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氏管洗涤器清除SO_2和酸雾(论文文献综述)
韩定国[1](1977)在《文氏管洗涤器清除SO2和酸雾》文中研究指明 制造硫酸有二种主要方法,即铅室法和接触法。其主要生产程序为(1)产生SO2,(2)氧化成SO3,(3)SO3水化成为硫酸。在铅室法中,SO2转化成SO3是由NO2还原成NO进行的;在接触法中,用一种催化剂将SO2氧化成SO3。从铅室法出来的尾气中除氮、氧、水蒸汽外,还含有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和酸雾。如果是烧硫磺的工厂排出的SO2在1000~2000ppm,当用其他原料时,可高达2000~4000ppm。氧化氮浓度为1000~2000ppm,由硫酸和溶解的氧化氮组成的酸雾为30~40毫克/标准尺3烟气。
李少泽[2](2020)在《P&P湿法废酸再生工艺在烷基化废酸处理中的应用及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含硫废物回收处理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兰州石化公司20万吨/年烷基化装置产生的废硫酸由于不具备处理能力,每天35吨的废酸只能交纳高额处理费拉运至渣场填埋处理,使得烷基化油生产成本增加的同时,还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当务之急的是新建一套可处理烷基化废硫酸装置,实现废酸后路可控。鉴于废硫酸处理装置规模不大,设备要求少,原料固定,原料组分相对简单,故选择工艺方案时对上述特点给予充分考虑,提出采用P&P湿法制硫酸工艺。炉氧量控制、燃料气组分、尾气达标排放直接影响P&P湿法硫酸再生装置的硫回收率,同时也影响到装置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经过工艺运行数据、设备情况分析,对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了调整,设备进行了优化,特别对床层温度、炉氧含量等关键参数进行调整,系统易泄露点进行优化后,解决了处理量未达设计值,环保时常超标等问题,装置实现了装置长周期大处理量运行。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作为国内同类工艺选择的装置满负荷、长周期生产的优化参考。
四川银山磷肥厂[3](1983)在《空气冷却法封闭净化技术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气冷却法封闭净化工艺在银山磷肥厂硫酸车间80000吨/年规模的工业应用是成功的,各项指标符合预期要求。文氏管洗涤器、斜管沉降器、波纹填料塔的工业应用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经高温季节的考核,空冷塔能满足稀酸降温的要求。在进酸温度53~58℃,脱吸空气量600~900 标米3吨酸(指成品酸,以下同)条件下,脱吸塔出口循环酸中SO2含量一般在0.04~0.06克/升,从而确保空冷塔尾气SO2排放量小于合同规定的限值1公斤SO2/吨酸。
寇文奇[4](2017)在《冶炼烟气制酸SO2转化率建模及实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泛使用于工业各部门。冶炼烟气制酸是工业上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制酸方式,这种制酸方法不仅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以及对大气的污染,同时还为金属冶炼厂增加了收益。在冶炼烟气制酸过程中,提高二氧化硫转化率是改善硫酸生产效率的关键。为了提高二氧化硫转化率,本文对冶炼烟气制酸SO2转化率建模及实时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冶炼烟气制酸的生产工艺,分析了影响二氧化硫转化率的因素以及转化器入口温度的调节方法。其次,基于二氧化硫转化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二氧化硫转化过程的机理模型。通过对SO2转化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得到了一定初始二氧化硫和氧气浓度下,充分反应的SO2平衡转化率。通过对SO2转化反应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了二氧化硫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进而计算出二氧化硫完成某一转化率所需的转化时间。给出了一段转化器内转化率和总转化率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优化目标、优化变量、相关约束,建立了转化器入口温度的优化模型,该模型以转化器各段入口温度为优化变量、以二氧化硫转化率最大为优化目标。并利用遗传算法和下山单纯形法求解了转化器入口温度的优化设定问题。