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集美设计工程公司集美组重点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然[1](2021)在《基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研究的再生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更新的加快,既有建筑的数量也持续增加。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旧工业建筑,对其改造与再利用成为最常见的更新做法,更新模式也随着功能类型增多而体现的更为丰富。但是很多改造后的项目出现了再次闲置的情况,剖析其原因,主要问题在于:前期对改造再利用的功能定位、城市发展的需求、旧工业建筑自身具备的条件均缺乏系统分析和论证;同时相关理论研究更多关注改造与再利用的策略和方法,而对于改造后的跟踪评价研究较匮乏,导致很多改造项目出现“虎头蛇尾”的状态,因此探讨适宜的改造模式,尤其是集城市发展、区域需求、单体优势于一体的适宜改造模式显得更为迫切。基于以上的背景分析,本研究将旧工业建筑适宜更新模式的分析作为再生实践的切入点。首先通过案例统计与文献研究,筛选出实践频率较多的五类更新模式:博览功能模式、居住功能模式、工业遗产公园模式、办公模式、创意产业园模式。对这几类模式特点进行阐述,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分析各类模式与旧工业建筑本身之间的相适性,总结出适宜的改造手法,发现目前旧工业建筑改造存在的普遍问题。同时,对不同模式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案例中各类模式现存的优点与缺点,并通过不同案例的对比研究,总结出影响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选取的三个层面,即城市层面、区域层面、单体层面。之后以更新模式为研究主体,从这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对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选择的策略。最后以保定恒天纤维厂改造项目的实践出发,根据前文所得出的策略,对其进行多层面分析,最终对纤维厂更新模式进行整体策划。当前对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的选取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则通过对于现有的改造案例与文献等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影响旧工业建筑改造模式的三个方面,并提出了选取更新模式的策略,丰富了关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类型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力图为今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的选取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荣洁[2](2021)在《中国艺术区变迁研究》文中提出
李牧[3](2021)在《日常经济生活网络与传统艺术的跨文化传播——以加拿大纽芬兰华人为例》文中提出自1895年华人向纽芬兰移民伊始,他们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方式便与其所进行的经济活动紧密相连。通过族裔间的经济交往,华人形成了独特的日常生活模式和有效运作的社交网络体系。中华传统艺术便是经由这些日常生活网络,通过民间路径得以传播到非华人群体中,并在华人群体内部进行传承。对于中华传统艺术跨文化传播的民间路径考察,可以为建构以文化交流和经济互助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
张舒晴[4](2020)在《蒸汽爆破对牛骨理化特性的影响及液化工艺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畜禽养殖、生产及消费大国,由于长久以来的观念问题及对畜禽骨营养价值的认识不足,造成了除去可直接食用的部分(如排骨、腔骨)外,剩余的绝大部分骨头利用率较低、加工技术适应性不高及产业化困难等问题,进而带来了巨大的骨骼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目前,以蒸汽爆破作为植物性原料处理方式的报道已经很多,而将其应用于动物骨骼的加工及处理方式还鲜有报道。采用蒸汽爆破液化牛骨技术,既简化了工艺流程又降低了能耗,同时,还能利用畜禽养殖场和屠宰场的畜禽粪便与落叶等废弃物资源,经厌氧发酵所产沼气对蒸汽发生器进行供能,充分利用废弃物资源的同时还大幅度降低了碳排放。本课题以牛股骨骨干为原料,对其液化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热力计算结果,设计沼气蒸汽发生器,并与爆破装置进行耦合匹配,搭建了牛骨液化工艺实验台;在该实验台上完成了牛骨液化的相关实验,研究了蒸汽爆破对牛骨理化特性的影响机制,并对牛骨液化工艺及脱脂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蒸汽爆破法制备了超微牛骨汤粉及生物羟基磷灰石并进行表征,研究了其理化特性及消化特性,以期为牛骨的高值化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工艺条件参考;对牛骨蒸汽爆破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以及成本核算,并与高温蒸煮工艺进行了对比。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根据瞬时弹射式爆破装置的特点,将牛骨蒸汽爆破过程划分为了三个阶段:升压(渗透)阶段、维持压力(蒸煮)阶段以及泄压(爆破)阶段,建立了各个阶段的能量传递模型与传质模型。牛骨蒸汽爆破过程过程中的有效能耗占比64.72%,无效能耗占比35.28%;其中加热骨料所需热量占比46.38%,为有效能耗。在能量传递模型的基础上,对牛骨蒸汽爆破传质规律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牛骨蒸汽爆破过程中存在的传质现象,分析了各阶段的水分变化情况;验证实验显示所建模型拟合度较好,结果可靠,可用于牛骨蒸汽爆破过程的传热量与水分变化的相关计算。2.根据牛骨蒸汽爆破机理对牛骨的液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牛骨液中矿物质含量随着液化率的增大而显着增加(P<0.05),而蛋白质与脂肪等有机相的含量则逐渐减少。钙离子的溶解度随着牛骨液化率的增大而增大,且效果显着(P<0.05);牛骨液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维持2.2 MPa(217.3℃),保压874 s,此时的液化率为84.63%。蒸汽爆破技术中的两个参数(压力与保压时间)对牛骨液化率的影响都极其显着,但交互作用并不明显。蒸汽爆破技术可强力破坏牛骨结构,使有机物有效析出并溶于水中,从而达到液化的效果。3.根据牛骨蒸汽爆破机理对牛骨的去脂机制进行了研究,并以实现牛骨去脂最大化为目标,对牛骨去脂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使用激光粒径分析仪、电子扫描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牛骨硬度随着汽爆参数的增大而显着下降(P<0.05),因此,增大压力及延长保压时间更有利于牛骨的软化及碎化。蒸汽爆破后的牛骨渣随着汽爆参数的增大,其粒径分布逐渐集中,平均粒度逐渐减小。随着压力的增大与保压时间的增长,牛骨的红外吸收光谱愈发趋近于羟基磷灰石晶体的红外光谱图。牛骨中的有机相含量,蛋白质和脂肪等,随着蒸汽爆破压力和保压时间的增长而显着下降(P<0.05),因此牛骨中的矿物质含量显着提高(P<0.05)。蒸汽爆破技术中的两个参数(压力与保压时间)对牛骨去脂的影响都极其显着,但交互作用并不明显,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维持2.4 MPa(221.9℃),保压785 s,此时的脂肪含量为0.075%。