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将资助重大项目35项首批19项通过立项(论文文献综述)
闵桃[1](2020)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是与世界记忆工程对接的国家工程,是对档案文献遗产进行认定、管理、保护和开发的系列计划和措施。2000年,受世界记忆工程和国内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影响,在国家档案局牵头组织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正式启动。至2018年,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已选出四批142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成功申报12项《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和13项《世界记忆名录》,构筑起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工程为档案文献遗产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提供了途径和平台,促进了档案文献遗产工作的发展,并有意识地发掘档案文献遗产内涵及价值,塑造文化品牌,增强了档案文献遗产的文化影响力。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引发社会对档案文献遗产的广泛关注,有关档案文献遗产的研究不断涌现,但直接以工程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较少,且工程开展近二十年,有必要进行一定的梳理,为即将开展的工程新阶段做准备。故本文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建设为题,梳理分析遗产工程过去近二十年的实践活动。本文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时代背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既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发展的要求,又是世界记忆工程全面实施的体现。第二部分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实践活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围绕档案文献遗产的确定、保护与利用开展工作,建立起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即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的认证体系,组织了相关的整理研究项目和宣传、出版、文艺创作等开发利用活动,来保护和传承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第三部分是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实践活动的分析与展望。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启动为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了平台,促进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增强了档案文献遗产的文化影响力,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定位偏差、组织建设不足、活动内容不平衡等问题,需从工程定位、组织功能、发展规划、合作交流、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加强。
谈元媛[2](2018)在《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变化科学(Global Change Science)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源自于全球性的环境恶化和世界各国政府及科学家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问题将始终影响着未来全球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叶笃正是国际上研究全球变化问题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是我国首批全球变化研究项目的发起人。叶笃正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思想和原创性科学成果,也始终为推动着我国全球变化科学事业的长足进步和深入发展而不懈努力。考虑到目前学界全球变化科学学科跨越性大,研究复杂性高,研究课题较分散,常见于围绕地球系统科学开展的研究活动,本选题则将以叶笃正在中国全球变化科学中的所作贡献为研究中心,结合相关史实资料,侧面补充和探讨叶笃正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工作轨迹及学科发展的脉络因素,以便充分开展直观、立体的研究工作。首先,本选题主要利用了文献研究和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史料方面,主要源引了叶笃正生前所在单位提供的馆藏档案、手稿、信件;叶笃正家人所提供的珍贵照片、回忆录、访谈文字资料、视频采访汇编;一些与事件相关的政策文件和时事新闻稿件。结合原始资料,笔者结合人物年谱资料制作了相关统计图表,包括:学术成果统计、科研成果获奖统计、参与行政任职事务统计等。目的是为了更为直观地展现和凸显叶笃正在全球变化科学研究中的直接参与科研情况,学术水平和科研贡献,间接地展现出其在中国全球变化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其次,本文分析了叶笃正发展全球变化研究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因素。试图探寻该研究领域自产生建立直至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系列动因和路径。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大发展、国内良好科研基础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国际外交环境的改善、中国与国际科研合作的初步发展以及大规模国际科研项目的合作需要等构成了当时叶笃正在中国发展全球变化研究的客观条件。而其本人作为优秀的气象科学家,深厚的气象学知识功底,广阔的科研视野,杰出的气象科学成就以及丰富的科技管理经验也成为了其此后不断顺利推广全球变化研究的有利因素。叶笃正无论在科学理论和具体实践上都为全球变化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理论上,他提出“有序人类活动”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模型,明确了全球变化适应性研究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之间的关系,实践上,他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会议、致信国家领导人、主持首个科研项目立项、主导中国完成首个大型野外陆面观测合作实验、出任机构领导、参与国际组织合作、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培养科研人才、倡导学科融合等具体举措不断深化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的科学实践。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在中国发展的原因在于: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势必也是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中国必须借助当时国际合作所涉及的先进研究手段和方式方法,进一步开展环境研究工作,新的分析技术手段的介入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可以站在较高的研究平台上把握未来研究方向;我国早期的有关气候变化的工作虽取得了成果和学界重视,但仍未达到全球变化研究的科学高度,要达到国际公认的全球变化研究高度,需要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和认可来完成研究重点的确立和组织管理的协调;中国发展全球变化研究具有自己的国家重点,有其一定的实际需要。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在中国发展的特点则主要有三点:研究过程重视人才培养和交流联系、研究活动取得国家层面的支持与重视、研究成果收获了国际影响力。而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意义则从实际需求出发开拓了未来天气气候预测体系的科研方向;倡导学术交叉与学科融合才是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为此后国家政府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措施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文章最后将对叶笃正在全球变化领域所作贡献进行总结,并对其科学家情怀进行追忆,对未来的全球变化研究事业进行展望。总的来说,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对探究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回顾了气象学家叶笃正晚年的科学事业,突出了其对中国气象事业,全球变化科学事业所作的重要贡献,为结合更多人文因素、社会时代背景的气象科技史研究作出了有力补充,也可为系统梳理全球变化研究作出参考。
张文东[3](2016)在《教育史视野下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81年学位制度建立以来,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进入21世纪,我国的学位与研究教育更是突飞猛进,但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学科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当前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于关键发展阶段,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改革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从数量建设到质量建设的转型,是当前教育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的时间为经,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为纬,主要运用宏观阐述与微观考究结合、制度与实态并重及比较、统计和定量分析、高校考察等方法,对三十余年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与演绎规律、经验教训与历史启示,进行系统与深入研究。本文认为:第一,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呈现以下几个特征:(1)福建省学位教育经历恢复和起步(1981-1991年)、稳步发展(1992-2000年)、全面快速发展(2001-2011年)三个阶段;从培养单位和授权点看,福建省1981年开始就有培养单位和授权点,但发展较慢,三十年间仅有硕士培养单位13个,博士培养单位8个,且学科分布相对集中于某些培养单位。这反映了福建省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专业型学位教育虽得到大力发展,但教育体系不够成熟,整体教育水平不高。(2)从培养规模和经费保障看,福建省研究生教育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经历了初创与发展兴起阶段(1981-1991年)、规模扩大和调整改革阶段(1992-2004年)、深化改革和内涵发展阶段(2005-2011年)三个阶段;研究生教育经费保障也相应经历了由国家财政完全拨款到逐步呈现国家、社会、个人共同承担或补偿研究生培养费用的格局。