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谈新闻照片的使用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张萌[1](2021)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公司刊物的商业运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炎竹[2](2021)在《蒙古包的空间结构及其文化表征研究》文中认为纵观历史,在蒙古族游牧文化的长河中,蒙古包随之产生、变化和发展。它与牧民的生活起居、文化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活动等多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到套脑、哈纳、乌尼,小到每一个传统装饰花纹,都蕴含着大量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元素。它成熟的结构体系、空间布局和装饰花纹都形象地反映出游牧民族的传统民族特色。目前,虽然有很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历史发展、地区对比、环境保护、建筑结构等角度入手撰写了大量蒙古包相关书籍、期刊等文献资料,但从空间的角度出发去探讨蒙古包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较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蒙古高原上游牧民族的居住形式也逐渐转变为定居的居住形式,这就导致传统蒙古包在发展上受到一定阻碍。因此,针对传统蒙古包的建筑结构、搭建技艺、传统装饰以及这些要素内在蕴含的蒙古族历史民俗文化,提出系统且可行的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本人通过对文献的搜集整理、实地考察、参观展览和走访专家的方式,在对传统蒙古包文化进行了学习和梳理的同时,也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毡帐建筑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它们在当下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做进一步探讨分析。文章以空间的角度为切入点,对蒙古包建筑空间结构、内外空间布局和装饰文化进行梳理研究。尝试将结构、布局和装饰纹样置于蒙古包建筑空间中,使之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结合建筑学、心理学、民俗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根据它们在蒙古包空间秩序中起到的不同作用,对它们的实际功能、象征性和对蒙古游牧民族审美观念、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所以,这一选题不再仅仅是停留在对传统蒙古包文化较为浅显的研究,而是对蒙古包建筑及其内在传统文化系统且全面的研究。基于对蒙古包传统文化的研究,笔者进一步分析蒙古包与新疆毡包、西藏黑帐篷在建筑结构、空间布局、装饰色彩、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个性与共性,总结出我国西北地区传统毡帐建筑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共同面临的问题。并以蒙古包为例做进一步探讨,强调蒙古包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对当今社会审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蒙古包传统文化活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并针对蒙古包传统审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在现当代多元文化冲击的大环境下,蒙古包建筑空间及其传统文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本人希望通过对这篇文章的研究可以准确反映出蒙古包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并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蒙古包传统文化相关研究领域起到启发作用和借鉴价值。
关泠[3](2020)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文中认为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以“编纂”为核心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是社会科学文化活动中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也是军事辞书编纂的重要领域。编纂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中国军事科学发展史和辞书编纂史上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军事百科全书、辞典,系统介绍古今中外军事领域知识,全面总结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百科知识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中国当代军事科学发展水平,在传播军事知识,推动军事科学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编纂实践,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的探索虽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够丰富,特别是近10年鲜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近代以来世界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谱系为框架,将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置于该框架中研究与考量。以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为主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编纂机构、编纂人员、编纂成果的发展,总结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经验。通过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过程,编纂系统工程的运行方式,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与方法。通过探讨编纂的政治性与客观性的科学考量,以及文献资料研究在编纂中的作用,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规律。