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为何派兵到索马里?(论文文献综述)
杨惠[1](2016)在《索马里的外部干涉问题研究(1991-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1年,索马里巴雷政权被推翻,独立仅30年的索马里陷入内战,国家走向瓦解。索马里的内战和无政府状态,造成了索马里国内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并导致难民四散、海盗蜂起、极端伊斯兰主义扩散、武器走私严重泛滥等危及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后果。中央政府崩溃后的索马里似乎已经无力自主重建政治秩序和国家结构,外部的干涉开始走到前台。从1991年到2003年,由各种政治力量拼组而成的索马里重建国际社会,先后在索马里境外举行了十余次“和解会议”,试图重建索马里中央政府。但这些外部主导的和解进程,由于索马里内部深刻的矛盾和外部复杂的因素,基本上都归于失败了。直到2004年,索马里在国际社会努力下才建立了一个十分虚弱的“过渡联邦政府”,但这个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过渡政府在国内却没有任何合法性基础,名存实亡。与此同时,占国土面积约20%,位于索马里西北部的“索马里兰”于1991年5月宣布独立,并通过传统长老和政治精英领导的协商与和解进程,逐步走向和平与稳定。然而,这一利用本土机制自下而上实现和平的区域政权的独立地位从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而索马里的其他部分依然深陷内乱冲突创伤难愈。直到今天,国际社会依然在探寻解决索马里冲突与实现国家重建的道路与方向。本文试图通过对1991年以来25年间的索马里外部干涉过程与干涉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外部干涉的背景和动机,特别是分析外部干涉对索马里和平与国家重建进程的成效和影响,以更好地理解索马里冲突的性质,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走向。在此基础上,尝试对当代非洲动荡地区和国家的战后重建的一般性理论与实践问题做出自己的归纳分析与理性思考。在内容结构上,本文依时空关系的变化,将1991年以来国际社会对索马里国家重建的干涉行为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91—1995年,面对索马里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联合国和美国领导了三次人道主义干涉行动;第二个阶段为1996—2005年,在人道主义干涉失败后,地区组织和地区国家成为主要调停者,主导和平进程,建立了过渡联邦政府;第三个阶段为2005—2011年,外部干涉的程度加强,表现为一系列军事行动,包括埃塞俄比亚军事入侵、非洲联盟维和行动和肯尼亚军事入侵等重要事件;第四个阶段为2012—2015年,外部力量推动索马里政府结束过渡期,组建正式联邦政府,开始重建新阶段。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一、索马里的重建进程一直是在外部的主导下进行的,但很多时候,由于忽视了索马里本土因素与内部力量的复杂制约,主观臆想的外部干涉不但无助于索马里冲突的解决,反而激化了内部矛盾,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二、国际社会和区域内相关国家间的相互竞争使各方在解决索马里冲突问题上很难找到共同的方案,更具破坏性的是,它们往往把索马里当成了实现利益和相互竞争的场所,甚至在索马里境内支持代理人战争,进一步加剧了索马里内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三、简单粗暴的军事干涉导致了更严重的危机,特别是来自邻国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单边军事干涉,带有明显的利己意图与动机,引起的本土反抗最为严重。而且,埃塞俄比亚入侵无疑是青年党崛起的最直接因素。考虑到这一点,目前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军事存在和它们对索马里政治进程施加的影响,有可能对索马里重建进程带来消极影响。四、应该通过多边机制推动索马里的和平重建与国家重建。在这方面,非洲联盟索马里特派团在索马里的维和行动已持续9年,对索马里的安全重建与非洲联盟地区维和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五、更重要的是,索马里的问题终究要由索马里人自己解决。要改变外部主导的局面,更加注重提升索马里政府的治理能力与安全部队的维和能力,使外部干涉逐步退出索马里的内部事务。六,最后,所有的外部干涉从一开始就忽视了推进索马里国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忽视了通过经济发展来从根本上消除索马里发生动荡冲突的根源,因而不能标本兼治地来实质性地推进这个贫困落后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因而,若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索马里乃至整个非洲之角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国际社会推动的索马里国家重建始终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这方面,中非合作所呈现出的推进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进而促进非洲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国际合作新模式,或许可以让中国在未来的非洲区域和平安全与战后重建中发挥更独特、更积极的作用。