(3)从师资结构看,研究生导师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但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生师比也在增大;研究生导师呈现高职称、年轻化,并且女性研究生导师比例在逐步增加的趋势。第二,通过对福建省13所研究生培养高校实地考察发现:(1)研究生教育规模在扩大,但与全国比仍然偏小;工科类学位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发展相对滞后,与福建的社会、经济发展多样化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研究生教育布局不断完善,但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推进,但培养质量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着研究生教育的省级统筹和规划、学科建设水平与特色、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生教育经费保障等诸多方面不够完善的问题。第三,在剖析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特征、对培养高校做了实地考察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概况,提出了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的五个“转变”:即从规模扩张向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并重转变;从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转变;从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向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转变;从单一招考制度向招考制度多元化转变;从集中统一管理向依法自主办学转变。第四,PEST分析表明,当前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在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差异化、协同发展、国际化、质量保障的发展战略思考和建议。总之,本文以时间为主轴,以教育史为视角,基于历史条件与时代背景,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两个层面,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学位制度建立30年(1981-2011年)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揭示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主要演绎特征,在史料研究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特点,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了 PEST分析法,分析了今后面临的发展环境,提出了战略前瞻和对策思考。
高博[4](2016)在《重要战略机遇期首都高校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发展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抓住战略机遇期,人是关键,大学生是未来人才竞争中的“关键少数”。大学生成长发展既是这一群体自身的迫切需求,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可以说,支持大学生今天的成长进步,就是支持国家明天的繁荣富强。我国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面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和重视支持大学生成长,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面对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保持我国的发展态势,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更好的支持大学生成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本论文针对战略机遇期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进行研究,选取首都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在研究中发现和确定战略机遇期支持大学生成长的重要要素,丰富大学生支持的理论体系。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研究了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的要素体系。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理论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针对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的文献分析,二是学术脉络研究。实证研究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通过专家会议对理论框架进行研究讨论,二是进行深度访谈调查,三是文件频次分析。通过研究识别出首都高校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要素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6项。第二,研究提出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理论模型。通过改进的专家Delphi法,筛选确定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二级指标和三级测度指标要素,综合考虑性别、职称、职务、工作经历等因素选择专家,开展两轮咨询,构建起战略机遇期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四维度十二要素的理论体系模型,并进一步阐述了理论体系各维度以及各机制的基本内涵。第三,开展实证调查并分析了大学生对理论模型指标态度与大学生群组态度特征。选取“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开展抽样调查,编制完成《战略机遇期首都高校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大学生访谈问卷》、《战略机遇期首都高校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理论体系专家咨询问卷》、《战略机遇期首都高校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调查问卷》,依托“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活动开展抽样调查,取得8188份调查样本,通过对学生基本信息的统计分析得出“大学生对理论模型指标态度”,以及“不同大学生群组态度特征”。第四,研究构建了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关系模型并得出要素支持关系。应用Vensim仿真工具构造了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与相关子模型,开展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仿真模拟、灵敏度分析和要素组合分析,以及四个子模型的要素组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关系模型,揭示了各维度、各要素机制间的内在协调关系,并按照主要、次要、一般三种类型进行分析。第五,开展基于高校类型的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应用研究。按照“985/211高校”、“普通高校”、“民办高校”三种类型,开展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的应用研究。采用SWOT分析法对每个类型高校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同一类型内的典型高校进行了差异性分析与专家访谈,得出985/211高校、普通高校、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应用对策建议。
宋福进[5](2016)在《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协调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速与知识经济的来临,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各自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计划,有选择地重点建设已成为一种趋势。重点建设作为调整高等教育资源与利益分配格局的一项国家政策,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多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亟待理清。比如,为什么要有选择地进行重点建设,重点建设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如何合理选择重点建设对象,重点建设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等等。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以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为主,对重点建设的必要性、分布特征与遴选机制、投入机制、管理机制等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充分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随着高等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政治论取代认识论并占据了主导地位,政治论的盛行回答了重点建设的必要性问题。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同时存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现象,需要建立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多元化机制。高等教育领域存在各种博弈关系,政府、社会和高校等三方博弈力量构成了博弈的利益主体。公共产品理论和博弈论对如何进行重点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精英与大众、公平与效率、计划与市场是贯穿于重点建设始终、有待协调的三对主要矛盾,这些矛盾关系交织在一起,影响到重点建设的方方面面,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以平衡三对矛盾关系。回顾我国重点建设的历程可发现,虽然在不同时期的实施方式有所不同,但重点建设始终是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美英德日等国的经验表明,世界一流大学的产生离不开政府长远规划和持续稳定的支持。在资源相对有限、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政府无力对所有高校予以均衡投入,齐头并进的绝对公平道路走不通。虽然各国出发点和建设方式不同,但资金投入更加集中、委托第三方机构、公开竞争、立法保障等已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由于建国初期,我国即确立了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形成当前格局是经过多次政策调整和长期历史演变的结果。通过对我国重点建设高校分布的演变过程分析发现,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重点建设高校数量经历了大幅波动,区域分布实现从高度集中向相对集中的转变,类型分布出现从专业性向综合性发展的趋势,造成优质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和学校特色的消失。