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现代戏剧作品中的非规范语言现象初探

英国现代戏剧作品中的非规范语言现象初探

一、英国现代戏剧作品中非规范语言现象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张华[1](2019)在《独幕剧文本的叙事研究》文中提出独幕剧文本的叙事研究,既需要戏剧学的视角,把独幕剧放置到宏观的戏剧史中加以观照,把握独幕剧的格局;也需要叙事学的视角,以细致、深入的文本分析为基础,总结叙事经验,把握其叙事创新中所提供的启示意义。本文试图从叙事学的学理层面完成对独幕剧这一体裁样式的研究。在中世纪以来的世俗小戏、宗教短剧、幕间剧和插曲剧、开场戏和尾戏等小型戏剧中已见独幕剧的雏形。镜框式舞台的普及和戏剧幕场结构的成熟,为独幕剧的自觉提供了前期准备;19世纪末,随着舞台技术的革新,在小剧场运动的推动下独幕剧成为一种独立的戏剧样式,在左翼思潮的推动下,独幕剧成为遍布欧、亚、非、拉美的戏剧样式。独幕剧并不是多幕剧中的一幕,是戏剧“场面”的二级构造,具有完全独立表现功能的戏剧样式。独幕剧是戏剧形态的有益探索,与多幕剧相比,优势在于构造小。就“故事”而言,在故事事件方面,独幕剧叙事功能主要是生活和讲述,大多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状态或动作。独幕剧的叙事序列是以复合序列为主,其中剧情类的独幕剧多用链式序列,嵌入式序列拓宽了独幕剧的叙述层次,左翼思潮影响下的独幕剧多用并列式序列。独幕剧的叙事事件是侧重于单一核心事件的讲述,对于从属序列进行淡化处理;在故事实存方面,独幕剧的人物多是功能性人物,这与独幕剧以情节为本有直接的关系。独幕剧中的环境突出社会背景要素和巧用物质产品要素,运用象征性环境类型和反讽性环境类型。就“话语”而言,在叙事结构方面,从叙述方式角度看,独幕剧结构多为锁闭式结构。从叙事线索上来看,独幕剧结构多是单线结构。从叙事人物角度看,独幕剧结构主要有一人一事、一人多事、多人一事;由于独幕剧只有一幕,时空的限制更为苛刻,因而对时空进行了拓展式的探索,出现了交错式时空、写意式时空和蒙太奇式时空;独幕剧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多为限知性内聚焦型视角,这与独幕剧的故事多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状态和动作有密切的关系。独幕剧在戏剧领域具有其独特性与价值,常常扮演着“戏剧实验的实验”的角色,独幕剧对叙事形态的有益探索,主要是梅特林克“静止戏剧”和独白型戏剧,这两种戏剧形式主要以独幕剧的形态出现;有些叙事方法是先在独幕剧中进行尝试,然后再拓展到戏剧发展的大潮之中,比如当故事情节小于剧作家主体意识时,出现的明暗双重叙事和戏剧结构中的环形结构都是先在独幕剧这一戏剧体裁中进行“实验”,然后再进一步拓展的。

张翠玲[2](2017)在《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与接受研究(1949-2015)》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文学的外译研究也成了翻译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小说和诗歌,研究成果最多,而现当代戏剧的外译研究却是被忽视的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甚少,不仅缺少宏观式的研究,更缺少微观的文本研究。本研究旨在对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活动进行描写性研究。考察发现,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机构主要来自大陆、香港和海外三地,大陆和香港分别以期刊《中国文学》和《译丛》为主,海外以英译选集为主。本研究重点考察这三者的选译标准和翻译规范,并挖掘其背后的政治、意识形态和诗学等方面的原因,同时考察这些英译剧本在海外的传播以及中国现当代戏剧在海外的形象构建。本文借鉴描写翻译学的理论框架和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相关理论,通过文本对比、个案分析、文本和副文本细读等方法,尝试回答以下研究问题:1)在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译介过程中,哪些机构和个体参与了译本的产出?它们的选译标准和翻译规范是什么?2)影响这些选译标准和翻译规范的因素有哪些?(3)这些译作在海外的接受情况如何?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戏剧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对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概况和戏剧译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从而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第三、四、五章分别对大陆的《中国文学》、香港的《译丛》、海外的翻译选集进行了研究,考察三地的译介机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选译标准、翻译策略、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同时考察了这些译作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情况。通过对三个地区的翻译对比研究和宏观对照,本文指出在中国现当代戏剧的对外译介过程中,以《中国文学》为代表的官方译出机构,将翻译看作是对外宣传意识形态的主要手段和目的,选译标准和翻译方法也皆以此为依据,从而对外建构了中国戏剧的初步形象。《译丛》虽然也是译出机构,但因香港的特殊地位,.其翻译选择和目的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海外的翻译选集,在时代背景、编者的教育背景和诗学理论的共同作用下,也构建了中国现当代戏剧不同的形象和经典。通过译本对比,本文指出,戏剧翻译涉及到文本翻译之外的很多因素,只有按照目的语的文化规范和戏剧规范进行翻译,才能让中国戏剧更好地走向世界。

鲁小艳[3](2017)在《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文中认为直面戏剧(in-yer-face Theatre)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英国的先锋派戏剧浪潮。它在英国剧坛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暴力叙事方式、直面现实的尖锐主题、极端的舞台呈现,迅速引起欧美文艺界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热议。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是伴随着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翻译家胡开奇在《戏剧艺术》2004年第4期上发表的《萨拉·凯恩与她的直面戏剧》一文,而广泛进入大众视野的。此后的12年(2005—2017)间,直面戏剧剧作在中国上海、北京等地上演一百余场(其中经典剧目反复巡演),每年都有不同的直面戏剧作品被搬上舞台。本论文以直面戏剧及其在中国的接受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辅之于接受理论、实证研究、文本细读等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批评研究、舞台搬演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戏剧创作与舞台实践的启示与反思进行系统考察。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在广泛细致阅读直面戏剧文本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直面戏剧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其所表现的家庭、社会、哲学主题以及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与当代意义进行深入阐述;并将萨拉·凯恩、马克·雷文希尔、马丁·麦克多纳、安东尼·尼尔逊四位直面戏剧代表作家的创作放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剧场语境中进行审视,对他们创作的主要作品及其成就进行细致分析,认为直面“暴力”、直面“孤独”、直面“真相”、直面“人性”分别是他们创作的特色和成就所在。第二章,立足于比较文学译介学相关理论,通过笔者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主要译者胡开奇以及其他戏剧工作者的采访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归纳整理,力求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译介接受线索,研究直面戏剧在中国译介的原由和过程;并以《4:48精神崩溃》为典型文本,对译介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本舞台语言的动作性、反复等修辞手法、习语、时态句式等方面的翻译策略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此同时,将核心刊物作为评价标准,运用文学地理学等理论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文学批评和研究及性能阶段化的分析和概括。第三章,结合对直面戏剧搬演导演的实地访谈资料,将演出频率最高的《4:48精神崩溃》、《偷心》、《枕头人》等剧,分不同导演版本进行系统化整理与阐述。通过探索不同版本的搬演概况、导演构思、舞台呈现,总结直面戏剧在中国舞台搬演的异质化特征。余论部分,对直面戏剧对我国当代戏剧发展的启示意义进行思考,认为直面戏剧的接受为当代中国戏剧提供了直面当代人精神危机的道德勇气,给当代话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并促使艺术家将视野聚焦个体生命,在对个体生命本体意义的思索和追问中,促成当代人的精神救赎与道德回归。直面戏剧的中国接受,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主体对西方异质文化接受的典型个案,反映出当代中国戏剧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更新、重构“自我”的积极态势。直面戏剧的“直面”精神特质,是它能够被接受的首要原因,它在中国究竟还能走多远,这将是论题后续追踪研究的课题。