蒸汽爆破可用于牛骨脱脂,效果明显。4.使用激光粒径分析仪、电子扫描显微镜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对采用蒸汽爆破法制备的超微牛骨汤粉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理化特性及消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微牛骨汤粉颗粒形状较为规则,呈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7.52μm,远小于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牛骨汤粉粒径;超微牛骨汤粉中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含量为54.21 mg/g,占总氨基酸含量的28.36%;持水力在水浴50 min后可达1.36%;蛋白质溶解度和消化率相对较高,分别可达89.23%及55.14%;其钙离子的释放率也相对较高,可达62.64 mg/g。蒸汽爆破法制备的超微骨粉理化特性及消化特性极佳,易于被人体吸收,且制备工艺简单,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5.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对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进行了表征,并将其与高温蒸煮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及商业样品羟基磷灰石的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后的样品则呈现破碎状且其破碎的趋势深入内部;X射线衍射分析的结果显示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在三种样品中结晶度最高;傅里叶红外光谱图显示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为A&B型碳酸羟基磷灰石。骨源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远高于化学合成的羟基磷灰石,并且含有的丰富微量元素,因此,蒸汽爆破法制备的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用作生物材料很有发展前景与研究价值。6.建立了牛骨蒸汽爆破工艺的技术经济评价模型,并与传统高温蒸煮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牛骨加工工艺的能量流动分布,计算了两者的经济指标,在此基础上对牛骨蒸汽爆破工艺进行了影响加工成本的敏感性分析,系统地对两种工艺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蒸汽爆破工艺的技术和经济指标全部优于传统高温蒸煮工艺,具有产品质量高,能耗小,加工时间短等优势;牛骨蒸汽爆破工艺的成本估算结果低于高温蒸煮工艺,主要原因是其工艺流程简单且能耗低,且副产品剩余价值高;牛骨蒸汽爆破工艺采用沼气燃烧器供能,与畜禽养殖屠宰场的生产相结合,提高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因此,牛骨蒸汽爆破液化工艺优于高温蒸煮工艺。
左妍斐[5](2020)在《新型非编码RNA Vvrr1参与溶藻弧菌毒力调控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溶藻弧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海水及河口处,存在于多种海洋动物的体表及体内,是海洋养殖环境中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及海水温度上升的影响,溶藻弧菌感染的发病率显着增加,给我国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课题组早期从自然发病的养殖大黄鱼中分离出具有较强毒性的溶藻弧菌ND-01菌株,并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了一种具有毒力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 Vvrr1(Vibrio virulence regulatory RNA 1)。本研究通过构建Vvrr1过表达菌株并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多种与毒力相关的Vvrr1潜在靶基因,其中pykF及leuO在Vvrr1参与的溶藻弧菌毒力调控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此外,我们不仅利用GFP报告基因分析技术明确了Vvrr1与pykF的作用方式,还利用转录组测序及Chip-seq预测、筛选了LeuO靶基因及其靶标ncRNA,为Vvrr1、pykF、leuO参与调控溶藻弧菌毒力的机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在溶藻弧菌中总结出两种Vvrr1参与毒力调控的可能模式:(1)以“Vvrr1-pykF”为主轴的与粘附相关的毒力调控模式。其中Vvrr1通过直接调控pykF,间接调控pykF相关基因(eno、sdhB、glpF、cysH、ndk)来参与调控溶藻弧菌粘附的毒力机制。在该模式中,Vvrr1、pykF、eno、sdhB、glpF、cysH参与调控溶藻弧菌的成膜能力与粘附能力,而ndk仅参与调控溶藻弧菌的粘附能力。(2)以“Vvrr1-leuO-LeuO靶基因/靶标ncRNA-BF通路基因”为主轴的与生物成膜相关的毒力调控模式。其中Vvrr1通过直接负调控leuO,进而间接调控LeuO靶基因或靶标ncRNA及BF通路基因的表达水平来参与调控溶藻弧菌生物成膜通路中的多种代谢及信号传导过程。在该模式中,LeuO、ncRNA49、ncRNA212、ncRNA78参与调控溶藻弧菌的成膜能力与粘附能力。
詹朝曦[6](2019)在《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快速发展,我国大多数大、中城市普遍存在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城市快速路因其能够提供大流量、长距离、快速的城市交通服务,而成为缓解或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城市快速路建设的全过程中,也给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城市快速路建设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建设工期,尽早发挥建设功能,对政府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不仅影响工程建设成本和建设质量,还影响城市交通和市民日常出行,而倍受社会关注。由于城市快速路具有投资大、涉及面广、交通干扰大、影响因素多和建设时序复杂等特点,给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导致项目建设工期难以合理确定和实施有效管理。目前,我国尚未发布城市快速路建设的标准工期定额,导致项目建设工期的合理确定缺乏标准和依据,项目建设工期目标制定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建设工期要么过长,要么不科学的压缩。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确定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迫在眉睫,亟需对我国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风险辨识、合理工期预测、工期合理性评价展开研究。本文基于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理论,运用系统分析、回归分析和实证分析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进行科学识别,构建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及合理性评价模型。