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学会unlearn(论文文献综述)
韵江,赵永德[1](2010)在《组织遗忘研究的进展及其未来》文中研究表明学术界一直将组织学习视为提升组织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却忽视了伴随组织学习的另一适应方式——组织遗忘(OF)的重要性。目前有关OF的研究相对分散,对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显得十分必要。鉴于此,本文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对OF研究进行全面回顾,在剖析其内涵、类型、模式以及与其他领域研究关系基础上,对OF未来研究提出前瞻性建议。
曾俊健[2](2010)在《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创新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富有创新精神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组织创新是企业创新活力的源泉与根本;组织学习是企业实施组织创新,提高创新能力,改善绩效的必经之途,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因此,国内外许多企业都在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但是,学习是一双刃剑,如果组织不善于甄别知识的价值性,不能避免损害组织竞争力的知识,不会遗忘已存在组织中的逐渐削弱组织竞争力的固有知识,不会在学习中学会遗忘,就会阻碍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企业不仅要学习,也要学会遗忘”。近年来,组织遗忘越来越多地受到学者的关注,但已有对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如何获得有效知识并加以推广,而较少关注主动组织遗忘如何影响组织创新。本研究则从组织主动遗忘无效或有害的知识角度入手,对主动组织遗忘、组织学习能力、组织创新的内涵和维度进行了界定,重点探讨主动组织遗忘、组织学习能力与组织创新的关系,并对组织文化调节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学习能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研究方法,在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创新之间的研究模型,提出了15个假设,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专家访谈和预测试等方式,完善形成了主动组织遗忘、组织学习能力、组织创新、组织文化的测量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调研问卷。然后,通过问卷调查,采用AMOS17.0和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回收样本,对研究模型中所涉及的自变量、因变量和调节变量进行了有关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主动组织遗忘对组织学习能力有直接的正面作用;组织学习能力对组织创新有直接的正面作用;主动组织遗忘通过组织学习能力对组织创新有正向影响;避免恶习对管理创新有正向影响;官僚型企业文化对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学习能力关系起反向的调节作用,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对忘却学习与组织学习能力关系起正向的调节作用;支持型的企业文化对避免恶习与组织学习能力关系起正向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共有15个假设,11个假设获得支持;1个假设获得部分支持;3个假设未获得支持。本研究的创新是:第一,研究的视角是开创性的,本研究从组织主动遗忘,即对存在于组织内外无效或有害知识进行扬弃的角度入手,探讨主动组织遗忘、组织学习能力与组织创新的关系。第二,本研究采用实证方法对主动组织遗忘、组织学习能力及组织创新三者的关系进行研究,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为后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三,研究构建并验证了一个研究主动组织遗忘和组织创新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发现主动组织遗忘有助于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组织创新,而组织文化则对主动组织遗忘和组织学习能力两者起到调节的作用。这一成果丰富了组织遗忘研究领域,同时也为管理者今后谋求组织学习能力和组织创新的提高带来逆向思维的管理启示。
赵永德[3](2010)在《组织遗忘的测量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中心议题是探讨组织遗忘的测量问题。组织遗忘是组织知识管理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现象,与组织学习互为补充,共同驱动着组织知识的发展,但遗憾的是组织遗忘却没有像组织学习那样受到广泛的关注。就目前组织遗忘理论的研究现状而言,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文献基础较为薄弱,相关研究并不系统,真正把组织遗忘作为核心内容展开探讨的文章并不多见。基于此,对文献进行详尽而系统的梳理和述评、厘清组织遗忘的内涵与外延、发展组织遗忘的测量量表则成为组织遗忘现阶段研究的最大现实,更是后续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现有组织遗忘定义与相关理论基础的研究,重新界定了一个组织遗忘的定义,并适用该定义开发了一个测量量表。在研究中,本文依据Churchill (1979)的量表开发程序,采用文献研究、学者咨询、小组研讨以及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发展了组织遗忘测量量表,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对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进行了科学的检验。