以中国当代3部大型军事百科全书为个案,从其编纂内容、编纂实践、编纂现代化着手,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特色与创新。本文运用军事学、辞书学、史学、编辑出版学及传播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作了系统研究。从“学科论”出发,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的知识分类及其与军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关系。从文化缔构的角度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系在建立新的军事知识秩序,实现军事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辞书框架理论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主体与编纂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首次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查阅了1980年至2016年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原始文件、资料、档案、会议记录等,访谈了部分直接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和重要事件亲历者,厘清了编纂中的重要事件、节点及发展脉络。通过考察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制和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并与国内外其他百科全书编纂进行比较,提炼并总结了编纂特点、作用和贡献。通过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及发展进行系统探索,认为编纂活动为军事学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动和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首次集中对编纂中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梳理、档案整理、访谈记录等,重点研究了解放军军战史、重要人物若干问题的编纂原则、标准,以及表述、评价标准(准则)的形成,如长征“密电事件”、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等表述的形成及我军36位军事家的确定过程等,集中反映了编纂工作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及其统一。本文拓展了军事百科全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樊杨[4](2020)在《竞速与同时 ——中国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近代的时间为研究对象,但不同于以往的技术史、制度史路线,本文并不过多着墨于具体的计时方式,而是意图探讨中国近代各群体“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过去虽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说法,但并未普遍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直到近代,这种状况产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的一个表现就是现代时、分、秒制钟点时间的确立。以往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多从技术史、制度史的角度进行解释,认为更精确的钟表的诞生、工厂制下的工作时刻表、全国统一的铁路网络都促进了人们对更精确时间的追求。但由此产生两个问题,即人们为什么会接受钟点时间,以及接受钟点时间意味着什么?就前者而言,相关研究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认为人总是跟随制度、技术亦步亦趋地改变;就后者而言,我们对这一变化的考察不应当仅仅停留在生活习惯方面。以上两个问题都同中国近代各群体“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有关,这种“现代时间意识”具体表现为时间竞速意识与时间同时意识。顾名思义,时间竞速意识是指一种“争分夺秒”的想法,人们希望比别人更快、更早。时间竞速意识的本质是富兰克林所说的“时间就是金钱”,正因为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会损失或增加财富,所以人们才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进而产生对精确计时的需求并接受钟点时间。“时间就是金钱”意味着资本化时间的形成,时间与货币产生同构,时间的可计算性实际是对货币可计算性的复制,人们接受钟点时间的过程即是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过程。钟点时间的接受,使得人们在某一具体时刻同时地展开行动成为可能,进而产生时间同时意识。时间同时意识使得时间成为行动的连接点,超越于地缘、血缘、帮派之上,为跨地域、宗族、帮派的共同体形成创造条件。本文的研究从近代商人、报人入手,在近代市场形成的背景下,商人与报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意识到时间与金钱的可转换关系,进而形成时间竞速意识。工人则早在雇佣制出现的时候,就通过工资意识到时间与金钱可以互换。在近代工厂制中,对“时间就是金钱”的深刻认识,使得他们进一步接受钟点时间,更在罢工中展开“同时同地”的行动,工人的时间同时意识自此逐渐形成。研究“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有助于我们重新考察中国近代钟点时间的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在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贸易的背景下,重新思考近代的变迁。
