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esearch of Measuring Lump Coal Rate by Diameter Classification Method(论文文献综述)
文立堃[1](2020)在《采煤机试切滚筒截割动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围绕采煤机试切滚筒煤岩识别的研究背景,将采煤机试切滚筒作为研究对象,为解决煤岩识别效率低下及被动式煤岩识别方法的问题,基于相似理论提出了试切滚筒进行煤岩界面识别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单片式试切滚筒、螺旋式试切滚筒截割不同岩石含量煤岩壁时产生的截割力进行了详细研究。以MG300/700-QWD型号采煤机为基础,根据相似理论建立了直径为300mm、450mm、600mm、750mm和900mm的试切滚筒,且通过SOLIKWORKS建立了单片式和螺旋式试切滚筒三维模型,后联合Hypermesh、LS-Prepost以及LS-DYNA软件进行了试切滚筒的有限元分析。通过单截齿截割不同截深煤和石灰岩得到的截割力与Evans理论模型、Roxborough理论模型、Goktan理论模型、高魁东模型以及李雪峰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发现与Evans理论模型结果相似,进一步分析单片式试切滚筒截割力发现,当滚筒直径固定时,单片式试切滚筒均值截割力和峰值截割力随滚筒直径增大呈线性增长,当岩石含量固定时,单片式试切滚筒均值截割力随滚筒直径增加呈指数增长,而峰值截割力随滚筒直径增加呈线性增长。而螺旋式试切滚筒与单片式试切滚筒截割力增长规律存在一定差距,当滚筒直径固定时,螺旋式试切滚筒均值截割力和峰值截割力随滚筒直径增大呈线性增长,当岩石含量固定时,螺旋式试切滚筒均值截割力和峰值截割力随滚筒直径增加呈指数增长。单片式试切滚筒和螺旋式试切滚筒在均值截割力和峰值截割力上的最小差距是直径为300mm试切滚筒截割岩石含量10%煤壁时产生的截割力之差,分别为0.1kN和0.77kN,最大差距为直径为900mm试切滚筒截割岩石含量50%煤壁时产生的截割力之差,分别为3.73kN 和 20.81kN。试切滚筒截割截割力的变异系数在直径为750mm时,随岩石含量增加呈现单调下降趋势,且所有变异系数中最小值为直径900mm单片式试切滚筒截割岩石含量为30%煤壁时得到的截割力信号,其值为0.333;变异系数最大值为直径600mm螺旋式试切滚筒截割岩石含量为10%煤壁时得到的截割力信号,其值为0.9,变异系数值越大说明其截割力相对波动程度越大,反之相反,后通过截割信号的EMD分解,得到的趋势项中变异系数小的信号其趋势项更稳定,刚好验证变异系数越小信号越稳定的结论。
张渴[2](2017)在《大佛寺井田4#煤润湿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的润湿性是指煤吸附液体的一种能力,其润湿性的大小在生产生活中影响深远。例如在煤矿开采中产生的煤尘,用普通的水溶液喷雾降低效率差,原因在于煤的润湿性差,不易被水润湿。了解研究区煤的润湿性,以及找到可以改变水溶液的表面活性剂,对矿井生产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首先对研究区的煤质进行了研究。通过煤岩分析和工业分析结果,判定大佛寺4#煤为不黏煤;属于特低灰,中高级挥发烟煤;与相同等级的煤对比来看,大佛寺地区煤的水分和固定碳含量都比较高;元素分析发现大佛寺4#煤的碳元素含量(83.61%)相对同等级烟煤较高,氧元素含量为10.15%,氢元素含量为4.75%,氮元素含量为0.83%;镜煤中的碳元素含量(78.70%)小于暗煤的碳元素含量(83.16%),而其余氢元素、氧元素、氮元素的含量,镜煤都大于暗煤。其次,对煤的孔隙特征和比表面积特征进行研究。压汞实验和液氮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大佛寺4#煤镜煤的比表面积大于暗煤的比表面,4#煤比表面积介于镜煤和暗煤之间;镜煤的孔容(孔体积)、平均孔喉半径(平均孔径)大于暗煤;与暗煤相比,镜煤的分选性更差,孔喉分布不均匀,整体偏粗,整体连通性不好;镜煤表面因碎屑限制,导致屑间孔连通性差;暗煤表面有高岭石出现,并具有相互垂直的张性裂隙,从而整体的连通质量优良;镜煤和暗煤的孔隙中都含有少量的墨水瓶孔(细瓶颈的孔)。最后对润湿性进行测定。