全文主要分为5章,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阐述了研究组织遗忘理论的必要性与研究意义,同时说明本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点、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2章,文献述评。对组织遗忘现有研究进行全面回顾,在认真梳理组织遗忘的概念、类型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并归纳了现有研究的不足。第3章,组织遗忘测量模型的建构。在回顾组织遗忘测量的理论基础之后,主要参照Churchill (1979)的量表开发程序,严格按照概念/变量的内涵界定、确定概念/变量的初始测量项目及概念性维度结构、数据收集、精炼测量项目、因子检验等五个主要步骤,对组织遗的概念、测量维度、测量指标体系等方面展开逐步的分析。第4章,实证研究。本章按照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与规范展开行文。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然后进行初始问卷设计、预调查以及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最后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第5章,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李晓杰[4](2012)在《组织忘记对企业持续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特别是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和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成长困境甚至走向破产。企业的持续成长是国家经济稳定的基础,企业如何获得持续成长成为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企业界和理论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目前,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于企业如何获得持续成长展开了研究,但研究较为分散,很难形成系统的理论,也很难对企业决策者进行有效的指导。当今时代,企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这就使得动态能力成为企业获得持续成长的关键。而动态能力本质上来看是组织记忆系统更新的过程,这就离不开组织学习和组织忘记。也就是说,企业的持续成长离不开组织学习和组织忘记。现有研究对组织学习研究较多,但对组织忘记方面的研究显得较为缺乏,少有的研究也大多从理论方面来进行叙述,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文运用实证方法,从组织忘记角度对企业的持续成长展开了研究,同时,我们引入组织学习和组织惰性两个变量来深层次探讨组织忘记对企业持续成长的内在影响机制。首先,我们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本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并建立了概念模型,确立了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实证方法对前文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忘记有利于组织学习;组织学习有利于企业的持续成长;组织忘记有利于企业摆脱组织惰性;组织惰性不利于企业的持续成长。
葛传椝[5](1988)在《要学会unlearn》文中提出 “unlearn”从表面上看来是“learn”的反义词。既然“He learns English”是“他学习英语”,“She unlearnsEnglish”似乎就是“她不学习英语”。其实不然,“unlearn”并不是“不学习”,而是“把巳学到的不正确的东西改正过来”。
胡洪浩[6](2014)在《企业变革决策中的组织警觉特征及其效能机制研究 ——基于组织认知视角》文中提出当前,中国正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调整时期,企业也迎来了第五轮转型升级的机会窗口。面对着经营环境的动态变化、竞争范围的全球化、商业模式创新的常态化、跨界合作的普遍化、机遇与挑战的共存化等关键挑战,面对着变革决策任务的紧迫性与复杂性,一些传统行业的老牌企业(如吉利、正泰、万向等)很早开始就致力于业务的转型与升级,一些新兴行业的创新企业(如小米手机、91无线等)也能够敏锐发现新的商机,快速而有准确地作出变革决策,实现了跨越发展。然而,在同样的环境下,不少昔日的商业翘楚却屡屡错失了变革良机,并最终走向衰落,如UT斯达康、尚德电力、李宁、信泰等。如果放眼全球,柯达和黑莓等走下神坛的经典败局直接印证了产业变革之残酷。那么,为何一些企业能够更加敏锐、机警地发现新的机会与威胁,并快速、准确地做出变革决策?这是本文聚焦的关键实践问题。本文在整理并小结以往创业警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组织认知理论,综合运用注意力基础观、组织学习和组织变革等理论,对公司变革决策背景下组织警觉的生成、演进以及效能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主要聚焦三个理论问题:(1)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决策的典型特征是什么?在这种决策任务情境下,组织警觉的内涵与特征又是什么,具备怎么样的结构维度(研究一)?(2)组织警觉是如何生成与演进的(研究二)?(3)组织警觉是如何影响组织变革行动与组织效能的(研究三)?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三个系列实证研究:研究一,公司变革决策特征界定与组织警觉的构思开发与验证研究。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首先对案例企业进行变革决策的情境特征进行了描述,然后对公司变革决策背景下,组织所表现出的警觉行为与关键事件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在跨案例的内容分析基础上,归纳提炼出组织警觉是一个多维概念,包括多源关注、交互洞察、前瞻判断与目标引领等四个维度。基于跨案例分析结果以及相关文献,通过大样本问卷研究方法,开发并验证了公司变革决策下组织警觉的测量工具。在量表开发阶段,首先通过对9家不同行业企业的半结构访谈以及文献回顾,得到了包括18个题项的原始测量量表,接着采用了126家企业的问卷数据,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得到了14个题项的量表。