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早恋”现象心理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卢军颖[1](2021)在《学生成长规律视野下的中学生恋爱现象教育引导策略》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变迁和观念的改变,中学生早恋这一现象在众多学者以及学校和家长多年来的引导和应对下并未明显减少,反而有增多的趋势。文章利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早恋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学生成长规律的角度研究了目前我国中学生的恋爱现象,旨在为早恋的教育引导提出建议。
陈丹萍[2](2021)在《爱美与爱智慧:中学女生的爱恋及其教育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车赛西亚[3](2020)在《当前中国“早恋”教育现状及优化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结合青少年心理学原理、性别理论及中国"早恋"教育的现状,辩证分析中国对于青少年特别是少女的恋爱教育,提出优化对策。
寿南茜[4](2020)在《从“早恋”现象看青少年期异性交往教育》文中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期,"早恋"现象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从青少年的亲密感角度看,"早恋"现象的本质是异性亲密感向恋人亲密感的转变,具有自我暴露性强、精神依赖性大、排他共事性明显等特点,据此,笔者从个体和社会的角度出发,探究影响"早恋"影响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青少年生理的发展和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外部因素是同伴、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据此,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普及科学生理知识、培养生涯规划意识、提高亲子亲合水平、营造良好学校氛围、创设"家-校-社"联合教育环境。
杨如玉[5](2020)在《初中生早恋态度及其与性心理健康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早恋是指大学以下还在以学习为主的学生与异性进行过密交往,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痴迷、暗恋。近年来,我国早恋现象日趋明显,并且朝着低龄化发展,为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对于早恋的研究,由于受时代、地域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研究结果有很大差异。目前有关西部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如云南中西部少数民族落后县域的中学生早恋现象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且在以往早恋教育的研究中,都提到了要加强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但是都未有研究探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对早恋态度的影响,所以从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早恋教育对策也就缺乏切实的理论依据。因此,为了充实相关早恋研究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采用自编的《初中生早恋态度问卷》与骆一等(2006)编订的《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宾川县初中生早恋态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初步探讨初中生早恋态度与初中生性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结果发现:(1)自编的《初中生早恋态度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能够作为初中生早恋态度的研究工具。(2)宾川县初中生对早恋的态度整体偏向肯定早恋。初中生早恋态度在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分大小顺序为:早恋的主动行为>早恋的认同度>早恋的积极情感。(3)宾川县初中生早恋态度总量表得分在性别、年级、城乡分布、独生子、父亲文化程度、父母离异、个人经济水平上无显着差异,在母亲文化程度上差异显着。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文化程度。(4)在早恋态度的各维度上,早恋的积极情感在性别上差异显着,男生得分明显高于女生;早恋的认同度在年级上差异显着,初一得分明显高于初二;早恋的主动行为在独生子、母亲的文化程度上差异显着,独生子得分显着高于非独生子,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得分明显低于其他文化程度。(5)初中生早恋态度与性心理健康显着正相关。初中生性心理健康能显着的正向预测早恋态度。性心理健康七因子模型对初中生早恋态度的解释量R2为29.1%。其中性观念能显着的正向预测早恋态度各维度及总得分,性态度能显着的负向预测早恋态度各维度及总得分。基于以上调查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尝试从性心理健康的角度提出早恋的教育对策:要开展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应考虑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协同开展,这其中,既要做好青春期性知识的教育,也要注重性观念和性态度的正向引导。个人层面旨在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青春期性知识,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形成正确健康的性价值观;家庭层面应关注家庭环境对孩子性认知和性价值观的影响,关注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开展性教育和性行为的早期教育;学校应该开展专业的青春期性知识的教育、心理辅导与干预;社会层面要重视和推进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如从意识和制度层面加强对青少年发展影响巨大的环境信息建设、网络媒体监管及影视剧分级等建设。