煤水(煤与蒸馏水)界面的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接触角从小到大依次为:暗煤面<垂直层理面<斜切层理面<平行层理面<镜煤面;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6501在溶液浓度为1.6%时,大佛寺4#煤的平行层理,垂直层理,斜切层理,镜煤面和暗煤面的接触角基本降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左右;润湿反转剂g502在溶液浓度为0.1%时,就可将接触角增加到原来的1.6倍左右;润湿效果并不会随着加入润湿剂溶液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而是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出现临界胶束浓度(CMC);因此,在考虑加入润湿剂之前,最好将浓度设计在临界胶束浓度之外,避免其影响。
白文勇[3](2016)在《煤层水压致裂机理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以及煤炭价格持续走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煤炭企业经济效益急剧下滑。调整煤炭产品结构,提高块煤产出率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摆脱经济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目前煤炭企业清洁生产的最佳选择。本文以黄陇侏罗纪煤田红石岩煤矿为背景,应用现场实测、实验室实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了2号煤层水压致裂过程中的起裂与扩展规律。通过实验室实验对红石岩煤矿2号煤煤样进行了水理性分析,测定了不同含水率下煤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拟合出2号煤物理力学参数与含水率之间的水理性表达关系式。运用理论分析、现场观测等方法,研究分析了煤层水压致裂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2号煤层煤质、裂隙的发育等情况,分析了主要因素对2号煤层的水压致裂的影响规律。通过力学分析,确定了煤层水压致裂过程中起裂的临界压力。运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原生裂隙、切槽对煤层水压致裂起裂扩展过程中起裂压力、扩展压力及起裂方向、扩展方向的影响。研究得到:一是在水压致裂起裂过程中,存在原生裂隙或切槽裂缝的煤层钻孔,将随原生裂隙或切槽裂缝与最小主应力的夹角增大而其起裂压力减小,但切槽对煤层钻孔起裂压力的降低更为有效,并对起裂方向具有一定引导作用;二是在扩展过程中,存在原生裂隙或切槽的扩展压力随其与最小主应力的夹角增大而减小,但切槽钻孔的压裂半径大,压裂效果更好,且裂缝扩展的方向趋于煤层钻孔中的切槽方向。三是通过原生裂隙或切槽裂缝的煤层钻孔的横向比较,存在切槽的煤层钻孔在水压致裂过程中,起裂压力、扩展压力都相对降低,并且对起裂扩展都有定向引导作用。结合红石岩煤矿2号煤层现场情况,确定了煤层水压致裂的工艺参数。通过对煤层水压致裂现场效果分析可知,煤层水压致裂在红石岩煤矿块煤增产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作面块煤产出率大幅度提高。
李慧[4](2015)在《选煤厂煤泥水系统优化与监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煤泥水处理过程中实现有效的絮凝沉降是保证循环水质量的重要条件,合理药剂制度的使用是提高生产效率,解决煤泥水的难净化问题,减少生产成本的重要方式。目前国内选煤厂煤泥水处理过程中药剂的添加主要由人工凭感觉调节絮凝剂的添加量,生产过程中缺乏工艺参数和运行参数的检测装置,难以贯彻合理的药剂制度,导致循环水浊度不稳定,而且药耗很高,同时还影响到浓缩机底流压滤的效率。由于絮凝沉降机理复杂,沉降过程具有大惯性、大滞后的特点。因此,采用先进的监测控制方法,对提高选煤厂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凤凰山选煤厂煤泥水浓缩、脱水环节出现的药耗大,浓缩机溢流出现黑水,底流泵堵塞、压滤周期长,滤饼水分高等诸多问题,在研究煤泥水性质及絮凝沉降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工业试验。