在量表验证阶段,采用了149家企业样本,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了验证性分析,分析结果不仅验证了组织警觉的四维度结构模型,而且也验证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二,公司变革决策过程中组织警觉的生成与演进机制研究。子研究一主要通过单案例纵向研究的方法,对组织警觉的生成以及演化过程进行了细致挖掘。基于组织学习4I模型理论,对从注意到加工再到判断等关键过程的促进与抑制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一个组织预警模型与框架。子研究二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理论,探讨了注意情境特征(模式创新性和合作互联性)与注意焦点(任务紧迫性和任务复杂性)对组织警觉的前因动力作用。通过对三个不同行业(传统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101家规模以上企业的问卷调研,发现模式创新性和合作互联性对组织警觉产生交互作用,当两者都较高时,组织警觉也较高;决策任务复杂性对任务紧迫性与组织警觉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当企业面对多备选方案的复杂决策任务时,任务的紧迫程度越高,企业也更加警觉。研究三,公司变革决策过程中组织警觉对变革行动的影响机制。子研究一基于信息加工、资源基础观以及组织两栖等理论,阐析了组织警觉通过组织反思力和组织响应力的双路径来影响变革行动,分别产生“拉远”和“拉近”效应。通过大样本问卷研究(109家浙江省规模以上企业,配套问卷)以及结构方程建模和双中介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组织警觉通过组织反思力来影响突变式变革行动(拉远效应),通过组织响应力影响渐进式变革行动(拉近效应),渐进式变革与突变式变革行动对组织绩效产生交互作用。子研究二基于“组织—情境”匹配理论,探讨了组织警觉与突变行动间关系的条件模型,采用情境模拟实验的方法(N=72),检验了组织警觉与行业竞争强度对突变式变革行动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组织警觉与竞争强度对变革行动的决策偏好与资源投入均产生交互作用,即当行业竞争强度较高时,组织警觉程度更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突变式变革行动。最后,本文小结了上述研究的主要结论,并以此阐述了研究取得的理论进展以及对企业转型升级实践的启示。另外,本文也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局限与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朱雪春,张伟[7](2021)在《组织忘却、知识搜寻与绿色创新》文中指出组织忘却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已受到关注,但鲜有文献研究组织忘却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也甚少有学者分析知识搜寻在组织忘却与绿色创新关系中的作用。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知识搜寻分为广度知识搜寻和深度知识搜寻,以知识搜寻为中介变量,通过211家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组织忘却、知识搜寻与绿色创新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组织忘却对绿色创新、广度知识搜寻和深度知识搜寻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广度知识搜寻和深度知识搜寻对绿色创新有积极影响,广度知识搜寻和深度知识搜寻在组织忘却与绿色创新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深度知识搜寻在组织忘却与绿色创新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大于广度知识搜寻的中介效应。
贾文靖[8](2020)在《高中学生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提出高中学生在生物作业错题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找出生物知识上盲点、思维方式上的缺陷以及解题能力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查漏补缺,进行针对性的补救,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对学生错题管理的现状进行相关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是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本研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编制了调查问卷,从错题管理意识、错题管理动机、错题管理行为和错题管理策略四个维度,对湖南省长沙市某示范性高中的287名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采用分析软件SPSS20.0进行相关数据的描述性、差异性、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该校高中生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整体水平一般,仍有提升空间。被试高中生有较好地错题管理意识,但错题管理内在动机略显不够、错题管理行为及时性和灵活性稍显不足、错题管理策略的掌握程度稍显欠缺;2.不同生物成绩被试者在错题管理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学优生优于中等生,不同性别、不同年级被试者在错题管理水平上并无显著差异;3.高中生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认为要激发学生错题管理内在动机,倡导错题管理;增强学生错题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养成良好错题管理习惯;加强学生指导,完善错题管理策略;营造错题管理环境,优化学习资源利用,以此提升高中学生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的整体水平。