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工程建设工期的相关影响因素,基于等级全息模型理论,构建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初选集,利用问卷调查,结合专家对工期风险效度的评估,采用专家权威度系数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过滤、评级,剔除非关键影响因素,得到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影响因素集;其次,本文综合分析城市快速路的建设特点和施工条件,基于考虑工期影响因素的风险效度,通过熵权法和三角模糊数法,构建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厦门气候特征和建设环境,借鉴广东省市政工程工期定额,采用线性回归法,进一步构建适合厦门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预测模型;再次,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权威度系数法,筛选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采用结构熵权法构建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模型;最后,对厦门某城市快速路建设项目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了本文所构建的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和合理性评价模型是有效的。同时,提出了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合理控制措施建议。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基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来探讨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问题,扩宽了项目建设工期的理论研究范围,深化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研究内涵;其次,基于工期综合风险效度理论和专家证据理论,构建了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和合理性评价模型,并做了实证检验,丰富了项目时间管理的理论研究;最后,在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研究中,突出了城市快速路项目的特殊性和专家工程经验及类似工程经验在工期研究中的重要性,从系统内和系统外角度较全面、客观地识别了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的风险辨识、科学预测与合理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做好项目时间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经验证据。本研究的成果为我国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的合理确定与评价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应用指导价值。
涂紫琼[7](2019)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治理案例比较研究 ——以红专厂和华山文创园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十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更新的推动,城市中涌现了大量闲置待更新的旧工业空间,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于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项目在全国大量出现。但项目普遍存在“寿命短、商业化、不亲民”等问题,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的研究变得十分迫切。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涉及城市更新、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文创产业发展、城市景观再塑、公共文化空间塑造等多元领域,本文引入已被广泛应用在复杂系统治理研究的诊断性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以简单、清晰、全面地疏理和呈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系统各要素。以广州红专厂和台北华山文创园区为例,借助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通过文献整理和田野调查搜集案例资料,在两岸典型案例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治理目标与价值选择、治理主体角色与互动方式、治理工具选择与运用、产权安排与利益分配、治理效果与反馈五个方面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治理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治理存在工业遗产保存与地方经济再生共存、文化艺术与商业共生、政府与社会资本共荣的可能性,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治理普遍存在政府作用发挥不到位、第三方监督与管理组织发育不良、用地规划不详、产权不稳、运营期短、治理模式单一、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建议加速推动工业遗产再利用工作;强调政府角色的回归,创新治理模式;强化公众参与,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空间的公共化程度,走“文化+产业+公众”的园区发展道路;创新用地规划分类,打造城市“文化创意廊道”;强化文化公民权,大力推动公民文化艺术生活繁荣。
汤家明[8](2019)在《广州艺术群落生态调查研究 ——以柯木朗艺术园与红专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受西方商业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的浸染,一大批艺术群落在中国迅速形成和发展,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陆续出现了各种形态的艺术群落,给城市注入了更多文化艺术活力。而大多数艺术群落的发展并不是很顺利,面临拆迁和被取代的艺术群落不在少数,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度商业化等艺术乱象。如何使艺术群落能够扎根本土,健康地成长,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究的话题。广州市作为华南地区经济、政治重镇,历史文化名城,艺术群落的建设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柯木朗艺术园和红专厂分别作为以学术为中心和以创意艺术为中心的艺术群落,是具有完整的生态结构以及一定影响力的典型艺术社区,符合田野调查对象的标准。从这两个艺术群落中,不难窥见整个广州艺术群落中艺术生态状况,他们的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整个广州市艺术群落发展的真实面貌。本文综合运用人类学、艺术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全方位了解艺术群落的生态状况,艺术家群体状态,艺术品类的聚集情况,业态的分布和管理经营,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梳理分析艺术群落的生态系统和文化语境,通过对柯木朗艺术园和红专厂艺术生态发展的调查研究,深度剖析其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及表现,并试图提出保护措施。从而使艺术群落能够建立起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艺术生态模式。希望通过对本论点的研究,可以尽自己绵薄之力为广州市艺术群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零星的参考和借鉴。