赵跃[5](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指出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陈一凡[6](2020)在《听觉文化视阈下移动音频平台的使用与满足研究》文中认为媒介技术的发展变革对人类传播方式产生着深刻影响,从早期人类口语传播至今,以电视、电影、电脑为代表的视觉传播媒介技术快速发展,而听觉传播相对应的媒介技术却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导致听觉传播在人类文明史中长期处于空白状态。伴随着智能手机和4G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具备的联网和储存功能为传统电台的重构和移动音频的新生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数字技术的移动音频平台第一次构建了真正意义上集实时传播和声音存储为一体的听觉传播平台,使听觉媒体在移动互联时代有了一席之地。为提高移动音频平台的受众听觉体验和听觉媒介价值,本文以听觉文化研究为理论切入点,从受众使用概况、受众媒介形象感知、受众使用动机和受众使用满足四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基于行业报告和问卷数据预估移动音频平台的受众规模,描绘移动音频平台核心受众画像,从多维度构建起受众使用概况的完整认知。第二部分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框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受众移动音频平台媒介形象感知进行调研,结合数据分析提出平台建设的不足与发展方向。第三部分以使用与满足为理论框架,采用深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受众使用移动音频平台的五个有效动机因子——听觉信息获取、听觉情感陪伴、听觉娱乐舒压、感官平衡需求和个人整合需求。通过回归分析动机因子对使用行为的影响权重,最终构建起受众使用移动音频平台的动机因子模型。第四部分以有效动机因子为依据进行受众使用满足程度的访谈,最终完成对受众使用移动音频平台满足程度的客观描述。基于以上四个部分的数据分析和质化研究结论,本文从听觉文化、平台建设、文化批判、受众教育、舆论引导多个层面对移动音频平台发展的不足进行总结性梳理:听觉媒介对个体感官平衡作用不显着,听觉传播平台价值内核模糊;平台建设内容功能有用性和娱乐性建设不足;听觉媒介过度逐利与教化功能消解;在社会重大舆论与核心价值引导方面的缺失。论文最后提出了移动音频平台对应的创新传播策略,包括推进听觉媒介感官平衡和构建听觉精神世界;加强平台各项建设与泛娱乐生态布局;充分发挥媒介社会责任与教化功能;加强听觉媒介在正向引导舆论和构建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作用。
陆炘[7](2020)在《当代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研究 ——以南京地区为例》文中指出艺术作为美术教育的学科基础,它的变化必然应当引起美术教育的变化。当代艺术对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开发的独特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的认可,同时,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高峰期,因而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融入当代艺术必不可少。在真实的小学美术教育中,当代艺术融入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正是本研究所要了解的内容。本研究首先对当代艺术的含义与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出当代艺术五个方面的特征:运用多元的艺术表征策略、突破创作媒材与艺术门类的限定、模糊艺术与生活的边界、突出作品背后的观念价值及具有社会关怀、凸显社会功能,并结合上述特征论述了当代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必要性。其次,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苏少版小学美术教科书中当代艺术相关内容在编选上的优点和不足。再次,通过调查了解教师对当代艺术及其教育价值的理解和相关教育实践,并结合有关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分析当代艺术融入的教学现状,进而总结教师观念和教学中阻碍当代艺术融入的因素,包括:教科书中当代艺术容量少,缺乏有代表性的作品;部分教师将当代艺术等同于现代艺术、“看不懂”的艺术、“审丑”的艺术、西方的艺术,缺乏深入挖掘与拓展教材的主动性;硬件设备与美术课时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建议:首先,教科书在编选时应当优先选择当代艺术中的“经典”作品,并进一步实现教材编写队伍的多元化,以保证当代艺术内容的质量和水平。其次,教师应当开放心态,主动迎接当代艺术的“挑战”,并且有关部门需要增加相关的在职培训和职前教育。最后,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提出建议,并列举了可借鉴的当代艺术教学框架。
曹晋彰[8](2019)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文化产业研究已经完成了概念启蒙和边界探索,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对基本问题的追索和基础理论的构建却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产业研究在学术合法性上仍然潜伏着深刻的危机。除了实践与操作层面的“怎么做”,文化产业研究还应更加关注历史与逻辑层面的“是什么”问题,以及价值与合法性层面的“为什么”问题。文化生产理论构成了文化产业研究的基础理论。首先,文化产业是人类文化生产的一个历史阶段和一种特殊形态,因此对于文化生产的探究更具普遍性和基础性;其次,二十世纪西方对于文化生产问题的诸多理论探索,为文化产业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学术资源。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的系统研究,可以为中国文化产业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建立文化产业研究与其它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联系提供一个契入点,将有助于强化文化产业研究的学术合法性、推动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所谓“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是指,那些主要产生或流行于西欧和北美的有关文化生产问题的各种理论资源和话语形式。其外延在时间贯穿整个二十世纪、在空间上则涉及德法英美等多个理论传统,因此很难确定一条清晰的边界。即便如此仍然可以通过几个标志性事件把握其轮廓,第一是二三十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法兰克福学派的诞生,第二是五六十年代英国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文化主义”的兴盛,第三是七八十年代以来后结构主义的兴起与“后现代”的到来。在内涵方面,“文化生产”既可以指“文化的生产”,也可以指“文化性的生产”。传统人文社会学科多将“文化”当作一个“实体”,因而所谓文化生产就指“文化的生产”;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的文化理论则将“文化”当成一个观念,因而文化生产主要指“文化性的生产”,包含所有产生“意义”的行为和过程。严格来说,“文化的生产”是“文化性的生产”的一个特例。另外,文化生产还代表了一种与传统人文主义文化观念相对立的文化观察方式,即“从生产视角来看文化”。“文化生产”或“以生产视角看文化”,通常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传统论题和重要标志。