本研究编制了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初中生早恋态度问卷》,并对宾川县初中生早恋态度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初中生早恋态度与性心理健康的的关系,获得具有现实参考意义的数据,对从性心理健康的角度提出早恋的教育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结果可以对类似宾川县域的初中生早恋教育提供一定参考,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邱香,曹文进[6](2020)在《中职学生早恋心理研究方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信息的兴起,早恋现象已成为所有中职学生管理中最敏感和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大多数男孩和女孩都希望成为吸引异性的年轻人、被爱者和表达他们对异性的爱。在一般的班级中,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存在早恋的现象。大多数人已经有了私生活或曾尝试过恋爱,早恋已成为影响中职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
乔牧[7](2020)在《小组工作在高中生早恋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以鄂尔多斯市X中学为例》文中提出当前,在校园中,高中生早恋比比皆是,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高中生正处于个体生长发育的鼎盛时期,身体机能和心理需求的变化,使高中生对异性充满好奇。对于高中生来说,早恋是困惑高中生心理发展的一道障碍,若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轻则影响生活和学习,重则发生越轨行为,甚至走上违法道路。通过小组工作,可以对早恋高中生进行情绪疏导,缓解消极情绪;制定学习规划,提高学习动力;提供早恋的建议,增强处理早恋问题的能力。因此,小组工作介入高中生早恋行为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次研究以鄂尔多斯市X中学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高中生早恋的现状、原因以及带来的消极影响。又通过深入访谈,了解早恋高中生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合适的小组目标和进行小组活动介入。以望早恋高中生提升学习效率、学会情绪管理、规避早恋消极影响。本次小组工作的应用,在朋辈群体的环境中开展,给组员营造安全、信赖的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内容对组员的吸引力。小组活动的效果,通过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组员在学习规划与效率、情绪控制与管理、早恋的积极效能和正确的恋爱观方面,均有一定的提升效果。通过目标达成度、成员满意度方面的检验,践行和见证了小组工作方法介入高中生早恋行为的可行性效能。
韩晶[8](2020)在《中学班主任眼中的“学生问题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学时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问题行为”的多爆发时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中学班主任自身会形成对于“学生问题行为”的认识,中学班主任对于“学生问题行为”的认识可以反映班主任的教育观念,也会影响班主任采用何种教育方式,从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实地访谈和观察,分别对中学班主任关注的“学生问题行为”有哪些,中学班主任如何认定“学生问题行为”,以及中学班主任眼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等进行研究,从而建构中学班主任对于“学生问题行为”认知的实质性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积极教育理念以及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等相关理论,对班主任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管理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再认识。研究发现,中学班主任关注的“学生问题行为”主要包括厌学、不正常交往、仪表不当、违反不成文规定、攻击行为、诚信缺失、违反课间纪律、违反课堂纪律、青春期叛逆、生活习惯不良、上网成瘾等“外显性问题行为”以及孤僻离群、自卑等“内隐性问题行为”,其中部分班主任存在忽视“内隐性问题行为”以及高度关注“厌学”问题行为等问题。班主任认定“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主要包括影响学生发展、不符合教育者观念、影响班级管理以及违背社会规范等方面,其中班主任依据个人观念和学校管理制度来认定“学生问题行为”等问题值得反思。在班主任的观念中,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学生因素会对“学生问题行为”产生影响,其中部分班主任存在忽视自身因素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对“学生问题行为”简单化归因倾向等问题。基于对中学班主任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所存在问题以及学校管理制度所存在问题的反思和再认识,认为中学班主任应遵循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和积极教育理念,应提升专业知识素养、人本主义教育价值素养以及自我反思能力素养。