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自然辩证法史(一)(论文文献综述)
张东锋[1](2021)在《自然辩证法中国化的百年成就》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自然辩证法也逐渐为中国人民所熟识,从恩格斯的"一本书"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门学科"。自然辩证法中国化与汉语化的百年历程,在实践方面,对于中国百年来的社会进步与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理论方面,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已经深深地嵌入当代中国的知识网络结构之中,构成中国与西方在自然哲学与科技哲学方面意识形态话语上的重要区别之一。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百年传播与研究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即它不仅继续向前推进了中国近代以来的自然哲学与科技哲学研究与认识水平,而且它扎根于中国社会的现实与实践问题,为中国革命与现代化社会建设的战略思考贡献了强大的理论力量。
冯起国,杨谦[2](2021)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内蕴及其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彰显》文中认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阐扬的生态世界观、生态方法论和生态价值论内蕴着人类与自然生命共生、人与人命运与共两个向度的理论格局,并在习近平"生命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中得到鲜明彰显,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习近平"生命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开拓了《自然辩证法》理论格局的新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境界,实现了对西方世界观、思维方法、价值观的变革和超越,表明了对人类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领域中认知上的高度站位。这两个理念为推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完善全球公共卫生合作治理提供了新的科学理论指引和价值遵循。
丘亮辉[3](2021)在《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的发展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40周年之际,通过回顾个人从事自然辩证法学习、研究和教学的经历,展现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表明中国的自然辩证法学派在发挥社会功能、影响社会实践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自然辩证法也应跟上时代发展,深入研究工程哲学,吸纳中国特色的周易辩证法,为建设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做贡献。
李佳桐[4](2021)在《浅谈中国绘画发展中的自然辩证法原理》文中研究表明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指导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艺术创作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协调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实践活动,必然要遵循自然辩证法。传统中国画和近现代西方艺术入侵之后形成的新的中国绘画形式中无不体现着辩证思维的观点,可以说,辩证思维贯穿于中国绘画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而近现代中国绘画更是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中自然辩证法的运用,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绘画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自然辩证法中的自然观来分析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形式,利用创新观来分析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发展脉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梳理出传统绘画和近现代绘画中自然辩证法原理的应用技巧。
张丽[5](2021)在《恩格斯的绿色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和环境危机的加剧,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受到威胁,人类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类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顺应历史潮流,明确提出了新的五大发展理念,绿色理念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社会绿色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这样形势下,探析恩格斯的绿色发展思想,不仅能丰富和拓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还有利于保持宜居的美好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国内外关于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了恩格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和命运的相关理论,从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内容形成和发展的描述、以及国外学者对恩格斯思想的绿色性研究入手,对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作了系统的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就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理论和现实厘定,梳理清楚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以及理论渊源,阐明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的发展脉络。第二部分主要通过恩格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论述,窥探出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论述中的绿色意蕴,总结出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主要是探究西方学者关于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有无的论争。进一步挖掘西方学者有关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的研究成果,分析他们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和观点,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恩格斯的绿色思想,凸显恩格斯思想的绿色生态性。第四部分主要阐述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问题。在分析其理论价值的同时从认识论、实践论的角度,回答了具体应该怎么做的方法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展望以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为理论基础的生态文明发展前景。