最后,针对催化剂活性等因素变化导致实际工业过程的模型参数失配问题,本文研究了修正自适应实时优化方法。传统的修正自适应实时优化方法可以用来处理模型失配情况下的优化问题,并且在多数情形下表现出了良好的优化性能。但是,当模型的输出量关于决策变量的梯度很难直接求解时,该方法不能直接使用;并且,仿真表明:当梯度估计特别不准确时,该方法的优化效果较差,不能达到理论上的最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修正自适应实时优化方法。利用一种类似于PID的方法来处理实际梯度与模型梯度之间的偏差,以此改进修正项计算方法。通过冶炼烟气制酸转化器入口温度优化问题和一个数学优化实例的求解,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张瑞[5](2021)在《基于水汽相变的细颗粒物/SO3酸雾高效脱除研究》文中提出细颗粒物及SO3酸雾是影响大气环境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污染物,燃煤电站是细颗粒物及SO3酸雾的主要排放源,而传统的污染物控制设备对其脱除效率不高。利用水汽相变促使细颗粒物及SO3酸雾凝结长大,然后通过传统污染物控制设备对其进行脱除是一项极具应用前景的方法。因此,结合燃煤电站现有污染物控制设备的特点,开展基于水汽相变的细颗粒物、SO3酸雾高效脱除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首先利用湿法脱硫模拟试验平台,开展了水汽相变耦合塔内加装托盘促进细颗粒物及SO3酸雾脱除的研究。结果表明,脱硫过程中水汽相变可显着促进细颗粒物及SO3酸雾的脱除;脱硫塔入口烟气含湿量越高,越有利于过饱和水汽环境的形成,细颗粒物及SO3酸雾的脱除效率越高;较高的液气比有助于促进细颗粒物及SO3酸雾的脱除;较适宜的烟气含湿量和液气比分别为83~103g/Nm3和15~20L/Nm3;塔入口烟温对细颗粒物及SO3酸雾的脱除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脱硫塔内水汽相变可使细颗粒物的脱除效率由约45%提高至约60%,SO3酸雾的脱除效率可由约40%提高至约55%;脱硫塔内加装托盘可进一步促进细颗粒物及SO3酸雾的脱除,可使细颗粒物、SO3酸雾的脱除效率分别提升至约65.0%~70.0%、60.0%~65.0%。基于燃煤电站超低排放单塔双循环脱硫改造工艺,开展了通过降低吸收区脱硫浆液温度使烟气在吸收区建立过饱和水汽环境,促进细颗粒物及SO3酸雾脱除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脱硫浆液降温可使烟气在脱硫塔内吸收区建立过饱和水汽环境,过饱和度随着浆液温降的增加而提高;同时,脱硫塔内过饱和水汽环境的构建与液气比和烟温均有关,随着液气比增大,所形成的过饱和度增大,有利于细颗粒物及SO3酸雾的脱除;较低的烟气温度不利于细颗粒物及SO3酸雾的脱除,较适宜的脱硫浆液温降约为8~10°C。此外,脱硫浆液降温可使浆液蒸发量减少、脱硫净烟气携带水分量降低,减少脱硫水耗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细颗粒物的脱除效率由约40%提高至约60%,SO3酸雾的脱除效率由约35%增至约50%,可使脱硫水耗降低约65~70%。针对脱硫净烟气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这一特点,分别开展了利用脱硫净烟气直接和间接换热降温使脱硫净烟气建立过饱和水汽环境,进而促进细颗粒物及SO3酸雾脱除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其中,直接换热降温通过对脱硫净烟气喷淋适量雾化冷却水实现,间接换热降温通过加装氟塑料换热器实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脱硫净烟气直接换热降温过程中,少量的雾化冷却水喷淋量即可使脱硫净烟气达到过饱和状态,雾化冷却水温越低则越有助于过饱和水汽环境的建立。适宜的雾化冷却水温度及液气比分别为10~20°C和0.125~0.25L/Nm3。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细颗粒物的排放浓度降低至约50%;同时该方法可使脱硫净烟气中水分回收率接近40.0%。脱硫净烟气间接换热降温方式易建立细颗粒凝结长大所需的过饱和水汽环境,适宜的降温幅度为4~6°C;较高的烟气湿度有助于过饱和水汽环境的形成,而脱硫净烟气温度则对过饱和度的影响较小。试验结果表明,当脱硫净烟气温度降低约2~10°C时,可使细颗粒物的脱除效率由约10%提升至约50%;次生细颗粒物的排放浓度降低约50%,水分回收率可达35.0%左右。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利用实际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开展了脱硫浆液降温促进多种污染物的脱除协同降低脱硫水耗的数值模拟和测试研究。该电厂采用两级冷凝系统分别对两层脱硫浆液降温。模拟结果表明,开启冷凝系统可使烟气在脱硫塔内吸收区建立过饱和水汽环境,脱硫浆液温度由55°C降至35°C时,脱硫塔吸收区过饱和度可由0.99增至1.61。试验结果表明,脱硫浆液降温可达到对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的效果,脱硫浆液温降越大,越有利于污染物的脱除;该方法使细颗粒物脱除效率由约35.0~40.0%提高至约70.0%,SO3酸雾的脱除效率由35.0%提高至70.0%;可凝结颗粒物CPM的脱除效率由45.0%提高至85.0%;雾滴的捕集效率可达到80.0%以上;此外,烟气水分回收率可达40.0%以上。