首先,以沉降速度、压缩层体积、上清液浊度、脱水时间和滤饼水分为絮凝沉降评价指标的一系列絮凝沉降效果变化,确定了适合凤凰山选煤厂的最佳絮凝剂类型为XN12,最佳药剂用量为240g/t干煤泥,优化选煤厂煤泥水系统,提高选煤厂生产效率节约药剂,降低成本。其次,根据凤凰山矿选煤厂现有煤泥水系统状况,将实验室分析研究得到的不同煤样所对应的加药制度输入控制系统,结合经大量试验得出的一系列的试验结果,根据调度室入选原煤信息及时调取相应的加药制度,经过反复调试运行,实现药剂自动添加的浓缩机自动监测控制系统。(1)通过浓缩机入料粒度组成分析,结果可以看出0.045mm以下的物料为65%以上,根据沉降规律判断,凤凰山选煤厂为难沉降物料。由XRD图谱分析可知,煤中主要矿物为高岭土、石英、蒙脱石和黄铁矿,其中石英和高岭土粒度偏粗,自身解离能力差,表面性质较稳定,所以对煤泥水沉降影响不是很大,但蒙脱石遇水膨胀,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所以煤泥水中含有蒙脱石对煤泥水的处理不利。(2)通过实验室和选煤厂现场煤泥水沉降脱水试验得出:综合比较单加絮凝剂XN11、XN12、XN13、选煤厂使用絮凝剂,与凝聚剂复配实验比较得出:絮凝剂XN12为最优类型,与凝聚剂复配后反而降低了沉降效果;药剂用量实验对比:当PAM用量为240g/t干煤泥时,沉降速度较快,压缩层体积为55ml,上清液浊度为49.47,絮团压实程度较好,脱水时间为8.26min,滤饼水分为36.16%。通过最佳药剂类型的选择和最佳药剂用量的确定,制度合理药剂制度,可有效减少选煤厂药剂的使用量,节约成本,提高选煤厂生产效益。(3)研制煤泥水的参数监测,采用FB2300PKS高稳定性、高精度的极化—时间原理的环保型浓度检测仪表(德国PTDC技术),和浓缩机深度方向2点检测浊度及浊度变化率的方法,用以替代在溢流总管上的浊度检测,从检测到的浊度变化情况可以早期预知到絮凝沉降的趋势,并根据该趋势通过模糊控制器实施及时合理的控制。采用煤泥水絮凝沉降过程前馈加反馈联合控制的控制策略,运用模糊预测控制原理,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王有熙[5](2015)在《大段高顶煤定向水压致裂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岩体是典型的裂隙岩体。我国作为世界煤炭大国,煤炭储量丰富。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规模及开采强度的逐年加大,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顶板大面积垮落等煤岩动力灾害日益频繁与严重。水压致裂技术是煤矿利用煤岩体的裂隙网络形成水力通道来改善坚硬厚顶煤冒放性、处理坚硬顶板、进行煤岩体强度弱化从而防治冲击矿压、瓦斯突出和提高瓦斯抽采效率等有效技术途径,在生产一线得到广泛应用。煤层定向水压致裂是在水压致裂技术基础上,利用煤岩体内富含裂隙的特点,根据钻孔圆周面上的径向孔壁裂隙首先起裂的原理,通过水力割缝或者钻头切槽割缝技术,形成定向裂隙,引导岩层注水时破坏位置与经典弹塑性理论相比发生偏移,使定向裂隙作为主要渗流通道对岩层进行破坏,达到控制岩层破坏的目的。神华集团新疆大洪沟煤矿分段高度约20m,工程实践中拟采用定向水压致裂使顶煤被充分破坏,保障安全生产、提高煤炭产量。本文以此为工程背景,对大段高顶煤进行定向水压致裂机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综合利用现代力学理论、实验研究、数值分析和现场试验等手段对定向裂隙起裂机理、扩展机理以及高压水在定向裂隙中的渗流规律进行分析,得到以下成果:(1)建立定向水压致裂力学模型,明确了定向裂隙起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侧压系数、围岩压力、裂隙长度、孔径、裂隙尖端的曲率半径以及裂隙倾角,及其相互影响关系。(2)以定向水压致裂模型为基础,完善了定向裂隙扩展力学模型,得出了定向裂隙扩展长度计算公式,提出大段高顶煤定向裂隙扩展控制方法。(3)分析了定向水压致裂中的定向裂隙渗流分区特点,阐明了在应力—渗流条件下的定向裂隙与周围裂隙相互作用规律。研究成果在神华集团大洪沟煤矿大段高顶煤中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定向水压致裂能有效弱化煤岩体的整体力学性能,扩大顶煤破碎范围,突出顶煤破碎效果,工作面回收率提高了10%,原煤产量增加,原煤连续时间增加,粉尘浓度显着降低。
