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子弹伤对犬邻近血管腔效应的影响

高速子弹伤对犬邻近血管腔效应的影响

一、犬高速枪弹伤空腔效应对邻近血管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简迈,邓旦,陈易华,陶杰,曾冬梅,范严严,罗艳[1](2013)在《枪弹伤导致心血管系统间接损伤的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猪肢体肌肉枪弹伤后伤侧髂动脉、股动脉及心脏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方法挑选实验动物杂种猪15只,高速枪弹致肌肉贯穿伤,相关影像学及生化检查后处死实验动物,取致伤侧髂外动脉、股动脉及心脏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肢体枪弹伤后,伤侧髂外动脉及股动脉内弹力膜平坦、内皮细胞间断脱落、内皮细胞结构不清。心内膜下和心肌纤维间灶性出血,心肌毛细血管扩张出血,红细胞淤积,间质水肿。光镜观察心血管的间接损伤程度及范围:(1)血管损伤存在距离差异;(2)同一位置的血管损伤存在差异;(3)心血管损伤在不同的猪之间存在差异。结论猪肢体肌肉枪弹伤后,其心血管系统一系列病理变化提示间接损伤的发生,损伤程度与诸多因素有关,提示临床医师对间接损伤的评估要避免以点代面的讨论其损伤程度。

赵欣[2](2013)在《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随着军事科技水平的发展,子弹致伤力的大幅度提升,导致四肢枪弹伤在战伤的比率逐渐增高。枪弹对机体的损伤,除枪弹导致的直接弹道损伤外,与原发伤相隔较远的远隔器官也会发生损伤,即远达效应。研究认为,枪弹伤所引发的远达效应主要是由机体应激反应所致[1]。近年来,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远达效应的致伤机制已有部分研究报道,但对远隔脏器出现的损伤及其病情进展变化的特点研究较少,尤其是对枪弹伤所致远隔脏器损伤早期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影响这些表现的主要因素尚未见系统报道。该实验在本课题组既往研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观察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诱发的生理生化变化及肺损伤早期病理学的变化特点;观察枪击前给予抗损伤药物防护(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维生素C2.0g、地塞米松2.0mg、安络血10mg)后,对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所致远隔脏器肺损伤的防护效果,为今后筛选预防和早期诊断肢体枪弹伤对肺远达效应损伤的有效指标。本研究拟采用64排螺旋CT,分析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致肺远达效应损伤早期影像学的改变及其特点;动态检测枪击前以及枪击后不同时间点血浆内皮素(ET)及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明确这些指标变化与枪击损伤之间的关系,以期发现远达损伤的发生机理,为有效监测、预防和减轻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致肺远达损伤提供可靠实验依据。目的:明确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所致肺远达效应的影像学、病理学及生物化学表现特点,探讨肺远达效应的特点及其发生机制;观察抗损伤药物对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所致肺远达效应的防护效果,为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损伤的早期影像学诊断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一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的远达效应研究健康平原猪12只,雌雄不限,9~12月,45~55kg,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自制木质固定架。实验猪仰卧,将其四肢固定在固定架两侧。复制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动物模型,采用国产81-1式半自动步枪,子弹直径为7.62mm,采用美国GE LightSpeed VCT(64排螺旋VCT),动物麻醉成功后,在致伤前,先行胸部VCT扫描及耳缘静脉抽取静脉血,作为自身对照用的伤前影像及生化资料。从一侧下肢上段(股动脉前方1.0cm处)肌肉组织丰富处,避开骨骼和大血管,由内向外50cm近距离射击致软组织贯通伤,保证子弹着点准确,对侧衬以自制子弹阻尼装置。致伤后不清创,立即包扎止血,分别于枪击后5min、10min及25min各时间点行胸部VCT扫描及耳缘静脉血采集,进行血浆ET及COR检测。上述操作结束后,用10%氯化钾10mg心内注射处死动物,即刻开胸,剪断大血管放血,完整取出全肺,一部分肺标本在中性福尔马林中固定,一部分肺标本参照影像学显示的病变区取材,进行病理检查。实验二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的防护研究健康平原猪24只,雌雄不限,8~12月,40~55kg。动物来源、致伤武器、麻醉及致伤方法均同实验一。实验的动物随机分为药物防护组与实验组,每组12只。药物防护组枪击前3天给予抗损伤药物(每天静脉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维生素C2.0g、地塞米松2.0mg、安络血10mg)。实验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致伤前,所有动物先行胸部VCT扫描及抽取耳缘静脉血,作为自身对照用的伤前影像及生化资料。分别于致伤后5min,10min,25min及60min行胸部VCT扫描及耳缘静脉血采集,进行血浆ET及COR检测。上述操作结束后,方法同实验一,处死动物并进行相关病理检查。结果:1.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可致肺脏远达效应损伤,在VCT图像上表现为双肺出现不同程度的条索状、斑片状及大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密度欠均匀,周边肺野显示透光度减低,部分肺段出现实变改变。肺间质可见渗出,肺实质亦见炎性渗出,细支气管炎症改变。所有动物均无血气胸表现。2.枪击后猪肺脏大体标本肉眼均可见肺表面大小程度不同的斑片状出血,边界清晰,呈暗红色或鲜红色,未见明显脏层胸膜和肺实质破裂。给予抗损伤药物的防护组猪肺脏大体标本肉眼仅见少量散在红色出血点。光镜下可见猪肺组织弥漫性出血,肺泡腔扩张、肺泡腔内充满红细胞,肺泡间隔增厚,呈蜂窝状改变,血管明显扩张、充血,肺间质出血、水肿,小叶出血、实变,支气管粘膜组织内可见炎细胞浸润。药物防护组镜下可见猪肺组织内少量出血,仅在少量肺泡腔内查见散在红细胞,肺泡间隔稍增厚,其内伴有少量炎性渗出及少量炎细胞浸润,血管轻度扩张。3.血浆ET及COR水平在枪击后呈明显上升趋势,枪击后各时间点均较枪击前升高,以枪击后10min最为显着(P<0.05)。而药物防护组枪击后血浆ET及COR水平较枪击前均有所增高,但ET无统计学差异(P>0.05),COR在枪击后10min较枪击前增高,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未防护组(实验组)相比较,增高的程度不显着。结论:1.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可致肺远达效应损伤,早期即可通过胸部VCT发现其影像学改变,病理组织学观察也证实肺部间接损伤的存在,而且影像学的表现与病理改变伤情一致。2.病理学观察及生化研究提示应激反应参与了远达效应致肺损伤的形成过程。3.枪击前给予抗损伤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猪下肢软组织枪弹贯通伤致肺远达效应的损伤。