韩定国[6](1985)在《酸洗净化流程工艺设备及其选择》文中提出 一、前言五十年代初,硫化矿制造硫酸普遍采用酸洗净化流程(以下简称酸洗流程)。当时典型的工艺和设备是多层式机械炉焙烧,热电除尘器除尘,空塔和填料塔冷却、洗涤炉气,两级电除雾器除雾。有的在两级电除雾器中间还加一增湿塔。循环酸浓度,第一级洗涤
叶树滋[7](1978)在《热浓酸洗净化流程在小硫酸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一、前言在使用硫铁矿制酸时,对于由焙烧炉出口气体的净化,五十年代以前,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塔式稀酸洗净化流程,以后逐步改革为较简单的水洗净化流程;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又进展为各种污水封闭循环或采用气体冷凝器的不排污水的水洗(稀酸洗)净化
汤桂华,俞庆生[8](1981)在《氟在硫酸生产过程中行为的探讨(第一部分)》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根据大量生产实践经验和试验数据,从理论上探讨硫酸生产过程中氟的行为。试图从热力学(化学平衡和相平衡)以及动力学(化学反应过程和扩散过程)的观点来分析各种现象,并试图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沸腾炉中CaF2的烧出反应机理,炉气中氟的形态。净化过程中氟形态的变化,以及各种净化流程中氟的分布和除氟效果,并探讨了提高除氟效果的因素。第二部分探讨钒催化剂的氟中毒机理,提出实际生产中催化剂氟中毒都是SiF4中毒的观点。论述硅质材料的氟腐蚀机理,提出各种减少氟为害的措施。
谨之[9](1993)在《高效而可靠的干吸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硫酸干吸塔的基本设计原理尽管几乎未变,但其所有细部设计却发生了诸多改进。本文将论述其中一些最引人注目的进展。
王军[10](2015)在《基于无机膜分离技术的细颗粒物捕集设备的研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细颗粒物因其粒径小、吸附能力强、输送距离远、环境危害大,同时捕集困难而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大气环境问题。统计资料显示,工业排放是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因此,以无机膜分离技术为基础,利用无机陶瓷膜耐高温、耐腐蚀、分离效率高和易于再生清洗等特点,将无机膜分离技术引入到环保领域高温条件下的气固分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适用于燃煤电厂锅炉、工业锅炉、建材、冶金等行业烟气、尾气的的气固分离装置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针对细颗粒物捕集设备的研制及应用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在实验室搭建的细颗粒物捕集设备的实验平台上,对膜污染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优化选择和确定了涂敷Al2O3膜的SiC管和未涂膜的对称性SiC管的反吹再生条件;利用超声清洗和超声+化学试剂清洗两种方法对不同污染程度的膜管进行了再生清洗及清洗效果比较,并从宏观和微观上阐述了两种无机陶瓷膜管的膜污染机理,同时,提出了使用建议。2、改进了实验室捕集设备的不足,优化设计了中试现场细颗粒物捕集设备。设计的无机陶瓷膜管在管板的分布方式为正三角形分布,大大提高了膜管的装填密度;采取每组48根无机陶瓷膜管整体密封连接,达到了工程实际应用中安装拆卸方便的目的;并在反吹再生系统引入声波清灰器,以期更好地实现膜污染控制。3、针对选取的实际工况,进行了捕集设备整套系统的集成优化,并完成设备搭建调试。选取工况为4t/h燃煤锅炉的烟尘处理,烟气量约8000m3/h,烟尘温度约300℃。搭建的捕集设备采用两组共计96根无机陶瓷膜管,集抽风机、空气压缩机、反吹用压缩空气干燥装置、排卸灰装置及自动控制系统为一体,并完成了设备的安装调试。在实验室搭建的细颗粒物捕集装置上,优化确定了膜污染控制的相关参数;改进了实验室装置的不足,设计搭建了中试现场细颗粒物捕集设备,并完成了调试,为进一步对实际工况下捕集设备的性能测试和评价创建了很好的平台。