建议改变政府占主导的局面,建立公开透明的遴选机制,实行以学校与学科相结合的遴选方式,坚持集中与均衡兼顾的区域布局,实现类型多元化并鼓励学校形成特色。在我国高等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建立更加公平的财政拨款制度,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投入总量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依然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从投入结构来看,经常拨款不足,专项拨款比例过大,经费配置结构存在失衡的现象,从而导致既没有提高效率又没有保障公平。从投入稳定性来看,我国的重点建设周期性波动现象比较明显,学校无法根据长远规划合理安排资金,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需要优化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结构,明确重点建设投入的性质和作用,重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我国以中央部委为主进行管理的方式导致部门化的倾向,需要加强中央政府层面的协调,从国家整体层面进行规划和建设,通过立法保障重点建设的实施。进一步深化共建机制,建立省部共建理事会,形成定期会商机制。进一步完善共建内容与措施,明确教育部、地方、高校等共建方的责权利。建立社会各界参加的咨询、审议、评估等机构,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负责重点建设的组织实施,实行公开竞争机制。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应建立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协调机制,以平衡精英与大众、公平与效率、计划与市场等矛盾关系;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需要合理分层,应继续坚持重点建设;应平衡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建立标准明确、程序公开、信息透明的遴选机制,优化区域分布,形成特色和优势;应做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明确重点建设投入的性质和作用;通过立法保障重点建设的实施,进一步深化共建机制,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研究从多个视角和学科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回答了当前引发广泛争议的问题,对于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未来走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若飞[6](2015)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30年发展进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30年发展的时间进程,把研究时段分为设立、发展和繁荣三个时期,依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立项数量、研究内容和代表性成果,把项目类型、负责人情况、区域分布和艺术学不同学科等立项数量情况,通过统计图、表等直观方式,分析艺术学研究获得的成就,研究艺术学学科和艺术科学内部的建设情况。同时,本文在与其它社会科学、文学学科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客观的呈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发展情况,为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和项目管理、艺术学学科建设、艺术科学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本文研究认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自设立以来,从基础研究到多样化研究,是我国艺术科学领域最高级别的科学研究之一,也是我国艺术科学发展水平的代表之一,是我国新时期艺术学学科建设和艺术科学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为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做出了重要贡献。艺术学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系中“单列”对艺术学门类学科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门类学科的产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通过设立多领域的研究课题,充分发挥学术导向作用,引领艺术科学研究开拓出了新的学术空间,填补了许多艺术科学研究的空白、急需、紧缺等领域,丰富了艺术科学各类学术研究,推动了艺术科学研究向广度、纵深处发展,成为艺术学学科建设、艺术科学研究、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推动下,艺术科研机构、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艺术类专业得到了充实和发展,艺术科研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得到不断的壮大和提高,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研究知道,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虽然收获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各类研究蓬勃发展,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文认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加强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齐头并进发展,建立科学的成果推广机制,积极推动研究成果的社会转化。本文最后强调,应加强民族艺术研究,积极借鉴其它民族艺术经验,立足本民族艺术的实践,进行艺术观念、艺术理论和方法上的大胆创新,才能使艺术科学研究真正做到“质”和“量”的双提升,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全面繁荣。
叶民[7](2014)在《工程教育CDIO模式适应性转换平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程教育的环境正在和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工程教育的模式正处在从“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转换的当口,涌现了以CDIO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模式。实现工程教育范式转换需要一个集成相关政策的范式转换平台,因此,研究、构建面向中国国情的适应性转换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本研究就是在这样的逻辑背景下,借助历史文献法和基于扎根理论的NVivo软件工具,挖掘出转换平台的构成要素和环境支撑要素,成功构造出一个CDIO适应性转换平台,并为该平台运作提出应予把握的策略和政策建议。本文工作与其说是为CDIO模式量身打造的,不如说是为整体工程教育范式建构的,CDIO模式只是选出的引子。如何选择若干影响因子作为工程教育模式转换平台的支撑要素是构筑转换平台的关键。本文首先进行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历史和现实回顾,运用工程问题求解思路寻找要素挖掘和政策调整的方向。本文从工程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探讨了工程教育从“技术范式”到“科学范式”、从“科学范式”到“工程范式”的两次范式转移或两次革命;尤其是探讨分析当代工程教育转型(第二次工程教育革命)的社会背景与改革实践,认识工程教育发展的现实环境和变革驱动力,揭示工程教育范式转换深刻的历史动因和社会必然性。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阐述了“工程范式”转型过程中的若干模式创新——如整体的工程教育、大E的工程等,介绍了多个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最佳实践;详细讨论了CDIO模式的产生、发展背景和丰富内涵,介绍了CDIO模式在中国的试点实践,展示了CDIO作为当前工程教育“二次革命”中崛起的一种典型创新模式应运而生的理论营养、实践土壤,揭示了CDIO模式丰富的创新内涵与时代价值。在转型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回顾中,为CDIO范式转换平台研究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为对CDIO转换平台要素的科学挖掘和平台合理构建,本研究采用国际上社会科学研究比较流行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和建立在其理论基础上的NVivo软件。本研究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共三级编码,对能体现工程教育范式转型研究主题的权威性、代表着国际社会主流意见的21篇典型文献(其中英文18份,中文译本3份)进行了深入挖掘;根据研究主题的故事线抽象出的8个选择性编码,进而根据扎根理论,从编码的理论结果中揭示了CDIO转换平台的5大构成要素和3大环境支撑要素。它们分别是重构本科课程计划、工程师资的认可与激励、教育教学方法、学生的评价与激励、大学文化变革,以及国家战略、财政支持、变革的社会共同参与。结合中国国情,我们对5大要素在平台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内容、实现方式与侧重,以及构建过程中的理论准备和具体操作提出了政策性建设意见,并给出了CDIO转换平台的构成框架,其中课程设置是实现转换平台的核心内容,师资政策是实现转换平台的关键与瓶颈,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难点,学业评价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变革的重点,大学文化环境的变革在平台重构中起到基础和保障作用。本文阐述了转换平台的政策蕴含,即平台目标的明确性、平台架构的系统性、平台要素的关联性。通过对转换平台的运行与政策环境的梳理分析,揭示了有效运行CDIO转换平台必须把握好的三个应用策略,即:1)变革要选择“先自上,再上下互动”;2)高校要综合判断、自主选择——根据自己的不同定位、不同的行业需求、不同的学科专业特征,可选择选择C、D、I、O不同侧重的模式;3)高校要拿出变革勇气,但结合自身实际把握好变革力度和进度节奏。最后,分别向教育主管部门、大学管理部门提出宏微观政策调整的意见和建议,包括资源分配政策、评价与考核、激励政策、日常管理政策等。本文工作为工程教育的范式转换提供了新的认知,为成功借鉴CDIO模式的政策设计提供新的方法论运用;由此建构的中国CDIO适应性转换平台对相关教育管理实践提供了可作参考的分析与解题框架,为中国高校有效组织和实施工程教育范式转换,提高中国工程师培养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