李言实[4](2019)在《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文中指出塞缪尔·贝克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以其“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而获得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贝克特在人物形象、语言使用、戏剧结构、叙事风格等方面实现了独特的创新,颠覆了西方戏剧传统,推动了西方戏剧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戏剧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本文以“贝克特戏剧在中国”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的接受研究和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结合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文本细读等方法,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进行总体梳理和系统分析。这些章节构成一个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贝克特在中国的接受首先从译介开始,通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历时考察和研究,发现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经历了从拒斥到谨慎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翻译是译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某一特定社会历史语境的内在需求,本文以《等待戈多》为个案分析,阐明“以文本为导向的翻译”和“以舞台为导向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接受者和阐释者的的主体作用,并分析翻译过程所展现的两种文学的认同与拒斥、理解与误读。唯有在译介的基础上,中国的研究者才能开展对贝克特的研究,因此对贝克特戏剧的研究是接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时、共时两个角度对中国的贝克特戏剧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详细分析,全面回顾、总结、反思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体现了处于某一社会思潮中研究者对异质文化的个体判断。戏剧的最终完成是在舞台上,因此演出成为戏剧接受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表现了导演对原剧作的理解和对所处时代的思考。通过大量一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本文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贝克特戏剧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导演手法和不同的受众所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质和表现形式。接受和影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的影响,最终会在中国本土剧作家或导演的作品中得以体现。通过剧作家访谈、文本细读等方法,本文发现,在荒诞观的形成、等待主题、语言消解等方面,贝克特戏剧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此过程中,中国接受主体发挥主体作用,使得接受和影响产生变异,变异后的内容融入中国戏剧创作中,使得中国本土创作呈现出与原来不同的风貌,可以与世界戏剧进行对话。最后对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进行总结,认为贝克特在中国经历了从政治性批判到批判性接受再到全面接受的过程,贝克特最终以其独特的戏剧观念和创作手法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戏剧的创作,为中国当代戏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不断推进中国当代戏剧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汇入世界戏剧发展的洪流。

阿瑚德[5](2020)在《西方戏剧影响下的中埃话剧比较研究 ——以曹禺《雷雨》与哈基姆《洞中人》为例》文中认为中埃友好源远流长,早在西汉(前202年-8年)期间,由中国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这也成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使“丝绸之路”成为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特别是在文化上交融与互动的古中国和古埃及,成为这条路上最耀眼的明星。四大文明古国之中的中国和埃及,都同属于东方文化圈的文明古国,其文化是璀璨的、历史是悠久的。进入二十世纪,虽然两个国家都面临着历史挑战,各自经历着不同的社会变革和转型,但是在文化发展以及文学艺术方面,也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其中“话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欧洲是话剧的摇篮。据历史记载,西方戏剧起源于古希腊,至今约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西方出现了成熟的悲剧和喜剧,也经历了从中世纪的封建专制时期、文艺复兴、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一直到19世纪现代主义戏剧的发展与演变。这长期多变的过程,使西方在出现多种戏剧思潮与丰富多彩的戏剧风格与流派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戏剧理论与研究,还拥有了诸多著名的戏剧作品与剧作家,他们发挥并起到了引领世界戏剧思潮的意义和作用。中国与埃及作为两个文明古国,很早就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与文学表现形式。中国的传统戏曲和埃及的影子艺术等就类似于西方戏剧,但是以对话为主的文学表现形式的出现,则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在接受西方戏剧的影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十世纪前后,中埃两国在借鉴西方戏剧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借鉴、模仿、筛选、融合的过程,最后创作出了具有丰富民族化的剧作。因此,本文以二十世纪中国与埃及话剧作为分析对象,旨在通过分析西方戏剧对二十世纪中国和埃及话剧的影响,梳理两国话剧发展进程中的特点以及比照它们的异同,着重于探讨它们相同之处;再进一步探究两国话剧有代表性的剧作家与其代表剧作的相同之处,以便促进中埃两国民族在新时代的相互理解与共识,实现促进两国文明与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共分为三节:第一节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意义、目的以及研究对象。第二节主要是梳理中国对埃及话剧的研究之现状与埃及对中国话剧的研究现状。第三节论述了本研究方法、难点以及主要创新点。