此外,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也应遵循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王楠[9](2019)在《青少年认知能力与健康危险行为相关性分析 ——基于CEPS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要从小抓起,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培育良好生活行为与习惯”。青少年是由童年过渡到成年的重要阶段,是生活行为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但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题频发,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题,不仅对其现阶段的生活产生影响,而且会延续至其成年时期,对个人的生命历程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同时,青少年作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快速腾飞的后备力量,其健康危险行为问题也会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负向性、否定性的后果。人类大脑的认知能力是协调以及行为决策的关键因素,青少年认知系统中的认知控制能力发展,是导致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回顾现有文献,多数研究将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关注重点放在青少年的家庭、学校、同伴、个体心理四个方面,针对青少年认知能力的研究较少,就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题的研究内容而言,缺乏将青少年认知能力与健康危险行为联系起来的实证研究。因此本研究在行为经济学的认知行为理论、问题行为理论基础上,运用计量统计方法分析青少年认知能力与健康危险行为的相关关系。为探索解决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系列问题,提供了实证参考及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实现研究目标,本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简写为CEPS)数据,全国随机抽取28个县级单位112所小学448个班级,共8028名学生。对全体样本学生、学生家长/监护人、任课及带班老师、校方负责人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基于调研数据,首先,描述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认知能力现状;其次,使用OLS回归模型分析青少年2014-2015学年认知能力与同期总体及各类健康危险行为,包括打架、抽烟喝酒、欺负同学、去网吧游戏厅、早恋的相关关系。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2013-2014学年认知能力与2014-2015学年健康危险行为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解决OLS回归中的内生性问题。用标准化数学成绩作为认知能力测量的另一变量,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最后运用异质性分析的方法,分析青少年认知能力对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机理。通过以上描述性、相关性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题普遍存在,36.55%的青少年存在健康危险行为,20.99%的青少年具有一种健康危险行为,15.56%的青少年具有一种以上的健康危险行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题发生率高,打架、去网吧游戏厅、早恋成为发生率位于前三位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第二:青少年认知能力不足,低认知能力青少年认知能力得分均值为-0.22,中高认知能力青少年认知能力得分均值为0.59,不同特征群体存在差异,存在健康危险行为的青少年认知能力得分为0.15±0.02,无健康危险行为的青少年认知能力得分为0.45±0.01,具有打架、欺负同学、抽烟喝酒、去网吧游戏厅、早恋的青少年认知能力得分均低于无上述行为的青少年。第三:青少年认知能力与健康危险行为存在负向相关关系,多元线性OLS回归结果发现,青少年低认知能力是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青少年认知能力得分越低,健康危险发生率越高,对每一类健康危险行为打架、欺负同学、抽烟喝酒、去网吧游戏厅、早恋影响作用相同。第四:认知能力对不同特质青少年影响有差异,认知能力对男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大于对女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认知能力对情绪稳定性低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大于对情绪稳定性高的青少年的影响。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论,针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关注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完善我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网络。(2)重视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发展,从生命源头关注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3)发挥家庭、学校在预防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中的地位及作用,父母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寄于孩子合理的教育期望,老师关注学生交友情况,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