黄美意[9](2019)在《基于口述史方法的闽南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研究》文中提出“溪底派”作为清末以来闻名闽台的大木匠帮。他们世代相传,建立起自己的建筑风格。时至今日对于闽南溪底派的的研究台湾方面较多,但台湾和大陆方面对溪底派的研究缺少横向联系。本文以族谱的角度切入,结合口述史的方法,从匠师族谱与师承的联系、去台匠师谱系对清末以来溪底派大木匠师的谱系进行探讨,以期与台湾现有研究进行对接,完善溪底派的研究,更好地保护传统民间建筑匠派,传承闽南传统建筑文化。1)首先,本论文整理了溪底大木匠派匠师以王氏为代表的族谱,并分析了已知匠师在族谱的分布情况,就族谱记录的信息如生卒情况及其匠师身份进行了探讨。2)其次,结合大木匠师的学艺方式,将溪底大木匠师的师承关系与族谱进行比对联系,进而推出师承关系可分为家族传艺、家庭相承和异姓学艺。主要以家族传艺为主。3)再者,收集了去台匠师及其营建活动的台湾文献方面记载,并以族谱和口述收集的资料与其进行比对,建立去台湾大木匠师的谱系。最后得出结论:溪底派大木匠师的谱系是主要以家族传艺的形式得以传承,还结合家庭相承和异姓学艺的师承形式。此外,溪底派的谱系还延伸到台湾等地区。
漆诗征[10](2018)在《闽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油漆彩绘研究》文中提出油漆彩绘是传统建筑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建筑木构件和抹灰层具有保护作用,亦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闽南沿海地区由于特定的地理区位,受到地方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多重影响,成为多元文化的融合体,并由此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而附着在建筑本体上的油漆彩绘恰恰保留了这些珍贵的文化痕迹,是不可多得的研究实例。但彩绘颜料常年暴露在外,经日晒雨淋后容易变色甚至消逝,给相关研究和文物建筑修缮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加之有关闽南传统建筑油漆彩绘方面的研究开展较晚,系统成果较少,难以支撑当前大量开展的古建筑油漆彩绘的保护与修缮工作。因此,亟需对其展开系统的研究。本文以闽南沿海地区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主,辅以部分传统村落、历史名村传统建筑的油漆彩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匠师访谈,从类型、题材以及营造技艺三方面入手,按照彩绘所在位置对闽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木构架油漆彩绘和外部灰塑彩绘的基本特征展开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其色彩构成和图案纹样等进行复原与分析。最后总结出泉州、厦门、漳州三地区的彩绘特点,并结合建筑空间、环境空间、民俗文化的影响对闽南沿海地区油漆彩绘的装饰规律进行了综合论述,以期为闽南传统建筑的相关研究和保护修缮设计提供参考。
二、广东集美设计工程公司集美组重点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集美设计工程公司集美组重点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研究的再生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阐述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类型 |
2.1 国内外更新模式发展历程 |
2.1.1 国内更新模式发展历程 |
2.1.2 国外更新模式发展历程 |
2.2 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研究 |
2.2.1 单一功能模式 |
2.2.2 复合功能模式 |
2.3 旧工业建筑改造存在的问题 |
2.3.1 更新模式不满足城市需求 |
2.3.2 地理位置与功能模式需求不符 |
2.3.3 内部空间与功能不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调研与分析 |
3.1 单一功能模式案例调研 |
3.1.1 朝阳规划艺术馆 |
3.1.2 广州天河创想公社——泊寓 |
3.1.3 广东中山岐江公园 |
3.1.4 上海滨江道办公楼 |
3.2 复合功能模式案例调研 |
3.2.1 天津意库创意产业园 |
3.2.2 上海M50 创意产业园 |
3.3 对比分析 |
3.3.1 城市对比 |
3.3.2 区域对比 |
3.3.3 单体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旧工业建筑改造适宜模式研究 |
4.1 基于城市层面的更新模式研究 |
4.1.1 顺应城市发展需求 |
4.1.2 结合地域人文影响 |
4.1.3 明确开发主体 |
4.1.4 城市层面小结 |
4.2 基于区域层面的更新模式研究 |
4.2.1 满足区域需求 |
4.2.2 发挥交通优势 |
4.2.3 区域层面小结 |
4.3 基于单体层面的更新模式研究 |
4.3.1 建筑空间的优化 |
4.3.2 建筑结构的适配 |
4.3.3 单体层面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保定市恒天纤维厂改造更新为例 |
5.1 保定市恒天纤维片区改造更新概述 |
5.1.1 项目概况 |
5.1.2 建设现状条件 |
5.2 城市层面——分析总体规划 |
5.2.1 城市概况 |
5.2.2 城市发展定位 |
5.2.3 纤维厂总体规划方向 |
5.3 区域层面——所选片区更新 |
5.3.1 区域需求 |
5.3.2 交通便利程度 |
5.3.3 片区的更新 |
5.4 单体层面——单体改造设计 |
5.4.1 基地建筑分析 |
5.4.2 建筑单体设计 |
5.4.3 景观元素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录 |
附录B 表录 |
附录C 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方案图纸展示 |
(3)日常经济生活网络与传统艺术的跨文化传播——以加拿大纽芬兰华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一)跨文化传播的民间取向 |
(二)经济生活与跨文化传播 |
二、纽芬兰华人早期的经济生活与跨文化传播 |
(一)洗衣店经营与同质化社区 |
(二)外部的限制和内向性的深化 |
(三)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在纽芬兰的早期传播 |
三、经营活动的新拓展与跨文化传播的新空间 |
(一)餐饮业:新的经济领域和融入策略 |
(二)华人社区的结构变化 |
(三)新经济领域中跨文化传播的新可能 |
四、多元社会:新移民、新裔代以及新经济领域 |
(一)纽芬兰华人移民社区人口结构变化 |
(二)华人新社团的建立与跨文化传播新趋势 |
五、结语 |
(4)蒸汽爆破对牛骨理化特性的影响及液化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畜禽骨的结构及营养元素 |
1.2.1 畜禽骨的结构与力学特性 |
1.2.2 畜禽骨的营养组成及作用 |
1.3 畜禽骨的研究利用与加工技术现状 |
1.3.1 畜禽骨的研究利用现状 |
1.3.2 畜禽骨的加工技术现状 |
1.4 蒸汽爆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1 蒸汽爆破技术研究现状 |