王庆如[8](2012)在《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文中认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陕西作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正处于一种举步维艰的“高原期”。根据对陕西省现有的18所民办高校的实地调研发现,其症状表现为:发展态势正在衰减,生存空间日趋局促,前途命运未卜难测。因此,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走出“高原期”就成为目前民办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所在。本研究综合运用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将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田野研究法和德尔菲法有机结合,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概念、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以此为框架,对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具体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建构了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分析架构。通过对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概念的厘定,指出了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由大学理念、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内部管理、办学效益五个核心要素构成。依照这五个核心构成要素,建构了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五维要素结构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分析框架。第二,梳理了陕西民办高校发展历程、成就及特征。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经历了自学考试助学机构阶段、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阶段、实施学历教育专科阶段、实施学历教育本科阶段和实施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陕西民办高校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跨越式发展,成为陕西高等教育的一大靓点,被称为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陕西现象”。第三,扫描了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问题与症结。利用分析框架,选取有代表性的民办高校,通过田野研究等方法,对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状况、存在问题进行了扫描。其主要表征是:大学理念方面存在着办学理念模糊、办学定位失当、校园文化淡漠的问题;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培养目标与实践脱节、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师资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着行政管理科学性不强、教学管理专业化不高、学生管理重管轻教的问题;办学效益方面存在着办学经费日趋拮据、经费用途偏失、忽视社会和个人效益的问题。第四,剖析了制约和影响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因素。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于生源数量萎缩与质量下降、转型期市场经济不健全、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从中观层面来看,由于政策制定存在缺陷、政策执行不力、政府管理中存在问题,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制度性因素;从微观层面来看,由于民办高校的逐利性动机和理念、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自身原因。第五,提出了新时期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具体策略。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提升需要建立整体的改革图景,需要政府、社会和民办高校共同协作。具体来讲:一是完善制度设计,理顺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实行分类管理机制、健全市场机制;二是端正办学思想,淡化逐利色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树立质量立校意识;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自有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管理和考核及激励、改善教师生活条件;四是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多元参与、协作发展”的治理模式;五是加强财政资助,将其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引导其提高质量、培育办学特色。
沈苏燕[9](2011)在《农民养老保障的政策优化研究 ——以人的需要为视角》文中提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所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在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口之中,农村老人所占比例达到七成以上。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农民的养老问题日渐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农民养老问题的公共政策,以缓解农村居民的养老压力,但是这一现代保障手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还未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日益严重的农民养老问题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能否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占人口总数60%的广大农村居民老年的基本生活,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社会目标的实现。那么,现阶段农民养老政策是否满足其基本养老需要?农民的老年生活存在哪些困难?应当如何优化农民养老政策系统,才能更好的保障农民的老年基本生活?本研究以人的需要与满足为出发点和理路,深入挖掘农民养老保障的政策基础,并通过定量分析,评价目前农民养老政策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实证分析农民养老需要的满足程度、需要满足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内容。以此为基础,探索政策优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提出优化农民养老保障及其政策系统的总体构想和具体建议。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第一,基本养老需要是农民养老保障的政策基础。“需要”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从人的需要角度审视农民养老问题,可以发现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农民的养老需要与保障制度之间的矛盾。随着传统养老保障的功能弱化,农民养老需要与农民养老政策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养老发展的基本矛盾关系。这对矛盾关系实质上是人的需要与社会福利之间的矛盾。对这一需要的满足体现了农民养老政策的真正价值,因此,从人的需要角度研究农民养老政策具有本源意义。然而,究竟何为养老需要呢?它是人们缺乏老年时期必要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方面的保障、照顾和慰藉的主观感受,具有客观性、层次性和普遍性特征。这种需要可以分为健康医疗方面的需要、经济收入方面的需要、日常生活照顾的需要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农民养老保障先后经历了家庭保障、集体保障和社会保障阶段,其保障模式逐渐从传统的家庭养老向现代的社会养老发展。当前,国家和政府正在积极改革农民养老政策,而明确养老需要的这一理念,对农民养老政策系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第二,现阶段农民养老政策尚未满足其基本养老需要。通过对农民养老政策的系统协调性分析、综合评价以及具体政策的功能分析表明:(1)农民养老政策系统存在诸多不协调性,主要表现在政策主客体内部、主客体之间以及农民养老政策系统与其他政策、与环境之间,这些不协调性严重阻碍了整个政策系统的有效运行;(2)在纵向的历史变化趋势上,从1999年至2008年政策效果的综合评价中可知,这十年间农民养老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可以分为下降——低谷——回升——快速提高四个阶段。在横向的区域保障水平上,2008年农民养老的政策效果可以被分为高水平、较高水平、中等水平、较低水平和低水平等五类地区,其中最后两类占到总体的三分之二,可见政策效果的地区差异较大,政策系统的地区发展很不均衡;(3)在对救助政策、保险政策和福利政策的重点梳理与分析中得到:救助子系统虽然保障水平有限,但其覆盖范围较大,基本达到了应保尽保的要求;保险子系统处于改革阶段,其保障水平远未满足广大农民的基本养老需要;福利子系统的政策供给主要满足的是农村“五保户”的养老需要,难以为其他农村居民提供多样化的社会养老服务。整体而言,三个政策子系统对基本养老需要的满足表现出低层次、低水平、低覆盖的特征。第三,农民养老需要的满足程度较低,养老意愿的社会化趋势明显,四种需要类别中健康医疗与经济收入方面的需要尤为迫切。通过对农村老人养老满意度、中青年人养老意愿和养老需要具体内容的研究显示:(1)大部分农村老人在健康医疗、经济收入、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养老状况并不乐观,他们的晚年生活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2)农村中青年人养老意愿受到个人特征中的年龄、文化程度、新农保的了解程度、是否已经参保与家庭特征中的共同生活家庭人数、男孩个数、女孩个数、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等因素影响,总体上表现出社会养老的选择倾向,同时由于传统养老模式的持续作用,自我养老、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等保障模式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共同存在;(3)在需要的具体内容方面,老人的基本医疗需要非常强烈,尤其是贫困边缘且没有医疗保障的老人;多数老人处于经济困境之中,生活水平较低;一般情况下,老人多以自我照顾为主;高龄、独居老人缺乏交流对象,生活孤独寂寞。四种需要类别中,健康医疗与经济保障处于需要结构的首要位置。总体上,农民养老需要的满足是低水平的、紧迫的、多样化的。第四,农民养老政策的优化具有充分的理论根据、清晰的价值层次和明确的结构指向。首先,优化政策系统必须增加农民养老的政策供给,而增加政策供给有其基本的理论缘由。不管是风险社会的政策背景、准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还是维护政治稳定的必然选择、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要求,都在理论上表明了增加农民养老政策供给的必要性。其次,政策优化必然涉及价值取向问题。农民养老政策的价值结构是一种序列式存在,主要包括维护农民养老权的基础性价值、体现社会正义的扩展性价值和推动农村老人全面发展的终极性价值。由不同层次构成的三级价值结构,成为推动政策优化的价值动力。再次,从协同学理论角度理解农民养老政策的优化,认为这种优化还应围绕主导性序参量——养老需要,形成整个政策系统的协同结构,充分发挥救助、保险、福利等多个子系统的协同效应。第五,农民养老政策的优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与社会环境,并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农业GDP所占比重、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农业人口所占比重和人均GDP等相关指标的对比可得,我国已基本具备为农民养老提供大规模政策支持的条件。而且随着国家财力、农民收入的提高,政策优化有了更强的经济支撑。同时,国内外环境也形成了有利于政策优化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典型国家,在构建社会养老保障方面存在一些普遍性策略与经验,给予了我们很多重要的启示。而且国内的一些地区也在经济保障、生活照顾、精神文化和健康医疗等方面进行了政策实践与创新,为政策优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案例。综上所述,“需要”是农民养老保障的政策基础,目前的农民养老政策没有满足广大农民的基本养老需要,而且这一需要本身的满足程度较低,非常紧迫,所以必须对农民养老政策进行优化。本研究依据相关的理论与现实,围绕基本养老需要及其满足,提出了农民养老保障的总体设想,分析了农民养老政策的优化方略、相关问题和短期目标,进而给出了政策优化的具体建议。