蒋飞燕[6](2021)在《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文中研究表明鸦片战争之后,我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处于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悲惨局面。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难题与历史使命。为此,中国人民历尽艰难,进行了伟大卓绝的探索与抗争。在救亡图存和复兴民族的探索过程中,中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人们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试图以科学救国,以科学实现民族的复兴。这一时期,“科学”被赋以了极大的期待。在当时中国人的眼中,科学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它不仅意味着可以制造坚船利炮,可以富国强兵,还意味着可以用以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由此,当时的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科学价值观,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中国人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指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里,中国人在以“科学”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科学的价值观念、价值思想、价值理论体系。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落后贫困时期,科学并不发达,科普程度也十分有限,当时社会各阶层状况又复杂多样,很难一一分类加以研究,只能将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的科学价值观作为典型代表加以研究。具体而言,选取的代表人物有梁启超、张君劢、胡适、蔡元培、丁文江、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研究认为,他们的有关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起,“赛先生”和“德先生”逐渐广为人知,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当时的“科玄论战”对当代中国人仍然影响重大。1949年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通过论战、宣传、教育等,使广大民众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认知和认同。1915—1949年期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向当代演进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之加以研究,对了解把握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于继续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915—1949年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除了借鉴和基于西方科学价值观之外,还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同时还赋予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回应“救亡图存”和“自强保种”时代使命的价值期望。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价值观主要以文化科学价值观和制度科学价值观为主。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因此多种科学价值观并存。除了上述两种之外,主要还有以下三种:其一是以西方近代科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其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其三是以新儒家哲学为代表的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注重科学的工具性仍是这个时期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一个主要特点。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期间的先进知识分子看重科学具有反对封建迷信、启蒙民众思想乃至变革社会制度的作用,相应的科学价值观在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轨迹主要是中国人以“科学”作为利器,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走向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演变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那就是当时中国人以科学为基础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加以重新解读和选择,从而对自己国家的整体价值观、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加以重新选择。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中华民族“经世致用”等文化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形成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之明显地兼备了两者的特点。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历史经验证明,要使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必须经过相应的教育才能达成;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其前后时代之间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当代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是从五四新文化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继承发展而来,而且,在当代,这种价值观还在不断演进之中。通过梳理中国人科学价值观的演进及其得失,我们可以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对处于新时代的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
马越[7](2021)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文中认为李约瑟用毕生的精力从中国古籍中挖掘、整理中国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打破了欧洲中心论,帮助中国人找回文化自信,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李约瑟属于热门老话题,已出版的着作有李约瑟的传记、文集,论文有考察李约瑟的生平及贡献、科学思想及治学方法、“李约瑟”难题、二战时期李约瑟援华工作情况、评论《中国科学技术史》(简称SCC)的价值等。但现有研究在揭示李约瑟融合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后,转向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动因仍停留在表层研究,并未探究李约瑟如何将其宗教活动与政治活动逐步转化为科技史活动。若想理解李约瑟思想变化的轨迹,我们需要回看李约瑟的文本,借助书籍史(History of the book)的研究视角,将他撰写的文本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参与的政治运动联系起来,理解李约瑟意识形态的变化,由此了解李约瑟在冷战时期,从政治舞台走向中国科技史研究是其政治隐喻的表达。书籍史是法国年鉴学派于20世纪60年代开创的全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书籍史研究经历了费夫贺、麦肯锡、达恩顿等学者在方法论层面的改进,本文从认识论的层面博采众长,从书籍认识论视域中研究李约瑟如何塑造文本并引导其传播。本文以李约瑟为何进入科学史领域;为何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史;他如何形成马克思主义科学史观;SCC的编史学方法带来的研究困境、合作难题;SCC的传播影响以及为何遭到西方学者的持续批判五大问题为导线,察看SCC从李约瑟创作到读者反馈的闭合回路,了解李约瑟在作品中隐藏的政治立场、宗教信仰对其学术追求的影响,在尊重、肯定李约瑟具体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剖析西方学者严厉地批评其推论有失严谨的论据,以及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科学史方法的进展。文本是认识作者言行的首要证据,是揭示其主观动机的客观基础,书籍认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工具,能深入认识论的层面,洞察李约瑟投入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成因及多元复杂性。本文通过盘查国内外李约瑟与科学史主题相关的资料后,认为:20世纪30、40年代复杂的科学和政治关系促使李约瑟选择中国科技史研究,SCC既是李约瑟承担政治责任与学术关注的产物,又代表着李约瑟的科学史观及编史学方法。