史春林[2](2010)在《近十年日本防范和打击海盗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十年日本商船受到海盗威胁比较严重,因此日本高度重视防范和打击海盗问题,建立了以日本为主导的亚洲反海盗合作机制,并派军舰参加了在索马里和亚丁湾海域的护航行动。日本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对维护海运安全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日本是受《和平宪法》约束的"非正常国家",其热衷打海盗的背后还有着更加深远的战略目的,需要加以警惕。
马惊鸿[3](2012)在《海盗行为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双重属性协调规制研究》文中指出海盗行为作为一种古老的犯罪行为,伴随着人类征服河流、海洋的过程而产生。进入新世纪,随着人类科技发展,全球海盗发展趋向装备精良化、组织集团化国际化、犯罪数量迅增,严重影响了海上运输业、旅游业、保险业的发展,危及海上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海上恐怖主义兴风作浪带来了机会。本文研究从海盗行为的双重属性分析出发,分别研究海盗行为的国际法规制(包括区域合作打击海盗行为的法律依据)和国内法规制的问题,进而研究海盗法双重属性,即国际法和国内法协调规制的途径,给出我国打击海盗行为的国内法与国际法协调规制的完善对策。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海盗行为研究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及该问题的研究意义,其次评述了海盗行为的国际与国内研究现状,最后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海盗行为基本问题及其双重属性研究。从历史、地理、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海盗行为的产生、发展和猖獗的原因;分析当今海盗行为的性质、特点及其危害;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方面研究海盗行为及海盗法的双重属性。第三章海盗行为的国际法规制研究。通过相关国际条约的研究分析,对海盗及海盗行为进行界定和比较分析,进而对海盗行为的管辖和执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第四章区域合作打击海盗行为的模式及其法律问题。根据有关国际法规定,找出区域合作打击海盗行为的法律依据,分析打击海盗行为的区域合作模式和机制;分析海军护航打击海盗面临的法律问题,提出完善规制海盗行为的国际合作机制。第五章海盗行为的国内法规制的分析。对亚洲、欧洲和美洲以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对海盗犯罪的法律规制进行研究分析;从国内海上保险法和海上运输合同法方面对海盗行为的界定和规制进行研究分析。第六章海盗法双重属性的协调规制的途径。在分析海盗法双重属性协调规制的动因基础上,研究提出制定联合国反海盗行为公约和国内反海盗及海上暴力行为示范法规等协调规制的途径。第七章我国打击海盗行为的国内法与国际法协调规制的完善对策。通过分析总结我国打击海盗的实践活动,提出完善我国打击海盗行为国内法的建议和措施,提出我国海商法对海盗行为规制的完善措施。
余文胜[4](2010)在《索马里反恐新形势及各方应对之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两年,以"伊斯兰青年运动"(Al-Shabaab)为主的恐怖主义势力在索马里发展迅速,并加紧向周边国家渗透,严重影响到东非非洲之角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今年7月11日,该组织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制造连环爆炸袭击,造成76人死亡。坎帕拉事件系该组织首次在境外实施恐怖袭击,它使区域内国家乃至国际社会都意识到索马里问题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和威胁,必须予以积极应对。
陈敬明[5](2011)在《海盗罪研究》文中认为为有效惩治海盗罪,通过文献综述研究法、法理定性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梳理海盗历史的基础上,探讨海盗的概念、性质以及海盗罪的发展趋势和危害,指出海盗是一个所指不明的泛化的概念,海盗罪呈集团化、产业化发展;归纳惩治海盗罪的国际与国内法律规范,分析两者异同点,指出事实上存在两套惩治海盗罪系统;分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盗罪的定义及构成要件,指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根据国际习惯法所定义的海盗罪及其构成要件很难被突破;海盗罪的跨海域性、跨国性等特点决定了惩治海盗罪必须依赖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包括海盗疑犯的移交与接收、证据调查与收集、刑事审判法庭的选择、刑罚的执行等,但由于各国国内法关于刑事法律规定的不同以及尚未制订国际性司法合作程序,故目前惩治海盗罪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仍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仍存在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这已直接影响对海盗罪的有效起诉;为应对日益猖獗的海盗犯罪,国际社会采取了武装商船、军舰护航等防控手段,但这些新型手段在合法性、实际效果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目前国际社会惩治海盗罪的立法、司法及合作等情况,提出未来国际社会防控海盗罪的国际对策,即进一步加强惩治海盗罪的国内立法和国际立法,进一步完善区域性国际合作法律机制,进一步采取情势判断基础上的联合国安理会执行行动,进一步推动惩治海盗罪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和进一步提高刑罚边际威慑力和受罚几率。论文共分三大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正文由6章组成。