朱蔚彤[10](2006)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学科交叉研究模式分析》文中提出引言科学是个整体,其内在的力量总是激励着人们最完整地认识和说明这个整体。几百年来不断细化的学科划分和单一学科的研究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将资助重大项目35项首批19项通过立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将资助重大项目35项首批19项通过立项(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概念解析 |
三、学术回顾 |
四、研究思路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缘起 |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传统 |
一、中国古代的档案文献保护措施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档案文献保护工作 |
三、改革开放后的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工程 |
第二节 世界记忆工程的推动 |
一、世界记忆工程概况 |
二、世界记忆工程影响 |
第二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实践 |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概况 |
一、发展历程 |
二、工程组织 |
三、工程任务 |
第二节 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的构筑 |
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评选 |
二、多层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体系的形成 |
第三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利用探索 |
一、整理研究 |
二、宣传展览 |
三、出版发行 |
四、文艺创作及品牌塑造 |
第三章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影响与展望 |
第一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影响 |
一、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新平台 |
二、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 |
三、档案文献遗产文化影响力的增强 |
第二节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缺憾与展望 |
一、工程缺憾 |
二、工程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背景 |
第一节 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
一、全球变化研究的提出与产生 |
二、科学的全球变化概念定义 |
第二节 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的探索 |
一、中国早期全球变化研究的成果 |
二、中国未来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景 |
第二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过程 |
第一节 倡导引入 |
一、主动参与国际科研交流 |
二、力荐成立国家专业研究机构 |
第二节 逐步发展 |
一、首创陆面过程研究与国际合作野外观测实验的成功 |
二、取得“八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 |
三、担任国际科研组织职务 |
第三节 开拓创新 |
一、中国成立国家气候委员会与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CNCIGBP) |
二、中国建立首个全球变化专门研究机构 |
第三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 |
第一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主要贡献 |
一、明确了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二、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方针 |
三、倡导学术融合,拓展学科边界 |
四、顺应环保热潮,开展科普事业 |
第二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特点 |
一、研究过程重视人才培养和交流联系 |
二、研究活动取得国家层面的支持与重视 |
三、研究成果收获国际影响力 |
第三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意义 |
第四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成因 |
第一节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客观条件 |
一、良好研究基础的建立 |
二、恰当引入时机的出现 |
三、学科发展趋势的需要 |
第二节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主观因素 |
一、杰出的气象科研成就 |
二、丰富的科技管理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叶笃正发表学术论文统计 |
附录二 叶笃正1978年—1985年参与科技管理的具体事务和有关类型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教育史视野下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
三、国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综述 |
一、关于学位教育发展的研究 |
二、关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中国学位建立30年福建省学位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福建学位教育的发展阶段 |
一、福建学位教育的恢复和起步(1981-1991年) |
二、福建学位教育的稳步发展(1992-2000年) |
三、福建学位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2001-2011年) |
第二节 学位授予单位与授权点的发展历程 |
一、学位授予单位发展过程 |
二、学位授权点发展历程 |
第三节 福建学位授予规模与结构的历史变迁 |
一、学位授予规模 |
二、学位授予结构 |
第四节 福建不同门类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的历史特征 |
一、不同门类硕士学位授予的历史特征 |
二、不同门类博士学位授予的历史特征 |
第三章 中国学位建立30年福建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福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阶段 |
一、研究生教育初创与发展兴起阶段(1981-1991年) |
二、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和调整改革阶段(1992-2004年) |
三、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和内涵发展阶段(2005-2011年) |
第二节 福建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结构的发展历程 |
一、研究生招生规模和结构 |
二、在校研究生规模和结构 |
第三节 福建研究生导师规模与结构的发展过程 |
一、研究生导师规模 |
二、研究生导师的结构 |
三、生师比情况 |
第四节 福建研究生教育经费保障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 |
一、福建省研究生教育保障机制的演化 |
二、不同阶段研究生资助保障制度对比 |
第四章 现阶段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问题与趋势(2012年以来) |
第一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与特点 |
一、福建省13所研究生培养高校实地考察情况 |
二、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现状特点 |
第二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与分析 |
一、研究生教育的省级统筹和规划问题 |
二、学科建设水平和特色问题 |
三、导师队伍建设问题 |
四、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机制问题 |
五、研究生教育经费保障问题 |
第三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
一、从规模扩张向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并重转变 |
二、从封闭办学向开放办学转变 |
三、从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向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转变 |
四、从单一招考制度向招考制度多元化转变 |
五、从集中统一管理向依法自主办学转变 |
第四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环境PEST分析 |
一、政治、政策环境及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关系分析 |
二、经济环境及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关系分析 |
三、社会、文化环境及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关系分析 |
四、技术环境及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关系分析 |
第五章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前瞻与对策 |
第一节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前瞻 |
一、差异化问题 |
二、协同发展问题 |
三、国际化问题 |
四、质量保障问题 |
第二节 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政策和支撑保障,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转变 |
二、建设优势特色学科,夯实研究生教育发展基础 |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研究生综合创新能力 |
四、突出对台合作办学,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
五、重构教育治理体系,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 |
第六章 结语 |
附录1 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大事记 |