任小龙[10](2019)在《新疆内初班青春期性教育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青春期性教育是针对青少年阶段进行的特定生理和心理教育,也是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重点关注的领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然而青春期性教育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尤其是通过调查发现新疆内初班(以下简称内初班)的青春期性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伴随着新学段的开启和身体第二性征的出现,进入青春期的内初班学生产生的困惑和矛盾日益增多。因此开展与之适应的青春期性教育,让他们更好地认识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懂得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树立健康乐观的心态,从而顺利地度过青春期。笔者以新疆克拉玛依市内初班三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教版《生物学》教材的整理和筛选,汇编得到与青春期性教育有关的专题,即如何利用生物课对内初一学生开展青春期性教育;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开发出了适合内初班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校本课程,即如何利用周六校本课对内初二学生进行相关教育;通过研究与实践设计出了适合内初三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主题班会,即如何利用每周五的班会课对内初三学生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本研究通过整理分析调查问卷以及通过访谈的方式来了解内初班青春期性教育现状,对比内初班学生在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前后关于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三个方面认知所发生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一、大部分内初班学生已进入了青春期。72.1%男生出现遗精,85.1%女生出现月经。但是,进入初中学段的82.7%的内初班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与青春期性教育,因此亟需对内初班学生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二、关于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三个方面的认知,不同年级的内初班学生存在着明显差异。内初一年级学生对基本性生理知识“怀孕”和“胎儿出生位置”的错误认识比例达到57.7%和61.3%。内初二和内初三学生对于“对待自慰的态度”的错误认知比例达到了 38.7%和41.5%,表明内初一学生对基本性生理知识的掌握较差,内初二和内初三学生对性心理方面的错误认知比例较高,因此需要开展与之相适应的青春期性教育。三、针对内初班学生开展的青春期性教育是极其有效的。通过相关实验,接受过青春期性教育的实验组学生在性生理、性心理以及性道德的整体认知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而未接受过青春期性教育的对照组学生相应认知水平变化不明显。
二、青少年“早恋”现象心理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少年“早恋”现象心理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学生成长规律视野下的中学生恋爱现象教育引导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设计 |
(一)对象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分析结果 |
1.问卷结果 |
(三)教师访谈结果 |
1.早恋对学习会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应该杜绝学生早恋 |
2.早恋会不会对学习产生影响,看学生自己,与早恋无关 |
三、分析讨论 |
(一)该校总体早恋情况的讨论 |
(二)影响学生早恋的因素分析 |
四、结论与建议 |
(一)学生成长规律 |
1.学生身体发育规律 |
2.心理发育规律 |
3.青少年所处环境 |
4.学校教师教育理念的变化 |
(二)对早恋教育引导的建议 |
1.以理性态度对待早恋 |
2.重视情感教育 |
3.“因材施教”,分类管理 |
(1)有早恋倾向的学生。 |
(2)早恋的学生。 |
五、结语 |
(3)当前中国“早恋”教育现状及优化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春期与“早恋” |
(一)“成长任务”与青春期恋爱 |
(二)青春期恋情的普遍性 |
(三)益处与风险并存 |
二、中国的青春期恋爱教育 |
(一)情况概述 |
(二)情感教育 |
(三)性教育 |
三、中国少女恋爱状况分析 |
(一)情况概述 |
(二)性别操演理论与少女恋爱 |
四、优化对策 |
(4)从“早恋”现象看青少年期异性交往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早恋”的本质 |
二、“早恋”的特点 |
(一)自我暴露性强 |
(二)精神依赖性大 |
(三)排他共事性明显 |
三、“早恋”的内部因素 |
(一)青少年生理的发展 |
(二)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
三、“早恋”的外部因素 |
(一)同伴影响 |
(二)家庭影响 |
(三)学校影响 |
四、“早恋”与青春期异性交往教育 |
(一)普及科学生理知识 |
(二)培养生涯规划意识 |
(三)提高亲子亲合水平 |
(四)营造良好学校氛围 |
(五)创设“家-校-社”联合教育环境 |
(5)初中生早恋态度及其与性心理健康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问题提出 |
2 研究构想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方法 |
3 研究一:初中生早恋态度问卷的编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4 研究二:宾川县初中生早恋态度的现状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5 研究三:初中生早恋态度与性心理健康的关系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6 总讨论 |