1.4.2 蒸汽爆破技术应用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牛骨液化工艺实验台的设计搭建 |
2.1 引言 |
2.2 沼气蒸汽发生器的设计计算 |
2.2.1 沼气燃烧器结构设计计算 |
2.2.2 沼气燃烧器热力计算 |
2.2.3 烟风阻力计算 |
2.2.4 沼气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参数与结构 |
2.3 爆破装置选配 |
2.3.1 热喷放技术 |
2.3.2 瞬时弹射技术 |
2.4 牛骨液化工艺实验台的总体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牛骨的蒸汽爆破机理研究 |
3.0 引言 |
3.1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 |
3.2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能量传递与能耗分析 |
3.2.1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热传递模型建立 |
3.2.3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能耗分析 |
3.3 牛骨蒸汽爆破中的传质过程分析 |
3.3.1 牛骨蒸汽爆破过程中的水分迁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牛骨的液化工艺优化 |
4.1 引言 |
4.2 牛骨的液化机制与工艺优化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牛骨的去脂机制与工艺优化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微牛骨粉的制备与表征 |
5.1 引言 |
5.2 超微牛骨汤粉的制备与表征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3 牛骨源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的制备与表征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牛骨资源化利用技术经济评价 |
6.1 引言 |
6.2 分析方法 |
6.2.1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
6.2.2 生产成本分析 |
6.2.3 敏感性分析 |
6.3 分析与评价 |
6.3.1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
6.3.2 成本估算 |
6.3.3 敏感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5)新型非编码RNA Vvrr1参与溶藻弧菌毒力调控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海水养殖业弧菌病的研究概况 |
1.2 溶藻弧菌的研究概况 |
1.2.1 溶藻弧菌的生物学特性 |
1.2.2 溶藻弧菌的流行病学 |
1.2.3 溶藻弧菌的致病机理 |
1.3 细菌粘附的研究进展 |
1.3.1 粘附的研究概况 |
1.3.2 影响粘附的相关因子 |
1.3.3 粘附的研究方法 |
1.4 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
1.4.1 细菌生物膜的研究概况 |
1.4.2 生物膜细菌的致病机制 |
1.5 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 |
1.6 pykF基因的研究进展 |
1.7 leuO基因的研究进展 |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性 |
1.8.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2 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种的培养 |
2.2.2 过表达菌株的构建 |
2.2.3 Vvrr1 突变菌株的构建 |
2.2.4 稳定沉默菌株的构建 |
2.2.5 基因过表达、突变、稳定沉默后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
2.2.6 Northern杂交分析 |
2.2.7 蛋白质组学分析 |
2.2.8 原核链特异性转录组测序分析 |
2.2.9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高通量测序分析 |
2.2.10 GFP报告基因分析 |
2.2.11 流式细胞检测分析 |
2.2.12 鱼体粘液的制备 |
2.2.13 体外粘附实验 |
2.2.14 生物成膜实验 |
2.2.15 溶血实验 |
2.2.16 生长曲线测定 |
2.2.17 平板运动性实验 |
2.2.18 活体感染 |
2.2.19 数据处理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Vvrr1 潜在的毒力调控机制与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
3.1.1 Vvrr1 结构与序列的预测及验证 |
3.1.2 对转录组测序结果中Vvrr1 表达水平的验证 |
3.1.3 Vvrr1 敲除菌株的构建以及粘附能力的检验 |
3.1.4 Vvrr1 过表达菌株的构建及效果验证 |
3.1.5 ND-01 菌株与Vvrr1 过表达菌株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 |
3.1.6 差异蛋白GO分类及富集分析 |
3.1.7 差异蛋白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1.8 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验证 |
3.1.9 Vvrr1 靶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
3.1.10 pykF对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 |
3.1.11 Vvrr1 及靶基因pykF对溶藻弧菌生长能力的影响 |
3.1.12 Vvrr1 及靶基因pykF对溶藻弧菌成膜与粘附能力的影响 |
3.1.13 Vvrr1 及靶基因pykF对溶藻弧菌溶血能力的影响 |
3.1.14 Vvrr1 及靶基因pykF对溶藻弧菌运动能力的影响 |
3.1.15 Vvrr1 过表达菌株及pykF稳定沉默菌株的毒性检测 |
3.1.16 pykF相关基因稳定沉默菌株的构建及效果验证 |
3.1.17 ndk、eno、sdhB、glpF、cysH基因对溶藻弧菌成膜能力与粘附能力的影响 |
3.1.18 Vvrr1与pykF序列分析及作用位点的预测 |
3.1.19 Vvrr1 与靶标pykF的相互作用方式 |
3.1.20 讨论与分析 |
3.2 Vvrr1 潜在的毒力调控机制与原核链特异性转录组测序分析 |
3.2.1 对Vvrr1 潜在靶基因的预测及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分析验证 |
3.2.2 leuO稳定沉默菌株的构建及效果验证 |
3.2.3 leuO稳定沉默菌株的毒性检测 |
3.2.4 leuO稳定沉默菌株对毒力表型的影响 |
3.2.5 溶藻弧菌野生株与leuO稳定沉默菌株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3.2.6 差异基因的GO二级分类 |
3.2.7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及注释通路图 |
3.2.8 leuO靶标ncRNAs的筛选及验证 |
3.2.9 leuO对 BF通路基因的调控作用 |
3.2.10 ncRNAs对 BF通路基因的调控作用 |
3.2.11 ncRNAs对溶藻弧菌生长能力的影响 |
3.2.12 ncRNAs对溶藻弧菌生物成膜与粘附能力的影响 |
3.2.13 ncRNAs对溶藻弧菌溶血能力的影响 |
3.2.14 ncRNAs对溶藻弧菌运动能力的影响 |
3.2.15 讨论与分析 |