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问题的讨论多具有“碎片”性质,并没有形成一种“文化理论”,但是他们对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研究,却开启了对于文化之“生产性”问题的严肃经济学讨论。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将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成熟起来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贯彻到文化问题上,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却是二十世纪西方诸多文化生产理论的共同方法源头,如何将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文化问题仍然是一个极具张力的课题。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生产理论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任务便是对文化之自主性的反驳。有必要通过对文化的观念史反思,去揭示文化自主性神话的历史性,从而为文化祛魅,为构建文化生产理论扫清障碍。然而,文化的自主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艺术自律性”观念,艺术是现代文化概念的核心对象和重要原型,“艺术”的历史实际上构成了文化的“史前史”。主流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仍将艺术当成一个自然之物,对艺术概念不加反思、不加批判地使用,已经成为理解艺术的最大障碍。因此,有必要先对艺术展开一番观念史反思,从而把握艺术自律性的历史形成原理及其影响。现代“艺术”概念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取得了独立,其次在启蒙运动背景下诞生了古典美学,最后随着浪漫主义运动和唯美主义运动艺术逐渐走向神话,从而奠定了我们当前的艺术观念。当然,艺术的神话在二十世纪也不断遭到攻击和破坏,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艺术实践上的先锋派和艺术理论上的分析美学。文化的观念史远比艺术更为复杂。现代文化概念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复合体,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自反性。现代文化概念从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前期逐渐形成,并发展为人文社会学科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现代文化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一空间框架之中形成的,尤其与现代性和民族主义密切相关。文化还是为了应对宗教衰落而发起的各种现代神话制造运动的产物,文化是一种现代神话,体现了人类深处对于神话的需求和依赖。以卡西尔为代表的对于人类神话的哲学反思,为理解文化提供了一个极佳视角;阿多尔诺的“启蒙辩证法”、罗兰·巴特的“神话修辞术”以及麦克卢汉的“媒介环境学”等,则将这种神话思维转化为了一种文化观察方法,为破解文化神话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文化概念本身即是对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之理论反思的结果。文化观念的历史,也是一部“关于文化的理论”以及“文化理论”的历史。总体来看,二十世纪的文化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萌芽期(1900-1950)、发展期(1950-1980)和拓展期(1980-2000)。1950年前后开始的有意识的文化理论系统构建,包含三股重要的思想潮流,分别是来源于德国哲学和美学传统的批判理论、脱胎于英国文化主义文学批评传统的文化研究以及混合了中欧语言学、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符号学和法国人类学的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联系三股潮流的重要纽带,也是贯穿文化理论发展始终一种主线。三股潮流在1980年代之后趋于融合,共同消解于“后现代主义”的新情境之中。文化理论开始被运用于诸多人文社会学科,并引发了广泛的“文化转向”,“文化”开始逐渐占据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中心位置。在此过程中,“生产”也逐渐从文化理论的一种边缘视角,转变成为了一种具有颠覆性的理论方法取向。文化生产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伴随着整个文化理论的发展而逐渐凸显出来。当前对于文化生产的研究或者说以生产视角进行的文化研究,包含了四个学科传统或四条主要路径,即社会学路径、历史学路径、传播学路径以及经济学路径。像哲学—美学、文学批评—艺术理论、语言学—符号学以及历史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人文社会学科,至二十世纪都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学术传统;虽然它们都对文化问题有所讨论、也为文化理论的生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但是文化却几乎总是处于边缘和从属地位;文化要么被纯化为代表古老神圣价值的抽象标签,要么被泛化为囊括所有“人造物”的巨大口袋,要么被简化为经济基础或政治基础之上无足轻重的附属物。直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化理论的拓展为传统人文社会学科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和新工具,并引发了广泛的“文化转向”、涌现出了诸多以文化为中心的新研究。不同于各种人文主义或经济主义式的传统文化研究,新的文化研究以“生产视角”和“历史视角”来严肃地看待文化。1900年前后的大约一百年是人类文化生产急剧产业化的阶段,文化生产在技术形态、传播媒介、市场受众、产业组织以及权力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性变革。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化生产理论某种程度上正是对这个剧烈变革转型的回应。在二十世纪的诸多西方文化生产理论家之中,尤以瓦尔特·本雅明、雷蒙德·威廉斯、埃德加·莫兰和皮埃尔·布尔迪厄四位最为重要,他们分别代表了文化生产研究的四重视角,即技术视角、大众视角、组织视角和权力视角。其中,本雅明的切入点是生产技术,可实现高效生产的机械复制技术成为主导,这是文化生产转向文化产业最为重要的条件,构成了现代文化生产的重要基础;威廉斯的切入点是逐渐主导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文化形态——大众文化,这是由文化生产方式变革所引起的重要文化变革,是现代文化生产的主要呈现形式;莫兰的切入点则是产业组织,伴随着市场框架内日益加强的专业化、资本化和组织化,生产与创造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生产创造的辩证法成为现代文化生产的核心矛盾;布尔迪厄关注的是人类文化—象征实践背后的权力关系,通过文化生产场模型的构建以及对象征炼金术的揭露,布尔迪厄致力于构建一种关于文化生产的政治经济学。