然而,在合作者和读者看来,SCC是1930年代政治科学的产物;李约瑟“科学普世性”的观点同样遭到现代科学史家的批判,他们认为科学史研究应呈现科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复杂性与整体性,而非普遍性;由批评者构成的阅读圈在持续争论中推动着东亚科学史编史方法不断提升,并带来丰富的研究成果。SCC的编撰策略、国际合作、批判与争论的过程揭示出:SCC既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参照系,也是这条路上的绊脚石,我们需要用多元的理论分析搭建中国特色科学技术史研究,推进中国科技史事业向全球化时代迈进。尽管科学史的研究方法发生了变化,但李约瑟的人文主义、反狭隘主义、跨文化桥梁的建立以及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持续批判,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构建国际学术共同体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理解不同文明。通过本文对SCC的创作、合作、阅读三个重点环节的考查,证明科学史已成为国际政治角逐场的有力武器,是国家制定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罗艺琳[8](2021)在《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观研究》文中提出加尔维诺·德拉-沃尔佩(Galvano Della Volpe,1895—1968)作为“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的创始者和思想领袖,他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围绕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观进行研究,在梳理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的基础上,挖掘德拉-沃尔佩科学技术思想的深层次内涵,并对其科学统一的思想进行补充与延伸。在现代实验科学的逻辑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现代物理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化学,在其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都蕴含着唯物主义逻辑,而并不仅仅由个别的、偶然的研究行为与经验事实构成。在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思想中,他将马克思与黑格尔在思想上的联系进行彻底割裂,试图在近代实验科学中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并追溯到伽利略的科学实验逻辑中,把马克思的理论思想概括成“道德的伽利略主义”,进一步论证了马克思的科学的辩证法的具体内容。本文将在梳理现代实验科学中现代物理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化学的研究逻辑的基础上,分析德拉-沃尔佩的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并对德拉的科学技术观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其真正的思想内涵。最后将对德拉-沃尔佩的科学统一思想进行补充和延伸,对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进行讨论,分析科学统一思想的当代价值。德拉-沃尔佩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实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特点与关系成为哲学界关注的一个关键问题。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不再是泾渭分明的关系,而体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同时,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这不仅影响了科学知识的变革,同时也影响着人对世界整体结构、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的认知与理解。而科学与哲学的日趋变化关系也成为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二者不应该再走一条分裂的道路,而应向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方向前进。所以,德拉-沃尔佩科学统一的思想在其研究论证的过程中存在片面的地方,但是科学统一的结论是值得我们研究与反思的。
雷环捷[9](2021)在《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三大体系”构建——经验回顾与发展前瞻》文中研究说明回顾数十年来的研究可知,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继承传统并开拓创新,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机构、教材、期刊等多项要素均取得进展,学科定位问题得到持续探讨;在学术体系建设方面,更新学术理论框架,深耕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传统领域,向高科技的伦理反思、工程伦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哲学、负责任创新等新兴、前沿与交叉领域迈进;在话语体系建设方面,向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挖掘与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科领域。总体而言,中国科学技术哲学所取得的学科成就殊为不易,形成了多元而有活力的学术格局,创造出精彩且独具特色的中国话语,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已有基础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科学技术哲学"三大体系",应弘扬自然辩证法的传统,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应夯实哲学学科根基,支持跨学科互动与合作;应追踪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关注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李青[10](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二、中国自然辩证法史(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自然辩证法史(一)(论文提纲范文)
(1)自然辩证法中国化的百年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然辩证法对中国革命与社会建设实践的促进作用 |
二、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理论知识网络结构中的嵌入 |
(一)经典文本的译介与思想史梳理 |
(二)从现实问题出发推动学科建设 |
(三)以人物与流派研究促进学术发展 |
三、自然辩证法中国化百年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
(一)自然辩证法中国化百年的特色与经验 |
(1)史论互补。 |
(2)宏观与微观映衬。 |
(3)理论与实践融通。 |
(4)阐述与比较呼应。 |
(5)大众与小众结合。 |
(二)自然辩证法中国化百年的主要问题 |
(1)学理阐释方面:经典文本还有潜力可挖。 |
(2)在学科定位方面:学科交叉研究亟待展开。 |
(3)在体系构建方面:话语体系建设有待推进。 |
(4)在原创成果方面:高质量的学术精品匮乏。 |
四、自然辩证法中国化百年成就的当代传承 |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内蕴及其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彰显(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内蕴 |
(一)解答人类与自然生命共生、人与人命运与共的生态世界观 |
(二)秉守整体性思维方式的生态方法论 |
(三)持守全人类现实幸福和共同利益的生态价值论 |
二、《自然辩证法》理论内蕴在全球卫生治理领域中的彰显 |
(一)“生命共同体”理念:对人类与自然生命共生格局的彰显 |
(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对人与人在全球卫生治理领域中命运与共格局的彰显 |
(3)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的发展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问题 |
二、自然辩证法学派的社会功能 |
三、学派对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
(5)恩格斯的绿色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二)研究方法与意义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意义 |