第1章梳理了海盗的历史,分析了海盗的概念、性质、社会危害性及发展趋势。第2章通过国际实体法与国内法两个维度介绍了惩治海盗罪的法律规范,分析当前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在惩治海盗罪方面的异同及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第3章分析海盗罪的成立条件,在明确犯罪的成立条件、犯罪的构成条件等概念的基础上,对海盗罪的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海盗罪的构成条件、刑事责任,并对海盗罪与恐怖主义犯罪、危害海上航行安全罪、劫持航空器罪等相近罪名进行了区分。第4章对确认海盗罪普遍管辖权、海盗疑犯的移交、证据的调查与收集、刑事审判法庭的选择、刑罚的执行等惩治海盗罪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进行分析,并提出尚待解决的法律问题。第5章从商船、国家和国际社会三个角度归纳了目前国际社会防控海盗罪的新型手段,分析武装商船、海上巡逻、军舰护航及基于国际性组织和区域性组织所建立的合作的合法性、效用性等问题。第6章在上述几章的基础上从海盗罪的立法、区域性合作、联合国安理会执行行动、分区护航、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及刑罚执行等方面提出未来社会防控海盗罪的国际对策。
孙国[6](2009)在《目标:亚丁湾》文中研究指明独眼的船长,在鲜红的夕阳下飘扬的骷髅旗,叮咚作响的金币和无数的金银财宝……这种传奇而浪漫的海盗形象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如今使用肩扛火箭筒、AK-47、高速摩托艇的现代海盗,让亚丁湾成为航海者谈虎色变之地。索马里海盗,令全世界不安。为了国家利益、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国海军蓝海亮剑——出兵索马里。承担大国责任,中国义不容辞。
曾探[7](2018)在《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和平是冷战后联合国为解决国家内部冲突而提出的一种安全治理模式,旨在通过构建和平的基础与结构,确保和平在冲突结束后难以逆转。建设和平的内涵丰富,其积极吸收了和平学理论中的“积极和平”思想、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民主和平论”和国际新安全观中的“人类安全”理念的养分。这些理论学说赋予了建设和平内在的价值追求、政治愿景以及人道使命。在具体实践中,非洲地区因国家内部冲突频繁,成为联合国开展建设和平活动的主要区域。建设和平活动最初是在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框架下实施的,以冲突后国家的政治重建为核心目标。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其目标日益多元化,超出了维和行动的狭隘范畴。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行为体参与到建设和平的活动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政治大国战略驱使,日本较早关注和参与非洲国家内部冲突治理。在治理思路上,日本总体上遵循着西方的“自由民主”建设和平范式,但同时又根据自身对外援助的经验,重视发展的作用,把大量经济社会支持内容纳入到建设和平援助的具体活动中,试图构建出一套以发展为导向的建设和平模式,以形成在非洲安全治理领域的话语权。随着现实变化,日本的建设和平援助突破了建设和平概念的边界,不再局限于支持非洲国家预防冲突以及参与冲突后国家巩固和平,而广泛涉及反恐、反海盗、跨国犯罪等新安全课题。由此,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从传统安全领域延伸至非传统安全领域,从国家内部冲突治理扩展至地区安全治理,这极大充实了日非安全合作的内涵。就本质而言,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是国家利益使然,而非基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维护和实现本国的经济、政治和战略利益是其行为的根本动力。日本希望通过建设和平援助,在经济上既能保障本国能源供应稳定,又能推动日本企业抢占非洲新兴市场;在政治上争夺非洲安全治理话语权,并借助非洲国家力量实现“入常”夙愿;在战略上加强与中国的战略竞争,同时支持美国非洲反恐战略。由于大湖地区、非洲之角和萨赫勒地区与日本的利益联系紧密,因而成为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主要区域,具体表现为更强的支持力度、广度和深度。日本的建设和平援助主要依附于发展援助系统,但众多非发展援助部门的行为体也被纳入建设和平援助的整体框架。此外,日本十分重视与国际援助伙伴的互动合作以及理念的构建和传播。因此,从属性、多主体性、多边性和理念性是日本建设和平援助的基本特征。在一个被扩展的发展援助框架下,日本得以突出建设和平援助的非军事色彩,彰显自身的援助特色,同时又可以通过与其他相关行为体合作以弥补发展援助机制在功能上的不足,具体而言,与防务部门和安全部门合作以增强安全方面的能力;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以使援助活动能够深入到不稳定地区和草根阶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合作以获取道义权威。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涉足人道援助、冲突后国家重建、地区安全合作以及国际维和四个领域,在这四个领域对非洲和平与安全的贡献程度不尽相同,并部分地促进了本国经济、政治和战略利益,但也存在难以现实的目标。
勤梅[8](1993)在《美国为何派兵到索马里?》文中指出12月4日,即在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派一支多国部队前往索马里的第二天,布什政府就正式宣布派兵去索马里。而实际上在安理会决议作出之前几个月,美军就从美国启程去索马里。美国为何对此事如此积极主动?