二、文氏管洗涤器清除SO_2和酸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氏管洗涤器清除SO_2和酸雾(论文提纲范文)
(2)P&P湿法废酸再生工艺在烷基化废酸处理中的应用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烷基化废硫酸处理现状 |
1.2.1 国外烷基化废酸再生技术 |
1.2.2 国内烷基化废硫酸再生工艺技术 |
1.3 焚烧裂解工艺现状 |
1.3.1 SO_2转化技术的发展 |
1.3.2 催化剂的发展 |
1.3.3 炉气转化技术的发展 |
1.4 干法制酸工艺 |
1.4.1 国内干法再生技术 |
1.4.2 杜邦公司干法硫酸再生技术 |
1.4.3 美国孟莫克硫酸再生技术 |
1.5 湿法制酸工艺 |
1.5.1 托普索公司WSA湿法再生技术 |
1.5.2 奥地利P&P公司技术 |
1.6 两类工艺对比 |
1.7 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兰州石化硫酸再生装置介绍 |
2.1 装置简介 |
2.2 P&P硫酸再生工艺原理和应用特点 |
2.2.1 硫酸再生工艺流程说明 |
2.2.2 硫酸再生装置工艺流程图 |
2.3 基本原理 |
2.3.1 高温热解原理 |
2.3.2 二氧化硫转化 |
2.3.3 水合和冷凝 |
2.3.4 SCR脱硝 |
2.4 导热盐系统循环 |
2.5 蒸汽系统 |
2.6 关键设备 |
2.6.1 燃烧器和焚烧炉 |
2.6.2 冷凝器和静电除雾器 |
2.7 催化剂 |
2.7.1 铂金催化剂 |
2.7.2 V2O5五氧化二钒催化剂 |
2.7.3 催化剂规格和年用量 |
2.8 关键工艺指标汇总 |
2.8.1 废酸组分 |
2.8.2 燃料气组分 |
2.8.3 氧含量 |
2.8.4 反应器进口温度和床层温度 |
2.8.5 硫酸露点温度和尾气排放温度 |
2.8.6 三废排放 |
2.9 调节回路和工艺联锁 |
2.10 小结 |
第三章 兰州石化硫酸再生装置运行现状分析和优化控制 |
3.1 焚烧系统对处理量的影响分析 |
3.1.1 燃料气组分、压力波动对处理量的影响 |
3.1.2 燃料气量和助燃风量操作方式对处理量的影响 |
3.2 氧化反应系统对处理量的影响 |
3.3 高温烟气过滤系统对处理量的影响 |
3.3.1 问题分析与原因确定 |
3.3.2 风机振动 |
3.3.3 高温烟气过滤器 |
3.3.4 系统腐蚀对一反入口风机K-920负荷的影响 |
3.4 尾气达标的影响因素 |
3.4.1 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生成机理 |
3.4.2 影响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的主要因素 |
3.4.3 降低烟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措施及工艺优化效果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 |
4.1 经济效益 |
4.2 环保效益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冶炼烟气制酸SO2转化率建模及实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烟气制酸工业现状 |
1.2.1 我国冶炼烟气制酸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外硫酸生产工艺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冶炼烟气制酸的生产工艺 |
2.1 几种主要的制酸方法 |
2.1.1 硫铁矿制酸 |
2.1.2 硫磺制酸 |
2.1.3 冶炼烟气制酸 |
2.1.4 石膏、磷石膏制酸 |
2.2 冶炼烟气制酸的工艺流程 |
2.2.1 净化工段 |
2.2.2 转化工段 |
2.2.3 干吸工段 |
2.2.4 酸库工段 |
2.3 SO_2转化过程的关键因素 |
2.3.1 SO_2转化率影响因素分析 |
2.3.2 转化器入口温度的调节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冶炼烟气制酸转化器入口温度优化模型建立 |
3.1 SO_2转化过程机理模型的建立 |
3.1.1 SO_2转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3.1.2 SO_2转化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
3.2 转化器入口温度优化模型的建立 |
3.2.1 接触时间 |
3.2.2 一段转化器内转化率的计算 |
3.2.3 总转化率的计算 |
3.2.4 转化器入口温度优化模型 |
3.3 基于遗传算法的转化器入口温度优化 |
3.3.1 遗传算法简介 |
3.3.2 转化器入口温度的优化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转化器入口温度的修正自适应实时优化 |
4.1 模型不确定性 |
4.2 实时优化方法简介 |