雷涛[3](2012)在《下颌骨爆炸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仿真模拟及生物力学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颌面部位置暴露,无论战时还是平时均易发生损伤,随着爆炸性武器的应用日趋广泛和恐怖活动的日益猖獗,颌面部特别是下颌骨爆炸伤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颌面部颌面部爆炸伤的研究是颌面部乃至全身创伤研究中的重点问题。目前对于颌面部爆炸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伤的救治及修复重建上,对于爆炸伤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分析等基础研究相对较少。传统的爆炸伤模型虽然可以较真实地模拟人体组织遭受爆炸冲击时的损伤情况,但是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医学伦理的限制,使得传统爆炸伤模型逐渐表现出自身的缺陷。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是一个具有60年发展历史且成熟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在工程机械领域运用非常广泛,现已成为计算机模拟技术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有限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有40年的历史,在这40年中,有限元技术在医学特别是口腔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的常规方法之一。由于有限元法可以弥补传统的爆炸伤实验在致伤机制研究中的不足,因此,将有限元法运用于颌面部爆炸伤中将有助于深入研究颌面部爆炸伤损伤机制,并能为颌面部爆炸伤致伤部位伤情的快速判断、迅速救治、战时防护以及评估冲击波致伤效应等等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建立猪下颌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动态模拟爆炸冲击波致伤下颌骨损伤过程,仿真结果与动物实验对比,验证模型及仿真方法的有效性,然后利用中国可视化数字人(CVH)的头颈部CT数据建立人下颌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动态模拟不同爆炸条件下冲击波致伤人下颌骨组织的致伤过程及生物力学分布情况,初步探讨爆炸冲击波与机体组织之间的相互力学作用及效应。研究方法和结果:1.改良猪下颌骨爆炸伤动物实验模型,用600mg纸质RDX电雷管于15cm和5cm距离致伤猪下颌骨标本的下颌角部位,测量各种致伤参数及致伤过程中猪下颌骨的生物力学变化参数,为分析下颌骨爆炸伤生物力学机制和验证有限元模型和仿真结果提供动物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实验方法重复性好,有效获取计算机动态模拟需要的爆炸致伤、生物力学变化数据。2.将猪下颌骨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数据导入影像处理软件MIMICS中,通过三维重建获得猪下颌骨面网格模型,然后将该模型导入有限元前处理软件ANSA中,采用六面体为主,结合四面体、五面体的方式建立猪下颌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的猪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单元数为36254,节点数为38875,所有单元均为实体单元。结果表明:该模型单元质量好,与真实标本的几何外形相似程度高,满足仿真模拟要求。3.选择适合的材料模型、生物力学参数及算法,加载与动物实验相似的力学载荷和边界条件,用所建立的猪下颌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在LS-DYNA软件中进行仿真计算;通过比较有限元仿真结果与动物实验中的实测数据,验证所采用的有限元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有限元方法对下颌骨爆炸伤生物力学作用机制及其效应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能满足下颌骨火器伤生物力学机制研究的要求。4.将中国可视化数字人(Chinese Visible Human, CVH)头面部CT数据导入影像处理软件MIMICS中,通过三维重建获得猪下颌骨面网格模型,然后将该模型导入有限元前处理软件ANSA中,采用六面体为主结合四面体、五面体的方式建立猪下颌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其中单元数为26644,节点数为27522,所有单元均为实体单元。结果表明,该模型单元质量好,与真实标本的几何外形相似程度高,满足下步仿真模拟要求。5.在前期猪下颌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模拟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材料模型、材料参数、边界条件及算法,对所建立的人下颌骨火器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加载不同的致伤条件(两个致伤部位、三个爆炸当量及三个致伤距离),在LS-DYNA软件中进行仿真计算,动态模拟人下颌骨火器伤的致伤过程、应力、应变传导及分布的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实现CVH下颌骨不同致伤条件下爆炸伤有限元仿真,模拟了下颌骨动态损伤过程和损伤后形态,并且能够动态观察、提取、分析不同部位应力、应变变化及分布情况,从而进行相关的致伤机制的分析和研究。结论:1.成功进行了猪下颌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仿真模拟,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所建模型及所采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明确了在研究爆炸伤生物力学机制方面,有限元方法可以弥补目前爆炸伤研究动物模型的不足。2.成功建立了人下颌骨爆炸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成功模拟了人下颌骨在不同致伤条件下的损伤过程,明确了有限元法在颌面部爆炸伤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可以为颌面部爆炸伤致伤机制研究提供参考。3.成功进行了人下颌骨爆炸伤生物力学分析,Von Mises应力及有效应变可作为判断和评价骨组织损伤严重程度的标准之一,也可以作为有限元仿真过程中预测骨组织损伤的指标。4.在下颌骨爆炸冲击波致伤过程中,除直接致伤部位外,双侧髁状突及乙状切迹是高应力、高应变集中区域,也是骨折好发部位。5.本次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和仿真方法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胡维[4](2011)在《菠萝蛋白酶对高速破片伤清创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采用高速破片对兔、羊、猪的后肢肌肉软组织进行致伤,建立一种局部伤情稳定性高、可重复性好的高速破片伤动物模型,用于评价菠萝蛋白酶对高速破片伤的清创疗效。2.提出一种更为简便的高速破片伤清创方法:切开伤道,在伤道内局部使用菠萝蛋白酶,开放引流并延迟缝合。在猪后肢软组织高速破片伤模型中研究并证实菠萝蛋白酶的清创疗效。3.研究菠萝蛋白酶对高速破片伤伤道微环境的改善作用,阐明其促进创伤愈合的机制。方法:1.采用兔、羊各4只,分别为A、B组。猪8只,随机平均分为C、D组。采用“五三”式滑膛枪发射球形破片(枪口速度约850m/s,质量0.375g)致伤A、B、C组动物后肢软组织,相同方法发射圆柱形破片(枪口速度约950m/s,质量0.87g)致伤D组动物,通过观察局部伤情、伤道组织病理分区、细菌量以及细胞因子水平,并分析各指标变异系数(CV)评价模型伤情的稳定性。2.体外实验中,取正常肌肉组织和伤道内失活肌肉组织,置于不同浓度的菠萝蛋白酶溶液中。通过检测组织失重和酶溶液中的总游离氨基酸释放量,研究酶溶液的选择性组织水解作用。体内实验中,取中国长白猪15只,高速球形破片致伤后随机分为5组:手术清创组(E组)、伤道切开组(I组)、菠萝蛋白酶清创组(B组)、伤道切开+菠萝蛋白酶清创组(IB组)以及对照组(C组)。通过检测伤道组织细菌量、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伤道愈合时间,评价各组的清创效果。3.取中国长白猪12只,高速球形破片致伤后随机分为3组:伤道切开组(I组)、伤道切开+菠萝蛋白酶清创组(IB组)以及对照组(C组)。通过检测伤道组织血流量、组织氧分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以及伤道愈合时间,研究菠萝蛋白酶对高速破片伤伤道微环境的改善作用。结果:1.所有伤道均为单纯软组织贯通伤。B、C组伤道入、出口面积和伤道容积等局部伤情指标的稳定性优于A、D组。伤道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典型高速破片伤的组织病理学分区,其中C组的稳定性优于其他3组。细菌量检测显示伤道组织污染程度较重,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伤道组织内TNF-?和IL-6水平在伤后24h内呈逐渐升高趋势,血浆中TNF-?和IL-6水平变化与之类似,但整体水平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伤后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程度。2.体外实验中,在相同浓度的酶溶液条件下,伤道内失活组织水解比正常组织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浓度为10 mg/mL的菠萝蛋白酶溶液可迅速水解伤道失活组织,对正常组织几乎没有作用。体内实验中,伤道切开+菠萝蛋白酶清创组的伤道组织细菌量与手术清创组相当,显着低于伤道切开组、菠萝蛋白酶清创组以及对照组(p<0.05)。伤道切开+菠萝蛋白酶清创组的伤道愈合时间也更短。3.在伤道切开+菠萝蛋白酶清创组中,伤道组织血流量和氧分压的恢复显着快于伤道切开组和对照组(p<0.05)。伤后48、72小时,伤道切开+菠萝蛋白酶清创组的组织TNF-α水平显着低于伤道切开组和对照组(p<0.05)。与其他两组比较,伤道切开+菠萝蛋白酶清创组的组织TGF-β含量也更高(p<0.05)。伤道切开+菠萝蛋白酶清创组的伤道愈合时间更短。结论:采用“五三”式滑膛枪发射0.375g,射速约850m/s球形破片射击猪后肢,建立的高速破片伤动物模型,伤情稳定,可重复性好,适用于高速破片伤药物清创的疗效评估。菠萝蛋白酶可有效水解、清除高速破片伤伤道内的坏死组织,极大地简化了清创操作。菠萝蛋白酶清创可有效改善高速破片伤伤道微环境,有利于组织修复,促进伤道的愈合。