一、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一)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 |
1.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
2.恩格斯对现实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 |
(二)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 |
1.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哲学 |
2.费尔巴哈的自然唯物主义 |
(三)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的演进脉络 |
1.萌芽阶段:《乌培河谷的来信》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
2.形成阶段:从《神圣家族》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
3.成熟阶段:《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 |
二、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自然本身具有系统特性 |
1.自然界本身具有客观先在性和规律性 |
2.自然界的运动是辩证统一的过程 |
(二)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
1.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
2.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基础 |
(三)生产方式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社会畸形发展 |
2.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遭到自然的报复 |
(四)恩格斯对绿色发展的展望 |
1.改变生产方式,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
2.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
3.合理利用科技,发展绿色科技 |
三、西方关于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有无的论争 |
(一)空场的绿色恩格斯 |
1.本·阿格尔的思想 |
2.奥康纳的思想 |
3.其他学者的思想 |
(二)反生态的恩格斯之否定 |
1.福斯特的思想 |
2.其他学者的思想 |
(三)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有无论争的方法论批判 |
1.从天国到人间:绿色恩格斯空场的“哲学研究立场” |
2.回到恩格斯:从人间到天国凸显恩格斯的生态性 |
四、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 |
(一)恩格斯的绿色发展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价值 |
1.为实现美丽中国目标下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基 |
2.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下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
(二)恩格斯的绿色发展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价值 |
1.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 |
2.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实现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 |
3.正确使用科学技术,用绿色科技解决生态困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需 |
(二)科学价值观理论发展之需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概念界定 |
(一)科学 |
(二)价值和价值观 |
(三)科学价值观 |
(四)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五)分期说明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1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殊历史背景 |
(一)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
(二)近代科学价值观范式的转向 |
(三)科玄论战与科学万能观念的胜利 |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传统的科学价值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三)西方的科学价值观 |
第2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 |
(一)文化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文化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 |
(一)制度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制度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第3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一、自然科学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一)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自然科学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二、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价值观 |
(一)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主义者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三、新儒家的科学价值观 |
(一)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二)新儒家科学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
第4章 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轨迹和内在逻辑 |
一、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特点 |
(一)始终与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紧密相联 |
(二)“科学”与“技术”混淆并存且“重术轻学” |
(三)重科学的工具性而轻科学精神 |
二、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主要轨迹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 |
三、1915—1949 年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内在逻辑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了科学价值观的演变 |
(二)科学价值观的演变渗透了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精神 |
(三)科学价值观的演变观照了救亡图存的科学诉求 |
第5章 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立场和当代启示 |
一、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
(一)坚定人民立场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
(二)坚持唯物史观是科学价值观发展进步的正确出路 |
二、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的当代启示 |
(一)科学价值观的成熟与完善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
(二)正确科学价值观的树立必须经过理论与实践教育 |
(三)科学的精神价值观需要进一步培育与强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7)《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0.2 学术史回顾 |
0.2.1 书籍史的学术发展脉络 |
0.2.2 书籍史在中国的研究状况 |
0.2.3 科学史与书籍史的有益互动 |
0.2.4 国内外对李约瑟及其着述的研究概况 |
0.3 研究思路与难点 |