附录2 论文相关图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重要战略机遇期首都高校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有关大学生成长阶段特点的研究 |
1.2.2 国内有关大学生成长阶段特点的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首都高校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要素识别 |
2.1 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学生成长特征分析 |
2.1.1 大学生群体特征概述 |
2.1.2 大学生群体特征变化历程 |
2.1.3 当前首都高校大学生群体特征分析及存在问题 |
2.1.4 重要战略机遇期与首都高校大学生的关系 |
2.2 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要素理论研究 |
2.2.1 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概念 |
2.2.2 大学生成长支持现状及首都高校大学生成长环境 |
2.2.3 大学生成长支持的理论基础 |
2.3 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要素实证研究 |
2.3.1 通过专家会议法识别要素 |
2.3.2 通过深度访谈法识别要素 |
2.3.3 通过频次分析法识别要素 |
2.4 小结 |
第3章 首都高校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理论模型研究 |
3.1 改进DELPHI法研究方法与步骤 |
3.1.1 改进Delphi法的选择 |
3.1.2 改进Delphi法研究步骤 |
3.2 专家咨询意见统计学分析 |
3.2.1 统计分析方法 |
3.2.2 第一轮专家咨询分析 |
3.2.3 第二轮专家咨询分析 |
3.3 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理论模型内涵分析及构建 |
3.3.1 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四维理论模型构建 |
3.3.2 理论模型学校教育维度内涵分析 |
3.3.3 理论模型社会环境维度内涵分析 |
3.3.4 理论模型发展保障维度内涵分析 |
3.3.5 理论模型网络空间维度内涵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首都高校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抽样调查与数据分析 |
4.1 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案设计 |
4.1.1 抽样调查特点与抽样方法选择 |
4.1.2 样本量确定与抽样实施流程 |
4.1.3 层次间的样本量分配 |
4.2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
4.2.1 调查问卷设计 |
4.2.2 问卷调查实施 |
4.2.3 样本代表性分析 |
4.3 大学生对理论模型指标的态度分析 |
4.3.1 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均值分析 |
4.3.2 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态度差异性检验 |
4.4 不同大学生群组的态度特征分析 |
4.4.1 不同大学生群组的态度均值 |
4.4.2 不同大学生群组的态度差异性检验 |
4.5 小结 |
第5章 首都高校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关系模型构建 |
5.1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建构 |
5.1.1 系统动力学方法选择 |
5.1.2 模型因果关系分析 |
5.1.3 模型主要变量界定 |
5.1.4 模型结构流图设计 |
5.1.5 模型数学方程分析 |
5.1.6 模型初始值的确定 |
5.2 模型灵敏度及要素组合分析 |
5.2.1 灵敏度分析 |
5.2.2 要素组合分析 |
5.3 子模型要素组合分析 |
5.3.1 学校教育子模型 |
5.3.2 社会环境子模型 |
5.3.3 发展保障子模型 |
5.3.4 网络空间子模型 |
5.3.5 各子模型综合分析 |
5.4 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关系模型 |
5.4.1 成长支持机制各维度分析 |
5.4.2 成长支持机制各要素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首都高校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应用研究 |
6.1“985/211 高校”类型应用研究 |
6.1.1 典型“985/211 高校”基本情况分析 |
6.1.2 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模型综合评价 |
6.1.3 典型高校之间成长支持机制差异性分析 |
6.1.4 针对“985/211 高校”的对策建议 |
6.2“普通高校”类型应用研究 |
6.2.1 典型“普通高校”基本情况分析 |
6.2.2 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模型综合评价 |
6.2.3 典型高校之间成长支持机制差异性分析 |
6.2.4 针对“普通高校”的对策建议 |
6.3“民办高校”类型应用研究 |
6.3.1 典型“民办高校”基本情况分析 |
6.3.2 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模型综合评价 |
6.3.3 典型高校之间成长支持机制差异性分析 |
6.3.4 针对“民办高校”的对策建议 |
6.4 支持机制模型综合分析及典型案例 |
6.4.1 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模型各要素综合分析 |
6.4.2 主要要素典型案例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专家DELPHI数据分析 |
附录 2:抽样方案及问卷分配 |
附录 3:各类调查问卷 |
附录 4:不同大学生群体态度分析 |
附录 5:典型高校指标差异性分析 |
附录 6:部分深度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5)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认识论与政治论:重点建设的必要性 |
2.2 公共产品理论: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的多元化机制 |
2.3 博弈论:高等教育各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 |
2.4 重点建设的主要矛盾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历程回顾与国际借鉴 |
3.1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历程回顾 |
3.2 美国联邦政府科研拨款:国家利益导向的持续投入 |
3.3 英国科研拨款改革:以质量评估为基础的拨款机制 |
3.4 德国卓越计划:从均衡发展到有选择性投入 |
3.5 日本COE计划:从政府指定到公开竞争 |
3.6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分布特征与遴选机制 |
4.1 重点建设高校数量分析 |
4.2 重点建设高校区域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 重点建设高校类型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
4.4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遴选机制 |
4.5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投入机制 |
5.1 高等教育投入总体情况 |
5.2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投入分析:以“211 工程”、“985 工程”为例 |
5.3 重点建设高校财政投入结构:基于72 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析 |
5.4 重点建设投入的性质与作用 |
5.5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管理机制 |
6.1 中央政府层面的管理方式 |
6.2 中央与地方的共建机制 |
6.3 美英德日的经验借鉴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建议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30年发展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
四、研究时段的划分 |
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的语境 |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设立和“单列” |
第一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设立和“单列学科”的产生 |
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设立前的艺术学研究简述 |
二、从建国后的艺术教育、艺术学学科建设看艺术学发展情况 |
三、我国科学基金设立的情况 |
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单列” |
五、全国艺术科学“六五”、“七五”计划 |
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管理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 |
一、20世纪80年代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立项情况 |
二、同时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整体立项情况研究 |
三、比较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特点 |
第三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主要成果 |
一、“六五”国家重点项目“中国戏曲通史”和“中国戏曲通论” |
二、“六五”国家重点项目“中国话剧通史” |
第四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设立和“单列”的影响和意义 |
一、对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影响和意义 |
二、对艺术科学研究的影响和意义 |
三、对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
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的发展 |
第一节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的新变化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类型的完善 |
一、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的新变化 |
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类型的完善 |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分析研究 |
一、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数量统计和分析研究 |
二、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在学科上的统计和分析研究 |
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内容统计和分析研究 |
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地区分布情况统计和分析研究 |