张彦旭[5](2011)在《猪后肢枪弹伤所致心肺远达效应的VCT表现与应激反应关系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投射物可以导致弹道以外远隔部位脏器的损伤,这种间接损伤在时间上包括瞬时损伤和继发损伤,主要是由枪弹伤的远达效应和机体的应激反应所致。尽管这种间接损伤的致伤机制及其影像学表现已有很多研究,但不同程度的枪弹伤伤情下的远隔脏器损伤程度是否一致;远隔脏器间接伤进展变化的时间特点及损伤早期致伤因素的分析,以及枪弹伤后心脏功能及形态学的影像学变化,还少见报道。由于研究显示计算机容积成像(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VCT)可以准确的反应肢体枪弹伤所致的肺间接伤的病理学特点,以及VCT对于心脏功能及形态的扫描与评价优势[4, 5],本研究通过制作不同伤情的猪后肢枪弹伤模型,利用VCT进行致伤早期多时间点的心肺间接伤形态学观察,并结合机体炎症反应指标(体温、白细胞总数、白介素-6)及血管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进行分析,为阐明火器伤远隔脏器损伤的发生和演变规律提供实验依据。目的通过研究猪下肢不同伤情枪弹贯通伤,所致肺间接损伤致伤前后不同时间点VCT表现规律,以及心脏冠脉损伤的特点。结合测定炎症反应指标(体温、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白介素-6)与血管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探讨下肢枪弹伤所致心肺间接伤的致伤机制,为平战时肢体枪弹伤伤病员的早期全面救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4只平原猪,雌性, 5-7个月,35-45kg,在有效固定情况下,采用国产81-1式半自动步枪,7.62mm子弹,根据伤情程度将实验猪分为轻伤组(M):软组织贯通伤,不伤及大血管及股骨;重伤组(S):伤及大血管,造成股骨骨折。两组分别于动物致伤前和致伤后瞬时、10min、40min、6h行胸部增强扫描,M组扫描肺脏同时进行心脏冠状动脉VCT扫描,层厚0.625mm,层距0.625mm,电压120kV,电流450-550mA,按估算法,标准算法分别进行轴位图像重建,重建层厚5mm,层间距0mm,测量时显示的窗位40HU,窗宽350HU;以层厚5mm,层间距0mm进行冠状位重建。分别于枪击前及枪击后瞬时、5min、10min、40min、6h取猪耳缘静脉血,按照实验设计需要进行白细胞总数、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Ⅰ,AngⅠ)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检测,及VCT扫描,静脉采血结束后,处死动物,即刻开胸,留取心肺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1、结果显示枪击瞬时S组的VCT异常征象的频数均较M组多。创伤瞬时,实验猪的肺间接伤主要表现为肺实质的渗出、实变、出血和肺间质渗出,伤后10 min可见胸腔积液、细支气管炎,并且上述肺实质变化除实变外,均较创伤瞬时加重;其中肺间质渗出、细支气管炎的发生较瞬时显着增加(P<0.05),但S和M组间未见显着性差异;S组较M组的胸腔积液发生率显着增加(P<0.05)。伤后40min,各种肺间接伤均有发展加重,其中细支气管炎的发生率,S组较M组显着升高(P<0.05)。伤后6h,肺实质和肺间质的损伤进一步加重,S组在渗出、实变、胸腔积液和肺间质渗出的发生率高于M组(P<0.05)。2、实验猪直肠温度在枪击伤后40min内变化不明显,但伤后6h的体温较枪击前上升1℃,M组和S组直肠温度变化趋势一致,但未见组间差异。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在枪击后呈下降趋势,但M组的枪击后各时间点的白细胞总数与枪击前比未见显着性差异,S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在枪击后6h较枪击前显着下降(P<0.05)。枪击后各时间点S组和M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无统计学差异。IL-6水平在枪击后呈上升趋势,S组和M组在枪击后10min后的各时间点IL-6水平均较枪击前显着上升(P<0.05)。此外,S组的IL-6水平在枪击后40min和6h较M组上升显着(P<0.05)。3、M组和S组中均存在IL-6水平变化与肺间接伤损伤程度发展有共同趋势的现象。伤后10 min,随着IL-6水平上升,不同伤情的两组动物肺部间接伤的程度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伤后40min,6h ,渗出、实变和细支气管炎的发展保持和IL-6水平一样的上升趋势,出血和肺间质渗出发展范围变化不明显。4、M组中在枪击后双侧冠状动脉直径减小,10min时所测量直径最小,利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统计P﹥0.05。冠状动脉直径的变化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变化趋势与生化指标各个时间点的变化基本一致。5、M组中血管紧张素Ⅰ在枪击前的水平与其他4个时间点比较发生显着变化(P<0.05),伤后40min与伤后5min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合折线图考虑在伤后40min AngⅠ已逐渐接近枪前水平;AngⅡ:枪击前与枪击后10min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的枪击前水平与枪击瞬时、伤后5min和伤后10min之间变化明显,伤后40min与枪击瞬时、伤后5min和伤后10min之间有变化(P<0.05),结合折线图考虑在伤后40min内皮素已基本恢复枪前水平。结论1、猪后肢轻度和重度枪弹伤贯通伤所致的瞬时远隔脏器肺损伤与枪弹伤伤情程度一致。2、枪击猪后肢后,远隔脏器肺部损伤逐渐加重,发展趋势与机体应激性炎症指标变化趋势相一致。3、枪击猪后肢所致的软组织贯通伤(轻度伤)瞬间,在应激反应及冲击波的血流扰动影响下,可导致血管内皮受损,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4、猪后肢枪弹软组织贯通伤(轻度伤)后所致的远隔心脏冠状动脉的内径最小的时间点与AngⅡ及ET浓度最高值的时间点基本一致,在远达效应对冠脉的影响中,AngⅡ及ET起了重要作用。