夏纪梅[9](2018)在《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要素与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高校"师生关系危机"问题为导向,以"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为解决问题的出路,结合作者对师生均需实现"以人为本"原则的研习和实践,凝练和提出有效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前提、要素、平台、模式、条件和应对常见难题的方法。作者提出,构建这种共同体的关键是强化人际关系意识与提升师生关系的层级,发展教师处理师生关系所需要的关系软实力,达到师生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新教育目标。
李青霞[10](2011)在《组织主动遗忘对动态能力的影响: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仅仅依靠过去拥有的少数独特能力已经不足以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由此追求迅速进行资源整合以获得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理论成为关注的热点。企业需要具备适应环境变化并符合自身发展的动态能力以应对竞争,而组织学习是形成和增强动态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学习是一把双刃剑,还需要组织主动遗忘来完成知识的放弃过程,摒弃组织中无用的和阻碍发展的过时知识。因此,动态能力的形成也应该包括组织遗忘过程,不仅包括新知识的引入还涉及旧知识的遗忘。然而目前将组织遗忘和动态能力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大多数学者都忽视或低估了组织遗忘对动态能力形成的作用。本文则从知识角度入手,对组织主动遗忘和动态能力的内涵和维度进行界定,并对组织主动遗忘与动态能力的关系进行重点探讨和分析。本文主要采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逻辑推理和数据统计进行研究。在深入吸收及研究消化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思辨式的定性分析,设计概念关系模型,提出了9个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回收样本,对模型进行定量验证。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避免陋习对知识获取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避免陋习对知识整合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忘却学习对知识创造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忘却学习对知识整合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获取能力对知识创造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获取能力对知识整合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创造能力对知识整合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共有9个假设,7个假设通过验证,2个假设未通过验证。本文的创新是:第一,对十组织主动遗忘和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不同于以往的研究,从知识视角的切入有助于克服两个概念研究中界定模糊宽泛、难以观测等问题,提升了组织主动遗忘和动态能力研究的严谨性和系统性;第二从知识视角剖析了组织主动遗忘和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组织主动遗忘对动态能力的影响机制,有助于组织遗忘和动态能力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组织遗忘和动态能力的相关研究领域,同时也为企业今后谋求动态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带来逆向思维的管理启示。
二、要学会unlear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学会unlearn(论文提纲范文)
(2)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研究方法概述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框架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组织学习研究综述 |
2.1.1 学习与组织学习 |
2.1.2 组织学习的过程 |
2.1.3 组织学习能力 |
2.1.4 组织学习的实证研究 |
2.1.5 组织学习研究评述 |
2.2 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 |
2.2.1 组织创新 |
2.2.2 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 |
2.3 组织遗忘与组织学习 |
2.3.1 组织遗忘的界定 |
2.3.2 组织遗忘与组织学习 |
2.3.3 组织遗忘的研究现状 |
2.4 组织文化与组织学习 |
2.4.1 组织文化的定义 |
2.4.2 组织文化、组织遗忘与组织学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概念模型与假设 |
3.1 模型的提出及其理论基础 |
3.2 研究假设 |
3.2.1 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创新 |
3.2.2 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学习能力 |
3.2.3 组织学习能力与组织创新 |
3.2.4 主动组织遗忘、组织学习能力与组织创新 |
3.2.5 组织文化的调节作用 |
3.3 研究假设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4.1 研究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过程 |
4.2 问卷量表开发 |
4.2.1 变量测量 |
4.2.2 问卷的预测试 |
4.3 问卷调查 |