高梦阳[9](2015)在《索马里青年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索马里青年党是一个与“基地”组织有关的萨拉菲主义组织,也是索马里主要的反政府武装。奉行“圣战派萨拉菲”的索马里青年党诞生于索马里特殊的社会环境当中,长期的殖民统治、“碎片化”的社会以及伊斯兰激进主义的发展是以青年党为代表的反政府武装滋生的土壤;民族情绪的高涨、伊斯兰法院联盟的瓦解分化、圣战派萨拉菲思想的传播以及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渗透是青年党独立发展的主要原因;索马里青年党于2006年底脱离伊斯兰法院联盟独立发展,经历了崛起期、高潮期之后,在多方力量的围剿下,青年党在2012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与索马里海盗不断勾结,并加入了“基地”组织,完全沦为了恐怖组织。如今作为“基地”组织分支的索马里青年党已经成为扎瓦希里全球圣战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阻碍着索马里和平进程与国家重建,严重威胁着地区安全形势。索马里青年党问题不仅仅是索马里的内政问题,更是一个地区性问题。青年党与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及博科圣地等非洲恐怖组织间不断进行合作,在国际恐怖主义势力不断对非洲渗透的情况下,这三大恐怖组织已经有合流的趋势。因此,国际社会与索马里联邦政府需要通力合作,一方面进行索马里国家的重建,恢复国民经济;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青年党的打击力度,以剿为主,以抚为辅,将其纳入到索马里和平进程当中,阻断其与基地组织、索马里海盗间的联系。
赵建明,吕蕊[10](2011)在《冷战后韩国海外军事行动述评》文中指出从事海外军事行动是冷战后韩国外交与安全的重要内容。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盟国建设和平行动和直接派兵护航,揭示了韩国开展海外军事行动的完整历程。尽管韩国宣扬这些军事行动是为了回馈国际社会,承担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国际责任,但显然韩国的军事行动并非完全出于公益与善举,国际社会对军事行动的需求、中日韩三国的地区竞争和韩国的国内政治诉求是促使韩国派兵海外的根本动因。通过这些行动,韩国拓展了国际空间,保障了经济安全,但以阿富汗人质事件为鉴,韩国未来的海外军事行动将更加坚定,也更加谨慎。
二、美国为何派兵到索马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为何派兵到索马里?(论文提纲范文)
(1)索马里的外部干涉问题研究(1991-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学者研究综述 |
(一) 关于国际组织对索马里的干涉问题的研究 |
(二) 关于地区外大国对索马里的干涉问题的研究 |
(三) 关于地区国家对索马里的干涉问题的研究 |
(四) 关于索马里外部干涉的其它研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写作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第—章 索马里国家发展演变的基础与背景 |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社会基础 |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二、民族、宗教与社会制度 |
三、独立前的历史概述 |
第二节 殖民遗产 |
一、泛索马里问题 |
二、南北差异问题 |
三、西方国家体制引入带来的问题 |
第三节 从独立走向国家瓦解(1960-1991) |
一、文官政府时期的短暂统治 |
二、西亚德·巴雷军人政权的统治 |
三、从内战走向国家瓦解 |
第二章 外部干涉的开始:人道主义干涉(1991-1995) |
第一节 人道主义干涉的背景 |
一、索马里兰从内战走向独立 |
二、索马里中南部陷入混乱 |
三、人道主义危机与国际救援困境 |
第二节 联合国索马里行动Ⅰ |
一、政策背景 |
二、联合国索马里行动Ⅰ的目标、任务和行动 |
三、联合国索马里行动Ⅰ的扩大 |
第三节 联合特遣部队行动(“恢复希望行动”) |
一、美国干涉的动机 |
二、联合特遣部队的目标、任务和行动 |
三、美国与联合国的分歧 |
第四节 联合国索马里行动Ⅱ |
一、联合国索马里行动Ⅱ的目标、任务和行动 |
二、与艾迪德的对抗及“黑鹰坠落”事件 |
三、撤离与未完成的任务 |
四、人道主义干涉的评价和影响 |
第三章 外部干涉的弱化:地区主导的和解进程(1996-2005) |
第一节 外部干涉的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索马里的国内形势 |
三、外部干涉的主体与动机 |
第二节 阿尔塔会议与过渡国民政府 |
一、阿尔塔会议的召开及过渡国民政府的建立 |
二、过渡国民政府的缺陷 |
三、过渡国民政府的失败 |
第三节 埃尔多雷特和平进程与过渡联邦政府 |
一、埃尔多雷特和平进程 |
二、过渡联邦政府的执政表现 |
三、问题及影响 |
第四章 外部干涉的加强:军事干涉(2006—2011) |
第一节 军事干涉的背景 |
一、美国的“反恐战争”与索马里 |
二、索马里军阀体系的衰落 |
三、伊斯兰法院联盟的崛起 |
四、“青年党”崭露头角 |
第二节 埃塞俄比亚军事干涉 |
一、埃塞俄比亚军事干涉的动机和外部因素 |
二、埃塞俄比亚军事干涉的过程和结果 |
三、埃塞俄比亚军事干涉的影响 |
第三节 非洲联盟索马里特派团的军事干涉 |
一、非洲联盟索马里特派团建立的背景 |
二、非洲联盟索马里特派团与索马里的政治安全局势 |
三、军事行动与政治进程的成效分析 |
第四节 肯尼亚军事干涉 |
一、肯尼亚军事干涉的背景和动机 |
二、肯尼亚军事干涉行动的进展和演变 |
三、肯尼亚军事干涉的结果和影响 |