5、VCT在心脏冠状动脉扫描时对呼吸频率及心率要求较严格,心脏远达效应损伤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256排CT、320排CT及心脏双源CT的使用,在后期实验的不断补充及改进中,我们预计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黄剑侯[6](2010)在《脊髓火器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近代战争中脊柱脊髓火器伤约占伤员的0.3-4.6%,在美国,每年因火器伤而致脊髓损伤的约占总数的13-17%。脊髓火器伤的特点是病情急、创伤重、变化快,对机体影响比较大,残废率、死亡率均比较高。军事作战及长时间剧烈运动将大量产热,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机体汗液蒸发困难,加之持续暴露于高温环境下接受大量的外加热,导致体热平衡失调、水盐代谢紊乱、血液循环衰竭等,进而造成体内温度增高、代谢率增加、体液丧失和内环境失衡紊乱等;在此基础上合并脊髓火器伤,脊髓病理损害将更显着,同时损伤又加重了内环境的紊乱和全身重要脏器的负荷与损害,使脊髓火器伤后伤情更重、更为复杂。我国东南部沿海常形成典型的高温高湿气候,台海的危机、南海领地的保卫,面临着医疗保障的迫切需要。因此脊柱脊髓火器伤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研究,对于未来南方战区军事作战及伤病员救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1、建立满意的脊髓火器伤模型。2、探讨脊髓火器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早期生命体征和肺功能的变化。3、观察脊髓火器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早期的病理变化。方法1、建立胸腰段猪脊髓火器伤的全瘫模型,进行麻醉和非麻醉下的生命体征观察。2、建立高温高湿条件下胸腰段猪脊髓火器伤的全瘫模型,对动物进行生命体征、血气分析进行监测及肺部病理学检查。3、对火器伤脊髓进行超微结构改变的及病理学检查(GFAF、NSE、S-100蛋白和CD34)。结果1、麻醉组与清醒组对照研究(1)MAP变化:两组动物伤后MAP进行性下降,在伤后4小时麻醉组MAP下降比清醒组明显。(2)HR变化:两组动物伤后HR进行加快,伤后6h麻醉组的心率加快比清醒组明显。(3)肛温变化:麻醉组伤后平均体温在伤后两小时较伤前下降近2℃。(4)PaO2和PaCO2变化:PaO2在伤后均持续下降,PaCO2在伤后2小时内因过度通气,PaCO2短暂下降,2小时后进行性增高。2、高温高湿环境下脊髓火器伤的生命体征及肺功能变化(1)MAP变化:两组动物伤后MAP均进行性下降(P<0.05)。对照组在伤后两小时与伤前差别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伤后各时间点H组的MAP下降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P<0.05)。(2)HR变化:伤后两组动物的HR都进行加快,与伤前相比,心率在伤后各时间点均与伤前存在差别(P<0.05);H组心率在伤后不同时间变化均比对照组快(P<0.05)。(3)肛温变化:对照组肛温在伤后有轻微波动,但伤后各时间点与伤前比较无差异(P>0.05);H组的平均肛温在伤后进行性增高,伤后6h较伤前增高2.4℃,P<0.05,存在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4)PaO2和PaCO2变化:PaO2在伤后均持续下降(P<0.05)。H组的PaO2在伤后个时间点均比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在伤后2小时内因过度通气,PaCO2短暂下降,2小时后进行性增高,H组PaCO2伤后持续性增高并比对照组组高(P<0.05)。(5)大体标本两组均出现大量点、片状出血,高温高湿环境组出血明显。镜下观察高温高湿组:肺泡结构消失,肺泡上皮溶解变性,可见片状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上皮变性脱失,管腔内出血物及分泌物明显。常温组:肺泡间质血管广泛性充血,肺泡腔大小不一,伴有少量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轻度扩张。3、高温高湿组(H)与常温常湿组(C)损伤脊髓病理改变对照研究(1)光镜检查:两组脊髓硬脊膜血管明显扩张,硬膜下淤血明显,部分蛛网膜破裂,脊髓白质外露,组织疏松、水肿,小血管扩张,伴散在单核细胞浸润,白质轴突以纤维变性为主,病变不明显,脊髓灰质中神经元细胞变性,部分尼氏体消失,严重者神经元消失溶解,形态不规则,部分标本脊髓中央管附近部分组织广泛出血变性,正常结构消失H组病变相对严重。(2)电镜检查:两组均可见不同程度细胞核增大,染色质边集部分空洞形成,线粒体轻至重度水肿溶酶体增多,部分细胞内线粒体明显消失;髓鞘板层结构增厚、扭曲、松散、分层、破裂及出现不规则排列,轴索与髓鞘之间由于水肿出现间隙,轴索肿胀,部分轴浆溢出,可见较多水肿、髓内出血、坏死区及炎性细胞浸润。C组明显轻于H组。(3)尼氏体:两组均有损伤表现:出现尼氏体数目的减少、淡染,C组明显轻于H组。(4) NSE:H组表达明显比C组下调。(5) GFAP:H组表达明显比C组上调。(6) S-100:H组表达明显比C组上调。(7)CD34两组均可见零星散在阳性标记物,H组单个视野平均血管数明显少于C组。结论1、麻醉对猪脊髓火器伤早期生命体征存在影响,随着实验动物的体重的增加其伤后早期的存活时间也逐渐延长。2、高温高湿环境下,机体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排热障碍,代偿性出汗排热增加,导致机体代谢率增加、体热平衡失调、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液循环改变等,高温高湿环境引起脊髓火器伤动物体温升高,呼吸频率和心率增加等明显生命体征改变,加剧了火器伤所带来的肺功能损害及加重脊髓火器伤的病理损害但脊髓损伤的同时也存在着脊髓损伤的修复。