通过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的方法源头、观念前提、理论语境以及文化生产研究的四种路径和四重视角的系统梳理,可以得出: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是文化生产理论的重要方法基础,也应是人们观察文化的基本视角;第二,文化生产理论的核心原理,在于文化生产与文化神话的矛盾关系;第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视角,可以对文化之历史进行重述,并为西方文化生产的历史演进制定一个基本分析框架;第四,现代文化产业既是文化生产的一种特殊组织形态,也是一种高效的神话制造机制;最后,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可为当前的文化产业研究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刘秀珍[9](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平伟[10](2019)在《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传承中积淀的精髓,是高校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是高校文化绵延赓续的重要载体,理应成为新时代高校的有力代言人。信息化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生产要素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管理方式与管理效率,以信息化技术作为载体与支撑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不可复制的宝贵信息资源,相比于管理学的其他领域,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问题是一个涉及多种学科交叉融合的崭新课题,其不仅涉及到档案资源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教育变革,许多高校在历史发展上大都变迁频繁,面临着校史追溯复杂,早期档案资源散失等尴尬境遇;随着1999年国家政策的实施——高等院校扩招,不少高校相继开拓新校园,亦或是立足老校园就地扩建、改造,不少历史文化悠久、特色鲜明、人文积淀深厚的老校园、老建筑,正逐渐失去其继续传承与发展的土壤,而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越来越多地遭遇管理体制缺位、信息化建设缺少等方面的桎梏。在此背景下,加快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研究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本文基于高校档案馆藏、高校文物、历史建筑等信息资源研究之上,适时完善“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概念,并明晰其外延与内涵。首先,追本溯源,依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沿革史,探讨国内外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的认知与实践演进过程,从中找寻与之关联的保护思想与行动之鉴;其次,将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研究对象一分为三:可移动高校教育遗产资源、不可移动高校教育遗产资源、无形高校教育遗产资源,进而分析其所蕴含的价值与特征、体系分类及资源评选原则;再次,论述高校教育遗产资源普查与筛选原则,制定不同载体遗产资源信息化规范,以挖掘资源、即时拍摄、口述访谈、宣传征集、补充采集五条主线为一体开展遗产资源采集工作,对其资源进行编目,以期达到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的系统研究。基于上述理论研究,笔者以高校名人档案资源建设作为应用案例,针对高校名人档案资源建设的采集、鉴定、整理等全过程模型展开论述,验证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构建的可操作性,并以山东科技大学宋振骐院士档案资源采集实例为现实依据,为高校名人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提供参照作用;进而提出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模型,期望实现实体与信息传承和保护的有机统一;依照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价值特性,倡导政府、高校等相关保护主体实施切实可行的保护与应用技术。
二、试谈新闻照片的使用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谈新闻照片的使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2)蒙古包的空间结构及其文化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蒙古包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
(一)蒙古包的追溯 |
1.自然因素的影响 |
2.历史因素的影响 |
3.经济的发展 |
(二)时空中的蒙古包 |
1.原始社会时期 |
2.公元前三世纪到十二世纪毡帐建筑 |
3.十三世纪到二十世纪毡帐建筑 |
(三)蒙古包现状 |
1.传统蒙古包 |
2.新型蒙古包 |
3.大众心目中的蒙古包 |
二、蒙古包结构的象征寓意 |
(一)蒙古包的建筑结构 |
1.结构及其象征寓意 |
2.结构在空间中的作用 |
(二)蒙古包的内部空间 |
1.圆形空间的象征寓意 |
2.内部空间布局及其象征寓意 |
(三)蒙古包的外部空间 |
1.外部空间及其象征寓意 |
2.蒙古包的“灰色区域” |
3.蒙古包与草原环境的融合 |
三、蒙古包装饰的文化表征 |
(一)蒙古包色彩中的文化内涵 |
1.蒙古包结构和家具用色 |
2.蒙古包建筑基色 |
3.蒙古包建筑中的其他常用色 |
(二)蒙古包装饰中的文化内涵 |
1.蒙古包内部装饰的文化内涵 |
2.蒙古包外部装饰的文化内涵 |
(三)艺术中的蒙古包形象 |
1.绘画中的蒙古包形象 |
2.音乐中的蒙古包形象 |
3.文学作品中的蒙古包形象 |
四、蒙古包与毡帐的审美对比 |
(一)不同区域毡帐建筑审美对比 |
1.与新疆地区蒙古包对比分析 |
2.与西藏地区毡帐对比分析 |
(二)蒙古包传统文化发展困境 |
1.环境的制约 |
2.文化精神内涵的缺失 |
3.多元文化的冲击 |
4.蒙古包文化特色削弱 |
(三)蒙古包审美文化发展建议 |
1.保护传统文化,发扬旅游潜能 |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
3.坚持文化特色,保持独特审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1 |