4.3.1 调查对象 |
4.3.2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发现 |
5.1 样本描述 |
5.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2.1 信度分析 |
5.2.2 效度分析 |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
5.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4.1 整体理论模型检验 |
5.4.2 假设关系的验证 |
5.4.3 理论模型的修正 |
5.5 组织文化的调节作用分析 |
5.5.1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
5.5.2 假设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果讨论与管理启示 |
6.1 研究结果 |
6.2 研究结果讨论 |
6.2.1 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学习能力的关系 |
6.2.2 组织学习能力与组织创新的关系 |
6.2.3 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创新的关系 |
6.2.4 调节变量与组织学习能力 |
6.3 信源科技成功事例 |
6.3.1 公司简介 |
6.3.2 主动组织遗忘在组织学习、组织创新中的应用与效果 |
6.3.3 组织文化在组织学习、组织创新中的应用与效果 |
6.4 管理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创新关系调研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组织遗忘的测量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
1.5 本论文的研究构思和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组织遗忘的内涵和特征 |
2.2 组织遗忘的类型和模式 |
2.3 组织遗忘测量的理论基础 |
2.4 组织遗忘的理论拓展 |
2.4.1 组织遗忘与知识管理 |
2.4.2 组织遗忘与组织学习 |
2.4.3 组织遗忘与战略变革 |
2.5 现有研究总结及不足 |
2.5.1 研究总结 |
2.5.2 研究不足 |
3 组织遗忘测量模型的建构 |
3.1 操作化的概念界定与维度识别 |
3.1.1 操作化的概念界定 |
3.1.2 测量维度的识别 |
3.2 测量指标体系的建构 |
3.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测量指标的量化 |
4 实证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收集方法 |
4.1.2 数据处理方法 |
4.2 初始问卷设计 |
4.3 预调查与量表修订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信度分析:Cronbach's a系数 |
4.3.3 相关性分析 |
4.3.4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
4.4 大样本问卷调查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4.3 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
5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组织忘记对企业持续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组织忘记 |
2.1.1 组织忘记的定义 |
2.1.2 组织忘记的类型 |
2.1.3 组织忘记的研究现状 |
2.2 组织忘记与组织学习 |
2.2.1 组织学习的定义 |
2.2.2 组织忘记与组织学习 |
2.3 组织学习与企业持续成长 |
2.3.1 企业持续成长的定义 |
2.3.2 企业持续成长的研究现状 |
2.3.3 组织学习与企业持续成长 |
2.4 组织忘记与组织惰性 |
2.4.1 组织惰性的定义 |
2.4.2 组织忘记与组织惰性 |
3 组织忘记影响企业持续成长的模型研究 |
3.1 理论准备与模型提出 |
3.1.1 组织学习、组织忘记与组织记忆系统 |
3.1.2 组织记忆系统和企业持续成长 |
3.2 研究假设 |
3.2.1 组织忘记和企业持续成长 |
3.2.2 组织忘记与组织学习 |
3.2.3 组织学习与企业持续成长 |
3.2.4 组织忘记与组织惰性 |
3.2.5 组织惰性与企业持续成长 |
3.3 本章小结 |
4 组织忘记影响企业持续成长的实证研究 |
4.1 量表设计与样本情况 |
4.1.1 量表设计 |
4.1.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1.3 样本情况 |
4.2 量表的信度检验 |
4.2.1 组织忘记量表的信度检验 |
4.2.2 组织学习量表的信度检验 |
4.2.3 组织惰性量表的信度检验 |
4.2.4 企业持续成长量表的信度检验 |
4.3 相关分析 |
4.4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
4.4.1 变量设定 |
4.4.2 回归模型建立 |
4.4.3 假设检验 |
4.5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启示 |
5.2.1 理论启示 |
5.2.2 实践启示 |
5.3 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基于组织忘记的企业持续成长机制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企业变革决策中的组织警觉特征及其效能机制研究 ——基于组织认知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现状与关键问题 |
1.1.1 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现状 |
1.1.2 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情境特征 |
1.1.3 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的核心问题提出 |
1.3 研究的理论贡献与前提假设 |
1.4 相关概念辨析 |
1.4.1 企业转型升级、公司创业和组织变革 |
1.4.2 创业警觉与组织警觉 |
2 理论基础:以往文献回顾 |
2.1 组织变革理论 |
2.2 创业警觉理论 |
2.2.1 市场可均衡化理论视角 |