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与同时期文学门类下的其它学科比较研究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代表性成果研究 |
一、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一期工程) |
二、“八五”国家重点项目“中国艺术学” |
三、“六五”国家重点项目“中国美术史” |
第四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对艺术科学的影响和意义 |
一、国家对这一时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获得成就的肯定 |
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推动了艺术科学健康发展 |
第三章 本世纪初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的繁荣 |
第一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管理的调整和优化 |
一、“五年”规划:提出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的任务和研究的重点领域 |
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管理 |
第二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立项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
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数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
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负责人单位情况统计分析 |
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负责人地区分布情况统计分析 |
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按学科情况统计分析 |
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与文学门类下的其它学科比较研究 |
第三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内容的繁荣发展 |
一、基础研究的繁荣发展 |
二、应用对策研究得到了充分重视和发展 |
第四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代表性成果研究 |
一、“九五”国家重大项目“中华艺术通史” |
二、“六五”重大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 |
三、国家委托课题“中国艺术科学总论” |
第五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影响和意义 |
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推动了艺术各种类的发展繁荣 |
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研究推动了艺术学门类学科进程 |
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研究推动了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
第四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30年发展经验总结 |
第一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30年发展综合研究 |
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实现了数量的持续稳定增长 |
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类型完善,满足了不同的研究需求 |
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实现了负责人所在单位多样化的发展 |
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实现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全覆盖 |
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实现了各艺术种类研究的全面发展 |
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呈现出学科稳定发展的总体趋势 |
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内容丰富多彩 |
第二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30年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的数量来看 |
二、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的内容来看 |
三、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管理来看 |
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有研究的功利化倾向 |
第三节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30年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
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发展经验 |
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7)工程教育CDIO模式适应性转换平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程教育:强国富民的人力资源基础 |
1.1.2 模式创新:21世纪工程教育的必然选择 |
1.1.3 适应性平台:创新模式确保成功的保障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可能的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
2.1 工程和工程教育 |
2.1.1 工程 |
2.1.2 工程教育 |
2.2 范式及其转换理论 |
2.2.1 概念辨析 |
2.2.2 范式转型理论(Paradigm Shift) |
2.3 质性研究与扎根理论 |
2.3.1 质性研究 |
2.3.2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教育的两次范式迁移 |
3.1 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 |
3.1.1 欧洲工程教育的历史贡献 |
3.1.2 美国工程教育创生与发展 |
3.1.3 中国和日本工程教育的开端 |
3.2 工程教育第一次革命:科学化 |
3.2.1 《科学:无止境的前沿》 |
3.2.2 卫星危机和《国防教育法》 |
3.2.3 格林特报告的正解与误读 |
3.3 工程教育第二次革命:回归工程 |
3.3.1 工程教育改革的先声 |
3.3.2 MIT:《我们的革命》 |
3.3.3 “召回工程的灵魂” |
3.4 本章小结 |
4 转型中的模式创新与CDIO兴起 |
4.1 工程教育创新模式概述 |
4.1.1 模式创新的焦点 |
4.1.2 整体的工程教育 |
4.1.3 多样化的创新实践 |
4.2 CDIO模式的兴起与发展 |
4.2.1 CDIO模式的目标与架构 |
4.2.2 CDIO模式的演进 |
4.2.3 CDIO模式在中国 |
4.3 CDIO模式的价值与意义 |
4.3.1 CDIO模式的价值 |
4.3.2 CDIO模式的意义 |
4.3.3 大E的工程 |
4.4 本章小结 |
5 CDIO转换平台的宏观背景与分析 |
5.1 工程教育转型的理论准备 |
5.1.1 《绿色报告》(ASEE) |
5.1.2 《重构工程教育报告》(NSF) |
5.1.3 工程教育《自适应系统报告》(NRC) |
5.1.4 《塑造未来报告》和《尼尔报告》(NSF) |
5.2 工程教育转型的实践预演 |
5.2.1 NSF助力工程教育的改革 |
5.2.2 工程教育联合体计划(EEC)与实践 |
5.2.3 工科院校学系改革计划(DLR)与实践 |
5.2.4 NAE的“大挑战学者计划”(GCSP)与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6 CDIO转换平台的构成:基于质性分析 |
6.1 转换平台问题的提出 |
6.1.1 教学计划实证分析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
6.1.2 数据的统计分析 |
6.1.3 教学计划实证分析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
6.2 平台总体框架的要素选择 |
6.2.1 研究工具:NVivo软件 |
6.2.2 数据采集 |
6.2.3 编码、节点与数据分析 |
6.2.4 研究结论:转换平台和环境支撑的要素 |
6.3 转换平台架构与政策诉求 |
6.3.1 课程设置 |
6.3.2 教师政策 |
6.3.3 教学方法 |
6.3.4 学业评价 |
6.3.5 大学文化 |
6.4 本章小结 |
7 CDIO转换平台政策环境与运行 |
7.1 政策环境的蕴涵特性 |
7.1.1 平台目标的明确性 |
7.1.2 平台架构的系统性 |
7.1.3 平台要素的关联性 |
7.2 环境支撑要素的确立 |
7.2.1 国家战略 |
7.2.2 财政支持 |
7.2.3 业界参与 |
7.3 CDIO转换平台的运行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按材料来源列出的编码汇总 |
附录二 八个选择性编码节点及其子节点展开情况 |
(8)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民办高校面临的困境需要深化该项研究 |
1.1.2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极具代表性 |
1.1.3 休戚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相关概念及边界 |
1.4.1 民办高校 |
1.4.2 办学水平 |
1.4.3 策略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架构及内容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理论关照 |
2.1 民办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与价值诉求 |
2.1.1 民办高等教育本质属性 |
2.1.2 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合理性 |
2.1.3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诉求 |
2.2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高等教育系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办学水平五维核心构成要素的论证 |
2.3.2 办学水平核心构成要素的概念解析 |
2.3.3 制约办学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章 陕西省民办高校发展历程回顾 |
3.1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基本历程 |
3.1.1 自学考试助学机构阶段(1984—1995年) |
3.1.2 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阶段(1996—1999年) |
3.1.3 实施学历教育专科阶段(2000—2004年) |
3.1.4 实施学历教育本科阶段(2005—2010年) |
3.1.5 实施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2011年—) |
3.2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取得的成就、特点和经验 |
3.2.1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成就 |
3.2.2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特点 |