附录2 |
(3)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百科全书研究的主要专着和论文 |
1.3.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研究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 研究理论及其说明 |
第二章 编纂概述 |
2.1 军事百科全书的性质、特点 |
2.2 军事百科全书的功用 |
2.3 编纂指导思想及目的 |
2.3.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2.3.2 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服务 |
2.4 出版、修订与版别 |
第三章 编纂发展历程 |
3.1 编纂历史背景 |
3.1.1 新时期社会文化需求和军队建设总目标催生 |
3.1.2 中国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迫切需要 |
3.1.3 新军事革命强力推动 |
3.2 编纂历程及阶段 |
3.2.1 编纂的开创与奠基(1980~1986) |
3.2.2 编纂的专业化与全面建设(1986~2002) |
3.2.3 编纂的纵深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2002~2016) |
3.3 编纂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 |
3.3.1 兼具行政性和学术性的领导机构 |
3.3.2 从临时性机构到正式定编的组织机构 |
3.4 权威型的撰写和编审人员 |
3.5 专业型的专门编纂人员 |
第四章 编纂理论与方法:博采、萃取与确定 |
4.1 博采:基于军事科学研究成果 |
4.1.1 “学科论”与军事百科全书总体设计 |
4.1.2 以军事科学研究为基础 |
4.2 萃取: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 |
4.2.1 积淀与初建 |
4.2.2 完善与架构 |
4.2.3 传承与创新 |
4.3 确定:系统工程的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治性与客观性:科学考量标准 |
5.1 坚持政治原则 |
5.1.1 “事关国家和军队的科学文化基本建设” |
5.1.2 反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成果 |
5.1.3 政治性问题的处理解决 |
5.1.4 作为“武器”的军事百科全书 |
5.2 秉持客观性 |
5.2.1 人物条目评价原则的提出 |
5.2.2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献资料研究与条目撰写审定 |
6.1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 |
6.1.1 编纂的广度、深度取决于文献资料的占有度 |
6.1.2 基础建设与长远保存 |
6.2 藏用并重 |
6.2.1 文献资料建设 |
6.2.2 文献资料核对 |
6.3 条目专题资料与条目撰写、审定 |
6.3.1 “因条而宜”建立条目专题资料系统 |
6.3.2 收集、鉴别、取舍——以“段德昌”条目专题资料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编纂特色与创新 |
7.1 编纂内容 |
7.1.1 知识内容:从填补空白到全面反映 |
7.1.2 知识体系:在创新中发展 |
7.1.3 文体语言:百科体裁与军事特色 |
7.2 编纂实践 |
7.2.1 “国家编纂体制” |
7.2.2 “小核心、大外围”的编纂机制 |
7.2.3 与其他百科全书编纂模式之比较 |
7.3 编纂现代化设想 |
7.3.1 编纂技术平台现代化 |
7.3.2 构建军事知识服务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发展 |
8.1 推动军事辩证法学科建设 |
8.1.1 条目范畴的确定 |
8.1.2 学科的建立 |
8.1.3 在发展中调整 |
8.2 拓展军队政治工作学科范畴 |
8.2.1 学科之争 |
8.2.2 学科体系的完善 |
8.3 夯实军事法学科研究基础 |
8.3.1 学科的增设 |
8.3.2 填补军事法研究空白 |
8.4 构建军事装备学科理论体系 |
8.4.1 反映军事装备知识增长 |
8.4.2 创新发展军事装备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
9.1 解放军军战史若干重要问题 |
9.1.1 长征“密电事件”的争论 |
9.1.2 西路军相关条目的表述 |
9.1.3 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问题 |
9.1.4 对百团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
9.2 军事人物相关问题 |
9.2.1 清除“左”的影响——以被错杀人物条目为例 |
9.2.2 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以“项英”“粟裕”条目为例 |
9.2.3 人物评价“功是功,过是过”——以“林彪”条目为例 |
9.2.4 人物图片阐释知识语言 |
9.2.5 解放军“军事家”的论证和确定 |
9.2.6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人物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竞速与同时 ——中国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时间的总体研究 |
第二节 标准时间与钟点时间 |
第三节 时间就是金钱 |
第四节 时间就是生命 |
第五节 时间、技术与主体性 |
第二章 商人的时间 |
第一节 明清商书中所反映的时间意识 |
第二节 洋商的时间意识 |
第三节 华洋交往前中国商人的时间意识 |
第四节 中国商人时间意识的转变 |
第五节 中国商人时间竞速意识的形成——华洋之间 |
第三章 报人的时间 |
第一节 报业与商业 |
第二节 《申报》的诞生:发现时间 |
第三节 大报竞争的时代:报人时间竞速意识的展开 |
第四节 外勤记者与抢新闻:报人时间竞速意识的形成 |
第四章 工人的时间 |
第一节 关于工人的理论探讨 |
第二节 1919年前工人状况的考察 |
1.近代工业与手工业工厂 |
2.工资 |
3.童工 |
4.工作时间与休息日 |
第三节 八小时工作制 |
第四节 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
第五节 工人的时间意识 |
第六节 时间同时意识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
四、谁的“乌托邦”? |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
四、“乌托邦”的“破碎” |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
本章小结 |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
三、自觉的“错位” |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