4.3 传统的修正自适应实时优化方法 |
4.3.1 修正自适应实时优化方法的发展历程 |
4.3.2 修正自适应实时优化算法 |
4.3.3 算法最优性证明 |
4.4 改进的修正自适应实时优化方法 |
4.4.1 传统的修正自适应实时优化方法存在的问题 |
4.4.2 修正自适应实时优化算法的改进 |
4.4.3 仿真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基于水汽相变的细颗粒物/SO3酸雾高效脱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细颗粒物及SO_3酸雾排放控制技术 |
1.2.1 细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 |
1.2.2 SO_3酸雾排放控制技术 |
1.3 水汽相变促进细颗粒物/SO_3酸雾脱除研究进展 |
1.3.1 水汽相变促进细颗粒物/SO_3酸雾脱除的机理 |
1.3.2 水汽相变促进细颗粒物/SO_3酸雾脱除的性能 |
1.4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验系统及设备 |
2.2.1 湿法脱硫模拟试验平台 |
2.2.2 实际燃煤烟气湿法脱硫试验平台 |
2.3 分析测试方法及仪器设备 |
2.3.1 气溶胶发生器 |
2.3.2 细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测试系统 |
2.3.3 SO_3气体发生装置 |
2.3.4 SO_3酸雾测试系统 |
2.3.5 温湿度测试系统 |
2.3.6 可凝结颗粒物测试系统 |
2.3.7 雾滴测试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汽相变耦合塔内加装托盘促进细颗粒物/SO_3酸雾的脱除 |
3.1 引言 |
3.2 脱硫塔内过饱和水汽环境建立的可行性 |
3.3 托盘的筛选试验 |
3.4 脱硫塔内过饱和度分布的数值模拟 |
3.4.1 物理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3.4.2 数值计算模型 |
3.4.3 边界条件 |
3.4.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5 水汽相变耦合塔内加装托盘促进细颗粒物的脱除 |
3.5.1 典型工况下水汽相变耦合托盘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性能 |
3.5.2 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的影响 |
3.5.3 脱硫塔入口烟气含湿量的影响 |
3.5.4 脱硫浆液温度的影响 |
3.5.5 脱硫液气比的影响 |
3.6 水汽相变耦合托盘促进SO_3酸雾的脱除 |
3.6.1 典型工况下水汽相变耦合托盘促进SO_3酸雾的脱除 |
3.6.2 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的影响 |
3.6.3 脱硫塔入口烟气含湿量的影响 |
3.6.4 脱硫浆液温度的影响 |
3.6.5 脱硫液气比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脱硫浆液降温促进细颗粒物/SO_3酸雾脱除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脱硫浆液降温促进细颗粒物/SO_3酸雾脱除的数值模拟 |
4.2.1 物理模型及数值模拟 |
4.2.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 脱硫浆液降温促进细颗粒物/SO_3酸雾脱除的试验研究 |
4.3.1 典型工况下脱硫浆液降温促进细颗粒物/SO_3酸雾脱除的性能 |
4.3.2 吸收区脱硫浆液降温的影响 |
4.3.3 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的影响 |
4.3.4 脱硫液气比的影响 |
4.4 脱硫浆液降温协同降低脱硫水耗量的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脱硫净烟气相变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脱硫净烟气中建立过饱和水汽环境的途径 |
5.3 脱硫净烟气换热降温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数值模拟研究 |
5.3.1 直接换热降温 |
5.3.2 间接换热降温 |
5.4 脱硫净烟气直接换热降温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试验研究 |
5.4.1 脱硫净烟气中细颗粒物排放特性 |
5.4.2 典型工况下直接换热降温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性能 |
5.4.3 雾化冷却水温度的影响 |
5.4.4 液气比的影响 |