6.1 初中生早恋态度问卷的编制 |
6.2 宾川县初中生早恋态度的现状研究 |
6.3 初中生早恋态度与性心理健康的关系 |
7 教育建议 |
7.1 个人层面 |
7.2 家庭层面 |
7.3 学校层面 |
7.4 社会层面 |
8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职学生早恋心理研究方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方法 |
2.1调查问卷 |
2.2培训问卷调查员 |
三、结果与分析 |
3.1学习态度与动机 |
3.2青少年性生理发育提前 |
3.3青少年性知识获得渠道多元化 |
3.4早恋现象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 |
3.5关于早恋的态度 |
3.6课堂性知识教育与心理咨询效果 |
四、中职学生早恋特点及原因分析 |
4.1中职学生早恋现象的特点 |
4.2早恋现象的成因 |
4.2.1性知识获得渠道单一 |
4.2.2.将异性吸引误认为是爱情 |
4.2.3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 |
4.3辩证地认识早恋现象 |
五、中职学生早恋干预策略 |
5.1加强理想信念和职业理想教育 |
5.2加强对学生性知识与道德教育 |
5.3科学安排学习、生活和业余活动 |
5.4针对早恋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分级预防策略 |
5.4.1对策I |
5.4.2对策II |
5.4.3对策III |
六、总结 |
(7)小组工作在高中生早恋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以鄂尔多斯市X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关于早恋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关于早恋的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述 |
三、概念界定 |
(一)高中生 |
(二)早恋 |
(三)青春期 |
(四)小组工作 |
四、理论依据 |
(一)需求层次理论 |
(二)人格结构理论 |
(三)镜中自我理论 |
五、研究路径与方法 |
(一)研究路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生早恋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鄂尔多斯市X中学高中生早恋行为的调查过程 |
一、鄂尔多斯市X中学基本情况 |
二、鄂尔多斯市X中学高中生早恋现状 |
(一)早恋调查情况 |
1.早恋的背景 |
2.对早恋的规划 |
3.早恋的态度 |
4.早恋后影响 |
(二)早恋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高中生早恋行为的原因及影响 |
一、高中生早恋行为的主要原因 |
(一)生理因素 |
(二)心理因素 |
1.爱慕心理 |
2.暗恋心理 |
3.好奇心理 |
4.从众心理 |
5.补偿心理 |
6.逆反心理 |
(三)外部因素 |
1.环境 |
2.家庭 |
3.学校 |
二、高中生早恋行为的消极影响 |
(一)影响身心健康 |
(二)早恋具有不稳定 |
(三)易发生性过失行为 |
第二章 小组工作介入高中生早恋行为的策划过程 |
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优势分析及原理运用 |
一、态度客观性 |
二、工作者角色灵活性 |
三、朋辈群体影响性 |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策划内容 |
一、小组工作的需求评估 |
(一)组员招募 |
(二)组员需求评估 |
1.学习成绩 |
2.情绪管理 |
3.获取早恋建议 |
二、小组目标 |
三、资源运用 |
第三章 小组工作介入高中生早恋行为的实施过程 |
一、认识你我他 |
(一)第一期小组活动 |
(二)第二期小组活动 |
二、早恋之建议 |
(一)第三期小组活动 |
(二)第四期小组活动 |
三、早恋之成长 |
第五期小组活动 |
第四章 小组工作的评估与反思 |
第一节 小组工作评估 |
一、过程评估 |
(一)初期活动评估 |
1.对活动内容的评估 |
2.对组员的评估 |
(二)中期活动评估 |
1.对活动内容的评估 |
2.对组员的评估 |
(三)后期活动评估 |
1.对活动内容的评估 |
2.对组员的评估 |
二、结果评估 |
(一)小组目标达成度评估 |
(二)组员满意度评估 |
(三)组员自我评估 |
1.增强学习动力,平衡恋爱与学习的关系 |
2.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
3.正确对待与异性的关系 |
第二节 结论与反思 |
一、结论 |
二、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附录Ⅳ |
附录 V |
致谢 |
(8)中学班主任眼中的“学生问题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问题行为”概念的研究 |
1.3.2 关于“学生问题行为”现状的研究 |
1.3.3 关于“学生问题行为”分类的研究 |
1.3.4 关于“学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
1.3.5 关于教师对“学生问题行为”认知的研究 |
1.3.6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中学班主任 |
1.4.2 学生问题行为 |
第2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路径 |
2.1 研究设计 |
2.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2.1.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1.3 研究资料的收集 |
2.1.4 理论建构 |
2.1.5 关于信度和效度的问题 |
2.1.6 推广度问题 |
2.1.7 伦理道德问题的处理 |
2.2 研究路径 |
2.2.1 确定研究子问题与研究对象 |
2.2.2 便利性抽样与编码 |
2.2.3 理论性抽样与编码 |
2.2.4 寻找反例并确定理论边界 |
第3章 班主任关注的“学生问题行为” |
3.1 “学生问题行为”的划分 |