屈争辉[6](2010)在《构造煤结构及其对瓦斯特性的控制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以淮北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系统采集不同变形类型和程度构造煤样。基于构造煤宏观、微观变形构造和镜质组反射率测试,结合研究区区域、矿区及矿井地质条件分析和前人构造煤分类的理论研究成果,正确确定样品构造煤类型,并筛选出低、中、高煤级不同变形类型和变形程度的23个构造煤样品进行综合测试和研究,深入探讨了构造煤结构及其对瓦斯特性的控制机理,为矿井瓦斯赋存规律和突出预测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撑。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顺共振、核磁共振和傅立叶红外光谱等结构分析手段,压汞、低温液氮吸附、二氧化碳吸附和等温吸附/解吸等瓦斯特性实验测试技术,系统研究了不同煤级、不同变形类型和程度构造煤超微和分子结构及瓦斯特性的演化特征,深入探讨不同煤级构造煤结构演化机理及其对构造煤孔隙结构、吸附/解吸等瓦斯特性和瓦斯赋存与突出的控制机理;将煤中伴生元素分析和孔隙压缩系数计算方法应用于构造煤研究,系统分析了元素赋存的构造动力学效应和构造煤孔隙压缩系数演化特征及其对瓦斯抽采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煤级、不同应力-应变环境构造煤结构演化机理存在较大差异,变形作用对低、中煤级煤分子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使煤中大分子脂链断裂和官能团的脱落,强韧性和剪切变形还有助于煤中不成对电子键合,促进煤中分子结构的芳构化进程,变形对高煤级煤分子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煤中芳香层片在垂向上和横向上的完整性;部分伴生元素或元素组合可以作为应力-应变环境的指示剂,可以根据这部分元素在构造煤中的富集程度判定该构造煤形成的应力-应变环境类型和作用强度;不同应力-应变环境、不同煤级构造煤结构演化对不同孔径孔隙的控制机理存在显着差异,不同类型变形对大孔和中、微孔孔容和比表面积的作用机理,分别表现在控制煤中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分子结构的有序及无序化程度等方面;不同应力-应变环境中,构造煤结构演化对大孔孔隙形态的控制作用迥异,弱脆性碎裂变形作用下煤层节理、裂隙发育稀疏,中等脆性碎裂变形、剪切变形和弱韧性变形有助于构造煤中开孔的明显增加,而强脆性碎裂变形和强及较强韧性变形则破坏煤中孔隙体系和连通性,并导致细颈瓶孔的发育;不同类型构造煤吸附性的差异取决于主控孔径范围的孔隙含量;不同类型构造煤瓦斯赋存特征和突出危险性存在较大差异,依据不同类型构造煤的瓦斯特性差异,将构造煤划分为非突出、弱突出、突出和强突出四类。
二、Research of Measuring Lump Coal Rate by Diameter Classification Metho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search of Measuring Lump Coal Rate by Diameter Classification Method(论文提纲范文)
(1)采煤机试切滚筒截割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煤岩特性及采煤机煤岩截割理论分析 |
2.1 煤岩特性 |
2.2 截齿截割理论分析 |
2.3 采煤机滚筒截割理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采煤机试切滚筒模型建立及单片式试切滚筒仿真分析 |
3.1 基于相似理论的采煤机试切滚筒三维模型建立 |
3.2 试切滚筒三维模型建立 |
3.3 试切滚筒有限元模型建立 |
3.4 单片式试切滚筒截割动力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螺旋式试切滚筒截割煤岩分析 |
4.1 螺旋式试切滚筒截割受力分析 |
4.2 螺旋式试切滚筒煤壁应力及截槽分析 |
4.3 单片式和螺旋式式试切滚筒截割力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试切滚筒截割信号处理 |