第五章 外部干涉的新进展:后过渡时期的政治安全重建(2012-2015) |
第一节 政治进程 |
一、索马里联邦政府成立 |
二、《索马里契约》 |
三、索马里“2016年愿景” |
四、政治危机 |
第二节 安全重建 |
一、安全形势 |
二、非索特派团的调整与索马里安全重建 |
三、非盟维和行动面临的挑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近十年日本防范和打击海盗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十年海盗对日本商船的威胁及其危害 |
二、日本防范和打击海盗的对策 |
1. 日本应在联合国安理会、联大会议以及其 |
2. 日本应该派遣海上自卫队的舰艇等赴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行为, 并且应尽快实施。 |
3. 国际社会应增加对索马里复兴的支援, 以稳定索马里国内人民的生活和治安。 |
4. 日本在印度洋由海上自卫队舰艇承担的补给活动是保障海洋安全的国际合作活动, 应继续坚持。 |
5. 本建议中提及的措施不限于索马里海域的行为, 必要时也应适用于其他区域。 |
6. 联合国安理会应发挥首要的作用, 包括采取国际和平执行活动或执法活动。[2] |
三、日本防范和打击海盗对策评价 |
(3)海盗行为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双重属性协调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国际法背景 |
1.1.2 国内法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海盗行为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海盗行为的国际法规制研究现状 |
1.2.3 关于海盗行为的国内法规制研究现状 |
1.2.4 海盗行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协调规制研究现状 |
1.2.5 研究评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海盗行为基本问题概述 |
2.1 海盗行为的历史发展考察 |
2.1.1 古代海盗的起源 |
2.1.2 中世纪海盗 |
2.1.3 近代海盗 |
2.1.4 现代海盗 |
2.2 海盗法的历史发展考察 |
2.2.1 西方国家打击海盗的立法发展史 |
2.2.2 我国打击海盗的立法发展史 |
2.2.3 小结 |
2.3 海盗现状及其猖獗原因 |
2.3.1 海盗现状 |
2.3.2 现代海盗猖獗原因 |
2.3.3 集体无意识理论维度下的海盗行为 |
2.4 现代海盗行为的特点 |
2.4.1 主体复杂化与集团化 |
2.4.2 海盗行为的对象多样化 |
2.4.3 海盗行为主观目的多元化 |
2.4.4 海盗行为客观表现方面的特点 |
2.5 现代海盗行为的危害及其影响 |
2.5.1 海盗行为的现实危害 |
2.5.2 海盗行为的影响 |
2.6 国际社会惩治海盗行为的现状 |
2.6.1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
2.6.2 收效甚微,困难重重 |
2.6.3 立法缺失,执法低效 |
2.7 海盗行为及海盗法的双重属性 |
2.7.1 海盗行为的国内法规制属性 |
2.7.2 海盗行为的国际法规制属性 |
2.8 小结 |
第3章 海盗行为的国际法规制 |
3.1 规范海盗行为的国际法 |
3.1.1 国际条约 |
3.1.2 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 |
3.2 国际法对海盗行为的界定 |
3.2.1 国际习惯法对海盗行为的界定 |
3.2.2 国际条约对海盗行为的界定 |
3.2.3 海盗行为界定存在的缺陷 |
3.2.4 海盗罪与其他相似罪行的比较 |
3.3 对海盗的管辖及执法 |
3.3.1 对海盗的普遍管辖原则解析 |
3.3.2 对海盗行为的紧追问题 |
3.3.3 对海盗船进行登临的问题 |
3.3.4 对海盗执法抓捕后而临的难题 |
3.4 小结 |
第4章 区域合作打击海盗行为的模式及其法律问题 |
4.1 区域合作打击海盗的法律依据 |
4.1.1 国际法基本文件《联合国宪章》的规定 |
4.1.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 |
4.1.3 《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的规定 |
4.1.4 《亚洲合作协议》的规定 |
4.1.5 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 |
4.2 合作打击海盗的模式 |
4.2.1 联合国主导下国际组织与海盗的打击 |
4.2.2 国际海事局在打击海盗中的作用 |
4.2.3 区域合作打击海盗 |
4.2.4 航运业的合作机制 |
4.2.5 海军护航打击海盗 |
4.3 海军护航打击海盗面临的法律问题 |
4.3.1 海军护航打击索马里海盗的法律依据 |
4.3.2 海军护航打击索马里海盗中享有的权利义务 |
4.3.3 海军护航中对索马里海盗的惩治问题 |
4.3.4 海军护航打击索马里海盗对国家主权的冲击 |
4.3.5 护航的不足及完善 |
4.4 借鉴区域合作的经验完善规制海盗行为的国际合作机制 |
4.4.1 强化治理海盗问题的国际性组织的作用 |
4.4.2 建立特别法庭审理海盗罪 |
4.4.3 加强国际间的执法合作 |
4.5 小结 |
第5章 海盗行为的国内法规制 |
5.1 对海盗行为的国内刑法规制 |
5.1.1 惩治海盗犯罪国内立法的合理性分析 |
5.1.2 对海盗犯罪的国内立法例 |
5.1.3 小结 |
5.2 对海盗行为的国内保险法规制 |
5.2.1 海上保险立法中的海盗行为界定 |
5.2.2 保险法与国际法中对海盗行为界定的不同 |
5.2.3 海上保险传统合同条款的规制 |
5.2.4 海上保险条款应对海盗风险的新发展 |