3.3 Vvrr1 潜在的毒力调控机制与染色质免疫共沉淀高通量测序分析 |
3.3.1 Chip-Seq文库构建流程 |
3.3.2 DNA超声片段化 |
3.3.3 建库结果的检测 |
3.3.4 reads在转录起始位点(TSS)两侧的分布 |
3.3.5 Peak相关基因的GO二级分类 |
3.3.6 Peak相关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3.3.7 Peak相关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3.8 目的蛋白LeuO与 DNA结合的motif分析 |
3.3.9 转录因子LeuO靶标的筛选及验证 |
3.3.10 ncRNA78 对溶藻弧菌生物成膜的影响 |
3.3.11 ncRNA78对BF通路基因的调控作用 |
3.3.12 讨论与分析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6)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依托课题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快速路研究现状 |
1.2.2 项目工期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城市快速路工程建设工期基础理论及方法 |
2.1 城市快速路概述 |
2.1.1 城市快速路基本概念 |
2.1.2 城市快速路单位工程划分 |
2.1.3 城市快速路建设基本特点 |
2.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概念界定 |
2.2.1 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内涵 |
2.2.2 工期概念及类别 |
2.2.3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 |
2.3 建设工期预测方法 |
2.3.1 定额测算法 |
2.3.2 历史经验法 |
2.3.3 网络计划法 |
2.3.4 工期确定方法对比分析 |
2.4 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及合理性评价方法 |
2.4.1 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的确定方法 |
2.4.2 基于专家权威度系数法的问卷筛选、指标筛选 |
2.4.3 权重确定方法 |
2.4.4 合理性评价方法确定 |
2.4.5 工期风险效度估计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 |
3.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风险识别原则及过程 |
3.1.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原则 |
3.1.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过程 |
3.2 基于HHM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识别 |
3.2.1 等级全息建模(HHM)理论与适用性分析 |
3.2.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的HHM辨识框架 |
3.3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过滤 |
3.3.1 基于决策者情景迭代过滤 |
3.3.2 基于专家权威度系数法建设工期影响因素过滤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影响因素的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
4.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的权重及三角模糊数计算 |
4.1.1 基于熵权法的建设工期影响因素权重计算模型 |
4.1.2 基于三角模糊数建设工期影响因素的工期风险效度计算模型 |
4.2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前期工期预测模型 |
4.2.1 模型假定 |
4.2.2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前期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
4.3 城市快速路项目施工工期预测模型 |
4.3.1 城市快速路项目施工工期预测模型基本假设 |
4.3.2 城市快速路单位工程施工标准工期预测模型构建——以厦门为例 |
4.4 城市快速路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工期预测模型 |
4.5 考虑影响因素的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
4.5.1 基于熵权法的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
4.5.2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工期风险效度计算 |
4.5.3 考虑影响因素的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预测模型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模型构建 |
5.1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选取 |
5.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思路 |
5.1.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初选 |
5.1.3 问卷设计及发放 |
5.1.4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筛选 |
5.2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2.1 评价指标权重专家调查问卷分析 |
5.2.2 基于结构熵权法准则层指标权重计算 |
5.2.3 基于熵权法指标层指标权重计算 |
5.2.4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
5.3 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评分规则 |
5.3.1 评价指标评分规则设定思路 |
5.3.2 评价指标评分规则 |
5.4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
6.1 建设工期合理管控关键因素分析 |
6.2 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
6.2.1 前期阶段的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
6.2.2 施工阶段的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
6.2.3 项目竣工交付使用阶段的工期合理管控措施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分析 |
7.1 工程概况 |
7.2 项目建设工期预测 |
7.2.1 单位工程施工工期预测 |
7.2.2 建设工期预测及进度安排 |
7.2.3 建设工期预测结果与工程实际的对比分析 |
7.3 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 |
7.3.1 项目建设工期评价过程 |
7.3.2 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结果 |
7.3.3 工程实际情况分析 |
7.3.4 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的对比分析 |