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两国历史与国情视角,对二十世纪话剧在中国和埃及的引入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探讨哪些内外因素有助于两国话剧的发展;二、西方戏剧如何影响到两国话剧创作的发展与成熟。相似的历史与国情背景,使中埃话剧发展过程中存在相似的生存境遇与经历。因此,本章将中埃话剧发展过程分为初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埃话剧初期,追溯话剧作为“舶来品”在两国新土壤的产生途径与生存境遇。第二阶段,是中埃话剧发展期,重点论述推动中国和埃及话剧发展的国内外因素,并介绍此时期所涌现的优秀的剧作家与剧作。第三阶段,是中埃话剧成熟期,主要介绍中国与埃及历史与社会变革给话剧事业与研究等方面带来的新生命力。第二章:主要论述四种不同西方戏剧流派思潮对二十世纪中埃话剧创作的影响。重点探讨中埃话剧创作采用西方戏剧的象征主义、现实主义、古典主义和荒诞派的表现。本章在回顾流派思潮的来历与主要特点后,介绍借鉴该流派的两国话剧代表性的作品。第三章,为进一步探讨西方戏剧对中埃话剧的影响,本章则以曹禺和陶菲格·哈基姆为例,分析他们生平与代表作作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曹禺与哈基姆是二十世纪中国和埃及话剧创作最有代表性的剧作家之一,他们对中国和埃及现代话剧的发展与成熟所做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他们作为20世纪中国和埃及现代话剧大师,其剧作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具有思考性、社会意义,并一直启迪人们对生命、生活、生存的思考与感悟,滋养读者的心灵。第三章主要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介绍曹禺和陶菲格·哈基姆的生活背景与成长过程,所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与了解社会真实面目;教育背景所给予他们接触与钻研西方戏剧的机会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倾向以及创作来源与内涵;第二节:以曹禺的《雷雨》与哈基姆的《洞中人》两部话剧剧本为例,试图通过对两部剧本的人物形象与多种类型冲突的详细解读,指出两不剧本的相同之处,并指出两位剧作家通过他们的剧作所表达对人生、命运、社会和感情等方面的独特思考与观念,他们从不同视角挖掘了人性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人”的生存困境。第四章分为两节。主要探究《雷雨》与《洞中人》在借鉴西方戏剧的两共同点。第一节重点分析西方古希腊戏剧的悲剧意识在曹禺的作品《雷雨》与哈基姆的作品《洞中人》中体现出来,揭示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人与命运冲突与悲剧命运对曹禺《雷雨》与哈基姆《洞中人》的影响,揭示三部剧本所展示的命运的残酷与不可违的主要观念与表达的“人”活着就被某种超越人的能力所支配与压抑着,而不管人怎挣扎、反抗,最终的结果却付之东流的思想。第二节主要分析象征主义在两部剧作中是如何体现的,将两部相同的象征意象分为剧名、地点与人物三种,并阐述它们所蕴藏的象征意义与对深化剧本意义所起到的作用。最终,结语部分主要总结本研究意义与目的,也探讨曹禺在《雷雨》与陶菲格·哈基姆在《洞中人》中,在借鉴了西方戏剧的基础上,所表现的独特特点与超越之处,介绍两位剧作家如何将本民族传统文化有机揉进两部剧本之中。

谢慧娟[6](2020)在《《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的译介与传播(1920-1929)》文中指出《东方杂志》作为中国近代刊行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性期刊,存有大量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相关文本,但既往研究多从经济史、传播史、法律史、教育史、思想史等领域着手,文学方面相对薄弱,忽略了《东方杂志》中现代派戏剧的重要价值。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对《东方杂志》1920年至1929年的理论文章、翻译剧本和原创剧作的详细解析,为《东方杂志》文学中的戏剧板块研究做出一些补充。首先,本文概览并梳理了《东方杂志》1920年代对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未来主义戏剧思潮进行理论介绍的文章。分析杂志对各流派特质、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与解读,并立足于《东方杂志》自身文化保守主义立场,探讨杂志在译介过程中对不同现代主义流派的取舍与主观倾向,肯定杂志在20世纪20年代延续了杜亚泉对物质文明的反思,并将这种反思与现代主义思想特征融为一体。其次,分析《东方杂志》中翻译剧本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征,探寻杂志近十年的翻译活动中对女性婚姻体验、信仰体系与个人存在等命题的讨论与答案,以及对现代主义各派艺术技巧的不懈输入。肯定《东方杂志》对个人精神生活的关切与现代主义戏剧思潮着力表现人之主观情感间的合拍之处。最后,从《东方杂志》一贯的译介理念出发,研究《东方杂志》中原创剧作所受现代主义戏剧思潮的影响,以及从洪深的改译活动看特定时代下中国观众对现代派戏剧的审美心理与接受。从学术角度出发,寻求在同时期本土创作的主流为写实主义问题剧的环境背景下,《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相关文本的译介活动有何积极意义。

许梦雪[7](2019)在《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人物心理外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表现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倾向起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最先出现在绘画和诗歌领域,随后在戏剧中得到迅速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以恩斯特·托勒尔和格奥尔格·凯泽的创作标志着其发展达到顶峰,并在短时间内影响到整个欧洲,成为最重要的戏剧流派之一。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家们反对将客观世界进行再现的复制,主张突破事物的表象,去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进而展示永恒的真理。他们在创作中力图打破对人的行为的描写,去揭示其内在的灵魂,强调表现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和作者的主观意识。因此往往会使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来外化人物的心理活动。本文首先从宏观历史背景下梳理了德国表现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之间的关系,找出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内倾化追求的外在和内在原因。其次,文章根据表现主义戏剧家“对客观真实的再创造”这一理论核心,分析了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中人物非理性的心理活动和消极的心理状态;并通过剧中对抽象的物体、梦幻的景象、灯光与色彩的独特运用,着重探讨了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中人物心理外化的方式。接着,文中探寻了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在人物心理外化技巧上的创新,以及阐述了其对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德国表现主义戏剧是通过物化戏剧语言、弱化人物外部动作、同化主观情绪等方式来外化人物非理性和消极的心理活动这一结论。