3.2 “学生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 |
3.2.1 “外显性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 |
3.2.2 “内隐性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 |
3.3 对班主任关注的“学生问题行为”的反思 |
3.3.1 对班主任缺乏关注“内隐性问题行为”的反思 |
3.3.2 对班主任高度关注“厌学”问题行为的反思 |
第4章 班主任认定“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 |
4.1 基于学生层面的考量——影响学生发展 |
4.1.1 形成不良行为习惯 |
4.1.2 对学生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 |
4.1.3 影响学生学习 |
4.1.4 危害学生身心健康 |
4.1.5 影响学生交友安全 |
4.2 基于教育者层面的考量——不符合教育者观念 |
4.2.1 不符合教师观念 |
4.2.2 不符合家长观念 |
4.3 基于班级层面的考量——影响班级管理 |
4.3.1 影响班级教学管理 |
4.3.2 影响班级组织建设 |
4.3.3 影响班级制度管理 |
4.3.4 影响班级活动管理 |
4.4 基于社会层面的考量——违背社会规范 |
4.4.1 违背社会道德规范 |
4.4.2 违背社会习俗规范 |
4.4.3 违背社会制度规范 |
4.5 对班主任认定“学生问题行为”原因的反思 |
4.5.1 对班主任依据个人观念认定“学生问题行为”的反思 |
4.5.2 对班主任依据学校管理制度认定“学生问题行为”的反思 |
第5章 班主任眼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 |
5.1 家庭因素 |
5.1.1 教养方式 |
5.1.2 教育期望 |
5.1.3 日常言行 |
5.1.4 家庭氛围 |
5.1.5 家庭结构 |
5.2 学校因素 |
5.2.1 教师教育方式 |
5.2.2 课程编排 |
5.2.3 班级氛围 |
5.3 社会因素 |
5.3.1 社会风气 |
5.3.2 大众媒介 |
5.4 学生因素 |
5.4.1 学业水平 |
5.4.2 学业压力 |
5.4.3 生理变化 |
5.4.4 心理现象 |
5.4.5 学生认知 |
5.4.6 同辈群体 |
5.4.7 自控能力 |
5.5 对班主任眼中“学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的反思 |
5.5.1 对班主任忽视自身因素的反思 |
5.5.2 对班主任简单化归因倾向的反思 |
第6章 基于班主任眼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再认识 |
6.1 班主任教育理念的再认识 |
6.2 班主任专业素养的再认识 |
6.3 学校管理制度的再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受访者编码表 |
附录B 三级编码分析表 |
附录C 访谈提纲 |
(9)青少年认知能力与健康危险行为相关性分析 ——基于CEPS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认知行为理论-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 |
2.1.2 问题行为理论 |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2.1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研究 |
2.2.2 青少年认知能力相关研究 |
2.2.3 青少年认知能力与健康危险行为关系研究 |
2.3 研究假设 |
第3章 研究设计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1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介绍 |
3.1.2 样本抽取及选择 |
3.1.3 调查实施 |
3.2 数据收集与变量定义 |
3.2.1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数据收集 |
3.2.2 青少年认知能力数据收集 |
3.2.3 样本及变量基本情况 |
3.3 实证分析方法 |
3.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2 实证模型建立 |
第4章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和认知能力现状 |
4.1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 |
4.1.1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总体发生情况 |
4.1.2 不同特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及差异 |
4.2 青少年认知能力现状分析 |
4.2.1 青少年总体认知能力得分 |
4.2.2 不同特征青少年认知能力得分比较 |
4.2.3 不同健康危险行为青少年认知能力得分比较 |
第5章 青少年认知能力与健康危险行为相关性 |
5.1 认知能力与健康危险行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5.2 内生性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
5.2.1 倾向得分匹配 |
5.2.2 青少年认知能力(基期)与总体及各类健康危险行为相关性分析 |
5.2.3 稳健性检验 |
5.3 异质性分析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1.1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普遍存在 |
6.1.2 青少年认知能力不足,不同特征群体存在差异 |
6.1.3 青少年认知能力与健康危险行为存在负向相关关系 |
6.1.4 认知能力对不同特质青少年影响有差异性 |
6.2 政策建议 |
6.2.1 关注重点群体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发展,建立监测网络 |
6.2.2 提高对低认知能力青少年关注,重视生命初期认知能力发展 |
6.2.3 发挥家庭、学校在预防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中的地位及作用 |