5.1 经验模态分解 |
5.2 小波包变换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大佛寺井田4#煤润湿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润湿性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润湿性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煤岩特征和物质组成 |
2.1 实验样品采集和制备 |
2.2 煤的显微组分 |
2.3 煤的工业分析 |
2.4 煤的元素分析 |
2.5 小结 |
3 孔隙结构特征 |
3.1 压汞实验 |
3.2 低温液氮吸附实验 |
3.2.1 实验原理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4 压汞实验与液氮实验对比 |
3.3 扫描电镜 |
3.4 小结 |
4 润湿性测定 |
4.1 润湿作用 |
4.2 实验样品准备 |
4.3 接触角测定 |
4.4 表面活性剂与润湿性的关系 |
4.4.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4.4.2 表面活性剂对接触角的影响 |
4.5 润湿反转剂与接触角的关系 |
4.6 小结 |
5 润湿性的影响因素 |
5.1 润湿性与煤物质组成的关系 |
5.1.1 润湿性与煤的工业分析的关系 |
5.1.2 润湿性与煤的元素分析的关系 |
5.2 润湿性与煤孔隙特征的关系 |
5.2.1 润湿性与比表面积之间的关系 |
5.2.2 润湿性与孔径分布特征的关系 |
5.2.3 润湿性与煤表面的关系 |
5.3 物质组成与孔隙特征综合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扫描电镜图片 |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成果 |
(3)煤层水压致裂机理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压致裂裂缝起裂和扩展行为规律研究现状 |
1.2.2 水压致裂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3 水压致裂应用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水压致裂因素分析 |
2.1 红石岩综采工作面裂隙分布 |
2.2 煤岩体水理性 |
2.2.1 煤岩体含水率、吸水性的测定 |
2.2.2 煤岩体物理参数与含水率的关系 |
2.3 煤岩体硬度及渗透性对水压致裂的影响 |
2.4 煤层应力状态影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水压致裂起裂分析 |
3.1 煤层裂隙特性 |
3.2 煤层水压致裂起裂应力分析 |
3.2.1 煤层水压致裂破裂准则 |
3.2.2 煤层钻孔围岩应力状态分析 |
3.2.3 煤层钻孔内水压致裂起裂分析 |
3.3 原生裂隙对煤层水压致裂的影响 |
3.3.1 原生裂隙模型建立 |
3.3.2 原生裂隙模型裂隙起裂过程 |
3.3.3 原生裂隙起裂结果分析 |
3.4 切槽对煤层水压致裂的影响 |
3.4.1 切槽模型建立 |
3.4.2 切槽模型裂隙起裂过程 |
3.4.3 切槽起裂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煤岩体水压致裂扩展规律 |
4.1 煤层水压致裂裂缝扩展特点 |
4.2 煤层水压致裂裂缝形态判断 |
4.3 原生裂隙水压致裂裂缝扩展的影响 |
4.3.1 原生裂隙模型裂隙扩展过程 |
4.3.2 原生裂隙扩展结果分析 |
4.4 切槽钻孔水压致裂裂缝扩展的影响 |
4.4.1 切槽模型裂隙扩展过程 |
4.4.2 切槽模型扩展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红石岩煤矿块煤率增产中的应用 |
5.1 试验区域概况 |
5.2 煤层预裂方式及参数确定 |
5.3 实施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选煤厂煤泥水系统优化与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煤泥水处理现状 |