林琳[8](2020)在《中国独幕话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独幕话剧为研究对象,通过观照其短小精悍的戏剧结构、灵活多变的创作方式,并对其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数次创作高峰进行整体把握和具体分析,试图归纳总结其形成创作高潮的原因以及在特定时代与政治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在结构上,本文根据中国独幕话剧半个世纪以来在剧本创作、剧作家群体、观演方式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发展轨迹进行系统的梳理,纵轴上以“五四”时期、抗战时期和建国后“十七年”这三次独幕剧的创作高潮为时间背景;横轴上,以作家作品、艺术特征为考察对象,避免将独幕剧依附于中国话剧史的年代划分做单纯的“史”的阐述,而是遵循其独有的创作规律,佐证其探索创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精神气质。具体如下:“五四”时期的独幕剧扮演着“引领”和“开创”的角色。胡适的《终身大事》是中国戏剧向现代转型的标志之一。从创作角度来说,独幕剧人物关系简单、情节单一,创作门槛相对较低、易于把握,对于初学者来说,是窥探现代话剧创作门径的现实选择。因此,独幕剧成为五四知识分子涉足现代戏剧创作首选的文体。我国话剧运动的先驱田汉、丁西林、欧阳予倩、洪深等人都是由独幕剧开启自己的创作生涯的。这个时期诞生了《获虎之夜》、《压迫》、《回家以后》、《好儿子》等经典独幕剧作品。由此,独幕剧发挥其开创引领作用,成为五四戏剧文学的主导形态,并在艺术上日臻成熟,出现喷涌之势。抗战阶段的独幕剧与时代同频共振,并呈现出强烈的“探索”和“实验”精神。这一阶段独幕剧的兴盛有其客观现实的演出适用性原因。就地取材、集体编写和移动演出是抗战独幕剧特有的创演方式。抗战演剧队时时巡回于农村、战地、街头进行宣传教育,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演出形式,如活报剧、街头剧、茶馆剧等等。抗战初期,演出次数最多的街头独幕剧莫过于“好一计鞭子”,即《三江好》、《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它们随着演剧队进入街头巷尾,在广场上、田野里甚至牲口棚边上演,演员和观众融为一体,创造出新型的观演关系,开拓了中国话剧前所未有的全新演剧形式。建国后“十七年”掀起了又一个独幕剧创演的高潮,这个时期属于独幕剧的关键词是“创新”和“突破”。由于应时的需要、生活积淀的有限以及文艺领导部门的支持,一大批年轻的业余作家加入到独幕剧创作的队伍中,改变了创作主体以职业作家为主的状况;建国初期诞生的一批以妇女自由解放为题材的独幕剧和“第四种剧本”中以《新局长到来之前》、《葡萄烂了》为代表的独幕讽刺喜剧则突破了当时戏剧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思想内容雷同、角色形象只有“英雄人物”和作品公式化、概念化的局限。这种探索与突破为中国戏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创作经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社会问题剧日渐衰弱而引发的戏剧危机,中国实验戏剧揭开新的历史篇章,这是剧作家们为戏剧探寻出路而大胆创新的结果。但早在1979年谢民创作的独幕剧《我为什么死了》和1980年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合作的独幕剧《屋外有热流》中,打破传统形式的实验就已拉开了帷幕。可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最后一批带有实验性质的独幕剧是它在走向衰败之前的最后一次绝唱。综上所述,独幕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了三次创作上的高峰,而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话剧艺术的整体衰弱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在仅在高校的戏剧教学领域继续发挥作用。其短小精悍、轻便灵活的特质和艺术创作理念,以及对政治形态、社会生活的宣传功能似乎也已被小品等其他小型戏剧样式所继承甚至取代。然而,回顾其曾经有过的辉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独幕话剧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始终拥有先锋者的姿态,站立在话剧艺术创新开拓的前端,它以自身特有的探索实验精神和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意识在中国话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又引人深思的一笔。在当今剧坛每况愈下的创作景况下,回顾中国独幕话剧曾经的荣耀,呼唤独幕剧创新探索的精神和“重场戏意识”,恐怕对当今中国的戏剧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汪义群[9](1991)在《试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非规范英语》文中研究表明 戏剧作品的语言,和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具有更为明显的口语化倾向。由于戏剧作品既是剧作家以书面形式发表的文学作品,又是最终要依赖演员的表演在舞台上完成的表演艺术,因此,它的语言就不仅仅是供人们在书斋案头反复吟诵的书面语言,而且又是剧中人物在舞台上进行交际、在观众身上产生直接听觉效果的语言。随着戏剧文学的发展,戏剧语言的口语化特征也就日益明显,土语、俚语的运用也日趋频繁。非规范的语言在现代戏剧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关于这一点,笔者在拙文《美国现代戏剧作品中非规范语言现象初探》(《山东外语教学》1983年第4期)中已有所论及。然而,非规范语言在戏剧作品中的运用

赵雅琴[10](2016)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论1978年以来昆剧的复兴》文中认为本文以1978年以来的昆剧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复兴之路,分析其复兴之由,总结成就,指出不足,探究面向未来的昆剧保护之策。新时期昆剧的复兴之路,以中国首届昆剧艺术节2000年3月31日在昆山和苏州举行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因全社会深感中国大大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目光被外界吸引,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商品经济开始发力,快餐文化迅猛发展。电视机进入普通家庭,电视剧成为强劲的竞争对手,互联网兴起,新的娱乐样式层出不穷,处于颓势既久的昆剧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主要表现在昆剧观众大批流失,票房严重滑落,为数本来就很少的专业昆剧院团运转困难,创作与表演人才青黄不接,创作与演出活动疲弱,昆剧进一步淡出人们的视野。后期,最重大的事件是2001年5月昆剧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认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大大提升了昆剧的地位,我国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包括昆剧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致力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昆剧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国家层面的“昆剧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植工程”得以立项、实施,创作与演出及交流活动远比过去活跃,除了六大专业昆剧院团之外,分布在全国多地的数十个昆剧剧社(曲社)也成为昆剧传承的重要力量,白先勇等知名人士筹措民间资金,联合两岸三地的力量,打造影响广泛的昆剧“青春版”,昆剧的生存境遇有了明显改善,国际影响扩大,对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吸附力增强。《中国昆剧大辞典》《昆剧演出史稿》、“昆曲与传统文化研究丛书”等大批重要成果出版,主流媒体对昆剧的推介远比前期有力,昆剧复兴的舆论环境大为改善。但艺术精神的蜕变、保守体制的惯性、传统文脉的断裂、现代传媒的冲击形成的危机仍未解除。昆剧的复兴之因有二。其一,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经济腾飞,国力增强,国际地位迅速提升,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大为增强,全社会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逐步提高,昆剧复兴不仅有了良好的政治、文化语境,也有了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其二,昆剧进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大大提升了昆剧的地位,提振了国人复兴昆剧的信心,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扶植昆剧,昆剧专业院团的活力增强,包含台湾同胞在内的社会有识之士积极支持昆剧复兴,昆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纯依赖政府投入生存的窘境。昆剧复兴取得了较高成就。从剧目建设来看,为应对新时期的危机与挑战,昆剧界人士努力适应现代剧场、多媒体和新观众的需要,复排了大量的传统经典剧目(大多经过不同程度的改编),如《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窦娥冤》《单刀会》《西厢记》《琵琶记》《续琵琶》《金钗记》《白兔记》《牡丹亭》《南柯记》《玉簪记》《红梅记》《十五贯》《桃花扇》《长生殿》等,这对昆剧的保护与传承是至关重要的,昆剧技艺的传承、人才培养等都必须通过经典剧目的传承来实现,观众的培养也主要依靠传统经典剧目的经常性演出。大批传统经典剧目的复排,大体贯彻“整旧如旧”或“传统为体,现代为用”的原则,注意保持昆剧的本质特征,承担了昆剧传承与保护的历史重任。