二、从“链接”到“跨界” |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
本章小结 |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
一、“小时代”的“落幕” |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
本章小结 |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
一、宋庄的新机遇 |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
一、符号里的时代 |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
一、品质、创作、生活 |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
本章小结 |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
六、创造是一张网 |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听觉文化视阈下移动音频平台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2.1 听觉文化理论及实践研究 |
2.1.1 听觉文化研究发展 |
2.1.2 听觉文化及听觉转向研究综述 |
2.1.3 听觉文化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移动音频平台概念及理论研究 |
2.2.1 移动音频平台概念和类型梳理 |
2.2.2 移动音频平台发展建设研究综述 |
2.2.3 移动音频平台国内外研究评述 |
2.3 听觉媒介发展阶段简述 |
2.3.1 基于听觉偏向的口语传播时代 |
2.3.2 基于声音存储的刻录对话时代 |
2.3.3 基于实时电波的大众广播时代 |
2.3.4 基于存储实时的移动互联时代 |
第3章 移动音频平台受众特性与媒介使用概况 |
3.1 移动音频平台用户规模预估和画像描绘 |
3.2 受众对移动音频平台的使用概况 |
3.2.1 移动音频平台受众使用平台类型分析 |
3.2.2 移动音频平台受众使用行为强度分析 |
3.2.3 移动音频平台受众使用平台场景分析 |
3.2.4 移动音频平台受众平台内容类型分析 |
3.2.5 移动音频平台受众使用联合设备分析 |
第4章 受众使用移动音频平台的媒介形象感知研究 |
4.1 受众听觉媒介媒体形象感知的评估 |
4.2 受众听觉媒介形象感知实证研究结果 |
4.2.1 平台感知有用性实证分析 |
4.2.2 平台感知易用性实证分析 |
4.2.3 平台感知娱乐性实证分析 |
4.2.4 平台感知流行性实证分析 |
4.2.5 感知模型线性回归分析与检验 |
4.3 受众听觉媒介形象感知实证研究小结 |
第5章 受众使用移动音频平台的使用动机实证研究 |
5.1 提取动机影响因子和建立研究假设 |
5.2 问卷信校度检验及有效因子确立 |
5.2.1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5.2.2 有效影响因子确立与分析 |
5.3 研究假设模型线性回归分析与检验 |
第6章 受众使用移动音频平台有效动因的满足研究 |
6.1 移动音频平台听觉信息获取动机的满足效果 |
6.1.1 听觉信息获取使用动因分析 |
6.1.2 听觉信息获取使用满足分析 |
6.2 移动音频平台听觉情感陪伴动机的满足效果 |
6.2.1 听觉情感陪伴使用动因分析 |
6.2.2 听觉情感陪伴使用满足分析 |
6.3 移动音频平台听觉娱乐舒压动机的满足效果 |
6.3.1 听觉娱乐舒压使用动因分析 |
6.3.2 听觉娱乐舒压使用满足分析 |
6.4 移动音频平台感官平衡需求动机的满足效果 |
6.4.1 个体感官平衡使用动因分析 |
6.4.2 个体感官平衡使用满足分析 |
6.5 移动音频平台个人整合需求动机的满足效果 |
6.5.1 个人整合需求使用动因分析 |
6.5.2 个人整合需求使用满足分析 |
第7章 听觉文化视阈下移动音频平台发展的不足之处与创新策略 |
7.1 听觉文化视阈下移动音频平台发展存在的不足 |
7.1.1 听觉文化层面:个体感官失衡和听觉价值内核模糊 |
7.1.2 平台建设层面:内容功能有用性和娱乐性建设不足 |
7.1.3 文化批判层面:听觉媒介过度逐利与教化功能消解 |
7.1.4 舆论引导层面:社会重大舆论与核心价值引导缺失 |
7.2 听觉文化视阈下移动音频平台发展的创新策略 |
7.2.1 听觉文化层面:推进感官平衡和构建听觉精神世界 |
7.2.2 平台建设层面:加强平台各项建设与泛娱乐生态布局 |
7.2.3 受众教育层面:充分发挥媒介社会责任与教化功能 |
7.2.4 舆论引导层面:正向引导舆论和构建社会核心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附录 B 深入访谈大纲 |
附录 C 调研受访人员编码表 |
(7)当代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研究 ——以南京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当代艺术的内涵及其对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 |
第一节 当代艺术的含义及特征 |
一、当代艺术的含义 |
二、当代艺术中的重要流派 |
三、当代艺术的特征 |
第二节 当代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 |
一、当代艺术的融入对于发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天然优势 |
二、当代艺术的融入有利于保持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
第二章 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中的当代艺术内容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问题 |
第二节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当代艺术 |
第三节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科书中的当代艺术 |
一、教科书的基本情况 |
二、教科书中当代艺术相关内容的呈现方式 |
三、教科书中当代艺术相关内容的容量与特征 |
第三章 当代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现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教师对当代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态度 |
一、教师对当代艺术的认知状况 |
二、教师对当代艺术之于小学美术教育价值的认知情况 |
第三节 当代艺术融入美术教学的实践状况 |
一、教材中当代艺术及其相关内容的教学现状 |
二、教材之外的当代艺术教学尝试 |
第四节 实践中阻碍当代艺术融入的因素 |
一、教师误解当代艺术,没有主动挖掘教材 |
二、设备材料与课时不足,阻碍当代艺术融入 |
第四章 促进当代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建议 |
第一节 对教科书编写的建议 |
第二节 对教师与教学的建议 |
一、对于教师的建议 |