1.3 国内外加药控制系统发展现状 |
1.3.1 自动加药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2 浓缩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方法 |
2.1 试验仪器 |
2.1.1 试验所用仪器设备 |
2.1.2 脱水实验装置 |
2.1.3 试验所用化学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内容 |
2.2.2 絮凝沉降试验步骤 |
2.2.3 絮凝沉降试验效果评定指标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选煤厂煤泥水现场处理情况及初步试验探究 |
3.1 选煤厂概况 |
3.1.1 工艺概况 |
3.1.2 煤泥水处理系统及存在问题 |
3.2 现场煤泥水处理情况分析 |
3.2.1 药剂情况 |
3.2.2 压滤机使用情况分析 |
3.3 现场煤样性质 |
3.3.1 粒度分析 |
3.3.2 滤饼水分 |
3.3.3 絮凝剂分子量 |
3.3.4 XRD 分析 |
3.3.5 煤泥水浓度 |
3.3.6 现场煤泥水沉降脱水性质 |
3.3.7 煤泥水 pH 值 |
3.4 小结 |
第四章 煤泥水处理药剂制度研究 |
4.1 煤泥水自然沉降试验 |
4.2 现场药剂效果探索 |
4.3 絮凝沉降试验 |
4.3.1 煤泥水絮凝沉降试验 |
4.3.2 15#煤絮凝沉降试验 |
4.3.3 9#煤絮凝沉降试验 |
4.3.4 3#煤絮凝沉降试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浓缩机自动监测控制系统 |
5.1 浓缩机监测控制系统的研究动态 |
5.1.1 监测控制系统原理与方法 |
5.1.2 浓缩、压滤处理系统及存在问题 |
5.2 监测控制系统主要内容及其技术要求 |
5.2.1 监测控制系统主要内容 |
5.2.2 监测控制系统技术指标 |
5.3 监测控制系统结构与功能描述 |
5.4 监测控制系统关键技术 |
5.5 上位机监测控制程序结构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大段高顶煤定向水压致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体水压致裂技术实验研究 |
1.2.2 单裂隙水压致裂起裂及扩展行为研究 |
1.2.3 单裂隙水压致裂渗流特性研究 |
1.2.4 煤层定向水压致裂研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3.3 技术路线 |
2 煤层定向裂隙起裂机理 |
2.1 引言 |
2.2 煤层定向水压致裂力学模型 |
2.2.1 煤层水压致裂弹塑性模型 |
2.2.2 煤层水压致裂断裂力学模型 |
2.2.3 煤层定向水压致裂起裂模型 |
2.3 煤层水压致裂研究 |
2.3.1 基于能量耗散的岩体受拉破坏准则 |
2.3.2 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孔壁起裂分析 |
2.3.3 孔壁起裂机理讨论 |
2.3.4 孔壁起裂的算例讨论 |
2.3.5 孔壁起裂的实验讨论 |
2.4 煤层定向水压致裂研究 |
2.4.1 定向裂隙受力力学模型 |
2.4.2 定向裂隙起裂机理 |
2.4.3 定向裂隙起裂影响因素 |
2.4.4 定向裂隙起裂方向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煤层定向裂隙扩展机理研究 |
3.1 水压致裂定向裂隙扩展规律 |
3.1.1 水压作用下定向裂隙扩展模型 |
3.1.2 定向裂隙扩展长度 |
3.1.3 定向裂隙扩展算例分析 |
3.2 定向裂隙扩展控制技术 |
3.3 本章小结 |
4 煤层定向水压致裂数值分析 |
4.1 定向裂隙水压致裂数值计算模型 |
4.1.1 RFPA基本理论 |
4.1.2 定向水压致裂数值分析模型 |
4.1.3 定向水压致裂模型参数 |
4.2 定向裂隙起裂数值分析 |
4.2.1 定向裂隙起裂数值分析方案 |
4.2.2 定向裂隙起裂计算结果分析 |
4.3 定向裂隙扩展数值分析 |
4.3.1 定向裂隙扩展数值分析方案 |
4.3.2 定向裂隙扩展数值结果分析 |
4.4 定向裂隙与原生裂隙的贯通数值分析 |
4.4.1 定向裂隙贯通数值分析方案 |
4.4.2 数值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高压水在定向裂隙内的渗流分析 |