6.3 本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新疆内初班青春期性教育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内初班青春期性教育状况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
1.1.2 多元文化冲击与性文化泛滥 |
1.1.3 学生早熟与青春期性教育滞后的矛盾 |
1.1.4 国家政策高度重视与家校落实不力之间的矛盾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性生理 |
1.3.2 性心理 |
1.3.3 性道德、法制与社会 |
1.4 研究的可行性 |
1.4.1 研究对象的可行性 |
1.4.2 利用生物课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可行性 |
1.4.3 利用校本课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可行性 |
1.4.4 利用班会课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可行性 |
2. 相关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内初班 |
2.1.2 青春期 |
2.1.3 性教育 |
2.2 国外研究概况 |
2.3 国内研究概况 |
2.3.1 青春期性教育的争论阶段(1949年10月~1977年) |
2.3.2 青春期性教育的发展阶段(1978-1987年) |
2.3.3 青春期性教育的深化阶段(1988年至今) |
2.4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
3. 研究设计 |
3.1 被试的选取 |
3.2 研究过程 |
3.2.1 准备阶段 |
3.2.2 实施阶段 |
3.2.3 完成阶段 |
3.3 研究工具 |
3.4.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
3.4.1 研究方法 |
3.4.2 数据处理 |
4. 内初班青春期性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的实施 |
4.2 调查结果 |
4.3 归因分析 |
4.3.1 青春期性教育的缺失 |
4.3.2 学生对青春期性教育认知的构建缺乏引导 |
4.3.3 当前青春期性教育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 |
5. 内初班青春期性教育实践探索 |
5.1 青春期性教育实验教育的确定 |
5.1.1 生物课程实验教学的确定 |
5.1.2 校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确定 |
5.1.3 主题班会实验教学的确定 |
5.1.4 其他青春期性教育形式和内容的确定 |
5.2 内初一的生物课程实验教学 |
5.2.1 青春期性教育生物课程的实施 |
5.2.2 后测分析 |
5.3 内初二的校本课程实验教学 |
5.3.1 青春期性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 |
5.3.2 后测分析 |
5.4 内初三的主题班会实验教学 |
5.4.1 青春期性教育主题班会实施 |
5.4.2 后测分析 |
5.5 青春期性教育实验教学的评价 |
5.6 其他青春期性教育形式的探索 |
5.6.1 个别教育和辅导 |
5.6.2 多学科合作 |
5.6.3 社团活动的开展 |
5.6.4 传媒的补充 |
6. 研究结论及反思 |
6.1 基本研究结论 |
6.1.1 青春期性教育应是内初班学生的“必修课” |
6.1.2 内初班青春期性教育的开展应“以人为本” |
6.1.3 内初班青春期性教育的开展应“因材施教” |
6.2 研究反思 |
6.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6.2.2 研究的不足 |
6.2.3 研究的经验 |
6.2.4 研究的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内初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前测调查问卷 |
附录2 内初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后测调查问卷 |
附录3 内初班教师青春期性教育调查问卷 |
附录4 内初班青春期性教育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5 青春期性教育的教学设计 |
附录6 青春期性教育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
附录7 青春期性教育主题班会设计 |
附录8 青春期性教育实验教学实施前评价表 |
附录9 青春期性教育实验教学教师教学评价表 |
附录10 青春期性教育实验教学课堂评价表 |
附录11 青春期性教育实验教学学生问卷评价表 |
致谢 |
四、青少年“早恋”现象心理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学生成长规律视野下的中学生恋爱现象教育引导策略[J]. 卢军颖. 教育界, 2021(37)
- [2]爱美与爱智慧:中学女生的爱恋及其教育的叙事研究[D]. 陈丹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当前中国“早恋”教育现状及优化对策[J]. 车赛西亚.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0(06)
- [4]从“早恋”现象看青少年期异性交往教育[J]. 寿南茜. 青年与社会, 2020(30)
- [5]初中生早恋态度及其与性心理健康的关系[D]. 杨如玉. 西南大学, 2020(05)
- [6]中职学生早恋心理研究方面[A]. 邱香,曹文进. 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2020
- [7]小组工作在高中生早恋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以鄂尔多斯市X中学为例[D]. 乔牧.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8]中学班主任眼中的“学生问题行为”研究[D]. 韩晶. 南昌大学, 2020(01)
- [9]青少年认知能力与健康危险行为相关性分析 ——基于CEPS的实证研究[D]. 王楠.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2)
- [10]新疆内初班青春期性教育实践研究[D]. 任小龙.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