5.3 对海盗行为的国内海上运输法规制 |
5.3.1 海商法中涉及海盗行为的立法概述 |
5.3.2 海盗赎金的属性 |
5.3.3 海盗赎金的合法性 |
5.4 小结 |
第6章 海盗行为双重属性的法律规制协调途径 |
6.1 需要协调规制的原因 |
6.1.1 规制海盗行为的法律领域异常复杂未能形成高效协调的体系 |
6.1.2 各国价值追求的差异致使反海盗行为的国内法难于协调 |
6.1.3 打击海盗行为的法律领域因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不同变的复杂化 |
6.2 国际法与国内法协调规制海盗行为的法理基础 |
6.3 制定联合国反海盗行为公约——协调规制途径之一 |
6.3.1 海盗行为的合理界定 |
6.3.2 海盗行为的管辖及引渡 |
6.3.3 成立惩治海盗行为犯罪的独立或特定地区法庭 |
6.3.4 紧追与反紧追 |
6.3.5 登临 |
6.3.6 区域合作 |
6.3.7 信息共享与事件报告 |
6.4 制定关于海盗和海上暴力行为的示范国内法——协调规制途径之二 |
6.4.1 CMI示范法制定背景 |
6.4.2 CMI示范法主要内容简介 |
6.4.3 CMI示范法之评论及完善 |
6.5 小结 |
第7章 我国打击海盗行为的实践及法律规制完善对策 |
7.1 我国打击海盗的实践 |
7.1.1 我国积极参加打击海盗的国际合作 |
7.1.2 我国派海军舰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的实践 |
7.1.3 我国积极开展海盗演练,加强对船员的培训 |
7.1.4 破获海盗案件,给予海盗刑事制裁 |
7.2 打击海盗的国内法完善 |
7.2.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我国有关立法的冲突与解决 |
7.2.2 我国刑法关于海盗罪的完善问题 |
7.3 我国海上执法方面的完善 |
7.3.1 我国关于海上执法主体方面的完善 |
7.3.2 紧追权的规定及完善 |
7.3.3 登临权方面的规定及完善建议 |
7.4 我国海商法对海盗行为的完善 |
7.4.1 对海上货物运输法部分的完善 |
7.4.2 对海事法律制度部分的完善 |
7.4.3 对海上保险法部分的完善 |
7.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索马里反恐新形势及各方应对之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伊斯兰青年运动”的基本情况 |
二、近期“伊斯兰青年运动”的变化 |
(一) 目标转向全球圣战。 |
(二) 行动方式更暴力。 |
(三) 成员中外国人增多。 |
(四) 活动范围扩大。 |
三、各方应对之策 |
四、对索马里反恐斗争前景的看法 |
(一) 外部干预不能解决内部问题。 |
(二) 过渡政府难以承担化解乱局的重任。 |
(三) 政治和解进程未获新进展。 |
(5)海盗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海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
1.1 海盗的概念 |
1.1.1 荷马时代的海盗概念 |
1.1.2 古希腊时期的海盗概念 |
1.1.3 中世纪的海盗概念 |
1.1.4 近代时期的海盗概念 |
1.1.5 现代时期的海盗概念 |
1.1.6 笔者的观点 |
1.2 海盗的性质 |
1.2.1 荷马时代的海盗:一种合法存在的职业 |
1.2.2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海盗:一个并非违法存在的群体 |
1.2.3 中世纪的海盗:一个不同于其他政治、经济、宗教的社会团体 |
1.2.4 近代初、中期的海盗:一种合法存在的军事补充力量 |
1.2.5 近代末期至今的海盗:全人类的公敌 |
1.3 海盗活动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
1.3.1 海盗活动的现状 |
1.3.2 海盗活动产生的原因 |
1.3.3 海盗活动的发展趋势 |
1.4 海盗的社会危害性研究 |
1.4.1 海盗对海上交通秩序的破坏 |
1.4.2 海盗对人身与财产安全的侵犯 |
1.4.3 海盗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
1.4.4 海盗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
第2章 惩治海盗罪的法律规范 |
2.1 惩治海盗罪的国际实体法 |
2.1.1 惩治海盗罪的习惯法 |
2.1.2 惩治海盗罪的成文法 |
2.1.2.1 《巴黎海战宣言》(1856年) |
2.1.2.2 《制止海盗行为草案》(1926年) |
2.1.2.3 《哈佛海盗行为研究草案》(1932年) |
2.1.2.4 《尼翁协定》(1937年) |
2.1.2.5 《日内瓦公海公约》(1958年) |
2.1.2.6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 |
2.1.2.7 《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1988年) |
2.1.2.8 《关于打击亚洲海盗活动和武装抢劫船只行为的地区合作协定》(2004年) |
2.1.3 惩治海盗罪的示范法 |
2.1.3.1 《关于海盗和海上暴力行为的示范国内法》(2001年) |
2.1.3.2 《海上犯罪行为国家立法准则草案》(2007年) |
2.2 惩治海盗罪的各国国内法 |
2.2.1 大陆法系国家惩治海盗罪的立法 |
2.2.1.1 法国法 |
2.2.1.2 西班牙法 |
2.2.1.3 俄罗斯法 |
2.2.1.4 荷兰法 |
2.2.1.5 日本法 |
2.2.1.6 阿根廷法 |
2.2.2 英美法系国家惩治海盗罪的立法 |
2.2.2.1 英国法 |
2.2.2.2 美国法 |
2.2.2.3 加拿大法 |
2.2.3 混合法系国家惩治海盗罪的立法:菲律宾法 |