2.2.2 社会认知理论视角 |
2.2.3 创业行动理论视角 |
2.2.4 组织动态能力视角 |
2.2.5 小结 |
2.3 警觉研究新情境:变革决策 |
2.4 组织警觉新概念:基于组织认知理论 |
2.4.1 注意力基础观视角 |
2.4.2 战略认知视角 |
2.4.3 意义建构理论视角 |
2.4.4 组织警觉概念的理论框架 |
2.4.5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警觉独特性 |
2.4.6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警觉差异性 |
2.4.7 小结 |
2.5 组织警觉的生成机制:基于组织学习4I过程理论 |
2.5.1 4I过程模型 |
2.5.2 小结 |
2.6 组织警觉的动力机制: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理论 |
2.6.1 注意力模型 |
2.6.2 变革情境特征 |
2.6.3 变革决策特征 |
2.6.4 小结 |
2.7 组织警觉的效能机制:基于创业行动理论 |
2.7.1 公司创业与变革机会识别 |
2.7.2 公司创业与组织变革行动 |
2.7.3 组织效能 |
2.7.4 小结 |
3 研究框架与设计 |
3.1 以往研究的总结 |
3.1.1 以往研究取得的理论进展 |
3.1.2 以往研究存在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3.2 本研究拟解决的理论问题 |
3.3 研究总体框架与理论假设 |
3.3.1 研究构思框架 |
3.3.2 研究理论假设 |
3.4 研究的步骤与技术路线 |
4 研究一:变革决策下组织警觉概念开发与验证研究 |
4.1 问题提出 |
4.2 研究目的 |
4.3 理论框架 |
4.4 研究设计 |
4.5 子研究一:基于多案例研究的组织警觉构思开发 |
4.5.1 研究目的 |
4.5.2 研究方法 |
4.5.3 理论框架 |
4.5.4 分析单元 |
4.5.5 研究样本 |
4.5.6 数据搜集 |
4.5.7 单案例分析 |
4.5.8 跨案例分析 |
4.5.9 讨论与小结 |
4.6 子研究二:组织警觉量表的编制与构思结构探索 |
4.6.1 研究目的 |
4.6.2 研究方法 |
4.6.3 题项开发 |
4.6.4 取样标准 |
4.6.5 探索性因素分析研究 |
4.6.6 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 |
4.7 研究小结 |
5 研究二:变革决策下组织警觉的生成与演进机制研究 |
5.1 问题提出 |
5.2 研究目的 |
5.3 理论框架 |
5.4 研究设计 |
5.5 子研究一:变革决策下组织警觉的发生过程:一个纵向案例研究 |
5.5.1 研究目的 |
5.5.2 研究方法 |
5.5.3 理论框架 |
5.5.4 分析单元 |
5.5.5 研究样本 |
5.5.6 数据搜集 |
5.5.7 案例分析 |
5.5.8 讨论与小结 |
5.6 子研究二:变革决策下组织警觉的前因机制:一个实证研究 |
5.6.1 研究目的 |
5.6.2 研究方法 |
5.6.3 分析与结果 |
5.6.4 讨论与小结 |
5.7 研究小结 |
6 研究三:变革决策下组织警觉的效能机制研究 |
6.1 问题提出 |
6.2 研究目的 |
6.3 理论框架 |
6.4 研究设计 |
6.5 子研究一:组织警觉对变革行动的影响过程:一个实证研究 |
6.5.1 问题提出 |
6.5.2 研究目的 |
6.5.3 研究方法 |
6.5.4 分析与结果 |
6.5.5 讨论与小结 |
6.6 子研究二:组织警觉与行业竞争强度的交互:一个实验研究 |
6.6.1 问题提出 |
6.6.2 研究目的 |
6.6.3 研究方法 |
6.6.4 分析与结果 |
6.6.5 讨论与小结 |
6.7 研究小结 |
7 总论 |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7.2 本文的理论进展贡献 |
7.3 本文的管理实践意义 |
7.4 本文的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访谈提纲及保密协议 |
附录2:系列实证问卷 |
附录3:情境模拟实验手册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7)组织忘却、知识搜寻与绿色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设计 |
1.1 研究假设 |
1.1.1 组织忘却与绿色创新 |
1.1.2 组织忘却与知识搜寻 |
1.1.3 知识搜寻与绿色创新 |
1.1.4 组织忘却、知识搜寻与绿色创新 |
1.2 研究方法 |
1.2.1 样本与数据搜集 |
1.2.2 变量测量 |
2 实证分析 |
2.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2.2 假设检验 |
3 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
3.1 研究结论 |
3.2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
3.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高中学生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课标的要求 |
二、高中生物作业错题管理的现实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相关研究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生物学科作业错题 |
二、错题管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自主学习理论 |
二、错题管理与自主学习理论的联系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三节 问卷编制 |
第四节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五节 问卷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二、效度分析 |
第四章 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一节 高中生的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现状与分析 |
一、整体现状与分析 |
二、各维度具体得分情况与分析 |
第二节 高中生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水平差异性分析 |
一、不同性别被试者在错题管理水平上的差异分析 |