5.5 脱硫净烟气间接换热降温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试验研究 |
5.5.1 典型工况下间接换热降温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性能 |
5.5.2 间接换热降温工艺参数对细颗粒物脱除性能的影响 |
5.6 脱硫净烟气间接换热降温促进次生颗粒物脱除的性能 |
5.7 脱硫净烟气降温对烟气节水的影响 |
5.7.1 直接换热降温 |
5.7.2 间接换热降温 |
5.8 脱硫塔内和塔后水汽相变工艺对比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燃煤电厂脱硫浆液降温促进多种污染物脱除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吸收区浆液降温过程中过饱和水汽环境的建立 |
6.3 脱硫浆液降温过程中过饱和水汽环境建立的数值模拟研究 |
6.3.1 物理几何模型 |
6.3.2 数值计算模型 |
6.3.3 边界条件与数值求解 |
6.3.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6.4 脱硫浆液降温促进细颗粒物的脱除 |
6.4.1 湿法脱硫塔入口细颗粒物分布特性 |
6.4.2 典型工况下细颗粒物的脱除特性 |
6.5 脱硫浆液降温促进可凝结颗粒物的脱除 |
6.6 脱硫浆液降温促进SO_3酸雾的脱除 |
6.7 脱硫浆液降温促进雾滴的脱除 |
6.8 脱硫浆液降温对脱硫水耗量的影响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基于无机膜分离技术的细颗粒物捕集设备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细颗粒物来源及危害 |
1.1.2 我国PM_(2.5)污染现状及相关政策法规 |
1.2 除尘器现状 |
1.2.1 机械式除尘器 |
1.2.2 过滤式除尘器 |
1.2.3 湿式除尘器 |
1.2.4 电除尘器 |
1.2.5 新型除尘器 |
1.3 无机膜特点及除尘机理 |
1.3.1 无机膜特点 |
1.3.2 无机陶瓷膜除尘机理 |
1.4 国内外无机陶瓷膜除尘器的研究现状及国内发展趋势 |
1.4.1 国内外无机陶瓷膜除尘器的研究现状 |
1.4.2 无机陶瓷膜除尘器国内发展趋势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室捕集设备设计搭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流程 |
2.3 过滤元件结构及特征 |
2.4 捕集设备结构设计 |
2.4.1 主体结构 |
2.4.2 过滤元件与管板的连接密封结构设计 |
2.4.3 附件选择 |
2.5 搭建的实验室装置整体实物图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膜污染控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中所用实验仪器及实验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用粉尘 |
3.3 膜污染控制效果测试评价 |
3.3.1 反吹间隔时间优化选择 |
3.3.2 超声清洗效果测试评价 |
3.3.3 超声+化学试剂清洗效果测试评价 |
3.3.4 膜污染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试现场细颗粒物捕集设备的设计搭建 |
4.1 引言 |
4.2 中试现场细颗粒物捕集设备的综合设计 |
4.2.1 过滤器装填量问题的解决 |
4.2.2 反吹再生系统 |
4.2.3 无机陶瓷膜管及引射器与主体设备的机械密封连接 |
4.3 设备整体结构 |
4.4 中试现场捕集设备方案设计及搭建调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文氏管洗涤器清除SO_2和酸雾(论文参考文献)
- [1]文氏管洗涤器清除SO2和酸雾[J]. 韩定国. 硫酸工业, 1977(S2)
- [2]P&P湿法废酸再生工艺在烷基化废酸处理中的应用及优化[D]. 李少泽. 兰州大学, 2020(01)
- [3]空气冷却法封闭净化技术总结[J]. 四川银山磷肥厂. 硫酸工业, 1983(03)
- [4]冶炼烟气制酸SO2转化率建模及实时优化研究[D]. 寇文奇. 东北大学, 2017(06)
- [5]基于水汽相变的细颗粒物/SO3酸雾高效脱除研究[D]. 张瑞. 东南大学, 2021
- [6]酸洗净化流程工艺设备及其选择[J]. 韩定国. 硫酸工业, 1985(02)
- [7]热浓酸洗净化流程在小硫酸中的应用[J]. 叶树滋. 硫酸工业, 1978(04)
- [8]氟在硫酸生产过程中行为的探讨(第一部分)[J]. 汤桂华,俞庆生. 硫酸工业, 1981(05)
- [9]高效而可靠的干吸塔[J]. 谨之. 硫酸工业, 1993(02)
- [10]基于无机膜分离技术的细颗粒物捕集设备的研制及应用[D]. 王军. 贵州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