此外,根据传统剧目改编的新剧目也有不少,如《一片桃花红》《公孙子都》《百花公主》《西施》《乔小青》《十面埋伏》《景阳钟》等,其中,《公孙子都》《景阳钟》产生了较大影响,为昆剧的传承与保护开辟了新路。还有不少新编古代戏,如《班昭》《李清照》《范蠡与西施》《大将军韩信》《孟姜女》《董小宛》《红楼梦》《春江花月夜》等,其中,《班昭》《李清照》《红楼梦》的影响较大,无论在昆剧文学和昆剧舞台呈现上,都进行了大胆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还有新编现代戏,如《陶然情》《爱无疆》《旧京绝唱》《伤逝》等以及跨文化改编昆剧《图雅雷玛》等。对昆剧现代戏和跨文化改编学界一直存有争议,这些剧目力图拓宽昆剧的题材,提升其表现能力,力图在锻造昆剧的现代品格上做出自己的努力,但其影响力有限。无论是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古代戏还是新编现代戏,其艺术风格与舞台呈现都有新的变化。那么,新时代昆剧是否依然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能否继续传递我们民族的艺术精神和审美情味?昆剧的传承与保护存在哪些不足?昆剧是应该回归古典,还是也要面向现代?如何评价昆剧复兴过程中对“雅”的坚守与对“俗”追求的两种不同取向?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新时期昆剧在振弊起衰方面是取得了明显成就的,昆剧生态己有较大改善,昆剧的影响力在日益提升,在回归传统与追求现代性上不少剧目都做出了多种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有的剧目在进行现代化探索时步子迈得过大,导致了昆剧本质特征的弱化甚至丢失。不少编剧不熟悉昆剧文本创作规范——曲牌联套格律,撰写唱词时虽然也使用了曲牌,但真正能做到合律依腔的却非常少。昆剧演员中真正能把前辈的精妙技艺学到手并能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的也并不多。与昆剧的辉煌期相比,剧目思想性、文学性以及舞台呈现水平的下降是新时期昆剧难以否认的缺失。在笔者看来,昆剧复兴的正途或曰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传承——珍视乃至敬畏传统,追求现代性虽然也必不可少,但必须坚持以“传统为体”的原则,审慎为之,不能损伤昆剧的本体特征。新时期的昆剧传播呈现了新的特点,笔者从多个角度论述昆剧借力媒体的必要性及在传播过程中的得失利弊。与此同时,还为昆剧在多媒体跨界交融中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丰富节目层次,利用现代媒体进行昆剧艺术的普及。在分众化传播的语境下,运用期待视野培养、“使用-满足”模式等原理,进行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进行规范化的昆剧传承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完成保护与传承昆剧的使命,是昆剧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昆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之策。提出了建立整体性活态传承格局的构想:通过改进昆剧艺术的政策环境、立法保护、市场培育,激发民族文化的自觉,增强民间力量、市场主体、政府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保护与传承昆剧艺术的共识与行动。

二、英国现代戏剧作品中非规范语言现象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国现代戏剧作品中非规范语言现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独幕剧文本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一)独幕剧研究的价值
        (二)独幕剧文本“叙事研究”价值
    二、独幕剧的研究现状
    三、理论基础
        (一)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经典叙事学理论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
第一章 独幕剧体裁的自觉
    第一节 独幕剧的历史溯源
        一、世俗小戏
        二、宗教短剧
        三、幕间剧和插曲剧
        四、开场戏和尾戏
    第二节 独幕剧概述
        一、独幕剧体裁自觉前的酝酿
        二、独幕剧的体裁自觉的契机
        三、“独幕”形式意义及独幕剧的构造
        四、独幕剧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独幕剧与其他小型戏剧体裁辨析
        一、独幕剧与折子戏
        二、独幕剧与戏剧小品
第二章 独幕剧文本“故事”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 故事事件
        一、叙事功能
        二、叙事序列
        三、叙事事件
    第二节 故事实存
        一、人物
        二、环境背景
第三章 独幕剧文本“话语”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 叙述结构
        一、从叙述方式看独幕剧的结构
        二、从叙事线索看独幕剧的结构
        三、从叙事人物看独幕剧的结构
    第二节 叙述时空
        一、交错式时空
        二、写意式时空
        三、“蒙太奇”式时空
    第三节 叙述视角
        一、戏剧中叙述视角的选择
        二、独幕剧叙述视角的选择
        三、同主题多幕剧与独幕剧叙事视角的选择
第四章 西方现代派独幕剧叙事转型的探索
    第一节 梅特林克“静止戏剧”对叙事形态的探索
        一、概述
        二、实例分析——《盲人》
    第二节 独白型戏剧对叙事形态的探索
        一、概述
        二、实例分析——《早餐之前》
    第三节 明暗双重叙事对叙事范式的探索
        一、概述
        二、实例分析——《禁闭》
    第四节 环形结构对叙事结构的探索
        一、概述
        二、实例分析——《秃头歌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与接受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2 相关概念说明与界定
        1.2.1 英文中的drama, play,theatre
        1.2.2 中文语境中的戏剧、戏曲、话剧
        1.2.3 话剧:中国现代戏剧的开端
        1.2.4 戏剧作为文学
        1.2.5 戏剧翻译与舞台翻译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4 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
    1.5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概况
    2.2 中国戏剧的译介研究
    2.3 戏剧翻译研究
第3章 大陆:《中国文学》的英译(1949-2000)
    3.1 译介环境和《中国文学》的创办
        3.1.1 翻译目的与作品选译
        3.1.2 诗学与作品选译
        3.1.3 意识形态与作品选译
    3.2 《中国文学》的翻译规范
        3.2.1 译者的构成
        3.2.2 对革命现代戏的译介
        3.2.3 翻译策略的选择
    3.3 影响翻译策略的因素---以《智取威虎山》的译本为例
        3.3.1 《智取威虎山》版本演变
        3.3.2 赞助人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3.3.3 意识形态对中西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
    3.4 革命现代戏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
        3.4.1 革命现代戏在海外
        3.4.2 影响接受的原因
第4章 译自己还是译他人—香港《译丛》对中国戏剧的译介(1973-2015)
    4.1 译介环境和《译丛》的创办
        4.1.1 香港的身份认同与独特地位
        4.1.2 《译丛》的翻译目的与译介模式
        4.1.3 《译丛》对译者身份的认同与选择
    4.2 1970年代的译介
        4.2.1 选译标准:对戏剧经典的认同
        4.2.2 翻译规范与策略---以《原野》译本为例
    4.3 1980年代的译介
        4.3.1 反思“文革”和社会问题剧
        4.3.2 1980年代的探索话剧
        4.3.3 选译标准:以当代戏剧为纲
        4.3.4 翻译规范与策略---以《车站》和《假如我是真的》译本为例
    4.4 作品的海外传播
第5章 他者的眼光—海外英译中国戏剧选集研究
    5.1 研究语料的界定与搜集
    5.2 革命的中国与共产主义戏剧---1970年代
        5.2.1 选集的主题:政治的文学还是文学的政治?