7.3.5 项目建设工期有效管控经验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表 |
附录 B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指标问卷调查表 |
附录 C 城市快速路建设工期合理性评价标准化评分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治理案例比较研究 ——以红专厂和华山文创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工业用地更新研究进展 |
1.2.2 文化创意园区研究进展 |
1.2.3 评述 |
1.3 研究目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构建与研究设计 |
2.1 基本概念 |
2.1.1 工业遗产 |
2.1.2 工业用地更新 |
2.1.3 文化创意产业 |
2.1.4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
2.1.5 文创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 |
2.2 基础理论 |
2.2.1 创意修补、空间修补与城市治理 |
2.2.2 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理论 |
2.3 研究设计 |
2.3.1 社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的构建与适应性分析 |
2.3.2 研究案例的选取 |
第三章 广州红专厂工业用地更新治理 |
3.1 历史沿革(1956 年至今) |
3.2 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
3.2.1 政策背景:用地紧缺、遗产保护、园区式发展 |
3.2.2 生态系统:重地块,轻建筑,重产值,弱开放 |
3.2.3 社会系统:“政府-国有资本-社会资本”模式 |
3.2.4 外部关联建成区:建设不力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台北华山文创园区工业用地更新治理 |
4.1 历史沿革(1914 年至今) |
4.2 社会生态系统分析 |
4.2.1 政策背景:都市复兴、遗产再利用、文创繁荣 |
4.2.2 生态系统:重整修,善培育,强开放 |
4.2.3 社会系统:OT+ROT模式 |
4.2.4 外部关联建成区:协调完善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问题讨论与对策建议 |
5.1 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 |
5.1.1 治理目标与价值选择 |
5.1.2 治理主体的角色与互动方式 |
5.1.3 治理工具选择与运用 |
5.1.4 产权安排与利益分配 |
5.1.5 治理效果与反馈 |
5.2 完善文创导向工业用地更新治理的对策建议 |
5.2.1 加速推动工业遗产再利用工作 |
5.2.2 强调政府角色的回归,创新治理模式 |
5.2.3 强化公众参与,完善监督机制 |
5.2.4 增强空间公共性,走“文化+产业+公众”的发展道路 |
5.2.5 创新用地规划分类,打造城市“文化创意廊道” |
5.2.6 强化文化公民权,繁荣公民文化艺术生活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研究不足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广州市工业用地更新相关政策与机构调整情况表 |
附录2 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一览表 |
附录3 红专厂内86家企业、机构及商铺产业分类 |
附录4 华山创意文化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引入空间整建营运移转计划案整建营运契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广州艺术群落生态调查研究 ——以柯木朗艺术园与红专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针对艺术生态的研究文献梳理 |
二、针对艺术群落的研究文献梳理 |
第二章 艺术群落生态概况 |
第一节 艺术群落的内涵 |
一、艺术群落的概念 |
二、艺术群落生态的定位 |
第二节 广州艺术群落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三章 广州艺术群落生态调查分析 |
第一节 柯木朗艺术园艺术生态 |
一、发展历程和现状 |
二、业缘关系之下的“团体” |
三、纯艺术语言的交汇与共生 |
四、独创性的经营模式建构 |
五、理想化的诗意栖居 |
六、市场低迷境况中的产业链 |
七、主流艺术机构入驻与活动开展 |
第二节 红专厂艺术生态 |
一、红专厂发展历程和现状 |
二、艺术群体的“聚合”与“离散” |
三、艺术与商业的驳杂 |
四、园区布局与建筑形态 |
第三节 柯木朗艺术园与红专厂之比较 |
一、柯木朗与红专厂的共性 |
二、柯木朗与红专厂的差异性 |
第四章 广州艺术群落中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岭南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 |
一、柯木朗艺术作品中的岭南地域文化 |
二、红专厂业态中的岭南地域文化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元素的集中体现 |
一、柯木朗艺术作品中的少数民族元素 |
二、红专厂少数民族工艺品的聚集 |
第三节 群落环境建构中的文化语境 |
一、以传统思想构建柯木朗创作环境 |
二、红专厂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 |
第五章 柯木朗艺术园与红专厂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柯木朗艺术园的可持续发展 |
一、群落发展中的问题 |
二、艺术生态环境保护 |
第二节 红专厂的可持续发展 |
一、群落发展中的问题 |
二、艺术生态环境保护 |
第三节 柯木朗与红专厂共同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 |
一、群落发展中的问题 |
二、艺术生态环境保护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9)基于口述史方法的闽南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溪底派大木匠师 |
1.2.2 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口述史的研究 |
1.3.2 关于溪底大木匠派的研究 |
1.3.3 关于匠师谱系及师承方式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1.5.1 重视民间匠师系统研究 |
1.5.2 利用口述史方法进行研究 |
第2章 溪底传统大木作历史背景 |
2.1 闽南传统建筑概述 |
2.1.1 闽南地理与自然环境 |
2.1.2 闽南的社会与人文环境 |
2.1.3 闽南与台湾的渊源 |
2.1.4 闽南传统建筑类型 |
2.1.5 闽南代表性营造技艺 |
2.2 崇武镇溪底村背景概况 |
2.2.1 历史沿革 |
2.2.2 生产与物质生活 |
2.2.3 民风习俗及信仰 |
2.3 溪底派概况 |
2.3.1 “溪底派”的词源 |
2.3.2 执业方式 |
2.3.3 分工协调 |
2.3.4 营造范围 |
2.3.5 工匠收入 |
2.3.6 设计特色 |
2.4 溪底派大木作发展 |
2.5 溪底派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溪底派大木匠师族谱 |
3.1 溪底姓氏构成及变迁 |
3.2 溪底王氏族谱 |
3.2.1 修订与编篆 |
3.2.2 房派刊头 |
3.2.3 宗祠与祖厝 |
3.3 已知王姓匠师 |
3.2.1 族谱分布情况 |
3.2.2 祖厝刊 |
3.2.3 前落后刊 |
3.2.4 大厅刊 |
3.2.5 后落刊 |
3.4 已知其他姓匠师 |
3.4.1 刘姓代表匠师 |
3.4.2 杨姓代表匠师 |
3.5 族谱记录信息分析 |
3.5.1 概况 |