3.2.3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基本经验 |
3.3 陕西民办高校在全国的地位与影响 |
3.3.1 陕西民办高校目前的社会地位 |
3.3.2 陕西民办高校在我国的影响力 |
第4章 现阶段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 |
4.1 大学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1 办学理念模糊 |
4.1.2 办学定位失当 |
4.1.3 大学文化淡漠 |
4.2 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1 培养目标与实践脱节 |
4.2.2 专业结构不合理 |
4.2.3 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
4.3 师资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1 师资结构不合理 |
4.3.2 师资队伍不稳定 |
4.3.3 师资管理不完善 |
4.4 内部管理方而存在的问题 |
4.4.1 行政管理科学性不强 |
4.4.2 教学管理专业化不高 |
4.4.3 学生管理重管轻教 |
4.5 办学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
4.5.1 办学经费日趋拮据 |
4.5.2 经费用途存在偏差 |
4.5.3 忽视社会和个人效益 |
第5章 制约陕西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原因分析 |
5.1 社会环境的变迁 |
5.1.1 生源数量萎缩、质量下降 |
5.1.2 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 |
5.1.3 传统社会观念的束缚 |
5.2 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 |
5.2.1 政策制定存在的缺陷 |
5.2.2 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 |
5.2.3 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
5.3 民办高校办学动机和办学行为存在缺陷 |
5.3.1 逐利性的办学动机占据主导地位 |
5.3.2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
5.3.3 管理人员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的要求 |
第6章 提升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策略分析 |
6.1 完善制度设计,为提升办学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6.1.1 理顺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法律地位,让其公平竞争 |
6.1.2 实行民办高校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机制 |
6.1.3 健全市场机制,为民办高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
6.2 端正办学思想,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升办学水平 |
6.2.1 淡化逐利色彩,强化公益属性 |
6.2.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
6.2.3 把提高教学质量视为立校之本 |
6.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借助优质师资提升办学水平 |
6.3.1 加强自有教师队伍建设 |
6.3.2 完善教师队伍的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 |
6.3.3 积极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 |
6.4 完善治理结构,依靠科学管理提升办学水平 |
6.4.1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章程 |
6.4.2 完善法人内部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 |
6.4.3 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共同协作发展”的治理模式 |
6.5 加强财政资助,积极扶持民办高校提升办学水平 |
6.5.1 纳入公共政策框架,积极扶持发展 |
6.5.2 以财政资助引导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
6.5.3 培育办学特色,形成错位发展格局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农民养老保障的政策优化研究 ——以人的需要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政策分析模式与研究方法 |
1.4.1 政策过程实然分析法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民养老保障的政策基础 |
2.1 一对基本矛盾 |
2.1.1 养老需要与保障政策 |
2.1.2 矛盾的实质:人的需要与社会福利 |
2.1.3 需要的本源意义 |
2.2 农民养老需要的内涵外延 |
2.2.1 内涵解析 |
2.2.2 属性特征 |
2.2.3 外延分类 |
2.3 农民养老保障的历史演变 |
2.3.1 家庭保障阶段 |
2.3.2 集体保障阶段 |
2.3.3 社会保障阶段 |
2.3.4 评析 |
2.4 政策满足基本需要的现实意义 |
第三章 农民养老保障的政策评价 |
3.1 政策系统的协调性分析 |
3.1.1 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
3.1.2 资料来源、变量抽取与数据处理 |
3.1.3 研究结果分析 |
3.2 政策效果的综合评价 |
32.1 指标体系 |
3.2.2 实证模型 |
3.2.3 历史变化趋势的计量分析 |
3.2.4 区域保障水平的计量分析 |
3.3 具体政策的现状分析 |
3.3.1 救助政策 |
3.3.2 保险政策 |
3.3.3 福利政策 |
3.4 小结:现阶段农民养老政策尚未满足其基本养老需要 |
第四章 农民养老需要的实证研究 |
4.1 农村老人的养老状况及其满意度 |
4.1.1 调查的基本情况 |
4.1.2 养老现状的具体分析 |
4.1.3 养老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
4.1.4 养老满意度的分值计算 |
4.2 农村中青年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养老意愿的实证分析 |
4.2.3 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
4.3 农民养老需要的具体内容 |
4.3.1 基本养老需要及其满足物的特点 |
4.3.2 基本养老需要的具体内容 |
4.3.3 政策供给的认知与期望 |
4.4 小结:农民养老需要满足的低水平、紧迫性和多样化 |
第五章 政策优化的理论依据 |
5.1 加大政策供给的理论缘由 |
5.1.1 政策产生的背景:风险社会中的老化风险 |
5.1.2 供给不足的原因:公共产品的正外部性 |
5.1.3 政策系统的功能:维护政治稳定的积极意义 |
5.1.4 政府职能的转变:服务型政府的责任担当 |
5.2 农民养老保障的政策价值 |
5.2.1 农民养老政策的价值生成 |
5.2.2 农民养老政策的价值分析 |
5.3 农民养老保障的政策协同 |
5.3.1 协同学之要义 |
5.3.2 协同学与农民养老政策:契合性探索 |
5.3.3 农民养老政策的协同性分析 |
5.3.4 农民养老政策的协同优化 |
第六章 政策优化的现实依据 |
6.1 政策优化的现实基础 |
6.1.1 经济条件 |
6.1.2 社会环境 |
6.2 政策优化的国际经验 |
6.2.1 德国 |
6.2.2 美国 |
6.2.3 日本 |
6.2.4 启示 |
6.3 政策优化的国内实践 |
6.3.1 经济保障 |
6.3.2 生活照顾 |
6.3.3 精神文化 |
6.3.4 健康医疗 |
第七章 农民养老保障的政策优化 |
7.1 总体构想 |
7.1.1 农民养老保障 |
7.1.2 农民养老政策 |
7.2 具体建议 |
7.2.1 强化政府的财政责任,确保公共财政对农民养老的支持力度 |
7.2.2 进一步提高救助水平,建立救助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 |
7.2.3 完善农村老年生活补贴政策,争取覆盖全体农村老年人口 |
7.2.4 扩大新农保的参保范围,保证老人按时足额领取基础养老金 |
7.2.5 健全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机制,积极应对未来支付压力 |
7.2.6 发展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加强老年福利设施建设 |
7.2.7 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提高农村社区照顾质量 |
7.2.8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增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供给 |
7.2.9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 |
第八章 研究总结 |
8.1 基本结论 |
8.1.1 基本养老需要是农民养老保障的政策基础 |
8.1.2 现阶段农民养老政策尚未满足其基本养老需要 |
8.1.3 农民养老需要的满足程度较低 |
8.1.4 政策优化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
8.1.5 政策优化具备丰富的现实依据 |
8.1.6 "福利组合"与优化方略 |
8.2 创新与不足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学科交叉研究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自然科学基金学科交叉研究资助体系 |
2 学科交叉研究的两个主要资助模式 |
2.1 重大项目 |
2.2 重大研究计划 |
2.3 小结 |
3 支持学科交叉研究遭遇的困难与建议 |
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将资助重大项目35项首批19项通过立项(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研究[D]. 闵桃.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D]. 谈元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3]教育史视野下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福建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 张文东.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4]重要战略机遇期首都高校大学生成长支持机制研究[D]. 高博.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5]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协调机制研究[D]. 宋福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30年发展进程研究[D]. 李若飞.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10)
- [7]工程教育CDIO模式适应性转换平台的研究[D]. 叶民. 浙江大学, 2014(12)
- [8]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D]. 王庆如.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9]农民养老保障的政策优化研究 ——以人的需要为视角[D]. 沈苏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学科交叉研究模式分析[J]. 朱蔚彤. 中国科学基金,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