鄢兰元[7](2010)在《人下颌骨枪弹伤有限元仿真及致伤生物力学变化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无论战时或平时,颌面部火器伤研究始终是颌面部创伤研究中的重点问题。枪弹伤损伤过程的动态研究及生物力学分析一直是火器伤研究中的难点,由于以往对于枪弹伤损伤过程的研究大多是以尸体、动物或人工材料模型实验为主,难以精确分析枪弹伤的动态损伤过程并进行相关生物力学分析。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是当今工程分析中获得最广泛应用的数值计算方法,由于其通用性和有效性,并伴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AM)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实验建立几何外形高度相似的人下颌骨枪弹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Mimics、LS-DYNA软件动态仿真人下颌骨枪弹伤致伤过程,探讨有限元法在颌面部火器伤动态模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下颌骨数据通过MIMICS软件进行三维实体重建,建立人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LS-DYNA软件中模拟7.62mm弹丸以不同入射角度致伤下颌骨过程,分析致伤过程中下颌骨生物力学参数变化。结果:1.建立人下颌骨枪弹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的人下颌骨枪弹伤三维有限元模型与实体标本几何形态一致,可以旋转、缩放、切割,便于多角度观察。共包括30497个单元(其中四面体:5927个,五面体:78个,六面体:23480个),164613个节点,成功模拟不同入射角度7.62mm弹丸下颌骨的致伤过程;2.同一射击条件下下颌骨枪弹伤模型出口面积大于入口面积;3.子弹以90度、67.5度入射下颌角时下颌骨的最大应力位于非撞击侧的下颌角内侧面,而子弹以45度入射下颌角时下颌骨的最大应力位于撞击侧的下颌角外侧面;4.下颌骨损伤过程中应力主要集中在下颌角、下颌骨体部、颏部,髁状突颈部。结论:有限元仿真可动态模拟人下颌骨弹丸致伤过程,人下颌骨枪弹伤的生物力学特点是应力波造成各部分应力改变会在下颌角、下颌骨体部、颏部、髁状突颈部等下颌骨薄弱区域集中,出现传导改变和传导中断,形成较强大的应力梯度。