3.5.2 生卒情况 |
3.5.3 匠师身份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溪底派大木匠师师承关系 |
4.1 匠师出身 |
4.2 学艺对象 |
4.2.1 自然 |
4.2.2 建筑 |
4.2.3 书籍 |
4.2.4 匠师 |
4.3 学艺方式 |
4.3.1 拜师学艺 |
4.3.2 家业祖传 |
4.3.3 参与学习 |
4.4 教学方式 |
4.5 溪底师承与族谱联系 |
4.5.1 家族传艺 |
4.5.2 家庭相承 |
4.5.3 异姓学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溪底派去台湾大木匠师谱系 |
5.1 去台湾匠师概况 |
5.2 后落去台湾匠师 |
5.2.1 后落四房六房去台匠师 |
5.2.2 后落二房去台匠师 |
5.2.3 在台作品 |
5.3 前落后刊去台湾匠师 |
5.3.1 台湾信息 |
5.3.2 与族谱口述对照 |
5.3.3 在台作品 |
5.4 其他去台湾匠师 |
5.5 竞技与合作 |
5.5.1 对场特点 |
5.5.2 台湾其他木作工匠家族匠派 |
5.5.3 在台湾的对场及“四柱建造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特点 |
6.2 溪底大木匠派的传承与保护 |
6.3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王氏已知匠师族谱总图 |
附录B 溪底派代表匠师师承关系图 |
附录C 溪底派匠师口述资料整理(部分) |
附录D 溪底派匠师调查表(部分) |
附录E 匠师作品汇总表 |
附录F 图表目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闽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油漆彩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4.1 木构架彩绘研究 |
1.4.2 灰塑彩绘研究 |
1.5 研究目标及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1.7 收获与未尽事宜 |
1.7.1 收获 |
1.7.2 未尽事宜 |
第2章 木构架油漆彩绘的类型 |
2.1 桷枝 |
2.2 脊圆 |
2.2.1 包袱彩绘 |
2.2.2 龙凤彩绘 |
2.2.3 相结合形式彩绘 |
2.3 灯梁 |
2.4 通梁 |
2.4.1 大通、二通 |
2.4.2 三通 |
2.4.3 步通 |
2.5 通巾、圆光 |
2.5.1 通巾 |
2.5.2 圆光 |
2.6 束木、束巾、束尾、束草 |
2.6.1 束木、束巾 |
2.6.2 束尾、束草 |
2.7 大楣、枋 |
2.7.1 大楣 |
2.7.2 枋 |
2.8 瓜筒、狮座、柱、皮箍 |
2.8.1 瓜筒 |
2.8.2 狮座 |
2.8.3 柱 |
2.8.4 皮箍 |
2.9 散体、匾座 |
2.9.1 散体 |
2.9.2 匾座 |
2.10 斗栱 |
2.11 小结 |
第3章 灰塑彩绘的类型 |
3.1 水车堵 |
3.1.1 不分段 |
3.1.2 分段 |
3.2 水车出景、墀头 |
3.2.1 上部、下部彩绘 |
3.2.2 中部彩绘 |
3.3 灰塑封檐板 |
3.4 运路 |
3.4.1 运路类型 |
3.4.2 彩绘类型 |
3.5 牌楼面 |
3.6 对看堵 |
3.7 窗檐 |
3.8 墙面 |
3.9 屋脊 |
3.10 石雕彩绘 |
3.11 小节 |
第4章 闽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彩绘装饰的题材 |
4.1 动物题材 |
4.1.1 瑞兽 |
4.1.2 走兽 |
4.1.3 鸟禽 |
4.1.4 鱼蟹 |
4.1.5 昆虫 |
4.2 植物题材 |
4.2.1 花卉 |
4.2.2 瓜果 |
4.2.3 树木 |
4.2.4 卷草 |
4.3 人物题材 |
4.3.1 神话传说 |
4.3.2 人物典故 |
4.3.3 老者幼童 |
4.3.4 才子佳人 |
4.3.5 其他 |
4.4 山水题材 |
4.4.1 山水田园 |
4.4.2 春游图 |
4.4.3 出海图 |
4.5 器物题材 |
4.5.1 八宝纹 |
4.5.2 博古纹 |
4.5.3 四艺 |
4.5.4 铜钱纹 |
4.5.5 如意纹 |
4.5.6 长命锁 |
4.6 几何纹样题材 |
4.6.1 回纹 |
4.6.2 盘长 |
4.6.3 方胜 |
4.6.4 万字纹 |
4.6.5 网格纹 |
4.6.6 三角纹 |
4.6.7 圆点纹 |
4.6.8 组合纹 |
4.7 其它纹样题材 |
4.7.1 木纹 |
4.7.2 水纹 |
4.7.3 火焰纹 |
4.7.4 云纹 |
4.7.5 河图洛书 |
4.7.6 八卦 |
4.8 小节 |
第5章 闽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油漆彩绘的营造技艺 |
5.1 油漆工艺 |
5.1.1 大漆工艺 |
5.1.2 化工漆工艺 |
5.2 彩绘工艺 |
5.2.1 木构架彩绘工艺 |
5.2.2 灰塑彩绘工艺 |
5.3 贴金工艺 |
5.3.1 工具以及原料 |
5.3.2 施工工序 |
5.4 小节 |
第6章 关于闽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油漆彩绘的若干问题 |
6.1 油漆彩绘的特点 |
6.1.1 木构架彩绘 |
6.1.2 灰塑彩绘 |
6.2 光线与用色的关系 |
6.3 八卦图与空间的关系 |
6.3.1 单落大厝 |
6.3.2 二落大厝 |
6.3.3 三落大厝 |
6.4 木构架彩绘、油饰与空间的关系 |
6.5 灰塑彩绘对抹灰的保护作用 |
6.5.1 彩绘对抹灰带的保护作用 |
6.5.2 不同颜色的保护效果 |
6.6 闽南木构架彩绘与清官式彩绘的对比 |
6.7 木构架彩绘的等级划分 |
6.8 彩绘的年代判定 |
6.9 彩绘所反映的古建筑形象 |
6.10 油漆彩绘工艺面临的困难 |
6.10.1 大漆工艺的消逝 |
6.10.2 彩绘工艺传承的困难 |
6.10.3 保护与修缮中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油漆彩绘官式术语与闽南术语对照表 |
附录B 油漆彩绘匠师访谈记录 |
附录C 彩绘图例 |
附录D1 泉州宫庙祠堂调研表 |
附录D2 厦门宫庙祠堂调研表 |
附录D3 漳州宫庙祠堂调研表 |
附录D4 泉州民居调研 |
附录D5 厦门民居调研表 |
附录D6 漳州民居调研表 |
附录D7 其他相关历史建筑普查调研表 |
个人简历 |
四、广东集美设计工程公司集美组重点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旧工业建筑更新模式研究的再生实践[D]. 王一然.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中国艺术区变迁研究[D]. 荣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3]日常经济生活网络与传统艺术的跨文化传播——以加拿大纽芬兰华人为例[J]. 李牧.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 [4]蒸汽爆破对牛骨理化特性的影响及液化工艺优化研究[D]. 张舒晴.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5]新型非编码RNA Vvrr1参与溶藻弧菌毒力调控的机制研究[D]. 左妍斐. 集美大学, 2020(08)
- [6]城市快速路项目建设工期合理性研究[D]. 詹朝曦. 华侨大学, 2019(04)
- [7]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治理案例比较研究 ——以红专厂和华山文创园区为例[D]. 涂紫琼.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8]广州艺术群落生态调查研究 ——以柯木朗艺术园与红专厂为例[D]. 汤家明.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9]基于口述史方法的闽南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研究[D]. 黄美意. 华侨大学, 2019(01)
- [10]闽南沿海地区传统建筑油漆彩绘研究[D]. 漆诗征. 华侨大学, 2018(12)