二、对于教学实践的建议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方法源头: 马克思的思想遗产 |
第一节 否定性的“文化生产” |
第二节 神话化的“文化生产” |
第三节 经济学的“文化生产” |
第四节 历史唯物主义与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观念前提: 艺术的观念史反思 |
第一节 作为概念的艺术 |
第二节 文艺复兴与艺术家的独立 |
第三节 启蒙运动与美学的诞生 |
第四节 浪漫—唯美—先锋: 艺术的神话 |
小结 |
第三章 观念前提: 文化的观念史反思 |
第一节 现代文化概念的形成 |
第二节 时空框架中的文化 |
第三节 现代神话与神话观念 |
第四节 文化的神话透视 |
小结 |
第四章 理论语境: 文化理论与文化转向 |
第一节 文化理论的兴起 |
第二节 文化理论的脉络 |
第三节 后现代与文化转向 |
小结 |
第五章 文化生产研究的四条路径 |
第一节 社会学路径 |
第二节 历史学路径 |
第三节 传播学路径 |
第四节 经济学路径 |
小结 |
第六章 文化生产研究的四重视角 |
第一节 技术视角: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 |
第二节 大众视角: 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 |
第三节 组织视角: 莫兰的生产—创造辩证法 |
第四节 权力视角: 布尔迪厄的文化生产场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已公开发表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演进脉络 |
2.1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沿革及文化遗产形成简述 |
2.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认知与实践演变 |
2.3 本章小结 |
3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理论概述 |
3.1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研究对象 |
3.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体系分类 |
3.3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价值及特征 |
3.4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评选原则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与筛选 |
4.1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原则 |
4.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机制 |
4.3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实施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规范 |
5.1 文化遗产数字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
5.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数字化设计原则 |
5.3 不同载体类型数字化工作规范 |
5.4 本章小结 |
6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采集与整理编目 |
6.1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采集途径 |
6.2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整理与编目 |
6.3 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采集实例 |
6.4 本章小结 |
7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建设实例——以高校名人档案为例 |
7.1 高校名人档案制度建设 |
7.2 高校名人档案建档标准 |
7.3 高校名人档案资源采集 |
7.4 高校名人档案资源鉴定 |
7.5 高校名人档案资源整理 |
7.6 本章小结 |
8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 |
8.1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模块设计 |
8.2 相关技术实施方案 |
8.3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 |
8.4 本章小结 |
9 高校教育文化遗产保护与应用 |
9.1 健全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法律规范 |
9.2 积极引入国外文化遗产登录制度 |
9.3 引导高校教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
9.4 提升高校教育文化遗产宣传水平 |
9.5 本章小结 |
10 结语 |
10.1 论文总结 |
10.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试谈新闻照片的使用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公司刊物的商业运营研究[D]. 张萌.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蒙古包的空间结构及其文化表征研究[D]. 李炎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D]. 关泠. 河北大学, 2020(02)
- [4]竞速与同时 ——中国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D]. 樊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5)
- [5]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6]听觉文化视阈下移动音频平台的使用与满足研究[D]. 陈一凡.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7]当代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研究 ——以南京地区为例[D]. 陆炘.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生产理论研究[D]. 曹晋彰. 山东大学, 2019(02)
- [9]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10]高校教育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研究[D]. 平伟.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