5.1 高压水在定向裂隙内渗流特点 |
5.2 煤岩体渗流实验 |
5.2.1 实验设备 |
5.2.2 实验结果分析 |
5.3 定向裂隙内流体渗流规律 |
5.3.1 理想定向裂隙内渗流规律 |
5.3.2 定向水压致裂的注水量计算 |
5.4 定向水压致裂渗流规律研究 |
5.4.1 数值分析方案 |
5.4.2 渗流数值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大段高顶煤定向水压致裂现场试验 |
6.1 煤层赋存条件 |
6.2 大洪沟煤矿试验基本条件 |
6.3 工作面试验基本条件 |
6.3.1 +590B_(1+2) 煤层顶底板情况 |
6.3.2 +568B_(3+6) 煤层顶底板情况 |
6.4 大段高顶煤定向注水方案的参数确定 |
6.4.1 超前工作面合理位置的确定 |
6.4.2 注水压力的确定 |
6.4.3 定向裂隙倾角和长度的确定 |
6.4.4 定向裂隙扩展长度 |
6.4.5 单孔注水量和注水时间的确定 |
6.4.6 布孔间距的确定 |
6.5 数值模拟试验 |
6.5.1 数值模拟的内容 |
6.5.2 数值计算条件 |
6.5.3 计算手段 |
6.5.4 模型条件 |
6.5.5 FLAC3D建模 |
6.5.6 顶煤定向水压致裂的数值结果分析 |
6.6 现场试验结果 |
6.6.1 工作面放煤效果分析 |
6.6.2 粉尘浓度变化分析 |
6.7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6)构造煤结构及其对瓦斯特性的控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及矿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与含煤地层 |
2.2 区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2.4 矿区地质概况 |
3 构造煤样品的采集及实验方案 |
3.1 样品采集 |
3.2 样品的构造煤类型 |
3.3 实验方案 |
4 构造煤超微和分子结构 |
4.1 构造煤超微结构演化 |
4.2 构造煤X 射线衍射结构演化 |
4.3 构造煤电子顺磁共振结构演化 |
4.4 构造煤核磁共振结构演化 |
4.5 构造煤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构演化 |
5 构造煤伴生元素赋存特征 |
5.1 X 射线荧光测试 |
5.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试 |
5.3 构造煤伴生元素聚类分析 |
5.4 构造煤伴生元素赋存特征 |
6 构造煤瓦斯特性 |
6.1 构造煤孔隙特征 |
6.2 构造煤吸附/解吸特征 |
6.3 构造煤孔隙压缩性特征 |
7 构造煤结构与瓦斯特性 |
7.1 构造煤结构演化机理 |
7.2 构造煤结构演化的元素响应 |
7.3 构造煤结构演化对孔隙结构的控制机理 |
7.4 构造煤结构演化对瓦斯吸附的控制机理 |
7.5 构造煤结构对瓦斯赋存与突出的控制作用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与图版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Research of Measuring Lump Coal Rate by Diameter Classification Method(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煤机试切滚筒截割动力学分析[D]. 文立堃.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大佛寺井田4#煤润湿性研究[D]. 张渴. 西安科技大学, 2017(01)
- [3]煤层水压致裂机理数值模拟研究[D]. 白文勇. 西安科技大学, 2016(05)
- [4]选煤厂煤泥水系统优化与监测研究[D]. 李慧.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 [5]大段高顶煤定向水压致裂机理研究[D]. 王有熙. 西安科技大学, 2015(02)
- [6]构造煤结构及其对瓦斯特性的控制机理研究[D]. 屈争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