陈广安[8](2009)在《猪后肢枪弹伤前后肺循环VCT形态学及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枪弹伤给人类带来伤害从未间断过,高速子弹对机体损伤的伤情也越来越复杂。一方面原发弹道本身损伤机体,包括出血、灼伤、疼痛等改变及全身应激反应等,另一方面枪弹伤在弹道周围形成瞬时空腔压力,引起血管内血流扰动波造成远隔器官损伤。虽然枪弹伤远隔器官损伤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但目前认为枪弹伤是否导致远隔脏器损伤至少与以下两点有关:第一是损伤时组织吸收的能量,研究发现当能量值超过367.6焦耳就可发生,并随着能量加大远隔脏器的损伤也随之加重。第二与远隔脏器组织的含气含水量、粘滞性、密度相关。肺脏是人体组织结构最为疏松的脏器之一,而心血管系统的密闭管道又符合原发伤道瞬时空腔压力传导的结构条件。因此,在枪弹伤发生时呼吸循环系统是最易受损的远隔脏器。鉴于呼吸循环系统所担负的重要生理功能,该系统的损伤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近年来64排CT的应用,使无创的心肺形态和功能检查进入了全新时代,结合对血浆中与应激反应相关激素和血管活性物质的检测,综合分析猪后肢枪弹伤前后肺循环64排CT形态学及血浆生化指标变化的特点,定会为火器伤远隔脏器损伤的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目的:采用64排CT评价猪后肢枪弹贯通伤前后不同时间点肺血管管径和容积的变化,结合对各时间点与应激相关激素及血管活性物质检测,综合分析猪后肢枪弹贯通伤对肺灌注的影响。方法:普通家猪,雌性,4-5m,35-40kg,12只,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采用81-1自动步枪,子弹7.62mm,枪击猪后肢制成下肢软组织贯通伤-肺损伤的动物模型,分别于致伤前和致伤后3min、10 min、25min、40min时间点,采用64排CT进行胸部常规及增强扫描,利用VCT AW4.2工作站自带软件进行后处理,测量各时间点1-5级肺血管管径和容积变化;同时,在上述时间点经耳缘静脉采血,检测血浆中COR、ET、T-AOC、MAD、SOD的浓度变化。进行不同级别肺血管管径及肺血管容积变化与血浆生化指标的对照分析。结果:经t检验,1.致伤前及致伤后3min、10 min、25min、40min各时间点双肺1-5级动静脉管径的变化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致伤后3 min两肺下叶外基底段动脉的血管容积较致伤前增加(P<0.05);致伤后10 min较致伤前减少(P<0.05);致伤后10min较致伤后3 min两肺下叶外基底段动脉的血管容积减少(P<0.05);致伤后25min较致伤后10 min两肺下叶外基底段动脉的血管容积增加(P<0.05);致伤后40min与25min两肺下叶外基底段动脉的血管容积无明显变化(P>0.05)。致伤后25min、40min两肺下叶外基底段动脉的血管容积恢复至致伤前水平(P>0.05)。3.致伤前后血浆中T-AOC、SOD、MDA生化值的在各时间点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4.血浆ET浓度致伤后10min与致伤前比较(P<0.05),血浆COR浓度致伤后10min、25min、40min与致伤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ET、COR浓度在致伤后10min达到最高峰。结论:1、64排CT增强扫描及重建技术能够显示与分析致伤前后肺血管管径及肺血管容积的变化。2、通过对致伤前后肺血管管径及容积变化的64排CT测量分析,发现1-5级肺动静脉血管的管径在致伤前和致伤后3min、10min、25min及40min各时间点改变不明显;而在致伤后3min肺血管容积增加最明显,其后缓慢下降,25min恢复至致伤前水平。3、致伤前后肺血管容积变化与血浆ET、COR测量值呈相反趋势,而血浆中T-AOC、SOD、MDA则无特异性变化。