2.2.4 多法系国家惩治海盗罪的立法:中国法 |
2.3 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海盗罪的成立条件 |
3.1 犯罪成立条件的基本理论 |
3.2 海盗罪的构成条件 |
3.2.1 海盗罪的犯罪主观要件 |
3.2.2 海盗罪的犯罪客观要件 |
3.3 海盗罪与相近罪名的界定 |
3.3.1 海盗罪与恐怖主义犯罪 |
3.3.2 海盗罪与危害海上航行安全罪 |
3.3.3 海盗罪与劫持航空器罪 |
3.3.4 海盗罪与抢劫罪 |
3.4 海盗罪的刑事责任 |
第4章 惩治海盗罪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 |
4.1 确认对海盗罪的普遍管辖权 |
4.2 海盗疑犯的移交 |
4.3 证据调查与收集 |
4.4 刑事审判法庭的选择 |
4.5 刑罚的执行 |
4.6 存在的问题 |
4.6.1 普遍管辖权行使的问题 |
4.6.2 有效起诉的问题 |
4.6.3 索马里特别法庭问题 |
4.6.4 海盗重罚的问题 |
第5章 国际社会防控海盗罪的新型手段 |
5.1 商船防控海盗罪的新型手段:雇佣武装保安 |
5.2 国家(地区)防控海盗罪的新型手段 |
5.2.1 海上巡逻行动 |
5.2.2 军事护航行动 |
5.3 全球性国际组织防控海盗罪的新型手段 |
5.3.1 国际海事组织:制定预防海盗罪的行为指南和创建海上保安制度 |
5.3.2 国际刑警组织:截断海盗罪的非法资金链条 |
5.4 区域性国际组织防控海盗罪的新型手段:创建惩防海盗信息平台 |
5.5 存在的问题 |
5.5.1 商船雇佣武装保安存在的问题 |
5.5.1.1 携带武器的合法性 |
5.5.1.2 武力使用控制权 |
5.5.1.3 武力使用的限度 |
5.5.2 军舰护航存在的法律问题 |
5.5.2.1 军舰护航实际效果:预期目的难以实现 |
5.5.2.2 军舰护航法律对象较不明确:索马里海盗——一个被"泛化"了的概念 |
5.5.2.3 军舰护航的国家同意尚少根基:从索马里海域的界定谈起 |
5.5.2.4 军舰护航的授权行为合法性不足:一个很少被追问的法律问题 |
5.5.2.5 授权各国军舰护航:一个不应被仿效的特例 |
5.5.3 国际合作存在的法律问题 |
5.5.3.1 海盗罪惩防的国际法律规范仍付阙如 |
5.5.3.2 海盗罪惩防国际合作存在自身缺陷 |
5.5.3.3 海盗罪国际合作法律监督机制尚待健全 |
第6章 未来社会防控海盗罪的国际对策前瞻 |
6.1 进一步加强惩治海盗罪的立法 |
6.1.1 惩治海盗罪国内立法模式的选择 |
6.1.2 惩治海盗罪国际立法模式的选择 |
6.1.3 国内法与国际法的统一 |
6.2 进一步完善区域性国际合作法律机制 |
6.3 进一步采取情势判断基础上的联合国安理会执行行动 |
6.4 进一步完善分区护航基础上的各国军舰护航协调机制 |
6.5 进一步推动惩治海盗罪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 |
6.6 进一步提高刑罚边际威慑力和受罚几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目标:亚丁湾(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金融危机中的劫船风暴 |
第二章令人谈虎色变的索马里海盗 |
海盗比飓风还可怕 |
经历海盗绑架 |
“囚徒”生涯 |
海盗王国索马里 |
疯狂的团伙 |
荣耀的职业 |
大家都是受益者 |
第三章索马里海盗令世界动怒 |
艰难的选择 |
海盗成为世界公敌 |
向索马里海盗宣战 |
第四章军事征战索马里海盗 |
击沉“海盗船” |
“无畏”舰强劲出击 |
美国试剑 |
“大西洋”军事特别行动 |
第五章中国海军出兵索马里 |
索马里海盗挑战中国 |
中国成舆论焦点 |
邀请中国 |
出兵索马里 |
尾声 |
(7)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本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建设和平的概念界定及主要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建设和平的概念界定 |
一、联合国对建设和平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
二、日本对建设和平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
第二节 建设和平的主要理论基础 |
一、和平学理论:积极和平思想 |
二、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民主和平论 |
三、国际新安全观:人类安全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日本全面调整国家战略 |
一、政治大国战略的确立及其实质 |
二、对外援助被纳入政治大国战略轨道 |
三、自卫队广泛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
第二节 非洲大陆深陷冲突泥潭 |
一、20世纪90年代非洲冲突概述 |
二、冷战后非洲冲突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外部力量积极介入非洲国家内部事务 |
一、联合国:力图主导非洲和平问题 |
二、美国:大力推行美式民主 |
三、法国:借机加强在非传统影响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动因 |
第一节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经济动因 |
一、保障能源供应稳定 |
二、推动日本企业抢占非洲新兴市场 |
第二节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政治动因 |
一、在非洲安全治理领域发挥领导作用 |
二、借助非洲国家力量实现“入常”夙愿 |