二、不同年级被试者在错题管理水平上的差异分析 |
三、不同成绩被试者在错题管理水平上的差异分析 |
第三节 高中学生生物作业错题管理相关性分析 |
一、四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二、生物成绩与四个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高中生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的整体水平一般 |
二、不同成绩被试高中生在错题管理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
三、高中生生物作业错题管理各维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激发学生错题管理内在动机,倡导错题管理 |
二、增强学生错题管理行为有效性,养成错题管理习惯 |
三、加强学生指导,完善错题管理策略 |
四、营造错题管理环境,优化学习资源利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学生生物作业错题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一线生物教师访谈提纲 |
(9)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要素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前提:领会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与规律 |
二、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关键:强化人际关系意识与提升师生关系的层级 |
三、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平台:合作模式与共建条件 |
四、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要素:教师胜任力和关系软实力 |
五、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教学 |
六、结语 |
(10)组织主动遗忘对动态能力的影响: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可能的创新 |
2 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相关文献综述 |
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2.1.1 组织主动遗忘 |
2.1.2 企业动态能力 |
2.1.3 知识理论 |
2.2 研究现状综述 |
2.2.1 组织主动遗忘与知识理论 |
2.2.2 企业动态能力与知识理论 |
2.2.3 组织主动遗忘与动态能力理论 |
2.3 研究发展趋势 |
3 研究假设与问卷设计 |
3.1 变量理论研究及模型提出 |
3.1.1 基于知识的组织主动遗忘 |
3.1.2 基于知识的企业动态能力 |
3.1.3 模型的提出 |
3.2 研究假设 |
3.2.1 组织主动遗忘与知识获取能力 |
3.2.2 组织主动遗忘与知识创造能力 |
3.2.3 组织主动遗忘与知识整合能力 |
3.2.4 知识获取、知识创造与知识整合能力 |
3.2.5 研究假设总结 |
3.3 变量的测量 |
3.3.1 组织主动遗忘的测量 |
3.3.2 企业动态能力的测量 |
3.4 问卷的预测试 |
3.4.1 问卷调查说明 |
3.4.2 因子分析 |
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1 样本与数据收集 |
4.2 信度分析 |
4.2.1 组织主动遗忘的信度分析 |
4.2.2 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的信度分析 |
4.3 相关分析 |
4.4 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 |
4.4.1 检验H1:组织主动遗忘对知识获取能力的影响作用 |
4.4.2 检验H2:组织主动遗忘对知识创造能力的影响作用 |
4.4.3 检验H3:组织主动遗忘对知识整合能力的影响作用 |
4.5 假设检验结果及讨论 |
4.5.1 实证研究整体结果 |
4.5.2 避免陋习与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关系讨论 |
4.5.3 忘却学习与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关系讨论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理论贡献与管理建议 |
5.2.1 理论贡献 |
5.2.2 管理建议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5.3.1 研究局限 |
5.3.2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要学会unlearn(论文参考文献)
- [1]组织遗忘研究的进展及其未来[J]. 韵江,赵永德. 经济管理, 2010(04)
- [2]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D]. 曾俊健.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7)
- [3]组织遗忘的测量与实证研究[D]. 赵永德.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2)
- [4]组织忘记对企业持续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 李晓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12(10)
- [5]要学会unlearn[J]. 葛传椝. 英语知识, 1988(01)
- [6]企业变革决策中的组织警觉特征及其效能机制研究 ——基于组织认知视角[D]. 胡洪浩. 浙江大学, 2014(03)
- [7]组织忘却、知识搜寻与绿色创新[J]. 朱雪春,张伟. 科研管理, 2021(05)
- [8]高中学生生物学科作业错题管理现状调查研究[D]. 贾文靖.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要素与方法[J]. 夏纪梅. 中国大学教学, 2018(03)
- [10]组织主动遗忘对动态能力的影响: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 李青霞.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