赵欣,王玮[9](2009)在《高速投射物致远达效应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刘建敏[10](2009)在《兔肢体枪弹伤及爆炸冲击伤相关病理变化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肢枪弹伤一直是战伤的主要类型,其发生率可达59%-68%,其中枪弹伤所致骨折是最复杂、最难以治疗的骨折,其发生率可达30%-50%;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冲击伤在现代战争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其相关救治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本课题通过建立枪弹伤骨损伤和爆炸冲击波的动物模型,分别就枪弹伤骨损伤后的骨质病理变化特点、爆炸冲击波对肢体血管、神经、肌肉等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做初步的研究。1.兔肢体枪弹伤长骨骨质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肢体长骨枪弹伤后骨质病理变化特点,为枪弹伤骨损伤临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53式7.62mm滑膛弹道枪发射0.25g的钢珠,击中兔的股骨中段,建立股骨枪弹伤动物模型。用HG202A-II型网靶测速系统测定钢珠致伤前后的速度,计算致伤参数,致伤后行放射学、组织学、电镜的观察。结果:枪弹伤后骨损伤为“捣碎”状粉碎性骨折,缺损较大;骨断端骨膜剥离,损伤严重;骨膜下骨质发生特异性变化:骨纤维断裂,排列紊乱、蓬松,呈不规则的网眼编制状结构,且表现为明显的由宽到窄渐变的损伤带;电镜观察损伤带内的超微结构显示:骨细胞及哈弗氏系统的损伤是进行性的不可逆的。结论:枪弹伤骨损伤多为粉碎程度和骨膜剥离严重的骨折,其损伤可分为粉碎区和震荡区;震荡区内骨膜下骨质损伤严重。2.兔肢体爆炸冲击伤血管、神经及肌肉损伤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爆炸冲击波致肢体血管、神经及肌肉造成损伤的病理特点,为四肢战伤救治、预防并减少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8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6只,均匀布放于距爆心1,2,3m处,电启动引爆离地面60cm高的液体炸药建立冲击伤动物模型。用PCB公司生产的压力传感器测定冲击波的物理参数,致伤后对兔股动脉血管、坐骨神经及其周围肌肉等软组织进行大体形态、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股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剥脱;血管平滑肌细胞间隙增大呈疏松状;血管的弹力纤维有明显的断裂,屈曲变形;部分血管壁全层断裂或部分断裂,导致出血。Tunel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见血管壁各层均有大量的细胞凋亡。神经纤维次全层或部分断裂,排列紊乱,神经鞘膜严重损伤,神经细胞核变形,大小不均,有移位;Tunel染色见:在断裂的神经纤维内,及神经外膜的小血管中均可见大量的细胞凋亡。肌纤维断裂,肌浆膜及肌束膜明显断裂,排列疏松。结论:爆炸性冲击波瞬时作用不仅对肺、胃肠、鼓膜等主要的靶器官损伤严重,对肢体血管、神经、肌肉等软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离爆心越近,其损伤越重,在冲击伤救治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犬高速枪弹伤空腔效应对邻近血管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犬高速枪弹伤空腔效应对邻近血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枪弹伤导致心血管系统间接损伤的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2)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实验一 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的远达效应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的防护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3)下颌骨爆炸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仿真模拟及生物力学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Abstract
中文摘要
前言
实验一 猪下颌骨爆炸伤仿真模拟、验证及生物力学分析的研究
    第一部分 猪下颌骨爆炸伤致伤实验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猪下颌骨爆炸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猪下颌骨爆炸伤致伤过程有限元仿真、结果验证及生物力学分析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实验二 人下颌骨爆炸伤仿真模拟及生物力学分析的研究
    第一部分 可视化数字人下颌骨三维重建及爆炸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可视化数字人下颌骨爆炸伤致伤过程有限元动态模拟及损伤结果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可视化数字人下颌骨爆炸伤有限元模拟生物力学分析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颌面部爆炸伤实验研究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

