汉语拼音教学法 |
3.4 “文化大革命”及两年徘徊时期文字改革在低潮中蹒跚 |
3.4.1 文字改革的中断与周恩来努力恢复文字改革工作 |
3.4.2 拟订、发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
3.4.3 重新恢复推广普通话 |
3.4.4 恢复推行汉语拼音,努力扩大汉语拼音应用 |
3.4.5 启动汉字信息处理工程 |
3.5 本章小结 |
4 文字改革的拨乱反正和调整 |
4.1 文字改革工作的复苏 |
4.1.1 充实文字改革领导机构,重申文字改革方针 |
4.1.2 修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
4.1.3 完善《汉语拼音方案》,开展“注·提”教学实验 |
4.1.4 各行各业踊跃推广普通话 |
4.1.5 汉字信息处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
4.2 关于文字改革的争议和反思 |
4.2.1 改革开放对文字改革提出新要求 |
4.2.2 文字改革工作座谈会研究新时期文字改革的方针任务 |
4.2.3 对文字改革的不同意见 |
4.2.4 对文字改革的再思考 |
4.3 文字改革工作的里程碑 |
4.3.1 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确立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 |
4.3.2 废除“二简字”,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 |
4.4 本章小结 |
5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全面发展 |
5.1 中共中央对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
5.1.1 调整健全语言文字工作机构 |
5.1.2 与时俱进,创新对语言文字的认识 |
5.1.3 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和规划 |
5.1.4 积极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
5.2 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 |
5.2.1 推普工作方针的调整 |
5.2.2 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新举措 |
5.3 努力推进汉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
5.3.1 加强社会用字管理,巩固汉字简化成果 |
5.3.2 整理现行汉字,促进汉字规范化、标准化 |
5.4 继续完善并扩大《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 |
5.4.1 发布、修订《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
5.4.2 推广“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实验 |
5.4.3 扩大汉语拼音在中文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
5.5 中文信息处理标准化建设成绩显着 |
5.6 本章小结 |
6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总体评价 |
6.1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性质 |
6.1.1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是对近代以来文字改革的继承、扬弃与发展 |
6.1.2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是一个不断调整、自我扬弃的过程 |
6.2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特点 |
6.2.1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 |
6.2.2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工作慎重而严谨 |
6.3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成就 |
6.3.1 对推进新中国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
6.3.2 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
6.3.3 对汉字和华语文化圈国家和地区产生积极影响 |
6.3.4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成果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 |
6.4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不足 |
6.4.1 文字改革指导思想上存在急于求成的毛病 |
6.4.2 汉字简化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
6.4.3 文字改革工作一度存在学术问题政治化处理 |
6.5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启示 |
6.5.1 文字改革必须处理好文字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
6.5.2 文字改革必须遵循文字发展规律 |
6.5.3 文字改革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
结束语 积极推进中国语文现代化探索 |
1. 关注社会语文生活,积极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
2. 继续推动普通话、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的科学发展 |
3. 大力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国际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提出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提出的背景 |
1.1.2 论文撰写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外营销理论研究动态 |
1.2.2 国内外铁路车辆产品营销动态 |
1.3 本文的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跨国目标营销理论 |
2.1.1 目标市场选择 |
2.1.2 市场定位 |
2.2 市场环境SWOT的分析评价理论 |
2.2.1 机会与威胁 |
2.2.2 优势与劣势 |
2.2.3 SWOT系统分析 |
2.3 客户关系管理(CRM)原理 |
2.3.1 基本原理 |
2.3.2 CRM与企业营销组织结构的融合 |
2.4 市场导向出口定价法理论 |
2.4.1 市场导向出口定价法 |
2.4.2 市场导向出口定价法的运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铁路车辆国际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国际营销现状 |
3.1.1 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国际营销的主渠道及现状 |
3.1.2 各车辆制造厂开展国际营销活动 |
3.2 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国际营销面临问题及分析 |
3.2.1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3.2.2 对存在问题原因进行的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铁路车辆国际营销环境分析、比较及目标市场选择 |
4.1 国际环境分析 |
4.1.1 对亚洲一些国家市场环境分析 |
4.1.2 对非洲一些国家市场环境分析 |
4.1.3 对南美洲巴西铁路车辆市场环境分析 |
4.1.4 对澳大利亚铁路车辆市场环境分析 |
4.2 国际比较研究 |
4.2.1 中国同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等较差国家的比较研究 |
4.2.2 中国同巴西、澳大利亚等相当国家的比较研究 |
4.2.3 中国同美国、德国等较强国家的比较研究 |
4.3 中国铁路车辆产品目标市场选择 |
4.3.1 目标市场选择 |
4.3.2 市场定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国际营销策略 |
5.1 建立国际市场营销“风险预警管理”系统 |
5.1.1 建立“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的意义 |
5.1.2 铁路车辆产品出口企业预警系统的建立 |
5.2 建立国内车辆制造出口企业价格共同体 |
5.2.1 价格共同体建立及其形式 |
5.2.2 规避国外反倾销,扩大企业出口效益 |
5.3 形成在国外组装生产能力,减少装运等环节费用 |
5.3.1 国外组装生产及其发展原因 |
5.3.2 国外组装业务的意义 |
5.4 引进先进技术、强化质量管理与扩大出口相结合 |
5.4.1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来加速新产品开发 |
5.4.2 通过提高产品性能、改进产品质量来扩大出口 |
5.5 充分应用客户管理系统,改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
5.5.1 运用客户管理系统迫在眉睫 |
5.5.2 客户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的选用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北京二七车辆厂‘十五’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由来 |
1.2 中国机车车辆工业及北京二七车辆厂概述 |
1.3 研究的框架及方法 |
第二章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2.1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分析 |
2.2 国外铁路货车产业分析 |
2.3 我国铁路货车产业分析 |
2.4 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产业分析 |
2.5 加入WTO对我国铁路货车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2.6 竞争对手分析 |
第三章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
3.1 企业优势分析 |
3.2 企业劣势分析 |
3.3 SWTO分析 |
第四章 企业发展战略和战略目标 |
4.1 2002 -2005年总战略目标 |
4.2 2002 年-2005年企业发展战略 |
4.3 2002 —2005年市场营销战略 |
第五章 企业发展子战略及子战略措施 |
5.1 技术创新战略及技术创新措施 |
5.2 运作管理目标及略运作管理措施 |
5.3 财务管理目标及财务管理措施 |
5.4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目标及人力资源开发措施 |
第六章 其它管理策略 |
6.1 企业改制策略 |
6.2 融资策略 |
6.3 多经发展策略 |
6.4 企业文化建设 |
结论与参考文献 |
四、援阿尔巴尼亚棚车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冷战时期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研究(1960-1978)[D]. 蒋华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2]建国40年车辆发展综述(上)[J]. 葛立美. 铁道车辆, 1989(10)
- [3]援阿尔巴尼亚棚车介绍[J]. 王悦恩. 铁道车辆, 1967(01)
- [4]齐车公司组织结构变革[D]. 董绪章.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08)
- [5]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问题研究[D]. 孙福健. 郑州大学, 2017(12)
- [6]对外贸易运输讲座——(四)国际铁路货物运输(上)[J]. 杨长春. 国际贸易问题, 1990(02)
- [7]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D]. 闫觅. 天津大学, 2015(08)
- [8]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研究[D]. 王爱云. 武汉大学, 2014(06)
- [9]中国铁路车辆产品国际营销策略研究[D]. 王坤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08)
- [10]北京二七车辆厂‘十五’发展战略[D]. 郭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