        5.2.2 影响选集的因素
        5.2.3 对中国戏剧文学的建构
    5.3 “新时期”的探索戏剧---1990年代
        5.3.1 选集的主题:当代·探索
        5.3.2 影响选集的因素
    5.4 文学史的建构:中国现代戏剧英译选集
        5.4.1 选集的主题:中国现代戏剧史
        5.4.2 选集的筛选标准
    5.5 选集对中国现当代戏剧经典的建构
第6章 结语
    6.1 “三地”的戏剧英译模式及其启示
    6.2 翻译与中国现当代戏剧的海外传播
    6.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现当代戏剧英译本一览表(1936-2015)
附录2 《中国文学》译介的中国现当代戏剧(1949-2000)
附录3 《译丛》译介的中国现当代戏剧(1973-2015)
附录4 中国现当代戏剧英译选集目录(1940-2015)

(3)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文献评述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直面戏剧”的当代社会悲剧创作
    第一节 直面戏剧诞生的语境
        一、欧洲传统戏剧暴力基因的历史传承
        二、当代英国戏剧暴力对抗元素的吸收接纳
        三、宽松包容的戏剧生态环境滋养
    第二节 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及思想艺术特征
        一、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
        二、直面戏剧的思想、艺术特征
        (一) 直面戏剧的基本主题
        (二) 直面戏剧的艺术特征
        (三) 直面戏剧的当代意义
    第三节 直面戏剧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一、直面“暴力”:萨拉·凯恩戏剧研究
        (一) 暴力与自我救赎
        (二) 经典的解构与自我重构
        (三) 身份的渴求与自我毁灭
        二、直面“孤独”:马克·雷文希尔戏剧研究
        (一) “消费文化”的戏讽
        (二) “酷儿文化”的密切关注
        (三) 艾滋病的现代隐喻
        三、直面“真相”:马丁·麦克多纳戏剧研究
        (一) 质疑爱尔兰身份的“真相”之困
        (二) “亲密关系”的深层探索。
        (三) 儿童暴力的“真相”
        四、直面“人性”:安东尼·尼尔逊戏剧研究
        (一) 黑暗灵魂的探索
        (二) 童年意象的塑造
        (三) 异化主题的重解
        五、直面剧场下的《摧毁》解读
第二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一、当代人的精神危机——“直面”是一种态度
        二、当代戏剧译介之惑——文学性VS舞台性
        三、将作者拉向观众——落脚在中国的文化变异
        四、关于胡开奇翻译文本中几个问题的具体探讨
    第二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一、积蓄期——直面戏剧在中国的初探性研究(2004—2010)
        二、深入发展期——直面戏剧的开拓性研究(2010年至今)
        三、关于直面戏剧的几个具体问题的研究
第三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搬演的接受语境
        一、泛娱乐化的戏剧市场
        二、当代剧场展示的景观化潮流
        三、身体转向的现代病灶
    第二节 《4:48精神崩溃》在中国的搬演
        一、《4:48精神崩溃》——全球首演版
        二、写意的人文关怀——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
        三、道德休克的治疗——德米特里版《4:48精神崩溃》
        四、多维度的严肃思考——港台版《4:48精神崩溃》
    第三节 《偷心》在中国的搬演
        一、《偷心》舞台剧的全球演出及银幕版
        二、都市情感的解剖——蒋维国版《偷心》
        三、情欲的黑色调侃——雷国华版《偷心》
        四、小结
    第四节 《枕头人》在中国的搬演
        一、《枕头人》——全球首演版
        二、强迫式的精神手术——周可版《枕头人》
        三、商业化的哥特式惊悚——刘方祺版《枕头人》
        四、小结
    第五节 直面戏剧其它重要作品在中国的搬演
        一、相互消耗的亲情——张彤版《丽南山的美人》
        二、对与错的重新思考——周可版《审查者》
        三、本节小结
    第六节 鼓楼西剧场对直面戏剧的搬演
    小结
余论: 直面戏剧带给中国当代戏剧的哲思与启示
    一、“直面”戏剧危机的道德勇气
    二、借用“他者”的美学探索
    三、艺术视野与创作基点的个体转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直面戏剧在中国演出情况年表
    附录B: 直面戏剧作家、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附录C: 直面戏剧相关翻译、演出采访录
        (一) 特罗扬版《4:48精神崩溃》演出采访(节选)
        (二) 刘方祺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三) 周可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四) 直面戏剧剧本译者采访
        (五) 当代著名导演张献访谈(节选)
        (六) 国际著名戏剧理论家马文·卡尔森访谈
    附录D: 演出场记及演出剧本等相关资料
        (一) 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场记(2006年)
        (二) 蒋维国版《偷心》台位记录表(2005年)
    附录E: 西尔兹《直面戏剧:英国戏剧的今天》选译
    附录F: 直面戏剧剧本选译
        (一) 萨拉·凯恩《4:48精神崩溃》(复译)
        (二) 马克·雷文希尔《手袋》(首译)
        (三) 马克·雷文希尔《购物与纵欲》(首译)
        (四) 马克·雷文希尔《浮士德已死》(首译)
    附录G: 直面戏剧代表作《荒凉西部》演出本(笔者实践作品)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价值和意义
    四、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作为剧作家的贝克特
    第一节 贝克特:从小说家到剧作家
        一、从小说到戏剧
        二、贝克特的戏剧创作
    第二节 贝克特的继承与创新
        一、贝克特对传统的继承
        二、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创新
        三、贝克特对西方戏剧的影响
第二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译介历程
        一、1962—1999:初始期
        二、2000—2015:发展期
        三、2016年之后:鼎盛期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翻译研究——以《等待戈多》为个案
        一、关于戏剧翻译的若干理论问题
        二、学者型翻译:异化翻译策略
        三、导演型翻译:归化翻译策略
        四、贝克特其他戏剧的翻译
第三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研究
    第一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文革之前:政治挂帅,思想批判
        二、1978—1999:改革开放,二元接受
        三、2000—2019:纷繁时代,研究多元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贝克特研究分析
        二、贝克特戏剧研究分析
    第三节 中国贝克特戏剧研究反思
        一、研究范围有待拓展
        二、研究视角与方法有待丰富
第四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演出
    第一节 《等待戈多》在中国的演出
        一、狂躁的颠覆和反抗:孟京辉《等待戈多》
        二、主题的拼贴转化:林兆华《三姐妹·等待戈多》
        三、被同性别化和物化的女性身体:任鸣《等待戈多》