0.4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李约瑟的“文本实践” |
1.1 李约瑟的文本和知识的形成 |
1.2 李约瑟的文字生涯 |
1.2.1 追踪生物化学前沿问题,关注学科史学研究 |
1.2.2 密切关注基督教与科学的相互作用 |
1.2.3 反思科学目的,为社会主义发声 |
1.2.4 初探科学史研究(1950-1960) |
1.2.5 深耕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1962-1988)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多重身份的李约瑟 |
2.1 两个英格兰,两个李约瑟 |
2.1.1 早期教育与实践活动 |
2.1.2 社会主义信念的萌芽 |
2.2 怀疑论者的转变 |
2.2.1 世界观的社会化过程 |
2.2.2 1930 年代的经济危机与科学家运动 |
2.3 中国,科学主义的解药 |
2.3.1 赴华前的工作准备 |
2.3.2 援华工作情况 |
2.4 “圣保罗”的皈依 |
2.4.1 政治活动的“一朵乌云” |
2.4.2 李约瑟与剑桥科学史系的交往 |
2.4.3 从政治走向科技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变的SCC事业与变化的科学史研究 |
3.1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与SCC编史学方法 |
3.1.1 李约瑟的科学史观 |
3.1.2 SCC的编史学方法 |
3.1.3 SCC编撰特色 |
3.2 SCC的机遇与挑战 |
3.2.1 冷战氛围中SCC的面世 |
3.2.2 两种文化的对立与SCC的回应 |
3.2.3 李约瑟回应“对抗文化”运动 |
3.2.4 SCC事业的扩张 |
3.3 全球化背景下SCC的研究困境 |
3.3.1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科学史的互动 |
3.3.2 科学、技术和社会领域活动的繁荣 |
3.3.3 李约瑟角色的转变 |
3.3.4 无法回答的“李约瑟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与分:各自为阵的合作者卷册 |
4.1 李约瑟的协助小组 |
4.1.1 王铃:理想的协助者 |
4.1.2 鲁桂珍:及时的救援者 |
4.2 SCC合作者的平衡术 |
4.2.1 何丙郁的外交援助 |
4.2.2 席文的学术补充 |
4.2.3 中国学者的鼎力相助 |
4.3 各自为阵:SCC的合作难题 |
4.3.1 白馥兰的人类学视角 |
4.3.2 “道家的散漫与惊喜” |
4.3.3 “多头马拉车”的总结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李约瑟范式”的终结与“后李约瑟”时代的降临 |
5.1 对李约瑟思想体系的评价 |
5.1.1 30 年代学术、政治一体化的反思 |
5.1.2 50、60 年代“正统史学派”的科学史研究 |
5.1.3 70、80 年代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研究 |
5.1.4 对“李约瑟难题”的争论 |
5.2 对SCC使用的方法论的批判 |
5.2.1 跨文化比较法 |
5.2.2 知识传播的标准与技术分析 |
5.2.3 SCC编史方法再思考 |
5.3 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新大局 |
5.3.1 SCC编史方法的重生 |
5.3.2 东亚科学史的本土化研究转向 |
本章小结 |
结论 |
1.书籍认识论是全方位透彻解析李约瑟的最适宜进路 |
2.科学家运动为李约瑟撰写SCC提供了原始动力 |
3.李约瑟与合作者的分歧源于学术与政治的深度关联 |
4.学者批判“李约瑟范式”源于否定其科学史观 |
5.文化共同体观念体现了李约瑟遗产的战略价值 |
6.科学史升级为东亚国家软实力竞争的博弈领域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与评论 |
(一)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相关文献 |
(二)马克思与德拉-沃尔佩思想相关文献 |
(三)关于科学统一思想相关文献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特色 |
(二)创新之处 |
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德拉-沃尔佩的“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 |
一、关于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 |
(一)现代物理学研究逻辑 |
(二)现代生物学研究逻辑 |
(三)现代化学的唯物主义逻辑 |
二、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的内容 |
(一)假设-演绎的科学实验方法 |
(二)关于马克思对伽利略实验方法的继承 |
(三)关于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伽利略式”的批判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德拉-沃尔佩的科学的辩证法 |
一、对思辨辩证法与正统唯物辩证法批判 |
(一)对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批判 |
(二)对正统唯物辩证法的划界 |
二、实验主义与道德的伽利略主义 |
(一)伽利略的“假设——演绎”实验逻辑 |
(二)马克思的“道德的伽利略主义” |
三、科学的辩证法:“具体—抽象—具体” |
(一)抽象的前提——“实在或事实上的具体” |
(二)对具体的提取——“抽象” |
(三)规定的统一——“思维的具体” |
(四)“具体——抽象——具体”的历史性和辩证过程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德拉-沃尔佩的科学的统一思想 |
一、马克思科学统一对象 |
(一)自然科学的属性 |
(二)人文科学的范畴 |
二、德拉-沃尔佩的科学统一思想 |
(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方法的统一 |
(二)哲学与科学的内在逻辑一致性 |
三、德拉-沃尔佩科学统一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对科学方法论的完善 |
(二)对科学研究的进步作用 |
(三)对社会发展的理性启示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三大体系”构建——经验回顾与发展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 学科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哲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演进 |
二 学术体系建设:传统领域的深耕与向新兴领域的迈进 |
1.科学技术哲学传统领域的深耕 |
2.向新兴、前沿和交叉领域迈进 |
三 话语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哲学的中国声音 |
四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科学技术哲学“三大体系”的策略 |
结 语 |
(10)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中国自然辩证法史(一)(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然辩证法中国化的百年成就[J]. 张东锋. 浙江学刊, 2021(06)
-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内蕴及其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彰显[J]. 冯起国,杨谦.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3]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的发展与启示[J]. 丘亮辉.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1(07)
- [4]浅谈中国绘画发展中的自然辩证法原理[J]. 李佳桐. 参花(上), 2021(07)
- [5]恩格斯的绿色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6]中国人的科学价值观演变研究(1915-1949)[D]. 蒋飞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7]《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策略与传播机制研究:书籍观念史视域中的李约瑟[D]. 马越. 山西大学, 2021(01)
- [8]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观研究[D]. 罗艺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9]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三大体系”构建——经验回顾与发展前瞻[J]. 雷环捷. 哲学动态, 2021(05)
- [10]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