(4)菠萝蛋白酶对高速破片伤清创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Abstract
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高速破片伤的药物清创疗效评估模型的建立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照片
第二部分 菠萝蛋白酶对高速破片伤清创作用的疗效评估
    实验一 菠萝蛋白酶组织水解作用的体外实验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菠萝蛋白酶对高速破片伤清创作用的体内实验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照片
第三部分 菠萝蛋白酶对高速破片伤伤道微环境的改善作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照片
全文结论
致谢
文献综述一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英文论着

(5)猪后肢枪弹伤所致心肺远达效应的VCT表现与应激反应关系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 高速枪弹伤
    2 高速枪弹伤致伤瞬时所致的远达效应
    3 远达效应与应激反应的区别、重叠
    4 心肺解剖结构特点、重要性、损伤特点
    5 无创的心肺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
实验一 不同程度猪下肢枪弹伤所致肺间接伤的VCT表现与应激性炎症的关系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猪后肢枪弹软组织贯通伤VCT冠脉成像与血管活性物质关系的实验研究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6)脊髓火器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脊髓火器伤模型的建立
    一、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
        (二) 实验方法
    二、结果
        (一) 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不同时间点变化
        (二) 平均体温在不同时间点变化
        (三) 血气分析中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变化
        (四) 生存率
        (五) 病理检查
    三、讨论
        (一) 脊髓火器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二) 脊髓火器伤的致伤机制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脊髓火器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生命体征及呼吸功能改变
    一、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
        (二) 实验方法
    二、结果
        (一) 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不同时间点变化
        (二) 平均肛温在不同时间点变化
        (三) 呼吸频率在不同时间点变化
        (四) 血气分析中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变化
        (五) 肺脏病理改变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脊髓火器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改变
    一、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
        (二) 实验方法
    二、结果
        (二) 超微结构
        (三) 尼氏染色
        (四) NSE检测
        (五) GFAP检测
        (六) S-100蛋白检测
        (七) CD34检测
    三、讨论
        (一) 高温高湿环境下脊髓火器伤早期的光镜下的改变
        (二) 脊髓火器伤后早期的超微结构改变
        (三) 脊髓枪伤后早期尼氏体的改变
        (四) 高温高湿环境下脊髓火器伤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四、结论
    参考文献
脊髓火器伤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活动
致谢

(7)人下颌骨枪弹伤有限元仿真及致伤生物力学变化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人下颌骨枪弹伤有限元仿真及致伤生物力学变化初步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人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人下颌骨枪弹有限元侵彻数值仿真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人下颌骨枪弹伤致伤生物力学变化初步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致谢
文献综述 口腔颌面部现代火器伤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撰写论文情况

(8)猪后肢枪弹伤前后肺循环VCT形态学及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实验一 猪后肢枪弹伤前后肺循环vCT形态学变 化的多点动态测量分析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实验二 猪后肢枪弹伤前后血生化指标变化及与肺血管容积变化趋势分析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9)高速投射物致远达效应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远达效应的发现及定义
2 远达效应的发生条件及规律特点
    2.1 发生条件
    2.2 规律特点
3 远达效应的发生机理[6, 13~16]
4 应激反应、远达效应与创伤后并发症的关系
5 组织器官远达效应伤情表现
    5.1 肺脏远达效应表现
    5.2 心脏远达效应表现
    5.3 脑损伤远达效应表现
    5.4 腹腔脏器损伤远达效应表现
    5.5 眼部远达效应表现
6 远达效应的诊断和治疗

(10)兔肢体枪弹伤及爆炸冲击伤相关病理变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一、肢体枪弹伤特点及研究现状
    二、爆炸冲击伤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正文
    实验一兔肢体枪弹伤长骨骨质病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兔肢体爆炸冲击伤血管、神经及肌肉损伤的实验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犬高速枪弹伤空腔效应对邻近血管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枪弹伤导致心血管系统间接损伤的病理分析[J]. 简迈,邓旦,陈易华,陶杰,曾冬梅,范严严,罗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3(12)
  • [2]猪下肢软组织枪弹伤致肺远达效应的实验研究[D]. 赵欣. 第四军医大学, 2013(01)
  • [3]下颌骨爆炸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仿真模拟及生物力学机制的初步研究[D]. 雷涛. 第三军医大学, 2012(06)
  • [4]菠萝蛋白酶对高速破片伤清创作用的实验研究[D]. 胡维. 第三军医大学, 2011(12)
  • [5]猪后肢枪弹伤所致心肺远达效应的VCT表现与应激反应关系的对比研究[D]. 张彦旭. 第四军医大学, 2011(04)
  • [6]脊髓火器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实验研究[D]. 黄剑侯. 第二军医大学, 2010(10)
  • [7]人下颌骨枪弹伤有限元仿真及致伤生物力学变化初步研究[D]. 鄢兰元. 第三军医大学, 2010(04)
  • [8]猪后肢枪弹伤前后肺循环VCT形态学及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研究[D]. 陈广安. 第四军医大学, 2009(03)
  • [9]高速投射物致远达效应的研究进展[J]. 赵欣,王玮. 西南国防医药, 2009(07)
  • [10]兔肢体枪弹伤及爆炸冲击伤相关病理变化实验研究[D]. 刘建敏. 第四军医大学, 2009(12)

标签:;  ;  ;  

高速子弹伤对犬邻近血管腔效应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