        四、身体政治的隐喻抗争:罗巍《等待·戈多》
        五、跨文化戏曲实验:吴兴国《等待果陀》
        六、小结
    第二节 贝克特其它戏剧在中国的演出
        一、真实的荒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终局》
        二、具象化的身体:中央戏剧学院贝克特短剧
        三、荒漠上的中国色彩:国家话剧院《美好的日子》
        四、小结
    第三节 国外剧团在中国演出的贝克特戏剧
        一、喜剧效果:爱尔兰盖特剧团《等待戈多》
        二、悲剧意蕴:法国利摩日剧团《等待戈多》
        三、视觉戏剧:美国威尔逊《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四、小结
第五章 贝克特戏剧的中国影响
    第一节 贝克特对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影响
        一、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荒诞观”的形成
        二、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等待主题”
        三、贝克特与中国当代戏剧的语言
    第二节 贝克特戏剧在中国的变异学思考
        一、聚焦单一《等待戈多》
        二、戏剧创新,误读荒诞
        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四、接纳变异,走向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贝克特生平创作年表
    附录B: 贝克特戏剧中国演出年表
    附录C: 贝克特戏剧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附录D: 贝克特戏剧相关采访录
        (一) 田本相教授访谈
        (二) 吴兴国采访录
        (三) 张献访谈
        (四) 冯远征访谈
        (五) 喻荣军访谈
        (六) 萨拉·简·斯凯弗导演访谈
        (七) 朱迪·海格特·拉维特谈如何理解贝克特
        (八) 罗伯特·威尔逊谈制作《克拉普最后的碟带》
    附录E: 国外学习总结报告
        (一) 2016“贝克特的残余”会议及“贝克特暑期学校”学习报告
        (二)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访学总结报告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西方戏剧影响下的中埃话剧比较研究 ——以曹禺《雷雨》与哈基姆《洞中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课题来源或研究背景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国内外中埃话剧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埃及对中国话剧研究现状
        二、中国对埃及话剧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难点
第一章 西方戏剧对20世纪中埃话剧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与埃及话剧初期
        一、中国话剧初期
        二、埃及话剧初期
    第二节 中国与埃及话剧发展期
        一、中国话剧发展期
        二、埃及话剧发展期
    第三节 新中国与新埃及话剧成熟期
        一、新中国话剧成熟期
        二、新埃及话剧成熟期
第二章 西方戏剧流派思潮对20世纪中埃话剧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象征主义
        一、中国话剧象征主义
        二、埃及话剧象征主义
    第二节 现实主义
        一、中国现实主义话剧
        二、埃及现实主义话剧
    第三节 古典主义
        一、中国古典主义话剧
        二、埃及古典主义话剧
    第四节 荒诞派
        一、中国荒诞剧
        二、埃及荒诞剧
第三章 曹禺《雷雨》与陶菲格·哈基姆《洞中人》
    第一节 曹禺与哈基姆生平与创作生涯
        一、曹禺生活背景与社会环境
        二、哈基姆生活背景与社会环境
    第二节 曹禺与哈基姆创作生涯
        一、曹禺创作生涯
        二、哈基姆创作生涯
    第三节 《雷雨》与《洞中人》剧本简介
        一、《雷雨》简介
        二、《洞中人》简介
        三、《雷雨》和《洞中人》的异同
第四章 西方戏剧对《雷雨》与《洞中人》的影响
    第一节 古希腊戏剧对《雷雨》与《洞中人》的影响
        一、悲剧命运观念
        二、《雷雨》、《洞中人》与《俄狄浦斯王》的相同之处
    第二节 象征主义在《雷雨》与《洞中人》的体现
        一、剧名象征
        二、地点象征
        三、人物的象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一)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的译介与传播(1920-192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本文的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的理论引介
    第一节 象征主义戏剧思潮
        一、在神秘主义的深奥处寻找安息地
        二、“神秘”与“科学”的两分对立
    第二节 表现主义戏剧思潮
        一、超越现象以表现事物抽象的本质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逆行”
    第三节 未来主义戏剧思潮
        一、政治对立的未来主义者们
        二、疯狂与理性的相互抗衡
第二章 《东方杂志》中的现代派译剧
    第一节 《东方杂志》译介现代主义戏剧的文化心态
        一、对物质文明的不懈反思
        二、对精神生活的不绝思考
    第二节 翻译剧作主题研究
        一、非理想化的婚姻真相
        二、“灵”与“肉”的艰难抉择
        三、以何为信仰的文本诠释
    第三节 翻译剧作艺术分析
        一、意象化的主体形象
        二、非理性心理的深层呈现
        三、人物心理外化
        四、速力崇拜与非逻辑想象
第三章 《东方杂志》中的改译与原创剧作
    第一节 现代主义与原创剧作
        一、《东方杂志》的译介理念
        二、译剧对原创戏剧的影响
    第二节 洪深的改译与现代派戏剧的观众接受
        一、《赵阎王》与《琼斯皇》
        二、《第二梦》与《亲爱的勃鲁托斯》
    第三节 《东方杂志》译介活动之意义
        一、同时代本土创作的主流
        二、反叛与自我表达的渴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人物心理外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内倾化追求的原因
    (一)表现对象由外向内转
    (二)剧作家思想及观念的转变
二、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人物心理活动的特征
    (一)人物在现状中消极的心理状态
    (二)非理性的心理活动成为情节主干
三、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人物心理外化的方式
    (一)抽象的物体代表无声的语言
    (二)梦幻的景象成为现实的参照
    (三)灯光与色彩的情感寓意
四、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人物心理外化的创新
    (一)运用诗体化语言
    (二)塑造类型人物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中国独幕话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二、研究现状与目的
    三、创新点与价值
第一章 “五四”启蒙的引领和开创
    第一节 中国戏剧的转型
        一、西方戏剧的传播
        二、传统旧戏批判
        三、“爱美剧”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五四”独幕剧发展概述
        一、中国现代话剧文本创作的“终身大事”
        二、独幕剧译介引领先河
        三、创作群体的“跨界”探索
    第三节 开创性的剧作和剧作家群体