第三节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战略动因 |
一、加强与中国的战略竞争 |
二、支持美国非洲反恐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政策演变 |
第一节 萌芽阶段:安全问题进入日本对非外交视野 |
一、在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框架下提出冲突预防议题 |
二、推动非洲安全议题进入八国集团议事日程 |
第二节 成形阶段:建设和平在日本对非援助框架中的确立 |
一、建设和平被纳入政府发展援助体系 |
二、建设和平被确立为对非援助的政策支柱 |
第三节 拓展阶段:由传统安全领域延伸至非传统安全领域 |
一、非洲在日本外交安全战略中的定位 |
二、《开发合作大纲》与日本对外援助的新特点 |
三、“积极和平主义”在日本对非外交中的体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三大区域 |
第一节 日本对大湖地区建设和平援助 |
一、对大湖地区建设和平援助的利益考量 |
二、具体举措:提供安全能力建设支持与人道援助 |
第二节 日本对非洲之角建设和平援助 |
一、对非洲之角建设和平援助的利益考量 |
二、具体举措:支持冲突后国家重建及亚丁湾海上安全合作 |
第三节 日本对萨赫勒地区建设和平援助 |
一、对萨赫勒地区建设和平援助的利益考量 |
二、具体举措:促进地区反恐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的评估 |
第一节 建设和平援助的基本特征 |
一、从属性:依附于发展援助系统 |
二、多主体性:政府主导下的多方行为体参与 |
三、多边性:与国际援助伙伴积极互动合作 |
四、理念性:重视理念的构建和传播 |
第二节 建设和平活动的影响 |
一、对非洲和平与安全的贡献程度 |
二、对日本国家利益的促进程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索马里青年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索马里青年党兴起的土壤 |
第一节 “积贫积弱”的索马里 |
一、殖民地时期的索马里 |
二、索马里国家的碎片化 |
第二节 索马里伊斯兰政治的演进(2006年前) |
一、索马里伊斯兰激进主义的传播 |
二、伊斯兰联盟与伊斯兰法院联盟的兴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索马里青年党的演进与组织结构 |
第一节 索马里青年党崛起的原因 |
一、外部势力的持续介入与民族主义情绪的爆发 |
二、索马里伊斯兰激进主义的分化 |
三、圣战派萨拉菲的影响 |
四、国际恐怖主义的渗透及多种势力的支持 |
第二节 索马里青年党的演进 |
一、崛起期(2007-2009年初) |
二、发展黄金期(2009年初-2010年底) |
三、低潮期(2011年至今) |
第三节 索马里青年党的行动纲领与组织结构 |
一、索马里青年党的指导思想与政治目标 |
二、索马里青年党的组织结构与运作 |
三、索马里青年党的主要恐怖行动(2008年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索马里青年党与索马里和平进程及地区安全 |
第一节 青年党与索马里和平进程(The peace process in Somalia) |
一、索马里和平进程 |
二、索马里青年党与索马里国家重建 |
第二节 索马里青年党与地区安全 |
一、索马里青年党与周边国家关系 |
二、索马里青年党与地区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及译着 |
中文译着与相关着作 |
中文期刊论文 |
二、外文文献与专着 |
外文专着 |
外文科研报告及期刊论文 |
致谢 |
(10)冷战后韩国海外军事行动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韩国海外派兵概况与自我言说 |
二、韩国海外军事行动的特点 |
(一) 韩国的海外军事行动遵循循序渐进、不断突破的理念 |
(二) 奉行国际合作原则, 注重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
(三) 注意国家形象建设, 协调军事行动与扩大软权力的关系 |
三、韩国海外军事行动的动因 |
(一) 安全领域的全球治理催生了国际干预 |
(二) 中日韩三国在海外军事行动上存在地区竞争 |
(三) 经济上保障利益, 应付对外依存带来的风险 |
(四) 探索新的安全防卫形式, 应对复杂局势 |
(五) 拓展国际外交空间, 提升韩国国际地位 |
四、韩国海外军事行动评析 |
(一) 地区安全关切与海外军事行动 |
(二) 美韩同盟与韩国的海外军事行动 |
(三) 韩国民众与海外军事行动 |
结论 |
四、美国为何派兵到索马里?(论文参考文献)
- [1]索马里的外部干涉问题研究(1991-2015)[D]. 杨惠. 云南大学, 2016(01)
- [2]近十年日本防范和打击海盗对策研究[J]. 史春林. 东北亚论坛, 2010(04)
- [3]海盗行为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双重属性协调规制研究[D]. 马惊鸿. 大连海事大学, 2012(10)
- [4]索马里反恐新形势及各方应对之策[J]. 余文胜. 国际资料信息, 2010(12)
- [5]海盗罪研究[D]. 陈敬明. 大连海事大学, 2011(05)
- [6]目标:亚丁湾[J]. 孙国. 报告文学, 2009(02)
- [7]日本对非洲建设和平援助研究[D]. 曾探.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8]美国为何派兵到索马里?[J]. 勤梅. 国际展望, 1993(01)
- [9]索马里青年党研究[D]. 高梦阳. 西北大学, 2015(03)
- [10]冷战后韩国海外军事行动述评[J]. 赵建明,吕蕊.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