        一、“娜拉剧”的创新探索与演变升级
        二、丁西林开创独幕剧“喜剧范式”
        三、“融西贯中”的剧作家群体
第二章 为抗战服务的实验与开拓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黄金时代
        一、蓬勃开展的戏剧运动
        二、戏剧理论建设的丰收
        三、积极推进戏剧民族化方向
    第二节 抗战独幕剧的特色
        一、“急就章”和“排头兵”:与时代同频共振
        二、街头剧的衍生:探索多变的演剧形式
        三、抗战演剧队:创作和观演方式的开拓
    第三节 探索试验性的创演案例
        一、于伶和抗战“报道剧”
        二、《好一记鞭子》:应时而作的创新与探索
第三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突破与爆发
    第一节 新中国话剧生存土壤
        一、“工具论”指导下的话剧创作
        二、苏联戏剧观的影响
        三、戏剧的“四次创作浪潮”
    第二节 “十七年”独幕剧发展概述
        一、紧扣时代脉搏的独幕剧创作
        二、全民开启独幕剧的“全盛时代”
        三、独幕剧创作主体的转向
    第三节 创新突破的代表剧作
        一、突破与发展:女性题材独幕剧特色
        二、先锋与探索:独幕讽刺喜剧特色
第四章 最后的挽歌:新时代的沉寂与延展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话剧生存图景
        一、文革后的喷发
        二、独幕剧在困境中求索创新
    第二节 独幕剧的微光与流变
        一、最后的实验与探索
        二、独幕剧与戏剧小品之辨析
结论 呼唤独幕剧精神
    第一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与时代同频共振”
        一、有灵感缺灵魂:当代中国话剧的突出问题
        二、中国话剧应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第二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重场戏意识”
        一、重场戏:优秀剧作的重要元素
        二、道阻且长:训练重场戏意识
    第三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创新探索实验之光”
        一、纸醉金迷:中国话剧发展之痛
        二、探索和创新:中国话剧前行之核心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10)传统与现代之间 ——论1978年以来昆剧的复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第一章 回生之路:新时期昆剧的生存境遇
    第一节 入选“非遗”之前的边缘化困境(1978-2001)
        一、扶持乏力
        二、人才断代
        三、市场萧条
        四、创作停滞
        五、观众流失
    第二节 入选“非遗”之后的“闹热”现象(2001-2015)
        一、政策扶持
        二、人才培养
        三、经典剧目传承
        四、市场回暖
        五、节会的举办
        六、观众结构的变化
    第三节 昆剧的深层危机
        一、艺术精神的蜕变
        二、保守体制的惯性
        三、传统文脉的断裂
        四、现代传媒的冲击
    小结
第二章 传承之辩:新时期昆剧的剧目建设
    第一节 传统剧目的改编演出
        一、剧目概览
        二、个案分析
        三、成就与问题
    第二节 新编古代戏的创作演出
        一、剧目概览
        二、个案分析
        三、成就与问题
    第三节 新编现代戏的创作演出
        一、剧目概览
        二、个案分析
        三、成就与问题
    第四节 昆剧创作面临的时代课题
        一、大众化课题
        二、全球化课题
        三、现代性课题
    小结
第三章 雅俗之间:新时期昆剧的精神意趣
    第一节 雅化特质的坚持
        一、文辞之雅
        二、格调之雅
    第二节 通俗品格的追求
        一、谐谑之趣
        二、通俗之美
    第三节 关于昆剧雅化精神的思考
        一、尚雅传统
        二、近俗之失
        三、雅俗关系
    小结
第四章 传播之道:传播学视野下的新时代昆剧
    第一节 新时期昆剧的传播语境
        一、本土化语境与昆剧“博物馆”化的尴尬
        二、文化消费主义语境与昆剧生存空间的挤压
        三、新媒体时代重构昆剧传播生态
    第二节 新时代昆剧的跨媒体传播
        一、新媒体时代的昆剧传播
        二、昆剧电视
        三、昆剧电影
        四、昆剧动画
        五、昆剧的互联网传播
    第三节 昆剧传播的经典个案——白氏的青春版昆剧
        一、传播主体
        二、传播内容
        三、传播对象
        四、传播策略
    小结
第五章 复兴之策:新时期昆剧传承保护的制度建设
    第一节 各国保护文化遗产的经验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种模式
        二、各国经验对昆剧保护的启示
    第二节 改进昆剧扶持政策的思路
        一、保护传承行动需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扶持政策需向传承保护倾斜
        三、传承人命名政策需要做出调整
        四、弹性政策需调整为硬性规定
        五、昆剧发展资金的投入方式需要改进
    第三节 推进昆剧保护立法的设想
        一、推进昆剧立法保护
        二、完善激励机制
        三、推动知识产权保护
        四、立法保障昆剧艺术传承人的权利
    第四节 培育和发展昆剧市场的路径
        一、市场定位的明确
        二、市场主体的塑造
        三、产业集群的构建
    第五节 构建整体性活态传承格局的思考
        一、昆剧传承的数字化
        二、构建昆剧文化生态
        三、整合昆剧传承力量
结语昆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赖于文化自觉
    一、文化自觉意味着自省
    二、文化自觉意味着自觉行动
附录 全国QQ群昆曲社团调查表
参考文献
    一、工具类、戏剧志类
    二、著作类
    三、论文类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英国现代戏剧作品中非规范语言现象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独幕剧文本的叙事研究[D]. 张华.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2]中国现当代戏剧的英译与接受研究(1949-2015)[D]. 张翠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3]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D]. 鲁小艳.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4]永恒的等待:贝克特戏剧在中国[D]. 李言实.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西方戏剧影响下的中埃话剧比较研究 ——以曹禺《雷雨》与哈基姆《洞中人》为例[D]. 阿瑚德. 山东大学, 2020(12)
  • [6]《东方杂志》对现代派戏剧的译介与传播(1920-1929)[D]. 谢慧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人物心理外化研究[D]. 许梦雪.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8]中国独幕话剧研究[D]. 林琳. 上海戏剧学院, 2020(12)
  • [9]试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非规范英语[J]. 汪义群.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1(06)
  • [10]传统与现代之间 ——论1978年以来昆剧的复兴[D]. 赵雅琴. 武汉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英国现代戏剧作品中的非规范语言现象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